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戏读后感800字合集,供大家参考。
鲁迅的《社戏》里处处充满了对乡村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怀念和向往。平桥村的一个个夏天,他自由快乐地度过,童年枯燥的读书生活中有了一丝快乐。我的童年,没有乡村的宁静纯朴,却在课文的熏陶下带上了一丝野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社戏读后感800字5篇,希望大家喜欢!
社戏读后感800字篇1荡舟于江南水乡,撑桨摇橹,一群同龄伙伴挤在船头,远远地看戏,虽是“破口喃喃地骂”,却认定是看过的最好看的戏,散了,还不忘偷一大把自家种的豆,煮着当点心吃。鲁迅笔下生花,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围绕看戏展开的童年时光旅行。没有兵慌马乱的动荡不安,没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息,没有硝烟弥漫的哀鸿遍野,这个远离世嚣的江南小镇——平桥村,“一个离海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成为鲁迅孩童时代的乐土。
辛亥革命带来的时局激变,似乎并未影响这个“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的小村庄。难道是上天的眷顾,赠予小鲁迅如此难忘的快乐。免去了念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朋友的游戏唤醒了我们迅哥儿的童年。他们顽皮、天真、可爱、有趣、富有生气。人类最本质最纯粹最美好的天性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是女娲的宠儿,完美无瑕。他们虽然年纪相仿,但是“论起行辈来”,有的还是叔叔辈,爷爷辈的,即使这样,打起架来也没有人会想到“犯上”二字;双喜这十多个少年,得知迅哥儿没法去看戏,就立刻向“我”的母亲打包票,一定不会出事;看完戏后见自家的罗汉豆比老六一家的大,就吆喝“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多么天真的孩子啊,换了谁都会忍俊不禁,然后不由自主爱上他们。可爱的不只是小孩,这方水土上的老老少少,都和水乡给人的感觉一样,亲切,温和,没有丝毫防备,你看见的就是最真实的。偷摘了六一公公的.豆,不用被六一公公批评,反而有掉着小船,特意剩下豆来我家送豆。听了迅哥儿说的“中吃”,“竟非常激动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极了。平桥村的老一辈,也有一张生气活现的脸,一颗热情的心。鲁迅回忆往昔,借以慰藉自己哀痛的心。毕竟,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看今朝,革命的烽火虽然燃遍大江南北,人民却还是以前一样的麻木无知,受封建愚昧的束缚,过着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哪里去寻找人们丢失的美好的精神世界?答案就在二十年前的双喜、六一公公生活的这座小村寨,就在他们身上。文章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饱含了多少作者的心酸和无奈。
社戏读后感800字篇2鲁迅先生的《社戏》,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吧。我第一遍读这篇文章,是有些茫然的:明明题目是关于“戏”的,文章里怎么没几句是写鲁迅先生看到的“戏”呢?又为什么要描写他和小伙伴们“偷豆”呢? 又细读了一遍,才明白过来:鲁迅先生写“戏”并不是指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的那场戏,而是指他们在一路上难忘的记忆。开头写的是年幼的“迅哥儿”想要坐船去看戏,但因为没有船而沮丧;而后他的伙伴们借到了一艘船,兴奋地和他一起去看戏;但戏并非很好看,所以这群孩子闲不住,又去田地里“偷豆”;最后一起愉快的返回。
鲁迅先生笔下的孩子永远都是纯洁可爱的,无论是我们熟识的“少年闰土”;还是一起偷豆的小伙伴们,鲁迅先生永远都将孩子们的无私和天真完美的保留下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小伙伴们在他童年时陪伴他,鲁迅先生才能拥有这样一段难忘的回忆。儿时的故乡正是鲁迅先生的一片乐土啊! 现在的我们应该是和鲁迅先生当时的年龄相仿,可是,别说看星星了,平常有个朦朦胧胧的月亮就算很不错了,哪儿还有什么所谓的星河流转啊!就算出去,也没几次是和伙伴们真正畅快的出游;何况,又能去哪呢?大城市的钢筋水泥味早就将自然的气息吞噬了吧。 这时,我便开始羡慕起鲁迅先生来了。
他拥有过这样美丽的乡村夜景啊!河水与夜色融为一体;两岸的豆麦与河底的水草的清香交织在水气之中,扑面而来;本来皎洁明朗的月光,也被朦胧在这层水汽之中了。这简直就是一幅清新宁静的水墨画,它描绘出了乡村那安静而又神秘的一幅画卷。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也曾在乡村的田野上奔跑过;我也曾爬上巍峨的大山去寻找美味的野果;我也曾听见过鸟儿的歌声和风在我耳边的低语。可,这一切都不见了——我来到了大城市生活。不能否认,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的`迅速壮大使我感到自豪。但我也在时时担心:我那美丽的”乡野水墨画”,还会回来吗?或者说,它们什么时候会重新出现?
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似乎越来越少了,不仅是植物,连动物也“惨遭毒手”。多少动物在人类的滥杀下相继灭绝?北京南海子麋鹿园的一块块石碑倒塌的背后,是多少动物们的悲鸣? 肆意妄为的结果,大自然会一一偿还。 元朝初年的鼠疫;2002年的“非典”;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看上去的“天灾”最后都是由人类咎由自取而得来的。难道我们为了所谓的“尝鲜”,竟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吗?我们的祖先饲养了千百年的鸡鸭鱼牛吃惯了,就要去猎杀那些无辜的,还携带着千万种足以致命的病毒的“野生动物”吗?那我们人类五千多万年的进化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我们自以为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就可以任意妄为吗?自然孕育了人类,却不会为人类偏私存废,更不会有亲疏之别。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敬畏自然,就是保护人类。
社戏读后感800字篇3鲁迅先生用他那纯朴却又引人深思的独特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充斥着生活之美。
首先是景美。在行船的途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江南水乡,美丽而又富饶,江河湖水如丝带般缠绕着她,她也融入了水中,如水般柔软。美丽景色出发美好心情,美好心情生出美妙感想,将这都记录下来,便是美之佳作了。
其次是戏美。虽然文中直接描写社戏的语句并不多,也没有什么表现赞美、喜爱的句子,但中国上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戏剧艺术,还是在文中有了较多的体现。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背上插着四张旗的武老生,还有咿咿呀呀唱着的小旦。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财富,在鲁迅等人的传播下,一定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人美。鲁迅的文章一向充满着人性美,总有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比如双喜,他一眼便看出底细,大声叫着“写包票”,为鲁迅争取到了看戏的机会。他划船的技术也是十分娴熟的,一会儿便领着孩子们到了戏台。双喜机灵而又调皮,却也十分“讲义气”,对待朋友特别真诚。比如母亲,在“我”因不能去看戏而不开心,外祖母因“我”不开心而气恼时,母亲一面竭力的嘱咐“我”,还一面不停的宽慰外祖母。母亲是最辛苦的,她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既要教育好孩子,又要赡养好老人。她的压力是最大的,她却是那么的勤劳能干,我们一定要体谅父母。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生活,将来到了母亲这个位置上时,才能尽好自己的责任。再比如六一公公,读到偷罗汉豆那儿时,本以为他是个吝啬的铁公鸡,当读到后面六一公公问“我”豆好不好吃,在得到肯定回答后眉开眼笑大声夸奖时,我才发现他是一个多么大度的慈祥老人。他亲切的叫双喜“小鬼”,更反映了他与孩子们的融洽关系,他看着“我”说“请客?——这是应该的”更反映了他的热情好客。
仔细观察,认真品味,其美就蕴含在生活中。生活中的美是永不败的话题。
社戏读后感800字篇4无法回头的童年“真的,直到现在,我真的没有吃过像那天晚上那样好的豆子,——再也看不到像那天晚上那样好的戏剧了。”为什么鲁迅会因为一堆普通的罗汉豆和一部无聊又无聊的社会剧而错过他的一生?“在匆忙停下船的时候,我看见一个背上挂着四面旗帜的黑胡子男人,手里拿着一把长枪,正和一群赤膊上阵的人搏斗。”“我最想看到的是,一个人身上盖着白布,手里拿着一个蛇精和一个大蛇头,后面跟着一只黄布老虎。”
作者对社会戏剧场景的描述非常简单,几乎平淡无奇,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难忘。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鲁迅如此怀念社会戏剧?社会剧真的“好看”吗?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鲁迅真正热爱的不仅仅是平桥村的社戏,还有童年时代可爱的朋友和淳朴善良的乡亲,以及永远逝去的农村幸福无忧的生活和童年!
童年总是那么美好,又总是那么短暂!仔细想想,在我的童年时代,我似乎有过这样一次平凡而快乐的经历。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一个舞台离我的学校不远。虽然它很普通,也鲜为人知,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童年的乐趣。这个小舞台是室内的,只有不到九平方米,窗帘也是红色绒布,上面有很多灰尘和洞。至于道具,就更不用说了。
经常有秦腔或金腔,偶尔也有一些不同名称的戏剧,但无论如何,他们是如此响亮和热情。每当锣鼓声响起,我就跑开,在稀疏的人群中打转,总是试图找到最好的位置,饱眼福。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但我经常感动得流泪。在我的脑海里,船形鞋里那强劲而轻柔的脚步总是摇摆不定;褪色但不沾灰尘的衣服总是起起落落;或迷人或威严的眼睛,总是带走一个人的灵魂.现在,一切都成了无法回头的过去。
时代变了,曾经在男人、女人和孩子中流行的舞台现在像秋天后的植物一样萧条。除了偶尔有几个老人来访,几乎没人在乎。现在读《社戏》,想起童年,你怎能不叹息!只有当你知道如何珍惜它,你才能不后悔你不能回去的每一天!
社戏读后感800字篇5童年中的美好回忆都在时光中褪色,挽袖卧坐,听《离骚》,叹成年之景不比童稚美好。
——题记
豆是普通豆,戏是无趣戏,何引鲁迅先生如此记忆?这个问题在心中泛起涟漪却又百思不得其解。
在童真岁月里,田垦上的稻草地是我儿时的乐园。吟一首宋词,捉一场迷藏,冒着被长辈责罚的风险下小溪捉鱼虾。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与外婆一起采稻草,几根乱枝在田地里纵横,蝉在旁伴奏,“蟋蟀舞团”不时来演出,湖面倒映着我与外婆弯身拾草之景。外婆的衣角不知何时被露水润湿了,她回眸看我,我仰头望头,这是无声的对白。
时光从不为谁而停止脚步,初中了,我搬离了田垦,永别了稻草,暂别了外婆。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让我无心驻足观赏花簇,无心“浪费”我的周末去娱乐。不知何时,接踵而来的考试占据了我的作文生活,觉得委屈又没时间宣泄。我开始怀念那些流逝的时光,珍惜与外婆在一起的每分每刻……
又读了一遍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这是《呐喊》一书中摘选的。我开始在想,鲁迅先生是否也在为自己所处的时代呐喊?是否也在追寻儿时的光阴呢?或许只有他本人知道答案。他不满于所处的时代,他便撰文揭露,我们何苦不珍惜当下无忧的生活,用努力奋斗去填补余下的岁月。儿时的时光固然灿烂,但余下的生活仍需我们好好珍惜。如何在生活中寻觅一口甜,取决于你如何品尝、用怎样的视角看待。
终于明白,那豆终究不普通、那戏也终究不无趣。苦涩的生活让我们更加铭刻过去的时光,余生虽长,人却终究还是要与过去告别,如何生活,只愿不负自己。
若错过了春光的柔美,就不要错过夏花的绚烂,当下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
推荐访问:社戏 读后感 合集 社戏读后感800字合集 社戏读后感800字5篇 社戏的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