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历史试卷分析反思教学改进措施4篇,供大家参考。
历史试卷分析 篇一
一、命题思路
本次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分值为100分。试题题型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非选择题分值为52分,整套试卷难度适中。
二、命题立意
以考查基础内容为主,兼顾能力考查。以会考说明为参照,突出强化基础知识的运用,通过一些考查迁移能力试题的"设计,引领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以适应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整体安排。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问题的能力偏弱。在材料解析题中,很多学生不会寻找关鍵词。
(2)答案中缺少关键字。有的同学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块,可是有很多是无关紧要的话,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老师逐字逐句的慢慢的研究答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主要就是看关键语句、关键词。
(3)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选择题和书本上一样的语句表述,可学生仍然做错,可见基础知识非常不扎实。
(4)答题不规范,没有格式。历史答案一般是应分点分段回答,列出序号,条理化,让人一目了然,可有的考生从头到尾没有序号,语言表述不规范,语言表达口语化严重;书写潦草;逻辑思想混乱。
四、学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由于是理科学生,从学生的整体看,考试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由于初中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故学生对高中考试形式缺乏清醒认识,虽考前有过说明,但有些同学只是在课上听听而已,有的更是应付了事。二是对学习要求不重视。大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初中学习思维,认为学习历史不需要记忆,只要知道就行了。不能整理相关问题,虽课堂教学给学生们一些强调,特别是重难点问题,但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五、应对措施
(1)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平时应注重与学生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学习动态,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双方的交流学习。
(2)提供学习与考试的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思路。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3)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注重练习的有效性。单元检测试题应精选,覆盖面尽量宽广,让学生在一次检测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形成迁移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顺利通过高中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分析 篇二
(一)基本状况
纵观今年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资料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资料个性细小,知识点比较碎。可是学生考试的却不是很梦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状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取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务必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取题的潜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1小题,台湾正式归为中国是在哪个朝代?这个题大多数选的是三国,三国时是大陆开始和台湾交往,答案就应是元朝设立巡检司后。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一小题,唐太宗取得人才的途径是什么?就应是科举制,可是因为是按人教版的答案是开科取士,其实就是科举制。
第二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第一个题没有讲过,学生不会做,被外国誉为中国的第5大发明是什么?就应是科举制。也是人教版资料。还有一个是唐朝的极盛时期是开元盛世。学生失分最多。
第三题是考查的辽西夏北宋等几个国家建立的状况,基本常识,可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
第四题是非选取题,材料分析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重要知识点,这个题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自由发挥题,学生答题状况还能够,最终一个材料分析题是大运河的开凿。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善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取题的潜力,多做选取题。
2、务必注重学生的背诵状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务必要记忆。
3、加大非选取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提高。
高中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篇三
一、试题评价
本次的历史试题,从考查的知识范围来看,包括必修一和必修二前四个单元;从题型看,包括25个单选题(50分),和3个材料解析题(50分),主观、客观的比例和高考接近;从题量和试题难度看,全卷难度系数为0.66,难度适中。从考查的形式来看,既体现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渗透很强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不善于分析历史问题的同学来说,成绩不够理想。从总体上看,可以基本检测出进入高三以来历史学习的情况,希望同学们针对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并不断提高自己。
二、考试中反映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客观题部分
本次客观题试题大部分是材料型选择题,出现问题比较多的为2、4、5、9、10、11、13、16、20、24、25题,这些题可以大致分为三类,2、5、10、25题为一类,这类题材料的意义不大,只是一种陪衬,或者是一种包装,实际上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对这类题就需要我们平时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才能适应考试要求。第二类为4、9、11、13、16题,这类题以材料为依托,提供新的背景,对课本所讲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这类题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不但要熟记历史知识,更要深入的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现象,如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不但要记忆准确,更要理解运动的本质冲击了封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第三类为20、24题,这是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和课本关系不大,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答案要完全依照材料,从材料中出,可能材料描述和课本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但是必须以材料为准。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课本中的小字、引文等内容,把它们当成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培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使自己有一个渐进性的提高。
2、主观题部分
三道主观题总体难度不大,阅读量适中,部分同学没有答完,或者答的非常匆忙,导致没有拿到应拿的分数。主要是因为选择题耗时较长。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提醒学生纵观全卷,了解卷面的难易,做题时先易后难提高做题速度,其次做非选择题要提高阅读速度。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主观题的阅读量都比较大,所以在平时复习、练习中都要不断提高,向高考靠拢。除阅读速度外,一些主观题常见的问题仍然存在,包括不能正确理解材料,答案要点不全面,语言表述不够准确,书写不工整等等。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渐克服,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考试认真对待,严格要求,才能逐渐克服这些问题。
三、今后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熟记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解题速度。
2、把课本当成材料来读,从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
3、抓紧课堂45分钟,追踪老师的每一句话,课下及时复习、巩固,做到堂堂清。
4、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培养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总之,历史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我相信在我和学生们共同努力下,只会一天比一天进步。期待下次考试能有好的结果,也预祝各位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加油!
历史试卷分析 篇四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51班最高分94,最低分24,优秀人数7人,及格人数24人,差生10人,均分63.05
52班最高分93,最低分33 ,优秀人数6人,及格人数26 人,差生9 人,均分63.24
二、试题特点
试题满分100分,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答题情况
1、选择题完成较好,均分在30分左右,非选择题填空题完成较好,几乎都能得满分。
2、选择题中失分最高的是2、16题,非选择题中四题(30),五题(3)失分较高。
3、失分原因分析:
(1)概念把握不准确。如选择题2题,对隋朝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最贴切?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国家统统一大部分学生选A或C,第二课的课题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
(2)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书写不工整,有错别字,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图片的分析,点名相关知识
(3)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差和概括归纳能力差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教学建议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