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客户营销范文第1篇1盲目竞争,营销服务定位不清晰市场是银行产品最终实现价值的地方,正确营销客户是商业银行网点营销活动成功的关键。差异化营销是未来国内商业银行网点抢占市场,赢得客户资源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大客户营销【五篇】,供大家参考。
银行大客户营销范文第1篇
1盲目竞争,营销服务定位不清晰
市场是银行产品最终实现价值的地方,正确营销客户是商业银行网点营销活动成功的关键。差异化营销是未来国内商业银行网点抢占市场,赢得客户资源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资产支付服务、获取现金服务、银行贷款服务、金融顾问服务和资产安全服务。但是如果所有的商业银行提供的这些服务基本不存在差异化,所推出的金融产品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各家商业银行业务不精、产品趋同,而产品的过度同质就会不可避免地引起恶性价格竞争,相互压低各自的利润空间。
2银行经营网点营销策略分析
2.1准确判断客户类型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具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但是客户质量却参差不齐。因此,在银行网点的日常工作中,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就必须充分关注每一位进入大堂的客户,从客户迈进银行大堂的第一步,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就要分析该客户可能产生的诉求,了解客户诉求是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展开营销的基本,也是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与客户沟通的纽带,分析客户的潜在诉求有利于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发展商机,为成功营销客户做好充分准备。而通过其外表举止分析客户性格及特点,为下一步的营销与服务做好铺垫。通过“望”观察客户的行为举止可以大致分析该客户的性格特点,在营销过程中,如果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地分析该客户的性格特点与客户类型(老虎型、猫头鹰型、鸽子型、孔雀型),结合其诉求就可以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营销策略。通过营销中的“望”的有效利用,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客户投诉,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银行网点营销能力,最终提高经营网点乃至整个银行的经济效益。
2.2进行有效的客户沟通良好的银行营销人员并非仅仅是能把自己的金融产品夸赞得天衣无缝,而是根据市场需求理论,及时发现客户需求才是营销的关键,因此在网点日常营销过程中,充分了解客户诉求,成为客户最忠实的“听众”,才是营销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忽略了客户的基本诉求,而只是一厢情愿地为其推荐其本不需要的金融产品,势必会造成客户的反感,这必定会导致营销的失败,甚至会引发客户投诉,最终导致客户转移资产到其他银行而失去该客户。因此,网点的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必须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了解客户的困难,洞察客户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与客户进行沟通,并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推荐金融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基本状况,为其推荐潜在购买产品,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在营销过程中,只通过倾听客户的诉求与解释,银行网点工作人员难以了解客户最迫切与真实的需求时,营销人员就必须通过“问”的方式来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当然,营销人员在问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与方法,大声的质问与漫不经心的询问都是营销过程中的大忌,这样的询问方式不但不能够让客户准确的表达其诉求,而且很可能引发矛盾与投诉。所以,在营销过程中,银行网点的营销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化的营销话术对客户进行询问,使客户可以与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近距离的交流,尽量让客户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将有购买产品意愿的客户作为营销的重点,通过有效的询问,着重挖掘客户的购买潜力,并选择最佳时机,以最恰当的方式向客户进行营销。比如,对办理汇款业务的客户,可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给客户;对办理大额存取款业务的客户,可将金卡、白金卡营销给客户等,从而提高营销的成功率。
银行大客户营销范文第2篇
1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表面上是在推销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品种和服务组合,但实质就是推销商业银行自身实力和自身价值。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是顺应客观经营环境变化的需要。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和客户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其地位和筹资功能日益被新兴的资本市场的侵蚀和削弱,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日益萎缩,商业银行的高端客户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减少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造成银行客户的流失和信贷业务的萎缩;
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是确立真正市场经营观念的需要。市场营销是一种面向市场、紧贴市场,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有效消费需求创造不同消费商品或服务的一个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的过程。强化信贷市场营销,必须增强商业银行经营观念与信贷市场这个需求变量函数的粘合度,必须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增强商业银行对市场快速变化的应变能力;
第三,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是确认商业银行社会价值的需要。营销策略使商业银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单一商业银行社会形象,潜默移化地实现商业银行的社会认同度或社会认同价值;
第四,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是实现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信贷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可以推动信贷创新、扩大信贷有效需求,而且可以根据信贷市场的需求状况修正商业银行过去经营过程中的某些经营行为,稳定商业银行的发展基础。
2、现代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营销主要方式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渗透式营销。渗透式营销就是通过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对细分后的信贷市场采取有效渗透的营销策略。在目标市场中,既有现实的信贷商品需求客户,又有潜在的信贷商品需求客户,只有将目标市场客户进行细致划分,才能有效地实施市场营销战略。目标市场的细分就是对客户的划分,就目前商业银行的客户而言可划分为四类:即高端客户、中端客户、低端客户和潜在客户。对这四类客户信贷营销的基本原则是:竞争高端客户、维持和稳定中端客户、淘汰低端客户和开发引导潜在客户。
现代商业银行的联动式营销。联动式营销就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资源实现从总行到基层行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的整体联动营销,通过这种营销方式可使宏观(总行)层次的营销得到中观(省行)、微观(支行、二级分行)层次的有效配合;
微观(支行、二级分行)、中观(省行)层次的营销得到宏观(总行)层次的指导和协调,进而形成强大有序的营销攻势和上下协调一致的营销合力,形成单个商业银行的良好品牌联动效应,推动信贷营销的深入有效进行。
现代商业银行的网络式营销。网络式营销就是建立信贷市场营销的电脑联网系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市场营销。谁拥有较多的高端客户资源,谁就掌握着商业银行发展的主动权。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为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取得信贷营销的主动权,建立信贷营销信息网是十分必要的,抓住了市场机会,就等于取得了信贷营销的先机。就当前而言,商业银行的网络式信贷营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个商业银行自成体系的电脑营销网络。目前各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具备了良好的网络基础,应在此基础上,要重视和加快自成体系的电子化信贷营销网络的建设步伐,使电子化建设在今后的信贷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信贷市场营销。国际互联网具有十分庞大的信息资源和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应十分珍惜并过滤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信贷决策,有针对性的进行信贷市场客户营销。
3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境况的有效途径
优化营销策略。在信贷营销战略上,国有商业银行要坚持以“优质法人客户、优质消费群体、优质金融产品、优势信贷区域”为重点的信贷投向营销战略,在巩固传统优势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客户市场,确保新增贷款投向优良客户和低风险业务品种。要立足“以质为主,抓好抓优”的市场定位,以效益为取向,稳步拓展一批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优良法人客户。
完善信贷营销机制。完善营销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起对客户需求能够作出快速反应,能够高效率地向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市场营销组织,这是商业银行各级经营行市场营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在市场营销组织的建设中,要注意研究整合前后台功能,再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操作流程;
将信贷营销机制整合至最优化,使之与市场相协调,紧跟市场变化,由被动适应客户转向积极主动适应客户;
实现与客户的沟通和信息交换,引导客户进行有效经营,以最优的服务赢得客户并占有市场。
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客户经理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级经营行信贷营销能否成功,也关系到整个商业银行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加强信贷营销工作出发,要努力把客户经理培养成融开发与营销金融产品、传递市场信息、管理和发展客户于一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新型管理人才。建立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和营销人员队伍,一方面靠招聘引进,另一方面靠自身培养。同时,要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客户经理评价体系,加强对客户经理的考核,实施以绩定酬的考核办法和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措施,以增强信贷营销人员的责任感,激发信贷营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吸引客户、留住客户、提升客户、发展客户的目的,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银行大客户营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系营销;顾客忠诚;市场营销;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158-01
1 关系营销的内涵
关系营销是一个基于顾客关系管理的营销,与只注重一次易和吸引新顾客的交易营销不同它注重的是顾客的保留和建立长期的、互惠互利的顾客关系。
2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关系营销中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商业银行的关系营销意识薄弱
随着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也从以银行为主,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客户为主。但现阶段不少商业银行仍抱着原来的产品观念,将市场营销作为推销,通过简单地层层下达任务,用强制命令和指标的方法开展营销活动。
2.2 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重点依旧在于吸引新客户,扩大客户群体,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不太重视维持现有客户,提高现有客户群体的满意度,创造客户忠诚。从而导致顾客流失率普遍较高,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效益的客户群体不够稳定。
2.3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关系营销的策略单一且缺乏实施策略的高素质客户经理队伍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方式还比较单一,重点放在广告宣传和人员促销方面,其实这与缺乏高素质客户经理队伍是互相影响的。全面有效的关系营销策略的实施依赖于经验丰富和知识渊博的客户经理。而现阶段的客户经理对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少,对微观经济分析能力低,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综合业务技能低。这就导致现阶段的商业银行只能进行较为单一的营销模式而无法全面进行有效的关系营销。
3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关系营销的关键
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比较,关系营销强调的是“以客户为中心”,而非“以产品为中心”。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现阶段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想要充分地占有市场,就必须懂得关系营销的核心――如何获得客户的忠诚。获取客户的忠诚分为以下方面。
3.1 建立伙伴关系
3.1.1 发现客户新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客户市场的研究,不断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根据需求同质的特点,将企业和公众划分为若干个消费群体,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向选定的目标客户群体提供独特的金融产品、服务和营销组合。
3.1.2 对客户信息进行挖掘分析,确立目标顾客群
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并深入分析客户信息确立银行对应的目标顾客群。
3.1.3 培养关系营销企业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关系营销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观念转变成银行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中的品牌效应需要得到更好的发挥。银行需要展开强大的宣传营销攻势,积极抢占业务市场。例如招商银行的“因你而变”,工商银行强调的“您身边的银行”,就很好传达了一种时时为消费者着想的理念和品牌文化。
3.2 维持伙伴关系
关系营销认为现代竞争是关系网络的竞争,具有牢固的契约和忠诚关系的顾客是构成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历史数据估计:获得客户的成本是维护现有客户的5倍。从而可以看出吸引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维系现有客户的成本,所以维系并巩固现有客户的关系,增加满意度,提高忠诚度是关系营销的重中之重也是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成功与否的重要一步。那么针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维系现有客户关系。
3.2.1 建立银行与顾客之间的双向关系
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良好的双向关系在忠诚度的建立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重点要做到建立健全高效的意见反馈回应机制。在银行外部,反馈机制的建立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抱怨,稳定客户群,减少客户转移的概率。在银行内部,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不仅使银行宏观政策和微观措施等得到及时、真实的传递,还使上下级沟通渠道保持畅通,各类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各部门经营管理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3.2.2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全方位的服务首先要充分注重内部营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所有客户服务都是由银行员工面对面提供的,因而员工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服务,更影响着银行的发展。其次不断创新服务。服务是一种生产和消费同时的产品,服务的每一个瞬间,与客户的每一个接触点都给银行创新提供无限的可能。我们所需要的有可能仅仅是在某一真实瞬间中,给顾客小小的“惊喜”,而不是对服务流程做多么大的改动。
银行大客户营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域银行 客户营销 经营困境 突破方向 营销转型 营销模式
近年来,县域地区因发展潜力巨大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夺的重要板块,加快战略转型,加强县域客户营销已经成为各基层银行的共识。然而,传统的客户营销理念和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县域基层银行的客户营销转型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需要不断分析、**并进行前瞻性研究。笔者拟通过探寻县域基层银行客户营销的内在特性,理性剖析现行客户营销中存在的不足,探索客户营销的突破方向并有的放矢地改进营销模式,提升基层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面临的经营困境
(一)大客户和小客户的选择困境
我们先来分析县域客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占据重要地位的机构客户,这类客户形成的存款量大、价优、较稳定,而且还能联动带来大量其他的资源和业务机会,是县域基层银行争抢的大客户。另一类是大众小微客户,主要是以各类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大众富裕客户为主,一段时期以来,基层银行往往把这类客户视为“鸡肋”。按理说抓大放小是很明显的决策,为什么会出现选择困境呢?大客户虽然是大家眼里的“香饽饽”,但是拓展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持续发展难度大。大众小微客户营销难度要低得多,根据“长尾理论”,也能为基层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但是由于这类客户数量众多,单个的价值贡献低,且县域基层银行的机构和人员较少,目前的营销成效不明显。
(二)机构人员“天花板”的发展困境
多年来,县域基层商业银行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如组合营销、以老带新营销、扫街营销、集群营销等。但是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渐扩大,银行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日益显现,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普遍感到工作量越来越大,营销越来越难而且没有成效。再想走粗放式增加机构和人员的老路,发现已遭遇机构增设难和上级行要求人员零增长的“天花板”。
(三)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冲击困境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银行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广撒网的粗放模式、营销成本高、营销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营销决策依赖于经验而不是数据、对市场商机反应不敏锐等方面。营销工作如果不能跟上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不能充分利用客户数据信息的优势,终将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和营销效能降低。
(四)产品营销和客户营销的选择困境
尽管我们都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在实践营销中,我们习惯走的还是“以产品销售为中心”的老路。目前,基有型ǔ8据上级行下达的任务或专项考核办法组织产品销售,即“拿着产品找客户”,营销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任务的完成,营销过程往往也止限于产品的售出。由于营销的重点不是客户,对客户的维护意识不够,营销常常缺乏连续性,容易造成客户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种类多,阶段性营销任务重,受考核的引导、利益的驱动,营销人员往往将目光放在任务指标的完成上,而对客户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基层银行在市场需求调研和分析时,缺乏对客户需求的科学细分,缺乏针对不同客户群体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金融产品的积极性和动力,导致银行之间个人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从而加剧了银行之间的竞争。而激烈的同业竞争反过来又迫使银行在产品营销的考核指标上重重加码,营销人员只能将注意力聚焦在产品销售业绩的完成上,对客户实行无差别的营销策略,而无暇也无意顾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别说客户产品使用方面的后续跟进了。
(五)物理渠道和电子渠道的整合困境
当前,客户分层经营、分层管理的运营模式日见成效。但物理渠道和电子渠道的整合还面临阵痛,各渠道的客户定位并不清晰,渠道之间客户营销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共同实施客户经营战略仍未明确,渠道之间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很多网点在实施渠道分流时,不分客户等级,把部分中高端客户分流到电子银行渠道,而没有意识到这些客户是需要我们请到理财室、贵宾理财中心面对面地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分流到电子渠道会大大减少网点与客户的联系,甚至导致客户流失现象发生;
而对于那些手持存折存取款、资产少、交易频繁的低端客户,却由于分流难度大而任其占用柜面资源,导致营销效果差。
二、突破方向
(一)由粗放营销向精准营销转变
县域基层银行传统营销模式比较粗放,主要依赖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和广告进行宣传。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营销模式正逐步从粗放转向精准。银行可以运用科学分析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特征,对群体客户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推送金融产品,对潜在客户进行精准营销。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已经签约了网上银行但尚未签约手机银行的客户,如果交易活跃且比较年轻,可以对这些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可以节约大量的营销成本,成功率也较传统营销模式迅速提升。在进行理财产品营销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客户年龄、资产和交易情况、理财产品交易情况等,挖掘潜在客户,通过网银营销广告、手机短信等渠道进行精准营销。
(二)由单纯追求增量向兼顾挖掘存量转变
营销新客户的成本显然高于维护存量客户的成本,在县域新客户较少的情况下,再不顾时间和财务成本一味地去营销增量客户已不可持续。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以及长期服务建立起来的存量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精耕存量客户,是县域基层银行实现营销突破的重要切入点。
(三)由单一客户营销向批量化客群营销转变
从逐个客户营销的笨办法向批量化客群营销的新模式转型,无疑是令基层银行欢呼雀跃的趋势。一方面可事半功倍地实现客户营销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可通过客户分类画像、需求剖析和营销服务方案设计实施,实现客户营销效果质的提升。
(四)由单一产品营销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转变
业务条线分割,单一的产品营销是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表现。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谁能找准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谁就能留住客户并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这需要基层银行理顺联动营销机制,提升网点营销效率。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要共享对公、对私客户资源,综合营销。
(五)由单一物理渠道营销向全渠道整合营销转变
渠道是银行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制胜法宝,也是做大做强业务的先决条件。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环境下,单一的物理渠道已无法再充当联系客户和服务营销的主力军角色。深入推进渠道互动战略,全面构建特色鲜明、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的物理网点渠道和电子渠道服务网络,充分利用两个渠道研发产品、营销客户、办理业务、改善服务、提高竞争力,加强全行服务渠道协调互动,是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方向。县域基层银行应当提高对全渠道经营的认识,认真落实渠道互动措施,深入开展渠道分工合作机制,充分挖掘各个渠道客户营销潜力,强化渠道资源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发挥渠道对客户营销、业务拓展的支持保障作用。
三、解决路径思考
(一)转变观念,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商业银行的营销都是以客户为对象,这里强调要“以客户为中心”,有三层含义:首先,要把建立长期稳固的客户关系作为营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立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为最终目的,即从着眼于产品销售转变到立足于建立、维护、提升客户关系,围绕客户抓产品营销,“帮助客户选产品”,从而实现持续、综合、高效的产品销售目标。其次,既要营销新的增量客户,也要挖掘、服务好存量客户的需求,并将“以客户为中心”贯穿营销工作的整个过程。最后,“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经营理念的转变,而理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触而就的事,需要持续、长期地深化和推进。
(二)精准掌握客户需求,提供综合服务方案,重塑竞争优势
要避免目前银行同业间存在的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的问题,获得竞争优势,必须精准掌握客户需求,抓住客户的痛点,提供综合服务方案。一方面,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公方面的需求,也有对私方面的需求。因此,要上下联动、公私联动,上级行要做好跨条线、跨部门联动营销支持,适时参与网点临时营销团队,确保联动营销流程的顺畅;
基层银行应创新“以对公业务带动对私业务”和“以对私业务带动对公业务”的联动营销模式,全面整合公司与个人业务资源,更好满足客户的对公、对私业务需求。对于部分机构客户,甚至要做好其上下游客户的服务,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服务方案满足其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不同的客户和产品对渠道的要求不尽相同。在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方案时,要细分客艉筒品,采取差别化的渠道营销策略,对渠道客户营销和产品营销职能进行整合。以客户为中心,逐步实施渠道整合和同步策略,以为客户提供一致体验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各自渠道特长,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渠道供给和渠道需求的匹配性,不断提升营销业绩和客户满意度。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同业间产品同质化和价格竞争的问题,因为大家会发现,客户对单一产品可能会在各家银行间进行价格和产品优势的比较,但是对于抓住自己痛点的综合服务方案,会忽略单纯的价格比较(实际上也没法比较),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
(三)加强营销的过程管理
营销的结果来源于营销的行为,而营销结果具有滞后性,如果仅关注营销结果而不关心营销行为,可能会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加强营销行为的过程管理对于提升营销效果至关重要。首先,营销管理者要加强营销业务的过程管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为营销提供了技术支撑。营销管理者应加强学习借鉴,注重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既重视大客户,也要重视中小客户;
既重视新客户拓展,也要重视存量客户的潜力挖掘,实现客户营销由粗放式向精准营销转变。以目前县域客群营销为例(需强调的是,基于存量客户的重要性和营销的性价比,县域银行应加快实施客群营销),建议对客户进行客群划分,刻画出其群体特征,找到其生活场景,分析其金融需求,综合配置相应金融产品,实施综合服务方案。其次,营销管理者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过程管理,在转型期重点是要花时间做好营销人员的辅导,实现营销管理者的辅导――营销人员业务熟练――建立信任关系――营销人员找到认同感――服务及营销效能提升的良性循环。
银行大客户营销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国有银行的转制及中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迅速转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本文简单介绍了一对一营销的内涵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商业银行一对一营销的具体策略。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举登陆,客户选择银行的自由和空间越来越大,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各商业银行纷纷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推进CI建设,加强促销宣传,努力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国内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也由银行本位到产品本位再到客户本位,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通过识别不同的消费者群,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目标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塑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而,对银行来说,如何更加准确地评估客户价值,区分出盈利性客户和风险性客户,进而通过提供差异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维系现有的盈利性客户;
以及如何进一步从满足客户需要,转向培育客户需求,挖掘更多的盈利性客户。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优势,实现盈利的重要内容。这时,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一对一”营销(onetoonemarketing)是鼓励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识别、追踪、记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地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客户需求。其目标是同一时间向同一个客户推销更多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各种、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市场调查等多种服务相结合的一揽子、一柜通服务,而不是将一种产品推销给更多的客户。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的工作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源从最有价值的客户那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那么,商业银行如何来开展一对一营销呢?一般来说,首先要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与客户保持互动,调整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开展一对一营销有如下实现形式:
一、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没有理想的客户资料就不可能实现“一对一营销”。这就意味着,营销者对客户资料要有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对于准备“一对一营销”的商业银行来讲,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能直接挖掘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优质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库”,并与“客户库”中的每一位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客户的生涯价值。商业银行通过CRM的实施,可以整合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体系,优化市场价值链条。
CRM是一种企业客户战略、一种经营哲学。为实施客户战略,企业需要借助于CRM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相应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充分地把握客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细分客户制定相应的销售、营销和服务策略,从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客户资源的价值最大化。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CRM也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功能包括客户管理、联系人管理、时间管理、潜在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电话销售、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等。
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对企业--客户关系的互动引导,识别、保留和发展价值客户,达到商业银行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商业银行实施了CRM后,将会拥有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这样当银行在处理每一个客户的业务时,就会首先看到客户的资料,以及历史业务记录,从而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想客户之所想,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将柜面、网络、电话、自助银行设备等各种营销渠道与服务手段进行充分的、深层次的整合,对市场进一步细分,通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性化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银行可辨认出谁具有最高价值并可能转到别家银行的客户;
谁是本身价值不大有可能对银行造成潜在的风险的客户。
二、强化市场细分,促进对优质客户的服务
根据ParetoPrinciple法则,企业的80%利润来自20%的忠诚顾客。另据一项研究表明,15%的客户为银行贡献了85%的利润。保留老客户,获取新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所在。“一对一营销”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关系,达成客户与银行双赢的局面。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形成的对传统业务的领导地位和垄断地位,对业务领域缺乏相应的市场细分,我国各商业银行仍然只把目光盯在与其直接客户的关系上面。而对商业银行有重大利益影响的其它各种主体的关系则缺乏明确的分析、重视并采取全面的关系协调和促进政策。因此,开展一对一营销要求商业银行促进与与各客户利益关系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1.与优质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建立和谐紧密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客户创造终生价值,从而实现市场主体的共赢格局。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中小企业中不乏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的优秀企业,而它们将是未来相当时间里国内最具活力的企业群,将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契机,一些小型的商业银行可以把中小企业作为基本客户群,拓展对其服务的形式和途径。
2.与证券、保险、基金、电信、能源等行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客户资源。如商业银行北京市通信公司与联手协办的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服务,有效地整合了银联、电信、银行和服务运营商的相关业务资源,可统一接入各种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业务,统一提供客户服务支持,最大限度地方便持卡人缴纳各种费用,便于更多的服务商利用多银行支持环境发展业务,扩大各成员银行银行卡的受理范围和渠道,降低各参与方业务成本。
3.银行同业之间建立竞合互动的良性关系,实现服务网络等资源的共享
三、推行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的“一对一营销”的执行和控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它不仅意味着每个面对顾客的营销人员要对时刻保持态度热情、反应灵敏,更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它要求能识别、追踪、记录个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能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其需求。所以推行客户经理制,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客户经理制的施行,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理念由围绕产品向围绕市场与客户的转变;
经营策略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
客户经理制是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而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代表银行营销产品、为客户提供维护和服务,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大使”。客户有了问题只需要找客户经理一个人,由后者负责了解情况,协调行内关系,并负责解决。其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独身定做的服务。大力挖掘优质新客户、提高业务市场占有率只是客户经理的基本职责。而不断加强现有客户关系、对现有客户的维护服务则是客户经理的重要职责,客户经理要通过连带促销、交叉式销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并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为把握好商机,客户经理还应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充分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向客户宣传金融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本行经营的业务项目、金融产品等,为客户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及理财服务。同时注重分析研究市场,加强对客户的研究,主动掌握客户的思想动态、经营行为等,切实防范风险。及时准确地收集客户经营情况及客户意见、行业动态、同业竞争对手情报等各类信息情报资料,上报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应对措施,促进业务的发展。将客户划分为若干类服务对象,针对不问需求,提供特定服务。并且根据客户的实际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客户等级,不断调整服务措施。
另外,客户经理应抓住各种机会,积极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品种很多,客户对银行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了解非常有限,客户经理可发挥“教练”职能,向客户灌输最新金融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客户主动建议和推荐适用的产品,让客户分享银行的金融创新成果,激发和引导客户对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推动银行和客户间的业务合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其工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主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系列化、综合性的一站式(one-point-contact)金融服务,并不断地加深双方合作,为客户和银行同时创造价值。银行客户经理只有成为客户的朋友、理财专家,才能打动客户,让其选择该银行。
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善于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个性需求,及时推出新的服务品种,特别要关注资金的流向,捕捉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可着重进行下列产品的创新:在负债业务方面,可开设贴现储蓄、复利储蓄、累进利率储蓄、联立定期储蓄、定活一本通、本外币一本通存款、基金型账户等;
在资产业务方面,可开办度假旅游贷款、学资贷款、汽车按揭贷款、可转换贷款、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信用证券化等;
在中间业务方面,可开办融资、代收账款、收买应收账款、融资租赁、贷款承诺等业务,尤其要依托电子化网络和银行卡等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代收付等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及研究建立个人账户等;
另外,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业务,争取券商资金清算、上市企业开户银行、收款银行、股民保证金存款等业务,吸收资本市场的资金存款,大力开拓针对个人客户的综合性零售业务。
参考文献:
[1]马蔚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发展现状》,《中国金融》,2003年第四期
[2]管政魏冠明著:《中国企业CRM实施》,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