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城区创建范文第1篇加强领导,努力为创建创业型城市做贡献我委高度重视创建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把创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由主要领导组成的创业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建立各科室分工负责的促进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创业型城区创建【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创业型城区创建范文第1篇
加强领导,努力为创建创业型城市做贡献
我委高度重视创建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把创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由主要领导组成的创业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建立各科室分工负责的促进创业机制,增强了做好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上半年按序时进度完成创建任务。
制定、落实优惠政策
积极扶持入园企业发展,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地价调节机制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实行优惠的地价政策,按不低于市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最低价为13.6万元)的70%土地使用权出让。同时,出台打造百亿元高科技产业园优惠政策。我区为落实《振兴工业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不锈钢复合材料科技产业园建设,出台了《不锈钢复合材高科技产业园优惠政策》,从用地量、创业环境、地价优惠、费金减免、税收扶持、贴息补助、发展支持、引资激励、营销奖励,都给予了明确的优惠政策。
加快园区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
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洽谈会、推介会、招商会的平台和时机,宣传创业政策。一是香港投资项目推介洽谈会;
二是积极参与市政府组织的央企对接活动;
三是借助“6•18”和“11.6”等招商会的平台开展项目推介,创业阵地、创业项目的宣传,力促创业项目和创业者对接,提高园区项目转化率,全年引进项目12个。同时,开展利用“三废”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税收优惠政策宣传。为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我区快速发展,邀请了市、区国税局到园区对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解读,税企双方进行互动,现场释疑解惑。
继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小蕉工业园区:完成投资6070万元,为年目标任务3000万元的200.3%。新开发工业用地250亩,改河道300米。“三场”安置房建设完成4幢。小蕉公路整修完毕,路灯建设完成,隧道灯安装完成,新种草皮8000平方米,桉树28800株。
城市物流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50%。:新开发汽车4S店用地200亩,A线道路建设完成,D、F线道路基本完成,完成绿化7980平方米,10KV开闭所建设完成。新报批土地900余亩,种植桉树16000余株。
3、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工作
紧紧依托三钢集团、三钢劳服公司、小蕉轧钢厂、闽光冶炼等既有优势企业,按照园区产业定位、围绕节能型、清洁型要求开展招商引资,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45家,安排就业岗位5300多人,园区企业循环经济企业达28家,占入驻企业的60%以上,通过努力,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清洁生产工作初见成效,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协作关系和产业链关系。
4、加快园区创业基地建设
⑴汽车综合服务集中区:吸纳各种品牌汽车4S店相对集中入驻到翁墩物流园区。广州丰田4S店、比亚迪4S店、五菱汽车4S店建设完成并进入营业。宝马4S店、斯柯达汽车4S店、雪铁龙4S店、江淮、吉利4S店、一汽马自达4S店也已开工建设。
⑵市新型材料基地建设:市政府已将小蕉工业园确定作为海峡两岸新型材料制造业基地,吸引创业企业进驻园区投资不锈钢复合材料的深加工,铸造、三钢新品材的加工等产业,现已委托复旦大学做产业规划和项目策划、专业园规划工作。闽光冶炼球墨铸铁开始生产,天尊铸业开始试生产。
创业型城区创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SWOT分析;
对策;
武汉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19(7)
引言
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innovation)定义为新生产函数的建立、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及联结技术与产业的一种企业经济行为,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等;
并用以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更是区域持续发展与占领世界发展高地的核心动力,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选择,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与活力的主动力。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主导下,各省相继出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与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承载空间,是区域成长与发展的核心,决定和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软实力与活力。因此,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决定性因素,并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是引领区域快速、持续、和谐与包容性发展的核心,既体现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又体现了新型城市化的路径依赖与动力机制,还体现了城市化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转型的基本要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1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发展概述
1.1 创新型城市
Charles Landry(2000)认为,创新城市必须是:开放思想、多样化与宽容性;
独立个性;
可达性;
弹性、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源于地方的全球导向(locally derived globally oriented);
动力机制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和上网机会等要素。创新型城市是孕育知识经济的地方,知识经济要求城市创新,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城市是集聚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良好声望的结合体(Gert-JanHospers,2003)。杨冬梅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于城市空间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知识化和高级化的产物,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是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于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要素驱动,受市场规律与机制作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城市演变形态,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内生性、可持续性、集聚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等要素(图1),体现在技术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城市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是城市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1.2 创新型城市研究概述
世界银行(2005)“东亚创新型城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型城市的必备条件: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
拥有充足场所设施;
拥有研究、开发与创新的能力;
拥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
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
拥有多样化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和服务;
拥有高质量的居住选择;
切实重视环保;
社会多元化,能接纳各种观点的碰撞,各种文化的融合和各种体验的交汇等等。
英国Comedia创始人Charles Landry(2000)是创新城市研究的国际级权威,他认为城市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构成了创意生活圈,要为创意提供最适合的成长环境。从而提出创新城市的组成要素,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等。为此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框架和实施机制,为其他城市实施创新战略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Simmie 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以及其欧盟经济与社会研究计划组发起的关于城市竞争力和结合力的这个国际间的可比性项目的结论。
在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战略已成为各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共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青岛、武汉、杭州、成都等重点城市都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典范。在学术界,金吾伦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其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整个城市在新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国际竞争力得到空前提高。胡钰(2007)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制度设计较完善,科技投入较大、基础条件较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重点分析了深圳、上海、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经验。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包括区域技术对外依存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明专利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研发投入经费占GDP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乌兰察夫(2005)认为深圳已经具备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从人才、公共管理体制、财政税收及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措施。卢小珠等(2007)用3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创新能力:人才资源(人才素质和人才总量)、物质基础(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和创新成果(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戚湧(2006)认为,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立城市多层次的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在城市管理、建设中的应用水平以及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地位,使创新型服务业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的主要驱动力。
2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评价指标设计
在科学性、综合性、可双性、应用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指导下,根据创新型城市构建要件,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效率4个方面,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筛选确定了33个解释性指标。
3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发展思考
3.1 SWOT分析
根据各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确定SWOT分析矩阵。
3.2 总体思路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科技和人才为引领,致力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为契机,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民生导向、生态保障、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端生产性与生活经济主导、内生增长为主转变,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与城市化驱动为主转变,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集群推进、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核心-枢纽式放射状、网络化空间联动发展格局,并以世界先进城市、多中心大都市区为标杆,进一步彰显创新、生态、人本、法治、和谐理念,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产业化带动、民生导向、生态保障,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总体思路上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支撑,以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为根本,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思想文化创新,着力构筑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把武汉城市圈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产业结构合理、人才汇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集群区。
3.3 发展对策思考
根据创新城市系统,构建创新城市群发展路线图,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即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创新文化品牌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为纽带,构建创新体系系统、创新产业系统、统筹城乡系统、创新环境系统4大创新系统,促进与提升城市发展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打造区域性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优势转化等方面获得突破,以自主创新为主线、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创新、城市化与产业化三轮驱动,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任务,依托武汉·光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培育创新企业主体,重点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超越、新兴产业倍增、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幸福等主题工程,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
3.3.1 创新体系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基础
3.3.1.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供需关系基准,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
3.3.1.2 加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以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光谷产业园区为基础,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软环境建设,抓好光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等基地建设,努力使其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国家光电子及其相关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
积极与城市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基地协作,构建共享、共用协作网,并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竞争、协作”的公共研究开发与实验服务平台;
以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县、乡三级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和技术转化体系。
3.3.1.3 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方案,科学制定区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整合现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在财政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和教育发展、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政策保障(考核、监管、参与)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进创新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3.3.1.4 加强创新平台协调运行管理
建立科学的考核、监管、参与机制,完善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模式,打破条块分割与利益博弈,推动多中心城市区域资源、行业、部门整合,以激活科技资源存量、优化增量,实现科技资源的战略化重组,形成联合、开放、共享、流动、竞争、激励和约束的组合化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信用制度与科技创新成果认证机制,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科技资源与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3.3.2 创新产业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关键
3.3.2.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要求,努力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根据城市圈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为核心,集中力量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激光、新能源动力汽车、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地球空间信息、半导体照明、数控机床、消费电子、新材料、现代物流、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滚动扶持,集中力量突破和掌握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形成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
3.3.2.2 创新驱动促转型,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以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设计、装备、生产和管理水平。重点抓好企业的示范带动和应用推广,促进全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重点攻关,实现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水平提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加快我市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型生产形态转变。
3.3.2.3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模式化、标准化、轻型化和无公害化栽培和养殖技术的集成创新;
支持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良种选育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示范,支持农林副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农业相关产业链接等技术创新活动;
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支持重大病虫害和森林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在社会事业领域统筹实施科技发展计划,加快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3.3.2.4 有序推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资本体系;
构建权责对等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放松管制、降低产业进入壁垒、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竞合;
加大对生产者服务活动的投入,构建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服务业集聚式发展;
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通过引入竞争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垄断,通过开放引进国内紧缺的关键性人才,促使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等,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培育竞争优势。
3.3.3 统筹城乡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路径依赖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线与关键动力,应坚持在优化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基础上,紧抓城市化在带动区域转型中的抓手功能,以城乡平等互利的统筹机制为主线,建立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结构城市化四度空间整合的长效机制,围绕“生活方式的转变与都市文明的渗透”主线,促进多中心基于人流、经济流、信息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文化结构转型、空间结构转型”的现代新型城市化之路,促进人口、城乡空间联动,从而实现多中心共存、共生、共赢。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呈中心高、四周低、东边高、西边低的不对称、不均衡态势,应把城市空间拓展、产业转移与园区分解、人口转移同身份转型与地位转型相结合,寻求城乡发展的联合模式,实现人口的双向流动、产业双向交流、发展红利的双向分配,从而形成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文明城市化的健康的全方位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空间整合、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生态文明。
3.3.4 创新环境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支撑
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创新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环境支撑系统,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与市场环境等方面。创新环境系统主要通过培育创新文化、知识产权、信息化、创业环境、制度保障为引导,围绕建设辐射全国的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目标,通过整合武汉城市圈多中心资源、要素、人才、技术、产业等优势,实现多中心互补的联动与协作创新,并通过创新调控与评估,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多中心一体化与互惠互利的区域效应。
资源环境方面,着力抓好人才、资金、物质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
制度环境方面,从服务与推进机制、政策制度与服务供给等方面提供支撑;
文化环境方面,以价值体系、文化观念、舆论,创新精神、包容心态、竞合关系为主线,构建和谐创新性文化氛围;
市场环境方面,构建成果交易、转让、推广的市场运作体系,促进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于发展。
3.4.5 创新文化: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品牌与氛围
从城市系统演化角度讲,创新的文化是创新型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一种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新型产业;
另一方面,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温床,是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和吸引人才、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其他创新能力的隐性因素,对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武汉城市圈而言,着力抓好如下环节:一是深度挖掘楚文化资源、打造创新城市文化;
挖掘乡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文化引领发展。二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激活文化活力。三是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探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繁荣的文化市场,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4.6 重点工程: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核心载体
重点工程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与优先路径,通过重点工程的推进,实现以点带面、以面带区、以区带圈的联动效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十一大重点工程: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平台)、产业创新(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教育、公共卫生与医疗、公共文化、生态)、创新人才(引、育)、技术攻关(研发、应用)、智慧城市、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服务、应用)、创新环境(政府服务、宜居宜业、创新文化环境、金融服务)、创新辐射工程(核心、、场)、产学研联盟、转化与测评中心。
4 结语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应坚持以武汉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为龙头,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武汉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的示范与引领功能,联手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集中优势人才、优势要素、优势资源、优势环境,着力打造多中心联动的创新品牌,通过创新投入,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大力培育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创新驱动先行战略中,必须把教育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作为重点,把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伙伴,按上、中、下游关系建立创新联动、互动协作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构建合力创新攻关;
建立创新联动长效机制,中心城市武汉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高端创新、原始创新、集成性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城市以实用型创新与协作联合创新为主,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教育提供人才实训基地、为人才提供研发平台;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Earthscan Ltd,2000.
[2] Gert-Jan Hospers. 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J].Intereconomics,2003(Sept./Oct.):260-269.
[3] James Simmie. Innovative Cities[M].London:
Spon Press,2001.
[4]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Original in German, 1912)。
[5] 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2(2):10-12。
[6] 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56.
[7] 金吾伦,李敬德,颜振军.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J].前线,2006,(2):43-45.
[8] 卢小珠,等.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51-60.
[9] 戚湧.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12-15.
[10] 世界银行.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R].2005.
创业型城区创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 创新型城市 对策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型城市探索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一、创新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Hambleton R.(1995)展望了21世纪城市管理创新的问题。俄罗斯的学者Tahtmaxep(1996)提出了在城市形成创新角色潜力的基础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的观点。P.Hall(1998)将创新型城市界定为城市在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因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和融合而具备创新特质的社会形态。伦敦比特·霍东(1999)探讨了未来城市财政与服务、能力与影响力、创新性与文化以及旅游这四方面的重要行为。Charles Landry(2000)提出了构成创造性城市动力机制的七要素。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尹继佐(2003)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界定。隋映辉(2004)认为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创新生态系统。世界银行(2005)指出创新型城市的先决条件是优良的城市基础。李英武(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之间整合和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城市形态。石忆邵和卜海燕(2008)从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从以上的研究综述中可以发现,由于研究视角、对象、目的等差别,国内学者们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解各有侧重,但这也极大丰富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而成,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是有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一是有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城市整体是以知识性产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创意业为主要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二是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在某些核心领域、优势产业、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自主创新真正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三是人才汇集高地,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四是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文化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成都具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其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基础日益雄厚,能够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过多年努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生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创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成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条件。
创新环境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把建设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巨大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世界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落实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总体而言,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制度、文化、组织、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五、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
首先,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其次,把开发和集聚人才资源作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持,深化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与人才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健全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第三,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实施创新型产业战略。建立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产业体系,推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跨越式发展,提升高技术制造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四,实施创新环境优化战略。优化创新的体制、法制、政策及文化环境,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构筑良好的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和规范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大连干部学刊,2006,(2).
创业型城区创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区域创新体系;
空间结构;
科技工业园
Abstract:The region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hav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re placed in specific geographic space. They symbolize the capacity and level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s for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novation system,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aking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method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for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it analyzes the ac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t last,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should develop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resource-based citie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合理布局的创新体系空间是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条件落后,创新体系空间结构残缺,阻碍了其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各种制约因素,合理布局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空间,选择符合其特点的创新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工业园是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
在国内,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形成创新高地,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
在特定区域内,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1]。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快感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
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2]。第四,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资源型城市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资源型城市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科技工业园,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型城市科技工业园的空间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Castells and Hall,1994)认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3]。科技工业园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资源型城市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包括:第一,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来推进资源型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保障。第三,资源型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资源型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如图2所示。
(一)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资源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
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4];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创新人才匮乏;
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
大多数城市底子薄,财力有限,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
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促进它们共同发展,对资源型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本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5]。在此过程中,这些活动将促进资源型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 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却能诱发创新。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
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资源型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受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大多缘矿而建,一些矿区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园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园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带动整个资源型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
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园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将促进资源型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增加其灵活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资源型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它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
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目前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资源型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园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使园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间的联系密切,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且大都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产品的加工程度相对较低,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
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
第三产业多是为资源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
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
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资源型城市工作,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
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资源型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
而当高技术商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时,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科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而是在园区外。因此,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就一定会带来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目前,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大多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同时注意资源型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6]。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资源型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围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通过科技工业园与资源型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再进.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 Asheim, B.T., Coenen,L.. Contextualis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ising learning economy: on knowledge bas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6,31(1):163-173.
[3] M Castells, P Hall. Technopoles of the World: The Making of 21st Century Complexes[M]. London: Routledge, 1994.
[4] 田红娜, 佟光霁. 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J]. 商业研究, 2007(7):83-85.
创业型城区创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发展模式;
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3-7-4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Path and Policy Innovation of Innovative City
Wang Jiawen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through analysis of constructing practice of innovative cit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iscus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innovative city, hoping to provide some useful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y, and meet the needs of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 practice.
Key words:
innovative city;
development model;
path innovation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国的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部分国家逆全球化思潮明显上扬,同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势头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已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举世瞩目。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国家实施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等重大战略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特征要求城市也要产生与之相配套的政治、文化、科技、体制、管理经济上的改变,而创新型城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路径之一。城市的本质是“大社区”,是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区域的l展离不开政治的支撑、环境的宜居、制度的完善、知识的创造、学习能力的提高等。从我国国情来看,在城镇化背景下,要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就要在创新、服务、生态、制造等领域精准发力,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把“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目前,国内有超过 200 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意见,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共识与目标[2]。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将对提高区域内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城市创新水平、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1 创新型城市概念界定、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
1.1 创新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3]。2008年,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到目前为止,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已达57个。
1.2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
由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可知,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可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有良好的创新文化作基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宣传创新精神,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形成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4]。健全大众创业服务体系,繁荣万众创新社会氛围,打造科技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长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科教融合产业园,做强做精“10+8”新兴产业集群;
大力培育文化名家名企,多出精品力作,深化对外文化交流;
讲好“河南故事”,传播“河南声音”,树立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汇聚起促进城市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提升本省文化影响力。
第二,创新型城市是以整个城市的创新体系为基础,在城市创新体系中,政府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机构要有机结合,形成联动发展。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创新格局。推进各种融合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扩大产能合作,带动装备、技术、品牌、标准、服务走出去,强化内外统筹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融合互动,推动硬实力与软力量相互促进、经济走出去与文化走出去相得益彰,提升我省的国际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
第三,建设创新型城市要有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注重引进来的质量提升,注重走出去的跟进服务,创新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推进各领域有序开放,优先支持高端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发展互联网时代经济新业态。
第四,科技创新是城市创新的动力源泉,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智力为支撑,以产业创新为主导,集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和知名科研机构,加速科研成果本土转化。
第五,产业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只有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科技成果,再向产业创新转变,形成产业链,才能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从而提高城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5]。
1.3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
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由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创新环境构成,也是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为此,创新型城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第一,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创新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
第二,坚持推进创新型城市战略,形成强有力的创新机构支撑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
第三,完善创新机制,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新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城市体系有效运转的保证。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
第四,营造开放的创新环境,增创发展新优势。创新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保障,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6]。
2 国内外典型案例和经验借鉴
2.1 美国硅谷:产学研结合推动集聚效应
创新是硅谷发展长期内生动力。创新精神为硅谷带来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并通过市场行为进行资源配置,形成了科技集聚,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创新。其中,高校科研力量的参与功不可没。斯坦福大学一直与硅谷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人才上,斯坦福大学设立相关专业,每年都为硅谷提供一批高素质人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也在硅谷有过任职、创业、讲课的经历;
研究上,斯坦福大学建立了研发中心、创业平台、孵化器,一方面可以把科研迅速转化为成果,并为企业所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本校学生的实操能力。企业围绕大学的研发中心形成集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也是推动硅谷发展的根本所在。
2.2 日本东京:政策创新造就活力城市
东京是日本经济的龙头城市,政策创新使东京成为亚洲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东京从2000年开始就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比如通过详实的调研,制定符合实际并具有鼓励性的各种免税政策,制定各种贷款优惠政策、折旧再利用政策、贴息政策、奖励政策、储备金政策等。还与高校联合创办“共同研究中心”,由政府专款补贴,对人才进行政策性奖励,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政策创新使东京经济活力高,人才聚集,企业创新力增加,城市竞争力增强。
2.3 新加坡:依托创意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
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制造业为主的。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趋于波动,制造业已不能稳定并持续地拉动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为此,在2000年,新加坡政府提出“把创意产业做成21世纪的战略产业”的口号,打造“亚洲创意中心城市”,在继续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以此提高城市的创新力,打造创新型城市。
通过一系列的创意设计,增强了制造业同其他国家的竞争力,刺激了创新和经济的增长,并带动了融媒体的发展,进而也带动了旅游、玩乐、住宿、学习等一系列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的新加坡,企业进驻率高,创新能力突出,城市核心竞争力强。以创意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在新加坡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2.4 英国伦敦:创意融合与传统产业并举,实现城市结构优化与升级
英国的伦敦是传统的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下滑,伦敦的金融产业及相关联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为此,伦敦政府在稳定金融产业的同时,大力开发以知识产权和和新兴技术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发动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并给予各种政策支持,政府希望通过中小企业的创新,推动技术人员、科技人员的流动和知识的转移转化,建立有效的产学研转化平台。
2.5 美国纽约:基于金融业和服务业打造创新型城市
美国两面靠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而纽约又有着“世界第一金融中心”的美誉,所以,纽约政府一方面顺应形势,继续发挥金融业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从保险、管理、投资、人才等各领域进行政策创新,稳固金融地位。金融业需要人才,需要技术和资金,所以,各个企业、高校、研究所也都相继建立了与金融业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新专业,无形中又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纽约政府联合众多大学、科研机构、优秀企业,集结多方力量,在市中心建立“高科技产业研究园区”,取得了显著效果。至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业和金融业已经成为纽约这座城市的支柱产业。
2.6 韩国大田:科技引领发展,建设亚洲新硅谷
韩国大田本是个偏僻、贫瘠的城市,但经过科技引领城市发展,带动城市创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经济获得迅速腾飞,是韩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田就制定了科技引领发展的战略,投入巨资在市区建设科学城,并遵循市场规律,引进高校、研究院、企业,迅速地聚集了人才,并使科技和学术、研究自然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也使大田在短短10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如今的大田市,规模规划现代化、科研设施齐备、人才精英聚集,具有很强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科技的发展,不仅造就了一座“科技城市”,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成功因素所在。
3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路径
3.1 建设国家中部重要的创新中心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智力为支撑,以产业创新为主导,努力在创新要素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地。创新驱动成为动能转换和内涵式发展的“主引擎”,突破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聚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专家和各类人才,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研发团队,拥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集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结构之合力,加速科研成果本土转化。加强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完善技术转移、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围绕“创新”做文章。
郑州、洛阳、新乡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在“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各有举措。
郑州在借鉴周边省会城市的基础上,全面出台有关加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和金融结合、高层次人才引育、创新平台建设等17个具体政策的实施细则,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并加快谋划“黄河创新谷”项目,以龙子湖智慧岛为载体,以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为支撑,在高端研发、创业孵化、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产业育成、科技金融、总部基地等进行功能划分,形成七大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区域,加快众创空间倍增、创客育引等创新环境建设,大力实施“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把郑州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洛阳市则利用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等a业做文章,并在科技金融、军民融合、成果转移转化、招商引资方面深度实施创新政策改革,盘活所有的创新潜力。新乡方面利用“承接南北”的局域优势,把“一招四引”作为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北上专项行动”,围绕北京周边一些有实力的大院大所、大型企业做文章,促成一批务实有效高端项目平台落地新乡。
3.2 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大数据中心
郑州在河南省的区域优势明显,有利于我省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形成发达的服务经济结构,成为全国服务经济先行区和示范区。重点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商贸、会展、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面向国际的金融、服务、旅游、生态城市,构建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打造全国性社会化大数据中心,发展大数据产业,谋划建设部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实现全省全域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放平台上线运行,大数据安全体系顶层设计初步完成,数据铁笼、大数据综合治税、国有企业大数据监管初见成效,社会和云、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一批云应用示范工程投入使用。依托国际会展中心,积极举办高端展会、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等活动;
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
3.3 建设国际先进的贸易发展中心
在国家郑洛新一体化建设战略布局和国家自贸区落户河南的背景下,我省更要抓住机遇,迎头奋起,依照建设国际先进的贸易发展中心战略,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形成一批新的本土跨国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时代企业和国际组织机构,国际贸易总额、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保持同类城市领先水平,外籍常住人口、留学生、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增长,与世界接轨的法律水平、政务效率、市场秩序、制度规则等营商环境显著提高。
3.4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
以“集群集聚发展、跨界深度融合、高端引领突破”为导向,强化标准、质量、品牌意识,建设“10+8”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厚植河南本土实体经济和传统文化优势,发展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新能源装备及智能电力、生物医药、尼龙及化工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节能环保这10个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
依托国家自贸区建设,发展航空及冷链物流、新兴金融服务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外包、专业服务业、跨境电商、基因技术及健康服务、数字创意这8个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10+8”新兴产业集群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4 建设创新性城市的政策创新支撑
政治、经济、文化的体制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政策的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支撑。
在政策制定方面,首先,要多推行有利于增加经济发展动力的政策,深化财税、金融、企业、价格等关键环节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和环境;
其次,要多推行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政策,比如在教育、人才引进、医疗、保险、户籍、住房、货币补贴等方面的改革;
再次,要多推行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政策,比如推进社区管理、创业试点、示范区建设等。
在政策引导方面,首先,要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技术、品牌、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河南“名片”,注重与周边省份的联动;
其次,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融合发展,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三,要依托河南自贸区,搭建双向开放新平台,推进空港、陆港、信息港多港联动、多式联运、多业融合,打造国际经贸服务平台;
第四,要营造一流国际创业环境,秉持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共同推进,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做好政策、法律、信息、融资等服务保障。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完善国际标识体系,增强城市包容性。
在模式创新方面,要集社会各界力量,组建新型研发机构。长期以往,我国的研究机构多以有别于基础前沿研究为主,在科技变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创新模式破土萌发,新型研发机构集人才、技术、资本、知识之力,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和基础前沿研究互为弥补,形成有效对接。
总的来说,创新型城市的政策创新是以“1+3”为原则的,即创新型城市就是创新政策的制定、引导和研究模式的创新。
5 结语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重大意义。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是建设一个“宜居、幸福、创新、国际”的现代化城市。所谓宜居,就是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公共安全良好、生活舒适便捷、环境健康怡人的宜居城市;
幸福就是人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建设人民福祉丰厚、精神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城市;
创新就是厚植创新基因,建设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环境良好、创新资源丰厚的创新型城市[7];
国际就是体现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建设国际要素集聚、全球资源配置、世界交往频繁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下一步,全省各级部门应全面落实部署、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投入、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尝试并努力取得新突破,力争打造支撑全省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框架基础。并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河南省的核心竞争力,争做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领头羊”,努力提升创新驱动的层次和水平,把城市建设得政治生态更好、发展质量更优、宜居环境更美、民生福祉更多、创新活力更强、国际化水平更高。
参考文献:
[1] 谢伏瞻.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而努力奋斗[N].河南日报,2016-11-07.
[2] 陶宏.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快建设五个城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N].孝感日报,2017-01-04.
[3] 贾峰.中共青岛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N].青岛日报,2017-03-30.
[4] 陈新.勇立绿色发展潮头奋力推进“两山”实践为加快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N].衢州日报,2017-03-06.
[5] 陈刚.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守发展生态两条底线 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为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N].贵阳日报,2016-12-23.
推荐访问:城区 创建 创业 创业型城区创建【五篇】 创业型城区创建(精选5篇) 创业型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