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五年级德育【五篇】(全文)

时间:2024-01-10 14:38:01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五年级德育范文第1篇一、德育状况上学期,经过全班师生的齐心协力,我班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思想稳定,德育优良率达93.7%,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普遍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德育【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五年级德育【五篇】

小学五年级德育范文第1篇

一、德育状况

上学期,经过全班师生的齐心协力,我班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思想稳定,德育优良率达93.7%,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普遍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校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中。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全班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工作目标

以“争当现代文明人”为学期教育目标,以人为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重教重管,广开渠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以德治校的实效性,保持违法犯罪率为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德育工作目标:求实向上,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树立自信心,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培养耐挫能力。

四、工作要点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每周举行1次班会,学习理论,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特别加强班干部的培养工作;继续学生之间的帮带活动。

3、有的放矢地对“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跟踪教育,进行帮教工作,减少违纪现象,保证犯罪率为零。

4、班主任老师带头营造级组良好教书育人氛围如整洁氛围、诚信氛围、友爱氛围、全勤氛围、竞争氛围和教研氛围等。

5、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树立全程全方位大德育观通过评比考核评估制度,构建班主任(科任)——学生的管理体系在竞争环境中实行动态管理,以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争创“文明班”、“先进班”、“优秀级组” 。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

1、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①监督②自查⑧自律④自爱,深入持久地抓好“建设文明班级,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活动 。

2、抓反复,反复抓,加强检查、督促,约束极少数同学的不文明行为,净化、美化校园环境。

3、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诚实、守信、正义,勿偷窃、勿剽窃等,提高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4、抓好宣传阵地建设本学期除了继续发挥黑板报的宣传作用外,并准备开辟板报心理专栏,丰富宣传内涵,加强环境育人效果。

5、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

(三)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点一面网络功能。

1、落实家访工作组织家长会,家访率要求达40%以上 。

2、组织学生观看 “安全与法制教育” 有关方面录像 。

3、继续抓好德育阵地建设,构建校内外德育网络,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本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开辟板报心理专栏,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加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二】

一、班级基本情况

全班23个孩子,能够紧紧团结在一起,学习上共同努力,生活上共同帮助,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但由于临近小学毕业,有些孩子有了一些浮躁的情绪,因此本学期我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能够扎扎实实地度过小学最后一个学期。

二、班级工作目标及措施:

1.深化爱国教育。

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2.狠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本学期我将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学生课堂纪律、课间休息、上放学路队、文明礼貌以及早晨到校后的行为等,杜绝一切不安全的校园事故隐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准确把握学生对各科知识的掌握,与各科教师配合,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4.家校结合:通过各种方式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学期,力争和个别家长多联系,促进学生的转变。要不厌其烦的做好个别学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6.重视学校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比赛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7.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五年级是小学生活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最重要的一年。如何在班级里尽快抓好班级体,形成新的班风,我打算从以下做起:

⑴确立本学期的共同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班风。

⑵培养和使用班干部,继续值日班长制。

1)建立小干部例会制。每个月组织学生干部开一次例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辅导和总结。

2)倡导小班长值周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对值周班长的值日进行指导和总结。

3)举行小干部交流会。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小干部交流活动,跟踪跟班小干部的工作情况,交流各班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使班级管理不断上台阶。

(3)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在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班集体中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或是学习差,或是性格孤僻,或是顽皮捣蛋。班主任必须做好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应持正确的态度,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他们要一分为二,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特别是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对症下药,如王运达、解坤等,思想散漫的学生,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本学期,在班级管理中我将做到七个字;“爱心、细心、责任心。”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学会做人为目标,结合学科教育和基础道德规范的养成训练,牢牢把握两项重点教育:道德素质及行为习惯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加强四项基本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德育信息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深入开展德育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积极创建校本德育特色,建立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创新体制和机制,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求精、求新、求真、求实,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

1.求精。抓班干部队伍建设,让班级的日常生活成为学生的德育重要基地。

2.求新。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注重育人活动的实效性,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新颖的德育手段、多样的德育活动陶冶情操,培养优秀人格。

3.求真。真抓实干,切实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晨会、品德课等育人阵地,加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强化学科的德育功能,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注重德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4.求实。重视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雏鹰起飞,百舸争流”的行为规范竞赛机制,让学生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三、具体措施:

(一)品行培养为重点,促习惯养成

1.积极开展“十个好习惯”教育

本学期,我们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十个好习惯”教育,分别是:

(1)今日事,今日毕。(2)讲卫生,不乱扔。(3)重礼仪,讲礼貌。

(4)守纪律,保安全。(5)有秩序,讲节约。(6)拓眼界,知时事。

(7)孝父母,敬长辈。(8)读故事,扬美德。(9)多服务,勤实践。

(10)讲诚实,守信用。

本学期,结合荣辱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开展这方面的宣传与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道德品质。并通过班队活动、队角等阵地,表扬先进、激励群体。结合星级中队考核,保证十个好习惯的实施与养成。

2.加强常规管理检查

在以往的基础上,对常规管理检查的项目和标准进行适当修改,更加细化,值日班干部和班级委员共同负责,对我班的早读、出勤、卫生保洁、纪律、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每日进行检查、每周进行评比总结,从而营造出新不班新风尚新气象,为打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奠定根基。

(二)以活动开展为载体,增德育实效

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小学生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坚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能增进德育实效。

1.开展主题少先队活动

利用班队活动课、集会课,组织主题队活动、十分钟队会等少先队活动。积极利用好班队课等教育时机。

2.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德育活动

结合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消防宣传日等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安全自护等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德育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感受、提高素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三)其他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抓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

2.积极开展环保教育。要在各学科中有机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做环保小卫士。帮助学生把课内外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积极参与我校创建镇海区“环境教育示范学校”的工作。

3.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观看电视台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以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5.开展法制教育。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重视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矫治工作,从而加强学生学法、用法、知法、守法的意识。

发展目标: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展示自我

分解目标:

1.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能找到一个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学会在自我管理中相互合作、协商民主评议。能自我解决集体生活中的一些矛盾,使每一个学生多得到锻炼。

2.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展示每一个同学的特长,在全班倡导“我能行!我最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班级生活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

具体实施措施:

1.在本学期的常规工作中培养一些新的班级管理人员。在班级中实行值日班长制。确定了值日班长5人,并且每天记好一天的值日日记,每天反馈。继续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使班级中每个人都有事做,班级中的每件事都有人负责,班级中的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由班委成员主要负责。培养他们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提高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

2.优化班级文化氛围。①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环境。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在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参与班级管理。②十分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获取成功,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实现其自身的价值。②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同学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班级就是我的家,我要为家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小学五年级德育范文第2篇

:徐局长,您好。“十二五”期间,武汉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启动并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有效德育”这一理念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创新之处体现在哪里?

徐局长:“十二五”期间,我市启动并实施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主要基于两种不同视角的思考。

第一,审视武汉教育发展实际的视角。一是“十一五”初开始对全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和德育工作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所听、所感最深的就是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基层教育工作者呼吁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和工作步调,以便清楚地知道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究竟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怎样结合实际做得有效。二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建立健全准入、使用、培训、待遇、激励五大机制,打造出一批市“功勋”“十佳”“百优”班主任,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取得的良好成果为全市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回归教育改革发展本质的视角。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正是着眼和落实上述要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与教育部正在推进的“立德树人”工程相契合。二是促进中小学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当前武汉教育形势来看,基础教育已站在了上好学、读好书的新起点,步入了依法治教、规范办学的新阶段,彰显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特征。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因此,我市启动并实施“有效德育”工程,正是希望通过政策导向,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推动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我认为,“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六新”。

一是提出构建中小学德育“五大体系”,在目标定位上有新要求。今年4月,我市中小学“有效德育”之“五大体系”文本正式对外,其中将“有效德育”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中小学生”。这样一种清晰的目标定位,就是要引导基层学校的校长、教师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言行、意识、品质和志趣这五个道德发展的核心维度,在实践中开展更加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通过这一顶层设计,构建中小学德育纵向递进、横向关联的逻辑关系,使德育工作序列化。

二是推出“六大育人项目”,在实施路径上有新探索。我们在调研基础上,逐一梳理出当前制约德育工作实效的瓶颈问题和基层德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此作为我市“十二五”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首次以任务项目化的形式提出“六大育人项目”,即行为规范育人项目、班级建设育人项目、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实践体验育人项目、全员合力育人项目和“三位一体”育人项目,以保证“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在“五大体系”研究阶段,“六大育人项目”是面上的抓手;
在“五大体系”形成后,“六大育人项目”自然融入其中,在体系框架下,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引领性、科学性、指导性更强。

三是实行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家指导团队双轨制,在组织保障上有新突破。我们成立了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和以教科研人员、专家学者、优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代表等参与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专业化的指导团队为“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四是确定学段试点区域和项目试点学校,在推进策略上有新尝试。我们结合工程需要和区校实际,确立了五个城区为全学段试点区域,其他十个区分别参与小学段、初中段和高中段试点工作,明确44所中小学校为具体“育人项目”试点学校,全面开展“五大体系”研制、验证工作。

五是落实全员育人要求,在优化队伍上有新举措。我们采取在劳模(先进)评选、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教师评定、职称聘任等评先推优中,须有班主任工作或德育工作经历及业绩的政策措施,并将“功勋”“十佳”“百优”班主任纳入一次性奖励范围,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是强化过程管理,在机制建设上有新进展。我们将“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纳入督导评估范畴,建立健全专项督导机制;
落实德育经费,将此工程纳入年度公用经费预算之中,健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适时掌握工程实施进程,建立健全市、区、校三级沟通反馈机制,不断把工程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上述长效机制在我市德育工作政策文件中是第一次同时提出,这是一个突破。我们相信,只要落实到位,“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一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具体到中小学德育工作,同样如此。它不只需要理念的指引,更重要的是应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保障。请问武汉市将从哪些方面贯彻落实“有效德育”?

徐局长:“有效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文本的研制必须与基层学校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我市主要通过“五个推进”策略来确保这一工程真正落实。

一是行政主导与业务指导推进。在行政管理层面,着力构建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形成市级主导统筹、区级主持推进、校级主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业务指导层面,着力发挥市、区、校三级教科研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专业指导、专题培训、专门研究相结合的业务指导网络。在工作推进层面,着力构建市、区、校三级工作机制,加强纵向联系,强化横向互动,形成推进合力。

二是科研引领与人才培养推进。一方面,我们发挥“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学术研究和一线指导,促进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德育工作者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班主任、德育干部及教科研人员开展市级研修培训、区级全员轮训和校本培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能力。

三是考核评价与榜样激励推进。我们通过建立健全德育专项检查、德育绩效考核、德育表彰奖励三大工作机制,在督促区、校抓好各项德育目标任务落实的同时,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奖励以及开发、集聚和共享资源来充分调动基层推动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经费支撑与技术支持推进。经费方面,市、区教育局为“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各中小学也在生均公用经费中保障德育工作开展所必需的经费;
技术方面,我们在武汉教育信息网上专门开辟了“有效德育”专栏,建立了学校德育网络资源库,利用校园网、教育论坛、班级博客、教师(家长)论坛、班级QQ群等方式,推动网上多方互动,促进德育实践与研究成果的及时共享。

五是多方联动与合力育人推进。一方面,我们积极推广实行“集体备班”制度,探索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师合力育德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探索学校片区协作推进制度,加强区域、校际之间德育工作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打造德育工作协作体,提升学区和区域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中提出的“课程融合育人项目”正与这一要求吻合。但在课程育德方面,也有人主张“课程渗透”,对此,您怎么看?

徐局长: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无论是“课程融合”还是“课程渗透”,我认为在本质和内涵上是高度一致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释放课程育德价值,发挥课程育德功能。在“课程融合育人项目”中,我们统筹各门学科,发挥综合育德功能,重在引导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厘清各门学科育德的基本要求,在学科层面强化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自然渗透和高度融合,推动学科教学既重知识学习又重育德导向,既突出学科知识传授功能,又发挥学科道德熏陶效应。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基础教育主要推进两大工程,除了“有效德育”工程外,还有一个就是“高效课堂”工程,而“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就是希望通过两大工程的联手,将德育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继2012年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文化五城”之后,武汉又将2013年确定为“教育文化建设年”,立足于学校,武汉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教育文化建设,推动全市中小学内涵式发展?

徐局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武汉正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文化五城”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教育作为引领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的先行者,理应走在文化引领的前列。武汉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文化的支撑。我市将2013年确定为“教育文化建设年”,旨在通过实施“教育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凝炼由先进文化支撑的武汉教育精神,建立教育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树立教育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营造教育文化创造活力迸发的良好氛围,以文化提振精神,以文化激励行为,以文化育心育人,进一步增强武汉教育自身凝聚力、改革内驱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整体实力。具体来讲,我市教育文化建设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推进。

首先,凝炼践行武汉教育精神—此为核心。我们提炼出“问津求真、追求卓越、立德树人”的武汉教育精神表述语,设计出体现武汉特色的教育形象标识。中国教育的始祖孔子,曾经在当今武汉市新洲区的孔子河畔,留下“使子路问津”的美谈,“问津求真”意在追求真知和真理,探寻并尊重教育规律;
“追求卓越”就是要追求行业最高水平,这既是武汉精神的本质要求,也是武汉教育人始终追求的境界;
“立德树人”是党中央对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和不懈追求。这12个字融合了武汉教育的历史和特点,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激励性、前瞻性等特点,将成为武汉教育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

其次,全面加强教育机关文化建设—此乃重点。一是弘扬干事文化,激励党员干部以“问津求真”的精神强化学习,以敢为人先的姿态迎接挑战,以追求卓越的秉性担当使命。二是彰显服务文化,树立教育民生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三是深化廉政文化,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岗,做到“工作所及,监管所至”。四是优化环境文化,建设反映机关价值观念、文化品位和党员干部人生追求、健康情趣的工作环境,展现机关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再次,巩固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此是基础和重心。我们着力构建“五大校园文化”,即体现办学理念、彰显学校魅力的精神文化;
坚持依法治校、倡导民主管理的制度文化;
升华思想境界、促进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
融合学科资源、诠释多元内涵的课程文化;
注重以物载德、陶冶情操的环境文化。通过着力培育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和宣传校园主义建设鲜活经验,不断夯实积淀办学文化精华、促进办学品质提升的校园文化发展长效机制,助推全市中小学科学、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武汉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请您谈谈,心育工作遇到过哪些瓶颈?在突破困境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分享?

徐局长:纵观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工作瓶颈主要是“无人做”“不愿做”“不会做”和“不真做”的问题。“无人做”,就是没有完整的工作机构;
“不愿做”,就是有畏难情绪;
“不会做”,就是因为这项工作专业化程度很高,缺少专业师资;
“不真做”就是搞形式、走过场。为此,我市以“四个三”(三项升级、三项研究、三项行动、三大机制)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大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实现三项升级,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设计。实现指导思想升级,围绕“以生为本 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从“预防、矫治心理问题”升级为“培养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
实现运行模式升级,使工作模式从“行政与专业分离”升级为“行政部门主导、专业机构领航”;
实现推进策略升级,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从“兴趣驱动”升级“标准推动”,全市创建了201所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

二是开展三项研究,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理论研究,对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本质、特征、目标、内容、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研究,对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框架、目标体系、内容序列以及实施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
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资源研究,围绕“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活适应以及生命关怀”五大心理发展领域,完成了课程资源开发。

三是实施三项行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整体水平。实施人员配备行动,目前我市已拥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22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062名;
实施专业成长行动,把中小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工作量视同班主任工作量,将其个别辅导与兼课情况纳入工作量计算范畴,同时允许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参加心理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以及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评比,以有效地稳定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实施阳光关怀行动,建设市、区两级教师心理工作室,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开展心理拓展活动、进行心理援助服务。目前已建立市级教师心理工作室2个,区级教师心理工作室15个。

小学五年级德育范文第3篇

一、武汉市近20年的德育实践

1.“六有”德育基础建设

武汉市在“九五”“十五”期间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德育“六有”工作:即德育意识、工作队伍、内容系列、活动阵地、管理规范及考核标准等六个方面。旨在通过对这六个方面的系统构建,推动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建设与创新。

2. 班主任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实施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旨在培育典型、推广经验;
形成工作规范和长效机制;
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育人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培养了一支合格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队伍。实施了“五大行动”,即践行育人宗旨行动、升华育人艺术行动、免费培训行动、关爱班主任阳光行动及树立班主任标杆行动等,采取了“五大措施”,即创新选聘机制、建立培养培训机制、规范考评机制、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与健全工作保障机制等,切实有效地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3. 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为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1年,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启动。通过“德育课程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课题化”,将德育研究与行政推进相结合,试点探索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以 “五大体系”,即: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路径体系、推进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为目标,以“六大项目”,即:行为规范育人项目、班级建设育人项目、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实践体验育人项目、全员合力育人项目、“三位一体”项目为切入点进行过程推进,以“五大推进策略”,即行政、科研、激励、协作、调度推进策略为保障,全面实施推进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二、“十二五”有效德育体系构建的依据

武汉市“十二五”有效德育体系的构建遵循儿童的成长需要,在传承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历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参照国际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趋势,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建构起“五大”德育体系。

1. 政策依据

专家组及研制团队认真全面回顾、梳理了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的系列文件,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的精神及要求,作为五大体系研制构建的政策依据。

其中,2005年4月,《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分别明确指出了小学、中学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2. 国际视域中的中小学德育发展参照

结合当今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社会急剧转型,价值多元的大背景,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国际视域参照。由雅克·德洛尔任**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当前国际中小学德育目标呈现出五大特点:第一,公民责任与民主精神;
第二,国家忠诚与国际理解;
第三,个人品德与健全人格;
第四,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
第五,学会生活与社会现实。

3. 基于武汉市德育现状

五大体系构建前,研制团队对武汉市8个城区的管理者、一线教师进行了近200人次的座谈与访谈,形成调研报告,聚焦武汉市中小学德育问题;
研制过程中先后对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及社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普适性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发放问卷5000多份,访谈人次及1000人次。在现状问题的调研与梳理,历史回溯的基础上,立足武汉市基础教育的实际,科学构架“五大”体系。

4. 遵循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五大体系中的目标体系是以儿童为中心,生活半径不断放大的同心圆为“成长场域”,以指向、价值、成长场域三维逻辑立体架构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图1)

三、五大体系及构建特点

1. 五大体系构建定位

目标体系的解构注重定位性,即确立中小学不同学段、年级关键德育要素;
内容体系的解构注重针对性,即因学段不同,因年级有别;
路径体系的解构以学校具体工作开展为载体,具有示范性与可操作性;
推进、评价体系重在对工作的落实与推进,以便形成长效保障机制。

2. 德育目标体系及构建特点

(1)武汉市中小学德育总目标。将中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合格公民。(图2)

(2)各学段德育目标

小学:培养具有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诚实守纪的品质、乐学向上的志趣的小学生。

初中:培养具有爱国爱家的情感、举止文明的言行、遵规担责的意识、自制耐挫的品质、立志怡情的志趣的初中生。

普通高中:培养具有爱国爱乡的人文情怀、文明雅行的生活方式、敢于担当的公民意识、乐观向上的个性品质、追求卓越的理想情操的高中生。

(3)目标体系的建构特点

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与政策的一致性,符合国家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要求;
其二,满足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相衔接、各年级逐步递进、各有侧重的特点。小学重点是习惯养成、诚实礼仪教育等;
初中重点是意志品质、身心健康教育等;
高中重点是理想信念、公民素养教育等。同时,三个学段的关键要素各有侧重(表1);
其三,遵循知、情、意、行道德内化的规律;
其四,汲取武汉地域精神文化,同时兼顾武汉市区域德育特色与亮点。

3. 德育内容体系及构建特点

(1)内容体系(见表1)

(2)内容体系建构特点

其一,五大衔接,彼此一致。注重内容建构的逻辑关系:与国家政策衔接;
与武汉市实际、学校实际衔接;
三个学段之间相衔接;
三大体系之间的相匹配;
每部分内容构建环环相扣,彼此衔接。

其二,分层建构,螺旋上升。注意渐进性与序列化:三个学段各有侧重,重点有别、程度有异、渐进深入,既分学段层递,又各成体系。

其三,突出重点与特色。突出各学段德育重点,兼顾学校已有特色、武汉各区域传统特色。

4. 德育实施路径体系及构建特点

(1)路径体系

围绕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按照“全员参与,便于操作”的工作思路架构,以学科教学、德育课程、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与社区协同合力育人等“七大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载体。把中小学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延伸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个领域。

(2)路径体系建构特点

第一,便于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可操作性,架构德育实施路径体系。德育实施路径体系不是完全与分层、内容相匹配,而是以学校德育工作“七大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载体,便于学校工作的可操作与落实到位。

第二,结合武汉地域、各区、校实际,把中小学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延伸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个领域。

第三,依据学生道德内化的特点,遵循知、情、意、行的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实施路径。

5. 德育建设推进体系构建特点

(1)推进体系

按照动力性、创新性、综合性原则,构建行政主导和业务指导并行的管理组织机构,完善有效德育科研培训、督导奖励、保障支撑、协作共育等长效机制。从机构、制度、德育科研、保障与技术支持四个方面形成了15项具体的推进举措,构建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推进策略(表2),为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的有效推进提供动力资源。

(2)推进体系建构特点

德育建设推进体系从五个维度:行政与研究结合、专业与人才、考核与激励、保障与技术、联动与合力,构建推进策略体系。

6. 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特点

(1)评价体系

在坚持匹配性与地域性、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科学性与人文性、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下,分别对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具体为:区教育行政部门重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组织与规划、管理与指导、激励与保障、成效与特色;
学校重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路径、德育效果;
学生重在德育发展状况评价,并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各学段学生德育评价目标、内容与要素。

(2)评价体系建构特点

第一,以评价各级德育工作为侧重,学生评价作为德育工作评价的佐证。德育评价体系以评价德育工作开展为抓手,侧重评价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于有效德育工作推进情况,学生评价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考核验证依据。

第二,德育评价重在发挥其导向、激励、诊断功能。德育评价体系 遵循“以评促管,以评促教,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促进发展”的宗旨。

第三,德育评价突出六个特性。评价目的体现改进性;
评价的对象体现多元性;
评价的领域体现全面性;
评价的方式体现多样性;
评价的时空体现情境性;
评价的结果体现实效性。

第四,德育评价体系具有开放的特点。一是定期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合,二是各区、校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本区、校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的实施意见,三是学生抽样评价的要素没有限定,具有一定灵活性。

另外,评价方法具有多元性,评价呈现具有可操作性。采取现场观察、设置情景、问卷调查、资料查阅、访谈、听取汇报等形式。评价的呈现区级施行等级评价,学校实施“星级”评价。

四、德育特色与思考

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武汉市中小学德育逐渐彰显出较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一,德育目标与内容建构注重以生定育,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关照学生的成长需要;
其二,德育实施途径注重立足德育常规与常态,重视主体体验 ,力求回归生活;
其三,德育工作推进中注重德育科研,将研究与行政推进相结合,注重科学谋划与系统建构。另外,在德育改革中不断构建完善德育制度,注重长效保障机制建设。

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经过系列的探索、实践与改革,尤其是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使中小学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单纯说教轻体验感悟等现象有了较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区域德育发展不平衡。一是先行试点的区域基础较好,与后续普适性地推进中的其他区域有差异;
二是在“五大”体系的构建时,为使各区域因地制宜,以便发挥其创造性,留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导致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另外,有的区域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条件差异,导致区域差异较大,保障机制制定与执行不一。

其二,学生德育评价有待完善。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中的评价体系重在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各区域与学校自我制定,使学生评价多元化的同时,也导致评价信度与效度的差异也较大。

小学五年级德育范文第4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常规管理,夯实德育工作基础。

1、加强各项计划及活动的制定与落实。依据上级德育工作精神,结合我区工作重点,从整体出发,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出台各项具体活动方案。我们坚持执行德育校长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德育校长工作会议,及时布置德育工作,使我区德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守则》、《规范》等教育内容具体化、细目化,分年级制定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标准。改变以往单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等途径,以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各种方式评比、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使之最终内化和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

3、以“我们美丽的校园”评比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在各学校开展以“文化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在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参加市校外办“和谐校园”评比活动。

4、做好一年一度的评比表彰工作。5月份我们评选了区优秀班主任、三好班级、市、区级三好学生,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通过评比表彰,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

(二)丰富德育活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1、今年三月开始,我们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广泛开展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各中小学分别通过班、队会、板报、体验、实践及调查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习和牢记文明礼仪常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我们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活动,进一步巩固了活动成果。

2、四月份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并从中选择优秀作品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我区共有79篇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3、五月份组织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故事演讲大赛,我区共派出5名选手,取得了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的好成绩。

4、为使少年儿童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道德情感,今年4月,德育办组织全区七百多名学生远赴沈阳雷锋纪念馆、千山等地进行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5、六月份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共有10600名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通过活动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美好祝福,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6、今年五月举办了龙潭区中小学生第四届中国象棋“棋王争霸赛”。全区78名学生参与了本次大赛。共评出一、二、三等奖27人。使象棋这一传统益智活动在我区进一步普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7、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区召开了“光辉历程,灿烂的明天” 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旨在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乌拉街满族中学等学校高度重视,统一组织,学生全员参与;
区实验学校、乌拉街中心校等学校与本校学生教育紧密结合,上交学生作品分别为671份、440份。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同时我们号召所有学校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纪念活动。如板报展览、主题班团会、故事演讲、书画展览等。

(三)深化德育科研,打造特色化管理机制。

1、本年度继续加强了“十一.五”部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各中小学校科学运用“十五”科研成果付诸于德育实践工作,深入进行“十一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多数实验校均能编写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丰富了德育资源。

2、开展了龙潭区中小学德育特色活动征集,努力打造一校一特色。共收到特色活动24个,我们于十月份进行了实地考察,年底将评选出特色鲜明的学校在全区开展观摩、交流活动。

3、进行了“十一五课题”阶段性小结,组织部分课题先进实验校参加了中央教科所“2010年德育工作年会”。本届年会我们共申报优秀科研成果93份,在年会中取得较好成绩。十二月将根据我区“十一五”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编撰《德育活动课集锦(二)》《课题成果论文集(二)》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育德水平。十一月份将对全区德育工作者进行理论培训,并组织德育工作者到德育工作先进校进行参观与交流,促进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5、加强对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0月份德育办对全区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工作及德育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

6、年底将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课题‘和谐谐研究与实验’龙潭实验区2010年年会”。对“十一五”课题开题以来我区的德育常规、德育科研、家庭教育等诸项工作做以全面展示、总结及表彰;
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四)加强与家庭、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1、今年我们加强了家长学校工作的管理。协助学校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2、组织部分学校德育副校长参加省德育办和省妇联联合举办的家庭教育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将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分层培训。

3、继续在新安街道“少儿成长乐园”开展活动。校外教育部积极搭建平台,与我区关工委、龙潭二实验小学共同策划、组织新安街道与吉安社区的学生校外活动。

4、协助关工委开展了“祖国颂”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我区双语学校两名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五)开通龙潭德育工作博客,建设德育工作交流的平台。

9月份,我们利用新浪网站,开通了龙潭德育工作的博客。博客依据全区德育工作的需要,划分了计划总计、经验论文、活动通知、案例分析等多个栏目。及时上传领导部门和学校层面的宝贵资料。为德育工作的宣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

(六)进行全区德育工作调研与督导。

10月9日至10月22日,德育办领导一行四人深入全区城乡19所中小学校,对各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德育机构的建设;
德育活动的开展;
德育师资的培训;
德育课程的实施;
德育科研的提升;
校园环境的建设;
校外基地的拓展等全方位进行了指导与量化。为基层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与规范性提出了指导意见。

二、取得的成绩:

1、本年度科研课题工作成绩斐然: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2010年年会中,德育办连续第六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科研课题先进实验区,40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2人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所申报的课题成果中14个被评为一等奖,38个被评为二等奖,42个被评为三等奖。

2、在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德育办荣获组织优秀奖。

3、在全省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中德育办荣获组织优秀奖。

4、今年德育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参与范围比较广,活动效果比较好,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5、各校对德育科研工作越来越重视,我区各中小学校已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用科研带动德育工作,使基层学校德育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各基层学校更注重理念的确立,特色的打造。部分学校已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正逐步树立德育品牌。

三、存在的不足:

1、各校家长学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校外实践基地还需进一步拓展。

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缺少工作的连续性。

小学五年级德育范文第5篇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法治__”建设,镇党委、政府决定,从现在起至今年年底,在全镇集中开展“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广泛深入开展面向全镇、面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人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增强公民文明行为、依法办事和彰显美德的意识,推进“法治__”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任务目标

“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主要内容、目标任务——以学习宣传新刑事诉讼法和新民事诉讼法、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倡导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以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为载体,实现“一提升两减少三下降”目标,即:进一步提升镇域群众的法律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减少环境污染对我镇公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减少我镇安全生产事故和各类涉法涉诉纠纷,实现我镇涉法涉诉案件明显下降,实现镇域内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实现涉及老年人权益保障纠纷明显下降。

三、宣传主体

依据“五法”执法主体确定宣传主体,各宣传主体要积极开展好“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新刑事诉讼法和新民事诉讼法宣传主体:镇司法所、__派出所;
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宣传主体:镇安监站、__交警中队;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主体:镇民政办;环境保护法宣传主体:镇环保所;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主体:镇安监站、__国土所。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公共宣传。通过发放学习材料、明白纸,充分利用镇村社区宣传栏,开辟村居法制宣传一条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在镇巨型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图像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责任单位:镇文体站、镇司法所

(二)推进“五法四德”进机关,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制定定期学法计划,把五法内容纳入镇机关每周正常的集体学习中去,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切实提高 机关工作人员五法知晓率和落实率,促进机关人员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执法水平。

责任单位:镇机关党总支

(三)推进“五法四德”进乡村、进社区,促进和谐__建设。择期开展村级两委班子成员五法四德培训班,强化村级普法队伍建设,利用村级科普宣传栏等定期张贴更新法制宣传图画材料等,积极开展法律赶集、入户咨询活动,与网格化管理和村级代办服务中心相结合,建立法律咨询联系点,促进各村社区干部群众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意识,促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村居、社区建设。

责任单位:镇民政办、镇司法所

(四)推进“五法四德”进学校,加强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把“五法四德”学习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有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组织举办法制讲堂,组织开展法制图片展览等多种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学法积极性和守法自觉性。

责任单位:__中心校

(五)推进“五法四德”进企业,促进企业依法生产、安全生产、诚信经营。重点推进环境保护法、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等在企业的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积极宣传部门法,严格依法办事,促使企业依法经营、照章办事,避免违法违规及纠纷发生。

责任单位:镇安监站、镇环保所、__国土所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3至4月份,镇级制定实施方案,各单位和部门按照方案,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4月至11月底,各单位和部门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12月份,区、镇“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__镇“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单位和部门落实专人负责抓好本辖区、本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活动实施机制。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