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皮肤科护士范文第1篇1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分析1.1职业暴露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45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有34%的护士没有参加过有关职业暴露知识培训,55%的护士不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66%的护士不能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门诊皮肤科护士【五篇】,供大家参考。
门诊皮肤科护士范文第1篇
1 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分析
1.1 职业暴露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45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有34%的护士没有参加过有关职业暴露知识培训,55%的护士不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66%的护士不能完整地说出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10%的护士在操作结束后不常规洗手。门诊手术室处理用过的器械时戴防护手套者不足25%,处理手术送检标本戴防护手套的不足56%。由于对护士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不够,造成了护士在工作中概念不清,防护不到位,对临床护理治疗操作中血液、体液、污染敷料的污染重视不够,对皮肤完整性保护缺乏认知.这些都成为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1.2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调查显示。45名护士1年中发生过锐器伤5l例次;
发生过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伤口分泌物、体液接触暴露23例次。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多种经血液传播疾病能经此途径传播,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染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由于门诊工作的相对特殊性,最常见的是被血源性疾病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然而,由于门诊病人并不常规做肝炎免疫学、梅毒、艾滋病抗体的常规化验,护士在没有区分病人是否是阳性病人时,即对其进行处置和抢救,因此针刺伤对于门诊护士来说,危害性更大。发生皮肤黏膜暴露主要是有时在患者伤口清创缝合时血液飞溅,以及脓肿切开时,伤口内压大分泌物飞溅污染眼、面部、手臂所致。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为:①掰安瓿25例次,占68.1%;
②处理用过的针头15例次,占45.5%;
③缝合切口时针刺伤12例次,占39.0%;
④与护理无关的皮肤损伤8例次,占25.8%。护士平均每工作日洗手次数为13.4次,洗手次数大于每班20次者13名,占26.0%,均表现为手部皮肤粗糙、干燥,用热水洗手或接触酒精时有刺痛感。50.0%的护士认为不使用防护用具的原因是不方便取用。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防护措施、操作不规范和对防护用物的使用缺乏使用规范和管理等。
2 防护措施及效果
2.1 管理措施
2.1.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健全制度
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3]。
Nsubuga等[4]对526名护士和助产士进行针刺伤调查发现,缺乏培训是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危险因素。职业暴露培训需要经常进行,我们除对新上岗护士和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外,还对在岗护士每年进行1―2次培训,对“标准预防”的概念、方法、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进行讲解,对HIV/AIDS职业暴露重点强化对“窗口期”的认识,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实施标准预防的重要性。运用典型案例对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措施的每个环节采取互动式教学,使护士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把标准预防的概念真正转变为护士日常工作中的一种理念,而不是单纯为了遵守制度或应付检查,从根本上提高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同时建立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如何防护、发生暴露后如何上报、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何时需要专家评估等均有章可循。通过培训,护士充分认识到了职业暴露预防的重要性,对职业暴露的情形能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从容应对。
我科曾发生1名护士由于不知道患者是乙肝患者,在给其更换输液器的过程中,患者静脉血污染的针头刺伤其手部皮肤,当她得知该患者为乙肝患者后。情绪非常紧张,但没有按正规程序上报。而是四处询问,得到的答复差异很大,这使其更加不知所措,情绪几乎失控。经专家评估,认为其虽然发生刺伤,但刺伤手部皮肤伤口表浅,刺伤后采取了局部肥皂彻底清洗、挤出伤口血液并用0.5%碘伏消毒,该护士立即抽血查了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体强阳性,故不需要打预防药物。然而由于其对乙肝的恐惧和对暴露知识的不了解,执意要打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且精神抑郁无法正常工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采取标准预防的必要性。有研究[5]表明,HIV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干预措施能降低85%的HIV感染,可见,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补救措施,是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方法。
2.1.2 加强督导,规范落实,减少暴露
根据存在的细节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制订相应的预防规范,同时护士长对护士职业暴露预防规范的落实情况加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掰安瓿时发生锐器伤者95.5%为新上岗护士,分析原因发现,有的护士没按规范要求掰安瓿时垫纱布,导致受伤,另外还有25名护士左手握持安瓿的力度太大,导致安瓿在左手被捏碎所致,属操作不当。于是我们一方面强调落实规范,另一方面请有经验的护士给新护士讲解掰安瓿的技巧,并用过期的安瓿进行掰安瓿练习。针对清创缝合、脓肿切开污染问题,要求护士在治疗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用多块无菌纱布加压或用纱条先引流以防喷溅,而造成皮肤黏膜等暴露部位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在进行手术器械清洗时一定要带口罩、手套,为避免血液及体液的污染,在缝合伤口时,术者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在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时,戴双层手套。研究[6]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减少50%以上,戴双层手套可使血液接触率由戴单层手套的11.84%降至4.69%.且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仅为0.52%。针通过两层有弹性的乳胶手套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5]。要求护士在缝合伤口时熟练掌握使用持针器、血管钳的方法,避免用手接触针而造成针刺伤。给乙肝或HIV/AIDS患者缝合伤口时采用专用园头针,最大限度地防止针刺伤的发生。缝合延裂较深的伤口时,尽量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研究[7]表明,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套的保护作用会减弱,超过lh有13%的手套无保护功能,超过2h有27%的手套失去保护功能,要求如果操作时间超过lh要重新更换手套。任何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后必须先洗手再进行其他工作。
2.1.3 合理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保护手部皮肤完整性
由于反复洗手可以降低皮肤的抵抗力,造成手部皮肤的损伤,尤其是冬天手部皮肤容易发生皲裂,大大降低了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由于速干手消毒剂(手凝胶)与传统的洗手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其使用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手卫生的标准程序[8]。我院医院感染科也推荐临床将速干手消毒剂用于日常工作中的手卫生处理,我们在每台治疗车上、治疗室、污染间等处都配置压嘴式速干手消毒剂。只有当手部皮肤有蛋白性、血液或其他体液的可见污染,才使用皂液和水洗手。如果手没有可见污染者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9]。我们还取消了碱性较强的普通肥皂,改用中性洗手液,方便随时取用。保证了护理人员的手部皮肤完整性,保护了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手卫生依从性也得以提高。
2.1.4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护:给已经确诊的HBsAg阳性患者换药时,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戴口罩,手套,对病毒携带者及患者的血液和伤口渗液,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或5%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5~30min。换药所用器械先用有效含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擦干,耐高温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物品再次浸泡在含戊二醛消毒剂1000~2 000mg/L中30~60min。一次性换药用品及敷料均做焚烧。操作台、地面用含有效氯2 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如果手被污染,可用0.5%碘伏溶液擦拭2min,然后再用皂液流动水洗手。
2.1.5 艾滋病病毒防护:在为已知的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换药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防护镜、手套,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对感染者及患者的血液和炎性分泌物,应就地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5~30min。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先浸泡于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30min后再清洗、擦干。耐高温物品送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物品再次浸泡在含含戊二醛消毒剂1000~2 000mg/L中30~60min。废弃的污染物品要焚烧。操作台面和地面用含有效氯2 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
2.1.6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发生职业暴露后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受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或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用75 %酒精或0.5 %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加强以上知识的宣传教育可降低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的几率,增进护理人员健康。
2.2 效果
2009年3月至20lO年3月平均每天对患者进行各种临床护理操作治疗780例次,目前门诊护理组共计45名护理人员,均能正确说出“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发生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80.0%的护士在操作完成脱掉手套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或皂液进行手卫生处理。91.3%的护士护理治疗操作和处理用过的器械时均主动戴防护手套。职业暴露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发生锐器伤降至18例次;
与护理无关的皮肤损伤降至5例次。发生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伤口分泌物、体液接触暴露者降至10例次,发生暴露后100%能采取规范的局部处理措施和必要的药物预防,无职业暴露后感染病例的发生。
3 讨论
3.1 强化细节管理,落实标准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手段
护士的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暴露,特别是HIV、乙肝的职业暴露往往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随着HIV、乙肝感染人群的不断增加,HIV、乙肝职业暴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护士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发现工作细节上的漏洞,不断总结经验、查缺补漏。细节决定成败,通过对细节的管理改变护士传统的工作习惯,去除防护设备配备不到位和操作不方便的因素,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护士主动参与并乐于接受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目的。“标准预防”能防止血源性疾病和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防止疾病在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互相传播,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措施[10]。我们认为标准预防对于综合性医院的职业暴露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急诊的患者。我们在门诊经常接触乙肝、丙肝或AIDS患者,有的患者因急诊(如车祸、摔伤等)前来就诊,立即进行清创缝合手术,有的在操作中发生了职业暴露,当检测结果显示为乙肝、丙肝或AIDS阳性时才意识到没有进行标准预防,但悔之晚矣!因此,做好标准预防是所有医护人员应该遵循的原则,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暴露是威胁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对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不能完全避免,护理管理者应该更新观念,对职业暴露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培训,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Tarantola A,Golliot F,Astagn eau P,et a1.Oceupational blood and body fluids exposures in health care workers:four―yeal surveillance from the Northem France network[J].Am J Intect.Control,2003,3l(6):357-363.
[2]张小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9-lO.
3] Wnuk AM.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 infection in healthcare work-ers[J].Med Sci Monit,2003,9(5):249-252.
[4] Nsubuga FM, Jaakkola MS.Needle stick injuries among in Sub-Sa―haran Afric[J].Trop Med Int Health,2005,lO(8):773.
[5]Varghese G,Abraham O,Mathai D.Post―exposure-prophylaxis for blood borne viral infections in healthcarej workers[J].Postgraduate.Medical Journal,2003,79(932):324―328.
[6]余凤英,罗燕华.868名护理人员心态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29―231.
[7] Barbara JF,Deloris EK,Steren MB,et a1.Frequency 0f nonparental 0ccupational exposures t0 blood and bady fluids before and after universal precaution training[J].AMJ Med,1991,9:145.
[8]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7.
门诊皮肤科护士范文第2篇
关键词:门诊 带状疱疹 护理干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急性皮肤病,该病毒通常潜伏于脊神经的感觉神经的神经元中,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可导致病毒活动,引起皮肤及神经症状。中医称为“缠腰蛇”、“串腰龙”,俗称“蛇丹”、“蜘蛛疮”。其特征为围绕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出现簇集性水疱,常伴有神经痛。治疗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为主。我院门诊自2009年1月以来加强对带状疱疹诊治过程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共108例,男性45例,女性63例,年龄25岁-76岁,发病最短为1天,最长为7天前来就诊。其中侵犯三叉神经10例,占9.3%;
肋间神经85例,占78.7%;
股神经13例,占12%。通过综合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103例带状疱疹患者疗效满意。65例于2周内治愈,28例于3周内治愈,10例于4周内治愈。治愈标准为皮损痊愈,疼痛消失。另外5例遗留轻度神经痛。
1.2 治疗方法 就诊后予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如有感染行抗感染治疗,局部对症处理。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临床护理 由于本病症状的特殊性,患者就医初诊时,误诊时有发生,有学者报道误诊率达39.0%[1]。带状疱疹常被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腹症、牙痛等,极易延误诊断,不能及早正确施治,增加患者痛苦,并可能因末梢神经受损遗留慢性神经痛,病情迁延,如果护士能细心的询问病史和观察病情,及时指引患者到皮肤科就诊,就能及时作出诊断。因此,门诊护士要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病情变化,仔细观察疼痛区域皮肤有无红斑、水疱等;
观察水疱的色泽、形态、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叮嘱患者每天按时复诊,接受治疗和护理;
教会患者及家属在家中进行局部护理的正确方法,同时应指导病人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
2.2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剧烈疼痛,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特别是民间把肋间神经带状疱疹称做“蛇”,认为当蛇头和蛇尾相接时就会死人。所以,许多老人对此比较恐惧,并容易听信民间偏方而贻误病情。因此,应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一方面热情接待患者,让其有亲切感和安全感;
另一方面要向患者做耐心的宣教工作,向病人解释该病的发病原因、病情进展及预后,让病人解除紧张心理,不要轻信民间不科学的说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
2.3 加强皮肤护理
2.3.1 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病室用优氯净拖地后行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
门诊皮肤科护士范文第3篇
皮肤科
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创建于1929年,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2008年,该科室全年门诊量超过100万人次,单科年门诊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该科室收治的患者中,大约有60%的患者来自外省市,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擅长诊治各种疑难复杂性皮肤疾病,下设有结缔组织病门诊、遗传性皮肤病门诊、化妆品皮炎门诊、银屑病门诊、白癜风门诊、光感性皮肤病门诊、异位性皮炎门诊、真菌病门诊、脱发门诊等10余个专科门诊。该科室每周均开设4~5次大型专家门诊,平均每天有9位专家同时出诊,既提高了医疗质量,又满足了全国各地皮肤病患者的就诊需求。此外,该科室每周均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会及临床病例会诊活动,以便及时解决门诊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目前,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共开放病床33张,拥有工作人员100余人,其中拥有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0名,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7名,主治医师14名,住院医师20名,实验室技术人员22名,门诊及病房护士20余名。
徐金华医生简介:
徐金华医生现为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徐金华主任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此后一直在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从事过敏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过敏性皮肤病及各种性病,尤其在诊治慢性荨麻疹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近年来,徐金华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曾多次荣获部级、省部级奖项。
项蕾红医生简介:
项蕾红医生现为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青年委员、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痤疮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医学美容学会委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项蕾红主任199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曾先后在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修,擅长诊治白癜风、黄褐斑、痤疮、面部皮炎、湿疹等疾病。近年来,项蕾红主任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教委、上海市科委及中华医学会的科研项目,曾荣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及上海市优秀发明奖等多种奖项。
中西医结合科
上海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立于1954年,是上海市成立最早的中医科室之一。目前,该科室拥有在职员工近40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9名,硕士生导师7名,博士生导师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上海市名老中医2名。上海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下设有门诊、中西医结合病房、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西医结合延缓衰老中心、治未病中心、中西医结合内科、肿瘤科、针灸科、推拿科等亚级科室,拥有中西医结合肺病专业、中西医结合老年及代谢病专业、中西医结合激素使用与撤减专业、中西医结合老年心胸内科专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中西医结合脑与脊髓疾病专业、中西医结合泌尿系统疾病专业、传统中医专业、中医外科专业、中医妇科专业及中医针推专业等10余个专业分科。上海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在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呼吸系统常见病、炎症性疾病、衰老与老年病、代谢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肿瘤等方面颇具特色,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
沈自尹医生简介:
沈自尹医生现为上海华山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脏象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西医结合虚症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药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委员、卫生部中药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沈自尹院士于上世纪50年代率先对中医称为“命门之火”的肾阳进行研究,既从临床上证明中医的“证”是科学的、客观存在的,又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了“肾阳虚”的本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隐性阿狄森氏病、哮喘、慢性气管炎的治疗当中,大大提高了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沈自尹院士多次应邀赴日本、香港、澳洲进行讲学,并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曾荣获全国医学卫生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陈剑秋医生简介:
陈剑秋医生现为上海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中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与虚证专业委员会委员。陈剑秋主任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诊治糖尿病、风湿病及乳腺疾病,尤其在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风湿病(红斑狼疮、类风湿等)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神经外科
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1953年,是我国南方地区建立最早的神经外科科室。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该科室的医疗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该科室拥有正教授11名,副教授12名,博士生导师8名,主治医师22名,设有病床600余张,现代化专业手术室25间,拥有包括术中核磁共振导航系统、Cyberknife、伽玛刀、激光刀、细胞刀、超声刀、脑内窥镜、PET/CT、颅内压监护仪、3D血管造影机、神经导航系统、计算机虚拟现实手术计划系统等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擅长诊治脑血管性疾病、脑脊髓肿瘤及颅脑创伤等各种神经外科疾病,年手术量高达2500余例。
周良辅医生简介:
周良辅医生现为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部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研究所所长、WHO神经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委、上海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局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委员、亚太神经外科协会执行委员、亚太颅底外科协会执行委员。周良辅院士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神经外科、Mayo Clinic(梅奥诊所)及UCLA神经科学习考察。多年来,周良辅院士一直从事显微外科、颅底外科、神经导航外科、内镜外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及细胞分子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脑动脉瘤、颅内及脊髓肿瘤等多种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方面有极深的造诣,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杰出外科医生奖、上海市医学荣誉奖、中国医师奖等多种奖项。
黄峰平医生简介:
黄峰平医生现为上海华山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神经外科(集团)医院副院长、上海神经外科(集团)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上海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青年医师专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神经科学协会会员、美国神经外科学会会员。黄峰平院长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2000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后学位,他擅长诊治脑肿瘤、脊髓血管性疾病及各种颅脑疾病。近年来,黄峰平院长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卫生部吴阶平医学奖等多种奖项。
手外科
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成立于1960年,由我国骨科学创始人、著名骨科专家李鸿儒教授、杨东岳教授创办,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1966年,该科室首创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技术,并于1985年成功设计出两套供血系统及新的血循危象分类与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足趾移植的成活率(成活率高达98%)。1992年,该科室获得卫生部批准,建立了手功能重建实验室及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1995年,该科室被评为上海市领先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及国家教委重点学科,2003年被指定为部级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国际手外科协会培训中心及国际AO协会手外科培训中心。目前,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现有正教授13名,副教授9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各类技术人员5名。近年来,该科室作为华山医院的特色特室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同时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誉。
顾玉东医生简介:
顾玉东医生现为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部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卫生部手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顾玉东院士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此后一直在上海华山医院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各种手外伤疾病的诊治,曾荣获“白求恩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殊荣,被誉为我国医学界的楷模。
门诊皮肤科护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 老年人 皮肤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23-03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由于受皮肤所处复杂病因体系的影响,临床发病率较高。农村老年人由于皮肤干燥、粗糙,加上体质弱、抵抗力差、自身免疫力减退,患皮肤病的几率更高。皮肤病能给患者带来巨大影响,包括外观影响、不适、能力丧失、心理影响和死亡。其中心理影响越来越受关注。因为它不但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可直接或间接对疾病本身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1] 。
在全社会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今天,作为基层皮肤病防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更应关注农村老年皮肤病病人的生存质量。
1 农村老年人常见皮肤病发病现状
1.1 背景
黄陂区是武汉市的农业大区,全区总人口数约113万人[2] ,农业总人口约90万人,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约35.5万人(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农民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60岁以上的乡村老年人口约12万(武汉市黄陂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局)。除极少数家庭外,这些留守的老人仍要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如操持家务、照看菜园、饲养家禽家畜、放养耕牛、看管田地、抚养子孙等。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经济相对拮据,不仅无法像城镇退休老人一样参加健身活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不良卫生习惯,恶劣生活环境及精神压力,使得他们本已不够强健的身体更易患病。对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能使人致残、致死的老年疾病,在他们身边时有发生,大都能引起重视,并能得到治疗。与之相反的,对老年人都有可能患上的常见皮肤病,如:农业职业性皮炎,老年瘙痒症,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皮肤病以及发病率占所有皮肤病的一大部分的湿疹[3] ,他们却都不太重视。只有在穿不了鞋,干不了活时才会去买药稍加处理,缓解一下症状,一拖再拖,形成恶性循环。
经过本院近一年的统计发现:门诊每天接诊皮肤病病人30人次左右,老年人约占1/10,住院病人中农村老年人约24.7%,其中泛发性湿疹(皮炎)占60.3%。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义诊近百人的皮肤病病人中60%以上为老年人。从就医的患者中了解到,几乎每个村民小组都有患慢性皮炎、湿疹的老年病人。他们普遍表现为多部位的患部皮肤浸润性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自觉亦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数年或更久,不但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常常因为外观的改变而遭遇别人异样的目光让他们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
1.2农村老年人常见皮肤病发病原因
1.2.1致病因素多 农村由于其生活、生产的特殊环境,每天都受到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从日常的风吹日晒,到与家禽家畜、庄稼野草和劳动工具的接触,就更不用说农药化肥、污泥浊水的直接刺激,这些物理因素的影响、化学成份的侵蚀,加上生物因子的入侵,让他们的皮肤常年都有可能患病。
1.2.2 防护意识差 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低,外出机会少,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方法有限,加上媒体和社会对皮肤病重视不够,因而他们对皮肤病缺乏认识,在生产、生活中没有防护意识。
1.2.3 生活方式不良 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爱抽烟、喝酒、饮茶,爱吃鱼、吃虾、吃辛辣。而且他们喜欢穿不透气的化纤衣袜,因为它价廉物美,经久耐穿。另外,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里面,夏天老年人习惯着过于简单的衣着使得患病几率大增。
1.2.4 多重后顾之忧 在没有子女的陪同下,这些老人不大识方向,加上许多老人要看家护院,照看孙子和家畜,不太愿意去看病。虽然对2010年购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而言老人每月有100元的养老金,但是对于生活拮据的农村老年人的帮助还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老人们也只有住院时才能报销部分费用,考虑到误工时间、往返车费、生活费和自负费用,老人们依然不愿列支。
1.2.5 基层卫生部门重视不够 乡镇卫生院普遍都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一般没有皮肤科,药房皮肤科用药单一,乡医对皮肤病少对策。
2 护理对策
2.1 提高护理质量
2.1.1 有50多年历史的黄陂区皮肤病防治医院,建立住院部才一年半时间,为了能更好服务黄陂区的皮肤病人,使医疗资源共享,医院全年候于每周一下午和周四上午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及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的教授来院坐诊、查房和讲课。而在教授查房和讲课时,全院护士均参加,通过临床实践学习皮肤病的致病原因、发病机理、用药及护理方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护理病人时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2.1.2 选送年富力强的护士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进修,组织有丰富护理实践经验的护士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观摩皮肤病的专科护理操作,学回了目前最先进、适用、有效的皮肤病护理知识和技术,切实提高了本院的护理质量和水平。
2.1.3 每周一上午护理部主任带领护士进行护理大查房,邀请住院部主任参加,每周二上午住院部医师大查房,护士长参加,对病情好转快的病例进行总结,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做出最佳护理方案,并记录。
2.1.4 实行护士长责任制,护士长每天上班,负责掌握全科住院病人的病情变化,收集病人的意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每周五例会总结经验,调整、改进和布置工作。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热情接待病人,给每位老人冠以姓氏的尊称,让他们感到温馨;
给予周到的服务,并提供安全、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对如同我们父母,甚至祖父母的病人,我们绝不嫌弃,同情体贴他们。以我们温馨的微笑、适当的问候、关切的眼神、恰当的肢体语言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取得他们的信任。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护理。同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打消紧张情绪,增加安全感。
2.3 注重心理护理
农村留守老人缺乏关爱,缺少交流,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与认同,而得病后的老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护理过程中,我们理应倾听他们的诉说,将他们的诉求和我们的关爱与理解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在掌握他们不同皮肤病的发病特点、治疗和护理手段的同时,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内心世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和疏导。如患带状疱疹的老人,常因剧烈的疼痛而焦虑恐惧。为此在接诊和护理这些病人时,为其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过程和转归,以及在为其采取的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对其强调本病可获得持久免疫的特点,可以使其消除顾虑,减轻压力以配合治疗。又如患慢性皮炎、湿疹的老人,由于长时间受病痛的折磨,皮损对外观的影响以及周围人(甚至家人)的回避,常表现得抑郁、消极和忧虑,对此我们要像亲人一样首先从语言上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明确该病可防、可治、没有传染性,并给予治疗,护理,自我防护等多方面知识的介绍和指导。为其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肤。经常用手感触一下病人皮损的变化,询问治疗的效果,使他们感到亲切。请即将出院的同病种病人现身说法;
如有家属陪护,指导家属多关心老人,并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让患者摆脱困境,重振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规范专科护理
皮肤科除基础护理外,还有针对不同皮损且使用频繁的专科护理。如湿敷、冷喷、封包、涂搽、 拔罐、激光、冷冻、穴位封闭、皮损内注射、药浴等。并且许多种皮肤病的治疗是通过专科护理来实现的。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而熟练有效的护理操作,不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还是实现上述前提的捷径。每个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治疗时间、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有时同一种操作在不同病人身上可能会有差异,必须区别对待,严格按医嘱执行。
2.5 提供人性化护理
皮肤病与其它疾病相比有其特异性,本地农村老年人也各有其家庭的特殊性,当病人在治病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该为他们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以便使疾病及时得到治疗。对急性病病情已缓解的病人,当病情稳定,身体素质较好,希望节省费用,要求出院时,经主管医生同意后,可为其办理出院手续,并带药回家巩固治疗,仔细交待服药及皮损护理方法,电话回访治疗效果,必要时请其返院复诊;
对待贫困家庭的老人,在村委会出具贫困证明后,给予护理费及部分药费减免;
对孤寡老人,给予疾病的全程护理及生活照顾,免费提供可口饭菜,并帮助联系民政部门给予经济支持,使他们安心接受治疗;
对需要住院,而家中无人照管的留守老人,只要身体素质好,来去方便的情形下,在征得主管医生同意后,可于完成当天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后同意回家,次日再返院接受治疗。
2.6 健康宣传教育
2.6.1 院内健康教育 针对老年人视力,听力,记忆力差,文化水平低的特点,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反复讲解,使其理解并能主动配合。口服药物用记号笔写上醒目的服药方法,外用药物为其示范使用顺序和方法,之后让其复述内服、外用药的使用方法,以复述正确为度。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适当使用护肤用品以保持皮肤适度湿润;
剪短指甲,避免搔抓,尤其是干活时不洁净的手抓破皮肤易至感染;
勿用热水、盐水烫洗,不用肥皂等刺激皮肤的洗涤剂;
外出劳动时要戴帽子,穿长衣裤,避免阳光和虫草刺激;
着棉织内衣、裤、袜及透气的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饮食避免辛辣、鱼虾和酒茶,常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另外,还需反复嘱咐每一位老人平时多想开心、快乐有意义的人和事,保持心情开朗愉快。通过上述多层面的健康教育来改变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减少、减轻发病,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2.6.2 院外健康宣传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4] 。目前,老年人对生活的期望,已从单纯期盼延长寿命到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5]。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以前相比有很大提高,但是患上慢性皮肤病后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特别是不少患老年病的老年人还同时患有皮肤病,老年病与皮肤病相互影响,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生存质量。针对本地农民朋友轻视皮肤病防治的思想,我院多次录制宣传信息片在黄陂电视台滚动播放;
组织医护骨干50到全区19个街、乡、镇(场)人口流动较大的集市进行义诊及常见皮肤病讲座,每次义诊都有近百位皮肤病病人,其中60%为老人;
免费发放药品总计叁万余元,宣传单叁万多份,为他们指明防病治病的方法和去处,深受老年皮肤病病人的欢迎。通过强化皮肤病治病意识和防护措施,不但减少了皮肤病的发病机会,还降低了皮肤病的治疗费用。健康水平提高了,心理压力减少了,家庭和睦了,社会也更加和谐了。
3 体会
为了让农村老年皮肤病人和其他老人一样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作为基层皮肤病防治医院的护理工作者,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让他们不为皮肤病所困扰。在这一年多的护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皮肤病的健康宣传教育,使许多老人懂得了皮肤病预防的重要性,并能掌握防护方法,能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在工作中我们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疾病护理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使他们愿意来,住得下,并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不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愈率,还节省了费用缩短了疗程。他们多是抱着希望来,带着喜悦去。一句句感谢的话语和一封封感谢信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是促使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M]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 :3.
[2] 白明望. 黄陂统计年鉴-2009 , 18-19.
[3] 吴志华. 现代皮肤性病学[M] .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06.
门诊皮肤科护士范文第5篇
1 耐心的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就诊者对抽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会出现血管反射性收缩变曲,管腔变细,管壁变硬,不利于针头顺利进入血管。护理人员要做好耐心解释,主动与患者沟通,要采取尊敬和真诚的态度与之交流,尽最大努力避免患者引起负面情绪。
2 舒适的环境
舒适、整洁的环境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心情舒畅,主动配合治疗。采血室要保持空气新鲜,每日用紫外线消毒,按时开窗通风,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及恒温保暖工作,做到整洁、舒适,护理人员面带笑容,态度和蔼迎接每一位就诊的患者。
3 选择合适的血管
抽血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 合理选择血管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长期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血管受到破坏和硬化;
还有生理老化的特征,如血管迂曲、瘪陷,使可供穿刺的血管减少。肥胖患者的血管弹性好,深而不滑但不易触摸。小儿患者采血不易配合。采血时根据不同的患者应选择合适部位血管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4 促进血管充盈法
扎止血带后嘱患者握拳可增加血管的充盈度,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也能使血管更充盈。临床研究发现扎止血带20~50s为最佳时间。天气寒冷使血管挛缩,血液循环缓慢,可采用热水袋暖手,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的充盈度,静脉穿刺时,操作者以左手拇指轻压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针头直刺血管,减少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减轻病痛。
5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45°~50°角,针头与皮肤接触点面积相对减少,进针压强大,则速度快,疼痛轻。针头进入皮肤后,角度要立即放小,才能避免刺穿对侧管壁,见回血再稍向前水平推进,连接负压采血管抽血。
6 正确的按压方法和时间
拔针时动作要轻柔,并顺着进针的角度和方向逆向拔针,采用正确的按压法。我们在多年临床研究发现采用逐步按压法,按压针眼3min既可缩短按压时间又能有效减少淤血发生率。具体方法:抽血后保持伸手姿势,拔针后护士立即用左手拇指沿血管纵向按压,第1min按压力度中等,第2min稍减轻力度,第3min采用轻度按压。护士应亲自进行穿刺后的按压工作,避免交于患者或陪护,这样可减少针眼局部皮下淤血的发生。
7 重在提高操作技能
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场竞争和人们对健康日益增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基础操作技能,使静脉抽血一次成功率达98%,同时要认真体会和总结操作手法,进一步掌握无痛拔针和正确按压止血的方法。
8 保护好血管
保护好血管,减少局部淤血,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可保护患者的皮肤完整性。若发生意外时,患者有良好的静脉系统,将会为抢救赢得时间。因此,保护好血管,是护患共同的行为。门诊患者从思想上比较忽视对血管的保护。临床观察>2cm的皮下淤血,完全吸收需5~10d,不仅给下次穿刺增加了难度,也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提前加强此方面的教育,对患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完整性。
9 加强门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意识
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普及,健康教育在病区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护士和患者所接受,这对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与护士接触时间短,加之护士缺乏主动教育的意识,所以,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仍存在不足。但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与患者交流的机会最多,护士应主动担负健康教育的责任,重视收尾工作。拔针时,边操作边向患者讲解拔针后的正确按压时间、按压方法、穿刺点不宜揉搓,按压结束后不宜立即负重,以免造成淤血。我们要在有效时间内,做好对每1例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真正让患者满意放心。
参考文献:
[1] 徐润芳,宋桂玲,张洛灵.上颌窦穿刺中晕厥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45-45.
[2] Callaghan S,Copnell B,Johnston 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nnula securement in the pediatric setting[J].J Infus Nurs,2002,25(4):256-257.
[3] Foster L,Wallis M,Paterson B,et al.A descriptive stud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 pediatric unit in one Australian hospital[J].J Infus Nurs,2002,25(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