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医生为人民服务【五篇】

时间:2024-01-11 10:57:01 来源:网友投稿

医生为人民服务范文第1篇关键词:社区医疗;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居民需求中图分类号:C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93-021研究背景党的十七大对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生为人民服务【五篇】,供大家参考。

医生为人民服务【五篇】

医生为人民服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医疗;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居民需求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93-02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对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方针作了明确阐述,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世界上实施全民保健的国家行列。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研究思路

(1)从社区居民开始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医疗的看法以及对现有社区医疗点的意见建议,了解现有社区医疗点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社区医疗对社区居民的生活的影响。

(2)从对社区医疗人员的采访,得到相关工作人员对医疗改革政策的看法,了解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达到的效果之间的差距。

(3)从调查的结果出发,对社区医疗点存在的问题,如人员、医疗设备、服务质量、医疗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对社区医疗建设点以及国家相关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其能够响应国家政策,做到真正为居民服务,健全社区医疗网络,使群众“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使社区医疗真正深入人心。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法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对社区居民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问卷由基本信息和10个问题构成,其中有关联选择题和多项任选题等共9个题和一道主观题。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实际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问卷970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964份,有效率为96.4%。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则以访谈为主。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3.1.1 武汉社区居民选择就医地点的现状

在国营性的大医院、社区医院和小型私人诊所这三者中,居民就医地点的选择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结构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67%的人在生病的时候喜欢去大医院看病;20%的人通常选择在社区医院看病;13%的人会选择离家很近的小型私人诊所看病。由此表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面临着国营性大医院的挑战。

3.1.2 居民对社区医疗改革的认知情况

居民对于“新医改”政策的了解程度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过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调查显示,仅有3%的人非常了解政策的内容,17%的人了解大致意图,61%的人仅仅是听说过有“新的医疗改革措施”并不知道其具体内容,还有19%的人完全不知道,这也反映了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3.1.3 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

居民对于就医地点的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居民对于就医点的信任度,本文将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分为非常信任、信任、一般、不信任四个层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信任度为一般,其人数比例为58%,信任的人数比例为15%,不信任的人数比例为18%,仅有9%的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是非常信任。

3.2 社区医疗服务站自身的具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3.2.1 社区医院目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喜欢向大医院靠拢,不愿意在小医疗机构屈就,这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性因素。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占16.2%,中级职称的占30.9%,初级职称的占52.9%;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占8.0%,大专学历的占37.5%,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4.5%。这些都说明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存在着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3.2.2 大学生对于在社区医院就职的需求现状

大学生对于在社区医院就职的需求决定了社区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的人还是认为本科毕业生应在社区医院就职,多为社区做贡献,服务社区。53%的人认为大学生盲目倾向于大医院的做法很不好;32%的人认为这种做法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就业自由,不能强求;10%的人对这种现象感到无所谓;还有5%的人对此有其他看法。

3.2.3 社区医院工作者服务现状

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态度决定了居民对社区医院的看法。由调查可知,69%的居民认为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一般,能基本负责;21%的居民认为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很认真负责;10%的居民认为,其态度很差,不是很负责。由此可以看出,居民对社区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好评率并不是很高,所以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过程应在服务态度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改进。

3.2.4 社区医院的药价现状

社区医院的药价是影响居民对于就医地选择的直接因素之一。调查显示:有23%的居民认为药价很贵,有57%的居民认为药价适中可以接受,有20%的居民认为药价比较便宜。由此可看出社区医院的药价还需努力向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围发展。

4 经验总结与政策建议

4.1 武汉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

4.1.1 社区医疗站积极推进大医院托管,组织“名医进社区”活动

武汉市的社区医院积极推动大医院托管制,通过大医院的托管采取措施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业务水平,推动“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对病患进行合理分流,吸引更多居民看病进社区,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居民可以信赖的“家庭医生”。

4.1.2 政府部门逐年加强重视力度

近年来,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以及在各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规范、有效实施。

4.1.3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

目前武汉大部分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比如南湖中央花园社区(所辖2.64平方公里、七个社区、22个小区,有近60000居民)设置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达到了“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的要求。

4.1.4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占地面积逐渐增大;二是医疗设备与器材得到加强与改善,如2007年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给部分卫生中心配置了5种基本医疗设备,增添了现代化办公用品,并逐步向普遍化发展。

4.1.5 积极推行“五免六减”政策

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居民提供“五免六减”的普通医疗救助,即免收普通门诊挂号、注射费、住院护理等5项服务费用,对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6项检查费用减免20%,并为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患慢性肾衰竭等6种重大疾病提供住院医疗救助。

4.2 对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建议

4.2.1 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和运行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针对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按照社区人口、服务项目、工作成本等核定经费,逐步加大投入;要通过提高人员经费及工作经费补助水平,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顺利运行。积极探索制定鼓励参保人员到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政策措施,加快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销售政府补贴制度,缓解社区医疗站的资金问题;探索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应增加先进的检测和治疗仪器设备、积极引进人才,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治疗更多的疾病。民营医疗机构资源丰富,完全有能力承担服务中心的职能,可尝试引入竞争机制,适度放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

4.2.2 进一步控制药价,卫生、药监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一是可以实施药品统一配送制,各区卫生局通过招标选择一级市场药品批发商,按本地市场最低供货价格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配送药品,在确保药品(耗材)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压缩中间环节的价格差额,降低诊疗、检查和药品费用,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取消或减少医药采购中间环节的大量附加费,进一步压降虚高药价。二是探索“医药分开”改革,取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将用于医疗服务的药品、医用器械、耗材的经营权、药房管理权交给医药公司。三是要通过“收支两条线”的医疗改革,切断医务人员分配和服务收入的直接联系,降低趋利动力,从体制、机制上根本解决药价和诊疗价,使“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4.2.3 加速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医疗设备的配备

加强对各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在职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医疗水平。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医学院校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吸引大中型医疗机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流动,引导大中型医疗机构退休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为社区卫生提供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大中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之间业务协作、人员交流与培训的长效互动机制。加大对医疗设备改造力度,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按标准配备医疗仪器、设备,对特殊医疗仪器、设备和特殊检验设备可通过与就近的高等级医院合作来解决。

4.2.4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认识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把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等印制成宣传品,让社区居民群众了解政策,提高认识,配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可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意识,使其真正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及其将带来的实惠;可以适当扩大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和比例,逐步引导居民在社区就诊与保健。

4.2.5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建设,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和监督机制

首先是强化公益服务考核,完善以服务数量、医疗质量和社会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评体系;其次要完善以奖代拨措施,以考评结果为依据,以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细化和动态方法对各中心给予奖励;探索根据常住人口因房地产开发而流动变化的情况调整拨款的方法;最后探索建立社会民主监督机制,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一支医技知识结构合理的监督员队伍,建立监督制度,运用科学规范的测评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中心进行监督评价。

医生为人民服务范文第2篇

日前,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谁来担任家庭医生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等,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签订协议为其提供服务场所和辅助。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签约服务队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含助理公卫医师)等组成,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其中,家庭医生将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其他专科医师和卫技人员也要与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居民如何自愿签约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居民或家庭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签约周期原则上为1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建立有序竞争机制。

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
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

签约居民有啥实惠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通过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内涵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一是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主动完善服务模式,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二是转诊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会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三是用药方面,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可以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药物。四是医保方面,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例如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从而增强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

签约服务如何收费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根据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居民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

可以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基层向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进一步增强家庭医生团队控费的动力。另外还可以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付费控制中的作用,合理引导双向转诊。

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或向非签约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按规定收取费用。

如何激励家庭医生

医生为人民服务范文第3篇

完善弱势群体医疗保障体系

20__年度的“惠民医疗工程”在各惠民医疗机构的积极实施下,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前期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存在问题,真正做到惠民、利民、便民,现提出进一步加强惠民宣传,夯实惠民医疗服务。

一、现状分析

我市卫生局于20__年7月份出台了《义乌市惠民医疗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确定了以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为基础、困难群体为优惠对象、镇街中心卫生院为惠民医疗服务定点医院(下称惠民医院),以义乌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二院及其它公立专科医院为上级转诊医院的城乡一体化惠民医疗服务体系。

全市约7000余人享受惠民医疗服务,农村五保人员、城镇“三无”人员、以及享受民政部门定期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和享受定期救济的“三老”人员,12月份市卫生局和民政局联合下发了《义乌市惠民医疗证》。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民政局也下发了救济证(可用于证明惠民医疗服务对象)。由于惠民医疗服务是一项新开展的业务,且开展的时间短,今年市政府拨款70万元用于惠民医疗,但仅用掉3万余元此项专项经费。

二、存在问题

1、宣传不到位,惠民对象对政策了解不够。作为惠民对象的三类困难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许多惠民对象至今还不十分清楚惠民医疗服务的具体内容,减免及优惠幅度。许多医务人员也不熟知惠民服务“十免、十减、二限”内容。

2、惠民政策与惠民医疗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三类困难群体收入本就不高,生了病大多是“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会到医院看病,就目前的惠民医疗服务范围及优惠措施远不能满足惠民对象的现实需求。应加大基本医疗服务(门诊)惠民力度,最好能达到优惠80的程度,真正体现政府对惠民对象的健康救助,促进和谐社会、平安社会的建设。

3、惠民医疗报销手续繁琐。由于中心卫生院财务管理的需要,报销处设在总院,惠民服务对象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诊治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先全额交纳,再凭发票和惠民证到总院财务科核实、盖章、返回惠民医疗费用。过程较为繁琐,优惠金额也不大,使部分惠民对象不愿享受该待遇,与制订该项政策的初衷大相径庭。

4、惠民医院对惠民医疗制度落实情况参差不齐。治疗技术成熟的住院病种进行质量与费用控制,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孕妇平产接生:无并发症平产接生限额700元),部分医院还未实行。

5、惠民医疗服务对象不够明确。根据《义乌市惠民医疗服务实施方案》(试行)中规定,惠民医疗服务对象为:1、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农村五保人员、城镇“三无”人员、以及享受民政部门定期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和享受定期救济的“三老”人员;
3、怀孕妇女。其证件有市卫生局和民政局联合下发的《义乌市惠民医疗证》、民政局下发的《救济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等,且后两种证件里没有惠民医疗服务项目优惠标准及惠民医疗记录。

6、惠民医疗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惠民医疗制度的落实需要一套较完善的考核机制来监督制约,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政策的作用。

三、解决办法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惠民医院要组建由医院一把手参加的惠民医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惠民医院工作的检查指导、监督和管理。医疗单位建立惠民医疗服务管理办公室,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组织协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并建立“惠民医疗对象个人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2、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惠民医疗服务内容知晓率。要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职工熟知惠民医疗服务内容和操作程序,提高对“惠民医疗工程”的知晓率。在就医过程中,要按照收费优惠、服务质量不打折的要求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和医疗服务流程,时时处处体现医疗单位对惠民对象的人文关怀。

3、简化报销手续,健全惠民医疗规章制度。各惠民医疗单位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设身处地的从惠民医疗服务对象的就医需求出发,不但在费用减免上使他们受益,更要让他们享受到就医过程中的便利,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同时要明确惠民医疗工作内容,要在门诊大厅制作含有“惠民医疗工程”优惠承诺内容、优惠前后价格对照表、就医服务流程图等内容的宣传设施,发挥好导医的引领作用。坚持服务目标、服务程序、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的一致性,积极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单病种平均医疗费用,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

4、提高医疗质量,推行医疗单位之间辅助检查结果相互认可制度。充分发挥各医疗质控中心的功能,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辅助检查工作要做到设备标准化、条件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要实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定期检查医疗单位质控工作并及时通报结果,奖优罚劣,以尽快促进该惠民、利民、便民工作开展。

5、统一惠民医疗优惠标准。义政[20__]100号文件《关于扶助残疾人的若干规定》中的第六条和《义乌市惠民医疗服务实施方案》(试行)中的“惠民医院惠民医疗服务项目优惠标准”其标准不一致。优惠标准幅度没有现行惠民医疗服务对象的优惠标准高,统一惠民医疗优惠标准有助于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生为人民服务范文第4篇

为在全县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双签约、双

守门”模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做实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为重点,逐步完善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以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核心、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全科服务团队为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为平台、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协作为支撑的三級联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县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连续、便捷、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全县农村家庭医生签服务率要达到90%以上;县城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要达到50%以上。

三、工作任务

明确签约服务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向全县常住6个月以上户籍或非户籍居民,服务人群可分为三类:

1.重点人群,主要指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

妇、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

2.特殊人群,主要指孤老人、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降对象、

下岗失业人员、优抚对象等。

3.普通人群,除上述人群之外的一般人群。

(二)统筹建立签约医生团队

签约医生团队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

册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或其他具备签约服务能力的执业医师组

成,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和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

扩展到普通人群。

(三)合理划分签约服务责任区城

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条中心要根据地区服务半径

和服条人口、二级以上医院医师根据所在单位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关系,合理划分签约医生团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

病种群服务模式,负责提供约定的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四)

统一签约服务模式

在居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各基层医疗机构可采用充分告知、主动签约、上门签约、集中签约等方式与居民签约。

1、统一签约时间。居民签约以签订签约协议书为标志,应

在每年第四季度签订次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办妥相关手续。

2、统一签约方式。服务团队以签约医生为代表,与居民签

订服务协议。签约居民以家庭为签约单位,以户主或一位可代表

户主的家庭成员的书面签约为依据,代表全家签约签约服务人数与签约家庭医生配比原则上不超过1000:1,签约有效期为1年。

3、统一服务约定。签约有效期内,居民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签约基层医疗机构提出解约或变更签约家庭医生或医疗机构申请。签约有效期满后,如居民不提出变更或解约要求,视为自动续约。签约双方确定应承担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等。

(五)

完善签约服务内容

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1、基本医疗服务

(1)加强对签约服务对象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的诊治。实行门诊预约服务制度,方便签约居民就医。

(2)及时处置签约服务对象发生的健康救助事宜。

(3)帮助签约服务对象选择适宜的就医路径。根据病情需要,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转诊服务,帮助预约上级医院专家诊疗和专

科检查。

(4)提供一对一的健康问题咨询。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服务团队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免费为签

约居民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责任分工由医疗

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医生有义

务提醒和督促本团队入员及时为签约家庭提供相关服务。根据居

民对健康服务的实际需求提供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务,实行分类管

理。如对于慢性病患者,以提高慢性管理率和控制率为目标,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产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标进行健康管理及咨询指导;对健康人群,以促进健康为目标,加强健康教育。

(1)健康管理服务。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家庭

医生及其团队为签约对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规范的电

子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补充相关信息;利用居

民健康档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就诊记录、体检记录和一对一咨询预约服务。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采取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建立签约对象短信群发系统或QQ群、微信

群等网络服务平台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病知识宣传和卫生

科学指导,不断提高签约对象的健康素养。

(3)健康监测和健康评估服务。家庭医生及其团队为签约的

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和重点慢性病人开展随访、健康监测管理

健康指导服务;对二级医疗机构下转的签约服务对象做好巡诊及

后续使用管理工作;对重点慢性病患者做好病情的随访监测工作

对签约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体检和评估,针对其重要生命阶段和

职业特点,实施健康监测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按照病种类

型建立QQ医患沟通群、微信医患沟通群等网络服务平台,定期

进行跟踪评价。

(4)基层医疗和双向转诊服务。积极引导签约服务对象选择

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签约对象可通过预约方式优先获得家庭医生

门诊或出诊服务。因病情需转诊的签约患者,可通过县级医院签

约医生优先转诊至县级医疗机构,并可优先预约专家门诊、大型

仪器设备检查、住院等。对经家庭医生评估符合条件或由二级医

疗机构下转需要康复的签约患者优先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5)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家庭病床服务和居家医疗护理等服务。家庭医生可根据签约服务对象的需要和申请,在符合家庭诊疗服务相关规定和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非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上门居家医疗、护理、康复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服务;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和重

点慢性病病人开展巡诊、家庭病床诊疗、护理服务,并按规定收

取费用。

(6)便民服务。对空巢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确有特殊需要的

签约居民,签约医生根据协议,提供上门访视等服务。如遇有疑

难、急重症或受条件限制的病例,由签约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提

供转往上级医院等其他适宜机构的路径或建议。

(六)完善签约对象的优惠待遇

居民在签约后可享有签约就诊各项优惠倾斜政策。鼓励居民

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发挥家庭医生合

理诊疗、疾病评估、优先转诊、健康管理的优势,引导签约对象

主动利用家庭医生诊疗服务。

门诊实行预约服务建立签约对象预约就诊的机制,签

约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享受优先就诊的便捷。

四、

职责分工

(1)医联体医院职责:医联体医院要明确专门科室、专门人员负责签约群众转诊和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住院等工作,做好与卫生院的信息交流、信息记录和指导,并做好专科医生指导队的组建和完普。医联体医院专科医生主要为所在团队承担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村医和卫生院医生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

(2)卫生院职责:卫生院与上级医联体医院要建立分工协作的联动机制要做好所属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日常服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签约团队长医生负责团队管理,全面掌握团队签约居民健康情况,组织实施分类管理。定期对团队服务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价分析,督促团队成员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并做好团队外部和内部的沟通协调,促进落实。

(3)村医职责:村医作为团队签约主体,要按照签约群众需求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签约家庭成员在书面告知医疗风险的前提下,经双方同意后严格按照医疗规范提供上门诊疗

服务;免费为签约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并针对家庭不同人群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约定服务项目;对因病致(返)贫签约家庭每年至少提供1次家庭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每季度为因病致(返)贫签约家庭提供一次健康、预防、保健、合理用药等咨询和指导,并对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开展调査和管理,制定健康生活措施和疾病防治方案;对需要转诊就医的签约贫困群众,帮助建立就医转诊“绿色通道”,提供优先预约、优先就诊论、优先住院等便捷服务;为转诊回村进入康复期的患者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和用药保障。

(4)团队职责:

1、医生签约团队要充分发挥好健康服务“守门人”作用,

根据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现状和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签约的贫困群众提供适宜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解决好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团队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协议内容的日常服务。

2、

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要在符合家庭诊疗服务相关规定和确保医疗安全前提下进行,严格履行申请一评估一告知一协议的程序,降低执业风险。

3、家庭医生每年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因病致(返)贫签

约家庭每年至少提供1次的家庭健康状况评估,可参照国家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表中的一般状况、生活方式、脏器功能、住院治疗情况和主要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有条件的也可参照提供实验室检查项目。

五、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管理,完善机构组织。成立了《岢岚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岢岚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小组》、《岢岚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小组》

(2)强化制度管理,制定并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相关制度、流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要建章立制,并按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

(3)提高家庭医生签团队的服多能力,加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培训及学习交流,每年外出学习培训不少于2次,交流学习不少于1次,同时遴选组织能力较强,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全科医生或骨干医生担任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团队队长。

(4)强化签约服务技木支撑,一是医联体建设,促使上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在区域信息平台止开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网上签约、网上服务提醒及系统辅助绩效管理等。

(5)广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能力,广泛深入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教育。各个团队要利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流动播放车,健康讲座,家庭医生宣传日等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利用率,鼓励和引导居民签约。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签约服务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考核评估。卫生院负责建立以签约对象数量与构成、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等为核心的签约服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对家庭医生团队开展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绩效收入分配挂钩。

七、资金保障

拟每年按人均5元的标准进行筹资用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经费,具体为用于责任全科团队为签约家庭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绩效补助、相应宣传活动、必要的设备、设施等等,从经济上保障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生为人民服务范文第5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县卫生区域内城乡居民的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基础,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和公平地向全体公民提供良好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目的,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建立适应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县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行区域性医疗资源全行业管理,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配置,通过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增强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实现医疗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设置原则

设置医疗机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适当控制城镇医疗资源数量,以农村基层为重点,保证城乡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二)整体效益的原则。在“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医疗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发挥医疗和预防保健网的整体效益。

(三)公有制为主导的原则。坚持以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辅,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医疗市场竞争,适度新增设置非公立医疗机构。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积极引导、统一布局、把握标准、加强管理,按照总量控制、适度发展的原则进行设置。

(四)可及性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布局合理,易为群众服务。

(五)分级原则。按照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和规模,将其分为不同级别,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体系。

(六)中西医并重原则。遵循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中西并重,保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

(七)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原则。逐步建立严格的双向转诊制度,分流就医层次,引导卫生资源向基层和社区流动,为居民提供全面、优质、高效和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区域概况和居民健康水平

(一)区域概况

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省中东部,介于、、、、五市之间;
全县共辖8个镇,96个村和21个社区,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35.7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36人。

(二)居民健康水平

年全县出生率9.5‰,死亡率4.69‰,自然增长率4.86‰。

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23.74/10万,婴儿死亡率13.77‰,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覆盖率95.8%,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83.29/10万,其中,居前三位的主要传染病发病率为肺结核、乙肝、手足口病。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1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02%。

四、卫生资源及服务现状分析

(一)医疗机构。至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52家,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家,县疾病控制中心1家,县妇幼保健所1家,卫生监督分局1家,血防站1家,进修学校1家,农合管理中心1家,卫生院10家,厂矿医务室5家,个,村卫生室96个。1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

(二)卫技人员和床位。至年,全县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1人,其中,注册执业(助理)医师395人,注册护士332人。全县医疗机构核定病床总数650张(实际床开70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1.59张,每千人拥有医师0.897人、每千人拥有护士0.75人。

(三)卫生服务状况。年,全县医疗机构诊疗病人累计27.9万人次。全县已参合农民341666人,参合率95.65%;
全县已建立农民健康档案10.8万份,建档率24.5%。

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布局要求

(一)具体设置规划

1、医疗机构:根据县人口和区域情况,现有县级医疗机构基本合理,保留设置并发展现有代表区域水平的综合性医院2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所各1家。按照一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为原则,全县应设置8个镇卫生院,其他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可撤并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改制为分院(门诊部);
按照一个村设置一个村卫生室的原则,全县应设置96个村卫生室。同时,加快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模式转型的步伐。厂矿企事业单位医务室,根据规模、配置要求和实际需要设置。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根据准入标准和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设置。

2、医疗床位:到2015年,服务人口45.5万人,按千人床位数2.5张配置,床位总量应设1137张。现有编制床位总量650张,尚缺487张;
到2012年,总床位达到750张,其中,县人民医院300张,县中医院120张,中心卫生院及一般卫生院累计180张,民营医院累计150张;
到2015年,总床位达到1140张,其中,县人民医院500张,县中医院220张,民营医院累计200张,乡镇卫生院累计220张。期间,可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对床位设置进行10-20%范围的调整。

(二)医疗机构设置要求

1、县级医疗机构(2家)

设县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的发展重点是增强辐射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全县人民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

设县中医院。县中医院的发展重点是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建立完善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政府原则上不再新举办县级医疗机构。

功能职责:县级医疗机构是全县医疗、培训、科研、急救的中心,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承担全县疑难病的诊治、急重症的抢救及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和业务技术指导职能。

2、镇卫生院、村卫生室(104家)。全县共设8家镇卫生院,确定、、卫生院为中心卫生院,、、、卫生院为一般卫生院,陶厂为防保型卫生院。全县共设96个村卫生室。撤村改社区后,村卫生室可注销或转型,人员可分流至相邻的村级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

功能职责: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中心,按功能分为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及中医、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任务,严格执行新农合政策规定,履行定点医疗机构职责,负责对村卫生室实行以“五统一、两独立”为基本内容的规范管理,负责村卫生室的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的培训等;
中心卫生院除具有一般卫生院的功能外,还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指导中心。村卫生室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最基层单位,主要承担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急重病人的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和家庭康复指导等工作。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家)。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继续保留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关社区卫生服务站、漕川社区卫生服务站、乐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张公社区卫生服务站),撤销华阳社区卫生服务站。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4、厂矿和企事业单位医务室(4家)

淮北矿务局恒泰公司医务室、县瓷业有限公司医务室、县东关水泥厂医务室、铁道水泥厂医务室继续保留设置。其他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上的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可申请设置医务室,500人以下的原则上不设置。学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设置。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设置的医务室不得对社会开放。

5、民营医院

济民普外医院、陶厂之祥眼科医院、陶厂医院、康达医院、平安医院、巨兴医院继续保留设置。现有的民营医疗机构要依法执业,规范经营,加强内涵,形成特色??局和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行政部门应严格按照准入标准,统筹资源,合理布局,鼓励和引导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乡镇开办民营医疗机构。

6、个体诊所(36家)

个体诊所按照“总量控制、优化发展”的原则,县城所在地按1.5万人口设置1家诊所,乡镇按1万人口设置1家诊所,全县总量控制在36家以内。分别为:县城所在地6家(其中中医诊所2家),镇7家(其中中医诊所1家),镇6家(其中中医诊所1家),镇5家(其中中医诊所1家),镇4家(其中中医诊所1家),陶厂镇3家(其中中医诊所1家),镇3家(其中中医诊所1家),镇2家(其中中医诊所1家)。

医疗机构之间应相隔1000米以上距离,步行10-15分钟。

功能职责: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的设置主要是作为公办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以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有义务承担政府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等指令性任务。

7、县120医疗急救中心

我县暂不具备条件设置120急救中心,县120医疗急救依托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突发紧急事件时,辖区内其他县级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救护车接受县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调度。

8、感染性疾病病区(传染病区)。本县不设传染病专科医院,在县人民医院设置独立的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区),设置30—40张床位,用于收治全县传染病住院病人。到2015年,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均要设立符合要求的感染性疾病门诊(预检接诊点),并设置相对独立的传染病房,用于预检接诊。

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疫情等特殊情况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人员有义务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

9、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继续发挥其现有功能。

六、设置申请和执业要求

(一)设置申请和执业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申请设置审批、进行执业登记并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执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出借和转让。

(二)卫技人员执业。任何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执业注册,并严格按照执业规则执业,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承担各种法律责任。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将依法惩处。

七、监督管理和处罚

推荐访问:为人民服务 医生 五篇 医生为人民服务【五篇】 医生为人民服务(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