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1.1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强化学习效果现有的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多为陈旧的中文教材,这与“卓越工程师”计划中要求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工程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不相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课程论文【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1.1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强化学习效果
现有的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多为陈旧的中文教材,这与“卓越工程师”计划中要求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工程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不相符。对此,我们提出在现有网络工程课程教学中,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作为辅助教材,采用中文、英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合作能力的工程师”奠定基础。现有的网络工程教学大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化抽象难懂的概念为直观清晰的影像,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此外,在网络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这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与传统实物操作型实验教学体系相互融合,将原本无法开出的实验通过虚拟仿真的形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素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确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设置面向“卓越计划”的教学内容
由于课程的教学以概念介绍为主,缺乏合适的工程案例教学,使现有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对此,笔者提出设置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学内容,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案例进行解释,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介绍各种与课程中各个知识点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让学生学到国内外先进的规范化网络工程方法,掌握新工具软件的使用,为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网络工程师奠定基础。
1)案例教学。对于每种网络类型,课程中要提供数个工程案例,从不同侧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尽可能实现网络原理和网络工程两门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明显提高课堂上“教”和“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可将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讨论深入分析和研究案例。例如,在学完需求分析知识点后,我们以学生都熟悉的“家庭局域网”为讨论案例,经过小组深入讨论后,将讨论的结果整理出书面化的需求说明文档。这种“大家讲”式的讨论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网络设计项目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参与工程项目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了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放式教学。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引入企业常用的网络设计工具,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例如,在讲授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我们补充工程化布线技术及相应工具PacketTracer、Visio等;
在讲服务质量分析与设计时,引入Qos流量控制机制、Qos队列调度技术等;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结合相关的知识点,介绍分布式系统、IPv6、网络管理技术、云计算、网络测试技术等较新的网络技术,使学生了解当前网络设计和发展的方向。
3)面向工程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网络工程教学经验和网络工程设计经验,在课堂上介绍了大量的系统设计方法、技术参数、设计图表和工程案例分析。例如,在讲授集群技术时,以华为3Com公司推出的IRF(智能弹性架构)集群技术为例,告诉学生通过IRF技术可将多台交换设备构建为一个联合设备,这样既实现了设备的扩展性,又实现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这些新技术案例的引入使教学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而掌握了这些工程技术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4)全面教学。网络工程课程从结构设计、性能设计、安全设计、物理设计等各个侧面探讨网络设计方法,教学范围涉及局域网、园区网、接入网、传输网、广域网等,讨论的网络工程设计案例包括以太网、存储网、IP电话网、工业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固定无线网、SDH网、DWDM网等几十种网络类型。除了上述主流技术和方法,课程教学中也会涉及实用新型网络技术并介绍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例如,在讲解VPN技术时,以安徽大学教师在校外通过VPN技术访问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为例,介绍远程访问VPN技术。
1.3采用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考核机制
在现有网络工程传统理论考核的导向下,学生对实践经验并不看重,甚至有时会出现高分考生连基本的组网设计都不会的情况。对此,我们提出设置以能力考核为主的新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以课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设计、卷面成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这些环节的得分以灵活的权重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2结语
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学校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始终把培养矿业类一流人才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用”即为应用,为工程实践,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知识、实践和素养的有机结合。“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方法和手段。“以用促学”是通过校内培养、情景模拟训练与校外实践应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精神素养。“以用导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应用中能正确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契机,以“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和手段,着力改变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和与企业、社会脱节的现象,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不断加强培养人才向“卓越”的转变。
二、以“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基础
改革采矿工程专业“井巷工程”课程向业务专长、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拓展,在学校大矿业背景和“以用促学、以用导学”理念下,培养具备“工程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用”为基础,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学生个体不同,自身综合素质存在差异,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同。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一刀切,教学方法面向学生全体,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所引起的负面影响。而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针对学生个体制定教学方案,与学生实现面对面,点对点沟通,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课程理论学习,强调素质培养。
2.构建课程教师团队,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
在“井巷工程”课程教师中组成教师团队。每名教师基本情况通过公示的方式介绍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同时,教师也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可根据每名教师研究方向与工程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和制定的教学方案选择教师。在课程理论讲授过程中,教师团队作为整体,共同组成承担教学任务;
为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团队中每名教师又分时、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授课,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重点突出“用”,强调工程意识。
我国现有的相关人才培养规模与模式远远满足不了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划与需求。由于培养方式不同而造成个体差异,使得一部分学生,虽然基础理论较扎实,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经验,毕业生分到企业后还需要进行岗前的培训,较长时间的见习期,这无疑加大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要求间的矛盾,也延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故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强调学生工程意识。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丰富的教学手段
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让许多教师感觉压力不小——它的涵盖面扩大、灵活性增强。整个教材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让人觉得无从下手。一堂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教材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使用新内容的同时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今天,我就董珂和徐景两位老师上的《钓鱼的启示》和《宇宙生命之谜》两课来谈一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提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资源就是物力、动力的来源,它是一个来源问题。语文课程资源就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学用具等;
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各种风土人情、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以及教者与学者平时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等等。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1、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没有语文资源作为基础的教学可以说是空洞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在《钓鱼的启示》中,董珂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快速读全文找出重点段;
选择最喜爱读的形式找出重点句;
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
男女生比赛读;
分角色朗读;
最有特色的引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明理。这就从书本中充分挖掘了课内教学资源。另外调查表的使用和联系生活实际说这“鱼”是什么?让学生交流资料,讨论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是什么?这些都来自课外学习资源。有了这些资源的使用,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情景,对课文中的难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理解得既轻松又深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宇宙生命之谜》中,徐景最大的亮点就是成功地组织了辩论会。她利用从网上找来的短片向学生介绍了浩瀚的宇宙,精美的图片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样的铺垫,无论正反方都能从书上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论据。现在我就以正方为例:正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从课内资源中找出火星与存在生命的地球的相似之处,即:自转基本相同、都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一样等,又从课外资源中找出有关“外星人”、“飞碟”等的图片、书籍来补充自己的观点。有了这些充分的语文资源,学生在辩论时越说越好,越辩越精彩。2、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实践的必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整体把握语文能力,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在《钓鱼的启示》中学习了道德是与非的问题,那么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作调查,印证一下书上的道理,了解现实中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如:人们爱护草坪的情况;
走人行横道的情况;
保护环境的情况等。学生在调查中、在用语文的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深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三、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资源的开发有多种形式:1、阅读报刊、杂志。2、图书馆、博物馆等查阅资料。3、网上下载。4、询问他人。(家长、老师、同学等)5、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采访报告等。6、观察体会。语文资源开发形式很多,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1、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让教师最大程度上挖掘课内资源。2、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感,教育学生养成收集资源的习惯。①、创设良好的语文资源环境。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协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收集语文资源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去做,不要因为学生的资料不着边际而横加指责。③、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④、重视社会、家庭所蕴藏的语文资源,让社区支持,家长重视。⑤、开展诸如: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教育活动。四、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几个困惑。1、学生和地区的差异性。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多少,学习能力的大小,都影响着收集语文资源的多少和质量问题。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来收集处理信息,发挥最大的潜力?城市和农村的地区差异性导致语文资源使用和交流的不同。相对于城市,农村语文资源溃乏,收集方式单一,怎样能够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语文资源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2、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孰主孰次?3、课程资源是否恰当?课程资源是不是都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生收集的课程资源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课程资源每次出现和使用是不是都恰如其分?如:《钓鱼的启示》中,调查表是否有助于学生对道理的认识?这些表能不能印证道德是与非的问题?《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收集的资料能不能充分证实自己的观点?我们该怎样有目的地收集课程资源?怎样讲求资源收集的效率性?4、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教学中将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希望我们一起在教学实践中共同来发现、探讨、解决这些困惑,从而完成新教材对于我们的挑战,让我们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
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1.开展“每日一说”
每堂语文课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每日一说”,每天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全部实习轮流制,发言的内容可以是发言人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讲一个故事,总之只要是脱稿发言即可,发言的时间为3~5分钟,一位学生发完言后,再请其他学生来点评,点评可以是学生听完发言后的感想,也可以是对发言人的评价。开展“每日一说”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想法的平台,还可以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听力,并且起到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2.参加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是一种较常见的活动形式,演讲比赛要求演讲者在脱稿的情况下,以口语为主加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观众面前绘声绘色地讲说。演讲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在众多不熟识的面孔前,大部分学生都会紧张、怯场,不敢大声说话,而经常性地参加演讲比赛能够帮助学生逐步习惯这种大场面,克服内心的紧张和胆怯。这样对于职校学生未来就业面试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一般的就业面试中,一些毕业生由于很少在陌生人和众人面前开口讲话,在回答面试官提问的时候,容易紧张,讲话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含糊不清,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平时参加一些演讲比赛,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受益无穷。
3.开展语文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益活动。在职校语文课堂开展语文知识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文学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为了在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文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4.开展辩论赛
辩论赛是一种能够考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比赛。在平时的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辩论赛,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辩论赛,语文教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应该多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例如“读职业学校是否有用”“职校开设语文课程是否有必要”“毕业是否意味着失业”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都会让学生有话可说。
5.编写小话剧并出演
枯燥无味的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可以换一种写作方式,例如,让学生编写小话剧,大都数学生肯定都喜欢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等,而我们知道,电视剧和电影都是演员依照剧本演出来的,那么如果让喜爱电视剧、电影的学生自己当编剧又会写出怎样的剧本呢?当然,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试着编写一些小型的话剧,对于写得比较好的剧本还可以让学生排练演出,让学生在演出中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编写小话剧,有利于提高写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出演小话剧,有利于学生体味自己的创作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6.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
为了提高职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学校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例如,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口语训练班,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结语
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校园文化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它就把感染力传递了给了语文教学。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校园中一些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常常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点燃学生的思辨探讨的热情。对于职业学校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的现状,适当整合校园文化提升语文课程资源的感染力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有促进作用。
二、引入“职教语文课程资源”优化“校园文化”
“职教语文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的耦合互动也是双向的:整合“校园文化”能够生成独特的“职教语文课程资源”,引入“职教语文课程资源”则能优化现有“校园文化”。现有的校园文化如果不加辨别就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也将遭遇很多尴尬的现实问题:如社会非主流文化也对校园文化产生干扰,校园文化中人文主题结构欠平衡,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不规范等等。
1.“语文课程资源”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品味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目的性、组织性的文化。我们知道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主题中有形式多样的“人文主题”,是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摇篮”。但在很多学校“技能主题”、“应试教育”过于突出,其他“主题”常常仅限于学校舆论的宣传。此外,校园文化人文主题结构中“法制文化”、“心理文化”相对薄弱,传统文化更是缺失。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对学校文化主题进行鉴别和补缺,并结合语文教材的实情,及时合理、科学地优化校园人文主题结构,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2.“语文课程资源”规范校园文化中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