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范文第1篇英文名称:Network&Information主管单位: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辽宁省计划委员会;辽宁省信息中心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网络【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信息网络范文第1篇
英文名称:Network & Information
主管单位: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计划委员会;辽宁省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0252
国内刊号:21-1380/TP
邮发代号:82-58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网络与信息》(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辽宁省信息中心主办。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类专业媒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ASPT来源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入编期刊、2007及 2008年网络传播分类阅读国内外TOP10期刊。
信息网络范文第2篇
主要栏目
现辟有“综述与专论”、“研究与开发”、“农业信息化”、“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网络与电子商务/政务”、“信息教育”等栏目。
投稿要求
1.有关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农业应用的研究开发论文、专题报告与综述;
2.信息技术教育、咨询服务、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与维护等;
3.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政务研发、市场运营、信息交流等;
4.信息技术领域新产品、行业动态、最新报道等。
信息网络范文第3篇
1.1个人安全意识淡薄
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应该是运营商、安全企业和用户互动的结果。虽然计算机网络日益平民化,但是网民的计算机个人安全意识并不高。首先,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不注重安全相关,例如:个人用户在设置路由器密码以及其他密码时,设置12345678这类简单的密码和保护口令,很容易被人猜到被加以利用。其次,钓鱼网站窃密现象十分普遍。很多用户上网浏览时安全意识较差,点击钓鱼网站,将自己账号和密码输入,导致自己账号被盗,严重的还会造成财产损失。
1.2网络系统防护性不强,易受到攻击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点为黑客攻击和电脑病毒威胁。一是,目前黑客已经走下神坛,黑客技术已经普及化。一方面,黑客工具的泛滥化。黑客工具在网络上特别是一些黑客网站上公开出售,虽然大多注明不得威胁国内安全,但实际应用中很难保证,比如DEDE账号注册机,菜刀工具等。另一方面,黑客技术的日益提高。从近期新闻可以看出,我国酒店住房记录被窃取,严重威胁了用户个人隐私,其负面影响非常大。而且由于网络社工的发展,利用社会工程学理论进行窃密更加难以防范。二是,电脑病毒威胁更加严重。电脑病毒的破坏性日益提高,免杀效果更强,病毒一旦发生其感染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例如:千年虫、熊猫烧香。而且病毒的壳加密技术日益复杂,脱壳难度日益加大。而且,由于病毒的潜伏性和传染性,很多用户成为了别人的肉鸡尚未自知。
2.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的具体对策研究
2.1增强个人用户的安全保护意识
一般而言:个人电脑是相对安全的。首先,用户只需要及时下载和更新杀毒软件,去官方网站下载需要的软件以及不点击不明来历的邮件等即可实现相对安全。比如,很多盗号具有键盘记录功能,用户只需要设置复杂密码以及在输入密码时利用键盘和鼠标双操作即可避免。其次,用户在设置相关账号时,应该将账号设置的尽量复杂化,而且尽量不要保留纸质和存盘,最好可以选择防止写入的U盘进行关键信息的保护。对于服务器提供商来说,最保险的经常更换管理员密码,同时利用设置Administrator最高权限的优势,一方面,设置Administrator的密码最大程度上的复杂化,密码无逻辑性,增加破译难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再设立一个Administrator账号,增加迷惑性和破译难度。
2.2对传递和储存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做好网络通信加密工作必须要做好数据完整性鉴别、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的加密工作。数据完整性鉴别是利用cookies原理,将请求方数据中用户各类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数据的正确率参数进行数据反馈;
数据存储加密是利用设置密码实现文件读取过程中用户权限和资格认证工作,保证数据不被非法**和丢失;
数字签名技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被大量电子商务公司所采用的网络加密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可以实现在大流量攻击时系统运行的稳定以及提供系统工作效率的功能。
2.3及时的修补系统漏洞
系统漏洞是黑客入侵和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利用安全企业提供的服务做好漏洞修复工作是指通过实时更新360等安全软件进行漏洞修复,这主要是针对个人用户而言。二是,聘请专业安全厂商和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漏洞修复。很多大型网站和服务器提供商都有自己的安全团队和检测人员,通过检测人员利用各种检测工具检测自身系统漏洞进而完善系统同时关闭不必要的端口,防止黑客入侵。目前国内比较有权威的漏洞平台为乌云网站。
2.4使用主流的杀毒和防火墙软件
信息网络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
网络规划;
网络拓扑
1.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规划
为适应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发展,需要建设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本研究旨在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本指导,为上海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步入有序、集约、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提供一套有关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基本建议和规划。
1.1规划目标
信息化网络是支撑所有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及各专业网管的平台,信息化网络的远景目标是建立上海轨道交通内部IT网络组成的独立统一的网络平台,承载所有应用系统和各专业网管系统,按需实现应用平台所涵盖的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可控互联。
为了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共享、控制和节减建设投资、提高信息自动化处理水平、建设统一标准和接口,并为系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提出基本设计指导思想,信息化网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信息资源规划中关于信息的利用、数据计算、存储和分布、服务提供等要求,提出信息网络的主干网、子网、IDC、各主要汇聚点的规划,以满足信息系统建设、实施、运维,服务、信息资源集聚与共享应用拓展、IDC基础建设等方面对信息网络设施的需求。
1.2规划原则
本规划用于指导信息化网络新建工程设计,以及现有网络改扩建设计。信息化网络应按照应用、数据集中的原则和安全保障的原则进行规划,同时必须满足高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前瞻性。
1.3轨道交通网络化规划内容
本规划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上海轨道交通业务需求分析;
二是信息化网络的逻辑设计。主要工作可分为四个部分:用户业务需求分析;
逻辑网络拓扑设计;
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网络基本设备选型等其他工作。
2.需求分析
为了实现该网络化运营系统,其中的基础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关键之一,尤其是密切相关的信息化网络的设计和建设,将直接影响网络化运营系统的性能和效能。因此在信息化网络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透彻地调研和分析业务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分析研究上海轨道交通各生产系统及应用系统,通过各主要单位现有网络应用系统和相关网络硬件设备的调研,目前在信息化网络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成统一的OA办公平台和其它一些重要应用平台,导致在信息数据共享方面方面和有效利用方面存在不足。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有必要在轨道交通范围内建设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和用于保存和共享数据的数据中心。
3.“上层2网”建设规划
启动建设“上层2网”已势在必行。建设“上层2网”存在以下两个比选方案。方案一根据“上层网”既有规划,结合当前实际需求,建设“上层2网”;
方案二在现有MSTP“上层1网”的基础上进行基于IP的服务升级,并将带宽容量从原来的10G增加到35G,所有业务均承载在一个网上。
根据轨道交通网络实际业务需求,规划的上层2网应能支持基于IP的文本、语音、图像等的传输,并且具有根据轨道交通网络各单位组织架构的差异,划分不同的VPN、Qos保障等多种特性,能够承载基于TCP/IP的多种网络应用与协议。该网络中将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具有视频数据的实时性强、强大的组播支持特性以及流媒体的特点。现有MSTP的上层1网在实现全网的视频应用时,由于本身不支持组播功能,在升级的同时,还需配备具有支持组播复制、标记传输等功能的非传统型三层路由交换机,且各线解码器仍需配置转发组播功能的设备,使上层1网实现在原上层2网规划中的图像应用功能。但MSTP的上层1网即便实现了升级,但由于其本身是基于TDM的SDH技术,仍存在对高速、大颗粒IP数据传输无缝适应的问题。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并考虑到与IP业务需求相适应的要求,推荐方案一。同时应启动“上层2网”建设的相关工作。
另外,对于上海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整体结构,虽然ASON技术具有较好的网络扩展性等一些优点,但由于其在无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网络管理上均比较复杂,因此不建议采用。从信息化网络方面考虑,骨干网拓扑建议采用上述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图1和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如图2示出的4层网络拓扑结构形式,使用以太环网技术实现主干网结构,带宽容量为10GB或以上。若要再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那么可以使用全光网技术实现骨干网络基础设施。另外,由于目前2.5G与10G网络所用硬件设备价格已相差无几。
根据上面对各种传输技术的比较,从与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各线不同的传输系统融接、后续线路的设计以及今后轨道交通的升级改造等方面考虑,IP承载方式也较适合上海轨道交通共用信息视频、高速数据传输网的建网要求。
参考文献
[1]钱华林,葛敬国,李俊.层次交换网络体系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信息网络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受众受众地位
一、网络传播挑战传统“受众”概念
在传统媒介传播中,“受众”这个词很好地描绘了信息接收者所处的地位——他们不仅是媒介信息单向传递的接受者,而且近乎是“逆来顺受”:传媒让你知道什么.你就只能知道什么;
传媒让你什么时候知道,你就什么时候才能知道.他们永远处于一种被动无助的等待状态。
互联网的诞生带来了改变这一局面的契机。在过去媒介与受众一边倒的天平上,第一次出现了重心偏移。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地位有了根本性转变,其现今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也非往日在传统媒体可比。网络媒介中,无论是信息者还是信息接受者,他们首先都是网络媒介的共同使用者,反过来说,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既可以在网上接受信息.也可以信息。当他信息时他就是信息传播者;
反之,当他接受信息时,他就是信息接受者。因此,网上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信息接受者群体这一概念.也就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这一概念。以下三个事件共同证明了网民力量之惊人.网民已经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体的信息,而是在某些时候转化成为传播者。扮演着受、传的双重角色。
事件一:网上惊现恐怖虐猫组图,网民将杀猫者照片制成“通缉令”
2006年2月26号晚,一个名叫“碎玻璃渣子”的网友在网上贴出了一组视频图片,内容是关于一个脚穿高跟鞋的女子踩死一只小猫的全过程。图片一被贴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网民们强烈的震动。这个帖子迅速以口口相传以及网络转贴的形式在网上广泛地传播开来,到了2月28日,这张图片已经从猫扑网站传播到天涯网、新浪、搜狐、淘宝、网易等各大网站,一度成为点击率最高的热门图片。
有网友甚至将虐猫女的头像制成“宇宙A级通缉令”,让认识的网友提供线索,通过“人肉搜索引擎”的方式在网络上展开了空前的寻找。在六天时间中,他们从茫茫人海里锁定了踩猫者、光碟的拍摄人和被怀疑的幕后策划者。虐猫地点和踩猫女的身份在网民们的爆料下逐渐趋向于清晰,关于光盘贩卖者的线索也逐渐浮现。从报案、调查、分析、追踪并锁定三个嫌疑人,甚至引出幕后组织,都是由网民们在网络上自发进行。他们各自的调查工具只是最平常的Google和百度,却形成了空前强大的“人肉搜索”阵容,其效率之高可能不亚于警方的速度。
事件二:武校色情照风波引发网民声讨,网民同心协力追查幕后黑手
2006年8月,一组网络色情照片在国内各大互联网论坛掀起轩然大波——一家境外网站在网络上传播一组主题为“比基尼功夫”的色情图片,图片内容是中国一家不知名的武术学校的女学员身穿比基尼泳装、成人情趣内衣摆出各种高难度武术动作。这些图片迅速引来众多网民的追查和质问,也成为中国网友议论的焦点。
数以万计的网民们发动了虐猫事件中的搜索精神,根据“比基尼功夫”网站情色图片中的细节对嫌疑人进行查找,“红色通缉令”,并锁定了一些图片拍摄地点,追查组织拍摄、制作、销售的幕后人员。网友“寻欢作乐8”在8月12日称,这一事件有了很大的进展,几位留学国外的朋友发来邮件说,登有这些照片网站的注册人已经找到,网站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注册的,注册该网站的人长期活跃在中美武术界,还是当地一武术协会的负责人。几位留学生还说,他们已经把这一网站举报到美国的儿童网络色情监控组织目前事实调查结果尚无定论。
事件三:各方网民对周正龙所拍摄华南虎照片质疑,致力鉴定“周老虎”真伪
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12日电“陕西一个村民拍到了野生华南虎的照片!”这组照片,据说它不仅有力地证明野生华南虎在中国境内没有灭绝,更说明当地极可能存有一个野生华南虎的繁殖小种群。2007年10月12日下午3时46分,当网友“人力车夫”激动地将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贴到“色影无忌”论坛时,不曾想到竟会点燃一场声势浩大的华南虎照之争。这个论坛是交流摄影业务的活跃论坛,里面潜伏着各路高人,他们或者精通数码制图,或者长于摄影用光和彩色分析,还有些网友甚至能通过数学建模重现拍摄现场。一张看似简单的照片,在他们眼中却是技术性的审视。他们试图推翻陕西省林业厅下的华南虎照片是真实的结论,取得很大的成效,更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
二、网络信息传播结构决定受众地位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
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而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
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
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弱化。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有条件的受众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同时,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
“虐猫事件”和“武校色情照风波”的第一信息人都是网民。当帖子在论坛被贴出来后,网民自发形成调查组织,主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挥了“人肉搜索”强大效应。对帖子形成共同兴趣的网民,主动及时地将掌握的信息反馈到论坛里,对事件的真相大白起到了重要作用。网民已经在这类事件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信息者和传播者。而在传统大众传媒的环境下,这样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华南虎照”则说明网络受众走向自主独立的典型代表,他们不再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网络上的新闻信息,而是对信息的价值甚至真伪有了自己的判别标准,连官方的消息也不是他们眼中的绝对真理。拥有摄影技术的精英型网民不再是盲目地人云亦云,而是站在了技术的层面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虎照。这一场沸沸扬扬华南虎照之争至始由网民自导,疑问是网民提出,研究也由网民自己展开,媒体好像只是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而已,看起来反倒成了配角。更值得注意的是,网民形成的舆论力量已经影响到官方的行动。这一切都是网络特有的信息传播模式带来的巨大变革。
三、网络受众区别于传统受众的特点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网络受众较之传统受众出现的几个变化趋势:
1、从被动接受大众传媒转向主动掌握网络传媒。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新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只能在大众传媒为其“设置”的有限“议程”中作出选择,而无法同大众传媒进行平等交流,更遑论主动、方便地通过大众传媒制造或信息。受众只有接受信息的权利而没有或较少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权利。而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原有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普通受众能够拥有与传播机构一样的权利。少数人或机构垄断信息传播的现实受到威胁。
在网络媒体上,信息极其丰富,而且形态多种多样、传播迅速及时.受众只需操控鼠标,通过浏览、链接。就能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的范围、自主性、准确性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受众的选择也不必受广播电视播放和报刊邮发时间的限制。这样,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传媒传递的信息。新媒介的出现第一次在理论上改变了“受众”的地位和角色。
2、从新闻报道的接受者到参与者。网络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逐渐完善.使网络用户像职业传播者一样制作、与参与新闻报道,这是对传统新闻传播体制和传播模式的质的突破.使普及网络用户拥有了与职业传播者同样的报道权和传播权,同时也打破了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传媒垄断新闻采访和传播的特权。网络受众直接参与新闻制作和报道,是新闻的“共同创造者”。其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受众利用网络新闻。用户不再仅是接收新闻的受众,也可能是新闻信息的者,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在网络上新闻或信息。正如美国传播学者尼葛洛·庞帝所言:“在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网上信息有许多手段:个人或组织网页上的新闻栏目,BBS、新闻讨论组、邮件目录群、闲谈组、电子邮件以及在网络媒体上发表新闻评论和读者意见等。二是利用网络交流新闻。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将信息传至受众,传播过程就基本结束。网络传播则不然,网民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新闻。
他们之间还可利用网络媒体跨越空间进行广泛充分的信息交流。网络上电子公告牌系统、邮件目录群、在线闲谈0Rc)等典型的交流信息的场地完全可以满足网民的这种需求。电子公告牌像普通公告牌一样,允许任何个人将自己的新闻发至许多用户,更重要是每个公告牌都包含对某个专题的讨论,某些受众可就某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发表议论。电子公告牌一个主要的服务是新闻讨论组。
在网络媒体上找到可谈话的对象,这就大大扩展了用户的交流范围,甚至形成有组织的、以受众兴趣为基础的网络社区(电子社区)。三是新闻受众的个人化。网络传播正在引起受众的分化。在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数量迅速增长,专业报纸、专业频道迅速增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受众的分化。受众按社会阶层、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种族、性别、兴趣爱好等标准被划分为一个个群体,很多媒体正是为这些不同的群体提供最具个性化的服务。但是每个群体仍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受众.而且这个受众群体的数量仍然很大。在传统传播模式里,受众不可能利用技术对新闻内容和媒体形式进行选择:而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则可以不接收媒体提供的所有内容,而通过信息检索等媒体技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可以对信息的形式进行重新制作与包装。
3、信息反馈从低效延时到主动及时。与大众传播的受众较少参与和较少反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媒体可以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真正的双向交流,反馈可与传者同步进行。网络传播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发表言论与见解的机会,真正成为一个交换意见和评论的论坛。许多网络媒体开辟了网上聊天室、论坛区等栏目。不可否认,传统的大众传媒也有许多媒体开辟专栏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但与网络媒体相比这种互动性有很大的局限.最明显的就是能参与反馈的受众在数量上受到了极大限制。然而在网络上,受众的反馈形式获得了极大发展.网络媒体通过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和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给受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受众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就重大问题发表见解。
推荐访问:信息网络 五篇 信息网络【五篇】 信息网络(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