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焊接专业【五篇】

时间:2024-01-14 0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焊接专业范文第1篇关键词: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模块化教学校企合作0、引言国内外专家认为:“到2020年,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可靠、低成本的连接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焊接专业【五篇】,供大家参考。

焊接专业【五篇】

焊接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焊接专业实训教学 模块化教学 校企合作

0、 引言

国内外专家认为:“到2020年,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可靠、低成本的连接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焊接。因此,培养大批量能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开设实训教学投入大,焊接设备也非常有限,跟企业的实际生产仍有一定的距离;
焊接实训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模块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焊接实训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也是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实训课程往往只是形式,是理论课的附属,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和要求。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焊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焊接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焊接专业基础知识、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焊接工艺知识),按照焊接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焊接理论教学和焊接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
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
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接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 焊接实训教学模块的建立

焊接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体系,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断积累,需要在实训教学中不断反馈更新,不断探索、创新。

2.1 确定模块。将不同的焊接实训课题分成一个大的模块,在大模块的基础上设立小模块,以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选择。

2.2 设置模块教学内容。根据模块内容,把每个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模块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2.3 每个模块能力目标的设立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设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可适当设置高目标模块,以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4 注意模块的更新,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淘汰旧的不实用的模块,创建新的模块,实训模块使学生掌握实用可行的技能。

3、 焊接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

3.1 校内交流式培训。即通过制定阅读书目并开展交流讲座、辅导讲座、观摩听课的方式,大力开展培训,主要是转变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方法。

3.2 脱产上岗式培训。即暂停校内教学任务,将教师送往相应的工作岗位见习,主要是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能真正和实践结合起来。

3.3 带队实习式培训。学生进工厂上岗实习时,安排带队教师同往,既负责实习生管理,又随实习生接触实际工作,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并将之应用到本院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

4 、模块化教学与校企合作

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今天,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师调研、“老生”反馈、企业需求告诉我们: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焊接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转为了更好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应该加强与“订单式培养”企业接触、沟通,在新生入学初,请企业派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订单式”新生的面试与考核,与基本符合用人要求的学生签订订单,组建焊接专业“订单”班。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对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认真研究,熟悉具体工作岗位对于知识的要求和技能水平的要求;
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置,将实训模块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模块内容。在模块化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便学生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增加就业竞争力。

5、 总结

焊接专业实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模块反映企业需求,使学生获得从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焊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杏芳.职业技术教育中“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焊接专业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职业学校“焊接专业”建设:一是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
二是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使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同步提升;
三是建设多功能、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切实提升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
五是建立专业的职业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职业学校;
焊接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焊接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准。随着现阶段我国制造工业和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职业学校作为焊接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必须加强“焊接专业”的建设,加快完善“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构建完善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焊接技术人才。

1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职业学校“焊接专业”的学科建设方面,应将主要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使焊接专业的学生更适应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为此,要大力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弊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焊接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于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学校应大力建设多功能、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并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为培养专业化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相关方面的标准与要求,打造适应社会需要的焊接技术人才,在社会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在职业学校“焊接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建立符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坚持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使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和焊接技术人才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将焊接实践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同时,要不断提高焊接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使相关理论更好地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制定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相关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共同构造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方面实现突破与创新。

2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焊接专业技术人才,必须以专业化的焊接专业教师团队为支撑,在焊接专业建设过程中发挥引导和引领的作用。为此,要加大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开展一系列的教师培训与进修活动,使焊接专业的教师适应焊接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使焊接专业教学取得实效。为此,要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到生产一线去参加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不但重视教师的学历水平更注重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使焊接专业教师的师德与职业能力得到同步提升,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具体说来,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抓起:一是制定“双师型”教师的人才引进计划,并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再教育,充分引进与培养焊接专业的骨干教师,并大力号召教师在企业中、在生产一线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与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共同对焊接专业学生进行培养与教育。二是要积极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到职业学校中担任兼职教师,并着力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使他们在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

3建设多功能、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为了切实提升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必须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之后,分模块、分层次地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在焊接设备使用、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等方面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使焊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焊接实习相结合,使焊接实践教学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来,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4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焊接专业的技术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大力改革,通过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素质。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焊接专业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通过在企业中、实训场地中的情景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职业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使焊接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够实现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此外,要为学生的实训活动与顶岗实习安排充足的时间,使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够取得实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其符合企业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就业。

5建立专业的职业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

焊接专业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考核与评价学生时,要作出全面性、综合性的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水平,以职业发展要求为方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要不断更新考核的形式与方法,使考试的形式与方法更具选择性和多样性。例如,可以通过现场展示、实践操作、模拟演练、产品制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使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全面、客观、综合地评定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6结语:

现阶段,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需要得到全面提高,以培养出更多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此,职业学校的“焊接专业”建设需要在“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引领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职业技术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焊接专业范文第3篇

实习教学应当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按照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及实习的作用,通常开展以下四类实习教学:

一、参观性实习

学生入校军训后,用1周左右的时间,分别到几类典型的以焊接加工为主的企业进行参观性实习,如锅炉厂、化工设备制造厂、起重机械制造厂等。参观性实习,由企业与校方共同负责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企业文化。学生通过亲身感触,认识到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性,突出实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技能训练实习

参观性实习后,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第1学期安排2周的钳工实习和3周的手工焊条电弧焊实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焊工在焊前的工件下料、坡口加工、部件组对,焊中的工序先后次序的科学安排、坡口清理,焊后的变形矫正等工作中,均需要钳工操作。工人师傅常说的“钳焊不分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生产实践证明,掌握钳工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有利于提高焊接生产率。一方面,焊工可以完成焊前准备工作中的许多钳工任务;
另一方面,可以适应许多工厂建立“钳焊车间”和“钳焊工段”对焊工的要求。进行钳工基本技能实习,即是随后学习焊工技能的铺垫,也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划线、手工锯割、锉削、定位、手砂轮磨削的基本操作技能。根据笔者学院推行的“趣味伴行”实习教学原则,以“手工制作小铁锤”为载体,将一段圆钢,通过“划线――锯割――锉削(成为方形毛坯)――钻孔(锤子木柄安装孔)――扩孔至所需要形状――修整成形”这一趣味课题的制作,让学生掌握焊接专业必需的钳工技能。

随后为期3周的焊接专业实习,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习场地为校内训练车间。用于实训的训练车间,划分为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操作区。实训课题进行前,学生首先在理论教学区学习与该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安全知识,然后再到实践操作区进行动手操作。实习操作区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实训项目训练采用生产性的实境教学,实训期间学生的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以“企业职工”的角色学习和工作。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职业素养。3周的实习课题为气割、引弧、平敷焊。根据班级的大小,可采用分组轮换的方式进行。在实训过程中,对用途较少的气焊只由教师做演示性教学,学生不再实训;
而作为在焊接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气割工艺,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分别设平板切割、管切割、坡口切割、半自动切割机的使用4个实训子课题。

第2学期的主要课题包括手工焊条电弧焊平对接焊、平角焊、对接立焊、立角焊。技能训练课题由第1学期的趣味型转向技能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实训教师应及时给予解决,否则学生很容易在困难面前产生退却心理,从而慢慢地放弃自主学习。在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所学的技能,增强自信心,增加学习的动力。同时,把在训练的过程中焊接质量好的工件摆放出来,让全班学生参观、学习。利用学生好胜心强、渴望成功、不服输的心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前一学期操作技能基础上,第3学期的课题深度与难度有所加大。主要训练课题包括手工焊条电弧焊对接横焊、对接仰焊、固定管子焊接、固定板管焊接及手工焊条电弧焊复合作业。

进入第4学期,该学期实训的内容主要是自动焊及半自动气体保护焊操作,主要课题包括埋弧焊、CO2焊、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电阻对焊。埋弧焊实训课题进行时,由于埋弧焊自动化程度高,且该焊接方法只适用于平焊缝及大的环焊缝,因此,实训过程中,学生掌握设备操作的同时,需重点掌握工件的组对与工件变位操作。CO2半自动焊,作为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焊接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CO2焊接技能训练是这一学期的实训重点。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要克服手工焊条电弧焊引弧、熄弧时的操作习惯并熟悉气体保护焊的特性。掌握CO2焊接两种熔滴过渡形式产生的条件,即掌握焊接参数的正确调节方法。氩弧焊主要用于不锈钢及有色金属的焊接,也属于这一学期的重点实训课题。等离子切割与电阻对焊,则可通过简单的观摩与动手掌握一些基本操作,分配时间较少。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校内实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国外,一个人一个工位,学生每天有大量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同时还有足够的实习材料可供使用,所以,短时间内,学生技能提高很快。但是,在国内,大多数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情况是人多、工位少,实习材料有限,普遍现象是每个学生每天操作的时间短、练习的次数少,实习水平提高很慢。

为此,笔者尝试不同的方法,以弥补实训材料的不足,降低实习成本,优化完善实训课题的安排计划。首先,利用校内焊接实训,制作防盗门窗、四轮运货小车、单双杠,满足学校使用。学校除购置原材料外,将加工费补贴用于更多实训耗材的购进。除加工焊接产品外,焊接实训车间还承担校内涉及焊接的维修工作。为进一步降低实习成本,学校与相关协作企业达成共识:学校安排高年级学生到协作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同时为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则将焊接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余料提供给学校,供低年级学生实训使用。余料通过校内生产实训后,重新归还企业。这时,余料变成废料,废料仍归企业所有。这种方法基本解决了焊接实训过程中的用料问题,大大降低了焊接专业的实训成本,保障了校内实训课题所需要的大部分实训材料,提升了校内实训教学效果。

三、企业轮岗实习

焊接专业建有8个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涉及车辆制造、化工机械、冶金工业及能源工业等不同行业领域。其生产工艺多样、设备齐全,既有典型的常规生产装备,也有现代化的专业生产线。第5学期安排学生进行8~10周的企业轮岗实习,通过分组,分别到下料车间、机加工车间、铆焊车间、检测室等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轮岗实习。通过轮岗,使学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制造工艺,熟悉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掌握焊接操作的实用技能。同时,也认识到企业对专业与相关专业技术的要求。

四、预就业顶岗实习

学生入校的第6学期,即毕业前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亲身体验感触企业文化,同时也拓宽了就业选择的范围和领域,对将来从事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焊接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焊接技术;
实训改革

焊接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热加工发展到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在我国提出的十大振兴行业中,汽车、钢铁、造船、装备制造、建筑、石化等六个行业中对焊接技能人才需求量最大。焊接技术素有“工业裁缝”的美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焊接这项古老而现代的技术正日益展现出年轻的活力。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是以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紧缺人才。焊接技术在制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和机械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虽然如此,但由于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一些新型焊接方法及设备不断涌现;
同时焊接学科的复合性决定了焊接工艺制定过程中需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机械、材料、热学等理论知识,合理的焊接工艺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先决条件。国内技校或技能培训站所培养的焊接人员无疑难以达到高级焊接操作人员的要求,培养该类人才的责任必然也必需由高职教育承担,而如何真正培养高技能型焊接人才,焊接实训教学环节也迫需改革,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在该方面主要从如下几点做起。

1、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

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 ,遵循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焊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焊接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焊接专业基础识、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焊接工艺知识),按照焊接技能的特点和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焊接理论教学和焊接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完成教学任务。模块化教学改革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1 模块体系的建立

模块体系由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企业模块组成。体系建立要突出技能训练的地位,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技能。所以必修模块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考试,以学生获取“双证”为目标构建。如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必修达到实纲要求。选修模块根据学生个体情况组织。因材施教。学生会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获得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模块中学习程度不一。从而侧重不一并对未来职业方向初步建立规划。比如气割模块设置为选修模块。企业模块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连接,学校的教学体现“真实的生产情景”。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岗位不拖钩。各模块还能根据国家标准、实际情况调整。体现模块教学的灵活型优势。

1.2 模块体系的实施 高职教育在三年的教学时间安排上以“2+1”实现。在两年的校内学习中,如何有效的保障学生的实习时间,使学生的实践训练既有别于技工学校理论少、实训长的情况。又能切实成为“应用型”人才,完成各模块的学习。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实施过程中先设置了学生每学期有固定的实训阶段安排,在该阶段内,学生每天按实训中心作息时间进行实习。这样有利于集中组织、全力投入。对较复杂或特定模块能加强训练。在学生参加考取“焊工等级证”前也组织集中实训。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攻关”效果明显。除集中组织实训时间外。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一些模块可穿插在这些专业课程中组织。这样既增加了实训时间,又能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创造了“突破口”。这些专业课程如“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生产”等。而第三年的企业顶岗实习是企业模块实现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训条件建设

随着焊接新型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使用,为了培养学生对各种焊接设备的操作及使用能力,学院在主要设备有交流焊机、直流焊机、CO2气体保护焊机、直流TIG焊机、空气等离子切割机、砂轮切割机、半自动切割机、气焊、气割设备、磁粉探伤仪等的基础上,再度购置30台焊机、焊条烘干机、超声波探伤仪等设备。扩大了实习基地规模,学生实习时能根据教学要求学习各种焊接设备使用;
同时增强师资力量,派出相关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到学校、企业进行“顶岗培训,”要求教师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能进行实训教学,并且教师团队中引入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学生焊接实训建立先期的“硬、软”件保证。

3、焊接实训要体现“银领”教育

实训过程中向学生输入“上岗靠竞争,就业凭技能”的思想。技能训练是核心,但高职教育还要有其特色,要体现知识的“应用型”。无实践仅有知识不符合高职要求,然而只会操作而不具备分析、思考能力也不是我们所要培养的“银领”人才。只会一味按固定模式操作,无一定理论基础,遇到新问题就不知变通,这样的人无法适应现代加工工艺快速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发展潜质的高技能人才。

3.1 焊接实训与焊接工艺相关理论的“一体化”

如“金属焊接原理”、“金属焊接性”、“弧焊电源”、“焊接结构生产”等课程理论部分已经讲解了如何选择电源极性、热输入、接头形式等工艺参数及原因分析。在焊接实训中于具体金属、具体电源让学生制定工艺方案,再在实训中检验、修正工艺方案。在设计好的实习模块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2 焊接实习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性

焊接实习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要把实习与其它课程联系起来,而不片面、孤立的看实习环节。焊接实习前学生所需的材料加工由机械制造基础加工而得,学生实训加工后的工件也能为课程“工程材料”做金相分析用。如何检验工件也是“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尽量以实训模拟生产实况,随着实训中心向“生产型”的转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要以焊接实训为主体辐射影响其它机械、材料类课程实训。培养学生全面工程能力。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未必一定从事焊接操作,可能从事下料、检验。这样的实习体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实习改革

“校企合作”模式能使实习内容同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就业。目前“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同成都铁路局、泸州川油钻采工具有限公司等签定了“订单式培养”合作计划。学生深入企业实训。在知识、技能跟具体岗位挂钩的同时,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如到实习过程中,同时企业的能工巧匠们还能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增强师资力量。非“订单式培养”计划的学生三年级也会到一些企业进行“顶岗实训”。这种模式下,使学生的实训是带“项目”进行的。学生所学即所用。

焊接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焊接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

焊接是一种将材料永久连接,并成为具有给定功能结构的制造技术。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先进制造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建筑、桥梁、船舶、汽车、电力、电子、锅炉和压力容器、航空航天、军工和军事装备等产业部门。

焊接专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的研究开发,更需要广大一线劳动者的应用和操作,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正是中等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目前焊接教学模式在众多职业学校还比较落后,教学环境差、师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焊接专业应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与需求,不断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团队的建设进行及时的调整。

一、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

中职焊接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应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根本,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依托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职业标准、企业认证标准,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构建职业标准与中职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贯彻“多维度”工学结合的观念,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授课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将工学结合思想渗透到课程的各个方面。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制订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共同授课和编写教材,由企业人员承担工作过程或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专题讲座、研讨会,教学地点可设在企业生产现场;
实现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二、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与企业合作,以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课程模式为指导,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做出创新和突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注重突出精讲多练,并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分阶段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与素质和岗位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彻底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景教学法教学。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岗位职业要求,以职业标准为主要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为核心,将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一定时间的校企实训和顶岗实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缩短毕业生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实现“零距离”就业。

三、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根据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安排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按照“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的方针,一方面实施“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培训计划、骨干教师引进与培养计划,并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线人员等共同指导学生;
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兼职教师,来学校承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或在企业指导学生实习。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建设高水平、多功能的实训基地

推荐访问:焊接 专业 五篇 焊接专业【五篇】 焊接专业(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