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产业价值【五篇】(完整)

时间:2024-01-14 09:38:01 来源:网友投稿

产业价值范文第1篇一、发展中的中国期刊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我们知道,中国期刊同其他媒介一样,过去和现在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许可证制度确立了政府几乎是其惟一的投资主体和营运主体的地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产业价值【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产业价值【五篇】

产业价值范文第1篇

一、发展中的中国期刊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我们知道,中国期刊同其他媒介一样,过去和现在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许可证制度确立了政府几乎是其惟一的投资主体和营运主体的地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包括期刊在内的中国传媒业如何有效地与市场结合,并通过产业经营途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迹象表明,期刊有望成为传媒业内率先得到突破的媒介。宏观面上的把握有助于我们认清形势,理解商机,抓住商机。期刊业的商机到底在哪里?其实从期刊营运环节与要素组合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一)期刊发行:可供分享的盛宴

期刊发行是组织期刊流通、介于期刊制作和消费之间的特殊环节,它具有沟通期刊产销信息、调节市场供求的特殊作用。期刊发行上影响出版,下带动广告,它对期刊发展具有的促进与制约作用极为突出。期刊发行业投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国民不断增长的期刊消费需求为投资期刊发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国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正在得到极大的改善,居民消费结构随着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2001年城市和农村该指标分别降至37.9%、47.7%)而发生改变,这将使居民对期刊等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从总体上看,中国期刊业发展与我国人口规模及其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反映在期刊消费结构、消费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等指标上,都亟待优化与增长。以2001年为例,当年我国期刊总印数289469万册,人均占有量仅2册多,而2000年欧洲发达国家人均期刊占有量一般在10册以上,美国为15册,日本在20册以上。可以预见,在未来10年间,期刊消费市场将快速扩容,期刊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时期,期刊发行市场的投资潜力巨大。

其次,期刊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期刊社的发展迫切需要为投资期刊发行网络提供有效的业务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一直呈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统计,在1981至2001年间,中国期刊品种从2801种增至8889种,20年增长2.17倍;
即使在1991年到2001年10年间,中国期刊品种也增长了46.8%。近3年来在其他媒体不断被整顿、压缩的时候,中国期刊品种却分别保持2.35%、6.57%和1.88%的增长率,总印张分别增长21.17%、3.37%和0.88%。目前,中国期刊经营主要依靠发行维系,发行数量大小成为决定期刊社兴衰成败的核心指标。对于众多中小期刊社的经营者来说,他们最关心最头疼的是如何突破时间与空间束缚,将自己的期刊分销到目标读者的问题。一些期刊社也曾尝试建立自己的独立发行网络,但结果是:既超出自身能力许可又因重复建设造成行业资源浪费。为此,业界迫切希望建立一个结构完善、组织合理、内外统

一、网络健全的全国性社会化期刊发行体系。事实上,期刊发行网络虽然投资规模较大,但其投资风险较小。它如同广播电视的有线网络一样,是传媒基础产业,然而谁一旦拥有强大的网络,谁就会成为期刊追捧的对象,也就拥有期刊市场的霸主地位;
谁控制发行网络,谁就掌握了期刊发展主导权。(见表1)

表1中国期刊分类情况一览表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出版年鉴2002》数据整理

表2部分国家期刊营业收入构成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国际期刊联盟(FIPP):WorldMagazineTrends2000/2001

(二)期刊广告:正在做大的蛋糕

期刊特性所创造的广告价值使期刊成为商家必争的广告载体。由于期刊具有文化性、专业性、可保存性和读者群的集中性,它在传递信息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为增强针对性,期刊总是要选取特定的受众群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注重这一细分市场的研究,从形式、内容、营销通路尽可能贴近、满足这部分受众的消费需求与偏好。在期刊品种中,综合性期刊所占比重较低,而大量的是专业性、专门性的期刊。2001年中国综合性期刊仅占5.85%,而专业性、专门性期刊为94.15%。(见表1)市场竞争加剧使商家在广告媒体选择与投放上更加理性,他们更加注重不同的媒体广告组合以形成立体的广告效果。商家正是看中期刊的上述特性,选择制作精美、读者青睐、服务完善的期刊作为其展示企业形象、传递商品信息的重要广告媒体。世界发达国家的期刊已经成为广告的重要载体,期刊广告在媒介广告营业额中所占比重一般在15%-20%,美国高达20%-30%,一些大公司、跨国公司与知名的期刊大都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广告业务关系。美国福特、通用、IBM等50家大型企业将期刊广告看做宣传品牌、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他们每年对期刊广告的投入占期刊广告营业总收入的40%左右。在期刊赢利构成中,期刊发行利润逐步让位于广告利润,广告收入从而成为期刊发展的经济支柱。(见表2)

中国期刊广告业在稳步中增长。期刊经营必须依靠发行与广告两个轮子同时运转方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收益,这种观念近年来已为业界所接受,并产生了诸如“生存靠发行、致富靠广告”的说法。但是,多年形成的期刊生存主要依赖发行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改观,广告收入在期刊营业总收入中的比重甚低,在全国广告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甚小。如1998年中国期刊广告营业总额仅为8.9亿元人民币,只占全国广告市场份额的2.32%,还不到美国期刊营业额的1%。2000年中国期刊广告收入也只有11.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期刊广告的特殊地位逐渐为商家认同,期刊广告收入随之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以北京市场为例,2000年期刊受众关注率较上年增长4.25%,仅次于互联网4.9%,远远高于报纸、广播、电视,在此基础上广告营收也较上年增长49%,是各种媒介广告增幅最大的。期刊分流广告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其实,中国期刊广告正处于全面提速阶段,其“钱景”值得重视。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最为关心的是中国期刊广告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对此我们不妨作如下假设:中国2000年GDP约1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0%(美国为98729亿美元),如果中国期刊广告也能达到美国期刊广告营收的10%(美国为177亿美元),每年就有约14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即使中国期刊广告收入只做到美国的5%,每年也有70多亿元人民币。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20多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GDP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至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达9.4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这种势头仍在延续。经济增长的背后是产业发展与企业繁荣,企业的兴盛也将带动期刊广告的进一步繁荣,期刊广告市场已不再是理论市场,对投资者而言,这不能不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三)期刊增值服务:潜力无限的投资空间

强大的期刊产业离不开完善、高效的期刊增值服务业。长期以来,在政府主管主办的体制下,中国期刊实行条块分割,采、编、印、发、研各个环节内部承揽,“大而全、小而全”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各期刊特色不特,内容单调、重复、陈旧,缺乏对受众的深入研究,造成刊社对市场变幻反应迟钝。近年来,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总体要求,国家相继将报刊从政府部门垄断意识的温床中揪离出去。正在被逐步推向市场的中国期刊则必须面对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选择。在以本量利的左右下,为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期刊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对社会化增值服务的迫切需求,他们将自己办不好、也没有能力办好的生产服务工作交由社会服务机构完成。这种外协式的社会化增值服务涉及期刊生产的各个环节。然而,现实情况是专业化的期刊增值服务提供商严重不足,仅有数家机构无论其服务内容、服务手段还是市场覆盖面、服务效率都极不令人满意,社会化服务的滞后极大地制约着中国期刊产业的发展。中国期刊增值服务业还是一片空白,投资机会多多。

二、投资中国期刊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不均衡发展格局的确立为期刊产业大规模并购埋下伏笔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期刊业经营方式正在由政府主管主办、大包大揽由政府宏观调控、期刊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方面转变。在转变过程中,由于受观念更新、专业分工、历史积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期刊所拥有的竞争实力与市场地位相差甚大,期刊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市场资源向强势期刊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如《读者》、《知音》、《家庭》、《青年文摘》“四大名旦”都是期印数超过百万册的大户),“马太效应”也将更加突出。从平均期印数来看,25万册及其以上的期刊1999年为150种,2000年156种,2001年137种。尽管它们分别仅占当年全国期刊总数的1.83%、1.79%和1.54%,但其平均期印数分别占了全国期刊期印数的44.73%、46.06%和42.2%。(见表3)

表31999-2001年中国期刊业市场集中度(CRn)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出版年鉴》资料整理

表4期刊三大发行系统对比

附图

表5国际数据集团(IDG)报刊投资构成

附图

表62000年美国畅销期刊排行表

附图

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强势期刊的带动作用,塑造精品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开始实施“中国期刊方阵”工程。在2001年12月公布的首批进入方阵的1518种期刊中,双效重点期刊1154种,双百期刊192种,双奖期刊107种,双高期刊65种。方阵工程的正式启动宣告长期以来中国期刊均衡发展格局已被打破,国家将给予17.07%的入选期刊以大力支持,鼓励其通过组建期刊集团等方式进行扩张经营,做大做强;
而未入选的、占总数的82.93%的7371种期刊,其未来经营将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生存考验也才刚刚开始。照此推断,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期刊业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的时期,也是期刊大规模的并购时期。少数拥有市场、拥有品牌、拥有资本的强势期刊将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通过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收编”、“消化”弱势期刊,真正走上扩张的道路;
而大量势单力薄的期刊将被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发行集团、电影集团和其他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托管、兼并或收购,成为这些传媒集团多元化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或逐步淡出期刊市场。

(二)期刊生存突围为投资者进入期刊产业准备了可供选择的合作伙伴

财政支持的减少直至取消已将中国期刊逼到生与死的十字路口。50多年的发展虽然使中国期刊逐步形成一个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的期刊体系,但是中国期刊业是在基于数量扩张的基础上实现增长的,是粗放型的增长,绝大多数期刊个体实力羸弱。据资料显示,发展型期刊不足2成,超过8成的为生存型,这些生存型期刊基础差,积累少,苦苦支撑,维持着作坊式的生产。1999年真正赢利的期刊只有100家左右,发行量在几千册的不在少数,有的甚至不足1000册。2000年中国期刊市场规模仅为87.46亿元,即使经营比较成功的期刊,其营业额只在2亿元左右。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尚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情况下,中国期刊就必须面对市场,特别是来自境外传媒机构的竞争与挑战,其境况着实令人忧虑。无论是经营规模、资产总额、赢利水平,还是人才队伍、技术装备,中国期刊都无法与期刊强国相比,整体实务相当弱小。为了支持期刊业的发展,政府尽管对期刊的财政补贴每年仍维持在3亿元左右,但相对于发展所需,这种补贴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况且距彻底的财政断奶已经时日不多。

资本缺乏是中国期刊业发展面对的现实难题,“资金饥渴症”是期刊业界共同的特征。期刊社眼看手中的出版专有权即将到期,而资金又缺乏,其内心深处的苦楚是局外人难以理解的,其对“政策边界”的理解在艰难中开始模糊。近年来,为政府所不愿看到的期刊自救行为——主动争取业外资本加盟已经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这种可以被称做“生存突围”的特别行动涉及的期刊社已不在少数。今天,我们也许还不能对“生存突围”行为作出合理的判断,但非刊社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无疑正在成为推动期刊新一轮发展的三大资本力量。管理部门欲说还休的态度不仅延长了业外资本与一些期刊结合的蜜月期,也使更多期刊与更多、更大规模的业外资本的结合有了看齐的样板。看来,“实践探路、政策规范”的资本结构整治路数将再次上演。

三、中国期刊产业重点投资机会分析

(一)期刊发行

1.现有期刊发行系统的简要分析

当前,我国期刊发行集合了三股力量:邮政发行系统、社办发行系统和民营发行系统。(见表4)其中,邮政是期刊发行的主体(主渠道)。邮政发行是建国以来我国期刊发行一直沿袭的流通模式,应当说邮发途径是适应计划经济时期期刊业发展需要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期刊实施产业经营以来,邮发已经无法适应期刊发行特别是增值服务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传统体制约束严重影响了邮政开拓期刊发行市场的能力。邮政发行长期局限于以目录征订为特征的期刊订阅市场,而在期刊零售市场难有较大作为,由此造成邮发期刊数量徘徊不前,邮发渠道制约着期刊业的发展。同时,与读者便利性、随机性的期刊购买行为更是格格不入。二是作为单一发行渠道的邮政虽有自身网点优势,但其现有人才、技术结构和信息加工手段都无法提供期刊所需的增值服务。期刊社从邮政得到的是期刊发行数字,对读者情况无从知晓,更谈不上建立读者网络、开发读者市场。三是邮政垄断发行造成产销双方都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对于期刊社来说,邮发不仅发行费率高,而且回款慢,影响期刊资金供应,造成期刊经营资金短缺;
对读者来说,因无法获得订阅折扣,致使期刊消费成本逐年增加,极大地影响期刊订阅数量,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期刊社给予读者的订阅折扣一般都在20%左右。由此不难看出,通过市场竞争手段,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拓宽期刊发行通道,从而提高中国期刊流通效率已是当务之急。现在的问题是:谁来整合如此分散的力量与如此分割的市场?从实力和条件来看,新华书店、大型社办发行机构、民营投资者和境外机构都可能在此有所建树,对此人们关注着!(见表4)

2.期刊发行体系模式

中国期刊发行市场网络建设目标是打造集批发、零售、仓储、运输、、配送、结算于一体,传统门店交易与网上交易相结合的综合流通服务平台。发行网络建设必须坚持走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含量、大通道运行、广地域覆盖、连锁化经营、多元化资本结构的发展道路,通过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经营手段,切实提供期刊流通服务,从根本上打破制约期刊业发展的流通瓶颈。

构建全国一网化的现代期刊发行网络体系可以采取一次性建设和分阶段建设两种途径。一次性建设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形成庞大的营销网络,从而产生对行业的巨大吸引力,其对行业发展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将得到充分表达,其对行业的信息导航作用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投资规模大增加筹资的难度,网络分布宽可能增大管理难度,人员素质与系统要求可能产生的不匹配,等等。

分期性途径即在确定基本规划的基础上,以可能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条件分步骤、分区域建设。如它可以是通过战略联盟联结各地松散的期刊发行网络,使之逐步形成有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以股权置换、产权交易为手段组建股份制期刊营销集团,以资本手段打造期刊快速流通通道。其优势是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其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大网络形成的滞后无法有效扩大期刊发行量,从而降低自身对期刊社的吸引力;
二是小规模发行网络不能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无法排斥其他竞争者进入,从而增大投资的风险。

(二)期刊广告

1.期刊广告经营的政策背景

期刊出版领域是政府管制非常严格的部分,没有获得期刊出版权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进行期刊出版活动,否则被视为违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媒介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的政策。根据规定,报刊新闻业务部门融资活动仅限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
而经营业务如报刊印刷、发行、广告等部门经批准可以吸纳业外资本组建股份制企业,这为业外资本(包括外资)进入传媒广告业开辟了“安全”通道,期刊无疑也从中受益。其实,在该政策出台之前,已有业外资本进入期刊广告经营板块,最为成功的当数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期刊业的国际数据集团(IDG),它已介入15种期刊(报纸)广告经营并取得不俗业绩,其成功运作值得关注与借鉴。(表5)

2.期刊投资品种的选择

费斯克在其金融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分析中关于电视节目—电视观众—电视广告的互动关系的描述同样存在于期刊经营之中,期刊形成了内容—影响力(读者)—广告的有机体。尽管业外资本尚不享有期刊的内容编审权,但通过提高内容质量扩大发行量从而带动广告却是绕不过的弯,一本内容丰富、制作一流的期刊总是能够得到更多商家拥戴的。因此,投资者对所投资的期刊品种选择和内容经营尤为重要。

在就中国畅销期刊作出评介之前,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畅销期刊类别。根据美国权威的SRDS分类法,美国期刊分为消费性期刊(供非专业、非学术人士阅读)和商业性期刊(专业型、专门性期刊)。表6中排在前5位的为最为畅销型的美国期刊。

中国哪些期刊最为畅销?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能单纯从发行量的大小判断。与美国杂志完全依靠市场发行不同,中国一些发行量大的期刊是党政机关刊物,其发行通过行政手段进行,与市场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企业广告投放量和读者购买情况来对市场畅销型期和作出综合判断。从表7中我们发现,中国读者最青睐的期刊与美国读者的期刊消费偏好具有相似性。这些期刊无疑值得投资者关注。

(三)增值服务领域

由于增值服务不涉及期刊采编宣传业务,在政府面上基本上不存在太多壁垒,为政府鼓励、支持发展的领域。期刊增值服务投资领域主要有:

1.资讯提供

期刊吸引读者的是内容,期刊资讯提供商通过调动社会化的智力资源,培育信息源(如发现作者、培养作者团队),组织选题策划,为期刊提供高质量的稿件。

表72002年1-6月中国期刊广告营收20强

附图

资料来源: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数据

2.管理顾问

针对期刊社管理薄弱的实际情况,投资者通过组建高素质的专业化期刊管理团队,针对不同期刊的要求开展专项管理会诊断,提供管理辅导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配合期刊社开拓营运思路、创建制度规范、提供实战指导、推荐职业管理者、策划师、出品人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3.投资融资

针对中国传媒产业投资主体单

一、资本缺乏、效率低下的实际情况,投资者在扩大期刊资本来源、促进资本多元化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积极为期刊发展提供投资、融资信息与服务,扩大资金来源,解决期刊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将成立机构,选取部分期刊进行战略性投资,甚至对部分期刊进行托管,促进中国期刊业购并与重组。

此外,在经营策划、市场调查、教育培训、外贸、会议展览等领域投资者亦大有作为。

四、投资中国期刊业的基本策略

(一)突破策略

在当前政策背景下,投资期刊业在政策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大。因此,应当采取突破策略,即从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最小的领域着手。在介入期刊类别上,不妨选取时尚类、经济类、生活类、行业类和影视类等作为突破口,根据政策变化逐步涉足新闻时政类期刊;
在经营环节上,宜从分销服务、增值服务作为切入点,逐步向版权提供、项目合作发展。当前,业外资本(含境外传媒集团)进入期刊业大多通过授权进行版权提供、栏目合作和租用版面等方式,以期逐步过渡到实质性的资本合作,应当说此种手法是稳慎的也是现实可行的。

(二)大投入策略

同其他媒介一样,小舢板式的期刊的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期刊经营正在进入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无产出时代。这些大投资主要用于市场导入,如招募专才、培育品牌、建设营销通路、培养读者与作者等。一本具有高知名度的期刊就如同一台印钞机,它带给投资者的回报是丰厚和稳定的。遗憾的是,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刊、大社,但它正说明通过大投资在“百刊混战”中造就名刊的时代已经到来。

产业价值范文第2篇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工业遗产,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洲,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兴盛于21世纪初的全球。1955年,英国最早的倡议者Michael Rix在一家《业余历史学家》杂志中发表了题为《工业考古》的文章。这篇文章标志着工业遗产研究正式诞生。那么如此众多的工业遗产研究到底是为了什么?其根源在于剖析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

工业遗产的概念解析

工业遗产的价值源于对工业遗产概念的解析,工业遗产是一个理论内涵丰富、应用价值广泛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热点。在国际上,工业遗产有狭义的概念和广义的概念之分。

工业遗产的狭义概念

工业遗产的概念源于19世纪末期的英国,最早被称为“工业考古学”,这一学科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工业遗物加以记录、保存,学科的产生使人们开始对工业遗产保护有了最初的理解和认识。

1959年,英国工业考古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向英国政府提出了关于制定工业遗产名录和保护政策的建议。1963年,英国考古理事会和英国公共工程部联合设立了工业遗迹普查署。这标志着英国的工业遗产保护正式启动。随后,以英国为发源地,工业遗产及其相关研究活动在欧美各国陆续展开。

工业遗产的狭义概念源于人们对“工业”的认识。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历经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通常来讲,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为产成品的工作和过程。因此,工业遗产就是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的历史遗存。

2003年7月,《下塔吉尔》在俄国下塔吉尔召开的TICO日大会上正式通过,该是由该委员会制定和倡导的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的内容包括工业遗产的定义、工业遗产的价值、工业遗产认定、记录和研究的重要性等。《下塔吉尔》对工业遗产的定义是:“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由此概念可以看到,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方面、范围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工业遗产的广义概念

工业遗产的广义概念源于人们对“遗产”的认识。遗产的概念属于法律范畴,在《辞海》中解释为①公民死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②历史上遗留、累积的精神财富,如艺术遗产、文化遗产等。在百度百科则解释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

《下塔吉尔》中对工业遗产的年代阐述为:“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起至今,也探讨其更早的前工业时期与原始工业之根。”因此可以肯定:虽然工业遗产定义中的历史年代是“工业革命”时期,但工业革命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反映人类技术创造的遗物及遗存,自然也属于工业遗产的技术范畴。

因此,不同于狭义工业遗产中严格的工业技术革命时期的遗存、遗物,广义的工业遗产包括工业革命及其以前人类技术创造的所有的遗物、遗存。从时间角度来看,可以包括史前时期加工、生产各种石器或相关工具的遗址、工具;
古代陶瓷、冶炼工艺的遗址以及包括水利工程在内的古代大型工程遗址等工业革命以前各个历史时期中反映人类技术创造的遗物、遗存。

在内容方面,广义的工业遗产除了狭义概念包含的内容以外,还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和与其相关的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可以认为,工业遗产是在工业发展进程中留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

我国工业遗产的概念

我国工业遗产概念源自2006年在无锡举行的首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会议中的《无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机械,以及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时间要素,因此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概念。同时,这一概念对国际概念进行了深化,将其概念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联系,其范围也包含了非物质文化层面。

工业遗产的价值

工业遗产得到全世界的重视,是因其承载了文明,承载了社会的发展。

《下塔吉尔》对工业遗产的概念明确阐述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在于“技术、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无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的价值在于“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将文物的价值概括为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三种类型。

C合以上,工业遗产的价值可以表现为:历史、社会、科技、建筑、审美、经济等方面。

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工业遗产的第一价值,也是世界各方共同关注的特征。工业遗产伴随历史而来,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记录了一个历史时代中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工艺等方面的文化载体。工业遗产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体现了人类逐渐主宰物质世界的力量。

如果忽视或者丢弃了工业遗产,就抹去了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记忆,使城市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出现了空白。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绚丽的历史画卷中重要的一抹。

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工业遗产的固有价值,这是因为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社会在巨大变革时期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日常生活。工业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文化财富。工业遗产记录工业的主体――普通工人的历史人生,并逐渐演化为某种价值观,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进而对社会形态、社会价值产生了影响。有力保护这些反映时代特征、社会价值观的工业遗产,不仅能振奋民族精神,传承产业工人的优秀品德,同时也是中国梦的组成要素之一。

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

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产生的根源,也是有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关键因素,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创造发明、技术改良对工业发展所作的贡献。无论是工业设备、工业产品、技术手册还是工业操作规范,都深刻地记载了当时科技发展的状况。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科技发展的主线脉络,这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尤其是工业的非物质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认识,推动新一轮的科技进步。

工业遗产的建筑价值

建筑价值是工业遗产价值的直观体现,也是大众对工业遗产最直接的认识。建筑价值通常会衍生出旅游功能,这对传统工业城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从城市规划角度看,组成一座城市的物质要素不但包括居住区、公共建筑、商务区、道路广场、园林绿地等,也应包括工业、仓库、对外交通运输、桥梁、市政设施、能源供应等等。

每个城镇都有一些历史的遗迹、古老的东西。今天的新事物,若干年后将成为陈迹,随着时间的洗练,有些遗存又成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标志。工业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建筑,进而在城市中产生了新旧交替、和谐共处的工业建筑。外观的差异缘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风貌,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这是工业遗产建筑价值的突出表现。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其工业建筑都是基于中国人自己的理念,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构架起来的,这种工业的建筑价值为工业旅游奠定了基础。

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

“一般人看来似乎不再具有价值的老工厂,在创意者眼中却是激发创作灵感、孕育创意产业的宝贵资源和难得空间”,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是工业遗产留给人类的精神财富。大批的工业遗产逐渐成为工业旅游基地正是因为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炫耀着公众的眼球。“神秘”“好奇”“惊叹”是与工业遗产价值共生的词汇。工业遗产中形形的“地标”“代表”成为众多城市识别的鲜明标志。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的是一所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居民、产业工人留下更多的回忆和向往。

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工业在发展的进程中借助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实际上是在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抢救工业遗产也有助于控制建筑垃圾的数量,提升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保护工业遗产,合理利用工业遗产也能在地区经济逐渐衰退的浪潮中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城市中工业遗产重新摸底、梳理、分类,在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中也为城市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工业底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保留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弘扬工业遗产的文化精神,既能为后世留下曾经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的历史形象记录,也能为城市经济未来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

结论

产业价值范文第3篇

【摘要】如何深刻认识无形资产与价值创造、经济贡献的现实联动性与贡献力关系,理性地把握无形资产价值运营中驱动效能与抑制效应的固有规律,更好地强化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运营进程的价值管理,实现其价值增值与价值止损,则是当今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需要认真探索和面对的问题。

尽管创造价值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永恒主题,但是,在不同时代,创造价值的要素则不尽相同,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以至于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舞台上,其主要角色一直在不断地更替着。今天的经济生活正在经历一个根本的转变,决定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已经由传统的有形资产转化为无形资产,市场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货币投资、物质设备和规模化扩张转向人力资本、客户资源和精细化经营。有形资产曾经是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而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存动力和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无形资产正日渐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

一、无形资产正演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实,可能正是无形资产的复杂性和诱惑力,导致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形成了无形资产仍然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人才和物化了的智力成果、智力产品,又包括无形的信息、知识、智力活动和智力劳动,其实是源于有形资产又高于有形资产的劳动成果。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有史以来就在进行各类智力活动,无形资产也一直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但长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也没有得到人们的基本认可。自工业化中后期以来,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它不仅可以部分代替或减少原料、劳动力、设备、库存等物资投入,而且可提高资本周转速度,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资本流向,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无形资产种类及其保护性约定

关于无形资产的分类问题,目前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观点,但是,从我们研究企业现实中无形资产价值属性出发,我们将无形资产分为知识背景下的无形资产和权力背景下的无形资产两大类型。知识型无形资产的构成主要是依靠高度密集的知识、智力、技术和技巧及其可能带来的高附加值,如专利技术、驰名商标、计算机软件、工业产权等;
权力型无形资产的构成主要是依靠特许权利和可获赢利条件的关系,如土地使用权、采矿权、专营权、进出口许可证、生产(设计)许可证、雇员关系、顾客关系、销售关系、原材料供应关系等。

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经济发展的不再是货币资产、权力和自然资源,而主要是知识、品牌、专利、信息等无形资产;
经济增长模式不再是以“劳动力经济”加“自然资源经济”为主导,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为核心。无形资产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渐进过程,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中。结合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的实际,能够给企业带来相应经济价值的标准看,无形资产的存在形态,除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已经纳入会计核算系统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各项无形资产项目外,事实上还应包括厂商字号、产地名称;
计算机软件、企业形象设计、科技成果权;
专营权、进出口许可证、特种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
荣誉称号、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优惠政策;
市场信息、营销渠道、管理方法等经营秘密;
矿业开采权、水电使用权、通讯权、租赁权;
人才及企业家等诸多类别。基于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相关国际组织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保护性组织、公约、条约。其中,主要国际组织有1884年成立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同盟和1970年成立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主要国际公约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10多个国际公约;
一些国家也先后订立了区域性的保护知识产权公约,如1968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订立的《荷比卢统一商标法》,1977年非洲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班吉协定》,以及1973年西欧国家缔结的最具影响的《欧洲专利公约》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体系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完善。

(二)无形资产的形成与显能的样本分析

无形资产门类繁多,特征各异,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具有不尽相同的价值生成机理。深入研究无形资产群体中由研究与开发生成的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此来阐释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和效能释放过程。

中国正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自然离不开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是技术创新活动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一个国家研究与开发力量的强弱,是整个国家科技力量强弱的根本指标,也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基本指标。研发的目的在于增加知识的存量,其中包括对人类文化与社会的认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开拓出新的应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即R&D)是一种有系统的综合性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宝库,并利用这些知识去进行新的发明。”根据内在活动特征,研究与开发一般按照其演进过程将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阶段:基础研究是指以现象和可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所从事的实验工作或理论探索,主要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而没有任何具体的应用目的,即没有特定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的研究;
应用研究则主要是对某个特定应用领域或具体实用目标以获取新知识,利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
开发研究是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技术开发活动。随着人们对技术创新认识的变化,人们对研究与开发的认识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尽管存在区别和界限,但也不能完全割裂开来。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国家(如日本)把开发研究加以延伸,细分为开发研究、设计研究、生产研究、流通研究、销售研究、使用研究和回收研究,并把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流通、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过程,都视为开发研究的范畴。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研究是实现将货币转化为知识,而开发则是实现将知识转化为货币(实现知识商品化)。这也正是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个阶段,实施不同会计确认标准的依据,即对研究阶段的费用完全进入期间费用处理,而对开发阶段的费用在符合特定标准时进行资本化处理。R&D与技术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下图示意:

由图可见,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通过创新所引发的产品销售,必然实现了内含的超额利润,这也正是研发形成无形资产、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在。

(三)无形资产在经济建设中的内在决定作用

关于无形资产对于企业价值创新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内在决定作用,笔者通过许多视角来深刻认识,起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

一是高智力投入占据企业成本的比重逐步上升。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再主要是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源和实物资产,而信息、知识、品牌、人力资源等非实物资产和形式多样的无形资产投入在企业资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二是研究开发投资成为增强企业后劲的法宝。目前发达国家研发费用占GDP比重大约在2%--3%之间,国外企业的R&D费用一般都占其年销售收入的5--10%,世界500强企业普遍达到10%以上。中国政府把改革初期“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调整为建设自主创新国家就是一个明证。

三是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投资增长成为自觉行为。跨国大公司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甚至大学。美国企业界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支出从1983年的396.66亿美元,提高到1995年的6000亿美元,增长了14倍。

四是产品或服务包含的知识成份大大增加。知识价值在产品总价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智力产能化和知识密集化趋势日益凸显,知识产品成为最具代表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如软件产品中物资消耗成本占产品价格的比重微不足道,其价值主要决定于包含的智力成分。

五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经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5―20%,上升到80―90年代的60―80%,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其中,技术进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29―1947年为31.7%,1948―1969年为47.7%,90年代达到80%以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指出,其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六是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利润本源。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增值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并逐渐取代资本成为利润的主要本源。在当今全球500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公司是那些资产规模相对较低的知识型企业。如微软公司的账面资产不到通用汽车的三分之一,而其股票市值却高达通用汽车的10倍以上。

七是智力贡献因素开始主导利润分配。1995年美国企业收入高达64%的比例,落入知识拥有人之手。全球500强新型企业中,目前投资人所占的利益大多在30%左右,70%被发明人和知识拥有人占有。

上述发展趋势标志着一个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代,无形资产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已经从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中的辅助要素或“外生变量”上升成为竞争力的核心,成为决定性的终极资源和核心生产要素。

二、无形资产价值运营规律:驱动效能与抑制效应

无形资产的有效利用是现代企业成熟的标志。无形资产必须与有形资产融合起来,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能动性的驱动效应与抑制效应:

(一)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效应

有形资产曾经主导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价值创造,而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正在壮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无形资产的价值驱动具体表现为升级潜能和网络效应:

1.升级潜能

升级潜能表现为非竞争特性和报酬递增性。非竞争特性是相对于实物资产的竞争性而言的。竞争性就是一项资产在用于此处的同时是不能被用于彼处的。而无形资产的非竞争性表明,可同时用于不同的用途,在一个地方使用无形资产并不会妨碍在他处使用,且多数无形资产使用的机会成本是微乎其微的。非竞争特性使其用途只受制于市场规模,而不受其本身重复利用的影响。在实践中,那些更多依赖于无形资产投资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固定或沉淀成本和微小的变动或增量成本,这正是无形资产的非竞争性所带来的结果。例如,软件的初始开发成本极高,而销售的软盘成本却可以忽略不计。报酬递增性无形资产的特征经常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规模收益。承载“软黄金”的最终消费产品,其制造过程则是简便易行,完全可以按市场需要低廉、快速地扩大产销。在无形资产中,常常会蕴涵在一种新的商品或者服务系统中的观点、知识和研究的有用性并不受实物资产规模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

2.网络效应

基于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完全融合特点,网络对生产、制造、服务领域的渗透和流程改造也使无形资产的网络效应得到了普遍的扩展。网络效应其实融合了良性反应、外部效应和行业标准。网络收益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的特性往往会产生良性效应,即成功的公司会更成功。外部效应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新技术的获取和应用速度也大大提高,进而增加了网络市场中的收益。网络市场“先发优势”也是其无形资产价值的体现,即如果产品或系统可以标准化,那么该产品或系统的微弱的有利条件可能会转化为未来巨大的优势。标准或者主导地位一旦确立,消费者被标准锁定,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就容易确定。

(二)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管理中的抑制特征

无形资产对价值创造的抑制与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即创造高额利润所承担的内存风险性、现实市场交易培育欠缺所隐含的交易困难性和权属与权益控制所产生的非完全性特征诱发的抑制表现:

1.内在固有性风险

尽管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所有的投资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然而,无形资产风险显著高于实物资产。许多自主创新活动可能会在未来“颗粒不收”,而实物资产投资却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内在风险性是与创新过程的风险特征密切相关的:相对于企业其他经营活动(如生产、营销等)而言,创新活动具有更大的风险;
创新活动的演化过程通常是以探索(提出新概念和新知识)阶段为起点,经过新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开发阶段,并以创新成果的商业化阶段为终点,自始至终都与风险是孪生姐妹。

2.市场交易性缺陷

无形资产的本质决定了无形资产很难完全交易兑现。法定产权不明晰,难以达成灵活的契约,以及许多无形资产的成本模式(大量的沉没成本和微乎其微的边际成本)阻碍了价值体系的稳定。因此,无形资产交易市场发育迟钝。具体障碍表现在:非交易性使得人们无法直接测量无形资产投资(如研发投资)的市场价值,也很难寻找到参照物,从而导致对无形资产投资的评价不可避免地包含许多不确定性和随机因素;
非交易性导致大多数无形资产无法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作为资产而确认和计量;
非交易性导致无形资产缺乏流动性,并且极大地限制了风险分担的机会。这些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无形资产投资的风险,限制和阻碍了无形资产的增长。

3.部分独占性特征

部分独占性相对于有形资产所带来的效益是可以有效地被它们的所有者独自享用而言的。对于无形资产,很难阻止其他方(非所有者)部分地享用一些投资收益。当专利到期后他人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些发明,即使是专利还未到期,由于竞争者的仿效重新设计产品,也存在外部效应,从而产生了所谓的溢出效应(spill over)。此类侵权诉讼案件表明了盗用专利权成果会给拥有专利权公司带来的巨大困难和高昂成本。身上渗透着无形资产的员工的流通也成为企业的现实威胁。

综合前述,无形资产在价值创新过程的能动效应,既有驱动性,又有抑制性。因此,为实现高效率的投资与管理,必须认识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趋利除弊。

三、国企无形资产运营进程的价值管理

伴随着越来越活跃的市场交易,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产权改革中,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自身的无形资产价值管理,即在研究探索无形资产价值提升的同时,注意防范无形资产的价值止损。市场驱动下的价值提升,需要通过表内与表外相统一来实施,而管理驱动下的价值止损,则需要对经营性流失和改制性流失双管齐下。

(一)国企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升

国企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升需要在新的理念框架下,认识价值创造的固有规律,进行价值测度,实施具体的提升措施。

1.认识和尊重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固有规律

在当今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角逐中,理智的无形资产管理思想应该是遵循无形资产领域的规律进行整合性管理,尤其需要注意:

(1)纵横一体原则。一体化原则来源于系统化的概念,它是指在无形资产整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业务流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最合适的无形资产要素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注重强调的是最合适而不是最好,并且要从整体着眼, 统筹兼顾,局部服从整体,以求在企业全局上使无形资产状况达到最优。

(2)以人为本原则。这是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核心理念在管理实践中的体现,它要求管理者在制定无形资产管理与开发规划时,要时刻意识到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积极参与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管理核心目标应该是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尊重人、依靠人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3)责任与效益原则。管理是企业追求效益的过程,效益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作为企业管理职能的一项重要分支,无形资产管理与开发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只是它所体现的效益是间接的,是通过各种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辅之以各种激励手段,发挥各级、各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员工创造性的劳动中获得企业的进步。

2.适应市场的国企无形资产测度机制

要准确量化国企的无形资产,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有机组合成的一种收入来源。在经济实践中,某项本身无实际价值或难以确定其价值的收入来源,在转让、出卖时,它的价格往往表现为资本化的该项收入。例如,土地价格表现为资本化的地租、股票价格不外乎是资本化的股息。据此,国企无形资产的出让价格,也可看作是资本化的无形资产利润。据此原理,国企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推算企业无形资产利润。为估算国企无形资产价值,假定企业的全部利润都是资产的报酬。这样,只要在企业利润总额下扣除有形资产产生的利润,就可以推算出无形资产的利润。(2)确定无形资产价值系数。无形资产价值系数,也称作无形资产收益的资本化率,它直接关系到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小。在计算上,可以依据计算土地、股票等价格的相同原理确定。(3)通过折现就可以测算确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3.建立正常的国企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要从全面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入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各类无形资产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确认、计量、核算和管理。(1)强化依法保护无形资产的理念。对于任何一个国企而言,必须要求其有用法律手段确认和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对于企业无形资产要及时登记注册,取得合法权利。企业上下强化无形资产的理念是防范无形资产流失的第一道防线。(2)探索无形资产核算的新政。由于会计制度的固有缺陷,造成了大量无形资产“飘”在外面。为了保证无形资产的完整性、持续性和有效性,企业就必须依法支付无形资产有关的各项注册费用、登记费用、维护费用,切实保护、维护无形资产的价值所在,真实、全面、系统地反映无形资产资源及其相关业务的全貌。(3)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视野。在依靠无形资产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在内外两个层面,建立科学的管理与考核责任体系,使每一项无形资产、每一个管理环节都能具体落实到人,确保无形资产价值管理融合到企业的“有形”网络系统中。

(二)国企无形资产的价值止损

近年来,不少国企在对外合资合作、对内承包经营、资产改组上市、产权改制退出等领域,甚至在人才流动中,都先后引发了严重的无形资产流失现象。笔者现从价值管理角度对国企的无形资产流失进行分析。

1.国企无形资产价值流失的主要表现

根据我们的调查,许多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产权改制中,都发生了一定的无形资产流失问题,有的甚至特别严重。从各类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来看,一类是对历史上没有进行会计确认的无形资产不予认可;
一类是对已经纳入会计账内核算的无形资产严重低估;
另一类是中介机构对无形资产评估时刻意贬低其价值,此外,人才流动引致的国有无形资产流失也极为严重。

2.国企无形资产价值流失的防范对策

产业价值范文第4篇

对国有企业来说,重组不仅仅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德隆的实践看,重组本身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尽管有对人员、债务、历史包袱等问题处理的诸多难点,但相比之下,改制后的企业发展问题――尤其是如何让企业步入一个高级的、良性的发展平台的问题――则更具有挑战性。实践证明:企业发展了,蛋糕做大了,困难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德隆这些年来通过实践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路,也有一些体会,这就是:积极参与和推动国有企业重组,以国际化经营为视角,以资本市场为依托,通过产业整合,对企业和产业实现战略提升,从而创造传统产业新价值。

产业整合后,如何提升企业与产业价值?

作为一家致力于传统产业投资的战略投资公司,德隆进入的产业大多是定位于价值链末端的企业,也就是接近终端市场的传统产业。例如,番茄加工、汽车零部件、电动工具等。这些企业实现业务拓展的方向不外乎三个:第一,实现横向扩张获取规模化优势带来的利润。例如,在番茄产业发展上,迅速实现番茄加工能力的规模扩张、在流通业迅速拓展连锁经营;
第二,向产业价值链的上端拓展,实现纵向一体化,如由汽车辅助零部件制造,向发动机、变速箱直到整车制造、汽车贸易、汽车服务等业务方向拓展;
第三,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即跨行业经营。例如在制造业以外,通过进入旅游业、金融业等行业获取长期稳定的利润。

以新疆屯河为例:1998年屯河进入番茄产业以前,新疆的番茄酱厂如同一盘散沙,毫无竞争力。原有的30多家番茄酱厂,产量上万吨的只有2家,生产线加工鲜番茄能力最小的只有100吨/日,最大的也不过1500吨/日。企业间恶性竞争严重,互相压级压价。由于这种分散加工无法产生规模效应,我国的番茄酱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拾遗补缺、贴牌生产、被动接受市场价格的地位。农民和企业的利益难以保证,番茄产业始终处于波动徘徊的状态。

1999年,屯河组织了20多位专家和教授,花费一年多时间,从国内到国外、从原料到市场,对番茄酱进行了科学周密的调研,提出“抓住两头,整合中间”的思路。也就是重点抓住原料供应、市场开拓这两头,同时对中间加工环节的生产能力进行整合。

在原料供应方面,屯河改变了原先番茄酱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简单的买卖关系,推行使双方联系更紧密的"公司与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在市场开拓方面,我们三管齐下。一是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成立北美、欧洲、独联体、日韩、中东及东南亚五个分公司,在并购番茄酱厂的同时接受原有企业的客户,形成一个较好的起点;
二是出资参股在国际市场有几十年番茄酱经销资历的外国公司,由此形成一定规模的业务量;
三是通过中间商屯河的番茄酱,尽可能多地让屯河产品挤占市场份额。通过多方入手,局面很快就打开了:仅仅利用3年不到的时间,屯河通过实施“高起点依托先进技术设备,快速提升生产能力”的产业战略,一举成为拥有年产番茄酱24万吨生产规模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番茄酱生产企业。

在此,我想强调:整合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求同存异的过程。

德隆在进行产业整合时,能够与该产业中关键的人与企业在较大程度上达成共识,形成合作竞争的关系。在我们看来,不同的两个企业走到一起,为同一目标融为一体就是合作。不管结果是兼并得到还是合并得到,也不管是收购形成还是出让形成。途径可以多样,而目的应当是一个――构造协同效应,实现合作竞争时代的双赢理念。

充分享受并购带来的收益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该过程受并购后对企业整合的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的长短决定。

对此,德隆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输出完整的产业发展战略;
二、培育和提升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难度极大的过程,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还需要足够包容的胸襟和更多的智慧。

德隆培育和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从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现状出发,归纳出企业的现有能力,然后上升到竞争优势的层面,通过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自身的透彻分析,培育出企业的核心能力。

经过产业整合、战略提升和精益管理,目前屯河经过产业整合和战略提升,屯河已经焕然一新。

与国际巨头――美国晨星相比,已经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番茄制造公司:拥有11个番茄酱生产厂,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年,实际产量28万吨/年,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番茄酱加工商,直接参与国际番茄酱市场的定价。

做好产业整合、战略提升的3点体会

1.深入的行业研究和产业研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德隆的投资理念在于发现和创造传统产业新价值,强调从现有资源入手进行延伸,通过深入的行业研究发现价值,进行行业性投资。为此,德隆建立了强大的国际水准的专业研究团队,涉足140个行业,长期跟踪,系统研究,并已建立了专业的数据库。比如:德隆对食品产业的行业研究已有多年,仅2003年,我们就有数十项该行业的专业研究报告

2.国际化道路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德隆在产业整合、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一直在寻找一条独特的传统产业国际化道路。

我们认为:传统产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有充分的市场容量和增长空间;
有成熟的技术和过剩的生产能力;
劳动力过剩且劳动素质不高。因此,我们运用全球通行的标准看待中国的传统产业,发现传统产业被低估的价值;
通过改善管理机制,迅速提升并挖掘其新增价值。

作为战略投资者,德隆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国际化道路方式。在生产制造方面,我们有别于传统的"生产设施向外转移"和"国外投资设厂"模式,而是采用"国内收购兼并,实行资产重组,形成生产规模"和"建立国产化生产基地"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我们摒弃传统模式的"自己创建品牌"和"自己开发市场"的方式,通过战略联盟,建立国外的运作平台,采用国外成熟的品牌和销售网络。

3 .产业投资要与资本运作相结合

只有依托资本市场,才能更好地通过战略并购进行产业整合。其结果不仅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盘活了资源存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河番茄产业的投资大多是直接募股资金,加工企业约5亿元的投资均来自于募股。对企业来说,通过产业扩张,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从而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并购正是顺应时势、扩大生存空间、适应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

产业国际化也需要资本运作。全球经济一体化大都是通过资本输出和资本重组实现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必须通过产业重组来提高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关键产业或领域与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对我们而言,顺应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要求,通过并购无疑是最快捷和有效的进入途径。

产业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信产业;
竞合博弈;
开放式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6261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3G应用技术的成熟以及4G通信技术的出现,智能手机为电信业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根据美国手机广告公司AdMob公司的统计,3G网络中智能终端的移动数据流量是一般手机的10倍,另据无线ISP公司Boingo Wireless的统计, WiFi网络上近90%的流量来自于智能手机终端。而以Apple公司的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系列产品和服务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电信产业的经营模式,这集中表现为中国电信产业价值链由“单级核心”向“多级核心”演变[1]。在此过程中,Apple公司通过与签约运营商共享由iPhone系列产品和服务带来的新增用户收入,开创了新的终端商业模式。这一新的商业模式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手机定制”模式,而且催生了开放式电信产业价值链系统。在此系统中,作为终端设备制造商的Apple由于为行业制定了新的标准,其在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发生实质性变化,与电信运营商一起形成产业价值链系统中的“双核心”,并通过新标准与新附加业务的引入不断扩展价值链,带动产业价值链各个子系统的业务增值,不断延伸价值链条,从而向开放式生态价值链系统演进。在新格局下,本文就“双核心”电信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开放式电信产业价值链系统的重构,从而为实现电信产业的进一步繁荣与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及价值创造机制

(一)开放式新型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传统“单核心”电信产业价值链模式下,内容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受到运营商的支配,无法改变电信运营商处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系统的最高层并处于核心的垄断地位这一现实,因此在价值分配中电信运营商获利最大[2]。但随着iPhone产品和服务的出现,iPhone在确保产品可以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大量签约用户的前提下,Apple公司作为终端生产商与电信运营商签署独家合作协议,通过该途径新增的用户收入将由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共享,开创了新的终端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表现在Apple通过与运营商签订排他性协议,然后共同宣布iPhone的购买者必须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该运营商的网络,iPhone同时通过Apple和运营商的渠道销售,在合作中占据了强势地位[3]。在新的产业价值链系统中,原先作为终端设备制造商的Apple由于为行业制定了新的标准,其在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发生实质性变化,成为产业链中的制高点,并与电信运营商一起形成产业价值链系统中的“双核心”。在该产业价值链体系下,Apple具有超越电信运营商的市场控制能力。突出表现在:Apple占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且具有很高的用户忠诚度;
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失去对终端的控制权,包括其外形、性能、设置等;
iPhone的大部分服务旁路了网络,移动搜索等,削弱了传统运营商对服务提供商的控制;
iPhone的safari浏览器可以使所有的互联网内容搬到iPhone上,削弱了传统运营商对内容提供商的控制。

与以电信运营商为“单核心”的产业价值链系统相比,在新价值链系统中,由于提供iPhone系列产品与服务的Apple公司将新的标准引入产业内,使产业价值链的构成与性质发生了彻底改变,在产业价值链的构成进一步复杂化的同时,将产业链从原先的半封闭式系统彻底转变成为开放式价值链系统。开放式的产业价值链系统在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带动了相关新型子产业系统的发展,Apple公司成为新产业的引导者,并通过与签约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利合作共同构成了新产业价值链系统的双价值核心。由于在这种“双核心”价值链系统中,Apple公司实际成为价值链的最高层,能通过自身在价值链系统中的地位优势为用户提供持续不断的、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价值创造具备可持续性。新的产业价值链的发展带动了各种新型子产业系统的发展,还能为整个产业价值链创造出更多的额外新价值,使新的产业价值链得到不断延伸,系统的整体价值也得到了不断增进。因此,可以认为在“双核心”的新型产业价值链中,Apple公司成为整个产业价值链系统价值创造的主导环节。

(二) 开放式新型电信产业价值链价值创造机制

传统产业价值链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价值创造,一是在产业内或产业间实行大范围的一体化整合创造价值[4],该种模式主要依靠电信运营商通过产业内部和外部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电信产品和服务消费的需要,从而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加,这种整合不是松散的组织形态,而是一个存在技术与知识联系的紧密集合体,这种紧密的集合体所创造出的价值总和远远大于单个价值主体单纯所创造出的价值总和;
二是通过电信产业价值链的纵向分解延伸创造价值(骆品亮、王婷,2007),该模式主要是依靠更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并借助于电信产业内部的深度挖潜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而不断延伸价值链并扩展价值。对于电以信运营商为核心的传统生态价值链体统而言,无论是采用一体化整合还是通过产业价值链的纵向分解以及利用专业化分工来增加价值链系统总体价值都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因为传统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的价值链系统是一种半封闭式系统,新价值主体的进入因存在障碍而难以增加。因此,只能对现有产业价值链系统进行改造,使之由半封闭完全走向开放[5]。引入开放式电信产业价值链,才能在现行价值链系统下不断拓展新的价值主体,由此创造出新的通信产品和服务,从而在现有产业价值链之外创造出全新的价值。通过引入新的签约运营商和制定标准的终端提供商以及其他全新的价值创造主体来构建出新的产业价值链系统,在该系统中签约运营商与传统电信运营商之间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来实现互利合作;
通过新标准引导新的内容、服务、软件及其他类提供商进入产业价值链系统;
通过向终端用户提供全新的具有多样化和无限升级能力的产品和服务来引导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赢得大量新终端用户的进入并获得新的价值来源,通过大量全新价值主体的引入造就出动态开放式的产业价值链系统。此外,通过改造与升级原有电信产品和服务并使之与新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兼容,还能在维持现有电信产业价值链价值总和保持既定的前提下,使价值链系统价值总和得到巨大提升。

二、电信产业价值链系统的竞合博弈

通过建立电信产业价值链系统的竞合博弈模型,进一步说明开放式电信产业价值链系统的价值创造机制。

(一)电信产业价值链系统的短期竞合博弈

推荐访问:价值 产业 五篇 产业价值【五篇】 产业价值(精选5篇) 产业价值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