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系范文第1篇自牡丹江市成为全国28个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以来,哈尔滨南岗区再次获得创建资格,大兴安岭地区北极村北极光节系列节庆活动也于2011年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文化体系【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文化体系范文第1篇
自牡丹江市成为全国28个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以来,哈尔滨南岗区再次获得创建资格,大兴安岭地区北极村北极光节系列节庆活动也于2011年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牡丹江市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经于2013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其创建的“六项引领行动”,“3+4”推进模式,为区域性乃至全国范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示范,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就初显。依托于这些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研究也如火如荼。2013年5月,由老艺术家刘国仲发起的公益性民间机构———牡丹江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成为传播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国学人才的文化阵地;2014年1月,极地艺术研究会在牡丹江市成立。该研究会由我国著名冰雪艺术画家周尊城先生与牡丹江大学携手创建,依托于雪城的天然资源,该研究会成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培养艺术人才的又一个摇篮;2013年7月,由齐齐哈尔市摄影家协会副**曲奇华创办的齐齐哈尔市文化创意研发中心、关东书画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营,该中心对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信息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一批文化精品纷纷面世。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哈尔滨市组织的朝鲜民族打击乐《四物游戏》获得音乐门类作品“群星奖”;哈尔滨话剧院大型原创史诗话剧《索菲亚教堂的钟声》以戏剧形式展现了哈尔滨百年发展的历史文化特色,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哈尔滨歌剧院根据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茉莉飘香》一经上映就受到了全国53家新闻媒体及网络的广泛关注;由齐齐哈尔马戏团学员班表演的《高空四人技巧》等三个杂技节目在黑龙江省第三届艺术教育成果调研评比中获得三项大奖;齐齐哈尔市编排的大型民族风情音画《达斡尔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得表演金奖等十一项奖项……。
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失衡
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都应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参与。但是,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还主要是由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主导的,他们往往以培训、举办讲座、论坛、咨询等方式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有所发展,但是也主要是以秧歌队、广场舞蹈队等公民个人自发形成的文化供给方式存在,有规模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共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尚未发育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3]显然,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距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供给中,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企业冠名等形式丰富地方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方式,如,“齐齐哈尔啤酒文化节”就曾经以“金马·香江花园杯”和“中汇城杯”进行冠名,通过企业提供经费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但是,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城市和文化品牌市场意识还非常淡薄,不能够充分重视各类企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例如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龙江讲坛”等,都没有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单纯依靠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力量势必会造成供给主体的失衡,无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后劲不足。
(二)公共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文化体系范文第2篇
所谓机遇,是说我国未来5—10年的经济社会形势会有更加健康的发展,而发展会给改革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当然这些机遇同时也会提出新的问题,因此也是新的挑战。
首先,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今后5—10年的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大量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工业化城市”和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集市型城镇”将要向现代生活和消费城市转变。这个时期,公民权利的意识将迅速觉醒,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将急遽增长。
其次,也是在这一时期,一个人口数量较大、相对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将会出现。这个阶层不仅将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而且将会表现出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更大意愿。
第三,还是在这个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原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职能将被释放出来。这就为第三社会部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因此无论从需求的方面,还是供给的方面说;
也无论是从物质准备方面,还是体制环境方面说,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新构建目标的条件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充分。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特别需要精心设计,适时出台各项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使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有一个较大飞跃。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中长期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精心进行制度设计,构建链条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们认为,一个能够保障每一个人充分发挥文化创造潜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分享社会、经济、文化进步成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政府的“执行力”较强,财政资金较为充裕,“做什么”的问题较为容易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突出出来。
“怎样做”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构筑一个链条整齐、决策民主、廉洁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建设好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搜集环节,以及这些表达基础上的公共选择环节。接下来是建立民主、透明的公共文化预算体系,让预算形成、拨付、分配、执行、审计、验收所有环节成为全程可监督和可问责的。要有效克服对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就要以具体的制度设计来实现决策机制公开化。
2、适当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比例,使文化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到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在文化发展上有较长时间的投入不足,历史欠帐需要尽快弥补。有研究表明,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程度以上国家文化投入占财政投入1%以上,比我们目前的投入水平(0.4%上下)要高出一倍半还多。在国际比较中,我国各类图书馆、博物馆馆藏水平之低首先就是投入差距造成的。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在未来几年迅速提高文化财政投入的比重。经过这一段高投入期以后,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家财政能力相匹配、与我国文化大国和文明古国地位相称的、长期而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的预算安排。建议对此首先进行专项研究。
3、以改革的精神,吸取国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经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格局。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私人品还是公共品)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差距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必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又不应全然垄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
而是应该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换句话说,政府一方面要直接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制定规划和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使得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能够产生放大效应,起到主导和导向作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4、改革一线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更加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优质文化内容服务。
继续推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的一线文化机构改革。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应根据其提品的公共属性或商品属性进行区分,根据机构的营利与非营利性质进行区分,让原文化事业单位中更多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和营利的文化机构回归市场,成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提供日益丰富的竞争性文化商品,从而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用在刀刃上”。同时要鼓励国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各类文化产业机构、民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展开服务效率竞争,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持续的体制机制创新。
5、采取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适度强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
文化体系范文第3篇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践行可持续的质量发展观
学院高度重视质量文化的建设工作,把质量文化当作校园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认为质量文化是学院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核心与基础,是教学质量保障达到预定目标的精神力量,切实发挥质量文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引领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培育质量意识,达成共同的质量价值观。
一是把握质量文化的基本立足点,形成可持续的质量发展观。对于学院内部质量文化问题,学院从高校作为教育机构的教育属性来认识其基本立足点,即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终归要落实到人的培养,尤其是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这便决定了教育决不能过于功利化,教育质量决不能仅以某些狭隘的、短期的功利目标为标准。为此,学院的质量管理和评估除关注可量化的指标外,更关注全面、长效、可持续的发展,如关注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底蕴、专业特色、教学风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学院质量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着眼于高校自身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的质量发展观,学院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树立“适应、服务和引导社会”、“以育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培育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另一方面树立“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理念,重视学生精神、心理、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等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二是营造浓厚的质量氛围,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学院始终强化“突出发展内涵”和“质量兴校”观念,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院的生命线。通过实施“教学质量建设工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教学改革成果,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树立了“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在学院上下形成了“质量就是生命”的共同的价值取向,“教学为本”“质量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已内化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注重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遵循以人为本、注重过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注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纲要》《周口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管理规范》,形成了“开放・两线・三级”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管理决策体系,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教学资源管理体系,教学过程管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改进体系五个子系统,建构了独具特色的“一开二离三层四维”型体系。“一开”是将教学前端(招生、入学教育等)、教学后端(就业指导、质量调查、社会评价等)纳入保障体系,达到体系构成要素的“开放”。“二离”是教学运行线和教学评价监控线(两线)同时独立运行,实现管办评的“分离”。“三层”是构建校、院(系、部)、教研室三个层面的“三级”网络系统,把院(系、部)和教研室作为教学的管理实施和质量保证中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四维”是建立校级督导专家组、院(系)督导专家组、教研室质量管理员、学生信息员四支(四维)队伍,广泛开展督学、督教、督管、督建工作,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部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该体系以教学质量管理控制为重点,以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为目标,明确五个子系统逻辑递进关系,确立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监测和改进等体系的工作任务、职责和权限以及工作方法和路径,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观测点互相关联、互相促进。其运行流程思路清晰:达成质量共识――分析、研究质量生成过程――寻找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标准――收集关键控制点的质量信息――实施关键控制点质量评价反馈并应用于质量管理调控、质量改进与提高。
强化质量行为规范,制度与队伍的保障作用到位
学院教学工作管理队伍由主管校领导、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等人员组成,共计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副高职称)7人,其他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学院(系)的教学管理队伍主要由院(系)教学工作主管副院长(副主任)、教学秘书和教务员等构成,共计55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占94.5%。目前,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稳定,学历、年龄、职称和专业结构合理,大多数有多年教学管理岗位工作经历,具有较强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整体素质和管理效率较高。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熟练掌握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经常听取师生意见,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规范办事流程,不断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学院修订完善了课堂与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与监控、考核与学籍、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涉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室、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学队伍、教学督导等方面,形成了较为规范和完备的制度体系。管理人员按制度规范化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凸显体系核心要素,体系实施成效显著
学院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的过程中,把人才培养当作核心任务,聚焦于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推进归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凸显评价和改进两个核心要素。在评价中重视引入学生的视角和维度,明确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是学院的“首要追求”和“根本使命”;
在质量改进方面将立足点归于质量管理,使学院由过去从投入的角度提高质量转变为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提高质量。
一是内部评价推进有序。在实际教学管理中,认真开展评教、评管、评学活动。以评教、评学活动为例: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考试组织等重要环节进行专项评估,同时了学院十分重视社会评价,注重校友、行业协会、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等的评价,让社会参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
文化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课题,是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公益性文化事业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上的一个重大举措。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认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文化部门的核心职能,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是政府的文化责任,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搭建好政府联系和基层群众的桥梁和平台。
一、着力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台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以及创建文明城市、文化先进县(市)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文化馆(站)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落实人员编制,保障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顺利建设、正常运转和公益性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各级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更应当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大责任,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让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强化公益和服务职能,明确基层文化馆的主体地位
文化馆体系具有的“两馆一站”,是国办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工作性质有主导性和服务性,工作内容有普及性和综合性,真正体现文化馆体系存在价值的还是其鲜明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功能。群众文化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馆的职能,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素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即是以群众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文化馆的主体专业职能是群众文化,目前很多的文化经营依然属于群众文化社会化发展的范畴,但不能将产业化作为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化运作的扩大,一些依托文化馆体系自身力量推出的带有产业化发展倾向的引导性的、低偿的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与文化馆自身使命相抵触,应当严格控制在准公益的范畴之内。当然,这些项目一旦形成文化产业,则应与文化馆事业相分离。
三、要积极探索文化下乡活动常态机制
实践证明,“送戏、送电影”活动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成为加强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要通过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活动,逐步把文化下乡活动经常化、常态化,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服务。各级文化馆、文化站要坚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各种有效形式将文艺演出、影视放映等文化产品送到农村、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要充分发挥群众文艺团队的作用,创新形式、创新载体,使文化下乡活动扎根基层、长期坚持。
四、努力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关键在于队伍、在于人才。工作在基层一线的骨干的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成效。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事基层文化工作,首先要有热爱之心。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较多,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但也是一项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工作,是我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要切实认清肩上担负的重任和大好前景,安下心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去。与此同时,要在“钻业务、懂业务、精业务,做行家里手”上下功夫。我们要善于挤出时间、合理安排,有计划地认真学习做好文化服务工作的业务知识,深入把握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需要、新特点、新趋势,深入掌握做好文化服务工作的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努力做一个素质过硬、合格称职的基层文化工作干部。
五、大力发展基层特色文化
培育基层特色文化,组建特色群众文化团队,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要以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为主要阵地,引导基层群众开展文艺表演、卡拉OK演唱、戏曲演唱、游艺活动、社区特色文化展演、民间艺术展示等各类文化活动,鼓励群众自编自演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文化馆、文化站业务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辅导、调研、培训,加快特色文化团队的培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各市(县)区文化馆,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组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节、邻里节、特色团队展演等活动,努力提高层次、提升质量,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六、积极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手段
文化体系范文第5篇
1.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文化内涵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和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际体育竞赛,而且是影响深远、参与人数最http://多的社会文化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奥林匹克教育有它自身的内涵、方法、手段和理论。前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从最广泛、最完整意义上来说,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独特性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正是这些潜在的文化功能,使体育运动汇入了世界和平、进步、团结的洪流。
2.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诠释
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尽管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各有特点,但是体育文化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参与各种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以体现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使校园内呈现出一种体育文化环境。良好的体育风尚,能够活跃校园生活的精神氛围,使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浓郁的体育风气,有助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境和发奋努力的情感,能优化心态,陶冶情操,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现代体育文化除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经济、政治功能以外,还具有促进人的社会化、调节人的情感等多元功能。体育文化的传播就是大力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大学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奥运文化与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联系
3.1奥运文化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3.1.1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并促进其创造性发展
教育性是校园体育文化固有的特征。校园首先是教育场所和教育环境,高校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拿名次,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强壮他们的体魄,健全他们的身心,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目的。奥林匹克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于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对青年一代进行伦理、道德及社会规范方面的教育,具有其他方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奥林匹克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广泛传播,广大青年学生应加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了解和理解,进而推动大学校园内体育文化节,以及体育科技知识讲座,健身健美、武术、太极拳、气功、足球、棋类、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等的蓬勃开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每一个成员既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又是体育文化的创造者。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并在其中创造性开展活动。因此,奥林匹克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1.2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和开放性
奥运会在不同国家举办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从体育比赛到艺术活动等,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奥运会吸纳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如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等折射出一种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在高校里的反映,具有民族特征。它不仅体现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和竞技性,而且反映时代的体育精神和主题。这从每年各院校举行的各类体育竞赛的热闹场面中就可见一斑。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它不断地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是开放的。因此,开放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大学生走出校园加体育活动,如观看各种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在社会开展体质与健康、体育与科学、全健身宣传与咨询服务等。奥林匹克文化开放性和世界性,体现了人类崇高的理想境界。通过对青年奥林匹克知识的教育,通过多渠道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青年将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从而进一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放性发展。
3.2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奥运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转贴于 http://
3.2.1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奥运文化的传承
发源于古希腊的奥运盛会,秉承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契合现代西方文化理念,融合东方先进文化思想,历经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和精神财富。在现代奥运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遇到怎样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项盛大的体育活动,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已作为一种传统被继承保留下来。这些文化的继承,让人们在了解承办国和承办城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真正体验奥林匹克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充分享受体育文化的视觉冲击和独特魅力。大学体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思想积极上进,身体健康成熟,理解奥运文http://化和奥运精神,能够把握其精髓,领略其实质。大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融合其中,激励当代大学生追求更高的体育价值,继承奥运文化。
推荐访问:体系 文化 五篇 文化体系【五篇】 文化体系(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