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合作创业【五篇】

时间:2024-01-18 15: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合作创业范文第1篇1、为什么我们选择合作当我们创业者不得不选择合作者的时候,我们选择合作!因为合作可以使项目很好的发展实施,合作可以使我们合作双方资源共享,合作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合作有(1)项目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合作创业【五篇】,供大家参考。

合作创业【五篇】

合作创业范文第1篇

1、为什么我们选择合作

当我们创业者不得不选择合作者的时候,我们选择合作!因为合作可以使项目很好的发展实施,合作可以使我们合作双方资源共享,合作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合作有

(1)项目与项目的合作

(2)项目与人的合作

(3)项目与技术的合作

(4)项目与资金的合作

(5)项目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2、合作目的与目标

商业合作需要相同的目的和目标,有了一个共同的创业目标,才能走到一起来,所以目标的正确与合作有很大的关系!也是能否找到合作伙伴的关键,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合作伙伴选择你的主要,当中,合作伙伴对你的项目的可操控性人的因素会很注意!当你有了任何一种资源的时候,在选择合作者,看中的合作伙伴必然有很好的可合作资源,这种资源就是你的合作目的,目标是在行业上的地位,有了清楚的合作目的和目标,合作才能成立。

3、合作伙伴的职责

在合作初期,创业合作者要明确合作伙伴的各自职责,不能模糊,要能拿出书面的职责分析,因为是长期的合作,明晰责任最重要,这样可以在后期的经营中不至于互相扯皮,反目成仇,好多的创业合作中会有问题,就是因为责任明细不够!

4、合作过程的投入比例利润分配

合作投入比例是合作开始双方根据各自的合作资源作价而产生!因为投入比例和分配利益成正比的关系,也要书面明细清楚;
当然根据经营情况的变化,投入也要变化,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分析后期的资金或者资源的再进入情况。如果一方没有融资的实力,那另一方的投入会转换成相应的投资占有股,来分配投入产出的利益!根据合作双方约定的书面分配合同,分配双方的利润,

5、合作方的退出机制

合作要想好不合作,当一方退出,什么时候退出,退出时的投入比与退出比的比例,以及怎样补偿,是谁承担?这些要提前书面明晰,签到合同里,项目的后期合作双方都能顺利的结束不必要的瓜葛,不要义气用事,以为大家是朋友不必计较的心态!合理的退出机制是合作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6、合作过程摩擦的预防

合作双方之间得摩擦主要是后期经营权和利润分配的矛盾,合理的安排合作职责,明晰合作双方的利益,保持一个良好的经营合作氛围,预防摩擦,重视摩擦,解决摩擦!良好的合作心态是解决摩擦的方法!

7、合作之间建立商业信任

合作创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大学生;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54?02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用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人,即通过一系列与创业相关的教学实践,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之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其作为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或作为就业者的就业力[1]。社会和用人单位正越来越重视就业者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执行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等个人素质。

校企合作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指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人才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其优势在于丰富的人才资源,且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超前的学术思想,但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相对匮乏,在人才培养实践阶段相对薄弱。而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在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乃至实践方面较之高校更具优势,校企合作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学生在两种环境(学校环境、企业环境)、两种角色(学校学生、企业员工)的转换中,在两位导师(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异质知识尤其是非常宝贵的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共享,经由实践来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转换,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宝贵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从优势互补、知识分享的视角出发,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基于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需要,对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加速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更好的开展校企合作以促进创业教育,应从高校、企业、学生三个不同的方面同时推进,形成合力,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校企合作中高校的角色与任务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强调培养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所授知识应跟上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能体现最新的技术应用,因此必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教学体系。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工程训练与实践,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强项,将“课内实验系统综合实验工程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相互贯通,有机衔接,形成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由此构建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与能力。

2. 面向产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

高校应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通过与行业的定期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人才需求高层峰会,保持与毕业生的沟通以及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回访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各类人才需求类型、标准、规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需求,体现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深入研讨面向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针对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专业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两条主线并进,构建面向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3. 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稳定的实习基地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强项,搭建良好的校内外实践平台,以直接面向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牵引,加强课内实验、系统综合实验、工程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课内实验、系统综合实验、工程实训、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之间的有机衔接以及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无缝对接,建立和完善“课内实验系统综合实验工程实训企业实习”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与企业合作,在实训阶段鼓励企业“先期介入”,在实践环节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教师配置等方面与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使企业参与度最大化,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训氛围,加深学生对时间创新的理解,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的角色与任务

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利用自身条件协同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1. 企业应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参与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主动的,义不容辞的承担这一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让企业在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提升竞争实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提供场地与资金支持

企业可以建立创业基地,让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取得创业实践经验。可以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指导、商业经营、项目扶植以及创业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3. 实施“校企双导师制”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为使学生的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的学习紧密融为一体,探索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紧密结合的“校企双导师制”,企业应安排有实践经验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有深入了解的企业导师参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所谓“校企双导师制”即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导师共同承担同一课程、同一教学环节的授课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校企人员共同制定教育方案,针对创业教育修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准备上相互切磋、在教学组织上相互配合、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在教学方法上各展其能地实施实践教学。

(三)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中,应调动大学生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1. 树立创业意识

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自觉转变就业观念,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及竞赛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明确自主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生存和发展必备的能力,创业能力的自我培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任务,把自主创业看做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2. 培养创业知识及技能

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其作用的发挥是以整合各种创业知识为前提的。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具备如自我激励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行政管理能力、良好的艺术修养、应变力、环境适应、艰苦奋斗的精神、人际关系、抗挫力的创业精神等方面的社会综合技能。

3. 培养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的本质是面临极不确定及模糊的背景预想并制定的发展战略。因此,创业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态度、性格及意志品质。创业心理品质决定了学生对创业的取舍、价值观以及遭遇挫折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文思.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

[收稿日期] 2013-11-01;
[修回日期] 2014-01-09

合作创业范文第3篇

本研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是指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等的应用、转化与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受资金、人员、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太可能成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环节的主要承担者,但其在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等的应用、转化与推广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农民是创新科技的最终使用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户的集合体,不仅可以作为平成技术孵化和商品中试,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反馈生产实际的技术需要,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在生产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经验

北美、欧洲、日韩等地区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主要就以上典型的国家对农民专业组织人才培养、成员教育和政府的支持政策进行探讨。

2.1注重人才培养,建立科技人才培训体系

农业发达国家均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人才的培训体系,通过高校、培训基地和示范区培养人才。加拿大属于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之一,政府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建立了高效实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拿大政府财政投入向农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保证其科研经费充足,教师待遇优厚,教育手段先进,教育环境优良,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从事农业专业学习。日本和韩国农协也非常注重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农业教育。在日本,农业教育非常重视产学研相结合,通常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要先到农场进行实践劳动,等有了切实的体会,再回到学校学习相关的生产技术理论和知识,又再到农场进行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既能掌握生产技术又懂得经营管理知识。在韩国,农协大学、中央教育院和6家从事专门培训的教育院共同构成农协教育的核心,其中,农协大学和中央教育院分别培养农协工作人员和各级农协领导者。据统计,韩国农协工作人员每年都有机会接受提升职业能力的相关培训。

2.2重视成员教育,区分培训对象

国外农业发展水平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较高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在美国,由联邦政府农业部的农业合作推广局直接负责合作社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为合作社编制培训资料,并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在荷兰,每个年轻农场主都必须经过初等农业教育训练;
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几乎覆盖了整个农村。加拿大采用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多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式,让有需要的人依据个人的自身情况做出选择。在日本,农协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向成员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服务。农协会对成员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和日常生活方面开展全面的指导与培训。韩国农协依据《农协法》规定的农协的责任与义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专业培训,主要由农村振兴厅承担;
农协成员农户的生产经营知识、技术培训及经验交流,则由农协负责。韩国6家从事专门培训的教育院主要培训农民,包括3~5d的短期培训,内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全部费用农民只承担不足10%的生活费,农协支付其余的培训费用。

2.3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各国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均采取了立法、税收、财政等多种措施对其发展加以引导、支持、监督,使其健康发展[5]。德国的合作社虽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德国政府为它提供的立法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5年内可享受创业资助,包括人工费用、办公设备和咨询费;
为农业企业提供咨询、农机出租等服务的合作社免交法人税(25%)等。在日本,与农协相关的法律《农业协同组合法》最早是在1947年颁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该法也不断地被修整和完善,使农协的一切活动都有可靠的法律依据。日本农协是政府和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大多也是通过农协完成的。韩国于1957年《农协法》。此后,该法曾于1961年、1980年、1987年、1994年、1999年、2004年先后进行过几次大的修订。韩国《农协法》在第一章总则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制订《农协法》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通过农业人的独立的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人的经济社会地位,确保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

3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经验

国内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技术集成的基地、技术展示的窗口,一方面它联系着广大农户,要促进技术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结合,让科技惠及广大小生产者;
另一方面它联系着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要将农户生产中的实际科技需求与以上各单位的科技资源结合起来,让市场成为科技需求导向。

3.1开展教育培训,培养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起人多为当地“能人”或“大户”,包括种养、加工、运销等多方面人才,他们熟悉当地情况,了解每户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和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民培训的主要抓手,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及农时特点开展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的培训,主要目的是解决成员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教育培训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渐开始培养自己的乡土科技人员,这些人既掌握一定的生产和管理知识技能,又了解如何结合本地情况进行实际操作。如天津市静海县台头镇民发西瓜种植合作社开展西瓜技术服务和科技咨询,组织本地农业科技专家、科技致富能手和外聘专家教授授课、典型讲解和田间指导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

3.2加强科技与农民的结合,加快了科技传播速度

技术咨询与培训功能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是通过试验示范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北京营坊昆利果品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行间生草技术、林下套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行间造景及铺设园艺地布等多项技术示范,使合作社的生产过程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牌形象逐渐提升。农民通过实地观摩,切实感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实惠,普遍愿意尝试新技术,充分体现了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二是通过教育培训进行推广服务。青岛双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大棚生产技术和葡萄栽培技术,由合作社组织成员聚会和开展科技讲座,并向合作社成员发送印有葡萄生产与管理技术要点的年历和挂历,合作社利用平时的点滴机会开展各项强化技术信息的服务。三是通过统一服务管理进行推广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生产标准化制度,进行技术统一、市场统一、管理统一等服务管理,引导合作社的成员按照标准化要求使用农资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率。天津市静海县广发蔬菜种植合作社发挥其整合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势,先后与天津市蔬菜所、天津市农业图书馆、黄瓜研究所、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合作社为平台,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推广蔬菜种植新技术,现场解答蔬菜育苗、栽植、田间治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问题,同时还向农户传授反季节蔬菜的生长调控技术,实现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3.3注重产学研结合,产生了大量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相对于单个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平台,可以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开展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孵化与商品中试,反馈新科技成果在实践生产中的细化建议。也有农民专业组织开展产学研结合活动,不少农作社作为参加单位或主体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民专业合作组也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施峰勇调研了杭州市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05—2007年期间承担的项目数量,结果显示,73家合作社总共承担了49项区(市、县)以上科技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星火奖1项,丰收奖6项,其他科技奖3项,科技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21项。河北省冀州市护农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2014年先后取得2项涉及农机技术的国家专利,由该合作社研制开发的膜下喷药式多功能棉花播种机已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
开发线状喷雾结构喷头,被冀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1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枣阳市林丰果业专业合作社所创新的“第一年种桃树,第二年收桃子”的“三新三高一快”桃树种植新技术,得到了国家肯定;
截至2014年6月,该技术已辐射6省20多个县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

4启示和借鉴

合作创业范文第4篇

汽车产业;
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平台

F0629A

王力(1982-),男,安徽合肥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技术经济;
沈蒙蒙(1991-),女,安徽庐江县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汽车产业链合创新行为与效率分析——以安徽省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sk532。

一、合作创新的四个发展过程

(一)封闭式创新

作为传统创新的起点,封闭式创新试图以获得核心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Whelan(2011)认为封闭式创新主要是在雇员网络中产生。企业在组织内部进行能力开发,而这些能力对外界是完全秘密的,具体的研发模式是封闭式的、高度集权的内部开发模式,建立在纵深研究结构基础上的中心研发实验室模式,研发资源自给自足。基于此,如果创新成功,则企业会成为市场中的先发者。

(二)协同创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市场呈现诸多变化,加之日益复杂多样的产品,使得组织很难期望依靠单一能力优势保持竞争优势。以自我依赖和自足性来对应全球竞争及复杂多样产品的研发来说已无法完成目标。因此,吸纳合适的合作伙伴加入到企业创新活动中去,联合企业核心能力与其他企业优势能力,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开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能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合作机会,形成跨组织的合作关系。

(三)开放创新

Chesbrough(2003)提出“开放创新”这一名词作为内外合作创新以此来实现价值创造。与协作创新相同,开放式创新表现为创新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也包含其他合作主体不同之处是,开放创新强调通过构建一个新的创新生态系统来建构一个覆盖世界范围的价值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元素可以组成连贯性、具备“无缝”协作安排的价值创造方案。其中,组织自身能力与外部创新能力的集合是开放创新的核心。

(四)合作创新

当前,集体智慧和众包(Crowdsourcing)通过正式渠道或社会网络进行传播越发可能。Von Hippel(2011)强调,合作创新强调的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新创意和方法从多元化的、内部和外部源头获得,以此为股东、消费者来创造新价值和经验。合作创新平台有效稳定运行通常是根据合作主体之间协议、经验及合作来实现。如此,即使通过竞争也很难实现对创新产品的模仿。

二、安徽汽车行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

在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上,Consoli,D等(2008)根据菲亚特汽车发展历程,在各阶段创新模式特征的基础上,构筑了菲亚特汽车合作创新平台。对中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朱杰(2008)从产业集群角度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的三大创新平台,包括管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品牌创新平台。对安徽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而言,也有一些具体平台构建理论研究和实践。如解双青(2009)在汽车行业技术战略选择中,构建了安徽企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郝丹(2011)则更为细化地构建了汽车产业战略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其中,菲亚特合作创新平台搭建,将研究视角注入到创新平台微观企业的创新行为及其交互机制上,对于其他涉及创新行为的影响者,特别是政府并未做到深入研究,这可能是因为具体国情上的不同。在研究中国和安徽汽车产业具体创新过程,均看到了政府的具体行为。其涉及内容在于创新制度环境建设和服务上,而对于微观力量自发行为或短视特征,有时需要政府的直接推动和主导。同时,在安徽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建构上,也是将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对细化的合作创新平台构建,并未涉及较多。具体实践上,安徽汽车产业正逐步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如2010年成立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涉及23个单位,包括整车企业、核心部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目标是为推动整个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带动省内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

图1为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第一,构筑汽车产业合作创新的内部平台,即以汽车整车企业为核心,在各类合作伙伴(供应商、高等院校等)、外部者(信息服务公司、培训公司、营销、物流等)、政府、消费者构建外部联系,形成集中化的内部网络体系;
第二,则强调与各类国际平台的对接,包括国外汽车创新平台、整个创新平台上所包含主体的对外连接。第三,上述内部创新平台和外部创新平台强调并举性,即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内部平台与外部平台构建的同时性。

图1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

三、促进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发展建议

(一)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汽车产品创新平台所涉及行为者较多,内部各创新主体,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企业、整车集成商、与汽车产品关联的电信运营商、IT服务和软件服务供应商,都需要以自身能力开发为依托,构建自身优长能力优势,并结合安徽地方汽车产品实际特征,注重能力集成,形成能力体系。

(二)树立开放思维,积极探索关联渠道

要求各创新主体能够树立开放思维,积极探索与汽车产品相关联的渠道,注重对潜在创新主体的选择,强调建立综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对可能的创新主体进行筛选。注重与各现有和潜在的创新主体的交互,形成“端对端”的交互机制,并构建相应的协议安排来维护合作创新各主体的利益。

(三)深入研究消费者行为

注重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区分影响国内和国际消费者行为的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市场调研,并针对消费者行为特征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并制定适合的、有针对性的各类营销策略,做好市场开拓和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Von Hippel,E,Ozawa,Sand De Jong,JThe age of the consumer-innovator[M]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1:27-35

[2]Consoli,Dand PPPatrucco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the governance of knowledge:evidence from Italy and the UK[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8,17(6)

[3]朱杰,李溥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8)

合作创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间合作;
合作创新;
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4)01-0007-10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日益复杂、技术创新成果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创新技术融合的加剧,单个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间合作创新成为提高创新绩效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土地、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刘易斯拐点到来之际,大量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而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正是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合作创新作为创新活动的一种类型,其创新绩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影响程度多大……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答。

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内一直以来对创新合作的研究重点在于产学研合作,而对于企业间合作创新关注较少。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在利用廉价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提升科研能力不够重视,高校科研院所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但是高校科研院所自身机构性质的限制及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不成熟等原因,使其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是远低于企业,具体地对于国家重点高校来说,承担的课题性质主要为部级重点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主要应用于基础性研究领域,很难走向市场化;
而对于地方工科类院校,无法得到重点高校雄厚的研发支持,成果转化难度也很大[1]。2004年的数据显示,高校申请专利12997项,占全国申请量的4.7%,授权专利5505项,占全国授权量的3.6%,发明专利授权约为1.8%,而且专利许可实施率不及10%[2]。现如今,很多企业遇到发展的瓶颈,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不断涌现出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顺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将研究视角从产学研合作转移到对企业间合作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合作创新的内涵研究

合作创新的实践起源于20世纪早期,英国为了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技术问题而成立了以行业为单位的技术联盟。195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积极支持企业成立行业研究协会的产业政策,使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受日本成功经验的启示,80年代初美国和欧盟也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合作创新。近年来,我国也大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机构数量经历了1999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的递减之后稳步上升,但是对合作创新方面鼓励的重点还是在于校企合作,而对公司间合作的鼓励政策相比国外要少得多。

企业间合作创新的现论源于上世纪80年代,Fusfeld和Haklisch(1985)从研发的目的和组织形式视角提出,合作创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研发目标,分别投入创新资源而形成的“合作契约安排”,是创新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这种合作形式有利于取得具有特定用途、市场前景不确定、难以转移的资源[3]。Aspremon(1988)等从博弈论和经济模型角度,认为合作创新是一种节约技术研发成本,提高创新产出,同时还降低了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并将这种“外部性”内部化的企业行为方式[4]。Kogut(1988)从知识获取的角度认为,企业合作创新是为了学习、吸收彼此的具有隐性特征的专有技术知识,合作创新形成的联盟关系是是取得这种知识的有效途径[5]。Brown(1991)和Drucker(1993)等从知识管理理论角度指出,合作创新是企业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吸收合作伙伴的知识去产生更多的新知识,从而形成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6][7]。Badaracco(1991)认为合作创新是企业降低创新风险,缩减创新成本,获取外部知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8]。Teece(1992)认为,科技的不断融合是创造出新的技术有效途径,企业的合作创新是为了科技融合、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市场行为[9]。Williamson(1993)认为合作创新关系通过增加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克服企业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有限理性,建立起来的企业之间的信任,形成了一种介于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的经济形态[10]。Freeman(1994)等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定义了合作创新,认为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创新参与到一个创新网络整体之中,通过增加在创新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学习外部技术,吸收外部知识、信息资源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11-13]。Inkpen(1998)和Sivadas(2000)等认为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之间具有明确合作目的、规则期限的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和共担风险的联合创新行为,主要以合作研发为主要内容,是企业面对复杂技术、高研发成本、环境高不确定性时提高创新绩效和降低创新成本的一种有效的方式[14][ 15]。Das(2000)和Hagedoorn(2000)从战略管理理论角度认为合作创新是一种通过企业互补关系,有效整合各参与企业资源,以使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机制[16][17]。

国内最早的研究源于20世纪末,傅家骥(1998)指出,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18]。郭晓川(1998)提出网络合作技术创新是指由多个企业(在很多情况下也吸收部分研究机构和大学加人)形成的技术合作契约关系,由多个企业共同投入资源,参与到一个创新过程中,然后基于共同的创新成果,再进行后续的差异化创新,是一种反复交易行为[19]。罗炜和唐元虎(2001)指出合作创新是企业为了共同的研究开发目标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而形成的合作契约安排,它是创新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合作创新为企业的技术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20]。任荣(2010)认为,合作创新是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间的新型组织活动模式,会使得价值链中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实现资源互补,实现知识要素的重组,克服专利制度不完善,增加企业社会资源,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21]。程璐(2011)等认为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间进行合作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与知识资源的转移是相互耦合的,通过知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贯穿于合作创新的整体过程中,除合作收益之外,企业还将获得知识资源数量、质量上的增加[22]。杨齐(2011)认为合作创新的实质内涵在于主体间的知识交流、学习,隐性知识的传递是合作创新的本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开放式创新,还是网络化创新,都属于合作创新[23]。三、 企业间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的

4.区位因素研究

在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中,强调集聚的重要性,认为地理接近形成的集聚有利于企业的合作,合作创新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形式,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69]。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促进合作企业隐形知识的流通和交换。合作双方的互动过程越有效,越紧密,就越容易将知识和信息等要素进行共享和转移,合作方如果经常能够通过培训交流、面对面研讨、现场指导和共同实验等方式进行互动合作,那么他们的互动强度就比较高。如果合作方仅仅偶尔通过电话、邮件和传真、在线咨询等方式进行互动合作,那么互动强度就比较低[70],而产业集群带来的地理接近使人们聚集到一起,有利于信息的交流,有助于隐性知识的交换[71]。可以预见的是,当某公司位于一个拥有丰富互补知识资源的地区往往比其他知识资源缺乏地区更有可能获得知识外溢的好处。为了实现这些好处,公司需要用相应的知识资源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采取各种形式,例如劳动力转移,社会接触,设施的分享,非正式、正式的合作,通过参与R&D项目等等。因此,即使拥有相似的知识资源禀赋,集群合作强度的不同也会使得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不同[72]。二是产业集群降低了企业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73]。企业的集聚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在长期的合作中,某企业一旦发生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内其他与其有合作创新的企业就会及时了解到情况,通过停止合作等手段进行惩罚,这样便使得企业机会主义成本较高[74]。集群相当于起到了监督和治理的功能。此外,产业集群根植于地方性的社会网络,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统一的产业文化,进一步促进企业间信任与合作[75]。很多学者通过各自研究肯定了产业集群对合作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例如:潘忠志和高闯(2006)利用博弈论原理证明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创新活动趋向于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展开合作创新[76]。并在随后研究中,证明了集群内的企业在研发阶段趋于合作,并分析了一系列集群中可以促进企业合作创新的制度安排[77]。刘媛华(2012)通过构建集群合作创新的动力模型,识别了集群涌现合作创新的时期,即集群处在秩序与混沌之间的复杂阶段[78]。许箫迪,王子龙和徐浩然(2005)通过建立集群合作创新博弈模型证明了合作创新是集群企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模式[79]。李琳等(2012)理论分析了合作创新阶段和地理临近之间的关系。在研发前期阶段以及研发阶段中的开发探索阶段与试验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地理邻近是永久性地理邻近,在研发阶段的应用阶段以及研发后期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地理邻近是临时地理临近[80]。刘华容和曹休宁(2009)发现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正反馈循环,即合作行为促进了企业的反复学习,企业利用聚集形成的创新条件,加快了集群的创新活动,形成了集群的创新优势,集群创新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81]。

然而,地理的临近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封闭团体中成员过密或者“过度的”合作有时可能导致密集的网络,由于个体(和附近的组织)有自我强化的趋势去专心于本地的知识交换,所以这类密集的网络往往出现在地区层面[82]。但网络变得太密集,他们之中必然包含不恰当的或者冗余的关系[83]。由于成立和持续跨组织关系不是免费,所以这些关系就会产生了浪费,由于知识(即非故意的对公司未来竞争力关键知识)分享的泄露,这些冗余的关系很可能是对企业有害的[84]。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于地理临近作用的观点是多样化的。例如,Broekel(201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了区域创新绩效和区域合作强度的关系,以德国电子产业270个人力市场地区的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绩效和区域内、区域间的合作强度都成倒u型。那些具有平均区域内部和区域外部合作强度地区的创新绩效要高于合作强度极低或极高强度以及内外部区域合作强度不平衡的地区[85]。Fitjar和Rodriguez-Pose(2013)等考察了挪威产品和过程创新的来源,对5个挪威最大的城市地区的1604家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数回归分析来研究,得出了与外部地区合作比本地合作伙伴更有利于创新的结论[46]。Moodysson等以8个瑞典的生物科技公司所管理的创新项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本地合作方便性永远替代不了对专业知识的极大需求,这迫使企业克服阻碍,在全球框架下寻找合作伙伴。建议提升生物技术公司所在地区的政策向导,最好是加强本地资源利用和提供生物公司联系全球知识的资源相结合,而非推进次优选择的本地网络[86]。相类似的,Rees(2005)以远离高科技中心地区为研究对象,一般而言,这些落后地区常常被建议提升集聚和本地合作来变得更有创造性,但是通过对当地的医药生物科技和电子通许硬件产业的研究发现,跨地区、跨国的合作创新提供了关键的要素[87]。Alnuaimi、Singh和George(2012)发现跨国的合作不仅导致想法的产生而且还在产生更多更好的观点方面对参与的发明者产生了长期的利益[88]。He和Wong(2012)以新加坡143家制造企业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了非本地知识流动的理论发现,在新加坡,本地和非本地联系合作对于创新绩效的相对重要性在统计上无差别的,他们表现为创新的互补激励因素[89]。Doloreux(2012)等在研究创新的空间变化是否具有连续性时,发现创新的变化包含连续的空间与跨分割的地区,创新的地理性并不由公司的信息集中和创新合作行为所影响,这意味着公司层面创新的地理变化解释的失效,地理特性在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90]。

四、结论与展望

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以上的几点只是研究的重点,此外还有些其他因素,例如,市场技术环境特点,市场竞争竞争越激烈技术越复杂,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越高[91];
企业个人层面的联系,企业家、重要科学家的个人层面与外界的联系也是创新合作绩效大小的重要因素[92]。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提升空间。首先是实证调研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企业间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大部分研究的样本是一个特定区域,只考虑了少数因素,建立模型时,对可能的调节中介因素控制不足。已有的理论实践研究都还缺乏系统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建立多个因素的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其次是变量的度量。很多影响因素是虚拟的,不可直接度量的,用替代性指标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创新产出,很多创新产出的衡量往往是以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但是专利的保护是有期限的,很多核心的技术是没有申请专利的,这导致了创新绩效衡量的不准确。未来的研究需要建立一系列更有效的与创新相关的指标。最后是对中国的研究,理论分析较多,实证较少,未来需要多一些以中国为对象的实证研究,以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

总之,企业间合作创新对于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有很多,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并明白其影响机理,无论是对企业微观层面的转型升级决策,还是对国家宏观层面的创新驱动系列政策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强, 夏向阳, 赵莉.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6):151-153.

[2]刘细发.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9):53-55.

[3]Fusfeld, H. I, Haklisch, C. S. Cooperative R&D for competitor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5(6):60-76.

[4]D’Aspremont, C., Jacquemin, A.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 & 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5):1133-1137.

[5]Kogut, B. Joint venture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4):319-332.

[6]Brown, J. S., Duguid 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of-practice:
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working,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1):40-57.

[7]Drucker, P. P. F, Drucker P F. Managing for the Future[M].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8]Badaracco, J. The knowledge link:
How firms compete throught strategic alliances[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91.

[9]Teece, D. J.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992(1):1-25.

[10]Williamson, O. E. Calculativeness, trust,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 JL & Econ., 1993(36):453.

[11]Freeman, R, E. The politics of stakeholder theory:
Some future directions[J].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1994(4):409-421.

[12]Utterback, J. 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How Companies Can Seize Opportunities in the Fa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13]Arora, A. and Gambardella, A. The changing technolog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general and abstract knowledge and the division of innovative labour[J]. Research policy, 1994(5):523-532.

[14]Inkpen, A. Learning,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strategic alliance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8(2):223-229.

[15]Sivadas, E. Dwyer F R. An examination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new product success in internal and alliance-based processes[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1):31-49.

[16]Das, T. K. and Teng, B. 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1):77-101.

[17]Hagedoorn, J. Inter-firm R&D partnerships:
an overview of major trends and patterns since 1960[J]. Research policy, 2002(4):477-492.

[18]付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19]郭晓川. 企业网络合作化技术创新及其模式比较[J]. 科学管理研究, 1998(5):13-17.

[20]罗炜, 唐元虎. 合作创新与企业能力发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9):30-32.

[21]任荣. 企业合作创新本质的理论分析[J]. 经济问题, 2010(3):68-71.

[22]程璐, 程鹏, 孙立荣. 企业间合作创新演化博弈研究[J]. 经济问题, 2012(11):57-60.

[23]杨齐. 合作创新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取向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21):151-154.

[24]Ahuja, G. Collaboration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3):425-455.

[25]Miotti, L. Sachwald F. Co-operative R&D:
why and with whom?: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analysis[J]. Research Policy, 2003(8):1481-1499.

[26]Nieto, M. J. Santamaria, L.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for the novelty of product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 2007(6):367-377.

[27]Un, C. A., Cuervo, C. A. and Asakawa, K. R&D Collaborations and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0(5):673-689.

[28]Kang, K. H. Kang, J. Does partner type matter in R&D collaboration for product innovation?[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10(8):945-959.

[29]Inkpen, A. C. Pien, W. An examination of collabor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ChinaSingapo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4):779-811.

[30]Jensen, M. B., Johnson, B. Lorenz, E. Forms of knowledge and modes of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07(5):680-693.

[31]Huang, K. F. Yu, C. M. The effect of competitive and non-competitive R&D collaboration on firm innovation[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1(4):383-403.

[32]Gnyawali, D. R. Park, B. J. Co-opetition between giants:
Collaboration with competitor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11(5):650-663.

[33]Soosay, C. A., Hyland, P. W. and Ferrer, M.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capabilities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8(2):160-169.

[34]Nieto, M. J. Santamaria, L.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Bridging the Innovation Gap between Small and Large Firm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0(1):44-69.

[35]肖敏, 谢富纪.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2):75-77.

[36]丁斌, 李伟, 吕世平. 基于供应链合作创新的收益共享契约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8):1194-1198.

[37]Zsidisin, G. A. Smith, M. E. Managing supply risk with early supplier involvement:
a case study 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J].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05(4):44-57.

[38]Mishra, A. A. Shah, R. In union lies strength:
Collaborative competence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ts performance effects[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9(4):324-338.

[39]Singh, P. J. Power, D. The nature and 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firms, their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a supply chain perspective[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9(3):189-200.

[40]王洋, 刘志迎. 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链合创新”的博弈关系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0(5):67-70.

[41]付启敏, 刘伟. 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的联合投资决策――基于技术不确定性的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2011(3):172-177.

[42]蒋键. 供应商参与技术创新情况实证研究――以我国制造企业为例[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2(6):72-73.

[43]艾兴政, 朱中国, 唐小我. 存在技术溢出的供应链合作创新机制[J]. 控制与决策, 2012(11):1627-1632.

[44]刘志迎, 李芹芹. 产业链上下游链合创新联盟的博弈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6):36-41.

[45]Greer, C. R. Lei, 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ith Custome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2(1):63-84.

[46]Fitjar, R. D. Rodriguez-Pose, A. Firm collaboration and modes of innovation in Norway[J]. Research Policy, 2013(1):128-138.

[47]de Faria, P., Lima, F. Santos, R. Cooperation in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importance of partners[J]. Research Policy, 2010(8):1082-1092.

[48]Tsai K H. Collaborative network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oward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J]. Research Policy, 2009(5):765-778.

[49]王辉, 张慧颖, 吴红翠. 供应链间关系质量对知识吸收能力和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11):
99-105.

[50]Kser, P. A. Miles, R. E. Knowledge activists:
the cultivation of motivation and trust properties of knowledge sharing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2001[C]. Academy of Management.

[51]Dhanaraj, C., Lyles, M. A. Steensma, H. K. Managing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transfer in IJVs:
the role of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the impact on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4(5):428-442.

[52]Fawcett, S. E., Jones, S. L. Fawcett, A. M. Supply chain trust:
the catalyst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J]. Business Horizons, 2012(2):163-178.

[53]何丽君. 合作创新伙伴信任关系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6):165-168.

[54]Hagedoorn, J. Schakenraad, J. The effect of strategic technology alliances on company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4):291-309.

[55]Shrader, R. C. Collabor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foreign markets:
The case of young high-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fir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1):45-60.

[56]陈丹. 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96-102.

[57]Okamuro, H. 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R&D cooperation in Japanese small businesses: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and contractual characteristics[J]. Research Policy, 2007(10):1529-1544.

[58]Clauss, T. The 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Relationship on the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s in Buyer-Supplier Collaborations[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2(4):388-411.

[59]王玉钏. 试论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合作创新机制[J]. 生产力研究, 2003(1):239-241.

[60]刘, 胡晓军, 王宏达. 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模式初探[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3(12):56-58.

[61]苏景军, 梁涛, 胡宝民. 合作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106-110.

[62]曾辉, 陈志雄, 李昌栋. 合作创新应成为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创新模式[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1):4-6.

[63]张洪潮, 何任. 非对称企业合作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 2010(6):163-170.

[64]Cohen W M, Levinthal D A. Fortune favors the prepared firm[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2):227-251.

[65]Lichtenthaler U. Absorptive capacity,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9(4):822-846.

[66]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67]王雎, 罗珉. 基于关系性吸收能力的合作创新研究[J]. 科研管理, 2008(1):14-20.

[68]任爱莲. 吸收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小电子信息科技企业的证据[J]. 科学管理研究, 2010(1):70-73.

[69]周. 基于演化博弈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5):209-212.

[70]Fiocca, R. and Gianola, A. Network Analysis of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Imp Conference, 2003[C]. Citeseer.

[71]Boschma, R. Proximity and innov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J]. Regional studies, 2005(1):61-74.

[72]Fritsch, M. Cooper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R&D activities[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4(6):829-846.

[73]赵骅, 鲜丽姣, 魏宏竹. 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创新后的道德风险治理――基于无惩罚契约与惩罚契约完备两种形式[J]. 科研管理, 2010(6):28-35.

[74]李新安.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优势的演变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2):65-68.

[75]朱涛.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理论分析[J]. 经济经纬, 2007(3):88-90.

[76]潘忠志, 高闯. 高技术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1):32-34.

[77]高闯, 潘忠志. 高技术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及其制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3):65-67.

[78]刘媛华. 企业集群合作创新涌现的动力模型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2(9):1416-1420.

[79]许箫迪, 王子龙, 徐浩然. 基于合作创新的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J]. 软科学, 2005(6):87-89.

[80]李琳, 杨军, 郑刚, 等. 地理邻近对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态影响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8):188-191.

[81]刘华容, 曹休宁. 产业集群中集群企业的合作创新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23):97-100.

[82]Broekel, T. Binder, M. The regional dimens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s―a behavioral approach[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07(2):151-175.

[83]Uzzi, B.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6:674-698.

[84]De Bondt, R., Slaets, P, Cassiman, B. The degree of spillovers and the number of rivals for maximum effective R &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2(1):35-54.

[85]Broekel, T. Collaboration intensity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Germany―a conditional efficiency approach[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12(2):155-179.

[86]Moodysson, J. Jonsson O.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and proximity -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biotech innovation projects[J].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07(2):115-131.

[87]Rees K. Interregional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Vancouver’s emerging high-tech cluster[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05(3):298-312.

[88]Alnuaimi, T. Singh, J. George G. Not with my own:
long-term effects of cross-country collaboration on subsidiary innov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versus advanced econom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5):943-968.

[89]He, Z. L. Wong, P. K. Reaching Out and Reaching Within: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12(7):539-561.

[90]Doloreux D, Shearmur R. Collabor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1):79-105.

推荐访问:合作 创业 五篇 合作创业【五篇】 合作创业(精选5篇) 合作创业的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