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关键词】《国标》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各高校华北理工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一、《国标》制定的背景及《大纲》所具有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全国已达到普及,我国英语类专业也取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标》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各高校 华北理工大学 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国标》制定的背景及《大纲》所具有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全国已达到普及,我国英语类专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仲伟合曾指出,我国已有更多院校开设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直线上升,其中有 196所和 252 所分别开设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蒋洪新曾指出,在2010和2011年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均表明了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让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在这个英语毕业生越来越多的环境下,也要考虑到教育质量是否达标,因此,制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国标》是必然的选择。
随着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升,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来说,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各高校本身特色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这已成为摆在高校英语专业面前的重中之重。因此,各高校要τ⒂镒ㄒ到行改革,改革其课程设置首当其冲。
虽然国内大多院校按照《大纲》制定了符合本校及地区特色的培养方案,但《大纲》仍具有局限性,国内高校内部开始出现学科分化,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忽视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
培养规格严重趋于同质化;
重语言技能轻素质培养;
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训练等,因此非常需要各高校在《国标》下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二、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国标》出台了九大教学内容,其中课程体系分总体框架和课程结构两个部分。总体框架制定了课程体系与相应学时的条令;
课程结构则要求从公共基础课程至毕业论文五个部分来制定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总之,最终要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国标》出台后,许多高校已经进行了课程设置的改革,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院校增开了人文通识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国内重点综合性高校和外国语大学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广外、北外和上外来看,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的变化体现在专业方向、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上。
英语专业本科目录外国语言文学包括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分析比较这六所高校后发现,其实现专业方向的方式有所不同。北外和上外是通过三、四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实现的,比如:语言学、文学、文化;
广外则是依靠从三年级开始的“专业方向必修课”实现的,比如英国际会展与旅游,文化与传播;
南京大学的英语专业是在学生达到专业标准后,利用“开放型选修课”来实现三个不同的方向: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
而北大对“方向”的形成没有明确规定,主要靠学生“大类平台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少服多自主形成。复旦大学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方向,强调学生巩固专业课。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同也体现在通识课的设置上。通识课强调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大都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占总学分的25%―30%左右。各大学的通识必修课是教育部统一规定都包括:思政、体育、军事和外语,基本一致。通识必修课中最具特色的是北京大学,课程包括人文学科大类平台课和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共20学分(总学分146)。课程涵盖学科极广,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艺术类等。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上看,英语专业专业必修的设置大都相同,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设置了如基础英语综合课高级英语综合课、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语言学、美国文学文学史、英国文学史等等。广外更加具体,每个方向定制了专业方向必修课例如:英语(国际会展与旅游)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会议策划、旅游地理学、旅游消费行为学、会议组织、旅游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专业选修课则是百家争鸣,例如,北外据自己特色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英语语言与文学、社会与文化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等方向的专业课程。广外、上外和复旦比较侧重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方面的选修课;
南京大学英语系根据自己的特色专业国际商务系,增加了经济、贸易、商务等选修课。而北大在文学方面的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上都非常高具有专业、细化、精深的特色,非其它学校能比。
学分设定规则按照专业必修课的学分比例要大于选修课的比例来定。通过对这几所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探析,我们发现课程设置上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的培养,要注重与时代接轨,要严格要求英语基本功的训练,通识还要有自己的传统与特色。这些探析为地方性综合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三、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
有人认为“四三三”模式比较适合地方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的发展,即英语语言基础占40%,相关文化知识和语言本体研究的基础知识占30%,跨专业知识占30%。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院校,结合自身英语专业特色,在《国标》出台后积极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在2011版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2016版培养方案。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89.5学分方能毕业。必修课程153.5学分,选修课程36学分(包含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专业基础课66学分,专业知识课5分,充分体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和精神。
从培养目标上看,我校新培养方案增添了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要求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容。从专业特色上看增添了要兼顾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专业方向可供不同需求学生选择、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化明确化,注重基础技能基础上的素质提升,目的侧重于培养能够从事多样化工作的人才等内容。从人才培养模式上看,增添了在教育平台上新方案强调以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专业方向的选择的内容。从课程体系上看,增添了素质拓展模块,切实落实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模块增加了毕业实习,突出了学生毕业论文中实践的意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上更加突出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同时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英语实践周由原来的7个学期增至8个学期。
从英语教学进程划分课程,可以把英语专业课程划分为五大类:第一类,通识教育平台,即以二外、体育、思想政治和计算机为主的课程。第二类,学科基础平台,即以英语口语、听力、语音、写作、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及笔译为主的必修课程。第三类,专业教育平台,即以汉语概论、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文学、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必修课程,和从翻译、文学、语言学三个方向任选一个方向的选修课程,涉及到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言对比、英语小说等等。第四类,素质拓展模块,主要类别:包含科研创新训练类、创业训练类、人文、体育素质类、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类、会议报告讲座类和专业认证考试类等六类。第五类,实践教学模块,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的实践教学。通过划分五大类,我们看到了我校正在不断地完善和规划化课程,使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具多样性。
在《国标》指导下,我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人文素养为导向,我校开设了汉语概论、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圣经文学与文化、中国文学概况、希腊罗马神话等相关专业知识课,旨在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英语的知识水平。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我校开设了综合英语、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其中英语文学为特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我校开设了科技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英语实践周等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机会。
此外,为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我校还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比如话剧大赛,参赛的学生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或名著的改编、表演对经典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听说读写能力有了综合性的提高。此外,学院情景模拟实训室通过开展英语沙龙,演讲培训等活动,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西方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通过英文歌曲演唱、英文绕口令比赛、英文百科知识问答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结论
地方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不如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上需要加强。
我校在《国标》出台后对已经实施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高校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查阅大量文献,结合本校特色出台了相关培养方案,并丰富和完善了课程体系。本专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仍在努力,虽然目前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国标》的出台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改革方案,各高校应在《国标》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本校英语人才发展的校标,以此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定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56-462.
[2]刘贵芹.把握形势,深化改革,全面提高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质量[J].外研之声,2013,(3):4-9.
[3]王俊菊.英语专业本科国家标准课程体系构想―――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J].现代外语,2015,(1):121-130.
[4]杨贤玉,柯宁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7-60.
[5]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外语界,2015,(3):2-8.
[6]张玉军.国内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外国语大学本科英Z专业课程设置[J].语文学刊,2014,(12):153-154.
[7]周洵瑛,范谊.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语界,2010,(4):37-66.
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 培训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9-01
根据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有关精神,受吉林省教育厅委托,长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了“国培计划(2011)――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长春师范学院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班的培训任务。培训班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开班,并于2011年12月15日圆满结束。
培训通过采取置换脱产集中研修的方式,以省内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的需求为主,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介绍、教学指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针对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探索适应小学英语新课程师资培训要求的各种理念和方式,培训过程中注重专家与学员的互动与研讨。培训按照项目要求采取了“2+1”模式,即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一个月的“影子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以体现互动、共享、多样化特征。
在整个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办学校不断总结反思,以探求使项目有效且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案,但难免遇到困难和阻力。总的来说,此次培训的特点有以下5个结合:
1.省内省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训团队。本次培训聘请了吉林省内省外、校内校外多位专家做专题报告。培训期间,还带领学员到省内重点小学进行参观和课例观摩。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安排方面,既有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理论专题讲座,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一线教师的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既有国培专家指导下学员的理论研究环节,又有“影子培训”及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的实践推广环节。既有学员课上理论学习环节,又有课下在专任教师指导下独立练习及完成作业的实践应用环节。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次培训在注重教学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设计了科研能力培训内容。不仅请专家做了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还请专家为大家的科研课题进行指导,使大家初步明确了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4.课例观摩和学员自我教学交流相结合。通过现场课例观摩使大家身临其境,领略高水平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风采,同时通过学员教学展示和交流,使大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其他学员的特长。
5.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本次培训除了有集中形式的专家讲座之外,还有学员分组讨论、交流,以及分散形式的“影子培训”,这对大家接受相对全面的培训,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的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反思了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培训之初应使学员明确具体的培训方案与要求。本次培训方案是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而制定的。在内容的安排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并聘请了省内、国内一流、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教授。但部分农村学员对于英语学科理论知识兴趣不高,他们更加关注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
2.负责培训的学校应在培训工作开始之前通过省教育厅与各地方教育局取得联系,以获得参训教师个人的具体情况。本次培训开班之初,我们发现各学校选派学员的变动比较大,对于参与培训的人员及数量与省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骨干教师名单不符,这给培训课程的设置和接待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3.顶岗实习的学生不能及时到位。由于各学校对顶岗置换实习生的质量要求过高以及对置换实习生的安全无法给出保障,使实习生不能及时下派,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学,极大地干扰了学员学习的热情。
4.部分参培教师对基础英语教育,尤其是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了解不足,致使在培训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对症下药,缺啥补啥,有些学员感到培训中讲授的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现存的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5.外聘专家、外籍教师及培训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与参培学员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差距太大,影响了培训效果,后期经过调整有所好转。
总结反思问题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1.预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需求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和水平的学员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课程,可适当减少一些理论讲座,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
2.负责培训的学校应通过省教育厅与地方教育局提前联系,组织调研,预先合理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善、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
3.在培训之前提前做好顶岗置换实习生与培训学员之间的对接工作。
4.组织英语教法教师到吉林省农村和长春市部分小学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进一步了解英语教学的现状,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培训方案。
5.聘请的高级外语专家和学者不宜过多,应该多聘请一些一线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并与校方领导取得联系,走进他们的实际课堂听课,亲身感受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
“国培计划”是国家发展在职教师职后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吉林省的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教学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深入理解小学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解决英语教师由英语新课程理念向英语具体教学行为转化的问题,为全面推进英语新课程在全省的深入实施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最终形成一批具备较高学科素养、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能够在农村基层小学发挥骨干作用的英语学科带头人;
一批用于小学英语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教师资源;
一批就地取材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知识更新的课程与学习资料;
一批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研究课或示范课;
从而促进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本文立足于西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思考。
一、前言
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并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质量工程”的第三项。[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发展促使广大大学英语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或教学理念、学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平台、同时,也教改也带来了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外语测试以及外语教学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革新。令人欣慰的是,其大学英语改革总体效果是比较显著的。然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尤其笔者所在的西部医学院校问题比较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在进入21世纪新的十年里,西部医学院校应该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指导[2],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完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没、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努力开创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局面。
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办法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依然还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会阻碍我们实现《规划纲要》所要求的发展目标。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其中包括戴炜栋(2001),束定芳(2004),蔡基刚(2005,2006,2007,2010,2011),李明宇(2010),王守仁(2011)等,他们非常务实地剖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他们的论述非常透彻,笔者在此主要就蔡基刚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总结[3]:外语界一直以来都强调加强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的决策以及由人文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基础英语在我国大学英语中的主导地位,这就从根源上制约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改进和完善;
另外就是由基础英语教学带来的四六级考试和它们背后的受益集团。所以,如何推进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或者是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必须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思路。
对此,蔡基刚教授反复提倡我们教学方向的转移,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具体总结如下[4]:各高校应该压缩大学英语所占的16学分并用学科英语或者专业英语来逐步替代综合英语这门课程。可行的办法是在规定的大学英语16学分内,除了学科英语,其他课程包括比较专项的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等小课程都列为选修课程。与此同时,可以建立语言学习中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可以安排指导教师进行专项的辅导和帮助。最关键的是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为开设各个专业的学科英语进行准备。
三、西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改进举措
基于上述外语专家对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笔者认为,西部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必须符合自身的地域特色和专业实际。因此,我们必须要设计出基于本校的科学的、系统的和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在此,笔者根据本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具体举措,以供同仁探讨和思考。
(一)不断改进西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2010年颁布的《规划纲要》确定今后十年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其中包括要“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5]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发展还是个人需求的角度来看,都需要我们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就笔者所在的医学院校而言,学院可以根据在进校的时候对新生进行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一学期的基础英语和三个学期的选修课程;
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安排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课程和两个学期的选修课程;
成绩一般和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按照传统的四个学期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满足他们四六级过级的需要。也就是说,学校在抓好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的同时,争取为学生多开设美国或英国文化,美国或英国文学,英语经典影视赏析,英语口才与演讲,学术论文写作等各种人文类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专业需要选择课程。这样,学生学习的动力比较足,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比较高。与此同时,广大英语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愿开设质量比较高的英语选修课,其教学的热情度也会提高,而且也会花工夫去进行相应课程的教学研究,这样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如此一来,就可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最终实现教学双赢。
(二)构建符合西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课程体系
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6]因此,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服务,其功能是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院系专业,服务于学生。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该努力构建符合自身办学方向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具体而言,作为西部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老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的不同,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契机,开展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可以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革新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展开。具体而言,我们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结合学院所特有的各种小专业,如护理专业,心理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小专业的实际,开设出如“医学英语”、“护理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也可以帮助增强学生独立阅读英语专业文献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今后从事医学专业相关的研究工作或者是进一步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提高西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水平
正如上一节所总结的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前进步伐的很关键的因素是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结构。因此,《规划纲要》也对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为我们建设西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指明了改革的方向。而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教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笔者认为,西部医学院校应以大学英语课程为平台,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建设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要多提倡教师研究教学,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具体可以每年向国外和国内高校选派教师进行学习、进修和交流,让他们根据自己专业来选择相应进修的课程,这样,可以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开设专业英语作好充分准备。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比较关键的阶段,其成果是显著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引人思考的。本文不仅回顾了教改的问题和根源,也简述了专家提出的应对思路。总之,笔者作为西部医学院校的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指出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也就是,我们要面向新时代要求认真思考西部院校自身的教育发展方向,从实际出发,踏实工作,扎扎实实地继续实施改革,为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做出我们西部医学院校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4]蔡基刚.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J].外语研究,2010,(2).
[5]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6]蔡基刚等.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9).
[7]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
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一、对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学生选课目的思考
根据我院英语选修课开设以来的调查表明,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在选课目的上把“提高英语成绩和实际运用能力”和“使英语学习不间断”看作是主要学习动机。一方面,随着高职教学计划中英语必修课课程的结束,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开始进入选修课学习。另一方面,对部分学生。除了英语课,平时极少有使用英语的环境。他们认为,上英语选修课是接触并保持英语水平的最主要方法。其他一些选课动机还有“修满学分”和“拓宽知识面”。总之,大部分学生比较注重自己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扩展。
另外,英语选修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系部和专业。基础英语水平有一定差异。我院英语选修课实践证明,摸清学生的选课动机,分清学生是处于英语的基础补习阶段还是提高阶段,以及他们的比例,对指导以后以学生为主题的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是有必要的。
同时,由于学校每学期开设的英语选修课有限。许多不同层次出于不同目的的学生不得不选择有限的同一门英语选修课程。合理看待部分学生选课目的、纠正学习动机和态度是日后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课程开设类别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开设英语选修课课程的类型,在实用性、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大致可分为英语文化类、英语实践性、基础英语补充与扩展及专门用途英语等方面。英语选修课课程是实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标之一,作为高职院校的特点,学生的实践运用是教学的根本要求。此外,由于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不同。学生对课程类型的偏向也不尽一致。这就要求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建立在一定的科学调研基础上。
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课程的开设还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和教师积极性、主动性为原则。结合开课一方和选课一方,把握开设的主体性。一方面,对于开课一方,要事先衡量开课师资,同时尽量避免因人设课、开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及忽略选课一方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选课一方,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效地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
要建立一套有效地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应统筹考虑开设英语选修课。针对所开设对象。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设定课程开设学期和类别。避免重复和本末倒置现象,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即适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拓展,又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学生要求的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并将英语必修课程、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专业英语课程、课外英语活动、学生课外自学等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网络,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
三、对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在高职校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模式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基本的要求。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灵活性更大,对英语选修课教学提出了机遇和挑战。
选修课教学为来自不同系部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利用学生专业特长与英语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西方风俗礼仪》课堂上,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学生、文秘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能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运用到学习和讨论中,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实践中。以多鼓励、多带动、多指导为出发点,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包括对学生的出勤、日常表现和结合多样的考试形式,力求科学、公正地体现出对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的成绩评定。但由于课程类型的不同,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成绩评定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离职院校英语选修课师资力量的思考
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对比;
高校英语;
改革
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教育模式,我国教育注重扎实的基本功,注重题海战术,而西方教育则较之更加轻松随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英语教育界开始相继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并逐渐与国外的教学理论相融合。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的各种经验,会对促进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英语教育模式优劣势分析
中国英语教育模式在中国扎根多年,已经融入我国教育模式,在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1、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分析
国内高校的课程分类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设置中必修课是以直接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目为主,辅以基础课程。由于加入了大量的相关科目,学生的必修课课程任务相对较重。选修课的范围较窄,同时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对选修内容的学习。国内不同大学同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大体一致,与国外高校课程设置相比,自由度与灵活性明显不足。课程时间安排方面也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必修课上课时间,因此学生统一需要四年时间才能毕业。
2、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学方法分析
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材全国基本采用统一标准,主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外教社等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如新视野,新体验等,并无过多灵活空间。这也限制了不同程度,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向和深度。教学方法上,虽然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在国内一直被提及和推广,但中国高校仍然主要采用填鸭式讲授法的教学方法。由于班级人数限制,课堂上的讨论也是形式大于内容。
3、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多采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程序教学模式”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是教育者把教育内容通过教学活动及教学程序讲授,要求受教育者理解、掌握并给出正确答案,教育者进行核对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由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后立刻进行反馈。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采取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教学为基,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和矫正,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个别化帮助和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绝大多数人达到规定要求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整体教材内容分解为单元,使学生分单元掌握学习计划、完成学习目标。把需要大多数人必须掌握的内容定为最主要目标,根据目标制定期末终结性评价,用于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质量,此种模式体现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即为期末考试。
4、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优势与不足、呼唤现代化国际化转型
目前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本身优势在于注重语言基本功的学习。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后阅读及写作能力较强。但这种教育模式本身也存在巨大的不足:(1)教学过程填鸭式教学严重,学生缺乏相互交流,独立思考的机会。(2)对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训练不够,缺少语言运用环境。(3)缺少英美文化知识的学习,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对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运用。(4)除英语基本语言能力外,缺少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
传统模式下的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模式基本上仍是以单纯的灌输知识为主,未能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语法知识为学习重点,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目标而大量做题的这些错误观念。使得中国大学英语教育质量上难以突破。所以,反思并呼唤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现代化国际转型势在必行。
二、西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随着教育交流的日益国际化,西方的许多教育教学模式及管理机制也越来越为国人所熟悉,其在教学课程设置,教材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都与国内机制有所不同。
1、国外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分析
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较为宽泛,一般涵盖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艺术等各个专业的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修完学分即可获得学位。课程分类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学生选修的自由度大,选择范围宽。国外大学的专业课程安排的自由度也相对较大,同专业不同学校之间的课程设置也有差别,比如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综合能力的提升。课程时间安排方面也较为灵活,同专业班级的不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安排各自上课时间,学生修得学士学位时间也因人而异,一般为三至五年。
2、国外教材与教学方法分析
国外高校教材选择方面,各高校间所选教材不尽相同,大都是教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心得为主,以学习思维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交流,除讲授式外,还注重课堂讨论,专题报告等形式。这些大都要求学生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对于本学科的重点和难点有所把握,相互交流各自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使学生从获取信息,独立思考,知识运作,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3、国外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教学模式中包含的六要素,国外高等学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模式”和苏联戈盖巴维利等一批学者创立的“合作教学”。发现教学模式主要在于让学习者主动从现象、教材和实验中作为主导者去探索和发现,教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探究思维能力。发现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启发式和互动式而不是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合作教学可理解为“合作式”教学,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问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
4、国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分析
对教育的重视使世界各国都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进行探索。这些国外的教育评价体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整个学习评价体系的系统性,信度效度兼备,整个评价体系过程规范。同时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整体应用能力。根据这些对所有学生统一的评价体系的思路,遵循着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期末总成绩评定一般包含作业,学期论文,期末考试等。有些还包含小组调查分析报告,课堂讨论表现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部分。国外各高校在实际情况下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相应的制定本校本学科评价体系所包含内容并制定不同比值。
三、对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启示
目前我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形式比较单一,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我国教育主流形式,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多元化的师生互动等教学模式是应当提倡的。国外高校的教育模式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首先,从课程设置体系安排来分析。国内大学英语应逐步摒弃统一大学英语课程、统一使用同一套教材的“一刀切”的现象。各高校根据字节实际情况选择对学生最有益的课程设置模式。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合理设置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同学生侧重培养不同能力。例如,旅游类等与人接触机会较多的侧重锻炼听说能力,而商学等与文件、信函接触较多的则侧重读写能力。
第二,从教材选择来分析。在我国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是信息和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反映在高校课堂上应是用当前最新的知识系统和信息来满足学生需求。而目前抱着十几年前的老教材满堂灌,知识过于繁,旧,书本化等现实情况也是学生对大学英语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大学英语课堂应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专业背景知识,选择适合本专业的英语教材,使学生能在本专业内熟练运用英语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增加学习兴趣。
第三,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来分析。由于我国高校班级设置情况、师生比例等客观条件存在,传统讲授式的方法仍为传授知识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固有好处在于使全体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对此我们不应一概否定,而是在讲授式中寻找新的突破,同时辅助其他教学方法和模式。比如,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对问题的答案可由讨论或学生假设提出,帮助学生寻找及培养正确的学习步骤及方法。同时辅助以上文中所提到的西方高校所运用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思维能力。
第四,从学生评价体系来分析。我国高校普遍采用期末成绩一个分数来评定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忽略了学期中间的学生表现及阶段性学习完成情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上文中的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对此体系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例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于2011年进行的学生评价体系改革,颁布了《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规定》(院教[2011]19号)其中“第六章成绩评定及登录第十四条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毕业论文(设计)按五级制记分。第十五条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原则是:平时考核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35其中课堂考勤10课堂参与度(含作业)5小测验(含实验、实习报告)20期中考试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5期末考试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40任课教师应在考试前1周将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记入《成绩记载表》,并予以公布。”这种评价体系吸收了国外高校的理念,着重于反应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准确评估学生学业成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这正是我国高校教育所缺乏的部分。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必须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培养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需要。这是我国高校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推进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才能满足多样的教育需求,使其健康良好的发展下去。
推荐访问:校本 研修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五篇】 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精选5篇) 小学英语校本研修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