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我从2010年开始以来一直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至今已有10年了,曾主持或参与多宗大、中型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技术标投标工作。现任广东XXXXX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经过这些年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我从2010年开始以来一直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至今已有10年了,曾主持或参与多宗大、中型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技术标投标工作。现任广东XXXXX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经过这些年来的经验积累,从施工单位到业主单位,经历和掌握了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和项目开发管理,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及施工管理经验的迭代。现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我这些年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业务学习方面
毕业参加工作就在一线现场,和以往学习不一样,许多的知识并不是呈现在书本中,而是工地现场中,从桩基、抗浮锚杆到钢筋模板混凝土,各种施工工序扑入眼帘,为了让自己更好地从学校学生向企业员工转变,我努力学习各种规范、工艺,经常请教工程施工人员,并认真研究理论方案与现场的联系,了解各种建材的特性,形成自己的施工工艺数据库。经过几年的一线施工现场的“摸爬滚打”,对于整个施工阶段有了自己的认识,也让我在工作和自学能力上均取得了提高。其后到了业主单位,填补了项目土地、前期工作、设计管理及方案确定的空缺,让自己更加深刻地学习到全生命周期的房地产开发管理。
二、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作为共产党党员,思想积极上步,政治觉悟较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事物和问题,大事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做到不忘初心保持进步向前。
三、工作表现方面
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人员,我能按照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地完成公司的各项工作,表现良好,有较高的执行能力,能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各种方案、工艺调研、材料对比等各项工作,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能够做到:激情工作,主动学习;
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用心经营本职工作;
团队工作,分工协作;
在日常的工作中,多询问,多做事;
思考中工作,工作中思考。
四、专业技术工作实践方面
1.施工过程管理。
从专业技术角度,我个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现将本人至今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技术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个阶段从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就职于XXXX有限公司任技术员。在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下全面参与了合景誉山国际三区一期项目(住宅工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参与项目技术标投标、总分包技术交底、招标需求管理、中建系统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管控、负责本工程图纸会审、施工方案、技术指导、工程签证变更确认等工作。这一阶段使我掌握了中建系统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理念,烙下了技术管理出效益、方案优化提质增效的印记。使我深入了解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
第二阶段从2013年7月至2018年4月就职于XXXX有限公司任技术负责。任南网双调生产运营管理中心项目(厂房)、合景环球都会广场项目(超300米高层写字楼)及广州平安金融大厦项目(超高层办公楼工程)的技术负责,除上一阶段技术管理工作外,新增: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超高层施工方案、防止深基坑变形措施方案、赶工措施方案及停工索赔方案等,并且负责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对工长和质安员分阶段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这一阶段使我可以立足于中建系统的施工管理制度,在过程管理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实践了自己的理念。
第三阶段从2018年4月至今就职于广东XXXX有限公司任技术经理。负责利通智汇晶谷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施工、设计管控、监理委托。这一阶段使我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从施工单位转为开发单位,以及施工管理经验的迭代,清晰知道施工管理中的痛点、难点。
在这三个阶段中由我负责及参与的建设工程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金额累计达11.54亿元之多(不含地价),其中主要的项目有:合景誉山国际三区一期项目,土建总包结算金额为¥7864.09万元;
合景环球都会广场项目,土建总包结算额为¥28497.32万元;
南网双调生产运营管理中心基坑工程,结算金额为¥3002.78万元;
广州平安金融大厦项目,预计结算金额¥14665.82万元;
利通•智汇晶谷项目一期,投资额为¥61385.97万元(不含土地成本11.68亿元)。合计达11.54亿元。
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学到的和所接触的东西都不一样,解决的东西也不一样。在这些工程方案的编审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知识,而我亦不断地请教前辈、同事及钻研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对已完成工程技术经验作出分析、对比和总结,使我对影响项目推进的各种因素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使本人从不同阶段的业务水平由生疏向成熟转变。
2.优化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
技术标投标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而杂,时间要求紧迫,这都会给投标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本人在投标期间,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分工,使各参与者能明确职责及时效,保证在规定时间完成高质成果,积极与其他部门沟通,保证资料的完备、工作界面划分不存在模糊的地方。投标时合理设置施工工艺技术,使用新型铝模板技术、轻质隔墙版工艺,优化完成面的效果,节省抹灰费用。
结合合同要求及现实情况编制赶工措施方案及按照周期性投入及一次性投入编制停工方案。
广州平金融大厦项目,中标亏损1200万元,利润率为负14%,该项目把握了停工的机会,申报了停工方案并获审批,最终索赔1300万元。合景环球都会广场项目,中标金额与成本金额相差无几投标时打开了施工阶段使用新技术应用的合同口子,施工时采用了轻质隔墙板及铝模,减少抹灰的投入,且发生了赶工事件,赶工方案审批通过。上述两项目成本压力极其巨大,通过上述施工技术手段成功为项目转亏为盈。
3.工程管理-大额索赔管理。
上文提及广州平安金融大厦项目存在大额亏损。该项目地处广州金融城,空军航线限高问题,导致多次停工累计停工达266天。因项目开工前期,预料到有可能发生停工事件。严格要求做好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以下是,本人处理索赔事件的一些心得:
1.对内要做好分供商的退场工作,从速从快与分供商办理结算退场,以防发生农民工讨薪事宜。划分及记录各个分供商的工作面,确认未完工程量,确认半成品工程量。组织对已完工程的验收,与分供商确认质量缺陷位置,明确维修期限和维修方式。工程中要做好管理和搜集分包支付全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资料,避免农民工携劳监大队“合法讨薪”时无资料应对。对项目所有资源投入作全面的盘点。
2.对外,要将损失降到最低,从速从快编制停工方案,取得监理业主的审批。明确现场人员、物资及机械的去留。迅速锁定索赔的计算状态。
3.与监理业主明确停工的位置,注意哪些位置为关键路线(适用于局部停工)。
4.现场及已完工程的维保。
5.要站在工程总承包的角度上掌握赔偿分配的主动权。
6.了解复工时间,提前搜集市场依据紧握开工调价的机遇,为非合同约定的价格调整做好基础。
按照上述模式进行停工方案编制,本人成功协助完成对平安不动产¥13,129,099.05元的大额索赔。并完成了《XXXX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停工方案模板》的编制。
4.编制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需求规划。
利通智汇晶谷项目工程需求规划涵盖了,项目开发一旦落实了工程需求规划,即对项目全范畴作出纲领性的规定。工程需求规划是房地产开发管理的“灵魂和基石”,也是施工管理的高阶手段。
编制工程需求规划,实为推演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开发规划。梳理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发生的全部工作事件内容,包括:土地招拍挂、前期工程准备、建安部分如何组织、营销方案的确定、管理人员的各阶段的投入、财务融资利息、税金及风险事件预估。工程需求规划限定了各项工作插入时间点,贯穿了整个房地产开发全周期。
通过编制利通智汇晶谷项目工程需求规划,使我对房地产开发有了更透彻理解,掌握了房地产开发全面管理的重要手段。
五、专业科技成果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积极参与本专业的技术工作,根据自己在工作的实践所得,先后完成了:1.《初步设计清单招标说明及风险规避措施》论文,该论文已被收录于全国性期刊《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中;
2.《浅谈房建工程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的监督》论文,该论文已被收录于全国性期刊《建筑细部》。3.《试析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论文,该论文已被收录于全国性期刊《工程管理前沿》为做好工程管理、工程控制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任职期间,通过不断实践、总结,成为公司一名称职的技术骨干。回顾过去10年,单位给予我机会,良师给予我指导,同事给予我支持,工作给予我进步。今后,本人仍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技术管理素质和思想觉悟,争取更大的成绩。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训练;
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
Abstract: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 corpus is a key project of teaching reform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pla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the total under the topic of corpus. Since January 2011 the total task start later, in June 2011 to May 2012 to form the course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 corpus study, forms through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ining course; Practice base; The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1.专业基本情况
据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已达540所(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在校生22万余人。这些数据表明该专业是在市场需求下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22个省53所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学校的建设情况差异很大,校内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的比较好的主要是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和以建筑类为主的高职院校,而对于其他高职院校开办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30%的左右的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不能满足专业的需要,不能完成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个别院校根本不具备实训基地,也不开设实训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2.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对国家高职示范校及骨干校的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其结果基本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如下。
普通教育内容:
思想与道德教育;
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外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
体育等。
专业教育内容:
(1)专业基础理论: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
测量、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2)专业实践训练:工种实训、建筑材料检测、测量实训;
施工图会审、招投标与合同、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资料管理。
拓展教育内容:
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就业专门化需求而设置,主要涉及部分土建工种操作实训、建筑结构设计实训、建筑节能施工和特殊构造实训等内容。
在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专业实践训练内容开设的较少,而拓展教育内容基本不开设。
3.课程训练(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实训基地现状
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子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中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及测量四门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建材、力学这两门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比较好,基本能够满足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而测量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稍显薄弱,识图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课程的特点各个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差异较大。
二、调研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建筑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最多,分布地域广,主要从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建设任务量仍然逐年递增,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仍将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业仍有400万技术人员的缺口,尤其是基层技术应用与管理岗位的缺口占很大比重。鉴于以上形势,各高职院校争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各学校课程实训及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差异的原因
通过对全国高职建筑类院校和非建筑类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尤其是近5年内新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各院校间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差异很大。分析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和场地短缺
高职建筑类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上都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开设时间长,有历史积累也比较受重视,尤其是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大。而非建筑类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般不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从资金上和场地上都得不到满足,因此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
(2)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
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由于是根据市场需求仓促上马的专业,在师资配备上不尽合理,一方面是原有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老师和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有很多学校采用临时外聘的方法解决教师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内涵建设上的缺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上都存在偏差。
(3)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经验
由于一部分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和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欠账较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较少,这也是制约这些院校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因之一。
三、思考建议
面对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某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师资结构、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投入等),将会严重影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会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流程;工程管理;管理规范
1 概述
我国智能建筑始建于90年代,起步较晚,但却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建成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化的大型公共建筑。国内各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已经成为智能建筑的巨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智能系统设备商、系统集成商、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房地产开发商。智能建筑是高技术的结晶、系统集成商、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房地产开发商。智能建筑是高技术的结晶,既是技术密集型建筑,也是资金密集型建筑,它的设计和施工都不能照搬传统建筑的方法,需要有专业化的设计队伍和承建商。
2 建筑的实施流程
2.1 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建筑物就有不同的需求,需求是推动和促进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目前国情下,普通工薪阶层的安居房中,大量应用千兆网络布线就是一处不必要的浪费,因为客户暂时没有这种需求。所以了解客户需求,是有效进行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前提。
目前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工程建设的环节中,由专业顾问公司进行需求分析。顾问公司代表业主的利益,根据业主的实际要求,结合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招标文件和监管工程的实施过程。顾问公司通过编制技术规格书规定系统技术性能,对产品选择和实施方案具有否决权但对产品不具备推荐权。
2.3 全面的系统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基础。系统设计是在方案审批后进行,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筑主体设计单位不可能按习惯施工图的深度绘制出详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详图,只能绘制出介于现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之间的技术设计图纸。可称之为系统设计施工图。它已基本完成各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管线路由、电源供应、系统接地等主要构件的设计,也必须完成与建筑主体专业和其他设备专业的配合工作。
整个系统设计施工图作为日后的招投标工作、深化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2.4 弱电承包商的选择是智能建筑设计的重点: 目前智能建筑的工程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模式,目前国内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2.4.1 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选择一个承包商,协调工作由业主完成。
2.4.2 业主将弱电系统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由土建总承包商来作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管理工作。智能建筑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是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融合的产物。目前发展还不成熟,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涌现。像模式一,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包,就要求业主具备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的经验。而目前的情况是,一般单位的业主对弱电工程缺乏较深的了解,即使是一些大单位,在组织机构上设有基建处,有一些负责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往往这些人熟悉的又只是结构、电气、水暖等建筑的常规系统,而对新兴的建筑智能化方面的知识仍有欠缺,这就难免造成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力不从心;各子系统不考虑对外开放通讯协议,造成总集成的麻烦。负责的人员费了很大的心血但效果不好,巨大的投资不能收到相应的回报。这种案例屡见不鲜。即使业主能招聘到一些有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和施工管理经验的员工,但这会使业主的基建班子变得很庞大,而且一旦大楼竣工,这些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业主单个系统分包的这种办法要求业主方面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而这又是目前实际情况很难达到的。
由弱电总承包商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符合国际上专业化的趋势,由于一直从事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工作,弱电总承包商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建筑专业技术和管理班子,这些人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具备很强的弱电各子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对关键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能力。弱电总承包商是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作的,力求自身的不断发展,他们会不断跟踪新技术,力求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综上所述,弱电总承包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凡事有利便有弊。对业主而言,如何选择一个合格的弱电总承包商是一个存在很大风险的问题。目前,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声称能做建筑智能化的承包商越来越多,在发展的大潮下,难免泥沙俱下,抛开没有“建筑智能化专项资质”的班子不说,就是具有“建筑智能化专项”的公司的水平也良莠不齐。选择一个好的弱电总承包商对工程至关重要,这也是最终交工的工程能否达到业主要求的关键。2.5深化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实施指南
不同产品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电源供应方式等具体工艺不同,所以设计方不可能在产品确定之前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在优化设计完成后,应由弱电总承包商或各子系统承包商根据优化的设计资料和中标产品的技术资料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详细施工图应经总体设计方确认批准。确认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明确的设计责任和强制性的工作效力。
2.6 规范的安装调试是智能建筑建设的有力保障: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必须遵守现行的规范和规定,必须有效的监管。批准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法定的指导意义,不能随意修改,此时的系统集成商等同于传统意义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天职就是“按图施工”。任何施工中的变更必须总体设计方确认,否则就容易发生与原设计不符的质量问题。
系统调试时,集成商获取机电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后,就可以组织缩写相关的接口驱动程序。该驱动程序应该可以让其他程序合法调用而不需要对具体设备有详尽的了解。比如,通过驱动程序可以读取系统的温湿度而不需要考虑温湿度用何种方式进行测量,通过驱动等距离可以控制机组的运转而不需要考虑从哪个路径进行控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为二次集成创造条件。有了驱动程序后,就可以按照软件工程技术的规则来组织编写用户界面语言。当所有的一次集成系统设备安装完毕、调试成功、提交完备的通用系统接口硬件、符合要求的系统接口软件编制完成,此时一次集成就完成了。
.结束语: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工程总体设计是龙头,是智能建筑功能与水平的体现。工程实施是智能建筑成败的关键。系统总承包商的选择,确保以确定的工程界面实施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按设计、产品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和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三要素。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智能建筑历史实绩或成果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建筑装饰技术专业;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改革
0引言
建筑工程装饰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建设市场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建筑装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一直在探索与完善建筑工程装饰行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对建筑装饰行业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对于高职高专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是否需要开设及教学内容设置的问题众说纷纭,主导观点是在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既不需要做结构设计,也不需要做结构施工,只需具备建筑装饰设计、装饰施工、装饰预算等能力,因而对《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要求不高,教学内容应力求简单。笔者认为,教学应紧跟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进程,研究建筑工程装饰技术人员所需知识结构的变化,从而确定高职高专装饰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建设市场发展的需要。
1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概况
1.1建筑装饰行业目前发展形势
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劳动密集行业。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步兴起,快速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中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也随着房地产、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装饰材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材料主导产品不仅在总量上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人均消费指数已接近和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加强,建筑装饰行业不仅在建筑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加快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整体运行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企业管理和设计、施工的信息化水平,将是实现建筑装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2008年建筑装饰行业产值达到了16000亿,占GDP达6%。2008年房地产投资超过3万亿元,商业地产带来的会所、公寓、宾馆、商场的精装修市场将急剧膨胀。随着国家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增加将创造大量剧院会堂文化类设施的市场需求。随着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的陆续召开,将催生大量的体育场馆建设及配套建设。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中十项措施中有5项与建筑装饰行业息息相关,铁、公、基的投资强度势必带动机场、车站等的需求大量增加。金融危机给众多行业巨大冲击,而我国建筑装饰业似乎是一个例外。2009年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约在1.85-1.9万亿元之间,比2008年总体增长15%左右,解决了1500万人就业。2010年GDP增长幅度为9.9%,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约在2.1万亿元之间,保持了近15%的年增长率。
1.2 建筑装饰行业目前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建筑装饰行业极大发展,迅速扩大了对装饰设计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
另一方面,建筑装饰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行业人才素质普遍偏低。建筑装饰业的现有从业人员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均不足1%,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人员占总数不足5%。今后10年,需培养技术与管理人员约150万人,年均增加约15万人。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目前实用型专业设计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因此,在建筑装饰行业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2 建筑结构设计改革
现阶段我国建筑结构设计采用“平法”,这是对1995年通过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简称。通常认为“平法”只是结构施工图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实质则是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
“平法”将结构设计图分为两块:一是结构设计的创造性内容,二是节点构造。结构设计师只需将结构设计的创造性内容,即结构构件的截面型式、尺寸及所配钢筋规格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与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即可。“平法”最大特点是易掌握全局,易进行平衡调整,易修改,易校审,易控制设计质量,改图可不牵涉其他构件。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使图纸量减少65%~80%,与梁柱表法相比,可使图纸量减少30%~40%。“平法”可使施工工程师比较容易地对建筑结构形成整体概念,有利于施工质量管理。此外,“平法”对节点构造的研究、设计与实现施工专门化提出了更规范的要求,可促进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
3建筑装饰行业人员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30-50年建筑装饰行业都处于一个高速上升的阶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加大专业设计人才培养力度,以解决建筑装饰企业对工程化、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
建筑装饰行业人员涉及装饰设计、装饰施工以及装饰概预算等工作内容,全面型技术人才需求量大。长期以来,由于角色分割,导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目前,专业人员的水平总体上较以前有了提高,但仍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全面型综合性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能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装饰材料,具有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能力;
又要能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能进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有建筑装饰工程组织、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同时了解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具有装饰工程预(决)算的编制能力;
最终成为具有从事一般建筑装饰企业经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能力的人员。
4建筑装饰行业人员的岗位分工与教学现状
4.1建筑装饰行业人员的岗位分工
第一阶段:实习生、学员、建筑装饰施工员(掌握基本的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能进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装饰建材公司设计员(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装饰材料,具有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的能力)等。
第二阶段:项目经理(具有建筑装饰工程组织、施工和管理的能力)、预算员(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具有装饰工程预、决算的编制能力)、施工监理师(装饰方向)、装饰公司经理助理等。
第三阶段:装饰公司预算经理、总经理(具有从事一般建筑装饰企业经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其管理逐步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一名装饰行业人员需要同时掌握装饰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造价控制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从而促进了装饰行业人员执业的专业化全面型发展。
装饰行业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一方面需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更加专业的研修与实践锻练。这种需求对高职装饰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了明确的指向。
4.2《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作为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一直是难点课程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丰富且复杂。本课程主要由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力学基本知识,建筑结构计算基本原则,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承载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构造要求,结构施工图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与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理解结构计算的基本原则,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与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并能理解施工中的一般性结构问题。
2)课程学时少,实践教学缺失。我校2008、2009级、2010级学生本课程学时72学时,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实践课很少。本课程的理论源于生产实践,是对前人大量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参观等多种渠道向工程实践学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课程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结构原理。
3)学生基础差异大。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是文、理兼收专业,生源中有一定比例的文科学生。文科学生学习本课程有相当的难度,理科学生也有一部分人基础较差,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克服困难的动力,加上本课程内容丰富,连续性强,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前面的内容没搞懂,后面就难以继续学习。另有一部分学生则对建筑业感兴趣,职业目标比较明确,打算将来从事与建筑相关的工作,希望能多学一些结构知识,多进行一些训练。
5 课程改革的思路
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决定了装饰行业人员专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学生现状,高职高专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分为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毕业生能独立完成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装饰设计、装饰施工和造价控制工作。发展目标:能协助建筑师进行建筑装饰工程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的应用型、操作型、复合型高职人才。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对《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可作如下改革。
1)将《建筑力学与结构》由必修课程改为专业限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将装饰专业的学生按设计、施工、预算三类进行分类。选择设计类的学生可选修本课程,增加大量实际工程设计实例,力争从建筑师的眼光出发,从设计工作的顺序思路去研究建筑结构问题;
选择施工和预算类的学生应加强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以达到熟悉结构设计原理、掌握结构构造原理、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掌握结构施工技术与组织的要求,以适应工程全过程施工管理及造价控制的需要。
2)整合课程内容,增加课程设计实训,强化核心能力的培养。装饰设计与装饰施工、装饰预算是装饰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目前的教学将该能力的培养放在多门课程中完成,《室内设计》课程侧重装饰设计,《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侧重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知识,《建筑装饰制图》、《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侧重装饰施工。在教学中,《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必然会涉及结构图,《建筑装饰制图》、《建筑装饰构造》课程重复配筋方式原理的讲授,《建筑工程装饰概预算》课程钢筋用量计算又会涉及结构图的识读,课程既交叉又割裂,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课程改革的思路应是整合课程内容,增加课程设计实训。以楼梯的教学为例,《建筑力学与结构》理论教学完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楼梯结构计算的课程设计实训;
然后在建筑识图课程中将自己的草图绘成结构施工图,在工程概预算课程中按自己的结构施工图计算钢筋下料尺寸,完成工程量清单计价;
最后,根据下料表,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楼梯模型。通过连续的课程设计,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串起来,变为实际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学习与创造的快乐。
3)利用寒暑假扩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发挥主动能动性,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施工企业与设计单位参与图纸会审、技术交流、钢筋下料等工作,到实践中学习,增强专业意识。
6 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的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建筑力学结构知识与工程实际、生活实际相联系,尽量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复杂的知识。
1)采取多媒体教学。学生初次接触本课程,对结构构件与体系非常陌生,对节点构造、钢筋锚固、搭接、弯起、截断等不理解,教学中应多用直观图像演示结构的细部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很快地熟悉。
2)增加力学实验。讲授构件承载计算前,可先组织学生观看梁、柱等构件的破坏实验,直观感受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承载力的计算原理。
3)组织到施工现场参观实习。加强学校和企业间合作办学,组织学生在工程基础隐蔽、钢筋隐蔽、主体验收前到工地现场参观学习,了解工程实际要求与规范的执行情况,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新技术;
开发和应用
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2004年中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约3 600万人,是美国建筑从业人员的4.5倍,而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却只相当于美国正常年份建筑业总产值的20%,中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建筑业的1.25%。中国2004年劳动生产率约28200元/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业虽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与国外一流建筑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尚不具备与之抗衡的能力。因此,中国建筑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工程项目功能新、体量大、施工难度大的新趋势,需要大力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及建设部推广10项新技术的应用;
需要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发和应用,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作者将从以上几方面,阐述建筑企业如何进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1 组织实施新技术推广示范工程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迅速进入建筑领域,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建筑产品日趋增长,建筑施工企业粗放的管理手段和落后的技术生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为提高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树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观摩交流,培训学习,促进企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广,促进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1.1实施新技术示范工程的工作重点
(1)强调领导重视和支持,发挥广大专业技术队伍在推广应用新技术中的作用。企业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工作中,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级领导和负责人及职责,强化实施过程中领导协调作用,做到领导把握,预控在先,建立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同时充分调动项目所涉及设计、监理、建设等单位的技术力量,依靠工程师、技师、项目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这样一支推广应用新技术的队伍。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做到生产组织科学合理、技术措施先进得力、资源保证及时充分。首先,保证技能工人、资金及时到位;
其次,做到合理组织施工,注重各工序间搭接,各专业间穿插施工的合理衔接;
另外,质量问题的预控措施及纠正措施的落实也要同步跟上。在组织生产中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工期、效益、技术难度则从属第二位。
(3)强调质量高标准要求,做到方案精细、施工认真、把关严格、检查科学。抓好样板。作好2次施工设计,重视QC小组的开展,在施工方法上要敢于创新。
(4)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当地质量监督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支持,共同出谋划策、协同监管,是保证新技术示范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1.2实施新技术示范工程主要措施
1.2.1组织措施
新技术示范工程实施采取4级管理体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公司、分公司、项目部3级成立新技术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公司技术负责人任组长负责申报、验收及总体筹划。分公司技术负责人指导、监督实施效果,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各项目标计划的实施过程及质量监控。施工队伍由专业施工班组组成。如基坑支护专业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专业组、粗钢筋连接专业组、整体脚手架、大模板专业组、陶粒砌块墙砌筑专业组、结构安装专业组。专业工长负责分项新技术实施,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核验实施效果。
1.2.2管理措施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现场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编制科技示范工作总体策划,各分部、分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分目标,分别落实到具体工种负责人、班组长、技术工人,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质量责任制”,实行有组织、有领导的管理责任体系。制定“图纸会审制”、“专项方案审批制”、“分级交底制”、“三令制”“三检制”、“隐预检制”、“挂牌制”、“样板引路制”、“主材双控制”、“分部分项联合验收制”、“科技示范工程资料管理规定”等制度,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控制有力、验收严格,确保新技术推广应用按计划得以圆满完成。
1.2.3技术措施
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分部分项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对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加强预控,编制专项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操作班组及工人是陌生的,为使技术、工艺不走样。必须抓好技术交底尤其现场示范交底,让工长、班组长、操作人员掌握原理,正确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2 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1)强化科技管理,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制度。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建设部新近颁发的有关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和文件,并提出实施意见,定期检查落实。
(2)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技术进步领导体系,强化企业实行以经理及其领导下的总工程师为首和企业内部各层次分级管理的技术进步责任制。
(3)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科技开发机构,充实实验、检测手段,增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条件成熟时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者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联合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建立科技开发专项基金,每年从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开发、技术推广和成果奖励。
(4)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加强新技术的开发,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技术改造工作,逐步形成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逐步成为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的主体。
3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以及知识产权管理
(1)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构建企业的建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建立健全建筑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深入开展建筑新技术示范工程和推广试点。
(2)贯彻《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重视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编制工法和工艺标准,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逐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工艺技术标准,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3)健全科技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推荐访问:专业技术 建筑工程 五篇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五篇】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精选5篇)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