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范文第1篇关键词:基础朝鲜语;考试改革;方案;考核;评价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21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朝鲜语;
考试改革;
方案;
考核;
评价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2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88-03
“基础朝鲜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朝鲜语基础知识的讲授及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朝鲜语字母的发音、词汇、基本语法、惯用型等知识,为以后的朝鲜语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课程的各项技能要求。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非常宽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课文等。“基础朝鲜语”作为朝鲜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朝鲜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为视听、会话、阅读、写作、翻译等课程夯实基础的课程。
不难看出,保证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对于保证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成败。考核是大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个途径。选择合适的考核模式,能够公正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能够准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检验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便成为“基础朝鲜语”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过去,“基础朝鲜语”课程主要采取平时考核(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中、期末成绩相结合的百分制考核方式,即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或1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或70%)。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均采取闭卷笔试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以笔试为主要形式的考核方式不能充分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好的朝鲜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础朝鲜语”作为朝鲜语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及主干课,单纯采取闭卷笔试考核方式不能充分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精髓,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将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基础朝鲜语”作为朝鲜语专业的基础课以及主干课,应从基础阶段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考核方式只局限于读、写、译三个方面,不能全面考核学生朝鲜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三)对学生平时学习环节督促的时效性不强,不能在平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学习是一个累积提高的过程,需要学生平时勤学、多练,而总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容易导致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的现象,使考核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
(四)检验学生韩国语水平的韩国语能力考试以及从2013年6月开始实施的全国高校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主要从听力、阅读、写作、语法及词汇四个领域进行评价;
本专业改革后的毕业考核也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契机,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因此,传统的考核方式与韩国语能力考试、全国高校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以及毕业前考试相脱节。
(五)20%平时成绩的给定,缺乏科学依据,情感分、随意性占较大比例。针对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结合朝鲜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该门课程的教学、考核需要,对“基础朝鲜语”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二、“基础朝鲜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从考核方式上,将笔试这一单一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听、说、读、写、译相结合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全方位考核方式。针对不同能力的考核选用试卷、音频、问答、背诵、口译等不同的考核方式。从考核次数上,将一学期两次的期中、期末考试改为一学期四次的全程形成性阶段考核方式,使考核更全面、更科学、更公正。通过改革调动学生学习朝鲜语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一)考核成绩评定方法
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朝鲜语教学纲要为基础,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进行全程考核。考试采取阶段性考核形式,每学期考核四次,前三次阶段考试要对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进行全面考核,采用笔试、口试、听力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方式,考核本学期所学的所有内容。
每个学期的考核以教学内容的阶段为单位分为四次,每个阶段的考核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全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分为四个大部分。前三次考试为阶段性考试,在学期中进行,每次阶段考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即第一阶段考试成绩占20%,第二阶段考试成绩占20%,第三阶段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前三个阶段是考试、总结、诊断、再学习的过程。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将考试成绩分解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能有效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平时努力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每次阶段考试结束后,学生可以得到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地自我修正,确保较好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二)考核时间安排
除第一阶段的发音部分之外,其他各阶段均以每二至三课的教学内容为一个单元进行一次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以教学要求和目的为基础,在难易程度适中的情况下,尽量选取题材宽泛的内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题型。每次阶段考试后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根据考核情况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教学内容的改进及方法,同时也将这些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
一年级发音教学阶段的学习是以发音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发音、词汇、音变现象及少量日常用语,因此,考核主要从听、读、写、译四个方面进行。而其他各阶段考核均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听、说、写、译等能力的考核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随堂考试,考核读的能力即检查背诵课文情况需要较多时间,因此,可以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
(三)考核内容安排
阶段考试的主要考核内容与题型如下:
1.笔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笔答词汇、语法、阅读、笔译、作文部分的闭卷试题,分值为60分。笔试可以采用以下题型:翻译单词、选词填空(副词、同义词、反义词、动词多义词)、语法选择填空、语法造句、完成句子、阅读分析、翻译下列句子或短文(汉译韩,韩译汉)、作文等。2.听力测试:听写20个单词,五个句子或听五段会话,根据会话内容回答问题等。分值为10分。3.口试:回答五个韩国语提问(日常会话),分值为10分。4.背诵:背诵一段课文,分值为10分。要求学生背诵短文形式的课文,背诵时重点考核学生的朝鲜语发音、语音语调、流利度、完整度等。5.口译:口译五个句子(汉译韩,韩译汉),分值为10分。如果考试环境条件允许,也可使用同声传译训练室进行口译测试。
三、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取得的主要效果
(一)加强了对朝鲜语听说能力的考核
朝鲜语应用能力中最为重要的是听说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笔试为主,考核本身忽略了听说能力,由此导致学生对听说能力不够重视。本次考试改革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听力与口语考试的分值比例增加,而且在内容上更加生活化、口语化,从初级学习阶段就杜绝了“哑巴朝鲜语”现象的出现。
(二)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过程
阶段性考核是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习过程,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让学生参与到全程的评价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若想取得理想的考试结果,就要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
(三)教师能够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在阶段性考核中,教师可以通过各阶段的考试反馈、课堂观察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主动的监控。通过考核结果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更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并提出个性化的建议,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考试次数的增加以及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内容变得更加宽泛,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因此,学生若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除了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外,还必须大量地进行课外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动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并最终提高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五)有效提高了韩国语能力考试过级率
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语文课程;
素质教育;
考试改革
现状分析
教育涉及到考核方式,不同的考试及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培养,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笔者对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做过一次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考试主要存在三个不足:内容结构单一,主要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
考试方式保守,一张试卷考之大吉;
考试评价不公平,学生的语文成绩仅靠一张试卷便一锤定音,这是不科学的。从学生的反映来看,这种考试索然寡味,既没有趣味性,更没有开放性,大部分学生对考试内容不感兴趣,对考试形式不满意,认为语文考试忽略了他们语文能力的考核与人文素质的检测,更没有发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如此尴尬状况,高职语文课程如何实施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就是摆在高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只有对现状进行改革,才能还高职语文课程考试一个崭新而又鲜活的面貌。
改革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要实现改革,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一)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
同其他课程相比,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文学科赋予他们更多的是其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只有在考试命题、考试操作上努力体现这些特点,才能做到以课程为核心,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考试内容来源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应由教室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导引学生走进社会、关注人生,感受时代气息,使课内与课外相通、基础与能力互现。这是大语文观所倡导的,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的体现。考试方式也需要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表现欲,如采取朗诵、辩论赛、调查报告、职业角色模拟等活动方式。
(三)体现专业培养的需要
高职语文课程担负着使学生适应社会、满足职业需要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直面现实,调整考试结构,优化考试内容,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一定的专业特点,真正为专业教学服务。比如,进行语文能力考核,文秘专业应重在口才和写作能力;
美术专业、服装专业等应重在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模具专业应重在说明书写作而非法律文书写作。
(四)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我们关注较多的是教与学的过程,而对语文教学效果评价的探讨却很少。其实,教学效果评价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励、调节、诊断的作用。何为考试评价?它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毫无疑问应有相应的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来保证。因为:第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其评价内容由片面走向全面;
第二,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决定了其评价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
第三,语文学习的渐时性决定了其评价运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总而言之,语文考试改革在试题设计、考试过程、考试结果分析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测量统计和评价的科学性。
改革构想
针对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不足,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的组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内容应包括:(1)语文基础知识。一般地把语文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之所以突出“基础”二字,是因为这些知识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言是最基本的。现在,有人忽略语文基础知识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质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一般不是很好,考基础知识有正面导向作用。但在考试命题时要注意基础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不宜太高。语文基础知识检测的目标重在帮助学生将积累的知识加以整理,使之序列化、结构化和熟练化。(2)语文能力。一般认为语文基本能力即是人们所说的也是学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能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范围进一步拓宽,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语文能力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还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湖南师大程大琥教授提出,学生在加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具备“录”、“译”两种能力。所谓“录”的能力,是指记录文字的能力,包括笔录和机录两种,尤其是后者。学生要提高使用电脑记录文字的速度和准确度。所谓“译”的能力,主要是指对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雅俗对译、古今对译、中英对译。雅俗对译主要是指普通话与方言之间、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转化;
古今对译主要是指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转化;
中英对译主要是指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转化。(3)文学鉴赏。人在不同阶段的语文学习有不同的重点,婴幼儿主要是口语模仿;
小学生重在字、词、句、篇的学习;
中学生强调文章分析。而大学生的语文学习重点则应放在文学鉴赏和文化体味,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这是由大学生的心智发展程度决定的,此时强调的是思维的宏观性、联系性、思辩性,达到对人学、文学、社会学的个人体悟和深刻理解。这应成为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一个重点。(4)人文修养。这里所说的人文修养主要是指语文人格要素,也就是情感、意志、习惯、性格、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其实,语文考试的内容远不止这些,生活处处有语文。在考试命题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要有一种系统思维。转贴于
考试内容的转变现在的语文考试过分地依赖教材,为考试而考试,导致学生为了追求学分而死记硬背;
考试重点偏颇,不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缺乏综合性,也缺乏时代感,更缺乏训练学生应对生活的准备的内容。从被调查的几所学校的现行语文试卷来看,仍然重在识记题、静态题,缺乏知识运用与理解的题目,学生的学习潜力得不到进一步激发。这样的考试单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总而言之,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在试卷内容上要实现两个转变:由知识题为主转变为能力题为主;
由识记型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
(二)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形式的改革语文考试的方法,既取决于考试内容,又取决于考试目的。我们可以摒弃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阶段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用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这种考试形式的改革是符合语文学科教学改革要求的。
考试类型的改革职业类院校语文课程考试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概括为两种,即单一型和综合型。所谓单一型考试,是指每次考试的内容只有单项,专门考查学生的某一项语文能力或语文知识,可以是文书处理,也可以是演讲比赛。这种考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进行的,而且一个学期可以多次进行。这样的单项考试要求学生全部参加,并将成绩记录在案,并允许考得不好的学生自愿多次补考,一直考到满意为止。所谓综合型考试,是指期末的考试,这种考试要求考试内容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能力题目,尤其是综合性的主观题目,以考综合题为主。
(三)考试评价的改革
语文考试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激励、调节、导向作用,怎样评价学生成绩是关键所在。恰当的、合适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学习成就感;
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原则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
第二,过程性原则;
第三,个体差异性原则;
第四,多主体参与原则;
第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评价途径在进行评价时,要拓宽评价渠道,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方式为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互评,还有学生自我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评价范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平时考查、观察并记录;
(2)期末考试;
(3)课外学习。我们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中,突出平时成绩的价值。对学生平时语文成绩的考核评价,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学习努力情况的不可测性及思维的多样性,宜粗不宜精,以模糊为主。同时,课外知识有助于深化课堂语文学习,所以语文成绩评价中不能忽略课外知识学习。课外语文学习指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写作、查阅工具书、上网查阅资料、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等等。
成绩计算(1)成绩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两结合”,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课内成绩与课外成绩相结合。(2)具体方法。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30%,课外成绩占30%;
具体操作就是:学期成绩=平时以能力与活动为主的单一型考试成绩+期末综合性考试成绩+课外成绩(若有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获奖等情况可以加分或免试,课外学习检测可口试,也可笔试,如“课外知识抢答赛”)。这种成绩计算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从而让学生注意语文的多元性,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自信心,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
采取以上所述的考试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教学效果:第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语文能力的分项考核,使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将“平时不翻书,考前要恶补”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平时常翻书,考前不忙乎”。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口语练习等方面的学习热情。第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分项考核中,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自控的机会,比如,听、说题目可以自拟;
读、写篇数可以自定;
活动奖励分数更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机会等。在这种考试中,学生真正变被动为主动;
而教师所起的作用也由控制变为引导、帮助。第三,密切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这种考试方法改过去一贯以课堂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考试为兼顾课内与课外的多种评价形式,将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他们关注、分析、思考各种自然、社会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总之,这种语文课程考试改革使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得以强化,增强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传勋.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1998,(10).
[2]周正逵.论语文考试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4).
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范文第3篇
改革主要内容涉及到课程考核办法即学生平时成绩的记录方式,学生平时成绩在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以及由此而带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
我校2012级大学英语课程考核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笔试口试并进、主客观题型三结合的方式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通过终结性评估、过程性(形成性)评估和口语三部分实现。终结性评估指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评估指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一、三学期为考查口语课程,二、四学期为考试课程。重点对原有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更易于操作和更有效。
本报告主要基于2012级“大学英语1”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
一系列改革工作
1构建并实施创新课堂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改进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目的在于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力度,丰富过程考核形式,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让学生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即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
1、3学期为口语考查,2、4学期为笔试考试。艺术类班级单独命题制卷,普通班和提高班同一试卷,增强学生横向对比性。基于因材施教原则,2012级新生开学时根据新生高考的英语成绩取前500名进行入学水平测试,然后根据学生成绩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挑选入学水平测试成绩前160-180名的学生进行口试,然后综合笔试和口试成绩将学生分四个班,每个班35~40人,作为我院英语提高班,彰显部分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的个性,进一步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班学生允许局部动态管理,即:提高班学生当学期考核不合格的下学期自然转到普通班学习,普通班学生英语各方面表现优异者可在自愿基础上并经任课教师同意及推荐,可转到提高班学习。
2改进并完善形成性评估记录表
形成性评估记录表即平时成绩表,平时成绩总评由三部分组成,即课堂(内)活动参与记录(30%)、课外自主学习记录(20%)、考勤10%和奖励分。
(1)课堂(内)活动记录(30%)
主要包括课内练习、课堂小测验及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综合表现情况。
(2)课外自主学习记录20%
主要包括对教材的预习及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
(3)考勤10%
教师每节课对学生进行考勤,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
(4)奖励分
以奖励分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英语活动和竞赛。鼓励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不同时期的校内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感动白云”英语情景剧等活动或竞赛,对参与活动或竞赛的学生总评成绩进行一定的奖励。
3改进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公正性
为了提高评价的公正性,我们保持了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的相对动态性。不只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包括英语学习小组成员内部相互之间的评价,也有小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评价,还有各小组长之间的评价,及英语小助教及课代表对各学习小组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学习,加强主体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增加团队学习意识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对于英语水平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4“大学英语1”口语考试的实施方式方案的制定
2012级的“大学英语1”进行了口语考试。本次考试是我校建校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正式的口语考试。考试前一个月,大外部老师对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时间、考核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征求和听取了学校和学院领导对本次口语考试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口语考试方案确定后,对期末考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口语图片的搜集、整理、筛选,朗读材料的筛选,考场人员的安排和配置,评委人员的考前培训等工作。另外,根据我校学生水平差异,对艺术类学生的教学和考核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
(1)非艺术类专业
口试内容分二部分:课文朗读和看图说话。
课文朗读:
本学期所学内容,1~4单元课文Section A,朗读内容单词量不得低于300个.
看图说话:
图片由各个任课老师准备,每个老师准备20幅图片,大外部公示讨论后选择其中15幅图片,提前两周让学生准备,然后考试当天由学生当场在15幅图片编号中抽签,半分钟后发言。发言时间是1~2分钟。
备注:第一、二环节每个学生不超过5分钟。(包括学生朗读课文、看图说话、评委老师打分、评委老师算分)
(2)艺术类专业
口试内容分二部分:课文朗读和看图说话。
课文朗读:本学期所学内容,1~4单元课文Section A,朗读内容单词量不得低于200个。
口语测试的内容主要为本学期的教材相关内容。
看图说话:
图片由各个任课老师准备,每个老师准备20幅图片,大外部公示讨论后选择其中15幅图片,提前两周让学生准备,然后考试当天由学生当场在15幅图片编号中抽签,半分钟后发言。发言时间是1~2分钟。
备注:第一、二环节每个学生不超过5分钟。(包括学生朗读课文、看图说话、评委老师打分、评委老师算分)
考试组织:教师2人/组,每次一个学生。为尽量使考试成绩客观、公正,任课老师自由组合,互相考查;
尽量避开对本班学生的考查。
5“大学英语1”口语考试的实施方式方案的执行
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第十九周,对我校12级非语言本科专业的所有学生进行了统一考试,考试分为8组,教师2人/组,每次一个学生。为尽量使考试成绩客观、公正,避开了任课教师对本班学生的考查。
二教师和学生对口语考试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为了了解教师及学生对大学英语考核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专门专人讨论并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精密的统计和分析,以下是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80%以上的师生都认为口语考试有必要进行,因为期末有口试考试压力,37%学生平时增加了口语训练。46%左右的学生觉得期末考试应该口语考试和笔试相结合。21%左右的学生认为,口语考试时间比较短,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实际水平。大约30%左右的学生认为考试形式有些简单,环节中应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91%以上学生认为考前教师有必要对口语考试进行指导。有些班级学生针对所给话题进行了集体准备,因此有些学生就是死背材料,说法比较雷同。对部分学生而言起不了太大的促进作用。33%的学生认为口语考试一学期要举行2次。(期中、期末各一次)60%以上老师认为,口语监考时其中一位监考老师最好是任课老师,以便任课教师更好地掌握班级每位学生的口语情况。大部分教师认为口语考试是否有必要也要因专业特点而异。另外,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也要因专业而异。7%的学生希望有外教指导。文后附有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结果。
三2012级“大学英语1”口语考试的体会和经验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英语教学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语言知识,而是更多地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课堂口语交流以及期末口语考试总体情况来看,学生的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较教改前有明显增强。教学模式的转变则由传统教师主讲型向着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模式转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提高班与普通班教学的分层实施,有利于满足不同起点、不同潜力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此外,教学评估体系也得到了更新,过程性评估和终极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体系改变了学生“轻平时,重期末”的学习观念,有利于学生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扎实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2012级大学英语考试改革,让我们既重视教学改革实践,也重视教学改革研究。我们深信,随着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教学将朝着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会上一个新台阶。
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语音室的开发问题(网络自主学习监控)。
二是课堂小组展示时,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和课堂效果问题。
三是大多班级人数多,学生口语展示和练习时间极其有限。
四是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如:教师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驾驭能力,自身需要继续学习以拓展视野,备课问题(加强教师之间教学经验交流)。
五是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需要进一步调动,让学生持续长久配合教师。
六是口语考试考场布置、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及环节,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以便达到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附:
关于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英语1期
末口试的问卷调查
各位同学:
感谢你们参加此次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关于2012级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大学英语1”口语考试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将有助于口语考试方案的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同学们的口语学习积极性,最终能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请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并做出最客观的选择和回答。
(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共收上来351份)
1.考前大学英语任课教师是否有必要在课堂进行口语考试指导?(351人作答)
A是B否C只给有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A 320占91%B 12占3.4%C 19占5.4%
2.上学期大学英语教师是否在课堂上根据口语考试内容进行过指导?(350人作答)
A经常(5次以上)B偶尔(3-4次)C没有或1-2
A90占25.7%B198占56.6%C62占17.1%
3.你是否根据口语考试相关内容及评分标准进行复习?(351人作答)
A不了解评分标准,自主复习
B不了解评分标准,没有复习
C了解,并根据标准进行复习
D了解,但是没有根据标准进行复习
A138占39.3%B40占11.9%
C129占36.8%D61占17.%
4.初高中阶段你是否参加过比较正式的口语测试(高中也包括)?(351人作答)
A没有B有,请简要写出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A 105占29.9%B 246占70.1%
5.本次口语考试内容难度评价(345人作答)
A很难B还可以C比较简单D很简单
A 30占8.7%B 253占73.3%
C53占15.4%D9占2. 6%
6.对本次口语考试的形式评价(351人作答)
A很合适B基本合适
C比较单一,请写下更多可参考的口语考试形式:(师生交流,学生配对交流等)
A 26占7.4%B 276占78.6%C49占13.9%
7.对本次口语考试时间评价(351人作答)
A每个同学只有5分钟,太短了,没有发挥的余地
B还可以C时间较长
A 72占20.5%B 266占75.8%C13占3.7%
8.口语考试,一个学期只进行一次,能够体现你本学期的英语学习水平吗?(351人作答)
A一次就够了B期中+期末,两次比较合理
C如果你有其他看法,请写在这里。A 205占58.4%B 117占33.3%C29占8.3% 9.你知道自己的口语成绩吗?(注意,不是期末成绩,而是口语成绩)(350人作答)
A不知道,但是想知道B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C知道,自己去老师那里查过
D只知道及格了E只知道不及格
A 153占43.7% B 17占4.9%
C96占27% D78占22%E6占1.7%
10.和英语笔试做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考试形式(349人作答)
A口试,因为容易及格
B口试,因为可以督促自己开口说英语
C笔试D口试+笔试,各占一定的比例
A 42占12%B116占33.2%
C48占13.8%D163占46.7%
11.本次口语考试的监考方式评价:(348人作答)
A同意B.不同意,可以通过电脑录音来考试
C应该由外教考D你有其他好建议吗?请写下来
A 228占65.5B 90占25.9
C28占7.2 %D 5占1.43%
12.你是否因为期末有口试,而在平时增加了口语训练(351人作答)
A是,本来就喜欢口语
B是,增加了很多,本来不喜欢开口说英语
C.增加了一点,因为考试压力D没有,本来就不喜欢说
A 61占16.9%B 128占36.6
C 130占37.1D34占9.7
13.恭喜你,终于要完成此次调查了,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支持期末口试继续进行吗?(351人作答)
A支持B不支持
A 295占84%B 91占1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韩海艳,魏丽娟.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及其反拨效应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刘汝荣,杨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期末英语口语测试及其反拨效应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3).
[4]王永,刘瑾,AlanLotz,等.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测试的研究和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12).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吕长斌.大学英语口语侧试任务的效度研究[J].外语界, 2006(3).
[7]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8]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试卷分析信度效度区分度
一、引言
教学与测试分不开。测试可以检测教学的结果,为提高改善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对一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所有院校都有开设英语专业,还有各式各样的英语培训机构。但是老师们教得如何,培训机构培养得如何,人们学英语到底学得如何,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们的英语又怎么样,我们还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来检验。我们熟知的英语考试很多,比如全国英语公四、公六考试,出国留学的雅思、托福考试等等一系列的考试。这些考试测试操作严格,有很完整的试卷设计、测试操作、评分操作、还有试卷分析过程,获得了人们普遍的认可。其实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于大大小小的测试也要学会对测试试卷的分析,以获取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准确信息。我们首先要保证我们的测试是客观的和科学的,从而发现我们在试卷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提高我们的测试水平和测试能力,为教学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本论文选取2007级英语专业一次精读半期考试试卷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试卷题目的信度,难度系数,区分度等,为以后此类考试题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和建议。
二、测试的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的基本概念
(1)信度: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如果用同一份试卷对同一组学生进行前后两次测试的话,两次测试成绩在多大程度上会相吻合。信度受试题的质量、考试的组织、试卷的评判等因素的影响。要保证试卷有较高的信度,首先试卷要有一定的量,一般题量越大,信度越高。同时作为考试结果的分数要有一定的分散度,要呈正态分布,及中间大,两头小。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保证试题具有一定区分度,且难度适中。
(2)效度:效度就是考试的有效性,是指考试是否测量了它所想要测量的东西,即考试是否达到了目的,考试所考的内容是否是想考的内容。效度包括表面效度、同期效度、构卷效度和内容效度。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是否考了大纲规定要考的,或者说考试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所有测量的目标。主要是测试的内容是否和测试的目标有关;
测试内容是否有代表性;
是否全面地体现了要考查的各方面的内容;
试卷中是否有足够的题目去体现所要考的各方面内容;
测试内容是否适合测试对象等。(刘润清, 韩宝成. 2000: 172)
(3)难度系数:难度一般以正确或错误回答某道题的人数与总体人数之比作为指标,一般来说,最好是测试的平均难度接近 0. 5。对于对错型项目的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P=答对题目的学生人数/总的答题学生人数
难度系数的数值越大,难度反而越小,项目越容易。
而对于非对错型项目的易度指数难度,就是一组受考的成绩率。所谓的成绩率,就是一组受考在一个项目上的平均成绩与这个项目完全做对时的成绩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P=学生在这个项目上的平均成绩/这个项目完全做对时的成绩
一般来说,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是可以接受的,难度系数达到0.4~0.6的项目是比较好的。
(4)区分度:区分度是指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区分度用D 来表示。当D为正值时,说明试题为积极区分,即高分组通过率高,低分组通过率低,当D为负数时,说明该题是消极区分,高分组通过率低,低分组通过率高。一般来说,我们将所抽出的总学生分为高分组,中等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和低分组各取抽样总人数的1/3。区分度的计算公式为:
区分度=高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
区分度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区分度可以显示项目的质量。一般来说,区分度应该大于0.2。小于0.2的项目质量比较差,应该予以淘汰。
三、试卷分析结果和讨论
这次我们选择了2007级英语英语语言文化系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总共抽取了26位同学的考试成绩进行试卷分析。
试卷的题目清楚,排版一目了然,试题没有拼写错误。这首先能够保证学生不会因为没有误读题目而答错题目。在此基础上再就试卷进行分析。
1. 我们先看一下这份试卷的结构。
这份试卷分为六个部分,考察了学生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写作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识记能力。有四个主观题型,分值占65分。分别是选词填空及词型变换、释义改写、改错、和篇章理解,考察了学生的词汇、语法和写作的能力。两个主观题型,分值占35分。分别是阅读理解和常识选择,考察了学生的阅读推理能力和识记的能力。另外试卷总共题目差不多60个。
从结构上来讲,信度和效度这份试卷是较好的。首先,试卷的题型比较多,有六个。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能力,是具有效度的。像改错,释义改写,篇章理解这样的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很好的题目占到了55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考试成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60个项目的题量也比较合适。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把答完卷子。对于期中考试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这是合适的。
2. 学生成绩
抽取的26人的考试成绩为67.2分,24人及格,2人不及格,通过率为92.3%。
平均分以上的有13个,刚好一半。对于期中考试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是可以的。
再看下面的学生成绩分布图
学生成绩基本上称中间大,两头小的状态,但是60分到65分的人数比较多,正态分布图还是不够明显。初步反映出题目的设置有些问题。当然也许这和我们选择的人数太少有关系。只有对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仔细分析后,我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试卷的具体质量。
3.试卷的难度、区分度
试卷各个题型的难度系数几乎都在0.6以上,多数在0.7左右,甚至有的达到了0.8,可以知道试卷的总体难度系数不大。对于像期中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来说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是可以的。但是选词填空与词型变换这一题难度系数达到了0.8,可以适当加大,而改错题目难度较大,可以适当减小难度。学生说明题目的区分度也是不错的。多数题型的区分度在0.2以上,释义改写和阅读选择的区分度甚至达到了0.4~0.6之间,是很好的。但是选词填空及词型变换、改错的区分度为0,说明题目出得不够理想,这样的题目下次应该不再选择。但这并不是说这样的题型不好,而只是针对这次选择考试的题目还存在问题。下次应避免这样的题目的出现。
具体到各个题型看考察学生的能力,可以发现学生做其它题还好,做改错题,和阅读理解题还不够不理想,特别是改错题,原因到底在哪里?改错题,阅读理解题,还有篇章理解题同样是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什么篇章理解题的难度系数小这么多?改错题和阅读理解有标准的答案,篇章理解的答案却是灵活的,老师在评卷过程中的标准是不是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分数?进而影响了试卷的难度系数值。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卷的信度。
4. 阅读理解和常识选择的分析
这一题主要考察的学生的识记的能力,所以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就能够答得对。这一题的总的难度系数也只有0.7,算是拉分的题目了。甚至出现了第五题这样的送分题目,一点难度没有外,也没有区分度。虽然说我们需要保证一定的通过率,但是题目也不能没有难度,只是说难度要适中。但是这一题难度不一,好些题目难度不是太小就是太大,比如第六、七、九题就是难度太小,而第十题又是难度太大了。再说区分度,虽然区分度都是正数,是积极的,但是总的来说这题型区分度过小,一、二、三、五、六、七、九区分度都小于0.2,属于应该淘汰的项目。只有四、八、十这3题的区分度可以接受。但从难度、区分度一起看的话,只有第八题是比较理想的题目。即使作为拉分的题目,这道题型所设的题目还是需要大加改进,一定程度上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加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阅读理解是考外语时学生们通常做过的题型。它的出题可以很灵活,可以考察学生的迅速反应查找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老师们通常喜欢出的题就是选择题。
这份试卷阅读理解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612,难度适中,总体比较好。不过有些题目难度还是不够好,比如八、十四、十六。再看比如区分度,很不理想。五道题目的区分度为负数,四道题目的区分度为0,另外还有六道题目区分度不到0.2,总共十五道题目都应该淘汰,比例太高了。但是也有很好的题目,比如说第二题,难度0.42,区分度0.5,刚刚是我们最最需要的。
所以说虽然选择题是老师很容易出的题型,也是老师们喜欢出的题型。但是选择题很难出,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四、小结
作为半期考试,这张试卷的题型是不错的,主观题客观题的分配比例适中,便于老师修改试卷,总体的难度还够,对于非选拔性的考试还算通过。但是试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题目项目的难度区分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区分度的把握上,非常弱,不能明显地区分学生的能力。选择题的难度区分度不理想,有些题目该淘汰的应该予以淘汰,该改进的改进。还有评判试卷的标准也要适度。
这只是我们就一次半期考试作的简单的试卷分析。虽然简单,可以反映出试卷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给老师们发现学生们的薄弱处,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比如这次的改错和阅读理解,学生们做得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和阅读技巧的训练,或者提醒学生自觉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所以进行试卷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每次考试后,老师们应该坚持进行试卷分析,暴露显示的问题,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们如果能做做试卷分析,了解自己的不足,对于提高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晓扣, 李绍山. 谈语言测试的结构效度[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3),45-49.
[2]黄和斌.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4, 223-240.
[3]刘润清.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刘润清, 韩宝成. 外语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苏惠芬.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方法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06), 45-46.
[6]孙成岗. 现代语言测试与试卷分析[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04), 82-86.
[7]汪美琼. 大学英语试卷分析探析[J]. 青海师专学报, 2008(02), 103-107.
[8]王新. 浅谈试后卷面分析的重要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83-85.
[9]刘丽华. 英语专业精读期末考试内容效度的个案研究[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01), 104-106.
[10]徐欣, 王秋生, 高庆山. 试卷分析学校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指导作用[J]. 北方经贸, 2000(05), 159-160.
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 指导思想 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考试模式
一、引言
在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环境下,各所高校对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做了相应的调整。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考试改革在保持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也要使考试最大限度地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即通过考试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以考试为导向的前提下,需要让学生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并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为进一步地学习提供动机。因此,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正常进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们完成一学期的学习,期末考试成绩是这一学期学习效果的体现。我们衡量某次考试是否科学、客观通常离不开测试信度(test reliability)和效度(test validity)。为使考试公正客观,我们必须设计出高水平的期末考题,达到合理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在进行大学英语考试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走一些弯路,但我们能从弯路中得到经验,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考试改革的背景
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培养具有符合社会发展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教学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大学英语课程基本定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成分,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以往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往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以闭卷形式的终结性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三部分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期末成绩为主,考核内容相对片面,注重的是英语基础知识,对英语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不够,过分注重书本知识而忽略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整体考查,过程考核没有体现具体化,更无法很好地贯彻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
2.考试改革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及格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考试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是形成性考核,二是终结性考试。改革重点是强化形成性考核,淡化终结性考试。改革考核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正确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课程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定》,本课程以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即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英语实用能力出发,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和“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传授系统的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和语言功能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听、说、读、写、译),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日常的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学生升入高级阶段的英语学习及各专业后续的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程培养目标
经过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实现沟通。具体要求如下。
1.词汇
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的2000个左右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
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的英语对话。
4.口语
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够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5.阅读
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6.写作
根据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晰。
7.翻译
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单词。
本课程除完成规定的课内教学任务以外,还补充以基础语法、训练书面表达能力、翻译练习为主的课后各种形式的练习。
五、课程考试模式
本课程在以往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将进行改革,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为导向,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采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课程结束的终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模式,根据考试目的和考试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包括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的方法时间成绩所占比例等。具体如下。
1.形成性考核(见附表)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0%,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由考勤平时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考核阶段性词汇测试考核阶段性实践考核组成。
考勤:(20分)学生旷课一次扣2分,迟到一次扣1分。
课堂表现:(20分)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评定其成绩。
作业:(15分)每学期作业4―5次,取平均分。
词汇测试:(15分)每两个单元进行一次听写,取平均分。
实践考核:(30分)包括个人展示背诵对话小组活动戏剧表演等,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参加一次,取最高成绩。
2.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笔试很难保证测试的信度与效度。信度是指测试的结果是否稳定、可靠,效度是指测试是否有效地考查了希望考查的内容。可通过建立试题库来避免考题范围小,题目内容单一等不利因素,试题库涵盖教材的全部知识点,从而提高测试的效度,使终结性考试更加标准化,并且使英语教学的管理和测试科学化,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方便教学考核,减轻教师负担,克服传统的“考教合一”,从而做到“考教分离”,以考促教,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
3.考核程序
(1)原始记录
每次上课都要考勤,填写考勤登记表。其他项目的考核采用班级学生平时成绩登记表进行记录,也可根据考核项目形式等重新制作考核登记表。
(2)评定分数
根据考核标准,对各项内容进行量化打分,考核项目中凡是能量化的均进行量化,不能量化的也必须经过一定的量化处理,使之数量化。
(3)分数合成
将考核内容各部分的考核结果根据规定的合成标准进行分数合成,得出学生课程总评成绩,以百分制记录。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它是检验、评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推进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就会积极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反之,就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妨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多种考核方式机制的建设与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设计出更多、更好质量的评价体系,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使之更加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期中 语文 高中 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五篇】 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精选5篇)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总结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