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刘邦和项羽关系【五篇】

时间:2024-02-01 18:19:02 来源:网友投稿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第1篇关键词:刘邦,项羽,汉文帝,身世,楚汉战争以前读过一本书,说汉文帝可能不是刘邦的亲生儿子,还说《史记》是一部毁书,心中颇有疑虑。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这个问题是毫无疑问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邦和项羽关系【五篇】,供大家参考。

刘邦和项羽关系【五篇】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刘邦,项羽,汉文帝,身世,楚汉战争

以前读过一本书,说汉文帝可能不是刘邦的亲生儿子,还说《史记》是一部毁书,心中颇有疑虑。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这个问题是毫无疑问的,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汉文帝母“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

可见,魏王豹起初是想帮助刘邦战胜项羽,后来听说薄姬将会生一个天子,不由得心中大喜,于是转变了立场,背叛了刘邦,先是中立,继而与楚联合。

当时楚汉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汉军屡战屡败,而项羽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在诸侯中的威望都远胜于刘邦,权衡利弊,魏王豹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决定——背汉连楚。

那么魏王豹是如何背汉连楚的呢?《资治通鉴》记载汉王三年五月,即公元前204年五月,“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至则绝河津,反为楚”,也就是说他是假装回家看望家里的病人,回到国中就截断了魏国和关中的联系,背叛了汉王。为什么他要背叛汉王,《史记》《资治通鉴》均有记载,魏王豹认为“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吾不忍复见也。”可见在魏豹的眼中,汉王刘邦是一个傲慢无礼而又喜欢骂人的人,他感觉跟着刘邦不会有多大的前途,于是在楚汉两雄之中,他选择了项羽。

魏王豹又是如何投靠项羽的呢?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我们可以想见,魏王豹是在听说薄姬会生一个天子之后才背叛刘邦的,毫无疑问他认为刘邦不是真命天子,在他心目中,项羽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只有项羽和薄姬才会生出一个天子来。可见魏豹投靠项羽是用薄姬做跳板的。正是利用他和薄姬的特殊关系,才使自己化险为夷。

那么魏豹究竟有没有把薄姬献给项羽呢?史书不会记载,不过我们知道,秦末战争中魏豹下故魏二十余城,又率精兵随项羽入关,在灭秦战争中立了功,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大封诸侯,魏豹被立为西魏王,后来楚汉战争爆发,刘邦还定三秦,渡临晋,魏豹背叛了项羽,臣服了刘邦,追随刘邦攻打项羽,现在他又背叛刘邦投靠项羽,项羽会原谅他吗?

大家知道,项羽对待背叛自己的人是相当残酷的,九江王英布因为背叛了项羽,项羽命令项伯把他的妻子儿女全杀了。魏豹也背叛了项羽,为何得以保全?毫无疑问,是因为魏豹做了令项羽大为高兴的事,而以项羽的性格,即便是如刘邦这样的心腹大患,只要令他暂时的高兴,都可以免除死罪,何况是魏豹这种对他没有现实威胁的人。

书记载,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自古英雄爱美人,项羽也不例外,他有虞美人陪伴,并不寂寞,可惜虞美人没有生育,这让项羽不无遗憾。特别是灭秦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位于天下诸王之首,如果没有子嗣,百年之后,谁来继承他的江山?这是现实问题,而项羽当时已经二十九岁了,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是三十五岁左右,这不能不让项羽忧虑不已。科技论文。

魏王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向项羽献出了薄姬,并声称薄姬可以生天子,这自然让项羽喜出望外,欣然笑纳。可是薄姬在项羽处并没有给项羽生出天子来,这是因为当时楚汉战争正处于关键时刻,项羽忙于战事,所以薄姬与项羽见面的的机会较少,可她还是怀了身孕。

公元前203年12月,项羽在乌江自刎,魏王豹早在公元前204年5月就已经被杀,这时薄姬的亲人全死光了,被逼无奈,薄姬只好在织室里做工,被刘邦看重其美色,纳入后宫。这时的刘邦可能是效法秦始皇,因为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把六国国君的嫔妃拉来充实后宫,确实风光无限。而刘邦向来最佩服的人就是秦始皇,所以他也把项羽的美貌妃子拿来做自己的女人,后来薄姬于202年产下一子,这就是后来的代王刘恒即汉文帝 。

刘邦应该意识到刘恒可能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史书记载,刘邦和薄姬只发生过一次关系,但是他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保持皇权血统纯洁的重要性。这时刘邦可以杀掉薄姬和刘恒,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刘邦也是一个相当迷信的人,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一统天下,荣登大宝,一切皆为天意。而薄姬曾经告诉过刘邦,自己“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正是这句话,救了刘恒和薄姬的性命,刘邦意识到薄姬之子乃为贵人,所以薄姬生下刘恒之后,并没有被杀或者被放逐,她和儿子的命运像项羽的叔侄子弟一样,被保留了下来。

可是刘邦再也不会宠爱薄姬了,此后薄姬很少能够见到刘邦,作为一个为刘邦生了皇子的贵妇人,而且是美貌的年轻女人,也真难为她了。

直到刘邦去世前一年,即公元前196年刘邦攻破陈豨,平代地之后,才封刘恒为代王,这个时间正是他大肆翦灭异性王,分封同姓王的时候,所以为了刘氏天下,他才封刘恒为王,而不是像他宠爱的赵王如意那样,很早就封了王。而这个地方正是塞北苦寒之地,终年面临着匈奴的威胁和骚扰,在这个地方做王,连人身安全都没有,而这时刘恒年仅7 岁。

刘恒之所以被拥立为帝,完全超出刘邦的想象。如果不是吕后专权,刘恒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做皇帝。当时,刘邦之子汉惠帝娶了自己姐姐的女儿为王后,结果不能生育,汉惠帝的儿子都是宫人所生,没有名分,吕后把这些宫人杀掉,把他们的儿子养起来,为汉惠帝立后,结果前少帝扬言长大之后,要为他的母亲报仇,被吕后所杀,后少帝尚未长大,吕后已死,诸吕作乱,绛侯周勃和丞相陈平诛诸吕。大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废掉汉少帝,因为他长大之后,肯定会秋后算账的,不杀他,无疑养虎为患。

后来在拥立谁为皇帝时犯了难,有人提出拥立刘邦长孙齐王为帝,但遭到了全体大臣的集体反对,因为他们都不想拥立齐王,原因很简单,齐王的舅舅太厉害了,他们不想复蹈吕氏覆辙,于是才拥立了没有外戚势力的代王刘恒。于是,简简单单的刘恒作了大汉的皇帝,其实,他并不简单。

到了这里,大家可能对汉文帝刘恒的身世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不错,汉文帝正是项羽的儿子,薄姬是在项羽处怀了刘恒,到刘邦处生了刘恒。科技论文。后世史家为了替刘邦和刘恒掩饰,就说薄姬是到了刘邦后宫一年多之后,才怀了刘恒,实属谎言。可是这可能会招致刘姓人士的强烈反对,他们会说,你有证据吗?

《史记》记载,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带领诸侯入关,驻扎在鸿门,军队有40万,刘邦驻扎在灞上,只有10万人,这时项羽听从谋士范增的计策,要进攻刘邦的部队,刘邦危在旦夕。这时是项伯救了刘邦,项伯先是深夜跑到刘邦的部队,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进攻刘邦的情况全部告诉了张良,张良又告诉了刘邦,这样,一个重要的军事秘密就这样被泄密了,项伯还给刘邦出主意,让他第二天早上早点来向项羽道歉。

在第二天的鸿门宴上,范增数次让项羽杀死刘邦,项羽都没反应,这时,范增就派项庄舞剑,想在宴会上刺杀刘邦。这次,又是项伯救了刘邦,他也拔剑起舞,经常用身体挡住刘邦,使项庄无从下手,才使刘邦躲过一劫,免遭杀身之祸。

楚汉战争结束之后,获胜的刘邦对待项羽的亲属,并没有全部杀掉,而是皆不诛,就是一个不杀,这全是为了感谢项伯的救命之恩,刘邦还封项伯为射阳侯,赐姓刘。后来项伯回到封地,汉朝灭亡之后他的后代变姓为金,也就是把刘字的一个部首作为姓氏,以与刘姓相区别,据专家考证,如今世代居住在南京、扬州一带的金姓人士,就是项伯的后代。

因此,要想知道汉文帝是否是项羽后代,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那就是让刘氏子孙尤其是自认为是大汉皇子皇孙的刘姓人士和祖籍南京、扬州一带的金姓人士做一个DNA鉴定,只要鉴定结果证明他们来自同一个祖先,就说明汉文帝就是项羽后代。

如果汉文帝真的是项羽的儿子,汉代四百年江山等于都是项氏天下,而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刘姓人士就可能不再姓刘,而应该姓项了。其实姓项也没什么不好,项羽与刘邦两人的差别仅仅在于项羽不是皇帝,而是霸王。

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英雄,巨鹿之战,项羽九战九捷,消灭了秦军主力,对秦王朝给予摧枯拉朽的打击,为秦王朝的最终灭亡奠定了基础。而刘邦避开秦军主力,绕道崤关,战蓝田,击败秦军,促使秦王子婴投降,同样功不可没。

这两位大英雄谁才是中国未来的主宰呢?历史选择了刘邦。可历史上为项羽鸣冤叫屈的除了司马迁之外大有其人,说明项羽自然有值得人称道的地方。科技论文。

项羽出身名门世家,祖上世代为楚将,祖父更是名将项燕,在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率领起义军摧毁秦军主力,武功盖世,能征善战,代表的是中国数百年长期征战所形成的武士道精神,这种武士道精神,并没有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而结束,相反它被保存下来了,秦末农民战争涌现出那么多的英雄就是最好的证据。可惜这种武士道精神随着项羽的失败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在政治和权术面前军事家无能为力,项羽只好仰天长叹:“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论个人能力和军事才华,项羽都远胜于刘邦,可为什么项羽战败、刘邦取胜?只能说明他政治上不够成熟。

只可惜随着项羽、韩信、英布、彭越的相继灭亡,中国的武士道精神毁灭殆尽,因为大家都看到尚武之人都没什么好下场,相反,张良、陈平之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封侯拜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久而久之,哪里还有人再练武,更没人想凭借自己的武力出将入相。中国的朝政长期以来都被一群文弱书生把持着,武夫没有用武之地,即便是国难当头的紧急时刻如宋朝,像岳飞那样优秀的军事家不是被重用而是被杀头,相反,卑鄙奸诈而又文弱的秦桧却得到重用。即便到了以武力建国的清朝,遇到太平天国这样的对手也要派出像曾国藩这样的文人去剿灭,历朝历代对武将的不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中国可以说是积贫积弱,军事人才极其匮乏,有的朝代甚至禁止百姓练武锻炼身体,这样的国家在外敌入侵面前怎能不束手无策,难怪中国的北部会崛起一个又一个的少数民族,中国一次又一次的被打败了。这一切都和以武力建国的秦王朝瞬间灭亡,以武力取胜的项羽最终失败不无关系,加上皇帝不信任武将,偏爱文臣,特别是那些会耍阴谋诡计的文人,而武将则无法脱颖而出,特别是有优秀军事才能的人往往被杀头,中国正是这样被削弱的。

而这一切,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楚汉战争中武夫项羽的失败,正像刘邦所说的:“我宁斗智,不斗力。”呜呼,可贵的军人精神被戏耍一番,而历代史家还认为这是刘邦的睿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吗?这正是中国人说谎,耍无赖,不讲诚信的原因,身为当代的中国人,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不错,汉朝确实是刘邦建立的,中国人被称为汉人,中国话被称为汉语,字被称为汉字,刘邦功不可没,但他对中国人种种劣根性的形成,也有责任。而没有刘邦,难道中国就不会由项羽建立统一的大帝国了吗.?

所以说,中国刘姓更名为项姓,其实并不会对中国的两千年文明史造成任何影响,相反,认识到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和手段,以及对中国两千年文明史所造成的影响,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 史记 》 汉 司马迁 [M] 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三版

《资治通鉴》 宋 司马光 [ M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年3月第一版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第2篇

一、性格典型、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1.项羽

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伯斡旋泄露军机,项羽麻痹不问,项伯说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又在“义”字上思虑不定。鸿门宴上刘邦以一席花言巧语,竟使项羽暴露了曹无伤,说明他无知而愚蠢。范增多次目示、举i,“项王默然不应”,“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翼蔽沛公”,项羽听之任之,说明他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樊哙闯宴,威慑项羽,慷慨陈词,直斥项羽。项羽沽名钓誉,不但不怒,反而大加赞赏、赐坐。刘邦逃跑,项羽受璧,表现了项羽缺乏深谋远虑。

2.刘邦

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这样的重大事件,刘邦却没有告诉过谋士张良,足见其心计颇深。紧急关头,摇尾乞怜,又向张良求救。张良不计前事,连发数问,从实际出发,提出“沛公不敢背项王”的方针。刘邦首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既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他机敏过人,贯彻执行张良的方针真叫漂亮!通过“约为婚姻”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说服了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的“翼蔽”。刘邦鸿门谢罪是迫不得已,但有胆量有气魄,他又卑躬屈膝,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拉旧关系,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低三下四。刘邦进入咸阳,住在皇宫,尽享荣华富贵,不肯离开。见状,樊哙与张良力劝刘邦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刘邦察纳雅言,“军霸上”。项羽扬言要“击破沛公军”的时候,他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刘邦要逃跑的时候,又听取了樊哙的意见。总之,刘邦还是善听人言的。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置若罔闻,暗记在心;回军后,“立诛曹无伤”。可见刘邦颇有心计,处事果断。

3.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i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心思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之后的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结果反被刘邦利用。

4.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前嫌。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

5.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却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完全是在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难怪在项庄舞剑时,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6.樊哙

忠勇,机警干练,能言善辩。“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司马迁以极其简省的笔墨,勾勒了一个豪气十足的怒目金刚形象。这种怒在显其威,显其威的同时也显其勇。对于“力能拔山”“气能盖世”的项羽,初见樊哙其刚烈勇猛之势,竟也“拔剑而跽”。樊哙一系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言行竟让生性直率而又胸无城府的项羽所钟爱,接着项羽又赐之卮酒,樊哙此时瞅准机会醉酒抒怀,慷慨陈词,说出了刘邦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

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多样性

1.善于在矛盾开展中描绘人物

通过重要历史事件的描写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人物形象得以个性鲜明,因而具有典型性。

在本文中,司马迁以极其细微而又明显的爱憎笔触,刻画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人物。刘邦是一个卑鄙狡诈而又极其机变的所谓的成功人物;项羽则是一个粗豪自恃、浅听轻信的所谓的失败英雄。作者把刘邦、项羽放在鸿门宴这一矛盾集中的场景当中,进行描绘。最后达到人物形象的高度统一,凸显了传记文学人物的典型性格。作者在描绘这两种人物的性格时,爱憎倾向十分明显,对项羽主要是同情和赞颂;对刘邦主要是鄙夷和贬斥。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千百年后读者情感的向背,使人们的同情都归于项羽一面。

2.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文中写了四组人物:主帅有项羽和刘邦,谋士有范增和张良,部将有项庄和樊哙,内奸有项伯和曹无伤。除了曹无伤着墨不多外,其他人物均写得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纸上。例如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见;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巧于应变。项羽任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机行事。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之人为己所用。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项胜败的必然趋势。

3.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特征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与个性

作者写范增命项庄舞剑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在支配别人时,故称“若属”,等到他在项王面前发脾气时说道“吾属今为之虏也”,这话脱口而出,自己也不能置之不理,则称“吾属”。写范增,则使用直爽而坚决的口吻:“此道矣臣请人与之同命!”“臣死且不避,斗酒安足辞”。写到张良的口吻,则较为缓和。他为刘邦出谋划策时,惯于在问答中揭露问题,然后来商量对策。“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羽乎?”作者笔下的张良形象有主见而又毫无急躁情绪。他描写刘邦笼络项伯,在未见面时,“吾得兄事之”;既见面时,“约为婚姻”。对于自己的谋臣张良,也运用了笼络的手腕,在鸿门宴前称张良为“君”,“君安于与项伯有故?”“孰与君少长?”而在鸿门宴脱逃时,情势紧急,则对张良称“公”,“公为我献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精妙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项羽在课文中虽只说了几句话,却可看出他的自矜功伐、寡谋轻信、委过于人的性格特点。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鸿门宴 刘邦 项羽 仁义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向来评论者皆认为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斗争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得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宴会以刘邦取胜,项羽失败告终。而我以为在鸿门宴上刘邦虽然脱离了险境逃归汉营,看似取得了胜利,但是却输了仁义。

在鸿门宴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宴会之前、宴会之中、宴会之后。我们可以从鸿门宴中看到刘邦、项羽在仁义方面的表现。

在宴会之前,刘邦迫降了秦王子婴后进军咸阳,刘邦听取了部下的建议离开秦宫,整饬部队,封存府库,撤出咸阳,还军霸上,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刘邦派人同秦吏一起巡视各地,向民众告谕约法三章,除秦苛政的政策。这一切使刘邦赢得了仁义。当时刘邦颇受民众欢迎,民众纷纷向刘邦的军队奉献酒食,人民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刘邦争得了关中地区的民心,这对后来的楚汉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此时的项羽得知“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再加上谋士范增对刘邦“其志不在小”的分析和“急击勿失”的建议,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时的项羽如果去攻打刘邦可谓失去了仁义。因为在公元前208年9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正因为项羽讲究仁义,所以当项伯从刘邦营寨回来之后,对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才会答应“善遇之”。而此时的刘邦由于听信了手下的谋士的建议派强兵驻守函谷关,准备以武力阻止项羽等各路起义军入关,企图拥兵自立为关中王。但是当听说项羽军队准备攻打他时就把责任推给了鲰生。即便是自己的谋臣张良也不信任,“君安与项伯有故?”当知道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时,又极力拉拢项伯,与他结为婚姻,并欺骗项伯:“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此时的刘邦本来是以仁义作为立身之本的,可是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失去了仁义。而项羽许诺不攻打刘邦却为自己赢得了仁义。

在宴会中,刘邦首先不顾仁义用花言巧语哄骗项羽“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而项羽讲究仁义,不仅把告密者曹无伤告诉了刘邦,而且留刘邦与之宴饮。在宴席上虽然范增数目项王,甚至“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项羽还是默然不应。此时项羽为什么不应?因为项羽讲究仁义,认为如果此时杀了刘邦就不是仁义之举。试想如果此时的项羽不讲究仁义,刘邦还能保有性命吗?随后樊哙闯进军帐义责项羽,也正是抓住了项羽讲究仁义的特点,从秦王不行仁义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导致天下皆叛之的下场;
再接着列举怀王与诸侯的约定,指出刘邦做的都是仁义之举;
最后指出如果项羽攻打刘邦就是行不仁义,是“亡秦之续”。正因为项羽讲究仁义,所以才会在樊哙的仁义责备下“未有以应”。试想如果此时的项羽不讲究仁义,凭樊哙的参乘身份闯帐就足以杀之,更不用说后面的无以应了。可是项羽不但没有杀之,还称之为“壮士”,奖赏了“斗卮酒”与“彘肩”,后来还问他能再饮酒吗。樊哙再勇猛,此地毕竟是项羽的军营,项羽自己也有“力拔山兮气吞河”的勇猛,难道会畏惧樊哙吗?可见刘邦之所以能够在鸿门宴安全,是因为项羽讲究仁义,否则刘邦安能保全性命?可见在宴席中也是项羽仁义,而刘邦不仁。

在宴会后,刘邦借口如厕逃离宴席,丢下车骑,与樊哙、夏侯婴等人,从骊山脚下的小路逃回了军营。项羽宴请刘邦,而刘邦却不辞而别。如果项羽不仁义,张良的安全就不能得到保证,可是刘邦不顾张良的安危,留下张良逃回营寨。回营之后也没有调查清楚就立即诛杀了曹无伤。这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使一人漏网;
宁可我负天下,不可使天下人负我的心态。这一切都是不仁义之举。而反观项羽,当沛公出去之后,派都尉陈平召刘邦。而在刘邦步行回军营的二十里路的过程中都没有一点举动。当张良入谢时,假借刘邦喝醉了不能当面告辞,甚至还责怪“大王有意督过之”,项羽还接受很坦然的接受玉璧,并把它放在座上。试想如果项羽不是仁义之人,在刘邦离席之后就会不停的派人去催促刘邦回来,而不是只派陈平召会刘邦而已。如果项羽不是仁义之人,就会在刘邦回军营的路上埋下伏兵半路截杀刘邦。正是因为项羽讲究仁义,刘邦不讲仁义,才让刘邦得以保全性命。

鸿门宴之后,项羽、刘邦军事力量对比与之前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如果项羽不是仁义之人,项羽同样可以飨士卒,攻打刘邦的军队。可见鸿门宴上刘邦虽然看似脱离危险,赢得了胜利;
实则输了仁义。而项羽则赢得了仁义。也正因为如此,项羽在随后才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怀王之约;
刘邦;
帝业

关于刘邦成就帝业的原因,学界先贤从不同角度予以阐释,有论者认为,刘邦胜在善于用人,亦有论者认为,汉胜楚的主要原因在于刘邦有一个牢不可破的封侯集团,还有学者认为刘邦的性格和政治理念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以为,从灭秦、楚汉争霸到西汉王朝的最终确立,刘邦从弱小到不断壮大,不仅有其独特的政治理念和用人之道,从而军事力量得到不断的提升,其遵守盟约,持守信义,也在道义上为刘邦赢得了很大的支持,不可否认这也成为刘邦成就帝业的一大助力。

秦汉之际,社会秩序失范,不同军事集团中的君臣关系,既不同于西周春秋时期的血缘关系,更有异于皇权专制政体下固定不变的政治关系,其中发生了巨大的断裂,在非血缘的人群中,用何种伦理价值观念来规范协调人际关系,是当时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孟子曾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此时承先秦遗风,在非血缘的人群中,以友道相待,能够遵守盟约、持守信义,便能在天下群豪中赢得巨大的声望,从而获得人们的拥戴。

在反秦战争开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能够号令群雄的天下共主,各地均是武装割据式的王国,大部分是小规模的散兵游勇,可以说刘邦的不断强大,是不断吸纳投奔他的小股军事力量,才最终拥有了与项羽对抗的实力,这种吸纳,有的是武装征服与武力威慑,此外还靠刘邦集团信守盟约,利用义帝怀王的权威地位,在尽量不破坏各个地方势力平衡的前提下,赢得了各个地方势力的支持与拥戴。

陈胜起义篝火狐鸣之际,其口号便是“大楚兴,陈胜王”,攻下陈县后,陈涉自立为王,号为张楚,意欲张大楚国,刘邦在起事之初,也是奉行楚制,当刘邦拿下沛县后,自称为“沛公”,《汉书・高帝纪》引孟康语曰:“楚旧僭称王,其县宰为公。陈涉为楚王,沛公起应涉,故从楚制,称曰公。”可以说,在反秦战争伊始,以楚国为中坚力量的队伍先声夺人、营造了最为广泛的舆论攻势,所到之处望风披靡,楚国也成为后来各个王国默认为领军角色。

楚怀王之立,乃范增说服项梁而为之,理由是:“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深以为是,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立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可见怀王之立,是项梁树立的一杆大旗,既标榜了自己的忠诚不贰,又藉此吸引了大批的楚国故将,形式上的名正言顺,也有利于争取民心。

随着战争的展开,楚怀王名下的项梁、项羽与刘邦开始各自崭露头角,在反秦战争中,能与秦朝大军旗鼓相当、屡克强敌者,唯楚军,其余各路诸侯战将,鲜有能与项羽比肩而论者,与秦军短兵相接的对抗中,很少能占到便宜。秦二世三年,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也是在这个时候,怀王与诸将要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个约定看似简单,实际上个中缘由,大有文章。

首先,必须看到,此时秦军的军事力量仍然较为强大,“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也就是说,率军直捣黄龙,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虽然秦政暴虐,但是横扫六国的秦军,其军事力量雄厚、不容小觑,项梁乃楚国起义军最早的领袖人物,屡破秦军,闻名而归附者甚多,结果“益轻秦,有骄色”,被章邯打败,殒命定陶。况且正如贾谊所言“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关中易守难攻的地势,如果完全靠武力征服,在冷兵器时代恐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其次,《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司马迁笔下的关中富庶虽是西汉时的光景,但是自缪公兴秦至始皇并天下,秦国累世积淀的珍宝货财、肥饶的土地,也是众人觊觎的目标,所以,破秦入咸阳,是苦差也是美差。在这种情况下,破秦入关成为一项极为艰巨、极富挑战性而又富有诱惑的任务,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言契”才有存在和成立的可能性,诸将才会认同那位先入关者成为王关中的秦王。最后,对于项氏,楚怀王恐怕很是忌惮,一方面,在战场上纵横捭阖、无往不胜的项羽,是楚国号召群雄的旗帜,楚怀王必须要倚重,另一方面,项羽的剽悍、独断专行,完全架空了楚怀王,尽管楚怀王乃项氏拥立,但是毕竟作为贵族后裔,具有天然的优越感和故国观念,完全做傀儡,恐非怀王所愿。在综合的考察之后,怀王选定了刘邦。笔者认为,“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原因有二,其一,刘邦“素宽大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或可以义降秦,尽可能减少双方的作战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焦土羸民取之何用。其二,楚怀王之立虽然名正言顺,但是攻城略地、冲锋陷阵还是名下的战将所为,战功卓越者、威名远扬,其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同时,与之成正比的号召力量也会不断提升,此时刘邦的军事实力相对较弱,对名义上的君主怀王还是有一定的服从性,倘若刘邦入关王秦,对怀王必定心怀感激,而项羽也不再是一家独大,无形中也有了与之抗衡的对手,这对怀王来讲,利大于弊。

事实的确如此,刘邦在入关之前,除了自己的嫡系沛子弟二三千人,还有取砀地,得砀兵五六千人,投奔楚怀王以后,项梁给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楚怀王遣沛公西略地,趁势收陈王、项梁散卒以伐秦,且战斗中必有损伤,刘邦手中兵将不过万余人,向关中推进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历了多场战役,折损了不少的兵力,公元前206年,刘邦最终率领大军攻入关中,使人还报怀王,怀王答覆照原约办,于是刘邦自然认为“吾与诸侯约,先入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在刘邦的心理预期中,怀王之约是诸侯应该遵守的政治盟约。

同时项羽虽然表面上尊怀王为“义帝”,“实则不用其命”,对义帝主约一事颇为不满,《史记・高祖本纪》载:(羽)怨曰“怀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项羽主持戏亭分封,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不久项羽借口“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迫义帝徙至长沙郡郴县。义帝被逼出都就道,于途中被项羽暗中命令英布等人击杀。笔者以为,怀王作为一个政治符号,虽然并未在实际的政治活动中发挥作用,但是,名义上天下正式属楚,义帝时乃天下之共主也,作为一个聚拢人心、号召群雄的旗帜,却是无法抹煞的,因此,项羽杀义帝,便失去了道义上的基础。

公元前203年,即汉高祖四年,刘邦与项羽集重兵于广阳,相持不下,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刘邦列项羽十条罪状加以数说:“吾始与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定关中者王之。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也。羽矫杀卿子冠军,自尊,罪二也。羽当以救赵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也。怀王约,入秦无暴掠,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财,罪四也。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也。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也。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畔逆,罪七也。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与,罪八也。使人阴杀义帝江南,罪九也。夫为人臣而杀其主,杀其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这刘邦所列十大罪状中,涉及到义帝的便有六条,直指项羽对义帝的阳奉阴违,而项羽对刘邦的这番数说,无言以对,盛怒之下,伏弩射中汉王。在项羽眼里,这是一个靠拳头说话的时代,刘邦的拳头的确没有对方强大,但是诸侯的王业与君主的帝业毕竟不同,刘邦不仅善于用人,步步为营,不断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且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成功地打击了项羽的士气。

另一方面,刘邦与当时颇具实力的诸侯王也有裂土分封之约,如垓下之战前,刘邦与彭越和韩信约:以东傅海,尽与韩信;
睢阳以北至城,以与彭越。作为恩赏,分封土地与食邑满足了当时诸侯王割土为王的政治愿望,正因为如此,韩信、彭越都死心塌地地跟着刘邦南征北战。这种信约,基于双方的信任关系,基于利益的契约,这也是西汉建立的情势所使然。可以说,刘邦非常善于顺应和利用其时重信义然诺的价值观念,在豪杰中树立“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的原则,最大程度上赢得了群豪的支持。

综上所述,刘邦的持守信义、遵守盟约,打击了对手,争取了人心,帮助刘邦一步步的登上了帝位。

参考文献

[1]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贾谊.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 宋振水.西汉时期刘邦和项羽的管理智慧比较[J].兰台世界,2013(30).

[5] 夏增民.刘邦与功臣集团关系析论[J].南都学刊,1998 (1).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亚父哑夫范增悲剧

“亚父”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史记・项羽本纪》载:“亚父者,范增也。”裴胭《集解》引如谆曰:“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管仲称仲父。”这是范增为项羽亚父说的最早解释。《史记・高祖本纪》司马贞《索隐》同意如谆的说法:“项羽得范增,号曰亚父,言尊之亚于父,犹管仲,齐谓仲父。”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册封为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范增一度主张项羽杀掉刘邦,只因项羽从未把刘邦放在眼里,一直不被项羽所理睬,鸿门宴刺杀刘邦的计谋失败后,范增由于刘邦谋臣陈平的离间,而遭到项羽的猜忌和排挤,范增勃然大怒一语不发愤然回乡,在途中因背疽发作最终客死他乡。范增的悲惨命运值得世人的警醒与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亚父”到“哑夫”的悲剧呢?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做事之道呢?

一、老夫聊发少年狂

秦朝末年,由于秦二世胡亥昏庸无道,不理朝政,导致宦官赵高当权,使得朝野上下腐败不堪,严酷的刑罚,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徭役,导致民不聊生。此时,范增在七十岁的年龄毅然决定投身于反秦斗争,决心为反秦事业贡献余生,他为楚军出谋划策,并对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失败的原因做了正确、全面的分析,他劝说项梁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从而出师有名,名正言顺地以此号召天下子民共同抗秦。此外,楚军将领多是行伍出身,只会带兵打仗,谋划策略的能力较弱。范增的加盟,不仅为反秦斗争增加了砝码,使楚军的领导集团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为楚军带来了更大的战斗气势。为了提高楚军的战斗力,范增首先从加强军队纪律建设做起,从严治军,规定军队上到统帅下到士兵触犯军法者定当不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项羽的约束,要其收敛骄横跋扈的性格,教导项羽学会宽以待人。一系列的举措使楚军上下焕然一新,士气空前高涨。其次范增还团结和协调各路诸侯和反秦起义力量,为自己所用,促使反秦斗争重新走向正途都有积极的意义。项羽的叔父项梁在定陶战役中战死,项羽更加看到了眼下这位长者对复楚的重要性,处于对范增的尊敬,之后项羽对他以“亚父”相称。

二、人生得意须尽欢

转眼间到了反秦战争的高潮,天下间可以问鼎中原的也就只有亚父领衔的项羽和张良、韩信辅佐的刘邦两股势力,从双方的势力来看,项羽已是权行九州,力斩诸候,但在范增看来,刘邦始终是项羽的劲敌和心腹大患。但是范增还是不够了解他辅佐的君主,项羽曾经与刘邦结拜为生死兄弟,项羽是个把情谊看得比国家分量还重的热血男儿,在项羽看来在宴席间刺伤刘邦是不仗义的。但是范增此时管不了这么多了,在这么好的机会下,不杀掉刘邦对不起项氏家族对他的恩德,他悄悄叫来项庄,命令项庄拿出佩剑开始翩翩起“舞”,同时席间暗示项羽积极配合,但终究项羽没有领亚父美意,刘邦在鸿门宴上逃跑,使得楚汉之争得以继续上演。在鸿门宴刺杀刘邦的计谋失败以后,具有远见的范增已经意识到项羽以这样的本性成不了一代君王,必将大势所去,范增开始咆哮了,用剑击破玉斗,发出了“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的感叹。这样在众人面前如此羞辱项羽,不给项羽留余地。以项羽的暴躁性格必然会很不满。不过由于项羽知道范增是为自己的江山着想,平时对范增又很尊敬,所以暂时忍气吞声。亚父响亮的声音中夹杂着沉重的铁锤,重重地打在了项羽的头上,项羽已经意识到是不是应该让亚父变“哑”了。

三、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虽说项羽是重情义之人,但是他同样也是一个头脑简单、自大之人,鸿门宴过后项羽的使者来访刘邦的地盘,刘邦的谋士陈平故意十分热诚地接待。《史记项羽本纪》陈平用了个反间计,“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大鱼大肉之下,又加上美女歌舞助兴,使者席间说出代楚霸王项羽向刘邦军队表示感谢的话来。陈平立即叫负责招待的人员撤下珍馐美女,换上粗茶淡饭,当着使者的面说:“我们还以为你是亚父范增派来的,你倒是早说你是项羽派来的。”使者回去把这件事向项羽作了禀报,项羽怒火中烧,再加上此前范增的“亚父”作风,项羽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就此项羽丧失了对范增的信任,削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原以为会得到项羽的极力挽留,但项羽却同意了范增的辞官请求,使范增彻底失望。范增与项羽的君臣关系也全面决裂。范增到此真正地蜕变为了“哑夫”。

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虽说范增老谋深算,对项羽忠心耿耿,不惜一切代价在鸿门宴上为项羽除去未来的心腹之患!他虽是一个“好奇计”的人,但范增对政治的洞察力不足,尤其表现在缺乏诤谏上,这对一个谋士来说是个很大的缺憾。除了运筹帷幄,必应竭尽可能地去诤谏,用委婉的方式弥补君主的过失并进行查缺补漏,尽力使其言行归于正途,利于今后事业的顺利进行。可惜的是往往他心地偏狭,善搞阴谋,在重大时刻与关键问题上君臣关系处理不当。

从一个谋士的角度上来讲,范增的做法并不合适,首先谋士的任务是为上司出谋划策的,范增在项羽不听自己的计划后,私自叫项庄来实行自己的计划,这显然是一个有主见的“老板”所不能允许的。但是他没能说服狂妄自大的项羽,最后甩出“竖子不足与谋”明是骂项庄实是骂项羽的一句话来,可见他对君臣关系的认识错误,只知道怎样日理万机地工作,殊不知他只是个项家的“打工仔”,而且还是个老迈的“临时工”,亚父只是个尊称,毕竟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人心难测海水难量。所以,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上司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才能从而成就一番事业,不仅仅是疲于奔命地工作,还要学会处世之道,人身居社会之中不可把社会关系置之度外,这样,从“亚父”到“哑夫”的范增式悲剧就可避免重演。

【参考文献】

[1]从凌稚隆说,见其《史记评林》

[2]从管同说,引自高步瀛《史记举要》

[3]牟翠媛.范增形象分析[J].现代语文,2005(3).

推荐访问:项羽 刘邦 关系 刘邦和项羽关系【五篇】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精选5篇) 刘邦和项羽是什么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