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企业培训阶段成熟度模型分析,A公司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培训应从解决问题向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对于新任命的这批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应根据提拔前不同的管理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而根据H总裁和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层管理培训总结【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层管理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培训需求调研与项目干系人分析不够全面,片面理解部分干系人需求;
培训项目团队组建及风险控制点处理不当,项目经理M没有全程参与;
培训项目实施和管理流程不到位,培训效果反馈滞后;
项目资源分配不恰当,一开始就引进过于系统的培训课程,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培训知识全部为通用化,而参加学习的中层干部由于所掌握知识不同需求很个性化;
在培训中仅重视现场反馈,忽视了培训后的二三四级评估,未实现全程跟踪反馈;
该培训项目与公司近期的人才培养计划挂钩不足。
运用企业培训阶段成熟度模型分析,A公司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培训应从解决问题向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对于新任命的这批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应根据提拔前不同的管理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而根据H总裁和这批干部的个人需求,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该批干部80%是从业务岗位提拔的专家人才,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但团队管理能力较弱。所以,首先应该对该批干部进行角色转换的培训,并辅以常用的管理工具、表单等培训。在后期再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路径安排系统的管理素养和知识培训。
A公司的该次“MTP培训项目”如果想继续下去,正确的做法是:
立即停止该培训项目,对前期的得失进行总结,然后按照项目管理的步骤,重新规划新的培训项目;
分别与H总裁、参与培训的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L公司和W教授等所有干系人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根据需求调查结果对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划出目前的培训计划,包括内容、时间、资源、关键节点和风险控制等。然后根据需求调查中发现的个性需求,规划出每个人的学习路径及学习项目,根据不同人员需求进行系统化管理培训;
重新组建培训项目团队,由M经理任项目经理,全程参加培训项目的调查、项目计划书的拟定、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的总结、成果转化等;
投入新的资源,根据重新规划的培训项目要求,重新组织讲师,开发新的课件,组织培训并开展一二三四级培训效果评估;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重点将培训学习内容的转化与各位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的个人绩效挂钩,确保该培训项目的有效落实。
A公司新的培训项目能否有效实施,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书。按照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拟定项目计划书的步骤如下:
需求调查,包括所有干系人
H总裁,需要快速提升刚刚提拔的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的职业素养、管理认知与管理技能,为公司业绩提升打下基础;
中层干部和高级总监,需要快速转换管理角色,快速掌握管理方法、技巧和工具表单,以快速提升所管理部门的业绩;
长期需要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训;
C总监,由于自身也是刚刚被提拔的干部,所以需要快速转换角色,快速掌握管理方法、技巧和管理工具表单;
并且需要尽快组织中层干部的培训,提升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完成H总裁下达的培训任务;
L公司,具有系统化的管理培训资料,讲师资源较丰富,可以按照公司培训需要定制开发课件,需要一定费用和相关利润。
综合各干系人的需求,分阶段实行培训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可根据培训需求的紧急性分成两个阶段培训:第一阶段,完成提拔干部的角色转换和快速掌握基本管理技巧和工具的培训,可规划一个三天的集中培训(含训练)项目计划;
第二阶段,根据不同人员的能力差异,规划一个系统的、较长期的关于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升的一个培训计划。
重组培训项目团队,全程跟踪反馈
A公司,需要重新组建项目团队,可由M经理任项目经理,参与项目的需求调查、计划书的拟定、培训机构确认、课件及讲师的审核,负责项目的实施及全程跟踪。每期培训后M经理应及时收集并总结不少于三人的学员反馈;
负责后期跟踪培训的转化效果,及时汇报C总监和H总裁,以便及时与L公司修正培训中的不足,达到培训预期。
M经理还需要根据项目风险点进行培训风险控制,重点控制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学员需求和公司期望,讲师讲授效果和后期实施转化等。
控制成本,合理规划培训周期
制定好培训计划后,应由项目经理M根据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对相关费用进行预算和控制,其中显性成本包括场地费、L公司费用、交通费、食宿费等,隐性成本包括参培人员的误工费、风险点控制失败等产生的费用。
中层管理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质量培训 现状 建议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国务院在质量振兴纲要中明确指出质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书记在核工业60周年庆中作出重要批示: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平发展,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总理也作出批示:希望弘扬传统,聚焦前沿,全面提升核工业竞争优势,推动核电设备“走出去”,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为把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而继续奋斗。两位国家领导人都对核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且对其安全运行给予高度的指示。而安全离不开质量,可见质量在我国核行业中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即: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宗旨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好坏,取决于单位内部职工的素质,要提高职工的素质,就必须做好培训教育,通过培训教育,以理解顾客与单位的关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使职工快速进入体系质量职能所分配的“角色”,从而自觉承担体系运行中自身的质量职责。
质量培训是单位内一种高回报率、综合的战略投资,是当代企业发展经营的战略性措施。在《ISO10015:1999 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标准中对“培训”的解释为:提供给和开发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以满足要求的过程。质量培训有以下特点:(1)培训以围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展开,内容涉及员工意识,质量管理原则,ISO9001标准内容,建立的体系文件,各岗位技能、客户满意度的测量。(2)培训要有全员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提出的“原则”中“全员参与“就强调了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的作用。(3)培训具有全过程性,在全面质量管理书籍中,有一句话“质量管理始于培训,终于培训”,在质量体系建立、至实施、以至再认证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对员工进行持续性的培训,以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4)培训对象为成人,应根据成人学习及交流的特点,制定对应的培训方法,促进培训效率。(5)培训效果需要注重,在每次培训完成后,都要进行问卷式调查,电话咨询等方式就该次培训形成评价报告,达到“闭环运行”的效果,为下一轮培训做好准备。
本人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以来,深刻认识到培训是影响一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因素,它制约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培训能够改善员工对质量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态度,质量培训可以弥补员工质量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在2015年集团质量工作总结中,集团公司提出“员工质量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单位不重视员工质量教育培训,没有实施有效的质量奖惩,员工质量意识不高,缺乏对规章制度、程序标准的敬畏之心,缺乏“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低级质量问题和人因事件频繁发生。”可见质量培训仍是未来质量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我院科研生产以及项目实施中,质量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对我院的2015、2016年内部审核中发现的多个不合格项进行了分析汇总,发现因缺乏培训或培训不到位的问题而产生的不合格项颇多。具体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内审发现的共16个不合格项中有11个可追溯到因培训不到位或对标准理解欠缺引起的。可见,质量培训在提升职工质量意识,优化其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尤其结合我院现在实施的重大科研项目及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更应加强质量教育培训,以确保从源头上做起,为这些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2我院质量培训现状分析及问题提出
2.1培训现状
结合我院职工的工作岗位特点,我院开展质量培训主要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统一特点为都可以形成一个“体系理论”,遵循戴明环“PDCA”运行的,即:P策划:根据职工需求,策划培训内容;
D实施:实施培训计划、提供培训;
C检查:根据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检查培训是否符合本单位要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A处置:根据评价及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实施(如图1所示),每一运行环节都缺一不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将结合2012年至2016年我院在内部质量培训和外部质量培训开展的工作进行分析。
2.2 2012年至2016年培训统计分析
2012年至2016年我院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总体情况如下:
下面具体从培训内容、培训次数、培训人数以及培训对象等方面进行逐步的分析:
2.2.1内部培训
首先,我院内部培训主要包括7大方面的培训内容,具体参培情r见表3。
通过对2012年―2016年我院开展的内部质量培训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如下总结:
文件宣贯类: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宣贯属于常规化培训,因其普及范围广,所以参培人数也最多。在培训策划阶段,主要选择内部质量专职人员讲授宣贯。
压力容器设计/核安全设备设计方面的培训也比较常规化,培训对象主要针对专业设计人员而进行的,但培训策划阶段,需考虑聘请外部专家进行授课。
审核检查类主要以监查员和内审员的培训为主,在聘任全院性内部审核员和质量保证监查员之前,我院会请外部专家进行集中授课,并根据情况颁发资质证书。该类培训也以聘请外部专家授课为主。
专业质量知识类培训:包括计量培训、标准编制、检验员、校准员培训等,因为针对性较强,全院性培训举办相对较少,它结合本单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可在所内或者室内开展培训,以自我学习和讲授考试两种方式提高员工业务能力。
全面质量管理:院级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主要以获得全面质量管理教师资格证的员工进行讲授为主,在本基层单位内部进行授课,普及质量知识,意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基层单位内部自己培训为主,但基层单位相互间交流甚少,缺乏院级交流平台,未充分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质量可靠性以及法规类培训参培人数较少,且主要以聘请外部老师进行授课。
综上,提出问题:
7大类培训内容中,有4类以上需要聘请外部专家老师进行院内集中授课,目前在开展院内部培训策划阶段,都需要临时选择相关专业的老师,或临时考虑其以往培训经验或专业背景等具体信息,且对其讲解授课能力不可预估,授课老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的好坏。因此如何高效选择优质授课老师是开展院内部培训的必要考虑问题。
基层单位开展的培训仅在本单位内部流转,优质的培训模式及培训资料等资源共享不畅,基层单位之间缺乏交流平台,员工相互学习借鉴机会很少,如如何充分发挥院内基层单位的优势培训资源,为提高职工专业素质提供充分的信息化交流平台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
2.2.2外部培训
2012年至2016年我院职工参加的外部质量培训,从培训内容划分,主要分为:全面质量管理、国军标、可靠性、质保监查员(内审员、质量管理人员)、检验人员、压力容器(核安全设备)、核安全、勘察资质、计量、标准化等10类,经过对近5年的培训档案调查分析,绘制成直方图,如图2所示。
图22012年―2016年外部质量培训情况
由图2分析,可得出如下总结:2012年至2016年间,我院参加质保监查员(内审员、质量管理人员)外部培训约150人次,平均每年约30人次,所占比例最高;
其余9类在这5年内参加外部培训的人次均在40之下,每类平均每年不到10人次。
由此可见,我院参加院级组织的外部质量培训的人次较少,与外部单位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且与院内部培训参培人次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调查分析以及参培员工信息反馈,得出2条主要原因,如表4所示。
综上,提出问题:
正规培训机构与不良培训机构并存,如何更好的选择为院职工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是需要关注改进的地方。
受成本限制,参加外部培训学员少,学习交流机会少,并且员工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仅限于本人相对提升,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未能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周围员工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这也是需要关注改进的地方。
2.2.3培训对象
我院质量培训对象大致可分为4个层次,一是高级管理层(院长、副院长、总工程师等);
二是中层管理层(所长、职能处室领导、单位经理、研究室领导);
三是从事与质量有直接关系的岗位员工(质量管理人员);
四是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设计、制造、运行等)。由于各级人员在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要求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同,其培训内容也不相同。一般而言,质量培训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概念,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对于高级以及中级管理层,主要对其进行法规及责任等方面的培训;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是质量培训内容的有机构成部分,培训的范围应包括专业管理者到一线工作人员的全体员工;
专业技能培训是质量培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其培训对象主要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
从2012年至2016年这5年的我院四层次员工具体的参培情况分析,形成直方图3,如下:
图3 我院质量培训对象情况分析
显而易见,近四年,我院参加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的质量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最多,总体符合质量体系的运行需求,其中,参加专业质量管理知识的质量管理人员最多,其次是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技术人员。中层管理者参培较少,高层管理者参培最少,所占比例不到10%。
C上,提出问题:高层管理者因时间上没有保证,工作多、外事多、会议多,工作量大,自我充电的时间不足,使其不能得到必要的培训。培训不到位,会影响“领导作用”在体系运行中的发挥作用。
2.3结论
综上,根据对2012年至2016年我院质量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培训内容、参培对象等几方面的分析总结,提出如下问题:
高层管理者因时间上没有保证,工作多、外事多、会议多,工作量大,自我充电的时间不足,使其不能得到必要的培训,会影响“领导作用”在体系运行中的发挥作用。
正规培训机构与不良培训机构并存,如何辨别以更好的为院职工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改进方向。
内部培训聘请外部专家老师进行院内集中授课为主,在内部培训策划时期,需要临时选择老师,或调查其以往培训经验或专业背景等具体信息,且对其讲解授课能力不可预估。对培训效果也有较重的影响。
基层单位的内部培训在本单位内部开展,培训教材等资料未被充分利用,资源共享不畅,缺乏交流平台,相互学习借鉴很少;
另外受成本限制,参加外部培训学员少,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仅限于本人,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未能达到带动周围员工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
经内部审核发现等调研,全面质量管理培训需进一步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3对策思考
针对结论中的问题,个人根据工作经验及调研情况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编制质量岗位培训大纲,针对我院职工固有的工作特点,按专业及层级划分,制定不同的模块内容,形成《质量岗位培训内容简表》:
根据简表情况(表5-1,5-2),培训岗位根据专业划分为通用专业(包括:计量、标准、检验、设备管理、人力资源、采购、文件和记录、专项活动)和非通用专业(包括:科研、技术服务、固投、硬件产品、运行、设计),根据行政级别分为4个层次(包括:院领导、处级领导、副科级以上领导、其他职工)。
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编制不同的培训教材,有针对性的进行全T培训。以达到全部员工树立质量法制意识、质量效益意识、质量品牌意识、质量文化意识和质量科学意识,使其充分参与质量管理,充分体现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原则。
针对高层管理者的特有工作性质,编制的培训教材也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质量概况以及质量责任等内容为主,并且编制成单独的章节,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转送给高层管理者,使其以自学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充分提高高层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发挥领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创造最佳经济效益,也使质量管理体系更加有效运行,更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的体现。
针对外部培训机构多且杂的现象,建议建立长期效果评价机制,根据学员评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外部培训机构名录,与评价高分的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对评价低分的机构采取淘汰机制。以保证学员能够有效获得质量知识,增强培训效果。
针对内部培训策划初期选择专业老师困难的现象,建议建立优秀专家教师人才库,不同的培训内容对应不同的专家,包括专家的个人信息以及工作简历,以往授课情况,以及往期培训的评价信息。当需要某种专业领域培训时,可在专家库中快速且高效的选择专家老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培训效率,并且顺利保证培训效果。
针对基层单位资源共享不畅的现象,建议利用院信息化平台,建立质量培训资源模块,实现信息化交流,使优质培训课件得到充分共享,促进各级单位的培训学习交流。内容主要包括培训教材、培训大纲、规模等信息。
此种模式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基层单位间相互学习借鉴,开阔学员视野,提升学员专业素质。更可以从院级角度进行宏观控制,掌握各单位的培训情况,更好分配培训学习机会,有效规范院质量培训管理,提高全院各单位的培训质量。
4结束语
中层管理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业服务;
培训;
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
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始于80年代初的经济特区深圳,发展至今有700多万从业人员和10万余家企业,队伍庞大,素质参差不齐。而目前物业行业科技含量在提升,物业服务产业链条在延伸,物业服务外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业主的服务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行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培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培训不仅能帮助物业企业的员工增强对企业的认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满足该,更能够帮助物业企业改善绩效,以此来增加竞争优势。本文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相关理论,以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例,分析企业的培训现状及需求,探究企业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构建新的培训模式,来帮助企业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一、X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概况及人力资源现状
1.X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概况本文所引用案例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X物业管理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600万元,具有物业管理行业国家二级资质。公司的组织机构为董事会下设分为总部和项目部,其中总部包括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客户服务部、秩序部、保洁部、品质部等职能部门,为各个项目部提供管理、服务和监督。项目部的构成则以住宅或写字楼等物业独立单位为节点进行设置。2.X物业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目前,X物业管理公司有员工412人,根据组织架构的设置以及岗位结构的不同,公司将员工分为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其中,管理人员是指部门或项目主管以上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书记、副总经理、项目经理、部门经理、部门主管等;
分管理人员是指班长及以下员工,包括客服员、工程维修员、秩序维护员、环卫工、绿化工和零工等。非管理人员占总公司人数的80%,是公司人员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历结构方面,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87人,高中及以下学历314人。而一线人员里,除了客服部有大专学历人员外,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公司整体的学历层次不高,而大专以上的人员中仅1人为物业管理本专业学历。在人员流动率方面,由于秩序维护员、环卫工等一线基层员工的离职成本低等因素的存在,导致X物业管理公司的非管理人员的流动非常频繁,2016年度公司非管理人员入职143人,离职97人,离职率为23.5%,人员流动总量的流动率高达58.3%,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甚至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X物业管理公司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培训规划不规范X物业管理公司会在每年年末对下一年年度进行培训规划,培训规划的内容中虽然有培训的目的,但缺乏培训的目标,也就是说公司的培训规划中仅说明了员工为什么要进行培训而没有明确员工培训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另外,培训规划的制定者为客服部、秩序部等职能部门经理,但是如果培训教师的知识或教学水平受限,会对培训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目标。2.培训体系不健全首先,X物业管理公司将培训的管理设置在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门分设了行政和人事专员,培训管理基本有人事专员进行兼职负责,而人事专员同时要兼顾招聘、薪酬、劳动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管理中,更无法贯彻落实完整的培训体系,尤其影响X物业管理公司新入职的基层员工的稳定性。其次,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基于成本的考虑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方式主要用内部授课、影像播放、实操演练三种方式,而很少进行外聘专家授课、外出考察与进修的培训。这就导致公司培训的效果达不到期望状态,影响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3.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管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监管部门为总部的品质管理部,负责日常监督和定期将各部门检查结果汇总并书面报公司领导。对管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但是,由于公司管理的项目部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品质管理部对每个项目的检查精力和范围都受到限制,导致公司对培训效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掌控,更无法预测到培训后期的具体效果,更是无法做到根据培训的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4.培训效果评估不彻底员工培训的效果评估是公司培训的最后也是很重要的阶段。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可以知道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是否达到预期,培训规划的实施是否适合公司,以及为之后的培训需求分析、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美国培训专家柯克帕特里克提出培训成果划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是反应评估层,即受训者对培训的满意度;
第二层是学习评估层,即受训者在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学习收获;
第三层是行为评估层,即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态度、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
第四层是结果评估层,即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而X物业管理公司仅仅停留在反应评估、学习评估上面,较多的采用问卷调查法、笔试法、模拟练习法等在课程进行或结束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没有将培训评估落实到行为评估、效果评估上,无法获得培训带来的长期效果,从而影响培训工作的效率。
三、X物业管理公司培训体系构建
1.公司培训制度完善公司的培训制度是整个培训体系的重要保证。X物业管理公司有培训相关的制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漏洞较多,培训部门、岗位及人员配备不充分,导致公司的培训没有保障措施,培训流于形式,员工疲于应付。为了提高公司的培训效率,使培训价值最大化,本文对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制度做以下构建:首先,完善培训组织架构,增设专职培训管理员岗位。考虑到X物业管理公司目前的经营规模,在综合管理部设置培训管理专员岗位更适合公司的发展。培训管理专员的职责有审核各部门、项目部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对各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具体指导、考核、评估,掌握培训进度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对公司规章制度的培训与贯彻,保证规章制度的运行效果;
收集各部门、项目部的培训需求,制定公司内部或外部培训等各类培训计划,并按期组织实施;
适时引进培训师资或采取外部培训的方式,不断提供员工专业技能;
根据培训计划拟定汇编各类培训教材,安排、落实培训设备、场地等有关事宜;
开展企业文化的宣贯与培训工作。其次,为了保障培训计划执行以及培训的效果,对X物业管理公司现行的培训管理规程进行细化、增添。细化主要是指对培训各个过程的时间点的明确规定,培训负责人的落实,细化的管理制度有培训计划制定制度、入职培训制度、上岗培训制度、在岗业务培训制度。新增的培训制度有外委培训管理制度,使公司各层级人员都有机会外出学习,拓宽了公司培训的范围,并在制度上给予了资金支持。2.培训需求分析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培训需求是整个培训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在进行培训规划之前,由培训专员、职能部门、项目部相关人员对公司人员现状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出公司员工现有的知识、技能与公司的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让培训更加有的放矢,同时使员工明白自己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对培训的态度积极性提高,为公司的有效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需求分析的步骤,从三个方面进行对X物业管理公司的培训需求分析构建。一是进行组织分析,在深刻理解X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分析公司的人力资源的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使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前瞻性,与企业发展步调一致。二是进行任务分析,在组织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部门员工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员工胜任该岗位。三是进行人员分析,从公司员工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员工的工作表现是否积极、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心态是否稳定,同时结合员工的绩效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现阶段需要进行何种培训进行分析,以此明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3.培训规划体系制定企业的培训规划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按照系统性、标准化、有效性、普遍性的要求培训进行的规划制作,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培训规划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不仅是落实培训需求分析成果,更是对以后的整个培训的过程的实施提供依据,培训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成败。根据X物业管理公司的配置情况,将培训规划划分为以下内容:(1)培训的目的,明确为什么进行培训。(2)培训的目标,也就是培训需要到达怎样的标准。(3)培训对象和内容,是指明确培训的针对谁、培训什么。(4)培训的范围,分为四个层次,包括个人、班组、部门和企业。(5)培训的规模,培训规划根据培训的人员、场所、培训性质合理安排,以保证培训效果。(6)培训的时间,根据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方式培训的时间要具体划定。(7)培训的地点,对于入职培训、晋升培训可安排在公司总部进行,而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将培训地点选择主要选择在项目部所在部门进行。(8)培训的费用,也就是培训的成本,培训规划制定时要统筹考虑费用,从资金上保障培训规划的实现。(9)培训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培训规模、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部门内部的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可采用分散的、师徒制培训法,入职培训、晋升培训等可采用集中的、授课形式的培训方法。(10)培训的教师,是培训实施的主导者,要考虑培训师的选拔,对技术要求高的培训,考虑外聘教师。4.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构建培训效果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标准,可以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并为企业下一次的培训需求分析、修订员工培训规划及实施提供参考。针对X物业管理公司对培训效果仅仅停留在反应评估层的问题,重新构建X物业管理公司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势在必行。体系构建依据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培训成果的层级体系。首先,构建第一层级反应评估层。在课程结束后由培训部门对学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其对培训课程、教师以及培训组织的满意度。其次,构建第二层级,学习评估层。在培训进行时或者培训结束后,由培训部门通过提问法、笔试法、模拟演习法、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衡量学员对培训内容、技巧的掌握程度。再次,构建第三层级,行为评估层。学员的部门主管或经理在培训结束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后,通过行为观察、绩效评估等方法,考量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有没有因为培训而产生其工作行为的改变。最后,构建第四层级,结果评估层。公司总部的部门主管或经理在培训结束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后,参考个人与公司的绩效,员工缺勤率、离职率,公司的经营效益等数据进行分析,把握培训对公司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四、结论
物业管理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行业,要体现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本文通过对X物业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发现公司培训规划不规范、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培训效果评估不彻底等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X物业公司的培训体系重新进行构建,包括:公司培训制度完善、培训需求分析构建、培训规划体系制定、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构建。通过培训,丰富了员工的知识、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并进一步营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与组织认同度,从而提升公司绩效。
参考文献
[1]刘敏.L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安鸿章,岳威,王守志,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143-203.
中层管理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背景概况:
围绕公司市场快速拓展,“凝聚正能量”企业理念进一步成型,资质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公司全方位参与市场经营活动日益迫切这一现实背景,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旨在提高全员经营管理水平、岗位工作技能及知识层次,从整体上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各类适用型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指导思想:
以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经营理念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逐步形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并适合员工发展的培训格局,为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人力保证。
三、总体目标:
通过培训开发,解决不同管理层面存在的不同问题,把培训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着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分隔的一部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水平和综合素质。
1、普通员工:加强企业制度、文化、行为规范等培训学习,端正工作态度,提升职业素养、岗位技能、适岗履职能力等。
2、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培训学习,提高岗位、执业资格持证率。
3、中层管理人员:加强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计划与目标管理技能等培训学习,提高角色定位、组织管理、创新、执行等能力。
4、高层管理人员:加强战略思维、经营理念等培训学习,提高战略决策、开拓、经营管理等能力。
四、原则方法:
1、强调公司战略与员工需求,把素质与能力培养作为培训方向。
2、针对性、实用性、价值型。
3、以公司内部培训为主,内训与外训相结合。
4、有培训、有考核、有提高,培训考核与员工绩效考核、岗位及薪酬调整挂钩。
五、培训重点:
(一)入职培训:
1、目标:力求使新入职员工了解企业概况,理解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认同企业理念和价值取向,尽快熟悉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
2、培训内容:企业概况、企业理念、企业办公系统和网站的功能及使用、员工手册和管理制度,以及日常行为规范、6S管理等。
3、培训对象:新入职员工。
4、实施要求:
(1)多媒体培训与座谈相结合,每月或新入职人员满5人举办一期。
(2)岗位职责、流程等针对性课程由相应各部门安排。
(3)培训结束组织书面考核,参加并通过考核是员工转正的条件之一。
(二)岗位技能培训:
1、目标:增进员工对制度流程、岗位素养要求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工作绩效。
2、培训内容:岗位责任与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团队建设,对企业文化认同度,忠诚度等。
3、培训对象:普通员工、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4、实施要求:
(1)人力资源部编制培训大纲及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并进行书面考核。
(2)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培训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三)经营管理培训:
1、目标:培养和造就业务素质高、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队伍。
2、培训内容:工作问题研究及流程改进,管理方法与艺术,协调与沟通,计划与执行,团队建设,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政策和法务。
3、培训对象:中高层管理人员
4、实施要求:
(1)公司统一安排,每半年组织一次。
(2)视情况,内部研讨、外聘讲座与外派学习相结合。
六、培训效果动态评估:
1、受训员工反馈。包括培训内容、质量、效果,及培训对于岗位工作的适用性等。
2、相关职能部门评价。受训员工部门或直接领导对受训人掌握培训知识和成果的评判,受训前后是否有明显改观,培训效果如何体现,在工作中应用成效如何等。
3、公司综合评价。结合培训内容、质量、费用等进行总体评价,为下步培训设计和计划提供依据。
七、培训档案管理:
1、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对培训记录、考核情况、证书证件及相关资料等,整理归档。
2、建立公司培训档案,按类别对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培训对象等整理归档,包括培训通知、培训大纲及讲义、培训对象及签到、试卷、考试成绩或培训心得、动态评估等。
八、年度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主题及内容
培训对象
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
培训时长
考核方式
备注
1
企业概况、文化、理念、制度、员工手册等
新入职员工
内训,多媒体、座谈
每月
半天
书面考试
员工转正依据之一
2
应知应会,企业文化、制度、流程解析,工程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
全体项目经理
内训,讲座、座谈
3月、11月
3天
书面考试
3
计划与总结,沟通协调,制度、流程,日常行为规范等
全员
内训,讲座、座谈
3月、7月
1天
书面考试
4
项目管理各岗位人员取证
按行业要求需持证上岗人员
外训
3月开始,全年
相应
书面考试
资质维护及岗位持证需要
5
中级技工取证
分专业按资质要求安排
外训
3月
相应
书面考试
资质维护需要
6
安全生产专项培训
工管口全员,主管以上人员
内训,讲座
4月、9月
1天
书面考试
7
成本、合同专项培训
工管、采购口全员,主管以上
内训,讲座
5月、10月
1天
书面考试
8
6S及现场管理,团队建设等
全员
内训,讲座、座谈
6月
1天
书面考试
9
职业素养和技能提升,制度及规范,对文化、理念认同性等
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内训,讲座、座谈
6月、9月、12月
3天
书面考试
10
管理艺术、沟通协调、计划与执行、政策法务等
中高层管理人员
内训与外训结合
不定期
2天
心得总结
九、第一次项目经理培训方案:
1、时间:2015年3月3日至5日;
2、地点:公司总部会议室;
3、培训对象:全体在岗项目经理;
4、培训方式:内部培训,讲座、座谈,书面考核;
5、培训内容:应知应会岗位知识培训,公司文件、制度、流程解析,针对项目特点、项目甲方或业主内部规范、标准进行工程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
6、培训负责人:秦勇军,参与部门:工管中心、成本核算部、采供中心、财务部、综管中心;
7、培训大纲制定、课件及试卷编制负责人:孟伟俊、孙忠树,完成时间2月12日前;
8、具体安排:
3月3日上午,成本核算部组织,负责人:高庆、潘春燕、舒军、郝美玲,培训内容包括相应制度、流程解析,结合现场成本控制,劳务管理要点,合约注意事项等;
3月3日下午,工管中心组织,负责人:孟伟俊、孙忠树,培训内容包括装修装饰专业工程施工要点,工程案例分析,执行相应协作甲方内部规范、标准应注意事项等;
3月4日上午,采供中心组织,负责人:陈勤锋、雷云俊,培训内容包括相应制度、流程解析,集供平台建设,材料计划、批价事项等;
3月4日下午,工管中心组织,负责人:吴波、王忌松、杜岱,培训内容包括建筑幕墙、电子与智能化专业工程施工要点,工程案例分析等;
3月5日上午,财务部组织,负责人:陈德明、孙静,培训内容包括财务制度、流程解析,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等;
3月5日下午,总结、座谈,进行书面考试。
中层管理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基层员工培养。主要是指一线的检修人员和基层管理岗位员工,这部分人员需要很强的业务能力、技术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其培训需求较单一但是要很深入。由AFC系统技术在行业内的发展现状决定了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大多是来自司内的,由高一级别的员工对较低级别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分享,同时启发部门内部的这一层次员工通过项目组共同钻研、共同编写等方式开发出新的培训课程,其过程除了能够整合不同员工的技术经验之外,也让员工在共同钻研的同时传承了自己的经验、借鉴了别人的经验,最终产出的成果也成了部门、公司乃至整个行业中权威的技术资料。基层员工的培养模式除了来自司内的这些针对性很强的项目之外,也有一部分来自外部培训机构。主要是根据部门工作需求以及技术现状,选择较为缺乏的技术领域,送出一部分基层员工进行培训,这部分送出的员工需要将在培训机构所接受的培训内容与部门系统设备情况相结合,对内部员工进行二次培训。
新员工培养。新员工的培养也是每年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项目,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周期一般在一到两年。基层部门这一层级的新员工培养方面,除了公司文化、法律法规、部门文化架构等基本情况的培训外,主要以技能类理论培训和跟岗带教培训为主,同时会给到新员工一些关于部门目前技术难题或是设备故障遗留问题等专题,作为培训期的一个研究方向,要求新员工在培训期满前针对目前存在这些技术难题或是设备遗留问题进行研究,并以论文和调研报告的形式给出结论和成果,整个过程会有部门的资深员工作为新员工在研究这些问题时的指导老师,可以提供历时数据、指导项目和研究内容的方向。
外单位学员培养。随着全国很多城市的地铁建设工作展开,对地铁相关技术的培训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广州地铁作为其中一个领先的地铁公司,近些年也承接了十几个地铁公司的员工培训任务。为其他兄弟城市的地铁公司培养了几千名的各个层级的员工。AFC专业也承接了上百人的外单位培训任务。随着公司的培训体系不断完善,专门针对外单位的培训项目在部门内部也逐渐走向专业化、系统化。
基层单位在培训体系中的角色
基层技术部门其实承担着培训任务的大头,公司给出了总体的培训方向和指导方针,最终的培训实施还需要基层的员工一起实践和执行。众多的基层部门各自的业务范围、系统设备不一样,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岗位胜任能力都不一样,作为最基层的技术部门,需要在公司大的方向下制定适合自己培训方案,从而培养适合自己部门业务的人才。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做好基层技术部门的培训角色。
公司培训项目的参与。从总公司到总部,每年都会根据公司的方向启动一些相应的培训项目,而且从技术型课程到管理型课程,从检修型课程到故障处理型课程都有,公司提供的这些课程开发平台为我们基层技术部门的课程开发、技术传承等培训工作起到了一个积极的启发作用,帮助基层员工掌握课程开发的相关工器具使用、开发方法,指导基层技术部门将培训工作如何更专业化的进行。所以,作为基层的技术部门,我们也会有专门的团队来积极的参与到总公司和总部的培训项目中,学习经验、领略公司未来的方向,同时也将这些由公司组织的培训工作开展经验带回部门的实际工作中。
自主开发的培训项目。除了配合公司的相关培训项目外,作为基层技术部门本身更多的是需要制定、开展自己的培训项目,来进行人才培养。
培训管理制度。广州地铁培训体系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一个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培训体系架构是由总公司人力资源总部、培训学院和培训中心总牵头组织员工的相关培训事宜。各中心、部门、分部、工班都有相关的培训管理员,组成一个庞大的培训网络。在培训管理制度中主要涉及对培训项目的申报、预算、执行流程、进度控制等的规范,对内训师的管理、对培训管理员的管理制度、对培训教材和培训资料的管理制度、对各层级员工培训要求。
目前这种职工培养体系优劣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