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文化课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4-02-11 18:19:01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课论文范文第1篇摘要:体育课堂文化具有中间性、外显性、情境性、聚合性等特点,构建体育课堂文化要充分利用教学基础设施,注重竞技文化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关键词:体育课;课堂文化;体育教学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文化课论文【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文化课论文【五篇】

文化课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体育课堂文化具有中间性、外显性、情境性、聚合性等特点,构建体育课堂文化要充分利用教学基础设施,注重竞技文化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体育课;
课堂文化;
体育教学 一、体育课堂文化的界定

体育课堂是指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鉴于体育课堂本身是具体的微观社会系统,其所蕴含的文化也只是社会文化的一小部分,根据格尔茨主张的文化的定义,应当在具体的研究领域中对文化做狭义、特殊的理解,在理论探讨上更具力度。本文将体育课堂文化定义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念和行为”。

二、体育课堂文化的特征 1.中间性。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第三种体育。因此,体育课堂文化也是处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文化,原因在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由于育人目标及其时空条件的限制,我们反对将运动训练搬进课堂,反对把体育教学过程等同于运动训练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课堂又是一个相对严肃的传递社会文化的专门场所,我们也反对把它等同于学生随意玩耍嬉戏的场所。

2.外显性。从体育课堂文化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体育课堂文化具有显而易见的外显性。在体育课堂中,像在文化课堂上那种教师“动口不动手”“学生动脑不动身”的主体行为是不被期望的。因为体育知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操作性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得与展现都必须通过外显的身体动作来完成。尽管失去外显的身体动作,仅依靠内隐的头脑认知也可以“懂”得某种体育动作,但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该种体育动作。追求对体育知识的“懂”与“会”,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的目标希求。

3.情境性。体育课堂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个特定的空间和一节课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因此,它必然受一定的时空影响。而且,体育教室还有一个与文化课教室明显不同的特征,那就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体育教室的空间特征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这不仅发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而且发生在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段的时间里。例如:中小学体育课会安排两个以上的内容进行学习,一节课的前半部分时间可能是在田径场,后半部分时间可能是在排球场;
从一个学段的时间来看,体育课堂的这种空间变换更是明显。

三、体育课堂文化的类型 1.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文化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与社会统治阶层价值取向相吻合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它是社会对体育课堂文化正式要求的体现,表明了体育课堂作为一种传递社会体育文化之场所的严肃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非规范文化是指体育课堂文化中那些在社会价值取向期待之外的部分。这种文化既可能含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相抵触的成分,也可能含有价值取向的成分。非规范文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存在,表明了体育课堂虽然是一个严肃的传递社会体育文化的场所,但如果“操作”不当,仍然可能被不良文化“入侵”而变得不那么纯洁。

2.竞技性文化与娱乐性文化。体育离不开竞技,“竞技体育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模范”。正是由于竞技体育在体育文化系统中的独特地位,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与和它有着亲缘关系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发生着种种联系,进而使体育课堂教学在文化特质上显现出较强的竞技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娱乐性文化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带有明显娱乐性特征(即与娱乐体育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相吻合)的文化形态。

3.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文化。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文化是指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关于不同性别群体的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复合体。体育课堂性别文化主要表现在性别差异和性别偏见。性别差异主要有练习内容的差异、师生互动方式的差异、队列位置的差异等,性别偏见主要是指体育委员的任命对象、体育器材安排的人选、技术示范的人选等主要为男性。

四、体育课堂文化的构建 1.充分利用教学基础设施。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是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在体育教育中构建体育文化,应加大对体育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基础建筑、场地、器材等的配备的完善,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

2.注重竞技文化的培养。课堂中有效融入竞技体育元素,突出竞技体育文化,是构建体育课堂文化的有效措施。体育教学中,体育课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要求课堂中教师通过短短的教学时间来实现对体育文化的构建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体育行为和竞技意识,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在课外也能从事体育运动,课外体育运动更是体育课堂文化的一种拓展。

3.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竞技性、趣味性、多元化为基础,以广大学生为对象,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构建体育课堂文化的保证。具体来说,体育课堂中应体现各种多元的体育文化,一线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挖掘体育课堂教材,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可以开展多样化体育比赛或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等活动,以展示体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56-59.

文化课论文范文第2篇

英语专业是人文专业而非实用型、工具型专业。英语专业教育是“人文教育”而非功利教育。人文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或称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和理念目标;
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博雅与全人。如张汝伦所言,“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一方面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它使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时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对于全人类的责任;
它在使受教育者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人格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和人类培养合格的公民”①。英语专业本应该将我们的专业培养理念定位于此,以免继续培养“语言技工”,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将这种“技工培养模式”转变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诚然,“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是英语专业的立业之本,然而单一的技能训练远远偏离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所谓的“人文教育”或“博雅教育”也更无从谈起。在指导学生夯实英语基本功底的同时,教育者更该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英语专业的殿堂,真正达到张汝伦先生所表述的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讲,在基础语言技能课程设置之外,教育者理应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这一文化载体,开设以英语语言文化、文学、哲学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世界文明的两大源头,“两希文化”无疑是人文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与其相关的课程如“古希腊罗马神话”、“宗教节日”、“圣经阅读”、“西方宗教”等也理应作为“西学”课程设置的重点。通过此类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详细掌握西方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认同感。让学生逐渐具备人文视野、人文情怀、人文追求。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一)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针对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理念上和现实主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对山东与上海的几所高校的英语专业文化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现状调查和对比。山东高校分别是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
上海高校分别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被调查的高校,无论其属于何种类型,都基本上达到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基础层次的文化入门课程。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英美文学选读、欧洲文化入门和英语国家文化概况等。山东各高校的人文课程的开设也大都仅限于此,但对比其它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山东大学明显优于其它省内高校,如他们开设了欧洲文化史和其他各小语种国家的文化史课程。除此之外,山东大学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明显加大文化课,甚至两希文化相关的课程设置,如欧美文化与文学,考古学与世界文明史(人文)、圣经人物点评、世界遗产概论及欣赏(人文)等通识课程。上海的几所高校也开设美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美国历史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的美国文化。被调查中的上海高校中有四所都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国文化要义及中国历史及文化、复旦大学的中国文化等。在深层次文化课程设置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文化课程的设置与该高校的综合实力、英语专业的培养理念密切相关。除山东大学外,山东其他高校基本没有开设更深层次的文化课程。上海高校在此层次上要明显优于山东诸高校,特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依赖于其强大历史、师资、办学条件等,文化课程的设置在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人文课程不局限于英语专业,体现了英语专业的人文性。作为全国专门的外语类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和科研均处于学科领先地位,西方文化和文化比较类的课程设置方面,尤其凸显其强大的专业力量。东西方文化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宗教专题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精华、尼采与东西方文化、美国电影研究、欧洲电影研究、圣经选读、希腊罗马神话选读、大众文化、欧洲文艺鉴赏等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无不彰显出其在英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和领先地位。无论是上海的综合类大学还是外语类院校,对文化课程的设置均体现了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和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技能的人才的培养理念。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的结论

经过以上调查对比,结论非常明显:所有被调查高校在基础层次的文化课程设置方面都基本达到大纲和课程教学要求,在中层和深层次的文化课程方面,众多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缺乏丰富性和深度,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非常薄弱,在教学内容上仅限简单介绍层面上。相比较而言,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明显优于其它高校。这也是上外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所致。

三、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文化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课;
知识本位;
社会本位

伴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更多的目光聚焦到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上,高校当然担负着培养出具有竞争实力的一流大学人才。高校的基础文化课在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的视野下,更加注重广泛的知识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并重,自始自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一.高校基础文化课知识本位适应培育知识经济的要求

我们所处的当今世界,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相适应的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全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发展潮流,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时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核心,有效建立在知识的创造、处理、传播与应用等为系统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与依赖于土地的传统农业经济与依赖于各种资源和资本的工业经济形态不同,知识经济形态时代,相应的知识创新水平与速度通常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军事领域以及政治领域的竞争,实质上集中表现为知识创新综合能力的竞争。知识创新显然离不开教育的基础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直接支撑作用。

高等教育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扮演支柱角色,取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取决于知识的渊博与精专。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集中精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必然促使高校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许多变化,高校已经成为知识传授与科学研究的首要基地,已经成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1]。高校基础文化课在整个大学的教育系统中,对高校积累与传播知识、培养创新人才、发展实用科学技术、占领知识经济高地的进程中,具备基础和本体的功能与作用。高校基础文化课已经逐渐从高校课程教育的边缘走进高校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并开始在大学生毕业全面地介入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过程中,越来越体现出知识本位的巨大功效。高校基础文化课的知识本位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相应地,高校基础文化课在大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过程中具备知识本位的地位。

二.高校基础文化课社会本位适应培育创新主体的要求

世界各国在21世纪普遍呼唤创新精神,并由此要求具有培育创新精神的高校教育机制与知识全面的人才。高校是进行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的主要运用基地,同时也是培养社会直接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主体的运用摇篮。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创新主体必然要具备创新意识与思维,创新情感与创新能力等。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实质是一个实践和意义过程,通常在社会中并在一定意识的具体指导下的社会活动过程,社会个体从事的创新活动,当然具备个体性与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一般而言,创新主体具备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怀疑的自觉意识,直接面对社会传统的做法与权威的说法与做法勇于质疑与否定。另外,创新主体具备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不安于现状的突出的精益求精意识,总是在看待尚能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通常致力于寻求一种更佳与更合理的办法与理论去加以对比、观照与抉择,力求从中选择获得效果更加适宜的理论与方法。再次,创新主体具有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一种好奇心和执行力,创新主体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与相应的领域,总是保持一种强烈的尝试与征服的冲动。社会各方面迫切需求的创新主体直接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创新,高等教育创新以及对创新主体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依赖于高校基础文化课的传授与传播。

高校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量[2]。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创新主体,来源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创新,在客观上来源于高校基础文化课作为创新根基的合理配置与讲授。高校基础文化课可以培育大学生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创新情感,最大可能地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创造热情,最大可能地刺激出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与创新业绩。高校基础文化课可培育社会创新主体具有强烈的创新情感,能够理性地看待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灾祸与障碍等,并在这种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创新和发明。高校基础文化课可以培育社会创新主体具有必备的创新能力,促使社会创新主体具有敏锐的理性观察能力,统摄的理性思维能力,求索答案的理性能力,进行开拓前进并理性转移经验的能力,理性预见未来的判断能力。大学生具备的创新能力是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与展现,属于高校基础文化课着重培养的智力范畴。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产生新颖而有价值产物的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善于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不同途径与方法,进而形成新思想、新观念与新理论,理性构建出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客观上不断做出新成绩,不断取得新成果,最大化地为社会建立新业绩。高校创新要达到社会的客观预期目标,必然要科学理性地确立高校基础文化课的社会本位,努力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创新主体所必备的创新能力。

三.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在字面意义上理解,一般指的是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根本与本体,所有的一切为了人,所有的一切依靠人,坚持综合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有机辩证统一。“人”既包括具有人类意义上的人,又包括具有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还包括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体人。“本”,既具有主体意义,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又具有本质和根据的意义,社会发展的一切从人出发并且以人为出发点;
还具有目的的意义,社会的整体发展必须关注人生活的世界和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具体命运。马克思在比较和分析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时,创造性地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并进一步认为,现实的人不仅是认识的主体,同时也是劳动的主体,主张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哲学主张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从现实存在的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基础,从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特征的全部社会关系总和出发去说明现实的并且在现实中从事特定社会实践的人群与个体人,人本身就是本体也是本位[3]。

目前,“以人为本”是一种通行科学的教育哲学观,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这种社会文化活动表现出来的现象的进行比较系统与理性的认识,教育观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实践与社会、人、文化之间的基本互动关系,在理论层面集中体现出来就是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观。高校从事的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力求把培养社会所急需的,把具有全面综合和创新素质的大学生放在所有的教育活动的中心。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立足于社会和人都是需要教育与培养的客观存在,高校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创新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本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其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是统一的;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地延续与发展,必然要依靠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个体人来得以实现,知识本位与社会本位也是统一的。上述二者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中。

总之,高校基础文化课程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要求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坚定实践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认识论与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具备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力求最大化适应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俞宪忠.人的现代化与教育创新.东岳论丛,2000,(5).112.

文化课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和范畴,文化在变迁的过程中既遵循历史的发展脉络,又彰显其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既包括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也包括立足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富历史遗产。作为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其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也制约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同一传统文化滋润下的文化主体,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与历史上已经形成或当下正在形成的某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保持一致或者基本一致。不仅如此,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既内含于自身,也蕴涵于作为其内在否定性的创造性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客体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存在物,因此我们在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时,也需要将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从文化视野来解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启迪和引导。从育人功能入手,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具有一致的相通性和共同的指向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而传统文化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新向度。二者内在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目标的一致性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扬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彰显其育人功能,须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激荡中获取发展的内驱动力。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挥着“隐功效”,如果说传统文化的本质在于构建大学生的精神,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本质则是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境界,二者具有育人功能的一致性。传统文化旨在“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即“文化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旨在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的塑造规定性的自我。二者的指向都是人,二者的核心都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功能的互补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昭示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尊重和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民族共识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寻找自己“根基”之所在。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建设,这种育人功能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抽象的道理通俗化,深刻的思想生动化,因而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时效性,而且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现实的关照性“传统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并以此为基础在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思想观念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从而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还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四)传统文化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一个民族正向的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3]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博大精深的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资源;传统文化倡导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素材;历史遗迹、传统节日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宝贵素材。

(五)传承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同时,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要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就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必将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视域下传统文化的双维性解读

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文明的源头活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传统文化历久弥坚,如何去粗取精?这就需要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历史文本中去审视和解读。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例如,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明清之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等,都表达了中华民族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则表达了近代仁人志士心系民族、国家安危的大无畏精神,由此可见,爱国主义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传承、弘扬和发展。其次,传统文化彰显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既是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素材。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依然是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所要追求的。再次,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格修养,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情操,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其精神境界提供了借鉴和启迪。理想人格的实现,离不开个体道德素养的培育,而人格修养又是人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依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准则。传统文化倡导的“慎独”“自省”“养心”等修身理论和方法,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启示和帮助。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承载、传导和濡化的功能,是一种丰富的、潜在的教育资源,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难免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文化中保守、狭隘、陈腐的文化观念和人伦信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与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使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保守、狭隘、陈腐的文化观念和人伦信条。这些消极内容及其不良影响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让他们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会发生变化,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能用当今的价值标准去苛求古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为大学生筑起牢固的思想堤坝,以抵御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其次,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化倾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正向影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谓泛道德化倾向,即将现实问题诉诸于道德途径予以解决。传统文化之所以重伦理道德,源于传统文化对“真”“善”“美”的独特理解和把握,这一点在我们所熟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表现明显,如、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等,几乎都是美德的化身,都具圣人、君子的风范。正是这种对“德”的尊崇,对伦理的独特关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后续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正向影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但是,每个人的道德境界和水准存在差异,每个人境界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事实上,从古到今,这种重道德的文化传统并未泛化成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并使之成为道德楷模。因为理想人格并不等同于现实人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正视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化倾向,积极引导大学生辨析这种泛道德化倾向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遵循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规范,使现代伦理道德理念深入他们的心智,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再次,传统文化现代化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起了挑战。引领社会的前进方向,为当今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资源,为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提供不同的解读方法和思维模式,是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由于传统文化过分注重道德,导致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核心位置,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等级制度是紧密联系的。而在现代社会,人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种现代社会观念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整体主义或整体至上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时,对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在传统文化的“化现代”进程中,传统文化固有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必定会和当今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念产生冲突和碰撞,因此,传统文化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现代化”特色。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变革使得当今的社会主体更多的从“现代性”思维角度去解读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种文化冲突中,要善于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而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路径

传统文化并非一种先验的文化模式,也非亘古如斯的僵化存在。相反,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化语境下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提高教师传统文化功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仅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走向。高校要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持之以恒地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的渗透性和感染力,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较强的传统文化功底,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为此,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确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自觉萌发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通过研读经典,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次,高校应有计划、分批次选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培训,进而打造一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二)开拓网络“新”课堂高校应在网络上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学、影视、动漫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开发大学生欢迎的、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传统文化精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传统文化氛围;建设并完善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网站,努力使抽象、枯燥的传统文化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使当代大学生从中感受其魅力。

(三)积极引导,提高教学实效性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民族的倒退,民族的振兴,首先始于文化的复兴。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立足现代、贴近生活,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才能实现其当代价值。每个大学生身体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这种血缘关系使得每个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时具有本能的亲切感,因而容易吸收、认同和内化。但是,由于古今时间跨度大、语言文字差异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普适性意义关注不够,未能理性把握和准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树立“融贯经史子,汇通文史哲,涵化中西东,参究天地人”的学习理念,厚实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的困惑和不解;其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并向课外延伸,以开阔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

四、结语

文化课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推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的新形势,文化创意产业也迅速蓬勃兴旺,高职院校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借此发展起来,无论是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数量,还是开设专业的方向,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加之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是近些年才兴起和逐渐展开的,因此一直处于探索之中。珠三角地区的部分院校,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国内相当多的院校还是办学特色不明显、培养思路混乱,直至现在仍在套用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成了“缩减版”,暴露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效果评估等方面。

二、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1.课程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方向,也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和微观细化,清晰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无疑是课程设置的前提。但是许多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要么盲目效仿本科专业模式,要么较随意地按照流行的新软件、新名称课程马上就开设,不管师资力量是否充足、社会是否真正有需求。笔者认识的一家高职院校,在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中开设了数门最新的多媒体视频处理软件课程,弄得教师苦不堪言,学生一片茫然。还有些院校“因人设课”,从教师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结构去设置课程。追溯原因,是缺乏对高职类专技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和对行业市场需求、职业岗位群的细致调研。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连,是为产业、行业、企业输送适用人才,而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广泛,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方向甚多,如果不仔细分析,确定好现实、明确、细致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主观臆断或者盲目跟风,必然造成学生“蜻蜓点水”,最终限于迷茫和肤浅,既不“多能”也不专。

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作为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实践性应是其突出的特点。但是实际中,多数院校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如前所述,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科教育模式,进行课程压缩与删减,而真正需要实践操作锻炼的课程大多上成了理论课。以艺术设计为例,像人体工学、材料与工艺、印刷技术等原本需要实景学习、实际案例参与和操作的课程,课堂上经过理论讲解、经典案例赏析就结束了,好一点的也只是模拟性质的案例学习,根本谈不上深入掌握实践操作要领。实际上,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在课程上应当注重实践的比例,增加实景实战的训练与经验累积,处理好部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明确“必需”与“够用”的标准,让学生做到既对专业背景知识了解,又能精于实际创意构思、设计应用。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创意、技能类课程并不能紧跟行业、市场的变化和流行趋势。如,广告行业的CI系统早已经突破了以往单纯的平面、静态传播方式,因此在应用中也频繁出现了卡通吉祥物、立体标识、交互动态、视频媒体等,但是绝大多数院校的CI课程仍然是平面化作业,老旧案例学习、模板套用,结果学生拿出的作品与企业、行业的差距可想而知。

3.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课程体系上最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协调好各门专业课程的比例、时间、位置、关系,评估它们各自的效果、相互的衔接与影响。然而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随意变化,课程门类想改就改,甚至同一门课程,每一届的内容都不一样;
有些院校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之间相互套叠,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室内设计原理》《家居陈设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与主干课的内容重叠,范围互相包含,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
还有些院校偏重软件、工艺一类的操作,为了尽早让学生掌握而急功近利,那些引领学生入行业门的课程居然放在了软件课之后,学生学了半天,不知道学了以后用来做什么,或者简单地认为学习创意、设计仅仅是熟练软件就够了,形成了所谓的“唯技术化”心态。其实,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创意才是核心,只有操作,没有创意,充其量是个工匠,不是设计师和创意人员。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造成的。

4.课程缺少总结与反馈。虽然许多院校在文化创意设计的课程上有联系企业、政府等实际项目,做到了工学结合,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往往是以完成项目、成果汇报展为结束,忽略了对这些经历的总结反思及企业、用人单位、受众的反馈,经常是重复同样的模式,缺乏变通与改进,使得课程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实际上,对课程的总结与反馈既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也便于我们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是服务型的行业,这就需要对结合实践项目的教学进行受众反馈,可以是企业的意见、消费对象的意见,也可以是参与课程的师生的感受。它既可以帮助师生思考创意、设计有无继续提升的空间,也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进行提供经验。

三、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1.课程设置统分结合,要针对细分方向与新兴方向。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大的专业方向,也要有细的小方向、特定方向的课程内容,做到统分结合。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海报招贴、企业形象CI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都是主干课程,但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广告企业,有的专注于样本、宣传册等平面设计,有的专注于动态和视频广告,有的侧重于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同样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的企业侧重做家装,有的则专注于景观设计。所以,我们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既涉及大的专业面,同时必须有专攻。可以先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然后部分专业课根据教师的不同专长,进行师生互选。另外,文化创意设计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横向性和交叉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流行趋势、新兴方向、新需求等。如,广告专业及时开设网络广告的设计课,品牌策划设计及时增添卡通形象、品牌吉祥物设计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会展类课程和方向等。

2.课程体系要强调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整合精炼。现在大多数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即按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递进。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各门课程追求各自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课程间缺乏沟通与连贯性;
二是如上文提及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叠、浪费教学资源、学生能力得不到有效深入和提升。因此,有必要以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为标准,整合相关课程,按照难度将它们有序地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每一学年自成体系。可以在“大的专业课”中以多个课题的形式整合原来零散和容易重叠的课程内容,力争做到“少而精”,同时,让文化课、选修课在合适的位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仅仅成为学生漫无目的、“混学分”的课程,要真正起到对专业素养底蕴的熏陶。如,可以将传统文化赏析、地方人文历史一类的文化课、选修课置于涉及这些内容的专业课之前,以便学生明确目的,产生兴趣,更好地完成专业课中与此有关的创意设计课题。

3.专业课程三个主要方面要合理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课要注重三个主要方面:创意类课程、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它们是构成学生文化创意设计核心技能与思维的关键,需要统筹协调,不可偏废,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往很多院校都比较重视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如软件课、材料课、模型制作课等,认为操作熟练、技术应用方面经验多是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创意与文化、总结与理论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毕竟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提供的是知识服务,创造的是知识经济,行业的特性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是高职教育就简单地把应用人才划归到操作工的地位。这里,创意类课程要着重训练学生挖掘文化元素、人文资源的敏锐目光以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和设计概念的思维能力;
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着重进行理论教学、创意设计经验的总结与思考;
实践与操作类课程主要强调将创意与概念等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作品并能适应市场推广的能力;
另外,三方面课程需要贯通、融合与衔接。可以对创意、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以同一专题项目或课题范围进行联系与衔接,将课题深入、完善、做好做精,避免课题内容的低层次重复、浅尝辄止。

4.课程与课题要多引入企业实践项目、内外结合。实践性、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竞争优势。第一,在课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积极与当地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的龙头企业、知名大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像二、三年级一些文化创意、设计综合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喜好,以市场调研组、创意组、设计组、制作组等与相关企业进行项目对接,让学生真正在大企业中领略全面的、不同层次的职业岗位点,找准自身定位和将来发展意向;
另外,大企业有行业最为成熟的案例和实战机会,能为学生带来课堂中没有的宝贵经验。第二,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实践积极性,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承接、参与一些企业、政府的文化、设计类项目,并将它们带入课堂作为课题,让教师与学生组成课题组,在课堂或者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相关,也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去校外实地进行文化设计项目服务,“校外课堂”可以是相关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同时,要配套相应的灵活的辅助政策,在调研资金、课时计算、教学管理上给予扶持。第三,展开全校范围内课程的共享和课题组合作。如,作为产业化中十分重要的市场营销知识,同样可以作为选修课给艺术、设计、文化系部开设,《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策划与实施》这样的课题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可以让艺术设计、广告系与旅游系在同一时段的课程内、以同一课程主题组成联合课题组来共同完成。

推荐访问:文化课 论文 五篇 文化课论文【五篇】 文化课论文(精选5篇) 文化课的重要性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