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泛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一新生;
学习困难;
原因;
对策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泛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高一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困难是造成数学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教材的原因。
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
相对而言,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二)教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另外,为了应付中考,初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机械模仿式的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重试卷(复习资料),轻书本"的不良倾向.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而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①被动学习.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反复练习.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造成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
②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帮助学生渡过学习数学"困难期"的对策
(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
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
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应当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释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范文第2篇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
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矗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
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
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
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
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
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③电视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上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知识落实的思路为:以落实“三基”为中心,实行分层落实,做到提优补差。主要措施是:平时练习层次化,单元结束考查制度化,做到章节会,单元清。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教学衔接
一、 问题形成的背景
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显然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提升,而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数学新领域就先遇到了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诸多种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等较为抽象的知识,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迷茫感、困难感和厌学情绪。我把形成学生以上这些不良情绪的原因总结如下。
1.学生对思维方式的困惑。
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养成了总是跟着老师转的思维习惯,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碰到较难的问题,寄希望于老师,学习上有依赖性(实际上是学习的惰性)。而到了高中,很多学生还会延续初中的思维定势,这样再去面对高中数学教学要求起点高,大量知识要点需灵活理解的现实,固然会困难重重,造成了听课效率下降。
2.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困惑。
初中新教材叙述方法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和掌握。相对而言,高中新教材中的很多概念很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都明显提高,同时知识难度加大,习题类型增多,解题方法灵活多变。这样的现实,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
3.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困惑。
初中数学内容少,知识难度小,教学要求偏低,因而教学进度可以放缓,对于教学重、难点的讲解可以有充足时间讲解,并且可以通过多次演练,巩固新课学习中的不足,并且在初中阶段部分老师会给学生建立固定的解题思维模式。但是到了高中,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学难度加大,教学进度也相应加快,从而造成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远远大于初中,换言之,高中一堂课的学习任务远多于初中,而高中的课外辅助练习和消化反复巩固知识的时间却相对减少,这使得刚进入高中的部分学生不适应教法,听课存在思维障碍,最终出现了学习障碍。
二、重视双基,立足新课标,寻求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良好契合点
1.做好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教育工作。
高中入学以后,第一堂数学课既要给学生讲清楚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又要帮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及时总结优秀的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再做习题,及时总结。入学后要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大体的数学基础情况,这样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立足新课标,寻求初高中数学的衔接点和差异点,规划数学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对新课程标准做认真的解读,尤其是在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观察、探究、阅读与思考等栏目。所以,在高中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摆脱学习的依赖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新旧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使每一位学生寻求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再次,调整数学教学的进度,循序渐进。针对初高中数学教材、教法和学法的特点,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应该对初中知识进行简要回顾,增加过渡性教学内容,使初高中数学知识系列化。
最后,注重初高中数学教材编排上的差异点。我在开学初调查发现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不会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于是,我就及时给学生补充了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等内容,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必修一的教学,使学生在后续其他章节的教学中获益匪浅。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力,是初高中数学衔接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有:
(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高一年级开始,可选择适当内容在课内自学,例如“统计”、“概率”等章节,学生自学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予自学方法的指导,以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拟提纲自学,并向学生提出预习及章节小结的要求。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后,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必将大大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高一开始,应该要求学生把每个定理,每个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并适当加些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例的讲解分析,最后抽象出解决该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书面的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巧设悬疑点,巧架问题桥梁,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多提问题,帮助学生在答疑解惑中自然地提升对新教材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初高中学生心理变化,寻求最佳的教与学的状态
在初中学习时期,学生基本上是听命于老师,心理上还不成熟,对社会认识程度较为浅薄,同时,学习上总是围着老师转,自主能力比较弱。而经过中考后,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比较明显,对于心理学而言,这个时期是孩子极其重要的转型期,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一个敏感期和高危期,甚至于很多学生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和逆反心情,若教师只顾讲课而忽略了与学生情感沟通,则势必造成课堂气氛过于干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甚至在课堂上会产生其他不良的违纪行为,这样也给自己的教学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亲切幽默,营造和谐学习气氛。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有帮助。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将师生关系准确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师生人格的平等,能使学生享有探究的自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善待差异,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优势,感受学习的快乐和价值,满足他们精神的需要,产生学习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很重要,如亲切的笑容,幽默风趣的语言,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成长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绝不能单从哪一方面入手,而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高中数学内容有了很大的飞跃,高中数学思维有了很大的飞跃,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有了很大的飞跃,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更加高效、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发展新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提高;
初三;
数学总复习;
课堂效率;
途径
初三是学生冲刺中考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是中考的重要测试科目之一,所占分值比较大。因此,如何提高初三数学总复习课堂的效率逐渐成为众多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教师在这个阶段应该开展具有针对性和重点性的教学,避免笼统式的教学,这样才能发现数学知识的遗漏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一、将初中数学知识系统化
初中数学知识在各个学期的学习中,都是比较分散点。而将所有数学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理清重难点。所谓系统化,就是围绕某个中心知识点,进行扩展,并逐渐将更加详细的数学知识添补进去,从而形成脉络清晰、逻辑分明的知识网络图,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复习,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如教师如果围绕无理数这个中心知识点,扩展知识。那么教师在复习的开始阶段就应该构建一个大体的网络知识图。将与其有关的数学知识点,概括进去。如不能完全开方的数、有特定结构、特定意义的数等等,这样完整将所有知识概括出来,就会很容易的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并且在之后的复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顺着知识脉络联想到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更重要的是,知识网络图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查漏补缺,将一些自己平常疏忽掉的知识点,重新重视起来,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二、充分把握中考命题规律
总复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而中考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大体是比较规律的。哪些知识适合选择题,哪些知识适合填空题,哪些知识适合计算题,这些教师都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只有这样,教师在开展总复习时,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在翻阅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之后,会发现之数学试卷的考点大体是固定的,虽然题目形式不同的,但其核心考点是比较有规律的。如对于实数、实数的倒数和相反数、根、科学记数法等等一些知识点的概念、算法基本都是以填空和选择为主。而代数式元素、圆及其它图形、二次函数这些主要是出现在解答题中。通过掌握基本的中考出题规律之后,教师就可以展开专项训练,或者是专题讲解,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当教师开展几何图形讲解之时,就可以总结出各种计算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很快解答出来。总之,中考的命题规律是教师开展数学总复习的主要指导方向,既能让教师抓住重难点,又能让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把握住数学知识的变化规律
数学虽然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大,但是同时,数学又是一门规律性比较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学习技巧。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总复习时,应该充分挖掘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并让学生掌握这些数据规律,这样就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数学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联系,方便学生能够根据某个知识点,找寻规律的解题方法。如对于函数来说,其知识相关性可以表示为生活变量―函数定义―抽象函数―函数模型―函数图像―图像性质―知识应用。这样教师在讲解有关函数知识点,以及函数解题思路时,就可以针对上述方面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学生在遇到有关其中某个知识内容,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教师曾经讲到的一系列有关函数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其次,教师应该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过有关不等式中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后,在遇到相似的题型,就应该懂得利用之前的数学思想,解题思路,展开思维,发现解题方法。总之,学会举一反三,掌握数学知识变化规律是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最佳途径。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初中数学思想包括对应、数形结合、分类、类比等。数学思想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并且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初三数学总复习课堂的效率。
如对应思想主要应用在代数式求值得问题当中。实践证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所决定的,字母的不同取值可得不同的计算结果。另外,有序实数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也是对应关系,教师在讲解这类题型时,能够注意培养学生的函数概念和创造性思路。又如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数学计算题的重要方法。在近几年的数学考试卷中,分值比较大的解答题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为主,而这两个重要知识点又离不开图形。所以教师在复习阶段,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将量与形结合起来,分析、解决一系列数学难题的发散思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曾说:“数与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实用性强且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对于学生的总复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总之,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以达到快速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目标。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三总复习阶段,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并教会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同时为了切实提高初三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初三数学总复习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龚程颖.探讨如何提高初三数学总复习课堂效率[J]. 学理论,2014.15:243-244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方法 变化 适应
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转变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自己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函数,映射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困惑的处境中。
二、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练习。对各类型习题的解法,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难度加大,灵活性加大,课时(尤其自习辅导课)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各种类型题练的时间相对减少,以及巩固强化难度加大。这也使得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最终影响成绩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的衔接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且简单;
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与初中数学相比增加了难度。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阶段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在讲解中都不敢降低难度,便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的现实。因此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此外相对初中数学所富有“生活趣味”来讲,高中数学则更有“数学味”,尤其高中里面的“探究”“想一想”等,在有兴趣的同时加大了逻辑思维难度。高中数学第一章就是集合、函数等知识,紧接着就是函数具体性质问题。函数值域的求解,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初中减负的内容都需要在高中阶段补充上,因而增加了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些都是升入高中后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四、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高中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也是高一新生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每学习一道例题,都要进行相应的练习,学生反复演练的机会较多。
一些重难点题目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强化学习效果,并加深。而高中数学教学则更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粗线条模式,为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讲授一些典型例题,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难以适应快速的教学推进速度,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学习成绩。因此,高一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讲授,尽量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讲解抽象的数学定义,概念,定理等.比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O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课桌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理解对应的唯一性,为引入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初中学生尚未形成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在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让学生进行自我演练,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比如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初中所学过的“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入手,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存量,引导学生找到联系与区别,这样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切入,并接受。通过上述方法,能够降低教材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五、学习方法的衔接
推荐访问:数学 重点难点 五篇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五篇】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精选5篇)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