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五篇】

时间:2024-02-18 08:57:01 来源:网友投稿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与美方达成了“互派留学生与学者”的总协议。1984年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来华进修委员会主任迈克·奥克森伯格(MichelOksenberg)根据协议提出,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五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五篇】

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与美方达成了“互派留学生与学者”的总协议。1984年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来华进修委员会主任迈克·奥克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根据协议提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助在中国农村选一个长期调查点,从1987年起接待美国学者来华进行较长期连续性的社会调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部分村镇的多学科综合性考察研究,了解当代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预测中国未来的发展,为美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向18个省市征询了选点事宜。经过多次考察、反复论证,最后选定山东省邹平县以冯家村为基地,包括县城在内的9个村镇,作为中国首批对美国学者开放的调查点。

邹平县位于山东省的中北部,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在这里开展了以教育和农村改革为主的“乡村建设”。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看,邹平县既不属于中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也不属于落后地区,属于典型的农村县,在中国农村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1985年7月和1986年7月,美方先后派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中国政治问题高级研究员伯恩斯坦和艾恺、戈尔德(Thomas Glod)两位精通汉语专门研究东方问题的专家来邹平县进行了考察。他们回到美国后向学术界报告了考察结果。美方一致认为,邹平县调查点“在中国有代表性”“工作是自然真实的”“是长期连续性蹲点式调查的绝好机会”,并及时将他们的看法通报了中国有关机构。

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对在邹平农村的社会研究项目十分重视,在全国公开选拔在邹平的考察学者和专家。经过认真挑选,从近80位提出申请的专家学者中选出了12位,另有4名留学生,作为“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的成员,组成专家组。从1987年开始,他们就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等内容,到邹平县调查点进行跟踪考察研究。

实施和延续

从1987年6月24日第一批学者正式到邹平县进行学术考察研究开始,到1991年9月26目的5年期间,是项目的实施期。项目实施的5年间,美国学者先后87人次到邹平县1487天/次考察研究。涉及邹平县9个乡镇16个村和69个县直部门,接触各级各类调查对象17500多人次。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也做了大量的第一手调查问卷。

根据中美学术交流协定和山东省外事办公室的安排,美国学者分别于1987年、1991年、1999年、2007年共计4次来邹平县档案馆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利用案卷157卷,查阅文件285份,复印文件2023页,摘录112页,涉及邹平县行政区划、统计、防疫、农业林业、工业交通、文物保护、妇幼保健、公私合营、文教卫生、粮食等内容。邹平县档案馆根据国家档案馆《档案馆开放档案管理办法》和《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我国档案试行办法》的文件精神,圆满完成了接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准备充分、积极慎重的原则,坚持热情友好、提供服务,又要加强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开放档案的鉴定工作。对属于开放范围的档案科学制定检索目录,并创造条件,提供必需的物质准备。还对外宾的查档环境做了精心的安排布置,有人负责调卷,有人负责协助外宾辨认个别不易识别的汉字,同时还有人负责复印装订。整个接待过程中,坚持热情大方、不卑不亢的工作态度。1987年艾恺第一次查阅档案回国后,发表了《邹平: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的学术考察报告。国家档案局于1989年派人员到邹平县档案馆对接待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并给予肯定。

1991年研究项目即将结束时,奥克森伯格提出“只要邹平欢迎,美国学者的考察研究活动还要继续下去”,邹平县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同意了美国学者的请求。

成果和意义

考察项目组成员中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农业学家等,基本上都是“中国通”。他们与当地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观虽不相同,但是在邹平的调查活动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1.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真实情况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改变了过去对中国的一些主观臆想和看法。刚开始来邹平的时候,不少学者认为,“邹平老百姓可能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医疗卫生条件极差”。但是来到邹平,他们看到的却是人们衣着整洁,生活比较富足,村村有卫生室,乡镇有卫生院。项目实施期间的1989年,北京发生了,由于西方媒体的歪曲渲染,美方先后六次来电催促正在邹平考察的任柯安(Andrw Kipnis)马上回美国,并称“中国各省均已独立,商人罢市,军区之间发生战斗”等。但任柯安眼前的中国实际情况是社会安定,工作生产都像过去一样,所以直到考察如期结束才回美国,并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做了如实的介绍。为了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1989年8月,奥克森伯格先生以民间人士身份来到邹平住了6天,跑遍了邹平全境。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事实面前,他深切地感到“中国是稳定的,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他们也成为中国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见证人。邹平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发展有了根本的变化。第一次来邹平的时候,刚刚开始利用黄河水灌溉,现在全县形成了一套较大的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80%的地方用上了黄河水。奥克森伯格多次来到邹平考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情况。他的印象是,5年来邹平的进步是巨大而明显的,邹平人民不论是在生活水平,经济发展,还是对外开放的观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5年间,美国学者在邹平进行了许多重要课题的研究,涉及中国的农业改革和农村社会变迁、农村市场发育、农村卫生、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和家庭卫生保健等多个方面。他们每次回国后,都先后以听证会、撰文和演讲等形式介绍考察研究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学者5年间在重要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20多篇,出版专著4部,发表演讲20多次。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都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了客观的分析。奥克森伯格先生等撰写了一份题为《未来中国》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否定了当时美国政府和媒体坚持的悲观论调,否定了广为流传的“中国”“中国称霸论”和“中国分化论”,指出了中国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开放性”和“复杂性”,肯定了中国正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发展,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从计划经济向“受到国家高度管理的市场经济”过渡。

3.对美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89年北京后,中美关系处于低潮,美国学者的考察则直接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当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所谓的“制裁”时,1989年7月9日奥克森伯格在美国众议院外委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坚持主张不要“凭一时感情冲动”行事,要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美中关系。8月6—12日,他又以民间人士身份到邹平县进行了考察访问。在与几个比较熟悉的村党支部书记交谈中,他听到了大家共同的声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8亿农民盼望稳定;
谁搞动乱,我们坚决不答应。中央采取措施平息动乱,代表了8亿农民的意愿”。于是,他得出结论:“8亿农民惹不起。”之后不久,美国总统布什也向世界公开发出了“不愿意得罪八亿农民”的感叹。苏联解体前,奥克森伯格在邹平不止一次地说:“也许2000年以后苏联将不存在,但是中国将更强大。因为中国政权牢固,8亿农民不乱,中国就乱不了。”在邹平考察结束后又访问了北京,受到了邓小平等时任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回美国后,在美国最高层政界和国会辩论是否给中国延长最惠国待遇问题时发表演讲,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国内局势做了比较客观的介绍和分析,这对于恢复和发展中美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最值得看的地方”让美国前总统大吃一惊。1997年7月,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第四次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先生,在北京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之后,直接来到了一个“最值得看的地方”——邹平县。这位在任期间促成美国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美国前总统和夫人罗莎琳,在邹平生活了两天。奥克森伯格一行,先后到邹平的村庄、学校、机关、企业等,会见了部分村干部和机关单位的负责人,就农村经济发展、水利灌溉、村委会选举、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妇女权益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在邹平的考察,使卡特先生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生活的了解。谈到邹平之行的印象,卡特先生说:“中国农村取得了如此大的进展,使我很感振奋。我们在城乡各地都能看到你们取得的巨大的、了不起的进步,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卡特先生回国不久,就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文章阐述了中美关系的过去和发展前景,主张美中关系应保持良好关系。文章的观点,与他在邹平的所见所闻所感是分不开的。

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一、课程素材――向学生广泛征集

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所以,在开发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搜集素材:一是向学生征集对家乡研究感兴趣的话题,如“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家乡有哪些古民居”“家乡有哪些土特产”“家乡有哪些自然风光” “家乡有哪些书画家”等,并对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归纳、筛选,选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是通过举办主题为“美丽缙云”的摄影比赛向学生征集照片,如“部级4A级风景名胜区――仙都”“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河阳村”“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山寨庙会”“丽水市首批最美丽的乡村――壶真岩下村”“缙云麻鸭”“缙云烧饼”等。除了组织评奖展览外,还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了“美丽缙云”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素材。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确定

乡土资源很丰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很多,但我们不能求大、贪多,不能泛泛而谈,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围绕学生与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自我关系的均衡发展为线索,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纲要,以发展学生美术素养为目标,搭建校本课程的框架。笔者经过筛选整理出四个活动主题:“家乡的植物花卉”“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传统节日”“家乡的土特产”,并制订了学习目标(见表1)。

这些主题活动初步搭建了乡土校本课程的框架,而活动的具体内容、具体方式,则需要学生在开展美术小课题研究时自主选择。

三、课程内容――由学生活动生成

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生成课程内容。小课题研究,是指在师生的共同策划下,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通过自由组队的合作形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选择并确定小型美术课题进行研究,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小课题研究生成校本课程内容,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让构建的课程内容更受学生的欢迎,更适合他们的发展。小课题研究生成课程内容的主要步骤如下。

1.讨论形成主题

上好活动开题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主题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组织全班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整理,对没有条件研究、研究意义不大的问题进行删减,再把问题转换成选题。如“家乡的古民居”之一“河阳古民居”的开题课上,关于河阳古民居(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学生就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河阳古民居村庄的布局是什么样的?最具代表的院落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建筑装饰?有哪些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通过整理筛选,最终形成小选题:考察――建筑特点,写生――民居特色,画画――历史典故,学学――民间艺术,倡议――合理开发。

2.制订活动方案

学生按自愿组合的原则,组成合作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选题,并制订出具体的活动方案。教师要做好对活动步骤安排的指导工作,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是否合理可行,对不合理的安排教师要逐组指导修改。活动方案可以是文字型的,也可以是表格型的,如考察河阳古民居小组制订的活动方案(见表2)。

3.开展实践活动

在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探究之前,教师还要进行“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着重围绕如何进行调查、访谈,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活动,如何处理资料、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如何表达与交流等。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方案进行有重点的研究。如指导“民居特色写生小组”时,笔者进行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指导:(1)哪些角度你最感兴趣?是气势恢弘的建筑群,还是四合院,抑或是建筑的局部?(2)观察和分析翘檐、斗拱、廊柱有什么特点?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3)观察范画,你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理解范画的取景构图、表现方法、主次虚实处理等。通过线描写生,加深了学生对河阳古民居特色的理解,也更进一步训练了他们的造型能力。优秀的学生作品(见图1、图2)我们都把它录入“美丽缙云”资源库里。

4.评议活动成果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开展成果汇报活动。各个小组上台汇报活动的经过,展示活动的成果。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调查报告、图表、画册、网页、电脑小报,甚至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同时小组成员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并进行改进完善。各班的小课题研究成果经过修改调整后发表在校园网“美丽缙云”栏目,学生们浏览到自己的创作成果倍感自豪。

四、课程编写――师生共完成

在师生一起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依据自己活动的经历从已构建的校本资源库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主题和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见表3)。

编写时,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写,激发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意识。由教师编写样章,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制订出更为合理的编写计划、构成要素和呈现方式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保证编写的校本教材形式统一。教材里的图片、文字介绍、佳作欣赏、技法展示,甚至学习建议都基于学生活动生成。例如在探究活动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特别喜欢用硬笔线描的形式画仙都的山石,所以在“仙都风光”一课,精选了学生拍摄的7张照片,编入了硬笔淡彩画山石这一技法,效果很好(见图3)。每一主题还设计了辑封和单元拓展(见图4)。

基于学生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其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课程资源开发本身,而是学生与自然的对话、与历史的对话、与社会的对话,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基于学生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利于校本课程建设,凸显校园文化,提升办学特色,更有利于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教材《美丽缙云》已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实践也证明,基于学生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很受学生的欢迎,请听孩子们的声音――

我很喜欢上“美丽缙云”校本课程,从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我平时从书上学不到的知识。(毛科颖)

我的美术水平提高很快,创作的《我爱吃烧饼》获浙江省第十四届电脑绘画一等奖。(李文颖)

每当在学校网站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就感到无比的自豪。(丁奕宇)

我最喜欢做的事是:约上几个好朋友去写生,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一边在画纸上随心所欲地涂抹。(丁榕)

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为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县人大农经工委成立学习考察小组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区,成都省郫都区,成都市崇州市等地考察学习。沿途听取了所到地方人大或相关人员的情况介绍,通过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实践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了解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村文化传承发展、农村社区治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感受到了新型乡村之美、乡风文明之美,深受启发。

一、考察目的地基本情况

1、汉台区

吴庄村位于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以北天台山南麓,距汉中市中心城区18公里,近年来,武乡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抓建设、整镇推进促党建”的原则,以吴庄村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点,连片辐射明光村、同力村、宋沟村,精心绘制武乡镇“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构建吴庄村中心村连片开发大格局,探索出一条切合武乡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被评为“汉中市美丽乡村建设标杆村”、“汉中市标准化党建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座落在秦岭南麓脚下的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花果村是一个丘陵山区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329户,1132人。现有耕地面积3700亩,其中粮田230亩,果园面积3470亩(含退耕还林山坡及果林面积)。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果园,经营农家乐、劳务输出为主。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农村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多年来在农村科普上狠下功夫,依靠科技在村里大力发展绿色桔柑杂果,农家乐等休闲旅游观光产业,积极建设新农村,使全体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连续获得“部级生态村”,“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文明村“、“省级旅游示范村”,“农业休闲观光村”等荣誉称号,成为省内外闻名的科普村、致富村。

2、金胜社区

金胜村拥有猕猴桃产业、莲花湖公路和优美自然风光,依此打造“一园、三带、一区”的旅游格局。

“一园”:金胜村以及辐射区域已形成了6600亩的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是当今旅游的三大热点之一,可通过观光农业、市民农园、采摘园的形式,实现一三产业互动。该园区将成为金胜村旅游发展的支柱。

“三带”:金胜村有山有水,现有莲花湖公路、沿蒲阳河、沿山三条旅游道路,道路两侧风景优美,形成了三条自然的旅游带,成为了乡村酒店、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

“一区”:金胜村山区幅员面积5000余亩,山势跌宕起伏,山林郁郁葱葱,山间小溪潺潺,现在已建立3个都市型生态农业园区,是休闲度假的圣地。

3、战旗村

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原名集凤大队,1965年在兴修水利、改土改田活动中成为一面旗帜,取名战旗大队,后为战旗村。全村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0亩,辖9个村民小组,529户 、1704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83人。先后荣获“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省级四好村”“四川集体经济十强村”和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

4、五星村

五星位于白头镇南面,东、西方向分别与崇州市崇阳镇、隆兴镇、西方与该镇甘泉村接壤,北面紧临成温邛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幅员面积4950亩,人口3066人,劳动力1534人,农户873户,耕地2574亩,下辖26个村民小组。现在的五星村由安定村和五星村2005年合并,形成现在五星村。2013年,五星村启动新村建设,以“景农一体村庄、产村相融单元”的规划定位,通过整合林盘,共规划了3个新居点位,新建800多套川西民居风格的房子。五星村紧邻桤木河湿地公园,打造成生态休闲旅游4A级景区,分为湿地生态保护区、休闲度假区、农业观光体验区、田园户外活动区。促使五星村成为川西平原西部的“生态湿地、健康食地”。

二、主要收获

通过考察学习,考察组认为,汉中、成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主要是经营乡村生态,经营乡村产业,经营乡村资源。

(一)经营乡村生态。虽然所处环境各有不同,但吴庄村等地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文化活动广场、污水处理厂、硬化产业道路、村庄改造、同力村人畜饮水管网,实施了主干道白改黑工程,完成小微景点打造、制作文化墙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创建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经营乡村产业。经营乡村,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农村居民富裕起来。各地立足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分别成立合作社,带动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明确发展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的思路,依托地理优势和产业发展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利用自己的庭院开办农家乐,带动当地农民接纳旅游游客,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经营乡村资源。各村抓住产业与项目这个转化的关键节点,将自然山水的“绿色效应”向产业延伸。融合一二三产发展,将农村沉睡的资产资源转化为生产经营的资本资金,让美丽环境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

三、几点启示

汉台区武乡镇吴庄村等地与我县在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上、资源禀赋和经营方式上有所不同,在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也有差异,但通过比较,也存在着符合我县实际的实践经验可供学习借鉴。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组织发动、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财政引导上形成整体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县一级党委政府负责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相关制度办法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等工作,要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行量化细分;
乡镇党委政府负责整乡的统筹协调,指导建制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并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动企业家和社会能人助力家乡建设,通过财政资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县农村建设,有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规划引领,谋定后动

首先,乡村振兴规划要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做到“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要着眼于完善交通、旅游、农业、水利、环保等各类专项规划,形成覆盖城市乡村、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的规划体系,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域到局部、从用地到景观的整体衔接的规划格局;
其次,规划要尊重自然。在保护和提升乡村生态环保上下功夫,编制镇域规划,开展村庄风貌设计,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将建制村分类规划;
第三,规划要尊重农民。要在户籍、乡村“三权”(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将乡村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农民。要确保村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群众满意,切实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的权益;
第四,规划要尊重历史。在保留乡村原始风貌上下功夫,在深度发掘农耕传统、民族风情上做文章,培育一批既传承地域传统村落形态,又具有现代乡村风貌和功能的新型村庄。

(三)产业支撑,乡村经营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完善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是关键。无论是汉台区花果村还是崇州市五星村等地,在农村产业发展中都体现了乡村经营的理念,通过空间改造、资源整合、人文开发,实现永续发展。要借鉴好发展模式,抓好产业转型提升和富民增收,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推进“产品变礼品、园区变景区”。积极推进农业招商选资,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变股民”,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要积极引导各村选择各具特色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子,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电子商务、文化休闲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提高农民收入。以农村生态资源、农耕文化、乡村风情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业态。

关于赴陕西、四川学习考察的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培育、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有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县委段书记和政府付县长带队我们一行22人于2018年9月15日至20日赴陕西省彬州市、韩城市、大荔县、安康市汉滨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都江宴市就这些地区的先进理念、工作思路、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考察学习中,我们一路观看、一路对照、一路思考、一路讨论,获得宝贵经验,得到了有益启示。既看到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增强了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在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陕西、四川这些地区在乡村振兴、产业培育、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主要是:

一是在扶贫开发方面。陕西融诚农业科技集团公司属下的北极镇扶贫产业园区,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发生的嬗变,探索出了“三变双五”扶贫模式。企业以“三变”改革为动力,总结符合当地脱贫实际的“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五联经营模式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资源入股(果园、黄花菜等产业)、管理技术入股、集体资产入股”的五种参股经营模式,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壮大提拱了保障,最大让利于民。该公司董事长马军带领一班人,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开拓创新,以“大创业、大创新”的格局,不遗余力,奋发图强,全力打造8个第一,全国第一家果袋规模最大生产线(目前国内最大生产线为80条,融诚建成后共有150条) ;全国第一家订单现场配方有机肥研发中心;全国第一家跨省扶贫产业园(与甘肃联合建设1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 ;陕西第一家融诚产业扶贫农民金融合作社(让农民手中死钱变活钱,土地入股分红) ;陕西融诚百家苹果直销中心;咸阳第一家苹果贸易出口基地;咸阳第一家融诚苹果营销运营大数据平台;彬县第一家回乡创业示范扶贫基地;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创业之路,为实现贫困群众长远脱贫以及企业、村集体、农户共赢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产业培育方面。陕西省韩城市在花椒产业培育上,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发挥资源优势,建立“种植业-高新技术引入-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的产业链示范平台,促进标准化管理,增加产业开发的综合效益,创建韩城市绿色无公害品牌,形成花椒产业产-工-销一体化的产业服务网络,推动韩城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特别是韩城市韩塬金太阳公司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花椒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通过开发深加工项目,生产出花椒油、椒目仁油、花椒粉、花椒礼盒、花椒芽菜、花椒芽菜辣酱等优质产品,打造的韩塬“金太阳”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在“首届西部名优商品博览会”上荣获“名优产品”称号。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四川省都江堰市柳街镇坚持“135”工作思路(紧扣打造川西田园文化名镇目标,全面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样板区、乡村生态旅游体验区、田园文化展示区建设,扎实开展“五大行动”),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一核三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充分挖掘川西林盘、田园文化、诗歌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让群众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特别是在乡村旅游方面,柳街镇充分利用毗邻成都主城区的区位优势,以展现浓浓乡愁、体现原乡村貌,重点发展田园文化。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筑成依河而居、傍花随柳的居家环境,形成了"川西民居,水乡特色" 的生态风格。以"亲水性" 为主题的呤诗楼、品茶楼、书画楼、楼、饮食文化楼、观景楼沿柏条河两岸鳞次栉比。镇内错落有致的青瓦屋顶,高低有序的封火山墙,青石河栏傍河护佑,卵石小道逶迤弯曲,尽显的是传统与现代共生,自然同城市结合,丰富多变的典型川西民居。古镇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白鹭、垂杨,鸟语花香,景色清幽,是一幅安宁祥和的风情画卷,游客可在生态农业园区采摘蔬菜,置身其中境深意长,令人流连忘返。

四是乡村振兴方面。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总结“领、创、改、治、富、美、育、文”八字诀,引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聚焦“领”字,抓好党支部建设,推行“三问三亮”“三固化四包干”,让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个支部都是一个战斗堡垒;
聚焦“创”字,抓好产业兴旺,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构建“孵化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五链协同;
聚焦“改”字,抓好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推动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盘活农村沉睡资源;
聚焦“治”字 ,抓好治理有效,实施综合治理,推进产村相融,落实“三治三共”乡村治理体系;
聚焦“富”字 ,抓好生活富裕,大力村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因户施策精准增收;
聚焦“美”字 ,抓好生态宜居,统筹天府绿道,川西林盘和都江堰精华灌区融合共生,塑造大美乡村形态;
聚焦“育”字,抓好人才振兴,依托四川战旗村乡村振兴培训学员和农民夜校,促进人才进村、资本下乡;
聚焦“文”字,抓好乡风文明,弘扬耕读文化,传承优秀家风、家规、家训,打造巴蜀农耕文明博物馆,留住天府美丽乡愁。

二、几点启示

在短短几天的考察学习中,我们看别人、想自己,找差距、学经验,对我镇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陕西、四川这些地方的成功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提升、思路的大转变,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学习两地发展经验,必须落实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推进工作的作风境界和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上。要真正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思想解放来进一步排除发展道路上的思维障碍和行为障碍,以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思想解放的程度,以开放思维、宏大气魄、科学方法、冲天干劲,营造追赶超越的思想、工作和舆论氛围。两地经验告诉我们务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敢学、敢想、敢干、会干”作为解放思想的突破点,向解放思想要出路、要办法、要干劲、要发展。只有大思路才会有大作为、大气魄才会有大开放,大开放才会有大发展。

二是必须树立超前谋划理念。两地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去实现创新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他们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园区建设、转型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高效农业等方面的示范性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登高望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发展。树立大气魄、大思维,强化担当作为意识,用好机遇优势,充分发挥我们当地的独特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在更高的格局中加快创新创业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富有当地特色的创新发展体系,为打造经济强镇、文化大镇、商贸重镇凝聚强大合力,奋力迈出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更大步伐。

三是必须改善优化发展环境。两地的成功经验证明,“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形象大使”,树立“权力就是职责、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对外商投资从来不说“不”,不说不能办,只说怎样办,大力打造零障碍发展环境。同时,注重转变服务方式,努力做到“三勤”,即勤学习、勤用脑、勤动腿,“三全”,即全人员、全方法、全覆盖,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服务于企业发展,着力打造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大发展。

四是必须激发朴实担当作风。两地的发展,固然有其地域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但更重要的却是他们吃苦耐劳、头脑灵活、善于学习的人为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广大干部群众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善于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在发展中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的有力证明。他们敢于担当,对每项工作、每项任务,都落实到单位、到个人,明确职责抓落实,不推诿扯皮,不争名夺利,踏踏实实,努力推进工作大干、快干、干好。

三、几点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考察比较,我们深感差距较大,借鉴陕西、四川两地成功做法和经验,结合我镇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观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树立“现代农业”新理念。进一步深化对镇情村情的认识,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与推广农业科技结合起来,抓好优势农产品的布局,培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二是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农民自愿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势产业向自然优势区域集中布局的原则、重点突破原则、择优发展原则、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原则、科技先导原则、龙头企业和能人带动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把农民从传统农业解放出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全乡环境建设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始终坚持环境塑造人这一宗旨,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从而提升了民气,塑造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4年,被评为沈阳市文明乡镇、沈阳市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所有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县给予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同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分不开的。

2004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全乡建成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下面,就我乡创建“辽宁省环境优美乡镇”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思路,加强领导,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作为全乡的重要工作来抓

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全乡载体综合功能的需求不断扩大,强力拉动着全乡建设的发展。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乡领导班子成员坐下来认真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要写好环境优美乡这篇大文章,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明确思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集中精力抓全乡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可以出生产力,抓环境本身也是抓经济,把全乡环境建设搞上去,环境优美了,就可以更多地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应该说,对全乡环境建设认识上的高度统一,这在历届政府工作定位上是空前的。抓好环境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思路。为了拓宽视野,树立超前意识,我们乡党委、乡政府有关领导先后到省内几个环境建设搞的非常出色的乡镇进行了考察学习,从而确定了我乡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即: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本着“人民环境人民建、人民环境人民管”的方针,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的措施,以“绿起来、洁起来、美起来”为目标,用五年时间把我乡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文明乡。

二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明确工作方向,我们对全乡环境建设作出了五年总体方案,围绕环境基础性设施欠帐抓全乡环境建设,提高全乡功能;
围绕形象抓乡建,实施精品工程;
围绕热点、难点抓乡建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每年都有新变化。为确保工作项目顺利实施,乡党委、乡政府成立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强化指挥和协调,严格工作责任制。几年来,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乡主要领导都亲自挂帅,分兵把守,靠前指挥,正是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乡环境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每一项重点工程都落到了实处。

三是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几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直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从实际出发,站在对现实历史负责的角度,想大事、干大事、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上了一批重点工程。目前全乡10个村普遍进行了村屯环境综合整治,修筑村屯砂石路211条,99.1公里,改扩建环乡公路22.5公里;
新铺筑村级柏油路1.9公里,修建水泥边沟7万延米,安装路灯216盏,绿化村屯街道178条,栽植风景树16600棵,建设村民文化娱乐广场3处,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分别是养前村文化广场,白家岗村文化广场和养后村文化广场,文化、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宫四处。养前村、养后村、白家岗村、细河沿村、腰屯村、凌角泡村村屯街道全部铺设了砂石路,另外四个村村内主要街道也铺设了砂石路。预计到2006年全乡10个村全面实现街道硬覆盖和美化绿化,现已完成的村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完善原有的成果。在养前村、白家岗村村屯环境整治的带动下,全乡各村村屯环境整治的气氛空前高涨,一个讲文明、讲卫生、讲健康的氛围正在形成。

二、拓宽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工程项目落到实处

现在我们还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我乡的财力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搞环境建设,全乡要发展,要建设,就要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把眼睛转向民间,依靠社会力量或利用政策感召的力量改造全乡、建设全乡。几年来,我们先后投入1065万元搞环境建设,这样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单靠我乡自身财力是本办不到的,所以,我们从五个渠道来筹集资金搞环境建设:

一是吸引社会资金。我们的政策是,在统一规划下,统一动迁,商业开发,政府要形象,开发商要效益。并且我们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乡环境建设项目新闻会,广泛宣传,平等竞争,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

二是盘活存量资产。我们充分利用全乡空间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或资产的优化重组,搞活建设资金。

三是政府投入。一方面我们在每年收缴的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拿出6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市政建设,另一方面县里每年给我们按一定比例批配的建设费也做到专款专用,从而保证了建设的基本投入。

四是银行信贷。在加强全乡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不仅要有超前意识,而且要敢于超前投入,本着不举债,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大大促进了全乡环境建设的发展速度。

由于我们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搞活了全乡建设资金,使各项建设项目如期实施。

三、创建工作的实施过程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分4个步骤进行:调查摸底,积极筹备;
宣传动员,组织创建;
强化管理,严格执法;
自查验收,组织申报。

(一)全面调查摸底,积极筹备

近年来我乡在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加上一些历史欠帐,与其它省市的一些相对发达的乡镇相比,环境质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随着##乡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事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构筑现代化小城镇进程中,把环保与生态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设想到2010年,把##乡建设成为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的一个环保模范乡。我们##乡有这样宏伟的建设目标,凭着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和优势,又有经过这几年艰苦奋斗取得成果,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创建”成功。

乡党委、乡政府将指标体系中工作任务全部落实到各单位、各责任人,针对性的找出针对我乡弱项指标和差距,布置了工作重点,为“创建”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经济增长、人口、资源、农林业、环保等指标认真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二)开展宣传动员,明确职责,全力创建

今年初期,乡党委、乡政府确定布置了今年的创建工作任务,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了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表示通过努力,争取跨入全省环境优美乡行列,同时在新闻媒体进行了公布,让全乡人民懂得创建环境优美乡,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道理。乡党委、乡政府在集中力量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下大力气搞好全乡建成区环境及辖区生态环境建设,这一方面是我们经济实力壮大的体现,同时也是为发展经济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我们的目标是使##乡早日跨入全省环境优美乡行列。

目标确定后,乡党委、乡政府结合沈阳市环保局建议及本次评比要求,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重、布局不合理的企业,对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动植物油、烟尘、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十二指标实行总量控制,乡领导在会上对本次“创建”工作进行布置,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善我乡内环境及辖内生态环境,必须抓住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加大全乡的景观建设,两侧绿化美化,对重点道路、街道进行彻底改进,进一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美化档次;
2吨以上燃煤锅炉的烟尘排放要求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
大搞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
利用农作物秸杆发展畜牧养殖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发展经济作物;
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提高粪便利用率和污水排放达标率;
加强全乡企事业单位污水、废气的达标管理。乡党委、乡政府把“创建”工程作为衡量各单位、责任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年终工作“一票否决”。

(三)强化管理,加速治理,严格执法

根据沈阳市政府和市环保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辽中县环保局对##乡辖区的其它企事业废水、废气严格要求限期达标排放,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污染物总量指标体系和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污染物总排放量控制计划纳入到小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县环保局加强对新改扩建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坚持必须先进行现场勘察、环境影响评价和专家论证,基本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自查验收,组

织申报

为保证“创建”工作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深入各相关单位,对有责任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创建”工作情况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创建”的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进行档案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保证按要求完成“创建”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
按申报程序申报,成立了“创建”验收小组,对所有考核指标涉及的内容逐一进行自查验收,结果表明,##乡有条件达到“创建”工作指标要求。

四、创建工作体会及今后主要工作

(一)“创建”工作必须与实现全乡总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创建”工作纳入全乡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发展,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城镇自身发展需要。在硬件建设上,采取多渠道筹集全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舍得花大本钱,与此同时,着眼长远,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乡政府“十五”总体规划已提出建设目标,结合本次“创建”活动,将进一步加快##乡环境优美乡的建设进程。

(二)“创建”工作必须与为民办实事和提高全乡居民环境意识紧密结合

“创建”工作根本目的改善人们生态环境,确保人民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此,我们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创建工作的主题,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在农村无论做什么工作,必须得老百姓形成共识,特别是像村屯环境整治这样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更是如此。一个乡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乡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也关系着百姓的生存条件和全乡农民素质的提高。通过新闻宣传,广大农民环境意识正在逐年提高,一个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已经形成。

(三)今后主要工作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从全乡规划抓起,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对所有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进一步完善全乡功能,创造一个文明的优良生态环境;
二是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坚持从污染源头控制抓起,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生产全过程控制,淘汰落后的、耗能高、耗水量大、污染重的落后设备和工艺,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在小偏整理了关于乡村振兴的观后感作文2020,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的观后感作文一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现如今,各个乡村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角度,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乡村振兴思路更明、干劲十足。

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学习精神重在领会重在实践重在落实要做到知行统一,把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要把精神落实到决胜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中。领导干部要把脱贫攻坚当做当前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和最紧迫、最坚决的任务,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脱贫攻坚中,全面抓好脱贫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此次部级考核任务工作。

二要把精神落实好实践好发挥好。省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县委也制定了贯彻落实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系统性、长远性和近期目标,要坚定不移把生态保护摆在核心位置,像对待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三要把精神落实到从严管党治党各项举措中。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方略第一条是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后一条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做好党和国家事业前提在于党的领导,保障在党的建设,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的理念,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全面压实“两个责任”,坚决维护好的核心地位,要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择不扣贯彻落实,要强化干部管理,持之以恒整风肃纪高压反腐,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

四要把精神落实到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中。脱贫摘帽需要各乡镇各部门互相配合,一定要早部署早谋划,要趁着学习贯彻精神的东风,全力以赴、全面动员,亲临一线督促指导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全力抓好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乡村振兴的观后感作文二

从行走中体味乡村田园之美,从思考中感悟集体经济之路。经过长达十多天的社会实践,亲自观察,走访思考,对集体经济发展有了颇深感悟。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每一个先进富裕或有发展希望的村庄都有着一个或多个真正有心的人才,在青州圣峪口,五个年轻人真的只是靠着一腔热血与理想追求,带着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希望,回到村庄,集思广益,拧成一股绳,为家乡图发展。在栖霞,退伍军人理事长,带领全村妇女老人齐上阵,靠肩挑手凿,战天斗地,仅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便在山上开辟出一条可以通车的道路,天堑变通途。在郑家庄,村支书真诚地和我们说到,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啊,我们看到了村落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空心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村里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离开,村里几乎只有六旬以上的老人,再过二十年,乡村人才若继续流失,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村落将何去何从,想象一下,可能很多历史悠久的村子都会面临消失的风险。

乡村的振兴根本的依靠不是外部的支持,而是内部的衍生与升级,我们看到了对知识分子的渴望,淳朴的村民他们也许不懂专业知识,但是他们有振兴乡村的愿望,建立起集体经济的形式,以合作社的力量解决个体解决不了的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问题,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依托村级党组织的力量,推进土地流转与集中,将集体收入固定比例用于困难救助,公益事业。提升村民的整体福利,让村民留住乡愁。不让一个人掉队,广泛吸收全体村民,整合土地果园,让绿水青山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村的力量也许弱小,合村并建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合作,我们建立起多村之间的分工,各取所长,促进共同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地域范围的发展。集体经济靠的便是集体,通过大规模集约化,从而使传统的农业更加专业,更加现代化。有效的激活了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村级发展潜力,整合管理,实现减耗,提质,增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社实中的一个深刻感悟是,有时候我们听到的真的可能只是表面,只有亲身深入去观察,去问询才能获得最真实最可靠的事实,我们发现集体经济的发展的确有很大的阻力,我们也发现了众多困难,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强村富民同举,党建工作起到重大作用,村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实现合作社发展与村级建设共同研究,一体推进。

让农民这个职业有尊严是我们听到西杨村的支书深切的说道,当农村的医疗教育真正得到改善才能吸引村民返乡,在招远的大户陈家社区,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我们的走访发现不只是空间上的变动,而且是一个时间上的推进,从初期到成熟,我们看到了一个可行的可复制的发展道路,村里基础设施兴建,医疗教育蓬勃发展,生态农业新六产,旅游业同时推进,重构田园的美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群众幸福感和生活指数连年提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被现代人重新追求,我们似乎看到了突破重重阻碍后的新农村,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与新希望。看到乡村花开的呢喃,雨歇的峥嵘让乡村振兴,让乡愁更美。

乡村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对于振兴的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相信在可复制的集体经济的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将趋于成熟,乡村振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

行走了七八个村落,从广阔的平原,到崎岖的山地,从辽阔的田野,到飘香的果园,我们亲自走过,我们用心体会,我们深入思考,我们知道也许我们学识尚浅,但是我们更知道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为了那份中国村落的乡愁,为了乡村的振兴付出我们微薄的力量,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也相信乡村在不远的将来会变得越来越美。

乡村振兴的观后感作文三

“脱贫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花茂村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彭龙芬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努力将花茂村打造成致富田园、乡愁故园、兴业乐园。

(1月21日《人民日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已经迈进了2019年,脱贫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予以重视。不能懈怠,集中力量,努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短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改善农村相对比较落后的经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经济。但是发展经济同时,更要重视环保工作。发展可持续性产业链条。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在农村,要做好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处理工作。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进行二次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如果皮、剩饭等容易分解的垃圾进行掩埋,让其分解发酵之后,可以当做肥料,如作为花肥等。

“乡村振兴”要重视农村精神风貌建设,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定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增强乡村文明建设。例如举办文艺演出活动、跳广场舞等。这样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丰富农村精神文化业余生活。一举两得,值得推行,值得借鉴,值得发扬。

“乡村振兴”要发展好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我们都知道第三产业,既服务业,利润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因此要想改变产业结构,就应该向第三产业,服务业靠拢,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向外界宣传本土特色景观、手工艺品。是传统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保护。保持乡村原风原貌,增强人们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使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繁荣富强。

乡村振兴的观后感作文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推进“无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2018年15期《求是》)

国家社会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一个规律:“无商不富,无工不强,无农不稳”。农业作为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它发展的水平高低关系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人民幸福度和满足感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缺少劳动力进行生产,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依靠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人力投入过高。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打通了农村孤岛融入现代经济的通道,让偏远乡村同外部世界实现了历史性的互通。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技术手段,有效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农民健康水平,新一代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的发展,为乡村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实现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的创新。人是高新科学技术实施的载体,只有农村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新科技才能在农村地区真正的得到应用。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在农村创造一个让人才发挥才能的舞台,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深化加大农村人才体制的改革,出台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支持和鼓励我们的大学生、返乡农民工、成功人士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创业,鼓励他们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进行创新性的工作,能有效的激发出我国农村的内生活力。同时,也要培育一批有文化、爱科学、懂技术、敢创新的新农民,为农村生产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保障人力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乡村振兴是一个伟大的课题,它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成功与否,关系到我们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发展技术,打破常规思维,树立大局观念,埋头艰苦奋斗,相信我们一定会夺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

推荐访问:乡村 美术 考察报告 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五篇】 美术生乡村考察报告(精选5篇) 美术生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