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用管理专业【五篇】

时间:2024-02-22 0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早期的专网主要服务于电力、石油、钢铁等相对封闭的行业,与政府运行关系不大。近年来,随着专网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专网运营政策的放开以及专网通信技术的突破,国内专网的网络规模及市场迅速壮大。特别的,基于T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用管理专业【五篇】,供大家参考。

信用管理专业【五篇】

信用管理专业范文第1篇

早期的专网主要服务于电力、石油、钢铁等相对封闭的行业,与政府运行关系不大。近年来,随着专网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专网运营政策的放开以及专网通信技术的突破,国内专网的网络规模及市场迅速壮大。特别的,基于TD-LTE的宽带多媒体数字集群专网系统在国内外多个城市的无线政务专网得到了应用,应用范围和业务模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11年,北京市启动TD-LTE无线政务专网建设项目,拟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市的无线专网覆盖,改善民生,提高居住质量。北京市政务专网采用先进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无线通信技术,使用1.4G优质频率资源,现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网络性能和业务测试,得到了各方领导的高度肯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对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的工作进展及北京市BOT模式的成功经验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其他省市申请公用频段进行无线接入的各种应用探究与探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2012年6月,天津市启动建设TD-LTE天津市无线政务网[1]。网络覆盖天津市区、滨海新区及天津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及郊县县城,计划分三期完成。按照规划,该网络将承载城市应急安全,多媒体数字集群通信、智慧城市等方面业务。2012年11月,郑州公安局采用TD-LTE宽带多媒体数字集群技术建设了其新一代公务无线网络。网络建成后,将为公安领域的TD-LTE业务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示范意义。在南京,国家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2013】276号函,正式批复同意南京市使用1447MHz-1467MHz频段建设基于TD-LTE技术的无线政务专网,此张专网为全国第一张大规模应用的TD-LTE(1.4G)城市专用网络,也是全球第一个宽带多媒体集群城域专网,目前该网已承载了南京市政府多个部委办局的政务应用,为城市运行管理做出了应有贡献[2]。

二、引入业务运营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2.1业务运营管理系统概述

业务运营管理系统(BusinessOperationManagementSystem,简称BOMS)由两大系统构成,分别是业务管理系统(BusinessManagementSystem,简称BMS)和业务支撑网网管系统(OperationManagementSystem,简称OMS)[3][4]。BOMS系统包含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资源管理、客户服务、营销管理、计费、帐务、结算、合作伙伴管理等功能,并可根据业务需要,实现与诸多相关外部系统的数据和业务交互,解决运营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和推广具体业务的问题,帮助运营企业形成强大的业务交付能力。

2.2专网运营当前瓶颈

当前,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来看,专网运营领域都已具备了大发展的条件,可以预见专网运营其企业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但由于历史原因,专网运营尚且存在着将网络能力转变为具体服务交付能力的瓶颈[5][6]。其中最为突出的,亟待解决的瓶颈为,由于传统专网业务内容单一、竞争不激烈等特点,专网运营一直以来就缺乏有效的业务支持手段,比如:专网通信运营企业为了解用户对某种业务的喜好程度,除了向用户咨询外,还需通技术手段针对某一时间段、一部分专网终端上承载的特定业务的使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但目前专网运营中恰恰缺乏这样的业务支持手段,无法对网元级业务进行有效管理。目前,随着专网通信运营企业对专网业务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用户实际工作中的对专网业务需求的不断加大,要求专网通信运营企业必须像公网运营商一样构建相应的业务支持系统,以此来解决如何经营、管理、提出和推广专网业务的问题。

2.3专网运营面临的竞争

专网通信领域在经历较长时间的沉寂之后迎来了喷井式的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建设专网,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日益激烈的专网运营竞争,随着专网运营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保证专网通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得到持续发展,适应灵活有效的市场策略变化,促进专网通信各项业务的开展,支撑不断出现的新需求,需要不断地推进专网运营业务支持系统的建设和演进,以增强业务运营支撑的能力,可以预见,未来专网运营业务支持能力将成为专网运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7]-[9]。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前是专网运营大发展的时代,专网运营迫切需要引入一种方法解决发展中业务支持方面的瓶颈,专网业务运营管理系统的引入是势在必行的。

三、专网通信业务运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3.1整体架构设计

建立高效、科学的专网通信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必须要包含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资源管理、客户服务、营销管理、计费、帐务、结算、合作伙伴管理等功能,并根据业务需要,实现与诸多相关外部系统的数据和业务交互。BOMS系统的技术与架构体系设计如下图1所示。由上图可知,BOMS系统是基于4G无线通信、互联网、软件等技术,用以支撑专网通信业务运营的核心系统。通过提供完整、统一的业务支撑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来满足专网通信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保证业务支撑水平的基本要求,并引导业务运营在BOMS支撑能力的范围内的进一步拓展。BOMS的核心组成部分为BMS和OMS:(1)BMS系统说明BMS系统支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前台业务流程以及计费、结算、帐务、服务开通等后台业务流程。BMS容灾系统是有机的组成部分,为BMS系统提供完善的数据保护和恢复机制。BMS容灾系统与生产系统互相关联、互为补充,共同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行和服务的持续提供。(2)OMS系统说明OMS实现在业务支撑网生产运行过程中,对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备份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进行“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提供故障处理、配置数据处理、性能监控、稽核核心应用环节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并实现异常告警等功能。

3.2数据交互模式

数据交互设计如图2所示:各部分交互的数据主要为:1.与BMS系统交互的是:跨异地个人业务信息、话单类信息,订单及资料信息等;
2.与核心网/业务网交互的是:用户信息(基本信息、订购信息)、业务局数据、话单类信息、资源信息、业务控制类信息等;
3.与OMS系统交互的是:BMS提供用于监控使用的信息,同时获取OMS系统发出的控制信息;
4.与外部系统交互的是:结算信息、三户信息、资费信息、客户接触信息、订单信息等。

四、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在专网运营中的应用

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在专网运营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南京市的应用中已初现成效。目前,南京市政务专网的配套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已上线试运行,运行状况良好。依托该套系统,南京市政务专网首先解决了在业务层面对各类基础业务数据精确化统计的重大问题,即无需登录到网络设备,即可在统一的BOMS操作界面上对专网业务进行定制化的业务量统计,这种统计在时间维度上可自定义选择统计时长,最小精确到秒,可根据业务的不同和终端的不同进行自定义的业务量统计,支持现网运行的各类终端,包括PTT终端、宽接终端、SIM卡终端等。图1BOMS系统的技术与架构体系具体包含如下:(1)PTT话务统计A、单个终端话务统计点呼:自定义时长内单个终端点呼(分别按主、被叫)时长统计;
组呼:自定义时长内单个终端组呼(分别按主、被叫)时长统计;
B、群组内终端话务统计自定义时长内群组全部或部分(自定义选取)终端点呼与组呼(分别按主、被叫)时长统计;
C、自定义终端(群组间)话务统计选择若干非同一群组用户统计话务量,自定义时长,终端点呼与组呼(分别按主、被叫);
(2)PS流量统计A、单个终端PS流量统计上行流量:自定义时长内单个终端上传流量统计;
下行流量:自定义时长内单个终端下载流量统计;
B、群组内终端流量统计自定义时长内群组全部或部分(自定义选取)终端(分别按上、下行)流量统计;
该种统计方式目的为将整个群组内所有用户按总流量包的形式进行收费;
C、自定义终端(群组间)流量统计选择若干非同一群组用户统计流量,自定义时长,终端点呼与组呼(分别按上、下行);
(3)短/彩信数量统计A、单个终端短/彩信数目统计自定义时长内单个终端发送短/彩信条数进行统计;
B、群组内终端短/彩信数目统计自定义时长内全部或部分(自定义选取)终端发送短/彩信条数进行统计;
C、自定义终端(群组间)短/彩信条数统计选择若干非同一群组用户统计发送短/彩信条数,自定义时长;
在以往的传统专网中,以上这些统计数据的提取非常复杂和困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网络设备中采集基础信息并予以重组,现在在专网BOMS的帮助下,运营者可以便捷得到这些与业务使用密切相关的各类数据。南京市政务专网以此为基础,深度挖掘专网用户需求,为南京市城管、公安提供了定制化的专网业务,如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公安移动图传、图像会说话等,短短1个月内就新增专网用户约3000余人及3500余部终端,以往光是为如此数量的业务用户开户就要花费数天时间,且随之而来的网络调整和用户数据配置更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次专网运营单位无需在网元级层面逐个添加用户信息和进行数据配置调整,而是在在业务运营管理系统支撑下,于24小时内完成了业务开户及网络相关数据的配置工作,切实为相关部门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南京市今年的防汛应急中,突发险情不断,局部受灾区域公网基本瘫痪,南京市政务专网发挥了重大作用,支撑着受灾区域的指挥调度,其中BOMS功不可没,根据突况和领导指挥要求,进行了100多人次的用户开户、分组、数据重配等操作,比起传统专网极大的提高了联动效率,在城市应急中起到了应有作用。同时,有了专网BOMS的助力,南京市政务专网可以根据需要获得用户具体业务的准确使用数据,为公安、城管等专网用户提供了灵活多变商务模式,这解决了传统专网收费模式单一、缺乏计费手段的问题,打破了简单按终端数计费的落后模式,目前已有相当部分的业务费用是在一定的基础费用上根据业务类型和具体使用量来计取的,这一举措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使得专网用户业务使用费更加透明合理,专网业务的市场拓展更加有力和灵活,同时这对于专网运营单位来说也有利于更加清晰、便捷地理解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为进一步灵活、精确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五、结束语

信用管理专业范文第2篇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6岁(1987年10月16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合资企业

行 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职 位:品质部主管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学 校:西南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根据个人及团队实际状况,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措施,使团队保持良好的士气,取得突出的改善;
善于思考、善于倾听、善于收集迅息、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品质部主管

工作经验

2012 /7—至今:XX合资企业[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行政部 品质部主管

1.生产管理期间提升了生产现场的执行能力,成功建立和推动了生产效率考核机制,使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

2.重新整合完善了公司内部品质运作流程和标准化作业,使公司质量体系逐步完善,为公司业务扩展提供了条件。

3.同时通过与客户的密切沟通合作,改善了与客户的协作关系,为公司正常运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4.使公司品质标准与品质实绩得了较大提升,降低了产品成本。

2011 /6—2012 /6 :XX电子厂[1年]

所属行业:
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行政部 品质部主管

1.全面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监督、维护、改进和工厂日常品质管理及供应商的辅导。

2.完善了部门的运作流程,增强了部门的凝聚力与工作热情及效率,使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有了新的突破。

3.将品管手法与IE手法运用于日常问题的发现与改善,提升了现场作业效率与作业品质。

教育经历

2007 /9—2011 /6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本科

证 书

2009 /6 大学英语六级

2008 /12 大学英语四级

信用管理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教学;
信息技术

信息化这个概念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自从信息化出现之后,就备受各国的追捧,并将信息化作为国家的首要推行政策,所以,无论是教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信息化的运用都日益普遍。教育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于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使用信息技术来增强教学质量等等,包括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和在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应用,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使其更加的成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信息技术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1.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目前,信息技术和酒店管理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在酒店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信息技术来作为辅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虽然目前多数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已经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养,教师也大量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但仍然存在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不全面,教师信息技术化教学开展不足、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1.2信息技术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就是为酒店输送相关人才的,所以学校学生主要学习的知识也是和酒店服务与管理息息相关的,例如:酒店管理基本理论,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基本服务技能等等,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校期间对于酒店餐饮,客房等方面要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酒店服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技巧,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也越来越受教师、学生的欢迎。对于教师来讲,运用多媒体、微信、大学城空间、QQ等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可以多方面、全时空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更加直观地认识酒店、认识餐饮,通过大学城空间完成作业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宏观设计

2.1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学校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系统对此进行辅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进入工作后有更好的经验进行操作。现在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不太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一般普遍开设的是计算机应用课程,学生学习后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但是对于酒店应用到的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操作却非常不熟练。因此,笔者建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2.2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也就是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能力和反应能力,但是现如今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酒店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更加需要学生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如运用微信、微博宣传推广酒店,建设酒店网站开展网络预订等。学生首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其次需要学习利用类似软件模拟酒店管理操作,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资料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操作能力更加成熟,缩短在校学习和毕业就业岗位的距离。同时,教师的授课内容也需要和信息技术有关,将信息技术潜移默化的注入到学生的大脑中,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更加感兴趣,增加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2.3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中信息技术对于酒店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酒店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并且在酒店服务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能更加及时、准确地满足客户要求。所以,作为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想要在工作中表现突出,那么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是必须的。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不但需要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对于二者也需要融会贯通,需要根据酒店的服务、管理模式等特点,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酒店的特色进行综合性训练,并选择恰当的模拟软件让学生进行学习。如前台接待就要求学生熟悉查询消费记录、编辑客使档案、预订酒店房间、客房信息查询等操作技术,并能够独立、熟练地进行操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加大信息技术的教学力度,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合格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微观应用

3.1多媒体教学目前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是通过PPT、微课等方式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师通常会将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课件制作成PPT,PPT的播放顺序,按照当堂课的讲述流程排放,用投影仪给学生播放。同时,辅助微课小视频,带有趣味性,也能释放学生的压力。所有的知识点都罗列在PPT中,等下课时,拷贝给学生,可以作为课后复习使用,也是学生考试复习的重要资料之一。3.2理实一体化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有限,一味的汲取知识,却没有应用到实际中,难以得到技术上的增长。教师可以将教学氛围理论课和实践课,模拟酒店管理实习、开办酒店管理解决问题竞赛等课程,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增加学生毕业就业率。3.3大学城空间教学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搭建需要各个学校合力完成,集高职院校教师资源为一体,创造一个知识教学交换的平台,学生能在该平台学习到更加广泛的知识,观看同一酒店管理知识点由不同教师上课教授的视频,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学城的空间教学的资源共享模式,对教师而言,能激发酒店专业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提高教育知名度,形成良性的教学竞争;
对学生而言,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单一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越来越小。并且,在该平台学习之后,学生可以给教师上课的情况评分,有了公平、客观的反馈机制,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进程,让教学内容更加灵活多变,学校更容易从评价中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针对性的对酒店专业教学课程进行改革。3.4微信、QQ沟通教学酒店专业课堂教学是导师单方面的教授,面对数十名的学生,教师难以监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学生课后和教师的沟通,是学生提升成绩、巩固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微信号、QQ号公布于众,当学生写作业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在微信或者QQ上向教师请教。第一,避免了学生来回往返教师办公室的辛劳,无论何时何地,学生只要向教师发出请求,就能轻而易举的学习;
第二,遇到一些简单的题目,部分学生面对教师时,难以问出口,QQ和微信这些网络社交软件,能避免双方见面的尴尬,缓解学生的提问压力,学生会因此更爱学习;
第三,遇到需要补课或者向学生补充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和QQ群功能,召集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授课,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教学,并且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更加便捷;
第四,学生写作业可以通过网络形式,发邮件或者离线文件,传输给教师,教师网络批阅,将学生作业统一存档到文件夹中,解决了学生作业的存放问题。

4结论

总之,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将枯燥、乏味、不易表述的内容用多媒体、微课等形式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当然,目前信息技术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完善,在很多的方面还有缺点,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罗霞.计算机信息化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249-250.

[2]王涛,马列坚.虚拟现实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情景教学中的应用——以客房实训教学为例[J].电子商务,2014,(5):74-75.

[3]蔡家齐.分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J],2013,(10):202.

[4]梁远远,屠海华,周斌.论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保障系统-以酒店专业师生培养为例[J].电子商务.2014(9),90-92.

信用管理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再现式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理念,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探究式学习,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其基本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动态发展的,介于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及现代通信技术之间的一门系统性、边缘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对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都很强。而且,各专业在学习该课程时,围绕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要求他们能开发出一套具体的软件,培养成为程序员、计算机专家,而应该培养他们成为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具有宽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优秀管理专门人才。因而,只需他们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概念,培养他们从用户的角度、从有效管理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借助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管理,进而再培养他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的能力,并在企业信息系统创建和开发过程中,能够与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密切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是,在MIS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抽象,涉及的学科知识面广,理论复杂及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基础相对较薄弱,教师不易讲得有滋有味和讲深讲透,学生也大都感觉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理解起来费力,与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而且,在传统的MIS教学中,讲授过程过于理论化、书面化,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给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

下面以笔者在课堂中的应用为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1.创设情境:信息系统在我校虽然有所应用,但没有完全普及,还有许多有待开发或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为此,在授课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把学校理解成一家公司,把自己理解成该公司里的一名管理者,并了解公司现状,熟知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业务流程。接下来,让学生想象学校想在现有基础上,开发一套新的更完善的课程选修信息系统,需要我们提供内部的配合。

2.确定问题(任务):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框架下,贯穿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这几个主要的学习重点,把学生整个学期内的学任务分解为以下12点小任务:

(1)以本学校现有的学生能接触到的信息系统(如图书管理系统、食堂打卡系统、学费清算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为例,结合自己的理解,说明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2)认真回顾在学校的两年里(本校工商管理专业是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校的信息系统发生过哪些改动?改动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是属于环境的因素?并以此说明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

(3)分小组进行,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子系统。在调查前,要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

(4)每个小组选代表介绍调查结果,再综合总的调查情况总结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并说明其处在诺兰阶段模型的哪个阶段,为什么?

(5)根据之前的调查总结,作出学校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因为要完成整个学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量太大,而课程时间有限,所以以下任务我们仅选取某一个子系统来进行,该子系统应灵活选取。因为学校的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应选取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的子系统作为例子。在这里,我们选取的是学生成绩信息系统。

(6)在原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学校现有的学生成绩信息系统具有哪些功能?处理流程是怎样的?绘制出相应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7)找出原系统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不足,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方法,给出新系统所要采用的信息处理方案。对各小组提出的方案,通过公开分析和比较,选择出一个较优的方案。

(8)该新学生成绩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可行?从技术和管理上进行分析。(经济上的可行性,因为无法获取较详细资料,所以不进行实例操作)

(9)原系统的代码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更优的方案?

(10)如果有需要新增数据表,请按照第三范式要求进行设计。

(11)根据对学校情况的调查了解,选择什么样的开发方式较好?

(12)系统开发成功后,根据应用学生成绩信息系统各部门的情况,及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切换方式。

这12点小任务涵盖了学习的重点内容,并以一个大任务的形式连接,使学生能把知识点连贯起来,并联系实际,进行自主性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跟踪指导。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强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如相应新知识点的讲解和老知识点的回顾,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进行参考答案讲解。同时,为了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按任务的难度及工作量的大小对学生进行分组,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各自对当前问题的看法。

4.效果评价:在每个小任务完成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公开陈述,然后师生共同来对他们的结论或方案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提出一些建议,进行总结,整个过程必须本着鼓励的原则。这样既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清楚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还能够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方式让他们产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动力,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增加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四、效果及存在问题

笔者在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的MIS教学中运用了本文中介绍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连贯性的小任务贯穿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经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课堂气氛更活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讲”的比重相对传统教学方法下的课堂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都有较大提高,不再是机械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按照任务的要求去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师生间的交流更多,思维碰撞也更多,气氛活跃。

2.学习内容更为开放。课堂教学中只是对学生提出探究性任务,并不存在统一答案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基础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做不同层次的探究,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因为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觉得会更有底气去质疑老师,然后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激发学习更多新知识的兴趣。

3.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传统教学方法下的案例分析因为彼此之间无关联性,学生很难进行前后知识点的联合运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而使用该方法后,学生在学习时少了严格的框架和标准,是自主地去探究,并且各个小任务前后连贯,能把书本各个知识及与现实联系起来,为此,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可以看出,其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渐进式的进步。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1)教学时间较紧迫。12个小任务看似不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要完成知识点讲解,又要多给学生“讲”的机会,并且还希望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师生进行共同探讨,教学时间显然不足。如何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来补充教学时间的不足,但又不能过于增加学生的负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认真考虑。

(2)教学进度不易把握。把任务安排下去后,虽然会定下任务结束时间,但是因为每一组探究程度不同,或者因为某些任务中每一组的调查研究对象不一样,导致有的组提前完成,有的组只能草草了事,影响效果。采取怎样的措施,在既能保证探究效果的同时又不影响进度,需要进一步探讨。

(3)公平评价有困难。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是采用小组的形式来结题,确实存在一些“搭便车”的现象。如何在综合地评价了小组表现后,再客观地衡量小组里各个学生的表现,操作难度较大。

参考文献:

[1] 董成波.“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法”在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6,(1):60-61.

信用管理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
信息管理;
应用型人才

DOIDOI:10.11907/rjdk.1512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602210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杨斌(1971-),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盐城工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企业信息化。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智能化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而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应用型人才。截至2012年5月,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教学点达到394个,在全部741个本科院校中,有53.2%的高校已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教育规模和覆盖范围是相当可观的[1]。然而,我国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就业情况统计反映出该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在有些省份还被红牌警告。许多社会调查机构的研究也表明,并不是社会不需要信管专业人才,而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一方面高校信管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为寻找不到合适的信息化人才而苦恼,根本原因是信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能力本位应成为信管专业教育改革的导向。

1 能力本位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一种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确定学生的能力目标,然后在这种能力目标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和最终考核的教育形式[2]。能力本位教育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加拿大。这种思想最初来源于美国二战后对退役人员的转业训练。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能力本位思想用于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后来传到加拿大和欧亚等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入能力本位思想运用于职业教育研究。这种教育形式与强调知识本位的传统高等教育形式不同,它是以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种教育形式下,教学课程设置围绕能力培养而不是学科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可以采取项目、案例、情境等多样化手段而不仅仅是传统讲授;
教学管理更加灵活,学习、实习、工作各阶段可穿行,毕业时间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处理。这种教育思想对传统本科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开拓了改革创新思路。

我国高等院校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型,不同类型高校应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责。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确立主动服务社会的理念,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然而当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跟不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基础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过高,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训练。积极引入能力本位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形式以专业学科为主导的学习安排,确立以培养社会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向社会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保学生与社会岗位零距离顺利接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应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2 信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2.1 定位不准

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信管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如下: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地方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3]。通俗讲,就是培养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表述清晰,但社会对本专业的认识却比较模糊,甚至有些矛盾。如认为信管专业既不是管理专业又不是计算机专业,有点不伦不类,没有相关岗位与之对应。信管专业的学生对专业也不太了解,觉得管理知识方面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信息技术方面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学术界对信管专业的学科属性也有争议。定位不准确的原因在于不清楚信管专业与管理专业以及计算机专业的区别在哪里,培养过程中没有将信管专业的特色表现出来,信管专业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2.2 多学科知识融合问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边缘性学科,是为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复合型人才而设立的专业,这是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信管专业有的设在管理学院,有的设在计算机学院,由于其所在学院的学科背景不同,其课程体系结构也不一样。管理学院的信管专业管理类课程偏多,信息技术类课程偏少;
计算机学院的信管专业则是信息技术类课程偏多,管理类课程偏少。考察国外著名大学的信息管理或信息系统专业设置,也存在这样的争议,但他们都办出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反观国内,培养模式延续单学科人才培养的简单做法,课程体系依然以学科知识划分,课程体系系统性不足,没有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地融合在一起。

为什么难以融合?一方面,课程体系的设置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从经济管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挑选一些组合在一起,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也与两个专业基本一样,而不是从信息管理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应掌握什么样的信息管理技术入手来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缺少既懂管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师资力量,专业教师要么是管理专业出生,要么是计算机专业出生,所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很难自觉地将管理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揉合在一起,没有复合型教师就难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2.3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问题

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课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ERP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课内实验教学围绕理论课程教学展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训环节以标准教学模型为准,毕业设计虽强调结合企业实际,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时间紧等原因,未进行认真详细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较为简单,所开发的信息系统缺乏实用价值,由此造成当前高校培养的信管人才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岗位技能要求。社会培训机构为此专门开设“本科后”信息技术培训班,毕业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再培训,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深思。

3 培养策略

3.1 从能力本位视角厘清信管专业定位

能力本位教育中提到的能力指综合职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由若干综合能力构成,而综合能力由若干专项能力构成,专业能力又由与职业岗位相关知识、态度、经验(活动的领域)和反馈(评价、评估的领域)等内容构成。信管专业是管理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交集,从服务社会的领域看,信管专业是培养服务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专业人才。这种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管理素养,具有业务流程描述、诊断能力,熟悉并能熟练操作信息系统,能参与信息系统建设(前期分析、后期实施、维护、服务等)。对应的职业岗位有:企业信息管理师、ERP咨询顾问、ERP实施顾问和ERP服务专员等。

3.2 构建信管专业能力本位教学体系

能力本位教育教学体系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①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
②制定基于能力结构的培养计划;
③开发专项能力培养的学习模式和资源环境;
④教学实施;
⑤教学管理。

(1)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市场调查应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要调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其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岗位能力要求;
另一方面要跟踪调查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发展经历,分析学校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为制定培养计划做好充分准备。

(2) 制定基于能力结构的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解形成多项综合能力,每一综合能力再分解成不同的专项能力,针对各专项能力的培养开设相应课程,从而构成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计划。

(3)开发专项能力培养的学习模式和资源环境。在能力本位教育体系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组织讨论、评价和激励。教学重点不是将内容讲透、让学生听懂,而是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和合作等方式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要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开发出合适的学习资源环境,其中包括教材、维修手册、操作手册、视频学习资料、PPT等资料,以项目任务为目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通过相互协作寻找解决方案。

(4)教学实施。教学组织实施应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要形式,在搭建知识学习框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以案例引入、角色模拟、任务目标为前提,制定学习计划和任务完成计划,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专项能力。评价工作是学生根据计划先进行自评,在成果展示中进行互评,教师根据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5)教学管理。能力本位教育体系教学模式灵活,评价模式形式多样,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要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指导,监督任务完成进度,客观、公平、公正管理和评价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3.3 建设专业能力训练体系

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先进企业管理思想,涵盖了信息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ERP系统的实施效果也直接体现了信管专业人才的水平。高等院校应与ERP领域的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将ERP原理与应用深植于专业教学中,聘请ERP企业专家担任授课讲师,训练学生熟练使用ERP系统,掌握ERP建设中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ERP企业学习培训,参与ERP项目实施,使之成为顾问型专家。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建ERP专业服务团队,直接为企业提供服务,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以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实现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邱均平,余厚强,王菲菲.我国信息管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J].情报杂志,2013(3):7277.

[2]庞世俊,姜广坤,王庆江.“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21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推荐访问:信用管理 专业 五篇 信用管理专业【五篇】 信用管理专业(精选5篇) 什么是信用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