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级职称评审【五篇】

时间:2024-02-27 12:57:02 来源:网友投稿

笔者所在的医院为三级综合公立医院,高级卫生技术职称评审未实行评聘分开,只能在规定的指标内推荐人员,参加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医院高中初级人员层次分明,医护技岗位类别齐全,受专业技术结构比例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级职称评审【五篇】,供大家参考。

高级职称评审【五篇】

高级职称评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履职考核 推荐 职称晋升 应用

笔者所在的医院为三级综合公立医院,高级卫生技术职称评审未实行评聘分开,只能在规定的指标内推荐人员,参加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医院高中初级人员层次分明,医护技岗位类别齐全,受专业技术结构比例的限制,多年来,年度高级职称晋升指标核定数量远低于申报人员数量,即产生淘汰的问题。为此,医院曾为选拔推荐人选制定测量方法,设定多项指标,但因数据管理手段和方法欠缺,收集整理困难,耗时长,效果不理想。随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日臻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为员工信息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三级医院的建设对医务人员履职考核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履职考核在我院的实施不仅成为现实,且带来多重作用。较完善的综合性的数据,能客观的反应申报人的业绩能力及基本情况等,从而表达出胜任力和发展潜力,适用于确定高级职称晋升人选的选拔,同以往相比更加科学客观有效。

一、晋升高级职称的意义

一般来说,职称等级是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具有名誉性;
同时职称和个人收入相联系,具有直接利益关系,因此个人对履职考核能够响应;
对单位来讲,各级专业人员具有岗位相应的能力,将提升专业队伍能力水平,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有效促进医院发展和专业队伍建设。晋升职称的实现过程,是能力持续提升的过程;
对于患者来说,会得到较好的医疗资源。

二、履职考核的实施

1.履职考核指标体系的设定。以岗位要求为中心、与晋升各级职务条件和医院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建立指标体系,一般条件包括医德医风、出勤情况、奖惩情况、继续教育达标情况等;
专业水平测量包括年度从事专业工作时间、工作数量;
承担教学工作指标、科研工作指标;
完成医院安排的任务情况;
单项否决项。申报人清楚个人在本职业发展阶段的目标,对能否达到相应水平能够进行自我评价。

2.考核指标信息化管理。为保证使用时各项指标信息的准确性,与医院信息化系统衔接,完善有关信息的收集,以便有效提取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关信息基本完善,以个人为单位的综合信息反映出履职情况。

3.定期考核。医院考评委员会,根据履职要求,每年对各岗位人员进行考核,设有一般情况考核组、医疗考核组、护理考核组等,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分别进行,根据信息系统采集的个人年度履职信息,对照标准进行评价,形成鉴定,之后将个人分项评价结果归纳整合,形成完整考核评价结论。

4.考核评价结果反馈。考核结果及时反馈被考核者,帮助其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对照相应晋升标准,正确评价自己和努力的方向;
反馈结果的及时性,利于职工矫正偏差;
结果公开便于人与人之间的对比与竞争,职工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医院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5.运用履职考核结果在推荐晋升高级职称时选拔人员。履职考核结果应用于续聘、晋级工资等事项,采用合格制,达标即可。而作为晋升高级技术职称推荐时,由于晋升指标数量常常低于申报人员数量,因此采取有限数量制,作为择优和淘汰的办法。根据申报人履职考核指标得分进行排序,按由高到低选取推荐晋升的人选。

三、产生的相关作用

1.职工参与程度高。个人晋升较高级别技术职称不仅作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标志,而且因此能够提高待遇,甚至与岗位工作内容变化,具有直接相关性,职工参与程度高,利于员工职业规划。

2.有限的晋升指标强化职工之间竞争。指标数量低于申报人员数量而致淘汰,近年已成为常态,在现行政策下,医院会根据履职考核结果择优推荐。对于申报人来说,对竞争对手情况未知,并且在申报之前,每个人的履职情况均处于动态中,致使其不断追求更优。

3. 提高岗位效能。由于考核指标与岗位工作相关且涉及内容全面,与医院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三级医院指标,具有量化标准和质量标准,职工在不断完成工作量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教训,技术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提升岗位效能,推进医院整体目标的实现。

四、应用履职考核前后参加评审人员通过率比较

自2013年实施后数据与之前两年对比,年均通过率由2009年至2012年的58人参加评审通过率87%,上升为2013年至2015年69人参加评审通过率92%,体现出质的变化。

总之,随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逐步完善,为有效获得员工履职数据提供了基础,科学的设定考核指标、进行数据量化管理评价,并将结果应用于高级职称晋升选拔推荐中,客观公正的解决了择优推荐的问题,提升了参加评审者的质量,对员工个人及医院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级职称评审范文第2篇

本人XXX,男,汉族,河北省邯郸市市。出生于1987年11月04日,于2009年6月15日毕业XXX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目前在XXX公司工作。毕业后从事交通工程工作10多年,这些年工作期间我努力钻研交通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在技术创新上倾注了满腔热情,在生产一线锻炼的几年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迅速化成实干能力,在为公司的生产发展贡献自己所长的过程中,也使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现对本人工作多年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本人一直非常拥护党的政策,一切的实践活动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坚持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和体会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本人能严守法律法规,能树立并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近年来,我以党的十八大会议重要思想作为发展奋斗的指导方向,通保持自己的政治觉悟能够“与时俱进”。

二、职业道德方面

在注重提高思想品德的同时,也不忘注意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我通过不断地学习有关交通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本人一向谦虚好学、钻研业务、勇于奉献,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按照“诚信、守法、公正、科学”的原则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生活上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关心他人。能够带领团队,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积极指导和带领刚工作的同志,使他们时刻感觉到有人关心、爱护和帮助,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中去,并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尽快、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三、专业技能方面

1、制定了各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并签订考核责任书,明确考核标准及目标要 求, 使各级各岗位施工管理人员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分工明确, 职责分明, 减少责任推委, 杜绝管理漏洞,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赋予了责权利相互关系,合理 解决分配矛盾。

2 、建立了安全 资金专项保障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安全专项资金的必要投入,防止因资金问题影响正常的安 全防护用品、设施的配置,造成安全配备设施的短缺等,留下安全隐患,影响正常施工。

3 、制定安全培训制度。公司对各级岗位管理人员制定了各阶段培训计划,使各级岗位管理人员有合理的时 间接受安全知识的更新、巩固和充实,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安全防范能力。

4、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及生产事故处理制度。公司着力对加强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制定落实整改“三定一 同时”具体有效的实施办法,使安全检查目的最终得以实现,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事 故损失程度。

5、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制度。

6、同时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规定,对施工设备、大型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安全设施防护及安全 检测工具等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定,明确各方责任,可以有效减少机械故障对人员的伤害。

本人一直从事现场技术管理工作,通过系统地学习相关图集及规范,坚持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第一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多项建筑工程方面专业技能,且能熟练 office 等办公应用软件及 auto cad建筑制图软件。通过各种继续再教育培训班,使我 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这几年的工作中,本人主要负责现场专项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的编制、图纸会审及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积极同业主、设计及监理单位进行沟通,保证了现场工作能有序展开。

四、工作态度方面

高级职称评审范文第3篇

一、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现状

(一)职称评审权改革目前,对于省重点建设大学的教师初级、中级职称评审权及部分学科副高级职称评审权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下放到各高校,对于新成立的本科院校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仍完全由省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福建省于2005年开始试点正高级职称评审权的学校自主评审工作,6所省重点建设大学的62个学科专业获得了自主评审资格[1]。因此,目前除这6所省重点建设大学的部分学科由各自学校自主评审外,全省高校大部分的职称评审仍然是以省职能部门组织的职称评审机构评审为主。对于高校教师高级职称的评审,学校自主评审与省职能部门组织评审的主要区别在于:学校自主组建学科评议组与高级评委会;评审专家库由学校负责建立。

(二)职称评审工作程序改革近年来,虽然在学校推荐与组织代表论文送审这2个环节的先后顺序上有所调整,但总体的工作程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主要工作依然包括代表论文送审、职能部门组织预审、学科评议组评审、高级评委会评审等几个部分(图1),在职能部门组织预审、学科评议组评审、高级评委会评审中的任意一个环节未能通过的均视为当年评审未获得通过,而代表论文送审结果则是学科评议和高级评委会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职称评审制度现状及评审文件改革福建省现行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依据(即职称评审文件)主要指1997年制订的《关于一九九六学年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有关规定和安排》。文件在职称评审的对象、政策导向、任职条件、评审组织和程序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本省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这一评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校人才评价的发展要求,如仅在论文的规定方面就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各系列职称学术论文规定单一化,时间要求的规定不够合理等几个问题[2]。而且评审中还普遍存在对学科差异重视不到位、认识不深入的问题[3]。因此,福建省于2010年9月组织修订了《福建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征求意见稿),主要在论文级别认定、教师工作量、科研课题、学科评价分类、破格要求、奖项界定等几个方面作出了新规定,尝试对福建省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二、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高校岗位设置改革的进行,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无论是职称评审文件改革还是高校聘任制的试点改革都或多或少受到各方面的制约,给改革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一)旧制度形成的固有认识自1986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以来,高校教师职称由评审组织评审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如“教授”这一专业技术头衔必须由一个组织给予认定这一观念也已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形成。因此,若突然取消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而采用学校自主聘任制,会对人们的传统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在职称评审文件改革方面,现行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文件自1997年实施以来,已经在福建省实施了10余年。无论是职称的评审条件,还是职称的评审组织、评审程序,都已在高校教师中留下了固有的认识,如果突然间发生了改变,也会使相当一部分教师以及对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有所了解的人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心理不适应,从而容易产生排斥心理。

(二)来自教师的制约因素来自教师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于职称评审文件改革方面。职称评审文件改革所涉及最直接、最敏感的群体无疑就是要参加职称评审的高校教师。在现行的高校人事制度中,职称评审是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都与职称相挂钩。因此,若新的评审文件出现不利于某些教师职称晋升的情况,势必使这一部分教师对新文件产生抵触心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作为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认知、习惯、安全和经济等因素会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组织变革形成阻力[4]。而教师的抵触心理就有可能促成教师通过个人、单位或是社会的手段阻碍改革进程的推进。

(三)来自高校的制约因素对于评审文件的改革,由于各高校的综合实力存在差别、教师职称结构也不尽相同,造成了不同高校对评审文件的条件规定看法不一: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认为评审条件应该提高,而综合实力较弱的高校则希望降低评审条件以利于学校教师职称的晋升。高校内部学科的差异也对职称评审文件改革持不同态度:强势学科担心职称评审文件改革缺乏高端引领容易导致晋升的高级职称人员水平的降低,从而影响本学科的发展;而弱势学科则担心提高职称评审条件会加大高级职称晋升的困难而影响学科的发展。各高校对改革中的职称评审文件从各自的视角加以衡量、解读,对职称评审改革存在种种顾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完全下放职称评审权的顾虑。全省各高校由于自身的发展状况不同,学科发展也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学校的优势学科,组织本学科专家评审或者组织专家鉴定比较容易完成;而对于学校的弱势学科.由于,学校本来就缺少相应学科的专家,因此组织学科专家评审就成为摆在学校职称评审工作中的一个现实难题。

2.对取消资格评审采用直接聘任制的顾虑。在全省高校岗位设置完成以后,高校必须以省职能部门核定的编制数设置各级别的岗位。在已有的高级职称岗位数的限制下,在高校岗位聘任制度、聘后考核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取消职称评审,高校势必受困于高级职称岗位的分配问题。另外,直接聘任取消了职称评审对聘任资格的一个基本认定功能,增加了高校对聘任资格的认定成本,这一方面给了高校更多的自,但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可通过职称评审化解的聘任矛盾转移到高校的岗位聘任工作中。

(四)来自社会的制约因素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改革要以评审的社会化为目标,必须充分考虑职称评审改革中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因素,逐步转变政府在职称评审中的组织角色。

1.逐步转变政府在职称评审中的组织角色,制约政府职能部门角色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社会传统的权力观念,如何使政府从一个参与者变为监督者,从一个组织者变为管理者是制度改革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2.高校的职称评审改革也不能脱离当前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的现实状态,如何实现社会化评审,如何与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协调发展也是制约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3.实行直接聘任制、取消职称评审还受到现行与职称相挂钩的人事政策的制约。如高校教师转评其他系列职称以及工作调动、退休时的身份认定、与职称有关的干部保健待遇和奖项申报、课题申请等有关问题。同时,这一系列问题有关的政策、制度调整以及在聘任制改革后与原有职称评审制度的衔接工作也直接影响聘任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出路

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并不是彻底否定现有的职称评审体系,而应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调整,逐步改变当前“职称即职务,评职称就是评待遇,能上不能下”的状况[5],使职称评审逐步从一个政府行为过渡到一个社会行为,为最终实现高校的用人自主以及人才选拔奠定基础。现阶段,在通过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推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职称评审改革的各种制约因素。在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中既要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又不能为个人利益而使整体利益受损,要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笔者认为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职称评审的定量化指标

对于职称评审条件量化的优缺点,有的学者认为量化少容易造成论资排辈的现象[6];有的学者则认为数量化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高校教师岗位聘任的不公平[7],对学术评价定量化的诟病也引起了广泛共鸣[3]。但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职称的社会化评审与高校岗位直接聘任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除了不断优化定量化的指标以加强职称评审的导向性外,在设置定量化指标时还应注意在定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对教师实际能力进行定性评价的手段。因此,职称评审指标的量化工作必不可少,量化评审指标最主要的好处在于:指标量化后,提高了职称评审的可操作性;根据量化的指标评审,有助于体现职称评审的公平原则;量化的指标可作为高校自主评审时的基本依据。当然,定量化并不是简单的数学累加,定量化还要改变当前评审指标多重视量的积累,而对质的把关不足的缺点,在大学教师技术职务等级评审中利用能力最大模式正确处理绩效替代性问题,形成技术职务等级“能者上、庸者下”的灵活激励格局[8]。

(二)逐步下放评审权,引入社会化评审功能

评审权的下放工作是进行社会化评审的基础,而评审权的下放工作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只有在高校学科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将相应学科的自主评审权下放给学校。通过评审权的下放逐步降低省职能部门职称评审的比重,最终去除职称评审的行政化体制。在现阶段,应根据学校发展逐步下放省重点建设大学各个学科的高级评审权,对新建本科院校试点下放正高级职称评审权、逐步下放副高级职称评审权,最后将下放评审权的学科范围不断扩大,逐步将政府的评审行为过渡到学校自主或社会化的评审过程。组织高校弱势学科的社会化评审,协调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机构对高校弱势学科的评审,统筹不同高校强、弱学科之间的互评。

(三)做好与高校职称评审有关的制度建设

职称评审制度与高校的岗位设置及聘任制改革密切相关,在高级职称岗位职数核定后,如何设岗及对岗位聘任如何管理和考核,是高校建立人才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最为关键的要素。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则与岗位设置与聘任制改革相辅相成。要打破现行的重评审轻聘任的职称评聘模式,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及聘后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学校在首次岗位设置聘任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岗位设置聘任方案,及时出台聘后的管理、考核方案,逐步将职称评审与岗位聘任结合起来。对于有自主评审权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本校自主评审的职称评审相关制度建设,根据省职称评审的有关文件不断修订本校自评部分的职称评审条件,并在省有关文件改革的基础上拟定符合自身学校办学特点的自主评审条件。

高级职称评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称 执业资格 绩效考核 激励导向

随着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职称评审是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公正、客观评价的有效工具,它构成了单位资质申请,个人执业资格报考申报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能保证专业技术人才在职或者退休期间的薪酬待遇。在越来越规范的勘察设计行业市场,职称的效用不再单一。但是随着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的迅猛发展,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开拓,职称评审制度以及政策上,面对日益灵活的市场,激励作用开始出现一些停滞。

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职称评审的特点

1.分区域、分行业评审导致职称评审各有体系,标准不统一。由于行业内分工或者地区管理权限的划分,不同评审权限的操作原则差异,导致职称评审在行业标准不统一。因此,企业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在跨区域交流、工作中,如市场准入、招投标、备案,需解释核实职称评审权限等问题,不同区域或者系统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面对日益规范的市场秩序,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和沟通成本,影响工作效率。

2.既有职称评审制度缺乏量化指标,新兴专业评审渠道不完善,职称评审信息化较难实现。现有的职称评审要求具备学历和资历两个硬件,能力和业绩因为缺少量化指标往往变成补充条件。随着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多元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岗位应运而生,对人才的分类评审技术难度增加,如果没有全面的评审办法覆盖,间接制约了部分业务人才的发展。

3.职称评审采用“一评终身制”,缺乏持续的激励作用。职称评审目前多关注评审之前的综合水平、业绩能力和成果,取得职称后终身制,缺乏持续性的学习制度,于人才自身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非常不利。

4.单位绩效考评和职称评审结合度不高。企业自有的绩效考核体系相对职称评审周期短(一般一年考核),评价指标相对完善和独立,职称评审是在一段时期内(3-5年或更长)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均衡考虑。职称评审中涉及的业绩能力参评指标在年度绩效考评中对应项目不明显。

二、职称评审与勘察设计企业内部其他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

1.注册师考试。注册师考试是依照学历和资历,在满足规定的工作年限要求后,参加全国统考,对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直接测评。考取注册师的人员实施注册,并在注册期内通过参加继续教育,保证知识的与时俱进。注册师的报考和职称评审条件对学历和资历要求类似,所以在个别地区,如果取得相应的注册工程师,即可聘任具有对应专业的职称。

2.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在某个周期(一般一年)内,对员工从工作业绩、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评价结果可作用于薪资绩效。职称评审的周期较之更长,侧重长期积累。但是,两者在评价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职称评审更像是绩效考核点的累积,最后在周期内整体的输出,形成职称评审的直观考量因素。

3.内(外)部专家评审。职称评审无法突出尖端人才,专家评审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内外部专家评审程序和职称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只是在评审的具体指标上,专家评审则更有专业侧重,比如要求有具体行业奖项,论文业绩的发表数量情况,评价要素量化。专家评审往往要求取得一定职称,然后二次选拔,这些专家最后参与企业咨询等,服务于企业或者外部市场。

经笔者分析,执业资格、绩效考核、专家评审与职称相互之间的促进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职称评审的外部市场作用

第一,勘察设计企业的竞争压力增加,个人执业资格申报,单位资质申报,都对职称人员数量和质量提出高要求,市场对职称评审的专业性也提出挑战,评审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第二,由于职称直接与退休后的待遇相关,所以大众越来越关注职称评审的客观公正。第三,高级职称人才在社会得到广泛的价值认可,对人才提拔和培养都是极大的激励。

四、利用企业内部的关联因素提高职称评审的激励作用,积极反馈市场

1.利用职称评审激励从业人员对注册师的考取。从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报告来看,注册执业师数量难以满足资质需求。从执业资格与职称评审的相似性和同一性看,部分专业初中级职称评审可以简化,考取相应的注册资格,即可以聘任对应级别的职称。同时对已经取得职称人员,实施阶段性的继续教育,保持专业技术水平与行业同步,引导其发挥长期激励作用。如此对行业注册人员的发展势必形成一个明确的导向,对行业资质的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2.职称评审评价指标融入绩效考核。有目的引入职称评审业绩和能力考核指标,将绩效考核系统合理地运用到职称评审系统中,形成职称评审二次参考的依据,可以相对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职称评审的公正性。

3.通过完善职称评审制度,鼓励人才多元化发展。勘察设计市场扩张性发展策略,涌现出的大量多元化岗位,亟需得到关注。鼓励人才多元化的专业发展,给他们提供完备的评审渠道也是职称评审现状下的一个诉求。增加新兴专业的评审条件和要求,完善评审制度,选拔公正权威的职称评审专家组成评审专业团队,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提供畅通的渠道。

4.进一步细分职称评审体系,做足行业高端人才选拔的基础工作。在细分现有职称评审体系的基础上,加强高层级职称的二次分级,特别是正高级别的再次分级,并逐步建立起各级职称通道与相应层级专家间的递进渠道,将是对现有评审体系的一项必要补充。如此,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职称纵向晋升,以免达到正高层级后再无上升空间产生的惰性;
另一方面也为高端人才选拔再次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

5.建立职称评审与勘察设计企业内部其他评价因素之间关系权重指标,促使职称评审信息化的实现。具体结合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与经历、业绩与成果要求、综合考核等四项设置指标,各指标细分权重,作为职称评审可量化的指标,开发信息化平台,以期提高职称评审效率。

参考文献

[1]浅析2004年勘察设计咨询行业几个特点

[2]2010-2011度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报告

[3]王明春.设计院近年来10大管理实践主题.中国建设报

[4]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专题调研报告

[5]王逸珠,卢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水利

[6]刘霞.职称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级职称评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集团化医院;
专业技术;
职称评审;
实践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c)-0169-04

Discussion on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titles evaluation in a collectivized hospital

ZHOU Chao1 SUN Zhonghe2 ZHANG Yujie1

1.Anhui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31, China;

2.Nan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First Hospital,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6, China

[Abstract] As the new medical reform gets implemented, public hospitals in Anhui Province are also undergoing reforms in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title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work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evaluating professions titles by a collectivized hospital in Anhui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5. This hospital established a set of scientific, practical, and highly operative evaluating system, so as to form fair, objective, and justified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formulating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 Through systematic survey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itles in collectivized hospitals, major problems at the moment and achievement in evaluation system reform, this articles further discusses the standards and condition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medical staff, so as to better improve the evaluating system and procedures, to adapt the new demand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and finally, to provide effective experience for other hospitals to lear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ssessment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staff. It is also instructive in that it offers strategy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s in other hospital groups.

[Key words] Collectivized hospital;

Professional skill;

Professional titles evaluation;

Practice

卫生专业职称评定多年来是最有争议且最棘手的问题。2015年起安徽作为新医改试点,新的卫生系列职称评审政策由省卫计委出台,2006年沿用至今的卫生系列职称评审制度成为历史,职称评审新政由此拉开帷幕。在新的医疗卫生职称改革下,如何进行集团化医院职称评审与聘任,建立行之有效的职称评审体制,是医院高层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 集团化医院职称评审工作现状

1.1 安徽省某医院集团人才结构现状

集团现有职工5323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472名,高级职称691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02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7名,省卫计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0名。该集团努力打造五个统一(即人、财、物、信息与管理的统一)的省内最大的医疗联合体,目前下辖4个院区和1个中心,是一所松散型与紧密型相结合的医疗服务综合体。医院集团紧紧抓住人才培养,注重职称申报与评审,推动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有利保障。

1.2 安徽省某医院集团职称评审工作现状

该集团化医院自2009年起实行集团内职称统一申报评审、聘任。高级职称评审由总院统一管理,在岗位空缺范围内推荐至省卫计委。中初级职称评聘由人事关系所在院区自行申报办理。卫生系列中初级由各院区按同等条件申报实施评审与聘任,原则上实行以考代评、评聘一致的原则。部分其他专业如自然科学、研究员系列、工程师以及政工系列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由单位统一推荐相应对口部门评审。

2 集团化医院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申报人员材料准备不足

评审中,由于申报者提交的材料比较混乱,专家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找到所需的材料,影响评审结果[1]。由于对职称评审条件和要求缺乏了解,或申报人员由于自身原因,凭主观随意准备申报材料,造成申报材料不齐、申报材料格式与内容不统一等。有些申报人员明显不符或不达申报条件,也抱着侥幸的心态参与申报,无端增加了职称评审工作量。

2.2 部分学术内容涉嫌造假

学术论文是反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以及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2]。然而申报材料中的造假现象包括论文与综述由他人、专题中原始资料重复、复制比过多等。更有甚者,综述或提交的论文参考文献全部为英文,而经核实申报者英语水平过低,明显材料非本人真实学术水平。申报临床系列职称中也有提交的病历存在修改,需要引起晋升人员的重视。

2.3 岗位不足

当前公立医院职称评审受到岗位职数的严格限制[3]。由于医院岗位设置的需要,单位的岗位有限,尤其是高、中级岗位缺岗严重。许多优秀且具备高级能力的人员评审不上,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同时,部分专业的人员过于集中,造成了部分学科发展上的不均衡,甚至有的卫生专业已经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另外,一些医务人员虽学历不高,但是,他们实际工作能力强,业务技术水平优秀,是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由于岗位不足的原因,他们没有空余的专业技术岗位可以得到晋升,严重影响了积极性。

3 某集团化医院职称评审工作实践

2015年是安徽省高级职称评审实施新政的第一年。该集团医院作为省卫生系统职称改革的试点单位,结合多年职称申报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审体系。实行卫生系列晋升职称评审量化考核,结合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进行指标筛选并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量化分值。按规定设置报名条件及资历条件,成立专家库并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一步规范了评审标准,细化了评审流程。

3.1 制订评审标准及实施原则

按照上级医疗卫生相关政策要求,制订出台《关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成立职称评审领导小组,并对申报人临床业务能力、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及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考评;
按照要求组织院内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进行综合考评及推荐;
专业评审组从组成的专家库(共90位)中随机抽取30位专家组成;
通过申报者幻灯片述职展示,由医院中层及业务骨干统一测评,加大述职测评在整个职称评审中的权重。严格审查申报人各项申报资料、原始材料等,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评议及无记名投票表决。坚持程序完善合理,确保评审结果公平公正[4-5]。

3.2 严格执行申报评审程序

利用自动化办公系统(OA系统)进行申报,申报人员登陆医院网站,按照评审要求,统一在医院HIS系统中填写职称评审表、专业技术人员登记表等材料,简化流程[6],医院将利用信息系统初审申报人员基本资料。不符合条件者直接不予申报。以集团内高级职称评审为例,其程序如下:①提出申请:申报者填写申请表,经科室主任同意并签署审查意见。②申报材料初审:医院组织专家对申报人员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③幻灯述职展示:申报人员均要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晋升述职会。述职内容包括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医教研主要工作业绩、执行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医患沟通、完成政府和医院指令性任务情况、下一步工作目标。④综合量化考核:医院集团组织由医务处、科教处、人事处、护理部、门诊部、信息中心、纪检监察以及各院区对申报晋升人员进行任期内综合考核,并提出考核意见报评审委员会。⑤院内推荐评审会:召开院职称推荐评审会,结合述职评议、综合考核意见对申报晋升人员进行综合评审推荐。评审推荐结果公示后上报上级评审。

3.3 实施分级分类评审,部分专业实行评聘分开

注重高级专业技术评审,适度放开中初级评审。重点向卫生医疗、医技、护理等临床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以高级职称评审为例:医院集团的高级职称评审每年7月正式启动,参加理论考试合格人员经过本人申请、资格审查、幻灯片述职评议、职能部门考核与量化评分、综合评审考评、省医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以及评委们无记名投票等环节,最终产生申报人员推荐名单。通过院内评审、推荐环节,经公示后无异议后再上报省卫计委及相应主管部门进行评审。

中、初级职称评审条件按照医院集团内制订的中初级职称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执行。卫生技术系列(医、药、护、技)以通过国家考试为标准,原则上凡实行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均实行以考代评,取得资格即可申请相应岗位聘任。部分系列(如工程、自然科学、思政等)由省人才服务中心或上级主管部门评审,待取得资格后再按医院规定要求申报聘任。

4 取得的成效

通过职称的评审,对人才的品德、知识、技能、业绩和创新性成果进行综合评估,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提供依据[7]。晋升工作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医院集团的各项事业的发展。

4.1 大批申报人员取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

医院集团内近7年来,申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共有399位,其中382位通过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正高98名、副高284名)。集团化院内评审模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省高评委专家们的认可。表1是2009~2015年集团内推荐至省高评委评审通过人数的统计。

表1 某集团医院2009~2015年高级职称评审通过率统计

4.2 带动集团内医院医教研事业全面提升

申报者因晋升职称要求的需要,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科研、教学以及论文方面的成绩。以科研、为例,2013~2015年因晋升需要,集团内申报人员所形成的课题达443余项,院内三新项目142个,发表的论文多达1044篇,占所总量1277篇的82%。近十年,由晋升职工带来的医教研成果有: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2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项;
87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和登记,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0项。合计发表科技论文5200篇,其中SCI论文380篇;
主编专著论著10余部;
主办《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临床保健杂志》《临床输血与检验》等多种专业杂志。

4.3 成熟的职称量化考评体系形成

量化评分是医院职称评审过程中一种科学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方法[8-9]。量化指标体系不宜过于繁杂,评估方法需简单易行。该医院集团量化考核指标事先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反复沟通,增加了职称评审透明度[10-11]。通过指标也可以让晋升者自我寻找差距,找出薄弱环节,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也避免了论资排辈等不正之风。集团内各医院一些非主系列职称评审要求逐步与卫生主系列职称评审条件相统一,提高非卫生专业的评审要求,逐步完善了职称量化考评体系,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和考核表。见表2。

4.4 岗位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基于评审制度,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在有限的岗位职数范围内,通过职称评审筛选出晋升人员,并聘任到相应岗位。医院集团建立起公开透明的评审规则程序,形成各职工间相互竞争的环境。在竞争中,职工们对职称评审权威性有不同程度的认可。集团医院高度重视职称评审工作,严格依照职称评审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精心组织,组织专家对申报人员评审材料认真评议,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合理控制岗位职数,充分使用备案编制岗位,使得部分中高级岗位有空岗,给职工们晋升留有余地。

5 思考

随着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医院发展建设及人才评判标准也越来越高。医院集团紧紧抓住职工晋升与职称评审这项重点工作,调动了广大职工积极努力晋升的热情,加快了人才培养,使优秀人才在评审中脱颖而出。

5.1 积极探索职称评审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职称的聘任对于调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12]。医院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职称评审工作,使职称工作逐步朝着评价社会化、评审规范化、聘任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营造职称评审和医院文化融合的氛围。合理使用备案编制及岗位职数,使真正优秀的人才得以晋升晋级。通过职称评审,有效地进行优化人才梯队合理配置是保障医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13-15]。

5.2 加大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优化卫生人才配置

职称评审,尤其是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关乎医院集团的整体发展和职工个人切身利益。在2015年新医改背景下,要努力优化卫生技术职称考核评审制度。完善卫生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科学评审出一批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中高级医疗技术的学科专家,营造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16-18]。

6 结语

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直接影响医院发展。职称考核聘任工作对医院发挥着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9-20]。通过职称评聘深化对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建立健全出真正体现竞争激励机制和公开、公平、公正的高质量评审机制,从而推动医务人员晋升制度的不断完善。医院要认真思考和探索今后职称评审工作的方法,不断改进职称评审流程,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特别是如何在继续做好民主测评与推荐工作的前提下,增加客观量化考核指标的权重,使评审有据可依、有料可查,使之成为评价和激励医务人员成长的科学体系,促进医院学术科研及业务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权丽丽,王卉晓,李静.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评审未通过原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519-521.

[2] 龚瑜,黄习文,王晓燕,等.医院职称评审中学术论文审核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4):75-76.

[3] 高璐.公立医院职称评审社会化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2):37-40.

[4] 于艳.职称评审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提升医疗集团核心竞争力[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580-581.

[5] 周礼.关于推进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改革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0):121-122.

[6] 田丽丽,刘晓东.医院职称评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4,9(11):97-99.

[7] 冯梅,张曦,杨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实践及体会[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6):53-55.

[8] 陈琳.医院职称评审中实行量化标准的探索[J].医院管理论坛,2009,26(6):52-54.

[9] 余璐璐,彭彬,姚锐.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中实行量化标准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5):164-165.

[10] 余蕾.某三甲医院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定量考核标准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 26(2):28-30.

[11] 李伟,韩英男.医院职称评审中加强临床技能考核的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1169-1170,1178.

[12] 李安琪.浅谈公立医院专业技术职称与人才管理工作[J].经营者管理,2015,(4):174.

[13] 周超,张玉洁,孙忠河.专科医院人才流失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1):26-27.

[14] 孙忠河,潘淮宁,陈红.医院管理创新实践与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1):77-79.

[15] 孙忠河,陈庆东.三级医院创新发展的探讨与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3):32-34.

[16] 周超,张玉洁,孙忠河.创建三甲医院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124-127.

[17] 周超,张玉洁,孙忠河.集团化医院中新员工岗前培训模式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125-129.

[18] 周超,张玉洁,孙忠河.医院集团化模式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3):61-63.

[19] 顾Z,蒲皆秀,丁强.关于我国公立医院职称从“评聘合一”到“评聘分离”的思考[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4,31(4):184-186.

推荐访问:评审 高级职称 五篇 高级职称评审【五篇】 高级职称评审(精选5篇) 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