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是指其对所从事的编辑职业和工作状态的主观满意程度,是体现其工作生活质量的一个决定因素。可具体解释为:在从事学报编辑的职业生涯中,自我潜能得到发挥,各种职业需求得到满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级编辑职称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是指其对所从事的编辑职业和工作状态的主观满意程度,是体现其工作生活质量的一个决定因素。可具体解释为:在从事学报编辑的职业生涯中,自我潜能得到发挥,各种职业需求得到满足,使得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得到自己和别人的良好评价,内心获得持续快乐的感受。
地方高校学报在学校一般属于教辅部门,较容易被学校的领导层遗忘。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虽是地方高校教职工的一员,薪酬待遇跟同级别的教学科研人员差别不大,收入在地方也居于中等偏上的层次,生活相对比较殷实。不过大多数地方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在做编辑工作时,并没有充分体会到编辑职业的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偏低,对编辑这份工作也缺乏认同感,能转岗的尽量转去别的岗位。比如我们学报2009年来了一位编辑,作为博士家属安排来学报编辑部工作,工作半年就向学校申请转岗去二级学院做辅导员了。
今年我们做了一份关于编辑职业幸福感的问卷调查,先在本学报5位编辑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位编辑认为作为编辑感到满足和幸福,有4位感到不幸福或不满足。近期,我们还选了广东省内9所地方高校的37位学报编辑作为调查对象,他们的年龄都在55岁以下,有6位编辑认为作为编辑感到满足和幸福,有19位感到不幸福或不满足,另12位觉得没感觉;
有19名编辑对职业不太满意,有11名很不满意,不满意率高达81%以上。我们调查的范围虽范围有限,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职业幸福感偏低。
二、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幸福感偏低的原因
(一)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提出的诸多新要求
全媒体出版时代对学报编辑的能力、观念、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在能力方面,学报编辑不仅需具备编辑人员的基本能力,如: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等。还需要掌握适应全媒体出版的能力,如:收集、整合开放信息的能力,组织、开发内容的能力,针对文本、音频、视频、交互软件等的全方位的编校能力,全方位的宣传营销能力。
在观念方面,编辑的观念在内容上应该从单向性的“文本把关人”转变为“信息互动的开发者与营销者”;
在技术上,除了应该掌握纸质平面文字处理技术外,还必须掌握一些新媒体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包装,以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在意识方面,编辑应具有多重跨界意识,如:跨媒体意识,跨文本意识,跨区域、种族、语言、文化的意识,跨学科意识,跨身份意识,跨界意识等。
这些要求一方面会让部分上进心相对较强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主动地学习深造,从而具备应对全媒体出版时代的能力、观念和意识;
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基础较差、学历不高、年龄相对较大、工作进取心不足、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来说,这些新时代的要求就像是压在他们身上的巨大包袱,让他们很没有安全感,让他们觉得时刻有被社会、被时代淘汰的感觉,让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降低。
(二)对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体制心存异议
全媒体时代在对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提出很多新要求的同时,也对地方高校学报的领导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其业务素质的要求要比传统出版时代高很多,在新环境下更需要专职人员担任地方高校学报的重要职务,否则很难跟上形势,逐渐被潮流淘汰。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一般是:校长担任主编;
学报编辑部主任担任常务副主编,负责日常工作;
下设学报编辑室,学报编辑室的编辑负责学报的收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工作。校长担任地方高校学报主编,在政治上对学报所刊论文进行把关,这无可厚非。学报编辑部主任,也即常务副主编,按理来说应让有编辑系列高级职称的人来担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较多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的主任是由学校领导直接任命的,有些是为了安排学校多余的处级干部,有些是双肩挑,安排教学岗位上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老师来担任,这就造成了外行管内行的一个局面。外行管内行难免会有决策失误、做法不当的时候,很容易让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觉得工作的氛围不是很融洽,工作的压力相当大;
更严重的是会让编辑觉得个人职位晋升空间小,因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走向学报的领导岗位,从而让他们感觉个人的职业幸福感偏低。
此外,地方高校学报现行的审稿制度一般是:校长发表终审意见,对文章的发表具有最终决定权;
学报编辑部主任发表复审意见;
责任编辑负责初审,发表初审意见。这也是我们出版行业必须坚持的三审制。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编辑部的责任编辑初审环节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这种现象也或多或少是来自全媒体出版时代的冲击,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地方高校学报都有中国知网免费提供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接收到的稿件一般先通过此系统进行检测,如果重复率低于30%,就由编务送专家外审,专家外审通过之后责任编辑才写初审意见。责任编辑根本无需看文章,只需根据专家外审的意见、按照固定的套路格式随便写个初审意见就可以了。责任编辑对稿件是否可以录用根本没有任何决定权,这让他们觉得在做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权,缺乏个人成就感,缺乏权威话语权,这对编辑们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极为不利,对他们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创造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偏低。
(三)深感职称评考制度压力巨大
在2002年前,编辑职称都是评审的,从2002年开始,编辑初级和中级职业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国家统一组织、同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证书。而高级职业资格的取得,目前实行的是评审制度,将要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
目前,编辑初级和中级职业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做编辑的难度。近年来,地方高校学报新招聘的编辑,学历一般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跟地方高校其他部门进人的学历学位要求是一样的。其他部门,比如辅导员、实验员、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他们评中级职称只需在校工作两年,公开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满足继续教育、计算机能力的相关要求,就可以直接评中级职称了。而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要评得中级职称,除了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之外,还得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的地点一般在省会,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除了要进行辛苦的复习备考之外,还要赶大老远的路到省城去参加考试。这些在心理上会让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觉得从事编辑职业不值得,他们会想为什么我们评同样的职称,要比别人多付出那么多。
此外,“高级职业资格的取得,目前实行的是评审制度,将要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虽然目前还未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但在无形中也给未评得高级职称的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造成巨大的压力,他们心想现在只实行评审制度,评职称都如此难,如果再加一个考试,那职称晋升不就基本无望了吗?有了这种心理,他们就会对编辑工作缺乏热情、缺乏积极性,职业幸福感就会降低。
三、结语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困惑一:评审主体困惑。高校成立学科组对申报高级职称者进行评审,评审者与申评者同属一个专业,评审标准可以做到同一尺度。而出版在高校只算得上一个小学科,出版方向的专家并不多,因此往往是由出版与图书、学报、档案方向的正高职称者组成联合评审组,申报出版高级职称者就与图书、学报、档案等专业申报者一起接受评审。由于申评者与评审者学科不完全匹配,给评审组坚持同一尺度评定参评人员的申报条件带来困难,最后的投票表决并不是建立在对申评者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自然无法达成评审的初衷。而且,图书、学报、档案等申评人员,其平常科研考核要求就比较高,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固有条件比起天天考虑市场的出版社人员自然要好得多,出版社人员与他们在一起竞争,在科研成果上往往落后一步。
困惑二:评审标准困惑。各省(市)都制定了出版高级职称评审的标准与办法,高校在组织评审过程中也会一一对照标准,但是在坚持标准的同时还会设置通过率,参评人员即便已经符合出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高校这一关也不一定能够通过。这个困惑,实际上是标准执行问题:在高校评了高级职称的人员,其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等便随之上调,因此高校要设置一定的通过率;
大学社是企业,评聘分离,员工评上高级职称也不意味着其待遇就会有明显提高,而且出版社员工的工资、奖金等全部由企业负担,在评审中设置通过率限制,是不合情理的。
困惑三:评审制度困惑。大学社已经改制,但仍处处留有高校事业单位管理的印迹,如出版社领导主要由学校委派而较少从出版社提拔,两种编制人员实行工资两条线,职称评审费两种人员两个标准,评审参照高校职称评审办法,等等。现在全国的出版社高级职称申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即为大学社以外的其他出版社,由单位组织材料审核与上报,由省(市)出版局组织遴选全省(市)的出版领域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评审,这种评审的评审者、申评者都属于同一领域,申评者机会平等,因此较为合理。另外一类就是大学社,先由大学社进行材料审核上报,然后学校组织成立学科组和高评委对申评者进行资格评审,这种评审对出版社参评者较为不利,如果再考虑高校学科建设对高级职称的要求以及出版社人员管理社会化,大学社的人员在大学体制内申报高级职称便更处劣势。而这正是大学社聘用制人员中高级职称者少于其他出版社的根本原因。出版社所属学校级别越高,其高级职称评审要求也越高,申评高级职称也就越难。
随着大学社原事业编制人员逐步退休,聘用制人员将逐步成为出版社发展的主要力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社只有社长、总编和财务总监来自学校,所谓的身份问题也就不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所以,出版社目前对聘用制人员的培养与高级职称群体所占的比例必将对出版社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高校在解决大学出版社聘用制人员高级职称评审问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出版社也要在员工职业发展和评价机制上进行改革。
思考一:高校改变经营单位管理思路。经营单位的所有权归学校,但是高校应该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给予出版社充分的发展空间与自由,并给予配套政策。对出版高级职称评审,高校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改革思路,即将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纳入省市出版局评审体系,高校作为出版社的主办单位,只负责对申报出版高级职称者的材料真实性进行核验,然后出具委托评审函,由出版局组织评审,这样大学社人员与其他出版社人员就能面对同一标准,较为公平。二为改良思路,即高校仍成立评审组对申报者的材料进行评审,但是只从条件满足情况上进行评定,不设置通过率,只要符合条件即给出评审意见,并出具委托评审函,由省市出版局再组织评审,这种办法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保证了申评材料的真实性和资格条件的符合率,同时又保证了大学社申评者能与其他出版社人员适用相同的评审标准。
思考二:出版单位建立发展激励机制。职称评审既是对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工作取得业绩的证明,它可以成为单位评聘员工的参考。出版社作为人力资源的使用者,可以将职称评定与岗位级别晋升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挂钩,以便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从机制上促进员工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积极参与职称评审。同时,出版社要制定人才发展目标,以提升编辑综合素质、使编辑获得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促使编辑自觉地学习提高,多出研究成果,从而反过来为出版社更好地服务。①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一定的奖项,如重大图书(出版)奖、引进项目和资金、重大出版项目立项、出版科研等,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建立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提升的长效机制。
思考三:员工加强自身修炼,注重积累。高校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出版社制定激励措施只是为职称申评提供更好的评审条件,申评者自己是否达到评审标准才是关键。在评审中,高级职称申报者的短板往往是业绩成果和论文,特别是教辅出版所占比重较大的大学社,能记到个人头上的“高大上”选题和图书较少,如果申评者平日不留意工作中的问题,不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就找不到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之源。因此,申评者一方面应当了解拟申报职称所需要的条件,将指标要求分解到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工作业绩的日积月累而不是临时突击拼凑;
另一方面,应该经常阅读出版类报刊,关注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出版动态,了解该领域的出版趋势与状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之处,参考已有研究分析问题的存在背景与现状,结合工作实践思考解决的办法,并形成文字。长期积累之后,发现问题的意识与写作的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国家已经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要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并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②高校应该赋予已经改制的大学社更多的经营自与管理权,改革大学出版社高级职称评审不平等问题;
大学社虽然背靠高校,占据着作者、内容等资源优势,但是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亟须积极主动求变,建立健康稳健发展的内在促进机制,特别是人才发展激励机制;
大学社员工也要认清形势,加强自身修炼,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层次,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王礼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研究所所长助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注释: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直呼其名,其实是新闻界的一个好传统。记得笔者刚到报社工作时,总编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是上世纪30年代的老新闻人,亲自聆听过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全报社从记者编辑到工厂的工人,都直呼其名。两位副总编辑,也是“三八式”的老资格,人们也是直接叫他们的名字,或喊“老某”。在正式场合,也有人在他们的名字后加“同志”两字,以示郑重。大家在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里工作。笔者开始做副总编辑时已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资历差得多,更是人人直呼我的名字,有的人省去姓,更显亲切。外单位的人来讨论稿件,对编辑人员一般称“老张”、“老李”……
不仅笔者所在的报社如此,这曾经是整个新闻界的一种风气。陕西日报原总编辑丁济沧,由于开始在报社工作时年纪小,都叫他“小丁”,后来全社人员上上下下都习惯性地喊他“小丁”。调到人民日报做副总编辑后,仍被叫“小丁”。此事被新闻界传为佳话。粉碎“”后,在胡绩伟的倡导下,人民日报进一步发扬直呼其名的传统,上上下下都称领导为“老胡”、“老李”(李庄为副总编辑)等。
直呼其名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而称呼官衔,仿佛在人和人之间筑起了一堵高墙。有人说,直呼其名是一种很高的礼遇,称官衔有时倒显得生分,有道理!特别是报社、电台、电视台,作为业务单位,无论职务高低,都要从事写稿、编辑等业务工作,只是分工不同。大家平等相待,互相切磋,不仅无碍组织纪律,反而有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做好工作。同时,新闻单位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人们的民主平等意识较强,这可能也是习惯于直呼其名的原因。
直呼其名,是新闻单位保持和谐气氛的一种表现。笔者亲历的领导和干部职工平等相处的事实还有很多。比如,1950年底笔者刚进报社的时候,全社只有一辆小轿车,这辆车除领导因公使用外,职工急需时也可以坐。我们几个大学毕业生从招待所到报社报到,就是用这辆车来接的。平时,有人得了急病或女同志生孩子急送医院,也用这辆车。后来又增加了几辆吉普车,夜班职工住在外面的,下班后都用车把他们送回家。
平时在工作中,领导和记者编辑经常一起讨论。为了节省时间,上夜班的总编辑、副总编辑,还常常直接到夜班编辑办公室看稿,到印刷厂排字车间看报纸大样(那时报纸是铅印)。
总编辑,按照的说法,就是记者头子,要亲自动笔写文章,把关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年《大公报》的社论多是张季鸾看完报纸大样后,从当天将要见报的新闻中选取评论题目一挥而就的;
《文汇报》的主要标题,则多由徐铸成亲自拟定。如《戴笠音容宛在》这个著名的标题,就出自徐铸成的笔下。它既让抓不住把柄,又讥讽了戴笠死后特务统治如故。我们党领导的报纸更有领导亲自动笔的好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很快,同时在内部管理方面也有改革。新闻单位家业大了,分工更明确,责任更分明,规章更健全,是一个进步。但是,毋庸讳言,其中有一些是从衙门学来的,新闻单位变得行政化了,“官本位”和“官衔情结”越来越浓,直呼其名的传统丢掉了,连科级干部也称官衔,或“张科”、“刘科”,岂不怪哉!有的新闻单位级别森严,记者编辑想见总编辑说说工作,竟然还得事先登记预约。单位的车辆增加了好多倍,但多变成了领导专用(省报属厅级单位,按照中央规定,没有人可以有专车),夜班编辑下班,报社的车辆不送,女同志还得她们的家属来接。不少领导当起“新闻官”,忙于迎来送往等所谓公关事务,亲自动笔的也少了,有的甚至把签报纸大样这样的重任也下放了。新闻单位这种行政化的毛病,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工作质量。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出版社;
图书;
质量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1建立选题论证制度,全方位优化选题
在出版社的质量管理体系中,选题质量的管理是重中之重。选题工作是图书出版工作的源头,有高质量的选题,才能出版高质量的图书。
一是要确定选题策划的方向。一个出版社要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首要的任务就是把握好出书的方向,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优化选题方向。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结合自身优势,找好定位,突出重点,使选题策划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要培养熟悉市场精于策划的优秀人才。优质的图书选题的产生过程往往是异常艰辛的,出版社要出版优质的图书,就必须要培养出更多的熟悉图书市场精于策划的人才,通过以点带面等各种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来带动整个策划队伍的发展。
三是要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优质选题的产生除了有科学的选题导向和优秀的策划人员,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论证过程,必须组织专门人员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
2抓住中心环节,严把图书加工质量关
在出版生产中,从坚持出书方向、优化选题、提高质量直到宣传推广等,都离不开编辑工作,都要从编辑工作做起。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抓住编辑工作这一中心环节,才能保证多出好书,提高图书质量。
一是要严格执行三审制度,保证书稿质量。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一种从出版专业角度,对书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因此,在选题获得批准后,要做好编前准备工作,加强与作者的联系。稿件交来后,要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在三审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问题。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主要负责从专业的角度对稿件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审查,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要写出初审报告,并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复审应审读全部稿件,并对稿件质量及初审报告提出复审意见,作出总的评价,并解决初审中提出的问题。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根据初、复审意见,主要负责对稿件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倾向、学术质量、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等方面做出评价。
二是要坚持责任编辑制度,保证图书编校质量。要明确出版图书的责任编辑,除负责初审工作外,还要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
同时,负责对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出版的每一种书,都要指定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三是严格执行终检制度,保证图书出版质量。根据单位图书质量管理办法,责任编辑在对书稿编校完成后,由质检人员按相应标准对发片前清样做最后检查。自己从事出版行业工作已30年,通过近几年在质检岗位工作中发现,在影响图书质量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图稿在整本书中正斜体前后不统一,对图标规定的标准标注没有做到完全规范。比如矢量力F应为黑斜体,但图稿中没有体现出来。二是在书稿的电路图中,所有的电气元件和线路图按标准应为细实线,但送来的稿件也不完全一致等等,这就需要绘图人员与责任编辑相互沟通,把问题消灭在付型前。还有,在质量方面,付型样存在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重点在正文与目录的一致、目录与书肩的一致,付型前要将所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交由责任编辑解决。在稿件中注意发现涉有逻辑问题,法律问题,一定要提高责任意识,把好质量关。同时,根据抽查结果评定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级别,凡不合格品一律退给责任编辑重新编校。合格以上校样加盖终检合格图章,激光照排中心见终检合格图章后方可发片。出版科接片时也要在核对终检合格图章后才可以联系印刷厂开机印刷。
3坚持印刷质量标准,把好图书印制关
图书印制品种多,数量大,因此选择合格的印刷企业至关重要。必须组织以出版科人员为主,编辑、发行人员配合的承印厂审核工作机构,对一些印刷质量差,成本高的印刷企业,坚决终止合作。在图书印制的同时,要求印刷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出版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书刊印刷标准和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执行。出版科在接到责任编辑签字的胶片及最后清样后,首先要检查终检合格图章,核对封面、版权、扉页、目录、前言、后记等有无缺项,经审核无误后,方可送印刷厂印装。印装厂在接到出版社图书胶片时,也要在审核无误的基础上才能上机印刷。图书印刷样品后,还必须送出版社查验。出版社负责联系印制的业务人员、责任编辑、责任校对及主管社领导,应从总体上对装订样书的质量进行审核,无问题后才要正式具文通知印装厂开始印刷装订。
4重视管理,建立完善的的质量保障机制
图书质量的好坏,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因此必须从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入手,狠抓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图书质量。
一是要要求各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坚持随机抽样审读。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有经验、有水平的审读人员,对出版的和市场上销售的图书内容进行随机抽样审读,对有问题的图书要及时处理并向上报告。
二是要开展集中抽查全社图书质量活动。每年明确一定日期,对全年出版的图书的编校质量进行自查,并根据全年书检结果,按照质量等级排名,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奖惩。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69-02
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是指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在编辑出版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编辑意识主体性的积极、正面的发挥可以促进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在不同程度被消解,不仅影响了编辑人员本身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素质,也对学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试图对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实现学术期刊的健康有序发展。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使其对本职工作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明显下降,逐渐形成只求应付完成分内工作,不求创新、安于现状的心态,逞论学报的建设和发展。
学报的稿源渠道一般有作者主动投稿、编辑主动约稿、策划专题征稿等多种形式,约稿和策划征稿都需要编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性地策划学术选题或研究方向,积极主动与外界联系约征稿件。而现实中,有一些编辑误以为自己依托高校学报这样的高端科研平台,稿件源源不绝,可以无需自己辛苦,坐等稿件上门,至于刊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稿件则不在思考范围之内。满足于已有的期刊发展模式,缺乏策划组稿意识,有什么稿件就用什么稿件,这样一来,难免产生栏目失衡、质量平庸、缺乏创新、毫无特色等弊病,使得学报在学术期刊的市场大潮中丧失竞争力。
主体性的消解还使得编辑对职业素养缺乏重视,一些编辑认为自己只需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即可,对完成的程度则是只要没有差错即可,太高的标准是达不到也无需达到的。因此他们对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进修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这种惰性思维不仅拖累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也从客观上阻碍了学报的发展建设。
是什么原因使得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被日渐消解?笔者认为,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缺失,除了自身素质偏低、观念陈旧外,还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学报边缘化
学报的边缘化主要体现在地位边缘化和管理机制边缘化两个方面。
1.学报的地位边缘化。虽然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深化改革,大部分高校都已将学报编辑部独立出来,但依然还有部分高校延续着旧有的机构设置,这种依附关系混淆了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性质,影响了编辑出版独立权的行使,对学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由于学报早期的办刊宗旨更多地被界定为“展示本校学术科研成果的平台”,即使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报已经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外向办刊宗旨,但以往的固有思维却难以在一时之间改变。一些学报部门虽然获得了独立的部门归属,但在学校内部并未能够引起领导、教师的足够重视,大家仍将其视为“服务性部门”而非“学术性部门”,这种身份的错误定位使得编辑人员在整个高校系统中往往“低人一等”,从根本上打击了编辑的工作热情。
2.管理机制边缘化。由于历史原因,现在部分高校学报的上层管理人员存在由非编辑出版专业人士担任的情况,虽然跨学科的人才配置可能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新的火花,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非专业的上级缺乏编辑工作范围内的专业知识,他们有可能在工作布置上偏离重点,否定普通编辑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些都会导致编辑失去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久而久之,编辑会认为专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不重要,而只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的既定任务。
(二)缺少竞争及激励机制
1.职称晋升难。学报编辑虽然属于出版系统,但在职称的评定上却身处劣势。对学报编辑而言,高校在职称评定上没有自,需要由新闻出版系统评定,但此前却仍需要经由学校推选,也就是说,学报编辑需要经过两道关口方可进入职称评定系统流程中。在学校推举过程中,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以教师系列为主给予较多指标名额,而编辑出版系列则与其他教辅行政系列共同竞争相对较少的名额指标。编辑人员的职称评审条件相比教师系列严苛,与其他教辅系列相比也要更高;在随后进入新闻出版系统的评定时,还需要与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广播电视台的媒体人员共同竞争,在现行的评审条件中,更多的条款适用于社会媒体人员,而以创造学术价值为主的学报编辑人员竞争力相对较弱,尽管编辑人员付出了努力,收获却十分艰辛。学报编辑职称难以评聘,晋升动力不足,难免导致其工作消极懈怠,影响主体性的发挥。
2.经济待遇低。目前,大部分学报的管理运作主要依托学校划拨的经费维持,由于学校对学报没有硬性的管理指标要求,作为学校的边缘部门,在官僚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只要能够按时出刊、不出政治性错误就算完成工作任务,编辑没有绩效工资或经费奖金等经济奖励;而且学报编辑在高校属于教辅系列,与教师、科研系列相比,不仅职称评定待遇低,工资待遇也要低人一等。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奖励机制,编辑只需保证正常出版即可,无需考虑选题策划、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等问题,得过且过的心理滋生蔓延,主体性日渐衰退。
(三)办刊宗旨异化
关于学报的办刊宗旨,历年来学者的探讨颇多,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学报旨在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以此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亦即有学者提出的“办学报就是办学校”。笔者认为,科研成果和学术实力的展示绝不仅仅局限于本校范围,而是要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在符合自身刊物特色的基础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一所院校厚德博学、兼容并包的治学态度,也是符合办刊就是“办学校”的思想的。然而,这一办刊宗旨却往往被曲解“为学校服务”,认为学报应该只刊登或多刊登校内老师的稿件,不管稿件质量如何,甚至连领导的会议讲话和教师的经验报告都可以刊登,学报成了大杂烩,学术质量不断下降,不仅阻断了校外优秀的稿件,甚至校内的好稿件也向外流失,学报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只好不断降低标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编辑彻底失去职业目标。
而与之形成极端对立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学报编辑不满于杯水车薪,试图将学报变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盲目增加刊期、页码,收取高昂版面费,罔顾稿件质量,只图经济效益,把学报引入歧途,连职业素养都丢弃,更何谈主体性。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成为制约学报质量的一大瓶颈,对学报的发展和编辑的成长都有极大的危害,面对这种严峻挑战,高校应从管理体制入手,加强对学报的重视,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树学报的学术品牌和社会影响力。
(一)坚持学术性
学报的本质属性是天然的“学术性”,作为学术型部门,传统的官僚组织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并满足其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解决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消解问题,必须重新建构学报编辑部的学术性管理。首先应明确学报是学校的重要科研部门,不仅肩负着展示学校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任务,同时也是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报从边缘化拉回学校科研力量的中心地位,并从根本上提升编辑人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感。
其次,对于学报的管理组织必须任用学术内行,充分发挥学报编委会的作用,切实按照本校的学术水平来组织稿件,以保证学报的学术质量,充分发挥“展现并提升”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平台作用。同时,专业的管理人员具备与编辑人员同样的知识背景和职业理念,可以更深入切实地思考和建立学习型的编辑组织,通过建立鼓励学习的激励制度,将编辑个人通过共同的职业愿景结合成为团体,增强编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其主体意识,构建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学报编辑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建立奖励机制
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消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利益的失衡。由于历史、观念的原因,学报编辑的身份始终得不到统一的认定,学报编辑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课题申报、科研奖励等方面都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这直接影响了编辑的行为选择。要重建编辑的主体性,学报需要给予学报编辑充分的认可,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一是提高编辑的经济待遇,在收入分配上与教师系列拉平标准,将编辑的工作绩效与待遇挂钩,并积极发挥学报经费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学报效益与经费划拨进行捆绑,以此鼓励编辑工作的创新。二是正确规划编辑的职称评定体系,编辑的职业期待与其行为选择密切相关,学校应为编辑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编辑在职称评定与科研奖励方面享有与教师系列同等的待遇。三是重视编辑个人职业素质的培养,学校要乐于创造条件,积极鼓励编辑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并且对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对编辑的个性化、主观化的观念不是直接否决,而要进行精心培育和充分论证,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编辑规范理念,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和实践智慧。
(三)把好学术质量关
学术质量是学报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源,严把学术质量关是提升学报影响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引导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学报的学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编辑的能力表现,学术质量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价值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利于提高编辑的主体意识。因此,必须严格把握学术稿件的学术水准,加强质量意识,坚持以质取胜。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报的质量,鞭策编辑发挥个人的主体性。
(四)转变个人意识
前文提及,影响编辑意识主体性构建的因素除了外部因素,也有编辑个人的意识问题。要对主体性进行重建,最源头的还是要纠正个人过往的错误观念,转变意识,加强主人翁的心态建设。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意识到编辑基本功的重要。编辑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关注各个领域、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术热点,不仅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更要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的杂家,集贤纳广,精益求精。其次,要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打破以往闭门守旧的陈旧观念,树立开放意识,增强社会意识,培养竞争意识,立足高远,面向世界,建设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我国的学术期刊市场竞争目前日益激烈,学术期刊进入加速转型阶段,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学报编辑作为高校学报发展的主宰者,对提升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以期重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督促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到学报的创新、发展工作中,以使学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下高校学报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金正.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建构编辑主体性的理论尝试[J].中国编辑,2014(1).
[2]范海祥.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再探[J].学理论,2013(28).
推荐访问:编辑 高级 职称论文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五篇】 高级编辑职称论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