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联想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如,幼儿的绘画作品大都是凭借印象进行创作,而认知是印象的主要来源,此时幼儿是没有主观意识的。大部分学者也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师美术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幼师美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记忆与联想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如,幼儿的绘画作品大都是凭借印象进行创作,而认知是印象的主要来源,此时幼儿是没有主观意识的。大部分学者也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过研究,并且给予高度评价,因此,教师可以借鉴儿童画的创作理念,挖掘学生的潜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记忆与想象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影视作品以及图片、视频,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这些场景的现实性,通过记忆与想象结合的方式构思作品。这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就能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激发潜力,逐渐提高创新能力。如,作品《丰收》的画面呈现了一位渔家女孩晒渔网的情景。画家采用装饰、拼接和夸张的手法,采用渔民生活的各种材料,用柴杆和铁丝做草木树叶,用蛋壳做鱼,用沙粒纸铺成沙滩,为观者呈现出渔家女孩善良、勤劳的优秀品质。此作品的创作理念就是记忆与联想的结合。
二、学会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欣赏课程是中职幼师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美术欣赏是其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幼儿的美术作品充满天真和童趣,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大胆、粗放、生动形象等特点,这是成人所缺乏的。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有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一致,主要体现作品的童真。一幅优秀的幼儿作品能够表达幼儿的思想感情,呈现出幼儿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不同的思维特点,这也是幼儿作品评价的主要方面。第二,对艺术性的评价,如线条的力度和连贯性、图形的清晰完整度、画面的合理配置、色彩的搭配以及内容的丰富程度等。因此,在中职幼师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从以上两方面引导学生评价幼儿作品,逐渐提升学生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三、结语
幼师美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
幼儿;
美术教育
一、幼儿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存在一些误区。首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美术学科容易被忽视。其次,部分教师忽视了幼儿与生俱来的天赋与能力。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而是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开发智力与潜能,是提升幼儿审美素养、健全幼儿人格的有效途径。
1.转变观念,树立多元的美术教育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教育理论,是新型的、科学的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让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每名幼儿,深层次地挖掘其潜能。美术是人在幼儿时期最容易接受和学习的学科。3~5岁是人从单一的无意识发展到有意识、能够自我表达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作用于环境的社会性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美术不仅是教幼儿画画,而是通过美术教育的方式营造多样性的环境,挖掘幼儿的多种潜能,将语言训练、逻辑训练、视觉训练、自然观察训练融入课程,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全面激发。
2.践行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第一,注重整体性。每名幼儿的潜在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通过践行多元智能幼儿美术教育,能多角度、深层次地把握幼儿的内在需要。在全面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才能更好地挖掘幼儿多方面的潜能。第二,强调个体差异性。重视培养幼儿的多种思维能力和个体差异性发展,在课堂中减少对作业的限定,提供相应材料与知识背景,让幼儿自主创作。教师要重视创作的过程而非结果,培养幼儿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重视多角度开发性。利用美术学科特有的优势,提升幼儿对美的认知力和表现美的能力,而不是单一、机械地教授美术技巧,让幼儿为了学习美术而学习美术,忽略美本身。培养幼儿的多种感官能力,将多种不同材质的教具搭配使用,使美术与不同种类的感官刺激材料相结合,开发幼儿的辨别与协调能力、观察能力与分类能力,全面激发幼儿的多种感官认知。教师在尽量配合课堂活动的同时,使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多引导、多陪伴、勤提问、细观察。在培养幼儿多维度、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开发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注意力、审美能力,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二、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
1.教学行为的变化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是多元教育的根本前提。在课堂中,教师在平等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对幼儿的影响,成为课堂中的观察者和保护者。如,在完成一幅作品时,幼儿需要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教师只需要创造安静的环境,观察幼儿的行为动作和思维方式,不需要过多干涉幼儿是如何把绳子系在一起的。事实上,大多数幼儿不具备把两根绳子结实系在一起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幼儿锻炼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对幼儿进行语言上的引导,以幼儿为主体、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发展与创造的空间。
2.评价标准的改变
以成人固有的标准衡量、评价幼儿作品,将对幼儿产生不利的影响。相比于结果,教师要更加注重幼儿在创作中思考方式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以及有怎样的收获。如,在完成一幅手工作品时,幼儿努力做出很多不同的形状,但最终没有完全用到,只用了零星几个形状。由于不完整的部分无法使用,作品又不符合大人的审美标准,一些教师就觉得应该给予改正。实际上,幼儿每一次尝试的过程都比结果更珍贵,这样才会帮助幼儿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幼儿正在创作时教师不要随便夸奖,这样会打乱他们创作的思路。当幼儿完成作品时,教师应避免给予过于宽泛、笼统的评价,具体的评价才能让幼儿认识到哪里获得了进步,以后就会有意识地多动脑,创作出具有不同创意的作品。
结语
践行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美术教育不能操之过切、急于求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过程,其影响会在幼儿自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很多人的美术天赋会被逐渐磨灭。在整个美术启蒙教育过程中,保护幼儿的天性,培养其多方面发展,深入挖掘幼儿的潜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幼师美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美术教学
新课改倡导学生使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处在初步形成期,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幼儿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幼儿园开展了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拓展幼儿的绘画经验。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有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认可和使用。我国的教学体系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适应我国国情。在素质教育下,学生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成长变化。不同的学者对教学的方式有不同见解,陶行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还原学习的本貌,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下掌握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就是“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的意义就是为了适应生活的变化,学生经过系统、专业的教育之后能够过上好的生活,教育便是成功的;
学生将来的生活过得不好,便是变坏的教育。教师领悟“生活即教育”的精神后,在组织教学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会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将抽象的、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转换成直观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降低教学的难度[1]。“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命题,陶行知认为人是在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大众的角度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大众学校,生活就是大众接受的唯一教育。在“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下,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文化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2.1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运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将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强调了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健康的教学环境,满足幼儿在美术教学中的多方面发展。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以生活为中心,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借助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捕捉和描述能力,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美术教学内容中要有80%是幼儿熟识的,剩下的20%拓展幼儿的视野,使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2]。
2.2美术材料生活化
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到:“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因素,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物件作为美术材料,将美术与生活物品结合在一起,幼儿观察自己认识的物品,然后模仿着绘画,会增大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例如,在手工课活动中,教师可以教幼儿制作小蜻蜓,手工工具是:雪糕棍、卡纸、双面胶或者胶水等,幼儿看到自己平时扔掉的雪糕棍能够制作出漂亮的小蜻蜓,会产生很大的创作兴趣。幼儿在美术课堂中对生活物品的使用进行思考,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将“废弃物品”作为教学材料,带领幼儿经历变废为宝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向幼儿灌输节约、环保的思想。
2.3美术活动形式生活化
为了使美术教学活动更好的走进幼儿的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美术课外活动,带领幼儿去认识校园中的树木、花草、建筑物和花园中的小动物等等。幼儿的好奇心非常大,教师告诉幼儿树干的颜色,幼儿就会问树叶的颜色。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的融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幼儿对美术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3]。将美术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师走出课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将自己掌握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幼儿,幼儿会听的津津有味。教师也可以问幼儿问题,比如看到校园中的蚂蚁在成群结队的爬行,教师就可以问问幼儿小蚂蚁是在做什么,为幼儿提供一个思考的过程。
3结语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以幼儿身体健康为主,在安全、愉悦的教学环境下为幼儿提供一个学习知识、接触外界的机会。幼儿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需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拓展幼儿的兴趣爱好,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幼儿进入小学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幼儿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感受自然和生活,更好的体验美和表现美,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雄.探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2):3.
幼师美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一、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
美术教育应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幼儿教育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其核心就是艺术启蒙教育,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和自我表达、精神创造的满足,使幼儿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美的人。这将使幼儿终身受益,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美术教育应该尊重和满足每个幼儿的艺术审美需要。幼儿天生喜欢美术,他们很容易对美术活动产生自发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充分认识幼儿美术学习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重视和尊重幼儿的这些差异,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发现、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美术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美术活动中创造的快乐。
二、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较为均衡的能琴、善舞、能画、能说、能讲,且能懂得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的专门人才。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具有较强的绘画能力(简笔画、水粉水彩、油画棒、彩铅画、装饰画等),手工工艺的造型能力(折纸、纸浮雕、立体纸造型、布工、橡皮泥、创意泥等),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实践能力(包括黑板报、海报、美术字、废弃物的利用及环境美化、玩具、教具的制作等),并在此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这些都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功。
三、出色的美术活动组织能力
(一)组织各种形式美术活动的能力
要善于用富于童趣的语言和动作组织美术活动,让幼儿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使他们更加乐于参与活动,更能放松、大胆地表达意愿。如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向幼儿阐明创作意图,可以让绘画内容与幼儿生活关联,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现在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采用的是多渠道的、开放的、动态的美术活动形式,更多的与幼儿的生活、游戏融合在一起。
(二)将美术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教学的能力
结合各种体态语言进行形象生动地讲解和描述,尤其是生动、具体的情景性语言,将美术技能中一些抽象的内在规律转化成贴近幼儿生活的浅显道理,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这里强调的操作并不是幼儿美术具体技巧,也不是最后完成的美术作品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而是强调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在多种感官协调下所获得的体验。对幼儿今后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发展来说,这远比单纯的技巧要重要,并且有意义得多。
(三)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想法和表达能力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幼儿所特有的不受客观世界规则所约束的想象力,使他们具有独特的创造天赋。幼儿美术作品的珍贵之处,恰恰就在于他不受任何条框和规则的限制,不用考虑逻辑和比例,凭他们自己的想象和主观感觉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从幼儿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说,一幅精美的或栩栩如生的作品可能并不比一幅随意的涂鸦更有价值。教师要保护幼儿的这种创造性,既要有发现幼儿创造性的眼光,又要有积极的鼓励行为,用欣赏和发现的眼光来评价。
四、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幼儿园要顺利地开展美术活动,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是很强的,环境的变化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教师应充分考虑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选择地合理布置活动室,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并与日常教学相联系,努力营造一种不是模式化的、具有延续性和目的性的、愉快的、富有情趣的环境氛围,以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充分利用适当的时机,让幼儿感受特定环境的气氛,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美术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机会,让幼儿去感受不同环境的气氛,丰富审美情趣,开阔心胸视野。如在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时,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去参观民间艺术展览、艺术博物馆等,让幼儿在大量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独特的传统艺术作品中穿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创造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博物馆与展览是孩子学习的第二课堂,特殊的氛围、浓郁的特色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会在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有利于充分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提升个人素质。在特殊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东西,有许多是在活动室环境中无法感受到的。也可以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环境中的美。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应力求将美术教育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玩与学的统一。
五、较高的美术文化素养
幼师美术论文范文第5篇
1图画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价值
图画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主要采取幼儿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形式。图画书是早期阅读的良好素材,不仅在“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了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也使幼儿在优秀图画故事书的熏陶下积淀了文学素养。
(1)培养阅读兴趣。由于幼儿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识字不多无法独立阅读文本等特点,使得幼儿阅读素材很有限。而图画书恰好能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识字很少甚至不识字的情况下都能读懂。英国儿童文学研究者史密斯女士在《儿童文学论》“图画书”一章,列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什么是图画书:一个男孩和弟弟坐在一起看《聪明的彼尔》。哥哥对弟弟说:“脱米,你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只要挨页儿翻,看画就能明白故事。”③这个例子在解释什么是图画书的同时也暗含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图画书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幼儿可以在没有成人引导的情况下自觉阅读图画书。若再有教师积极合理的引导,幼儿的阅读兴趣便可得到很好的培养。
(2)培养表达能力。图画书在本质上是一本故事书,幼儿教师可以在给幼儿讲述故事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这是一个母鸡萝丝悠然自得散步狐狸在后对其虎视眈眈但最终没能得逞反倒吃尽苦头的故事。幼儿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故事,然后带领幼儿一起看图说故事,最后在幼儿能讲述故事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活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图画书的喜剧色彩给幼儿带来了快乐,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的故事讲述与表演这不仅加深了幼儿的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文学素养。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不仅可以叙事,更重要的是可以包含‘示意’的性质,许多文字难以表达的意境,却可以运用画面的颜色、风格、整体感受来完整表达。因此,图画书可以蕴含哲学、心理学和世界观。”④幼儿教师要把图画书丰富的内涵展示给幼儿,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图画书意境的感知;
二是对图画故事的创编。以应彩云老师执教的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首先,伴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应老师深情朗诵故事,同时展示丰富的肢体语言,然后在幼儿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上和幼儿一起讲故事,以表演故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的创编。
2图画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图画书以美术活动为主的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画面欣赏、模仿绘画、自由绘画、自制图画书等,这既传递了美术知识又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美术创造能力。然而,无论是画面欣赏、模仿绘画、自由绘画还是自制图画书这一切都贯穿于图画故事当中,所以这又有别于一般的幼儿美术教学。
(1)传递美术知识。不同的图画书画面创作使用的媒材、线条、形状、颜色、大小、比例、构图、明暗、透视法则等因绘画者创作风格的不同而各有千秋。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看完图画书之后再回顾画面,说说母鸡SocialScienceTheory社科学论萝丝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构成,狐狸是什么样子的,又有哪些颜色构成,整个图画书都有哪些颜色,哪些颜色出现的最多?同时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幼儿在这个洒满阳光的喜剧中了解了图画的颜色、线条、大小、比例、构图等。另外,也可以比较两本画面创作风格差异较大的图画书,这样可以在对比中巩固幼儿所学美术知识。
(2)培养审美能力。“儿童与生俱来地具有着感受形式美的潜在能力和可能性”,⑤而这种审美潜能和可能性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唤醒。教师可以利用画面角色所传达的美术讯息与整本图画书所传达的美术讯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是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分析母鸡萝丝与狐狸的美术形象。作者把“母鸡萝丝画的既像剪纸,又像刺绣或是毛衣上的图案。”⑥就这么一个形象幼儿肯定不陌生,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母鸡萝丝像什么,在增加幼儿美术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艺术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自由发言来发现这只倒霉狐狸的狡猾与贪婪。在分析、欣赏了画面角色所传达的美术讯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整本图画书所传达的美术讯息。
(3)培养美术创造能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画书对幼儿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可采用:模仿绘画、自由绘画、自制图画书等方式。在以上课时中教师已经带领幼儿对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进行了欣赏,通过欣赏可以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模仿绘画母鸡萝丝和狐狸,或者让幼儿画他们想象中的母鸡萝丝和狐狸,并对其作品予以肯定。另外,由于图画书自身的故事性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画笔扩写故事,如果母鸡萝丝在穿过篱笆后没有立刻回去,狐狸也逃脱了蜜蜂的追逐,那母鸡萝丝还有可能去哪里,狐狸又会有何遭遇;
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制作名为《某某某去散步》图画书。
3图画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图画书是图文结合共同叙事,这一显而易见的特点使得大多数人只发现了图画书中的语言、美术教育元素而忽视其潜在的教育元素,即图画书也可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中去。在以音乐活动为主的学习中图画书可以为幼儿传递音乐知识,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1)传递音乐知识。图画书中的人物不是静止不动的,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也在不断地运动,这种动作暗含着韵律的美感,音乐的出场就水到渠成了。首先,教师展示各种乐器,让幼儿认识碰铃、小鼓、木鱼、双向筒、沙球等乐器,告诉幼儿不同乐器音色不同,然后用适合的乐器适当的力度、音高、节奏和速度奏出狐狸和母鸡萝丝运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在这场寓教于乐的声音模仿演奏中,幼儿不仅认识了一些乐器而且在实践中学会了使用简单的乐器,同时乐器的使用为幼儿提供了对音乐要素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推荐访问:幼师 美术 论文 幼师美术论文【五篇】 幼师美术论文(精选5篇) 幼儿教师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