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关键词: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实践教学Abstract:trainingpracticebase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teachingresea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总结【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训练;
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
Abstract: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 corpus is a key project of teaching reform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pla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the total under the topic of corpus. Since January 2011 the total task start later, in June 2011 to May 2012 to form the course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 corpus study, forms through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ining course; Practice base; The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1.专业基本情况
据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已达540所(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在校生22万余人。这些数据表明该专业是在市场需求下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22个省53所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学校的建设情况差异很大,校内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的比较好的主要是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和以建筑类为主的高职院校,而对于其他高职院校开办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30%的左右的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不能满足专业的需要,不能完成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个别院校根本不具备实训基地,也不开设实训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2.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对国家高职示范校及骨干校的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其结果基本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如下。
普通教育内容:
思想与道德教育;
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外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
体育等。
专业教育内容:
(1)专业基础理论: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
测量、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2)专业实践训练:工种实训、建筑材料检测、测量实训;
施工图会审、招投标与合同、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资料管理。
拓展教育内容:
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就业专门化需求而设置,主要涉及部分土建工种操作实训、建筑结构设计实训、建筑节能施工和特殊构造实训等内容。
在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专业实践训练内容开设的较少,而拓展教育内容基本不开设。
3.课程训练(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实训基地现状
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子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中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及测量四门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建材、力学这两门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比较好,基本能够满足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而测量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稍显薄弱,识图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课程的特点各个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差异较大。
二、调研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建筑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最多,分布地域广,主要从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建设任务量仍然逐年递增,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仍将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业仍有400万技术人员的缺口,尤其是基层技术应用与管理岗位的缺口占很大比重。鉴于以上形势,各高职院校争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各学校课程实训及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差异的原因
通过对全国高职建筑类院校和非建筑类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尤其是近5年内新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各院校间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差异很大。分析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和场地短缺
高职建筑类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上都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开设时间长,有历史积累也比较受重视,尤其是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大。而非建筑类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般不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从资金上和场地上都得不到满足,因此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
(2)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
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由于是根据市场需求仓促上马的专业,在师资配备上不尽合理,一方面是原有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老师和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有很多学校采用临时外聘的方法解决教师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内涵建设上的缺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上都存在偏差。
(3)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经验
由于一部分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和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欠账较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较少,这也是制约这些院校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因之一。
三、思考建议
面对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某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师资结构、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投入等),将会严重影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会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施工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原材料作为建筑的生命力所在,其质量状况直接决定工程的建设收益,对材料进行检测试验,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目前房屋建筑工程原材料的实际检验过程中,检测结果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误。因此房屋建筑工程中原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尤为重要。
一、检测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十五年---二十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作到有的放矢。
1、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企业对质量意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资料过关即可,并且检测机构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企业的委托,因此在检测与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这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机构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机构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机构。
2、检测机构的实际运行效果不尽如人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检测质量控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我国的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机构,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从规模到数量都经历了惊人的改变。但由于检测机构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加上固定资产投入有限,一些检测设备过于简陋,导致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检测机构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存在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检测机构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数量上虽然可观,但是检测质量却令人堪忧。
3、我国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许多的检测技术人员虽然经过了培训,但未能对检测相关规范和评定标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加之实际经验不足,在检测过程中分不清外界因素干扰,出现漏检、误检甚至错检的情况,使最终的结果不真实。建筑工程原材料检测试验,除了依靠先进的设备,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最终结果的重要方面。
二、如何做好检测工作
1、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系统管理
对检测机构全面实施检测远程监控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检测远程监控,建立专人值班制度,通过监管平台从视频和检测数据两方面对检测机构进行网上监管,实时、随机检查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促进检测机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总站监管平台,实现对本地区检测机构的动态监管;实施检测数据结果与质量监督部门联通工作。将各工程的检测数据结果及时传递给质量监督部门,各检测机构将自觉接受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数据检查。
2、加强对试验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试验检测设备的使用,直接影响现场采集的数据的准确程度,检测机构须按标准规范的要求配置检测工作所需的试验设备和相关器具,并建立统一的计量设备台帐和设备检定周期表,严抓设备检修和检定核准工作,务必使检测所需的设备运转状态良好并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这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不可麻痹大意。
3、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业务培训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检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检测技术培训,在取得上岗证之后方可从事检测工作。为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还要抓三项工作:一是搞好传帮带。在检测人员技能培训中,让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的“老”员工带领新员工、年轻员工钻技术、学业务,帮助他们尽快成才,并将传帮带工作作为对“老”员工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二是结合技术攻关开展培训。技能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技术水平,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建筑施工实际,特别是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运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定质量检测技术攻关课题,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成立攻关小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检验和提升年轻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
三是加强对检测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廉洁自律、职业操守的诚信教育,采取检测人员廉洁自律公开承诺、外检工作回访书、定期电话回访等措施,避免非技术因素干扰最后的检测结果。
4、严格按照检测规范和检测程序进行操作
对于建筑原材料检测,国家对于大部分的建筑原材料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对于具体检测流程也有较为清晰的规定。检测人员使用的检测方法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方法必须操作方便、科学可靠。为了实现最终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是保证这一结果实现的前提。
5、大力推行见证取样制度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施工现场必须对水泥、混凝土试块、混凝土外加剂、砌筑砂浆试块、结构用钢材及焊接或机械连接件、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等试验进行见证取样。见证取样和送检的项数,不得少于试验总数的30%,重要工程和重要部位可以增加次数,送检试样在施工中随机抽取,不得另外进行。
当明确了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和检测部位后,合理选择抽样数量是经济科学评判构件质量的关键。基本原则是按相关标准要求抽取构件。抽取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构件具有代表性。
综上所述,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材料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建筑企业提升建筑质量的关键措施。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努力学习,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水平,提升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超理、李万红,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 实践教学 现状 对策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下的的课程评价标准已成为困扰和扼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瓶颈[1]。因此重塑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关于建筑材料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也早已展开[2,3]。在德国,由于其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各种实践类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已较为成熟、完善。而在国内,笔者在诸多高校调研后发现,实践类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应用中,但建筑材料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还处于理论考核占60%,实践考核占40%的阶段,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完全由期末的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的成绩,这种笼统的考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太大的促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有效的处理工程实际中有关材料方面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建筑材料课程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
建筑材料课是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主要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组成、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强调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的高职高专“建筑材料”更是侧重于学习建筑工程用各种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和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4,5],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针对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岗位的核心课程之一。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重点,实践教学包括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两部分,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材料检测技能和材料质量鉴别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中强化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炼。包括安全教育、质量意识强化、突发事件应对、各工种之间的协作,能将实际所学的建筑材料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等。
二、当前建筑材料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笔者从对历年来毕业生的回访情况和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大三顶岗实践答辩情况发现:好多毕业生懂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但却并不能将实际所学的建筑材料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他们不会正确取样、不会检测、不会判别更不会合理应用,也不能做到正确储存材料。
1.注重试验过程考核,忽视现场应用考核
建筑材料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告诉学生材料的检测实验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试验材料,由学生亲手操作试验仪器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来试验,这样学生就清晰的记住了试验过程,但前期的材料的现场取样和后期的材料质量事故分析做的不足。而在真正的实际施工中,材料的试验过程往往是由质检站来完成,而材料员、施工员们的主要工作做的还是材料的取样送检和合理应用,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际应用时感觉到关于材料的知识似懂很多但却不会用到实际中。
在施工现场材料堆放,贮存的方面,同样存在不正确的做法,目前在教学中在讲到每一种材料的时候,教师会告诉学生贮存和堆放的注意事项,没在现场干过的学生往往学了就忘,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场地狭小经常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材料堆放形式,这些细节忽视后会给以后材料使用中带来很大的不便,造成材料浪费甚至由于错用材料而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如果能有一个仿施工现场的材料场地,让学生在试验前从材料料堆上自己按规定要求取样、标记,按要求贮存,那就能真正培养学生现场处理有关材料方面问题的能力了。
2试验项目的开出率不高,考核难
目前我校建筑材料实训室开出的项目主要有水泥的强度、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砂子堆积密度和筛分析试验,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测定等试验,总体开出率并不高,像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防水卷材的相关试验,以及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性等常用材料的性能检测都无法开出,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试验大都所需时间长,两节课学生无法完成,指导实训的老师较少,各班级实训时间冲突大,关于这些实训项目的考核就没法进行,如果能建立开放性的试验室,有专职试验老师指导,学生可以根据时间预约试验,试验项目就能多开出,学生实训的机会也会增多。
3.施工现场教学考核实施难
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是为实际项目服务的,由于受到工程施工进度、时间、地点和交通的限制,学生很难在恰当的时间进入现场学习,而且现场与课程的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有限的工地学习完全满足不了课程的教学要求,现场教学考核就没法实现。
4.考评体系不完善
目前建筑材料实践教学的考评主要从试验过程和试验报告两方面进行考核,由于我院建工类学生每班学生人数较多,试验时每组成员较多,这就使有些学生在试验时插不上手,不爱动手的学生更容易在其中浑水摸鱼,蒙混过关,试验结束后互相抄袭试验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一定能全面提高。如果制定一套严格的考评体系,从实验准备、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处理、试验场地清理、团队协作等多方面全面考核,课程结束后随机抽考学生,或者让学生互评,自评,严格的考评体系必将促进学生试验时认真完成,相互协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提高建筑材料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1.研究制定一套严格、完善的考评体系,
在沿用建材材料课程理论和实践双向考核的基础上,将原有建筑材料课程“理论实践四六分”(理论考核占60%,实践考核占40%)的考核方式调整为“理论实践五五分”(理论考核占50%,实践考核占50%),而实践考核从鉴别材料、材料取样、实验准备、试验过
程、试验结果处理、试验场地清理、材料贮存、团队协作等多方面全面考核,课程结束后随机抽考学生,在学生互评,自评的基础上给出教师评价意见,让学生明确只有真正学会了才能通过考核。从教学目标而言,学生通过了考评其必然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达到零距离上岗。该考评体系大致指标构成、所占分值及考核场所如下:
2.编写教材《建筑材料综合实训指导书》
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关于建筑材料的检测推行了好多项新的标准,而我校所用的建筑材料实训指导书是按原有旧标准编制的,已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也与该研究的考评体系不一致,结合目前建材实训室能开出的实训项目和即将要开出的实训项目编写教材《建筑材料综合实训指导书》,书中应涵盖实训任务、实训过程指导、实训总结考评等内容,便于学生在实训时参考和课后总结学习。
3.设置开放性实训室
有些实验及考核不能在2节课内完成。如:水泥的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的检测需要较长的测定时间,则可采用开放实验室,学生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这样既保证了重点知识的学习,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完整性。同时开放实验室,也为师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与平台。
4.进行综合仿真实训:
综合实训模拟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从材料的进场、验收,取样和送样检测的工作过程和检测单位对送检材料的检测的工作过程的仿真训练。如施工方:水泥材料进场水泥的验收水泥取样水泥送检;
检测方:水泥取样水泥细度检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水泥胶砂标准件制作水泥抗折、抗压强度检测等的工作全过程。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使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岗位的工作有基本的认识与实践。
总之,建筑材料实践教学改革是将建筑材料实践教学划分为实验检测、现场应用及考核评价三大模块,按照先开展理论教学,再开展实验教学,最后向施工现场教学推进,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建筑材料实践教学重实验过程,轻材料取样和实际应用的模式[6]。通过实验检测部分培养学生分析检测常用建筑材料的能力,通过现场应用及考评模块使学生学会在施工现场如何取样,如何堆放储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真正地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兰芳,高校建筑材料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研究[J] 《山西建筑》 2010年6月 第16期
[2]杨玉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初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年11月21
[3]穆忠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西安航空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05期
[4]吴丽琴;
付春松;
新时代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S1期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测量》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课时少而教学任务重这一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删减有些过时不用的章节,让学生自学或进行大概讲解;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打破常规,采用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动手,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测量仪器更新快这一问题,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发展动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条件,让学生尽量多参与实践操作。
针对建筑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经过几年的测量教学实践,随着教材内容、测绘技术、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笔者就目前测量教学情况得出几点体会,并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
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测量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测量技术及原理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增多,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减少,而测量学发展速度更快,新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不断产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来完成测量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一般了解和选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本着“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测绘新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水平角观测中重点介绍DJ6经纬仪的使用;删减测量误差传播率、测绘地形图的部分内容。选择那些在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同时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在施工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则进行简单介绍,不安排实验;对教材上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内容则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2.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构成了该课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课程强调测量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将所学测量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在实践课中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测量基本工作、小地区控制测量及计算点位坐标的能力,初步测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运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高程传递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教学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应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课、自学、讨论、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方式有课堂讲授、习题课、演示课、实训等,各种教学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种教学方式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针对测量课时少、教学信息量相对增加的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测量教学的要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现场模拟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着。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学,这就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黑板、挂图、仪器并用的教学手段来讲解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使用,学生理解接受快,而且汲取的知识信息量大;对于图表多、计算公式多的情况可结合挂图、投影仪;对放样部分,可结合实际工程,有机会带学生现场参观实际放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多种教学手法,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授课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上,应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为主。
(1)实物教学——通过对实物的讲解,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构造”时,采用这种方法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演示教学——《建筑工程测量》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仪器使用教学,采用演示教学的方法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就现场演示仪器的操作方法。
(3)现场教学——在讲授“施工测量”时,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现场讲授施工测量方法,这也体现了教学与生产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4)生产实践教学——通过生产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参加实际的测量生产任务,有助于学生测量技能的提高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建筑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测量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应安排一周的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根据测量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三、测量教学仪器与场地
测绘仪器更新较快,性能不断提高。但各校的测量教学仪器基本上还是“老三仪”(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由于测绘仪器发展较快,目前这些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相当少,不适合市场的需要,部分仪器需要更新。例如在高差测量:水准仪由DS3微倾式水准仪向自动安平水准仪发展;距离测量由原先的钢尺量距向光电测距仪发展。因此,各校应加大测量仪器设备的更新,让学生及时掌握先进仪器的发展动向,了解有关的操作。
测量实验应有一个典型的实习场地,地形比较丰富,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校实习场地不固定,由教师临时决定,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
四、课程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操作、平时三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30%、20%。
在理论考核中,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还增加了一些实践操作内容。
操作技能考核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关系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对测量仪器构造的了解、对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常规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以及观测成果的计算等,而且要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以考核学生对施工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测量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发展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综合培养,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晓平.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
检测实验室;
管理;
探究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概述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在建筑工程中是主要承担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科学、高效的检测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人们生活或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做好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会从根本上保证检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样品的管理、试验数据的管理、报告单的管理。其他必须的辅助功能有:工程管理、员工管理、试验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数据安全性管理。
2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科学管理方法探究
2.1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需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档案管理工作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和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科学规定人员培训、考核和技术档案管理要求,以提高全实验室人员职业道德、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培训的范围主要包括实验室内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的。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和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培训。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化知识,质量监督和管理,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检测专业知识,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新标准宣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主要包括样品制备、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标准物质的使用、各检测项目测试方法及操技能作等.培训方法有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两种形式,一是提倡实验室内部以老带新、二是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培训人员的申请、审批、记录各科室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上报培训需求,由总工室汇总后交质量负责人编制年度(或临时)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总工室组织实施;
参加培训人员于培训结束后应及时填写《员工培训成绩登记表》,经科室主任和实验室主任签署意见后,交办公室归档;
(2)工作人员业务考核。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由实验室主任主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职工评定晋升技术职称、聘任职务以及年度奖惩的依据。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检测项目持证上岗考核,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和实验室组织的各类检测项目持证上岗考核,所有检测岗位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证由实验室统一制作,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所在科室、上岗项目(或岗位)等,并加盖实验室公章。上岗项目为经考核合格、当前实际承担的检测项目。实验室上岗证发放情况应留下记录,考核合格证书及上岗证的复印件应进入各人技术业绩档案;
(3)技术人员业绩档案记录和管理。实验室为每位业务人员建立技术业绩档案,定期收集有关记录,保证技术业绩档案的完整、有效、保密。技术业绩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人员相关情况发生变化时,技术业绩档案应及时有所反映。技术业绩档案由办公室保管,技术业绩档案查阅实行审批制度,经实验室主任批准方可查阅。
2.2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需要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管理评审的目的是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并满足客户的要求。建筑材料检测实验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组织临时管理评审:(1)机构发生变动、资源和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时;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客户对检测质量的投诉连续发生时;
(3)法律、法规、认可标准发生重大修改时;
(4)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内部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建筑材料检测实验管理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评审目的、依据和内容、参加评审人员、评审时间安排、有关评审准备工作要求等。建筑材料检测实验评审会议前3天由质量负责人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收集评审资料,并将有关评审文件发至参加评审人员。评审会议由实验室主任主持,一般要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不定期评审由组织者决定参加人员。参加评审人员应进行适当分工,评审方式为召开评审会议和查阅有关资料,按评审计划及评审内容逐项评审,展开分析、讨论并对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作出评价,确定改进目标,对存在或潜在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评审组应对评审情况进行记录,并对评审内容做出评价,由质量负责人编制评审报告。
评审结束后,质量负责人根据需修正和调整的内容,指定相关科室或人员按程序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修订,负责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在约定的时间内实施,并对其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验证。评审结果应输入本实验室策划系统,作为制定下半年度工作目的、目标和活动计划的依据之一。
2.3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需做好实验室科学管理程序的制定工作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管理程序制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实验室内务管理,保证实验室环境条件和设施便于检测工作正常运行,并符合有关安全、健康、环保的要求。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内务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经常打扫、整理实验室,保持地面、桌面、仪器设备表面的整洁和各种仪器、设备、器皿的有序放置。实验操作时,应着工作服。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不准放置与实验无关的杂物,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实验室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且布局合理、取用方便,各检测科室负责水、电、气、暖、消防器材等各种设施的日常性检查,实验后及时切断设备的水、电、气源。下班前应检查实验室门窗是否关闭。外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确因工作需要应经实验室主任批准由本实验室人员陪同方可进入。为保证实验室相邻区域之间不产生不利影响,实验室布局上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检测场所有进行修理、改造、装饰等要求时,由各检测科室提出相应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行政科组织施工,检测业务科室做好协助工作;
(2)检测实验室危险品需做好管理。实验室的危险品的申购、领用按程序和规程执行。各检测科室应对领用的危险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危险品试剂不能放在敞开式实验架上,应置于隔离室或隔离柜内。剧必须保存于保险柜内,两人共管。保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各级各类检验人员要熟悉危险物品的种类,使用操作方法及保管贮存措施,熟悉各种意外伤害的处理和中毒解救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3 结语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保证建材检测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可靠性,充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本文对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保证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等。
【参考文献】
[1]李小娟,王建军.潘力伟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及控制管理对策[J].天津建设科技,2009
[2]张华夏,陈超核,陈奕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