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高三数学复习资料【五篇】

时间:2024-03-06 1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实行新课改以后,一进入高三,数学课就直接进入了复习阶段,复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复习策略有直接的关系。带了五届高三,面对普通中学的学生特点,笔者归纳了如下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一、教师应对高考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三数学复习资料【五篇】,供大家参考。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五篇】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三数学;
方法;
策略

实行新课改以后,一进入高三,数学课就直接进入了复习阶段,复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复习策略有直接的关系。带了五届高三,面对普通中学的学生特点,笔者归纳了如下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

一、教师应对高考的命题特点作出详尽的分析

尤其是06年陕西省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题,对比分析这五年的高考题,找出命题规律,并找出哪些方面是一成不变的,哪些是做了微调的?比如解答题考察的知识,一直都是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分布、数列、圆锥曲线、解析式含参的导数。应用选择题的前两题一直考察的都是集合运算和复数运算。最后一题始终都是考查能力的开放性试题。做了微调的如2008年约束条件含参的线性规划,2009年改成目标函数含参的线性规划,2006年求三角函数取最大值时,x的取值集合,2007年改成三角函数取最小值时x的取值集合。并且亲自“试水”,通过自己动手做高考试题来感受试题难度,不让高考复习走入“偏”“难”“怪”的圈子,使高考复习更高效,更有意义。

二、选择合适的高考复习资料

现在的高考复习资料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仔细研究质量良莠不齐。有些资料依然有大量的老题旧题,有些资料的内容与教材严重不符。如在有些资料中仍热出现夹角公式,反三角函数,椭圆以及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等相关的题目。这样的资料是不能选给学生的,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内容不可能作为高考题目出现,我们又何必大作无用功呢?

三、正确使用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复习资料固然有它的好处,比如它将学生学过的八本书浓缩为一本,使用、携带更方便了,而且它将知识点归纳的很清楚,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并且配有大量习题,省去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但是必须注意:

第一,应该学生自己做的他们必须亲自动手。如知识点的归纳小结,知识结构的划分。毕竟“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亲自动手可将知识间的关联搞清楚,复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就是所配习题的合理使用。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难点,可复习资料在习题设置上并不是很关注这些。比如,复习集合内容时会出现求解时用到大量导数知识。复习三角函数出现了必须使用均值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才能解决的题目。我们要是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则会让这些“异类”冲淡主题,使复习失去针对性。

第三,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复习资料。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拿着亲戚、朋友、哥哥姐姐用过的很久以前的资料来问问题。而对于这种资料中的题目大多解题方法陈旧,单一,存在偏题怪题,每当此时,对于这些,心知肚明的教师还会出于维护自己教师自尊的本能也硬着头皮讲解,这也是不可取得。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有勇气对这样的题目说:“不”,同时也让学生对于这种资料说:“不”。

四、重视复习中的“热剩饭”

贪多求全是高考复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出现的心态。复习过的内容总想着学生跟自己一样复习过了就一定掌握了,可一经考试那种失望溢于言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教学时,可以抽出零散的时间。让学生默写常用公式,常用的解题思想方法。比如:公式最多的三角函数、向量数量积、圆锥曲线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等等都可以作为检查的对象。对于一些解题思想的检查,比如:累加法、累积法求通项公式,可以在默写公式的同时将这些思想归纳成小题让学生完成。如:递推式an+1-an=f(n),an+1an=an (a为常数) 的数列求通项公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将f(n)变成常数,关于n的一次式或指数式;
将an 中的a取不同的常数v让学生解答。再如想要考查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借助求∫a-af(x)dx的值,使f(x)取不同的奇函数,这样经常性不定期的热剩饭会使学生在考试中因为公式遗忘而丢分的情况不再出现。

五、认真解读考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教师认真解读考纲,尤其是对考纲中涉及的如:了解、掌握、应用、熟练应用等“字眼”对应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复习中的无的放矢,面面俱到,举重若轻情况的出现。

六、重视课本内容和课本例题解题思想

高考试题大多来源课本但高于课本,而且很多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其影子。比如近两年连续出现的余弦定理,三垂线定理的证明,证明过程很简单但不重视课本也就无法得分。

七、关注高考前沿信息

每年在三月份组织的高考专家报告会,尽管老师们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但还是能从中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今年高考专家报告会的焦和平老师讲到阅卷速度最快12000份∕天。这个速度的确是平常人无法想象的,阅卷的快速度,必然对学生的书写“工整、规范”提出了要求,不工整、不规范肯定要吃亏的。再就是对于合格试卷的评判标准,允许误差在两分。全对的满分,半错半对的,比如结果错误的按标准给10分,若给成了8分也算合格试卷。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它要求学生会做的一定要做对。我们体会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解题准确性就更应该关注了。何喜安老师举的事例,平时学习一般的同学就因为关注高考题中的易中题,考出了高于数学联赛一等奖同学的成绩。这一活生生的事例更让我们清楚高考要得高分抓基础题尤其关键。

教师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影响着学生的高考得分。只要我们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合我们学生的复习策略,一定会有最好的结果。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第2篇

一、利用数据趋势图,突出主干知识,优化复习内容,培养学生重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新教材跟旧教材相比,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按专题来进行内容的编排,同一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可能会散落在必修和选修中。由于知识的零散和横向联系的断裂,这对高三的文科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要在短短一年内把考纲规定的内容全部复习,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迅速提高学科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学生成绩,就必须整合知识、理清基本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化繁化简,抓住考查的主干知识。在复习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中,我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设立一个独立的小专题进行复习,并且一开始就利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趋势”曲线图,对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整合:

设问: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请分别指出:“A—B、C—D、D—E、E—F、F—G、G—H、H—I、I—J、J—K所反映的阶段特征、主要原因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学生通过分析图示和结合书本知识,通过动态趋势图,学生不仅形象地抓住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A—B是兴起阶段、C—D是初步发展阶段、D—E是黄金时期、E—F是、F—G是快速发展、G—H是严重摧残、H—I是日渐萎缩、I—J、J—K是重获新生,而且将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相关的经济史(如小农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政治史(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等)和文化史(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的相关原因和影响方面的要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既掌握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又系统地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的主干知识,而且还可以提升能力,构建通史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二、利用数据表格图表,培养学生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能力,形成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在新高考之下,广东历史的有些试题是课本所没有明确提到,而且又是必考的内容。如史学方法、史学理论和史学常识等。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素包括: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等。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能够识记,但是对于历史学的一些基本要素却不甚了解。例如:史学研究方法有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但是很多高三文科生虽然学习历史多年,不知其义的大有人在。在课前的习题中,我曾布置了这样一道习题:

例题: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高三(1)班的总人数是45人,正确人数是10人,正确率22.2%。在复习过程中,我利用这一道习题,使学生明白了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等史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概念。问题形成是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一些问题;
史料收集是指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不同形式的历史原材料;
史料整理是指对收集的史料按一定的类别进行分类;
历史解释对历史原材料的解析、阐释。

三、利用数据型材料,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审题能力

2011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读懂材料,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高考复习中尤其重要。在复习中我采用了2009年高考广东单科一道选择题: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B.3个 C.2.6个 D.0.55个

这道题的正确率很低,很多学生做这一题时读不懂材料,不明白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什么。其实这道题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四个时间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四个阶段: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和阶段特征分别是:19世纪60、70年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即1875-189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甲午战后到辛亥革命前(即1896-1911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到一战前(即1912-1913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战期间(即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春天。根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可以推断题目中的四个时间段相对应的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应该依次是:0.55个、2.6个、3个和4.6个。

在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11题再次出现类似的题目: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A. 2 B. 31 C. 73 D. 193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解答此类材料解析题,除了要求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把历史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起来解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据(数字表格、 饼状图、 拄状图 、曲线图等)的分析归纳和整体把握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总结历史事件的意义。要引导学生解答此类试题时:一是将图表数据内容转换成文字表述;
二是分析数据所反映的背后信息,回归课本知识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三是采用动态回答,多用“越来越……”“从……到……” “逐渐减少” 等等词语表述。

第四,利用数据材料,培养学生的史地结合、政史结合、文史结合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复习过程中,我利用下面的一曲线图:右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X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
理科数学试题;
课本;
巧妙对接;
复习建议

G633.6

正文:

由于采用全国卷命题省份越来越多,全国1卷的省份更是越来越多,这也崭露了全国统一命题的趋势,故对今年全国1卷试题的研究尤为重要。下面以今年全国1卷数学理科试题第20题解析几何题与课本习题的巧妙对接,巧探暗藏高考命题的趋势。让我们更好地进行高三复习。在这里,我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它对我们高三老师教学有些许帮助。

一、2016年全国1卷理科试题的第20题(1)问

二、探与课本习题的巧妙对接

三、与课本习题的对接------求曲线(轨迹)方程

四、巧探高考命题趋势及高三复习的建议

囊陨侠砜平馕黾负蔚母呖继庥肟伪镜那擅疃越友芯靠芍,其暗藏高考命题趋势。是以课本中的知识为基础,以课本中一些重要例题和习题为高考命题的背景和源头,并进行不断地翻新、改装、创新。据此对高三复习教学提出了一点建议。

1.在高三复习时,一定要夯实基础,抓住课本,落实基础知识,研究课本中的重要例题和习题,找到高考命题的切入点,这也就是我们教学复习的切入点和重点。尤其在教材中反复出现的一类或几类重要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例如课本高中数学选修2-1第41页例3(椭圆)及第55页的探究问题(双曲线);
第47页例6(椭圆)及59页的例5(双曲线)是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
等等。

2.切忌放弃课本,只用课外复习资料和其他资料复习。因我们的命题专家不会用我们手中的复习资料进行命题,而且复习资料成百上千,也没法用呀。他们会用我们手中的课本是完全可以,故我们教师和备课组长要花大力气研究教材,捕捉、探测高考命题方向、趋势,准确地把握高考命题动向,更有效地进行高三教学复习。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 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数控无纸化理考试考试 考试通过率

重庆市劳动局技能鉴定中心针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数控技术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及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了网络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和仿真考试的技能鉴定模式特色的人才培养途径。该技能鉴定模式的推行、通过直接影响到数控专业的毕业率,甚至影响到学校数控专业的招生情况,提高考试通过率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国家题库中任意抽取题目分派到各个学生机中进行考试,考试系统通过网络自动收卷自动评分的新型考试形式。其具有实现学习、管理自动化,节约考试成本,标准统一,高效率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得到广泛应用。

如何提高网络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的通过率呢?各个学校都制定了不少措施,也有很多很好的经验,作为长安技校主管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和仿真考试技能鉴定工作者,我现就我校如何提高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通过率的工作历程与中职教育战线的同仁共勉。

长安技校是部级重点技校,是重庆市第一批实行网络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和仿真考试的技能鉴定模式的学校之一,从2009年9月至今,经历许多坎坎坷坷,经过我校教师的共同努力,考试一次性考试通过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走上正轨。下面是我校提高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通过率的历程。

2009年9月,我校建立了50个考点的网络考试工作站。并于2009年10月20日145名学生的数控中级车工技能鉴定,第一次参加网络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和仿真考试。10月29日考试成绩在数控技能网上公布,考试成绩让我们很吃惊,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仅6人考试及格,最高分68分,最低分15分。我们立即组织召开了数控鉴定工作专题教研活动,分析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知识面广,没有任何考试复习资料,学生各自一套题基本无法抄袭等特点,严格要求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复习,并要求数控方向的教师参加学生模拟理论考试,记录各个知识点,理解领会,再传授给学生。

同年11月,我们组织了补考,考试通过率35%左右,我们很不满意。学生考了两次都不及格,有的同学就失去了信心。于是,我们再次召开专题教研活动,一方面树立学生自信心,另一方面多安排模拟考试,并要求数控方向的教师参加学生模拟理论考试,记录各种题型,将各个数控教师收集整理的题组成理论复习资料,并不断增加新出现的题型,以此进行复习。

2010年3月底的技能鉴定考试,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在60%左右,最高分76分。虽然通过率有所提高,但最高分数和通过率都不高,不符合数控教学的要求。由于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没有下发复习资料和答案,知识面广,各个数控教师根据自己的答案复习,教师水平层次不同,答题的正确性不高。我们再次组织相关教师教研活动,这次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提高最高分数线,组织各科教师一起分析题意,正确完成资料上的题,完善复习资料,印发给学生,组织复习。

2011年4月的技能鉴定考试,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通过率达到了80%左右,最高分91分。我们再次分析,最高分数线肯定了我们复习资料上的题的正确性,但是,80%的通过率仍然让我们不很满意,一方面说明我们资料的完整性还有待增强,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复习资料单靠短时间的记背是不行的。我们分析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多次长时间地复习才能提高一次性通过率。于是我们组织各个学科带头人对数控复习资料进行分类,根据学科类别大致分为: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数控机床和数控维修、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计算机CAD与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钳工工艺与制造、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并要求各个学科将这些各类题型“三体现”,即: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
体现在平时的作业中;
体现在平时的考试中。让学生从开始学习就积累知识,为毕业的技能鉴定打好基础。

2011年10月的技能鉴定考试,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通过率已经达到90%以上,最高分93分,基本达到我们较为满意的结果。由于国家题库知识题不断补充,数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将有新的变化和更新,我们会继续努力。

三年来我校完成网络数控技能鉴定共计946人次,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从一次性通过率不到10%到现在通过率90%左右,从前期的茫然甚至无助到中期的单纯整理资料,以及现在系统的完善资料的同时,细分学科,抓“三体现”,过程中的问题、困难非几句话可以说明,但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顽强地渡过难关,顺利完成了数控技能鉴定工作。以上就是我们提高数控无纸化理论考试通过率历程的简单叙述。

我们认为将数控无纸化考试的内容,通过完善资料、细分学科,并将考试的内容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在平时的作业中,体现在平时的考试中,可以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有力地贯彻执行重庆市劳动局技能鉴定中心数控技能鉴定模式,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为了更好地培养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方向人才能力,更好地贯彻重庆市劳动局技能鉴定中心数控技能鉴定模式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而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数控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以上我介绍了我校数控鉴定工作的历程,目的是与数控同仁进行合作与交流学习,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恳请广大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上海宇龙软件工程公司.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使用手册.2004.5.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第5篇

一、复习中要避免的几种极端现象:

1.总复习前教师不认真进行复习计划,或者所制定的计划泛、空洞,不切合本班学生学习实际,教师总认为数学只要是做题、多做题就行了,所以复习起来教师大量的、盲目的搞“题海战术”,一上数学课就是做题,而且训练内容不是偏难,就是偏易,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进行重复练习。

2.学生在学习中,在技能的形成中期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高原期”,特别是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
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
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 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易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从主观上说,是因为我们教师对教材还钻得不“深”,对学生还研究得不“透”,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厌倦的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谈何学习、复习的质量?

3.教师对自己平时教学中含混不清、容易教错、学生理解容易产生误差,或者学生练习资料上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知识点“蒙混过关”,不去向别人请教,不求准确。

4.复习中教师脱离教材,一味的用一套或几套复习练习题就“混”到考试,对课本“不闻不问”,即使“问”了,也就是早读时间叫学生翻开读读那几个公式、定义、那几句话,教师总觉得数学课上特别是数学复习课上没有值得读的、记的东西,除了做题还是做题,教师烦,学生更烦,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思想倾向。

二、分析近年考试题,有效指导后期复习

考试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既然要考试,就应该研究考题。综合近几年的统测数学试卷,试卷页数、版式、变化不大,试题的难易度:基础知识、中难题和较难题的占分比例也基本上维持不变,较难题也没有突破教材的要求。具体来讲,一二三年级分三大部分:1、我会填:填空,占27—30分;
2、我会想:填空、作图、选择观察分析等,占20—25分;
3、我会做:口算、用竖式计算并验算、用递等式计算、实际问题等,占45—50分,共4页。

四六年级分三大部分:1、填空:占24—26分;
2、选择,占5—8分;
3、解答:包括计算部分,占32—34分,题型有口算、用竖式计算、解方程、能简算的要简算、列式计算;
作答部分占12—18分;
实际问题部分占16—25分。五年级的检测除了填空、作答、实际问题外,还包括5到6题的判断题。无论采取那种题型来检测,都涵盖了本年级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数学知识,考查得相当详细、具体,所以,我们老师绝对不能放弃任何一点知识点的回顾、复习,哪怕它再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期末检测是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考查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的水平检测。

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关,知识系统的梳理,特别重视计算题的准确率,解决问题等要归类复习。

三,复习过程中的一些要求:

1.灵活调整教学进度,一般来讲,一至五年级的新课最迟要在6月11日(第16周)前结束,6月12日(第17周)后转入全面的总复习。六年级在6月10后进行套题的训练。

2.切实写好复习计划,认真规划好每一天的复习内容、训练习题,要做到复习有痕迹可查,即复习教案。复习教案是理顺给自己用的,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复习教案的形式可以因班、因知识点内容不同而不同,可以是自己梳理、罗列的知识网络图,也可以是自己归纳整理的练习题库,或者是模拟试卷集等等,只要是复习时能实实在在的用了,能发挥作用都是好的复习教案。

3.期末复习阶段的课内外教学要灵活采取一些策略,上好调节性的课程,保证有充足的复习、练习时间。

4.再次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数学教材,罗列知识点,准确定位每一个复习教学目标。在期末总复习之际,教师应该再次阅读,将“厚书变薄”,即本册教材究竟有哪些知识点?是怎样构成知识系统网络的?在本册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各类知识有些什么类型的呈现方式?一一罗列在自己的总复习计划上,以便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是分学段编排的,很多内容在各学段都有体现,但要求不一样,稍微大意老师们就很容易拔高或降低要求,要“跳出井口来看井”。学生自己用的《同步导学》、《新课标》、《学练考》、《测练考》、《100分闯关》等资料中的内容都或多或少的与教材有些出入,老师们也容易误解:“既然资料上都要求这样,那就应该教”的知识点练习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分析对待,因为各种资料编印本身很粗糙,编写资料练习题的老师不一定认真领会了教材,还有教材有时在调整,编题的老师可能没有注意到,可能还有些资料是拼凑的,不一定每道题都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提醒老师们要依托教师教学用书要求和教材的知识承载组织复习,资料只作参考,对资料上与教材不吻合的地方或者自己对教师用书上感到疑惑的地方都要要及时的请教其他教师,绝对不能含含糊糊的进行教学复习。

四、两个务必:

1.务必保证有不少于4套的综合模拟套题的训练。

推荐访问:复习资料 数学 高三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五篇】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