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公众新媒体信息沟通平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加速了信息传播,科学论文作为信息传播中的分支,通过科研工作者及大众的应用、传播实现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社交网络论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社交网络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
科学论文;
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01-02
社交网络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公众新媒体信息沟通平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加速了信息传播,科学论文作为信息传播中的分支,通过科研工作者及大众的应用、传播实现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现在学术期刊的发展受到了新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影响出现危机,既有科学交流体系不断变化,开放存取模式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论文为大众所用,这对于变革现有科学论文交流模式与传播体系有重要意义。下面对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进行探究。
一、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现状分析
(一)社交网络对学术传播的影响
社交网络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现代人的交际活动与形式,科学论文作为有别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在社交网络出现后进入了“零壁垒”传播时代,社交网络诸多功能的开发与应用为信息的传播、应用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使得现代科研工作者进入了全新的交流时代,促进了学术的大范围与高质量传播。
社交网络使得学术传播不再局限于纸质杂志,突破了原有的科研小圈子,极大的拓展了学术交流的时空界限、组织界限与知识边界,移动社交网络的存在使得现代学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沟通变得更加频繁且多元化,使得更多公众参与了学术论文的理解、参与了科学的发展与实践过程。社交网络中,人们对于优质知识的渴望与汲取让学术传播变得火热,多样化的知识传播途径与形式让科学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开放网络环境下,公众对个人价值的认可更多的由知识贡献程度决定,这使得在交互性、即时性网络平台中,科研工作者更愿意谈论自己的工作,在不影响科研工作进展或保密性的前提下,将有价值的知识传播给更多公众人群,也方便作者与读者在开放的交流互动中不断进步。科学论文在网络上的传播,本身就代表了学者将自身认知结构、知识背景展现给更多人的渴望,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一种完善与架构,社交网络工具的应用也让更多第三方参与了知识的传播与建构,为进一步提升学术信息的价值与含金量奠定良好基础,为学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二)开放存取对论文传播的影响
仓储网站对论文的传播有较大影响,以典型的开放存取运动为例,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是根据期刊文献类型提供各种下载服务,有收费、免费之分,也有网络电子期刊、纸质试刊等之分,有专门学术机构创造的专门学术资源数据库,也有专门网站创造的期刊资源数据库,提供不同权限、不同类型的下载服务。就目前来看,免费下载无疑会极大的提升学术资源的下载量,促进论文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这对于更多用户享受到优质学术资源服务有重要意义。就目前论文传播数量而言,国内的知网、万方、维普等一系列平台都提供了大量的论文下载,包括出版商、杂志期刊等在内的支持者在进一步加强网站资源建设、提升优质的硬软件服务、提供增值服务、升级服务质量、探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探索。
(三)社交网络中开放存取论文传播情况
社交网络开放环境下,开放存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学术论文的门槛被降低,越来越多的公众可直接接触到论文而无需通过专门网站,随着学术潮流的掀起,科研工作者也更愿意参与大范围的学术互动,使得论文资料的传播更为快速。以开放存取较为典型的存储网站为例,从传播速度和实效性来看,仓储网站无疑不及社交网站,虽然在论文出版与收录上有一定优势,但是网站的专业性与知识性决定了它始终只能为小部分人服务,在社交平台上,可供应用的群体潜在可能性被不断扩大,因而论文传播的范围、影响了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这缩短了学术论文融入信息交流所用的时间、降低了传播成本。
结合当前国内最为典型的新浪、腾讯微博两大社交网络平台中论文传播情况来看,无论是论文数量、转载次数、下载次数都有着显而易见的逐年提升,话题讨论数量与热门程度远非之前可比,提示了社交网络环境下科学论文传播的新局面、新气象,这对于促进科研论文的进一步创作、传播与应用都有积极效果。论文传播在社交网络的火热并不单纯有利于促进有价值知识的大范围传播,对于提升知识的利用速率、加快知识向技术与实践转化都有重要价值。
二、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分析
(一)传播客体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科学论文传播,科学论文本身是重要客体,受社交网络本身开放性影响,客体被面向全体公众开放。由于科学论文本身的特殊性,在知识域下科学传播以高价值的知识信息为主,在事件域下以社交平台信息向公众传播,这个公众包含一切科学研究者及普通层面上的社会公众。正是由于科学论文作为传播客体的这一特性,它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才凸显出极具特色的表现,使论文传播展现出不同层次。
知识域下作为专业知识载体的论文本身就承担着专业领域范围内的知识传播重任,社交网络环境下这一传播责任以更快、更广、更为鲜明的方式存在,更多学者可以依靠社交平台的开放性与功能性参与到论文的讨论中来,原本借由仓储平台与网站发挥的文献引用功能逐渐被弱化,科学传播变得更加专业且高效。尤其是社交网络中即时评论、在线互动等功能的开发和社交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专业且高深的专业领域的讨论将会逐步形成规范,在出版前后形成一定专业话题热潮,有助于专业领域内研究更进一步,为更多科研工作者提供新想法、新思路、新灵感,有助于促进专业进步与创新。
事件域下的公众传播,科学论文更多的是作为事件进行传播,根据论文的题目与内容引起相关人群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增强话题的兴趣度与影响力,从而进入诸多新闻媒体或媒体工作者的严重,使得论文的影响力得到扩大与发酵,从而使论文传播作为事件的特质越发明显。这种传播模式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公众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好奇心,有利于知识的科普与应用,在社会范围内向掀起更广泛的影响力。
(二)传播过程分析
社交网络与开放存取的结合极大的改进了科学论文的传播模式与途径,使得学术信息的传播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前。在传播过程上,论文文档或通过电子出版平台或借由信息平台进入公众视野,在社交网络平台运作下,新闻媒体、公众、学科同行都积极参与到扩散中来,如果有高知名度与话题度的名人进行推送,这种影响力将会在短时间内上升一个台阶。论文在传播的过程中,将会被无数读者进行评价、转发或者再加工,在这期间,论文的含金量、话题度或者公众的感兴趣程度都会进一步变化,有可能自媒体、新闻媒体、专业知识平台都会参与到其中,这将会对论文的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内容造成进一步的影响,方便更多公众接触到论文资料,并为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三)传播机理分析
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快速传播主要受成本机制、宣传机制与动力机制共同作用。成本机制上,社交网络信息传递成本较低,主要由网络工具成本、网络费用成本为主,在传播渠道上成本可忽略不计,社交网络凭条本身的低门槛极大的降低了获取论文资料的成本,通过各类直接或间接链接让学术资料在短时间内快速、大范围传播。宣传机制上,社交网络中最典型的宣传机制是名人效应与社交平台或软件自身的推荐精选,前者主要以公众知名人物为代表,诸如明星艺人、知名作家、科研工作者、小说家、意见领袖等等,这些人有着大量关注人群,这类人的推送将会形成传播的中心节点,以此为中心连接着网络的各个角落与人群,也是目前社交网络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群体。推荐精选作为社交平台或软件等推出的相应功能,主要是针对个人关注取向、知识点与兴趣点等进行推送,并就一些优秀精选资料等进行强力推荐,扩大影响力。内容机制上,论文内容本身或者经过后期加工的内容实体直接构成传播优势,公众对标题、对内容感兴趣的程度都会直接影响传播影响力,或者公众对论文的评价与推选也会直接影响传播路径与传播速率。以上三种机制共同作用,构成了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对现代开放网络环境下学术资料的新传播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网络环境下,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与学科同行、专业知识平台愈加密切的联系,论文的传播更被推波助澜,在知识域与事件域之间的游走,无论是话题度、公众认知度都会大幅度提升,虽然这种影响力有好有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都将迎来全新的形态与局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比以往更快、更高效,科学论文传播影响力的扩大使得现代学术交流、传播质量逐步提升,有利于构建全新知识传播平台,对于社交网络环境下了提升信息传播含金量、促进知识普及与应用有重要意义。要立足于现代社交网络环境下科学论文传播机制,进一步挖掘学术传播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潜力与价值,为科研工作的进步与创新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乐,王勇,王东安,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预测的研究综述[J].信息网络安全,2015(5):47-55.
[2]胡海洋,李忠金,胡华,等.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协作式内容分发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3(3):613-625.
[3]卢长宝,李娜.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传播机制及理论模型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6-53.
[4]王超,刘骋远,胡元萍,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稳定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4(18):83-89.
社交网络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网络;
选择;
行为特征
网络正以几何速度增长覆盖社会生活,网络社交正渐渐占据面对面的沟通,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移动终端的出现更激生了这一现象。社交网络为不同群体、不同身份的人在虚拟中搭建了低成本高效率、开放便捷、具备丰富即时信息的互动平台,成为大学生展现自我,抒发内心情绪,表述利益诉求,交友互动的首选方式。出于种种不同需求,大学生们对社交群体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甚至存在一人在多种网络群体中的多种角色扮演,这些都无疑反映了如今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的行为特征与倾向,因此,研究此种行为对发现网络社交、学生心理、社会状况的深层现象与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放。我们分为实地调研以及网上调研,我们小组分别前往南汇大学城、临港大学城和松江大学城等发放问卷500份(南汇大学城200份,临港大学城100份,松江大学城200份),采用现场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90份,回收率为98%。同时把问卷发放网上200份电子问卷。
1.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总人数的 56.2%,女生占43.8%,性别比较均衡
2. 被访者上网及网络社交的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平均每天进行网络社交的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下的学生占53%,3-4小时以上的达到27%,4-5小时的达到7.7%,5小时以上9.3%,可见学生网络社交频繁,已经成为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而且可以看出如今大学生上网还是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仍需要引起学生自身以及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3.被访者对上网的评价
在网络社交对生活的正面影响中,被选择比例居前三位的选项依次为 “丰富了生活、 增添了情趣” 、“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扩展了知识面” 、 “增进了与网络社交对象的关系” 。而在对负面影响的选择中,选择“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学习”的最多。
4.被调查者认为聊天软件相较面对面交流的优点
在调查中,被访者认为应用中丰富的表情使用带来好处的占47.8%,有37.9%的人认为文字有时比语言更易表达,从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在网络社交中也存在“虚假沟通”的现象。学生们普遍认为文字更易表达,表明在现实中语言沟通能力正在逐渐退化,本意表达变得越来越困难。
5.被访谈者认为社交网站的缺点
在线社交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引起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87%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使用在线社交网站,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影响了日常学习。同时使很多私人隐私曝光于网络,失去了个人的隐私保障。
二、网络社交选择所反映的群体特点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网络社交群体选择最广泛的社交方式是聊天软件,从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是腾讯QQ、微信、飞信,也有不到1%的同学使用百度嗨、Skype等较为不知名的软件。我们经过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此类群体交往行为具有自由性。在网上与他人进行虚假的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相反的行为特征,他们往往不善言辞或者不爱言语,相对较为孤僻,更喜欢在线上与人沟通交流。
其次使用最广泛的是兴趣交友类社交网站,我们发现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认可的自由、民主、平等的交流平台,满足了受到成人般尊重的潜在心理需求。同时,他们的自我真情无约束表露和不良情绪的肆意宣泄,满足了深度情感交流及快速形成亲密关系的愿望。
在论坛中,从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天涯、猫扑、凤凰网、ChinaRen社区。此类群体偏爱于扮演各种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这虽然能够表露自我的情感,但是网络交往主体多重人格化,又容易诱发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弱化。此类网站的匿名性提供了恣意表现自我、放纵自我情感的平台。使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感减弱,忽略自身行为的后果,降低了网络甚至现实交往中的责任感,忽视礼仪和规范,对现实的交往道德规范产生冲击。
在电子商务类网站中,学生们的偏好排序大致是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淘宝基于商品多样和价格层次对个人的满足深受学生一族青睐。此类人群往往对于生活费没有明确的金钱概念,倾向于受个人喜好和商品的吸引力影响,导致花费无度,常常成为月光族。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仍是父母,对金钱的概念仍是模糊的,造成校园中也存在许多“土豪”一族。
求职招聘类网站可以说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社交联系媒介,在大一、大二、大三为主的调查对象中,较少数人会在平时关注此类网站。大学校园中,许多人是抱着“解放”的心情生活,乐大过学。无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学习态度是亟待改变的,其背后透露的是整个大学教育体制下的缺陷。
三、行为特征的背后
社交网络以其虚拟性,自由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性吸引着众多大学生将社交活动寄托于网络中,通过对社交媒体的选择,反映出学生们的行为特征,然而单纯的从满足自我表达需求、多重角色扮演、不良情绪宣泄等方面来解释是不够的,还应从新一代学生性格特点、快餐文化导向、社会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变化等方面分析。
社交网络在潜意识中变成了大学生们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工具,如今90后一代已经充斥整个大学的时代里,对个人满足、获益程度越来越成为评价标准实质,表现了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内心的孤独感,缺乏社会认同。过于依赖网络中的自我反而会无法面对内心真正的自己,原因在于一旦离开网络会惶恐不安,一旦没有了熟悉的交际群体,生活会不知所措,离开了社交网络,甚至无法认清自己的实际存在意义,太快的节奏导致一旦停下脚步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生活,感到与社会格格不入。伴随着科技终端的发展,社交网络将变得无孔不入,人们将时刻处于多重的前台之中,不是在现实中,就是在网络中。后台的不断压缩,将导致人们时刻进行着与社会角色相符的表演,难以得到内心的放松和自我的回归
正是由于在网络空间的交往中人们无法用整个感官去感受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想象就起了一种至关重要的弥补空缺的作用。然而,想象毕竟不同于真实, 由此带来的个体间认知偏差将有可能导致不在场互动中的“表演崩溃”。同时,当微博代替博客,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宠儿时,妙笔生花、谈古论今的丰富表达被局限到 140 个字的直抒胸臆中,而切客的到来,则将所有的信息浓缩为数个字的“签到” 而已。因此,当以碎片化文本方式进行沟通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互动的首选时,自然会降低人们对在场互动中表情、暗示、试探、提示、姿态、身份标记等的解读能力,从而为现实生活中的在场互动带来困难,进而使人们互动的目的停留在获取信息,而非自我呈现。
社交网络的便捷性让人们能掌握实施动态信息,更能够在第一时间与人互动,学生们可以接触上到政治经济,下到时尚潮流的信息,浏览故事诗词,治愈词句,收藏、转发代替了从前笔纸抄歌词的时代,更新的是形式,流逝的是内涵。文化快餐,丰富多彩,新闻资讯让你眼花缭乱,简单的操作看似便捷,却都是转瞬即逝,看似是满足了精神文化繁荣的需求,实则是精神假象,如鸡肋,食之无味,缺乏营养,多吃无益。对社交网络的“锲而不舍”,学生们越来越缺乏内在思考,只注重表面的光鲜华丽,对内在价值和深厚积累熟视无睹,个人愈发缺乏内涵,读书是为了读书而读也变得可以接受了,更有可能发展成普遍的价值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的看一份报,读一则新闻、博客,快餐文化的蔓延在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态度,渗入灵魂,社会舆论便是例证,舆论一方面在推动社会的公开,强调民众的态度,另一方面大多数民众对事件的真实性和背后的故事往往不做过多思考,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社会结构在变化,群体对物质的追逐催生了讲求高效率的社会风气,对网络社交愈发的依赖,愈发体现学生们思维的浅层。
社交网络逐渐成为公共舆论形成与传播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体现学生整体思想动态的重要平台。舆论作为社会事件发生的重要导向,既有其批判监督的正面功能,也有其缺少事实依据、随意揣测,片面歪曲真相的弊端。现如今大学生的意愿表达存在着 “常态下政治意识淡化”与 “重大事件时的极端表达” 的双重特点,使得常态下的网络舆论被泛娱乐化,而重大事件时又难以引导。学生们在进行网络社交时,较少考虑事件、语言的真实性和对其立据的考究,简单的评论、转发,在广泛的社交传播下极易影响学生们对事件的认识,往往以偏概全,此种行为下,学生们久而久之对现实便会缺乏思考,人云亦云,思维偏激,个别激烈情绪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出现。此外, 由于网络聊天的匿名性特点, 个人其实并不需要对自己发表在网络上的言论承担全部责任, 因此,网络聊天甚至成为他们进行言语攻击和发泄不满情绪的虚拟载体,他们通过社交网络获得满足感和存在感, 使得他们更愿意投入到网络的社交功能服务当中, 从而更易发展成为网络社交成瘾。
四、基于社交网络群体的选择及行为特征研究的对策思考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而言,应把握一定的主动性,打破固有的模式,开拓自身。在进行选择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不能让网络社交影响了自我三观的判断。重视学习网络人际交往道德规范,增强自我的约束能力。一方面,正确树立网络交往的观念,以显示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交往为辅,拓宽人际交往的范围;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分配在校时间,平衡日常学生生活与在线社交网的使用。在进行信息摄取时,要注重深度思考,提升自我内涵,而不是人云亦云,过目即忘,更不可过度依赖网络社交,走出网络,面对面的沟通,更能走进人心,也许一次比十次网聊来的实在。
从老师和高校角度而言,应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社交网站。高校可通过开设在线社交网相关的选修课或者开设相应的讲座,宣传大学生进行主动的理智的网络社交并且可以在学生中做适当的调查选取较好的社交群体供给学生进行选择,为学生在交友,求职,求知等方面提供帮助。也可以着手创建校内的社交网络,校方提供更多的信息,学生参与群体讨论,交流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高校和学生的距离。
从社会角度而言,加强对论坛等网络社交群体的监管,建立健全网络立法和完善网络管理体系,推广网络实名制,整合网络社交资源。监督网络行为能防止谣言、恶语陋习影响正常的网络社交秩序,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有利于减轻网络社交群体对大学生个人人际交往的不利影响。社交实名制的推广,增强了使用者互相的信任度,保证双方合理合法的进行网络人经济交往。有序的资源方便大学生进行快速准确的群体选择,减少由于选择多而造成的负面情绪,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尝试习惯圈子以外的网络社交。社会对快餐文化的态度亟待改变,不可让精致文化变成压箱底,对文化的传承不可只是纸上谈兵,数量再多也不及唯有一精。
参考文献
[1] 陈晓婧.新网络社交时代的自我呈现[J].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北京.
[2] 阴良.孤独感、社会认同与SNS使用之研究 ――以人人网为例[J].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上海.
社交网络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化网络;
交往
社会化网络交往作为网络交往的新形式,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该交往基于社会化网络,体现了明显的网络性和社会性。本文分别从交往理论和网络媒介理论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社会化网络交往的涵义和特征。
一、社会化网络交往的理论溯源
1.马克思交往理论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将交往和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并指出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即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渗透于物质交往。网络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交往方式,从定义上分析属于精神交往范畴,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
2.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中对交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把社会行为分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四种类型。社会化网络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网络,社会化网络交往也满足哈贝马斯提出的构建交往合理化的三个途径。由于社会化网络交往的主客体在现实社会中彼此认知,不会出现在以往网络交往中匿名带来的交往环境混乱,双方为了达成交往的效果,会使用彼此领会的语言同时遵守现实社会的交往原则。
3.六度分割理论和弱链接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格兰姆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想和任何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实现,该理论被称为“六度分割”理论。该理论很好的阐述了人类社会网络结构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该理论也被公认为社会化网络产生的基础理论。与之相关的是弱链接理论,斯坦福大学教授格拉诺沃特认为,人们通常愿意和与自己有相似性的人建立紧密联系,然而通常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量和信息面又和自己趋同;
而那些与自己平时接触少、关系疏远的人,因为与自己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也就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与自己相异且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源,这些人被称“弱链接”。“弱链接”理论也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化网络交往中。
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
二、社会化网络交往概念界定
1. 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内涵
通过对网络交往和社会化网络概念的理解,我认为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首先,社会化网络交往是网络交往的新形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交往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社会化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人际互动,符合网络交往的概念。其次,社会化网络交往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是现实社会的模拟与重构,使构建信任稳定的网络交往成为现实。
2.社会化网络交往的特征
①交往主体的真实化。交往主体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它是交往中唯一的能动性因素,在社会化网络交往中占主导地位。网络交往是网络主体的各种交流沟通关系。社会化网络实行实名制,强调交往主体的真实,增加了交往双方的信任,从而实现了真实交往的网络化。
②交往关系的确定化。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交往关系,如同学、师生、家庭、同事等等,对不同交往对象之间进行不同侧重的交往行为,交往关系的确定使交往行为变得有意义。社会化网络以现实的人际关系为核心,交往关系是确定的,人们可以像现实交往一样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了网络交往的真实化。
③交往功能的多样化。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逐渐融合,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只使用互联网某一单一的功能,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也不再集中于一种,对网络交往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化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在交往方式上,社会化网络提供了即时通讯、日志、留言本、相册、分享等功能模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使交往更具个性化。
④交往过程的高效化。网络的延展性扩展了交往的空间,网络的即时性缩短了交往的时间,节省交往资源,提高交往效率。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平板电脑的发展,社会化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的充分结合,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便捷的使用网络进行交往,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交往能力,这也是网络交往的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社交网络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其基本特征为主体参与匿名化,关系建立简易化,交往手段数字化,发展方向“熟人”化。实现对网络交际的有效规制,应主要运用舆论、道德和技术三种手段。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互联网已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如今,结交网上朋友对于网络用户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网络交际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必要关注,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一般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P5)这是在最广泛也最本质的意义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如果仅立足于这一理解,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无论它在技术上与传统信息媒介有多么大的不同,它对人际关系的改变都不具有拿来研究的价值。但是,如果对人际关系作另一种更为具体的解释——“是指社会现实生活过程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过程”[2](P89)——即社会互动。那么,网络交际①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又确实具有某些独特性。笔者不揣浅陋,通过本文初步揭示这些特征并对网络交际的规制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
1.主体参与匿名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缔结某种关系,相互交往,都需要具有特定的身份,扮演特定的角色。虽然,人的角色会因场合不同发生变化,但构成其特定身份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确定的。其中,诸如性别、年龄、体貌等自然特征是不允许隐匿不宣或者伪装的,有些被公共规范(法律)所确认的社会特征,如职业、婚姻状况、住所等更是如此,否则他就不能正常地与他人发生某种交互关系。我们不能想象已婚者谎称未婚而不受道德的谴责,也不怀疑一个流浪者硬说自己是警察会十分的荒唐可笑。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两个人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却还可能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性别和年龄。这是因为,网络交际完全允许参与者随意填写并随时修改“个人信息”,即使有关身份的信息缺失、虚假,也不妨碍其顺利地与他人建立某种联系。实际上,有选择地隐匿或伪造个人信息往往有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不仅如此,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绝大多数网络用户在登录时倾向于采用匿名方式。总之,匿名参与对网络交际本身来说是完全可能的,对主体而言又十分必要,因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关系建立简易化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由陌生到熟悉直至关系比较密切,需要具备特定的时空条件和经过必要的接触,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如果时空不一致,交往目的不明确,彼此之间没有某种现实的依赖性,这种关系是很难建立的。网络交际则不然,陌生人彼此认可甚至成为朋友,首先几乎不受空间条件的限制;其次,交往目的大体上模糊,而且一些必要程序大大简化。假设一个小伙子走在马路上,发现一位漂亮的姑娘便上前求爱,他是很难成功的。但在网络中,这种情况就并非不可思议。网络在为人们提供沟通便利的同时,还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一些观念,与谁交往,交往的必要性何在,这些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因而使其中的每一个人都默认了交际程序简化的合理性,“网上交友”之所以有巨大的魅力,人与人之间的时空壁垒被打破,交往目的性弱化,交往程序简化是重要原因。
3.交往手段数字化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交往一般说来是通过两种交往手段进行的,即言语手段和非语言手段。”[3](P261)其中非言语手段主要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网络交际,实际上也在运用着上述两种手段,但无论是言语手段还是非言语手段,都不是“当面”使用的,而是利用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形式传达给对方。已有文献指出:“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日益被高级机器(计算机)所取代,人们更多面对的已不再是有着丰富情感的高度热情的人,而是冷冰冰的机器、键盘、传感器之类的钢和塑料。”[4]但也正是这些看上去“冷冰冰”的工具帮助网友们彼此之间传递着鼓励性、消息性和评价性的信息。非但如此,文字传输、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的采用,完全可以做到网上交际的“仿真化”,“天涯若比邻”的理想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已成为现实。
4.发展方向“熟人”化
周运清先生曾指出:“如果说现实社会是‘熟人’(相互交往的人彼此了解对方的名字、性别、身体特征、身份、地位、社会关系和工作单位等信息)社会的话,那么网络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的间接化和符号化的特点,则使网络社会成为一个‘非熟人’社会”。[5](P99-101)如果仅据相互对基本信息的了解程度来判断网络社会是否为“熟人”社会,那么,网络交际本身就是一个逐步“熟人”化的过程。如前文所述,网络交际的主体匿名参与十分普遍,这决定了其与现实人际关系相反的交往模式,即在现实生活中,陌生人之间是先认识、了解,再建立某种关系。而在网络交际中,匿名参与的陌生人之间先成为“网友”,再以此为条件披露各自真实信息,随着彼此关系的密切,相互披露的真实信息会不断增多,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熟人”。网友见面,从网络走到现实,是网络交际“熟人”化的典型模式。
二、网络交际的规制的必要性
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等优点,也会产生某些信息污染、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问题。网络人际关系也极易因此而异化。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十分必要,根据前文所述的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这种必要性表现为:
1.主体的匿名参与使网络交际行为者与责任者分离,传统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规则约束力下降,产生大量信息污染。一个人在网上与他人打交道,无论散布怎样庸俗的非法的甚至反动的言论,都似乎与己无关。这使得一些道德素质低下、人格扭曲、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戴着假面具在网上胡作非为,而这些有毒、有害的信息无疑是对网络人际交往健康和谐有序的最大破坏。杜绝网络交际中信息污染迫在眉睫。
2.网络人际关系建立的简易化弱化了一些参与者的戒备防范意识,为网络违法犯罪制造了可乘之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人们很难分辨真假善恶、黑白美丑,一些不法之徒正是利用在网络中交际简便,容易骗取他人信任这一机会,从事诈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大量网络犯罪案件的发生,告诉我们,网络交际虽然很有魅力,但也不乏可怕的陷阱;既可以丰富人际关系,也容易使人择友不善、上当受骗甚至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因此,采取有效手段,预防遏制网络欺诈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亦是当务之急。
三、网络交际的规制方法
对网络交际的负面影响及对其如何规制,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大多数建议都注重、强调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同时也流露出“什么办法都能用,又都未必管用”的无奈。因此,有人不得不把网络规制问题“国际化”,认为实现对网络的有效规制只靠一国的努力总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得出非全球“共治”不可的结论。[6]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但也不必过于急躁,甚至灰心失望。多种规制措施(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技术的、道德的等等)不分轻重一起用上,虽无不可,但因其可操作性不强,效果未必理想。至于全球“共治”,虽然这可能是网络规制的最佳方案,但至少目前还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并不现实。其实,网络本身永远不能超然于人类社会之外,任何网上行为,说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行为。正因为如此,所有看似不可捉摸的网络问题,都完全可以凭借现有的手段来规制和避免。还是立足于前文所述的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减少、避免网络交际的负面影响,目前最为现实和有效的手段莫过于舆论、道德和技术三种手段:
1.舆论规制
一些庸俗、、反动的信息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交际中尚有生存空间,并不在于它本身受欢迎,而是缺乏足够的抵制力量。而主体参与的匿名化使网上行为者与责任者分离,正是因此某些人才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制造大量的垃圾信息,污染视听。如果能够动员绝大多数网民积极排斥、谴责垃圾信息的者,发挥网络舆论的道德监督作用,信息污染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倡文明上网,使正气新风在网络交际中得到弘扬。公共媒体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交际方式的同时,通过对庸俗、低级的行为采取谴责、曝光等手段,充分发挥舆论的强大力量,使主体自觉遵守正确的网络交际规则。
2.道德规制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其外在强制性远远比不上法律,但其作用范围广泛,被认可程度高。道德的外在强制性主要体现为舆论谴责。除依靠外在的舆论谴责外,道德规范还可通过主体的内在自觉和良心谴责来实现。在网络交际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决心要扮演一个无赖、恶棍或骗子,他们都希望能够以良好的形象吸引他人,博得好感,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在网络交际“熟人”化趋势下,网络身份真实化可以使主体的自律意识增强。除此之外,还应当相信,绝大多数参与网络交往的人都会对网络自身的虚拟性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并对网络陷阱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一切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主体自律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自我良知为前提,若主体缺乏自律,那么主观自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就必须要有一股促使主体自律的客观力量,那就是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以法治来规范网络规则,以法治来约束主体,使主体内在意识到道德自律是一种必须,以至必然。
3.技术规制
网络交际的出现源于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快捷地传递信息,当然也可以智能化处理信息。充分利用“防火墙”等信息过滤技术,会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网络交际中信息污染。同时,可以加强网络终端用户管理建立网络交际主体的技术跟踪系统,实现网络交际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统一,杜绝某些不法分子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为非作歹。
注:①本文所论及的网络交际不是泛指所有通过网络建立和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不包括网络论坛(因为论坛更像人人可以兼为作者和读者的杂志),而主要是以网络即时互动(俗称“网上聊天”)为基本标本。
[参考文献]
[1]郑永廷.人际关系学[M].北京:中国青年报出版社,1988.
[2]董驹翔.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版社,1990.
[3]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4]赵其庄.网络文化与网络教育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精神文明导刊,2003(2).
社交网络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
信息传播;
传染病模型
1社交网络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空间数据库、通讯设备等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正在迅猛发展。社交网络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服务于人们的社交,比如,有以交友为目的社交网络新浪微博、Facebook,有以分享地理位置为目的的社交网络Foursquare,有以分享图片为目的的社交网络Flickr。通常,我们把大量用户可以通过文本、声音、图片等各种形式的服务进行交流的虚拟网络平台称为社交网络[2]。为信息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途径的社交网络,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社交网络平台门槛较低,也导致社交网络中用户层次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分子谣言、传播不良信息,催生了网络虚拟世界犯罪行为,尤其是对没有甄别判断能力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是特别大的。因此,深入分析社交网站中危害信息传播,掌握不良信息传播内在规律,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传播规律,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关策略控制危害信息传播。本文将从社交网络传播相关理论出发,初步研究探索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2社交网络传播理论
2.1六度分离理论和150法则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分隔理论和150法则。在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首先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此理论阐述了在人们日常交往过程中,任何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都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这种模式建立联系。但是,六度分隔理论仅仅强调了任意两人之间建立社交关系的必然性,并没有进一步定量这种关系的强弱。然而,在现实社交和虚拟社区中关系强弱的区分都是真实存在的[4]。因此,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通过实验进一步提出了“150法则”,即在社会群体中,每个个体拥有稳定社会交往关系的人数一般不会超过150人。2.2自组织理论“自组织”指的是一个系统在内部某种机制驱使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演化和发展的过程[5]。当前,互联网环境下自组织的一个分支——互联网自组织,具备以下条件:互联网成员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被互联网影响的;
组织的形成和运作没有外界指令的介入是互联网自组织的前提;
组织结构和互动关系日趋复杂是互联网自组织的必需动态条件[6]。
3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传递信息、想法、情感或与此有关的交流活动,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7]。本文研究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也属于这一定义的范畴。因此,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同样也存在着三大因素:信源(即传播者),指的是信息者或发送者;
讯息(即信息),指的是传播者或发送的内容;
信宿(即受众者),信息的接收者。但是,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是不同的。快速发展且大量普及的各种形态的社交网络,如新浪微博、Facebook等,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有以下特点:1)信息传播者更加层次化:社交网络的广泛普及导致其具有很强的草根特性,并且与多种形态的商业形式共存[8]。“网红”是这些商业性中最主要的形式存在,并且一般为舆论的主导者。与“网红”恰恰相反,草根用户往往是舆论导向的被动接收者。2)社交工具的便捷化:人们可以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如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电子邮件等)随时随地“玩转”微博,关注热门信息。3)即时性:社交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人们可以在家中知世界。4)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现在信息的传播可以通过多样的手段(如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进行传播。5)信息传播信道多元化:社交网络整合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样(如PC客户端、移动客户端、online更新、手机短信、Facebook、Twitter以及通过输入法更换进行微博更新等)[9]。
4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探究
4.1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在社交网络中,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以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为基础的。社交网络以真实存在的用户朋友关系为基石,考虑六度理论、自组织理论、150法则等,不断地扩展延伸网络中每个用户个体的社交范围,进而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化网络,最后搭建成一个具有新特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基于前面章节分析,从传播学定义来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源与信宿、传播信息、传播范围、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本文考虑上述各要素研究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但是本文重点是建模社交网络信息传播。4.2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建模社交网络中不同用户之间信息传播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传染病感染过程非常类似,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之后,与这个人相关的人被感染或不被感染这种传染病的概率[1,3]。当前,SI、SIS、SIR、SIRS是比较典型4个传染病模型,其中,S(susceptible)代表易感染状态,I(infected)代表已感染状态,R(recovered)代表恢复或康复状态。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人们日常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在社交网络中,假设当源节点发送或分享一条消息,朋友们在不同时刻看到该消息,对消息感兴趣的人会以一定的概率对信息进行转发。本文以用户的信息内容(比如用户微博上提到的兴趣话题)、转发的内容作为信息依据(比如分享的标签),将信息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重要的特征——用户兴趣,进一步生成用户兴趣向量矩阵F,再将矩阵F映射到传统的VSM模型中[10],得出不同用户之间的兴趣特征距离,计算公式如下:通过公式(1)(2),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用户之间的兴趣相似性,值越大,代表了两个用户之间所关注和分享的内容越接近。进一步,基于传统的SEIR模型,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的改进的SEIR模型(如图1所示)。这里,1)代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用户消息之后,易感染用户节点因为接触传播用户节点且获知信息,并以概率转化为潜伏节点;
2)代表易感染用户节点觉得接受的信息不具备传递价值,不传递该消息,从而以概率成为免疫节点;
3)代表用户节点收到信息,但是不传递信息,以概率成为免疫节点,结束信息传递;
4)代表用户节点收到信息,觉得信息具有传播价值,从而以概率变为传播节点,传播信息;
5)代表用户节点以概率转化为免疫节点。假定社交网络中某一用户的好友总数量为N,一段时间内,任何时候的总用户量是保持不变的。在t时刻,易感染状态、潜伏状态、传播状态、免疫状态的节点数分别用S(t)、E(t)、I(t)、R(t)来表示。在图1所示模型中,假设S(t)在时刻t处连续、可导。在单位时间内,假设有S(t)个节点接收邻居节点所传播的信息,S(t)有个节点接收不到邻居节点所传递的信息,其中,代表信息价值,在本文中代表了传播信息对于用户的重要度,其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其信息重要度就越大。n代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条信息的出现次数,其值越大,说明信息的价值越高。综上,基于用户之间兴趣和信息传播机制,构建出基于传染病模型改进的SEIR信息传播模型。
5结论
本文针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这个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社交网络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然后提出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模式,之后基于传染病模型对信息传播进行了建模。
参考文献
[1]李洋,恒,刘挺.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6,27(2):247-263.
[2]ScottJ.Socialnetworkanalysis[M].Sage,2012.
[3]朱海涛,赵捧未,秦春秀.一种改进的移动社交网络SEIR信息传播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6(3):92-97.
[4]侯洋.社交媒体的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5.
[5]于树兰.基于社交网络的企业族群自组织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6]杨元龙.互联网自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传播演化过程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7]王磊.社交网络中基于用户动态交互机制的信息传播模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
[8]贺岩.微博信息获取与传播模型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9]张志然.我国社交网站信息传播特征、效果与策略[J].商,2016(10):217-218.
推荐访问:社交 论文 网络 社交网络论文【五篇】 社交网络论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