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课程思政教学【五篇】

时间:2024-03-09 08:57:02 来源:网友投稿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课程思政教学【五篇】,供大家参考。

课程思政教学【五篇】

课程思政教学范文第1篇

反思 新课程 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

一、教育改革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

看看我国现在正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国家竞争力不强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江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不断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脉时展潮流,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二、反思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1、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们的教师们做到了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
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
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
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2、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
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的应试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

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到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第二,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

第四、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课程思政教学范文第2篇

该书对致力课程思政研究的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以时间为轴,截取春秋战国至民国时期的七个节点,对我国传统育人思想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梳理了课程思政理念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成果;第三章基于当下时代背景,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展开分析,并在明确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德育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四章对目前的课程思政实践现状展开论述,包括党中央及教育部的顶层设计现状,以及上海市与外省市高校的相关实践工作现状;第五章从组织领导、工作原则、育人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等方面着手,提出课程思政综合实施与深化推进设计方案;第六章以“英语文学导论”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实践的具体方案设计。深入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可知,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教育理念。因此,可从理念与方法多维度着手,对教育学课程思政方法展开探索,构建教育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首先,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加强教育学教学顶层设计。加强顶层设计,是保障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与有效落实的重要前提。学校领导层要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以教育部及其他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制订教育学教学整体规划,针对教育学教学的目标、内容、奖惩、评价等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教育学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实效,学校还可采取两方面举措予以完善。

一方面,学校可针对教育学教学进行改革,由一线教学工作者组建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具体实践进行指导与调整,不仅可以推动顶层设计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改革的合理性,还有利于简化整改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学校要构建并完善责任落实制度,即明确各部门或者个体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程教学的职责,这是保障相关工作有效落实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次,以课程思政资源为素材,调整教育学教学内容。推动教育学教学由单一的专业课教学向课程思政发展,即发挥思政教育与教育学的教育合力,学校应构建教育资源共同体。一方面,以思政教育资源为着力点,连接教育学教学内容。如将思政教育中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引入教育学中的教师职业认知教学内容,这样做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融合的认知,进一步丰富专业课教育内涵。另一方面,以教育学教学资源为素材,深挖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如教师讲解现代教育理念时,可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等为例,分析新兴教育理念发展的历程及其实践价值,在原有教材基础上扩充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优化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教学范文第3篇

目前,国内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大多围绕教学目的、教学规划进行,鲜少有研究集中在课程性质和教学设计层面。由陈晓江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学(第2版)》一书,是一本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著作,被称作“最有理论价值的实践参考书籍”,受到思政青年教师的推崇和喜爱。该书共分为六章,除第一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历史沿革角度、本质剖析角度和实践分析角度的简单探论外,其他五个章节分别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五本教材,对具体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成绩考核、考研点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该书第一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说”第一节“历史沿革”指出,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初是以静态的经典宣讲为主,即基于中国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突出成果进行宣讲,以达到广泛认同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发展实际需要,这种形态逐渐变革为鲜活的理论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从现实角度出发,聚焦现实问题,对公民的疑惑进行解答。同时,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逐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中,助力人们完成对僵化思想的摒弃。该书强调,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了从工具属性到主动性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我党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还是满足人们全面发展实际需要的重要培养手段。该书在论证过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在传递经典思想、解答现实问题的同时,帮助人们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对待学生亦是如此。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思想极易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思政教师一定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答疑解惑和自我建设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对不同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才能充分利用不同课程内容,发挥课程在思想引导方面的优势作用,实现对大学生“三观”的合理引导和培养。

该书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学”中指出,该课程的主要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实问题进行认知和分析。该书理论性比较突出,学生自主阅读很难透彻理解其中的原理,建议思政教师尽量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理论解读。也就是说,要以生活化事例切入,先让学生明确现实生活中一些事件的原理,再将事件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对照,进而让学生明晰马克思主义就是社会逻辑的“解码”书。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弱化理论传递的枯燥性,还可以利用现实案例有效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熟练程度。第三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导学”指出,该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目的在于进一步夯实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该书表示,应进一步沿用实例对照理论的讲述方法,可活用项目教学法,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认知的空间,具体可以安排理论教学72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第四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导学”中,该书表示要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传授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并针对学生性格、行为特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第五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学”中,该书认为应尽可能利用影视素材和文学素材,沿着时间线帮助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进行认知。在第六章“《形势与政策》导学”中,该书认为应尽可能应用时事政治素材,提升学生政治敏锐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甄别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
软件工程;
健康码;
教学案例

一、引言

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之本。在此基础上统一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全局,把培养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卓越教学作为大学的第一任务[1]。如何把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无缝融合,全方位、立体化地将课程思政教育深入融入专业课程的全过程教育中,是当前广大高校专业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软件工程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必修课,属于计算机类的核心课程。很多学者对软件工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构建了“自主可控”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俞磊[3]将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强化、生活处事哲理灌输方面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着眼点,黄复贤[4]从历史进程、新时代、个人成才角度,于巧[5]从课程的思政载体、教学设计和思政案例等角度,辛雨璇[6]从课程内容、组织和评价角度,对软件工程如何融合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本文以敏捷过程的学习内容为例,引入“健康码”[7]案例,对如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二、软件工程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健康码:数字技术助力战疫”

在介绍软件过程章节内容时,在介绍软件过程特征的基础上,还应引用适合的案例提高学生对于各种过程特征的理解水平,同时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比如在学习敏捷过程时,首先介绍敏捷过程的特征,然后引用“健康码:数字技术助力战疫”案例,在案例中融入思政教育,接着请同学们实际操作并讨论,最后总结提升,加强同学们对于敏捷过程特征的理解,并提升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首先介绍敏捷过程的特征。敏捷过程能够快速响应变化,鼓励团队沟通和协作,重视软件的快速交付,强调客户持续参与,并对这几方面的特征分别进行讲解。然后引用“健康码:数字技术助力战疫”案例,在案例中融入思政教育。首先介绍健康码的需求背景和研发过程[8]。2020年初,面对严峻的新冠病毒疫情,我国迫切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多方面工作。从2月3日杭州余杭区联合阿里云团队、钉钉团队和支付宝团队等组成了虚拟在线团队开始紧急开发绿码,到2月7日杭州的余杭绿码正式上线,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政府和开发团队继续调研和完善,2月11日实现了杭州健康码。仅仅4天后,开发完成了浙江健康码并快速上线,有效促进了浙江省的复工。2月15日国务院相关部门指导阿里云、支付宝快速开发全国一体化健康码,经过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2月24日,湖北省健康码上线测试,同时应用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城市,仅用7天时间。健康码事关上万甚至上亿居民,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100%准确。同时疫情在不断发生变化,健康码需要快速适应疫情的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健康码的背后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涉及到技术、产品、法务、客服等众多方面。健康码的准确性,依赖于需求调研和分析的全面性,依赖于对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依赖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力支撑,更依赖于政府部门强大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面对疫情期间各种非典型情况,研发团队与政府部门紧密配合,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仅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无到有,完成了极其复杂又极其重要的健康码的研发和上线运行。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网站、视频等资料的演示,让同学们了解健康码背后的技术原理和敏捷过程管理思想,了解数字技术如何助力战疫。接着请同学们实际操作并讨论。在介绍“健康码”的研发过程基础上,让同学们实际操作自己手机支付宝中的“健康码”,亲身体会健康码为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所带来的重要贡献。并请同学们参与讨论:健康码的整个研发过程中,哪些方面体现了敏捷过程的哪些特征;
健康码的研发过程,哪些方面体现了国家制度的先进性、科技水平的先进性;
作为未来的软件研发人员,应具有哪些职业素养。最后总结提升。健康码的研发过程,首先充分体现了敏捷过程的思想。面对突发疫情带来的突发需求,而且是前所未有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研发团队能够快速响应变化,从“余杭绿码”,到“杭州健康码”,再到“浙江健康码”,一直到“全国一体化健康码”,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但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客户方,牵头组织,全程参与和协调,跨公司的虚拟在线团队密切沟通和合作,短短几天实现了软件的快速交付,为我国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经济复苏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健康码的研发过程,充分体现了敏捷过程的特征:快速响应变化,鼓励团队沟通和协作,重视软件的快速交付,强调客户持续参与,使同学们加深了对于敏捷过程特征的理解;
同时,健康码的研发和实现不仅体现了中国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更体现了中国政府强大的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另外,健康码的研发过程也展示了广大软件研发企业和研发人员勇担责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并进一步通过演示“火神山”和“雷神山”相关网站和视频资料,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中国应对新冠疫情快速推出的有效方法之一“健康码”研发过程为例来介绍敏捷过程的特征,不仅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加深同学们对其所体现的敏捷过程特征的认识,更能提升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同学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决心。

课程思政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模式;
教学观念

一、首先,我想从以下三点简单说一下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

(一)、新课程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第二,课程实施是学生主动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学生是在动态的反思和创造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和创造的对象。第三,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新课程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

(二)、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第一,新课程重新定位知识技能的作用,不再把知识定性,即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第二,新课程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第三,新课程重新定位了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认为,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

(三)、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新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综合化。各学科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综合,课程向学生经验与生活回归。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生活实际本质。

(四)、课程内容:倡导“新、活、宽”。新课程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强调的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进了许多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知识。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五)、课程学习方式:由接受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或发现式转变。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其次,我想从教学模式的变革、教材处理的变革、学生评价的变革、教学手段的变革这四个方面来谈谈新课程理念是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

(一)、教学模式的变革。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构筑搭建与知识相连的平台,成为沟通学生和知识的桥梁纽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探索新领域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由主体的单一性――教师主角变为主体的双向性――师生互动;
由单纯的知识、能力的传授变为知识能力的多项交流,自主探究的教育方式;
学生由知识的被动的建构者变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
课堂教学由“传授型”、“灌输型”变为“体验型”、“参与型”、“实践型”。

(二)、教材处理的变革。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设4个课程模块,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部分设6个课程模块,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部分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这就使得新课程变得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拓展了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拉大了不同系列和课程间在深度和难度上的差距,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是过去长期采用的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三)、学生评价的变革。新课程理念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进步。因此,评价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考查课本的内容,还应该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活动的能力也列入评价的范围,教师通过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以建议性的评语,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利于学生发展。

推荐访问:课程 教学 思政 课程思政教学【五篇】 课程思政教学(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