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我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担任过从幼儿教师到园长等几乎幼儿园所有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幼师本科论文【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幼师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科研水平 提高途径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我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担任过从幼儿教师到园长等几乎幼儿园所有职务,熟悉幼儿园管理流程与内容,了解幼儿教师所有的工作内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水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科研水平、个人魅力等[1]。我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结合自身成长的困惑,对幼儿科研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一、幼儿教师科研现状
(一)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科研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培养,由原来的中专逐步向大专过渡,趋势是向高层次发展,但是现今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骨干幼儿教师(30岁左右)都是中专和大专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结构特点决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他们大多对于科研没有基本的概念,很多工作都从自我感受的感性点出发,以前人和自己的经验作为工作的指导和出发点。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作观点是完成基本的日常班级管理与幼儿管理,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觉得科研工作距离自己比较遥远,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很多幼儿教师就算表面进入了科研领域,其实只是为了考核、评职称或者完成市、区、园里的工作任务,几乎没有主动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兴趣性、积极性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往往是被迫参与、从事科研的,科研意识非常淡薄,基本没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和科研应用所带来的乐趣,并享受其中的成功感[2]。
(二)幼儿教师科研知识比较缺乏。
所谓幼儿教师科研知识特指幼儿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我结合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与周边同行的交流,以及相关报告的调研发现,30周岁以下的幼儿教师中只有极少数幼儿教师系统学习过幼儿科研知识,很少有人了解如何参与幼儿教育科研活动,几乎不懂科研课题设计的规范与流程,不了解幼儿教育论文撰写的规范。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科研就是写论文,甚至是写工作小结。他们根本无从了解教育科研是一个从收集、选题、论证、立项、计划、调研、撰写、修改、结题到撰写完整报告、,再跟踪提高、研究的过程[3]。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幼儿教师会主动订阅幼儿教育理论的相关报纸、刊物,更不会主动寻找、学习相关幼儿科研理论知识,大部分幼儿教师科研为零。
(三)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很弱。
所谓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其中一般规律的过程,最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幼儿教师科研能力很弱主要表现在:1.幼儿教师普遍感觉科研难度很大,不知如何从何获取课题,不知如何开展研究课题;
2.研究课题方法、手段单一,主要集中表现就是上网搜索资料,然后抄抄、改改、写写,应付了事,完成任务,不求创新;
3.研究方向很集中,基本就是取材于幼儿的日常行为管理内容,然后就某一点进行经验性的总结,造成大多数论文雷同;
4.研究应用性狭隘,科研内容推广性、应用性不强,大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二、提升幼儿教师科研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学历教育,提升整体层次。
当前幼儿园的主体教学力量是主干教学教师,绝大部分以师范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下,学前教育的生源并没有得到提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入校文化成绩较差。在这种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即使通过严格的学前教育培训,也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走访身边同行发现,幼儿教师的科研概念起源于其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然而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时,课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指导性内容,在学生时代没有科研概念。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起跑线教育受到重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家长不遗余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选择优秀的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是社会的高要求,一方面是培养的低层次,相互矛盾、冲突。所以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提高学历教育水平,在整个培养幼儿教师体系中渗透科研相关内容,使招生、培养过程、实习、毕业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提高招生标准,夯实文化理论基础,使得生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加强培养过程,在培养过程中灌输终身科研的概念,利用课程教学,建立幼儿教育的科研方法体系;
加强实习过程,让学生利用理论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与科研的欲望;
重视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严格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建立毕业生档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让学生离开学校并不脱离学校,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指导。
(二)幼儿园工作管理。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集中场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占据很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直接带班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管理。现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老教师带新教师,这里的老教师是教龄长而不是年龄长。社会化大发展,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稀缺,需求量增大,很多优质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大多数喜欢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幼师做管理人员,而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则喜欢招收青春、活泼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新幼儿教师进入此行业后,基本就是靠老教师带,加上自己摸索,逐渐凭借经验在从事幼儿教育。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增长了阅历,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变繁为简并不是有利的。在幼儿园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将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相结合,以双赢为归宿点。定期邀请高校幼儿教育教学类的科研教师和幼教科研专家入园进行学术讲座;
积极营造崇尚幼儿教育教学科研的园内氛围,鼓励中青年教师投身科研,让大量的感性材料变成理论知识,指导自我的长期实践;
加强科研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研纳入每年度的年终考评,形成硬性指标,鞭策普通幼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4]。
(三)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
根据人的生存需求理论,我们当然希望每位幼儿教师能够将幼教事业当成终生从事的事业来经营,并从中获得肯定和快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5~8年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8~12年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强烈的不意愿或直接离职,原因主要是觉得职业没有发展,人生缺失规划。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教师入园时,安排老教师结对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工作观、人生观。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每位新幼儿教师都懂得如何理解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在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中,将自己长年累月的丰富经验书面化、理论化将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引导,幼儿教师会发现并了解科研的必要性,在科研中进步,在科研中快乐,在科研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材料,形成总结、课题、讲义、论文,并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共享科研的成果,将个人成果推广,从中获得成功与满足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长期化结果。
(四)教育主管部门。
作为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幼儿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长期性的准入、准出标准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制定的,但是对于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来说,很多事情大有可为:1.定期举办各幼儿园的科研工作讲座,进行科研重要性的宣讲;
2.定期举办科研交流研讨会,进行幼儿园论文评比,营造市区浓厚的幼儿教育科研氛围;
3.定期组织市区骨干幼儿教师参观考察全国优秀的幼儿教育科研基地(优质幼儿园);
4.定期召开科研课题推荐会,向广大年轻幼儿教师推荐科研项目和方向[5];
5.长期举办市区的幼儿教师科研竞赛,让需要科研项目的幼儿教师有项目可申请,有项目可研究,等等。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逐渐营造良好的幼儿教师科研氛围,让广大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将大量的实践经验转化成科学理论,指导自我的再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为祖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燕.教师是教育实践主体也是教育研究主体——兼谈幼儿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学前教育,1999,(8).
[2]白桦.创造性地开展园本培训工作,2006(05).
[3]郭力平.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展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
幼师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科层次;
幼儿教育;
专业特性;
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
“教育要面向未来”,意味着教育所要造就的是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人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理念要成为现实,必须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就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这一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取决于幼教师资的质量。为适应师范教育改革和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自1996年开始,我们对本地区幼儿教育的师资状况进行了全面地调查和了解。在广泛搜集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了《三年制幼儿教育专科专业培养方案》。1997年我们向省教委申请开办三年制幼儿教育专科专业,1998年开始招生。由于目前国内开设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院校为数不多,缺乏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整个工作还处于探索和总结经验阶段。专业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就专业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同仁。
一、专科层次幼儿教育的专业特性
对专业特性的准确认识,是高效、有序地进行专业建设和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的前提。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具有师范性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即学生既要具备从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师范教育特有的教育专业知识,接受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师范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学科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融入教育的思想,注重对陶冶年青一代有价值的知识的研究。教育课程的开设在于营造教育研究的氛围,构筑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造就未来的教育家。幼儿教育专业更应体现师范性特点,因为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有特殊的要求,幼儿教师除了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教育素养以外,更应具有如何实现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面的知识,这也是能否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的条件性知识。因此,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是其显著性特征。
(二)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专科的层次性
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有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以及幼儿师范等多种学历层次。各层次的培养规格存在着区别。《高等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中等幼儿师范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当代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幼儿教师”。很明显,对专科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上均高于中等幼儿师范教育。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必须反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更体现在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方面。
(三)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具有其专业要求的特殊性
高等师范教育长期以来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要任务,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中学师资的培养模式,幼儿教育专业对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必须从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出发,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二是幼儿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胜任多学科的教学,尤其是幼儿教育的包班制,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三是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艺术教育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即能承担一门以上艺术课的教学。因此,培养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不能套用中学师资的培养模式,必须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科学的设计。
二、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我国的幼儿教育师资一直是两级培养体系,一是师范大学的本科层次,二是幼儿师范学校、师范学校附设幼师班的中专层次。前者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对从事幼教工作所需要技能的训练。学生毕业后难以直接到幼教第一线开展工作,大多是到中等师范学校或师范专科学校从事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后者的毕业生到幼儿园工作时,在幼教工作的技能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但在理论知识,尤其是教育理论方面却显得极为不足,这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和改革意识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当今幼儿教育理论多样化、课程模式多元化以及教学手段与方法体系化的改革趋势。很多幼儿园的教师除少数来自幼儿师范学校外,绝大多数是各地中等师范学校、职教中心的幼师班和幼儿师范教育应用型自考班的毕业生。由于办学层次、培养目标及学生来源的限制,各个中专层次培养机构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基础文化课和幼教技能课,而与从事幼教工作相关的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显得不足,大多只开设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和各科教学法等课程,不能使这些“准幼儿教师”们获得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影响他们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及教育质量观等理念的形成,也不利于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教研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从事幼教工作的后劲。这种幼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幼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既不能类同于中等幼儿师范教育,也不能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看齐。其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确定要从幼儿园对幼教师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出发,既能弥补中专和本科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又能反映高等教育的水平,符合地方幼儿教育发展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既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为走向教育工作岗位成为集“教育家型”和“技艺型”为一体的专业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家型”意指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应具有科学设计和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依据教育科学原理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办法的能力;
“技艺型”指既具有对幼儿实施教育和教养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艺术教育技能。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科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城乡幼儿园工作要求和现代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幼儿教师和幼儿教育管理工作者。具体规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懂得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践行党和国家教育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
有健美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具有广博的一般文化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具有正确而先进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观;
掌握学前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现代教育及幼儿保健、教育、教学和幼儿园管理的一般原理;
掌握幼儿教育科研与实践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具备对幼儿教育现实问题进行调查、诊断、咨询和辅导的基本能力;
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的正确组织游戏、唱歌、弹琴、跳舞、绘画、手工制作、口语表达以及进行各类常识小试验等基本技能;
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三、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的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它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课程结构是各类课程按一定比例的有机组合,其组成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构建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
1.理论教学与技艺训练的问题
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对专家型教师的要求,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理论教学不以单纯地传授知识为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尤其是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要在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过程中,获得教育理念和研究教育的方法,为他们形成教育智慧奠定基础。技艺训练要在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艺术感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的问题
幼儿教师是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还要求具有相当丰富的幼儿教育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既包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情景中开展教学和保育的知识,也包括个人在选择、适应和改造幼儿园环境方面必备的知识。这些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教育环境,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支配教育资源。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必须克服高师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
重课堂传授,忽视实践学习的倾向。切实加强职前培养中的教育实践训练,以积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缩短职业适应期。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应该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成为一系列从早期就开始的、经常性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时间须大量增加,形式要多种多样。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问题
适应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内容,又要有满足职业需要,体现学生自身发展特色的内容。也就是况,要依据当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整体素质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和优势领域进行定向指导和因材施教或施训,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也为他们自我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基于以上认识,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计划由普通教育课、专业教育课、技能教育课和实践教育课四大部分组成。
1.普通教育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这类课程是体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两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教学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提高政治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方法论。另一方面从知识、修养和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这既是全面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2. 专业教育课:这类课程的设置由本专业的性质和师范教育的“师范性”所决定,也是课程设置的“职业原则”的要求。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这是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教师口语、书写和电化教育技术课程。教师口语和书写是师范专业学生首要的职业基本技能,作为达标课程开设。电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技术的产物,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也有利于以后进行微格教学。通过加强专业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促进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增强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念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3.技能教育课:也称为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这类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又是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旨在使学尘获得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开设乐理与视唱、乐器、唱歌、舞蹈、绘画和手工等课程。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而且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既有利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幼师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 幼儿教师 科研能力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欠发达,学前教育发展起点低。高素养的幼儿教师科研队伍是确保我国《 幼儿园工作规程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在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顺利贯彻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笔者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进行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110名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所裨益。
一、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
1.幼儿教师学历偏低
我们首先对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年龄的统计数据来看,40岁以上的教师占28%,30岁以下的占57%,30~40岁的占15%。教龄在10年以下的占67%,10年以上的占33%。调查对象既有刚入行的新教师,也有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样本的多层次选择将使本研究更具代表性和一般性。从学历的统计数据来看,被试中有12%的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余大部分教师的学历为大专和中专。从访谈得知,有的教师初始学历并非学前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在从事这一行业,由此可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不仅存在学历偏低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专业不相符的问题。
2.教育科研意识模糊
强烈的科研意识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由调查得知,幼儿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意识,但这种科研意识仍然比较肤浅,在问及“您认为教育科研对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时,一半以上的教师都认为作用非常明显,这说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科研对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但在访谈一位民办幼儿教师时,该教师对“你们平时有科研活动吗”回答的却是与幼儿园讲故事有关的内容,据此可以认为,该教师并不是真的理解教育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部分幼儿教师已经有了教科研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浅层的、模糊的。
3.幼儿园教研活动频次少
调查表明,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的幼儿园只占3%,每季度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的学校占6%,有的私立幼儿园一学年从未开展过教研活动,这说明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频次较少。通过调查得知,广西农村私立幼儿园一般没有专项教研室,有的农村公立幼儿园虽然设有教研室,但是平时很少开展教研活动,这说明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幼儿园工作中还没有坚持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幼儿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待加强和提高。公开课是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比较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比较喜欢的形式,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教师综合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检验,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公开课等教研活动,特别是青年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同行教师学习,取长补短。
4.没有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以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科研离不开对问题的思考,如果碰到问题只会怨天尤人、烦躁或发脾气,而不懂得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只会是一个机械的教书匠。由于我国国情特殊,师生比例普遍比较悬殊,在这种师生比例不协调的情况下,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困难后不去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所以教学反思对一个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调查中,当被问到“在教育教学中,是否曾经遇到一些困惑,有没有深入研究下去”时,只有4%的教师表示有;
同时只有3%的教师教学期间天天写教学反思日记。教学反思日记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的总结,但从调查结果看,真正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展开反思的教师并不多。
5.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科研论文写作是科研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推出科研成果以及进行经验交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问及“您写过论文吗”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人写过。在问及“您公开发表过论文吗?在什么杂志上”这一问题时,教师的回答表明,部分教师公开发表过论文,但大都是发表在普通的教育刊物上,仅有个别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这表明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在问及“您写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时,有64%的教师是为了职称晋升,有30%的教师是为了获奖,仅有6%的教师把论文写作当做个人兴趣爱好。这表明部分教师的写作动机存在问题。
6.科研能力自我评价度低
让教师自己来评价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让我们从教师自己的角度来了解其教科研能力的情况。首先,从幼儿教师对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来看,认为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非常好的仅占2%,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是不够好的。其次,从对课题研究基本程序的了解情况看,有67%的教师选择不了解,33%的教师选择了解;
从对教育科研方法的掌握情况看,非常熟悉只有14%;
从曾经主持或参与过几项课题研究情况看,63%的教师没有参加过,21%的教师参加过1~2项,参加过5项及以上的占6%。这就说明,虽然公办幼儿园比民办幼儿园科研机会相对较多,但是就其总量来说,教育部门给幼儿教师教育科研方面创造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因而幼儿教师也就很少能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教育科研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是在教育科研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只有具体的教育科研实践,才能使教育科研知识转化为教育科研能力,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被调查的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少。
7.科研环境不佳
在问及“在业余时间您想要学习、科研,干扰或阻力大吗”时,28%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经访谈得知,教师压力大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的教学任务重;
二是家庭的影响,在访谈中得知,有的教师处理家庭事务占用了不少时间,没有时间去考虑教育科研的事情;
三是部分幼儿教师自己感觉水平、经验都有限,所以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信心。结合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得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一般都有教师参与过教育科学研究,一些教师也发表过一些文章,也主持过幼儿园的相关课题,而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私立幼儿园,较少有教师参与专项的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在问及“幼儿园有没有科研奖励或鼓励措施”时,幼儿教师的回答表明,公办幼儿园有相关奖励政策,而私立幼儿园却没有。由此可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教师教科研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对策
1.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试想连幼儿教师的稳定性都无法保障,教育科研就更加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保障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的首要因素。根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偏低、非师范类专业教师比例较高、有的甚至是“半路出家”等现状,相关管理部门应首先建立幼儿教师准入机制,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吸引广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或者对高素质人才降低准入门槛。最后,对在职的农村幼儿教师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快捷有效的师资培训,培训一支土生土长的幼儿教师队伍。培训应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幼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教师队伍,这是保障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科研正常开展的基础。
2.让教师意识到教育科研就在教育教学生活中
由调查得知,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虽然知道教育科研重要,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么认为那是高山仰止的“科学”,令人敬畏的“圣经”,要么认为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其实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就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只要平时多留心观察,多做记录,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综合与概括,就是在进行科研。如果幼儿教师总是任务式地教学,对幼儿身边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不去反思、总结,也从不做记录,那么这样的幼儿教师就不具备研究的意识和态度。另外,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幼儿教师教育科研建设方面的相关措施或培训缺乏针对性,应让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意识到,教育科研写作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为了让教师在活动中游刃有余,驾驭活动的能力更强 [1] ,提升幼儿教师观察的能力。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或课题也应来源于幼儿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关注儿童、书写儿童,写自己的生活琐事,写自己的教研感悟,写教学故事,写你身边的人和事 [2] ,不要轻视生活琐事的写作。
3.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软硬件“一起抓”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民办幼儿教育成为了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办园的体制是公办还是民办,教育科研都是幼儿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此,教育管理部门除了要对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硬件设备进行管理以外,还要对幼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等软件“一起抓”。从调查情况来看,公办幼儿园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的管理上都比民办幼儿园要成熟,公办幼儿园在教研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不能较好地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而民办幼儿园在教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暇顾及科研建设。由于民办幼儿园在体制上实行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孩子的发展与幼儿园盈利性冲突的问题,他们认为满足家长需求,争取到生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科研方面可有可无,因为家长并不关注。因此,管理部门必须通过教研管理的途径,让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及规范化得到一定的保障,达到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办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目的。
4.建立“区域城乡幼儿园教研管理互助共同体”
从调研的结果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存在一定差距,公办幼儿园从教育科研制度到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比民办幼儿园要规范得多。民办幼儿园把焦点主要集中在迎合家长的需求以争取更多生源上,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因此,应由教育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区域城乡幼儿园教研管理互助共同体”,即一所教育科研力量较强、教研师资队伍较全的城市幼儿园与一所教研力量相对较薄弱的农村幼儿园之间,或者是一所公办幼儿园与一所民办幼儿园之间组成帮扶“一对一”,两所幼儿园定期召开教研活动,互派教师到对方幼儿园顶班等,把开放、互动的理念引入教研活动,让彼此的教研理念、教研管理、教研方法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也会让两所不同的幼儿园教师看到差距,有差距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让这种动力成为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应起到监督作用,定期对农村公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的质量、规范性等进行检查,督促民办幼儿园活动的规范性。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普遍偏低,其中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科研能力存在差距。要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科研能力,必须要提高幼儿教师对科研的深入认识,帮助幼儿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与写作方式。
【注: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JS04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533000)
参考文献:
幼师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从199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多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明显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时还发现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和性别的差异。其中“我国的妇女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水平与男性公民相比,要低很多。”这一结论尤其值得从事幼儿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的教育者关注。我国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只有极少数幼儿园中有个别男教师。因此,幼师生也是以女生为绝对多数,甚至于全部都是女生。如果女性科学素养水平总体偏低这一情况在幼儿教师中也普遍存在的话,那么必然直接影响当前幼儿教育的水平,并从起点上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属于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市的教育发展水平,其中包括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也可算是名列前茅的。近年来,在“科教兴省”、“科教兴市”及“两个率先”思想的影响下,幼儿教育也有长足的发展,但幼儿教育的师资水平,尤其是科学素养水平究竟如何,是否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下“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呢?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南京市幼儿师资科学素养调查,为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过程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市在职幼儿教师及幼儿师范学校的在校生。一共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问卷87份,有效问卷87份。其中,在职教师均为今年各区县推选参加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的学员,共43人,发放调查问卷43份,回收37份,有效问卷37份:在校生为以随机抽样方式选出的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共50人,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并不是指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或对所有的科学技术状况都具有高水平的了解,而是指对科学技术与知识的最基本的了解。这种基本的科学素养应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
2.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
3.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了解。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有基本了解,那么,就能理解大众传媒中的科学技术进展的报道和科学信息:如果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一定了解,就能分辨伪科学和科学之间的区别:如果一个公众能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那么,就能自觉和有效地认识到科学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科学的局限性,从而也就会加强公众对科学的作用的理解,使科学事业能得到公众的支持。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以1996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内容为主体,并同时参考了我市对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的内容。其中针对科学概念理解的选择题共有25道、针对科学常识的选择题共有4道、针对科学术语了解的题目选了4道,为了方便调查结果的统计,将原调查问卷中的这4道开放题改为了选择题,因此也就降低了题目的难度。此外,还有4道选择题是用于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程度,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加选了2题。
三、主要结论
1 幼儿教师及幼师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其水平高于普通公众,但尚待提高。
在与幼师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师的谈话中,常听到教师们抱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与效果。从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情况来看,在超过一半的题目上正确率均高于我国普通的公众(见表1)。但作为教师,情况则的确不容乐观。从对科学概念正确选择的得分情况来看,只有8%的幼儿教师与6%的幼师生正确率能达到80%,即得分在21分以上。而大部分的正确率集中在60%~70%(见表2)。
这一情况与近年来我国学者的调查结果相符合。2006年1 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中华女子学院的王练副教授公布了一项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相关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共484人。结果显示,这两类人群中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和3.2%,高于2001年我国公众平均水平的1.4%,但低于同期大学生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6.29%;
商业人员比例为5.81%:办事人员为4.7%)。
此外,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常识的了解情况较好。这一情况也与其它相关的调查结果相符合。
另一方面,概率知识也是测量公众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调查中也有一个选择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2%的幼儿教师和82%的幼师生具有概率知识。
2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略高于幼师生,但相差不大。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幼儿教师相对于幼师生,在对科学概念、科学常识、科学术语等的了解程度上略高,但总体相差不大(见表3、表4)。这一结果不同于王练等学者的调查结果。可能因为本次调查中,所有的幼儿园教师均来自市级骨干培训班,属于各园派出的骨干教师,其知识水平与能力方面均应高于普通幼儿教师。由于南京市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次调查中的所有幼儿教师的学历均是大专或以上学历。但高一级的学历却没有带来更高一级的科学素养水平。
3 对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不够了解,缺乏科学精神。
测量公众对科学方法理解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了解公众是否具备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标准。为了了解被调查者是否具有比较的思想和了解对照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治疗效果不好,下面是科学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使用的三种方法,您认为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哪种方法?”对于这个问题,被调查者有四种选择:(A)征求患者的看法:(B)用医学知识来断言此药有效;
(C)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药,然后观察各组服药后的结果。(D)不知道。按照科学研究的比较对照方法,应该选择第三种答案为正确。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选择第三种答案的比例为76%,幼师生为66%。多数的被调查者能够答对这个问题。
然而,有高达76%的幼儿教师与68%的幼师生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研究是指建立理论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理论”。对于科学研究的理解程度是了解公众分辨生活中的科学与迷信活动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在日益加快,与此同时,伪科学也在打着科学的旗号蒙骗公众,如果公众不了解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不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就不可能有效地防止伪科学和迷信学说的欺骗,公众就不可能有效地摆脱愚昧的束缚,不可能真正地崇尚科学和热爱科学,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不可能得到真
正的提高。因此另一道题的结果就更发人深省:只有14%的幼师生与幼儿教师声称自己完全不相信算命或星相学之类的说法,大多数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可以想见,如果遇到自己不太懂的情况,面对打着科学旗号的各种伪科学和迷信,幼儿教师们会做何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完全不知所措?答案如下(见表5)。
调查中另有一题是这样的:“要肯定一个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您认为一个数学家应该如何选择?”共有四个选择:(A)数学界大多数人的肯定;
(B)数学权威的肯定:(C)一位学生给出的证明;
(D)不知道。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了“随大流”或“听权威的”,而只有不到1/5的被调查者相信一位学生给出的证明。由此可见,当幼儿教师们不知所措时,她们很可能采取“从众”或“服从”的行为,而不是寻求科学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大胆质疑”、“批判反思”等科学精神就更无从谈起了。这就给“伪科学”、“迷信”、“盲目个人崇拜”等错误或愚昧留下了极大的生存空间。
此外,本次调查还对幼儿教师追加调查了两个关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1.“某教学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假设,可使用哪种方法验证?(A)直接验证(B)间接验验(C)循环验证(D)不知道;
2.在某校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哪一个?(A)教学方法(B)教师(C)考试成绩(D)不知道。结果,第一题的正确率仅为8%,第二题高了不少,但也只有30%(见表6)。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们虽然对基本的科学测量与概率等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相当不深入的,同时也是与自己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缺乏联系的。
四、分析与讨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一)原因分析
1 幼师生的知识结构有缺陷
在一次全国性的幼儿双语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课上,一位教师就犯了科学错误。她在讲到“昆虫”时,分别举了四个例子:蝴蝶、蜜蜂、蜘蛛和蜗牛。课件做的非常精致,活动设计也十分有趣,但却错将节肢动物蜘蛛和软体动物蜗牛一并归入昆虫类了。就这一问题,我多次问过幼师生,发现对“昆虫”的特征有错误理解的学生也不少。
幼儿生以女生为绝大多数,普遍重文轻理,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缺陷。在幼师招生中,选择报考幼师的学生普遍文科成绩优于理科成绩。因此,在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学习兴趣缺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一情况对她们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持续的不良影响。
2 幼师课程设置的不足,导致问题的加重。
幼师课程体系由四块组成:基础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一直以来,幼师课程在设置中存在两大特点:_是重艺术技能训练,轻文化学习;
二是科学类课程的内容偏难、重理论轻实用。为了在五年时间中,尽可能地培养出一名能胜任幼儿园各项保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学校更重视专业类课程的教学用时。同时,在文化课程的教学中,语文、英语、政治这三门课在五年中持续开设。而数学只开设三年,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分别只开设一年。总体而言,语、数、外、音乐、舞蹈、美术等工具类学科开设时间长、门类多、要求高,而科学类课程与实操类课程开设时间短,要求低。另一方面,科学类课程一直采用高中教材,内容偏难,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加重了幼师生对科学类课程兴趣缺乏的问题。当然,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与幼师专业相适应的科普教材,而由幼师的教师自主开发新教材则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3 在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方面,重教育理论轻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
幼师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点在科学文化学习方面一脉相承,均不重视科学文化学习。也许是认为幼儿教师在学校学习期间已经通过了各门科学课程的考试,就不用再学习了。在职后培训中,重点放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新课改成果的推广等方面。殊不知,若缺乏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任何理念的更新、方法的改革都会走样或落空。
(二)几点建议
1 在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为了将素质教育精神落到实处,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人才,幼师课程应将眼光放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在课程改革中,努力贯彻职业教育的精神,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在尽量保证科学教育的课时的同时,下大力气抓教材建设,或开发校本课程。
2 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适当增加科学类课程,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科学精神。
幼儿教师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缺陷,这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幼儿教师要紧跟时展的脚步,就必须努力查缺补漏,在对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时也应当适当增加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以帮助她们补上这欠缺的一课。因为,科学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使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向,不断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当前大家都已认识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获得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可以结合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逐渐培养科学精神。
幼师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本论文从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倡幼儿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和反思实践、鼓励幼儿教师合作研究、对幼儿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精心组织幼儿教师园本培训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文章中,我凭借自己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的感触以及农村幼儿园真正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阐述,希望通过我的一点看法能够使我们农村的幼儿教师也更加的专业化,同时也使我们这里的孩子们能真正享受到专业的幼儿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水平;
理论学习;
观察记录;
反思实践;
合作研究;
科学评价园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7
一理论学习是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奠基石”。
幼儿教师要进行优质的教育,就必须具有一定教育科研理论素质。这方面的素质主要是指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法论和教育科研方法。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一种盲目的实践。”我们只有用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来武装自己,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逐步把握幼儿教育的未来走向。有些教师平时的学习只满足于某些经验的掌握,甚至“以干代学(理论)”,这是不对的。“教无定法”,只要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都是好的方法;
“教有定法”,这个定法就是教育科学。科学的理论撞击实践,就会爆发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的硕果,创造出新的方法和经验。而相反,如果我们的教育理论素养不高,在实践中就会表现为教研教学都无后劲,其具体表现为:首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不能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开展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困难。其次,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教育经验,虽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水平没有大的提高,能力不见有多大的长进,不能突破常规而有所跃进。最后,不太了解幼儿,在教学中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工作好了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有失误,也不知道从何吸取教训。
二教育观察记录与反思实践是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培植室”。
1.教育观察记录的涵义及在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中的作用。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比一般知觉有更强的积极性和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观察也叫“思维的知觉”。观察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门户,也是一切创造的开端。科学研究,艺术创造和教育教学等都离不开细致,敏锐的观察。幼儿观察记录就可以定义为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实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结合自己的想像记录下来的过程。
2.如何实施教育反思。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师忽视反思教育行为的现象。在教育管理上缺乏有效组织、引导教师反思的机制,教师自身缺乏自省的意识和方法,往往注重备课、上课,无意或很少反思教育行为,诸如教育目标是否明确、教育内容是否适宜、教育环境是否适合、教育要求是否适度、教育方法是否适当等。存在“教师不会反思”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总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却是流水账一本,没有反思的实质内容;
有的教师三言两语,很少揭示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
还有的仅仅是为了交差,而不是真正发自内心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去反思。
三合作研究是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助推器“。
教师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不仅有利于建设开放、和谐的幼儿园文化,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幼儿教师之间在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是其合作研究的前提条件。在一个教师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作,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才能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因此,教师个人的专业特色和合作质量的提高之间是一种相融共生的关系:个人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可以使合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合作更有深度;
同样,合作效果好,也就意味着教师从同伴那里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
四科学评价是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导航标”。
传统的幼儿园教师评价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多是以奖惩为目的,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这样的评价是面向“昨天”的。而新《纲要》要求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幼儿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改进教育实践的功能。因此,探索一条科学评价教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势在必行。
科学的幼儿教师评价认为,幼儿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每位幼儿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每位幼儿教师都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可能性,而评价则是幼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
推荐访问:幼师 本科 论文 幼师本科论文【五篇】 幼师本科论文(精选5篇) 幼师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