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五篇】

时间:2024-03-20 08:19:01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全球的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丰富。地铁、高铁、飞机、电话、手机、自动电梯等。这些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可是,三十多年前,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住的是又矮又小的茅草房,而现在我们住的是高大宽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改变生活征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五篇】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范文第1篇

仙龙小学五年级三班:陈泯志指导教师:武大国

随着全球的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丰富。地铁、高铁、飞机、电话、手机、自动电梯等。这些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可是,三十多年前,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住的是又矮又小的茅草房,而现在我们住的是高大宽敞的小区洋房;
以前他们看的是黑白电视,那时全村才只有一台电视,而且黑白电视的效果很差,每天晚上大家就自己搬椅子去看,黑白的,还只有一个频道,经常信号不好,屏幕上飘着许多“雪花”,图像很不清晰,他们照样看得津津有味,而现在我们看的是四十二英寸的高清晰液晶电视;
以前他们用水要到很远的的地方去挑,挑到家里却只剩下半挑水,而现在要用水时只要轻轻拧一下水龙头。啊,是什么让农村在短短三十年中的变化如此之大?是什么促使我们的生活水平高速变化呢?直到我读了《辉煌六十年》这本书才明白。

一九七七年,邓小平爷爷提出了“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的国家战略方针。从那时起,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高精技术工人和人民教师开始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科研教育第一线中,让新中国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高。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老家——仙龙镇的佛鼎村,一个曾经贫穷的小山村。以前,通往老家的山路尽是土路,一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难以通行;
仅有的几台电视都是黑白的,频道少,而且还经常出现雪花;
在小山村冬冷夏热,夏天不但没有空调,有的连风扇都没有,热得令人难以忍受,蚊子又乘机出来捣乱,一直是我既爱又恨的地方。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运动性认知是体育技能学习主要的认知形式,由此决定了体育学习方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高度一致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既要改变认知至上的偏颇,又要避免脱离体育认知特点空谈育人目标的极端倾向,对多样化体育学习方式进行整合,并赋予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

Abstract:Movementcognitionisthemaincognitiveformoflearningskillofphysicaleducation.Thisspecialcognitiveformdecidethatlearningapproachtophysicaleducationischaracterizedofbeingexperiencing,self-independent,explorativeandco-operative.andthesecharacteristicsarealsohighlyconsistentwiththepurposeofall-roundeducationundernewcurriculum.ChangeoflearningapproachtophysicaleducationistovarybiasofcognitionsupremacyaswellasavoidextremetendencyofidletalkingabouteducationalpurposewhichhasdivorcedfromPE.cognitivecharacteristic,tointegratediversifiedlearningapproachandendueitcharacteristics,namelyexperience,self-independence,explorationandco-operation.

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cognitiveform;movementcognition;learningapproach

1问题的提出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方式,总是与这门学科特有的认知形式和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在学科具体的认知活动中的,但总体上看,文化课的学习由于在认知形式上的共性,也就具有学习方式上的共有特征。一般教学理论(包括新课程理论)主要关注的也是一般文化课程,因此,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大都能够在文化课的教学中对号入座,直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但教学理论却较少关涉体育学科的“个性”,导致许多体育教师对新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认识上的迷茫,进而出现教学实践中的拒斥倾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与学的行为上,学习方式的转变自然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之一,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却受到了忽视。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既要领会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的改革目标,又要

深刻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特点,把体育认知形式的特殊性作为认识的起点,探讨新的

体育学习方式的特征,以此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的认识。

2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

一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包括的认知形式有三种[1]:其一是概念性认知,也就是借助言语、符号对世界的认知,这是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中广泛采用的认知形式。其二是形象性认知,这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对一定形象的想象对世界的认知,书法、绘画、音乐等的学习主要采用这种认知形式;
其三是运动性认知,它是借助身体与外界发生直接的运动关系时的认知形式,它主要运用于体育以及其它的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学习中。

体育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言语和文字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通过对示范和相关媒体的观察了解动作的形象与过程。但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学生只知道了所学的动作技能的“应然状态”,而这远不是体育学习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应然状态”表现出来。这就要借助于“身体”这一特殊的认知工具,没有反复的身体体验与练习,即使是对体能没有很高要求的简单动作,比如徒手操,学生在身体姿态、节奏等方面也会与观察到的动作形象和所描述的动作要领大相径庭。因此,体育学习虽然包括多种认知形式,但运动性认知是体育学习的最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特殊认知形式。

3体育认知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特征

3.1体育学习方式的体验性特征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往往都是从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动作的形象和要领的感知开始的。而事实上,教师无论多么规范的示范动作和多么有效的讲解,都不能真正把所学动作的有关要领的信息完全表达出来。教师(包括体育教材)可能传递给学生的,只是诸如“两臂上举”、“抬头挺胸”之类的反映动作形象的外部信息,真正在动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身体感受的内部信息,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时甚至连活动主体也“意会”不到。换句话说,完成动作的关键是动作者的内部感觉,而不是语言文字信息。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完成动作过程中有关身体感受性的内部信息。

很显然,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过程,实际也就是把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的结果转化为自己身体的直接感受,从而直接体验到所学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内部信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转化自然成为我们分析问题的焦点。

如果学生的练习是有积极效果的,那么在练习之前,学生无论在主观上意识与否,实际上都需将该形象想定为自己,即学生是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与其化为一体地去揣摩、体验、感受。在这种虚拟地将主体(学生本人)移入到客体(示范者)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或者说“悟”出了示范者完成该动作时的内在感觉。并且在后面的实际练习时,以这种“悟”出的感受的实现作为目标来表现自己的身体。而“悟”出的内在感觉与实际练习中真实获得的内部信息之间的程度、差别的缩小或减少,也就成为学生动作学习的基本目标。[2]

学生之所以能够将内部信息的内在感觉掌握,是学生将自己的主体“移入”到示范动作之中,潜势地使自己的运动得以成立,并随着客体(示范动作)虚拟运动的同时形成“运动共感”[3]。在这时,教师所体验的内在感觉或多或少地就被移入到学生方面。尽管这时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所学动作,但他或多或少地具备了那种虽然还模糊、还不太清晰,但过去未曾有过的那种体验。而这种体验才正是教师所要教、学生所要学的内容。

可见,学生动作技能的获得,是学生所获得的外部信息与身体感受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身体的直接感受,所有的关于动作技能的外部信息都是抽象的,没有意义性的。而随着身体感受的进一步加深,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是学生的动作与教师提供的外部信息的吻合程度的提高,而对学生深层的意义上看,一方面加深对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所获得的外部信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所获得的关于过程、方法的体验,将会迁移到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中。

因此,体验本身既是获得技能的手段和过程,同时也和动作技能一起,成为运动性认知所追求的目标与结果,体验性也就成为体育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

3.2体育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特征

人在婴幼儿时期,某些初级动作技能的形成会带有相当的主体不自觉的成分,但这些初级动作技能对此后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新的动作技能学习“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时,学习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联系自身已知或已会的动作技能去理解、揣摩和体验新动作。同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任何新动作的学习,都是在已经掌握该动作的“下位动作”之后,或者说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运动性认知之后。任何新授动作本身都会包含着相当程度的已会动作的认知成分、环节或要素,所谓的新动作实际上是原有已会动作某些要素、成分的增减与组合。因此,能否形成新的运动性认知,不在于各种辅助练习手段之间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正确与否,而在于有形的辅助练习是不是与学生原有的运动性认知之间具有现实的关联性,更确切地说,是学生自己能否感受到或体验到这种关联性[4]。这时决定的因素不是教师传递过来的外部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自身以“心”去领悟和亲身体验新旧动作之间的联系,并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以获得更有效运动性认知的结果。任何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如“手把手”地帮助或机械地重复模仿,即使能够或多或少地在动作的外部表现上有所改变,但并不能获得适合学生自身的身体感受和体验,在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上必然是低效的。

因此,在运动性认知形式中,身体运动只是这种认知形式的一种外部表现,而真正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机制还在于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身体运动的协同一致。而自主性不仅是运动性认知形成过程中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体验性特征的进一步解读,体验本身就是自主性基础上身、心协同活动的过程。

3.3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究性特征

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形式具有的共同特征,从心理活动过程来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个新动作前都带着他过去动作学习或生活所留下的意识痕迹,以此来同化或顺应相关的新动作。同化是当新的动作技能与原来所体验到的在性质上一致时,原有的体育技能认知结构的数量获得扩充,而顺应则是指学习者原有体育技能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内部或外部信息时而引起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能动的反映论来看,学生的学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能动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以自身的方式将的知识和技能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这表明学生学习动作技能不是被动接受,不能靠机械重复来掌握,而是带着个人的“自传性经验”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分析是对新旧动作技能之间联系的更为深刻的把握,是对内、外部信息关系的自主的理解;
判断是基于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价值判断;
创造是既在分析判断基础上对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抉择,也是在个体独特性基础上对新的动作技能价值意义的更深层的构建和探求,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因此,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索性特征体现了体育学习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方式的共同特征。

3.4体育学习方式的合作性特征

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体育学习在组织形式上与其它学科本质上的不同。

虽然运动性认知在内部体验性上表现为个体性,但在外部表现上则主要表现为运动性。这在一方面反映了运动过程群体性的特点,小组与团队活动成为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另一方面也为互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互之间可以在群体活动中真实地检验学习结果,判断存在的内部原因,为个体改进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外部参考信息。另外,有些体育技能本身就是通过游戏活动来体验和掌握的,在游戏中每个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和分享性,从而形成“先天”的合作性学习。

4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体育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

从动作技能学习运动性认知形式的特点来看,体育学习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的特征。诚然,从学科教学的目标看,体育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动作技能的,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5],突出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但是,无论如何,离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来谈育人目标,则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把握住了动作技能学习的学习方式的特征,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的特点和机遇。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体验性,动作技能的学习就能够从认知领域扩展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增长的过程,同时还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
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自主性,就能够突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形成高品质的学习,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
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探究性,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合作性,就有利于形成合作交往、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和相互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心理品质。

而在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中,为了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却往往把体育技能的学习搁置在外:为了体现自主体验性,而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排斥在外,新的“放羊式”教学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体现探究性,就不切实际地在把讨论、提问等大量充斥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过程本身的价值思考,形式化地应用新的教学方式;
为了体现合作性,凡是课堂都是游戏,失去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社会心理品质方面所应有的本真。教学过程表面上气氛活跃、热热闹闹,学生乐此不疲却茫然无所获。在一阵轰轰烈烈的闹腾之后,我们不能不反思:体育作为学科存在的价值特殊性何在?

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仅体现了体育学科认知形式的特点,是反映体育学科认知目标的学习方式的特征,同时也是与课程改革全面育人的目标完全一致的,更体现了体育技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媒介作用。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认知至上、体育技能惟一的偏颇,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人格精神的全方位的培养,意味着多样化的体育学习方式的整合,在继承和利用前人发现和发明的一切有效的体育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住体育学科的育人特点和目标,赋予练习、游戏、比赛、体验、感悟等多种体育学习方式以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任何脱离学科的认知目标来谈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倾向最终只会弱化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是违背课程改革主旨的。

参考文献:

[1][3]贾齐.浅谈体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运动性认知[J].体育与科学(南京),1998,(2):9-11.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 成长模式 研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因此,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也有人将创新比喻成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面对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中国企业无可避免地要与狼共舞的时代。面对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用于创新,才能生存下去。正如福特汽车公司的前总裁亨利•福特的话:“不创新,就灭亡。”因此,分析我国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创新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创新型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

1. 创新型企业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企业,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型企业就是把创新精神制度化而创造出一种创造的习惯。这些创新型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来创新,即把一大群人组织起来使“ 变革” 成为“ 规范” 。美国学者彼得斯和沃特曼对创新成功的企业的调查发现它们具有如下特点:(1)企业家具有创新倾向;(2)与顾客有密切联系;(3)具有自和企业家精神;(4)重视人在开发企业生产率潜力中的作用;(5)创新的传递依靠价值驱动;(6)紧密结合自己所了解的业务;(7)组织形式简单, 职工有创新倾向;(8)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组织特征。

国内学者管建成、王军霞提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为创新型企业, 可以从两条思路出发:①考察组织的核心能力是否创新能力②考察组织对创新制度的执行情况、创新的投入和创新的产出等指标是否处于较高水平。他们还进一步从组织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角度建立了测度组织创新程度的定量指标。

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启动之初,即开展了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指标研究。研究指出我国的创新型企业主要是指在研发经费、专利发明、新产品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与组织管理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

综上所述, 拥有一个明确的创新战略, 浓厚的创新氛围以及有自己关于创新的动态过程的目标、方向和衡量标准都是创新型组织的重要特征。上述观念对创新型组织的判断标准主要集中在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方面。系统、全面创新的思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 但创新型企业理论在创新管理研究中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重要局限于管理学和创新管理理论本身的范畴, 大多仍是思想性、理念性的研究。

2. 创新型企业所具有的特点

对于创新型企业,最基本的特征是指在制度、管理、知识、技术、文化等方面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具有本行业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持续创新是其本质特征。目前, 我国对创新型企业没有制定统一明确的判定标准, 综合国内有关方面研究, 我们认为创新型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点:

(1)企业内部实现研究与开发的制度化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主导产品拥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 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积极主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2)能通过不断的持续的创新,获得持续性的收益。在同类企业中, 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较高, 有健全的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领先的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重视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

(3)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带动潜力。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创新, 通过竞争发展, 形成了企业独特的品牌, 并在市场中享有相当知名度。创新或生产的产品应隶属于国家、省、市科技部门颁发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 也就是说其产品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密集度。

(4)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企业近三年连续盈利, 整体财务状况良好, 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呈稳定上升势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5)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重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创新, 努力营造企业的创新文化, 把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新作为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模式

根据学者对我国企业的研究,我国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模式包括制度创新型、技术创新型、管理创新型、混合创新创新型等四种成长模式。如图2.1。

1. 制度创新型成长模式

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改变原有的企业制度,塑造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新的微观基础,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制度创新意味着对原有企业制度的否定,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创新和公司治理结构创新。本质上是权利和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制度创新方式的基本路径是:资本原始积累―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企业其他创新一现代企业制度一企业成长。其特点是启动产权改革,以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本,带动企业内部其他方面的变革,从而进入企业成长的新阶段。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企业的改革也不断的加大,这时涌现出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制度创新型企业。我们以联想企业为例,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正式注册,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从理论上讲,预算外收入也是国家的钱,但支配权并不在中央政府手中,而在不同层次的政府机构手中。从财产权、经营和福利保障的角度看,计算所和新技术发展公司之间的界限都是模糊不清的。1987年和北京市海淀区供销合作社订了联营协议,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计算机技术公司。这个联营在财产权问题上却有重大的含义。首先是法人财产权的机一部延伸,增加了新企业的独立性。其次是登记企业的性质变为全民和集体,在当时的财务管理规则下,增加了企业会计处理上的灵活性。1998年,该公司更名为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成为香港联想的最大股东。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和北京联想(有限)公司之间,加上了一个香港联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仅仅是在整体双层财产权结构上又增加了一个层次,而是利用香港上市公司的规划,来规避政府机构之间财产关系变动对联想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这种制度创新通过国有企业的再投资,形成“法人”财产权,是国有企业的财产权出现双层结构,仍然保持企业财产和体制的统一性。“法人”投资者在政府机构和营运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隔离层。联想企业就是通过“整体双层结构”这种制度创新为其在后来的高速发展赢得了时间。

2. 技术创新型成长模式

技术创新是指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引入。所谓新的生产方式, 具体是指企业中的从投入品到产出品的整个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或称突变。这种突变与在循环流转的轨道中年复一年地同质流动或小步骤的调整不同。它既包括原材料、能源, 设备、产品等硬件创新, 也包括工艺程序设计、操作方法改进等软件创新。技术创新成长方式,是指企业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先导,建立自主技术能力、改变企业技术特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制度和管理变革的企业成长方式。这种成长方式的基本路径是:资本原始积累―技术创新一制度和管理创新一现代企业制度一成长空间的拓展。其特点是首先集中投资于新技术开发,以新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或节省成本,再以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然后以此为基础推动企业品牌建设,改进企业管理方式,促进企业制度变迁,带动企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这种方式通常依靠企业的技术人员以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通过自主研发、模仿创新、外部引进、合作等手段,进行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工艺流程再造等活动。其中,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生产技术,突破,攻克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获得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

格力电器就是推行技术创新型成长模式的成功典范。格力电器企业通过形成技术创新,抢占制高点的核心能力;确定专业化的技术创新战略;以新满足市场,创造新需求等策略使得该企业在6年时间里,由一个年产2万台窗式空调的小厂迅速崛起,1997年生产各式空调118万套,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3. 管理创新型成长模式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环境下,把新的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的创新活动。它通过对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各项职能在质和量做出新的变化或组合,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新的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管理创新一般可以从环境、资源、市场、流程等几个方面着手。

管理创新成长方式强调打破企业的传统管理,引进职业经理人,改革内部管理体系,以此为契机推动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并在进行内部管理体系变革的同时,也为企业的产权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供管理支持。这种成长方式的基本路径是:资本原始积累―管理创新―制度和技术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成长。其特点是集中于管理投资,以引进职业经理人充实企业的管理队伍为前提,冲击企业原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推动产权结构调整、内部管理体系变革,为企业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我们以上海通用公司为例:在上海通用汽车3年的发展历程中,柔性化管理也已经成为上海通用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工厂都是采用一个车型、一个平台、一条流水线、一个厂房的制造方式。唯有上海通用是另类,上海通用最多可以一条线上共线生产四种不同平台的车型。这种生产方式就是“柔性化”生产方式,它在国内汽车企业里是绝无仅有的。上海通用,以柔性化生产线为基础,严格而规范的采购系统,科学而严密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市场为导向高度柔性化的精益生产系统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共同构成了其柔性化生产管理的支撑体系,使上海通用汽车成为GM(通用公司)全球范围内柔性最强的生产厂家,形成了企业柔性化管理的经典范例。

4. 混合创新型成长模式

混合创新型成长道路的选择并不是那么明显地以技术特征、或者产权特征、或者管理特征的变更为出发点,而是以这三方面特征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某种程度的混合为起点,如首先变革技术特征和产权特征、或产权特征和管理特征、或技术特征和管理特征、或三方面特征同时改变。这在我国的家族式企业中比较常见。家族式企业要真正将家族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机融合在一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全面变革企业的经济特征和文化特征,而经济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及经济特征的技术、产权和管理三方面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它们在企业成长变革过程中是联动的关系,改革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企业的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具有组合联动的效应。混合型成长方式的特点在于,企业同时投资于技术、制度和管理的某两个或三个的组合,从而有效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迅速步入成长的快车道。我国的希望集团、万向集团、太太药业等的成长道路,可以说都是混合型成长方式的典型例证。

三、结论及研究意义

创新型企业正处于新经济时代, 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我国的企业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 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不仅要坚持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尽量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而且要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获得只能依靠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因此建设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的法宝。企业的创新模式随着技术本身的快速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并且变得更有效率、更灵活和更迅速。同时,创新模式的复杂性也随着涉及因素的增多而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成功的创新模式要求管理和组织上的柔性。

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全新的经济特征不断在企业竞争环境中显现, 企业模式的发展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而对创新型企业模式的探讨是企业模式发展的指向标, 具有前瞻性。在创新经济的环境下, 研究创新型企业模式的特征和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持续的助推作用, 相信在企业模式的不断发展的历程中, 创新型企业模式将是最为市场青睐的企业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49-50

[2] 侯光明,邹锐,李存金.民营企业创新型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03(5):44-47

[3]刘耀,金恩焘.企业模式的发展及创新型企业模式述评[J].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4]吴照云, 黎军民.我国现阶段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可选择的模式[J].经济管理,2005(17):41-44

[5]孙福全,陈宝明,张华胜.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

[6]侯先荣.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8-30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范文第4篇

“橙色”代表“育德课程”

橙色象征德育课程的厚重。众所周知,一所名校必须要有其“厚重”的德育文化支撑才能管理规范,秩序井然,才能生生不息、厚积薄发。学校的校训是“上善若水,大爱无疆”,来自老子的《道德经》。甲骨文中“善”是羊加目,羊乃祥也,目乃眼睛也,表示育人的眼神安详温和。“爱”,一撇代表风,三点代表雨,人们生活在一个风风雨雨的世界,在这个风雨下有一个宝盖,仿佛是一个弓着身子站在风雨中的人,坚挺着脊梁挡着风雨,呵护着身下的人,而孩子在呵护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学校汲取了《道德经》中的文化精髓,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融合映衬下凝练出了学校的校训。同时,将“善”“爱”文化浸入校园的角落,播种进学生的内心。育德课程本身就渗透、融合于学校教育教学及常规管理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学校将说教的德育化为鲜活的育德课程,化为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

“黄色”代表“益智课程”

“黄色”本身象征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益智”课程象征“广博”的知识,寓意使孩子们夯实知识基础,打捞成才根基。知识量的增加,视野的拓宽,智慧的提升,兴趣的激发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因此“益智”课程是学校学科知识整合的重中之重。它主要以语文、英语整合的语言类课程,以及数学、科学整合后的数理类课程为主。

“蓝色”代表 “修身课程”

蓝色象征课程的“灵动”。一个人成长离不开艺术的熏陶与浸染。事实证明,有艺术生活的人才更完美、更高雅、更加有生命的张力。因此,修身课程的设置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特色 “艺术类课程”――致趣课程,“相伴晨曦”(诵读课程)以及学校主抓的足球特色课程――足尖上的舞蹈等特色课程,使孩子们拥有强大心智的同时,也拥有审视和创造多维生活的能力。“抒我心声,发我所思”是生命的必须,当在课堂上的拘谨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时,就一起聆听《窗外的声音》。随时、随地、随事的写作,把写作变成学生生命的必须,把写作变成人生的一部分正是学校教师所努力追求的。《窗外的声音》自然也就成了创新课程的一部分,在课程中幻化思维,在课程中张扬个性,在课程中缤纷生命……

“红色”代表“实践课程”

红色代表火热,代表着激情,在课程中象征课程的“活力四射”,学生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泰勒强调“教育的职责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奠基。”学校积极倡导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师本化的课程建设理念旨在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活力的课程渗透学生学习和生活,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原本单调枯燥的学习,让孩子们的生活由平面变的立体,从单一变成多维。把课程深化至教学,细化到活动,升华到实践,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变得异彩纷呈。比如:学校开发的《走进开心农场》、《走进幸福社区》等实践类课程,以及学校系统开发的年级主题实践课程,如:三年级《陶艺》,四年级《布艺》,五年级《纸艺》,六年级《厨艺》,《走进黛溪》(校园),《走M黛溪》(社区)……

“绿色”代表“创新课程”

绿色总是与复苏、生长、变化相关联,自然就象征课程不竭的“生命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的时刻,课程建设就更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变革意识,拓展意识以及个性与思维的张扬。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只有增强“学用科技”的意识,用科技发展的思维来丰富自己,才能达成“为学生的自由充分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新课标中涉及的小学阶段的重要指标,学校就借助“科技节”让学生动手实验,参与科技活动,开展科技创新,电脑绘画,幻想画,小发明小制作等等,并将他们研发成为学校的科技类课程,从而系统构建以“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整合为基础的“科普活动课程”。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术预见;
研究机构;
科研质量;
组织改进

技术预见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技术预见的理念不仅对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科技、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还对微观的科研活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技术预见的理念为导向,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以科研质量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改进研究机构的科研质量提供积极帮助。

1 技术预见的相关研究述评

20世纪70年代。日本率先开展了技术预见活动,此后,技术预见得到了发达国家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重视,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更是掀起了一股对技术预见研究与实践的浪潮,技术预见在世界主要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1]。那么,什么是技术预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科技界对技术预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英国技术预见专家马丁(B・Martin)认为,“技术预见是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就是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技术群”[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技术预见所下的定义为:“系统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状况。以选择那些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通用技术”[3];
亚太经合组织(APEC)定义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探索的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和战略研究领域”[4];
浦根祥等认为,技术预见可概括为,“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技术预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在通过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利用市场的‘最优化配置’来最终实现技术发展推进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5]。

依据上述对技术预见的相关定义与参考文献[6]、[8]对技术预见的相关论述,结合作者在科研质量领域的多年研究经历,作者认为,技术预见除了具备上述定义所描述的特征外,至少还具有如下特征:①层次性,技术预见对象可以是宏观层面的(全球性的或国家的),中观层面的(地区的);
②导向性,技术预见结果对全球、一国、一个区域的长期的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③系统性,任何技术预见不仅需要充分考虑科技、社会、经济与环境等要素的协调发展,还需要技术预见专家、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共同参与;
④客观性,技术预见的目标、过程与结果必须符合并能反映出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客观需求;
⑤科学性,从科学预见的体系要素、方法选择、过程以及结果等角度看,技术预见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

2 技术预见与研究机构科研质量

科研质量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体系和产品的特性满足顾客与相关方要求的程度;
科学研究质量内涵可以从科研过程、科研体系和科研产品的特性以及科研顾客和科研相关方的要求等角度进行详细的描述:衡量一项科研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质量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其对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领域的理论或现实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评判一个科研活动质量水平的标准在于科研顾客与科研相关方的要求的满足程度[9―10]。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科研质量水平最终是由微观的研究机构的科研质量水平所决定。

影响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研究机构的科研过程与科研变量。研究机构的科研过程主要包括:①科研质量的形成过程,其涵盖了研究机构科研质量实现过程中属于研究机构内部的所有科研过程,这些过程主要包括科研需求识别、科研设计、科研实施、阶段科研成果形成、内部评价、提供科研产品以及科研内部反馈等环节与过程;
②科研质量的外部反馈环节,这些反馈环节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外部的科研产品推广与转化、外部科研质量评价以及科研需求的产生等环节。研究机构的科研变量主要包括:①内部科研变量,由研究机构的科研规划与战略、科技资源配备、科研政策与科研制度以及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等变量组成,这些变量对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形成过程起到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②外部科研变量,由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科技资源配置状况、科研评价制度、科技政策与体制、科技与学术交流环境等变量组成,这些变量对研究机构科研过程质量的制约作用受到研究机构内部科研变量的转化后才产生效果[10]。

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主要通过影响与改变研究机构的科研过程的外部反馈环节、外部科研变量与内部科研变量对研究机构科研质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间接性的;
而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优化,主要通过改变研究机构的内部科研变量与科研质量的形成过程而直接产生影响。图1简要地描述了各层次技术预见活动对研究机构科研质量影响的逻辑关系。

3 以技术预见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组织改进活动的基本要求

3.1 建立与技术预见相适应的质量目标体系

依据宏观与中观的技术预见,结合研究机构的具体情况,研究机构以此来优化研究领域,制定科研规划与战略。研究机构研究领域的优化不仅对制定其科研规划与战略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还为研究机构建立科研质量目标体系提供有效支持。此外,研究机构在建立与宏观和中观的技术预见相适应的科研质量目标体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顾客的需要和期望、研究机构的现状、战略、员工的基本状况;
研究机构所建立的质量目标体系,一方面需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沟通管道必须为下属部门和员工所了解,另一方面也应将研究机构的目标层层分解到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进而形成一个各层次目标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目标体系。

3.2 加强以技术预见理念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的组织文化建设

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对于研究机构创造与质量改进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以技术预见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组织文化建设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以持续改进的

为中心,来培养全员持续改进的意识,并对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从质量改进的角度看,研究机构的组织文化建设其核心是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质量观。这种科研质量观的树立,一是需要通过研究机构完善其制度环境(如:培训制度、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科研政策等),以激励科研员工积极参与到研究机构的质量改进活动之中,鼓励研究机构员工运用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原理;
二是需要运用TQM的思想方法、结合具体岗位工作对科研员工进行培训,以便于研究机构营造一种利于质量改进的氛围:三是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研究机构的内外科研顾客的需要和期望、管理者的设想和要求、科研员工的要求以及各种信息能顺畅、准确和及时地进行传递和反馈。

3.3 建立与完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活动的实施效果,是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改进的前提条件之一,这就要求建立研究机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从组织改进的角度看,研究机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研究机构的组织效率、组织性能与组织行为。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具体指标设定时,不仅需要符合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目标体系的基本要求,还需要特别关注这些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与可测量性:在评价方法选择时,需要特别关注评价方法与手段的可操作性、适用性。

3.4 使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改进过程成为一个受控过程

研究机构组织质量改进的有效实施,需要使其实施过程是一个有计划、有系统的受控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将研究机构组织改进目标展开并且层层分解到部门甚至岗位或科研员工;
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把目标反映到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项目之中,改进计划应包括研究机构组织质量改进的总体计划和与之相协调的各层次的改进计划;
运用QC小组运作的基本原理,成立多种形式的质量改进小组,使质量改进活动能够有组织地开展,以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这些小组既可以是部门内的、也可以是跨部门、交叉职能的;
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改进过程质量的活动:注意适时地开展检查和评定,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对改进的结果做出评价;
巩固改进的成果,开始新的改进过程。

4 基于技术预见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模型

依据上文对技术预见、研究机构质量组织改进和聊寿松对组织改进的三条途径(质量和效率管理改进、科研组织性能改进、科研组织行为改进)[11]等方面论述,结合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特点,作者认为,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应该由组织系统、组织行为和组织性能等角度作为切入点。可见,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模型的设计,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①以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为导向,以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活动结果作为优化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的基础:②由研究机构最高领导者对质量改进活动做出承诺,并直接推动;
③要求研究机构的全体人员都积极参与;
④强调激励制度与研究机构组织文化的作用,充分调动研究机构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⑤重视对研究机构组织员工的培训,使其符合质量改进的要求;
⑥建立改进小组,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改进活动。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模型见图2。

研究机构依据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优化自身的研究领域,是研究机构的发展战略和未来设想的制定依据,也是研究机构制定质量改进目标的前提。在外部环境分析和明确质量改进目标之后,研究机构需要对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将作为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依据。研究机构制定质量改进计划,需要系统地考虑组织效率、组织行为和组织性能,而不能仅仅局限在改进研究机构质量的某些要素。

研究机构开展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活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主要在上游组织、输入、过程、输出和下游组织等方面进行实施。上游组织是研究机构科研的内外供方:输入指研究机构对科研要素资源的投入;
研究机构组织系统接受输入并进行增值转化,在转化过程实现组织效率、组织性能和组织行为等方面改进:经过组织增值转化形成的输出包括科研产品、科研服务和科研信息等地输出:下游组织是指内部或外部的顾客,输出作用于下游组织从而产生结果,如,科研顾客满意、研究机构竞争力的提高等。对研究机构实施组织改进后,同样需要在上游组织、输入、过程、输出和下游组织等五个方面进行测量、分析和鉴定,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改进效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来评价研究机构的发展战略、内外环境要素、改进计划和改进活动。评价后的改进经验可转变成控制措施,以巩固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改进成果,进而推动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持续改进。

在基于技术预见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模型中,研究机构是一个具有各种反馈环节的开放系统,通过质量改进计划、测量分析和评价、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循环活动,推动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持续改进。

5 几点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预见在具有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与最优化配置等基本特征外,至少还蕴涵层次性、导向性、系统性、客观性与科学性等特征: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主要通过影响与改变研究机构的科研过程的外部反馈环节、外部科研变量与内部科研变量对研究机构科研质量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间接性的:而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优化,主要通过对改变研究机构的内部科研变量与科研质量形成过程而直接产生影响。开展以技术预见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组织改进活动,需要建立与技术预见相适应的质量目标体系,加强建设以技术预见理念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的组织文化,建立与完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评价体系,以使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改进过程成为一个受控过程。基于技术预见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系统是一个具有各种反馈环节的开放系统,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系统的优化与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孙绍荣,刘继云.上海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z1):101―105.

[2]杨耀武.论科学技术学的建构及技术预见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5):597―600.

[3]陈刚,李兆友,从技术预见到创新预见[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6(5):7―8.

[4]孙中峰,崔志明,浦根祥,等.社会技术预见的特点和内涵初探――从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相关事件谈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7):73―76.

[5]浦根祥,孙中峰,万劲波.技术预见的定义及其与技术预测的关系[J].科技导报(北京),2002(7):15―17.

[6]崔志明,万劲波,孙中峰,等.技术预见的主体、基本原则及活动类型[J].技术导报2003(6):32―35,14.

[7] Martin,B.and Johnston,R.,“Technology Foresight forWiring up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J].Techno-logical Science and and Social Change,1999(60):7―54.

[8]Georghiou,L.,The UK Technology Foresight Programme,Futures,1996,8(4):359―377.

[9]周文泳,等.论科学研究的质量改进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5(6):54―57.

[10]周文泳,等.论科学研究过程的质量改进[J].科学学研究,2006(4):492―496.

[11]聊寿松.质量改进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1).

推荐访问:征文 改变 科技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五篇】 科技改变生活征文(精选5篇) 科技改变生活主题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