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斯昆认为,各大宗教的共同点就在于六种观念,即关注人类的安宁,无条件地确认最基本的人性原则,遵行中庸之道,信奉金律,确立一种道德榜样,期待意义和目的。2、因为采取直入本质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烟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中庸之道理论基础【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1、汉斯昆认为,各大宗教的共同点就在于六种观念,即关注人类的安宁,无条件地确认最基本的人性原则,遵行中庸之道,信奉“金律”,确立一种道德榜样,期待意义和目的。
2、因为采取直入本质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烟海的被历代僧人研习,但并不拘泥,故中国的佛教的门派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这正合乎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
3、如果律师都能秉持一种和谐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扬弃中庸之道,将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师固有的气质,律师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4、所以我没记住什么,对谁也不恨,按若干年前的说法,是典型的中庸之道,缺乏立场。
5、如果说二战后的凯恩斯主义和工党的国有化和公有制的执政理念是激进的左派,而奉行市场自由主义和推行私有化和传统价值的撒切尔主义是激进的右派的话,那么第三条道路就是力图吸纳二者基本价值理念的一种中庸之道。
6、中产阶级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是自己的辛勤劳作和占相对优势的集体力量,而富人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是土地所有权和骑兵部队,这使得亚里士多德有些担心,然而他坚持中庸之道,在政治领域的中庸之道意味着以多数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政府。
7、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几千年来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它所遵循的是一种中庸之道,在这种中庸取向的价值观所构成的文化氛围中实施自主创新,会使创新活动因重重阻力而功亏一篑。
8、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均衡,同样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9、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一方面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行为的适度性,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社会有着某种特殊的稳定性,这是它积极的一面。
10、对少年儿童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他们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认为只要读好书就行了,从而使少儿从小就养成按部就班思维定势,恪守中庸之道桎梏着少儿活跃的思维。
11、新闻记者要坚持不偏不倚、公正客观的“中庸之道”。
12、如果我们不以告别自己的传统为走向现代的依据,也不以全盘西化作为明天的方案,那么充分挖掘中庸以及类似中庸之道的传统自由精神资源,乃是一条较为切实的途径。
13、同时指出基于原子式个人主义的现代自由主义由于个人与社群之间的紧张而导致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上的困境,也唯有儒家兼顾个体与全体的中庸之道方可解决或避免。
14、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义、智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提倡心平气和、中庸之道。
15、我在哈佛法学院还看过一部介绍我国南京某法院为一对打离婚的年轻夫妇作调解的记录片,教授还特地为此作了说明,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是各类成功调解的思想基础。
16、在这种情况下,是应该不断地完善传统管理会计还是接受新生事物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笔者认为两者并举互补是可行之路,这种选择并不能简单看作是人的中庸之道。
17、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道”的。
18、因为尽管国人在历史上即有不偏不倚崇尚中庸之道的传统,后世之人也常言看待人物和事物应该一分为二,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引发严重后果的事例却又屡见不鲜。
19、而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不言明的潜规则,每个人在这个潜规则里都显得无所适从,随着时间的推移,初衷失去了狂热,理志失去了方向,倒回来而不得不佩服祖宗留下来的中庸之道是明哲立身之本。
20、在学习领域里,从本质上看,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是循规蹈矩,少有创新的中庸之道。
21、林彪,***,用中庸之道影射攻击周恩来同志。
22、流通性是金融立法中应考虑的首要原则,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因素动荡不定,立法者未必能清楚预见法律施行后果,因而金融立法中多行中庸之道,流通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3、做人要脚步稳重,手要端庄有规矩,眼睛不要无礼乱视,整体外表要庄重肃穆,说话要适可而止,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呼吸要匀畅,平时要行中庸之道,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庸”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庸”思想与主流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庸”思想塑造出的“至诚”、“致中和”、“时中”、“慎独”的至高境界与价值取向,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品鉴的珍贵思想资源。①“中庸”思想的精髓内核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之道,在“中庸”思想的观照下践行“中庸”之道、追问“中庸”之道的应然价值,从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中庸”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目标上的内在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认知模式、价值导向、目标选择上的耦合重叠,进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的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培养人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完善的人性,达致育人、育德、育心的价值期许,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庸”思想在目标定位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赋予受教育者社会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整建构是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任务的具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价值是诚信、善良、责任等维系社会秩序、实现自我发展的道德准绳,以及与其密切关联的政治理想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包含着道德形而上的内蕴与道德践履的内在要求。“中庸”思想在政治哲学中包含两重性,既含有超越时代的真理性认识,也有相当成分的局限性认识。“中庸”思想曾遭遇了全盘否定的的对待,被曲解为乡愿先生的折中主义、顽固派的保守主义,因此对“中庸”思想的借鉴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在道德、哲学、政治等层面阐发“中庸”思想的合理之处以及现代价值,从而为目标选择、价值取向与哲学思维方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重要借鉴。“中庸”思想既是道德践履的原则规范,也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思想阐发了立诚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归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发人性至诚之道的应然素养与价值追问,思想政治工作即是明诚,在求诚致诚上狠下功夫,塑造完整独立的人格,光耀不息,普照四方。“中庸”思想作为珍贵的思想资源具有永恒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积极挖掘的文化宝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廓清思想迷雾就必须要加强思想道德的宣传教育,以“中庸至诚”作为目标选择建构共同的价值观,使社会群体普遍的把“中庸至诚”奉为待人处世的圭臬,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点点入地”中凸现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庸”思想在价值追寻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具有现实批判性力,是反思、批判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道德沦陷现象的价值判断,是拯救道德危机的良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要义与关键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与重点是诚实守信,充分发挥诚信在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上的基石作用,为构建共同的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搭建诚信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诚信建设中充分发挥导向功能与凝聚功能,把诚信价值原则深入人心、融入血液,夯实构建社会主义道德的文化与人文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诚信建设中发挥转化功能和挖掘功能,把诚信价值原则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转化为受教育群体的意识与行为,彰显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与现实价值。与“过”与“不及”相较,“中”就是均衡的意思,即相反相成、和谐共生,是万物处于协调与均衡状态的理论表征;
“庸”在儒家的诠释范式中与天理融合在一起而被赋予了平常之理的涵义。因而儒学意义上的“中庸”即是“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中庸”本身的涵义具有两重性,含括本体论意义上的“中道”与方法论意义上的“时中”。“中庸”之道就是至诚至德,诚是“中庸”思想的核心范畴,诚的道德形而上意义的申说奠定了儒家道德本体论的基础,正如《中庸》所言:“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的思想结构阐发了道德的普遍性意义以及道德践履的非凡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是庞杂的,是包含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的大德育。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道德问题日渐显化,道德教育日益紧迫,道德教育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以诚信为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庸”思想在价值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需要根植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诚信、责任、担当、善良的普遍价值诉求,需要充分挖掘“中庸至诚”的思想宝库,为培养诚实守信的社会集体意识夯实传统文化基础。③
二、“中庸”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路径原则上的内在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铸成的,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与基本准则,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阶段。坚持和运用正确的原则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中庸”思想蕴藏的“致中和”、“时中”、“慎独”的路径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路径原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致中和”的思想原则就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趋向和谐的路径取向,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中的具体体现就是适度原则、和谐原则。适度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刚与柔、宽与严的管理模式,达到刚柔相济、宽严有度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功效逻辑与情感逻辑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谐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对和谐的追求作为终极价值追求,考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现实状况,尊重个性的发展,达到规避风险、均衡利益的工作境界,建立融洽、健康的人际关系,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扫清人为障碍。“致中和”原则可以理解为自主性与社会化相统一原则的凝练表述,是在全面剖析纷繁复杂社会矛盾体的前提下对以人为本价值导向的坚持,体现了对人的多样化需求的尊重,顺应了多元化发展趋势,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构。
“时中”的思想原则就是把握时机、顺应时势、与时俱进的辩证原则,如《中庸》所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中的具体体现就是随时而中、圆融变通。圆融变通的前提是唯道是从即遵循相应的原则、把握相应的形势,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客观环境,因人、因事、因地、因时的适应新的变化了的客观环境,灵活变通的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调整习惯性的固化工作模式,成效显著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时中”原则可以理解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原则的凝练表述,是在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艺术基础的必然要求,深谙“时中”、圆融、变通的的哲学意蕴与实践价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更加注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人本回归。
“慎独”的原则就是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修身原则,如《中庸》所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自警、自律原则。自警自律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追贤希圣的理想人格为内在要求,严谨自重,自查自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遇到的复杂棘手问题要勇挑责任、敢于担当,在与思想政治教育间接关联的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之事或生活作风处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发挥人格感召的巨大教育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说服力。“慎独”原则可以理解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互动原则的凝练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立足于自我反省基础上的主体性审视,从而更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理想目标,对于探讨网络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如何由道德的他律变成道德的自律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呈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④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主流思想经受了多元文化浪潮的普遍性洗礼,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倾向的日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达成和谐有序的价值期待中具有导向性意义,思想政治工作逻辑与现实变化的契合理路要与时俱进、适时创新。当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就是效法唯变所适的“中庸”之道,对社会转型保持理论自觉与批判反思,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筑牢主流价值体系。“中庸”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教育体系的重要架构,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实践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中庸”思想内涵丰富精深,含括了“中和”理念、“时中”原则、“慎独”精神、“忠恕”思想、“至诚”境界等诸多意义上的境界诉求与践行理念,这些超越时代的真理性认知对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庞大理论课题与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探究这一重要课题的现实路径选择具有多样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汲取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品鉴“中庸”思想蕴涵的要义精髓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目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极为有益的启发和借鉴意义。⑤
引文注释
①时琳.《中庸》思想关照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2.
②刘宏伟,王圣宠.重新审视“中庸”―兼论思想政治工作对中庸的借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3):59.
③秦琳.诚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J]. 前沿,2013(8):112.
④倪娜,张澎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质[J].思想教育研究,2011(7):19.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中庸在中西古典伦理思想中占有中心地位。当代伦理致思中对于普世伦理的吁求,应当从古典中庸思想中吸取思想资源。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普世伦理的考量。
中庸作为可能的普世伦理的理由在于:其一,中庸存在于中西古典伦理思想中,是一种各大文化传统可以共享的伦理资源。其二,中庸具有伦理常识的特性;在中西伦理的不同历史演变中,中庸成为终结伦理偏执的最佳选择。其三,中庸适应各有传统的伦理互动的需求。在普世伦理的建构中,中庸是道德准则与实践原则的基准。
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通过了一份世界伦理宣言的解释性文件,简单明了地阐述此前图宾根世界宗教议会写成的《世界伦理宣言》的宗旨。在这一文件中,有两点被加以特别的强调。其一是我们坚信,有一种不可动摇的、无条件的准则,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一切家庭和团体、一切种族、国家和宗教。这是一种对普世伦理的存在证明的信念。其二是在各种宗教的教义中存在着一套共同的价值,而这正是世界伦理的基础。这是一种对普世伦理据以建立的深厚基础条件的确认。[1]这两点应当是致力推动形成世界伦理或普世伦理(theethicofworld,universalethic)的人士的观念动力。对此,代表不同伦理文化传统的学人,有着不同的反应。[2]但是,以对文化传统中伦理基本价值的共同性追溯具有的理论意义,以及对多元化社会时代伦理实践的共同关切而言,探讨普世伦理的可能性,是获得了普遍认同的。本文,正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以中庸为题,为普世伦理的致思提供一得之见。重提中庸:以普世伦理为坐标中庸,是中西文化轴心时代的重要思想家所阐释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庸概念的中国提出者是孔子,它的古希腊的启示者是柏拉图。孔子和柏拉图之后,这一概念分别在子思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有过各尽其趣的诠释。[3]柏拉图指出需要中的原则以论证绝对精确的真理。[4](P75)而记载于《论语雍也》篇的那段孔子所说的话,更为人耳熟能详: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5](P91)承继柏拉图思想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都专门对中庸作了深入分析。与之同趣,孔子的孙子子思则撰有《中庸》,从道德形上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诠释中庸。
但是,作为一种开启伦理传统的核心理念,中庸却蒙受了知性的与实践的双重误解。从古典观念史线索上看,中庸后来逐渐失落,演变为一套一套的一曲之见。中庸的观念追求,逐渐湮没了。从其现解上分析,人们在知性探求时,大致将中庸理解为一种折中主义,以为其并无什么高明之处。而在其实践功用理解上,也大致将其定位为一种调和社会或阶级矛盾的方式。这更强化了中庸在观念演变史上的失落。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孔子 中庸 过犹不及 和 时中
一、孔子
(一)中庸与“执中”之意
“中庸”一词,首先在孔子的思想中有所体现。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将中庸当作最高的德行。
孔子创立的中庸学说与以前关于“执中”的思想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用宗法礼制对“中”的内容作了具体限定。用“中”就是要中于礼。用“中”必须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当时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战乱频繁,中庸思想的提出可教导人们奉行中道,按照礼的要求自我约束,这样就可以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通过个人的“中”来协调整体的“中”,从而使“天下有道”,社会和谐,每个人都能够各得其所,自在生活。这是孔子中庸理论的主旨所在。
(二)过犹不及,协调
孔子还提出“过犹不及”,“叩其两端”,“攻乎异端”等思想命题,使中庸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孔子那里,中庸并不只是简单的调和折中,他反对的是过和不及,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他强调恰到好处的状态或达到此种状态的行为取向,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相互补充、相互调剂,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与平衡,从度的角度以保证着眼全局的视野并辅助以全面为中的理念。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双方或多方,只有把握事物的诸多方面并使之相辅相成,才能恰当地解决问题,他认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保持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关键所在,才能使一个国家保持不断向前发展的步伐。提出对待事物必须坚持适度、合宜的原则和方法。一旦失去了这个“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平衡性,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受到破坏,事物就要发生变化,从而走向自身的灭亡。
但是在孔子这里,中庸还只限于德行论。
二、子思
(一)本体论意义及“和”的概念
子思对中庸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子思全方位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并将中庸由“至德”提升到“大本”、“达道”的哲学高度,把中庸本体论化。中庸开篇即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中节,就是说凡事都要恰到好处,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子思在《中庸》所表达的一个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等都是由于自我之性的作用,中是所有事物的根本,也即性,中庸摆脱了经验性而被哲理化,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另外,在孔子用中的基础上,子思提出和的思想,并且“君子而时中”在中节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做到“和”,君子应灵活地调整自身,使自己随时处中。子思认为,“中”与“和”是宇宙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遵循它则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繁荣兴旺。我认为在这里,中庸由社会准则被改造为宇宙法则,具有了万物生长之本源的宇宙本体的认识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中庸?我们必须要把天赋本性中的普遍原则与学问思辨、为人处世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培养善性,按照宗法伦理规范律己,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才能与时俱进。
(二)“诚”
《中庸》中的内容有一半与“诚”有关。如果说中庸是本体,那么“诚”是主体上达本体的必经路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个发展中,也可看到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原本所具有的素朴辩证法思想已被转化为形而上学 。
《中庸》中的“诚”已不仅仅是一个包含“信”的伦理美德,而是涵盖了更加广泛意蕴的哲学范畴。从“诚”的内涵来看,“诚”是真真切切,充实饱满。通过平时一言一行的诚心修养,人就可以变化气质之性。从“诚”的范围来看,它贯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过程。“诚为中”是《中庸》对孔子儒学的发展和完善,使通过忠恕所体现的仁道能够真切地落于实处。
诚对于一个人而言,不但能够使人自身的品行得到提升,而且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是一种进步力量。但是,子思过分强调诚的作用,将诚放在一个如同神般的位子之上,把诚看作是万能的,《中庸》中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如神”,这就脱离了中庸原本的意思,忽略了肉体的生存是心灵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三、董仲舒
(一)天人合一
董仲舒十分推崇中庸,认为“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
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董仲舒崇尚中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论证封建纲常秩序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他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所以上类天也。”他用中庸来解释此天人合一的观点。董仲舒把北方规定为阴,南方规定为阳。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是“北方之中”,夏至是“南方之中”,春分是东方之和,秋分是西方之和。
一年四季在中和中运转。人也应该根据四季根据天,以中和来养生,这是符合天意的。大自然中的和风与绚丽的阳光展示了大自然的喜乐,而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洪水泛滥展示着大自然的哀怒。这两者既是大自然的自身运动所致,也可能由于人类的行为引起,对于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能量和进步,但是人类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灾难。人类只有合理应用自然资源,维护有利于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才能达到最终目的――保护人类自己。这也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治国之道
董仲舒还把中庸、中和的思想运用到治国方略上,主张均贫富而使上下相安。他把社会动乱的原因归结为富者太富,贫者太贫,认为这不符合中庸之道,因而主张“限民名田”,防止兼并。另外,他称:“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于和;
虽有不中者,必止于中。” “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他认为应该顺应天意,做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因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阴阳之道”。于是,以“三纲”为内容的中庸也就成为普遍恒常的“真理”, 而董仲舒当时是为汉代的思想家,汉朝的博士,他的三纲五常思想既能为老百姓带来平稳的生活,又成为汉代稳固统治的精神及思想上的强大支柱,为封建制度的建立及巩固做了进一步的贡献。
四、朱熹
(一)对中庸的定义
朱熹在《中庸集注》中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朱熹所说的“中”,不仅远远越过了孔子的“中”,也远远越过了子思的“中和”。在这里,朱熹说中庸不偏不易、无过与不及、恒常不变的“天理”。朱熹在前人基础上得出了他自己的一套中庸理论,他曾说过“庸是定理,有中而后有庸”。“中而后能常,此以自然之理而言;
常而后能有中,此以人而言。”中而后庸,庸而后中。他认为中庸并不就是折中。
(二)“大本”与“达道”
中庸不仅是君子应追求的美德,而且是“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这就是说,中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所以叫做大本;
和是指协调分歧,达成一致,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条件,所以叫做达道。
人只是万事万物的其中之一,当世界处于中和状态时,则事物都有序,正常存在和运行。“不偏不倚之体天下之大本,无过不及之用天下之达道”,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这里朱熹的意思是说理是天下之大本,是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人只有处于和谐中和的情形下,才能团结和睦相处,世界才能达到理想的没有纷争的状态。
(三)时中与致中和
朱熹认为“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执中而无权,则胶于一定之中而不知变,是亦执一而已矣。”他强调做什么事都是要因时因地制宜,强调中是“时中”,要懂得变通,不能以固定标准加以判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点他与子思的思想较为相似。另外,他还强调“然人说中,亦只是大纲如此说,比之大段不中者,亦可谓之中,非能极其中。”中庸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中的状态,而要强调追求极中,没有半点过,也没有半点及。一定要达道正好的那个点,事物才能真正完满。我认为他的中庸思想其实也教育人们做事要谨慎,不能满足与差不多,得过且过,而要追求最完美的那个中,凡事不过不及,朱熹“致中和”的方法论所探讨的根本问题,从负面说是如何克服气禀和物欲的影响,避免发生偏差,秉持心中的善。
五、中庸的意义
儒家中庸思想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产生了治国安帮,格物致知,化民成俗,道德修养等多种功用和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和为贵”为准则。在工作中,大家都得与他人打交道,常常感到一些朋友或伙伴不合脾气,也有一些朋友很对口味,同气质,这时,最好应该采用“一视同仁”的态度,才能对自己的事业有益,不能全凭自己的好恶。要学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得到各种人的帮助,这或者也是中庸的智慧吧!另外,我们在处理事务时,也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事情不可贪多求快,否则事情做完后,才发现什么也没能干好。另外,中庸思想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一)促进集体凝聚力
中庸特别注重整体和谐的意义,虽不完全抹杀个性,但更多的是偏重共性。突出的是整体的团结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我们民族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使全体人民有一种团结意识,在抗战时期凸显出的爱国精神,在汶川地震时显现出的民族凝聚力等等都表明了中庸思想的重要影响。它也能推动一个民族不断前进,以建立一个和谐理想的社会。
(二)适度发展
中庸思想最为强调的是过犹不及。事物发展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规律,保持稳定。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过快,则容易引起市场混乱,而过慢也容易跟不上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传承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庸思想的原则有助于我们去寻找这样一条解决问题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 雍也篇.
[2]张牧童. 略论儒家中庸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影响[J].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2月.
[3]冯志勇.浅说中庸之道的积极意义[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0年6月.
[4]晁乐红.论先秦儒家中庸之异[J].齐鲁学刊. 2009年第2期.
[5]董仲舒.春秋繁露[M].循天之道篇.
[6]董仲舒.春秋繁露[M].天辩在人篇.
[7]陈广西,王延涛. 简论中庸思想的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9月20日.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庸;
法治建设;
传统思想
一、中庸-理性-法治
“中庸”思想在我国从古至今可谓源远流长,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以我们也常称儒家思想为中庸之道。
早在《论语・雍也》中就出现了中庸这一概念:“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意大致为中庸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但现在人们已经把它遗忘不再提起了。在《论语・尧曰》中提到孔子对“允执其中”的中庸实践要求。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论语》: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是指人的一切行为不要走极端的道德准则。由此可见,在孔子的中庸思想中,还只是一种道德学说。
在《礼记・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意是说喜怒哀乐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未发的静态就是中,是人性的本质所在。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将是否中庸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尺度了。
到了宋朝,朱熹对“中庸”含义的界定是:“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
庸,平常也”。可见,在宋明理学中把庸解释为不易,把中解释为天下正道的观点的。
在近代,现代的儒家学者陈科华对“中庸”思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追求目标是和谐。是着眼于从动态的方面讲处世的灵活性,是一种“历史学”的处世哲学。而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会学系和心理学系,以张德胜和金耀基两位先生为首几位学者把“中庸理性”看作是迄今为止产生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相并列的一种理性。由此,说中庸是理性的表现是成立的。
人类社会自16世纪以来,宗教、道德被法律所取代,法律成为整合社会的基本规范,而自19世纪以来,法律更是丰富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得以在科学的殿堂栖身。那么人类自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理性也在西方社会逐渐取代宗教的地位,成为统合社会的力量。由此看来,法律和理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法律的理性说,法律的意志与理性结合说也成为通行的对法律本质的解释。因此说法律是理性的表现也应该是成立的。既然中庸思想和法同为理性的表现,那么二者之间也就必然可以关联。
二、法治-中庸
(一)中庸的法治建设需要调和利益
正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分析所言,“如果一个社会为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自我肯定留有空间,那么在相互矛盾的个人利益之间肯定会有冲突和碰撞。”,“然而,社会所遇到的麻烦还不只是个人(或个人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还有可能发生一方为某个个人或个人群体利益与另一方作为有组织的集体单位的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法治建设的基础在于社会的平衡,调和国家、政府、社会的矛盾,中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是社会民众矛盾的居中调解人,不应当以各种面具在许多场合与民争利,做某一方利益的片面代表,甚至是充当社会强势利益集团的帮手,更不应该在利益冲突中谋求自身的任何利益,也即“任何人都不应当成为自已案件的法官”。
(二)中庸的法治建设需要培植信仰
许章润先生曾经说过:“司法是活着的法律宣谕者。”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不易明白太深奥的专业道理,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身体会,所见所闻来作出判断。只有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老百姓的普遍的支持和信服,才能实现法治。因此,只有坚持人们参与法律生活,借助人们通过亲自参与法律实践以及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使得个人经验和亲身感受而逐步达到对法律的依归,才能得到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不是抽象的逻辑演绎过程,只有在亲身实践的体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
1.普及法律知识。观念是制度的灵魂,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反之亦然,法律意识领域阻却性因素是我国法治系统的病毒,是精神文化心理层面的阻却性力量,是远远高于物质或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深刻层次。普法以加强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从我国几次普法实践可以看出普法的成效,虽然,人们法律意识离法治状态的要求很远,但是相比先前的法律意识形态已有很大进步。
2.完善司法体制运行。在和政治体制改革“良性互动”的前提下,通过司法制度司法体制创新,突出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统一的理念,完善司法运行体制、治理司法腐败,进而强化司法信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平等、民主、科学、人权、”的法治理想,使我国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从依赖“关系”到崇尚司法。
法律信仰对于法治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就我国而言,对法律信仰的认识可以帮助广大人民改变以往对法律的漠然态度。改变法律工具论的想法,坚信法律是权利的保护神,而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这正是宣扬法律信仰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