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职业技术教育【五篇】

时间:2024-03-22 14:00:04 来源:网友投稿

紧急删除:13882551937、13808266089服务时间:8:00~21:00承诺一小时内删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技术教育【五篇】,供大家参考。

职业技术教育【五篇】

职业技术教育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推动着我们教学形式的变革,对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着手进行分析,从而要求我们学校要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合理运用教育技术的基础上来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技术;
计算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在教育技术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我们从事教学一线的职校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辅助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比如,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课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为我们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

1.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和使用率

现在很多的学校也喜欢搞面子工程,认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的越多越好,甚至有的职业学校干脆就取消了黑板的设置,有时候甚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不成功的教学,所以大家都用电脑习题取代书面作业,用扫描图片来展示挂图、插图和模型,用电脑“模拟”实验来代替易做的学生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只有视觉冲击力,缺乏多种感觉的刺激,很显然不利于提高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亲手实践能力。

2.课件质量良莠不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载体,课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在一些优课评比的过程中,大家都想制作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来为自己加分,但是由于受到教师的课务较多,计算机水平不高等限制。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都是从网上下载的,然后对此进行修修改改,所以会受到别人课件设计思想的限制,不能够较好地将自己的想法添加到课件中去,往往会造成教学应用模式单一的情况。要想改变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帮助我们的教师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3.忽视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质,放弃了对教学需要的深入钻研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我们的课堂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的教学形式就一定是“新颖”的。所以往往会出现我们的教师片面的追求课件的动画、图片、声音以及版面背景等的精美设计,反而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这样的课堂,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时间久了,必将会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甚至还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其实,我们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怎样设计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是最主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具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1.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虽然我们老师都在学习和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但是我们学校在评价教师上课的时候,关于课件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因素非常大,所以有时候会让一些老师本来非常精心准备的课件没有得到认可,这必将会让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样就不利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健全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健全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让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评价朝着良性方向的发展。

2.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我们所有教师的青睐,比如微课、翻转课堂、计算机网络课堂等,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必须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习理论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教育部分的相关培训,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够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好,虽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一种手段,但是要想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较好地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努力地去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点,在制作课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所以,我们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都要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因为只有充满教师个性和人格魅力的课堂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当前,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教学的硬件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学校资金的投入,而教育技术教学建设的软件则主要依靠我们教师对传授知识的掌握、加工和转化,这就对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中,我们教师自身要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提出了崭新的全面的高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对提升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自己的教育观念上要学会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所组织的各种相关的培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要注重结合本专业和课程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学会设置合理的信息传授架构,在我们的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提供丰富而适宜的的信息内容,从而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达到不同的课对我们职业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我们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在教育技术教学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重要职责。

四、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在我们学校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于我们从事职业学校教学来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我们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对我们的学生加以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当前,我校教师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水平相对于前几年,虽然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十分欠缺。另外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和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目标和运用效果等方面关注还不够。因此在教育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技术的适时应用

尽管我们说,教育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但并不是说我们所要上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要使用多媒体,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灵活地掌握我们的教学形式,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合理地加以运用,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技术发挥最大功效,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2.教育技术的适处应用

尽管教育技术提供的“形象”优势有助于理性思维,但也不能总是借助着“形象”的拐杖去引领思维,那样抽象思维能力也就确立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权衡使用相应的技术,这肯定是我们以后在运用教育技术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3.教育技术的适量应用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过分依赖于教育技术,更不应把人机交互作为教学全过程唯一的交流形式。我们要把握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控制教育技术使用的量,保证教育技术利用的质,只有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考虑是否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说:虽然我们积极提倡使用教育技术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课都必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教学需要来适量地应用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外,还是要加强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往往反映了教师面对教育技术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素养反映了教师利用教育技术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及网络的应用操作能力。教育技术在我们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的日常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走出当前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教师在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正视目前在职业学校中运用教育技术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努力地去克服这些问题。其次我们教师要明确职业教育教育技术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从而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提高自己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学会从适时、适处、适量几个方面来合理的运用教育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一定会有很大地提高。

作者:陈登山 单位: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尚安民.浅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中教师“问题意识”的培养.网络财富,2009,(06).

职业技术教育范文第2篇

职业技术教育在“”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解放了思想,熟悉到“”造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使中等专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中国的重要特征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摘要:“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应用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探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探究迎来了生气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摘要:“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探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新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有关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新问题和重大实际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办法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和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探究逐步展开

“”期间,教育探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探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有关重建中心教育科学探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心教育科学探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探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探究室及成人教育探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探究机构,至1986年,中心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探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探究所”,1993年,原中心教科所职教探究室并入职教中心探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探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探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探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探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探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探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探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探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探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探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探究,有探究组织和专兼职探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和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探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探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心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探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探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心级和省市级职教探究机构(所、室)81个,中心级和省级专职探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探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探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探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和练习制度的探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探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探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摘要:

(1)介绍外国职教,探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新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探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目前状况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探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探究》、《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碰到许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探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探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探究以应用为主,它和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探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探究使职教探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探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探究成果为探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心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新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探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探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布置看,理论探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探究25项,占19.4%,应用探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探究9项,占7%。职教探究立项11项,理论探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探究》、《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探究》、《职业指导探究和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探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探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探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摘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探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探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探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索和解决改革中碰到的重大新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征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和,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探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探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新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新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探究人员关心的新问题,教育结构新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新问题.该新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新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新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探究报告中对师资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办法建议。和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新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探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有关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有关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办法,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新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和探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熟悉到滑坡新问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向,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把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和农业部联合发文《有关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办法。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探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新问题需要探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和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新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探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和职业教育教学的探究,他们和专职探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探究队伍.使职教探究和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探究。这是职教探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探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探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探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摘要:学术理论成果;
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
探究手段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探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探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和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探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探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探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探究。其成果探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和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
职教应和普教、职业培训沟通;
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探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
实行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
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
农业、科技和教育相结合;
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和、学校自主办学;
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和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探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探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
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探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探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探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探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碰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需要探究解决,大量的新问题是实际新问题,职教探究更多的是应用探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探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和,许多重大现实新问题得到了及时的探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新问题摘要:

(1)职教立法的探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新问题探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探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探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论》、《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新问题的探索》、《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探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和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探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探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有关职业技术教育和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探究》,探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探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探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征,即和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探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熟悉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和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探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新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熟悉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新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探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探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探究》,高等职业教育探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探究,探究成果有探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3、探究手段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和网络是职教探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探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和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探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摘要: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探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和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和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摘要:《职教探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摘要:《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探究》。由职教中心所和地方的一些探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探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探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探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摘要:一、综述;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三、师资;
四、农村职业教育;
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向,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新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探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探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探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探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和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和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和国际众多职教专家和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和国际职教界的交流和合作,“职教中心探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和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探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和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和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和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足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探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探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探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探究的探究,为此,由职教司和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探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探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探究(学科建设)和应用探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探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智力开发探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探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和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探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
职业指导;
比较探究;
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和专业设置;
职业资格和考核;
职教信息网络;
职教和劳动力市场;
职教和普教的衔接和沟通;
等等。探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探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探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探究工作和探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探究的经费投入,扩大探究队伍,提高探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探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摘要: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和管理的探究文献资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2、《中国教育科学探究概况》,王明达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

职业技术教育范文第3篇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就业前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以及就业前的技术培训。

第三条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支持业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举办职业技术学校。鼓励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提倡各单位和部门自办、联办或与教育部门合办各种职业技术学校。

要重视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为农村培养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

第四条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有一定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人才。

第二章学制和招生

第五条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或职业初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

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至四年。少数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某些专业,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或省劳动部门批准,可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毕业生,专科学制二至三年,本科学制四年。

有的地方也可以举办职业初中,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三至四年。

第六条各级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实行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第七条农村举办传授实用技术的短训班,招生对象和培训时间由办学单位确定。

城市举办就业训练中心和就业前的短期技术培训,招生对象和培训时间,由主管部门分别报当地劳动或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可举办短期技术培训班。

第三章管理体制

第八条职业技术教育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分口管理:

(一)各级人民政府应将职业技术教育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和指导本区域的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本部门所属职业技术学校,劳动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和就业前的技术培训,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管理所属职业技术学校。

第九条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的开办、调整或停办,由办学单位或个人申请,分级审批:

(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职业高中报地区行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职业初中、就业训练中心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加强对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检查,对办得不好的要限期整顿,整顿不好的可令其停办。

第四章教学

第十一条职业技术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学科理论和实用新技术的学习,实行教学同生产、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加强实习和实验,以提高教学质量。

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短期技术培训,都应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第十二条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应具有校舍、经费、师资、教材、图书、仪器、设备等必备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有条件的可逐步增加电教设备,推广电化教学。

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应有相应的生产实习场所。当地人民政府应积极支持,并在可能条件下提供实习场所。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企业、事业单位,应承担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实习的任务。

第五章师资

第十三条职业初中教师应达到大学专科学历或同等学历;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应达到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应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就业训练中心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中专、技工学校及以上文化技术水平、一专多能的骨干教师。

现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达不到上述要求者,应进行培训提高。

第十四条高等职业师范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应为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教师。

与教育部门联合办学的单位应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可以选择少量优秀毕业生留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继续对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

鼓励科技人员、高等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应聘到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第六章经费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预算纳入计划,统筹安排,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第十六条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职业技术学校所需经费,由教育事业费中列支;
其他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举办的职业技术学校所需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厂矿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的职业技术学校所需经费,由其单位和个人自筹解决。

鼓励单位和个人自愿捐资办学。

第十七条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可向委托代培学生的单位和自费生收取培训费。

职业技术学校应积极举办学校工厂(场、店),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技术服务活动,有关部门应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校办工厂(场、店)所得收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员工生活。

第七章毕业、就业和待遇

第十八条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所学工种或专业有技术等级标准的,由县以上有关部门进行技术考核,按考核成绩发给技术等级证书。

短期培训班的学员学习期满发给培训结业证书。

第十九条各单位录用或聘用人员,要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在专业和工种相适应的条件下,必须优先录聘职业技术学校(班)毕业生和经过其他职业技术培训的人员。

各单位录聘从事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工种的人员,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审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合格证书。

第二十条职业高中毕业生录用为工人的,按照技工学校毕业生工资待遇执行;
录用为干部的,按照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工资待遇执行。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本科或专科毕业生被录用后,可分别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或专科毕业生的待遇执行。

第二十一条对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自谋职业或举办集体企业,当地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银行等部门应给予必要的扶持。

第八章奖励和惩罚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应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于侵占和破坏职业技术学校校舍、实习场地及其他财产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批评教育,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校舍、场地和财产,赔偿经济损失,并可酌情处以罚款。

对于辱骂、殴打、伤害教师或寻衅闹事、扰乱教学秩序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

凡有前两款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对以举办职业技术教育为名,骗取钱财的,由有关部门令其全部退还,并酌情给予行政处罚。

滥发职业技术教育学历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单位,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劳动部门责令其收回所发证书,并酌情处以通报批评或罚款。

职业技术教育范文第4篇

英文名称: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9290

国内刊号:11-3117/G4

邮发代号:82-86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职业技术教育范文第5篇

1.1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学会生存技能的社会活动。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培训,进而学会终身学习。让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能真正地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

1.2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涵义有:一方面是指能让受教育者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
另一方面是指能让受教育者能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前者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信息技术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人就应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基本的职能本领-并能让他们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依靠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技能进行教育活动以维持其生存。

1.3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在上世纪末,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体系悄然兴起。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史无前例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从此,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需要,为社会的经济服务,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为教育服务。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大面积地铺开,信息技术教育也倍受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青菜,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均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影响最深的就是职业教育,受到信息技术强烈震撼的理当是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它是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适应经济发展。因此。面对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最需要改革的当然也是职业教育。无论从学生到学校,从教材到课程,从教学到学习,从教育规律到教育技术,都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为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出专职人才,职业教育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大批能信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人才。

1.4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的不足

1.4.1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课程设计大专

首先,我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应体现教育性,要面向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课程设计。作为该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取向应以教育为主。因此,他们在校学习的课程应包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

其次,我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应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扩宽。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受其它方面的知识;
为学生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作好准备。

1.4.2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以外的课程认识不足

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学好计算机的相关课程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有相应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学会几个应用软件就行了。他们对学校所开设的有关教学理论之类的课程根本不当一回事,甚至认为是一种多余的课程。

1.4.3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教师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外的其他知识的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更应合理地运用计算机的相关课程,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其它学科知识产生兴趣。

1.4.4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是关键。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从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中可以看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任重而道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2现代教育技术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我们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给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我们也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师的指引下,依靠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为此,我认为我们在对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进行教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

2.2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关于如何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界存在“两种模式论”:一是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技术课,二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中去。我认为第一种模式过于简单化,而第二种模式过于理想化。但第二种模式却代表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教学中,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尽可能地按照第二种模式去实施我们的教学方案,大胆地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形式,向学生交代一个任务:以相关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去完成一个作品。但作为计算机教师应注意的是。本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信息处理技术,而不是光靠老师的讲解去学会某一个软件的使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编制文稿、图表,但这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学会使用计算机这种智能工具来解决一些智能问题,使学生手脑并用。心智相长。本人在教CAI课程中,在讲授完显示图标和等待图标后,就通过这两个图标制作出一个关于汉字书写的课件。学生通过本课件的制作能掌握一些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针对学生说课能力差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作为教学法的老师应平时多让学生利用PowerPoint制作说课稿并能多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说课训练,并且说课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计算机方面,要让学生多接触计算机课程外的其它知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2.3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改变以课本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以网络、电子读物为主的学习方式。课本知识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资源,而通过网络上的超文本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扩宽知识面,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本人在CAI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作品,关于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上网搜索。有的学生就完成的一个名为《名菜的菜谱介绍》。本来一个平时很少去关心的话题,通过网络对本课件的制作而产生了兴趣。

(2)改变以课堂上的师生或生生交流的方式。逐步形成网络交流学习的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可以互在不见面。学生可以就某一个有兴趣的问题。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在与别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某一个问题的理解。

(3)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逐步形成以网络、多媒体考核的方式。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下,需进行统一的、集体的考核。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将进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可通过网络、多媒体进行,也可通过口头或纸上进行。考核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自己的考试内容。

3构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方法

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

职业教育是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学术类课程”与“职业类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分析各课程的结构特点,根据其主要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特色问题,设计、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充分调用相关的学习资源。

第三,定位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设计出教师作为指导性活动的指挥者和学生自主性活动的参与者的教学方案。

由于职业教育所涉及到的课程其形式的多样性,所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就要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其最根本的原则是“以学为中心”,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设计:

(1)对于理论型的课程,实行学导式的教学模式。学导式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辅以课堂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模式。其基本过程为:提示(教师活动)一自学(学生活动)——解疑(教师活动)——精讲(教师活动)——演练(学生活动)——小结(教师活动)。整个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索中练习,在练习中探索,使学生由被动学变成了主动学,达到会学、学会、学好的效果。作为对理论讲解的辅助方式,应利用各种媒体的组合方式。

(2)对于开发型的课程,实行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某一相关知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利用网络优势,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好一项作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推荐访问:职业技术教育 五篇 职业技术教育【五篇】 职业技术教育(精选5篇) 职业技术教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