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五篇】

时间:2024-03-22 14: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研究对象。以洛阳市高校包括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内的四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对前人关于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课外活动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五篇】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洛阳市高校包括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内的四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对前人关于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方面的论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周密设计包含的15个问题问卷,分发600份问卷,回收问卷521份,有效问卷500份,回收率86.7%,有效率83.3%然后对所得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和逻辑分析。

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4.访谈法。通过走访洛阳市高校知名体育教师,以获取专家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见解和看法,为本研究提供指导。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洛阳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课外运动的态度。调查在回收有效问卷500人中,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较为喜爱的有419人 ,占到所调查的人数的83.8%,一般的有47人占总数的9.4%,不喜欢的21人和反感的的有13人,共占总体的6.8%。

(二) 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倾向。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选择项目时,调查问卷上(多选题)出现776次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项目被选择作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项目,其中篮球在这几种球类的比重是最高的,有281张调查问卷上都有选择篮球项目,占人数的56.2%;健美操、体育舞蹈类、有氧操和瑜伽等项目也较多,有272次,占总调查人数的54.4%,其中有237次是女性大学生,占该项总人数的87.1%;选择武术跆拳道类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22.2%,有111人;选择非奥运项目的学生占所调查的学生的32.0%,有160人,这些非奥运项目包括有毽球、呼啦圈、跳绳、拔河等;在田径项目上,有69.6%的被调查会参加慢跑运动,有348人;在其他体育项目上有45人选择其他体育项目,占中体的9%。总体来看,洛阳市在校大学生选择课外体育活动中球类项目居多,其次依次是健美操、体育舞蹈类、有氧操和瑜伽等项目,武术类项目,和非奥运项目。

(三)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运动时间及次数。问卷中有89人每周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占总调查人数的17.8%。在30分钟-1小时区间内有135人,战总调查人数的27.0%。在1-2小时区间里有13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8%。在2小时以上区间里有13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4%。在1-1.5小时这个时间区间的学生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27.8%。有57人每周几乎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11.4%,这个区间里的学生是最少的;在参与次数上,127人每周参加1-2次课外体育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25.4%,这个区间里的学生人数是最多的。111人每周进行3-4次课外体育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22.2%。80人每周参加5-6次,占调查总人数的16.0%。63人每周参加7-8次,占调查总人数的12.6%。62人每周参加9-10次课外体育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12.4%。可以分析出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几乎不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人数很少,每周锻炼至少在一次以上的人数接近88.6%。

(四)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活动场地选择情况。在课外体育活动场地调查的情况发现有52人选择在空地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所占调查学生的10.4%。选择在田径场和球场的有323人占所调查人数的64.6%。有9.6%的调查者选择在健身房或健身会所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有42个人选择在人工公园,占所调查人数的8.4%。有35人,占总被调查者的7.0%的受调查者选择在游泳馆进行游泳运动。

(五)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消费情况。通过表1来看,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消费情况表现为中间层次人数多两头层次较少,的橄榄型模型。消费水平大多保持在50-500元区间,中间消费水平的人数较多,消费较低和消费较高的人数不多,表现为中间层次人数多两头层次较少,表现为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一般不是很高,学生经济水平有限,因而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水平也有限度。

表1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消费情况

消费水平(元)0-1011-5051-100101-200201-500500以上

人数(人)10471262135945

%2.09.425.242.611.89.0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洛阳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课外运动的态度较为乐观。2.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在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表现出的季节差异和性别差异,在性别方面,女生比较倾向动作优美竞争对抗不激烈,运动轻度较小的项目,比如前面所说的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而男生则比较喜欢那些竞争激烈对抗性强,运动强度大的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球类运动是洛阳市大学生选择的重要之选。总体来看,洛阳市在校大学生选择课外体育活动中球类项目最多,其次依次是健美操、体育舞蹈类、有氧操和瑜伽等项目,武术类项目,和非奥运项目。3.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有82.2%的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健康人口要求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符合。4.洛阳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消费表现为中间层次人数多两头层次较少的橄榄型模型。

(二)建议

1.丰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学校应尽可能多的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适当减轻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引导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

2.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适时举办校内各项体育比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锻炼积极性,不在学生课暇时间里作其它安排,作息时间应考虑到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实际情况,如适当推迟开饭时间,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等。

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指导。指派专业老师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制定合理锻炼计划并进行必要医务监督。

4.加强场地器材硬件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条件,尽可能的共享学校的设备和器材。如开放场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满足大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建强.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和动机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3.04.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老师;
课外数学

经过对多年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吸取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精华,我认为数学的学习不是三言两语在课堂上就解释得清楚的,数学的学习也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数学的学习不仅仅只学习数学知识,为了培养新一代的人才,为了让学生符合社会的发展,老师们必须放开我们的眼界,将数学的教学延展课外,延伸于生活。数学研究性教学所展示的数学其内容是丰富多彩,其思维是那样的鲜活生动,整个探究活动是那样的充满智慧和挑战,教育意义是那样的丰富完整.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更有义务去探索优秀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焕发青春活力。

一、动脑——知识竞赛

其实知识竞赛的参加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觉得这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这很可能会让我们的孩子变成“书呆子”。我不否认这个担心是有可能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我们掌握好一个平衡就可以避免许多的问题,而这个平衡就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去研究的事情。知识竞赛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东西,参加知识竞赛孩子们会自己去做很多的努力,他们会学到更多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这些知识或许更加的深奥,更加的难以理解,但是正是这样才会锻炼孩子们不一样的思维,才会让他们掌握另外的数学方法。而且,数学知识竞赛也是对孩子们平时课堂上学的知识的一个升华。在参加竞赛的同时,会让孩子集中精力的去做一件事,教育他们做事就得一心一意。考试的参加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培养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当取得好成绩时也是孩子们的一种骄傲,更加认可自己。即使是失败,也会让孩子从挫折中总结,这真的不乏是对孩子课外学习的另一种锻炼。所以我支持学生参加知识竞赛,只要摆正心态,我认为这事是有益的。

二、动手——建模比赛

现在很多的电视节目中都有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我看过几期,孩子们努力的过程,取得的成果,不管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泪水,我都认为这是值得的。我鼓励孩子们参加这样的比赛。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是课本上的,是死的,我们得让它活过来,得让它展现自己的风采,得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应用,这样会更加吸引孩子们去学习数学。数学的建模比赛也是经过专家决定的,相信他们的决策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学生去参加这样的比赛,他们是以团队的形式参加的,面对一个课题,他们自己一起探讨、合作、研究,最后会总结一套方案,做出模型,参加比赛。这就符合了新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赛中,会去评论孩子们数学思想、方法、动手能力等,而且也会有专家指出不足,促进改进。这对孩子无疑是一个锻炼的大好机会,平时他们只是纸上谈兵,当面对灵活的应用题时也会觉得难以入手,这样的机会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灵活的运用知识。即使有存在不足,在专家的指导后,相信他们记忆会更加的深刻。而且动手能力在医学上说是更能锻炼孩子的左右脑,让大脑平衡发展。建模比赛将知识灵活化,让孩子们经历合作、失败、成功的过程,这是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能体现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这样的比赛。

三、动情——体验生活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装修时要思考怎样贴瓷砖用材料最少?在投资时要想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得到更多的回报?其实还有很多例子,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事情。孩子没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不易,或许让他们简单的体验一下生活,当一回家,他们会觉得这些生活中都要用到我们的数学知识,简单的生活确实离不开数学。好像在面对生活时其实爸妈们好像比我们更能合理的运用数学知识,即使他们学得比我们的少。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动情地体验,感受。生活也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家长也是孩子们的另一个老师,新标准下我们应该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从一切为了孩子出发,让他们简单的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艰辛,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动心——学会总结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总结

1、启发性总结。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展思维能力。

2、概括性总结。这种总结方法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契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悬念性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
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4、趣味性总结。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
里缺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另外,课堂总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是饶有兴趣、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即在总结时运用新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
教育体系;
现状;
调查研究;

数学社团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大学生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达到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本身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推动学生向社会化的人积极转变,有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塑造,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适应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进一步需要,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高校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为了构建科学的数学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我们课题组于2012年2月-5月期间对我校学生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展开问卷调查,期望通过这一调查能够清晰把握我校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状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进一步加强数学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概况:

在我校两个校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2份,回收问卷占总数的88.2%,符合问卷统计的一般标准,保证了科学性、规范性和代表性。主要对我校大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参与的现状,总结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更好的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依据。

在调查的样本整体中,男生占66.1%,女生占33.9%,男女比例约为2:1,男女比例符合我校作为工科院校的实际;
大一占样本总数的50.9%,大二占样本总数的45.8%,大三占样本总数的3.3%,样本的年级分布也符合我校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主要面向的对象。

二、调查问卷分析我校大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现状

我校大学生对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了解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学生占仅29.7%,而不了解(48.4%)和说不清(21.9%)的学生占了大多数(70%以上)。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4%)认为二者都重要。

有近一半的学生(47.4%)认为很有必要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仅有少部分(17.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而剩下(34.8%)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这部分学生我们必须想办法吸引他们今后积极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

在参与渠道上,希望通过数学社团各类活动占比重最大,其比重接近40%,其次是课外补习班和各类比赛,两者总比例超过50%。此外,知道(75.3%)并愿意参加数学社团(50.9%)的学生也占了大多数。可见,我校以数学社团作为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载体是被学生接受和欢迎的。

对于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因这一问题,“锻炼自我”与“丰富校园生活”两种答案比重较大,分别是48.8%和38.9%,而“扩大朋友圈子”也有30.4%的学生选择。这表明,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意识都较强。

从参与目的来看,我校大学生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呈理性表现。其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所占比例最大,占62.7%,其次是“兴趣使然”,占28.6%,。而 “无目的、打发时间”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低于8%。

在对我校现有的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满意与否,39.8%的学生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50%的学生选择“一般”,而低于10%的选择“不满意”,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我校的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成功的,惠及了绝大多数学生。

约35%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现存的最大问题是活动类型少,另外有约26%的受访者认为是活动宣传力度低,有约22%的受访者认为活动单调有局限性且受活动经费、地点等限制。

近半数的受访者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娱乐性欠缺不太满意,希望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娱乐性和意义性,使得娱乐与活动相结合。将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希望能增加活动的种类。这表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力度和补充效用还有待提升。

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访学生对我校的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持肯定评价,另有部分学生在肯定基础上指出了存在不足之处,如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宣传不到位,不能学以致用等。

三、结论与思考

1、我校大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特点分析

(1)学生对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有强烈的需求意识,但受学业、宣传力度、活动形式等影响参与的程度。调查充分显示了我校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诉求。但是同时也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影响仍然较深,大多数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选择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折中措施,所以偶尔参加与几乎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同学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2)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的主体意识较强,价值取向差异较大。从参与动因来看,大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首先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参与,盲从或打发时间而参加数学第二课堂的比例很小。从参与形式上,不少同学提出希望增强数学第二课堂的多样性,扩大活动种类,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等。

(3)学生普遍认同数学第二课堂以数学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数学社团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支持。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应用数学社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2、问题及对策

(1)参与和不参与数学第二课堂的学生形成两个群体,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有待提高。目前数学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一部分学生骨干和积极分子组织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还有很多同学没有积极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为此,应加强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努力构建适应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特点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
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第二课堂经费投入,为第二课堂提供有利物质条件;
进一步做好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规划和扶持,继续扶持数学社团活动的开展,推动数学第二课堂稳步发展;
健全数学第二课堂激励机制,将学生数学课外活动与学生评优,奖、助学金的发放等紧密挂钩。

(2)同学们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要求呈 现多元特征,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进一步完善。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希望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类型呈现多元化特征。这说明目前我校大学生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有不同要求,希望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新情况,从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不断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数学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在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上的特点,以认识、普及、参与、提高为主线,不断创新数学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

(3)数学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联系不紧密,要进一步加强数学第二课堂中的学术科研活动。调查显示,我校的数学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师生的认可和参与,但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的积极性和教师们对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第二课堂的领域,开创传统第二课堂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新方式,开辟数学第二课堂信息传递的新途径,使活动内容能第一时间传送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要使活动内容和形式与新型媒体互动性、同步性、及时性的特点相兼容,让每个参与者体会到互动式参与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傅进军  大学校园文化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英杰 刘宝存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 [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推动数学结课的良好发展。

一、概括总结式

如果课堂讲授的新知识密度较大,结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把整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概括梳理,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同时,要注意总结语言的运用,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所学的内容,而应该有所创新。以“平行线的证明”为例,结课时可依照由角到线的顺序证明线的平行,按照由线到角的顺序求角的关系,简明扼要地总结了相关角与平行线之间的判定性质和互逆关系。

二、提炼升华式

在课堂结课时,不仅要注重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的总结。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一个概念的建立,一个公式的形成,一条规律的建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应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在结课时,应引导学生回忆、分析教学内容、总结、提炼、概括数学知识点,使学生领悟并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从学习知识到掌握方法的升华,

达到知识的理性飞跃。

三、延伸扩展式

数学作为一门与实际生产、生活、现代科技联系紧密的学科,其课堂结课不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结束的标志,而应把结课看作是联系课内外知识的桥梁,把数学知识延伸至课外,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样的结课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增加,学生开始把眼光从课堂转向了生活实际、探索生产、生活中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收尾照应式

“设疑立障法”是数学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新课引入环节运用了此种方法,在课堂结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课题导入时所提的问题,做到前后呼应,使课堂教学浑然一体。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享受消除悬念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确保课堂结课的有效性,教师在处理结课问题时,

应注意以下三点:

1.利用预设推进课堂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开展教学,很容易陷入“教学目标化”“教学内容过度宽泛化”的误区。为了避免上述误区,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案的设计,在教案中要设定能力、价值、情感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为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创设精彩的数学教学条件。然后,按照预设好的各项内容开展教学,使课堂结课做到有的放矢。

2.努力提高数学教学智慧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卓越的教学智慧,才能及时洞悉、捕捉、重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数学教学过程在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形成新的教育生长点,为优化课堂结课提供契机。

3.初中数学课堂结课的参考原则

及时性原则。课堂结课应在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时候,及时作出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概括性原则。结课时对知识的总结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强化性原则。课堂结课要达到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的目的,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多维性原则。结课时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启迪学生思维,活化知识,使知识得到升华。

推荐访问:课外 活动总结 数学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五篇】 数学课外活动总结(精选5篇) 数学课外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