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范畴,也就是能够把人的情绪和感情用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站在人心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文心、诗心等;站在人的气脉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文气、文脉等;站在人的精神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生命论文【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化学生命论文范文第1篇
心理性范畴,也就是能够把人的情绪和感情用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站在人心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文心、诗心等;
站在人的气脉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文气、文脉等;
站在人的精神角度上进行分析,文本构造就有神气、神韵等。整体性范畴,就是站在人是生命体的完整性、和谐性角度上进行分析,将文学的整体风貌体现出来。例如,精、气、神、韵等。这些内容都是将生命精神渗透到文学理论之中,将中国文论批评具有生命化的一个本质特征体现出来。
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生命化文学理论批评观。很多人都知道,文学自觉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有了充分体现。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这个时期的作家对于创作有很大的积极性;
其二是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文学著作。生命化批评观主要是以曹丕《典论•论文》开始,通过刘勰《文心雕龙》将其内在和结构建立起来,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后世生命化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批评体系。
生命化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就是构建生命化文学理论的几个基本要素,作家会将有生命的东西带给作品,而读者又将这种赋予生命力的作品进行认真的感悟,并且感受其中生命所在,所以,生命化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有三点。
首先,作家在一个文学作品中起着赋予其生命的作用,在其中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密切联系着作家的生命活动。
其次,作家将自身的生命精神赋予到一个文学作品中,在这样的文学作品中凝聚着作家的点滴。再次,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也就是生命的需要。
影响中国古代生命化批评理论形成的因素
时代的社会思想背景和文化条件都会直接影响文学理论观的形成,而生命化文论观的形成也是一样的,它的形成离不开很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通过不断发展,逐渐完善。从根本上讲,促成这一理论形成的因素可以归纳如下。
(一)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学现象在概括和总结文学现象的时候都是围绕文学理论来进行的。文学现象在形成生命化文学理论中起着尤为重要作用。第一,站在古代的神话和传说的角度上来讲,原始初民对于生命有很强的意识,并且他们还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存在生命的。例如《淮南子•本经训》中的“羿射十日”,《山海经》中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以及诸子中的“河伯望洋兴叹”等,这些对大自然中万物有生命的想法进行了讨论。
在他们眼中,自然中的万物都存在着和人一样的生命力。也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和传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想要表现的都是生命,更进一步体现出原始初民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崇拜。第二,站在古代诗歌创作的角度上讲,人是其表现的重点内容。在《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历代的诗歌中对于人的种种方面都有很充分、很详细的体现。抒情言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以,中国的诗歌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一部中国诗歌史,对于中国人来讲是赋有生命和心灵感应的。第三,站在古代散文创作的角度上来讲,抒情散文其实就是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将一个人对生命的看法表现出来;
写景散文就是将感情和景物相结合,将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相结合;
说理散文中最重要的就是气势和道理的结合,行文气势就是将作者的精神气魄和雄壮的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这一点与汉赋一样。总而言之,生命的表现和体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建构在这些文学现象基础上的古代文学理论,文学和生命之间的联系确实是合情合理的。
(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和“感而化生”的生命观照意识哲学思想对于人类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并且还成为各个领域的分支学科中的核心内容。生命化文学理论的生成,哲学思想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就是“天人合一”的天命观思想。西方国家中所流行的哲学风格是“主客二分”,与我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中国的哲学思想所要表现的是对主体价值的关怀,其中的重点就是人本身和社会。当然,历史时期不同,“天人合一”在被大家讨论的时候也会内容侧重不同,“道德”是儒家“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人性”是道家“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由世俗世界进入超验世界”是佛教“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但是在这众多的说法中,它们的基本内涵是相同的。而文学活动的实质其实就是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命化文学理论的生成,紧密联系着“天人合一”和“感而化生”的哲学观念,作家在完成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展现了出来。
(三)古代诗、乐、舞、书、画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借鉴诗、乐、舞、书、画被古人认为是永远不能分割的,它们之间谁也不能离开谁。例如,《礼记乐象》中的一句,“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毛诗序》中也有提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苏轼《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提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像这样的论断已经有太多了,这五者在生命的艺术中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它更能将人们内心的生命活动激发出来,它还能够将人们的感情和生命力很好地表现出来。当然,古代人的生命力在陶瓷、雕塑等艺术形式上也有很充分的表现。也正是因为这些赋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生命化文学理论批评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促使它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古代相术的各种术语和相人方法相术其实也就是针对人的一种技术,在古代,这种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赋有神秘感的,它主要根据人的形貌、体相、骨法、筋肉、气色、神态、声音、言语等,对其未来的贵贱、穷达、吉凶、祸福、寿夭、命禄等卜出来。其实,生命化文学理论观的形成离不开先秦以来的相术,相术主要是针对人而言的,它包括人的精神和形态两个方面,而生命化文论观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和谐性和内在的情感、思想、精神以及品格等进行批评和讨论。就像焦竑《体词林人物考》中提到的,“论人之著作如相家观人,得其神而后形色气骨可得而之也。”
相术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人在相术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但在文学化文论观中文却占有着主导地位,而人在这个“文”中又是主要对象。所以,文论就会将运用到人身上的术语和相关研究方法借鉴过来。另外,有很多相人的方法,例如形神论、血气论、气色论等,也会在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可见,在生命化文学理论中相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化学生命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生命化教学;
中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78-01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是教育最真切的使命。每一位教师都应是生命化教学的成功践行者,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一段难忘的生命历程。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需走向生命化教学。
1.生命化教学的涵义
生命化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无交往互动"、"无生命"的死气沉沉的局面,想方设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环境,重视师生生命历程中有意的部分,使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享受幸福人生。笔者认为生命化教学就是遵循人类自身生命发展的规律,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注入生命力,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达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教学境界。
2.生命化教学的特点
2.1 生命的整体性。传统的语文课堂中之所以出现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僵化,师生的生命主体缺失,是因为人们把生命的认知功能和生命的整体分割开来,认为完整的生命体是认知体,复杂的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知过程。生命化的语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家庭情况、生理、心理等等,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整体生命和谐的发展。语文教学在生词、阅读、语法和作文教学的基础上重视模块教学。
2.2 生命的体验性。学生在体验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志和态度等方面的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态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心灵健康、积极向上及完整的人。因此,生命化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体验。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去体验,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坚强。当然,学生自己也要主动地去参与体验。
2.3 生命的交往互动性。教学即交往,是交往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所展开的人与人之问的本质力量的相互关系。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交往包括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关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
我问,你答;
我写,你抄;
我给,你收。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因此,很容易形成课堂中"无生命的死气沉沉的局面。在生命化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有更多的互动交流,打破传统的教学中,"无交往互动"、"无生命"的死气沉沉的局面。在交往互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创设情景,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求知识。
3.命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 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上,生动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因此教师在教学必须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合作、要合作。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时,对词中的理解,如"宫阙",为什么会有明月几时有的感慨,为什们要把酒问青天的感叹……这些不管教师用字描述得怎样动情,也不管描述得怎样精确、生动。许多学生还是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生活阅历也不一样,所以要他们背熟这词更是甚难,更不能说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向了。为此,教师可以适时借助多媒体来创没情境,播放一些有关这词的配对的音乐或者影片,介绍苏轼的生平,制作有关的幻灯片,让学生贮存一定的感性认识,同事调动视觉和听觉,去领略这词的内在含义,去感受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加深理解。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这样才能使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持续不断地高涨,彰显出生命的活力。
情境的创设,唤醒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入凡夼状态,学生就会被情境所感染,被内容所陶醉。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披文以入情,循路而入境"。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生命历程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3.2 构建互动式的对话空间.生命化教学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多向交往、互动,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中,交往双方体味着双方的思想,智慧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中得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并从平等的、开放的对话中获得新的感受、新的理解和新的生成。对话是建立在民主、独立、平等原理之上的教师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精神的相遇、情感的交融。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要积极营造多向交往的对话空间,形成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共享生命对话的"师生场"。如在教《桃花源记》一课时,其中在品味语言美这一环节中,老师提问:"见渔人,乃大惊",你们还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吗?
生1:老师,为什么村民见到渔人会大吃一惊呢?
生2:因为村民与世隔绝,所以见到外来人会觉得十分的惊讶。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此意的?
生2: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放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师:你有很敏锐的洞察力,且时时联系上下文来品析。
生3:第三自然段"问今是何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话。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4:这句表明了村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不知外面的世界的纷争与事端,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
……
这是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的对话,是师生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对话是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的过程。师生思想互相砥砺,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演绎出生命的活力。
3.3 共同搭设成长的生命课堂.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获得成长或发展的必然场所,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每一堂课的体验和感受,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态度。每一堂课的教学水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成为他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那么学生的智慧之光就能放射出来,教师也能获得喜悦,可谓是师生各得其乐。如在教《奇妙的克隆》一课时,在学生与文章所描述的奇妙的文字进行交流后,他们常常会对这前沿的技术产生一系列的疑问:
生1:课文中有一句简单的话:"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我觉得十分的神奇和不可思议,而且小说里面的事情竟然可以变成现实。
生2:据报道:"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率低,因此已濒临灭绝。"我感到生命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现在当珍稀动物要灭绝的时候,有克隆这一方法补救,我觉得十分的高兴。
师:今天的这节课,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仅学习了文章中的前沿科学技术,而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生命本身是一种幸福,要热爱生命,对得起生命的历程。同时,我们发现原来阅读不仅仅可作消遣娱乐,在阅读中我们也能成长、成熟。
这样,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享受学习的幸福;
教师在课堂上感受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丰富的体验和自我的满足,不断地成长。于是,生命化教学使师生双方皆生成出新我,幸福感皆得以满足并持久发展。
生命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的,应该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
应该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让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让灵活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细心呵护生命的独特体验,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有效促进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充满活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生命课堂。
参考文献
化学生命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基本功能 文件生命周期 档案一体化
一、档案的基本功能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对档案的表述是:“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的产生是以处理复杂事务为目的、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载体条件的。档案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组织形式,自然有了档案法规定中所具备的一切档案属性。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
第二,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
第三,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管理者对现行文件到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及对文件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指出,现行文件的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档案管理的成败,要求档案人员必须积极进行文件的前端控制,从而确保档案自身管理质量,避免重复劳动,最终进档案室确保档案管理的延续性和科学性,达到学校档案的一体化管理的目的。
学校重点文件档案来源于各职能部门日常工作中自然形成文件资料,加强重点职能部门的文件资料前端控制管理,提高学校档案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学校的文件档案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史,也记录着教师、学生等成长的记忆。以学校学生毕业登记表为例,做好前期表格的填写及教师规范整理对今后的学生升学、招工、参军等起着凭证性作用。如实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经历也是为单位录用的依据。一份如实填写好的学生在校档案材料对于社会提供了真实凭证作用。
二、做好学校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档案规章制度
档案存史、记忆等基本功能在学校工作中显得特别的重要,如学生学籍表、各类考试汇总表、毕业生登记表等,都是学生在校期间留下的历史“痕迹”,如同记忆一样。如何将这些记忆和痕迹保持其真实性,作为将来的凭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记忆与痕迹的保存对于学校档案工作人员来说责任重大,也是档案法所要求的法定职责。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依法治档。这在现代职业类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显得极其重要。
在保存学生历史痕迹过程中,首先要厘清学校各部门工作中产生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按上级有关档案资料归档要求进行整理分目。
2.设立档案管理工作机构
建立健全学校档案管理组织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由校办公室负责人牵头设立综合档案办公室,配备专任或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协助校办负责人整理和管理档案。学校综合档案室工作人员经常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认真管理日常工作并参与检查与指导。
要按《档案法》规定制定好本校归档文件目录表,分发到相关处室及班主任手中,做好平时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尤其是班主任,要及时正确填写好学生学期考试的成绩、思想品德等各类表格,认真指导毕业生等表格的填写工作,真实记录在校学生的学籍等相关内容,学生在校期间相关学习内容及活动尤其重要。
3.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按时整理档案资料
制定学校资料归档范围,由各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档案管理方法,做好平时积累,即时整理,即时归类,即时填写归档文件目录表,按规定制度即时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完成上一年度档案移交归档程序。
4.积极参与文件形成前的规范指导工作
学校的学生毕业生登记表、思想考核表、各学期考试成绩汇总表等,作为学校工作的历史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归档资料,也是学校档案资料保管整理归档的重点。这些资料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历史资料,对学生今后都起着原始凭证作用。
第一,利用学校建立的“班主任QQ群”积极参与班主任日常工作产生的各种资料积累。档案工作人员要及时提醒重要资料的归档,随时参与班主任工作中产生的各类表册的填写解答指导,根据档案资料归档格式提前上传归档要求的各类表格样张,做到不重复填写或错写。
第二,加强管理,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填写规范。以《毕业生登记表》为例,时常会产生填写内容的随意性、字迹不清、内容不实、空项漏项、盖印的地方未能及时盖印、遗漏现象等问题。档案工作人员要协助班主任共同指导学生在填写《毕业生登记表》中各类项目上的规范填写,真实记录填写各类表格相关内容。
第三,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积极配合班主任认真填写毕业生登记表、学籍表,注重细节填写、规范填写,做到不漏填、不乱填,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评语客观公正,真实填写各学期成绩,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以《毕业登记表》为例,认真、真实填写好《毕业生登记表》、学籍表等各类相关资料必须进行前端控制,主动与班主任协调,提前将应该归档文件各类表格填写清楚,保证文件的真实、完整,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更加是对历史真实负责。
三、学校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应处理的关系
做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学校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应该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1.模块化与整体性的结合
学校档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又有各自的模块,譬如学生档案模块、教师档案模块等。各模块各有特点,但又是互相作用、互相支撑,从而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已成性与生成性的结合
学生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中之重,数量巨大,条目繁多。一届学生在校时间构成了档案“显性的生命周期”,学生毕业了,归档后成为“已成性”的档案,延续其“隐性的生命周期”。已成性和生成性始终伴随着学校档案的一体化工作。
3.整理性与合作性的结合
学校档案不仅仅停留在整理、归类、入册等环节,很多档案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体现了合作性原则。譬如,学生档案的生成,涉及科任老师、班主任、教务、政教、校办等多个方面或部门,从而体现了高度的合作性,进而优化并延长档案的生命周期的存活质量和存活时间。
因此,充分认识档案的基本功能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做好学校档案资料的前期管理是学校的档案质量整体提高的重要基础,学校档案的真实性、历史记忆、凭证作用才能得到保证。认真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前期管理对做好学校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档案局.档案事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浙江省档案局.档案工作实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韩李敏.从档案的基本特点出发推进档案文化建设[C].2011年档案文化建设学术研究论文集,2011.
化学生命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延安;
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72-03
2010年5月1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提出“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1]。为此,我们深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的重大,义不容辞,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地处革命圣地,更应该承担起这份重担。因此,我们建立了“延安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于大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一门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尽我们一点微薄的力量。
一、对延安红色文化的解读
要把握延安红色文化的内涵,首先还得从文化、红色文化谈起。关于“文化”一词在《辞海》中表述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2]当然,这里讲的文化是从广义的角度而言的,是指文化资源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种表现形态。
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广义的角度上而言,所谓“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具体说来,它包括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文化、长征文化、延安文化、太行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文化、“两弹一星”文化、“九八”抗洪文化、“5.12”抗震救灾文化,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的遗迹、文物、具体事件、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等。就狭义而言(本文讲的红色文化是从狭义的角度而言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及其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当然,红色文化资源又包含了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形象直观,在推动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民族文化遗产革命时期形成的文艺和民间习俗为核心,内涵丰富,有着更加巨大的开发空间和潜力。因此,所谓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延安全境解放期间,在延安所发生的革命历史事件、革命遗址,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革命文章、诗篇、歌曲、戏剧等作品(物质文化)以及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精神文化)这两种表现形态。
二、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大学是人生接受教育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学生在这个阶段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外,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事关国家与民族振兴的大事。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离开家庭就意味着把孩子托付给了学校;
在学生眼里,进入大学就意味着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的人生;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要求大学把孩子们培养成未来的栋梁之材。然而,近些年有关这个象牙塔里天之骄子自杀、打架斗殴、酗酒、、盗窃等行为的报道却屡见不鲜。反思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直接的相互联系。为此,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加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的实践基地,多次的教学实践已证明,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推动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如下:
1.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本源性优质资源
如上所述,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延安全境解放期间所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它折射着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思想作风和优良品质,彰显出中国革命理论的先进性,是中国革命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始终坚持为“为人民得解放”、“为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使命。由此可见,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呈现出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精神品质与思想作风,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同宗同源,同时在新的时代我们又赋予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新的内容,既体现其优质性,又凸显出教育的本源性。因此,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优质资源和本源性的思想理论教育支撑。
2.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价值观在《辞海》中表述为:“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3]这说明了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人类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取向,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就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彰显出的价值观来看,它再现了延安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及其伟大实践,这种价值观与实践观科学地把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统一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斗争中。这就客观真实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特别是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呈现出的要忠诚于党、忠于革命首先就是要以党的利益和革命利益为重;
忠于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报效国家、献身革命就要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坚持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高度统一。可见,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观教育教学内涵,形成了天然的“联姻”,并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教育教学导向。
3.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奠定了优秀的革命文化根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能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如所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凝聚人心、激励全国人们团结奋斗的基础性工作”。[4]这也就是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是因为它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5]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出先进文化的支撑性和根基性。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制度,承载着革命军人听党指挥、匡正勇胜的军魂,勇往直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保家卫国、爱国爱民的革命情怀,英勇牺牲、献身使命的革命气节。这种优秀革命文化的先进性,既被红色革命历史所印证,又被中国革命胜利的实践所检验,还被时代所认同和接纳。它的内涵特质、历史地位、精神价值,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基本内涵本源上达到了有机统一,因而客观上、本质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奠定了优秀文化根基。
4.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人们超越时空感悟红色历史的客观载体。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个革命事件、每一位革命先辈、每一种革命精神,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以不容置疑的史实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依靠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境界,诠释着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找到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开发、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成果,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其优势就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与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对话,让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充分发挥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正如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6]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极为重要环节。对此,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教育价值,早在解放之初,就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邓小平指出:“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革命)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7]20世纪80年代末,指出:“无论现在还是今后,我们都应该发扬井冈山精神,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延安精神。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永远不能丢。”[8]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这一地理优势,为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们思想政治素质又开辟了一个新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目的,除了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搞好教学之外,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基地。以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红色革命精神,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蕴涵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源泉。
因此,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艰苦奋斗精神等教育,帮助他们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国史,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必须倍加珍惜,从而使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进一步开发、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成果,利用实践基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其优势就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与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对话,让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以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最终目的。
概而言之,以“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枣园、王家坪、杨家岭、凤凰山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以其承载的革命历史、宝贵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养大学生们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于大学生们在实践基地的教学环节,使民族精神渗透到大学生们的血肉之中,成为他们的内在灵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11-14.
[2][3]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5][6].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8,65,53.
化学生命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施韦泽;
《文化哲学》;
敬畏生命;
生态文明
Abstract: Philosophy of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and ethic works by Schweitzer. It is the best material for Chines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methods and processes of Schweitzer"s ethical thinking of reverence for life, and to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 with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Philosophy of Culture, the starting point of cultural philosophy is cultural criticism, while its conclusion is ethics which emphasizes reverence for life. The turning and stepping to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east in his thinking makes his ethics theory, although without direc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a pioneer of modern “ecoethics revolution”, and thus become one of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Schweitzer; Philosophy of Culture; reverence for lif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自从《敬畏生命》[1]和《对生命的敬畏》[2]翻译成中文之后,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作为一个行动的人道主义者的形象,已为我国读者所熟悉了。此外,由于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施韦泽也被我国许多学者视作当代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的先驱之一。当然,《敬畏生命》和《对生命的敬畏》毕竟只是施韦泽论述其生平和思想的言论集,而不是完整的学术专著。虽然就一般读者了解“敬畏生命”的基本思想而言,可以说是足够了,但是,如果要对“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阅读更多的相关文献。
令人欣慰的是,《文化哲学》中文本的出版,使我国学者就能够基于更完整的资料,去了解施韦泽提出和论证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方法和过程,并且探讨其思想在当代生态伦理学中的地位。鉴于此,为了便于广大读者的相关研究,作为《文化哲学》的译者,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做一概括和分析。
一、文化衰落与文化重建
《文化哲学》初版于1923年,是施韦泽生前发表的最重要的哲学—伦理学著作,包括其关于写作《文化哲学》宏大计划中的第1卷《文化的衰落和重建》和第2卷《文化和伦理》。此外,《文化哲学》的第3卷《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只留下了手稿,于1999年和2000年作为遗著出版。原来计划的第4卷《文化国家》则没有写成。就篇幅而言,《敬畏生命的世界观》比《文化哲学》多得多;
但就系统性而言,《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则远远不如《文化哲学》,它只是手稿的汇编。由此可见,《文化哲学》是施韦泽哲学和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作。而且,由于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视角的独特性,《文化哲学》成为20世纪西方一部独创性的伦理学著作、尖锐的文化和社会批判著作、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性著作。因而,研究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特别是其敬畏生命伦理学,这是一部可靠的、不可忽视的基本著作。
从《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来看,第1卷共5章,它首先指出西方文化正处于“衰落的征兆之中”,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正是其典型现象;
接着分析19和20世纪之交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包括“哲学对文化衰落的责任”和西方“经济和精神生活中的文化障碍”两个方面。然后,施韦泽阐发了关于“文化的伦理本质” 和“文化的再生之路”的基本点:
“如果伦理是文化的建构性要素,那么只要伦理的动能重新在我们用以塑造现实的信念和观念中起作用,衰落就会转变为兴起。”[3]76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这一思想时,施韦泽批判了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的观点,并由此提出了西方文化复兴和重建的途径:由于“文化以世界观为基础”, “从而,我们时代的重建必须以世界观的重建开始”,即要论证一种乐观主义和伦理的世界观。
《文化哲学》第2卷的篇幅较多,包括前言和22章,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前言和前4章在扼要地分析了“文化危机及其精神原因”之后,再次强调:“如果我们能够重新提出一种令人确信的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那么我们就会制止正在加剧中的文化衰落,而重新达到真正的和富有活力的文化。” [3]119此外,施韦泽对“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所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阐释,其基本思想是,虽然西方思想探寻过深刻和全面的文化只能从其中产生的世界观,但对于肯定世界和生命、伦理的世界观,它并不能够基于思想令人确信地、持续地做出论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西方思想为了赋予人类生活以意义,采取了从世界观推论出生命观的路径,但这是错误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案,是要放弃对世界进行乐观主义的解释,承认世界观和生命观、认识和意志的二元论:“存在于我们的生命意志中的意志超越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的生命观的决定者不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是存在于我们的生命意志之中的意志的决定性。……敬畏生命是我的生命意志最直接和最深刻的作为。” [3]106-107
基于伦理问题就是在思想中被论证的道德原则问题,我们要有作为思想必然的、明白清晰的原则伦理学的观点。在5-16章中,施韦泽概括了西方探寻世界观努力的悲剧性过程,历经公元前7世纪至20世纪,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西方思想史的成败,得出了历史性的结论:“基于乐观主义—伦理的世界观的信仰,近代有力地推进了文化。然而,由于思想并不能够证明这种世界观在事物的本质之中有其根据,因此我们就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无世界观之中,陷入了悲观主义和伦理的无信念之中,并由此而开始崩溃。” [3]272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里既体现了施韦泽研究伦理和宗教问题的系统化“天性”,又为其相应的论证奠定了学说史基础。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西方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已经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束缚。
在总结了西方探寻世界观努力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17-22章中,施韦泽放弃了“在世界的意义中把握生命的意义”的传统做法,提出了一条“新路”,“思想应该做两件事情:引导我们从天真地肯定世界和生命达到深刻地肯定世界和生命,使我们从伦理的冲动达到思想必然的伦理”[3]279。并且对敬畏生命的伦理及其文化动能做了基本的规定:抛弃欧洲思想关于“伦理原本只与人对人、人对社会的行为相关”的教条,倡导奉献不能够只限于人和社会,而且也应该指向出现在世界之中的所有生命。自我完善伦理对存在的精神和内在的奉献不应指向抽象的存在总体,而应指向真实的存在。伦理就是扩展为无限的对所有生命的责任,敬畏生命的关键在于行动的意愿,它使各种伦理观念成为一个整体。敬畏生命始终是对一切伦理文化理想的思考,对一切种类的进步都感兴趣,并且能够把这些付诸实施。
二、文化批判与敬畏生命
在对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应该说就可以探讨“《文化哲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了。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文化哲学》毕竟首先是一部关于一般“文化问题”的著作,它怎么能和兴起于半个世纪之后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联系起来呢?这就涉及对施韦泽的文化哲学和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发生背景、思想指向等的理解。例如,弗洛姆就这么说过,“阿尔贝特施韦泽和阿尔贝特 爱因斯坦,也许是最了解西方文化智力发展的最高成就及道德传统的人” [4], “施韦泽是位神学家,也是位哲学家,他提出‘对生命的敬畏’这一思想是其伦理学的基础,他本人也因此而闻名于世。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忽视了另外一点,即施韦泽还是对工业社会持最激烈批判态度的人之一,他揭露了关于工业社会的进步和普遍幸福的虚伪神话。他认识到,工业社会的实践使人的社会没落”[5]。那么,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发生背景及其思想指向,特别是他的文化批判和敬畏生命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一般说来,施韦泽的文化哲学研究,既有重要的学术背景,更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从学术背景来看,施韦泽在大学时代就开始思考哲学问题时,文化哲学正是当时德国哲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在这样一种学术背景下,施韦泽走上文化哲学研究之路,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如此,施韦泽研究文化哲学的最重要推动力还是来自当时的社会生活。在欧洲19世纪末期的乐观主义文化氛围中,施韦泽就预感到了西方文化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使他认识到其所预料的文化衰落的结果来临了。因此,他的《文化哲学》,“现在被构思为文化批判。它应该确定文化的衰落,并提醒人们注意它的危险。文化的灾难既已降临,那么对其十分显而易见根源的考察是为了什么呢?”[3]25这样,施韦泽就规定了自己文化哲学研究的主题:探讨当时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寻找西方文化重建或再生的道路。
施韦泽的文化批判强调,西方文化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了它的精神发展,它就像一艘不断加速航行而舵机受损的轮船,已经失去控制并走向毁灭。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文化观念,施韦泽认为西方文化衰落的决定性根源是思想的失灵。其次,西方文化衰落还出自精神和经济领域中的一系列障碍,它们导致了现代人的不自由、过分繁忙和精神涣散、不完整性和非人道性、精神和伦理的不独立性等。至于这种状况的出现,施韦泽强调,除了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兴起导致了德国思辨哲学的衰落之外,19世纪的欧洲哲学对此负有大部分责任。施韦泽说:“自19世纪中期起,哲学就不去承担它的任务,去探讨伦理与肯定世界和生命的基本问题,即个人与宇宙的关系和自觉地论证文化信念,而是日益消失在非基本的问题之中。它使天然存在的大量探索性思想停滞和凋谢,使自身成为只是一门关于哲学史的学科,企图从自然科学史中概括出一种世界观。” [3]33这样,施韦泽就不仅分析了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而且也同提出了对文化哲学使命的理解,即深刻地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生命意义和善的本质等基本问题。
因此,施韦泽得出了其文化哲学的结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伦理不问是这种生命还是那种生命有否价值,是否应该加以保存和促进。生命本身就神秘地具有我在思想和行动中应该敬畏的价值。所有理性主义,如果它不断深化的话,就归结于神秘主义。”[3]37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如果说,以同情心和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敏感,对西方物质主义文化的批判,反对核武器对生命的威胁,是敬畏生命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表达了它的社会内容,而扬弃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实现生命意志的休戚与共是它的理论内涵,那么,从有限伦理到无限伦理的发展,扬弃以主体(人)和客体(自然)的对立为基础的近代欧洲伦理学,则确定了敬畏生命伦理学在伦理学史的地位:当代生命和生态伦理学的先驱。由此可见,弗洛姆提出的人们更重视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而对其“文化批判”有所忽视的问题,虽然有助于人们更重视施韦泽文化和社会批判思想的独立和特殊价值,但主要涉及的还是人们对其思想关注的焦点;
至于就施韦泽本人的思想而言,它们原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即文化批判是其文化哲学的起点,敬畏生命伦理学是其文化哲学的结论。而确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施韦泽的《文化哲学》与当代生态文明联系起来。
三、《文化哲学》和生态文明
由于其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施韦泽作为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文明的先驱,这一点是得到了西方思想界公认的。如美国的蕾切尔卡逊女士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就是题献给施韦泽的。同样,我国学者卢风等也充分肯定了施韦泽为环境伦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卡逊是施韦泽的崇拜者。有评论者说,施韦泽敬畏生命的原则‘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显现在蕾切尔卡逊所写的每一本书中’。”[6]75但问题还在于,在提出“敬畏生命”的概念时,毕竟不同于直接针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和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施韦泽考虑的主要是为重建西方文化创立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问题。那么,这种“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又是如何会成为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的开创性思想的呢?这就涉及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发展和转折问题。而从施韦泽本人的论著来看,《文化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相关研究的最好材料。
就施韦泽思想理论的背景而言,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已如上所概括;
而就其与当代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而言,更要考察它与由阿图尔叔本华开创的、经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发展的德国生命哲学传统的关系。毋庸讳言,对于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我国哲学界过去主要是从“唯意志论”、“非理性主义”等角度加以批判的,但是对其“生命哲学”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及其与东方思想的关系,则没有予以必要的分析。而德国思想界的理解则有所不同,它更重视叔本华对欧洲传统伦理学的超越:“叔本华的伦理学建立在他提出的‘意志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对他来说,痛苦是世界上的基本状态,……道德行为的目的是摆脱痛苦。道德行为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同情心。同情心抵消了自我意识形成时带来的痛苦,使自我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感受,进而重新达到生命的统一。这种统一也包括动物在内,把伦理学建立在人与动物的统一,而不是人与动物的分别的基础上,这在欧洲近代哲学家中凤毛麟角,他就是其中之一。”[7]
笔者认为,这一引证表明,无论在论证形式还是在实质价值方面,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都给予了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以巨大的影响。在《文化哲学》的许多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类似叔本华的表达方式。关于这一点,施韦泽本人也很坦率地予以承认:“如果我的哲学被认为是叔本华和尼采的综合,那么我也没有什么意见。和叔本华的共同之处在于:敬畏生命的哲学放弃了对世界的任何解释,把人置于一种神秘的、充满痛苦的过程之中。……无论如何,一切有前景的思想必须是叔本华和尼采的综合。” [3]37他还认为,在西方思想中,叔本华是第一个一贯地否定世界和生命的伦理学家。激发他形成这一观点的动因是19世纪初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印度哲学。从而,叔本华影响的实质在于,由于受到印度悲观主义思想的启示,叔本华使施韦泽进一步摆脱了欧洲思想传统的束缚,特别是近代笛卡儿—康德—黑格尔主体性哲学的束缚,重新思考人和生命以至于整个自然的关系。
此外,构成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学基础的,还有斯宾诺莎和歌德的“自然哲学”。但是,为阐明《文化哲学》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我们还是更应关注叔本华对施韦泽的影响。因为,正是叔本华促使施韦泽思想转向东方。当然,与叔本华相比,施韦泽的视野更加宽广,他超越了叔本华局限于印度的悲观主义,更重视中国古典的哲学—伦理学思想。“肯定世界和生命问题本身,以及其与伦理的关系,它们在中国思想中得到了最为基本和广泛的关注。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列子,以及可以说他们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思想家:我们西方思想探寻的世界观问题,在他们那里以一种陌生的、但吸引人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3]104这样,施韦泽就实现了西方思想与印度人和中国人的远东思想之间的交锋。关于这一点,德国研究施韦泽的专家克劳斯京茨勒教授认为,与施韦泽的方法相比,德国的现象学和价值论则缺乏如此深刻的根源和宏伟的气魄。笔者认为,正是《文化哲学》的这种向东方思想的转向和跨越,使其原本还没有直接针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成为当代“伦理学革命”的先声,“(1)在认识和实践中将道德共同体由人类社会扩及生物界或整个生态系统;
(2)在伦理学理论上突破和超越人类中心主义”[6] 90,并由此成为当代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之一。
参考文献
[1]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阿尔贝特施韦泽.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蒋重跃,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198.
[5]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71.
推荐访问:化学 生命 论文 化学生命论文【五篇】 化学生命论文(精选5篇) 生命与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