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文化功能论文【五篇】

时间:2024-03-25 08:38:01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应建立在对文化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从这种意义上说,重新审视文化的属性和功能,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一、文化的精神属性和化人功能属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文化功能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功能论文【五篇】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
文化的属性;
文化的功能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28-05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应建立在对文化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从这种意义上说,重新审视文化的属性和功能,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的精神属性和化人功能

属性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事物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文化的精神属性是文化最为凸显和最本质的属性。

文化的精神属性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第一,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追求。恩格斯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
但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是人的精神需要,文化的精神属性也是文化的人文属性。文化对于人来说,是内在的、普遍的、终生相伴的需要。因为只有人才是精神性存在物。只有人才有思想意识,有精神世界,也只有人能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反观。第二,文化是人精神生产的结果。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精神生产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人全面发展的最高向度。只有进行精神生产,才能充分施展人的潜能,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这说明,精神生产摆脱了人的肉体需要这一自然必然性的规定,它表明了精神生产才是人的“真正的生产”。第三,人的精神需要主要通过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精神需要,是人对现实的超越。马克思把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人的天然权利,认为脱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权利也就无所谓真正的自由。马斯洛在《人的潜能和价值》中指出:一个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另一个更高级的需要。“终极的人的状态仿佛是注定我们要永远力求达到,而又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状态。”正因为人的需要永不会完全满足,失落感总伴随着他,永恒的不满足感、失落感使艺术活动成为人生的一种安慰,成为人类心灵自由的精神家园,人在审美的艺术世界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得到现实中不能得到的满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奥戴说:“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既然文化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显然它具有某一方面甚至一系列的功能。

文化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其化人功能。早在《易·贲卦》中就有“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化人是文化最古老最持久的功能。张岱年曾说:“从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意义上,文化是文,还不是化。只有考虑到这些成果同时还意味着对人自身的改造,才是文化。”即如果没有化人的功能,就不能称得上文化。化人就是改造人。这个“化”有教化、感化、转化、美化、化解、塑造、熏陶等含义。其实,文化的化人功能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先进文化具有积极的化人功能。人们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启蒙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加精神上的和谐感、幸福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归依。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先进的文化以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如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艺术熏陶力、心理微调力等满足人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人的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和满足会成为人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当你向一个失足的孩子伸出温暖的手,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孩子因你的帮助从此有了光明的人生。当病人精神上注入了某种希望,或有了积极的精神暗示,就如打了一针强心剂,支撑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战胜病魔。另一方面,落后文化有消极的化人功能。落后的文化让人失魂落魄,精神萎靡。一个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不会是有理想的孩子;
一个沉溺于黄色文化的成人,不会是一个体格健硕的人;
一个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经不住诱惑的人;
一个没有毅力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人。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应发挥文化化人的积极功能,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真正使文化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二、文化的民族属性和软实力功能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文化,即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属性。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指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产品,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和物质对象等。”即文化是群体共有的产品,是同一文化群落中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等。这个共有产品使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日本的大和文化、德国的日耳曼文化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疆土是基础,而文化则是根。疆土可能会随着国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文化存在,疆土失去了可以失而复得,但是如果失去了文化就是永久的灭亡。“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史”就是这个道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根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是形成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无论历史怎样沧桑变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都是这个民族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精诚团结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绵延不息和发展延续的内在因素。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去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是民族的生命力。历史充分表明,没有精神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文化的民族属性决定了文化的软实力功能。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和施加国际影响的各种力量的总和。综合国力不仅需要经济硬实力,也需要文化软实力。约瑟夫·奈将软实力归纳为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四个方面。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国家的发展就不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时,起决定作用的将是文化软实力,这已经是一个时代的共识。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实力是科技力、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体现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先进文化因素渗透于经济、政治、军事之中,可以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这种先进文化通过国际间的传播,对其他民族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冲击力、征服力,产生一种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的软实力。

三、文化的知识属性和育人功能

一说到文化人,往往就是指知识分子。一说到学文化,就是学知识。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知识,是知识的积累,是进步,是文明。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学知识、求进步、变文明。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知识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掌握了知识,就是提高文化水平。“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文化教育强调的是不仅要给学生以鲜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创造知识的整个文化。”

与文化的知识属性相对应的是文化具有育人的功能。育不仅是教育,还有培育、改变、提升的含义。首先,文化知识使人进化。知识使人由愚昧到文明、由愚钝到聪慧、由无知到博学。人和动物相揖别,乃在于人是有知识、有文化生命的存在。人类学家兰德曼说:“没有文化,人什么都不是。”其次,文化知识可以塑造人。一方面,具有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把自然人塑造成社会人;
另一方面,健全的教育体制,使人通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把人塑造成文明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具体地说,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使人成为具有现代教养的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也就是一个人掌握的文化知识因素。第三,文化知识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掌握各种文化知识,人的创造能力大大提升,人可以由体力劳动者变成脑力劳动者,或者成为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追求知识,改变命运。

四、文化的生产力属性和社会动力功能

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是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能力。文化具有生产力属性即是说文化蕴涵着人类强大的生存发展能力。文化是无形的,但产生的力量却是有形的。首先,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精神力量和反映出来的能力,是人类生产、生存能力的记录和反映。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刘茂才指出:“文化是人们应对自然、社会和人等环境挑战的产物,它是一种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概念,也主要指人类以知识或智力形式表现出来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人的智力、知识作为精神生产力,不只指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和其它一切智力因素在内,它们综合地表现为人的精神素质、精神能力。其次,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道出了以科学技术形式存在的文化的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作为文化来说,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改变和提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大大增强了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人作为生产要素一旦掌握了科学技术,就会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具一旦加入了科学技术的因素,就会更新换代。更加灵敏高效;
劳动资料加进了科学技术能更加乖巧地听命于人的利用;
管理科学的出现使生产管理更有效。因此,文化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属性。

文化的生产力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社会驱动功能。即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当代社会,文化已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首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文化支撑。没有文化人类社会不可能摆脱自然状态和愚昧状态,就没有人类社会由野蛮阶段向文明阶段的进步发展。西汉初期先进的儒家文化战胜了黄老文化才有了西汉的强大;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新思想代替了封建社会的旧思想,才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
有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才有了我国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社会进步。随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如果没有文化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其次,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文化支撑。文化越发展,文化功能越凸显,对社会的协调发展作用就越明显。世界上曾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落后和贫穷,奉行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注重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境地。这些教训表明,经济增长不能自然而然给人类带来福祉,如果没有文化的价值导向,没有文化功能的发挥,社会就不能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了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人类生存条件的急剧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和人才等文化因素,正在丰富和扩充原有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因其支撑着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发挥着社会驱动的功能。正如所指出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五、文化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作为劳动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我们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而文化作为人类精神产品和社会分工的产物,一旦用来交换和满足别人的需要,就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成为了商品,就有了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文化产品商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时候,文化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成为全社会的公共产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加速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化,为文化经济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运行机制。文化商品和物质商品的区别在于物质商品随着对它的使用其价值越来越小;
而文化商品则可以无限复制,越用越能发挥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经济功能。商品属性是文化产品经济功能的原动力,它内在地驱动着生产者将自己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其劳动价值。文化的经济功能表现在文化产业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桶金的文化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等明显优点,成为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文化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即一体化。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深刻推动了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物质产品的文化化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体现精神力量,而且还具有强大经济功能。首先,文化因素使物质商品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物质的东西一旦加进了文化的元素,就变得有生命、有色彩、有内涵、有个性特色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消费结构逐步发生着变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流追求。因此,物质产品加入文化内涵可以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要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其次,文化因素提升了物质产品的附加值。物质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的大小取决于文化的内涵,文化已经不是外在于经济的精神因素,而是直接成为经济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文化软实力也是经济力。因此,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与经济融合产生的巨大能量成为最为持久和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质上就是一次文化转型。

六、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功能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首先,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解,社会意识形态,即“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以及绝大部分的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就如同一个人必定有自己的意识一样,一个国家也必定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恩格斯指出,“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具有自己的社会归属和文化渊源。意识形态伴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在阶级社会里,离开了意识形态,人类的精神生产就失去了基本的场所。阶级社会,文化的制造者大多属于意识形态阶层,意识形态生产和文化生产是同一个过程,因而文化总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而意识形态也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其次,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通过控制社会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规范人们的行为,于是文化的精神力量在阶级社会就是意识形态力量。

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化的政治功能。首先,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凝聚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观念、统一社会思想,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其次,意识形态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由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组成。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现象的主体,不仅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或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它同样也是社会全面发展不可割舍的部分,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三,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一旦产生便力图为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统治阶级的合法性提供辩护,反对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为凝聚社会各种力量,为维护社会稳定恪尽职守。

当前,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极其激烈、尖锐而复杂,坚持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一刻也不能放松。指出:“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噪,国内各种噪音杂音,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西方宣扬“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反复鼓噪“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谬论,其目的就是企图“西化”、“分化”我国。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政治功能,与“西化”、“分化”等图谋打一场长期而持久的文化战役。

七、文化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稳定的功能

人类社会与动物群落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类社会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而动物群落则是一种本能的集合。“没有人创造的文化,也就没有人自己”。人出生时是生物人,“要在社会中从幼年到成年,变成社会人。所谓的‘进入社会’,就是接受一套这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如果已有的文化内容不能适应客观的变动,文化里就要出现新的东西。生物人成为社会人,是靠学而时习之,靠模仿,对模仿不满足后,就要创造,个人的创造为社会接受后,改变为集体的东西,就超越了个人,成为集体的和不朽的文化。”即文化是人创造的,也是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使人社会化的规范、习俗、价值观念等。人对文化的需要就是人的社会需要。因此,文化具有社会属性。

文化具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社会作为人的整体性存在,需要一种整合纽带,平衡各种利益关系、规范各种行为、调节各种矛盾、统一各种思想等,这种纽带就是社会文化。文化,是整个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心理的基础。文化氛围不仅规范着社会的运行机制,而且还直接作用于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历史发展最敏感的感应器和风向标,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归宿地。民心所向,关乎安危。而文化氛围以润物细无声的巨大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社会心理,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杠杆”和推动力。文化对社会心理的作用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健康、向上、清新的文化氛围是保持社会健康和谐的强大动力。文化对社会心理的有效调节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让某些不良倾向在强大的社会心理面前转移或消失,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肌体的“免疫”功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落后、颓废、消极的文化带来的是道德的滑坡、社会的倒退。因此,我们只要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弘扬正气、美化心灵、坚定信心等方面多做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就能有力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文化的历史属性和传承载体功能

文化具有历史属性,这是无可辩驳的真理。人类社会由蒙昧到文明,不仅是一部生命繁衍、岁月推移的历史,不仅是改造自然、财富积累的历史,更是一部文化进步、文明传承的历史。不论是有形的长城、兵马俑、特洛伊古城、纳斯卡线条、克诺索斯宫殿、罗塞达石碑,还是口口相传、手手相授最终形诸文字的戏剧、小说、散文等各种文学艺术,都在某个特定的角度上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个历史。文化以各种形式被载入文明史册,成为记录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史。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传承是人类认识、知识、经验的积淀,是不同时代不同需要的反映,民族的差异、时代的差异就在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文化的历史特性的规定层面,历史性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的文化相联系,展示了文化的差异性,亦即人的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从文化的历史属性出发,才可以正确评价一个具体的历史文化的成就、特色,同时也能客观对待其限制与不足。

从文化的历史属性来说,文化具有传承载体功能。文化是人类历史深处的记忆,记载着人类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不同时代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时代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不同时代人类的精神追求,不同时代的荣辱兴衰。从一定意义上讲,人得以不朽,是因为他立德、立功、立言,从被社会承认、对社会做出贡献、对社会关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阐述,而得到超越人生物体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文化,才有了人类精神和思想情感千秋万代的延续。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
文化教育功能;
数学教育是文化系统;
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92-02

1 不同的数学观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数学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数学教育

如果把数学看成是数学知识的汇集(即数学活动的结果),就会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如果把数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就会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正是近年来数学教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它已经被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把数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就应该把数学教育看成是数学文化教育,和前面两种数学教育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观念。

2 把数学教育看成是文化系统,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即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数学的结果

众所周知,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活动,它还打上了社会的历史的烙印,因此还必须对它作宏观上的考察和分析,这样就产生了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认识,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现代数学已经发展为一种超越民族和地域界限的文化。数学文化是由知识性成份(数学知识)和观念性成份(数学观念系统)组成的。它们都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创造物。数学家在创造数学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和改造着自身。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共同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数学观念成份所制约的),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群体――数学共同体(数学文化的主体)。

3 一般地说,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用价值――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2)形式训练的价值――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3)文化价值――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倡导一种精神:它集中地表现为数学观念在人的观念以及社会的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实用价值,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能力训练价值,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则在注意到数学教育的实用价值和形式训练价值的同时特别看重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

(4)作为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学**面几何的感受来体会一下数学的文化价值。爱因斯坦说:“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就是在一个学年的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德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印象 ……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无容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对于第一次经验到它的人来说,在纯粹思维中竟能达到如此可靠而又纯粹的程度,就象希腊人在几何学中笫一次告诉我们的那样,是足够令人惊讶的了。”爱因斯坦说,正是这种“逻辑体系的奇迹,推理的这种可赞叹的胜利,使人们的理智获得了为取得以后的成就所必需的信心”。

爱因斯坦的感受,体现了欧氏几何所蕴藏着的文化价值,而这正是文化型的数学教育所致力开发的。

4 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集中地体现在数学观念的价值之中

数学观念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它是数学共同体(数学文化的主体)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数学精神、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数学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学认为:观念系统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文化特质的最深刻的体现。不论是文化对特定的社会成员的影响,还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通过观念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具体来说,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数学观念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来实现的;
数学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则要通过数学观念对社会观念的影响来实现。由于人的观念是构成其心理素质的核心要素,而社会观念又是构成民族素质的核心要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数学文化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5 除了数学观以外,数学文化教育观念的形成还受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的影响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看成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显然,这和数学文化教育观念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由于数学观念实际上是数学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深刻而稳定的人格模式,表现为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处于心理结构的最深处。因此,重视数学观念系统的发展就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6 十分重视数学观念特别是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就成为文化型的数学教育的一项根本特征

当然,能力型的数学教育也十分重视数学观念的发展,但是它的着眼点却是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在能力型的数学教育中,仅仅把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看成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手段(尽管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但对于文化型的数学教育来说,发展数学观念系统就不仅仅是一项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了。因此,文化型的数学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数学观念的智力教育价值,而且更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观念,特别是数学精神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7 能力型的数学教育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的差别还表现在前者看重数学观念在方法论方面的意义,而后者则更看重数学观念系统在价值观方面的意义

能力型的数学教学和文化型的数学教学都希望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都重视迁移,都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但是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侧重点还是有差别的。和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相比,文化型数学教育更追求数学活动的成果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因为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数学家,并不一定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能力,只希望学生能通过数学学习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精神品德。显然,这后两项任务只有通过这种大范围的迁移才能实现。这样,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就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更注重数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是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注意从生活的例子中找到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的胚芽。

(2)适当地降低“硬数学”(数学知识、数学技巧、数学能力等)的要求,提高对“软数学”(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等)的要求。

(3)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理解和应用。

概括地说,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具有“泛数学化”的倾向。

(1)数学观念和能力都是在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论是能力型的数学教学,还是文化型的数学教学都十分强调过程。但是,即使在这个方面,这两种形式的数学教育也是有区别的。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过程。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数学活动确实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思维活动构成了数学活动的主体。但是,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在重视思维活动的价值以外,还注重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的教育价值,并且认为即使在数学教育中,这种价值也可以独立于思维活动而存在。这样一来,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就突破了“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框架。

由此可见,今天,我们已经不能把数学教育仅仅看成是“能力的教育”、“思维的教育”了,应该看到数学教育同样具有文化教育的性质,这样的认识可以为数学教育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

(2)即便在思维活动中,这两类不同的数学教学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识,就必须突出逻辑和演绎的地位,这往往会过分地加大教学的难度,过分地增强数学教育的专业色彩,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这就违背了数学文化教育的初衷。因此,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采用一些策略,以取得两者的平衡。如:

①要坚持数学的严谨性。要让学生体会到,原来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法,是十分强调严谨的(以至于在数学证明中只承认演绎的结果)认识到经验、观察和直觉往往是不可靠的,因此我们不能相信它们!让学生认识到演绎思维的价值,认识到对演绎方法与理性精神间的关系,并自觉地接受数学对证明的要求。

②当然,这里所说的“超出想象的严谨”,是以学生的眼光为参照系的,追求过度的严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事实上,只要能让学生感觉数学是严谨的,而且这种对严谨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就基本上达到了文化教育的要求。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重视提出问题的思维环节,注意介绍问题的背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理性探索精神;
重视问题的概略性解决的思维环节(即大思路),以突出数学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淡化问题特殊性解决的环节,淡化特殊的技巧,避开对解题细节的纠缠,降低教学的难度。

(3)适当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实质,注重理解,追求“悟”的境界。必须在重视逻辑思维和演绎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和合情推理的作用。要严格地区分猜想和定理,做到“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注意对直觉进行逻辑的分析,追寻导致直觉产生的原因。注意对逻辑过程进行“直觉的浓缩”,实现逻辑与直觉的转换。

(4)重视对思维活动的反思,自觉地分析思维过程,加强对思维过程的监控和评价,这应该是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5)适当采用局部公理化等方法,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达到严谨的要求。

(6)文化的养成,观念的养成,主要是对文化的继承,这反映了文化教育的社会性。数学观念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文化继承”行为,和技能与能力不同,现代的数学观念并不是通过训练(那怕是强化训练)就能建立起来的,它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具体的文化继承行为又是由每一个个体完成的,因此,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

以上两方面都要求我们为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具体地,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如下特征:①淡化目标。这里要淡化的是“目标管理”式的,功利主义的目标,而不是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的总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通过教育来影响学生的观念(特别是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以达到提高其素质的目的。这个目标必须通过长期而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因此那种目标管理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适用于文化型的数学教学,而且是有害的。

②重过程,重体验,轻结果,淡化功利色彩,不以成败论英雄。③尊重学生的个性,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④重视范例的作用。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把“科学传统称之为范式”。他说:“对于科学传统的继承而言”,“具体的范式比抽象的道理更重要,也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这类范例,让学生认真学习、欣赏这些范例,并仿照它们进行自己的工作。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行为也应该具有范例的作用。⑤重视学生的潜意识活动。⑥注意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建立课堂文化的新规范,形成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⑦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作为现代数学文化的代表参于教学活动的。教师的价值观念在他的教学活动和日常言行中会得到充分的反映,并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如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的《教师规范》中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能由教师而感染到对数学的热爱以及体会到数学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创造。”

除此以外,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数学教师应该熟悉数学史、科学史、文化史,应该具有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总之,教师只有在熟悉了数学文化的规范,并自觉地接受它对数学活动的全部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胜任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的任务。

(7)实际的数学教育应该是多层面的,多视角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能力型的数学教育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以至提高民族素质方面的作用,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是综合性的,应该兼有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文化教育的成分,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阶段对其侧重点做出调整。一般地说,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应该适当地加大文化教育的成分。

参考文献

[1]丁石荪,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徐利治,郑毓信.数学模式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克莱因.数学与文化,载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3篇

1.多元价值观激荡。首先,随着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浪潮不断推进,大量西方思想不断融入我国社会,这使得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面临着多种价值选择。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人们交流思想、发表言论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限制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肆无忌惮地传播、发酵。再次,在大学校园里,由于近几年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外学者访问交流的增加,致使一些教师以介绍西方社会意识为荣,学生也以了解西方社会为时尚,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抵触情绪,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2.校园文化感染力不足。文化育人的重要实现途径就是感染,通过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强大的校园文化吸引学生投入其中。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这种吸引力还不够强大,不能将某种理念或思想注入学生的思想当中。究其原因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不足,既存在方式方法的不足,也存在教育部门重视的不足。对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创新大学制度等深层次领域重视不够,导致校园文化感染力不足。

3.教育理念存在问题。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都是以政府主导、专门拨款为主要形式。这导致学校长期缺乏合理的竞争秩序,没有生存压力,这也就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没有达到完美的契合。对于教育,校方也没有经营思维,只有管理思维,这导致了育人目标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弊端。

二、强化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功能的对策

1.增强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便是内化功能。内化就是将外在的东西变为个体的内在。校园文化可以将社会中的思想道德意识、理想、信念等内化为学生思想深处的一些固有的东西,这些思想价值观念在学生内心一旦形成就一时难以改变,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外在的规范和思想通过学校教育转变为学生自己的动力需求。人类社会中存在各种行为和道德规范,这些规范起着调节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但是这一功能的实现不仅仅是外在环境要求成员付之行动、严格遵守,而且还要表现为个体自己发自内心地认可这些规范之后而自觉地履行这些规范和义务。因此,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增强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如果说外在环境对人的要求是“他律”的话,那么个体对规则的自觉遵守就是“自律”,这种由他律变为自律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和修养的提高就是这样一个内化的过程。高校通过高尚、完善、正确的校园文化实现育人功能的核心就是将某种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中,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这些理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动力,以便利于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但是从近年来的学生思想状况来看,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正确思想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个体意识。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目标不符,甚至背道而驰,这种情况提醒我们: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正在递减,这种功能的式微势必造成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消退。品牌本是一个商业概念,它是企业尽心尽力经营的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后,与消费者建立的一种信任关系。企业一旦拥有自己的品牌效应也就证明自己在某方面有着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长处。校园文化也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以这种品牌效应吸引人、塑造人、培养人。校园文化一旦具备品牌效应就具有了鲜明的特色,特色越明显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就越强大、育人功能就越强大,因此建设校园文化品牌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具体的措施可以参照企业品牌经营战略,通过宣传和一系列品牌战略培植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2.运用大学精神育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能够激发师生积极向上,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而大学精神对于学生有着极为有效的教育功能,能够给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能够为学生设计做人的标准和规范。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本质上来讲,它包含学校的发展理念、学术倾向和管理风格,而这些因素又都是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因此加强和优化这些功能能够提升大学的育人功能。其次,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精神也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被广泛认同了的行为准则,通过强化大学精神的这些行为准则默契能够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3.完善制度育人。大学精神通过制度得以深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以制度育人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的设计要体现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总体要求,制度应当是对理念和精神的贯彻,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制定育人目标,并将这种目标具体细化在各种制度中。二是制度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即制度培养出的人才应当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育人制度是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大学生既是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又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大学生的这种身份特点,既要培养他们作为社会人必备的道德素质,又要树立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风貌。这就决定了育人环境的复杂化。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保证人才具有能够适应社会的道德素质,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为社会服务,具有社会性,失去社会性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潭。然而作为一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具有理论知识的一般特征,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应当以课堂学习为载体。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邮政企业文化;功能;措施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一、邮政企业文化功能

1.导向功能

这种导向体现在邮政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目标的指导上。经营理念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凝聚功能

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邮政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在邮政企业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1.文化意识不到位

中国邮政长期以来在人心目中,是政府部门,是个“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因此一直认为邮政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

具体表现在:

(1)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仅满足于开展文体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

(2)将企业文化“表象化”,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单一注重外在环境、形象建设。

(3)将企业文化“口号化”,只注重在理念层面提出一些口号,缺少员工参与的过程,没有真正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但随着邮政企业化改革,邮政企业的文化不在是简单的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为人民服务”,同时邮政企业还得进行企业化运作。

2.缺乏文化价值观体系

作为一个邮政企业的文化系统,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以塑造、规范员工行为。但我国邮政长期以来没有建立一套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三、中国邮政文化建设对策

1.加强邮政价值观建设

我国邮政企业独立运营以来,已逐步走出分业时的低迷,但艰辛后的疲态、驱动力不足的矛盾有所显现,这已成为邮政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竞争的思想障碍。加强邮政企业价值观建设迫在眉睫。

2.加强邮政精神建设

邮政独立运营以来,各级邮政企业都倡导、提炼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如江苏邮政的“爱岗敬业争奉献,开拓进取创一流”企业精神;上海邮政的“创一流邮政,建都市窗口”企业精神。进入转轨时期的邮政企业,必须从时代要求出发,从中国邮政大局出发,从邮政行业目标出发,不断调整、丰富、完善,提炼、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宗旨、经营理念、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普遍服务。邮政企业虽然进行了现代化企业改革,但仍属于社会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用性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普遍服务应是邮政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理念。

(2)确保邮政服务质量。“质量是第一生命线”。邮政企业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业务操作技能。德国邮政全国不论远近,信报都达到了“次日递”的指标。由于德国邮政安全可靠,信用卓著,用户对许多重要文件也基本上都按平信交寄,他们以“迅速、安全”取得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

(3)提高经营效益。邮政企业应以专业营销为突破口,以社会营销和中间业务为着眼点实施虚拟经营手段。如澳大利亚邮政改革后,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按照商业运作模式,引进了私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设立年度盈利计划,实现邮政的扭亏为盈局面。

3.加强邮政形象建设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上树立起来的知名度,是企业开拓市场的无形资产。

邮政企业塑造的企业形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塑造服务形象。优质服务既是用户的需求,也是邮政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树创”活动和行风建设,坚决杜绝“冷、硬、顶”现象,本着“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原则尽量为用户提供方便,真诚而高效地为用户服务,树立优良的行业风气。德国邮政营业员是坐在高凳上办公的,好象站着一样。给用户办理业务时,脸带微笑,动作神速,口中还不时与用户交谈,交代已办的手续后并道声“谢谢”告别。

(2)改善员工队伍。如加拿大邮政公司为改变公司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从其它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并实行了全面的管理培训计划。同时,为了向员工传播新的经营目标,加拿大邮政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定期散发内部出版物;录像带寄到每个员工的家里,解释重要的变化;规定对重要的建议和模范的工作表现给予奖励;为员工子女教育制定计划等。

(3)塑造企业标识。如德国邮政营业厅里,不论州局、市局或的小邮局,在大门上标有“POST”(邮政)字样,德国邮政徽志牛号角下有两个反向的箭头,表示向各地发送邮件。为此,要突出“中国邮政”(CHINAPOST)企业标识宣传,使“中国邮政”这个品牌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蒋苏萍:提高邮政企业文化力途径[J].中外企业文化.2003.

文化功能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育 文化功能 大学校园 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拥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不仅反映了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还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便产生了它的文化功能。①面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新领域,我们应积极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校园进行文化创新,使大学的校园文化拥有鲜活的灵魂和强大的生命力。

1 教育的文化功能

1.1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

教育传递着文化,它能使人类迅捷、高效地占有前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髓,快速成长为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正是教育活动将人类的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②然而,人类有着数以千年的文明历史,积累的文化知识不计其数,而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则是有限的,即使是“终身教育”,也不可能把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知识都传递给后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传递的途径呈现多元化,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接收和掌握新知识。

1.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所有的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有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又有陈旧腐化的东西。因而,教育为了有效地传递文化,还必须发挥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一般来说,不同层次的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同。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包含的学科门类众多,遍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且需要学生更加宽广的视野。因而,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而其培养目标本质上来说是对文化的深层次选择。③它把文化继承与发扬光大,并将文化贯穿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理想和希望。

1.3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文化的生命力要想愈发顽强,不仅在于对它的传递与选择,更在于对它的更新与创造。我们需通过教育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兴趣,使他们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文化活动,并能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去创新。与其它层次的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文化创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所在。④它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集中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科研实力雄厚,有利于基础理论的开展以及边缘、交叉学科的探究与应用。可以说,大学是国家科研项目再次创新的主力军。⑤

2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

2.1 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创新

校园的物质文化为校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搭建了平台,并体现了学校外在的价值观与德育功能。例如,一尊尊伟人的雕塑或某个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就会为学校增添了文化氛围。校园内,道路两旁建花坛、种草种树,广阔的草坪成为学生学习、休息的室外场所。这般良好的环境,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创新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动指南,主要指高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大学的校园文化既要建设,又要经营与管理。⑥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管理意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公平性及参与性。学校通过民主参与调动学生及教师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弱化人与制度的对立来增强广大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2.3 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创新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下转第35页)(上接第22页)与核心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分类多种多样,而校风更是“学校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素质教育力量的表现形态”。因而,要把校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学习、创新氛围的优良校风。

总之,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创新三者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⑦因此,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要以创新为特征,这样才能使大学校园文化拥有鲜活的灵魂和顽强的生命力。

3 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加强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

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地联系。教育实现其文化的传递、选择、创新等功能的过程,就是大学校园进行文化传承、筛选、创造的过程,也是大学校园文化进行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创新的过程。

3.1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搭建桥梁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要充分地运用到课堂上来,为各领域专门的学科知识搭建桥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较高的人文修养和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对文化传承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多阶段的探索,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时机,因人施教。

3.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过滤器

(1)运用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筛选。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内容组织需要依靠文化选择功能。大学的课时相对于初、高中阶段而言,少了许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学生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完整地讲授给学生,这是教师授课的关键。(2)运用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增添校园文化气息。校园文化是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产物,是师生智慧的结晶。教师通过使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培养大学生高水准的学术自由能力,使学生拥有创新精神,能够在重重困难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将人文精神与学术自由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校园增添文化气息。

3.3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是大学校园新生之沃土

在大学阶段,教育的文化创新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与文化整合上。教师可以在向青年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以及进行科学实验,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科学。此外,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较为客观地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并且培养他们勇于追求真理和敢于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传承者与开创者。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教育在对文化进行传递、筛选和创新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层次和品位较高的大学校园文化,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优秀的人才。

注释

①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7.

② 陈雯.论教育的文化功能[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103.

③ 李旦伟.从教育规律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96.

④ 黄梅英.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J].传承·文化传统,2009(8):154.

⑤ 王培英,张世全,王汉萍.大学的文化功能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12):77.

推荐访问:功能 文化 论文 文化功能论文【五篇】 文化功能论文(精选5篇) 文化功能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