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上,也就是在课程教学计划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应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计算机学习平台,将课程学习的进程和学习资源呈现在校园网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上,学生可以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网络教学系统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上,也就是在课程教学计划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应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计算机学**台,将课程学习的进程和学习资源呈现在校园网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上,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校园网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学习。这满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法上,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教学时充分利用网上的图书馆资料和服务器上的学习资源,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同时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的问题。由于本校教学采用大教室教学,一共可容纳200名学习同时学习。为了让大多数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我们在机房内建成了局域网,通过共享资源等方式,达到学习目的。
二、搞好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活跃计算机课堂学习气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取网络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学习。本校教学系统中安装有相关的在线互动软件,可以组建小范围的局域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比赛、相互讨论,也可以进行师生交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如为了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范围的打字比赛,看看谁能最终胜出。再如,可以进行PPT教学内容与制作的展示,让学生做裁判员,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利用考试测试方法设计促进学生学习
考试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是因为要给学生一个可信的成绩,而且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考试测试的方法上,利用网络进行精心设计,也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设计上,采用校园网提交作业方式,让学生完成平时作业,记为平时成绩。在教室内,通过考试系统随机抽题,让学生现场答题,保证学生考试的公平性,因为这样做,尽管相邻两位同学坐得很近,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答题,但是由于是随机抽题,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避免相互抄袭的情况发生,让学生考出真实的成绩。
四、结语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部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课程制作;
网络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1-2552-03
基于Web的教学的完整实现需要依托一套高效、易用的网络支持平台。网络教学发展日新月异,国内许多学校与公司联姻,积极筹备合作开发网络支持平台。该文针对网络教学的逐渐流行化趋势,综合考虑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诸多因素,包括教学理论、网络教学方式及网络教学平台理论三个方面,然后以一套已开发出的网络教学平台——“未来教室”为例说明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1.1教学理论
鉴于网络教学具有时空无限性、协同性、个别化三个特征,从而不能简单贯彻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可以为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提供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其突出学生本位,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同时强调:1)情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2)对设计学习环境的;
3)利用各种资源支持进行学习;
4)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教学的四要素包含课程、教材、教学、评估,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相应的的课程计划、教材编辑、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估方式,都会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理论下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这四个方面的安排上大相径庭。如,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理论一般采用讲授式,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就要求采用不同的策略,互动讨论交流、协同作业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从而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必须考虑如何为实现分组、讨论提供可能。
课程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质量与表现形式,还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因此开发网络课程需要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网络课程开发者来说,重点要放在课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的研究上,不应将时间过多花费在教材制作上,从一定程度上说,网络课程制作系统需要提供“低门槛”。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在课程、教材、教法、评量教学四要素上体现如下。
1.1.1网络教学方式:同步与异步教学
同步教学的特点:教与学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比如教师异地向学生授课,学生可同时远程听课以及教师以及同学之间进行异地远程交流。同步性可以由网络教学来实现。
异步教学的特点:教与学的过程不是同步进行的,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进入网络课程,在网络上下载相关学习资料、内容或跟教师以及其他同学互动交流。网络教学可以依托技术手段将不受空间的限制的优势充分体现于其中。
依据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不同特点,设计网络教学平台时需贯彻以异步教学方式为主,兼顾同步教学方式的主导思想,才能更好实现网络教学的效果。
1.2网络教学平台理论
网络教学利用先进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要为远程教育提供一个真正高效的现代化手段就需要充分把握现代化教育的一般规律。网络教学显然不是教学材料的网络,而必须实现师生之间动态的、连续的有效交流与沟通。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要支持并保障这种沟通与交流以及教学质量的实现,其关键环节由以下四个系统组成。
1.2.1网络教学支持系统
1)网络教学支持系统要实现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支持,对教学活动的过程管理。
2)能够提供同步、实时或是非同步、非实时的教学环境。
3)网络学习极具个性化,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起点、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网络教学系统必须能够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因异施教。网络教学支持系统要能为教师提供不同的可选择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动态呈现与学生当前学习能力、水平最相关的课程内容。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历史记录和能力、水平估计报告,在确保这些学习内容是与当前学生能力、水平最为接近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是没有学习过的或没有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上,系统将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对其学习能力的估测,选择最适合该学生的内容呈现方式。
4)应提供师生交互工具、适宜的交流环境与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
5)教学与评估互为体用,网络教学系统要提供一个测试子系统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效。测试系统包括:①作业布置与批阅工具;
②试卷的生成工具,试题库的建立工具;
③测试过程控制工具与结果分析工具。统计与分析据相关教育测量指标,对教学过程和活动作调整,对每个学生都给出具体评价,建议和指导其下一步学习。
6)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采用面对面回答方式。网络教学系统对问题解答应采用开放式知识库途径,并实现自动添加、更新功能,为学生提供的实时答疑的工具可分为自动答疑和人工答疑两大部分。①自动答疑:教师在知识库中按一定的分类预放任教课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向系统提交,系统就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在知识库中进行搜索,给出解答。②如果系统没有搜索到对该问题的解答,不能实现自动答疑,那么系统将会通知学生,并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是将问题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短信息的方式发给授课教师,由其解答,而后再自动将解答发送到学生的邮件箱或者以短信息方式告之,并将对该问题的解答自动添加到知识库中;
二是将问题公布在课程网页的答疑布告上,征求答案,获得解答后系统将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短信息方式通知该学生,同时系统也会自动将解答归纳到知识库中,以便其它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系统能给予自动应答。
1.2.2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网络课程开发工具要符合基本的教学逻辑,帮助教师完成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制作,要能够简化教师开发课件和备课的过程,降低课程开发对教师电脑技能的要求,使一般教师易于学习掌握。同时要求连通网络,具备网上可操作性。该工具应具备以下条件:1)支持网络多媒体开发功能,能够进行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导入,方便、快速地生成课件;
2)能提供素材库与素材管理软件,解除教师寻找素材、制作课件的麻烦;
3)能提供常用的网络课件模板和向导库;
4)支持网络化学习模式,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溶合如协作学习、发现式学习、角色扮演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与学习方式并支持其实现。
1.2.3网络教务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课程管理、教务管理和系统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负责完成设程课置与指定教学计划;
教务管理模块负责管理教师档案、学生档案,保存学生个人学习档案供教师以及管理人员随时查阅,及时公布教学机构的最新信息;
系统管理负责对教学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等。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的三个模块具体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教务管理
该模块负责教师与学生注册认证、教师档案管理、学生学籍与档案管理、资料统计与分析、信息查询、教师评价管理、学生学习评价管理。
2)专业与课程管理
该模块负责:1)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2)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3)指定课程相关任课教师以及辅导人员,分配口令和权限,建立分配与课程相关的设施,如网址、邮箱、论坛、讨论区等;
4)在相应的网络教学板块中上传并教师开发与编制的课程内容,实施网络教学;
5)指导学生了解教学计划、有选择性地学习某些课程,自动为学生配置课程学习资源,并记录该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过程。
3)系统管理
实现系统自身设置、运行与维护管理,权限控制以及资料备份。
1.2.4网络教学资源系统
该系统是网络教学的基础设施。为了便于教师查找素材以及重复利用相关课程资源,需要用数据库来管理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素材库、试卷试卷库、网络课件库、教学案例库等。并为所有资源分别建立索引信息,以便快速查找、浏览与存取,采集、管理、检索和利用各类教学资源。
2网络教学平台的实现
网络教学平台的四个子系统,即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务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网络教学支持、网络课程开发工具是实现网络教学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出了多种网络教学平台,下面就以一套网络教学平台——“未来教室”为例,对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及网络教学支持系统两方面的实现状况作一下说明。
未来教室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
采用Java实现了UI设计,同时采用CGI实现了数据库存取的设计。
2.1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方便快捷的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应让任何学科的教师无须学习编程,无需掌握任何计算机语言就可以开发所需课程,课程内容。目前市面上采用的绝大多数系统都通过设置课程内容模板来实现的。“未来教室”为教师提供强大的网络课程编辑功能。教师不需要学习任何网页工具软件和html语言,就可以在系统的协助下,方便地进行课程目标规划、教案编写,同时自动完成教学进度安排。教师只要了解简单的编辑知识就可以轻松完成课程的网上编辑,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未来教室”课程编辑工具界面如图1所示。
其主要功能有:
教材每一章、节、页的内容在Web中都以树状的形式展示,让教师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采用类似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操作模式,操作方便、简单。
2)提供教材模板
为教材具体内容的编辑提供了近十个网络常用的教材模板,指导教师快速编辑教材。
3)对多媒体支持及素材传输功能
教师在编辑教材时,可任意链接各种流媒体文件(含音频、视频、动画、图像及Office系列文件)。教材制作好以后系统会自动将所有内容传输到服务器端数据库中。
2.2网络教学支持系统
网络教学过程注重互动,大多网络教学支持系统都提供了在线聊天、讨论组等功能,另有一些系统还提供布置作业、在线测试、自动评测功能。“未来教室”在此基础上还实现及时的学习进度跟踪功能,系统提供了完整的上课历史纪录,不仅为学生制定学习进度计划,还会记载学生学习的实际过程,实时跟踪,方便于教师的检查、分析学生学习状况。该系统基于Sp分析理论提供了一套完备的考试分析统计工具,具体功能如下:
1)提供测试成绩单,以统计图表方式列出学生单次或者多次考试分数,列出答错的题目,自动给出评语,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不足。
2)绘制学生成绩分布图,可以针对某一份试卷以及某一课程的多份试卷给出学生的整体成绩分布图,供教师教学参考,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3)分析试卷品质,以分析图表形式呈现试卷中各个试题的难易度、鉴别度等,作为教师调整试卷内容、结构、难易度的依据。4)绘制学生学习累积曲线,反映学生在一门课程中较长时间段的学习情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在教学理论上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同步为主,兼顾异步。在课程开发与设置、网络教学支持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及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上要体现及时、方便、简易、迅捷、互动,这样才能为实现网络教学的高效化与规范化提供全面的硬件支持,更好地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为老师提供教学便利与契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实现高科技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C]//中国电化教育协会’97学术年会.
[2]李龙.教学过程设计[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3]王晓轩.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析[J].北方经贸,2011(11).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bb系统作为一个应用广泛的网络教学平台,在促进通识教育学习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从近几年国内高校bb网络系统建立及bb网络教学方法改革的有关文献资料中,针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基于bb网络教学系统环境下所形成的学习模式进行了浅析与归纳,以资对本课题的研究有所借鉴。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和促进了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等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在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下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学习模式。
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对其学习模式有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学习空间变得更加广阔;
二是学习方式和途径变得多种多样;
三是教与学的重心发生变化,即由教师的“教”逐渐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这种影响成为构建新型学习模式的技术支撑,进而催生了大量基于bb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模式的出现。
1.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下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1]
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组织方式,它强调以学生的视角去选择、组织、运用网上的教育资源,达到每个人不同的学习目的,实现学生自己制定的发展目标。
学习者在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中具有主体意识和元认知能力,能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学习者扮演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角色,而在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里学习者成了主动接受信息、建构新知识体系的主体。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参与老师设定的讨论主题,主动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各种有用信息,从而激活思维、增进理解和促进新知识体系的构建。此外,自主学习模式能够促使学习者为兴趣而主动学习,使学习成为了学习者追求知识、积极进取的内在需要,而互联网和bb网络系统为其探索和寻求问题答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2.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下的协作性合作学习模式[2][3]
bb网络系统环境下的协作性学习模式,借助于bb网络系统,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内容彼此交互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目标,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团队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习者个体不同,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方式、知识水平、沟通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为实施基于bb系统的协作性合作学习的教师和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凭借自己对网络知识的掌握,独到的、合理的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制订教学策略;
教师应学会尊重学习者的差异、态度,鼓励学习者大胆实践,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学习者必须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积极完成任务,并针对任务提出合理的意见,努力学会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
3.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4]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运用以探索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而bb网络系统为探究性学习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系统,如资源性支持、交互性支持以及管理性支持等。
事实上,网络带来学习模式的最大转变就是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出现。这是因为在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下,学习者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思考,并从网络中搜集信息、加工、提炼、总结、分析和评价,从而解决问题,此过程本身就是研究的过程。因此,近年来基于网络的问题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这种学习模式为培养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能力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和途径,也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4.bb网络系统教学环境下的师生交互式学习模式[5][6]
师生交互式学习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展开讨论及学生间进行协作学习的网络环境。在这一模式中应分别采用虚拟课堂和讨论板的设计为师生间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虚拟课堂是一种实时同步的交流互动。虚拟课堂的设计借助bb教学管理系统的协作工具——虚拟课堂实现。它模拟了真实的课堂教学,虽然不具备视频交互和音频交互功能,但可以通过“白板”、“结构图”、“私人消息接发”、“小组浏览器”、“提问工具”、“问题收集箱”等功能进行板书、交互式提问、私下交流、发起讨论等课堂教与学。在讨论板中,教师要开设不同的论坛进行异步交流。在课堂上可以预留讨论的题目,鼓励学生将个人观点发到网上,参与网上讨论。学生可通过讨论板对课程教学进行动态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借此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通过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做出适时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教学相长”更好地得到体现。
5.链接在bb网络系统中的博客辅助学习模式
bb网络教学系统的易用性和丰富的教学、交流、评价等功能为创新教学理念、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条件。bb网络教学丰富了知识获取途径,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但仍然存在着与教学不相适应的方面,有时网络不稳定,课程模块中的一些功能在使用时会受到影响,而链接在bb网络系统中的博客辅助学习则能有效的克服某些缺陷,与bb网络系统在教学中相互支撑,从而发挥出优势。
链接在bb系统中的博客辅助教学能促进教与学及评价方式的改进。一般博客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任务,使得讨论和学习的目标明确,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协作,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使学习研究可以向纵深发展。博客还可记录学习进程,从而构造学生的电子档案袋,及时、综合的更全面的对学习过程做出形成性评价。具体到教学活动中,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的电子文档系统,作为学生学习接受程度的辅助判断,作为答疑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可为同学课后预习、复习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黄艳蓉.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总第126期):84-85.
[2]屈艳丽,杨成.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协作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5):49-51.
[3]黄怡凡.blackboard教学平台上的“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9(13):166-171.
[4]李闻歆,单子鹏.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下“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6-69.
[5]白学海.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音乐欣赏”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