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作文范文第1篇1、春节是个传统的节日,也有很多传统的习俗,比如贴春联。2、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风俗作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春节风俗作文范文第1篇
1、春节是个传统的节日,也有很多传统的习俗,比如贴春联。
2、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章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
3、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放鞭炮,扫尘,年画,拜年等。
4、贴春联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可以赶走邪灵,带来美好的明天。
(来源:文章屋网 )
春节风俗作文范文第2篇
根据《关于印发<“乡风文明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2019年赣州市“乡风文明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项目化任务清单>的通知》文件要求,团市委负责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观,在广大青年集体中推广集体婚礼等移风易俗新式婚礼,使广大青年成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先锋和重要力量,把移风易俗作为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市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我和我家的移风易俗故事”青少年主题系列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移风易俗 青年先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宣传员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具体举措如下:
1、2020年1月至2月团市委面向全市中小学生举办“我和我家的移风易俗故事”文明实践寒假作业活动,活动内容为(1) 对父母长辈开展一次移风易俗宣传;
(2) 坚持“日行一孝”,培养良好家风;
(3) 参加一次所在村(社区)的清洁家园行动;
(4)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与一次“孝老敬老”活动;
(5) 录制一段“童说春节”视频,讲述自己家的春节故事;
(6) 组织留守儿童录制一段“我想对父母说”视频,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新年的愿望,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实践活动,当好移风易俗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2、2020年1月13日至2月9日举办“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单身青年交友活动,各团县(市、区)委要邀请本地单身青年特别是外出务工青年、青年优秀人才等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参加以“抵制高价彩礼 幸福从‘零’开始”为主题的单身青年交友活动,积极倡导零彩礼和婚事简办,共同营造移风易俗良好氛围。官方微信多次《政府发文,遏制高价彩礼!办席规模、彩礼将“限高”!》、《“妈,我决定不办酒席了”| 谈谈婚礼形式的那些事儿》等推文进行宣传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
3、2020年春节前后市委开展“外出务工青年迎新春座谈会”活动,活动对象为在外务工、上学、创业、从业优秀青年代表,每场活动人数皆不少于20人。活动地点在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春节前后全市各乡镇委将邀请外出务工青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织召开一次迎新春座谈会,主动介绍家乡变化、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广泛开展“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移风易俗”主题宣传。
4、2020年春节前后团市委开展“迎新春 促文明”志愿跑捡活动,各县(市、区)委结合“河小青”“保护母亲河”“保文”“创国卫”等工作要求,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当地景区、滨江公园、大型商超户外以及步行街等人口密集区,开展“迎新春 促文明”志愿跑捡活动,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文明新风尚。
5、2019年4月市委通过官方微信发起了“网上祭英烈”活动,号召广大青少年网友通过献花、上香、点烛、留言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参与总人数突破3万人次,同时,我市也积极动员,广泛组织人员到所在地的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堂)等地,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自觉践行新时代厚养薄葬文化理念,做到老人在世尽孝心、多关心,老人过世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由注重实地实物祭扫向以精神传承为主转移,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让逝者欣慰、生者无憾。
6、2019年市委开展《关于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若干意见》的专题讲座。强调党员干部应带头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理婚丧喜庆事宜,严格控制操办规模和标准,做到“五带头四提倡”。
春节风俗作文范文第3篇
人死了,埋葬时要有一班或几班响器,亲生儿女披麻戴孝,穿全白孝服;比儿女稍远一辈,穿半白孝服;再远一辈,男穿白鞋,女裹白头巾;更远者,鞋包半白,或者三分之一。女出嫁,旧时坐轿骑马;新中国成立后马车、拖拉机接送;今天是轿车或者汽车,但无论如何,穿红衣、系红绳是少不了的。白是丧之核心,红是喜之核心,就连生儿育女,也要吃红的鸡蛋。
最能体现风俗的是乡村节令。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有地方称为“鞭春”,有地方亦称“打春”。这一天,为了提醒百姓不误农作耕耘和警旱防涝,从周代以后,就有了人扮春官、鞭打春牛的乡俗仪式。
农历二月,为惊蛰。惊蛰之后,昆虫复苏,龙为四灵之首,自然以为它是时令的先觉了。于是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于是,二月二这天晨时,农民要取灶中草木之灰,撒成一条灰线,“领龙”出来,保佑丰收平安,甚至还要唱些民谣。
清明节为扫墓添土之时,男须戴条帽,女插嫩柳枝,为的是“清明不戴柳,死了变成狗”――得有一个好的“托生”。
五月初五端午节,门楣插艾,以避瘟疫;喝雄黄酒,以避五毒;佩香袋,以避蛇蝎。还有五月十三的雨节,七月初七的七夕,八月十五的中秋,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十一月的冬至,以至腊月的腊八。这么多的节日,都是风俗在一个时期的一次集中体现。可以说,农民生活在风俗之中。只有不在风俗中的城市,没有不在风俗中的农村。
然而,倘若你真的进入风俗之中,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所有这些风俗,都是对农民的一种桎梏,或是一种桎梏中的叹息和无奈的微笑。白色孝布的飘扬,提醒晚辈的是“子从父命”之类的品德操行;而婚嫁所围绕的多是“成妻从夫”“多子早子”。节日中的立春和惊蛰,是要把农民更紧地拴在土地上面;清明、端午、七夕、腊八等,节日中虽有欢乐,但都不难体察风俗对人们的警告。最好的节日要算八月十五和正月初一了。然而中秋节往往又让人感受到一种不能团圆的分离之苦。春节是农村风俗的最集中的喜悦体现:插柏枝、贴门联、拜大年、走亲戚。可是,插柏枝是为了避邪,贴门联是为求吉,拜大年是为了把吉祥送给别人,走亲戚是为了乡村的“裙带”之网更加亲密牢固。从所有的节日中,从所有普遍流传下来的风俗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农民的“躲避”“乞求”和“保佑的苦苦哀求”,丝毫感受不到教育农民对命运和大地的抗争。所以,农民就特别能“忍”,特别之“愚”,特别“庸俗”。
中国农民,至今仍生存在风俗之中,而不是文化之中。风俗中的文化,除了小说家能感到一种美外,农民是很难感受到的。我们到湘西走一趟,站在沈从文的故居前,从农民身上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沈从文这个作家的骄傲,而不是对沈从文笔下的风俗骄傲。贾平凹的商州亦如此。
风俗都是文化,文化大都不是风俗。农村母亲要求子女走有走姿,坐有坐相。按照母亲的要求走路或坐下的女子,我们仔细读她的走姿坐姿,更多地看到了风俗,而不是文化。文化的优劣,会随着时展很快地增删;而风俗,则远远地随在时代之后,拖不垮,甩不去。发展了的都市,更集中、更高速地靠近着现代的文化,脱落着从农村带来的习俗。今天去都市细心探寻,除了六十岁甚或八十岁的老人和刚刚从土地上出来的农村的人们,你几乎已经找不到农村的风俗了。可今天的农村,尽管许多地方都已富如巨贾,生活也有了几分都市化,但他们仍然浸泡在乡俗、习俗、风俗之中。农村,将在很长很长且永远一样的历史长河中,更集中、更神秘地浸泡在风俗的染缸里发酵,久而久之地被一种不知不觉的桎梏所捆束。
春节风俗作文范文第4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56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按照北京的民俗,我在过年时总结了四大民俗:
民俗之一??贴春联。贴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民俗之二??贴窗花。剪纸艺术作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间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发展着,时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极大的显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把剪刀,一张小纸,就能裁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就能在各家各户的窗户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窗花。
民俗之三??年画。除了在门口贴春联,在窗户上贴窗花,欣赏年画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这一张张年画为家家户户增添了几分和谐安详的气息。旧时,家家户户在春节里,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
春节风俗作文范文第5篇
一、湖南农村传统年俗的继承、发展与消亡
“任何区域性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且任何区域性文化都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共性,但区域性文化的鲜明个性和丰富内容显然是不能忽视的。”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传统年俗活动是全中国所共有的。而湖南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的地区,其农村地区又有哪些传统年俗文化呢,这些传统年俗的境遇又是怎样呢?
湖南古称“荆蛮之地”,“巫蛊之风”盛行,对于神灵与祖先的崇拜自古便存在,这表现在湖南农村传统年俗文化方面,祭神、祭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湖南年俗文化中的祭祀文化逐渐远离人们,它们被当作封建迷信糟粕而遭到抛弃。其实,这些传统年俗也有其思想文化价值,其中优秀的部分值得我们去继承发展。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具体论述。
湖南的年节饮食也独具特色,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饮食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由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年俗中的饮食文化在湖南不同的农村地区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具有各自的特色。譬如长沙县黄兴镇地区,过年时会准备“发肉”,取其“发财”之意,这种发肉味道鲜美,做法简单,主要材料是面粉和鸡蛋。先将面粉加水均匀搅拌,再打入鸡蛋,和匀,接着放入油锅中炸得金黄,捞上来冷却后再把它切成片,最后蒸熟,松软香甜的“发肉”便新鲜出炉了。
二、湖南农村新年俗的产生、发展与局限
湖南农村传统年俗有的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有的则日益消亡,而新的年俗也在产生和发展,同时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凸现出许多弊端。
新年俗,自然首推“电视过年”。它包括中央电视台自1983年以来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以及春节期间推出的一系列电视娱乐节目。“春晚”在兴起之初确实是春节的一大看点,它既是国家和整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体现,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使国家和民族更具凝聚力,使国人有种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更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新中国经济的进步发展以及文化的灿烂繁荣。
还有一种新年俗称为“短信拜年”,类似的还有“电话拜年”、“邮件拜年”、“网络拜年”。这种年俗的出现得益于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的出现和普及。短信群发的现象十分普遍,它一方面有利于传播,而另一方面在新鲜程度和人情味上就大打折扣了。因为短信是“通过文字文本进行人际互动的,文字的介入已经使交流的双方不是处于共时的,从而使交流传播的质量受到影响,即人与人的情感交流缺乏了声音的介入,产生距离。”
“旅游过年”也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形式,虽然目前在湖南农村中并不流行,但农民们一年到头都在农村中辛苦工作,许多湖南农民希望多赚点钱出外旅游,感受一下其他地方过年的气氛,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情。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现实问题,春运期间交通并不方便,各种消费都十分昂贵,城市居民还较能接受,而对于农民们来说则无疑是一种负担。
当然,在湖南,还有一些新的年俗产生和发展,如一些商家举行的各类新年促销活动,当地政府支持或组织的庙会、花展等庆祝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年俗文化。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商家炒作,以图暴利,这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和监管。还有一些农民选择唱歌跳舞等方式欢度春节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当众多年俗以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理应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不要把春节的放松演变成一种放纵。
三、湖南农村年俗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湖南农村,不管是传统年俗的式微,还是新年俗的蓬勃发展,都是年俗实现其现代转型的必然趋势。年俗文化的现代转型是指:“年俗彻底从祈报、迷信、禳除的神秘中摆脱出来,完全转换成娱乐型、喜庆型、休闲型的盛大节日。”
(一)湖南农村年俗文化转型的表现
1.湖南农村“年味”的“淡化”是年俗文化转型的重要表现。
从上面对湖南农村年俗现状的分析来看,湖南农村的“年味”确实有“淡化”的趋势,这是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明的。随着湖南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湖南的现代文明与传统的以春节习俗为代表的农业文明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大。
2.湖南农村过节方式多样化是年俗文化转型的基本表现。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和传统过年方式相比,现在湖南农村的过年方式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更是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而随着湖南经济的发展,湖南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湖南人过春节的方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二)湖南农村年俗文化转型的原因
1.湖南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湖南年俗文化发生相应的变化。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它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然而这种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湖南的发展,因此,农民生活水平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得不到提高,过去过年对于湖南穷苦农民来说稀饭、野菜都已经是最丰盛的美食。但如今,由于经济转型,湖南的发展理念逐渐由重农转向重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逢年过节大鱼大肉已是非常普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湖南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生产方式有了极大的飞跃,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湖南坚持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湖南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支撑推动作用明显增强。2.湖南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要求传统的年俗文化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较之过去有了质的提高。特别是作为教育强省的湖南,湖南人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比较高。而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年俗文化的审美标准不断提升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上。
3.湖南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要求传统的年俗文化要有相应的发展。
湖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年俗文化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湖南文化的传播手段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湖南的电视文化以其被人津津乐道的品牌栏目,连续多年居全国地方台之首,有“电视湘军”的称号!这使湖南人文化消费的结构和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同时得到一流的文化享受,花钱少费事小,为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4.农闲时间的增多,使湖南农民社会文化活动的时空发生变化,传统年俗文化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时代,春节的时间安排,是以农耕生产活动的时间为参照和依据的,“旧时所使用的是夏历,即所谓‘农家历’,是一种产生于传统农业社会并与岁时农家活动密切相关的历法。湖湘的传统岁时节令习俗活动,几乎全都建构在这一传统纪年的基础之上。”春节也不例外。春节被放在冬闲时节,正好与农业生产的时间相协调,这种协调使农民在身心两方面得到调节。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民不可能在春节之外,有更多的常规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因此,年俗文化便成为当时湖南农民一种最重要的群众文化消费模式,而这种模式,又规定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三)湖南农村年俗文化转型中的问题
1.随着湖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湖南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与过去相比,湖南农民的购买力提高,另一方面,消费心理也发生了转变,这使得湖南广大农民不仅仅在过年时才能吃好穿好,在平时也能享受得到。但精神文化水平仍然相对滞后。
2.由于湖南传统年俗文化中有一些驱邪、禳灾、求吉方面的活动,许多年轻人视其为迷信活动而对所有的年俗文化采取摒弃的态度,以致他们对年俗文化知之甚少,传统年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其实,这些传统年俗依然有其思想文化价值,它是湖湘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其中包含的各种自然人文思想是先辈们的共同心血。
3.西方节日的冲击。
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西、南三面山岭相连。地势三面高,中部低,多河流湖泊。这种地形地势将湖南分割成许多小区域,相对来说比较闭塞,再加上湖南人保守和自大的性格弱点,因此,在过去,湖南的对外交流比较缺乏。而改革开放以后,湖南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为外来文化的进入拓宽了渠道。此外,湖南人的思想也逐渐由保守趋向开放,对于外来文化由以前的排斥到现在的积极吸收。
(四)湖南农村年俗文化成功转型的途径
1.打造人性化、有年味的春节。
第一,恢复传统的过年节期。从农历腊月中旬到来年的正月十五,整整一个多月的节期,沿袭从腊月辞旧岁到正月闹元宵的行事惯例,使年节文化空间因欢庆时间的充分而更加丰满。
第二,恢复繁荣热闹的老年货市场。湖南农村传统的年节气氛,首先是由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民俗艺术饰品装点出来的。
第三,在湖南农村,恢复传统年节庙会,举行大规模巡游花会和传统游艺竞技活动。年年举行大型彩灯会展和老艺人扎制灯彩展演活动,举办灯谜竞猜活动,举办征集春联的大赛和书法家书赠春联活动。
2.湖南各界应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传统年俗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发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各类教育中,积极开展传统年俗文化的普及教育。各类影视、报刊、网络、出版等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有关年俗文化的宣传与报道,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认识到传统年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提高湖南各界对年俗文化积极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自觉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使传统年俗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3.积极支持“春节申遗”工程。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整理竟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我们做这个题目,就是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每个人都可以为‘春节申遗’做出贡献,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国务院参事冯骥才表示:“在世界遗产的‘申遗’上,我建议将春节放在首位。作为非物质遗产的春节,全民都是传承者。将其推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全民自觉,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同时,增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树立民族人文形象。”我们也认为春节申遗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既可以借此引起全国人民对年俗文化的重视,也可以切实做到对年俗文化的系统性的保护。
4.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2006年2月8日至11日,中国民俗学会、东方文化馆、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纽约)民俗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柳林县人民政府、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人民政府和山西省柳林文化研究会在山西省柳林县举办了中国首届黄河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并召开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专家论坛”,90多位专家学者、民间文化工作者和民间工艺大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大会通过了《保护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孟门宣言》、《“保护和弘扬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杰出贡献人员”的表彰呼吁书》、《关于筹备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教育学会”的倡议书》及其他一些建议书。2007年2月28日至3月1日,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在中国著名古都南京举办的“南京国际梅花节”上共聚一堂,就中国年俗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对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价值及其与旅游经济结合的途径和意义取得共识。山西省柳林县和南京在年俗文化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湖南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在全国树立一种年俗文化保护的新风。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