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写作”对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进行关注,在给以道德同情的同时又以积极的民生意识显示出它直面现实的勇气。与此同时,“底层写作”在命名问题上饱受争议。而且,从长远来看,“底层”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描写家乡变化作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描写家乡变化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底层写作”;
命名的置疑;
认知的焦虑
“底层写作”对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进行关注,在给以道德同情的同时又以积极的民生意识显示出它直面现实的勇气。与此同时,“底层写作”在命名问题上饱受争议。而且,从长远来看,“底层”的说法,也只能是个权宜之计,它由此所表现出的当下社会认知的焦虑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底层写作”出现的背景
“底层写作”的出现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密切相关。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中国社会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异、弱势群体问题等显现出来并成为社会热点。面对这种状况,文学创作整合了党和政府“底层关怀”的主张,反映这些问题为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多,很多权威性的文学杂志也都有意识地开始刊登具有这种倾向的文学作品,“底层写作”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底层写作”的出现还有其更深层次的文学背景。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纯文学”创作进行了写作手法和技巧的大胆尝试,文学性的作品和个性化的写作大量出现,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减,中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小说的创作慢慢地远离了大众的视野。在这样的文学状态中,“底层”的描写缩小到很严重的程度,“底层”写作的概念也近于模糊或被个性化和文学性的写作所遮蔽。人们逐渐对文学的意义进行反思,随着思考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学必须走出“纯文学”的象牙塔,在寻求艺术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并反映社会现实,真正反映民众的喜怒哀乐、体恤民生疾苦,发挥文学对现实的关照作用。“底层写作”的出现可以说是就是为了承担这种责任的“应运而生”。
二、 “底层写作”的审美特征
1、“苦难叙事”中的道德同情和道德同情中的精神特质
“底层写作”描写的对象大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为生活所迫的和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小说内容也是对他们生活的描摹和刻画。其中,作品中描写的最多的是他们苦难的生活。如在《松鸦为什么鸣叫》中,伯纬经历了多次背死人(或车祸伤者)的过程,每一次过程都是一种苦难的历程,陈应松对伯纬的生活进行了苦难的极致书写,向我们展示:手掌的残存不会磨灭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意志,反而让人生活得更为有价值,这就是陈应松“苦难叙事”中的道德同情。
“底层写作”的大部分作品是对苦难叙事中的道德同情,但是,在这种道德同情中“底层写作”“并没有沉湎于苦难叙事的泥淖,而是有了更多的精神特质”①。相对于自二十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和革命文学对苦难的书写来说,“底层写作”不再是通过对小人物的或一小群人的生活关注而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和整个中国的高度,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通过对底层生活的切身体验或实地观察来对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进行摹写和道德关注,并呼吁全社会来解决所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范小青的《城乡简史》中,王才因为一本小市民的账本大胆地做出了一家进城的决定,他要改变的不是自己的封闭,更重要的还有他的后代王小才和王小才的后代,让他们都过上文明的生活,而且,他想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而是在城市的文明的召唤下的精神追求。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苦难,而是农民勇于改变落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文明生活的精神。在《太平狗》中,陈应松在写太平狗在城市的遭遇时,也揭示出像程大种这样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艰难和他们所承受的鲜为人知的精神苦难。相对于他们简陋的物质条件而言,他们所承受的精神苦难更令人触动。作家对“底层”精神苦难的描写,显现出“底层写作”在道德同情中所具有的精神特质。
2、直面现实的社会批判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对所关注的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底层写作”进行了直面现实的描写和批判。有的作家把描写城乡差距作为主要描写内容,并将农民工作为主要写作对象,如陈应松《松鸦为什么鸣叫》《太平狗》《马嘶岭血案》等;
有的作家主要描写在乡农民的琐碎生活,如王祥夫《菜地》《婚宴》《红包》等;
而像范小青的《城乡简史》这样的作品就是在中立立场中描写着城乡差距的种种,无声地表达着对农民进城这一社会热点的看法……一方面,他们关注并描写了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提出了城乡差距这样一种显在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在描写和揭示这种社会问题的同时,进行了直面现实的社会批判。
三、 命名的质疑和认知的焦虑
“底层写作”,首先在命名上就存在着争议。而且,从长远来看,“底层”的说法也只能是个权宜之计。它由此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认知的焦虑也值得关注和思考。
1、带有阶层观念的命名
社会的急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出现了不同的阶层。“底层”这一观念,就是人为地根据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而进行的阶层划分式的命名。因此,“底层文学”的命名不再像“先锋文学”和“新写实文学”那样是一种对文学自身品质的描述,而是在极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社会性质的命名。
“底层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的基本架构就是对这种阶层观念的显现。
从取材和内容来看,“底层写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包含了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架构。这种城乡的二元对立包含了城乡人的对立、城乡人的文化的对立等内容:
(1)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对立
在“底层写作”反映城乡差距的作品中,乡下人进城后,城里人大多以较高的姿态对待乡下人,工作的不屑、态度的恶劣,而他们间价值观念的差距更使他们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城里人看不起乡下务工者,乡下人因这种偏见对城里人心存误解。他们之间这不信任的相互关系是他们产生对立的原因所在。在孙惠芬的《天河洗浴》中,在火锅店里,吉佳所感受到的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对立显而易见,而这种对立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大程度上还来自精神上的煎熬。
(2)文化人与非文化人的对立
相对于城市人的生活,乡下人的物质生活普遍贫乏,而相对于物质上的贫困而言,他们在文化上则更为贫困。在乡下人进城的过程中,这种文化上的差距就造成了文化人与非文化人的对立。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很少光顾城里文化设施、很少接触文化性质的娱乐和休闲。繁重的工作和生存的重压,让乡下务工者在漂泊中产生了许多心理不适,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他们作为文化人的对立面,与城市的文化人形成了冲突。
“底层”这一称呼本身就有着较强的政治性和阶级观念,还存在着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关怀和同情因素,是作家作为中产阶级站在高处俯视“底层”的阶级同情和怜悯。
2、“鲜明的社会问题指向”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文学的期待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盗墓、玄幻、动漫、股市商界风云、小资爱情等具有娱乐休闲性质的文学不断出现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各种具有个性化的写作也得到了泛滥式的书写。与此同时,社会的急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底层写作”及时关注着这些社会的巨大变化,并将写作的矛头指向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
这样的写作使作家对现实的关注增强,尤其体现在对社会热点如弱势群体的关注上。道德感的增强使作家社会责任感得到极大程度的体现,作家也已经与社会达到很大程度上的和谐。像作品所反映出的城乡差距、贫富分化、农民工进城务工等问题都是很好的尝试。因此,相对于消费主义文学写作和各种个性化的写作而言,“底层写作”的命名具有“鲜明的社会问题指向”②。
3、社会功用价值的过分强调
“底层”的命名更多地强调了社会的功用价值,“纯文学”的理念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消解。“底层写作”并不是一种纯文学现象,它与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有着不可割裂的紧密联系导致了它的命名在文学性上的弱化。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底层写作”关注的弱势群体、城乡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一方面,“底层写作”记录着社会转型期间底层民众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并且以文学的方式揭示出了中国社会底层的一系列问题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有助于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另一方面,它又在描写和揭示这种社会问题的同时,进行了具有人民立场的道德批判。“底层文学”成为了一种承担了社会教化功能的批判。
4、关于知识分子写底层的问题
从文学的目的性上看,底层写作立足于中国当下现实,是对“纯文学”弊端的一种矫正,与此同时,它远离模式化的写作和对大众消费心理的简单迎合,在叙事模式、表现方法的扩展上都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底层写作’所应该引发的,是作家的精神良知与责任感,是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对公共领域中道德价值的维护,由此可以给萎靡的‘个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以一点改变,对社会的道义状况也是一种促进。”③作家对现实的关注增强,特别是对社会热点如弱势群体的关切上。道德感的增强使作家社会责任感得到很大程度的展现。作家已经与社会达到很大程度上的和谐。像“底层写作”所反映出的城乡差距、贫富分化、农民工进城务工等问题都是很好的尝试。
但是在文学是不是应关注社会底层和怎样去写底层上这两个问题上,“底层写作”的创作存在问题。写作必须将写作融入当下的社会中,获得相应的底层经验。陈应松和刘庆邦等人的“底层写作”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见闻的基础上的创作,但时隔那么多年,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生活的融入,他们现在的创作也不可能完全真实反映当下底层生活的原貌,更不用谈底层生活经验缺乏的作家了。更值得思考的是,很多作家以一个城市人的身份,思索乡村融入问题的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反映社会问题的偏颇。因而,作品中人物的乡村立场与维持的乡村精神坚守的艰难和作者对这种现象的介入的实际可能性问题也很值得探讨。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孟繁华:《“底层写作”:没有完成的讨论》,《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
描写家乡变化的作文范文第2篇
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第六组课文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文章。每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巧妙地运用了拟人这一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和向往。
比如《牧场之国》一文中,“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专注原指专心注意,现在作者把“专注”用在牛身上,用来说明牛吃草时的认真。这一拟人写法让我们感受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片草原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儿干扰。可见,这一处拟人中,不仅写出了牛的神韵,如人般富有智慧,更写出了牧场之国――荷兰,这个乡村田园般国家的宁静、祥和、美丽,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荷兰这个国家的喜爱和向往。
再如《乡下人家》一文中,“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在这里,作者同样用到了拟人。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受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的勃勃生机,也把这原本平凡的场面写活了。此处虽然仅用了一个拟人,却使语言变得优美,让我们感受到乡间田园生活的意趣横生,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跟随本组课文,走进乡村生活。体味拟人妙用,积累精彩片断,感受田园诗情画意。
【小博士语录】
乡村生活美如画,
田园风景醉人心。
柳树扭腰花含笑,
蟋蟀唱歌鸡起舞。
平凡事物拟人化,
赋予人性更生动。
【现场演练】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节选自陈醉云《乡下人家》
鸡在乡村是比较平凡的动物,作者通过对鸡拟人化的描写,“率领一群小鸡”写出了母鸡的负责,将领风度。“耸着尾巴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又写出了雄鸡的悠闲自得、高傲自信。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进行拟人化描写,使乡村人家里面鸡的形象一下子在我们的脑子里丰满起来,变得活灵活现,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向往乡村生活。
再如,“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这句话中,作者抓住一个“扎”字,写出了鸭子觅食时的样子和神情。此处的拟人化描写,使鸭子变得更加富有灵性,如人般机灵、身手敏捷;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鸭子的喜爱,对此种乡村生活的向往。“从不吃惊”不仅写出了鸭子与人和谐、自然相处的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那份轻松和自在。
运用拟人化描写,不仅能使句子变得生动有趣儿,也可以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把平凡的场面写活。
思考题 你还能想像一下乡下人家里鸡的其他样子或形象?用上拟人的方式来写一写。
【照猫画虎】
爷爷的小菜园
文 陈敏慧
爷爷虽然上了年纪,但身体健朗。平时,爷爷觉得总是无所事事,于是拾掇起了一个小菜园。
菜园虽小,但里面蔬菜种类繁多。
你瞧,韭菜在春风中扭动着纤细的腰肢,向我们招手示意:俗话说:春季吃韭菜,百病不近身。园子里的其它青菜们你挤我碰,不甘示弱,长得一棵比一棵绿,有的为了能获得青睐,拼命地往上疯长。
夏天就更热闹了。胖胖南瓜爬满地,丝瓜架上荡秋千;
穿紫袍的茄子害羞地躲到叶子下乘凉;
毛豆个个挺个大肚子,试与冬瓜比胖瘦……
爷爷的小菜园,不仅为我们供应了一年四季的蔬菜,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和爷爷一样,爱上了这个小菜园!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
杨汛桥紫薇小学 四(3)班学生
描写家乡变化的作文范文第3篇
[内容]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怎样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呢?我们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来看一下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和蔡澄清老师三位语文教育家的《故乡》教学的大致思路。
于漪老师的《故乡》教案(四课时),教学步骤为:一、解题;
二、理清故事情节;
三、典型人物分析:1.闰土;
2.杨二嫂;
3.分析“我”;
4.小结,总结《故乡》运用对照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及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四、归纳主题思想;
五、作业。钱梦龙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二课时。共分三步:一、学生认真自读全文,提出问题;
二、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归并,然后启发学生逐类讨论解决;
三、布置一定的练习。第二步步骤为:一、将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解题以及讨论“一般疑问”;
二、讨论回乡途中的“我”(以上为第一课时);
三、讨论闰土;
四、讨论杨二嫂;
五、讨论宏儿和水生;
六、讨论离乡途中的“我”;
七、讨论写景部分(以上为第二课时)。蔡澄清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解题;
2.了解情节发展,把握文章结构(以上为第一课时);
二、点拨、讨论:1.分析闰土——“小英雄”与“木偶人”;
2.分析景物——“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以上为第二课地);
三、突出训练——研究《故乡》的结尾三个自然段,完成练习“五”(以上为第三课时)。
三位老师执教《故乡》,从大方面看,有着明显的一致性:第一,都打破了介绍背景,再分段、分析,然后总结主题与写作特点的传统程序。第二,都根据小说三要素设计分析思路。第三,都在解题、熟悉情节、把握小说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同时,三位老师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
一、情节和结构的分析
于漪老师设计的提纲:
情节安排:(板书)
蔡澄清老师设计的情节结构提纲:
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思想
1.渐近故乡(萧索·悲凉)
2.故乡见闻(人物变化)
①和母亲的谈话
②回忆少年闰土(插叙)
③杨二嫂要木器(间有插叙)
④会见中年闰土(对比)
3.离开故乡(感慨·希望)
钱梦龙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板书如下:
一、一般疑问
二、回乡途中的“我”
三、闰土
四、杨二嫂
五、宏儿和水生
六、离乡途中的“我”
七、写景
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1]任何事物都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因素。《故乡》的作者对客体作审美选择定位时,注重于时空密切结合的艺术视角来反映内容。于漪老师、蔡澄清老师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列出的情节提纲,客观地反映了创造主体的艺术视角。课文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有着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点。两位老师的情节结构提纲,又都体现了教材的上述两个特点。这样理清情节结构的益处,一是帮助学生在听课文录音、识字、积词基础上有层次地来熟悉小说情节,二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纲挈领地把握小说的基本风貌。钱老师的情节结构提纲淡到看不见情节。提纲以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分类形式出现。显然,钱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情节结构的工作是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不经过思前顾后的熟悉情节,是不会提出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的。而这些问题,正是老师要引导学生解决的问题。学生很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三位老师对情节结构分析处理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在顶峰,放眼全文,引学生纵观布局谋篇,领略整体结构之美,获得整体印象。为“潜心”分析,理解人物、景物打下基础。
二、人物形象分析
1.闰土形象的分析
先看于漪老师的分析思路:少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中年闰土又是怎样一个人?从他们的前后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①读有关部分。②少年闰土:生气勃勃,少年英雄。③中年闰土:自卑、衰老、迷信,像个木偶人。④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再看蔡澄清老师的分析思路:①《故乡》主人公是谁?为什么?②鲁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童年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有什么不同?③大家先概括一下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在描写中渗透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④是什么使闰土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⑤作品对闰土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钱梦龙老师的分析思路,是由学生提问和教师将学生引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启发问两种提问的结合组成的:学生提问:①闰土和“我”小时那么好,现在为什么要叫“我”“老爷”,而且还叫水生磕头?②“我”很想见到闰土,但闰土来了后,“我”并不感到高兴,有许多话要说,却又吐不出口,为什么?③本文题目是《故乡》,却为什么要写闰土和迅哥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闰土的外貌?(教师启发问: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有哪些不同?少年闰土怎么样?这是什么样的形象?②再看中年闰土,他的外貌怎样?③这样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闰土的生活“困苦”又说明了什么?④区别“日趋”与“日益”。农民生活怎样?农村经济怎样?(钱老师针对学生的每个问题都有启发问,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此仅举一例。)⑤小英雄的形象为什么“忽地模糊”了?⑥为什么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⑦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⑧(这个问题由老师提出)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是什么原因呢?
三位老师分析闰土,首先是领学生从作品的语言上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从肖像描写、对比描写中来感知的。这样可使学生通过想象在脑子里再现闰土的形象,这是感性认识。分析起步后是对形象理解的理性认识。三位老师又进一步引学生去理解闰土这个形象所体现的现实,本质意义及作者根本意思:闰土悲剧的根源在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而这正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总根源。闰土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是痛苦的,在精神也是痛苦的——他
的思想被封建意识束缚得麻木了。于漪老师在闰土形象的归纳分析中对闰土的思想历程分析得十分深刻。的确,闰土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深沉而又忧郁的。这深沉和忧郁体现在社会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所以他的悲剧价值是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彻底否定。“小英雄”变成“木偶人”,善良、美好人物的毁灭悲剧,正说明了一个审美形象的被毁灭。由此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对过去生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使之受到思想教育。作者塑造具象化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本人的生理感觉和情感体验包容在其中,因而人物还有作者的内视化特点。为此,蔡老师设计了“在描写中渗透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问,以引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体验的内视形象。蔡老师还结合写作提出了“对闰土的描写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一问,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钱老师对闰土形象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也作了讨论分析,视野阔大。三位老师对闰土的具体分析形式上略有不同,但理解的深度却是一样的,都引学生感悟了作者对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把握,感悟了作者的历史的、人生的深沉体验与博大思考,从而在更广阔的深刻的历史背景上,认识了作品所揭示的中国农民灵魂中的深层意识,理解了鲁迅“呐喊”的深层意识。
2.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蔡澄清老师只分析了闰土这一个人物,内容集中,重点突出,以点带面。于漪老师分析了闰土、杨二嫂和“我”三个人物。钱梦龙老师分析了五个人物。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各个具体形象以及形象之间的关系,以诱导学生看到当时故乡的全方位的生活情景,多角度地理解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景物分析
不难发现,三位老师都对《故乡》的景物描写作了引导分析。钱梦龙老师专门分出“写景”一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来讨论:①文章末了,为什么要重复前面的一段写景?②鲁迅在《风筝》、《一件小事》中都写到冬天,《故乡》又写到冬天,为什么?学生关于写景的讨论,开始仅就写景作用而言。而联系前面的“回乡途中的‘我’”之教学,我们不难看到,在这部分分析中,已具体讨论了“神异的图画”的形象特点及这幅“幻想中的美”的图画和人物的关系,还简析了描写“萧索的荒村”的作用。蔡澄清老师将景物分析列成一个与人物分析并重的分析:①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次?哪三次?②作品为什么有这样三次描写?它又是怎样描写的?③“神异的图画”、“萧索的荒村”两相对照和比较,又反映了什么?④写“萧索的荒村”是为了反映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反映了“我”现在的“悲凉”的心情。那么,写“神异的图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呢?⑤写了“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小说的结尾处为什么还要写那“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重复“神异的图画”的描写?⑥《故乡》的这些景物描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于漪老师的景物分析与“我”这个形象的分析是同步的。“我”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对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描写出来的。于老师主要分析了“萧索的荒村”的描写作用: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感到非常的失望与悲凉,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在分析了三个人物之后的小结中,于老师又概括总结到:故乡前后情况的对比,描绘了日趋破产的惨景,揭示导致破产的根源。
自然景物描写的内在意味总是与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精神相一致的。三位老师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有所区别。虽然这样,但都抓住了核心问题——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和对揭示主题的作用。
此外,三位老师都设计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训练内容,体现了讲练结合或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特点。
三位老师的《故乡》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从以上较具体的教材处理思路分析来看,大约有以下几点:第一,“潜心会本文”。处理教材应当注重引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以达到对精读篇目的“甚解”。小说教学要遵循作者思路,走进作者胸境,把握教材特点,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中蕴藉很深的字、词、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处理教材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语文能力的训练。第三,因教材因学生施教,因教师特点施教。法因文生,教学不必求固定的单一模式。教学贵在创造,贵在有良好的效果。
描写家乡变化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迁移教材资源,认识乡土文化
教材是所有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教材中蕴含乡土气息的文章不在少数,有的文章中有相关民风民俗的段落,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链接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学生在阅读类似的课文时,会产生自己也试着写一写的冲动。学生如果能树立链接生活的意识,就会感觉身边的人和事都是可供写作的素材,写作思路便会豁然开朗。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便是对故乡的回忆和描写,字里行间浸透着浓浓的乡情。《想北平》一文表达了老舍先生对北平“要说而说不出的爱”。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对北平日常事物的描写:“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的黑枣、柿子等。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的审美观,是真切的生活之趣,没有亲见是不可能想象出来的。所以要想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必然要深入生活之中。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各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并理解每个风俗背后的寓意。经过引导链接,让学生树立亲近乡土的意识,从课内文本迁移到自己的生活,模仿作者去发现乡土之美。
二、欣赏自然风光,丰富写作题材
农村是“上帝的后花园”,蓝天白云、繁花绿草、朝阳晚霞、家禽牲畜……每一眼都有无限美景,学生只需将目光投向窗外,有意识地体会,便可以在写作中不断有新发现。学生都愿意亲近自然,如果语文教师也像美术教师一样带着学生到野外“写生”,学生会在观察中感受自然的美,从而生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一棵小草的成长,一朵野花的绽放,一只小虫的生存,都会给人以启示,都是良好的写作题材。
要想写好乡土题材的作品必然要对自然风光进行仔细观察,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写作视角切入。乡土化作文写作最适合农村学子,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写出细腻感人的文章。在x沈从文的《边城》时,文中有很多具有湘西特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湘西山水的赞美。“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文章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潭水的清澈。再写山中细竹,桃花深处的人家,处处令人神往倾心。只有细致观察,才可以描写得如此生动可感。
三、组织学生劳动,体验乡土生活
农村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田间劳动,教师要根据时令安排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参与劳动体验,感受乡间生活,把感悟落实到文本才会情真意切,更加动人。让学生参加劳动不
仅有助于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教师在布置这项任务时,需要和家长联系,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体验活动。
如每年农家收稻子的时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到田间帮父母收稻子,体验农家生活,并细致描绘出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如割稻、运稻、打稻、晒稻,这一系列的农活都要参与,让学生体会又热又累之后收获的喜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可以嵌入自己的灵魂,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在行文时更加真实。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庄稼的生长管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这是学生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四、搜集民风民俗,写出乡土情结
乡土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民歌民谚、民间故事等,在作文写作时适时穿插,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农村传统风俗活动,了解风俗活动的意义。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乐趣,陪老人聊天解闷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在老人讲述民间风俗时,学生也可以体会到生活乐趣,乡土情结便由此产生。
如搜集民谚的小组,回来以后经过整理,在课堂展示,让人深切感受到民间文化的精深。“五脏冒火,七窍生烟”,“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短小精悍,生动形象,含义丰富。如果能够恰当运用于作文写作中,可以巧妙点明主题。
描写家乡变化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儒林外史》 匡超人 人物形象
中D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55-02
俄国大作家契诃夫强调:“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 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作为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 塑造人物的描写方法有很多种,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与细描,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等等。其中人物描写又可以分为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为描写等等。行为描写注重的不是人物的细节动作,而是通过对描写人物对待事件发生的反应与表现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就是通过他的钻取功名、吹牛撒谎、坑蒙拐骗、代考、伪造婚书、停妻再娶等一系列行为,成功塑造了一市井无赖形象。
一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在《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中初登场的匡超人是个贫困的农村子弟,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为不能回乡探父而流泪,回乡后又精心照料病中的老爹,哥哥杀了只鸡替他接风,他也把鸡汤送与父母相吃;
为使老爹出恭舒服亦能使老母不用受罪,他亲自伺候老爹出恭;
父亲夜里睡不着,他陪着读书到四更天,让父亲“夜里要出(恭)就出,晚饭也放心多吃了几口”,可谓孝顺备至。他还会持家过日子,马二先生给了他些银两,匡超人返乡以后,遵照马二先生的指点,于养亲娱亲之余,挑灯夜读。此际,匡超人之事双亲、事兄嫂,有孝有悌,亦均出真情,因而感动。虽其乖巧心性时有流露,但却知礼守节,言谈行事从不逾矩。
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在走上社会道路之初,匡超人一心只想寻几个钱回乡侍奉患病的老父,其行为表现出的是对马二先生及郑老爹的礼数周到,殷勤敬重。由此,获得了马纯上、郑老爹的好感,又复获得潘保正之肯定与推荐,得到了知县李本瑛的提拔赏识,自此匡超人开始了他人性与心灵之转变。前文写匡超人为侍奉老父,匆匆由杭城返里;
而此时的匡超人只为钻取功名,不顾患病在床的老父,前往应试。两相映照,形成强烈的对比,功名之侵蚀人心,富贵之有损孝道,于此可见。回末所云“婚姻缔就,孝变衰于二亲;
科第取来,心只系乎两榜”,就预示着功名富贵终将诱坏农村少年匡超人。并得到了李本瑛的提拔后,匡超人参加了相应的考试并获得了县第一名。
在考取秀才后,匡超人就更是自傲,他只愿去认县主做老师,不认学里老师,其势利之心由此可见。在听说知县出事后,匡超人想到的仍是自己,他丢下了因丧偶而悲痛的母亲逃路到了杭州。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初孝顺的青年了,在事情发生后他全然没有想到母亲,而只顾自己的安危。
逃路到杭州后,他先是遇到了一群假文人,而这些人只会吹牛乱弹琴而没有真实学。期间谈到曾资助他回乡的马二先生时,匡超人完全没有感恩之心,他不仅对马二先生所编书目妄加评说,还不认马静为恩师而拜其为“盟兄”,又将其降为好友,并且信口雌黄,任意诋毁。此时的他已不是一个质朴谦虚之人,虚荣心使他在诸多“文人”面前吹嘘卖弄自己的学问,可笑的是肚中没有真文墨的他也只是在哗众取宠而已。
二
在遇着潘三后因潘三说那些名士不值得交往,匡超人就渐行远离了他们。匡超人自与潘三结交后,作奸犯科,无所不做。匡超人的这些行为表现正是这一人物塑造升华的地方。这期间匡超人和潘三一起勾结做了不少坑蒙拐骗之事。在潘三的唆使下,匡超人做起了挣钱的“买卖”,他不惜迫害他人以获取利益。这些对他来说已是不关痛痒之事,重要的是能否捞着油水。
在潘三的游说下,他赴绍兴买通科场代他人应试,结果是得着几百两银子。匡超人答应替他人代考后便赴绍兴准备,在考场他显得不慌不乱,就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人一样。这件事使匡超人的人物性格的塑造更鲜明与完善。
小说在描写匡超人与潘三时,恶人潘三的笔墨颇多,然而写潘三亦是为了写匡超人。这是通过对潘三的正面描写来衬托出匡超人的行为的负面。书中写了潘三为人爽快慷慨,对匡超人照顾有加,实来匡超人并不是他的至亲也不是什么相交许久的朋友,匡超人出逃至杭城并无需帮他。但因一封介绍信,潘三对匡超人却是倍加照顾。反观匡超人在潘三入狱后的表现,因为怕受牵连且怕潘三招供出他来,匡超人借机缘逃到京城。因要取结回乡后亦是对潘三不闻不问,即使潘三恳请他前去探望他也不肯,且表明自己为官也须访拿其人,又将自己的罪责全推给潘三。匡超人之忘恩负义,直令人发指。这样反衬出匡超人对潘三的负心及其人性地泯灭。潘三事发时,恰逢李本瑛派人来寻。昔日匡超人于误传李本瑛被摘印之际,避之惟恐不及;
今日李本瑛荣升之后,却又不忘过去门生。两相对比,匡超人的薄情寡恩更昭然在目。匡超人对恩师无情无义,还有此前种种的薄情寡义,将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
三
书中对匡超人的婚事描写,极尽铺陈,亦有重责此后匡超人重婚之罪。这样的描写也是为更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开始匡超人娶了曾同坐船回乡的郑老爹的女儿为妻。误传李本瑛被摘印之际,匡超人未免被牵连在内逃路至杭州;
后与潘三共事,但在潘三事情败露被抓后,匡超人因参与其中的两件案件而惶惶不安,而此时瑞安时的老师李本瑛在北京升官招他前去,他借此机缘逃离杭州。在北京的恩师对他器重有加,还问他是否已娶妻。而不知廉耻的匡超人却隐瞒在家乡已娶妻的事实在北京娶了李本瑛的侄女为妻。他在北京逍遥快活地度蜜月,全然将老母与发妻抛在脑后。在与郑小姐结婚前书细摹详叙,反衬其与辛小姐的婚事。昔日匡超人与郑小姐结婚时,只觉其样貌端正,已是“满心欢喜”,并无其他;
今目辛小姐人物标致,嫁妆齐全,竟含泪不忍。两者的行为差异正好反衬匡超人的变化与堕落。
因要回乡取结,匡超人才不舍地离开北京回到瑞安的家。而此时妻子郑氏因不适应乡下生活积病而亡。可悲可叹的是匡超人没有些许难过,只是吩咐哥哥人替她画幅画像,这也不是为了纪念死去的妻子郑氏,而是因其也是位诰命夫人,权作是为了装点门面,让人见了好看。
对亲人妻子如此,对待他人又怎么会有情谊呢。潘三因公再三徇私,做了许多坏事被抓进坐牢。潘三一再想匡超人到狱中去看他,至于是否有其他目的就不知了。但匡超人怕自己受牵连或是怕潘三要他相助而推脱不去,说着满口的官话和谎话,还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此处将他卑劣的个性显露无遗。潘三事件过后,匡超人急于赶往京城,却不去见孤苦的老母一面,这正应验了昔日他母亲的梦中所闻:“你儿子却也做了官,却是今生再也不到你跟前来了。”忠厚孝顺的匡二已一去不复返矣。
匡超人的行为描写贯穿了这一人物性格与灵魂的转变。小说对匡超人的人物行为描写并不是随意叙写的,而是通过事件的发展变化将各色人物串接其中,是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与思考逻辑规律的。匡超人原是忠厚质朴的农村青年,他的变化堕落不是一蹴即成的,而是因外界的影响其内在发生了改变才使他堕落成一个恶魔。《儒林外史》对匡超人的人物行为的描写深刻而又具有代表性。一个人的变质往往也是因抵挡不了外界功名富贵的诱惑才会发生。为此在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上有其独特的深刻的意义。
从精心侍奉老父到抛妻弃母再到之后的忘恩薄义,匡超人的这一系列行为变化足以表现他的性格特征,这也是这一人物成功塑造的关键。
四
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从一个质朴上进的青年在利益的诱惑下一步步走向堕落,从善良淳朴到人性泯灭,最后甚至连亲人都可以遗弃,真切地揭示了明清科举制度对一代知识分子所造成的影响,思想被禁锢,道德被蹂躏,人性被扭曲。《儒林外史》的深刻批评意义不仅体现在匡超人身上,还形成了与范进、周进、胡屠户、马二先生等一系列鲜明人物的对比,同是知识分子,匡超人与范进、周进又各不相同。而同是势利卑劣的匡超人与胡屠户又有不同,胡屠户是没有文化的小人,他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截然相反;
而匡超人则是有文化的小人,一系列言行举止充分展现了其虚伪、扭曲、势利的人性。总之,《儒林外史》通过对匡超人行为及细节描写,面展示了其性格特征及蜕变过程,它使一个被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毒害的人展现得更加深刻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57.
[2] 种剑德.《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形象[J].学术交流,2004,(9):16~45.
[3] 马文奎.名利场上的“英雄”――浅谈匡超人的蜕变与封建文化的衰落[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语言文学版),2001,(2).
[4] 杨虹.匡超人形象的文化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院报(双月刊),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