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政府行为来推进的本次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办好我国基础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础教育改革【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1篇
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政府行为来推进的本次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办好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次重大行动。
在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时,结合读到的一些有关本次课程改革的文章、专著和演讲稿,笔者对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了一些思考,现将一些肤浅的想法写出来,向大家请教。
一、这次建国以来课程与教学领域空前深刻的变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而不是又一场“教育革命”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动员之广、内容之全、程度之深,是建国以来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未有的。《纲要》规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精神,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优良传统,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纲要》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目标、原则要求、工作方针及保障措施,反映出了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变化,表明了本次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现行课程体系的诸多问题和弊端,有的是长期以来试图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好的,有的是在社会和时展的新形势下新凸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和弊端确实是非改不可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文章和讲话中,本次课程改革被描述成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好像现行课程什么都不是了,原有优势“没有用”了,有的甚至说现行的教育和课程只是在“非人性地加工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书本知识是在“向学生舞动美丽的肥皂泡”,因而本次课程改革就成了“必然发生的革命”。至于说到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更是好像本次课程改革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点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要来一个“启蒙运动”,如此等等。
我国当代教育史上有两次“教育革命”:1958年“教育大革命”和“”中的“教育革命”,其共同特征都是对当时的教育实行了根本否定。历史早已证明,这两次“教育革命”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1958年和“”前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应当加以改革,但它凝聚和包含了人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经实践检验被认定有效的积极成果,特别是解放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制度、组织、队伍以及教育思想观念等,基本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广大人民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否定它,就必然地割断历史,也就必然地走向愚昧。
教学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从有教学活动之日起,就存在着教学改革的内部动因。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知无涯而生有涯”这一矛盾,决定了教学总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在社会剧烈变革、知识迅猛增长的时期,尤其如此。但历史上教学的进步,又总是在较好地处理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总是在充分肯定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自身完善起来,实现与时俱进。割断历史、否定一切,总会导致失败,使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走弯路。
对现行课程做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基本估计十分必要,因为我们既然要改革,就一定要先弄清楚本次改革从哪儿改起。有一本书写道:本次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1](P1)。人们会惊讶,为什么早已是历史陈迹的说法今天又出现了?将现行课程定性为“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恐怕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经过百余年的变革,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课程简单是“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课程了,连盛行活动课程论的地方也是以学科知识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只是侧重点和程度不尽相同罢了。我国的课程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建设,吸纳了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一线教师在实践、实验中创造出的大量的宝贵成果,发展性教学理论、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结合的理论、学生主体理论等理论,开发智力、利用和培养非智力因素、发展个性等要求,都先后提了出来,地方(乡土)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社会劳动实践课程,以及情境教学、愉快教育、发现学习、主体性教育等等,在现行课程和教学体系中都已经逐步占有了一定地位。如果再以活动课程论批判学科课程论所用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等词来为现行课程定性显然不合适了,这样估计现行课程至少是不准确的。
我们要认真分析现行课程究竟有什么问题,哪些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哪些是课程实施中发生的问题,课程本身的问题存在的面有多大,对问题存在的程度应做出怎样的估计,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有哪些是课程本身的问题所引起的,哪些问题则主要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而与课程无关?不该把什么问题都说成是现行课程造成的,不该把本来不是课程的问题当成是课程问题。《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似乎缺乏对现行课程的成绩做出具体分析,应当肯定的“显著成绩”究竟在哪里?现行课程究竟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果先前的课程改革真的没有什么像样的成果和经验,广大课程工作者和实施课程的一线教师真的没有做出什么积极的贡献,那么,现在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包括正对现行课程大肆口诛笔伐的年轻教授们的学识基础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必须坚持的,特别是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但是不能搞什么教育革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改革的正确原则应当是扬长补短、长善救失,使之不断完善,使之符合时代要求,而不应对现行的课程与教学加以根本否定。以启发式教学为例:它源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正确教学思想,又吸收了西方众多教育家反对“注入式”的主张,**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加以倡导,建国以来,在中国大地上逐渐成为千百万教师成功的实践,它与本次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也十分一致,是值得继承的。再以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关键性的疑难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为例:这种形式在前的中小学课堂上就比较普遍地采用过。改革开放后我国引入梅尔·爱因斯科的“面向每个学生的学校”,在课堂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活动,这和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一致的,完全可以加以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事实上,如上所说,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许多积极的内容和方法,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或者是实践群众已有的创造,或者是在实践中孕育了这种苗头而加以理论提升的。
还有一点应当说及:既然不是疾风暴雨式的革命,而是使课程不断完善的改革,那么改革步子的大小和快慢就应恰当地掌握。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单就课程是要在千万所学校里由千百万教师来实施这一点说,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必备的条件以及准备这些必备条件所需要的最起码的时间(如对教师进行一轮培训所需的时间)。有效的改革究竟迈多大的步子好,步子多快才合适,都要冷静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而绝不能以为现行问题严重、必须尽快解决就可以不顾及必要的条件了。“欲速则不达”,历史经验表明,往往不仅是“不达”,而且还会“反弹”,而反弹的结果则是使原有问题更严重,更加难以解决。
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因此把知识放在“第二位”
《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明确规定“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规定和要求十分正确,不仅针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明确了改革的方向,而且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课程重视教育性和重视基础知识的优良传统。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本门课程的目标与功能也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有利于切实提高新课程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效。
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上,当前有一种说法:知识重要是重要,但比较起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只能是第二位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在当今知识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知识经济时代,课程与教学中知识的地位难道反而下降了?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人们不禁要问: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难道可以不以知识为基础了吗?
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一直是课程与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中外教育史上历次课程改革中都受到关注的重大的实践问题。由于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近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又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论证了教学对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功能。但是,在课程与教学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与发展的关系,又一直是不大容易做好的事。我国现行课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这个关系问题。不是现行课程不主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指导现行课程的有关文件虽然没有用价值观这类词语,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阐述。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学生认知知识的层面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到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课程本身来说,课程目标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往往失之于笼统,不好操作,不便实施,在实施上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这也与教学思想有关,在对极左思潮下德育压倒一切的错误做法进行批判之后,也容易走向另一极端。
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是情感态度的前提,而价值观则是知识被内化上升为信念而形成的。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对历史、对社会、对自然科学无知的人,会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吗?会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吗?知识也是课程目标所强调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等等)的基础。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才能形成的,而且也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至于知识中的程序性知识更是直接构成能力的一种要素。因此,要真正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绝不能把掌握知识看成是第二位的事。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它们和谐而全面地发展构成了个性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它们之间又互相促进、互相强化、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完全没有必要区别它们谁第一谁第二。如果按先后、层次和内在规律性联系来划分第一第二的话,知识作为基础倒是应当排在第一,但是为了避免简单化和片面性,也不必这样做。现行课程的问题并非强调知识过了头,而是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浅薄地看待了知识,以为只要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掌握知识就足够了,忽视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是对课程功能认识上的片面性。现在进行改革,是要改革知识传授(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它,如果把知识排到第二位,削弱它,是很容易引发新的片面性的,其后果是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的。
往深一层说,我们对知识的认识要避免肤浅化,要看到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知识,是一个“百宝箱”。它不仅仅包括被划分在各学科体系里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而且蕴涵着人类各种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蕴涵着崇高的思想、德行和自然与社会之美。知识从表层上看,它可以是在描述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可以是在论证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不是那样,可以是在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还可以是说明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但无论哪类知识之中,都渗透着统率具体内容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教师传授知识,就是向学生打开这个“百宝箱”,让学生不仅去认知知识,掌握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去体验其中的情感,领会其中的思想,欣赏其中的美和学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如同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不仅能学到书中所讲的道理,而且还能学到蕴涵其中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样。这样来认识“知识”和“传授知识”,就会使教学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而这也正充分体现了知识本身的教育力量和传授知识的教育价值。
三、学生的直接经验应当重视,学习方式单一化应当变革,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之一。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经验,在课程结构中增设了经验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些正确的规定针对了现行课程与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与弊端,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克服弊端的原则与思路,高度集中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刻反映了教学客观规律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变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客观要求。现行课程与教学确实较少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也很少给学生留下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时往往脱离他们自己的直接经验,在接受书本知识时往往未能把概念原理建立在他们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这样学生对书本知识只好生吞活剥,呆读死记,不能真正理解,更不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由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单一化,即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都难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于普遍存在的机械性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过多的情况,更是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改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宣传和倡导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时,有一些主张却值得思考。例如有人强调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大于获得间接经验,主张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照这类说法,中小学生就不应当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了,探究学习就应当替代接受学习而成为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了。
中小学生在学校要学习的知识经验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这本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人类社会之所以出现教育活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教育具有再生产知识的功能,学校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功能。所谓知识的再生产,是指人类前辈所获得的文化知识无需新一代人再重新去发现、发明,通过教育,前人积累的知识可以直接地在新一代人身上很快地“再生产”出来。新生一代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出现之后,它一直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所谓读书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对无数前人来说是直接经验而对学生来说则是间接的经验。如果学生在学校不读书,学校便没有专门存在的必要;
而学生不主要学习书本知识也就没有必要进学校了。当然,直接经验对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上文已经提到,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直接妨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也是困难的。因此,我们在课程与教学中要尽可能使学生多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可以减少一些书本知识的分量,降低一些书本知识的难度,腾出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去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独立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的情感得以陶冶,态度得以端正,价值观得以正确养成。但是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直接经验的水平上,更不能以直接经验取代中小学生必须掌握的间接经验,因为对于个体人来说,时间的有限性、活动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他的直接经验在数量上的有限性,而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学学生来说,他们的未完成性也会使他们的直接经验的正确性和认识深度受到很大局限。夸大直接经验的意义,单单或主要地依靠直接经验是达不到《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的。
既然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那么接受学习就不能不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理由很明显,探究学习再好,但学生上课时间是常数,如果以探究学习为主,在义务教育的九年时间里,学生所学的知识只能是所要求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现行课程存在的非改不可的地方,并不是不该以接受学习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把接受学习当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而且更严重的是,机械性接受学习在很多时候、很多学校成了主要的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针对这个问题鲜明地提出学习方式要多样化,要让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不占位置的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更有保证地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程结构上也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从小学到高中都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以其各自所长的功能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使学生在扎实掌握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时不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会学习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需要指出,不要以为接受学习就必然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前17年和改革开放20余年中,大批学生通过以接受性为主的学习方式获得了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接受学习绝不能与被动学习划等号,更不能与死记硬背相提并论。接受学习中的学生同样是学习的主体,他要自己听,要自己看,要自己想,要自己主动地参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在接受学习中同样应该而且也能够得到贯彻。关键在于教学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也会是被动的。应当看到接受学习方式的短处和局限,它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如何在接受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更有难度,也就更需要我们在改进和提高接受学习上下功夫。总之,我们在反对过去学习方式单一化这种片面性的时候,不要走向另一种新的单一化和片面性,显然那绝不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
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确立,因而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本次课程改革针对现行课程与教学中不重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问题,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的被动、他主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如果他自己不愿学,不想学,不能学,不会学,不肯学,是注定学不进、学不好的。这一点,任何一位有实践经验的老师都会有亲身体会。教学论从理论的高度也早已对此进行过论证。本次课程改革中不少专家学者又引用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进一步阐释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有人主张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说法已经过时,“主体主导说”解决不了问题,既然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能起促进作用,即促使学生潜能由潜在状态生长为能力,认为教师规范学生的学就势必造成对学生的束缚甚至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可以不要教师起主导作用了呢?要实现正直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可以取消或削弱呢还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这是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取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便无从谈起;
相反,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作为教的主体进行教的活动,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进行学的活动,二者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离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教师的教便没有任何意义;
而没有教师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学生的学不仅难以保证正确的方向,而且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这种自发和自流状态的“学”也就不是在教学中的学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具体地说,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
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
根据社会、国家意志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使学生的学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古今中外大量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学校中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有教师教,有规范,有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更新内容、改善结构等要求,便是为教师规范学生学习提供主要依据和标准。这与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相反,会使自主学习因有了正确方向指导和规范而富有成效。
了解一些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发展的人都知道,在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关系问题上,“传统派”与“进步派”进行了历时百余年的论争,“传统派”的“教师中心论”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它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抹煞了学生的主体性,“进步派”准确地抓住了“教师中心论”的问题,在尖锐批判“教师中心论”的片面时,却走向了另一种片面性。其“儿童中心论”贬低了教师的作用,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地对立起来,苏联的教学论和我国解放后的教学论在批判实用主义和“儿童中心论”时,又对学生的主体性承认不够,也犯了“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我们不应重蹈覆辙,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看到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因为有对立的一面,所以不能用一个取代另一个;
因为有统一的一面,就要使两者互相结合和促进。据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不能取消,不能削弱,反而必须加强。我们要改革的是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中的缺点和流弊,是要改善它,而不是否定它、削弱它。改善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在认识上克服片面性,不能把它与学生的主体性对立起来,同时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以保证其胜任主导作用,还应当不断研究和改进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形式,不断提高主导作用的水平和功效。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彼此应当学习和合作,这也正是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所一贯倡导的。但是师生在人格上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并不等于教师可以不对社会和学生负特殊的责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不能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到中小学生同一水平上,教师和学生虽然都是主体,但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两者不是也不应该处于一个层次上。教师需要、在事实上也必然地发挥着主导作用。顺便提一下,对现时流行教师应当“由什么什么转变为什么什么”的说法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加以斟酌,以防止新的片面性。例如说“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尽管教师不应当仅仅传授知识,主要是促进学生发展,但是教师促进学生发展却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的,教师当然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承认这一点,还可以据此对教师的知识素养提出应有的要求。现在有人提出只要会组织合作学习,教师懂不懂学科知识都可以,甚至还有人夸口说他虽然没有专门学过各学科专业知识,但可以胜任中学任何一门课的教学。果真如此,那么我们的中小学便可以毫无愧色地误人子弟了。记得中曾出现过文盲教小学语文课的“笑话”(教师本人不识几个字,课堂上读课文让学生读,教生字让学生教,学生不认识的字再让学生),难道这等悲哀的故事还应当再发生吗?
五、要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但提“中小学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却应当慎重
本次课程改革中,专家学者对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借鉴外国的经验,对推进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少有三次,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而且都把课程改革提到增长综合国力的高度上认真加以对待。当前值得注意的是,近代教育史上一再出现的课程改革中的“钟摆现象”又一次凸现出来。所不同的是,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由学科中心向儿童中心摆动,而另一些国家的课程改革却由儿童中心向学科中心摆动。这表明一些国家在走了很长时间的学科中心的道路之后,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忽视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的问题突出到了必须加以解决的地步;
而另一些国家在搞了多年的儿童中心主义之后,学生知识基础不能符合社会要求的情况也严重到了必须改变的程度。这种带有规律性的“钟摆现象”正好反映课程是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儿童的实际,还要考虑学科本身。社会、儿童、学科知识是构成确定课程目标来源(或依据)的要素,重要的问题在于课程如何在社会、学科和儿童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把握好这三者结合的最佳适度,实现这三要素历史的具体的统一。“钟摆现象”其实是课程发展的一个内部动因,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正是通过“钟摆现象”不断调整而得以推进的。世界各国在课程改革中的创新和进步,我们应当很好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认真学习。但是不能说国际上流行的东西就都是科学的。即便是其中很好的、很有价值的、很正确的东西,我们在学习汲取时也还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学校与教师队伍的发展水平。照搬虽然省力气,但再好的思想、理论和办法,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搬过来,都不会有好结果。大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小到课程教学改革,概莫能外。
近一段时期,有一种提法:“中小学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并且以此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目标。诚然,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国际贸易以及与国际贸易有关的领域里确实要与国际接轨。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在政策法规、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等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与外国沟通,而不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教育领域,我们也要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但它终究与经济领域不同,特别是许多教育内容涉及意识形态,具有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般地提与国际接轨恐怕是不妥的。而且,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诸多的问题,与国际接轨恐怕并不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更重要的是,笼统讲与国际接轨,是一下子讲不清楚的,什么叫接轨?该在哪些方面接轨?如何接轨?世界上中小学课程并不是只有一轨,我们跟哪一轨去接?……许多问题需要很好地研究,还是慎重些为好,否则容易在人们的思想上造成混乱,特别是如果这样提是为不顾国情地照搬外国找一条堂而皇之的理由,那就更不应该了。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2篇
我国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从近代开始算起一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在这一百多年间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基础英语教育均存在一定的历史特征。建国以前,在部分国立学校与外国人办的学校里,很多学生往往在中学毕业的时候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变化,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大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杨周翰撰文指出:“以目前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水平比较而言,大学三年级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30年代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以当时北京大学的水平比较而言,英语水平尚且如此,其它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可想而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既需要一大批英语人才,在这一时间内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获得了高速地发展,一大批优秀的英语教师投入岗位,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并且,很多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逐步以辩证地眼光看待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问题,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2当前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英语教育偏离素质教育轨道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当成为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英语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损失。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在以课程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引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教学技巧、教学成果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不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导,英语课程素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的英语语感与英语思维能力受到了桎梏。同时,国内很多学校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过于唯分数论证,基础英语教学不能以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为主,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涌现出一大批“哑巴英语”,这同样也是过于重视英语考试分数、忽视英语技能性的重要体现。基础英语教育在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占据着引导性地位,如果不能再这一时期掌握合适的语言学习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倡素质教育,希望从根本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英语教育工作由于教学技巧的缺失,很多教学成果无法进行推广与实施。此外,基础英语教育在教学实践存在着“重考试,轻实践”的发展趋势,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这一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课程设计、教学主体、授课方式等安排的滞后。
2.2过于忽略中西语言文化差距
基础英语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表达的作用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得到体现。要想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仅要求学习者在发音、语法等纯语言词汇不断进行训练,还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过于忽略中西语言文化差距,单单进行纯语言的训练,这不仅造成基础英语教学者的教学观念偏差,让其仅仅认为基础英语教育的作用在于语言知识的灌输,从而忽视语言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部分英语专家对于中西语言与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础英语教育过于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得体性等因素,使得学生在掌握语言系统与用法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并且,部分基础英语教学者由于担心语言文化教学会耽误主体课程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课程负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视或放弃这一语言教学环节。其结果导致学生在不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距的背景下,形成了很多的“中国式英语”,在网络上这种“中国式英语”(简称Chinglish)不仅造成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还使得外国友人形成了许多误解。基础英语教学者需要改变教学过程中的偏差,不仅要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将单词、语法、词汇等知识教授学生,还需要进行语言文化教学工作,特别是对中西语言文化差距需要进行重视。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中,语言文化教学需要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跨文化交流最终获得长足有效发展的关键性步骤。
2.3基础英语教学方式过于滞后
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基础英语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粉笔、黑板、书本等教学方式,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英语需要从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向现代的智能教学方式,单单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然而,由于师资水平、教学投入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内很多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学方式仍然过于滞后,学校在对课程资源的投入力度上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共享的支持。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学工具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缺乏师资、财力投入,狭义上缺乏课程资源,尤其是在与基础英语教学息息相关的图片、实物、模具、录像等方面,很多学校仍未进行普及。在课堂资源方面,部分学校虽然拥有价值较高的课程资源,但由于共享体系的缺乏,未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这也造成了很多学校课堂上虽然拥有先进的教学工具,但课程资源跟不上先进的教学工具,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很多学习对于基础英语教学方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教学研讨上存在诸多的不便,对这一问题的完善也需要在改革中得以体现。
3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主要完善措施
3.1加大素质教育应用力度
针对基础英语教育费时较多,但收效较低的问题,在改革中必须要坚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成果、教学方式加大素质教育的应用力度。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事关教育教学工作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需要将素质教育改革方式作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在素质教育观下,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主导思想,要进一步打破常规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将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转变为以技能、语感以及思维的教学理念。同时,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基础英语的综合语言技能与掌控技能。具体教学理念改革措施可以分为先以教学思想改革,突出学生中心为第一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为第二步,加强知识掌控能力,提升综合语言技能为第三步,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此外,还需要对语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改革中不断注重“过程教学”与“情景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兼顾知识与技能,要对道德观念、综合素质、学习方法、学习理念、文化底蕴等进行正确地引导。总而言之,加大素质教育理念应用力度就是要全面突破传统课程构建的思维体系,进行全面的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3.2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在基础英语教育改革思路中,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不仅要从教学思想中得以体现,还要通过实际的应用途径进行完善,具体的改革应用举措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宏观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方向,也是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当前,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中阶段测试、学期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但为了进一步体现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特点,需要从根本上制定出语言技能检测方式。在教学大纲中可以进一步明确与细化文化教学理念,同时细化对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具体要求,对于英语交际能力要进行突出体现。第二方面要不断加强英语文化教学的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以适用性与实际性为主要准则,需要体现出丰富的思想性与教学性,严禁出现中文思想与英文形式的基础英语教学形式。教材改革中还需要对难度进行细化,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材规划,避免因教材难度过大造成教学成果的损失。此外,第三方面要在基础英语考试中加入检测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文化知识内容,成绩标准需要与跨文化交际进行深层次的契合。第四方面要在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基础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英语的基本教学方式,还需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第五方面可以在改革中尝试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开设英美文化选修课,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跨文化意识,这些选修课可以以交际文化为主,知识文化为辅,在专业、课程、课时上不进行大纲限制。
3.3增强教育课程资源效率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对于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重写划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关注,进一步将学科发展定位与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在改革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实现基础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教育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针对性、实效性与经济性、整合性与共享性等原则。其中,必要性与针对性主要是指通过对课程资源的自主创新,并不一定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以实际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资源利用为主。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课题及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制定出针对性不同的课程资源。对于基础英语教育低年级阶段,可以以图片、TPR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兴趣、营造英语学习气氛,对于初中高年级学生应当以提升语言能力、语言文化素养等课程资源运用为主。实效性与经济性原则主要是指在促进教与学资源利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对于课程资源可以进行改编利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英语教材体系需要进一步体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体系优势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整合、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大胆的教学尝试。整合性与共享性原则需要教师按照具体的图片、文字、活动等标准,根据实际的教学课题与教学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其中优秀部分进行针对性地丰富创新。共享性则体现出优秀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基础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对基础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
4小结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3篇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新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毫无疑问,这些新特点将在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知识构成等方面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将更加强调过程而不是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更加倾向于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重启发式、体验式和探索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方面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转变。众所周知,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能够准确地分析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灵活地设计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这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之外,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研究对于教师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实践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教学问题,对教学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3]。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分析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二)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著名课程改革专家富兰曾经说过:“教育变革的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所思和所为,就这么简单,也这么复杂。”之所以这么简单,是因为这个道理简单明了,无需多言;
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教师在教育变革中的适应与改变并不容易[4]。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一定程度上来自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确实不令人乐观,教师群体的素质普遍偏低。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仅占3.6%;
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仅为0.64%,专科生比例高达34%,甚至部分教师是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5]。具体到各省师资情况,以甘肃为例:甘肃省现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27万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6.41万人,学历合格率84.80%;
高中专任教师1.86万人,学历合格率56.59%。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甘肃省农村地区还有2万5千多名代课教师[6]。虽然学历并不代表一切,但是学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能间接反映出教师的综合素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整体学历偏低,教师们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难以应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可知,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急需得到优化,教师队伍中那些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尽快坚决辞退。总之,进一步优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以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几个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情况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情况,对优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无疑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教师来源的要求
在芬兰,教师工作被认为是最有地位和吸引力的职业。每年大约5000名学生申请教育专业,仅有约10%被录取到大学教育学院。芬兰的师范生基本上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7]。在加拿大,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到师范院校就读,只有成绩排名占到前30%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8]。芬兰和加拿大都注重把好教师入口关,这样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的质量。
(二)关于教师培养的要求
日本教师职前教育特色是将教师职前培训的教育实习分散到大学四年中进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实习结束后,一方面,要将在实习学校取得的实践研究成果及时反馈给大学所在院系,另一方面,还要将最终研究结果在实习学校进行发表和交流[9]。芬兰所有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都必须由综合性大学采取“做中学”“研究性”的模式来培养[10]。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精深的教育学、教学法和学科课程的知识,而且最易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日常教学问题,并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继续自己的研究和创新。
(三)关于教师发展的要求
英国白皮书《儿童、学校和我们的未来》引入一种需要更新的“教学许可证”,其有效期为5年。5年期满时,证书持有者如果通过了一系列审查,方可使证书再次有效,否则,就会面临失去教学许可证进而失去教学资格的危险[11]。近十年来,为了应对日本国内教育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变化,日本适时推出了强制性的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化,对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进行定期审核和再授予,确保教师的资质能力能够满足新形势的要求[12]。这种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有利于督促入职后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三、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若干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在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现结合发达国家师资建设的经验,就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教师准入的制度不完善,即教师入职“门槛”过低,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对教师素质的考查手段不够科学,认证过程不够细致,很难做到真正的“择优上岗”。事实上,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很多人浑水摸鱼进入教师行列。另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本质上是专门为那些不具备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人员而设置的一种补偿性考试,其本意是为教师队伍招揽更多人才。然而,由于我国的各项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被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合理利用,成为其增加收入的手段。可以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变质,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降低了教师职业准入门槛,让一些“伪师”“劣师”有机可乘,混进教师行列。学者杨随军指出:“2002年以前获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几乎全部属于‘自然过渡’,缺乏必要的专业水平鉴定和评估;
而近三年对在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实行教师资格认定,更缺乏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测试和有力的监督机制。”[13]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过程有点不太可靠,流于表面形式,可能导致教师质量大幅度缩水。因此,要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把好教师准入关,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质量。对于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应坚决解聘,对于那些在特殊年代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应进行合理安置,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转变教师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的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着强烈的学科本位倾向,注重系统的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这种教育模式体系缺乏新意,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加之,目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这将很难保证未来教师的质量。根据国外的教师教育经验,教师培训内容不但要与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而且要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和趋势为重点。用学者龚森的话说,“培训的内容应为相关的研究证明是必要的,既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际需要,又不失其前瞻性”[14]。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很有必要从“学科本位”的模式转向“研究型”的模式。“研究型”的教师培养模式要求,同等地看待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尽可能地把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学科整合成几门核心的综合课程,努力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为教师以后的行动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不可否认,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利于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和未来教育的方向。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教学内容不断注入新的成分,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保持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当然,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必然要求打破终身制的教师资格期限,使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与教师后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挂钩。我国目前终身有效的教师资格容易导致部分教师对学习深造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激励教师进一步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进一步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同时明确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结束语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考试改革;
方向
Abstract:Thispapercontendsthattheorientationofreformsforbasiceducationexaminationsshouldbeasfollows:(1)Stressshouldbeplacedonthediagnosticanddevelopmentalfunctionofexaminations;
(2)Examinationcontentshouldbecurriculum-basedandshouldreflectneweducationalperspectivesandanewapproachtodefiningtalentedstudents;
(3)Methodsforimprovingexaminationsshouldbebasedontheprinciplesofpromotingflexibility,multipleopportunityandbi-directionalselection;
(4)Examinationsshouldtakeintoaccountageprofilesandindividualdifferencesamongexaminees;
(5)Importancemustbeattachedtotheuseoftestingresultsthroughtheimplementationofpositivefeedbackandevaluation;
(6)Thereformofgraduationexams,entranceexamsandthestudentenrollmentsystemshouldeffectivelycombinetheevaluationofbothroutineexaminationsandentranceexaminationresults.
Keywords:basiceducation;
examinationreform;
orientation
考试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上经常使用的选择人才的手段和方式,历来是我国社会各界、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然而,我国现行考试制度却存在着诸多弊端,给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作为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某种意义上说,考试如何改革,考试改革能否准确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理念,对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已经取得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基础教育考试改革方向的几点思考。
一、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的方向
笔者认为,遵循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考试改革应体现以下发展方向。
(一)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展
考试具有诊断、发展、选拔等多种功能。现行考试制度过分突出的是考试的选拔功能,带来了考试的诸多弊端。这次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的状况,突出考试的诊断、发展的功能,以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明确,考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束缚和阻碍学生发展的绳索和障碍。考试的宗旨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这次考试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试改革应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国家新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向的集中体现。所以,考试内容改革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改变以前只重视学生学业成就、忽视学生非学业素质发展的状况,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与成就。具体来说,考试的内容应在继续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强调考试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增加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题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这种趋势同样反映在考试中。当前,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为,传统考试中那种抽象的、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虽然在检查学生“双基”掌握情况方面拥有一定的功能,但由于这种题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考试中所得的分数,对他们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例如,学生在代数测验中也许知道如何计算方程式,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非代数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问题。而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学校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考试问题时,教师除了应继续关注学生学业成就测查之外,还应重视考查学生面对真实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考虑考试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适当增加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以便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下面以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例,说明上述观点。
案例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例:①
小亮要买辆自行车,价钱是290元,他已储蓄了225元,每月还有30元零用钱。下面有三种购车方法:
(1)储蓄到够290元再买;
(2)当时付90元,然后每月付19元,付一年;
(3)当时不付款,每月付28元,付一年。
回答如下问题:
(1)哪种选择付款最少?
(2)哪种选择可以立刻得到自行车?
(3)小亮能够靠零用钱来支付每种选择所需的车款吗?
(4)如果你是小亮的朋友,你建议他选择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2.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的教育目标之一,自然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成为考试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的愿望和热情、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个性品德、独立性与自信心等。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受这些素质本身比较难以量化测量的影响,在传统考试题目中,测查这些素质的题目很少见到。因此,如何有效地考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新课程评价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目前部级实验区的探索情况来看,在考评这些非学业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提倡在期末对学生进行统一的非学业内容的集中评价,非学业内容的考评应主要参考日常的观察记录或主要通过各学科的考试来适当渗透。第二,在学科考试中,对非学业内容不要追求大而全的评价体系,要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各学科非学业评价的关键项目和关键指标,做到简明易评,科学有效。第三,除了要充分重视和利用非纸笔的表现性评价以外,也可以探索通过较系统正式的纸笔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素质作出评价的有效方法,如果精心设计,是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的。例如:
案例二初中一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一例:②
不知不觉中,半年过去了。我想,这个学期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们,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作文题就是: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
(1)字数500字以上;
(2)内容完整,字迹清楚。
3.考试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在传统的考试中,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或获得答案的过程,却不作任何要求。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思考性质、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这些对学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都被摒弃到考试的视野之外。这种做法会给教育带来诸多弊端。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轻忽,只关注问题的结论,这不仅有可能养成学生知识探究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做法也使得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失去了一个良好的依据。因此,新课程考试改革要求,考试题目的设计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表现出搜集资料、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的全过程。[1]下面这个“初中物理阅读探究题”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案例三初中物理阅读探究题一例:③
请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流体的阻力
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要受到流体的阻力,阻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流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空气中运动,要受到空气的阻力。快速骑自行车,我们就会感到空气的阻力。轮船、潜艇在水面或水下时,要受到水的阻力。鱼在水中游动,人在水中游泳,都要受到水的阻力。那么,流体的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一些日常现象:
雨滴在空气中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所受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加到与雨滴所受重力相等时,二力平衡,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凭借着降落伞较大的横截面积取得较大的空气阻力,得以比较缓慢地降落。
为了减小阻力,小轿车、赛车、飞机以及轮船的水下部分,外形都采用流线型
问题:
(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可以归纳出流体的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请举两个例子。
(3)在刚才的学习中,采用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三)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传统考试一直存在着“一纸定终身”的现象,给老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只依靠单一的纸笔测验,也难以很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的测查。新课程体系下的考试改革提倡考试方法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具体来说,在考试方式方面,有以下改革的重点:除传统纸笔测验以外,还提倡探索运用辩论、课题研究、情境测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进行考试;
在纸笔测验中,除闭卷考试外,还倡导在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带一些参考资料进入考场,以考查学生收集、选择、运用资料的能力;
考试的题目除了传统的封闭式题目外,还要尝试选择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的做法;
部分学科的考试还可试行分类、分项考核的做法;
等等。
例如,北京光明小学在改革考试方面就作了这些调整:在一、二年级取消分数,平时作业用“红旗”、“红光”、“小火炬”表示,并加上简单批语;
单元练习、期末考试则用“很好”、“可以”、“再努力”进行模糊评价;
其他年级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并改“一张试卷定乾坤”为“化整为零”,分项分阶段考核。如学期语文考核:3月进行说话考核,4月进行百词书写考核,5月进行作文考核,期末是基础知识考核。如果学生觉得考得不理想,经过努力准备还可以重考。他们认为,考核过程,就是学生的再学习的过程,考试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并让每个学生因考试而受到激励,而不是把他们考成不及格。[2]
(四)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需要是不同的,考试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别。例如,小学一年级的考试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的考试不宜过多采用纸笔测验,应以活动为主,甚至可以带有游艺的性质,尽量使用模糊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形成“乐学、乐考”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相比,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和更高的学习要求,对他们的考试要注意小学和中学的衔接,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应更加多样化,除纸笔测验外,还应增加将知识整合并应用于初中的观察、操作、实验等新的考试形式,注重考查学生探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由于新课程评价走出了甄别的误区,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它也就不再是过去那种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评价标准到评价内容全部一刀切的僵硬面目,转而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这就是说,评定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这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考试改革。为此,考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例如:探索同一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呈现方式或多样化考试方式,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发展成果呈现出来;
考试的问题应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下面呈现的是山东省青岛市在新课程评价改革实验中所做的一次考试改革尝试。
案例四小学一年级考试改革的尝试:④
一年级考试重兴趣。我们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折阶段,面临与幼儿园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因此,对于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我们从形式到内容到评价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做法有:
──试卷名称的改革:我们把一年级语文、数学试卷称为“语文乐园”和“数学乐园”。以活泼的画面、有趣的形式取代了以往刻板的题目,有效缓解了学生的考试紧张情绪。学生们把考试当成一次趣味练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信。
──试卷内容的改革:我们注意将试卷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如:数学试题中认识钟表的题目,出现了一幅一家人吃午饭的画面,图上有一个钟面,是12时,学生可以根据画面情景,写出钟面的时刻,更好地体会时间的概念;
再如,在语文课中伴随学生们学习、深受学生们喜欢的冬冬和丁丁出现在“语文乐园”里,使学生备感亲切、自然。另外,新颖有趣的题目吸引了每一个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试卷形式的改革:“乐园”里有表格、卡通、图片等形式,直观形象,丰富多彩。如,语文生字的考查形式更加活泼,用“你愿意当个小魔术师吗?那就来变魔术吧”代替了过去的“看拼音写汉字”。生动有趣的试题形式,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
──考试评价的改革:“语文乐园”下有20颗星,每道题目用两三颗星代替所得分数。只要累计得到15颗星,即为优秀。全区一年级学生轻松愉快地参加了考试,并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使学生更对自己有了积极的评价,增强了自信心。如,连接词语是小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在一年级“语文乐园”中,题目给出“小露珠”、“我”、“妈妈”三个主语,“在家里”、“在学校里”、“在绿叶上”三个状语以及“滚来滚去”、“看电视”、“做操”三个谓语,按照我们传统思维,标准答案应该是“小露珠在绿叶上滚来滚去”、“我在学校里做操”、“妈妈在家里看电视”,可是有的小学生却连接出“小露珠在绿叶上做操”这样富有诗意、精彩的句子,兴奋之余的老师不仅给这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生一个大大的对号,还奖励他们一个额外的“红五星”。
(五)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
考试结果的运用对于考试目的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考试结束以后,教师往往只是把考试成绩公布出来,很少对考试结果作出分析反馈,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不仅使考试的发展难以实现,而且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新课程考试改革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到:第一,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指导,即在对考试结果进行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判断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分析考试结果的意义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避免只给学生一个笼统的分数或下一个简单的结论的做法;
教师也应坐下来认真分析考试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总结前一阶段教学的成败得失,提出今后的改进计划;
第二,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进一步推行等级制,并利用有针对性的评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改进;
第三,考试结果的反馈要以激励为主,除告诉学生考试成绩外,还应给学生激励性的评语,以赞赏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切实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坚决杜绝以任何借口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队这样一种严重损害学生心理发展的错误做法。第四,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考试结果向家长及时反馈,通过沟通与交流,共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
(六)改革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将升学考试成绩与平时评价结果有机结合起来
新课程考试改革要求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前者重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属水平考试,应严格控制试题的难度,以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为基准;
后者重在根据某种需要筛选人才,属选拔性考试,可以视需要的不同适当加大难度,以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中,要改变将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做法,切实考虑学生的整体发展,将选拔考试的成绩与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学生特长测查结果、学生成长记录袋等)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升学考试与其他评价结果的不同权重,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不断的日常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二、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现行考试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改革,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有很多教师认为,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考试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国家的中考、高考不改革,学校校内考试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变化。因此,很多教师对考试改革一直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关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三点需要加以澄清。
第一,中考与高考改革已经起步,正向着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教育部关于高考、中考改革的各种文件和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试卷中已经非常清楚地体现出来。如,高考改革是以三个“有助于”为指导思想,即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开展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有助于高校办学自的扩大;
在高考和中考内容上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与现实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应用题和能力题,缩短试卷长度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时间;
高考实行“3+X”制度,增设综合能力科目考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杜绝学生偏科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有些地区在中考中尝试增设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并把某些技能的考核分散到平时学习中分阶段进行;
等等。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考、高考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不能苛求中考、高考改革立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设想完全同步。
第二,即使中考和高考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在校内考试改革方面,教师仍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事实上,十几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和老师在校内考试改革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况且,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课题同时也是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应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如何培养适合高考的人?”无论高考状况如何,基于对国家、对民族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基于对教育基本观念的把握和理解,我们都应在校内考试方面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
第三,中考和高考改革决不只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的事情,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支持。只有建立在中小学校和教师大量的考试改革经验、教训基础之上的中考、高考改革,才能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和认可,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
注释
①张春莉.新课程与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2002年3月北京大兴讲座辅导材料).
②选自《2001—2002学年上学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云桃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会议资料).
③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青岛市教育局课程改革办公室.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评价的初步构想(初中物理)(讨论稿),2002.
④青岛四方区教育体育局.实施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小学生评价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2002.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文化产业;
创新创业创意;
美术基础课程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加强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美好生活需要与文化产业发展及其人才供给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培养总量不断增加,人才培养结构不断改善。但是面对全球新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经济升级转型的新要求,在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问题。如技术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导向不明确、培养模式和机制不健全、人才分布不均衡、研发能力和应用效益弱、企业参与度低等现象,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和文化企业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数据表明,中国创新能力在全球位列第二集团。除了高端领军人才和尖端研究人才不足之外,大量的能够在生产一线直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实用性创新型人才需求更是迫在眉睫,尤其在抢抓当前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急需职业教育加强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接连出台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近期,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表示,我国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技术技能创新与积累要求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者。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3]2018年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4]目前,从社会顶层设计到生产基层的实际需求,都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本土成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如包起帆、许振超式的人才,工人专家等成为关键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和壮大支柱性文化产业发展中就会发挥以一敌百的提效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对接文化产业需求,开展高职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和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践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不断加大,2017年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同比增加13.0%,占GDP总量的4.14%。[5]辽宁省及大连市均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十三五”发展规划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商机,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对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有大量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开办了所属文化艺术、新闻传播等专业大类的图文信息处理、影视动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以上专业均设置了培养造型和设计技能的美术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透视、速写、雕塑等。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美术基础课程还停留在使用传统工具,绘制石膏像等老式美术教学内容的阶段。由于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技术手段落后,学生基础薄弱和课时不足的限制而收效不大。为此,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职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实施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设计了融合职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及工匠精神的美术基础课程体系,实施准公司制培养模式,在素描、色彩、雕塑课程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主要以素描课程改革为例进行阐述。在素描课程中,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目标之一,以融入专业特点的造型能力与融入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培养成为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障学生就业后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完全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定位。在这里,素描学习已不仅仅是训练造型技能的手段,而是培养职业综合素质的集合,是形象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数字工具、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相关美术基础课程也是如此,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一)组建文化创意专业群,共享创新教育资源
大连市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明确了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重点领域。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契合区域文化产业人才需求,以影视动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主体组建了文化创意专业群,开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共享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优势资源,包括师资、课程、创新实践环境等。面向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创意设计、传媒、广告、动漫等产业,集中培养文化产业创意行业所急需的高素质实用性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细化至课程改革之中
高职教育要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要把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6]时代需要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及其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创新成果,这也正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是驱动学生进行创新行为的动机和动力,表现为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并贯穿于创新过程的始终。例如,素描课程改革后,不再重复之前的机械描摹的状态,而是绘制主观的想象力,强调个性化,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路,有选择性的课题等。开课之后学生即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创新创意能力是实践项目环节完成的保证,包括及时发现创新需求,对事物进行认识和分析,能够以知识结构为支撑,为所发现的问题提供独特的答案等。例如,素描课程除了学习观察和绘制技巧之外,还要练习新的思维方法,学会查询资料以及吸收和再创新等技能。创新成果是创新性劳动实践的结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独特性的方法和产品等。素描课程改革后,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可公开展览与发表、延续为课题设计稿、应用于实际项目、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等。素描课程改革是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变化,而及时进行的一系列调整,核心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及其项目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了后续课程的衔接和学生创业就业技能的提升。
(三)开展社会调研,设置科学和动态调整的教学内容,突出创新素质培养
1.调研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才需求情况,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到企业调研,可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为了保证资料的全面性,需大量收集政策文件、形势预测、招聘信息等资料。如此,可从多个角度和范围分析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使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调研发现,企业与创造力相遇,创造出新价值,这就是创新。世界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使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变得愈发短暂。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确保源源不断的创新。[7]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最核心的资源,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迟早要被淘汰。企业需清楚自身需要怎样的人才,建议产业协会应定期与职业教育体系合作,及时与更新职业标准,以及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与培训标准。2.调研企业职业岗位及发展,促进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高职院校从人才需求调研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制定,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递进关系。课程教学是专业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需要结合职业标准的特点来调整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目前文化产业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增长最快、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英国有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涵盖创意设计类岗位、技术类岗位、主管及所有人、创意经理。领导层关心利润情况,创意设计岗位负责设计产出原创性文化产品,创意经理是多方面的人,技术类岗位需要运用技术能力实现设计结果。[8]素描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将素描技能应用于造型设计,通过素描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未来可从事创意岗位、技术岗位工作,从事创造应用新设计或新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向创意经理及主管方向发展。创意岗位、技术岗位可细化为很多具体的职位,如影视动画专业职业范围包括角色设计师、场景设计师、分镜头设计师、原画设计师、动画制作师、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师等。如场景设计师职位可描述为场景美术概念设计,根据策划文档绘制场景建筑设定稿,具有从构思到上色的完整设定能力。素描课程改革前与其职业标准对接的能力主要指美术基础功底及光影构图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等;
素描课程改革后与其职业标准对接的能力主要指:想象力丰富;
具备较强的创意能力;
掌握PHOTOSHOP等软件,具备CG绘画技能;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与调研前相比新增三点内容。当然这些能力会有重要程度的区分,还有部分能力会在其他课程中得到持续的培养。
(四)高职美术基础教育之素描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从实际效果来看,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实效,从毕业生就业率,所取得的部级、省级竞赛成绩,以及工作业绩等方面来看,均可表明:高职美术基础教育之素描课程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及其项目实践能力。这些业绩可奠定专业基础,开启创新思维,提升职业能力,对增强学生创新创意技能与拓宽就业渠道具有重要意义。素描课程改革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1.视素描为一切造型的基础,对课程提出基础性、创意性、实用性要求造型艺术领域中最基础的学科是素描,单色的素描有利于集中开展造型基本规律的研究,可将自然形态转换成画面秩序。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将文化创意定义为具有产生原创概念的能力,包括想象力在内,能够使用新的方式解释与表现世界,并用图形图像、文字及声音来表达原创内容。[8]就素描来说就是用单色图画加以表达,即能够利用素描技法表达原创设计。素描课程注重基础性,强调两种能力的获得:一是主动快速的造型能力,二是直觉敏锐的创意能力。强化设计的形象化;
课程注重创意性,强化思维启发和给出路径,提倡个性发挥和因势利导,以增加学习主动性和作业个性化;
课程注重实用性,侧重创意实践,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思考。素描教学对于角色设计师、场景设计师、分镜头设计师等职业能力方面可提供想象力、造型技能、生物体结构、道具与环境、绘画风格、数字工具等支持。2.在素描课程总体设计方面,结合职业素质教育以一条主线贯穿教学实践职业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及其岗位实践能力为重点,并以一条主线贯穿于素描课程的教学实践。这条主线既通过形态的由表及里的观察,由简单到复杂的描绘,由客观到主观的转变,由再现到创造的尝试。[9]利用这条主线来体现学习过程和思维转换、实践操作,随着学生能力的逐级递进,起到支撑其职业发展的作用。3.素描训练扬弃老式的绘制方式,提早融入专业训练内容在课程内容方面,将教学置于专业背景中,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扬弃老式的绘制方式,如长期写生等,提早融入专业训练内容。如尝试绘制角色与场景草图,偏重短期设计等,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与后续课程、专业发展、就业岗位的关系。教学主要内容包括构图、结构、光线、变形、创意。素描课题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包括角色素描、景物素描、模型素描、动物素描、设计素描等九个课题。4.采用数字化的形式绘制素描,极大地提升创意表现的需求在素描训练方式方面,采取数字化形式绘制课堂作业。数字科技所体现出的快捷更加有利于创意的产生。使用电脑、数位板等设备,不但能实现传统工具的笔触效果,还可以感受瞬息万变的图形、色调、构成等,极大地提升了创意表现的需求,可为后续课程奠定软件与造型基础。且没有抛弃手绘,要求使用传统工具绘制相同内容与数量的课外作业。5.注重思维启发和因材施教,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教学的直接指向是学生思维世界的开启,任何教学都要首先能够激发个体思维参与到特定教学情境所包容着的知识世界。[10]注重思维启发是因为学生普遍具有创新潜能,而不是少数人的秉性,在适当的教育下,可在每个人身上显现。具有创新特征的人自觉参加创新活动,进而形成创新的个性风格。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将其归纳为八个行为特征:不肯雷同、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讲求理性、丰富的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可组织有这类人格特征的学生参与社团、工作室的活动,在课堂内外给予重点培养,因为一个拥有创新人格的人更易于成长为创新型人才。6.采用综合性的素描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形式采取平时表现、小组评价、作业(课堂、课后)、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上机考试要求利用实训室的数字设备,即电脑与软件、数位板和压感笔,按照试卷(闭卷)的要求绘制素描,以上分别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如此可全程控制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成绩评定更为合理。7.定期举办全体学生素描作业展览、参与技能竞赛和社会服务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定期举办全体学生素描作业展览,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为课程建设积累优秀资源;
学生作品参加校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给予奖励;
鼓励参与社会服务,可为学生积累实际经验。8.采用准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素描项目实训准公司制就是参照公司运营结构,改革专业内部结构,形成与产品制作流程相吻合的一系列工作坊链。如影视动画专业设置了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衍生产品等8个教学工作坊。专业主任当经理,教师当师傅,也聘请企业技师兼职,学生当员工。工作坊利用实训室的空间,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开展工作。工作任务包括外包项目、教学产品、训练项目。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任务而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如角色设计工作坊的师傅由素描教师担任,主要功能是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制作、衍生产品前期设计等;
承担的课程有素描、PHOTOSHOP、角色设计。学生在素描课程学习期间,就可以进入该工作坊进行相关项目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