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知识舞蹈论文【五篇】

时间:2024-04-01 14:38:02 来源:网友投稿

舞蹈演员的专业技能指舞蹈的技术和技巧。“舞蹈技巧是指舞蹈演员在创作过程中用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并使之尽可能完善地反映生活时所运用的一整套掌握语言、形体等等技术手段的本领”。技巧这一用语所包含的内容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识舞蹈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知识舞蹈论文【五篇】

知识舞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舞蹈演员 专业技能 文化知识 重要性

一、舞蹈演员的专业技能

舞蹈演员的专业技能指舞蹈的技术和技巧。“舞蹈技巧是指舞蹈演员在创作过程中用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并使之尽可能完善地反映生活时所运用的一整套掌握语言、形体等等技术手段的本领”。技巧这一用语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得多。舞蹈技巧不仅指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而是在运用熟练的技术时,体现出舞蹈演员把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才能。

要把舞蹈形象生动有力的展现给观众,要有高超的舞蹈技术和技巧,因此,专业技巧和技g对形象的创造很重要。舞蹈演员要把不断地加强锻炼舞蹈技术和表演技巧的练习,作为自身一生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精彩的完成表演质量。只有深刻的生活真实感与富有鲜明表现力的舞蹈技术融合为一,才能准确的表现出作品的思想。所以,舞蹈演员的专业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舞蹈演员的文化知识

我们今天处在社会飞速向前发展的时代,生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知识对任何工作都有帮助,但是对艺术家来说,全面的教育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更是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底,帮助舞蹈演员们培养想象力和调动内在情感,也帮助演员们对该舞蹈作品更详细地了解主题背景,内容和对作品的理解,定位准确到位,深入了解全身心投入,认识,在提炼,使用最适合的形体语言来刻画、表达、完成形、神、劲、律的结合,使一连串的舞蹈动作给予灵性。因此,对于舞者而言,要坚持不断地艺术锤炼和积累,同时也要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

三、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来表达人们的内在深层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舞蹈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舞蹈要发展离不开文化影响,它有着独特的文化内容,也很深地扎根在了丰富的文化土壤之中。是用人的形态,神态表达的艺术形式。因为受自然与社会两种因素影响,由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来表现,用最最美的舞姿表现真诚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舞蹈风格特点了解民族文化历史至艺术特色。舞蹈之所以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舞蹈的繁华是由深厚的文化背景支撑。它不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紧密结合,它又同人类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舞蹈中遗存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使舞蹈稳定的形式流传下来。因此当舞蹈演员表演某个作品时,传达给观众的作品的思想会因表演者的文化知识程度而又差异,又由于表演者的高超的专业技能而具有新意。

如朝鲜族舞蹈《农乐舞》为列。农乐舞是最有农耕生活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起着消除疲劳,慰籍辛勤、加强团结以及号召人们热爱农耕生活的社会作用的舞蹈。如果舞蹈演员表演《农乐舞》时不知关于它的这些知识,对于它们来说只能是一连串的动作组合,一点感染力都没有。同时表演《农乐舞》时没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也不行的,比如其中的“长鼓舞”是需要表演者身挎长鼓,花样繁多的鼓点相应成辉,很有技巧,表演进入高潮时,常作连续性的行进旋转,技术高超的表演。而其中的象帽舞是,手中打着小鼓,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又不断旋绕长缨飞舞。这需要舞蹈演员具备很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很高的技术,技巧。

因此,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对舞蹈演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只有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融合为一,才能把作品的思想生动的深刻的传达给观众。

参考文献:

知识舞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专业院校;
教育现状;
对策

著名舞蹈艺术家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说道:“中国专业舞蹈的教育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式的前提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舞蹈人才。”然而,由于舞蹈专业院校扩招等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意愿便盲目投入到专业的舞蹈学习中来,有的只注重舞蹈身形的训练,而忽视舞蹈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还有的则一味依赖老师和学校,无法形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了舞蹈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培养知识技能全面、多元的复合型舞蹈人才,如何加强舞蹈学子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修养,如何建立科学的舞蹈学习观和价值观,是摆在舞蹈专业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国舞蹈专业院校教育现状

1.1教学模式方面

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专业院校对学生在舞蹈教育方面,仍然坚持过去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在作品表演与技术技巧方面的训练,忽视其对舞蹈理论及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舞蹈课变成一种单项信息的灌输,认为动作与技巧教学是舞蹈教学的全部含义,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示范、机械的模仿过程和技术技巧的学习。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创作,从一开始就排斥学生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理论素质成为一张白纸,只是单纯的为舞蹈而舞蹈,使学生停留在对动作表象认识的感性阶段。学生根本无法从动作中体会舞蹈的本质属性和审美特点,对舞蹈的内涵意蕴更是一无所知。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不平衡发展。

1.2师资力量方面

在专业舞蹈教学方面,目前很多舞蹈教师基本是近几年从一些专业的舞蹈院校(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毕业的,他们是一支非常年青化的队伍,十分有活力,这些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舞蹈专业技能水平,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舞蹈的程式化动作与技巧,对舞蹈的理论知识与历史轨迹、国内外发展前景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在这种传统模式的熏陶下,一代传一代,舞蹈教学的发展令人堪忧。

2对策及建议

2.1更新教育理念

舞蹈专业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运用素质教育的教学观、人才观、效能观努力适应学生的天性和兴趣。要更新教育途径,由浅入深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掌握舞蹈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要将舞蹈教学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教育过程中,应融入新的思想观念,把人文精神与舞蹈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其单一的教育模式,这样既丰富了舞蹈的内涵,又扩展了知识结构,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

2.2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的安排上,应重视对学生舞蹈理论的教育,引起学生对舞蹈理论的重视,从而使专业舞蹈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培养出更加优异的舞蹈人才。同时,针对学生在舞蹈学习中面对的问题,开设的课程要满足以下几点:首先应该从舞蹈的基础概论入手(了解舞蹈的定义、分类、艺术特点);
其次,要学习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历史,这对学生了解舞蹈发展的前景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是针对中国民间舞、古典舞、外国芭蕾舞、现代舞等不同舞种,学习不同舞蹈种类的发展史和艺术特征。

2.3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舞蹈教育中陈旧的、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就要改变过去单独追求技术技巧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理论以及自身素质的修养。同时,在舞蹈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单调的讲解,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进行培养和激发。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要使用精彩、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充分体现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内容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2.4培养师资力量

舞蹈教师是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导,是舞蹈教学课程的组织者,是舞蹈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当前中国专业舞蹈教育有待解决的,是对于师资力量的培养,除了专业技能的水平培养,还需对这些舞蹈教师的综合文化知识和舞蹈理论方面加以重视。作为从事舞蹈理论教学的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目前的一些高校教师在学校提倡进修时,应该把握机会去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学习专门的舞蹈理论教学机构是如何传授知识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摆脱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这样会更有利于理论知识在学生思想中的巩固与升华,逐渐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些理论知识概念,促进他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实践表演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冠莲.舞蹈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J].美与时代,2003(12).

[2] 季明娥.舞蹈教育纵横谈[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3).

[3] 刘桂芳.转型中的中国舞蹈教育[J].艺术教育,2004(4).

[4]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知识舞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编舞技法;编导教学;文化元素;发现生活

中图分类号:J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96-02

一、重视编舞技法理论素养教育

舞蹈作为一门实践类学科,其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甚至许多人都有唯经验主义论的错误观点。但实际上,编舞技法理论知识对于编导的创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基础。

许多没有编舞技法理论知识的人所编创出的舞蹈作品,常常给人以凌乱、没有章法和粗制滥造之感,而且不容易将舞蹈捏合成为一个艺术体――一个完整的文艺作品,而常常成为舞蹈动作的聚合体。这样的作品虽然聚合了众多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如跳转翻等,但并没有集中的思想主题,也不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著名舞蹈家刀美兰老师曾经说过:“舞蹈不是体操,不能只注重动作的组合和肢体技巧的展现。”

事实上,编导的编创虽然是一个想象的过程,编导需要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对动作、结构进行大范围的构思和想象,但是这样的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乱想,而是要在系统掌握编舞技法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目的、有指导思想的想象。

编导需要在想象和创作的过程中,以编舞技法理论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动作元素编舞法(最基本的编舞法)、造型贯彻法、动律与律动的连接法、动作、动势编舞法、动作部位限制法、交响编舞法、本体元素法、音乐编舞法、即兴编舞法、独舞编舞技法、双人舞编舞技法、三人舞编舞技法、群舞编舞技法等众多门类的编舞技法理论来指导自己,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让自己的作品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并将分散的舞蹈动作捏合成一个整体,来表达自己所想表达的主旨思想。

所以我们在编导教学中,一定要防止唯实践论的错误观点,重视编舞技法相关理论的教学,为学生打牢作为编导基础的编舞技法理论知识。

但正如我们反对唯实践论一样,舞蹈学科毕竟与传统的哲学、文学等纯理论学科不同,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所以我们不仅要打牢编舞技法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教育这些未来的专业编导在练功房将这些编舞技法知识进行应用,以理论指导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结出艺术的硕果。

我们重视编舞技法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反对舞蹈创作中的“本本主义”。

在创作中对他人剧目、他人动作和思想的借鉴和学习是每一个初级编导的必然过程,每个编导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这样一个从模仿到尝试编排,再到开创自身个性的过程。

但我们要注意,学习和模仿是有尺度的,不能够文必称某某作品、言必称某某名家。任何的经验、作品都不是灵丹妙药,如果拘泥于现有作品和动作,那么就永远难以成为一名有个性的编导。

要创作出有个性、有新意的作品,那我们就需要在编舞技法的指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

而谈及想象,许多人会觉得那就是天马行空的思维跳跃,其实不然。舞蹈的想象力来源于舞蹈家对周边事物细致的观察,来源于用编舞技法的知识将周围抽象的、个体的事物具体化、动作化,给自然界和社会物体赋予生命力和人格化。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编舞技法理论知识能够让年轻的编导将周边抽象化的人和物具体化、动作化,赋予他们生命和活力,也能够赋予整个舞蹈以艺术的灵魂,将这些动作捏合为一个完成的艺术体。所以我们在编导教学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编舞技法理论知识的教育,要为这些未来的编导们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正如古人所说,不积跬步无以千里,只有将每一步打牢打扎实,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有个性的编导。

二、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往往蕴含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就如同一坛悠久陈年的美酒,能够不断散发出迷人的香味。真正能够流传于世,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并铭记于心的,并不是那些花哨的动作、高难的技巧,而往往是作品中那让人久久回味的文化元素。

以近年来屡获大奖的蒙古族群舞《东归英雄》来看,作品并没有加入大量花哨的动作和高难的技巧,而是充分挖掘了漠西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部摆脱沙俄残暴统治,历尽千难万险返回祖国怀抱的故事。在这个作品中,我们不仅体验到了地地道道的蒙古族舞蹈风韵,看到了传统蒙古族舞蹈的诸多经典元素,我们也通过作品的音乐、动作和结构感受到了编导所希望让观众所感知的,那种急迫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爱国之心、顽强不屈的坚韧之心以及蒙古民族那种彪悍、洒脱的豪迈性格。这些多种文化元素的结合,让人们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也受到了精神的洗礼,通过这个短短几分钟的舞蹈作品,被带入了那个茫茫无边的大草原和艰苦卓绝的回乡之途。

作为自《奔腾》以来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又一力作,《东归英雄》的成功实际上也体现了创作者自身编舞技法的高超水平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积淀。

我们在编舞技法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文化修养的形成,因为文化修养是创作者进行创作的根基,我们的编导不仅要能够对舞蹈专业知识,包括技能和技巧透彻地掌握,还要有广博地涉猎,要能够在作品中融入众多的文化元素。因为编导是纯粹的舞蹈人,但是观众却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地域来源都各不相同,如何能够赢得这些群体的共鸣呢?那么就需要我们的编导能够在使用编舞技法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多地融入各种文化元素。

其实如同开篇所讲的,舞蹈的创作和编排实质上与写作文学作品、创作曲目一样,都需要深厚的积淀,无论是表现情节还是人物情绪,舞蹈作品都需要编导能够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生活化的、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所培养出的编导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而且也只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够使舞蹈编导将生活的积累升华为艺术的构思,使舞蹈编导的形象思维插上翅膀,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贾作光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知识是创新的动力,知识是打开智力的钥匙,知识舞蹈是以艺术道德为导向的,知识舞蹈是促进编导想象力、创造性的舞蹈,编导演员必须要有文化知识,要有文学修养。没有文化知识,没有文学修养创作出来的节目很难成为精品。”

舞蹈作为人文艺术,并非单纯的技艺和娱乐,而是通过舞蹈表情进行沟通与传播。舞蹈艺术以人为载体,具有人格性、人文性、观赏性、传递性、情感性、陶冶性。情感动态的表达和传递,会直入他人的视觉感官,抵达心灵世界。文化修养差,知识缺乏,便难理解舞蹈“语汇”、动作内涵以及舞蹈文化作品的意义,难以达到“手舞有物”、“脚蹈有理”、“表之有情”、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文化是舞蹈本性的需求,文化是舞蹈的底蕴。借助多元化的文化知识进行舞蹈教学事在必行。文化促进表情教学,文化孕育着舞蹈,舞蹈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事实也告诉我们,也只有那些具有身后文学积淀、融入众多文化元素的作品才能够如醇厚甘甜的美酒一般久久醇香。

三、要教会编导发现生活、体现生活

“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再现”。这些名言无疑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来源,从舞蹈创作的规律和历史来看,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优秀的舞蹈作品,而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品都切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本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说明舞蹈在人类艺术生命中的地位和价值。

编导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思索,全身心地投入,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和发现编导想要的东西,提炼、完善独具特色的队形、画面、语汇等,使创作的作品真正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以著名蒙古族群舞《奔腾》为例,作为建国六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舞蹈界,尤其是民族民间舞领域的经典之作,《奔腾》的成功主要也是由于其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活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奔腾》这个舞蹈集中了蒙古族舞蹈最为经典的动作,在举止间将蒙古民族那种豪迈、彪悍、纵横于茫茫草原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的积淀和编导那善于观察、善于思索,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在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素材和升华素材的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可以说,蒙古民族的生活和精神氛围是该精品舞蹈能够产生的第一个层次的生活因素。

第二个层面,该作品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刚刚从十年浩劫走出来的人们面对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每一位工人农民,都希望能够以百倍的努力和高效的工作效率争分夺秒地将已经逝去的时光抢夺回来,以最快的速度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奔腾》中演员们握缰骑马的动作和不断跃动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中那种孕育于人们心中喷薄而出的对建设新生活的激情与活力。而这种奔腾的动感和欢快的旋律也引起了台下广大观众的广泛共鸣,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奔腾》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编导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舞蹈创作素材。通过观察积累经验,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性,为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善于观察社会、注重现实生活,如民生、环保、股票、经济等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甚至包括邻里、婆媳、父母、兄弟姐妹等琐碎的事情。通过观察,我们能够沉淀下众多的素材为我所用,这也是对今后的创作储存好必要的“物资材料”,准确把握住事物的核心部分。

编导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编舞技法理论将现实生活的题材转换成舞蹈,通过一个“选择、加工、提炼、组织”的创作过程使之升华。

其实,舞蹈创作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必须引导我们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的编导,深入生活,多积累生活的素材,用舞蹈思维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终身为之奋斗的舞蹈事业,多看、多听、多想、多练、多实践,才能使自己的才思永不枯竭。

要想成为超越时代的创新者,关键还要看自己的悟性和勤奋。“诗文随时运,无日不趋新”,让我们不断地从时代的火热生活中捕捉、提炼出鲜活的、充满表现力的、有意味的东西,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舞蹈艺术作品。

知识舞蹈论文范文第4篇

一、舞蹈教学的特点

1.舞蹈教学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高校所开展的舞蹈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而进行,这也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及时掌握多种类型的舞蹈。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舞蹈教师的素质也就决定着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舞蹈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当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舞蹈教师自身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与教学理论水平,才能够满足高校舞蹈教学的需求。

2.舞蹈教学具有引导性的特点

高校所开展的舞蹈教学,不论是从鉴赏还是实践方面看,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涵养。想要通过学生自己的领悟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涵养是比较难的,所以这就要靠舞蹈教师的不断引导。通过舞蹈教学,教师传授学生审美方法,让学生懂得美学价值,学生才能够去发现美,甚至是创造美。

3.舞蹈教学具有文化性的特点

高校所进行的舞蹈教学就是将舞蹈的内容形式与文化内涵串联在一起,让学生懂得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例如,指导学生对《仿唐乐舞》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当时的文化与服饰,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认识舞蹈的表现方法与文化内涵。

二、完善舞蹈教学的方法

1.健全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针对目前舞蹈教学教材缺乏的现象,舞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舞蹈本身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艺术,在教材匮乏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将舞蹈中的情感与风格等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这种直观的视觉感受,学生可以产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并能够主动探索舞蹈的文化内涵。所以,舞蹈教师要学习使用多媒体课件,全面的掌握舞蹈课件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2.设置学习舞蹈的必修课

在高等院校中,可以通过开设一些舞蹈的必修课来转变学生对于舞蹈的错误认识。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舞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教授理论知识与舞蹈技巧。通过让学生了解舞蹈的理论知识来对舞蹈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

3.采用全新的舞蹈教学方法

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创造美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从本质上讲就是将人的肢体与内心进行完美的融合,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真正进行思想洗礼,潜移默化地提高创造能力。另外,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舞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还能够引领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舞蹈。采用集体式学习的方法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通过观看其他人的展示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学会借鉴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知识。

4.舞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高校中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舞蹈功底,但是学生对舞蹈理论的掌握不是很全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努力创新。此外,舞蹈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进行领悟。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舞蹈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舞蹈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通过舞蹈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对更高精神生活的追求。舞蹈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高尚情操培养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教育工作,探讨舞蹈教育当中还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舞蹈教育更好的发展,为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舞蹈教育;
问题;
策略;
思维方式

舞蹈教育自从开设课程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逐渐深入,舞蹈教育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舞蹈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舞蹈教育系统也逐渐趋于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舞蹈教学课程,使得舞蹈教育的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舞蹈,舞蹈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人们对舞蹈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生活中也十分广泛地参与到了舞蹈当中。舞蹈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教学理念,如何保持本专业持久性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

1,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普及性

教学实践活动中,舞蹈课主要是通过舞蹈作品欣赏和丰富的校园相关文化活动来开展的[1]。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身体条件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年龄也会对舞蹈的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条件不好,就会排斥学习舞蹈。而农村来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因此学习舞蹈特别不积极,甚至对舞蹈学习缺乏信心,个别的同学更是表现为害怕舞蹈学习。这些影响因素对舞蹈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阻碍了舞蹈教育的向前发展。舞蹈作品欣赏达到舞蹈学习目的的过程中,很难实现更深层次的舞蹈教学。而学校文化舞蹈活动当中学习舞蹈,参与其中的往往是舞蹈专业的学生或者是艺术团体的同学,很少有普通同学参加,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舞蹈学习还是缺乏积极性。此外,普通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其欣赏能力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综合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舞蹈教育的普及程度还远不及其他艺术门类。

1.2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舞蹈课程的开设,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开设的舞蹈课程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技能技巧型的课程,以欣赏舞蹈作品和声乐学习为主;
第二类是基础知识型的课程,以舞蹈训练和基本乐理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满足选学艺术类相关课程的学生基础知识的需求;
第三类是个别特殊课程,主要是单个的音乐欣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类课程开设的比例也各不相同,教学大纲也没有规范的要求,考核标准也不够完善。

1.3设置舞蹈课程时没有完美地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

目前的舞蹈教学,主要注重的是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了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思想的培养没有能够得到重视,这些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的关键定在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而事实上则是舞蹈艺术是可以对逻辑思维产生影响并逐渐完善,同时还能够不断促进其不断发展的。特别是科技研究类教学活动过程中,更是忽视了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研究活动的有机结合[2]。艺术思维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形态,一个为抽象的、严谨的,另一个为形象的,但是形象化抽象的思维之后,能够对思维方式进行拓展,而借助抽象思维,又能够将舞蹈形体艺术进行抽象化,从而促进舞蹈艺术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4技能和理论失衡

大多艺术类专业之中均设置了舞蹈教育,在学习舞蹈的学生之中,如果有舞蹈天赋,或者有这方面艺术特长的学生,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舞蹈技艺的提高,而很少能够同等程度重视人文社会等学科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缺乏艺术评价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艺术欣赏的能力。舞蹈教育中需要舞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理论,需要掌握各方面的艺术能力,要能够提高综合技术水平,促进整体的发展。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技能学习过程中要理解理论知识,要消化拓展思维;
而在舞蹈理论学习中要联系实际,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作品的创作过程,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把握作品创作的动机。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促使学生从社会学、艺术学、美学、哲学等角度对自己的感受进行阐述,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舞蹈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设置舞蹈课为必修课

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限制,设置舞蹈艺术课为主干课程是不现实的,但是,将舞蹈艺术课设置为一门必修课是完全可行的[3]。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条件,在设置课程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满足渐进性的要求。舞蹈理论教学中,主要讲解舞蹈的基本理论,而后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欣赏,加以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长期的反复训练,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实现提高艺术素质的根本目的。在设置舞蹈课程的时候,还需要设置一些艺术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美学、舞蹈社会学等选修课程,以交叉学科的形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2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

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教育除了实践课和理论知识学习之外,还应该有很多的舞蹈交流文化活动。在学校可以经常组织舞蹈晚会、舞蹈沙龙以及舞蹈比赛等[4]。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不断激发普通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大家的舞蹈兴趣爱好,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成立工作室或者舞蹈团。不断扩大交流合作,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断应用到实践和创作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3完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专业教师,特别是舞蹈专业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舞蹈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相关知识,只有当教师具备完善知识结构的时候,才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艺术培养的目标。

3,总结

舞蹈教育是现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探索,充分重视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不断完善舞蹈教育体系,实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根本目标。(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丁辛.高等学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12,16(3):85

[2] 于彬.试析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6(1):191-192

推荐访问:舞蹈 知识 论文 知识舞蹈论文【五篇】 知识舞蹈论文(精选5篇) 舞蹈知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