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五篇】

时间:2024-04-10 13:57:02 来源:网友投稿

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一至两次消防演习,通过演习,检验所辖物业项目的防火、灭火的综合功能:增强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消防安全意识,并提高逃生和自救能力;检验和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灭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业消防工作意见【五篇】,供大家参考。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五篇】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一、消防演习方案实施程序

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一至两次消防演习,通过演习,检验所辖物业项目的防火、灭火的综合功能:增强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消防安全意识,并提高逃生和自救能力;
检验和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灭火、疏散客户、相互协调等组织能力:检验所辖物业管理企业的消防设施设备的运作情况等。所以消防演习意义十分重大,演习过程应注意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做到按部就班、井井有条。

1.消防演习方案申报批准

物业管理企业或物业服务管理项目部,应提前一个月将消防演习方案计划上报客户或业主委员会。待客户或业主委员会批准后,向负责消防的主管警官汇报备案,同时就消防演习方案向主管警官征询意见。

2.消防演习实施通知

在消防演习实施的前两周,应向所辖物业管理区域的客户发出消防演习通知。

在消防演习前两日,应在公共区域张贴告示,进一步提示客户关于消防演习事宜。

3.消防演习工作内容分工

(1)灭火总指挥负责向消防值班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了解火灾的基本情况:命令消防值班人员启动相应消防设备;
命令物业管理企业员工根据各自分工迅速各就各位;
掌握火场扑救情况,命令火场灭火组采取适当方式灭火;
命令抢救组采取相应措施;
掌握消防相关系统运行情况,命令配合指挥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消防机构查明火因:处理火灾后的有关事宜。

(2)灭火副总指挥负责在灭火总指挥不在场时,履行总指挥的责任:配合协同灭火部总指挥的灭火工作,根据总指挥的意见下达命令。

(3)现场抢救组和抢救运输组负责抢救伤员和负责物品,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运送伤员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运输火场急需的灭火用品。

(4)秩序组负责维护好火灾现场秩序;
指挥疏散客户;
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保护好贵重物品。

(5)综合协调组负责等候引导协助消防车:保持火灾现场、与指挥中心联络。

(6)现场灭火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工作。

(7)现场设备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设备、工具正常使用和充足准备。

(8)机电、供水、通信组负责确保应急电供应,切断非消防供电;
启动消防泵确保消防应急供水:确保消防电话和消防广播畅通:确保消防电梯正常运行,其他电梯返降一层停止使用,启动排烟送风系统,保持正压送风排烟。

4.消防演习前培训、宣传

对物业管理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关于消防演习方案培训,使各灭火小组成员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范围、运行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演习前采用挂图、录像、板报、条幅等形式开展对客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5.消防演习前消防设备、消防器材等准备

在消防演习前一周时间,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进入准备状态。检查消防播放设备、电梯设备、供水系统、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
准备各种灭火器和消防水龙带等工具;
准备通信设备;
选定“火场”并准备制造火源用品及预防意外发生的设备和器材;
准备抢救设备工具和用品等。确保所有消防设备、器材处于良好状态,准备齐全。

6.消防演习准备工作落实情况检查

演习前3天,由灭火总指挥带领相关负责人对消防演习准备工作进行最后综合检查,确保演习顺利进行,避免发生混乱,包括人员配备、责任考核、消防设备器材准备、运输工具以及疏散路径等内容。

7.消防演习实施

(1)开启消防广播通知客户消防演习开始。反复播放引导客户疏散。

(2)各灭火小组开始行动,按分工计划展开灭火疏散抢救工作。

(3)电梯停到一层,消防梯启动,所有消防设备进入灭火状态。

(4)开始消防灭火模拟演练、物业管理企业员工进行疏散演练、灭火器实喷演练、抛接水龙带演练、救护演习,模拟报警训练等。邀请客户观看或参加实际训练。

(5)演习结束后,用消防广播通知客户消防演习结束,电梯恢复正常,并感谢客户、宾客的参与支持。

8.消防演习总结

消防演习结束后,要求各灭火小组对演习工作进行总结,要拜访客户或采取其他方式收集客户对消防演习的意见,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改进演习方案和演习组织实施过程中不合理之处。

在消防演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消防演习应选择在白天进行,安排在对客户生活工作影响小的时间段,以使更多的客户参加。

(2)消防演习“火场”应选择在相对安全位置,尽量减小对客户的影响并保证安全。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由火灾案例可以看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涵盖面很广,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到到民营中小型企业,而且有的石油化工企业三番五次地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说明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已不再是个案,不再是偶然现象。现阶段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火灾频次上升惊人,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形势严峻,已经影响到了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企业自身消防安全主体意识不高,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大连中石油近期发生的5起火灾爆炸事故,有4起是责任事故,这说明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落实,形同虚设。(2)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忽略消防安全。部分企业建成投产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重生产,轻安全,消防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非常薄弱。平时缺乏对生产设备及消防安全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造成设备性能下,现场设备“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些单位不舍得消防投入,对于消防设施器材不及时维修保养和更换,致使小火变成大灾,泄漏变成爆炸。(3)没有内部消防安全监督体制或内部监督不到位。很多民营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内部没有消防监督管理部门,除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外部检查外,不象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型企业有上级安全部门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将火灾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而中石油、中石化近年来部分单位火灾爆炸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可以说明,某些国有石油化工企业的内部消防监管管理是不到位的,是流于形式的。(4)对消防安全技术人才不重视,致使消防安全技术人才缺失严重。部分企业员工入厂教育,只进行了简单的生产技术培训,没有落实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没有进行灭火预案演练,员工不懂得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没有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不懂得初起火灾的扑救和疏散逃生的知识。这也是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造成群死群伤的重要原因。(5)没有消防安全许可和生产经营违规。部分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没有认真执行消防安全审查、消防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消防安全设施竣工验收,造成个别企业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开工建设或投入生产,造成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6)我国化学工业整体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不高,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自动控制水平低,安全生产硬件先天不足,容易造成工艺火灾的发生。1994年5月1日施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8号)(以下简称公安部第18号令)是2002前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主要依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主要特征为“二证一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这突出了消防部门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安全管理的绝对权威。2002年,由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和公安部第18令的废止,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逐渐形弱化,主要表现出在以下2个方面:(1)管理职能上的弱化。公安部第18号令具体规定了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要求,随着公安部第18号令的作废,同时“二证一书”的取消也使消防机构对石油化工企业管理力度下降,由于“责权”不统一,这也造成了消防部门管理积极性下降。(2)公安消防机构自身弱化了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而加强了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工作。从《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107号令)和最近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中可以看出,公安消防机构从以前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二个重点在向人员密集场所倾斜,从“二手都抓,二手都硬”到主抓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其次,石油化工企业中涉及到的常见化学物品有1800多种,而且专业性较强,这要求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监督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对石油化工企业更好地进行监督管理,目前在很多中小城市的消防支队特别是县区的消防大队,这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也造成了部分石油化工企业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根据《条例》任何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都必须经过安全评价合格才能取得证照,安全评价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目前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有些安全评价机构里消防安全技术力量有限,在安全评价过程中不一定发现消防安全方面的问题。甚至有些安全评价机构为了逐利,将不合格的单位评估为合格,造成消防安全隐患。国务院《条例》同时规定,建成的危险品场所每两年必须进行一次安全评价,评价不合格就要收回核发的证照,这也对安全评价机构不管是技术力量还是道德准则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在目前形势下,公安消防机构对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不能放松,在消防部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品管理职权进一步弱化的情况下,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监督检查,并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应与公安部消防局布置开展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建设”相结合,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控火灾爆炸的能力,及时发现隐患,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在新建、改建、扩建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审核、验收中严格把关,防止留下先天火灾隐患。(3) 公安消防机构应充分利用当地安监部门的管理优势,部门联动,杜绝石油化工企业的失控漏管,同时公安消防机构应及时把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监督情况,特别是火灾隐患情况通报给安监部门,做为安监部门对石油化工企业证照年审的参考依据。当地安监部门在进行石油化工企业建设立项和评估时应充分听取消防部门的意见,可以考虑吸收消防部门相关技术人员为专家组成员。(4)国家应从法律法规上细化责任,对评价机构从严管理,从而促进评价机构业务素质和法制、道德素质的建设。(5)对石油化工企业,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加大消防安全投入,采用先进科学手段,加快自身安全化改造,从工艺上改进消防安全条件,全面提升石油化工企业工艺区、储罐区等重大危险源的消防安全水平。(6)石油化工企业应认真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2002])的规定,树立单位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认真履行消防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单位员工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提高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及消防宣传培训教育能力。

事物的发展由内因决定,并受外因影响,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石油化工企业不重视消防安全,没有树立企业自身的消防安全主体意识,只求经济效益,不顾生产安全,再加上外部监管不到位,是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 消防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58-01

当前,我国大多数住宅小区没有形成良性的消防工作运动机制,虽然制定了制度,成立了防火组织,建立了工作机制,但流于形式现象比较普遍,物业消防管理不到位,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造成小区潜在严重的火灾危险。例如2015年6月25日凌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西关虎屯新区一居民住宅楼电表箱发生火灾,过火面积4平方米,造成13人死亡,4人受伤。2015年7月11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紫荆嘉苑小区一高层住宅电缆井发生火灾,过火面积2平方米,造成7人死亡,12人受伤。这些事故给我们对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住宅小区存在在主要消防安全问题

一是违法入住现象突出,消防基础设施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经济在快速发展,在优化环境的前提下,房地产开发项目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头戏,拆迁安置项目逐年增多,抓进度,定时限,绿色通道,容缺审批等一些列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的保障制度出台,造成个别开发建设项目未经消防验收(或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合格,擅自投入使用。致使在消防配套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大量百姓入住,存在严重的火灾事故隐患。

二是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安全没有保障。

根据公安部120号令规定:住宅小区的消防事务与管理均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并应在管理范围内履行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公共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等职责。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些职责远未落实,一些物业公司没有制定日常消防检查巡查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消防培训演练制度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与物业存在建与用、建与管脱节的现象,物业公司对小区内消防设施不清楚、不会用、不管理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对消防设施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小区消防设施不完善,消火栓老化、锈蚀、配件偷盗、被撞未修复、无水无压、被埋等;
有的小区缺少必要的消防安全通道标识和指示标志,物业管理部门随意在消防车道处添加、设置铁门或栏杆等障碍物,影响消防车通行,延误救援时机。

三是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社会新闻媒体在消防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以及群众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制约,群众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居民缺乏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如乱扔烟头、乱拉乱接电线、生活用火用电用气不规范、随意放Z可燃物品、在疏散走道上堆放杂物等现象还时有发生,人为造成了许多不安全因素。同时私家车的剧增不仅给小区停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更是给小区消防救援带来严重威胁,大量私家车停满小区主干道的两侧、并占据了消防通道。消防通道被堵塞,成为消防救援的首要障碍。

二、住宅小区防火工作几点对策

一是严格把好源头关,抓好住宅小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住宅小区消防配套设施是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先决条件,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规划、建设、房管、城管、消防等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对涉及消防安全审批,要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多方征求意见,形成统一审批意见,避免产生先天性火灾隐患。严格规范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把消防审批工作作为评价住宅小区入住条件的关键因素,坚决做到经消防验收(或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合格,在消防配套设施健全,运行良好的前提下方可入住。

二是落实物业服务企业职能,加强住宅小区的消防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要严格按省消防条例和物业条例相关规定,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加强消防工作领导,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要培养消防安全“明白人”队伍,参与消防安全专业培训,要对消防控室制操作人员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确保双人持证24小时上岗。定期组织防火巡查和灭火救援演练,提升单位消防法制意识、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和疏散逃生能力。组织业主签订公用防火协议,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管理。真正做到“隐患自查、风险自担、责任自负”,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自我管理、职能部门监督和指导、居民参与的消防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集中宣传典型住宅小区火灾事故教训,普及家庭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防火常识、电动车充电知识和火灾现场逃生自救技能。深化消防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发动居委会和消防志愿者深入居民小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上门服务,动员居民普遍开展家庭消防安全“三清活动”,及时清理楼道、清理阳台、清理厨房。充分发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主动邀请辖区居民参观体验,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在居民住宅小区主要路口、墙壁等醒目处设置消防安全警示标语;
在小区值班室设立消防安全知识资料发放点,定期组织人员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把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到小区的各个角落。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职业风险 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

医院是集中收治病人的场所,感染对医护人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以往人们并未十分关注,去年初暴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感染率最高,致使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与职业保健问题充分暴露,提醒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尤其是利器损伤、针刺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更大。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医务人员肝炎的患者中,因废弃针头刺伤者占10%-30%[1],供应室则更为常见,职业感染的潜在危险极高。因供应室工作人员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回收与洗涤已感染过病人血液、分泌物的器械、针头、物品,暴露于各种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缺乏相关的知识,特别是职工人员文化层次低,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在工作过程中被感染的几率很高,这不仅易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播媒介。因此,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加强对各类人员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树立职业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隔离预防措施,加强管理是当务之急,对防止交叉感染发生,控制医院内感染,确保安全生产及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供应室工作中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1.1物理因素

针刺伤、刀割伤及玻璃器皿、不锈钢贮槽等在洗涤处置中的意外伤害,是最常发生的。科室100%工作人员均有不同程度受到损伤,使其在精神和肉体上造成较大的创伤,而且由于长时间站立进行洗涤工作,搬运重物等可能造成脊柱、关节及肌肉的损伤、风湿性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1.2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和化学消毒剂,每天回收和处理各类配用过化疗药物的注射器,工作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发放各类消毒液等化学物质,大部分都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对人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轻者造成皮炎、鼻炎、支气管哮喘;
重者导致中毒、流产、致癌等[2]。

1.3生物因素

洗涤接触被传染性病毒和细菌污染过的医疗器械,如乙肝、丙肝病毒、冠状病毒、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其它传染性疾病,供应室工作人员是受感染的高危人群。

不恰当的清洗会给患者及工作人员带来危险,使用的清洁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环境不符合标准都有潜在和严重风险存在。

1.4技术因素

操作不熟练、工作不扎实、动作粗暴或工作时注意力分散、说话、开小差、心不在焉、工作缺乏预见性、自我防护意识淡漠、不戴防护工具等,都可造成意外损伤。

1.5其它因素

如噪音、使用陈旧设备、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器、大功率排风扇、高压蒸汽灭菌器工作时的噪音等,可严重干扰人体内分泌,使人烦躁。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质量。臭氧是眼睛和肺脏最危险的刺激剂之一,因此,使用紫外线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乳胶手套的使用对过敏人员可引起各种反应。易燃易爆气体和设备,如甲醛、蒸汽管道、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热鼓风干燥箱等的使用,均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转贴于 2.风险管理

2.1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制定教育计划,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使工作人员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和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掌握有效的消毒预防措施,增强自身防护意识,保证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严格做好周围环境的消毒隔离工作,定期进行工作环境检测监控。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严格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是保证减少交叉感染的关键环节。任何存在侥幸心理、不做好防护工作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不仅有害于自己,也可能坑害他人。

2.2建立健全自我防护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洗手和避免利器刺伤。实行标准预防。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把任何被血液污染的物品都认为具有严重潜在感染危险的观念。在接触回收和清洗污染物品时应戴双层手套,内层为一次性手套,外层戴乳胶厚手套,工作日寸应集中精神,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操作流程,避免被锐器割伤。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而引起接触性皮炎。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手的清洗及消毒,每次操作完毕应严格洗手。脱去手套时也应洗手后才做其它工作。严格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加强医源性废物的消毒及分类,感染性废物用双层黄色袋包装,损伤性废物放于锐利器具盒集中运输,统一毁型处理。

2.3改进再生器械用后的流程处理及完善防护设施

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流程进行操作,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作初步处理,回收处置各类医疗器械时应戴双层手套:流动水冲洗一配制清洗消毒液于超声波机内浸泡超洗一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洗涤消毒干燥上油一包装一灭菌。钢针头经超声波机超洗后先灭菌,再在针头钻洗机上逐个钻洗,分类加工后灭菌备用。对于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行灭菌后再清洗消毒灭菌。取消配药用的玻璃注射器,改用~次性注射器,特别是化疗药物严禁用玻璃注射器,从而避免在洗涤过程中对供应室人员的损害。加强仪器设备的检修,淘汰部分陈旧设备,购进全自动清洗机,改善和减少人工操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因长时间站立操作而发生颈椎病及腰肌劳损。

2.4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应急预案措施

合理设计装修室内工作环境,使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确保在洗涤消毒灭菌过程中不发生再次沾染,提高工作效率并进行隔音隔热设置,尽量减少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肘噪音和蒸汽对人的影响,配置中央空调,无菌贮物室及监测室内安装医用型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清洁区紫外线灯配置定时调控开关,在工作人员下班时间进行照射消毒。消毒剂存放仓库注意通风,安装排气扇等,创造有利于自身防护的环境。同时工作人员应熟练应用防护技术,增强对工作的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每项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和防护意识,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检查督促防护工作中特殊措施的落实,加强防护措施应用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时预防纠正。发生锐器伤时,要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措施。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124-02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点部门,它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供应室每天要回收各种穿刺针及大量的医疗器械,因此,加强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的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在医院感染防治中,消毒供应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

1 职业暴露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针刺伤和刀割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在污染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过程中被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器刺伤。刺伤后可引起多种传染病的感染。在清洗污物过程中,尤其是用高压水枪冲洗管道时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如防护不当,易吸入呼吸道传染疾病。

烧伤、烫伤: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与高温、高压的蒸汽接触,烫伤现象经常发生,常见的原因是在高压灭菌完毕,取物时皮肤碰到门框等导致Ⅰ~Ⅱ度烫伤。

噪声:供应室存在多种噪声污染源,高压蒸汽锅工作时发生的噪声、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烘干机等,长期的噪声可影响精神系统和心血管系统。[2]

2 化学因素

临床使用后的大量污染物品,使用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而使用最多的是含氯消毒剂,它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戊二醛等弥漫空气中可引起眼部烧灼感、头痛、皮肤过敏、哮喘等症状,长期接触可导致记忆力障碍、注意力分散、生理功能异常等,而有些化学性危害因素尚未被人们认知。[3]

3 微生物感染

为防止感染源扩散,我院用后的污染物品做初步去除血液分泌物医疗垃圾后,不再要求临床做浸泡和消毒处理,而是直接密封送往供应室,供应室人员就可能经常接触到许多致病菌:如经血液传播的病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梅毒以及甲型肝炎病毒结核杆菌等血液传染性疾病。

1.4 生理心理因素

供应室工作繁重而琐碎,工作人员长期处于繁重而平凡,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的环境中,其工作性质是细致的,脑力和重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极易患慢性腰腿痛、胃病等。同时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等[4]。

2 加强预防为主,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2.1 避免锐器损伤

处理锐利的刀剪很容易割伤手指,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动作轻巧。使用后的器械包内所有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如针、线、刀片、纱球等一律不得进入回收室,以免造成消毒供应室环境污染。一旦出现受伤现象,及时处理伤口,即挤出污血,清水清洗20min,用碘伏消毒,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染病检测,并给予相关的免疫接种预防,报医院感染科登记备案.

2.2严把回收质量关

严把回收质量关,使接触性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回收室是污染物进入消毒供应室的第一道重要屏障,为把好这一关,各工作区限人员流动,(污染区)高危险区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更衣、更鞋、洗手制度、正确配戴手套、口罩、眼罩、帽子及防水围裙,避免感染性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溅到皮肤粘膜[5]。

2.3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认真洗手与手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4]。接触污物前后均应洗手,洗手后使用防止再污染的擦手工具(如一次性纸巾或烘干机等)。

2.4加强供应室环境质量管理

应正确掌握化学消毒剂的性能、使用范围、浓度、时间、不良反应,由专人配制,配制时戴好防护眼罩、口罩、手套等自身防护措施,避免溅到皮肤、眼睛。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污染区,要有独立的通风换气系统,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减少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伤害。

3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加强供应室工作人职业安全及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增强防护意识。消毒供应室专业性强,分工精细,即分散独立,又相互连接,许多工作需要独立完成。因此,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树立慎独意识,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安全与健康。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防治感染的重要纽带,作为一名消毒供应室的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娴熟的消毒技术,还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减少职业性危害性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加强供应室人员的自身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03(17):262.

[2] 梁云连,刘水玉,李金方,赵晓黎.供应室工作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69-70.

[3] 孙雪莹,王华生,徐然.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88.

[4] 戴李中,郑柏湘.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84-1285.

推荐访问:消防工作 物业 意见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五篇】 物业消防工作意见(精选5篇) 物业消防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