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五篇】

时间:2024-04-11 15:19:02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从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给出了改进措施,意在抛砖引玉,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发展之路,奠定高职学生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文化生活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五篇】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从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给出了改进措施,意在抛砖引玉,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发展之路,奠定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基础。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就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讲授这一种方式。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我们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从学生实际的需求角度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的具体作用,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指南针。

一、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概况

当前,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也势在必行,思政教育改革的中心点在哪里。那就是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导致了学生不重视、无用不学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与激励功能大打折扣。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色彩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除了测试分数以外,课程教学成效极难获得明显体现,无论哪个教学层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均会面临这样的困惑。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却又极具引导功能。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准确的“三观”,从而确保其人生、工作、学习、生活平稳有序,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反之,则会让学生增添困惑,阻碍学生成长与进步。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这部分老师的眼中,只有呕心沥血,公而忘私,倒在一线工作岗位的人才是职业界的精英,只知道工作不知道休息的人才是内心充满正确思想政治抱负的人。老师通常会以此类事例、人物来做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内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不吝时间与精力,为学生全面解剖他们的人生轨迹、事业途径,意在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做他们那样的人。社会需要引导,人生需要引导,为社会、为国家、为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当然是社会的标杆、时代的标杆、人生的参照,社会中的正能量也正是经由这些社会的引领者而得以充分彰显。但我们必须看到,绝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包括他们的理想、梦想、目标都相对普通。他们所追求的更多是安逸生活,享受人生才是他们的基本目标。对大部分人的这类思想进行厘清,激励,让他们能发挥更多的能量,如果仅凭上述先进事例以及教条式的理论灌输,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学生们知道,那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境界。与其遥不可及,还不如现实一些,脚踏实地的生活才更重要。至此,老师的理想主义与学生的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2.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记忆多少理论符号,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果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落入教条化和机械化的泥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同样适用于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上。知行并重不能厚此薄彼才是应有的教育原则,我们不能让学生只知理论,但行动上却是一个矮子。当然,这并不是说理论教育就没有必要,而是要纠正思政教育领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成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的内化,同时也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作用于行为实践的外化,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对受教育者来说才能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讲才算完成。”

3.缺乏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由思政课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是现行体制下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可能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方方面面都应该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每一位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都应承担起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给学生树立榜样,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仍没达到理想效果,工作滞后,存在明显不足。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什么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生活中生根发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实实在在的引导着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并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在学生的生活中被运用,外化为积极的行动,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含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贴近,要能够全面的融入学生的言谈举止,指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事、会生活、会学习,正确对待职业发展与人生意义。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现实生活状况,一味灌输理论知识,想让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从心底喜欢,并自觉的将其运用于生活与学习实践,恐怕只会是老师、学校的一厢情愿,也与开设这门课程的预期目标相悖,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实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教学的技术手段在社会发展中加速运用,教师必须从社会客观实际、学生的思想、学习能力、职业期望等方面入手贴近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生和事业发展起到的指导作用。

1.以生活为基本途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

生活内容五花八门,生活知识、生活经验均极为丰富。本质来看,生活创造了世间的一切。正因为先有了生活,才有了其他各种形态的物质来对生活进行映衬、铺垫、引导。而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生活显得更加繁荣,更富意义,更有乐趣,更有奔头,教育的本质正在于此。通过教育,让人生可以更加完满,当教育成为人生的公平竞争途径时,这种功能会就此得到更深入的体现。表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门辅课程,似乎只有数理化、语数外才能让人赢取人生,才能让人生更加完满。事实上,很多人坚持“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也的确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我们必须看到,他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人生,必须是行走在思想正确之路上。以此为前提,才能获得更多的展示才华机会,才能赢得更多企业、团体青睐。学生一旦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其所从事的职业如何,一旦其用心、努力,则其生活必定会更加有趣、平稳。现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向生活索取哪些有用的内容来充实教育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更感兴趣。这就会涉及教学创新性话题。首先,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与基本需求。从他们的个人品质、学习能力、个人及家庭状况以及社交范围等层面入手,全面把握学生的真实内心状况,也就是以生为本,实行人性教育。事实上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核心所在。教育教学“攻心为上”是学校必需关注的课题。其次,作为任课老师,不仅仅是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可以以数计,课堂外教学却无止境。摒弃灌输理念、学究思想、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等陈旧教学观念,深入学生生活,和学生做朋友,让师生互动常态化、实质化。老师是深入学生内心的第一责任人,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学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

2.构建立体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体系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我国是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遵守法律是高职学生社会生活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还是有限的。应对高职院校每个年级的学生,定期开设法律大课堂这类型的课程,由资深法律专业老师讲解。教学内容上主要讲授涉及高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法律知识,以案例为主线贴近学生实际。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表演法律小品,既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又深化了相关知识。课程中要随时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课程完结前,也要征询学生的提问,及时回答,并评选出最佳提问者,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除此之外,要组织学生旁听法律案件的审理、参观监狱、校内评选最佳守法公民、法律知识能人等。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能够运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以习惯养成为推手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方式。与此相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规范告诉人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是人们的行为标准,遵守道德规范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在道德教育中要避免一言堂、灌输、说教。探讨生活、工作中具体涉及的道德行为,不要讲空话大话,让学生畅所欲言,摆出他们的观点。老师可以允许学生在遵守校规的基础上,自订班规,大家投票选出要遵守的班规,未遵守怎样处罚,对遵守的同学怎样奖励,最终学生投票通过。这有利于学生自动自发地寻找道德的意义,并接受道德行为。(3)开展心理咨询、心里训练活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进心理咨询与训练,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运用游戏、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学生切身的感受,改变心理面貌,转变观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心理咨询与训练要有针对性的区分对待,很多学生都存在的共同的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习困难、未来发展、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可以采用辩论会、座谈会、心理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相互启发、自我教育。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一对一”沟通的方式、展开单独谈话。高职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咨询室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通过心理咨询的广泛运用,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4)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载体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通信工具,其影响力远大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任何一种传播途径。当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网站,一些院校甚至还建立了特色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面向广大师生群体,开设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专题栏目,如播放思政类课程教学视频、思政专题讲座、教学公告栏、教学资源库等供学生观看学习。可以设立在线论坛、电子信箱,使教育者能够和学生实现实时平等交流。鉴于网络所具有的自由性和隐秘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关注问题的讨论来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及看法,进而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达到思想道德教育有的放矢的目的,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5)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的各部门、学生团体要尽可能地策划各类能体现职业特色的学生活动,如“未来工作大考察”全校演讲活动、各系开展“我的专业和未来发展”的专题讲座、举办“名企进校园”的专题展览(让学生组织和讲解)、举办学校各系的职业技能大赛,给获奖者以证书和资金奖励。全校予以表彰,并设精美的获奖者介绍栏,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遵守道德规范为主题的活动。如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等道德规范,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体验和理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付诸实施。第二,重视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应重视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提升人文素养。很多高职院校往往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价值取向,技能固然重要,是高职学生职业生存之本,而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较专业知识更能在深层次上反映人才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开设更多促进人文素养的选修课及相关活动,如“国学课堂”“传统文化我来寻”“书法社团”“书法绘画展”“璀璨人生——人物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与文化活动。当然,参观访问一些名胜古迹、有教育意义的景观与基地,也是必要的活动。这样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达到促进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的目的。(6)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和一种重要的创新教育形式,深受广大高职学生喜爱。一是通过创新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采用“师傅带徒弟”“徒弟帮徒弟”、辅导与自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大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二是结合专业特色,做到与社会实践融合,进一步突出强化专业性。例如,按专业特点到企业聘请指导老师,引进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深层次引领学生了解本专业,热爱所学专业,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三是建立感恩教育模式,开展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校可以建立义工性质的社团组织如:“义务家教我来当”“科技之光走四方”“敬老、爱幼先锋团”“帮扶残疾家庭”“全能维修”“爱护地球、保护家园”“心理帮助”“我来当导游”等社团。感恩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沟通与融合,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校在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就业创业、文明创建等方面将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好坏,与此项教学工作生活化程度的深浅有直接关系。想要有效实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必须充分到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措施,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以此保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从而有效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从学生生活这个基本源头掘取有效的生活化内容,依据公民教育这个基本主线,让网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全面融合,立体互动,形成思想政治教学合力,全面促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工作有效发展。

作者:王千月 张巧爱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

参考文献:

[1]孙凌云.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成人教育,2010

[2]喻永均,王莉.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

[3]乌斯满•达吾提,郭文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秦爱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长江大学,2014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1.1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决定

中职教育的主体即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其大多数表现为自信心不足,缺少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肯定无法到达目的,往往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中职中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把作为一门关于社会生活学科的思想政治课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到课堂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同时又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课,无疑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1.2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墨守成规式的新课程老教法,教师只以教完课时为目的,不以好教为出发点。较少关注学生对课程的消化量和反馈效果,没有收到实际效果。第二,课本内容的局限性。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本,大多数以理论知识为主题,缺少对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课刻板、机械,从而缺少兴趣。

2实现中职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1教师角色转变和教学语言生活化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传统上的教师“授”和学生“受”,而是师生间共同交流、一起成长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而应转向创造公正、平等课堂学习环境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亦师亦友的新时期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中来,使其主动学习,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给学生提出否定意见的权利,让学生从内心上感受到课堂是展现自我、与人沟通的舞台。总之,就是让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就像生活一样。良好的教学语言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工具,也是连接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中职政治课本来思想性、政策性、理论性等就较强,教师再一味用空虚高大理论教学就会使学生相当反感。因此,在职专的政治课教学中除了用条理性、科学性、逻辑性语言之外,还应逐步增强趣味性、灵活性、生活性的语言使用频率。教学实践表明,利用源于日程生活的名人名言、歇后语、民谣俗语、网络时尚语等来授课,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化的语言,不仅会使教师的亲和力增强.同时还会活跃课堂气氛。

2.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学中不应该只注重课本的内容和事例。联系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中,教师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资源引入到课堂。这些资源可以涵盖时事政治、网络、音像、人力等范畴,既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有足够吸引力,又能起到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例如给学生讲解就业指导面试技巧的时候,教师跳出教材中的框架理论,在网上搜集相关面试视频,剪辑成短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完每个面试案例之后都进行集体讨论。让他们分析、总结出短片主人公的表现如何?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学生肯定会积极踊跃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再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结合教材理论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实案例中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

2.3创作生活化情境

中职生活化教师要倡导开放式的现代课堂教学,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教育情境营造,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最后触景生情,让知识融合于体验之中。生活化情境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辩论、歌曲活动、小品表演、角色扮演等。例如讲理论联系实践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组成两组进行辩论。“不下水怎会游泳”和“不会游泳怎能下水”辩论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明白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再如在讲公民文明礼仪时,单纯的讲怎么做是正确的是很难增加学生印象的。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分成两组,模拟乱扔乱弃的情境,和几个环卫工人打扫的情境。做完这一切之后,学生就会自己总结出不爱护环境卫生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和没素质的行为。至此,模拟情境的效果自然达到了。类似情境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中多一份感悟,提高了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使思想政治课堂少了些枯燥的说教,多了些有吸引力的真实。

3结束语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高中政治教学应该以生活作为主要的开发点,形成源于生活的教育方式。高中政治教学应该以生活作为导入点,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人生感悟,不然政治教学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应该依赖于生活的丰富土壤,将生活教育融合于政治教学活动中,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也为写作以及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高中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为有源头活水来",良好的教学来源于丰富的生活体验。在生活教育中"教学做合一",从生活中吸取培养学生素质的营养。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不能够脱离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将生活体验与高中政治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活泼又丰富的教学内容。

2、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为生活服务

生活化教学不仅仅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从而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学的内容与生活脱节,课堂被称之为"象牙塔",专门以脱离生活的理论以及脱离生活的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点,忽略了高中政治教学本身的目的。案例:在对《生活与消费》的教学活动中,笔者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当前的消费行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的认知,从而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认识到消费与货币之间的关系,逐步引导,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3、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死记硬背作为学习以及教学的主要方式,将脱离生活的理论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不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中,高中政治教学的方法应该有所革新,与生活化教学提出的"读活书;
活读书;
读书活"的要求相一致。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是政治教学的丰富的素材来源,通过活泼有效的生活内容,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能够形成活学活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内容。在生活教育中,陶行知先生的主张是"所学的,就是所用的";
因此在教学的活动中,将丰富的生活体验蕴含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到学习的乐趣,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读活人的书,做活人的事",这些教育方式的引入,能够促使学生丰富知识,掌握要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案例:在针对《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内容的学习中,虽然教材中已经给了许多学习的案例,但是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当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热点问题,包括“3•15打假”等问题,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直观认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4篇

所谓“生活化课堂教学”,其本质含义就是指在高中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并且依据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将政治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是说高中政治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源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政治性的教学因素,因而在生活中探索政治教学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将政治教育思想最终服务于平日的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出政治教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分析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1“.日常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什么是“日常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入一些具有生活化的事例进行教材讲解的教学方式,这些事例往往从日常生活中搜集而来,经过教师的加工运用到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活泼性,政治教学也更加灵活自由,使政治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源于生活实践的真理”。

2“.现实生活学生化”的课堂教学。

“现实生活学生化”相较于“日常生活化”不仅是基于实际生活来提出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强调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生活中比较关注的事情以及活动,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学生关注关心的事件来进行政治知识的讲解,在政治课堂中体现学生的现实生活,这种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学生课下的现实生活,也包括课内的现实生活。

3“.可能生活学生化”的课堂教学。

陶行知对“教育生活”的解释是“在生活中赋予教育意义,让教育为生活而存在,以生活向前向上为发展目标”,因而“可能生活学生化”就是指政治课堂教学是基于实际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而体现未来可能生存的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来源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但是又超越学生现实生活。

三、探析实施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1.注重知识的掌握。

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掌握重要的基本技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就要将学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知识与实际能力联系的结构网络,发展学生政治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建立政治的情感价值观。因此,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主体的生活经验引用在教学活动中,同时注重让学生掌握政治基本知识。

2.扩充教学内容。

新课程教学改革认为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的教材内容,还应该将课本加上更多的“联系性”,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政治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单一的现象,可以增加与政治知识有关的社会或者历史等资料,使高中政治教学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教学,彻底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3.改进教学方式。

改进教学方式就是将原来教学中不适应教学要求的东西去除掉,保留较好的教学方式,增加新的教学手段的过程。例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还是要保留像“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实行“生活化教学”的实质其实也就是将传统只重视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高中政治教师要结合当前实际的政治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万万不可只重“生活化课堂形式,不重质量”。

4.构建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掌握、扩充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式,还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简单来说就是高中政治教师要将教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感想,教师要把自己替学生分析举例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来做,这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四、结语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治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信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33-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加快,政治文化逐步渗透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各个方面,对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目的,坚定政治信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治文化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了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治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流政治文化与多种政治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影响、消弭、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承载着政治文化传播的功能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坏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形势,面临着整合多种政治文化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探索当今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影响,了解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认识政治文化,就要从“政治”含义入手。在中国古代,关于“政治”,《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民生”,但更多情况下“政”与“治”是分开使用的,并且各自有不同的含义。“政”一般表示为一个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一种政治的工具手段,如“法令”,还有就是表示朝廷中君主和大臣们的等等。而“治”则表示为一种稳定的、安定的社会状态,同时有管理和教化的含义,如“治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翻译英文polities时,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之词,则用“政治”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1]。关于政治的内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政治理解也不一样。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就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2]。

政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政治文化来促使形成全社会认同的共同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体系。“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3]。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4]。政治文化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的认识,政治文化要在满足社会成员政治需求的条件下,根据时代、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将统治阶级的思想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共同政治观念。因此,政治文化也是需要构建的,特别是统治集团极力宣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价值。

政治文化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将政治文化的内容内化到社会成员的心里,成为社会成员自觉的政治行为、生活行为,成为社会成员坚持的政治信仰,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传播政治文化的作用不可替代,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政治属性、追求共同的价值目的,也有很多共同的教育传播方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着许多政治文化的元素。思想政治首要的任务就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坚定的政治信仰,在我国现阶段就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从政治文化的视域来看,随着社会多样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总会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促进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认同过程。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从文化高度抢占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是决定意识形态领域胜败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选择从文化的高度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政治文化因素传播到社会中去。思想政治教育总会通过文化的形式将符合社会主流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文化内化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去,这对在人们心中形成自觉的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观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行为,并在这种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影响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受教育者得到的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6]。因而,当今政治文化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经过一个接受的过程,融入到人们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去的,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使社会朝着党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三、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政治文化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是;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使公民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形成良好的政治心态,不断提高政治修养和政治素质。“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其有很多的相同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7]。

(二)政治文化理论基础、基本内容、传播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通过政治社会化,也就是人们形成的特定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社会心理及行为习惯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态度、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这种政治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的积淀下来的,是比较稳定的一种政治价值观念”[8]。中国传统文化以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为物质基础,其核心是儒家文化,更注重德教。“为政以德”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后来将“德”上升为政治统治的方法、实施手段,实行仁政,通过道德教化和道德楷模,影响人,影响社会风气,维持社会秩序,实现天下太平。然而这种道德教化,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这一“德教”来更好地引导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形成高尚的道德,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使人们重视道德,重视精神文明,重视传统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政治文化,是现今多种政治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政治文化的主体、核心、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者中国的前进方向,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不仅是政治文化的直接理论基础,也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政治文化的直接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党的十明确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文化的思想来源,是我们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内容和重要保证。

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政治文化产生和传播的理论基础。

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所以“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坚持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从工人同厂主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阶级意识,使本阶级成员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追求的价值目标。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肩负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将“社会主义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贯穿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过程中,这就使政治文化必然会选择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将政治文化的内容传播到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去。

(三)政治文化的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政治文化具有指导和规范政治行为的功能。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政治生活的精神指导,他对人们的政治行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理论知识为内容,通过灌输的方法,传授给人民群众,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政治素质,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对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这一指导和规范政治行为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

政治文化具有政治稳定功能。政治稳定是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社会的精神指导,起着稳定政治社会的功能,“先进的政治文化是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的心理纽带”。政治的发展需要构建先进的政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政治文化为其提供先进的理论。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关性,是由它们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基本要素的同一性特征所决定的。政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我国当今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吸取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精华,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具有有科学和民主精神好开放包容的特点,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今天,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政治文化,正是有着这样深厚基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第二,政治文化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作为战略目标,这样有助于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抵御各种不良文化,不良思想的影响,引领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一)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先进的政治文化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实现。

(二)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先进的政治文化引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政治文化,最根本的就是围绕党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旗帜鲜明地强调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接受政治文化的引领。

(三)有利于建设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刻刻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武装自己,加强自身政治文化理论水平,从而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先进性。

总之,站在新世纪的前沿,我们更应该用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惠岩.政治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张耀灿,邓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6〕刘恩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7〕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

推荐访问:文化生活 政治 论文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五篇】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精选5篇) 政治文化生活相关内容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