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1篇第一框公司的经营企业(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2)地位:它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3)类型: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6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1篇
第一框 公司的经营
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它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类型: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4)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①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三种;
②其中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公司
(1)含义/基本特征: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注: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每个人都是自然人。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2)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3)成立公司的要求:
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4)公司股东的权利: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
(5)公司应当履行的义务:
①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②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
③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6)公司的组织机构
①决策机构,它是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务;
②执行机构,是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③监事机构,是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④三者间权责分明,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7)公司制的优点:
①优点有三个: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②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的意义: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公司的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不划分,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划分。
两者的其他区别详见下表: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资本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
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发起人数量
有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可以为1人。
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股东对公司
承担的责任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出资可为货币,也可为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东表决权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出资额越大,表决权越大。
一股一票原则。
公司财务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注册资本限制
最低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适用中小企业。
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适用大中型企业。
股票的发行
不能发行股票,不能上市。
可以向全社会公开募股集资,可上市。
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4)企业应根据形势,走联合兼并之路。
什么是企业的兼并、联合与破产?分别有什么意义?
(1)企业兼并
①含义: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
②意义:
A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
B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企业联合是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
(3)企业破产
①含义: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②意义:
A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进企业在破产的压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B可及时淘汰落后的产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劳动
(1)含义: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作用:是个人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就业
(1)意义: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④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①党和政府:
A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B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
C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②劳动者个人:
A应当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
B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提示:要注意以上四种就业观的区别
A自主择业观:是指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它重点强调要发挥自己主动性、不等不靠。
B竞争就业观:是指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己的就业。
它重点强调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C职业平等观:是指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须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重点强调职业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更灵活。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这些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④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
(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劳动者个人:
A自觉地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劳动者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还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D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②国家/政府:
A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
B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劳动合同制度;
C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D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用人单位:
A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
B自觉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C强化企业经营者素质,自觉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2篇
第二框 股票、债券和保险
股票
(1)股票的含义: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2)股票的性质:是股票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凭证;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3)股票的特征:
①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果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
②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
③并不是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都能上市交易,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发行股票,只有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才可以上市进行交易。
(4)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
①股息或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
②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③股票价格的计算: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5)股票投资的风险:
①公司盈利才能分配股息或红利,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是风险一;
②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股票投资者可能遭受损失,这是风险二。
(6)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7)股票作为投资的基本特征:流通性强、高收益、高风险。
债券
(1)债券的含义: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债券的性质:它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3)债券的类型:
①国债:
A含义: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B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
C国债的特点: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储蓄存款利率。
②金融债券:
A含义: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B特点: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
利率也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国债和储蓄。
③企业债券:
A含义: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B特点:企业以其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风险大;
但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4)债券作为投资的基本特征:有的债券可以上市交易,所以流通性较好;收益低于股票高于储蓄;风险低于股票高于储蓄。
(5)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其中债券还可为中央政府筹集资金。
(6)基金:①基金是间接投资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方式;
②基金的优势: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较适合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商业保险
(1)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想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特征/功能:
①规避风险,即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下降,具有保障功能;
②显示出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
(3)我国的保险机构: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
(4)保险可以分为几类?
①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
②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③分红保险:这是保险的新发展,具备保障、投资、储蓄三位一体的功能。
(5)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是什么?
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6)商业保险的收益和风险
①收益:保险金
②风险:如果没有出现合同约定的可能出现的事故或者其他情况,保险人则得不到保险金。
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的比较
提示:风险性比较: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及储蓄
收益性比较: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定期储蓄〉活期储蓄
设计理财方案时应注意的原则是什么?
(提醒:注意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的比例遵循“四三二一”原则)
(1)理性投资,综合考虑收益和风险,两者一般成正比,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2)要注意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3)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经济实力弱者可投资储蓄或国债;经济实力强者可买其他债券及股票;
(4)遵守宪法和法律,投资既要考虑个人收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可损害他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利益。
融资
(1)含义:融资就是筹集资金的行为。
(2)目的:是用筹集来的资金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大生产规模;偿还债务。
(3)途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①直接融资一般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获取商业贷款等形式融通所需资金。
②间接融资是以金融部门为中介,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存单等形式向非金融部门(如企业等)提供资金。
作为一名劳动者,我们应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做好哪些准备?
(1)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2)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创业时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
(3)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包括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3篇
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①生产全球化:如许多商品(汽车、计算机等)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②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③资本全球化: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短时间内从全球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3)载体/实现方式: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C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消极影响:
A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B这使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累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C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合作的同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5)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当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接受挑战。
跨国公司
(1)含义: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目的:实现自己公司的最大利益。
(3)作用:
①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②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③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4篇
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
配置资源
(1)人类要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必要性
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②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就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
①计划 ②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
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是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
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来调节资源配置;还有竞争。
(3)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节的优点: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③市场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4)市场配置资源的特点:
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注意: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是指价值规律;而“看得见的手”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其后果/弊端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行业和领域市场都能够调节。
(2)市场调节存在三大固有弊端:
①自发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出现很多污染环境、制假售假、盗版剽窃的行为。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形势,常常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3)单纯由市场调节的后果有:
①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规范市场秩序
(1)原因/必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公平竞争)和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各市场主体必须严格遵守。
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④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⑤规范市场秩序还需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3)拓展:如何建设诚信社会?/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①国家角度: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社会角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③个人角度: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5篇
第二框 征税和纳税
税收
(1)含义: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
(2)本质: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税收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①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②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4)税收的特征
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②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直接无常,间接有偿)
③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批准不得随意改变。(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④三者关系:
A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税法;
B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C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⑤提示: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也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基本标志。
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税收有何重要作用?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为实现国家职能提供物质保证,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3)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5)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我国税收的类型
(1)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2)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含义
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
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征税对象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个人所得
税率
采用比例税率;
根据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计算公式
=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交税金=(销售价-原材料价)*17%
=(个人所得-起征点)*相应税率
(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
作用
①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③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①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②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以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违反税法的现象
(1)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如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
(2)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如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等。
(4)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如威胁、围攻、殴打税务人员等。
(5)提示:对于这些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民应如何树立纳税人意识?
(1)公民应当增强义务意识,自觉诚信纳税,并且监督他人依法纳税;
(2)公民还应增强权利意识,即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消费者在购物时为什么应当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
(1)消费者是否向商家索要发票,关系到国家税款能否足额入库,购买商品索要发票,就间接地为国家的税收做出了贡献;(2)发票也是消费者维权的凭据。
纳税人与负税人
(1)纳税人: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判断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
(2)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判断标准: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3)提示: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因为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基本上人人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6篇
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先富只是共同致富必然经历的过程,“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3)我国为什么要把坚持社会主义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
①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国家的宏观调控
(1)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行业和领域市场都能够调节,同时它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三大固有弊端,单纯由市场调节会引发严重后果;
③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含义: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
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可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方式。
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主要是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④提示:三大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