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4年度思患而豫防之什么意思(5篇)

时间:2024-08-20 13:19: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思患而豫防之什么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徵

  3居高思危,盛满戒溢。——魏徵

  4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翟

  5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

  6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简文帝

  7治不忘乱,安不忘危。——扬雄《冀州箴》

  8满则虑嗛,平则虑脸,安则虑危。——荀况

  9图匮于丰,防俭于逸。——潘岳《藉口赋》

  10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房玄龄

  11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班固

  1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

  13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冯梦龙

  14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冯梦龙

  15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

  16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17思所以危刚安矣,思所以乱则冶矣,思所以亡刚存矣。——欧阳修《新唐书·魏征传》

  18.知足常乐是世界的常态,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真正哲学的态度应该是安于贫穷,居安思危。

  内容预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一、文学常识

  l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l“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l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孔子合称“孔孟”,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二、原文

  顺发(1)在(2)亩(3)一带,傅说(4)在(5)一带,魏娇在鱼盐,关颐武在秀才(6),孙帅奥在海,百里溪在城(7)。

  故(8)天将降大任(9)于是(10)人也,必(11)先苦(12)其心(13)志(14),劳(15)其筋骨,饿(16)其体肤(17),空乏(18)其身,行拂(19)乱(20)其所为,所以(21)动(22)心忍(23)性,曾(24)益(25)其所不能。

  常数(26)过了(27),然后(28)可以变;困在(29)心里,权衡(30)在考虑,然后做(31);用颜色表示符号(32),用声音表示头发(33),然后是隐喻(34)。如果进了(35),就不能待在家里(36)和(37)。离开(38)就打不过外国病人,国家就永远灭亡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注释

  (1)头发:被使用。(2)田里的水沟。(3)地膜:在田间。

  (4)解除:被解除。(5)板筑:筑墙时,两边用木板夹住,中间填土,用杵把墙捣实。

  筑:捣土用的杵。(6)举于士:从狱中释放出来并被任用。士:狱官。

  (7)城市:市场。(8)因此:所以。(9)任:负担,责任。

  (10)是:这样。(11)必:一定。(12)苦:使……苦恼。

  (13)心:心意。(14)志:志向。(15)劳:使……劳累。

  (16)饿:使……忍饥挨饿。(17)体肤:身体。(18)空乏:穷困缺乏。

  (19)拂:违反,阻挠。(20)乱:扰乱。(21)所以:用这些来……

  (22)动:使……惊动,使……震撼。(23)忍:使……坚忍。(24)曾:通“增”,增加。

  (25)曾毅:增加了。(26)常:经常。(27)过:过失。意思是犯错误。

  (28)然后:这样以后。(29)于:在。(30)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31)作:奋起。(32)征:征验,表现。(33)发:吐发。

  (34)比喻:理解,明白。(35)入:内,指国家。(36)法家:有法条的家臣。

  (37)傅:,助理。(38)Out:外面,指国外。

  四、译文

  舜被任命为从田耕作,被任命为从建筑墙壁,被任命为从卖鱼和盐,管奕武被救出监狱官员和任命,孙帅被任命为从一个隐蔽的地方在海边。百里茜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利用。

  所以,神要把重任放在这样的人身上,他首先要苦恼、疲倦、饥饿、贫穷和被剥夺,在工作上受到阻挠。这会启发他的心智,使他的气质持之以恒,增加他原有的才能。

  一个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思硬了,思想堵了,你才能起来;(别人的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在言语里,然后你就知道了。(一个国家),如果国内没有遵纪守法的大臣和能辅佐国王的贤人,国外没有可比的邻居和外患,国家往往会灭亡。

  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五、字词、句式

  1.字音、字形

  畎(quǎn)亩

  傅说(yuè)胶鬲(gé)孙叔敖(áo)百里奚(xī)筋(jīn)骨

  行拂(fú)乱其所为

  衡(héng)拂(bì)士

  2.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②衡于虑。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3.词类活用

  ①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穷困缺乏。

  动心忍性。动:使……惊动。

  ②名词用作形容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4.一词多义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反,阻挠)

  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辅佐)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

  发于声(表现)

  5.特殊句式:困于心:状语后置,“于心困”。

  六、理解性默写

  全文的中心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那句话,就是劳累筋骨,饿死皮囊,掏空身体。

  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文中哪些句子反映了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第一,要苦他的心,劳他的筋骨,饿他的身,饿他的皮,空他的身,做什么都行。

  课文第三段是承接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观点,其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行拂乱其所为”而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苦其心志”而言;“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动心忍性”而言。

  列举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论述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从个人推断到国家,提出判决的句子:进去了就没有法家,出去了就对外患无敌,国家就永远灭亡了。

  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七、简答题

  1.概括全文主旨。

  通过一些历史人物成长,必须经过艰苦磨难的事例,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逆境对成才的作用,进而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揭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2.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二段--举例论证,说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主要论述了人处于逆境才能奋发向上,国无忧患就会遭受灭亡的道理。

  第四段--突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的另一版本见下)

  第一段--列举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一个人成就大业都要经受肉体和精神上折磨的观点。

  第三段--谈人论国,进一步阐述观点。

  第四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4.第一段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历尽艰辛,他们成就了非凡的事业。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也就是在逆境中成才。

  5.孟子从反面论证亡国的原因,但正面意思很清楚,这就是:

  一个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得内外兼修。

  6.孟子认为一个国家长久存在的条件:内有法家学者,外有外敌外患。

  7.请写出有关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强,争取更大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1翻开历史的长卷,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无比强大的朝代掀起尘土冲我咆哮着,却又带着哀怨慢慢远去。

  遥想始皇当年,君临天下,意气风发,自比三皇五帝,以为万世千秋都在掌握;修长城,建丽陵,阿房宫雄伟至及。可惜,秦朝二世即覆,阿房火数日不熄。

  这不就是安乐的好处吗?

  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如此看来,自古英雄不都是多磨砺的吗?周文王坐牢成《周易》,孔子仕途失意作《春秋》,屈原流放时创《离骚》,左丘失明后着《国语》,韩非子囚秦写《说难》,司马迁遭宫刑完《史记》。纵观千古,有几个伟人又不是“苦命人”?

  于是,孟子又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而欧阳修所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莫不是这个道理?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受到困扰,思虑阻塞以后才能奋起;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纵观千古,哪一个朝代又不是这样?难道守住一方江山很难吗?不,不难。只是那一颗颗励精图治的心,在长年累月的纸醉金迷中,失去了当年锐利的光芒。

  相信生在海边的人知道:珍珠是蚌等一些软体动物体内发生病变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等进入贝壳而形成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珍珠只是一种奢侈一点的装饰品而已,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那是血与肉的代价啊!

  所以,孟子又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波斯商人坐船出海,之前没尝过坐船的苦,哭闹得让人心烦,大家百般安慰也无济于事。一位哲学家把他推入了大海,几经沉浮才拉他上船。从此,波斯商就非常安顿,有说有笑。原因何在?哲学家说,历经灭顶之灾的忧患,才知安乐的价值。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没去过地狱的人,永远都不认识天堂!如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富二代?把父辈辛勤闯下的一片天

  地,挥霍干净。也许,他们的父辈给他们了许多财富,但独独就忘了一件宝贝——磨砺。自古英雄多磨砺,不是吗?磨砺不也是成功必须的一块基石吗?我们才不是要做温室之绽放,而是想在蓝天中搏击!

  只听得孟子喃喃自语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2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这句话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意思相近,都是说,人要在逆境中磨练才能成才。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逆境比顺境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的。

  多难兴才,曾一度被认为规律。文章中就有很多例子,如屈原被放逐而做《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曹雪芹全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洗雪国耻,韩信遭胯下之辱而统帅百万雄兵……他们都是在逆境中搏斗而取得成功的桂冠。

  爱迪生小时侯一边卖报,一边做化学实验,因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灾,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但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印度诗人泰戈尔早年丧父,靠兄长养大,由于他勤奋好学,从而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们哪个不慎与命运搏斗的强者?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磨蚀人的心灵;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当然,具有优越的条件是好事,但不能坐等吃穿,应更加努力学习。

  困难如弹簧,你弱它就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让困难拜倒在自己脚下。做一名勇敢地驾驶生命之舟的船长,与惊涛骇浪展开搏斗,逆境是阻挡弱者的大山,是磨练

  强者的熔炉,更是砥砺锋芒的磨刀石,我们应该磨出自己的真才实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3雏鹰经过无数次被扔下悬崖的险境才拥有了展翅飞翔的雄姿;海蚌历经无数海浪的打击才蕴育了珍珠的璀璨;松柏因为无数次风雨的吹打才展现葱绿的枝叶……好的境况固然令人羡慕,但更因为这些逆境才展现了独特,才筑就了品格。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本是支柱的澳洲桉树,却成了美国工厂倒闭的祸害。因为美国的水土那么好,桉树活得太舒服了。失去了澳大利亚那些天敌的制约,它就会过度生长,最终导致其废料的命运。

  桉树的命运引人深思,但这何尝又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类的发展史上,何尝又不是渗透着这一哲理?

  商朝的纣王,提起他,人们就会想到他的暴力、骄奢、淫逸。其实,在称王前,他天资聪颖,有能力担当君主。可是他忘了称王的艰辛,称王后那一呼百应,那安逸享受的生活让他迷失了自我,让他失去了民心,一切将他的才华掩盖,代之以民怨。可悲!生活的安逸竟让他落得最终如此的败相与落魄。

  纣王是在和平中死去的典范,在历史上生于忧患的精神令人钦佩。其中,也许司马迁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的生活虽谈不上富贵安逸,但也曾安稳可乐。可是命运都是爱捉弄人的。他的仗义竟成了他苦难的开端。遭受了宫刑的他,没有被打败,却更有了专心于《史记》的动力,他排除了一切干扰,将耻辱藏于心而著就了《史记》的光辉。

  生于忧患,司马迁做到了,史铁生也做到了。他在地坛的思考,足以证明在遭受人生的苦难,命运的逆境之后,他有了更强的意志,更深邃的思想——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它是一个必会降临的节日。所以他坦然面对了一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们往往憧憬那安逸享受的生活,而许多人也同澳大利亚的桉树般在那生活中有了在美国式桉树的悲剧。苦难是人生的营养,历经暴风雨,我们才会有珍珠的璀璨,雄鹰的英姿,苍柏的挺拔,才能坦然面对一切,才有望成为国之栋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心牢记之,才有人生之绚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4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

  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对垒中受尽窝囊气,又怎会一跃而起创造出“五连冠”的奇迹呢?这些事实说明,人确实能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那么处在忧患之中,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

  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

  生。是“生”还是“亡”,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

  时代前进了,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处在忧患之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的人处在顺境之中。在强调“忧患之中”求生的同时,也应当讲讲“在安乐之中求发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那么,我们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钥匙。

  有甲、乙、丙三个工厂,甲、乙两个厂都濒于倒闭,主管部门向甲、乙厂出示了黄牌。甲厂接到黄牌,干群一心,进行企业改革,大胆任用人才,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企业管理,结果,第一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就获纯利10万元。而乙厂接到黄牌后,领导辞职,职工各自寻门路去了,终于闭门关厂了。乙厂并没有在忧患中求生。丙厂是个乡镇企业,原先固定资产只有3000元,工人8个。干了两年,其产品冲向了全省,年产值达21万,工人50人。第四年,全厂职工已有100多人了,年产值达百万元。现在,丙厂的产品已畅销亚洲了。丙厂越办越红火,并没有在顺境中却步。可见,“为”字是多么重要啊!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人,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弱”,“弱”则趋于“亡”。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还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5生死存亡之道一直以来是人们所探讨的热门话题,从古时的诸子百家,先贤们的精髓思想,到今天我们的伟大哲学理论。随

  处可见存亡之道的探讨,足可见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我们迄今为止得出的结论,这个经典的结论沿用千年,为什么这条道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呢?当然是因为有着无数的真实例子来证明了,古人们总是在教训中吸取经验,这也是前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啊。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家中的儿子明年就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附近村里的秀才们都天天饮酒作诗好不逍遥。他也想着天天在有文采的人身边饮酒作诗,是不是自己也能得到质的飞跃呢?他带着自己的决心去追寻秀才们的脚步,经常和他们一起开怀畅饮,顺便和他们一起舞文弄墨。渐渐的,自己文学造诣高了起来,回到家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大家为他的文采惊叹不已。都认为,明年的考试是势在必得,但是他却渐渐得高傲起来。和秀才们饮酒作诗时,自己三言两语驳倒众人,不屑地整日喝酒更是让他忘乎所以。终于,他甚至不去和秀才们见面了,在家里成天享受着,自己渐渐忘记了学习。终于,到了下一年科举考试了,大家认为今年的状元肯定非他莫属。他自己也是胸有成竹,但是一到了考场,他曾经的.文采,饱腹诗书的经纶都无影无踪。只剩下他呆呆地坐在考场上……当然他最后还是没能考中。

  他的固执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没人能帮得上忙。他原本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最后却落得如此境地。这与他的骄傲和对幸福的沉迷是分不开的。过度的骄傲和放纵毁了他的一生,令人悲哀。

  春秋时期,大家都知道南方有个越国,越国在与吴国的对抗中战败。国君勾践被夫差百般羞辱,勾践却从未放弃东山再起的决心。他不断地向吴国送去金银财宝,以麻木对方,使其对自己放下警惕。果然,吴国不久便把勾践放还,勾践赶紧回到国家,重整旗鼓。卧薪尝胆的决心最终感动了天地,最终一战成名,一举灭掉吴国吗,一雪前耻,好不快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120秦关终归楚;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努力。

  经历过古人们的不懈探索,我们懂得了只有在忧患中才能更加强大,一味的安乐反而是自取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6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事实也确实如此,人必定经受种种磨难才能成功。

  忧患常常磨炼性格,使其变得坚韧起来,会有一种巨大的力量隐藏着,等待爆发。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对吴国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却时刻牢记大仇,整日睡在柴草之上,在屋内挂苦胆。受尽了屈辱与磨难。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伐吴取得胜利,逼得吴王自杀而死,勾践成为一代霸主,这是亡国之辱使他发奋,催他奋起的结果。

  忧患常常磨砺心智,使其变得自强不息,使其灵魂更加高尚,使其勇敢向前,变得坚强。海伦凯勒是19世纪美国的盲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而却是她一生的痛苦造就了她的成功。她十九个月时因猩红热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对于她悲惨的命运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倍加努力,使她在忧患之中得以生存。海伦凯勒享年88年,虽87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可她却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再塑生命》等。这是命运的磨难使她努力的结果。

  只有在忧患面前昂首挺胸,勇敢面对,才能成才,反之,则只会失败。如果海伦凯勒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那何来的《假如

  给我三天光明》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勾践在吴国的强悍之下苟活于世,哪来的打败吴国的雄心壮志。

  可见,忧患促使人成功,可在忧患面前不放弃更为重要。因此,让我们乘着忧患的小船,用奋进做桨,用尽全力,驶向成功的彼岸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古人的确十分聪明,说的许多话是富有哲理的。孟子的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不仅适用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而且对于现如今这样比战国时代更加残酷百倍的社会,更显得恰到好处。“生”“死”不仅仅是实质意义上的生存或死亡,更是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堕落或者是失败。

  “忧患”不单单是威胁,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一种现状。有了对手才能更加强烈地去激发你的潜能,提升你的能力,这是没有极限,抑或是一种不断成长的姿态。反之,如若没有那样强烈的竞争意识与强劲的对手,一味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时不会走到死亡的那种地步,也会在当今社会的底层中不断挣扎,直至疲倦,最终沦为社会的垃圾。

  “安乐”或许更加容易理解。它泛指良好的环境,但更深层次的却是内心深处的不思进取。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在《老人与海》中说过:“那些打不败你的必定会使你更强大。"试想,如果一个从小出生在优越环境中的人,思想安逸,未曾体验社会底层的艰辛与不易,社会上层的冷血与残酷。那么,向长远处设想一下,如若有意外提前而至,那他又能用多长时间才能认清这个社会呢?估计不会太短。可假如他能提早适应,体验这个社会的复杂性,能有着一种对社会的敬畏心的话,结果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往远了说,“忧患”与“安乐”是个人乃至国家层面的两项重要的思想代表;可往小了说,便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了。在我们班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初一分班时,听老师说前45名才是按小升初的成绩排的。有人分班排名在班上前十名,可是一旦经过几次考试的历练,成绩竟然落到了二、三十名的地步。这便是经过了一个没有任何“忧患",几乎尽是享受“安乐”暑假的结果,从而使得这些人丧失了竞争的心理,为他们敲响了一次极其沉重的警钟。再比如班上的一位同学,在初一时名不见经传,甚至是不起眼的。可到了初二,他便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成绩几乎可以说是飞速提升。于是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他大放异彩,从原先的二十多名一下子飞跃到了班级十四名,年级第九十的成绩,这便是“忧患″的魅力。它能使你崩溃,也能使你成功;而“安乐”呢?也只是让你享受到短暂的快乐罢了。

  任何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忧患”,就无法抵达更加高远的境界。如果是正处于“安乐”中的你,那么你便可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立下高远的目标,去脚踏实地,顽强向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温水煮青蛙”这个故事,当舒适的环境麻痹了青蛙的警惕,在危险来临时,再逃离险境已来不及了。这告诉我们需时刻保持忧患的意识。

  时刻保持一颗忧患的心,不让自己身陷危机而不知。古时,齐国君主想收服楚国,齐国的谋士管子就让齐桓公花大价钱去购买楚国的鹿,楚王听闻了,喜出望外,丝毫没有警惕之心,结果,齐国花了几年,不费一兵一卒就把楚国收服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楚王在面对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时,没有忧患意

  识,当他反应过来时,已为时已晚。所以,保持一颗忧患的心。

  时刻有一种焦虑感,你可以在这种意义上不断进步。在学校,你需要有吃苦意识,才能不断激励自己,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取得进步。比如大家熟知的游泳冠军孙杨,如果没有忧患意识而沾沾自喜,不努力训练,就永远不可能一次次超越自己。中国,如果清朝时君主有忧患意识,就不会一次次衰落,最后被打得落花流水。

  时刻保持忧患的意识,不让自己在安逸的环境逐渐消亡。曾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曾有一些渔民出海打鱼,但是当他们回到陆地,鱼就已经死,卖不了好价钱,唯有一个老渔夫,打回来的鱼都是活蹦乱跳的,这让众人都不免疑惑:“为什么我们的鱼回到陆地后就死了,而你的鱼却都还活着?”老渔夫笑了笑,打开了装鱼的箱子,发现了这里面除了老渔夫打的沙丁鱼,还有几只鲇鱼。老渔夫说:“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沙丁鱼时时刻刻都在躲避天敌,自然会比较有活力。”正是因为有天敌的存在,沙丁鱼一直保持着警惕,没有在舒适安逸的空间死去。

  就像现在的兼并破产制度,这样的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在这种忧患意识下不断完善自己。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只会享受安逸,就像被温水麻痹的青蛙,就像被大饼冲昏头脑的楚王,就像100多年前被打垮的中国。

  所以,保持一颗忧虑的心,不到最后一刻不自知。你因忧虑而生,因快乐而死。那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忧患可以使担当大任的人经得住苦难的考验,可以促进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也是《孟子》中的一段话。这番话说的是:承担重任的人,之所以受尽苦难,是"天"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练他的意志和身心,借以提高他的竞争能力。做一个人,一个发奋图强,顽强拼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须要用"忧患"做为一切成就的先决条件。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做出的丰功伟绩,都缺不了"忧患"意识做为精神支柱,这也体现出忧患的重要。

  比如爱迪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他省吃俭用,省吃俭用,购买仪器和配件,创造了1300多项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凭借他的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是这种精神从何而来?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吃苦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受苦的思想。只有这样的态度,我们才能在学习和事业上取得成功!

  但又如一个退休老干部,年轻时饱经风霜,现在过上好日子后整天只想怎样养生,如何享受,最终堕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人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他心中没有忧患做支撑,结果就像那些鹿一样败下阵来,最终被社会淘汰。

  因此,我认为只有抵制不正之风,发扬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经久不衰,繁荣富强!若想做到这些,就必须有"忧患"精神来做我们的立国之本!

  那就让我们心怀忧虑,以平常心面对压力的挑战。在登上人生舞台之前,我们应该有持久的毅力和平和的心态。我们不应该登峰造极,而只应该问心无愧。做一个经得起风吹雨打的人,不必在意是得意还是失意。克服心中的压力,相信自己,以平常心挑战到底,坚持下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言警句1强弓劲弩,信臣精卒,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却不想在万千文人的惨叫声中,宫女嫔妃的歌舞声中,王公大臣的奉承声中,天下百姓的怨恨声中土崩瓦解。秦国,一个不可一世灭了六国,一个自诩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泱泱大国,在安享了十四年的所谓的太平后,成为了历史。

  当秦始皇兵强马壮的军队遍布六国时,他笑了,他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最强大的,没有人能够打败他。此时的他,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可偏偏那些该死的文人,处处说他的不是,他愤怒了,于是,焚书坑儒,焚毁了多少人的梦想,坑害了多少人的幸福,再也没有人敢评论他了,但人们心里都窝着火。

  偌大的宫殿中,秦始皇一人独坐正中,四面美女翩翩起舞,歌声经久不息,他喝着酒,看着一个个浓妆艳抹,彩裙飘动的舞女,一脸的陶醉;宫殿外,士兵们仍在往土坑中推下一个又一个反对的文人;火光仍在继续,烧红了半边天,一捆捆耗费了文人们一辈子心血的竹简顿时化为灰烬……秦始皇依旧沉醉在歌声舞姿中。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有这个必要吗?人都死了,宫殿建得再好也是徒劳,可怜的阿房宫最后还是被项羽付之一炬,惜

  哉,悲哉,整个秦始皇陵,工程浩大,数不清的兵马俑,可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可这又能怎么样?秦始皇死后,还不是成为一堆白骨,还能在地下享受吗?

  秦朝的百年基业在巅峰时期容易受到人民的反抗。秦始皇,秦朝最伟大的统治者,甚至为中国的未来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让自己辛辛苦苦继承的遗产白白浪费。这让我想起了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的,多年的战场征战让秦始皇成为了第一个有能力统治全中国的君主。在战争中,他不屈不挠,足智多谋,带领秦军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当时的秦国坚不可摧。而中国统一后呢?焚书坑儒,只为一时名声;丁无数,只为虚空生死;纵情声色,更快秦朝的覆灭。人们心中的火终于爆发了,陈胜和光武敲响了秦朝的丧钟。项羽和刘邦粉碎了秦代子孙的梦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愿所有统治者都记住这句话。

篇二:思患而豫防之什么意思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摘自《易传·象传下·既济》

  解释:君子总是想着可能发生的祸害,预先作出防范。

  完善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篇三:思患而豫防之什么意思

  

  计谋全集《六十四计》(《三十六计》补缺)第二十九计,偷梁换柱

  ●原书解语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文:联合对敌作战时,友军与我已呈水火不容之势,为防止友军临阵倒戈,使我遭受灭顶之灾,多次变更友军的阵容,暗中抽走其精锐,待其不战自乱时,乘机兼并他。如同拉着他的腰带,使他无法脱逃。

  ●原书批语

  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在。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译文:列阵有纵队、横队,前后横队居中的纵队是“天衡”,是阵的大梁,大梁居中的加强纵队为“地轴”,是顶梁柱,大将居中。阵的梁柱都用主力精锐来部署。所以,观察对方的列阵,就能知道对方精锐主力的所在位置。与友军联合对敌作战时,为防止友军临阵倒戈、脱逃,多次变更友军的阵容,暗中抽走它的精锐主力,派我方的非精锐主力去代替它的梁柱,势必造成友军的方阵坍塌,于是乘机兼并友军的部

  队。这是合并潜在的敌人再去对敌作战的上策。

  ●计谋精要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耍手段改变事物的内容,以假换真,以柔换刚,以次换优,以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语出《红楼梦》九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关键是在友军势必反戈,对我军构成灭顶之灾之际,我方果断实施偷阳换阴之计,使局势转危为安,安如泰山。

  有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友军临阵倒戈的军事谋略思想,古代兵书战策少有涉及。此处勉强从人情事理两方面来追究其思想本源。

  (一)人之常情:趋利避害。人情瞬息万变,事态诡诈百出;知人料事,须洞见先机。知彼知己,才能万无一失。《正经·穷变》上说:“未事而先为之备,未形而显为之烛,知彼知己,百不失一;穷其变,斯变穷焉耳。”意思是:事还没有发生便预先对它有所防备,形还没有显露而能明察它的发展趋势。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就能做到万无一失。完全弄清了变化,变化也就穷尽了。

  (二)事之常理:因势利导。顺应事态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督治,使其朝有利的方向发展转化。以利为本,因势利导。变害为利,转危为安。《正经·利导》上说:“固防塞堤,不如决之使流,因其势也。善因者不更化而成,不易民而理,若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则导之而已矣。导者以利为本。”意思是:加固堤防堵塞洪水,不如除掉障碍使水流通畅,这是顺应水势而治。善于因势利导的人,顺其自然而不改变,就能成功;顺应民意而不违背,就能治理。这就像大禹治水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疏导洪水使它顺势流通而已。因势利导,利是根本。

  在军事上,联合对敌作战,发现友军有倒戈之势,就要乘其不备,反复变动其阵容,借以调换、兼并其主力为我所用。因此,本计是防范潜在的敌人给我方造成灭顶之灾的必要措施,是兼并可能成为敌人的友军,以击败敌军的谋略。

  ●用计锦囊

  一、用计前后我友态势的演变及制胜机要

  此计所针对的彼此矛盾态势实质上为友方与我方的矛盾态势。在与友军联合对敌时,友军与我势均力敌,已与我方失和,形成水火不容之势,解语引《易·既济》之语:“曳其轮也。”点明我友态势呈“既济”卦之象。

  水势压倒火势,水浇火熄,有使我军陷入绝境,归于灭亡的趋势。为防止友军临阵倒戈,在友军不备的情况下,我方暗中用自己的阴柔之“柱”调换友军的阳刚精锐之“梁”,使友军由祸水变柔地,乘机兼并友军。也使我方由火卦变天卦,由被动变主动。我友态势由“既济”卦变为“泰”卦。

  我方转危为安。天地交感,万物各畅其生。阳气充实而阴气消散。兼并友军,以绝对的优势就能击败敌人。可见原书作者是用“既济”卦及其变易“泰”卦中的阴阳协变:以阴换阳,同舟共济。来诠释施行此计前后我友态势的逆转及其制胜机要的。《易·既济》上说:“以思患而豫防之。”意思是:有备于无患之时,防患于未然之际。

  二、计谋的深层含义

  1.暗中调包。通俗地说,偷梁换柱就是“调包计”。乘对方不知不觉之机,偷偷地以次换优,以假换真,以弱换强。待对方发现上当受骗时,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2.调虎离山。在敌我势均力敌的态势下,采取各种隐蔽欺骗的虚假行动,将敌主力部分或全部调走,就等于把敌阵的“梁”“柱”偷换掉,敌阵必将倒塌,我方将取得战场上的相对优势,集中兵力将敌人围歼。

  3.同舟共济。大敌当前,为防止友军将帅贪生怕死,临阵倒戈或脱逃,乘其不备,暗中调换其主力,将其兼并,形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强大势力,共渡难关。避免被敌人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避免自相残杀,两败俱伤,被敌人坐收渔利。兼并对盟友来说是痛苦的,但从共渡难关的大局来看是值得的。

  ●经典战例

  吴汉造假以讹传讹换精兵

  彭宠被蒙信以为真发命令

  王郎起兵,自立为王,因为他诈称是汉室的后人,一时河北望风披靡。吴汉逃亡到渔阳,听人说起刘秀要打回来,就说服太守彭宠,把两郡的精锐兵马会合在一起,依附刘秀,进攻邯郸。

  彭宠却愁眉不展。他的部将见王郎势大,都争着要依附王郎,彭宠也很难说动他们。他对吴汉说:

  “这件事要从长计议,你还是先请回吧。”

  吴汉告辞出来,在外面停下脚步,盘算着用什么办法来说服彭宠和他的部将。他苦思冥想,这时候,前面路上走过来一个人,看样子像是个儒生。吴汉就叫人把他叫了过来,请他吃东西,然后问他都听到了些什么。

  儒生说,刘秀经过的地方,郡县都纷纷投靠,依附刘秀。

  吴汉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他当然知道,儒生弄错了,他是把王郎当作了刘秀。但他决定将错就错,让彭宠归附刘秀。

  他留住儒生,又伪造了一封刘秀写给渔阳太守彭宠的信,信上列举了王郎的各种恶行,要彭宠带人征讨王郎,匡扶正义。写好书信,吴汉就让儒生把信带给彭太守,要他把自己所听到的讲给彭宠。当儒生正在讲他的见闻,吴汉走了进来,对

  太守说:

  “这是我们成就大事的机会,不可错过。请您早做决断!”

  彭宠想了想说:

  “就这样决定吧。就请将军带精兵南下,征讨逆贼王郎!”

  吴汉领命,率领精锐骑兵数千人,与上谷太守耿况的部将寇恂等人南下,协助刘秀,迅速攻克了蓟、涿郡(今涿州)、巨鹿郡(今平乡西南)、清河郡(今清河东南)、河间国(今献县东南)所属的各县,歼灭王郎部卒三万余人。

  附录:用计锦囊

  一、用计前后我友态势的演变及其制胜机要

  此计所针对的彼此矛盾态势实质上为友方(X)与我方(Y)的矛盾态势。在与友军联合对敌时,友军与我势均力敌,已与我方失和,形成水火不容之势,解语引《易·既济》之语:“曳其轮也。”点明我友态势呈“既济”卦之象。参见下图所示:

  既济卦“三位一体”表达:卦象标识、直观图示和符号公式

  卦象标识

  直观图示

  符号公式

  XY=(A,A)(B,B)

  =(A

  A)+(BB)------1、等同变换律:1)A=B==—;2)A

  =B

  ==--。

  2、复合关系叠加律:=+。水势压倒火势,水浇火熄,有使我军陷入绝境,归于灭亡的趋势。为防止友军临阵倒戈,在友军不备的情况下,我方暗中用自己的阴柔之“柱”()调换友军的阳刚精锐之“梁”(),使友军由祸水(A

  A)变柔地(A

  A),乘机兼并友军。也使我方由被动()变主动(),由火卦(BB)变天卦(BB)。我友态势由“既济”卦质变为“泰”卦。参见下图所示:

  泰卦的“三位一体”表达:卦象标识、直观图示和符号公式

  卦象标识

  直观图示

  符号公式

  XY=(A,A)(B,B)

  =(A--------A)+(B--

  B)1、等同变换律:1)A=B==—;2)A

  =B

  ==--。

  2、复合关系叠加律:=+。我方转危为安。天地交感,万物各畅其生。阳气充实而阴气消散。兼并友军,以绝对的优势就能击败敌人。可见原书作者是用“既济”卦及其变易“泰”卦中的阴阳协变:以阴换阳,同舟共济。来诠释施行此计前后我友态势的逆转及其制胜机要的。

  《易·既济》上说:“以思患而豫防之。”意思是:有备于无患之时,防患于未然之际。

  文章来源:

  齐甲斌著:《六十四计--谋略学的理论基础及对策》,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

篇四:思患而豫防之什么意思

  

  伶官传序译文及注释翻译

  伶官传序译文及注释翻译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告诫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

  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2.泣下沾襟

  泣:泪水

  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还矢于王,而告以成功

  成功:(古义)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

  (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重点实词

  1.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

  原:推究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组:泛指绳索

  3.抑本其成败之际

  抑:或者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所有的重点虚词

  1.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2.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用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以锦囊盛)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课文研讨

  内容和结构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入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论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

  具有普遍性。

  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

  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解题指导

  一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

  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二

  与1.给。

  2.读yú,通欤。

  3.为,给,替。

  4.和。

  5.亲附,亲近。

  归1.归附,归依。

  2.返回。

  3.归还。

  4.归聚,汇聚。

  易1.容易。

  2.轻易。

  3.替代。

  告1.祭告,祷告。

  2.告诉,告知。

  3.上报,报告。

  4.祭告,祷告。

  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5、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旨鲜明,阐述的道理比较简单,布局谋篇也不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教师的简要提示读懂课文。

  这篇课文与《六国论》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又是同时代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的语言特色,在朗读中体会课文充沛的语势和酣畅的文气。

篇五:思患而豫防之什么意思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意志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出自《周易》的既济卦。意即:君子当思谋远虑,事成之后,就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弊端,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措施。

  《周易》的既济卦,离下坎上,水在火上。水与火相济,相克。水加火相济,如烹饪则为吉,水火相克,如失火,为灾,所以要预防。既济卦就是要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而居安思危,必须意志坚强,这才是真的强大。

  一个人的强大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内在心态的体现,唯有意志的强大才称得上是整体的强大,才能在处世时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意志的强大实际上是心态的强大。能在困难面前毅然选择去克服,那么这个人即使最终克服不了困难,他也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他已经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成功了,但由于他的力量薄弱可能还无法达成自己所想的成功。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困难面前放弃去克服的信念,那么他虽然没有去争取成功,但是可以料定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连克服困难的信心都没有,怎么能成功呢?

  著名科学家拉法第曾经说过:“拼命去取得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成功!”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处世,需要的正是这种心态。

  《周易》中的“既济”和“未济”两卦阐释了这方面的道理。离为火,象征永不变色的火红之心;坎为水,象征处世时随机应变的诸多应对方法。只要将决心深藏在内,永远保持不变,就能获得“既济”的结果;倘若把决心暴露在外,便容易产生变故,从而导致“未济”的结局。

  在处世的过程中,人们看问题的立足点不同,对成功和失败的理解也不同。立足旁人与后人,那么取得的成功必然会少掉许多珍爱与个性,增加许多爱戴与荣誉。立足自身,那么取得的成功必然会少掉许多的虚伪与失落之心,增加许多骄傲与自私之心。

  《周易》告诫人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时间让人们追求成功的机会也是有限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成功者和失败者,所以成功的帝王都被历史的车轮辗得粉碎,所有失败的故事都在时时提醒着现今和未来的人们,所有的成绩都在被替代,所有的记录都在被更改,所有的仇恨都在被化解……,成功与失败近在咫尺。只要人类文明在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人都在诠释着成功,在创造着成功,因为追求成功的本身就是成功!只要你具有这样的心态,你就不会为失败感到失落,也不会为成功感到自喜。

  秦末汉初时的著名军事家韩信,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韩信是秦末淮阴人(今江苏清江西南),父母早丧,家贫如洗。虽有满腹韬略却不为人所识,求充小尚且不得,因此万分拮据。他既不会经商,又不会务农,只好终日挂剑闲游;他要活下去就得吃饭啊,无奈下只能靠乞食度日,人们都厌烦他。

  南昌有一位亭长,比较了解韩信,平时很看得起他,对他十分照顾,于是韩信便常在亭长家里吃闲饭。时间一久,亭长的妻子便不耐烦起来,蓄意设法将他赶出去。有一天,亭长的妻子早早起来烧火做饭,吃饭时也未招呼韩信。待韩信像往常一样来吃早饭时,见什么吃的也没剩下,讨了个没趣儿,便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只好无可奈何地离开亭长家,另谋生路去了。

  韩信离开亭长家后,流浪到淮阴城下,临水钓鱼。钓着鱼,就大吃一顿;钓不着鱼,只好挨饿。这样,没过多久,韩信便变得形容憔悴了。

  有一天,韩信在河边钓鱼,见一位老妪在濒水边漂洗棉絮,便上前问道:“老妈妈,您漂洗一天,能得多少工钱?”老妪答道:“只有三五十钱。”“您老人家赚钱虽少,毕竟还能吃饱。我年纪轻轻,虽然持竿钓鱼,常常还要挨饿,实在可怜!”说完,韩信一阵心酸。

  那漂母见韩信少年落魄,形容憔悴,饿得可怜,便把自己带的食物分给他吃,一连数日,天天如此,韩信大为感动。他非常感激地对漂母说:“承老妈妈如此厚待,将来我若有出头之日,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的恩情。”漂母听了,十分生气,很不高兴地说:“大丈夫不

  能自食其力,天天靠别人施舍过日子,能有什么出息。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岂是希望你报答。你既然这样说,那今后就算了吧!”说完,提起棉絮走了。

  一个有大本事的人,竟会为吃饭问题弄得这样狼狈,如果韩信不是因为意志坚强,那么秦末汉初的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了。

  又一天,韩信在街上闲逛。一个无赖少年迎面挡住韩信的去路,故意侮辱他说:“韩信,你平时腰里总挂着个宝剑,能干什么用?别看你是高高的个头,其实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弱夫。”

  围观的人都哈哈大笑,而韩信像是没有听见那无赖的话似的,继续向前走。

  那无赖见状,更加得意,当众拦住韩信说:“你如果是条汉子,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如果你没有这点勇气,贪生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说着便叉开两腿,作骑马式,立在街上。

  韩信默默地注视他好一会儿,他思想斗争很激烈:是雄起,一剑刺过去?还是妥协,与这样不值得交手的无赖避免纠缠?韩信考虑再三,他抛弃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忍气吞声地伏下身子,从那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

  在场的人哄然大笑,那无赖也显得神气十足。但韩信却像刚才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起身而去。于是,这件事成为当时淮阴家喻户晓的笑谈。

  其实,胯下受辱的经历恰恰表现了韩信的坚强意志和大智若愚的非凡气度。真正体现了唯有意志的强大才称得上是整体的强大,才能在处世时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如果韩信去与无赖少年拼死对搏,他还会是韩信吗?

  人生在世,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难堪的局面,虽然可以不顾一切地逞强好胜,以死相搏,但是,一味地逞强好胜往往不是最好的选择,好多时候,妥协、忍耐,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少年时的这些特殊经历锻炼了韩信百折不挠、虚怀若谷的性格,而这一性格成了他日后成为杰出将领的潜在条件。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

  宿县东南)起义后,在吴县(今江苏苏州)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也杀掉了会稽郡的朝廷命官,起兵反秦。

  已长大成人的韩信便投奔到项氏营中,做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项梁阵亡后,韩信归到项羽的部下。韩信曾多次向项羽出谋献策,都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他深感到在项羽军中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在项羽从咸阳返回彭城建都时,悄悄地投奔了刘邦。开始,刘邦只让他当个治粟都尉(掌管粮秣的官),也未予以重任。韩信怀才不遇,又想脱离刘邦。这时,汉相萧何发现了他。

  原来,在西行路上,韩信有幸和萧何交谈过几次,萧何发现韩信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便极力向刘邦推荐。可是,数日过去,韩信见刘邦并未重用自己,心情十分苦闷。

  一天夜里,月明星稀,韩信悄悄收拾好行装,骑马离开了汉营。萧何得知韩信出走,急出一身冷汗,忙跳上一匹快马,连夜迫出100多里,总算追上了韩信。两天以后,萧何终于劝回韩信,并再次向汉王举荐。

  萧何对刘邦说:“诸将易得,像韩信这样的将才,国土无双。如果大王要想长期在汉中称王,韩信没有什么用处;如果大王要夺取天下,就不能没有韩信啊。愿大王三思。”这次,刘邦接受了萧何的建议。

  刘邦依萧何所议,命人筑了一个高台,准备拜韩信为大将,并想马上召见韩信。萧何见刘邦将此事看得如此轻率,就劝阻道:“大王素来不注意礼节,现在拜大将就像招呼一个小孩子一样,这恰恰是韩信出走的原因。”刘邦恍然大悟,说:“依你怎么办才好?”“既然要拜韩信为大将,就必须选择吉日良辰,沐浴更衣,戒荤戒酒,先表现出诚意。然后召集文武大臣,举行隆重仪式,您亲自登台授印才好。”刘邦点头称是。

  一个平日不为人知的军中小官,如今一下子要拜为大将,军中上下惊骇不已。几位跟随汉王出生人死、身经百战的将军,现反倒居于韩信之下,个个被弄得莫名其妙,面面相觑。刘邦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当众颁令道:“凡我军将士,今后俱由大将军节制,大将军当

  善体我意,与士卒同甘共苦,除暴安良,匡扶王业。发现藐视大将军、违令不从者,准以军法从事,先斩后奏!”

  韩信受任大将军后,刘邦对他礼遇有加,众将领见汉王如此厚待韩信,也不敢妄言蔑视。

  有一天,刘邦把韩信请入帐中,让置上座,亲切地拉着韩信的手说:“丞相极力举荐将军,称赞将军的雄才大略。我想统一中原,平定天下,将军有何妙计助我?”

  韩信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刘邦:“大王要东征,夺取天下,你的对手难道不正是项羽吗?”见刘邦连连点头,韩信接着说道:“请问在勇悍仁强方面,大王能与项王相比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恐怕不如项王。”

  韩信见刘邦有自知之明,便对项羽作了入木三分的分析。他说:“项羽虽号称勇悍仁强,但徒有其名。项羽不能用人,不择善而行,其‘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表面上恭敬慈爱,谈吐也算温和,部下有了疾病,他又很同情,备加关注,但是部下立了功,他却有功不赏,有时官印都抚摸得没了棱角还下不了封赐的决心,这就是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现在称霸天下,要指挥各路诸侯,但不在关中建都,却东归建都彭城,显然是自失地利。而且,他还违背楚王原约,专以亲疏划分封地,诸侯自然生怒,并且起而效尤。试看山东诸国,已开始驱逐旧王,据国称雄,这如何致治?项王起兵以来,所过之地无不大肆杀戮,百姓敢怒不敢言。眼下人们惧怕项王威势,不敢背叛,将来各国势力逐渐强大,何人肯再服他?可见,项王虽强,却是极易变弱的。现在,大王如此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谋臣勇将,何敌不得摧?率领将士,仗义东征,何地不能克?”

  韩信见刘邦听得十分专注,又分析了刘邦争胜天下的有利条件,说:“章邯、司马欣、董翳三王虽然阻我东征之路,但他们本是秦之降将,秦地父老十分憎恨他们,怎肯诚心归附?而大王当初率军进入武关之后,秋毫无犯,并废除秦时苛政法令,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愿大王治秦。”

  韩信讲到这儿,向前探了探身子,满怀希望地说:“现在大王如

  果东入三秦,很快就能略定;三秦略定之后,便可进图天下了!”

  韩信的这一席话,只说得刘邦心悦诚服,一再说:“我真后悔没有早日起用将军!今日听了将军的指导,茅塞顿开。此后用兵全仗将军调度,指日东征!”韩信说:“将不练不勇,兵不练不精。项王虽有许多劣弱之点,但毕竟是百战的勇将,不可轻视。现须加紧操练人马,鼓舞斗志,约过月旬,方可启行。”汉王连声称好,即命韩信去布置诸将,校阅士卒。

  这次谈话,韩信初试锋芒,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利弊得失,指出了汉军必胜、楚军必败的主客观条件,并提出了东征的具体部署,使刘邦看到了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韩信在分析形势时,不是单纯从军事力量的对比着眼,而是把战争的胜负同人心的向背紧密联系起来,表现了超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表明的正是《周易》所谓“意志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意思就是说,忍得常人之不能忍,方可成为人上之人。韩信表现出能屈能伸的精神体现的是具有大忍才是强者。

  胯下之辱对一个男人来说那是奇耻大辱啊,而韩信虽然是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但是他仍然是一个士啊!谁都知道一句话:“士可杀而不可辱。”韩信为什么接受这样一个奇耻大辱呢?他还是不是个士?他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呢?

  柏杨先生有个说法很有意思,不要认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弱,这其中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心胆俱裂,胆战心惊,丢掉了灵魂,“扑通”一声跪下来,这是懦夫;还有一种是先弯一下,然后往上一蹦——因为人只有蹲下来以后才能跳得高——如果是为了将来跳得高些而蹲下来一下,这就是英雄。如果是别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算是什么?是鲁莽,就像是螃蟹。

  韩信肯定不是螃蟹。对这个问题,其实还可以用苏东坡一篇文章的观点来说明。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一篇叫做《留侯论》的文章,虽然论的是张良而不是韩信,但是这篇文章开头的这段话是可以用在韩信身上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

  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就是说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点侮辱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样:拔刀子或者掏拳头。这不能算是勇敢,这叫鲁莽、盲动,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真正的大勇敢是什么呢?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临一件什么事情,神色不变,并不惊慌失措,别人无缘无故把一个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气,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样的人,他怀着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长远的目标,他不会为眼前的这一点小是小非或小恩小怨鲁莽地盲动,所以有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韩信那个时候面临的选择是什么呢?要么杀了这个家伙,要么爬过去。

  杀了这家伙的结果是什么?你也要被杀头,将来远大的理想还能不能够实现呢?不能实现了。而一个怀有远大理想的人是能够忍受的。韩信就是一个有一个远大理想的人,所以他“孰视之”——盯着那个无赖看了很久——思想斗争很厉害,最后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牺牲了眼前的荣辱。只有意志十分坚强的大英雄,才能这样做。

  想想吧,韩信当时心里面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韩信啊韩信,心字头上一把刀,你就忍了吧!这就叫做忍辱负重。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韩信是一个英雄,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志向的英雄。这样的一个英雄,绝不会满足于那样的生活,蝇营狗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一定要有所作为!

  这也就是《周易》既济卦上说的“‘终’止则‘乱’”。吉凶往往在一起,意识和事物的发展是有联系的。先进的意识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只有正确认识事物,采取相应的处世方法,防微杜渐,才能让事物按照自己预定的方向发展。

推荐访问:思患而豫防之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