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24-08-22 18:00: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关于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真情关爱干部、关注干部身心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质、加强干部心理健康服务,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增强抗打压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干部的心理素质。为全面掌握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精准加强干部心理健康服务,XX市委组织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电话访谈、间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情况从调研情况看,干部心理健康状态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需要精准施策、跟进服务。

  (一)干部心理健康基本状况。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尤其是XX年以来,面对高质量发展与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部分干部一定程度上面临心理问题的考验。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等发布的《XX数字化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给全国民众带来了显著的心理冲击,疫情早期焦虑和抑郁症状较为突出。公务员群体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的人焦虑水平比较高、5.5%的人抑郁水平比较高、10.2%的人压力比较大。从我们开展的覆盖3000名基层干部的调研情况看,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占3%,感到压力程度“很大”的占18%。这些数据表明,干部队伍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二)干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干部有调适心态、缓解压力的实际需要,希望通过专业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据有关研究介绍,部分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应予以高度关注,加强针对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服务。我们开展的基层干部间卷调查中,愿意接受个体心理咨询的占34%,希望构建干部心理干预机制的占36%,希望通过接受专业服务纾解压力的占20%,超过半数的干部建议构建常态化服务机制。但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干部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有误区,存在“病耻感”“病忧感”,不愿意让人知晓自己的问题,寻求过外部帮助的仅占6.7%。这些情况表明,干部需要专业服务,但心理上仍有芥蒂,需要精准施策。

  (三)干部心理健康工作进展。从调研情况看,各地已经开始关注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制度办法。据有关资料显示,XX、XX等地的有关市县建阵地、建系

  统、建机制,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我市一些重点部门、基层单位也多措并举提供服务,实现了工作破题见效。

  通过调研也发现,在具体工作落实上仍有差距,8%的干部认为所在单位对干部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仅有17%的干部每年进行心理健康体检,42%的干部没有参加过心理健康讲座。以上数据表明,关爱干部心理健康工作,需要进一步打通服务与需求的壁垒,主动提供精准服务。实践做法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协调联动、务实管用的工作体系,统等谋划、整体推进,持续加强有效引导和有为服务,真正做到有形和有效并举、过程和结果并重。

  (一)“一套机构”统领,实现系统化推进。从各地工作情况看,有的地方宏观层面的机构设施比较健全,面上指导比较多,但存在“落实温差”问题,越到基层工作抓得越不紧,越容易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有的出台相关意见后,靠部门单位自身推进工作比较多,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和过程管控,很容易出现工作零散化、不精准的问题。为着力抓好各个层面的工作落实,加强宏观推进和具体指导,XX市从机构设置入手,构建“1+1+N”工作体系,保证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直机关工委、党校、卫健、工会等12个部门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同,统等做好顶层设计、宏观指导、整体推进工作。设立一个专职机构,在市级组织部门设立全省唯一的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实体规范运行,牵头做好业务指导、日常调度、督促检查工作。挂牌N个责任科室,在全市部门单位相关内设机构加挂“心理健康服务科”牌子,常态做好工作落实、活动组织、日常服务等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机构设置,XX市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服务形成了系统完整、有序衔接的工作格局。

  (二)“两类阵地”覆盖,实现多元化服务。具体服务实践中,干部的实际需求多种多样,有的倾向于接受个体辅导,有的倾向于参加团体活动,有的倾向于进行线上咨询。但从各地服务阵地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同质化、同类化现象较为普遍,不同区域的场所服务功能重叠,线上线下的服务平台不够协调,难以满足干部多样化的需求。XX市着眼丰富服务载体,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线上建设全时段“直通车”,线下打造5公里“服务圈”,真正让干部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线上“直通车”,主要是满足干部日常服务需求,便于干部在线咨询解决问题。上线“XX干部心理关爱”云平台,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方式,将心理悦读、体检测评、身心赋能等8类服务搬到网上;提供线上诊疗,7X12小时专人在线值班,干部可实名或匿名咨询。线下“服务圈”,主要是满足

  干部实地体验、身心训练。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建设多种类型实体阵地,保证干部工作或生活地5公里内至少有一处服务点。市级主要是依托工会阵地建设

  “向阳家园”,成立市干部心理关爱中心,设置心理测评、团体活动等12大功能室,配套全息互动、虚拟现实、生物反馈等技术设备,提供综合性、专业化服务。县级主要依托自然生态空间建设“放松驿站”,滨城区依托十里荷塘、惠民县依托沙窝林场、博兴县依托打渔张森林公园,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户外基地,让干部在亲近自然中放松身心。各乡镇(街道)主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建设“暖心港湾”,提供压力调适、沙盘辅导等功能。市直部门主要结合干部心理需求和机关文化特色建设“赋能平台”,市公安局建成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每逢重大安保活动或重要专项工作,跟进开展专题辅导;市信访局建成“赋能?向阳服务站”,为干部开展“一对一”心理压力疏导。专业化服务方面,主要依托健康产业资源打造“**心语”基地,建立心理健康大数据库,为干部提供心理咨询、检测和干预等个性化服务。

  (三)“四支队伍”支撑,实现精准化赋能。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较强隐蔽性,不易发现,而且表现形式各异,需要精准对症诊疗。从服务队伍建设情况看,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是最大的问题,有的服务力量不足,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有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提供专业诊疗方案。为切实提供科学稳妥有效服务,XX市根据干部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组建“向阳智库”“心灵导师”“银辉园丁”“志愿心使”4支队伍,确保干部有需要时能够“找得上人”“说得上话”。“向阳智库”,主要是提供专业服务,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驻线上平台,联系线下阵地,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提供服务;同时与心理咨询师协会合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案例诊断、评估,为干部提供心理困扰解决方案。“心灵导师”,主要是做好日常服务,由各部门单位通过专兼职等多种方式,聘请专业人员,常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做好前置预防、危机干预。“银辉园丁”,主要是做好心理疏导,积极用好退休干部群体,发挥他们熟悉单位情况、领导经验丰富、善做思想工作的优势,重点关注承担任务较重、工作压力较大的干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适时介入疏导,帮助减轻负压感。“志愿心使”,主要是强化关爱服务,在市直各部门遴选责任心强、公认度高、洞察力好的干部,组成志愿者队伍,负责志愿服务的组织、实施、执行等工作。

  (四)“四个环节”融入,实现过程化管理。关注和解决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实际工作中,各地往往重视解决个体问题,容易忽视从宏观上解决问题,这样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高效抓好干部心理

  健康服务,XX市把干部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提升了工作精准度、实效性。“选”上注重前置考察。在机关事业单位遴选、优秀年轻干部比选中,引入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考察录用、岗位分配的重要参考。XX年全市公务员公开遴选考察中,对拟录用任职人员进行了心理体检,其中一名考生预警结果为轻度,经及时反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了考生自我调适水平。“育”上注重全程提升。在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中,首先开展心理测试,并安排一堂专业课程;3天以上的班次再组织一次实地心理辅导或心灵放松,测试结果以保密方式反馈给本人,并附带心理健康服务卡,提供服务渠道和方式,形成了测试、理论、辅导、解困的全链条服务。“管”上注重跟进纾困。积极发挥“心灵导师”“银辉园丁”等的作用,注意关注身患重大疾病、遭遇重大挫折、遭受重大变故、经历重大事件等情况的干部,对心理受到创伤或情绪波动较大的,主动靠前服务,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用”上注重分析研判。在重点岗位干部提拔或调整分工时,综合分析干部的人格气质、压力耐受、胆量魄力等与岗位的匹配度,任前谈话时及时作出提醒,促使干部增强工作信心、加速岗位适应。比如,XX市某县在干部考察中引入心理测评,形成评估报告,对心理压力较大的拟提拔干部及时谈话提醒,帮助纾困减压、加油鼓劲。

  (五)“五种机制”保障,实现规范化落实。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调研中,很多干部反映,基层单位更多是按照上级要求抓好该项工作,主动谋划和推进比较少,存在时紧时松情况。为推动形成常态服务,XX市把机制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固化一系列措施办法,保证管根本、管长远。比如,建立知识科普机制,市县组织部门结合“干部大讲堂”,每年邀请高层次、实操型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建立常态服务机制,将每月5日、15日、25日,设定为各类服务阵地的“集中开放日”,有序安排干部接受心理训练;将每年5月确定为干部心理健康关爱月,举办系列活动,在全市营造浓厚氛围。建立问题发现机制,将心理状况测试纳入干部年度体检范围,同时在“云平台”设置5类44套量表供干部自测,根据测评数据,建立红色不健康、黄色亚健康、蓝色健康三色分类管理机制,逐人形成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建立谈心谈话机制,开展“干部之家?部长有约”谈心谈话,做到岗位调整必须谈、一线调研重点谈、年度考核全面谈、发现问题及时谈、干部有需即时谈,切实谈透问题、谈通思想。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对“黄色亚健康”“红色不健康”干部,主动介入、做好疏导,并跟踪关注干部表现,确有必要的,征得干部本人同意,联系专业机构诊疗。

  同时,在疫情防控、安保维稳、防汛救灾等重点时段,及时选派力量靠前服务,帮助干部缓解压力、安心工作。经验启示XX市构建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探索实践,取得较好成效,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组织主导是基础。干部队伍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回避的现象,但部分干部对心理问题存在偏见和误会,不愿甚至不敢面对,致使一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XX市建立三级服务机构,持续不断推动和落实,树立了正确导向,营造了良好氛围,各项服务也得到了干部的支持和认可。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组织主导,引导干部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重视提升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有序有效开展服务。

  (二)供需贯通是前提。只有摸准干部需求,才能更加精准地提供服务。XX市通过干部体检、线上测评等方式及时掌握干部的心理动态和需求,并实行分类管理,同时构建线上、线下服务阵地,提供多元服务,有效回应了干部诉求、解决了实际问题。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切实重视干部心理健康需求,以适当方式掌握干部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提供服务,这样才能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Ξ)专业服务是关键。心理上的问题不同于工作中的问题,只有通过专业服务,才能作出正确引导。XX市建立4支队伍,围绕干部的不同需求,各有侧重地做好工作,干部更容易接纳,也减少了工作中的阻力。实践启示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供给更加专业的服务,这样才能让干部更加放心、安心,让工作更为顺畅。

  (四)融合推进是重点。关爱干部心理健康,只有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才能取得最大成效。XX市从干部选育管用4个环节入手,跟进做好服务供给或结果运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实践启示我们,必须把关爱干部心理健康置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全局来谋划,推动干部重视心理健康、愿意解决心理问题,切实提升心理素质,进而提升各方面能力素质。

  (五)真情关爱是保障。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说到底还是“心”的问题,只有以“心”换“心”,才能事半功倍。XX市固化多种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多个维度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有效提升了服务质效。实践启示我们,必须真心关注干部、真情关爱干部,不断健全激励关怀机制,让干部时时处处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怀温暖,切实调动和激发干部全身心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篇二:关于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从研究的角度出发,探索和实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建设一个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目前社会心理问题的现状,并探讨如何建设一个有效的心理服务体系。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心理问题种类、心理服务需求、心理服务渠道、心理服务效果等方面的问卷,并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地进行了调查。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访谈,采访了相关专家、从业人员和受访者,了解他们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

  经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首先,社会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体中。青少年面临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而中老年人则面临退休压力和身体健康问

  题。其次,大部分人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意识较强,但存在着预约难、时间不合理等问题。此外,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和民间心理咨询师。

  四、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的方案。

  1.设立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建立一批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聚集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服务。

  2.加强心理服务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心理专业人才,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心理服务人员的持续培训和监管,确保其专业素质和道德操守。

  3.完善服务渠道和手段。通过建立社区心理咨询中心、校园心理辅导室等平台,提供便捷和多样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心理咨询,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服务的重要性等途径,提高公众对心理服务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5.加强政府支持和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

  五、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资源不足的问题,包括专业人才、场所和资金等。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是加强人才培养、改善场所设施,并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其次是服务质量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心理服务机构和个人专业水平较低。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是加强专业监管和评估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标准。再次是心理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和需求。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精准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六、结语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和支持。只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幸福感。希望本次调研所提出的建议和方案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篇三:关于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心理需求调研报告

  心理需求调研报告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需求是指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包括对情感、安全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追求个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及满足心理需求的途径。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200名受访者参与,调查内容包括人们对情感、安全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程度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途径等。

  三、调研结果

  1.心理需求的程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情感需求的程度非常高,认为情感的交流和支持是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安全感和自尊的需求也被广大受访者认同为重要的心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相对较低,只有少部分受访者把自我实现作为心理需求的重要方面。

  2.满足心理需求的途径

  针对如何满足心理需求的问题,受访者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答案。其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通过与家人、朋友和伴侣的交流和支

  持来满足情感需求。同时,一些受访者表示通过进行锻炼、参与兴趣爱好或者参加社交活动来增强安全感和自尊。另外,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个人目标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四、讨论与分析

  1.心理需求的重要性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情感需求在人们的心理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日益紧张、竞争激烈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另外,自尊的需求也被广大受访者普遍认同,这说明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感和尊严的关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

  2.满足心理需求的途径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人们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人际关系的建立、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个人目标的实现等。这些途径既与他人的支持和认同相关,也与个体内在的行为和努力相关。因此,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以及努力实现个人目标都可以帮助人们满足心理需求。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情感、安全感和自尊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相对较低。

  2.人们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实现个人目标来满足心理需求。

  3.满足心理需求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六、建议

  基于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对个人和社会提出以下建议:

  1.个人应该注重培养与他人的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友谊和恋爱关系,以满足情感需求。

  2.个人可以通过参与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来提升安全感和自尊。

  3.个人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努力实现个人目标,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4.社会应提供更多培养人际关系、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七、参考文献

  [1]蔡洪军,王丽丽.心理需求与家庭教育理念的关系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93-97.[2]张翠,科技责任模式对工程人员需求的调研与探讨[J].科技风,2011(11):124-125.

篇四:关于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意识到心理健康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状况以及效果如何,仍有待深入调研和分析。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年龄层、职业群体的人群进行调研,问卷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接受程度、知识需求等方面。

  四、调研结果

  1.

  调查显示,在受访者中,超过80%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但仅有40%的人表示接受过相关教育。

  2.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心理疾病预防等内容。

  3.

  关于教育形式,有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应该通过课堂教育传授,而只有少部分人倾向于线上课程或自学。

  4.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受访者在心理健康问题上的认知和处理能力明显优于未接受过教育的受访者。

  五、结论与建议

  1.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应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力度。

  2.

  教育内容应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教育效果。

  3.

  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逐步推行,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六、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我们相信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取得更大的成效。

  以上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篇五:关于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基层税务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心理健康是税务干部素质健全的重要标志,也是税收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最近,笔者通过谈心、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就当前基层税务干部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税务干部感到工作与生活上的心理压力大,不少干部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甚至还滋生出一些不良心理。

  一、基层税务干部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随着税收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基层税务干部综合能力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心理压力过大,思想包袱加重。随着机构调整改革力度的加大,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生存危机、本领危机越来越凸显出来,调查中,89.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一定压力,40%的被调查者最担心自己在工作中出错,其中有23.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的压力较大。76.5%的被调查者认为来自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突出,目前在职人员中,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加之经济发展加快,消费水平的提高,感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80%的被调查者认为税务部门不能安置内部子女,子女就业

  难的问题,是目前税务干部中最大的后顾之忧。

  2.心态老化趋重,工作热情减退。近几年,基层单位除安置少数退伍兵外,很少对外招聘新人,目前在职人员中,平均年龄达到了40岁以上,队伍趋于老化。同时,机构的改革精简,职位越来越少,晋升机会有限,相当一部分人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愿积极主动做事。工作上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比较普遍。64%的被调查者认为干部队伍缺乏进取心,不再像过去那样吃苦肯干,遇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得过且过。

  3.现实利益增强,集体观念淡化。调查中,39%的选择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相当部分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和误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在以往的税务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职务升迁看的很重,把能否在职务升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用事业上的成功来衡量自己是否成功。这次调查显示,69%的认为,职务的升迁已经不是他们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把经济利益的追求,工作是否得到肯定等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利益观显得更加直接、现实,60%的被调查者将个人福利待遇列为最关心的问题,超过8成的被调查者对收入感觉不满意,认为待遇偏低。特别感到担忧的是,集体荣誉感在部分干部中淡化。

  二、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分析

  1.税收改革频繁,工作压力增大。在目前的税务公务员队伍中,大部分是上世纪**十年代前后进税务部门的,文化知识水平本来就有限,虽经多种教育培训,但大都是函授学历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跟不上,技能水平提高不快,高学历、低技能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近几年,各项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组织收入工作形势严峻,工作标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竞争上岗、业务考试、税收执法责任追究、目标管理考核等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实施,无形之中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机体活力增强,但压力过大或长期得不到缓解,一旦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容易形成心理不适甚至心理疾病。另一方面,税收管理要求与干部个性的矛盾日趋增强。作为基层干部,代表政府和国家执行税收政策,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一言一行都要求理性和谨慎,面对纳税人责难必须忍让。同时作为国家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公共利益,必须摒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但这种忍让、无私的要求与税务干部作为自然人的本性往往会发生冲突。一旦对税务干部的理性要求与规范压抑了税务干部的个性发展和对自由的追求,就会出现苦闷、压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同样容易形成心理不健康甚至心理疾病。

  2.目标考核有待完善,自我价值难以体现。目前各级税务机关都制定了一套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但在具体实施上有些不到位。特别是每年底的评先评优,其名额基本上是按人员比例分配的,由于受名额和岗位的限制,平时工作干得好的不一定能评上先进,而部分平时工作一般的可能会评上先进,工作实绩与效果没有真正体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由于“大锅饭”的存在,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同时,自94年实行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国税部门的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干部的录用、选拔任用基本上由上一级部门来决定。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人员进得来,出不去,纵向、横向交流不够,职务晋升机会有限,这也影响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状况的好转,政府部门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国税部门增长幅度却不大,但工作要求更高更严。在经济待遇优势不再凸显的情况下,导致一部分干部思想显得消极,工作积极性减退。

  3.社会环境复杂,人际关系困扰。一方面税务干部经常与企业经营者、富商巨贾打交道,看到他们经济宽松,坐好车、穿名牌、住豪宅,而自己靠有限的工资收入,生活水平与之反差较大,相比之下,很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干部受困于工作环境中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尤其在利益分配、工作分工、职位提升等方面尤为突出,每个人为了让利益天平倾向自己,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但大家为了不让这种不良的关系流露出来,往往习惯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相互戒备,人情冷谈,干工作缩手缩脚,有想法不敢说。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如长期处在相互戒备、猜疑的工作环境中,容易感到精神压抑、心情郁闷,这也是产生不健康心理的一个原因。

  4.心理疏导途径缺失,压力不能及时释放。一直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心理问题关注的较少,比较漠视,有的甚至讳疾忌医。这是一个全社会普遍的问题,在国税部门同样存在。一方面,国税干部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学习政治、业务知识,而忽略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增强。另一方面,国税机关从上到下忽视干部心理问题,没有建立有效的防范和排遣机制,有思想疙瘩、产生矛盾、工作压力时不能及时化解,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症状,导致不健康心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实现和保持基层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各级国税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干部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基层干部心理承受能力的方式方法,多管齐下,为构建和谐国税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1.重视心理健康,加强教育引导。在调查中感到,税务

  干部产生心理不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干部心理问题的忽视。个人对心理问题不了解,领导对心理健康不重视,必然会使心理不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不健康的干部越来越多。因此,从当前来看,首要的任务是各级领导和干部要重视心理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不健康也是疾病,而且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只有正确地看待心理问题,才能正视它,想办法和措施解决它。只有大家重视它、认知它,才能自觉地在学习、教育、疏导、医疗等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调适税务干部的心理问题,帮助税务干部弄清产生思想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清除他们的不满情绪或对立心理。在此基础上,肯定成绩,赞赏优点,引导税务干部找回自信,振作精神,使税务干部端正态度,认清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和公益性,牢固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正确认识、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排除不应有的失落、自私、特权等错误心态。

  2.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健康心理。适当的、健康的业余爱好能够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文体生活,营造团结气氛,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切实把干部自我价值的实现纳入到国税事业的整体发展之中,激发干部的荣誉感、成就感和

  归宿感,用先进文化引导干部追求崇高理想,把干部的事业心、理想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目标,形成行为准则,化为精神动力,努力实现集体与个人发展目标的统一。作为税务干部个人,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不断了解自己的品质,冷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扬长避短。面对工作压力,要保持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勇对现实,挑战挫折。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和、健康的心态。当生活顺利、工作有成时不得意忘形,当生活遇到困难、工作遭受挫折时也不垂头丧气,时刻保持稳定愉快的心理情绪,避免情绪上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做到在顺境中不骄不傲,在逆境中不悲不卑。

  3.建立交流平台,开展心理疏导。在税务系统内探索建设一支以素质较高的专职政工人员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设立帮助和咨询热线或网页栏目,引导和帮助干部处理好工作、学习、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定期调查和分析干部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诊断与辅导。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邀请专门心理专家为干部开办专门课堂,帮助干部了解自己,学会自我分析的方法,引导干部广泛运用各种激发意志努力的手段如自我激励、自我督促等,掌握自我忍耐、自我安慰等自我调节手段,改造消极性格,培养良好性格。

  4.营造宽松环境,促进和谐发展。采取目标激励、支持激励、机会激励、荣誉激励等形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每个干部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工作中及时给予政策和情感上的支持,多给干部提供和创造个人成长的发展机会,对绩效突出的及时给予表彰,充分发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切实把能干、会干、肯干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锻炼,引导干部树立“无功即是过,无为就无位”的观念,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进一步实施“减负增效”工程,把干部从繁琐的形式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挖潜增效,让干部从税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利益、见到实惠。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活动,帮助干部解疑释惑,切实帮助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干部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人与事业的和谐发展。

推荐访问:关于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领导干部 调研报告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