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7篇)

时间:2022-12-16 20:40:03 来源:网友投稿

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7篇)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从保护的角度看,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7篇),供大家参考。

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7篇)

篇一: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从保护的角度看,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1972年到现在,一直在进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2年开场到现在,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第二阶段,从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开场到现在,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及其背景来看,这两个阶段的保护,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开展趋势严密联系,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及其意义(1972年———现在)

  (一)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文化背景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也是"全球化〞重新启动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开展经济,攫取资源,破坏自然,正如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到达危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另一方面,经济建立对文物的破坏,比战争更为恐惧。比方6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旺斯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据统计,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幸福〞,恣意蹂躏自然、消灭文物。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布的5个月之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8(二)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文物、古建筑群、历史遗址,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角度提出的。但凡有条件评上的,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时所说的"世遗〞,指的是这类名录。以下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布达拉宫、古民居建筑、古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这是属于建筑群;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是属于遗址、文物;店人遗址属于历史遗址。这些文化遗产,无论是雕塑、雕刻、建筑,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都.保护及其价值意义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遗址则有人类学、人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书馆〞,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开展的趋势。

  2.

  世界自然遗产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构造以及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构造价值,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满足上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可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作出的奉献。1987年,中国泰山申报世界遗产,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协会副**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发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他冲动地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的特色,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产。〞!"1987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满怀崇敬心情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这个评价具有深刻意义:其一,因为泰山,世界遗产多了一个种类;其二,不仅是对泰山的评价,更是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惊叹和崇敬;其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启迪。正如卢卡斯先生所说的:"这意味着中国奉献了一件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它将使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的委员们翻开眼界,要重新评价自然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从而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做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4.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提出来的概念,分为3种:a."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如菲律宾安第斯山上的稻米梯可修编-

  田、英国的布莱那维工业景观;b."有机进化景观〞;c."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显然,文化景观更强调的是文化事像、文化精神的蕴。我国的庐山于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严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属于自然物,但她的价值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在于文化精神。中国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庐山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国的佛教、道教、理学严密联系,成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缩影。

  (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公约"自1975年正式生效实施,到今年30来年,在全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目前有1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此公约,130多个国家830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06)。我国于1985年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07年7月,我国已有35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的评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思想、艺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其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开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其价值意义(1989年—现在)(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在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重新启动,文化歧视和文化压迫重新抬头,主要表现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一元论〞和"文明冲突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根底是文化达尔文主义,就是以机械的进化论来评价文明,得出文明优劣论,认为西方文化高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帝国主义等级制度本质的一个方面,即特殊的中心文化逐渐建立起了霸权,美国人的价值观、消费商品和生活方式在四处扩散。〞(弗里德曼,1994:195)&%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通讯网络等的开展,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于是"文化一元论〞者欢呼:"世界各地的爱国者和文化沙文主义者最恐惧的事情就要变成现实了:我们最终要成为‘一个世界、一个政府、一种文化’了。〞.z-(韦瑟福德,1993:117)(’"文明冲突论〞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来的,认为今后世界的主要冲突不在于意识形态和经济,而在于文化。西方文明正受到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的威胁和挑战。亨廷顿虽然也成认文明的竞争与共存,但他从"西方中心主义〞出发,把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对立起来。西方兴旺国家还将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提出"后现代国家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参谋罗伯特·库珀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参谋菲利浦·波比茨,他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后现代国家,如北美、欧洲国家和日本;第二类是现代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但它们还是民族国家;第三类是前现代国家,如非洲国家、阿富汗、中东国家。全球化时代,国家已经由民族国家变成市场国家,既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地区不遵循市场法则以及法律权利,因此市场国家就可以通过发动战争和军事干预的方法来确保其他地区也遵从市场法则和人权法则。波比茨的大部头历史著作"阿喀琉斯之盾:战争,和平与历史进程"刚完成不久,就发生了"九一一〞事件,出版时他加了一段话:"九一一〞证明了我的理论是多么正确,同时"九一一〞也证明在二十一世纪是多么有必要用战争和武力的方法来解决诸如恐惧主义等问题。所以,他提出,下一个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是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果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使我们联想起二00二年六月一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的"三大要素〞讲话,与波比茨完全相似,其中第二条就提出: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

  世界文化是向一元化开展,还是坚持多元化"是帝国文化的文化沙文主义,还是尊重民族、甚至族群文化"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从文化遗产入手开展工作,终于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用公正严肃的语气明确宣布:坚持"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毫无疑问,联合国以坚决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宣布"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平安是不可或缺的〞,"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开展的一项根本要求〞等。而这些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通过对"世界遗产〞、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根底的事入手,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成为翻开世界文化多元化、世界和平的钥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价值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是在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提出来的。不过,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作了各种探讨。)’(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局部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手工艺。

  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场所〞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对"文化场所〞的定义如下:"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件事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展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具体分类如下:(1)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a.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故事、歌谣、神话谚语、语言等)。

  b.传统表演艺术(如音乐、曲艺、戏曲、杂技、武术体育与竞技、游戏、舞蹈、器乐等)。

  c.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民间信仰、饮食、服饰、人生礼俗、祭典仪式、庙会、岁时季节等)。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如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数理知识、测量、营造、纪事等。农村渔业、狩猎和牧畜业、商贸等)。

  e.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工具制作、烧造、织染缝纫、髹漆等)。

  (2)文化空间(如上述的庙会、祭典仪式,是定期并在固定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态的文物、自然景观不同,也与纯研究历史、传统哲学、艺术等的精神活动不同,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并且融入生活。比方口述历史,是人的口述,是一种活动。又如南音,有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等乐器,有"指〞、"谱〞、"曲〞等音乐书籍,但南音必须经过人.z-的演奏,形成一种音乐,这种音乐叫"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方剪纸,它最终结果表达在物质上,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这种剪纸的技艺。如果没有人的活动,演奏方法失传了,音乐再无法表现出来;则,南音的琵琶等乐器也就成了静态的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保护活的"表现形式〞。

  (2)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但留下来的不是通常所谓物质的"家产〞,而是口传心授的活文化,包括容和方法,它由人代代相传下来,传承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方式有家族、师徒、族群、团体、社会传承等。如果传承一旦停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成为历史的见证,有时也就完全消失了。所以,没有传承人,也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

  (3)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特定的民族、族群或个人,或来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村落,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它是该族群、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情感意识、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它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土壤,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的交融,受海洋文化影响的闽南人、闽南文化具有与北方人不同的特征,具有守成与开放的双重性格。即使在闽南,还有惠安女和蟳埔女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种独特性离不开当地的环境。离开了当地的环境,也就失去了独特性和原生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展原生态保护,将之原状地在原地原住民及其环境中保护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4)整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温家宝总理的话深刻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物活动的结合,她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如戏曲表演,离不开剧本、道具、服装、脸谱、乐器、曲牌等;同时,演出容又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表现。其次,在表现、表演时,往往是集体的、多项的、联系的。许多民俗活动,往往由*种信仰或*个事件,而引发串联出许多文艺活动,形成一条长长的文化生态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展整体性的活态保护。

  (5)历时性非物质文化具有一定长度的历史,是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特点。她是活态的、传承的,所以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她是民族的、地域的,有时是族群、家庭的传承,所以又有相对不变的稳定性。如"格萨尔"史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至今仍被演唱,她以根本不变的形态延续下来。如莆仙戏保存了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剧目,有的剧目保存了宋元南戏的根本面貌。在语言相对不变或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对不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量追溯其历史的源头,同时也要分清不同历史阶段的东西。

  (7)共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传统的,虽然时代变了,但她还不同程度地活在不同人群的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局部,与时代共存。比方春节,是古老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但她仍然牵动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共同欢度。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历时性与共时性重叠的活动。即使是历史建筑、历史遗址,人们也可以与之"沟通〞、"对话〞,文物可以供人们收藏、欣赏,成为生活的一局部。文化的生态保护,是要保护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的文化群落,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顺应可持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几种价值。

  (1)历史价值历史一般是官方历史、知识分子历史,这些历史往往染上主观色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缺少民间历史,历史也失去半壁江山。"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神话传说等,可以对正史(文字)起拾遗补阙以及更正历史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历史。

  (2)文化价值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瓜瓞、从不连续,是由中华民族精神在支撑着,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历史上即使战火纷飞、政权交替,但中国文化始终没有断裂,只有"亡国〞,没有"亡天下〞,政权解体了,文化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延续下来。反之,文化断裂,民族也消亡。中美洲马雅文化的消失是个密码。但是,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南美,将马雅所有神官手上的所有神圣文书,全部用火烧毁,彻底摧毁马雅人的历史记忆,马雅文明真正消亡了。文化被消灭,精神也消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与生活严密结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生活是民族精神流淌的河流,民族精神是生活的导航。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就失去了凝聚力,涓涓细水就无法汇成大海。

  (3)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剪纸、雕刻等工艺品、有民间绘画等美术品、有戏曲、舞蹈等各种表演艺术,有音乐、器乐等,有说唱艺术等。这些艺术个性鲜明,是历代艺人心血的结晶,是传统艺术的宝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每种艺术都是特定民族、地域不同风情的独特表现,构成人类艺术的百花园。

  (4)科技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人们传统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具有科学或潜科学的价值。这些技术往往不见典籍记载,但存活于民间。各个民族、族群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解决人与自然、或生活中所遇到困难的不同方法、技术,表达人类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智慧,至今仍为人们所利用,方便人们的生活。非物质.z-文化遗产的科技智慧,是历代人生活经历的无数次的积累,有的尚未被充分利用,有的奥秘尚未被解开。

  (5)非主流文化价值人类对自己的历史、经历、知识有很多的记载,但是这些往往是官方、精英的,而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却缺位。每个民族、族群都有他们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有他们关于自然和宇宙实践的知识和经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人类的文明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互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缺席,也是人类文明的残缺。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其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朗说过,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科学的工作,又是一项和平、开展与人权的根底性工作。!"#如何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根底性工作〞与"世界和平〞的关系"第一,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机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底性工作〞,这可以从2001年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3批90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来理解。这些代表作的特点是民族的、地域的、少数人种的、弱势的、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根〞让其萎缩,则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很可能就消亡了。保护是为了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和平;反之,则是民族歧视、种族压迫,甚至种族灭绝,世界和平就无法实现。

  第二,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没有平等,就谈不上和平。世界和平大厦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平等的根底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持文化平等思想。可以这么说,保护了一首族群的歌,就等于成认这个族群的存在、成认了文化平等权利。从1989年"民间创作〞概念的提出,到2005年"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确实立,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1989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提出"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告:"文化多样性———

  人类的共同遗产〞,将"民间创作〞(即后来所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2年的"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提出"无形文化遗产与其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可持续开展与和平的保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持续开展〞、"和平〞联系起来;,*+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界定、各国进展"公约〞缔结;2005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确立了"文化平等〞观念:"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是成认所有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文化在,具有同等尊严,并应受到同等尊

  重。〞21第三,有效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国的保护工作,使世界各国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如果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要是对存活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日常

  -生活中传统文化———一种全新的"活文化〞的保护。目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公布了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后统一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1年有19项、2003年28项,2005年43项。总计90项分布69个国家地区。中国有昆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2005年)等四项代表作。我国目前已经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对自然、文化的选择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小见大〞,表达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追求;对文化平等、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对文化持续开展与和平道路的选择。

  (一)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开展的方向

  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根底是生态学的系统论和伦理学的平等原则的结合。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可见,文化多样性理论来自生态论。"如果语言消灭了,随之而来的是意义的消灭,这就损害了所有人要维持和平、使生活富有意义的能力??没有多元主义也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生态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根底。〞(蒙比奥特,1995)"#!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如此,文化需要多样性。就文化种类来说,不但需要历时性的种类,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的继承与开展;从共时性来说,需要各地方、各族群、各民族、各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开展的保证和源泉。如果文化一元化、文化沙漠化,则,人类就失去了智慧的源泉,人类就无法持续开展。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是文化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有力证明,因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开展的前进方向。〞$%&

  成认、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成认文化多元化。则,会不会引起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的文化马赛克现象"或者像亨廷顿所说的引起"文明的冲突〞"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隔膜已成为不可能,而且,不同文化也在进展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国际上不断提倡"多样性不仅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根底,而且是必须进展对话的现实〞,这种"对话〞已成为新的"全球伦理〞。而且国际上20化都是现代化的包袱和阻碍,对自己的文化资源,不仅不利用,甚至破坏。这两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失衡。

  世界遗产的保护,包括对自然的保护,间接表达经济开展观念。当代的开展观念出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说的:"我们必须学习祖先的智慧,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开展的未来。〞()’中国从古代以来就有一种较为低调的开展观念,所谓"天人合一〞、"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这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生存智慧。老子"道德经"警告人类不要太骄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他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z其它"三大〞更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不过是"域中〞(宇宙自然)的一个物种而已,因此,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合理开发自然。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林,材木不可胜用。〞法国著名哲学家施韦兹对"天人合一〞发出由衷的感慨,说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表达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人类20世纪的自觉,就是生态的自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开展的目标。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西方历史上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根本尺度,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根本价值观念,著名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的好:当母亲奄奄一息时,"四十种自由又有何用"〞

  抛弃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激进主义。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在稳定渐变中开展,任何文化激变,都会带来灾难,或摧毁一个政权,灭一个民族。始皇统一天下,功不可灭,但他在文化方面走得太快,焚书坑儒,结果十几年时间,政权就灭亡了。北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93年迁都,急于汉化,采用汉族文化制度观念改造北族,制止鲜卑语言、改定北人籍贯、采用汉人制度、联姻汉人大族等,几十年后迎来汉化高潮,成效颇为显著。但是他太急了,"全盘汉化〞:改变北族人的风俗习惯、甚至制止语言;无视改革中北族人的利益??终于引起"河阴〞惨剧:北皇帝公卿大臣2000余人于城外肝脑涂地!这个政权倒台了,既"亡国〞,又"亡天下〞,最后拓跋族完全融入汉族,作为一个族群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文化的持续开展,不能完全铲除自己的文化根底。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只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公布的830处"世界遗产〞和90处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不能认为这是以那些"不动〞、"无言〞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以那些处于危机、"奄奄一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抵御〞全球化。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开展的资源,人类不该遗弃她们,而要利用她们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人类现在出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重失衡的现象,走上持续开展的和平道路。

篇二: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胡敏中

  摘要:物质文化是以固态或静态形式为表现手段和传承方式的文化,而非物质文化则是以动态或活态形式为表现手段和传承方式的文化。物质文化具有规模大、传播速度快和保存时间长的特点,而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活性、生动性和场景性。非物质文化是物质文化之母,物质文化属于上层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而非物质文化属于底层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相互包含和互动的。

  关键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静态、活态

  1998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并于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公布了3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大类518项),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这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这一概念引起了媒体和学者的重视。在我国,从整体上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并且大多是从保护民间民族文学艺术的角度进行的,而缺乏对“非物质文化”的哲学研究,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几个一般性理论问题。

  一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也叫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是否依赖物质形态而言的。而我们平常经常所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从文化存在的形态和本质属性而言的,所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精神文化相对应的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它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的,如饮食、文物、古建筑;,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则是精神文化,它的本质属性是精神,如思想、知识等。有学者对同精神文化相对应的物质文化提出了质疑,认为流行的“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是不相容的,因为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而“物质文化”既包含着物质,有包含着精神文化,这就会得出文化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矛盾结论。如果把物质文化释义为“物质的文化”是不可取的,把它释义为“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则是可取的。(孙显元,第7页)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和讨论的,如果“物质文化”概念不能成立,那么就否定了文化存在的多样性,也不能很好地理解非物质文

  化。

  物质文化当然是以物质为存在载体的文化,但很大一部分精神文化也要有一定的物质为存在载体,那么,怎样才能区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呢?这要看文化形态的本质内容和属性,如果文化形态的本质内容和属性是物质的,在本质上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文化则是蕴涵在这一物质形态和物质需求之中的就是物质文化,如饮食文化应属于物质文化,因为食品是物质形态的东西,它本质上能满足人的饮食需求。但食品是人加工制作的,它包含着制作者的观念和技术,另外,人消费食品的过程会逐步形成特定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这些都是文化的东西,叫饮食文化。文物也属于物质文化,它同饮食文化这种物质文化有所不同,饮食文化是物质的餐饮消费和文化消费同时进行的,而作为物质形态的文物在历史上曾满足过古人的物质需求,而今人无意于文物的物质属性能否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在意于文物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义。文物的物质属性和物质意义在人们心目中的隐退和它的文化意义在人们心目中的突现,人们并不就此认为文物是精神文化,而仍认为文物是物质文化,因为文物的本质形态是物质的。可以这样说,物质文化是包含在物质形态和人们消费物质产品过程中的文化。

  很大一部分精神文化也要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物质形式作为存在载体,但与物质文化不同,精神文化的本质内容和属性是精神的,它本质上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人们的精神需求产生和满足的过程,其本身就是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所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不加区分地等同起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只承认精神文化的存在而否定物质文化的存在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

  与非物质文化相对应的物质文化是指以物质形式为表现手段和传承方式的文化。物质文化既表现为本质上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如文物和古建筑等,又表现为本质上是思想和精神的,但是以物质形式表现和传承的精神文化,如书本知识等。在这里,与非物质文化相对应的物质文化既包括同精神文化相对应的全部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内部的凭借物质形式表现和传承的精神文化。

  而非物质文化不是物质形态文化的否定式,而是指无需以物质形式为表现和传承的文化,具体地说,非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以口头讲述和亲身行为等动态方式表现和传承的,具有民族民间传统的各种文化形态或形式。《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具体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6月2日)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邹启山,第11页)精神文化不是物质形态文化,但不等于非物质文化,部分精神文化是通过物质媒体进行表现和传承的,只有部分精神文化才是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固态文化或静态文化,因为物质文化是外化并凝结在物质材料上,并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传播和传承的。如人类大部分知识是通过纸介质这物质形式表现和传承的,人所积累的经验和所创造的知识及文化,只有物化和固化在纸介质这物质材料上,才能得到较大规模的传播和传承,也才产生较大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学习和传承人类知识也主要是通过书本所记载的知识进行的。如果单凭身传言教这非物质文化形式,人类知识不可能演化成

  今天这样大的存在规模和更新速度。

  而非物质文化是动态文化或活态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是动态或活态地表现和传承的。任何一种文化总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表现出来,否则就不可能存在;任何一种文化总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传承,否则就会消失。非物质文化无需外化和凝结在物质材料上,也无需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承,而是通过口头讲述和亲身行为等来直接表现和传承的,有学者概括为“活态文化传承”

  (乔晓光.,第64)指的也是这个意思,从而,非物质文化是动态文化和活态文化。

  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民间口头文学就是通过口头讲述表现出来的,如藏族史诗《格萨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纳西族诗史《东巴经》能流传至今,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现年82岁的老人孙家香,可以讲300多个民间故事,孙家香所在的十五溪村是长阳都镇湾镇一个普通山村,这里几乎人人都会讲民间故事,经调查发现,会讲50个以上民间故事的村民有200多人。(夏静,石震)第[4][3]

  二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有各自的内在特质。

  物质文化是通过特定的物质材料表现、传播和传承的,由于物质材料的质地性就决定了物质文化表现的规模大、传播的速度快以及保存的时间长,这是非物质文化无法同其相比的。如,当今凭借电视和网络表现的文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令人吃惊的。又如,以纸为介质而存在的人类知识,只要纸介质保存多长时间,其知识就会保存和流传多长时间。但物质文化需要借助物质材料来表现、储存和传承,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物质材料,进行不同的编码和转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甚至破坏了文化的原生态和真实可靠性,所以,物质文化很难保持其原生态和本真性,总有失真、变形、缩小和夸大的情况。又由于物质文化是通过特定的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播的,它就间离了人类文化表现所特有的在场性和情景性,从而加进了特定物质材料的特性、编码和重组。

  非物质文化是动态和活态文化,这就表明非物质文化的鲜活性、生动性、在场性和情景性,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和传承无需中介媒体的转换和编码,而是通过亲身行为或活态方式进行的,这就保证了非物质文化的简朴易行、真实可靠、原根原本和原汁原味,如民间艺人的表演不需要特定条件,在村头寨尾、田间地头就可以进行,也不需要进行事先的排练和准备,它已熟记在民间艺人心中,艺人和观众是互动的,艺人根据观众的要求和情绪的变化而随时可以变换表演的形式和程序,而观众根据表演的进程也随时进入其角色,甚至可以参与到表演中,这是艺人和观众真正进入到情感的互动和共鸣,充分展现了非物质文化表现的活态性、在场性和情景性。因此,非物质文化又是一种原生态文化,具有原生性、真实性和互动性,这是非物质文化的特质和它的优长。但正由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和现场性,又限制了它表现的规模和传播的速度,它不像物质文化那样可以凭借一定的物质载体在大范围内播散和流传,而只能在狭小范围如特定民间和人群中表现和流传。又由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也决定了它只能靠活态形式来保存和传承,如果后人没有传承前人的非物质文化活动,这一非物质文化就会失传。所以,非物质文化又是易失和易灭的。

  从文化时间看,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就两者比较而言,非物质文化产生的时间更长,物质文化是在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非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母。这可以从逻辑和客观历史两个方面做出回答:从逻辑上说,物质文化的产生需要有特定的物质材料作前提,特别是语言文字,这些特定的物质材料产生以前,物质文化是

  不可能产生的。但非物质文化的产生就不需要这些特定的物质材料,因为它是凭经验、口述和亲身行为直接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说,只要有了人类,就有非物质文化的产生,人类和非物质文化是同时产生的;从客观历史看,物质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物,也即是说,物质文化只有在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后才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正式产生。但在这之前的漫长的人类蒙昧时期就已有人类文化即原始文化的存在,除原始的岩画和石器文化外,原始文化基本上都是以非物质文化的形式而存在的。一般说来,在特定的物质文化产生以前,早就开始了这种文化的口头等活态的表现和传承,因为在特定范围内,文化的活态表现和传承具有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它要早于物质形式的表现和传承,物质文化的表现和传承是在非物质的活态形式的表现和传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从文化空间看,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也有不同的分别。一般说来,物质文化表现的规模大而比较集中,而非物质文化表现的规模狭小而比较分散,具体地说,物质文化主要存在于都市城镇,而非物质文化主要存在于乡村民间。

  主要存在于都市的物质文化是通过特定的物质形式和媒体表现和和传承的,由于物质形式和媒体的同质性和大众性,又加之物质文化往往得到官方和政府的倡导、支持和组织,可见,物质文化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根据国家规则和国家话语进行表现、传播和传承的,从而,物质文化具有统一性、聚集性、系统性、同质性等特点,它不像非物质文化那样分散于乡村民间,而是聚集于都市城镇。当然,都市城镇各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风格,但在物质文化上却有着相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都是民族文化并存在于民间,如乡村、山寨的风俗、舞蹈、口头文学和工艺等都是非物质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主要是依靠民间的力量、根据民间规则并通过民间话语进行表现和传承的,它主要关注乡规民约和乡土人情这民间生活,而不太关注官方和政府的事情,同样,官方和政府也不直接干预属于民间生活的非物质文化。因为民间的力量毕竟是小的,缺乏正规的组织制度和规章,从而它所组织的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和传承的规模小,范围窄,程度低。但非物质文化远离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完全是民间自发地进行表现和传承的,从而,非物质文化表现出异常的多民族性和丰富多样性,很难统计,我国究竟有多少种非物质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每一民族内部又有不同的民间文化。至于全世界有多少种非物质文化那就更难统计了。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空间地域分别,就决定着它们文化地位的区别。从社会结构看,而都市是社会的上层或顶层,主要存在于都市的物质文化也处于社会文化的上层或顶层。民间是社会的基层或底层,主要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也处于社会文化中的基层或底层。由于都市和民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不同,都市对民间的影响远远大与民间对都市的影响,物质文化凭借它的传播手段,时刻进行着它的文化渗透和扩张,希冀渗透和扩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物质文化所处的社会文化地位,决定了它属于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分布于都市,而都市是最易被政府操控的,从而,物质文化往往得到统治者的倡导和支持,并渗透着统治者的意图和意志,具有浓郁的官方性和意识形态性。正由于此,物质文化的表现、传播和传承有法规和制度作保障,并由统治者通过大众媒体有组织地进行的,具有自上而下和一定的强制性。因此,物质文化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并具有统一、正统、正规和自觉的性质,其表现、传播和传承的的规模大,范围广,程度高。物质文化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在大众媒体和广大人群中普遍流行,它流行的地域广、人群多、速度快、力量大,具有大众性、商业性、日常性、时代性、时尚性和冲击性,。

  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不奢望去影响甚至改变物质文化,只期许守望民间一隅,世代

  相传着这种文化的香火,它没有文化的渗透性和扩张性。非物质文化所处的社会文化地位,决定了它属于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远离官方和上层,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有组织、有制度地进行表现和传承,而是依靠民间的力量进行表现和传承,从而,非物质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和主流性,而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民间性、经验性、自发性和地域性。非物质文化是人民心声和情感的直接表现,它更贴近人民的生活和心灵,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更符合人民的审美要求,更具有人民性和基层性。非物质文化深深植根于民间和人民的心灵深处,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是特定民族在同自然、社会和人的长期交往中所凝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和理想信念。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无论是婚丧嫁娶、岁时节日和宗教祭祀,还是饮食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文学和民间工艺等,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创造和积淀的,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有些非物质文化同人类社会一样久远,有些非物质文化是对本民族历史和英雄人物事迹的记载,有些非物质文化是人民对理想和追求的表达。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已流传了近千年,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至今已流传了数百年。非物质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纳西古乐节奏缓慢、自由、优美、粗犷有力,具有浓郁的纳西民间韵味。

  从文化的功能看,任何文化都具有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维系人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认同民族传统和历史,涵蕴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功能。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对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的层面是不完全相同的。

  物质文化所展现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是较高层面的,往往是人格的塑造、理性的追求,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精神需求除了最基本、最真实的日常实用层面外,还有对这一日常实用层面的超越的理想的层面,人生信仰和意义就属于这一层面,人总是要信仰和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这理想不仅是人生的原动力,而且是人生的精神寄托和归宿。而物质文化所展现的文化世界正好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这一高级层面,从而人在物质文化中能找到人生的路标和人生的终极意义。

  物质文化往往渗透着统治者的意图和目的,代表着国家的意志,打上特定意识形态的烙印,它总是借助大众传媒在全社会推行这种文化,以便展现社会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理想,进而达到统一人民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从而物质文化所展现的人生的理想、前途和命运同社会的理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达到了人和社会的统一。

  非物质文化所展现人的内心世界是最真实、最基本的层面,是同人的日常生产、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密不可分的。民间文化活动是朴质、简易明了和直率的,没有深奥的涵义,也没有曲折的情节,正由于此,文化不高的村民能自我表演和自我参与。民间文化的这一特性正是村民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村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贫乏,相反,村民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他们有信仰,有追求,有爱有恨,有对人间世事的看法。村民质朴的内心世界不是对遥远世界的向往,而是关涉五谷丰登和人年福寿。他们朴实的内心世界无需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也无需向世人倾诉,而通过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民间文化活动就足以表现出来。

  三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两翼,是人类文化的共同传统和活水源头,人类传统文化既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传承下来,也通过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延续至今;人们既有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有对非物质文化的需求,如果说,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大厦的上层,能满足人们显性的,能书写和言说的文化需求,那么非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大厦的底层,能满足人们无形的,难以言表的文化需求,如果只有非物质文化而没有物质文化,人类文化则

  失去其构架性和方向性,如果只有物质文化而没有非物质文化,人类文化则失去其丰富性和多样性。所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

  事实上,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分是从本质上而言的,纯粹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物质文化中有非物质文化的因素,非物质文化中也有物质文化的成分。如,书本知识是典型的物质文化,但书本知识离不开人的记忆、口头传播,而这些又属于非物质文化的因素。再如,画的载体是物质的东西,从而属于物质文化,但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指画的创意、技巧和方法,这些则属于非物质文化的内容。物质文化包含有非物质文化的内容,但它们本质上属于物质文化,因为,物质文化中的活态性和动态性同物质文化不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即是说如果物质文化中没有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东西,物质文化照样是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如果没有物质形式的表现、传播和传承,物质文化就不成其为物质文化,因为,物质文化同表现、传播和传承它的物质形式是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传播和表现这种文化的物质材料的消失也就是这种文化的消失,古建筑群的破坏和消失也就是它所代表的文化的破坏和消失,古籍孤本的失传也就是它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的失传。

  表演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主要在于这一艺术形式是通过行为表演进行的,但它的道具、剧本和台词就属于物质文化的因素。民间工艺总要表现为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的工艺品,但表演艺术和民间工艺的本质不在于它们的道具和物质材料上,而在于舞蹈表演本身和工艺的制作过程,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表演艺术和民间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同它们所依赖的物质材料不像物质文化同它所依赖的物质材料那样有着本质的联系,而是一种非本质的和即时的联系,这就是说,物质材料本身不能表征非物质文化的本质和过程,物质材料的消亡并不意味着非物质文化的消失,道具的好坏并不能说明表演的演技和水平,制作工艺品的材料的不复存在并不意味着工艺的消失。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还是互动的,物质文化是静态文化或固态文化,但要使物质文化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真正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接受,就不能只停留在它的静态和固态层面,必要时使它活态化和动态化,这样更容易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也更能深入广大民

  众的内心世界。由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和动态性,有些非物质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要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培养一代代新人,继承这些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物质化的尽量的物质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只是权宜之计,即是为了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暂时把它们物质化,这些非物质文化表现和传承时仍要恢复它们的活态本质,而不是真正把它们转变为物质文化,否则就会取消非物质文化。

  参考文献:

  孙显元,2006年:《“物质文化”概念辨析

  》,载《人文杂志》第3期。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6月2日。

  邹启山,2004年:《文化延续之命运——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载《中外文化交流》第7期。

  乔晓光,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学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载《美术研究》第1期。

  夏静、石震,2004年:《长阳民间故事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载《光明日报》8月11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邮编:100875)

  联系方式:58807848(O);62209244(H)

  E-mail:***********.cn

  OnThetangibleCultureandIntangibleCultureHUMin-zhongKeywords:

  tangibleculture;intangibleculture;stationary,livingAbstract:Thetangiblecultureistheculturewhichstationaryfashionofdisplayandtradition,Theintangiblecultureistheculturewhichlivingfashionofdisplayandtradition.Thetangibleculturecomefromintangible.Thetangiblecultureistopculture、popularcultureandmainstreamculture.Theintangiblecultureisbottomculture、nationalcultureandfolkculture.ThetangiblecultureandTheintangibleculturearecontainandpromotemutually.

  (JournalDepartmentof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篇三: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从保护的角度看,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

  1972年到现在,一直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72年开始到现在,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第二阶段,从

  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开始到现在,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及其背景来看,这两个阶段的保护,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及其意义(1972年———现在)

  (一)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文化背景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也是“全球化”重新启动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发展经济,攫取资源,破坏自然,正如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

  ?”*)。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对文物的破坏,比战争更为恐怖。比如

  6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旺斯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据统计,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幸福”,恣意蹂躏自然、毁灭文物。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布的5个月之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二)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

  产

  ”和“自

  然

  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文物、古建筑群、历史遗址,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福

  建

  FUJIANARTS2007/4艺术

  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角度提出的。凡是有条件评上的,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时所说的“世遗”,指的是这类名录。以下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

  世界文化遗产

  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拉萨布达拉宫、安徽古民居建筑、苏州古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这是属于建筑群;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是属于遗址、文物;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属于历史遗址。这些文化遗产,无论是雕塑、雕刻、建筑,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遗址则有人类学、人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书馆”,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2.

  世界自然遗产

  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结构价值,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满足上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可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作出的贡献。1987年,中国泰山申报世界遗产,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协会副**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发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

  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他激动地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

  在一起了,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的特色,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内,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产。”!"1987年

  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满怀崇敬心情评价: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这个评价具有深刻意义:其一,因为泰山,世界遗产多了一个种类;其二,不仅是对泰山的评价,更是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惊叹和崇敬;其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启迪。正如卢卡斯先生所说的:“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件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它将使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的委员们打开眼界,要重新评价自然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从而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做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4.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提出来的概念,分为

  3种:a.“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如菲律宾安第斯山上的稻米梯田、英国的布莱那维工业景观;b.“有机进化景观”;c.“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显然,文化景观更强调的是文化事像、文化精神的内蕴。我国的庐山于

  1996年

  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属于自然物,但她的价值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在于文化精神。中国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庐山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国的佛教、道教、理学紧密联系,成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缩影。(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公约》自

  1975年正式生效实施,到今年

  30来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

  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目前有

  18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此公约,130多个国家

  830处遗产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至

  2006)。我国于

  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

  2007年

  7月,我国已有

  35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的评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宗教、思想、艺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其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其价值意义(1989年—现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在

  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重新启动,文化歧视和文化压迫重新抬头,主要表现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一元论”和“文明冲突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基础是文化达尔文主义,就是以机械的进化论来评价文明,得出文明优劣论,认为西方文化高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帝国主义等级制度本质的一个方面,即特殊的中心文化逐渐建立起了霸权,美国人的价值观、消费商品和生活方式在四处扩散。”(弗里德曼,1994:195)&%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通讯网络等的发展,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于是“文化一元论”者欢呼:“世界各地的爱国者和文化沙文主义者最恐怖的事情就要变成现实了:我们最终要成为‘一个世界、一个政府、一种文化’了。”(韦瑟福德,1993:117)(’“文明冲突论”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来的,认为今后世界的主要冲突不在于意识形态和经济,而在于文化。西方文明正受到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的威胁和挑战。亨廷顿虽然也承认文明的竞争与共存,但他从“西方中心主义”出发,把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对立起来。西方发达国家还将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提出

  “后现代国家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顾问罗伯特·库珀和美国前

  总统克林顿的顾问菲利浦·波比茨,他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后现代国家,如北美、欧洲国家和日本;第二类是现代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但它们还是民族国家;第三类是前现代国家,如非洲国家、阿富汗、中东国家。全球化时代,国家已经由民族国家变成市场国家,既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地区不遵循市场法则以及法律权利,因此市场国家就可以通过发动战争和军事干涉的办法来确保其他地区也遵从市场法则和人权法则。波比茨的大部头历史著作《阿喀琉斯之盾:战争,和平与历史进程》刚完成不久,就发生了“九一一”事件,出版时他加了一段话:“九一一”证明了我的理论是多么正确,同时“九一一”也证明在二十一世纪是多么有必要用战争和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诸如恐怖主义等问题。所以,他提出,下一个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是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果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使我们联想起二

  00二年六月一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的“三大要素”讲话,与波比茨完全相似,其中第二条就提出: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

  世界文化是向一元化发展,还是坚持多元化?是帝国文化的文化沙文主义,还是尊重民族、甚至族群文化?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从文化遗产入手开展工作,终于在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3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用公正严肃的语气明确宣布:坚持“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毫无疑问,联合国以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宣布

  “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等。而这些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通过对“世界遗产”、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基础的事入手,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成为打开世界文化多元化、世界和平的钥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价值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是在

  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提出来的。不过,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作了各种探讨。)’(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表演艺术;

  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手工艺。

  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场所”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年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对“文化场所”的定义如下:

  “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件事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具体分类如下:

  (1)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a.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故事、歌谣、神话谚语、语言等)。

  b.传统表演艺术(如音乐、曲艺、戏曲、杂技、武术体育与竞技、游戏、舞蹈、器乐等)。

  c.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民间信仰、饮食、服饰、人生礼俗、祭典仪式、庙会、岁时节令等)。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如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数理知识、测量、营造、纪事等。农村渔业、狩猎和牧畜业、商贸等)。

  e.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工具制作、烧造、织染缝纫、髹漆等)。

  (2)文化空间(如上述的庙会、祭典仪式,是定期并在固定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态的文物、自然景观不同,也与纯研究历史、传统哲学、艺术等的精神活动不同,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并且融入生活。比如口述历史,是人的口述,是一种活动。又如南音,有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等乐器,有“指”、“谱”、“曲”等音乐书籍,但南音必须经过人的演奏,形成一种音乐,这种音乐叫

  “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剪纸,它最终结果体现在物质上,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这种剪纸的技艺。如果没有人的活动,演奏方法失传了,音乐再无法表现出来;那么,南音的琵琶等乐器也就成了静态的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保护活的“表现形式”。

  (2)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但留下来的不是通常所谓物质的“家产”,而是口传心授的活文化,包括内容和方法,它由人代代相传下来,传承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方式有家族、师徒、族群、团体、社会传承等。如果传承一旦停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成为历史的见证,有时也就完全消失了。所以,没有传承人,也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

  (3)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特定的民族、族群或个人,或来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村落,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它是该族群、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情感意识、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它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土壤,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的交融,受海洋文化影响的闽南人、闽南文化具有与北方人不同的特征,具有守成与开放的双重性格。即使在闽南,还有惠安女和蟳埔女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种独特性离不开当地的环境。离开了当地的环境,也就失去了独特性和原生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原生态保护,将之原状地在原地原住民及其环境中保护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4)整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温家宝总理的话深刻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物活动的结合,她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如戏曲表演,离不开剧本、道具、服装、脸谱、乐器、曲牌等;同时,演出内容又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表现。其次,在表现、表演时,往往是集体的、多项的、联系的。许多民俗活动,往往由某种信仰或某个事件,而引发串联出许多文艺活动,形成一条长长的文化生态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保护。

  (5)历时性

  非物质文化具有一定长度的历史,是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特点。她是活态的、传承的,所以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她是民族的、地域的,有时是族群、家庭的传承,所以又有相对不变的稳定性。如《格萨尔》史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至今仍被演唱,她以基本不变的形态延续下来。如莆仙戏保留了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剧目,有的剧目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基本面貌。在语言相对不变或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对不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量追溯其历史的源头,同时也要分清不同历史阶段的东西。

  (7)共时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传统的,虽然时代变了,但她还不同程度地活在不同人群的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时代共存。比如春节,是古老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但她仍然牵动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共同欢度。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历时性与共时性重叠的活动。即使是历史建筑、历史遗址,人们也可以与之“沟通”、“对话”,文物可以供人们收藏、欣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生态保护,是要保护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的文化群落,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几种价值。

  (1)历史价值

  历史一般是官方历史、知识分子历史,这些历史往往染上主观色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缺少

  民间历史,历史也失去半壁江山。“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神话传说等,可以对正史

  (文字)起拾遗补阙以及更正历史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历史。

  (2)文化价值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瓜瓞、从不间断,是由中华民族精神在支撑着,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历史上即使战火纷飞、政权交替,但中国文化始终没有断裂,只有

  “亡国”,没有“亡天下”,政权解体了,文化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延续下来。反之,文化断裂,民族也消亡。中美洲马雅文化的消失是个密码。但是,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南美,将马雅所有神官手上的所有神圣文书,全部用火烧毁,彻底摧毁马雅人的历史记忆,马雅文明真正消亡了。文化被毁灭,精神也消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与生活紧密结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生活是民族精神流淌的河流,民族精神是生活的导航。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就失去了凝聚力,涓涓细水就无法汇成大海。

  (3)审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剪纸、雕刻等工艺品、有民间绘画等美术品、有戏曲、舞蹈等各种表演艺术,有音乐、器乐等,有说唱艺术等。这些艺术个性鲜明,是历代艺人心血的结晶,是传统艺术的宝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每种艺术都是特定民族、地域不同风情的独特表现,构成人类艺术的百花园。

  (4)科技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人们传统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具有科学或潜科学的价值。这些技术往往不见典籍记载,但存活于民间。各个民族、族群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解决人与自然、或生活中所遇到困难的不同方法、技术,体现人类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智慧,至今仍为人们所利用,方便人们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智慧,是历代人生活经验的无数次的积累,有的尚未被充分利用,有的奥秘尚未被解开。

  (5)非主流文化价值

  人类对自己的历史、经验、知识有很多的记载,但是这些往往是官方、精英的,而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却缺位。每个民族、族群都有他们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有他们关于自然和宇宙实践的知识和经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明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互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缺席,也是人类文明的残缺。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其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朗说过,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科学的工作,又是一项和平、发展与人权的基础性工作。!"#如何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第一,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机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性工作”,这可以从

  2001年到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3批

  90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来理解。这些代表作的特点是民族的、地域的、少数人种的、弱势的、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

  “根”让其萎缩,那么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很可能就消亡了。保护是为了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和平;反之,则是民族歧视、种族压迫,甚至种族灭绝,世界和平就无法实现。

  第二,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没有平等,就谈不上和平。世界和平大厦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持文化平等思想。可以这么说,保护了一首族群的歌,就等于承认这个族群的存在、承认了文化平等权利。从

  1989年“民间创作”概念的提出,到

  2005年

  “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的确立,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1989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提出“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告:“文化多样性———

  人类的共同遗产”,将“民间创作”(即后来所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2年的《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提出“无形文化遗产与其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保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持续发展”、“和平”联系起来;,*+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界定、各国进行“公约”缔结;2005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确立了“文化平等”观念:“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是承认所有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文化在内,具有同等尊严,并应受到同等尊

  重。”21第三,有效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国的保护工作,使世界各国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如果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那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要是对存活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日常

  生活中传统文化———一种全新的“活文化”的保护。目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公布了三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后统一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1年有

  19项、2003年

  28项,2005年

  43项。总计

  90项分布

  69个国家地区。中国有昆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

  (2005年)等四项代表作。我国目前已经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18项。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对自然、文化的选择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小见大”,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追求;对文化平等、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对文化持续发展与和平道路的选择。

  (一)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的系统论和伦理学的平等原则的结合。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

  “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可见,文化多样性理论来自生态论。“如果语言消灭了,随之而来的是意义的消灭,这就损害了所有人要维持和平、使生活富有意义的能力?

  ?

  没有多元主义也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生态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基础。”(蒙比奥特,1995)"#!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如此,文化需要多样性。就文化种类来说,不但需要历时性的种类,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共时性来说,需要各地方、各族群、各民族、各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源泉。如果文化一元化、文化沙漠化,那么,人类就失去了智慧的源泉,人类就无法持续发展。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是文化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有力证明,因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

  承认、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承认文化多元化。那么,会不会引起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的文化马赛克现象?或者像亨廷顿所说的引起“文明的冲突”?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隔阂已成为不可能,而且,不同文化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国际上不断提倡“多样性不仅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基础,而且是必须进行对话的现实”,这种“对话”已成为新的“全球伦理”。而且国际上

  20化都是现代化的包袱和阻碍,对自己的文化资源,不仅不利用,甚至破坏。这两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失衡。

  世界遗产的保护,包括对自然的保护,间接体现经济发展观念。当代的发展观念出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

  “向前看”,也要“向后看”。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说的:“我们必须学习祖先的智慧,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从古代以来就有一种较为低调的发展观念,所谓“天人合一”、“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这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生存智慧。老子《道德经》警告人类不要太骄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他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它“三大”更高,提出“人法地,地

  法

  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只不过是“域中”(宇宙自然)的一个物种而已,因此,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合理开发自然。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林,材木不可胜用。”法国著名哲学家施韦兹对“天人合一”发出由衷的感叹,说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人类

  20世纪的自觉,就是生态的自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西方历史上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根本尺度,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著名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的好:当大地母亲奄奄一息时,“四十种自由又有何用?”

  抛弃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激进主义。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在稳定渐变中发展,任何文化激变,都会带来灾难,或摧毁一个政权,灭一个民族。秦始皇统一天下,功不可灭,但他在文化方面走得太快,焚书坑儒,结果十几年时间,政权就灭亡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

  493年迁都洛阳,急于汉化,采用汉族文化制度观念改造北族,禁止鲜卑语言、改定北人籍贯、采用汉人制度、联姻汉人大族等,几十年后迎来汉化高潮,成效颇为显著。但是他太急了,“全盘汉化”:改变北族人的风俗习惯、甚至禁止语言;无视改革中北族人的利益?

  ?

  终于引起“河阴”惨剧:北魏皇帝公卿大臣

  2000余人于洛阳城外肝脑涂地!这个政权垮台了,既“亡国”,又“亡天下”,最后拓跋族完全融

  入汉族,作为一个族群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完全铲除自己的文化基础。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只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公布的830处“世界遗产”和

  90处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不能认为这是以那些“不动”、“无言”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以那些处于危机、“奄奄一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抵御”全球化。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人类不该遗弃她们,而要利用她们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人类现在出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重失衡的现象,走上持续发展的和平道路。

篇四: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价值意义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从保护的角度看,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从

  1972年到现在,一直在进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72年开场到现在,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第二阶段,从

  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开场到现在,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与其背景来看,这两个阶段的保护,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开展趋势严密联系,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与其意义(1972年———现在)

  (一)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文化背景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也是“全球化〞重新启动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开展经济,攫取资源,破坏自然,正如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与生物中污染到达危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

  ?

  〞*)。另一方面,经济建立对文物的破坏,比战争更为恐惧。比方

  60年代,埃与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旺斯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据统计,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幸福〞,恣意蹂躏自然、消灭文物。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布的5个月之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8(二)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

  产

  〞和“自

  然

  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文物、古建筑群、历史遗址,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角度提出的。但凡有条件评上的,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时所说的“世遗〞,指的是这类名录。以下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

  世界文化遗产

  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布达拉宫、古民居建筑、古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这是属于建筑群;始皇陵与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是属于遗址、文物;店人遗址属于历史遗址。这些文化遗产,无论是雕塑、雕刻、建筑,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遗址那么有人类学、人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书馆〞,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开展的趋势。

  2.

  世界自然遗产

  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与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结构价值,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满足上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可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作出的奉献。1987年,中国泰山申报世界遗产,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协会副**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发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

  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他冲动地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

  “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的特色,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产。〞!"1987年

  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满怀崇敬心情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这个评价具有深刻意义:其一,因为泰山,世界遗产多了一个种类;其二,不仅是对泰山的评价,更是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惊叹和崇敬;其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启迪。正如卢卡斯先生所说的:“这意味着中国奉献了一件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它将使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的委员们翻开眼界,要重新评价自然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从而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做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4.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提出来的概念,分为

  3种:a.“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如菲律宾安第斯山上的稻

  米梯田、英国的布莱那维工业景观;b.“有机进化景观〞;c.“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显然,文化景观更强调的是文化事像、文化精神的蕴。我国的庐山于

  1996年

  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严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属于自然物,但她的价值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在于文化精神。中国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庐山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国的佛教、道教、理学严密联系,成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缩影。(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公约》自

  1975年正式生效实施,到今年

  30来年,在全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目前有

  1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此公约,130多个国家

  830处遗产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至

  2006)。我国于

  1985年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

  2007年

  7月,我国已有

  35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的评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思想、艺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其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开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与其价值意义(1989年—现在)(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在

  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重新启动,文化歧视和文化压迫重新抬头,主要表现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一元论〞和“文明冲突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根底是文化达尔文主义,就是以机械的进化论来评价文明,得出文明优劣论,认为西方文化高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帝国主义等级制度本质的一个方面,即特殊的中心文化逐渐建立起了霸权,美国人的价值观、消费商品和生活方式在四处扩散。〞

  (弗里德曼,1994:195)&%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通讯网络等的开展,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于是“文化一元论〞者欢呼:“世界各地的爱国者和文化沙文主义者最恐惧的事情就要变成现实了:我们最终要成为‘一个世界、一个政府、一种文化’了。〞(韦瑟福德,1993:117)(’“文明冲突论〞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来的,认为今后世界的主要冲突不在于意识形态和经济,而在于文化。西方文明正受到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的威胁和挑战。亨廷顿虽然也成认文明的竞争与共存,但他从“西方中心主义〞出发,把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对立起来。西方兴旺国家还将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提出

  “后现代国家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参谋罗伯特·库珀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参谋菲利浦·波比茨,他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后现代国家,如北美、欧洲国家和日本;第二类是现代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但它们还是民族国家;第三类是前现代国家,如非洲国家、阿富汗、中东国家。全球化时代,国家已经由民族国家变成市场国家,既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地区不遵循市场法那么以与法律权利,因此市场国家就可以通过发动战争和军事干预的方法来确保其他地区也遵从市场法那么和人权法那么。波比茨的大部头历史著作《阿喀琉斯之盾:战争,和平与历史进程》刚完成不久,就发生了“九一一〞事件,出版时他加了一段话:“九一一〞证明了我的理论是多么正确,同时“九一一〞也证明在二十一世纪是多么有必要用战争和武力的方法来解决诸如恐惧主义等问题。所以,他提出,下一个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是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果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使我们联想起二

  00二年六月一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的“三大要素〞讲话,与波比茨完全相似,其中第二条就提出: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

  世界文化是向一元化开展,还是坚持多元化?是帝国文化的文化沙文主义,还是尊重民族、甚至族群文化?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从文化遗产入手开展工作,终于在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3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用公正严肃的语气明确宣布:坚持“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那么〞。毫无疑问,联合国以坚决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宣布

  “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平安是不可或缺的〞,“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与其后代的可持续开展的一项根本要求〞

  等。而这些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通过对“世界遗产〞、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根底的事入手,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成为翻开世界文化多元化、世界和平的钥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价值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是在

  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提出来的。不过,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作了各种探讨。)’(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定义如下:9/5“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局部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与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手工艺。

  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场所〞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年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对“文化场所〞的定义如下:“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件事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展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具体分类如下:(1)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a.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故事、歌谣、神话谚语、语言等)。

  b.传统表演艺术(如音乐、曲艺、戏曲、杂技、武术体育与竞技、游戏、舞蹈、器乐等)。

  c.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民间信仰、饮食、服饰、人生礼俗、祭典仪式、庙会、岁时季节等)。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如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数理知识、测量、营造、纪事等。农村渔业、狩猎和牧畜业、商贸等)。

  e.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工具制作、烧造、织染缝纫、髹漆等)。

  (2)文化空间(如上述的庙会、祭典仪式,是定期并在固定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态的文物、自然景观不同,也与纯研究历史、传统哲学、艺术等的精神活动不同,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并且融入生活。比方口述历史,是人的口述,是一种活动。又如南音,有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等乐器,有“指〞、“谱〞、“曲〞等音乐书籍,但南音必须经过人的演奏,形成一种音乐,这种音乐叫

  “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方剪纸,它最终结果表达在物质上,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这种剪纸的技艺。如果没有人的活动,演奏方法失传了,音乐再无法表现出来;那么,南音的琵琶等乐器也就成了静态的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保护活的“表现形式〞。

  (2)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但留下来的不是通常所谓物质的“家产〞,而是口传心授的活文化,包括容和方法,它由人代代相传下来,传承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方式有家族、师徒、族群、团体、社会传承等。如果传承一旦停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成为历史的见证,有时也就完全消失了。所以,没有传承人,也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

  (3)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特定的民族、族群或个人,或来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村落,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它是该族群、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情感意识、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它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土壤,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的交融,受海洋文化影响的闽南人、闽南文化具有与北方人不同的特征,具有守成与开放的双重性格。即使在闽南,还有惠安女和蟳埔女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种独特性离不开当地的环境。离开了当地的环境,也就失去了独特性和原生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展原生态保护,将之原状地在原地原住民与其环境中保护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4)整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温家宝总理的话深刻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物活动的结合,她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如戏曲表演,离不开剧本、道具、服装、脸谱、乐器、曲牌等;同时,演出容又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表现。其次,在表现、表演时,往往是集体的、多项的、联系的。许多民俗活动,往往由某种信仰或某个事件,而引发串联出许多文艺活动,形成一条长长的文化生态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展整体性的活态保护。

  (5)历时性

  非物质文化具有一定长度的历史,是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特点。她是活态的、传承的,所以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她是民族的、地域的,有时是族群、家庭的传承,所以又有相对不变的稳定性。如《格萨尔》史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至今仍被演唱,她以根本不变的形态延续下来。如莆仙戏保存了宋元明清以与近代的剧目,有的剧目保存了宋元南戏的根本面貌。在语言相对不变或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对不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量追溯其历史的源头,同时也要分清不同历史阶段的东西。

  10/5(7)共时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传统的,虽然时代变了,但她还不同程度地活在不同人群的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局部,与时代共存。比方春节,是古老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但她仍然牵动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共同欢度。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历时性与共时性重叠的活动。即使是历史建筑、历史遗址,人们也可以与之“沟通〞、“对话〞,文物可以供人们收藏、欣赏,成为生活的一局部。文化的生态保护,是要保护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的文化群落,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顺应可持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几种价值。

  (1)历史价值

  历史一般是官方历史、知识分子历史,这些历史往往染上主观色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缺少民间历史,历史也失去半壁江山。“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神话传说等,可以对正史

  (文字)起拾遗补阙以与更正历史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历史。

  (2)文化价值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瓜瓞、从不连续,是由中华民族精神在支撑着,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历史上即使战火纷飞、政权交替,但中国文化始终没有断裂,只有

  “亡国〞,没有“亡天下〞,政权解体了,文化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延续下来。反之,文化断裂,民族也消亡。中美洲马雅文化的消失是个密码。但是,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南美,将马雅所有神官手上的所有神圣文书,全部用火烧毁,彻底摧毁马雅人的历史记忆,马雅文明真正消亡了。文化被消灭,精神也消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与生活严密结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生活是民族精神流淌的河流,民族精神是生活的导航。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就失去了凝聚力,涓涓细水就无法汇成大海。

  (3)审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剪纸、雕刻等工艺品、有民间绘画等美术品、有戏曲、舞蹈等各种表演艺术,有音乐、器乐等,有说唱艺术等。这些艺术个性鲜明,是历代艺人心血的结晶,是传统艺术的宝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每种艺术都是特定民族、地域不同风情的独特表现,构成人类艺术的百花园。

  (4)科技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人们传统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具有科学或潜科学的价值。这些技术往往不见典籍记载,但存活于民间。各个民族、族群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解决人与自然、或生活中所遇到困难的不同方法、技术,表达人类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智慧,至今仍为人们所利用,方便人们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智慧,是历代人生活经历的无数次的积累,有的尚未被充分利用,有的奥秘尚未被解开。

  (5)非主流文化价值

  人类对自己的历史、经历、知识有很多的记载,但是这些往往是官方、精英的,而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却缺位。每个民族、族群都有他们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有他们关于自然和宇宙实践的知识和经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人类的文明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互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缺席,也是人类文明的残缺。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其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朗说过,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科学的工作,又是一项和平、开展与人权的根底性工作。!"#如何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根底性工作〞与“世界和平〞的关系?第一,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机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底性工作〞,这可以从

  2001年到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3批

  90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来理解。这些代表作的特点是民族的、地域的、少数人种的、弱势的、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

  “根〞让其萎缩,那么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很可能就消亡了。保护是为了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和平;反之,那么是民族歧视、种族压迫,甚至种族灭绝,世界和平就无法实现。

  第二,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没有平等,就谈不上和平。世界和平大厦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平等的根底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持文化平等思想。可以这么说,保护了一首族群的歌,就等于成认这个族群的存在、成认了文化平等权利。从

  1989年“民间创作〞概念的提出,到

  2005年

  “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那么〞确实立,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1989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提出“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告:“文化多样性———

  人类的共同遗产〞,将“民间创作〞(即后来所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2年的《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提出“无形文化遗产与其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可持续开展与和平的保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持续开展〞、“和平〞联系起来;,*+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界定、各国进展“公约〞缔结;2005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确立了“文化平等〞观念:“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是成认所有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文化在,具有同等尊严,并应受到同等尊

  重。〞21第三,有效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国的保护工作,使世界各国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如果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那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要是对存活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一种全新的“活文化〞的保护。目前,11/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公布了三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后统一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1年有

  19项、2003年

  28项,2005年

  43项。总计

  90项分布

  69个国家地区。中国有昆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以与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2005年)等四项代表作。我国目前已经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18项。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对自然、文化的选择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小见大〞,表达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追求;对文化平等、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对文化持续开展与和平道路的选择。

  (一)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开展的方向

  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根底是生态学的系统论和伦理学的平等原那么的结合。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

  “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可见,文化多样性理论来自生态论。“如果语言消灭了,随之而来的是意义的消灭,这就损害了所有人要维持和平、使生活富有意义的能力?

  ?

  没有多元主义也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生态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根底。〞(蒙比奥特,1995)"#!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如此,文化需要多样性。就文化种类来说,不但需要历时性的种类,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的继承与开展;从共时性来说,需要各地方、各族群、各民族、各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开展的保证和源泉。如果文化一元化、文化沙漠化,那么,人类就失去了智慧的源泉,人类就无法持续开展。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是文化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有力证明,因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开展的前进方向。〞$%&

  成认、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成认文化多元化。那么,会不会引起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的文化马赛克现象?或者像亨廷顿所说的引起“文明的冲突〞?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隔膜已成为不可能,而且,不同文化也在进展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国际上不断提倡“多样性不仅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根底,而且是必须进展对话的现实〞,这种“对话〞已成为新的“全球伦理〞。而且国际上

  20化都是现代化的包袱和阻碍,对自己的文化资源,不仅不利用,甚至破坏。这两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失衡。

  世界遗产的保护,包括对自然的保护,间接表达经济开展观念。当代的开展观念出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

  “向前看〞,也要“向后看〞。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说的:“我们必须学习祖先的智慧,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开展的未来。〞()’中国从古代以来就有一种较为低调的开展观念,所谓“天人合一〞、“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这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生存智慧。老子《道德经》警告人类不要太骄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他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它“三大〞更高,提出“人法地,地

  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只不过是“域中〞(宇宙自然)的一个物种而已,因此,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合理开发自然。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林,材木不可胜用。〞法国著名哲学家施韦兹对“天人合一〞发出由衷的感慨,说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表达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人类

  20世纪的自觉,就是生态的自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开展的目标。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西方历史上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根本尺度,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根本价值观念,著名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的好:当母亲奄奄一息时,“四十种自由又有何用?〞

  抛弃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激进主义。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在稳定渐变中开展,任何文化激变,都会带来灾难,或摧毁一个政权,灭一个民族。始皇统一天下,功不可灭,但他在文化方面走得太快,焚书坑儒,结果十几年时间,政权就灭亡了。北孝文帝拓跋宏,公元

  493年迁都,急于汉化,采用汉族文化制度观念改造北族,禁止鲜卑语言、改定北人籍贯、采用汉人制度、联姻汉人大族等,几十年后迎来汉化高潮,成效颇为显著。但是他太急了,“全盘汉化〞:改变北族人的风俗习惯、甚至禁止语言;无视改革中北族人的利益??

  终于引起“河阴〞惨剧:北皇帝公卿大臣

  2000余人于城外肝脑涂地!这个政权倒台了,既“亡国〞,又“亡天下〞,最后拓跋族完全融入汉族,作为一个族群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文化的持续开展,不能完全铲除自己的文化根底。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只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公布的830处“世界遗产〞和

  90处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不能认为这是以那些“不动〞、“无言〞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以那些处于危机、“奄奄一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抵御〞全球化。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开展的资源,人类不该遗弃她们,而要利用她们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人类现在出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重失衡的现象,走上持续开展的和平道路。

  12/5

篇五: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从保护的角度看,一般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1972年到现在,一直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2年开始到现在,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

  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

  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

  第二阶段,从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

  议案》&%开始到现在,建立“人类口头和

  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

  件及其背景来看,这两个阶段的保护,与

  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趋势

  紧密联系,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

  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及其意义(1972年--------------------------------现在)

  (一)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

  文化背景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也是“全

  球化”重新启动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

  发展经济,攫取资源,破坏自然,正如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

  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

  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

  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

  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

  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

  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对文物的破坏,比战争更为恐

  怖。比如6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

  了阿旺斯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

  一旦。据统计,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

  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

  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

  “幸福”,恣意蹂躏自然、毁灭文物。

  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发布的5个月之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

  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8(二)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

  产”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文物、古建筑群、历史

  遗址,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

  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

  “自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

  护自然角度提出的。凡是有条件评上

  的,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

  时所说的“世遗”,指的是这类名录。

  以下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

  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

  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拉萨

  布达拉宫、安徽古民居建筑、苏州古

  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这

  是属于建筑群;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是属于遗

  址、文物;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属于历史

  遗址。这些文化遗产,无论是雕塑、雕

  刻、建筑,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

  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都具有突出

  的普遍价值;历史遗址则有人类学、人

  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

  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

  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

  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

  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

  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

  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

  书馆”,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

  “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

  现在,“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发展

  的趋势。

  2.世界自然遗产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

  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受威胁的动物

  和植物生境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

  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

  质结构价值,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

  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

  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和

  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满足上述

  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可

  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体

  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

  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

  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

  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

  作出的贡献。1987年冲国泰山申报世界

  遗产,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

  协会副**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发

  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20多

  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

  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他激

  动地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

  合在一起了,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

  阔了眼界。”“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的特色,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文化的。很

  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

  内,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

  产。”「1987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满

  怀崇敬心情评价: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

  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

  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

  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

  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

  的象征。”

  这个评价具有深刻意义:其一,因为泰山,世界遗产多了一个种类;其二,不仅是对

  泰山的评价,更是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惊叹和崇敬;其三,“天人合

  一”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人与自然、人

  与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启迪。正如

  卢卡斯先生所说的:“这意味着中国贡

  献了一件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它将使

  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的委员们打开眼界,要重新评价自然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从

  而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做过,也从未想

  过的新领域。”#$

  4.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景观

  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世

  界遗产大会上提出来的概念,分为3种:a“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

  观”,如菲律宾安第斯山上的稻米梯

  田、英国的布莱那维工业景

  观;b.“有机进化景观”;c.“关联性

  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

  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显然,文

  化景观更强调的是文化事像、文化

  精神的内蕴。我国的庐山于1996年

  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

  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

  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

  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

  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

  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

  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属于自然物,但她的价值不仅仅

  是自然景观,更在于文化精神。中国

  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庐

  山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国的佛教、道

  教、理学紧密联系,成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缩影。

  (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公约》自1975年正式生效实施,到

  今年30来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

  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

  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

  目前有18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此公

  约,130多个国家830处遗产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至2006)。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公约》。截至2007年7月,我国已有35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

  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

  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

  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的评

  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

  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宗教、思想、艺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

  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其历史高度、文化

  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

  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

  其价值意义(1989年一现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在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重

  新启动,文化歧视和文化压迫重新抬

  头,主要表现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一元论”和“文明冲突论”。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基础是文化达尔

  文主义,就是以机械的进化论来评价

  文明,得出文明优劣论,认为西方文化

  高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帝国主义

  等级制度本质的一个方面,即特殊的中心文化逐渐建立起了霸权,美国人

  的价值观、消费商品和生活方式在

  四处扩散。”(弗里德曼,1994:195)&%随

  着经济全球化、交通、通讯网络等

  的发展,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于

  是“文化一元论”者欢呼:“世界各

  地的爱国者和文化沙文主义者最恐

  怖的事情就要变成现实了

  :我们最终

  要成为‘一个世界、一个政府、一

  种文化’了。”

  (韦瑟福

  德,1993:117)(“文明冲突论”是美国

  着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

  来的,认为今后世界的主要冲突不在

  于意识形态和经济,而在于文化。西

  方文明正受到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

  明的威胁和挑战。亨廷顿虽然也承

  认文明的竞争与共存,但他从“西方

  中心主义”出发,把西方文明与其他

  文明对立起来。西方发达国家还将

  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提出

  “后现代国家理论”。这方面的代

  表人物有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顾问

  罗伯特?库珀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的顾问菲利浦?波比茨

  他们将世界

  上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后现代

  国家,如北美、欧洲国家和日本;第二

  类是现代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

  等,但它们还是民族国家;第三类是前

  现代国家,如非洲国家、阿富汗、中

  东国家。全球化时代,国家已经由民

  族国家变成市场国家,既然这个世界

  上还有很多国家、地区不遵循市场

  法则以及法律权利,因此市场国家就

  可以通过发动战争和军事干涉的办

  法来确保其他地区也遵从市场法则

  和人权法则。波

  比茨的大部头历史

  着作《阿喀琉斯之盾:战争,和平与历

  史进程》刚完成不久,就发生了“九

  一一”事件,出版时他加了一段

  话:“九一一”证明了我的理论是多

  么正确,同时“九-----------”也证明在二

  十一世纪是多么有必要用战争和武

  力的办法来解决诸如恐怖主义等问

  题。所以,他提出,下一个最重要的军

  事行动是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

  果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使我

  们联想起二00二年六月一日,美国总

  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

  的“三大要素”讲话,与波比茨完全

  相似,其中第二条就提出:美国价值观

  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

  %&$豕。

  世界文化是向一元化发展,还是坚

  持多元化是帝国文化的文化沙文主

  义,还是尊重民族、甚至族群文化对

  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从文化遗产

  入手开展工作,终于在2005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第33届会议通过了《保

  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用公正

  严肃的语气明确宣布:坚持“所有文

  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毫无疑

  问,联合国以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

  度,宣布“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

  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

  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保

  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

  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

  本要求”等。而这些理念,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是通过对“世界遗产”、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

  最基础的事入手,因此,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成为打开世界

  文化多元化、世界和平的钥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

  价值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

  非物质文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

  式提出来的。不过,在此之前,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也作了各种探讨。)"

  (化遗产的完整概念是在2003年

  的《保护非物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

  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

  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

  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表演艺术;

  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手工艺。

  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场所”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的《宣布人类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对

  “文化场所”的定义如下:

  “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

  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

  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

  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件事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

  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

  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

  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

  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

  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

  间性和时间性。

  具体分类如下:

  (1)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a.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如民间文学、故事、歌谣、神话谚语、语言等)。

  杂技、武术体育与竞技、游戏、舞蹈、b.传统表演艺术\器乐等()如音乐、曲艺、戏曲、乍纶c.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民间信仰、饮食、服饰、人生礼俗、祭典仪式、庙会、岁时节令等)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

  实践(如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

  象、数理知识、测量、营造、纪事等。

  农村渔业、狩猎和牧畜业、商贸等)。

  e.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工具制作、烧造、织染

  缝纫、髹漆等)。

  ⑵文化空间(如上述的庙会、祭典

  仪式,是定期并在固定地点举行的民俗

  活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态的文

  物、自然景观不同,也与纯研究历史、传统哲学、艺术等的精神活动不同,它

  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并

  且融入生活。比如口述历史,是人的口

  述,是一种活动。又如南音,有琵琶、三

  弦、洞箫、二弦、拍板等乐器,有

  “指”、“谱”、“曲”等音乐书籍,但南音必须经过人的演奏,形成一种音

  乐,这种音乐叫“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剪纸,它最

  终结果体现在物质上,但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对象是这种剪纸的技艺。如果

  没有人的活动,

  演奏方法失传了,音乐再

  无法表现出来;那么,南音的琵琶等乐器

  也就成了静态的文物。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是要保护活的“表现形式”。

  ⑵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

  下来的东西,但留下来的不是通常所谓

  物质的“家产”,而是口传心授的活文

  化,包括内容和方法,它由人代代相传下

  来,传承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文化的载体。

  传承方式有家族、师徒、族群、团体、社会传承等。如果传承一旦停止,非物

  质文化遗产也就成为历史的见证,有时

  也就完全消失了。所以,没有传承人,也

  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

  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

  ⑶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特定的民族、族群或个人,或来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村落,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它是该族群、地区人们的生产

  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情感意识、价

  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它深深扎根于当地

  的文化土壤,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

  的特点。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和闽越

  文化的交融,受海洋文化影响的闽南人、闽南文化具有与北方人不同的特征,具

  有守成与开放的双重性格。即使在闽

  南,还有惠安女和蟳埔女不同的风俗习

  惯。而这种独特性离不开当地的环境。

  离开了当地的环境,也就失去了独特性

  和原生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

  须进行原生态保护,将之原状地在原地

  原住民及其环境中保护起来。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其不可替代

  的独特性。

  ⑷整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

  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

  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

  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

  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

  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温家宝总

  理的话深刻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整体性特征。具体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人与物活动的结合,她本身

  是-小宇宙

  情感世界。如戏曲表演,离不开剧本、道具、服装、脸谱、乐器、曲牌等;

  同时,演出内容又是人们的思想、道

  德、伦理、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表现。其次,在表现、表演时,往往

  是集体的、多项的、联系的。许多

  民俗活动,往往由某种信仰或某个事

  件,而引发串联出许多文艺活动,形

  成一条长长的文化生态链。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整体性的活态

  保护。

  ⑸历时性非物质文化具有一定长度

  的历史,是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河

  具有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特点。她

  是活态的、传承的,所以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她是民族

  的、地域的,有时是族群、家庭的传

  承,所以又有相对不变的稳定性。如

  《格萨尔》史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

  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全面反映

  了藏族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的历史过程,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

  全书,至今仍被演唱,她以基本不变

  的形态延续下来。如莆仙戏保留了

  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剧目,有的剧目

  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基本面貌。在语

  言相对不变或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对不变。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量追溯其历

  史的源头,同时也要分清不同历史阶

  段的东西。

  ⑺共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

  的、传统的,虽然时代变了,但她还不

  同程度地活在不同人群的心中,成为

  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时代共存。比

  如春节,是古老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但

  她仍然牵动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共同

  欢度。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

  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历时性与共时

  性重叠的活动。即使是历史建筑、历史遗址,人们也可以与之“沟通”、“对话”,文物可以供人们收藏、欣

  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生态

  保护,是要保护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形

  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的文化

  群落,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

  相处。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规定,保护的对象是: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

  下几种价值。

  (1)历史价值历史一般是官方历史、知识分子历史,这些历史往往染上主

  观色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同时,缺少民间历史,历史也失去半

  壁江山。“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

  化遗产口述历史、神话传说等,可以

  对正史(文字)起拾遗补阙以及更正

  历史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

  认识历史。

  ⑵文化价值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瓜

  瓞、从不间断,是由中华民族精神在

  支撑着,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历史

  上即使战火纷飞、政权交替,但中国

  文化始终没有断裂,只有“亡国”,没有“亡天下”,政权解体了,文化

  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延续下来。反之,文化断裂,民族也消亡。中美洲马雅

  文化的消失是个密码。但是,十六世

  纪西班牙入侵南美,将马雅所有神官

  手上的所有神圣文书,全部用火烧毁,彻底摧毁马雅人的历史记忆,马雅文

  明真正消亡了。文化被毁灭,精神也

  消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

  与生活紧密结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生活是民族精神流淌的河流,民族精

  神是生活的导航。一个民族失去了

  精神,就失去了凝聚力,涓涓细水就

  无法汇成大海。

  ⑶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剪

  纸、雕刻等工艺品、有民间绘画等

  美术品、有戏曲、舞蹈等各种表演

  艺术,有音乐、器乐等,有说唱艺术等。

  这些艺术个性鲜明,是历代艺人心血

  的结晶,是传统艺术的宝藏,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每种

  艺术都是特定民族、地域不同风情

  的独特表现,构成人类艺术的百花园。

  (4)科技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

  人们传统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具有科

  学或潜科学的价值。这些技术往往

  不见典籍记载,但存活于民间。各个

  民族、族群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

  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

  的解决人与自然、或生活中所遇到

  困难的不同方法、技术,体现人类无

  穷无尽、丰富多彩的智慧,至今仍为

  人们所利用,方便人们的生活。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科技智慧,是历代人生

  活经验的无数次的积累,有的尚未被

  充分利用,有的奥秘尚未被解开。

  ⑸非主流文化价值人类对自己的历

  史、经验、知识有很多的记载,但是

  这些往往是官方、精英的,而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却缺位。每个民族、族群都有他们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有他

  们关于自然和宇宙实践的知识和经

  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

  类的文明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互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缺席,也是

  人类文明的残缺。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其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

  一朗说过,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科学

  的工作,又是一项和平、发展与人权

  的基础性工作。!"#如何理解保护文化

  遗产的“基础性工作”与“世界和

  平”的关系

  第一,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机文化是维护世界和

  平的“基础性工作”,这可以从2001年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3批90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来理解。这些代表作的特点是

  民族的、地域的、少数人种的、弱

  势的、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

  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根”让

  其萎缩,那么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

  很可能就消亡

  了。保护是为了维护

  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和平;反之,则

  是民族歧视、种族压迫,甚至种族灭

  绝,世界和平就无法实现。

  第二,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没有平

  等,就谈不上和平。世界和平大厦是建

  立在民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持文化平等思想。

  可以这么说,保护了一首族群的歌,就等

  于承认这个族群的存在、承认了文化

  平等权利。从1989年“民间创作”概念

  的提出到2005年“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

  尊重原则”的确立,可以看出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

  深入。1989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

  提出“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

  产”;&$%2。。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宣告:“文化多样性

  人类的共同

  遗产”将“民间创作”(即后来所提出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2年的《无形文化遗产,文

  化多样性的镜子》提出“无形文化遗

  产与其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可

  持续发展与和平的保障”,将非物质文

  化遗产与“持续发展”、“和平”联

  系起来;"*+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界定、各国进行“公约”缔结;2005年

  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

  公约》,确立了“文化平等”观念:“保

  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

  是承认所有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和原住

  民的文化在内,具有同等尊严,并应受到

  同等尊

  重。”

  第三,有效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国的保护工作,使世界各国

  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如

  果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

  护;那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主要是对存活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日常

  生活中传统文化

  一种全新的“活文化”的保护。目前,联合国科教

  文组织已公布了三批“人类口头和非

  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后统一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1年有

  19项、2003年

  28项,2005年

  43项。总

  计90项分布69个国家地区。中国有昆

  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新

  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以及与蒙

  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2005年)等四

  项代表作。我国目前已经公布了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对自然、文化的选择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

  “以小见大”,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追求;对文化平等、文

  化多样性的肯定;对文化持续发展与和

  平道路的选择。

  (一)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的系

  统论和伦理学的平等原则的结合。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

  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

  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可见,文化多样性理论来自生态论。“如果

  语言消灭了,随之而来的是意义的消灭,这就损害了所有人要维持和平、使生

  活富有意义的能力??没有多元主义也

  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生态

  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基

  础。”(蒙比奥特,1995广文化生态系统同

  样如此,文化需要多样性。就文化种类

  来说,不但需要历时性的种类,如农业文

  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的继承与

  发展;从共时性来说,需要各地方、各族

  群、各民族、各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

  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源泉。如果文化一元化、文化

  沙漠化,那么,人类就失去了智慧的源泉

  人类就无法持续发展。我国五千年文

  明的延续,是文化多样

  性和稳定性的有

  力证明,因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

  持着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了文化

  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

  的前进方向。”$%&承认、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承认文化

  多元化。那么,会不会引起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的文化马赛克现象或者像亨

  廷顿所说的引起“文明的冲突”在全

  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这种不同文化之

  间隔阂已成为不可能,而且,不同文化也

  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国际上不

  断提倡“多样性不仅是不同文明之间

  对话的基础,而且是必须进行对话的现

  实”,这种“对话”已成为新的“全球

  伦理”。而且国际上20化都是现代化

  的包袱和阻碍,对自己的文化资源,不仅

  不利用,甚至破坏。这两方面造成了自

  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失衡。

  世界遗产的保护,包括对自然的保护,间接体现经济发展观念。当代的发

  展观念出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

  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正

  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所

  说的:“我们必须学习祖先的智慧,来

  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从古代以来就有一

  种较为低调的发展观念,所谓“天人

  合一”、“知足常乐”、“中庸之

  道”等,这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生存

  智慧。老子《道德经》警告人类不

  要太骄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焉。”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他

  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它“三大”更咼,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不过是“域

  中”(宇宙自然)的一个物种而已,因

  此,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合理开发自

  然。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

  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斧斤以时入林,材木不可胜用。”法

  国着名哲学家施韦兹对“天人合一”发出由衷的感叹,说它以“奇迹般深

  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人类20世纪的自觉,就是

  生态的自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

  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

  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

  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系

  统的完整、和谐、平衡和持续存在

  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

  评判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生态

  整体主义超越了西方历史上以人类

  利益为中心的根本尺度,颠覆了长期

  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价

  值观念,着名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

  的好:当大地母亲奄奄一息时,“四十

  种自由又有何用”抛弃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激进主义。从

  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在稳定渐变中

  发展,任何文化激变,都会带来灾难,或摧

  毁一个政权,灭一个民族。秦始皇统一

  天下,功不可灭,但他在文化方面走得太

  快,焚书坑儒,结果十几年时间,政权就灭

  亡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93年迁

  都洛阳,急于汉化,采用汉族文化制度观

  念改造北族,禁止鲜卑语言、改定北人

  籍贯、采用汉人制度、联姻汉人大族

  等,几十年后迎来汉化高潮,成效颇为显

  着。但是他太急了,“全盘汉化”:改变

  北族人的风俗习惯、甚至禁止语言;无

  视改革中北族人的利益??终于引起

  “河阴”惨剧:北魏皇帝公卿大臣2000余

  人于洛阳城外肝脑涂地!这个政权垮台

  了,既“亡国”,又“亡天下”,最后拓跋

  族完全融入汉族,作为一个族群从中国

  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完全铲除自己的文化基础。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只看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公布的830处“世

  界遗产”和90处的“人类口头和非

  物质遗产代表作”,也不能认为这是

  以那些“不动”、“无言”的文化

  和自然景观、以那些处于危机、“奄奄一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

  “抵御”全球化。珍贵的“文化遗

  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

  续发展的资源,人类不该遗弃她们,而

  要利用她们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

  人类现在出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

  态双重失衡的现象,走上持续发展的和平道路。

篇六: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从保护的角度看,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

  1972年到现在,一直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72年开始到现在,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第二阶段,从

  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开始到现在,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及其背景来看,这两个阶段的保护,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及其意义(1972年———现在)

  (一)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文化背景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也是“全球化”重新启动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发展经济,攫取资源,破坏自然,正如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对文物的破坏,比战争更为恐怖。比如

  6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旺斯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据统计,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幸福”,恣意蹂躏自然、毁灭文物。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布的5个月之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8(二)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

  产

  ”和“自

  然

  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文物、古建筑群、历史遗址,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角度提出的。凡是有条件评上的,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时所说的“世遗”,指的是这类名录。以下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

  世界文化遗产

  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拉萨布达拉宫、安徽古民居建筑、苏州古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这是属于建筑群;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是属于遗址、文物;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属于历史遗址。这些文化遗产,无论是雕塑、雕刻、建筑,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遗址则有人类学、人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书馆”,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2.

  世界自然遗产

  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结构价值,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满足上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可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作出的贡献。1987年,中国泰山申报世界遗产,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协会副**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发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

  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他激动地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的特色,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内,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

  产。”!"1987年

  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满怀崇敬心情评价: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这个评价具有深刻意义:其一,因为泰山,世界遗产多了一个种类;其二,不仅是对泰山的评价,更是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惊叹和崇敬;其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启迪。正如卢卡斯先生所说的:“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件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它将使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的委员们打开眼界,要重新评价自然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从而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做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4.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提出来的概念,分为

  3种:a.“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如菲律宾安第斯山上的稻米梯田、英国的布莱那维工业景观;b.“有机进化景观”;c.“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显然,文化景观更强调的是文化事像、文化精神的内蕴。我国的庐山于

  1996年

  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属于自然物,但她的价值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在于文化精神。中国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庐山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国的佛教、道教、理学紧密联系,成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缩影。(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公约》自

  1975年正式生效实施,到今年

  30来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

  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目前有

  18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此公约,130多个国家

  830处遗产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至

  2006)。我国于

  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

  2007年

  7月,我国已有

  35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的评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宗教、思想、艺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其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其价值意义(1989年—现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在

  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重新启动,文化歧视和文化压迫重新抬头,主要表现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一元论”和“文明冲突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基础是文化达尔文主义,就是以机械的进化论来评价文明,得出文明优劣论,认为西方文化高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帝国主义等级制度本质的一个方面,即特殊的中心文化逐渐建立起了霸权,美国人的价值观、消费商品和生活方式在四处扩散。”(弗里德曼,1994:195)&%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通讯网络等的发展,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于是“文化一元论”者欢呼:“世界各地的爱国者和文化沙文主义者最恐怖的事情就要变成现实了:我们最终要成为‘一个世界、一个政府、一种文化’了。”(韦瑟福德,1993:117)(’“文明冲突论”是美国着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来的,认为今后世界的主要冲突不在于意识形态和经济,而在于文化。西方文明正受到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的威胁和挑战。亨廷顿虽然也承认文明的竞争与共存,但他从“西方中心主义”出发,把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对立起来。西方发达国家还将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提出

  “后现代国家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顾问罗伯特·库珀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顾问菲利浦·波比茨,他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后现代国家,如北美、欧洲国家和日本;第二类是现代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但它们还是民族国家;第三类是前现代国家,如非洲国家、阿富汗、中东国

  家。全球化时代,国家已经由民族国家变成市场国家,既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地区不遵循市场法则以及法律权利,因此市场国家就可以通过发动战争和军事干涉的办法来确保其他地区也遵从市场法则和人权法则。波比茨的大部头历史着作《阿喀琉斯之盾:战争,和平与历史进程》刚完成不久,就发生了“九一一”事件,出版时他加了一段话:“九一一”证明了我的理论是多么正确,同时“九一一”也证明在二十一世纪是多么有必要用战争和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诸如恐怖主义等问题。所以,他提出,下一个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是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果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使我们联想起二

  00二年六月一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的“三大要素”讲话,与波比茨完全相似,其中第二条就提出: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

  世界文化是向一元化发展,还是坚持多元化?是帝国文化的文化沙文主义,还是尊重民族、甚至族群文化?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从文化遗产入手开展工作,终于在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3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用公正严肃的语气明确宣布:坚持“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毫无疑问,联合国以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宣布

  “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等。而这些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通过对“世界遗产”、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基础的事入手,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成为打开世界文化多元化、世界和平的钥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价值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是在

  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提出来的。不过,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作了各种探讨。)’(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表演艺术;

  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手工艺。

  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场所”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年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对“文化场所”的定义如下:

  “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件事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具体分类如下:

  (1)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a.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故事、歌谣、神话谚语、语言等)。

  b.传统表演艺术(如音乐、曲艺、戏曲、杂技、武术体育与竞技、游戏、舞蹈、器乐等)。

  c.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民间信仰、饮食、服饰、人生礼俗、祭典仪式、庙会、岁时节令等)。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如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数理知识、测量、营造、纪事等。农村渔业、狩猎和牧畜业、商贸等)。

  e.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工具制作、烧造、织染缝纫、髹漆等)。

  (2)文化空间(如上述的庙会、祭典仪式,是定期并在固定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态的文物、自然景观不同,也与纯研究历史、传统哲学、艺术等的精神活动不同,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并且融入生活。比如口述历史,是人的口述,是一种活动。又如南音,有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等乐器,有“指”、“谱”、“曲”等音乐书籍,但南音必

  须经过人的演奏,形成一种音乐,这种音乐叫

  “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剪纸,它最终结果体现在物质上,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这种剪纸的技艺。如果没有人的活动,演奏方法失传了,音乐再无法表现出来;那么,南音的琵琶等乐器也就成了静态的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保护活的“表现形式”。

  (2)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但留下来的不是通常所谓物质的“家产”,而是口传心授的活文化,包括内容和方法,它由人代代相传下来,传承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方式有家族、师徒、族群、团体、社会传承等。如果传承一旦停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成为历史的见证,有时也就完全消失了。所以,没有传承人,也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

  (3)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特定的民族、族群或个人,或来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村落,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它是该族群、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情感意识、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它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土壤,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的交融,受海洋文化影响的闽南人、闽南文化具有与北方人不同的特征,具有守成与开放的双重性格。即使在闽南,还有惠安女和蟳埔女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种独特性离不开当地的环境。离开了当地的环境,也就失去了独特性和原生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原生态保护,将之原状地在原地原住民及其环境中保护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4)整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温家宝总理的话深刻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物活动的结合,她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如戏曲表演,离不开剧本、道具、服装、脸谱、乐器、曲牌等;同时,演出内容又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表现。其次,在表现、表演时,往往是集体的、多项的、联系的。许多民俗活动,往往由某种信仰或某个事件,而引发串联出许多文艺活动,形成一条长长的文化生态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保护。

  (5)历时性

  非物质文化具有一定长度的历史,是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特点。她是活态的、传承的,所以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她是民族的、地域的,有时是族群、家庭的传承,所以又有相对不变的稳定性。如《格萨尔》史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至今仍被演唱,她以基本不变的形态延续下来。如莆仙戏保留了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剧目,有的剧目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基本面貌。在语言相对不变或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对不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量追溯其历史的源头,同时也要分清不同历史阶段的东西。

  (7)共时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传统的,虽然时代变了,但她还不同程度地活在不同人群的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时代共存。比如春节,是古老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但她仍然牵动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共同欢度。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历时性与共时性重叠的活动。即使是历史建筑、历史遗址,人们也可以与之“沟通”、“对话”,文物可以供人们收藏、欣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生态保护,是要保护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的文化群落,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几种价值。

  (1)历史价值

  历史一般是官方历史、知识分子历史,这些历史往往染上主观色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缺少民间历史,历史也失去半壁江山。“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神话传说等,可以对正史

  (文字)起拾遗补阙以及更正历史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历史。

  (2)文化价值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瓜瓞、从不间断,是由中华民族精神在支撑着,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历史上即使战火纷飞、政权交替,但中国文化始终没有断裂,只有

  “亡国”,没有“亡天下”,政权解体了,文化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延续下来。反之,文化断裂,民族也消亡。中美洲马雅文化的消失是个密码。但是,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南美,将马雅所有神官手上的所有神圣文书,全部用火烧毁,彻底摧毁马雅人的历史记忆,马雅文明真正消亡了。文化被毁灭,精神也消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与生活紧密结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生活是民族精神流淌的河流,民族精神是生活的导航。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就失去了凝聚力,涓涓细水就无法汇成大海。

  (3)审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剪纸、雕刻等工艺品、有民间绘画等美术品、有戏曲、舞蹈等各种表演艺术,有音乐、器乐等,有说唱艺术等。这些艺术个性鲜明,是历代艺人心血的结晶,是传统艺术的宝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每种艺术都是特定民族、地域不同风情的独特表现,构成人类艺术的百花园。

  (4)科技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人们传统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具有科学或潜科学的价值。这些技术往往不见典籍记载,但存活于民间。各个民族、族群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解决人与自然、或生活中所遇到困难的不同方法、技术,体现人类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智慧,至今仍为人们所利用,方便人们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智慧,是历代人生活经验的无数次的积累,有的尚未被充分利用,有的奥秘尚未被解开。

  (5)非主流文化价值

  人类对自己的历史、经验、知识有很多的记载,但是这些往往是官方、精英的,而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却缺位。每个民族、族群都有他们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有他们关于自然和宇宙实践的知识和经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明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互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缺席,也是人类文明的残缺。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其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朗说过,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科学的工作,又是一项和平、发展与人权的基础性工作。!"#如何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第一,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机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性工作”,这可以从

  2001年到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3批

  90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来理解。这些代表作的特点是民族的、地域的、少数人种的、弱势的、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

  “根”让其萎缩,那么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很可能就消亡了。保护是为了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和平;反之,则是民族歧视、种族压迫,甚至种族灭绝,世界和平就无法实现。

  第二,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没有平等,就谈不上和平。世界和平大厦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持文化平等思想。可以这么说,保护了一首族群的歌,就等于承认这个族群的存在、承认了文化平等权利。从

  1989年“民间创作”概念的提出,到

  2005年

  “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的确立,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1989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提出“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告:“文化多样性———

  人类的共同遗产”,将“民间创作”(即后来所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2年的《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提出“无形文化遗产与其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保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持续发展”、“和平”联系起来;,*+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界定、各国进行“公约”缔结;2005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确立了“文化平等”观念:“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是承认所有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文化在内,具有同等尊严,并应受到同等尊

  重。”21第三,有效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国的保护工作,使世界各国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如果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那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要是对存活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一种全新的“活文化”的保护。目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公布了三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后统一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1年有

  19项、2003年

  28项,2005年

  43项。总计

  90项分布

  69个国家地区。中国有昆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

  (2005年)等四项代表作。我国目前已经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18项。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对自然、文化的选择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小见大”,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追求;对文化平等、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对文化持续发展与和平道路的选择。

  (一)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的系统论和伦理学的平等原则的结合。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

  “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可见,文化多样性理论来自生态论。“如果语言消灭了,随之而来的是意义的消灭,这就损害了所有人要维持和平、使生活富有意义的能力??没有多元主义也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生态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基础。”(蒙比奥特,1995)"#!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如此,

  文化需要多样性。就文化种类来说,不但需要历时性的种类,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共时性来说,需要各地方、各族群、各民族、各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源泉。如果文化一元化、文化沙漠化,那么,人类就失去了智慧的源泉,人类就无法持续发展。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是文化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有力证明,因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

  承认、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承认文化多元化。那么,会不会引起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的文化马赛克现象?或者像亨廷顿所说的引起“文明的冲突”?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隔阂已成为不可能,而且,不同文化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国际上不断提倡“多样性不仅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基础,而且是必须进行对话的现实”,这种“对话”已成为新的“全球伦理”。而且国际上

  20化都是现代化的包袱和阻碍,对自己的文化资源,不仅不利用,甚至破坏。这两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失衡。

  世界遗产的保护,包括对自然的保护,间接体现经济发展观念。当代的发展观念出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

  “向前看”,也要“向后看”。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说的:“我们必须学习祖先的智慧,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从古代以来就有一种较为低调的发展观念,所谓“天人合一”、“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这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生存智慧。老子《道德经》警告人类不要太骄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他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它“三大”更高,提出“人法地,地

  法

  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只不过是“域中”(宇宙自然)的一个物种而已,因此,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合理开发自然。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林,材木不可胜用。”法国着名哲学家施韦兹对“天人合一”发出由衷的感叹,说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人类

  20世纪的自觉,就是生态的自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西方历史上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根本尺度,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着名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的好:当大地母亲奄奄一息时,“四十种自由又有何用?”

  抛弃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激进主义。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在稳定渐变中发展,任何文化激变,都会带来灾难,或摧毁一个政权,灭一个民族。秦始皇统一天下,功不可灭,但他在文化方面走得太快,焚书坑儒,结果十几年时间,政权就灭亡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

  493年迁都洛阳,急于汉化,采用汉族文化制度观念改造北族,禁止鲜卑语言、改定北人籍贯、采用汉人制度、联姻汉人大族等,几十年后迎来汉化高潮,成效颇为显着。但是他太急了,“全盘汉化”:改变北族人的风俗习惯、甚至禁止语言;无视改革中北族人的利益?

  ?

  终于引起“河阴”惨剧:北魏皇帝公卿大臣

  2000余人于洛阳城外肝脑涂地!这个政权垮台了,既“亡国”,又“亡天下”,最后拓跋族完全融入汉族,作为一个族群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完全铲除自己的文化基础。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只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公布的830处“世界遗产”和

  90处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不能认为这是以那些“不动”、“无言”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以那些处于危机、“奄奄一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抵御”全球化。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人类不该遗弃她们,而要利用她们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人类现在出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重失衡的现象,走上持续发展的和平道路。

篇七: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从保护的角度看,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

  1972年到现在,一直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72年开始到现在,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第二阶段,从

  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开始到现在,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及其背景来看,这两个阶段的保护,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及其意义(1972年———现在)

  (一)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文化背景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也是“全球化”重新启动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发展经济,攫取资源,破坏自然,正如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对文物的破坏,比战争更为恐怖。比如

  6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旺斯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据统计,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幸福”,恣意蹂躏自然、毁灭文物。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布的5个月之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8(二)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

  产

  ”和“自

  然

  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文物、古建筑群、历史遗址,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角度提出的。凡是有条件评上的,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时所说的“世遗”,指的是这类名录。以下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

  世界文化遗产

  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拉萨布达拉宫、安徽古民居建筑、苏州古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这是属于建筑群;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是属于遗址、文物;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属于历史遗址。这些文化遗产,无论是雕塑、雕刻、建筑,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遗址则有人类学、人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

  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书馆”,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2.

  世界自然遗产

  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结构价值,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满足上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可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作出的贡献。1987年,中国泰山申报世界遗产,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协会副**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发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

  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他激动地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的特色,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内,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产。”!"1987年

  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满怀崇敬心情评价: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这个评价具有深刻意义:其一,因为泰山,世界遗产多了一个种类;其二,不仅是对泰山的评价,更是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惊叹和崇敬;其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启迪。正如卢卡斯先生所说的:“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件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它将使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的委员们打开眼界,要重新评价自然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从而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做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4.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提出来的概念,分为

  3种:a.“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如菲律宾安第斯山上的稻米梯田、英国的布莱那维工业景观;b.“有机进化景观”;c.“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显然,文化景观更强调的是文化事像、文化精神的内蕴。我国的庐山于

  1996年

  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属于自然物,但她的价值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在于文化精神。中国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庐山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国的佛教、道教、理学紧密联系,成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缩影。(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公约》自

  1975年正式生效实施,到今年

  30来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

  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目前有

  18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此公约,130多个国家

  830处遗产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至

  2006)。我国于

  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

  2007年

  7月,我国已有

  35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的评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宗教、思想、艺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其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其价值意义(1989年—现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在

  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重新启动,文化歧视和文化压迫重新抬头,主要表现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一元论”和“文明冲突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基础是文化达尔文主义,就是以机械的进化论来评价文明,得出文明优劣论,认为西方文化高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帝国主义等级制度本质的一个方面,即特殊的中心文化逐渐建立起了霸权,美国人的价值观、消费商品和生活方式在四处扩散。”(弗里德曼,1994:195)&%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通讯网络等的发展,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于是“文化一元论”者欢呼:“世界各地的爱国者和文化沙文主义者最恐怖的事情就要变成现实了:我们最终要成为‘一个世界、一个政府、一种文化’了。”(韦瑟福德,1993:117)(’“文明冲突论”是美国着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来的,认为今后世界的主要冲突不在于意识形态和经济,而在于文化。西方文明正受到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的威胁和挑战。亨廷顿虽然也承认文明的竞争与共存,但他从“西方中心主义”出发,把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对立起来。西方发

  达国家还将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提出

  “后现代国家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顾问罗伯特·库珀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顾问菲利浦·波比茨,他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后现代国家,如北美、欧洲国家和日本;第二类是现代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但它们还是民族国家;第三类是前现代国家,如非洲国家、阿富汗、中东国家。全球化时代,国家已经由民族国家变成市场国家,既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地区不遵循市场法则以及法律权利,因此市场国家就可以通过发动战争和军事干涉的办法来确保其他地区也遵从市场法则和人权法则。波比茨的大部头历史着作《阿喀琉斯之盾:战争,和平与历史进程》刚完成不久,就发生了“九一一”事件,出版时他加了一段话:“九一一”证明了我的理论是多么正确,同时“九一一”也证明在二十一世纪是多么有必要用战争和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诸如恐怖主义等问题。所以,他提出,下一个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是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果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使我们联想起二

  00二年六月一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的“三大要素”讲话,与波比茨完全相似,其中第二条就提出: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

  世界文化是向一元化发展,还是坚持多元化?是帝国文化的文化沙文主义,还是尊重民族、甚至族群文化?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从文化遗产入手开展工作,终于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3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用公正严肃的语气明确宣布:坚持“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毫无疑问,联合国以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宣布

  “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等。而这些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通过对“世界遗产”、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基础的事入手,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成为打开世界文化多元化、世界和平的钥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价值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是在

  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提出来的。不过,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作了各种探讨。)’(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表演艺术;

  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手工艺。

  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场所”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年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对“文化场所”的定义如下:

  “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件事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具体分类如下:

  (1)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a.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故事、歌谣、神话谚语、语言等)。

  b.传统表演艺术(如音乐、曲艺、戏曲、杂技、武术体育与竞技、游戏、舞蹈、器乐等)。

  c.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民间信仰、饮食、服饰、人生礼俗、祭典仪式、庙会、岁时节令等)。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如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数理知识、测量、营造、纪事等。农村渔业、狩猎和牧畜业、商贸等)。

  e.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工具制作、烧造、织染缝纫、髹漆等)。

  (2)文化空间(如上述的庙会、祭典仪式,是定期并在固定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态的文物、自然景观不同,也与纯研究历史、传统哲学、艺术等的精神活动不同,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并且融入生活。比如口述历史,是人的口述,是一种活动。又如南音,有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等乐器,有“指”、“谱”、“曲”等音乐书籍,但南音必须经过人的演奏,形成一种音乐,这种音乐叫

  “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剪纸,它最终结果体现在物质上,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这种剪纸的技艺。如果没有人的活动,演奏方法失传了,音乐再无法表现出来;那么,南音的琵琶等乐器也就成了静态的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保护活的“表现形式”。

  (2)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但留下来的不是通常所谓物质的“家产”,而是口传心授的活文化,包括内容和方法,它由人代代相传下来,传承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方式有家族、师徒、族群、团体、社会传承等。如果传承一旦停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成为历史的见证,有时也就完全消失了。所以,没有传承人,也就没有非物

  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

  族群或个人,或来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村落,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保护。

  史,是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变与(3)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特定的民族、(5)历时性

  非物质文化具有一定长度的历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它是该族群、不变辩证统一的特点。她是活态的、传承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情感意识、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它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土壤,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的交融,受海洋文化影响的闽南人、闽南文化具有与北方人不同的特征,具有守成与开放的双重性格。即使在闽南,还有惠安女和蟳埔女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种独特性离不开当地的环境。离开了当地的环境,也就失去了独特性和原生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原生态保护,将之原状地在原地原住民及其环境中保护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4)整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温家宝总理的话深刻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物活动的结合,她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如戏曲表演,离不开剧本、道具、服装、脸谱、乐器、曲牌等;同时,演出内容又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表现。其次,在表现、表演时,往往是集体的、多项的、联系的。许多民俗活动,往往由某种信仰或某个事件,而引发串联出许多文艺活动,形成一条长长的文化生态的,所以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她是民族的、地域的,有时是族群、家庭的传承,所以又有相对不变的稳定性。如《格萨尔》史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至今仍被演唱,她以基本不变的形态延续下来。如莆仙戏保留了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剧目,有的剧目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基本面貌。在语言相对不变或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对不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量追溯其历史的源头,同时也要分清不同历史阶段的东西。

  (7)共时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传统的,虽然时代变了,但她还不同程度地活在不同人群的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时代共存。比如春节,是古老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但她仍然牵动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共同欢度。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历时性与共时性重叠的活动。即使是历史建筑、历史遗址,人们也可以与之“沟通”、“对话”,文物可以供人们收藏、欣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生态保护,是要保护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的文化群落,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几种价值。

  (1)历史价值

  历史一般是官方历史、知识分子历史,这些历史往往染上主观色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缺少民间历史,历史也失去半壁江山。“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神话传说等,可以对正史

  (文字)起拾遗补阙以及更正历史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历史。

  (2)文化价值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瓜瓞、从不间断,是由中华民族精神在支撑着,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历史上即使战火纷飞、政权交替,但中国文化始终没有断裂,只有

  “亡国”,没有“亡天下”,政权解体了,文化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延续下来。反之,文化断裂,民族也消亡。中美洲马雅文化的消失是个密码。但是,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南美,将马雅所有神官手上的所有神圣文书,全部用火烧毁,彻底摧毁马雅人的历史记忆,马雅文明真正消亡了。文化被毁灭,精神也消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与生活紧密结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生活是民族精神流淌的河流,民族精神是生活的导航。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就失去了凝聚力,涓涓细水就无法汇成大海。

  (3)审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剪纸、雕刻等工艺品、有民间绘画等美术品、有戏曲、舞蹈等各种表演艺术,有音乐、器乐等,有说唱艺术等。这些艺术个性鲜明,是历代艺人心血的结晶,是传统艺术的宝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每种艺术都是特定民族、地域不同风情的独特表现,构成人类艺术的百花园。

  (4)科技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人们传统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具有科学或潜科学的价值。这些技术往往不见典籍记载,但存活于民间。各个民族、族群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解决人与自然、或生活中所遇到困难的不同方法、技术,体现人类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智慧,至今仍为人们所利用,方便人们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智慧,是历代人生活经验的无数次的积累,有的尚未被充分利用,有的奥秘尚未被解开。

  (5)非主流文化价值

  人类对自己的历史、经验、知识有很多的记载,但是这些往往是官方、精英的,而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却缺位。每个民族、族群都有他们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有他们关于自然和宇宙实践的知识和经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明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互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缺席,也是人类文明的残缺。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其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朗说过,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科学的工作,又是一项和平、发展与人权的基础性工

  作。!"#如何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第一,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机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性工作”,这可以从

  2001年到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3批

  90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来理解。这些代表作的特点是民族的、地域的、少数人种的、弱势的、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

  “根”让其萎缩,那么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很可能就消亡了。保护是为了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和平;反之,则是民族歧视、种族压迫,甚至种族灭绝,世界和平就无法实现。

  第二,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没有平等,就谈不上和平。世界和平大厦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持文化平等思想。可以这么说,保护了一首族群的歌,就等于承认这个族群的存在、承认了文化平等权利。从

  1989年“民间创作”概念的提出,到

  2005年

  “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的确立,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1989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提出“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告:“文化多样性———

  人类的共同遗产”,将“民间创作”(即后来所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2年的《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提出“无形文化遗产与其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保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持续发展”、“和平”联系起来;,*+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界定、各国进行“公约”缔结;2005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确立了“文化平等”观念:“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是承认所有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文化在内,具有同等尊严,并应受到同等尊

  重。”

  第三,有效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国的保护工作,使世界各国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如果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那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要是对存活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一种全新的“活文化”的保护。目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公布了三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后统一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1年有

  19项、2003年

  28项,2005年

  43项。总计

  90项分布

  69个国家地区。中国有昆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

  (2005年)等四项代表作。我国目前已经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18项。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对自然、文化的选择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小见大”,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追求;对文化平等、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对文化持续发展与和平道路的选择。

  (一)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的系统论和伦理学的平等原则的结合。2001年《世界文化

  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

  “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可见,文化多样性理论来自生态论。“如果语言消灭了,随之而来的是意义的消灭,这就损害了所有人要维持和平、使生活富有意义的能力??没有多元主义也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生态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基础。”(蒙比奥特,1995)"#!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如此,文化需要多样性。就文化种类来说,不但需要历时性的种类,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共时性来说,需要各地方、各族群、各民族、各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源泉。如果文化一元化、文化沙漠化,那么,人类就失去了智慧的源泉,人类就无法持续发展。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是文化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有力证明,因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

  承认、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承认文化多元化。那么,会不会引起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的文化马赛克现象?或者像亨廷顿所说的引起“文明的冲突”?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隔阂已成为不可能,而且,不同文化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国际上不断提倡“多样性不仅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基础,而且是必须进行对话的现实”,这种“对话”已成为新的“全球伦理”。而且国际上

  20化都是现代化的包袱和阻碍,对自己的文化资源,不仅不利用,甚至破坏。这两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失衡。

  世界遗产的保护,包括对自然的保护,间接体现经济发展观念。当代的发展观念出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

  “向前看”,也要“向后看”。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说的:“我们必须学习祖先的智慧,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从古代以来就有一种较为低调的发展观念,所谓“天人合一”、“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这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生存智慧。老子《道德经》警告人类不要太骄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他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它“三大”更高,提出“人法地,地

  法

  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只不过是“域中”(宇宙自然)的一个物种而已,因此,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合理开发自然。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林,材木不可胜用。”法国着名哲学家施韦兹对“天人合一”发出由衷的感叹,说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人类

  20世纪的自觉,就是生态的自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西方历史上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根本尺度,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着名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的好:当大地母亲奄奄一息时,“四十种自由又有何用?”

  抛弃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激进主义。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在稳定渐变中发展,任何文

  化激变,都会带来灾难,或摧毁一个政权,灭一个民族。秦始皇统一天下,功不可灭,但他在文化方面走得太快,焚书坑儒,结果十几年时间,政权就灭亡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

  493年迁都洛阳,急于汉化,采用汉族文化制度观念改造北族,禁止鲜卑语言、改定北人籍贯、采用汉人制度、联姻汉人大族等,几十年后迎来汉化高潮,成效颇为显着。但是他太急了,“全盘汉化”:改变北族人的风俗习惯、甚至禁止语言;无视改革中北族人的利益?

  ?

  终于引起“河阴”惨剧:北魏皇帝公卿大臣

  2000余人于洛阳城外肝脑涂地!这个政权垮台了,既“亡国”,又“亡天下”,最后拓跋族完全融入汉族,作为一个族群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完全铲除自己的文化基础。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只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公布的830处“世界遗产”和

  90处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不能认为这是以那些“不动”、“无言”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以那些处于危机、“奄奄一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抵御”全球化。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人类不该遗弃她们,而要利用她们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人类现在出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重失衡的现象,走上持续发展的和平道路。

推荐访问: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物质文化 意义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