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16篇)

时间:2022-12-17 08:25:03 来源:网友投稿

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16篇)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作者:  【摘要】健康的心理一般是指一种内心世界平衡稳定、人格健全、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积极适应外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16篇),供大家参考。

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16篇)

篇一: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作者:

  【摘要】健康的心理一般是指一种内心世界平衡稳定、人格健全、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公安民警已经成为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其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七要”标准。民警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表现。民警心理问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民警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工作、生活的压力、民警的自身因素是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增加警力,强化技术,合理考核,保障待遇;营造开放的舆论氛围,优化社会环境;解决民警自我心理问题是解决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公安民警

  心理健康

  分析

  对策

  随着现代治安问题的日益复杂和治安任务日益繁重,警务工作的超负荷,工作对象的危险性及工作时间的不规律性,广大公安民警处于极度疲劳和高压环境中。民警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

  高居首位,被列为心理创伤级别最高行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民警3年内耳闻目睹的社会阴暗面,已超过普通人一生所见所闻。如今正是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

  要历史时期,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对人民民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对民警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近些年民警因为心理压力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甚至犯罪的情况增多,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的缓解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急待解决的课题。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民警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相对生理健康而言的。健康的心理一般是指

  一种内心世界平衡稳定、人格健全、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心理健康应包

  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境良好、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等。

  (二)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标准

  民警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七要”标准:1、要有

  正常的心理过程和积极的情感;2、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较强的自信心;3、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冷静和稳定的情绪;4、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5、要有对周围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6、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控制能力;7、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危害

  (一)公安民警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表现

  当前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调查研究发现,大约5%至10%的民警存在各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一是有8.5%的民警有许多说不清的不适应,有2%的民警情绪抑郁,缺乏自信心,胆小、悲观;二是有4.3%的民警依赖性比较强,天真、外露、幼稚,人际关系比较差,缺乏自知力;三是有6.1%的民警精神状态不好,易反抗,家庭关系紧张,纪律性差,一遇困难就用酒精或药物发泄;四是1.5%的男民警有女性化倾向,8.3%的女民警有男性化倾向;五是有9.5%的民警善妄想,多疑、孤独、过分敏感;六是有3.6%的民警精神衰弱,紧张、焦虑、恐惧;七是有8.1%的民警有异常的生活方式、退缩、思维奇怪、判断力差、情绪不稳定;八是有5.8%的民警有轻躁狂,冲动、易怒、轻浮。(注明此处的数据来源)此数据出自《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知识读本》.江西省公安厅政治部,2009,江西省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也存在问题。2007年5月,江西省公安厅政治部组织的有1813名民警参与的SCL-90(精神卫生评定量表)调查则显示:全省公安民警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呈偏态分布。所有项目总分在160分(一般心理问题)及以上的有417人,占样本总数的23%;所有项目总分在200分(严重心理问题)及以上的有135人,占样本总数的7.5%。(注明此处的数据来源)此数据出自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知识读本.江西省公安厅政治部,2009,第56页。。。。这表明,江西省大多数民警在心理健康自评上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良好,但也有部分民警自觉心理压力比较大,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心理健康障碍,迫切需要加强心理上的引导与疏通,或接受一定的心理健康服务,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危害

  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民警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表现在:(1)导致生理疾病。国内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结果表明,民警一边要全天候做好本职工作、一边要疲于应付一些“非警务活动”,其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疾病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职业。(2)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和认知障碍。在长期或强烈的压力状态下,民警极易产生愤怒、焦虑、压抑、无助感等不良情绪反应。此外,民警还会因过重的心理压力出现认知活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思维肤浅、狭窄;思维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思维缺少独立性、批判性,以及自我评价不恰当等。(3)导致行为偏差。心理问题易导致民警的行为发生偏差,并且行为偏差会波及民警的个人生活和工作。

  三、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来自基层公安工作的压力

  1、基层公安工作的高危险性带来的压力。心理学研究表

  明:民警仅在任职前三年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还要多得多。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民警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特别是处于一线的基层民警要时常面对打架斗殴、酗酒滋事、凶杀现场等等,长期处在高度危险、高度戒备的紧张状态之中,随时都有负伤或牺牲的可能。近年来,犯罪分子动辄与民警进行暴力对抗,导致民警因公伤亡逐年增多。据统计,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的民警就高达6000余人,负伤10万余人。

  “天天在牺牲,时时在流血”是对民警工作危险性的形象概括。

  2、繁重的工作负担带来的压力。虽然每年我国各地都大量的招警,但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民警人数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三十左右,而我国则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十。由于现有警力不足和繁重的公安任务形成巨大的反差,民警只能超负荷的工作。以我局南安派出所(城区所)为例,平均每名民警每三天要值一个班正班(二十四小时),其余两天副班,一年中基层民警就有120天住在派出所值班,24小时处于戒备状态,这还不包括临时性的值班备勤任务。长期的工作紧张无序、生活毫无规律,使得民警体力透支、积劳成疾。民警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而心力交瘁,产生厌倦、烦躁的不良心境。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而民警平均寿命仅48岁,民警已成为国家机器上磨损最快的部件。

  3、“明查暗访”带来的压力。随着法制的健全与普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级部门对基层公安机关要求也越来越严,“明查暗访”日渐成为上级部

  门检查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业绩的重要方式。广大基层民警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又要时刻提防突来的“明查暗访”,基层民警工作成绩得不到肯定,甚至还有被曝光、通报的可能,心理由此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一些工作出色的基层部门也担心被检查组“光顾”,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给民警造成一种“草木皆兵”的恐惧感,大部分基层民警对明查暗访既害怕又无奈。加之一些新闻媒体不负责任地失实报道,推波助澜,都将给民警心理上带来压力,也会严重地挫伤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4、工作要求高、考核严带来的压力。适当的考核、评比可以增强民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民警争先创优的意识。然而,当前考核、评比种类、名目繁多,使得一些原本警力不足的部门也需从中抽出专人负责考评工作,无疑给本就压力较大的基层民警给予了额外施压。假如一味圧指标、出硬招,一些民警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整日担心任务完不成,担心下岗被淘汰,久而久之,民警对考核、评比逐渐失去热情,呈现出应付了事的消极局面。

  5、群众工作难开展带来的压力。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然而随着时间步伐迈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安群众工作的难度也与日剧增。随着法制的健全和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给予公安机关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却不够。如执法严格常常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使民警站在民众的对立面;发生重大案件一时难以侦破,可能会遭到社会的责难等等。一些民警反映,现在群众尊重民警、主动协助民警的少了,而要求民警提供帮助

  的多了。个别人不管何事,有的甚至不属民警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民警办,办不成就指责刁难,甚至举报。而有的领导对待群众的指责、举报,常不问清红皂白,一味批评处罚民警,挫伤了部分民警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二)来自生活的压力

  1、家庭压力。现在的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民警,工作性质几乎是全天候,休息时间也是处于备勤状态,电话基本不能关机,与家人生活步调不一致,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的基层民警许多时间不能与家人相聚、分享生活,就是在有限的家庭生活中,也常常把工作中的压力、烦恼带回家,因此和家庭成员之间任意发生角色冲突,缺乏情感交流,难以完成自己作为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应尽的义务。久而久之,基层民警在心灵深处埋藏着愧对父母、愧对家属、愧对子女的强烈情结,心理极易被严重的“负罪感”之阴影所笼罩而难以自拔。

  2、经济压力

  。2008年7月,公务员进行了阳光工资改革,民警的收入相对从前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民警所承受的工作量和责任与其他政府机关公务员相比,则远远大于普通公务员,而各种待遇始终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这无疑会挫伤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当奉献与索取的天枰严重倾斜,民警的劳动价值没有被体现时,必定会使民警失去心理平衡,工作中也表现出消极态度。有的家属下岗,家庭经济生活困难,而公安民警的工资待遇尚未能达到与他们的付出相对应的水平。这不能不影响到相当部分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从警人员的心态。

  (三)民警的自身因素也是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1、身体、心理素质欠佳。高强度的工作量,对基层民

  警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了威胁。如果基层民警身体素质不好,长期劳累会导致疾病缠身,加之心理素质欠佳,就会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另外,患病的直接结果是产生对病情的担忧,做事感到力不从心、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加之无法视压力为动力或化解压力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与应激的状态之下,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很自然便引发了心理压力反应。

  2、知识、能力缺陷。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智商、能力等多方面与同事的差距,影响了基层民警个人目标的实现,致使某些人的行为极端化。如在办案中,因案子久侦不破,加之犯罪嫌疑人的抵赖,而对其施以殴打。这是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爆发的直接行为体现。民警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才能适应时代要求。然而当前有些基层民警,学习动力不足,光吃老本,不愿学习新知识,因循守旧;有的不善于运用新知识,学了不会用。实践中,他们常常感到捉襟见肘,工作难见成效。

  3、人际协调能力差。对于民警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四、提高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一)增加警力,强化技术,合理考核,保障待遇

  从优待警是关系到公安队伍长远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做到“从优待警”要在思想上关心民警、在生活上帮助民警、在业务上指导民警、在困难上体贴民警。

  1、扩充一线警力,实施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压缩机构,精减机关人员,扩充一线警力,实施倒班轮休制和休假制度,真正保证基层公安民警的正常休息时间,缓解其疲惫的身心,这对民警的心理健康及公安工作发展将带来很大益处。进一步明确民警职责,减少和避免各种非警务活动占用警力。进一步探求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方法,不以简单的量化指标来考核民警的工作成绩。

  2、向科技要警力,警务运作模式合理化。科研部门要注重加快研发一批公安机关实用的尖端科技设备、非杀伤性武器及防身、护身等器材,应用于公安基层一线,降低民警职业风险。同时,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警务工作“疲劳战”的弊端,积极研究探索适合社会治安管理要求的警务运作模式,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使民警能从繁重的工作中抽出身来,保证正常的休息、休假,减轻民警工作压力。

  3、建立民警生活保障机制。从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以民警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危险程度而言,其工资报酬等必须比其他行政机关优厚许多。政府部门、公安机关联合出台民警生活保障机制,建立民警家庭档案,领导干部第一时间了解民警家中的各种困难,并在限度内给予帮助。完善民警各种医疗等保障体制,对于因公负伤、致残、牺牲的民

  警和家庭要给予最大的经济补助,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从根本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

  (二)营造开放的舆论氛围,优化社会环境

  1、营造良好的警民关系。公安机关积极宣传警务知识,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使人民群众真正的了解民警,支持民警。进一步调解好警民关系,多多开展有声有色的便民利民警务活动,如

  “相约警务室活动”,“接待日活动”要细心对待群众的事,要想得周到,全面,不敷衍了事。多做换位体察,换位思考,多和群众做“零距离”接触,多倾听群众

  的意见、建议。警民之间形成一种水乳交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依靠的良性互动。

  2、与媒体进行良好互动。充分利用媒体进行正面的宣传报导,宣传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颂扬人民民警队伍中涌现的英模人物,以强大的舆论弘扬人民民警的警德风范,使民警得到心理

  支持。从社会方面关爱民警,从而减少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整顿公安队伍,清除一批害群之马,以纯洁公安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三)解决民警自我心理问题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来医。”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还要靠民警自己。

  1、从事各种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适应公安工作对心理产生的压力。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多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增强;消除孤独、抑郁的不良性格,形成朝气蓬勃、开朗、乐观、愿与其他人交际的性格;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强果断性、持久性、毅力等;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为民警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基础,为对付心理压力奠定良好生理基础。

  2、更新文化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减少承受心理压力的机会。目前,对业务能力的要求是民警心理压力形成最为突出的原因之一。公安工作不只是“打打杀杀”,更重要的是具备与岗位相一致的业务技能,并能合理运用,工作才能

  得心应手,而不致于力不从心、困难重重。

  3、自学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规避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系统学习心理科学知识,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且运用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去预测和控制自身的心理问题发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心理品质和战斗力,形成“压力免疫”,提高规避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振声.民警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2】徐玉明,张旭东.心理应激反应与民警身心健康探微[J].公安研究,2002,(2).【3】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知识读本.江西省公安厅政治部,200下面红色字体内容是赠送的工作总结模版,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企业会计主管工作总结(一)】

  今年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会计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做报社的主管会计、核算预算外收入、合并四家报表。在记帐、算帐、报帐的全部过程中无差错。收入收款376万元,报销、发工资、发稿费等***万元。处理原始凭证****多份,作记帐凭证****余份,并对其进行逐一审核,逐笔记录、逐步核算。记帐多达*****余笔。做到了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表相符。

  在收款时,认真开收据,认真清点现金,填写支票,及时送存银行,使款项能及时到达我户,避免了许多不安全因素。

  报销时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热情的解答同志们的问题。报社的财务工作比较零碎,不仅要发工资,报销一些正常的业务支出,每月还要发几拾笔的稿费、业务费、考勤奖、好稿件奖等。大到上万元,小到一元两元,发工资时,我认真审核,及时开支票送银行,尽快的把钱落到同志们的帐户上。发稿费、业务费时,无论大钱小钱,从来不嫌麻烦,一笔一笔把几拾笔的业务费稿费发到同志们或投稿人手上,无论大家什么时间来,我都热情接待。如有汇款借款等业务,我都积极筹备,从不会因为我的失误而影响集体的工作。

  做会计凭证认真细致,摘要填写简单明了,比较熟练比较正确的运用会计科目。记帐仔细、认真、规范,帐目清细明了,条理分明。月末结帐作报表从不马虎,总是认真核对每项数字。报表及时,数据准确详实。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我还负责管理报社的印鉴、发票和一些证件等。发票的领用、印鉴的使用,我都建立了缴销手续,进行了严格的管理避免了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

  现金管理日清月结,不怕麻烦,当日发生的业务当日处理帐务,及时提款存款,库存现金一般在2000元以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避免了不安全因素。帐本、帐表、凭证干净整齐规范。体现出了严肃、认真的精神面貌。

  每月都要认真的审核预算外收入,汇总全局四家报表。汇总报表很重要,报表上的数据反映了我局所有的收入、支出等财务状况,汇总时必须认真仔细,我总是算一遍又一遍,直到核对无误,确信数字准确、一丝不差。再把它打印七份,装订起来。整整齐齐的报给领导、财政局、银行等部门。

  今年8月份,局领导组织了审计小组,对局机关和各台的帐务进行了检查审计。我参加了审计小组,并加班加点的帐务进行了检查,圆满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我所管理的报社的帐务,也接受了审计小组的检查。并且在帐务管理方面顺利的通过了检查。

  今后我要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努力工作,认真钻研业务,更加主动热情的为大家服务,使帐务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使自己的工作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2008年。

  【企业会计主管工作总结(二)】

  在过去的2013年里,从初进弘泰公司至现今,足有十个月的时间。在这十个月的时间里面,个人能力飞跃性的提升,暂且不论。但是,个人成长还是有的。这也得力于公司的信任和培养。下面对个人工作职责作一些简单的总结和评价。

  在公司里,本人担任内务的职位,主要负责开单与出纳工作。还有其他一些展厅日常工作的监督,也在个人的工作范畴内,分类总结如下:

  1、开单

  此项工作需要做到足够的仔细、认真、谨慎。对于产品的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的认知。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很多工作上的失误。还需特别注意数据方面的。对于这份工作,我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应更仔细认真,尽量避免出错;效率的提升,仍需加强。做到更快更准,才是最终目标!

  2、出纳

  展厅日常收支工作管理,做到数目清晰明确,日清月结。做好登记明细,以免出现疏漏。当天收支情况及时输入电脑。在过去的半年里,做得未够好,来年必须完善。

  以上是职责范围内最主要的工作,毋需置疑,必需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此外,还有很多展厅的日常工作需要注意。包括:早会记录、展厅人员出入登记、客流量登记、电脑日常工作的维护、公司q群信息的及时传达。另外还有展厅样板的维护:样板的出仓,必须经过公司的审批,做好登记以及相关的手续,展厅的出仓样板,需及时作好补充。还有展厅卫生的维护,属于个人负责的卫生区域,必须每天做到位,龙头、五金配件的维护,每月至少打蜡一次。这些工作尽管琐碎,但是,却高度体现个人的工作责任心。力所能及的事,更需要在细节上完善。因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非常必要。

  以上工作总结不尽详细,并且,日常工作中也有诸多疏漏的地方。希望在这次对于过往工作的审视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来年逐步完善!

  延伸阅读篇:

  工作总结写作注意事项:

  调查研究

  总结的对象是过去做过的工作或完成的某项任务,进行总结时,要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情况和了解整个工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总结,避免以偏概全。

  热爱

  热爱本职工作,事业心强,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总结的基础。写总结涉及本职业务,如果对业务不熟悉,就难免言不及义。

  实事求是

  总结是对以往工作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像陈云同志所说的那样,“是成绩就写成绩,是错误就写错误;是大错误就写大错误,是小错误就写小错误”。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违反作总结的目的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当摒弃。

  【企业会计主管工作总结(三)】

  2013年初岗位调整现在的我由一个普通员工成为一名主管会计,压力也相应的添加了!羡慕的眼神、支撑和赞许的话也听了不少!而我到觉得没什么,心里比较平静,心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可喜悦的!可能是因为上学就当过班干部,工作后也有从事过维护的岗位。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确实是个锻炼人的机会!

  一、加深了对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理会

  何谓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经营策略,充分思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联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成长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最大。通俗的讲,是把企业视同一项资产组合拿到“市场”去卖得到的价值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克服和防止了“规模最大化”、“质量最大化”目标的狭隘;“价值最大化”也不一样于利润最大化,它不仅反映以即期效益为核心的现实财务状况,也思虑了企业未来价值增长的成长潜力,它不仅计量了现实经营耗损和风险成本,也综合思虑了资本收益的要求,是银行经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成长性的高度统一。作为当代商业银行,必须树立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深刻识别和领会价值最大化理念的精髓,并探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咱们银行将“成为最具价值创造力的银行”确定为成长的远景。其实质就是要求咱们银行能持续保持优异的经营业绩,在国际通行的财务指标上达到领先水平;在市场价值的增长上达到同业领先水平;树立彻底的价值观,能够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等利益有关者提供优厚的价值回报。

  二、在实践中印证了理论,锻炼了能力。

  拓展式训练不一样于竞技比赛、军事训练。它是一种培训,是一种通过每一私人的亲身参与、挑战自身的心里障碍从而取得提高的一种体验式培训。它以“先行后知”而区别与其他培训,精华就在于参与后的交流和领悟。通过拓展训练给我感悟最深的是一私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1+1>2!”。一私人不可能圆满,但团队可以;每个角色都是优点缺点相伴相生,合作能弥补能力不足。成长的道路并不平坦,难处和挑战无处不在,有些是咱们难以想象的,有些是咱们不敢逾越的,但是团队可以完成只身一人不敢完成的任务,团队可以完成只身一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三、模拟银行演练

  2013年银行会计主管工作总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要成功,必须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这才是独一持久的竞争优势。通过四天的“商业银行经营维护实战演练”,使咱们近距离地亲身体会和明白了西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找到了商业银行经营维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从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的制定,到根据业务战略在存贷款业务、人力资源维护、市场营销、证券投资、财务维护等方面执行决策,再到每一个战略步骤的详细实施;使咱们真实体验了如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规避和控制风险,如何优化业务、量化培训、抢占市场、争得先机,全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更加深刻的理会了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

  模拟演练的最后结果反映在各家模拟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股价(即各家银行的市场价值)上。在四天的模拟演练中,咱们切身体验了如何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去权衡“规模扩张”、“追求利润”、“资本对风险资产的约束”以及“资金流动性”的联系;体验了他们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运动流程,理会了要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必须以“博弈”的要领去寻求

  “价值最大”的“平衡点”。更加深刻的领悟了“价值最大化”是银行经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以及成长性的高度统一;价值最大化不仅是衡量业绩的指标,更是生存成长的基础,进而将其贯穿于全行经营维护的始终;而“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以经济添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是价值创造的两个核心机制。

  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在圣诞节当天,大部分天主教教堂都会在12月24日的耶诞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搜街整理的幼儿园圣诞节活动策划书,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圣诞活动策划书(一)

  1、小朋友和家长老师之间神秘的互赠礼物的活动,提前抽签抽到另外的小朋友或者老师的名字,然后准备礼物,写上名字在圣诞前夜挂在圣诞树上,然后自己去找自己的礼物。

  2、幼儿园举行了别具一格的快乐的总动员迎新年亲子活动,真真实实地让孩子感受到了迎新年的节日氛围,在孩子心灵深处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活动分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集体表演活动,由身穿圣诞服装的新年老爷爷和花枝招展的春姑娘主持节目,由幼儿教师扮成的斑点狗、蝴蝶仙子、小蚂蚁和天使姐姐一起带领幼儿唱起了快乐的歌、跳起了喜庆的舞。这让幼儿们感到仿佛来到了一个童话王国。第二大部分是亲子游戏,由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到老师们事先安排好的游戏场地进行游戏。孩子们玩好一项游戏后,便有一份可爱的小礼品。更让孩子开心的是,新年老爷爷还背着他的神奇包来给小朋友送礼物,斑点狗、蝴蝶仙子、小蚂蚁和天使姐姐则到处给小朋友贴上美丽的贴纸。孩子们离开幼儿园时,新年老爷爷还在门口给他们送上一盒盒精美的蛋糕。就这样,孩子们度过了美丽的、快乐的、童话般的早晨。

  3、结合圣诞节进行游戏活动《MerryChristmas》,教师将活动室布置成欢庆新年的样子,准备了圣诞树、礼物、音乐等,然后带领孩子很自然地在里面开展活动。游戏中进行了问候语MerryChristmas的练习;句子Iwant…的练习;还学唱了新歌:《Happynewyear》,活动很自然也很有意义。

  4、在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都闪动着欢乐的烛光,身着圣诞礼服的主持人来到孩子们中间一声“圣诞Party开始喽!让我们一起来狂欢吧!孩子们齐声唱起趣了圣诞歌,紧接着,孩子们纷纷戴上自制面具,顿时活动室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他们齐齐登场跳起了“兔子舞”

  5、彩灯闪烁,在《同一首歌》的背景音乐声中,孩子们围着圣诞树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了自己的亲人,当家长们看着载歌载舞的孩子、听着他们饱含真情的歌唱:“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又一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你们的呵护伴我们成长,今天我要说一声,谢谢你们啦!”分明看到家长眼中涌着的泪光,昔日不谙世事的孩子竟能如此乖巧、懂事,他们能没有丝丝感动?

  圣诞老人和圣诞小童的到来,平添了几分圣诞的气息,他们一曲《Jinglebells》的精彩表演吸引全场人的注意,当孩子们看到盼望已久的圣诞礼物时,更是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圣诞老人与孩子们亲切的拥抱、握手,在浓浓地问候声中,接受西方文化光泽而温馨的洗礼。

  接下来的亲子游戏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与家长、家长与老师,在一个个童趣十足的游戏中增进了感情,“水果蹲”、“抢椅子”、“眉目传情”——他们忘乎所以的喊着、叫着、笑着、闹着,忘却了身份、忘却了场合、忘却了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

  1.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西方国家的文化的差别,知道圣诞节是西方的重要节日,培养幼儿学英语的兴趣,(2)给幼儿讲述圣诞节的来历,通过活动来体验圣诞节欢乐的气氛。能够和同伴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

  2.环境创设:

  (1)★圣诞树

  这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往圣诞树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圣诞气氛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树顶星

  树顶星是插在圣诞树上的一颗星,就像是圣诞树的皇冠一样,有了树顶星的装扮,戴上“皇冠”的圣诞树也会颇具几分仙气。有的树顶星还可以充电发光,一闪一闪的非常夺目。

  ★布偶

  在装扮华丽的圣诞树的树枝上挂上一个个漂亮的圣诞小布偶,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雪花片

  在绿色的圣诞树上挂满了各种色彩的装饰品后,你仍会感觉到好像少点东西。对了,就是洁白的雪花片(可用塑料泡沫代替)。同时还可以再买些大的雪花挂在屋顶,可以在房间中享受到大雪纷飞的感觉。

  活动一、将每个窗口打扮起来,也是圣诞装饰重要的一项,它把人带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用铁丝将松枝串扎在一起,挂在窗户周围,串上彩灯,或各色灯笼或在玻璃窗上喷上雪花和“MerryChristmas!”的字样。

  明亮的玻璃窗前,挂上圣诞花环、圣诞袜、圣诞铃铛、金银星星等小饰物,孩子们会特别的喜欢,孩子们很容易被环境所感染,所以学起英语来也是特别的感兴趣。

  活动二、可用彩条在墙壁上围成一个圣诞小屋,还有小雪人等.欣赏学唱英语歌曲:《Jinglebells》;《WewishyouaMerryChristmas》and《happyNewYear)并学说祝福语“MerryChristmas!”

  活动三、请一名家长扮演圣诞老人,穿上圣诞老人的衣服,背上装有礼物的大包袱,给班里孩子发礼物,唱圣诞歌。孩子们一起表演并相互赠送礼物。

  活动四、学习制作一个Christmasstar,每个幼儿制作卡片并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老师把它挂在墙壁上。

  漂亮的圣诞树,神秘的礼物!让孩子们充满惊奇!让做爸爸妈妈的我们也回到了“童年”!

  活动五、圣诞大聚餐,每个家庭准备一道拿手菜、10点半准到达班级,大家欢乐party!活动中让孩子懂得班级是一个集体,更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活动中让孩子们懂得关心他人,学会分享!

  幼儿园圣诞活动策划书(二)

  一、活动名称:快乐的圣诞节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西方的传统节目——圣诞节。

  2、体验与老师、父母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3、培养幼儿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

  4、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的灵活性。

  三、活动准备

  1、装饰有节日气氛的活动室,睡眠室及“圣诞节”墙饰。

  2、大圣诞树一棵,成人圣诞服装一套,幼儿圣诞帽每人一顶。幼儿礼物每人一份,包装好并编上号。小奖品若干,智锦盒一个,内装若干智力题卡片。

  3、即时贴剪成的“红色圆形”、“黄色半月形”、“绿色小松树形”,幼儿最少每人一套。即时贴剪成的红色三角形、粉色五瓣花、绿色半圆形,家长每人一套。分散地藏放在睡眠室的各个地方。例如:床边上,窗台上,玩具架内……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圣诞节到啦,我们和家长一起来庆祝圣诞节好不好?今天,小丑姐姐(另一名教师扮演)还特意举办了一个圣诞舞会,想邀请大家一起去跳舞。但小丑姐姐要求你们先做一个“寻宝”的游戏。大家快来听听我要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

  2、示范讲解“寻宝”玩法:

  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娃娃”脸上有什么?都是些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老师:老师把这些小卡片都藏在了寝室的各个地方,你们进去后要认真的、轻轻的去翻找。找到后,要快速将它揭下来贴在自己的脸上。然后到舞会门口请“服务员”检查正确后,可领一顶圣诞帽,带上后才能进入舞场去跳舞。

  3、家长也同幼儿一样去“寻宝”,标志分别是红色三角形、粉色五瓣花、绿色半圆形。

  4、幼儿、家长一起进行“寻宝”游戏(liuxue86.com)。

  (二)圣诞舞会——圣诞快乐(互动舞蹈)

  幼儿、家长寻找到“宝”后逐一进入“舞场”。一个跟一个拉在小丑姐姐后边,随着音乐一起跳《圣诞快乐》舞。

  (三)智多星游戏

  1、教师出示智力锦盒。说:我这个锦盒可神奇了,里面有许多神奇的游戏题卡,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根据题卡内容(如:谜语猜猜看、按数连线、九宫格……)来表演,做对了,教师扮演)会奖励你一个小奖品。

  2、“智多星”和幼儿进行摸题智力游戏。

  (四)欣赏童话剧——圣诞节的来历

  1、教师:小朋友,我们又跳舞又做游戏,来庆祝圣诞节,那你们知道圣诞树是怎么来的?圣诞老人是怎么来的吗?

  2、下面请欣赏由我们班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共同表演的童话剧——圣诞节的来历。

  (旁白-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有一位可怜的乞丐(家长),他又冷、又渴、又饿。<乞丐着破衣、拐杖出场>。他来到了一个村庄,遇到了一位富人(幼儿)和一位穷人(幼儿)<富人、穷人出场>。

  乞丐(对着富人)说:我又渴又饿,你行行好,给我一点面包吃吧?

  富人:我是富人,我很富有,我有的是面包、牛奶,就是不给你这个穷光蛋。并踢了乞丐一脚。

  乞丐(艰难的站起来对穷人)说:我又渴又饿、又冷又累,请你行行好,给我一点面包吃吧?

  穷人:我很贫穷,只有一片面包,但我愿意分一半给你。

  幼儿钻进袋中,父(母)手提袋口前进跳,先到者为胜。

  材料:布袋10只。

  7)抓尾巴

  家长驮着孩子,孩子腰间系着尾巴,孩子在家长的走动下去抓其他家庭孩子的尾巴,未被抓到尾巴的一组为胜。

  材料:5个尾巴。

  8)坐花轿贴五官(全家三人)

  爸爸妈妈抬着孩子拿一种五官,孩子来操作粘贴后返回,由第二个家庭继续抬花轿贴五官,速度最快、完成最好的班级属于优胜者。

  材料:圣诞老人头像,五官。

  5、圣诞老人出场,发礼物

  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出场,跟小朋友们打招呼,指导小朋友能正确说出:merrychristmsa,并给小朋友发礼物。

  6、活动结束

  在《圣诞快乐》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篇二: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摘

  要]: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是警察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公安民警更好地应对压力,直面竞争、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相关调查统计表明,近年来,由于公安工作负荷与压力不断加大,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少一线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已成为公安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公安民警;负荷与压力;心理健康状况;现代的健康观认为,人的生命健康,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生活行为和人格精神上,也就是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公安民警,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捍卫法律、惩治犯罪的重大使命,每天都在承担着高应急、高对抗、高危险的工作,因而承受着比常人更大的压力,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然而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正确疏导警察心理,切实缓解心理压力,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业务发展有积极意义、深远影响。

  一、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在国外,有近五分之一的警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根据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机制课题组调查掌握的统计数字,有近四分之一的民警存在心理问题,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警察数量高于西方国家。

  福建省以MMPI测查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表明,仅有32.9%的男民警和13.0&的女民警可确信没有心理障碍;有49.5%的男民警和60.9%的女民警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男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比例达36.0%,疑似心理病态的比例达13.5%;女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的比例达13.5%;女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的比例达56.5%。男民警中可能有重性精神病患者,存疑待查。

  2007年,江西省公安厅政治部对全省1813名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民警工作负荷与工作时间压力、待遇与保障压力、执法环境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婚姻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婚姻家庭压力、职业价值感与认同感方面的压力等。调查表明,有52.3%的民警自感工作量较重;公安民警的待遇和经费保障情况一般。有41.8%的民警认为曾经被错误的投诉过。有相当一部分民警认为,当前的执法环境不够理想。超过80%的民警认为在执行非警务活动时,会遭到群众的责备与辱骂。大多数公安民警对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状况是满意或者基本满意的。大多数民警的从警初衷都是好的。对警察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起初是高的。但是,现在警察荣誉感正在下降(73.3%民警认为)。有57.6%的民警认为警察职业比政府其他部门岗位要差。86.2%的民警认为社会舆论对警察职业有偏见,做不到客观公正。72%的民警在日常生活中不愿表明自己的警察身份。现在对自己警察职业工作深感得心应手的只有23.7%。而有8.2%的民警再也不想当警察。。1欢迎下载

  上述调查充分说明,当前我国民警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令人担忧。

  二、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工作任务繁重,致使公安民警精神紧张。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治安形势日益错综复杂,公安保卫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公安工作信息化的逐步推动,工作方式的转换,广大公安民警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既要承担治安管理、秩序维护、事故处理等职责,又要担负警保卫、及时救助困难群众等任务,工作十分繁重。由于警力不足,民警不得不靠增加工作量来履行工作职责,体力严重透支。这样使民警常年处在工作强压状态,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民警只能超负荷工作。遇到突发案件,经常加班加点,无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不管是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都要随时出动。另一方面,吃无定量,睡不应时的生活状态,使民警的生物钟遭到破坏,造成很多民警胃肠和睡眠问题的出现。同时,各类专项行动多如“牛毛”,大行动套小行动、小行动套集中整治。在长期繁重、无序的工作中,许多民警极易出现精神紧张、心理疲惫等亚健康状态。一方面有些民警对健康保护认识不够,一些民警长期吸烟、熬夜、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缺乏锻炼,容易降低身体素质,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二)执法环境恶劣,造成民警“执法难”的心理阴影。打击犯罪、依法行政是公安民警的重要职责,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现行管理制度状况及诸多客观因素,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难免触及当事人的某些利益,而与违法、违章者之间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抗情绪的存在,给民警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部分当事人动不动就以“上访”、“投诉”相威胁,有的仅仅因为民警严格执法,没有对其“网开一面”,就指责民警“态度强硬”。而有些部门在处理类似投诉事件的时候,不管民警有无过失,一律要求反复说明事件经过,使民警工作量无形增加,且易影响自身一年的工作绩效。复杂的执法环境,以及执法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一线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总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舆论媒体曝光和群众上访投诉成为悬在民警身心上名符其实的“紧箍咒”。“执法难”使民警在执法中渐渐地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也成为不少民警心理压力主要来源。

  (三)家庭、社会压力巨大,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对于每个民警来说,家庭既是避风港,又是一个缓解压力的重要场所。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家庭因素却成了压力来源。现在招警考试都是面向全国统一招考,工作地点、岗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工作地点与家庭相距遥远,加上工作繁重,平时根本无法回家,更不用说照顾家庭。加之,公安民警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大型节假日反而更离不开岗位,更无法与亲人团聚。近一半民警派驻在各乡镇,农村派出所民警往往一周只有周末能回到家中。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民警与家人只能是聚少离多,“周末夫妻”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还有些家庭困难的民警,工作后就是全家的顶梁柱,全家都指望其一人的工资。民警对工作的高付出与某些“清闲职业”相比,收入却存在着不小差距,民警家属认为“人无法回家,经济上也无法支持”,使得很大部分民警家庭不稳定。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状况与社会现实相比造成心理失衡使其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安工作中。

  (四)自我实现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除了生理、归属、安全和爱、尊重等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实现的需要。警察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群体或作为群体生活中鲜活的个体,在保障人身安全、进行正常生活、完成工作任务、人际交往互动、理顺关系归属和相互尊重等的同时,一个现实和终极的目。

  2欢迎下载

  标就是自我实现。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社会的阴暗面催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缺乏一个良好的防御机制或疏通渠道,各种心理问题就容易随之而生。随之在执行公务中,就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有的警察甚至会因工作任务艰巨,产生职业倦怠

  而萌发自杀的念头;有的警察因不能及时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而采取过激行为。

  (五)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压力使得民警不得不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受新事物,在不断磨合过程中,民警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与水平,由此也会引发各种心理压力。家庭中、社会上的认同感差,影响着公安民警对职业的认同感。公安机关在各地的民意测评中往往居于末席,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却得不到支持。由于得不到足够理解与支持,民警不良情绪往往没有正常宣泄渠道,在工作中失落、在家庭中压抑、在社会上误解,久而久之,形成沉重心理负担。

  三、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不良后果

  民警心理压力大并长期积压,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得不到及时疏导与缓解,过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不仅严重威胁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也会给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民警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同时也会影响到周边的同事,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从心理症状上看:一是民警焦虑、紧张、迷惑和急躁,在行为上表现为工作无主动性,执法态度冷漠、缺乏耐心,容易产生过激行为等现象;二是民警疲劳、生气、憎恶,在行为上表现为缺乏工作热情、拖延和避免工作、工作效率下降;三是民警情绪过敏和反应过敏、感情压抑、退缩和忧郁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多疑,饮食过度导致肥胖或没胃口而消瘦,和家庭、朋友的关系恶化,冒险行为增加,如出现不顾后果地酗酒或赌博等现象。四是交流效果降低,孤独、有疏远感,厌烦、有不满情绪、愤世嫉俗,在行为上表现为有自残自杀和试图自残自杀,侵犯别人、破坏公共财产,偷窃等。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自身能力不能成功应对工作、生活、学习需求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生理疾病或消极情绪。长期心理压力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反应,是形成生理甚至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民警高压而无规律的生活,使得生活规律混乱、长期失眠,患上与职业有关的胃肠病、肝病、肺病和腰腿等方面的疾病,缺乏锻炼,甚至出现提前衰老的情况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与缓解,严重时还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反常行为,从而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心理压力过大带来的不良后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不作为,二是乱作为,三是胡作非为。第一个层次,是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主动性,长期的高压使人焦虑、疲劳、紧张、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从而使得工作效率下降,工作中容易出现失误,多做多错,所以形成推诿和退缩的不作为。第二个层次,是在工作中固执己见、主观臆断,长时间的压力得不到疏导和排解,从而影响了思维活动,当对压力无法作出直接反应时,就会把积累起来的能量在其他对象上释放出来,从而消除自身的紧张和不安,所以形成的不负责的乱作为。第三个层次,是情绪低落、缺少快乐感、心情悲观失望,此时压力的承受已经达到个人的极限,抑郁、偏激、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和报复社会的胡作非为。

  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环境压力等的长期聚集,会对民警的生活、工作、心理等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带着心理障碍工作的民警数。

  3欢迎下载

  量上如果慢慢庞大起来,势必将影响到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事业的发展。

  四、改善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

  沉重的心理压力不仅给公安民警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也必将严重影响公安队伍的健康发展和公安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疏导、缓解公安民警心理压力,呵护民警心灵,为民警降压减负,确保其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一)改进公安业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让民警减负。目前,我国公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警务繁杂,警力不足,都给警察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上级机关制定的一些政策、措施不符合基层实际,政出多门。这些都是公安机关本身的组织与管理因素造成的,是造成大部分警察压力问题的根源。在具体的机构设置上要贯彻精简、高效的原则,克服冗繁的办事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必须完善各种警务工作,如改善训练和装备的不足,增加招收新警察的心理和性格测试,改进招收、筛选和升迁人才的程序等。

  (二)因势利导,实施心理健康工程。首先,要及时掌握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由政工部门或负责政治工作的同志负责,把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躯体健康的测量及评估作为公安民警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在全面摸清民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切实加强对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让民警压力得到疏导、缓解、松弛。其次,还必须建立起一个可以使民警得到有效心理治疗的畅通渠道。通过开设心理门诊,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和运用网络建立远程心理咨询聊天室,为有心理障碍的民警提供倾诉场所,及时对民警的各种心理失衡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供排除压力和困扰的方法与技巧,增强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防止意外事情发生。

  (三)从优待警,解决民警后顾之忧。各级公安机关要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从严治警方针的用时,将保护民警心理健康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从优待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各级公安机关从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生活上体恤民警,努力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一是要落实民警职级待遇。作为公务员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职级待遇关乎每一个基层民警的切身利益,及时、高效、公平的解决好职级待遇问题,切实保证民警政治待遇提高。二是从健康状况上体贴民警。落实民警一年一次体检制度,严格落实休假制度,改善民警的健康状况,缓解工作压力。三是保障民警福利待遇的提高。坚持生病住院民警探望制度、特困民警救助制度、节假日慰问制度,从精神上安抚民警。四是定期的岗位轮换或调整,尽可能地照顾两地夫妻分局的民警,使得民警在繁重的工作后能回归家庭生活,能无后顾之忧的为工作冲锋陷阵。

  (四)体谅民警的委屈和埋怨,营造宽松和谐的融洽环境。繁重的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和心理压力可能给民警带来情绪上的波动,有效的疏通和友善的对待是最佳的途径。因此,在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中,我们首先要鼓励民警必须坚持从严纠处,始终保持发现一起、纠处一起的严管态势,做到有礼、有理、有节。其次要为民警提供一切执法保障,当遇有蛮横无理或动辄以投诉举报相要挟的当事人,严格按照依法执法的原则,不让步,打消这些人的嚣张气焰。对待受到委屈的民警,则是通过耐心的鼓励,帮助他们消除怨气,化解压力,鼓舞士气,这对民警的树立自信心影响妙不可言,同样也有利消除他们因为工作不顺心,而感到的忧虑或压力,从而更大胆开展执法和管理。。4欢迎下载

  (五)重视民警心理素质锻炼,提高民警自我调节能力。在工作、学习中,要注意民警心理素质锻炼,关心一线民警思想动态,加以积极的沟通,引导民警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提高民警的抗压能力,使民警学会自我调节,在遇到困难、挫折、矛盾、误解、诱惑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主动和家人、朋友、同事沟通,学会自己缓解压力、释放压力,坦然面对和接受各种心理压力,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六)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培养民警健康向上的情趣。丰富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是将人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可以把完善健身、娱乐设施,举办各种娱乐活动作为突破口,让一线执勤民警在繁忙、紧张的警务工作之余,适时地举办一些体育、演讲、球类、甚至趣味比赛,开展健康、活泼和内容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在提高一线民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同时,使民警的压抑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宣泄,及时消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并引导民警保持积极向上、百折不挠、乐观豁达的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公安厅政治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知识读本,2009(09)。

  2.郑立勇.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维护,2009(02)。

  3.

  庆海涛.警察心理健康现状及维护,2008,(06)。。5欢迎下载

篇三: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实用标准文档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一、民警心理问题现状

  公安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置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如个别民警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任务,心情本身已经很焦虑,在审讯中又遇到一些顽固不化、抵触情绪很强的犯人,这时焦虑情绪会达到顶点,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的情绪,失去理智,于是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甚至对犯罪嫌疑人的躯体产生伤害。

  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据调查,基层民警具有“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等三怕心理。一是怕投诉: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特别是那些受查处、受处罚的人抵触更大,往往出言不逊或为报复民警而捏造事实恶意投诉,大量的失实投诉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怕办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加之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各项审核扣分规定。办案民警普遍反映,现在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疏漏,害怕被扣分或通报批评。三是怕行动: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组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斗争和严打统一行动。因为工作量大,民警平时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一旦单位组织行动,基层民警更是通宵达旦,有些民警往往在行动期间连续一个星期回不了家,遇到案件多的时候,甚至有的吃住在单位达一两月,根本无暇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顾及家里。“三怕”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有些民警发出叹息:“就算是骆驼也有停下休息的时候,更何况人呢?”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使民警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和兴趣,很多民警逐渐产生了厌战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我们的民警却夹在“付出承诺却不能兑现”、“做不到又要逞能”的尴尬境地。很多民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对自己的追求都产生了困惑。同时,随着对提拔任用干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民警认为在公安机关想要升迁好比登天还难,奋斗了几十年仍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单位的同学一个个地变成科长、主任等。而且因为财政关系,警察的收入与付出差距甚大。基层民警既不能在政治发展上得到满足,又不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相比其他人,民警很容易产生自卑和不平衡心理。有的基层民警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了精心设计,什么时候入党,什么时候调入理想的警种工作,什么时候当科、所、队长,什么时候购房买车,什么时候有多少存款等,为自己规划了“近期目标”和“宏伟蓝图”。然而随着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普遍推行任职资格考试、公开提拔、竞争上岗等机制,当个人愿望难以实现时,便怨天尤人,万念俱灰,觉得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而感到自卑。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的民警,因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工作力不从心,也产生自卑。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民警出现自我否定,不断出现的自我否定感使得他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民警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和负担,干脆主动调离公安机关或辞职另谋高就。

  四是缺乏安全和归属感。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残酷,而因为各种原因,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民警在接受一些高危险的任务时,总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感,很多民警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感到极大的忧虑,缺少安全感。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单位,公安机关对内部管理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不管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非工作时间都是统一标准,如“五条禁令”等一些十分严格的规定时刻如影随形地束缚着民警的自由行动。在强化队伍管理的同时,单位却很少从如何关爱民警角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度考虑问题,即便是在民警被恶意投诉之后,也很少会考虑民警的感受。很多时候民警要参与一些非警务活动,而这些非警务活动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冲突。在寻求不到解决渠道后,群众很容易把冲突的苗头对准民警,这时单位又往往无法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长期缺乏单位的后盾保障作用,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五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的特点。对于警察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或找人或借着亲戚、朋友的名义来说情的大有来之,能办的还好说,办不了的,那以后也就不用再来往了,素质差点的还会在背后诬告、诽谤你。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属公安业务管辖的事也跑来找你,一旦民警说“不是我们管辖的,没办法”,他们的一句“你们出面还有什么办不了的,不就一句话吗”,弄得我们的民警左右不是人。有时候,一些来说情没办成事的人甚至把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到民警的家属身上,导致不仅是民警个人甚至影响了家人和亲戚间的关系。很多民警反映,现在一看到亲戚、朋友的电话就紧张,生怕又是说情或托办事的。有些民警甚至在帮人办事时垫付手续费后,因为怕对方误会还不敢向对方要。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六是实际困难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解决不好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从目前调查情况看,有的基层民警家属早已下岗待业,子女上学费用高,父母年老体弱,仅靠基层民警一人的工资支撑养活全家,生活十分拮据;有的基层民警亲人长期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昂贵,致使其负债累累;有的基层民警由于常年加班加点致使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素质差,产生心理问题。

  二、民警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身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基层民警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多样,有客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分析各方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压力大。公安工作特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极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如严格执法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常使警察站到了某些群体的对立面;发生重大案件一时侦破不了,便遭到社会的责难。在我国,警察往往被“神化”,不能犯错。但是,过高的正面宣传,既增大了群众的期望值,也为民警树立了难于企及的榜样;而过多的负面报道,则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使民警自尊心受挫,警民之间产生隔阂。

  (二)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并存。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危险性高,在紧张的工作中,还要应付不确定的、难于预料的风险,加上近年来,治安形势严峻,各种专项打击活动经常不断,民警始终在疲惫中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节假日坚守岗位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交警、刑警、派出所等一线民警的工作强度更大,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矛盾纷争;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应付频繁的各种考核、检查;在疲惫不堪的工作中还得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经得起纪律监察、督察和随时随地的明查暗访。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人产生焦虑、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心理健康。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个体,警察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既有铁骨铮铮的威严,也有柔肠百转的内心。就危险紧张的工作性质而言,警察更时时刻刻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有一个放松身心的舒适的家。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调,妻儿入睡才归家,家人未醒又出门,想走的时候不能走,想留的时候不能留,普通人的天伦之乐成了警察的奢望。在调查中,许多民警表示,警察起的比别人早,干的比别人好,可挣的钱比别人少,该尽的义务尽不了,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久而久之,缺乏与家人必要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的消极家庭氛围。同时许多心理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随着工作压力的加重,心理消极现象的迁移效应及其在工作中的压力感、危机意识也会随之移入家庭生活环境。这就导致一些民警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难以融于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难以形成心理相容气氛。交警支队的一位老民警说,我在马路上站了一天,被太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阳晒了一天,被汽车尾气熏了一天,被违章司机气了一天,回到家里,我什么也不想干,就是倒在床上,把两只已经麻木的脚垫的高高的,美美地睡上一觉。此外,家庭经济困难、无住房、家属下岗、子女就业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也是警察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

  (三)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执法环境并不十分良好的现实社会中,民警要承受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各种偏见、误解、不信任甚至遭受围观起哄、谩骂殴打,强烈损害着民警的心理健康。

  (四)民警自身因素。以管人者自居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但部分民警文化水平不高,角色转变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社会交际能力不高,导致心理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一些民警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各方面要求非常高、追求完美。但这些个性在塑造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兢兢业业的高素质人才时,往往使那些没有足够承受力的民警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自身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些民警在横比不平衡、纵比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自卑感、失落感等不健康心理也就悄然而生。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胆血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警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承担压力时的内心体验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敏感、易受暗示;有的人追求完美,时刻处于压力状态;有的人缺乏自信,不能自我肯定,在受到批评或不被赞许时自我责难;有的人很固执,常常因错误的认识和偏颇的看法产生焦虑,在自我哀怨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敢正视困难和承担责任,并由此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和沮丧,增加自我心理压力和痛苦。

  (五)单位管理缺少人性化。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非常严格,自上而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从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到地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透着严谨的纪律要求。很多时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这些纪律要求像一把枷锁一样束缚着民警的生活。即便是在下班之后,脱下这身警服,很多人还是无法马上融入社会生活中。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指标、任务,提高打击实效,经常是这个指标还没完成下一个任务已经接踵而至,民警在应付这些任务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如若指标完成不了还要遭受领导的批评。一旦民警触犯了某一方面的纪律,处分、批评会随之而来,此时单位却很少从人性化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考虑民警的思想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变化。“瞌睡送枕头,犯病推医院”,缺少人性化的管理僵化了民警与领导间、与同事间的关系。

  三、民警不健康的心理产生的危害

  焦虑、偏执、强迫、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症状是民警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对民警身心产生较大的危害,因而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的管理。

  (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心理的不健康将不同程度地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皮肤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甚至致命。心理学家谢尔登.科恩1988年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例如与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不停地争吵,会将患病机会提升三至五倍。警察因焦虑、抑郁、心理应激而引起的躯体化症状比普通人群严重。

  (二)对民警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容易使警察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管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机则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如果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压力值就会增高,则心理防御手段会更强烈,心理障碍的患有率就大大上升;而心理障碍又常常导致个体行为偏离。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使警察产生一种心理定势——所有的陌生人都有违法的嫌疑,这种心理定势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形成心理暗示——对所有的陌生人不能太友好。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发生行为偏离,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滥用暴力如刑讯逼供等表现出来,有的甚至滥用权力,对公民的宪法权利构成严重侵害甚至剥夺。心理专家曾对河北霸州警察杜书贵枪杀无辜公民牛亚军一案做过研究。专家指出,杜书贵开枪杀人的整个过程让人很费解,很难想象一个心理完全正常的人在一般性的争吵中会草菅人命,掏枪致人死地。如果把问题的原因仅仅归结在特权思想,道德败坏以及自身素质上恐怕不能足以完全解释杜书贵事件,也许畸形的心理状态才是真正的凶手。

  (三)对民警生活的影响。过度心理压力,会造成民警缺乏耐心和不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情感上出现的偏差,轻者表现为喝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多,过度的抱怨发牢骚,因小事爱与人较劲争执;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四)对民警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进取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放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对群众耍特权、抖威风,态度粗暴;工作效率底下,厌烦感和疲劳感增加;缺乏责任感,工作马虎应付;不愿承担新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质量不高;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公正评价。

  四、关怀民警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民警心理问题的诱因是复杂的,有的可以靠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有的则必须靠科学的心理学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民警自身要正确对待压力。专家提出,“21世纪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日益明显的隐性杀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乃至生命”。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来医。”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还要靠民警自己。首先要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公安工作是一种高危险、高应激性的工作,民警必然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负荷。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法律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必须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品德。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坦然面对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压力,在充分认识压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化逆境为顺境。同时,还要学会适时释放自身的压力。处于社会大群体中,每个民警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当自身无法更好地调适心情排解压力的时候,可以试着向家人、向朋友、向同事寻求心理支持,向他们倾诉我们内心的不满、困惑、忧虑。必要时,还可以向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切忌讳疾忌医,形成心理危机。

  (二)提高领导自身素质,加强领导水平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缓解民警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障碍。民警心理问题的存在,除了民警自身因素外,也有领导工作方法方面的原因。部分领导自身素质不高,又不善于运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技巧,一些不当的工作方式方法挫伤了民警的感情,恶化了民警的隐性工作环境。因此,领导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力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警务机制,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团结和谐、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政工干部要在日常中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警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观念,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神圣和不变的宗旨。如此,民警在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时才能做到荣辱不惊,坦然面对,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从优待警。从优待警是关系到公安队伍长远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做到“从优待警”要在思想上关心民警、在生活上帮助民警、在业务上指导民警、在困难上体贴民警。一是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对于民警来说,最大的需要则是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公安机关管理考核机制下,要想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民警上岗聘任制,建立和完善以晋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全面拓宽用人渠道,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干”的良好氛围,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使长期从事一线艰苦工作的民警能得到晋升的机遇,为民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宽松的空间,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二是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为民警提供释放心灵的休闲空间。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一久,很容易出现精神疲软。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民警紧张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中得到休整和放松,净化心灵,舒缓压力。从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从优待警”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大民警维权力度,营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改善执法环境。在当前执法环境下,为了切实改善执法“软环境”,要积极建立和健全民警维权机制,当民警执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特别是对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非法行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强化民警的执法权威,消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对公安工作来说,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到目前,大部分公安机关还不善于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现实工作中,因为未能及时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导致我们在工作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时有发生。因此,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树立警察亲民形象,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使警察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切实改善民警执法“软环境”,真正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从心理上缓解民警的压力。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警察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邀请心理治疗、咨询方面的专业人士,适时深入基层开展咨询、巡诊、面对面地为基层民警服务,定期为基层民警传授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同时,要从更新形式、丰富手段、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在心理咨询、日常保健和问题矫治方面主阵地作用,适时对基层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强化心理训练,不断增强基层民警社会心理能力,使之能够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正确地分析自我,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也可以通过办宣传板报、墙报,运用录音录像等有效载体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使基层民警保持健康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还可通过媒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信箱或专栏,切实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而提高基层民警心理适应能力。每个基层单位要选派政治工作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好的基层民警担任思想骨干小组长,让其发挥“酵母”和“辐射”作用。由于每个基层单位民警长期工作在一起,性格脾气相互了解,共同语言多,这就为民警之间开展心理互助提供了有利条件。思想骨干小组长要用模范行动带动人,用高度的责任感管理人,用自己的真诚感化人,用一片爱心帮助人,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要注重加强对思想骨干心理知识培训,真正使其成为既能做思想工作,又能做心理疏导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对难以解决的心理障碍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防止基层民警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和案件。

  总之,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警察心理压力的缓解也不仅仅靠制度管理就能达到,各级领导要与民警常沟通,充分认识到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要充分改善民警工作环境,真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要在民警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民警苦闷的时候聆听宣泄,帮助民警走出困境,重拾信心,驱走愁云,笑对人生。

  文案大全

篇四: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警察的心理压力及缓解办法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心理压抑将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过度、持续的压力会导致人患有严重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疾病。

  警察是社会中一个受法律保护的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公正、惩治犯罪的重大历史使命,每天都在承担着高应激、高对抗、高危险的工作,因而要比其他人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警察因心理压力过大,而致身心出现种种严重问题,对国家、社会、公民都将意味着潜在的灾难。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警察的心理压力问题,切实有效地缓解他们过度紧张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警察心理压力的成因

  所谓心理压力是指人的需要、动机、本能和行为等受挫后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与生理紧张反应,心理压力是由人的思维产生,并被人的身心所感受。警察的心理压力,源于社会、家庭等客观环境加诸于民警个体而产生的主观精神反应,它有着个体差异性和家庭、社会等客观属性。当诸如生活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地位、职业文化传统等因素造成警察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改变时,就会引起警察的心理紧张,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警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一般情况下容易导致人产生心理压力的外界因素和个体因素,同样会作用于警察身上。外界因素主要有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个体因素则主要是指个人的生理和心理两

  方面原因所致的种种压力。与此同时,警察又是承担高应激、高对抗、高危险工作的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有着常人常有的情绪困扰,还经常承受着常人所没有的职业压力。

  二、警察心理压力的特点

  1、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濡目染的凶杀、丑恶、枪击等场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或者感受到的还要多得多。特别是一些刑警,要时时面对凶杀现场并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长期处在高度危险、高度紧张的状态中,随时有负伤或牺牲的可能。因此,在所有应急性的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应该说是无可争议的高居首位。

  2、警力严重不足,超负荷运转,高强度工作,付出与获得形成巨大反差,使警察容易变得敏感。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现有警察160万名,按人口平均每万人有12名警察,警力配置仅仅是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警力的严重不足,使得警察超负荷运转,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据统计,2001年上半年,广州市公安局每位民警就平均加班500多个小时,按照8小时工作制,相当于每人多工作了2个月。长期的工作紧张无序、生活毫无规律,得不到必要的休息,使得民警体力透支、积劳成疾。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民警,由于地方财政的拮据,致使公安经费难以保证,民警个人的辛勤付出与实际获得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从而使警察的心理容易变得敏感,不少警察存在着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失眠多梦、自控能力差等不良反应。

  3、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和灰色地带,以致心理压力过大。警察职业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和灰色地带,长期接触各种无耻、无赖、堕落之徒,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和各种腐败现象,警察长期处在戒备和敌对状态,时时受到犯罪分子们的种种诱惑、拉拢与腐蚀。长此以往,必将对警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其思维、性格和情绪等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以致心理失衡、压力过大。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公安局原缉毒大队大队长周鲲亲自指使、参与贩卖运输毒品,由一个公安先进典型逐渐蜕变为罪犯便是一个例证。

  4、职能与角色转变的矛盾冲突,易致心理失衡。警察在工作中是执法者,作为警察自身往往对自己的工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往往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很有抱负的理想职业。但目前社会上对警察的评价和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警察在家庭中又是普通人,职业的特殊性,使警察对家庭的贡献有限,顾不了家,而且还常常会使亲人为自己担惊受怕,甚至与家人、亲友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困难,所以警察在角色转变时出现冲突的情况非常多,有时会导致心理失衡,势必给自己和家庭造成压力,以致家庭矛盾比较突出。

  5、压力过大所造成的后果严重。警察是受法律保护的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群体,如果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那么他们借助持有武器的便利,极有可能转变为更严重的罪犯、或自我伤害乃至自杀。据报道,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拘留所原所长周留锁因不满所内3名民警举报其经济问题,持枪将这3名民警打死后饮弹自尽。由此可见,警察心理压力过大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触目惊心的。

  三、警察心理压力缓解的途径与措施

  (一)公安机关从组织层面上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的措施

  1、公安机关应从组织制度、程序上帮助民警缓解压力,加强过程管理。警察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因此,在招收警察时,首先要排除有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人员,确保新招收民警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而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除了严把“招警”时的心理测试关之外,还应注意识别警力资源的特点,合理地安排使用民警,调整警力部署,尽量使民警的心理特征与所从事的工作相符,做到警力资源的最佳配置,避免将来无法胜任工作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现象。此外,还要实施鼓励民警休假制度,减轻因工作任务繁重,难以充分休息给民警带来的压力。

  2、公安机关可以从文化氛围上鼓励并帮助民警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学会缓解压力,自我放松。公安机关可以为民警订阅有关保持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还可开设宣传专栏,普及民警的心理健康知识,告知民警压力的自我调适方法,以增强民警的心理“抗震”能力。同时,针对民警心理状况,引入心理训练的内容,不仅要培养民警的意志品质,更要培养民警承受压力的训练,以提高其工作的技能。还可以在单位内部建立专门的保健室,提供各种锻炼、放松设备,通过健身、运动,不仅能保持民警的生理健康(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且还可使民警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得到释放和宣泄。

  在国外,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和地区除了在选拔警察时注重心理素质,还在系统内部设有专业的心理辅

  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据悉,香港警队早在1983年就开展了心理服务,截止2000年,该服务工作已架构齐全,制度完善,体系良好。香港警务处目前无须热线咨询了,全是面询康复,配备有7位专职的高级心理医生,都是政府派驻警队的文职人员。香港《警察通例》还明确规定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受到刺激如开枪、击伤等,事后都必须咨询心理医生,并运用科学方法排解心中的焦虑和障碍。而目前在这方面我们往往偏重于政治和和业务素质的教育,而忽略对警察心理素质和抗压、自控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成立一个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免费向承受压力的民警提供心理咨询,使民警达成一种共识:“身体不适,找内外科医生,心理不适,找心理医生。”

  3、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应真正关心民警的生活,减轻各种生活压力源给民警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和压力。警察职业具有高危险性,长年累月的加班加点,无规律的生活,身体极度透支。特别是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基层单位,40至50岁患病的民警特别多,有些家庭是丈夫因病无法工作,妻子下岗待业在家,情况非常困难。而且,由于地方财政的拮据,许多警察应该享受到的补助、津贴甚至工资都难以足额发放,此时,从制度上落实各项从优待警的措施,便显得尤其重要。要让民警能安心工作,就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尽可能地保障民警身体、心理健康,出了问题能帮上忙,这就需要完善民警保障制度。可成立民警救助基金会,或向民警提供社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商业保险,以此增强民警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让他们能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没有后顾之忧地为人民服务。

  (二)警察个人的自我调节

  1、正确认识压力,学会与压力共处,并通过适当渠道疏导、渲泄压力。要学会应对压力,首先要认识到适度的压力是生命所必须的。人在其一生中,是无法摆脱压力的。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无法控制压力的大小和去留,但绝对可以做的是控制对压力的反应程度。如果有时感到心理压力过大,首要的便是通过适当渠道把心中的郁闷渲泄出来。当警察为一件事所困扰时,不要闷在心中,可将苦恼讲给信任的人听,甚至可以让自己痛快地大哭一场,这可以使痛苦、紧张的情绪得以发泄,而不致闷出病来,千万不要为了“尊严”和“体面”而过分自我压抑。

  2、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学会弹性思维,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清晰的思考。

  心理学家通过跟踪研究表明,一个富有弹性思维的人,往往能冷静地应付各种变化,化逆境为顺境,变压力为动力。所以,警察要学会运用弹性思维,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潇洒气概,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有序、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很多警察在做一件事时,大脑里都会在想着另一件事,这些令人分散注意力,产生压力的想法会使警察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产生错位的观念,作出错误的决定,无法干好工作。这就需要警察能及时地清除大脑中产生压力的想法,制止分散注意力的交谈,并重新得到对自身大脑的控制。无论何时,警察只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手头上的事,就能放松自己,思维就会专心下来、清晰起来。

  3、培养耐挫力,学会休息、放松自己。警察遇到挫折时,要学会

  升华,将消极转化为积极;一旦发现树立的目标难以达到,先鼓起勇气努力实现,如果实现不了,就应及时重新调整目标。警察的内心世界就好比一座制造紧张的工厂,大脑里时刻充满着消极的思想,这使得警察的思考能力受到限制,有时纠缠在臆想的情景中,诸如恐慌、忧虑、自卑或恐惧等消极情感也随之释放,于是紧张的身体随之而来。此时,很简单,给自己的身体一个机会让它休息,让它从紧张中恢复过来,这是对付压力所产生的后果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休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有时警察可以安排好工作节奏,随时随地打个盹,也许只需要10分钟便可使自己的身体得到短暂的休息,精神为之振奋;当觉得自己身体的肌肉绷得很紧时,就应花点时间去舒展一下肌肉,做一些缓慢的伸展运动,这对于消除压力和紧张将十分有益。

  4、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营养,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近年来,WHO在世界保健宪章中,在对健康的概念作出具体阐述的同时,补充了衡量健康的10条标准,其中规律的体育活动加合理的营养是达到这些标准的最重要的保证。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日趋紧张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对警察造成的压力一旦超出其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便随时可能使他们处于一种亚健康状况(即体力和体能明显下降但不是疾病)。因此,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便显得尤为重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警察战胜心理压力的基础,可以提高完成任务的能

  力。同时,警察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比如,食物要多样,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等。

  5、加强情绪锻炼,平衡和享受生活,学会转移压力。现代心理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则其内脏及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处于平衡状态,使整个机体协调,充满活力,身体自然健康。因此,警察的情绪锻炼有时甚至比体格锻炼更为重要。警察要懂得平衡和享受自己的生活并尝试换个角度去想问题,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事情。作为警察,要学会转移压力,当遇到挫折时,不妨寻找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活动。以转移心中的紧张和郁闷,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心理压力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篇五: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公安民警心理状况分析

  摘要:警察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因而,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无疑是一名警察人员必备的因素之一。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将意味着潜在的灾难。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造成警察心理缺陷的原因不外乎心理失衡、矛盾心理失调、逆反心理失控等。面对如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强警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指导、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工作要求上加以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警察心理不再是问题。

  关键词:心理压力

  分析

  措施一、对现有的警察心理压力大的描述

  随着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和压力,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精神的危机,如极度的紧张、焦虑、抑郁、孤独都有可能使人陷入穷境、困境和绝境。而个人生活的失意会形成公众各种潜在危害威胁着社会的安定。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们,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压力与危机,一旦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有可能引发悲剧的发生。

  前不久看过一个影片,描述的是一个警察在开枪击毙匪徒时误伤一儿童,从此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握枪手就抖个不停。当然最后警察还是找回了自信,但警察的心理问题却引发了我的关注。在百度中敲入“警察心理”四个字眼,马上浮现出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案例,值得人们深思。

  2002年1月7日中午,陕西韩城矿物局公安处治安科科长李辉、公安处刑侦科科长韩念及韩8岁的女儿被枪杀。8日早9点20分,面对公安武警设下的天罗地网,嫌疑犯向卫国绝望的自杀了。据称,向卫国由于职务方面的原因与科长李辉和刑侦科长韩念存在恩怨,故酿成这场悲剧。惊天大案发生后,人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无情的事实:向卫国存在严重的精神疾患。1999年的春,某市两名民警在执行完任务后已是华灯初上,俩人步入一家小饭馆,他们谈起工作;谈起国家突发事件失约而惹恼女友;谈及郁积在心头的不快和苦闷……,两人越说越觉得心灰意冷,于是相约互相开枪打死对方。“砰!”一声枪响后一名民警应声倒下,另一名民警在枪响后突然惊醒,看见倒在血泊中的战友,他猛然意识到自己撞下大祸,于是赶紧拨通了急救电话。可是在把战友送往医院途中,他也开枪自杀了。1997年发生在四川泸定的“赵春林事件”也是公安民警的心理压力未能及时缓解酿成的悲剧。民警赵春林在调解一起群众纠纷时,遭到其中一方家人及亲友的野蛮纠缠,无理漫骂和围攻殴打,未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酿成开枪打死10人的恶性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极恶劣的影响。还有陕西某派出所教导员的自杀事件。面对这一幕幕悲剧的发生,我们在扼腕叹息与痛惜的同时,更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对现如今警察的心理特点的分析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警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巨大的压力考验着我们每一个警察。我们知道自杀往往与压力过大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压力就是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须进行释放。从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看,过高的压力已经成为危机警察生命安全的杀手。压力一旦产生,就会使警察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继续发展就会演变为抑郁,如果无法驱除抑郁,就有可能出现自杀现象。警察的心理压力郁积到一定程度而酿成悲剧已不是孤立的个案。正如每个人的活动都是由心理支配,巨大的压力固然有我们体制和工作性质方面的问题,也与其心理素质分不开的。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运动员,影响

  他们出成绩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即体能、运动技能和心理品质。前两项达到以后,主要就是一个心理问题,决定一个运动员能否成为冠军就是看他的心理素质如何。同时,我们的警察能否胜任除了体能和基本技能以外,关键还要看心理素质,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再好的技能也会发展失常。

  面对当今警察心理压力太大的局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期望心理。期望心理是希望通过现实特定的目标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这种心理具有双重性。从积极意义上说,期望心理是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基础,是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动力,没有期望就谈不上进取;从消极意义上讲,违背客观实际的期望心理又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一旦期望的目标不能得到实现,人们就由期望变成了失望。由于人都是有追求的所以期望心理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警察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公众对警察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在公众心目中,警察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名词,而一个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需要,甚至个别警察作出违法违纪行为,就极易出现心理学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效应。因此,我们一直看到只要警察群体中一个反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警察造成了巨大压力。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警察还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张晓客说,相较于其他行业,公众对警察有着更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源于深层的社会心理需求。

  (二)矛盾心理。矛盾心理是指对于事物难以取舍的心理状态。在现实中,矛盾心理之所以能成为干警中较普遍的社会心理,是因为在这一期间,旧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而新的体制的成效还没充分显示出来。警察们要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工作与休息的冲突,压力大、繁忙而无人理解,“就警察而言,他首先是一个公民,其次才是一名警察。”在接受《东方周刊》采访时,中国人们公安基础理论专业委员副秘书长许新源如是说。生命权、人格权、名誉权、休息权以及合法取得报酬的权利,其中以休息权被侵害最为普遍。另一方面,虽然警察工作两很大,但实际收入却和经济学的“高付出、高回报”的规律不符。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让警察保持良好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按照管理心理学的公平理论,人们总是通过横向比较来判断是否公平。因此,如果不能随工作量的提升而提高实际收入,则心态失衡的压力会始终存在。在这过程中,成就与问题相伴,正效应和负效应相随,在加上主观的某些原因,使不少干警的心理处于矛盾的状态。

  (三)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以对社会正常运行的状态发生怀疑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之所以产生,从客观原因上讲,同社会风气不正常、利益分配不合理有关。从主观上讲,同人的偏激情绪有关。主要表现:一是好奇。二是埋怨。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反感,对许多事情不热心,不参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亨延顿在其研究现代化的专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有一句名言:“现在性的进程产生稳定,但现代化都会引起不稳定”。这同样适合社会心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必然引起某些不稳定。除了恋爱、婚姻、消费等常人都可能遇到的生活困扰,以及工作调动、内部关系等工作压力外,警察因工作需要大量接触社会“异类”和阴暗面,长此以往必将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从而使其思维、性格和情绪等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警察工作时间长,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生活无规律,与家人无法步调一致;顾及家庭少,与家人感情难以完全融合;时刻处于危险地带,给家人无限的担心等。有调查显示,中

  国一线警察平均每天工作11个小时到15个小时,平均每周休息一天。这种种的不如意,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便形成了中国警察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严重的影响着警察的工作与社会稳定。

  三、针对上述心理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

  国家法律赋予警察较大的执法权利与执法空间。但同时对警察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其中“较好的心理素质”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警察心理有缺陷,在执行公务中,心理长期处于一种不健康状态,会出现严重问题。一个平时也许很内向,较稳重的警察会突然变得狂燥而具有攻击性。个别警察在制止犯罪活动或审讯那些顽固不化、充满敌意和挑衅的犯罪嫌疑人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如开枪伤人、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等等,都将严重的影响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当前警察心理压力的问题。

  (一)在工作指导上,要把正确把握和指导警察心理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重视不重视警察心理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一个群众观点问题。首先,也是工作的一个指导思想问题。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什么,怎样把心理作为一个重要决策依据。为此,必须把研究和把握警察心理放在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收集了解和分析警察心理的专门力量和工作机制,对于警察在各个时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数,把具体的工作的重要依据。只要这样做,就一定会促进干警队伍的建设,同时也一定会建设全警察心理体制。

  (二)在工作的内容上,要切实加强针对干警心理的工作内容。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引导期望心理。即要宣传警察工作的必要性和前景,要教育广大干警职工对警务工作的艰难和代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⑵调适矛盾心理。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帮助克服困惑感。

  ⑶化解逆反心理。采用科学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育干警学会看得问题,只要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提高其效应。

  (三)在工作方式上,要改进工作方法。个体的差异性、层次性、决定了接受思想工作的选择性、层次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其次要以理服人。帮助干警职工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把握自己的生活轨迹。第三要以情动人,处理好理解与引导,关心与帮助的关系。第四要讲究时效,增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在工作要求上,要发挥在个人层次的调适功能。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外界的情况分为依从、认同、同化三种情况。依从是迫于压力的接受行为,认同是仿效的行为,同化则是自觉的接受。为此,政治工作也应进行三级调适。一级调适,解决依从问题,解决过激的心理冲突;二级调适,重在认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三级调适,重在内化,使干警职工自觉的以实际行动迎接改革,面对改革。

  参考文献:

  1.许新源.《人民警察伤亡是否可以避免》.[J]人民公安.1999.15.12;

  2.沈渔沌.《精神病学》(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0;

  3.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

  4.《公安基础知识》.2002;

  5.《管理心理学》.2004.09。

篇六: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摘要】中国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况与我国社会对警察提出的要求是不相适宜的。本文试图从对目前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的分析,探讨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分析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公安民警承担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社会使命,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然而,这一群体长年累月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民警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压力大,导致他们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国家法律赋予的较大的执法权与执法空间,若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排解、疏导,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队伍的战斗力。一方面,正在经历着时代急剧变革带来的心理影响。在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自我实现欲望过于强烈,内心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在一些警察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另一方面,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的神圣使命,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警察的工作往往与艰苦、紧张、危险等紧密相连。警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承受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心理负荷,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因此,正视警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表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矫治,对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研结果,就当前民警健康状况作一些分析,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能力,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联系公安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警察的心理健康是指警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表现为经常性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相一致。

  依据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可将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七要”标准:一要具有正常的智力。二要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自己。三要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四要有坚强的意志,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心理健康的警察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五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六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警察应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七要具有完整的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警察,其人格结构的各方面能够平衡发展,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与外显行为保持和谐统一;人格的各个结构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其心理状态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以致引发的某些反应与变化。下面我们来看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

  二、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缺陷的表现

  一是在生理上。压力对人的身体能造成一连串的破坏,不仅会引起心脏等疾病,而且会干扰人的认知程度,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甚至致命。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姆斯做过这样的研究:他把心理压力按不同的程度编制工作生活中的事件量表,用不同的分值进行描述,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如果一个人一年内累积分在150-199之间,那么,今后几个月发病的概率为37%,在200-299之间,那么,一年内的发病的概率为51%,若超过300分,发病率就会增加到79%。专家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开了那么多的警察英年早逝的谜底。那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怎样呢?江苏省的测试结果表明,心理压力让民警在躯体化的病变症状方面比社会一般群众高出十几个百分点,接受测试的民警有12.5%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心痛、头痛、肌肉酸疼和心血管、呼吸系统、胃肠道不适。深圳市公安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局70%的同志患有各种疾病。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余新国说:“深圳市的民警患有各类职业疾病的占70%,仅2001年以来,深圳市因患癌症等病症死亡的民警就有14人。

  二是在行为上。警察的心理压力,就其行为发生改变而言,轻者表现为饮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加,抱怨情绪严重,不遵守纪律,易与人争执等;重者表现为酗酒、嗜烟、事故频发、违纪违法等,有的人还会选择自杀或杀人来摆脱困境。例如,2004年11月10日,云南省砚山县发生一起枪杀事件,开枪者是该县维摩镇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死者系当地两位村民。事件的起因就是双方为一件生活小事引发争吵。2002年9月,《南方周末》报道某市两位青年民警在喝酒的时候聊生活,谈工作,两人都一致认为因工作苦了自己女友,于是,双方约定开枪互射求死,最后,一个当场被对方击中,另一个开枪自杀。

  三是在工作上。心理压力过大,在工作与事业上表现出厌烦疲劳感增加,缺乏激情与创造性,工作效率降低,情绪不稳定,无法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估,甚至会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现在公安机关的一些窗口单位和部门,群众意见大,认为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谈到原因,人们很习惯地结论为特权思想作怪,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差。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心理障碍。民警日复一日面对的是社会阴暗面,心理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心情不好,又怎能笑容满面?再如刑讯逼供问题,这是一个法律明令禁止并予以惩治的问题。公安部也花了很大的力气一直在抓。为何屡禁不绝?不能仅从治警不严的角度想对策,也不能单纯抱着“特权思想、法纪观念淡薄”的本本主义来说教,还应结合民警的心态来分析:案子堆积,领导加压、嫌疑人狡辩,一系列的客观因素造成了民警的心理失衡,最终导致做出一些伤人害己的极端行为。

  四是在生活上。警察的职业决定了与家人聚少离多,不能对家人尽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家庭不和、离婚率高、与子女亲人关系紧张。据江苏无锡市的调查,警察的离婚率居社会各种职业之首,深圳市公安局从2000年开始开通了公安民警心理咨询热线,有一半的咨询都涉及情感问题。

  三、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来自社会的压力——良好执法环境的缺失

  《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在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公安机关不仅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还肩负着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等任务。但是,现在民警的执法环境很不成熟,民警在执法的时候,一些人不理解,甚至谩骂民警、不服执法。近年来,公安民警在正当执法中遭遇无理取闹,被谩骂、殴打、恶意投诉甚至致伤致残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呈日渐增多之势。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对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由于现行的《人民警察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只对严重损害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而对无理取闹、辱骂、侮辱民警、揪打民警、撕坏民警衣服、警衔标志及诬告、诬陷民警的案件和事件没有做专门规定,从而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对不法分子进行处罚,保证公安民警正当执法的权益。

  2、来自工作的压力——公安工作任务的繁重

  超负荷工作是当前民警最主要的压力源,这种工作压力主要表现为各种专项行动、战役多,一个接一个,民警难得喘气;公安工作考核名目繁多、层出不穷,民警应接不暇;基层单位任务多,非警务活动多,民警长期处于疲劳作战状态得不到休整。由于过量压力产生了离职现象。对此,克瑞斯(1974和库坡(1982等人的调查研究结果均表明警察的长期工作负荷,是高居首位的工作压力。此外,公安不同系统、地区存在着严重的财力、物力、装备、待遇水平差别。较之其他行业,警察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环境危险,而装备、待遇却

  明显偏低。结合警察工作负担过重现象,这是现阶段影响和制约警察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有些民警自身对健康保护认识不够,一些民警长期吸烟、熬夜、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降低身体素质,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警力调动和不科学安排使一线民警经常加班加点,疲劳作战,缺乏规律性,致使民警身心疲惫。

  3、来自家庭的压力——家庭生活环境紧张。

  由于警察的工作是全天候性质的,经常加班加点,不能与家人生活步调一致,散多聚少,因此常常遭受父母、妻儿的埋怨、误解,导致家庭不和,轻则吵架、分居,重则离婚分手;未婚的青年民警也往往因为没有时间约会而经常闹矛盾。结果使广大民警在承受繁重的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备受感情的折磨。

  其次,警察属公务员系列,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长期高居各行之首,但收入却与其他公务员相差无几,这无疑会挫伤警察的工作积极性。不少警察住房也比较紧张,有些单位由于办案经费紧张,民警出公差还得先垫付差旅费,因此,大多数民警都出现经济拮据的现象。而当奉献与索取的天平严重倾斜,警察的劳动价值没有被体现时,必定会使警察失去心理平衡,工作中也表现出消极态度,个别警察还有可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来弥补心理失衡和解决实际困难。

  此外,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态普遍存在。为了子女的入托、上学、就业,许多家长都是煞费苦心,警察也不例外。但由于警察基本上都是超负荷工作,多数一线民警存在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的情况,一线民警值班、加班频繁,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无法顾及,在实施对子女的教育的问题上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其子女不听话、学习成绩差、考学失败、就业难等,这些都会使警察因为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而产生愧疚感。

  4、来自个人的压力——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许多公安民警身体、心理素质欠佳。而对于其他行业,公众对警察有着更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源于深层社会心理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心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警察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在公众心目中,警察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词。因此,只要警察群体中出现一个负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警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量,如果民警身体素质不好,加之心理素质欠佳,使民警做事感到力不从心,加之无法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与应激的状态之下,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很自然便引发了心理问题。

  四、调适、缓解、消除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保持警察心理健康,不仅是警察自身的问题,而且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只有协调一致,才能促进警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果出现不协调现象就会破坏心理健康。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做好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保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社会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争取社会支持。各级公安机关应该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充分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宣传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颂扬人民警察队伍中涌现的英模人物,以强大的舆论弘扬人民警察的道德风范,使警察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同时在民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整顿公安队伍,清除害群之马,纯洁公安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改善执法环境。改善执法环境最重要的是要以公正、文明的执法态度来密切警民关系,取信于民。具体地说,首先要转变执法观念,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观念。尽量减少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冲突,争取群众的理解、参与支持,在办案中慰问群众、关心群众,在采取强制措施上多考虑一下群众的利益,在处罚上多体谅一点群众的困难,只要事事

  注意群众利益的细节,就一定能够赢得民心,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执法环境,让民警获得心理上的稳定踏实感。其次,要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方略。一方面,全国广大公安民警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少数懒警、庸警、劣警,正败坏警察形象,现实中,此类不良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从严治警本身就是一种爱警、惜警的有效举措。为此,在执法实践中,彻底根除那些欺民、刮民、愚民、扰民、治民的现象,把执法行为拉回到法律的轨道上来。再次,争取民众和社会支持,为民警提供较好的执法环境。将部分警务活动公开化,让群众了解公安工作,从而理解民警工作的辛苦及办案难度,减少由于不理解公安工作而对公安干警产生的误解,让基层民警有一个合作的、宽松的办案环境。同时,公安政工部门应通过自己的工作消除多数人对警察1=作的成见,给予警察人员更多正面的回应与支持,避免媒体在对负面事

  件进行报道时“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公安机关的领导一定要学会与媒体沟通的技巧,善于利用媒体为公安工作服务,在惩治败类、维护司法公正的同时。保护好民警的合法权利,维护警察的良好形象。

  2、公安机关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警察心理咨询工作。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社会的阴暗面催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缺乏一个良好的防御机制或疏通渠道,各种心理问题就容易随之而生。随之在执行公务中,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有的警察甚至会因工作任务艰巨,产生职业倦怠而萌发自杀的念头;有的警察因不能及时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而采取过激行为。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援系统,仍然偏重于政治和业务素质教育,疏于专业心理方面的教育。因此,各级公安组织应该对在职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定期开展民警心理健康训练,提高广大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心理素质,加强民警心理咨询。

  其次,切实落实好警察休假等福利制度。基层一线民警的负担过重,一年到头,疲于奔命,十分辛苦。警察既是为人民服务的民警,同时,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父母需要孝顺,爱人渴望体谅,子女需要培养,他们自己也应该适度休息以保证身心健康。应该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让民警能真正地休息一下。

  此外,改进公安业务工作。目前,我国公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警务繁杂,警

  力不足,都给警察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上级机关制定的一些政策、措施不符合基层实际,政出多门,更是压得基层领导和民警抬不起头。这些都是公安机关本身的组织与管理因素造成的,是造成大部分警察压力问题的根源。在具体的机构设置上要贯彻精简、高效的原则,克服冗繁的办事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必须完善各种警务工作,如改善训练和装备的不足,增加招收新警察的心理和性格测试,改进招收、筛选和升迁人才的程序等。

  3、家庭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劝导必不可少。民警的家庭成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民警在保卫经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他们的贡献感到自豪,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慰问,让他们少一份心理压力、多一种工作动力。同时,基层一线民警的负担过重,一年到头,疲于奔命,不得喘息。警察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警,同时,也是有家有业的自然人。父母需要关爱,妻子渴望体谅,子女需要培养,他们自己也应该适度休息以保证健康。应该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让警察能真正地休息一下。

  4、个人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从事各种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适应公安工作对心理产生的压力。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多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增强;消除孤独、抑郁的不良性格,形成朝气蓬勃、开朗、乐观、愿与其他人交际的性格;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强果断性、持久性、毅力等;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为警察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基础,为对付心理压力奠定良好生理基础。

  更新文化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减少承受心理压力的机会。目前,对业务能力的要求是民警心理压力形成为突出的原因之一。公安工作不只是打打杀杀,更重要的是具备与岗位相一致的业务技能,并能合理运用,工作才能得心应手而不至于力不从心、困难重重。

  自学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规避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系统学习心理科学知识,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且运用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去预测和控制自身的心理问题发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养和提高心理品质和战斗力,形成压力免疫,提高规避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训练[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2]张振声.警察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3]朱起清.警察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4]徐玉明,张旭东.心理应激反应与警察身心健康探微[J].公安研究,2002,(2.[5]舒莹著.试论心理学在社会转型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公安研

  究,2002,(4.[6]包晓波,包延桥.怎样进行警察心理健康干预[J].人民公安,2002,(24.

篇七: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应对方法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安全工作不仅要确保所在单位的内部安全和稳定,防止发生事故,还要确保工作管辖范围内的可控性,防止外部问题的发生。公安民警工作中要面对的场面与风险相对复杂,容易因为工作发生应激心理变化,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预防身边易发生的异常心理现象。

  关键词: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应对方法

  引言

  在公安的工作范围中,地方公安主要是执法,直接负责处理违法犯罪现场、调解冲突纠纷和为人民服务,需要一直处于一线执法的工作状态。因此,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处理违法事件的效果,也影响到打击犯罪和服务民众的工作效率,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深入的分析。

  1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出现的影响因素

  1.1工作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新问题层出不穷,违法犯罪事件的群发现象越来越明显。公安工作任务繁重、风险高、突发性事件较多,而警察任务重,经常出现工作超负荷的现象。此外,基层公安民警经常与社会黑暗势力作斗争,长此以往容易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工作范围广、考核任务重;警民关系薄弱,警察形象得不到认可,无法深入群众开展工作,部分社会群体对警察合法执法行为认识不到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舆论发酵、指控、恶

  意举报,使公安民警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民警的合法权益收到侵犯。因此基层公安民警出现焦虑情绪已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1.2公安机关管理

  公安机关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人员众多,晋升名额有限。此外,公安机关的类型,警察岗位的差异比较大,与政党和政府机构的其他部门及同事或朋友相比,岗位的艰苦性质,对警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公安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显现成效,但是部分领导或上级机关在考核时只是单纯的以直观的案件处理和防范问题指标来评价公安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能准确评估民警工作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其心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1.3家庭原因

  由于工作任务紧急、工作繁琐、经常加班、早出晚归、正常的休息和假期难以得到保证,对家庭付出少,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家人,即使腾出时间与家人相处,因紧张工作而导致的疲劳和疲倦引起家人的不满,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基层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

  1.4个人因素

  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基层公安民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基层公安队伍中,存在着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部分民警信念不坚定,思想容易受到各种极端观念的影响,世界观和人生观易倾斜。在这种影响下,难免出现利用物质生活、收入和职位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水平的现象,长此以往滋生不平衡的心理。

  2焦虑症的应对方法

  2.1建立正确的认知方式

  首先,应该客观地评估自己以及外界事物,对自己的性格、潜在能力和在集体中的地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客观的评价。其次,需要学会分清事情的主次,用科学准确的方法去认识和理解事情,从而避免来自内心的盲目的恐惧心理。再次,要有宽广的胸怀,相信未来,勇于追求未来,同时面对现实工作和生活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心胸开阔,不虚伪、不夸张、不自负、创新创新、敢于负责。

  2.2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培养一个健康的爱好,当工作繁忙、压力过大、情绪低落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唱歌、舞蹈、书法等,使自己沉浸其中、暂时忘却外在的种种,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2.3加强运动。

  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锻炼自身的意志力。经常锻炼的人生理健康的同时,情绪更稳定、性格更开朗,疲劳感、内心焦虑等都明显减少。

  2.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进而能够带动工作事业的顺利。基层公安民警应该保持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理解问题,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抑郁症的应对方法

  3.1提供情感支柱和社会支柱

  最重要的是让民警知道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性。当民警患抑郁症并试图自杀时,他们认为周围的世界是冷漠、冰冷、无情的。这时候迫切需要他人关心,他们的内心极度脆弱,需要相应的情感倾注和社会支持。

  3.2鉴明、澄清自杀这一事关重大的问题。

  患抑郁症的民警,往往存在极端的思维和想法,将自己的意识陷入失意之中,此时周围的人要帮助他们从困惑中醒来,鼓励他们找出原因并及时就医,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

  3.3提供除自杀外其他可供选择的道路。

  自杀者通常认为自杀是解决和摆脱问题的唯一方法。他们感到困惑和焦虑,认为除了自杀别无选择。因此,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耐心地提供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来防止自杀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大多数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人都会担心并犹豫自己的自杀决定是否正确,这正是心理疏导的最好切入点。此外,公安部门应设立自杀阻止中心与抑郁治疗机构,配备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员工必须是接受过处理自杀问题的专业培训的人。

  4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人格障碍介于精神疾病和正常人之间。其主要特点:人格障碍者一般都有意识,认知能力保持完整,但情绪极不稳定,对人漠不关心甚至冷酷无情;行为活动容易被冲动、意外动机和本能欲望所支配,缺乏目的和计划,自我控制能力弱,经常与周围人甚至亲属发生冲突,无法适应社会环境。人格障碍不是思想素质的问题,仅仅对其教育和批评并不能解决。公安部门在招录人员时应建立心理检查制度,从根源处杜绝人格障碍者进入队伍。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机制,以有效预防和阻止,保证民警的心理健康,提高基层民警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结束语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帮助相关人员有效解决基层公安民警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菲.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S省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6.

  [2]王红星.我国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分析与调适研究[J].森林公安,2020(3):18-21.DOI:10.3969/j.issn.1009-8038.2020.03.005.

  [3]高率航.基层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DOI:10.7666/d.D750116.

篇八: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浅议110接警民警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

  110报警服务台是公安机关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直接面对群众,它不仅是一个服务岗位,更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剑,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从110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个以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号码就已经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让110更加贴近了老百姓,也使百姓在遭遇危难和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了可依靠的人,110成了人民群众的保护神,守卫着千家万户的安宁。

  在现实工作中,110接警工作的紧张性、复杂性、不可预知性使得接警民警经常处于焦虑中,其心理压力超负荷早已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这就对110指挥中心的接警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处理各种复杂报警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客观分析目前110接警民警心理问题的现状,剖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更好地完成110接处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110接警民警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成因

  (一)110特殊岗位的工作性质所决定接警民警工作压力。110接警工作,是一项充满突发性、紧急性的工作,每一个电话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又都是急迫的、责任重大的,这就需要接警民警在短时间内准确的作出判断,不仅要弄清楚案件的性质、发生地点、人

  员财产损失情况等问题,还要几乎同时判断所属的警区和需指令的警种,合理的调度有限警力。接处警人员的责任十分重大,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疏忽遗漏或者是判断失误、耽误了一点时间,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接处警人员的神经要时时刻刻处于紧绷状态,工作时间持续相对又较长,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超负荷。此外,接处警工作不能有停顿,工作人员自然也不能有间歇,

  倒班制的工作方式也使得接警民警没有固定假期,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双休日和节假日等与亲友团聚的机会,容易滋生不满情绪。

  (二)报警人对110接警工作的不理解给接警民警带来的压力。“有困难打110”这些宣传语已深深植入百姓心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0。在群众拨打的110的报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公安机关管辖、受理范围之外的,公安机关无法直接受理,但当公安机关为报警人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时,部分职能部门在休息日无人值班或有人值班时故意推诿扯皮,使得群众办事、反应、咨询无门,只得将希望寄托于公安机关,但公安机关又无法直接为群众办理,从而引发报警群众对110接警工作的不理解,认为110接警民警故意不为其办理,从而失口辱骂110接警民警。其次由于110民警在接警后指令、派发至各警种各警种有根据警情出警等原因,在一些警情较多、或一些警种警力不足时可能无法在报警人报警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从而引发报警人不满,再次打电话到110指挥中心后就责骂110接警民警,或者一些群众在刚刚包报完警后还没到一分钟就继续打电话催促“你们警察到底来不来帮不帮我们解决,不帮我们解决我们就

  到上级部门反应……”、“你们警察是干饭的吗……”、“你们警察靠老百姓养着却不为百姓做事……”等等一些不理解和谩骂,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辱骂,使得110接警民警心里备受委屈,产生急躁情绪,导致对接警工作有惧怕、厌倦心里。

  (三)非警务骚扰给接警民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牟定县是一个有着二十多万人口的县城,国土面积,据统计,在110接到所有的接警电话中,有效报警占14%,骚扰电话占70%,打错电话号码占16%。在110指挥中心接到的骚扰电话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乱拨打,打通后又不说话,或立即挂段电话,使得接警民警无法判断是否是因为报警人有紧急状况而联系不通,只得一一打电话回去询问,这样无疑增加的接警民警的工作量。有绝大一部分则是喝醉酒的人是在傍晚或夜间拨打110电话要么大骂一番,要么心情不好找接警民警发泄聊天等等。这些非警务骚扰电话大量流入不仅占用了110警务资源,更很大程度的造成接警民警的困扰,特别是大量的夜间骚扰电话,使得接警民警心情烦躁,加重民警心里压力。

  (四)一些基层所、队对110工作不理解。110指挥中心是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的龙头和枢纽,是公安机关指挥者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对各类突发案事件可下达先期处置的命令和出警指令。但在110接警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基层所队的不理解,认为接警民警整天只是坐着接电话,指令出警,不设身处地的为基层所、队民警着想,只是人为的增加所队的工作量。因此,在警情较多的时段,个别基层所、队往往以没有警力为由拒绝出警或处警拖拉。造成报警群众

  对110的误解,认为是110没有及时指派派出所出警,产生了报警人催、接警员急、处警人托的现象。

  (五)繁重的工作任务给指挥中心民警造成过重的心里压力。在基层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民警还兼职着公安局办公室的工作,收集信息、上报报表、套印收发文件、办文办会、机要通信工作、档案管理工作、110接警值班等都是指挥中心民警的日常工作,民警在值好110班的同时还要做好公安局办公室的其它工作,使得部分民警一到自己值110班时就感到紧张,一心二用,值班的同时心里还想着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因而有时会顾此失彼,要么110值班时疏忽造成接警、指令错误,要么遗忘办理自己手头上一些紧急工作,造成重大的工作失误。其次由于指挥中心警力有限,民警值班频率较高,有时一星期内就会有4晚上的夜班,使得民警心里压力过重,滋生一些疾病,从影响了民警身心健康。

  二、110接警民警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各种压力。首先要搞清自己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是哪些问题使自己产生了压力,积极乐观的面对压力,而后进行问题应对,即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问题解决了,压力自然也就减轻或消除了。

  (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当你陷入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的,同时头脑也较为冷静的知心朋友、同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郁闷及时发泄出来等。当然,情

  绪宣泄要合理、有度,不能把合理的情绪宣泄理解为激烈的情绪发泄,切忌在激情的状态下,由于自我控

  制力不强,以暴力或不恰当的方式发泄情绪,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引发新的问题。

  (三)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面对110报警的群众采取争取主动的方法,体现人民警察热心为民的作风。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反思自已接警的态度和言行,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和水平,真正了解群众的需要,帮助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减少群众对110接警民警的误解。

  (四)充分通过宣传使社会各界认识110报警服务台职能用,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要通过警营开放日110接警服务宣传、发放宣传单、媒体宣传等方式让社会各界群众进一步认识公安机关110接警服务台的智能和功能,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让百姓知道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尽量减少非警务骚扰给110接警民警造成的工作负担,从一定程度减少接警工作中不必要的警力资源浪费。

  (五)通过各种方法对110接警民警进行心里压力疏导。可针对指挥中心工作实际定期开展110指挥中心民警心里健康讲座、开展警民联谊会、发放民警心里健康类书籍、组织开展外出旅游考察、领导关心指导等方式对110指挥中心民警心里健康问题进行疏导。

  110接警民警在完成公安工作任务时,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工作压力,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够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才能够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有健康向上的心理,才能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思潮和诱惑,才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才能更好的为

  国家、人民做贡献

篇九: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民警心理问题现状及调适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社区民警如何实现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王建华

  二级心理咨询师

  〔开场白〕

  1、选题的原因:“浪费他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在一个多小时内能够有所收获,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快乐工作、有利于健康生活。把社区工作方法以及户籍制度解读临时改为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社区民警工作指南?2、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重要程度;人是什么?——“皮包骨头肉东西〞?不然,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都有道理,一个侧重讲人的“肉皮囊〞,一个侧重讲人的精神层面、社会属性。我认为,从健康方面来讲,人就分为生理和心理两局部。要讲健康,心理健康至少占一半。绝大局部人对生理健康非常重视,对各项指标很看重,但对心理健康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其实,大局部人在某些时候都会有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像感冒、拉肚子;严重心理问题就像胆囊炎、像肠胃炎;精神疾病就像癌症〕

  3、资格问题:

  〔正文〕

  社区警务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底性工程,是公安基层根底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底在社区民警,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民警队伍是当务之急。而决定民警战斗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警察的数量,另一个是每个警察的质量,通常称作警察素质。相对一定数量的警察队伍而言,其中每名警察的素质直接影响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水平。

  那么,警察素质包括些什么内容呢?主要由个体的政治思想状态、业务技能状态和生理心理状态组成。据心理学研究结果说明,警察仅在任职头3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和感受的还要多得多。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指数高居首位。

  上半年,省公安厅联合省心理学会专门对976名民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研,结果发现: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心理问题的比率高达66.5%。其中,5年警龄以内的民警心理问题最严重,占5年以内警龄民警总数的76%。调查显示,民警心理问题除了工作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外,还有人际关系、婚姻家庭、身体健康、外界危险等问题;民警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太缺乏

  问题一:工作焦虑

  调查民警心理问题58%表现为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比方任务完不成、值夜班、担忧自己办的案子出问题等。

  问题二:婚姻家庭婚姻危机

  调查民警心理问题有19%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婚姻、家庭问题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妻子〔丈夫〕不能忍受对方无休止地工作、儿女的教育问题顾不上等。

  问题三:人际困惑

  调查民警在人际方面的困惑占到10%。

  问题四:身体健康

  调查民警的心理问题8%来自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不能按时吃饭按时下班、熬夜办案等情况,对民警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一、民警心理问题的普遍特性

  〔一〕自我情绪抑郁,对人心存敌意,并有强迫病症的心理障碍。

  有抑郁病症的民警平时情绪低落,没精打采,不愿社交,回避群众工作,得过且过地打发工作,甚至年龄不大,却自暴自弃的等待退休。

  有敌意病症的民警对周围的人甚至对自己没有好感,心存敌意。工作中表现为容易烦躁、冲动,经常发脾气,耍态度,并有摔东西,打人的念头,因而群众关系紧张。

  有强迫病症的民警控制不住自己,总想着不该想不愿想的事情,或者做无意义的动作。譬如总是担忧自己的警容风纪不正,总是感到难以完成任务,或者反复洗手、点数目以及触摸某些东西。这些民警忘记性大,注意力不集中,被某种强迫意识困扰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插入抑郁症相关内容〕

  〔二〕性情偏执,心理焦虑,人际关系紧张。

  .

  有偏执病症的民警对大多数人都不信任,总认为领导在监视自己,别人在算计自己,工作中取不合作态度,以防别人给自己添麻烦。

  有焦虑病症的民警平时忧心忡忡,提心吊胆,虽没有明确的恐惧对象和内容,却常常无缘由的烦躁冲动,有的还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胸闷、心慌、多汗。

  有人际关系过敏病症的民警总是猜疑或多心别人,常感到自己在与人交往中会受伤害,不敢与陌生人打交道,难以搞好同志关系、警民关系。

  〔三〕自觉健康情况下降,病痛增加,有的还出现轻微精神病病症。

  有躯体病病症的民警平时经常出现中等严重程度的头痛、头昏、肌肉酸痛或胃部不适,四肢疲软甚至呼吸困难的病症,从而影响精神面貌,工作热情。

  由此可见,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各级领导的面前,我们应该慎重的分析一下造成民警心理负重的原因,调控民警心理压力的对策以及广阔基层民警心理援助的措施,防止民警队伍中心理隐患的扩散和恶化,从而保证警力的不断加强。

  二、民警心理隐患产生的原因

  俗话说“人没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积极性。但是。心理压力也是一柄双刃剑,过量的、没有调控的心理压力反而会扼杀人的工作热情,并产生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病。

  〔一〕超负工作产生的工作压力缺少调节与宣泄的渠道。

  我们的民警,尤其是基层第一线的民警,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心理上积压着日增月累的压力,由于得不到定期适当的调节,又缺少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的宣泄,在生理健康、性格脾气、情趣爱好等方面产生了不少不良的影响和变化。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基层民警都反映睡眠缺乏。因为日常的双休、公休经常得不到保证,在工作的间隙,只要有条件,首先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平时,民警的业余生活单调,较多的集中在抽烟,打牌或夜宵喝酒上,以便提神,或宣泄来解脱些许心理压力带来的不适。

  不少民警反映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除了吃饭、睡觉和工作,人生已没有其他内容〞,有的民警说自己“对一切都兴趣减退,每天混着不出错就是了。〞也有的民警觉得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坏,火气很大却无处发,“领导面前不敢发,同事面前不便发,家属面前不忍发,群众面前更不能发〞。甚至有些民警百无聊赖的感慨自己“为了几张工资在拼命的工作,但工作以外却只想吃饭睡觉,钱对自己毫无意义,这种无聊的生活多想了会让人想自杀〞。

  这些民警的反映,显然其中存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认识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由.

  此意识到,因为心理压力得不到良好的调节和宣泄而产生的民警心理抑郁、焦虑、急躁等,会给民警的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民警考核制度不完善产生的人际压力缺少沟通与化解的渠道。

  为了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对民警的各工程标考核越来越突出“从严治警〞的特点,这是一条无可争议的原那么。但是由于有些考核制度在理论机制或操作程序上还不尽完善,经常出现不能如实反映民警实绩的考评结果,挫伤了局部民警的积极性,也使许多民警感到无所适从,认为个人的评价并不取决于实际工作表现,而取决于人际关系,尤其是与领导的亲疏,由此而产生了人际关系过敏的心理压力。这些不完善导致许多民警常年担忧出错,担忧与领导、同事关系出问题,担忧什么地方出乱子,这种恐惧梦魇般地压在这些民警的心头,影响他们正常的判断和处理人际关系,多疑、过敏、偏执,冷漠甚至仇恨扭曲了彼此之间的交际心理。

  现在经常听到民警们感慨现在缺少干群之间、民警之间推心置腹的谈心,缺乏真情实意的人情气氛,缺乏共娱共乐的宽松空间,缺乏鼓励个人开展的心理退路。干警之间、警民之间因为缺少沟通的渠道而变的关系过敏,由过敏而产生的关系紧张又缺少化解的渠道而积压为心理隐患。

  〔三〕民警抗诱屏障不健全产生的环境压力缺少转移和倾倒的渠道。

  警察工作的特点就是要经常接触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人或者事件,而这些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人或事件往往具有一定的诱惑力,能引起民警机体的生理、心理反响,并产生做出相应行为的心理冲动,但是这些行为大多为警察道德和警察纪律所不允许,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趋避冲突,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目前,对民警的抗诱屏障主要还是建立在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与处分上,缺少一种帮助民警转移不良诱因注意力或倾倒长久积压的心理“垃圾〞的渠道。正因为没有心理屏障,传统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愈强,有时反而会使某些民警的心理压力愈大。

  〔四〕媒体宣传不全面产生的舆论压力缺少疏导和安抚的渠道。

  近年来,媒体对公安的宣传侧重“热情效劳〞宗旨的报道,侧重“警方自我加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宣传,无形中已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舆论压力。而这种舆论压力在一些群众中演变为要求警察做大量繁杂的非警务工作,甚至在民警维护社会治安,处理违章时演变为局部对象的无理辱骂,伤害民警,民警由此而生的委屈心情、压抑心情和愤闷心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安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调查中,许多民警反映每天都会面临群众形形色色的非警务要求,这些事情占去了大.

  量正常警务工作时间,影响完成工作指标,但如果不做又会引起群众的反感或投诉,特别是处警中,经常会遇见素质低下的市民动辄以“举报〞相挟,乃致于拳脚相加,我们的民警虽然“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但心理上却投下了深深的阴影。民警们说:“并不是怕那些不实的投诉举报,而是怕次数多了影响上级的工作,也影响上级对自己的看法,甚至影响年终考评而排末位。〞“虽说现在有一个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办,但目前也只是对受伤民警事后的一些慰问。〞

  缺少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安抚,民警心中驱散不尽的阴影逐渐郁结成莫名的压力,压抑着工作的朝气和热情。

  〔五〕家属工作滞后产生的家庭压力缺少调解和援助的渠道。

  在相当一局部民警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家庭压力,并且逐渐沉重成包袱,束缚了手脚与灵魂。调查结果说明有80%以上的基层民警对家属有欠债感,有的还导致自卑感、孤独感等不良情绪产生。一些民警这样袒露心里话“工作忙时回不了家,工作完了不敢回家,回到家不想说话,说起话来火气又大,还不如不回家。〞民警面对家庭出现的危机,大多总感到理亏或愧疚,无力正常地解决矛盾。

  家庭压力是一种带有隐私性质的压力,因此大多数地民警都以默默承受的方式来消极对待,对这些民警如果没有及时帮助调解和给予心理援助,“沉默中的爆发〞会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

  〔六〕业余生活单调产生的需求压力,缺少引导和满足的渠道。

  如前所述,目前基层民警的余暇时间比拟少,而且大多用于饮食睡眠,或者看看电视、聊聊天。但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有一个逐步提高层次的开展趋势,虽然许多民警低层次的需求尚不能完全满足,但是一旦他们这类需求满足后,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却因为业余活动的单调,个人爱好的贫瘠以及警察文化的苍白而难以实现,由此在民警的心理上形成需求压力。

  在调查民警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业余创造活动时,很大一局部基层民警表示出无奈的遗憾,有的讲没有兴趣,有的告诉我们说本来曾有过一些个人爱好,但这几年来都荒废了、退化了。面对外面缤纷的世界,我们的民警常有种“脱节〞的悲凉,承受着一种几乎饥渴的心理压力。

  近几年来,公安队伍的总体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补充了不少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因此,民警主体需求的层次也相应有所提高,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警察文化构建,警察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形成的心理压力也没有疏导渠道而易形成隐患。

  .

  三、从组织的层面谈民警心理压力的缓解对策

  民警的心理压力既然来源于诸多方面,其缓解的的根本途径也必然是一个涉及个人、家庭、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所以对民警心理压力的缓解对策应考察到各个相关的辐射面。

  〔一〕为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民警的工作环境包括办公条件、人际关系和团队风气等方面,要努力营造令人愉快的,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相互帮助的亲和气氛。

  目前,民警的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凸显得情况下,可先着力于人际压力和舆论压力的降压措施。增加上下级之间和民警之间的心理沟通渠道,创造各种条件谈心、恳谈时机来缓和人际关系。对外加强民警严格执法,保护民警正当的执法权益的宣传,对内开展民警读报评报活动,正确认识各种传媒形成的舆论压力的利弊、从而调节对应心态。

  〔二〕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

  健康的警察文化是民警心理压力最有效的缓冲领域,为了维护民警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尽可能拓宽这个心理前方。

  注意引导和开展民警的个人兴趣爱好,并经常创造各种条件鼓励民警相互交流,各基层单位可设立民警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园地,支持民警的业余创造活动,使民警的各种心理压力有调节或升华的渠道。

  〔三〕与民警的家庭加强沟通

  民警的家庭工作是一项温馨工程,相对紧张的警务工作,这是一张一驰的警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民警的家庭工作做好了,什么样的心理压力都能软化。

  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家属联谊会、贤内助协会、警嫂求助信箱、家访联系册等,积极开发民警的家属资源,利用民警家属中的各种优势,为广阔的民警打造一个能平息思想风暴的“心理港湾〞。

  〔四〕在民警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心理卫生的普及宣传教育。

  使广阔的干警认识到警察心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了解常见的警察心理问题,掌握一些警察心理降压的自助方法,加强民警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

  〔五〕针对民警不同的心理情况,开展心理效劳。

  为民警提供一些常用的心理自救的方法。开设心理援助中心,接受民警咨询,应对疑难问题。要在适宜的时候,着手培训分局兼职心理咨询员,并外聘的心理专家。兼职和外聘两者结合,来定期承当对民警的心理测试和心理调节辅导工作,做好对求助民警的心理咨询.

  工作和对民警心理疾病的治疗工作。

  四、从民警个人自助的角度谈减压方法

  社区民警战斗在公安第一线,面对的困难越来越多,需要承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无法变更的事实。“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要想生活得轻松快乐,就必须直面压力的挑战,用恰当的方法给自己减压。下面是能够自我减压的方法。

  一是搞清楚自己的事情。

  往往,让我们焦虑、晕头转向的,并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我们没有搞清楚自己有多少工作,该先做什么。在工作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能够使你感到“不那么累〞了。从清理自己的办公桌开始,把桌上的其他纸张都去除掉,只留下你要处理的内容。

  (A\B\C理论)〔时间管理坐标系理论〕

  ●第一象限——紧急又重要的事

  诸如应付难缠的上访群众、准时完成工作、住院开刀、小孩受伤要包扎等。这是考验我们的经验与判断力的时刻,也是可以用心耕耘的园地。如果荒废了,很可能会变成行尸走肉。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很多重要的事都是因为一再拖延或事前准备不周,而变成迫在眉睫。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主要是与生活质量有关。其中包括长期的规划、透过读书与专业训练自我充实、思索如何帮助陷于困顿的子女、为重要的会议做准备、多花点时间倾听亲友、属下的心声等等。

  荒废这个领域将使第一象限益形扩大,使我们陷入更大的压力与危机中,疲于应付。

  反之,多投注一些时间在这个领域有助于提升实践能力,缩小第一象限的范围。做好事先的规划、准备与预防,很多急事将无从产生。这个局部的事情不会催促我们,所以必须主动去做。这也是发挥个人领导力的领域。

  如果想想那些事情是真正想做的事,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七类:改善人际关系、改善事先准备工夫、做更周详的规划与组织、善待自己、抓住新的时机、充实自我、增进能力。这些都属于第二象限,全都是重要的事。

  ●第三象限——不紧急不重要的事

  .

  简而言之就是浪费生命,所以根本不值得花半点时间在这个象限。但我们往往在一、三象限间来回奔波,忙得焦头烂额,不得不“逃避〞到第四象限,疗养一番再出发。这局部倒不见得都是休闲活动,因为真正有创造意义的休闲活动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像过度观看毫无内容的电视节目或在办公室偷闲瞎掰,都是在浪费生命。这样的休息不但不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反而是对身心的毁损。刚开始时也许有滋有味,到后来你就会发现其实是很空虚的。

  ●第四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看似第一象限,涵盖的是急迫但不重要的事。迫切的呼声会让人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错觉—实际上就算重要也只是对别人而言。

  、会议、突来的访客都属于这一类。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这个范围打转,自以为是在第一象限,其实不过是在满足别人的期望与标准。

  当你要把某项活动归为第一或第四象限时要特别小心,紧迫的事很容易被误认为重要的事。其实二者并不难区别,你只须问自己这件事是否有助于达成某种重要的目标。如果答案是否认的,便应归入第四象限。

  我们观察发现多数人花在第一、四象限的时间最多。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是否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当你为急事忙得团团转时,是否忽略了要事,甚至是最重要的事?

  二是接受现实的自己。

  幸福指数=拥有的资源/欲望水平,〞人的痛苦来源于欲望的不的满足〞;〞知足常乐〞.给自己增加许多额外要求和太大压力的人,常是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对自身极为苛刻,总是不能很好地悦纳自己。那么,从现在开始,转向自我接受。对自己并不完美的外貌、有些瑕疵的为人处世,以及并非尽善尽美的工作状态,都要努力赞赏。有时应留神安理得地成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样一定会让你感觉轻松很多。

  三是结交快乐的朋友。中国有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总是接触沉闷忧郁的人,久之你也会感到自己变得很压抑、很沉闷;如果你总是结交快乐、轻松的朋友,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变成一个快乐而热力四射的人。人的神情和态度就像麻疹一样,是有感染力的。那么,让快乐、轻松的朋友把快乐感染给你,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不那么沉重。

  四倾诉和释放。如果你愿意,可以向你信赖的朋友倾诉你的烦恼,告诉他所承当的一切.

  和你的心情。如果你更愿意自己一个人来面对,那么就找一个寂静优美的地方,在落叶的最深处任凭情绪自由释放。哭泣,大声地呼喊,或者跑一跑、跳一跳,别想自己是不是够文雅,尽情地释放心头那种喘不过气的感觉。让自己在接下来的一轮挑战中轻装上阵。

  五是亲近大自然。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儿女。当你感到压力太重时,不妨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利用闲暇散散步,打打球,短程的旅游对于缓冲压力更不失为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有效方法。在绿树青山之间,在江河大海边,让一切压力都随风而去。如果实在抽不开身,在办公室里也可以“忙里偷闲〞地让心灵回归自然。如每天工作三小时,放下工作,向窗外眺望三五分钟,视野尽量向开阔的远处伸展,在大脑和视觉疲劳减轻的同时,压力也会得到释放。

  六是来一点情趣。给自己一个空间,给自己一点时间,做一个“有趣〞的人,用一种其他的活动或爱好〔如读书、听音乐、烹饪、唱歌等等〕来调动内心轻松、快乐的情绪,让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相互抵消,能够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

  七是膳食平衡。咖啡、浓茶并无益处,应遵循健康、平衡的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最正确健康状态,这是承当巨大压力挑战的生理根底。有的人为了方便省事,常用快餐食品来应付日常饮食,结果会导致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太少。热量摄入多会造成代谢物质在体内堆积,加重了身体器官的负担,会感到身体容易疲劳,耐负荷力也相应地变差。而且,有一些高负荷的人养成了靠浓咖啡和浓茶提神的习惯,以此缓解紧张情绪,应付睡眠的缺乏。事实上,疲劳是承当过度压力后的正常生理反响,最正确消除方式是睡眠,咖啡和浓茶只能起到暂时兴奋的作用,且会加速体能的消耗,对真正缓解疲劳和减轻压力并无益处。

  八是能与各种人愉快的相处。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退后一步自然宽〞。

  九是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

  人的自我定位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合作与交流会让人找到自我,自信心的提高主要靠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优势却由于信心缺乏而望而却步的情况存在吗?如果存在,强迫自己在适当时机去做,不要考虑别人的想法,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跨出一步之后,你会突然发现,原来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非常简单。

  十一、具备胆识和勇气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胆识和勇气是个体意志过程中的果断性和具有积极主动性的个性心.

  理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士气状态。胆小害羞的人往往因为害怕而不敢与人交往,结果仅限于很小的朋友圈子,变得越来越孤僻、退缩。胆小退缩的人很少与人交往,并不是他们自恃清高,而是相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受欢送的,别人不愿与之交往的。如果他们形成了这样消极的自我概念,即对自我的一种稳定的认识,那他们在行动上就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得让人很难接近,很难交往。

  其实当你认为自己是可爱的,被别人接受的时候,你就会表现的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爱的,人们愿意与之交往的,而交往的人越多,就越会增加他们的自信,从而在别人面前就不那么害怕退缩了

  十二、尊重弱者

  我们今天的社会太缺少对人的尊重,我们的文化中太缺少对人的尊重,特别是对弱者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中也太缺少对这方面的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有尊严。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当你给别人以尊重的同时也获得了别人的尊重,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完整的人格尊严,才能更多的理解、宽容别人。

  十三、凡事量力而行,懂得放弃

  用心于选择,而忽略了放弃。有时侯执着是一种负重和伤害,默默地付出,苦苦地等待,到头来却是镜中花,水中月,过分的固执,不懂放弃甚至就是愚蠢,因为它会让你背负沉重压力,长期被痛苦困扰,还失去更多更好的时机。选择需要勇气,放弃又何尝不需要胆识和魄力呢?

  十四、偶尔放纵自己一下〔不要过分〕

  其实也可以偶尔放纵自己一下,不是堕落,不是颓废,而是敞开心扉,放开思想,解脱束缚。那一刻你会发现,很多事原来想做就可以去尝试.在这个世界上,快乐永远不会嫌多,只要能够让我们觉得轻松和美妙,带着一点豪放的气概,学会另一种模式的快乐,又有什么不好?

  十五、最后,别忘了多休息!祝大家: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

篇十: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qiánliè),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一、民警(mínjǐng)心理问题现。

  状

  公安(gōngān)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置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如个别民警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任务,心情本身已经很焦虑,在审讯中又遇到一些顽固不化、抵触情绪很强的犯人,这时焦虑情绪会达到顶点,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的情绪,失去理智,于是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甚至对犯罪嫌疑人的躯体产生伤害。

  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据调查,基层民警具有“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等三怕心理。一是怕投诉: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特别是那些受查处、受处罚的人抵触更大,往往出言不逊或为报复民警而捏造事实恶意投诉,大量的失实投诉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怕办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加之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各项审核扣分规定。办案民警普遍反映,现在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疏漏,害怕被扣分或通报批评。三是怕行动: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组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斗争和严打统一行动。因为工作量大,民警

  平时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一旦单位组织行动,基层民警更是通宵达旦,有些民警往往在行动期间连续一个星期回不了家,遇到案件多的时候,甚至有的吃住在单位达一两月,根本无暇顾及家里。“三怕”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有些民警发出叹息:“就算是骆驼也有停下休息的时候,更何况人呢?”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使民警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和兴趣,很多民警逐渐产生了厌战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我们的民警却夹在“付出承诺却不能兑现”、“做不到又要逞能”的尴尬境地。很多民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对自己的追求都产生了困惑。同时,随着对提拔任用干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民警认为在公安机关想要升迁好比登天还难,奋斗了几十年仍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单位的同学一个个地变成科长、主任等。而且因为财政关系,警察的收入与付出差距甚大。基层民警既不能在政治发展上得到满足,又不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相比其他人,民警很容易产生自卑和不平衡心理。有的基层民警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了精心设计,什么时候入党,什么时候调入理想的警种工作,什么时候当科、所、队长,什么时候购房买车,什么时候有多少存款等,为自己规划了“近期目标”和“宏伟蓝图”。然而随着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普遍推行任职资格考试、公开提拔、竞争上岗等机制,当个人愿望难以实现时,便怨天尤人,万念俱灰,觉得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而感到自卑。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的民警,因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工作力不从心,也产生自卑。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民警出现自我否定,不断出现的自我否定感使得他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民警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和负担,干脆主动调离公安机关或辞职另谋高就。

  四是缺乏安全和归属感。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残酷,而因为各种原因,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民警在接受一些高危险的任务时,总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感,很多民警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感到极大的忧虑,缺少安全感。因为工作的特

  殊性,相较于其他单位,公安机关对内部管理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不管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非工作时间都是统一标准,如“五条禁令”等一些十分严格的规定时刻如影随形地束缚着民警的自由行动。在强化队伍管理的同时,单位却很少从如何关爱民警角度考虑问题,即便是在民警被恶意投诉之后,也很少会考虑民警的感受。很多时候民警要参与一些非警务活动,而这些非警务活动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冲突。在寻求不到解决渠道后,群众很容易把冲突的苗头对准民警,这时单位又往往无法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长期缺乏单位的后盾保障作用,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五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的特点。对于警察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或找人或借着亲戚、朋友的名义来说情的大有来之,能办的还好说,办不了的,那以后也就不用再来往了,素质差点的还会在背后诬告、诽谤你。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属公安业务管辖的事也跑来找你,一旦民警说“不是我们管辖的,没办法”,他们的一句“你们出面还有什么办不了的,不就一句话吗”,弄得我们的民警左右不是人。有时候,一些来说情没办成事的人甚至把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到民警的家属身上,导致不仅是民警个人甚至影响了家人和亲戚间的关系。很多民警反映,现在一看到亲戚、朋友的电话就紧张,生怕又是说情或托办事的。有些民警甚至在帮人办事时垫付手续费后,因为怕对方误会还不敢向对方要。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六是实际困难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解决不好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从目前调查情况看,有的基层民警家属早已下岗待业,子女上学费用高,父母年老体弱,仅靠基层民警一人的工资支撑养活全家,生活十分拮据;

  有的基层民警亲人长期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昂贵,致使其负债累累;有的基层民警由于常年加班加点致使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素质差,产生心理问

  二、民警心理题问题形成的原。

  因

  身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基层民警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多样,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分析各方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压力大。公安工作特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极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如严格执法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常使警察站到了某些群体的对立面;发生重大案件一时侦破不了,便遭到社会的责难。在我国,警察往往被“神化”,不能犯错。但是,过高的正面宣传,既增大了群众的期望值,也为民警树立了难于企及的榜样;而过多的负面报道,则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使民警自尊心受挫,警民之间产生隔阂。

  (二)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并存。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危险性高,在紧张的工作中,还要应付不确定的、难于预料的风险,加上近年来,治安形势严峻,各种专项打击活动经常不断,民警始终在疲惫中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节假日坚守岗位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交警、刑警、派出所等一线民警的工作强度更大,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矛盾纷争;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应付频繁的各种考核、检查;在疲惫不堪的工作中还得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经得起纪律监察、督察和随时随地的明查暗访。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人产生焦虑、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心理健康。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个体,警察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既有铁骨铮铮的威严,也有柔肠百转的内心。就危险紧张的工作性质而言,警察更时时刻刻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有一个放松身心的舒适的家。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调,妻儿入睡才归家,家人未醒又出门,想走的时候不能走,想留的时候不能留,普通人的天伦之乐成了警察的奢望。在调查中,许多民警表示,警察起的比别人早,干的比别人好,可挣的钱比别人少,该尽的义务尽不了,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久而久之,缺乏与家

  人必要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的消极家庭氛围。同时许多心理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随着工作压力的加重,心理消极现象的迁移效应及其在工作中的压力感、危机意识也会随之移入家庭生活环境。这就导致一些民警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难以融于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难以形成心理相容气氛。交警支队的一位老民警说,我在马路上站了一天,被太阳晒了一天,被汽车尾气熏了一天,被违章司机气了一天,回到家里,我什么也不想干,就是倒在床上,把两只已经麻木的脚垫的高高的,美美地睡上一觉。此外,家庭经济困难、无住房、家属下岗、子女就业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也是警察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

  (三)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执法环境并不十分良好的现实社会中,民警要承受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各种偏见、误解、不信任甚至遭受围观起哄、谩骂殴打,强烈损害着民警的心理健康。

  (四)民警自身因素。以管人者自居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但部分民警文化水平不高,角色转变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社会交际能力不高,导致心理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一些民警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各方面要求非常高、追求完美。但这些个性在塑造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兢兢业业的高素质人才时,往往使那些没有足够承受力的民警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自身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些民警在横比不平衡、纵比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自卑感、失落感等不健康心理也就悄然而生。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胆血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警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承担压力时的内心体验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敏感、易受暗示;有的人追求完美,时刻处于压力状态;有的人缺乏自信,不能自我肯定,在受到批评或不被赞许时自我责难;有的人很固执,常常因错误的认识和偏颇的看法产生焦虑,在自我哀怨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敢正视困难和承担责任,并由此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和沮丧,增加自我心理压力和痛苦。

  (五)单位管理缺少人性化。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非常严格,自上而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从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到地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透着严谨

  的纪律要求。很多时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这些纪律要求像一把枷锁一样束缚着民警的生活。即便是在下班之后,脱下这身警服,很多人还是无法马上融入社会生活中。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指标、任务,提高打击实效,经常是这个指标还没完成下一个任务已经接踵而至,民警在应付这些任务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如若指标完成不了还要遭受领导的批评。一旦民警触犯了某一方面的纪律,处分、批评会随之而来,此时单位却很少从人性化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考虑民警的思想变化。“瞌睡送枕头,犯病推医院”,缺少人性化的管理僵化了民、警民与警领不导健间康、的与心同理事间产的生关的系危。

  害

  三

  焦虑、偏执、强迫、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症状是民警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对民警身心产生较大的危害,因而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的管理。

  (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心理的不健康将不同程度地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皮肤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甚至致命。心理学家谢尔登.科恩1988年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例如与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不停地争吵,会将患病机会提升三至五倍。警察因焦虑、抑郁、心理应激而引起的躯体化症状比普通人群严重。

  (二)对民警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容易使警察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管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机则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如果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压力值就会增高,则心理防御手段会更强烈,心理障碍的患有率就大大上升;而心理障碍又常常导致个体行为偏离。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使警察产生一种心理定势——所有的陌生人都有违法的嫌疑,这种心理定势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形成心理暗示——对所有的陌生人不能太友好。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发生行为偏离,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滥用暴力如刑讯逼供等表现出来,有的甚至滥用权力,对公民的宪法权利构成严重侵害甚至剥夺。心理专家曾对河北霸州警察杜书贵枪杀无辜公民牛亚军一案做过研究。专家指出,杜书贵开枪杀人的整个过程让人很费解,很难想象一个心理完全正常的人在一般性的争吵中会草菅人命,掏枪致人死地。如果把问题的原因

  仅仅归结在特权思想,道德败坏以及自身素质上恐怕不能足以完全解释杜书贵事件,也许畸形的心理状态才是真正的凶手。

  (三)对民警生活的影响。过度心理压力,会造成民警缺乏耐心和不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情感上出现的偏差,轻者表现为喝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多,过度的抱怨发牢骚,因小事爱与人较劲争执;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四)对民警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进取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放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对群众耍特权、抖威风,态度粗暴;工作效率底下,厌烦感和疲劳感增加;缺乏责任感,工作马虎应付;不愿承担新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质量不高;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公正评价

  四、关怀民警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工。

  作

  形成民警心理问题的诱因是复杂的,有的可以靠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有的则必须靠科学的心理学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民警自身要正确对待压力。专家提出,“21世纪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日益明显的隐性杀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乃至生命”。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来医。”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还要靠民警自己。首先要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公安工作是一种高危险、高应激性的工作,民警必然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负荷。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法律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必须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品德。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坦然面对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压力,在充分认识压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化逆境为顺境。同时,还要学会适时释放自身的压力。处于社会大群体中,每个民警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当自身无法更好地调适心情排解压力的时候,可以试着向家人、向朋友、向同事寻求心理支持,向他们倾诉我们内心的不满、困惑、忧虑。必要时,还可以向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切忌讳疾忌医,形成心理危机。

  (二)提高领导自身素质,加强领导水平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缓解民警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障碍。民警心理问题的存在,除了民警自身因素外,也有领导工作方法方面的原因。部分领导自身素质不高,又不善于运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技巧,一些不当的工作方式方法挫伤了民警的感情,恶化了民警的隐性工作环境。因此,领导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力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警务机制,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团结和谐、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政工干部要在日常中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警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观念,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神圣和不变的宗旨。如此,民警在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时才能做到荣辱不惊,坦然面对,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从优待警。从优待警是关系到公安队伍长远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做到“从优待警”要在思想上关心民警、在生活上帮助民警、在业务上指导民警、在困难上体贴民警。一是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对于民警来说,最大的需要则是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公安机关管理考核机制下,要想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民警上岗聘任制,建立和完善以晋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全面拓宽用人渠道,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干”的良好氛围,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使长期从事一线艰苦工作的民警能得到晋升的机遇,为民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宽松的空间,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二是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为民警提供释放心灵的休闲空间。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一久,很容易出现精神疲软。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民警紧张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中得到休整和放松,净化心灵,舒缓压力。从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从优待警”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大民警维权力度,营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改善执法环境。在当前执

  法环境下,为了切实改善执法“软环境”,要积极建立和健全民警维权机制,当民警执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特别是对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非法行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强化民警的执法权威,消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对公安工作来说,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到目前,大部分公安机关还不善于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现实工作中,因为未能及时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导致我们在工作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时有发生。因此,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树立警察亲民形象,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使警察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切实改善民警执法“软环境”,真正从心理上缓解民警的压力。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警察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邀请心理治疗、咨询方面的专业人士,适时深入基层开展咨询、巡诊、面对面地为基层民警服务,定期为基层民警传授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同时,要从更新形式、丰富手段、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在心理咨询、日常保健和问题矫治方面主阵地作用,适时对基层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强化心理训练,不断增强基层民警社会心理能力,使之能够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正确地分析自我,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也可以通过办宣传板报、墙报,运用录音录像等有效载体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使基层民警保持健康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还可通过媒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信箱或专栏,切实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而提高基层民警心理适应能力。每个基层单位要选派政治工作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好的基层民警担任思想骨干小组长,让其发挥“酵母”和“辐射”作用。由于每个基层单位民警长期工作在一起,性格脾气相互了解,共同语言多,这就为民警之间开展心理互助提供了有利条件。思想骨干小组长要用模范行动带动人,用高度的责任感管理人,用自己的真诚感化人,用一片爱心帮助人,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要注重加强对思想骨干心理知识培训,真正使其成为既能做思想工作,又能做心理疏导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对难以解决的心理障碍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防止基层民警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和案件。

  总之,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警察心理压力的缓解也不仅仅靠制度管理就能达到,各级领导要与民警常沟通,充分认识

  到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要充分改善民警工作环境,真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要在民警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民警苦闷的时候聆听宣泄,帮助民警走出困境,重拾信心,驱走愁云,笑对人生。

  内容总结

  (1)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篇十一: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公安民警心理问题

  2022年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

  1、本文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作者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作者协议授权不得转载、转贴、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作者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作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

  3、个人付费下载本文后依法享有使用权和二次创作权,但禁止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文内容。

  2022年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

  2022年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心理因素的好坏决定了人主观上对事物的态度、观点、取向和承受力,对完成每一项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客观评价目前基层一线民警心理素质的现状,剖析其障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调动基层一线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至于更好地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座谈、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总结出当前基层一线民警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面对社会形势发展给公安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和新任务,在思想上准备不足,认识不到位,因循守旧,对于打开工作新局面缺乏信心和勇气;二是面对日益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长期牺牲个人时间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产生了疲劳厌战情绪和不平衡心理;三是面对人民群众民主法制、人权保障和监督意识的不断增强,感到自身执法素质和工作能力上明显不适应,思想包袱较重顾虑重重,甚至畏首畏尾,担心出现工作失误;四是面对内部管理工作和队伍竞争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五是面对个别人对民警的恶意诬告和打击报复,担心自身正当执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热情和积极性。

  根据研究,要消除民警上述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应抓好以下四个入手和三个结合:

  四个入手一是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提高民警队伍适应形势、把握大局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民警头脑,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断提高民警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夯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引导民警正确认识新形势、新任务给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自觉转变执法观念,切实端正执法思想,彻底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以实际行动履行好“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

  二是从强化教育训练工作入手,解决民警不知怎么干和担心干不好的问题。要改革警务运作机制,逐步实现由学历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由课堂培训到技能训练的转变,由单一培训到战训合一的转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练什么,干什么、钻什么”的原则,保证基层一线民警每年都有足够时间参加封闭式警务技能、体能和各类培训,让民警切实做到“说得过、打得过、跑得过”,在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中感到胸有成竹,毫无畏惧,真正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

  三是从整合警力资源和调整工作职能入手,切实为基层一线民警减压减负。要打破上下对应的警力配备模式,切实精简机关,整合警力资源,充实一线警力。特别是要真正做强派出所,科学设置岗位和划分职能,让基层一线警力不足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做到科学用警、合理用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警务效益。

  四是从建立民警心理关怀制度入手,培养民警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高度重视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定期分析民警队伍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搞好民警心理调试;要定期开展谈心对话、心理咨询等活动,增强民警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要坚持文化育警,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警营文化生活,陶冶民警思想情操,培养健康有益的生活情趣;要切实为民警解除后顾之忧,让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关爱;要落

  实好休假制度,保障民警的正常休息,让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及时得到有效释放。

  三个结合:

  一是目标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目标设置必须体现民警目标的要求和满足民警个人的需要,才会受到良好的激励效果。目标不能制定的过于大或广,一定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而制定,否则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是基础,就是结合以奖金或实物等形式对民警进行的激励,即要着力解决思想问题。精神激励是根本,就是结合以表扬、嘉奖、立功、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对民警进行的激励。队队伍管理中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才会不断提高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才会锻造一支英勇善战、健康稳定的公安队伍。

  三是民主公正公平原则。本着赏罚严明原则,不论亲疏,一视同仁,不断完善考核奖励办法,让那些“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具有实干精神的一线民警形成单位“标兵”通过学“模范”、树“标兵”等激励机制拉开民警待遇的档次,奖优罚劣,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造福新源各族人民群众。

  结束语:

  民警心理健康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从事公安工作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了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发挥。作为警察,应该怀有一种健康的心态,为目标,为以后的工作,为群众的利益,学会自我调节,保证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

  海量教育资源请关注作者!

篇十二: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一、民警心理问题现状

  公安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置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

  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

  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

  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

  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

  如个别民警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任务,心情本身已经很焦虑,在审讯中又遇到一些顽固不化、抵触情绪很强的犯人,这时焦虑情绪会达到顶点,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的情绪,失去理智,于是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甚至对犯罪嫌疑人的躯体产生伤害。

  二是存在

  “厌战”的心理。据调查,基层民警具有

  “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

  ”

  等三怕心理。

  一是怕投诉:

  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

  支持,特别是那些受查处、受处罚的人抵触更大,往往出言不逊或为报复民警而捏造事实恶意投诉,大量的失实投诉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精品资料

  二是怕办

  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加之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各项审核扣分规定。

  办案民警普遍反映,现在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疏漏,害怕被

  扣分或通报批评。

  三是怕行动:

  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组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斗争和严打统一行动。

  因为工作量大,民警平时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一旦单位组织行动,基层民警更是通宵达旦

  ,有些民警往往在行动期间连续一个星期回不了家,遇到案件多的时候,甚至有的吃住在单位达一两月,根本无暇顾及家里。

  “三怕”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

  挥。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有些民警发出叹息:

  “就算是骆驼也有停下休息的时候,更何况人呢?

  ”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使民警对工作失去了

  激情和兴趣,很多民警逐渐产生了厌战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

  我们的民警却夹在

  “付出承诺却不能兑现

  ”、“做不到又要逞能

  ”的尴尬境地。很多

  民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对自己的追求都产生了困惑。

  同时,随着对提拔任用干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民警认为在公安机关想要升迁好比登天还难,奋斗了几十年仍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单位的同学一个个地变成科长、主任等。而且因为财政关系,警察的收入与付出差距甚大。基层民警既不

  能在政治发展上得到满足,又不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

  ,相比其他人,民警很容易产生自卑和不平衡心理。

  有的基层民警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了精心设计,什么时候入党,什么时候调入理想的警种工作,什么时候当科、所、队长,什么时候购房

  买车,什么时候有多少存款等,为自己规划了

  “近期目标

  ”和“宏伟蓝图

  ”。然而随着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普遍推行任职资格考试、公开提拔、竞争上岗等

  精品资料

  机制,当个人愿望难以实现时,便怨天尤人,万念俱灰,觉得低人一等,前途黯

  淡而感到自卑。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的民警,因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工作力不

  从心,也产生自卑。

  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民警出现自我否定,不断出现的自我否定感使得他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民警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和负担,干脆主动调离公安机关或辞职另谋高就。

  四是缺乏安全和归属感。

  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

  犯罪分子的作案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残酷,而因为各种原因,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民警在接受一些高危险的任务时,总有一种

  “壮士一去不复还

  ”的悲壮感,很多民警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感到极大的忧虑,缺少安全感。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单位,公安机关对内部管理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不管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非工作时间都是统一标准,如“五条禁令

  ”等一些十分严格的规定时刻如影随形地束缚着民警的自由行动。

  在强化队伍管理的同时,单位却很少从如何关爱民警角度考虑问题,即便是在民警被恶意投诉之后,也很少会考虑民警的感受。

  很多时候民警要参与一些非警务活动,而这些非警务活动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冲

  突。在寻求不到解决渠道后,群众很容易把冲突的苗头对准民警,这时单位又往往无法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长期缺乏单位的后盾保障作

  用,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五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

  系,它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的特点。

  对于警察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

  “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

  ”,或找人或借着亲

  精品资料

  戚、朋友的名义来说情的大有来之,能办的还好说,办不了的,那以后也就不用

  再来往了,素质差点的还会在背后诬告、诽谤你。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属公安业务管辖的事也跑来找你,一旦民警说

  “不是我们管辖的,没办法

  ”,他们的一句

  “你们出面还有什么办不了的,不就一句话吗

  ”,弄得我们的民警左右不是人。有

  时候,一些来说情没办成事的人甚至把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到民警的家属身上,导致不仅是民警个人甚至影响了家人和亲戚间的关系。

  很多民警反映,现在一看到亲戚、朋友的电话就紧张,生怕又是说情或托办事的。

  有些民警甚至在帮人办事时垫付手续费后,因为怕对方误会还不敢向对方要。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

  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

  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六是实际困难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解决不好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从目前调查情况看,有的基层民警家属早已下岗待业,子女上学费用高,父

  母年老体弱,仅靠基层民警一人的工资支撑养活全家,生活十分拮据;

  有的基层民警亲人长期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昂贵,致使其负债累累;

  有的基层民警由于常年加班加点致使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素质差,产生心理问题。

  二、民警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身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基层民警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多样,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分析各方面原因,主要有

  精品资料

  以下几点:

  (一)社会压力大。

  公安工作特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极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

  如严格执法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

  维护公共秩序常常使警察站到了某些群体的对立面;

  发生重大案件一时侦破不了,便遭到社会的责难。在我国,警察往往被

  “神化”,不能犯错。但是,过高的正面宣传,既增

  大了群众的期望值,也为民警树立了难于企及的榜样;

  而过多的负面报道,则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使民警自尊心受挫,警民之间产生隔阂。

  (二)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并存。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量大、工作

  质量要求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危险性高,在紧张的工作中,还要应付不确定的、难于预料的风险,加上近年来,治安形势严峻,各种专项打击活动经常不断,民

  警始终在疲惫中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节假日坚守岗位更是家常便饭。

  特别是交警、刑警、派出所等一线民警的工作强度更大,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还要面对

  各种各样矛盾纷争;

  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应付频繁的各种考核、检查;

  在疲惫不堪的工作中还得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经得起纪律监察、督察和随时随地的明查暗访。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人产生焦虑、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

  和人际敏感等,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心理健康。

  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个体,警察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既有铁骨铮铮的威严,也有柔肠百转的内心。就

  危险紧张的工作性质而言,警察更时时刻刻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有一个放松身心的舒适的家。

  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

  调,妻儿入睡才归家,家人未醒又出门,想走的时候不能走,想留的时候不能留,普通人的天伦之乐成了警察的奢望。

  在调查中,许多民警表示,警察起的比别人早,干的比别人好,可挣的钱比别人少,该尽的义务尽不了,不能营造一个良好

  精品资料

  的家庭氛围。久而久之,缺乏与家人必要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

  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的消极家庭氛围。

  同时许多心理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随着工作压力的加重,心理消极现象的迁移效应及其在工作中的压力感、危机意识也会随之移入家庭生活环境。

  这就导致一些民警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难以融于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难以形成心理相容气氛。

  交警支队的一位老民警说,我在马路上站了一天,被太阳晒了一天,被汽车尾气熏了一天,被违章司机气了一天,回到家里,我什么也

  不想干,就是倒在床上,把两只已经麻木的脚垫的高高的,美美地睡上一觉。此

  外,家庭经济困难、无住房、家属下岗、子女就业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也是警察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

  (三)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

  在执法环境并不十分良好的现实社会中,民警要承受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各种偏见、误解、不信任甚至遭受围观起哄、谩骂殴打,强烈损害着民警的心理健康。

  (四)民警自身因素。以管人者自居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但部分民

  警文化水平不高,角色转变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社会交际能力不高,导致

  心理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一些民警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各方面要求非

  常高、追求完美。

  但这些个性在塑造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兢兢业业的高素质人才时,往往使那些没有足够承受力的民警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自身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些民警在横比不平衡、纵比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自卑感、失落感等不健康心理也就悄然而生。不同性格、不同气

  质(胆血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警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承担压力

  时的内心体验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敏感、易受暗示;有的人追求完美,时刻处于

  精品资料

  压力状态;有的人缺乏自信,不能自我肯定,在受到批评或不被赞许时自我责难;

  有的人很固执,常常因错误的认识和偏颇的看法产生焦虑,在自我哀怨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敢正视困难和承担责任,并由此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和沮丧,增加自我心理压力和痛苦。

  (五)单位管理缺少人性化。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非常严格,自上而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从公安部的“五条禁令

  ”到地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透着严谨的纪律要求。很多时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这些纪律要求像一把枷锁一样束缚着民警的生活。即便是在下班之后,脱下这身警服,很多人还是无法马上融入社会生活中。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指标、任务,提高打击实效,经常是这个指标还没完成

  下一个任务已经接踵而至,民警在应付这些任务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如若指标完成不了还要遭受领导的批评。

  一旦民警触犯了某一方面的纪律,处分、批评会随之而来,此时单位却很少从人性化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考虑民警的思想变化。“瞌睡送枕头,犯病推医院

  ”,缺少人性化的管理僵化了民警与领导间、与

  同事间的关系。

  三、民警不健康的心理产生的危害

  焦虑、偏执、强迫、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症状是民

  警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对民警身心产生较大的危害,因而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的管理。

  (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心理的不健康将不同程度地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皮肤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

  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甚至致命。心理学家谢尔登

  精品资料

  .科

  恩

  1988年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例如与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不停地争吵,会将患病机会提升三至五倍。

  警察因焦虑、抑郁、心理应激而引起的躯体化症状比普通人群严重。

  (二)对民警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容易使警察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管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机则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如果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压力值就会增高,则心理防御手段会更强烈,心理障碍的患有率就大大上升;

  而心理障碍又常常导致个体行为偏离。

  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使警察产生一种心理定势

  ——所有的陌生人都有违法的嫌疑,这种心理定势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形成心理暗示

  ——对所有的陌生人不能太友好。

  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发生行为偏离,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滥用暴力如刑讯逼供等表现出来,有的甚至滥用权力,对公民的宪法权利构成严重侵害甚至剥夺。

  对河北霸州警察杜书贵枪杀无辜公民牛亚军一案做过研究。

  心理专家曾专家指出,杜书贵开枪杀人的整个过程让人很费解,很难想象一个心理完全正常的人在一般性的争吵中会草菅人命,掏枪致人死地。

  如果把问题的原因仅仅归结在特权思想,道德败坏以及自身素质上恐怕不能足以完全解释杜书贵事件,真正的凶手。

  (三)对民警生活的影响。过度心理压力,会造成民警缺乏耐心和不能够正

  也许畸形的心理状态才是

  确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情感上出现的偏差,轻者表现为喝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多,过度的抱怨发牢骚,因小事爱与人较劲争执;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

  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四)对民警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进取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放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

  ”;对群众耍特权、抖威风,态

  精品资料

  度粗暴;工作效率底下,厌烦感和疲劳感增加;缺乏责任感,工作马虎应付;不愿承担新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质量不高;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公正评价。

  四、关怀民警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民警心理问题的诱因是复杂的,有的可以靠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有的则必须靠科学的心理学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民警自身要正确对待压力。专家提出,“21世纪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日益明显的隐性杀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乃至生命

  ”。俗话说:

  “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来医。

  ”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还要靠民

  警自己。首先要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

  公安工作是一种高危险、高应激性的工作,民警必然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负荷。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法律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必须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

  牺牲的优良品德。

  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坦然面对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

  压力,在充分认识压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化逆境为顺境。同时,还要学会适时释放自身的压力。处于社会大群体中,每个民

  警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当自身无法更好地调适心情排解压力的时候,可以试着向家人、向朋友、向同事寻求心理支持,向他们倾诉我们内心的不满、困惑、忧虑。必要时,还可以向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切忌讳疾忌医,形成心理危

  机。

  (二)提高领导自身素质,加强领导水平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

  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缓解民警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障碍。民警心理问题的存在,除了民警自身因素外,也有领导工作方法方面的原因。部分领导自身素质不高,精品资料

  又不善于运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技巧,一些不当的工作方式方法挫伤了民警的感情,恶化了民警的隐性工作环境。因此,领导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力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警务机制,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团结和谐、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政工干部要在日

  常中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警树立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的观念,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神圣和不变的宗旨。

  如此,民警在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时才能做到荣辱不惊,坦然面对,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从优待警。从优待警是关系到公安队伍长远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做到

  “从优待警

  ”要在思想上关心民警、在生活上帮助民警、在业务上指导民警、在困难上体贴民警。

  一是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

  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对于民警来说,最大的需要则是发展需要。

  在现有的公安机关管理考核机制下,要想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民警上岗聘任制,建立和完善以晋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全面拓宽用人渠道,大力营造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干”的良好氛围,形成

  “能上能下

  ”的良性循环,使长期从事一线艰苦工作的民警能得到晋升的机遇,为民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宽松的空间,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二是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为民警提供释放心灵的休闲空间。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一久,很容易出现精神疲软。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

  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

  精品资料

  围,使民警紧张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中得到休整和放松,净化心灵,舒缓压力。从而真正体现了

  “以人为本、从优待警

  ”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大民警维权力度,营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改善执法环境。在当前执法环境下,为了切实改善执法

  “软环境

  ”,要积极建立和健全民警维权机制,当民

  警执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特别是对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非法行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强化民警的执法权威,消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对

  公安工作来说,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但到目前,大部分公

  安机关还不善于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现实工作中,因为未能及时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导致我们在工作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时有发生。

  因此,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树立警察亲民形象,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

  性互动,使警察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切实改善民警执法

  从心理上缓解民警的压力。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警察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邀请心理治疗、咨询方面

  的专业人士,适时深入基层开展咨询、巡诊、面对面地为基层民警服务,定期为

  基层民警传授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同时,要从更新形式、丰富手段、畅通渠道

  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在心理咨询、日常保健和问题矫治方面主阵地作用,适时对基层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强化心理训练,不断增强基层民警社会心理能力,使之能够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把握自己的社会角

  色,正确地分析自我,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也可以通过办宣传板报、墙报,运

  “软环境

  ”,真正

  用录音录像等有效载体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使基层民警保持健康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

  还可通过媒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信箱或专栏,切实开展心理咨询

  精品资料

  活动,进而提高基层民警心理适应能力。

  每个基层单位要选派政治工作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好的基层民警担任思想骨干小组长,让其发挥

  “酵母”和“辐射”作用。由于每个基层单位民警长期工作在一起,性格脾气相互了解,共同语言多,这就为民警之间开展心理互助提供了有利条件。思想骨干小组长要用模范行动带动人,用高度的责任感管理人,用自己的真诚感化人,用一片爱心帮助人,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要注重加强对思想骨干心理知识培训,真正使其成为既能做思想工作,又能做心理疏导工作的行家里手。

  同时,对难以解决的心理障碍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防止基层民警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和案件。

  总之,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警察心理压力的缓解也不仅仅靠制度管理就能达到,各级领导要与民警常沟通,充分认识到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

  要充分改善民警工作环境,真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

  要在民警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民警苦闷的时候聆听宣泄,帮助民警走出困境,重拾信心,驱走愁云,笑对人生。

  精品资料

  WelcomeToDownload!!!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篇十三: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一、民警心理问题现状

  公安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置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如个别民警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任务,心情本身已经很焦虑,在审讯中又遇到一些顽固不化、抵触情绪很强的犯人,这时焦虑情绪会达到顶点,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的情绪,失去理智,于是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甚至对犯罪嫌疑人的躯体产生伤害。

  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据调查,基层民警具有“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等三怕心理。一是怕投诉: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特别是那些受查处、受处罚的人抵触更大,往往出言不逊或为报复民警而捏造事实恶意投诉,大量的失实投诉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怕办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加之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各项审核扣分规定。办案民警普遍反映,现在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疏漏,害怕被扣分或通报批评。三是怕行动: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组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斗争和严打统一行动。因为工作量大,民警平时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一旦单位组织行动,基层民警更是通宵达旦,有些民警往往在行动期间连续一个星期回不了家,遇到案件多的时候,甚至有的吃住在单位达一两月,根本无暇顾及家里。“三怕”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有些民警发出叹息:“就算是骆驼也有停下休息的时候,更何况人呢?”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使民警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和兴趣,很多民警逐渐产生了厌战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我们的民警却夹在“付出承诺却不能兑现”、“做不到又要逞能”的尴尬境地。很多民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对自己的追求都产生了困惑。同时,随着对提拔任用干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民警认为在公安机关想要升迁好比登天还难,奋斗了几十年仍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单位的同学一个个地变成科长、主任等。而且因为财政关系,警察的收入与付出差距甚大。基层民警既不能在政治发展上得到满足,又不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相比其他人,民警很容易产生自卑和不平衡心理。有的基层民警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了精心设计,什么时候入党,什么时候调入理想的警种工作,什么时候当科、所、队长,什么时候购房买车,什么时候有多少存款等,为自己规划了“近期目标”和“宏伟蓝图”。然而随着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普遍推行任职资格考试、公开提拔、竞争上岗等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当个人愿望难以实现时,便怨天尤人,万念俱灰,觉得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而感到自卑。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的民警,因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工作力不从心,也产生自卑。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民警出现自我否定,不断出现的自我否定感使得他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民警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和负担,干脆主动调离公安机关或辞职另谋高就。

  四是缺乏安全和归属感。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残酷,而因为各种原因,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民警在接受一些高危险的任务时,总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感,很多民警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感到极大的忧虑,缺少安全感。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单位,公安机关对内部管理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不管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非工作时间都是统一标准,如“五条禁令”等一些十分严格的规定时刻如影随形地束缚着民警的自由行动。在强化队伍管理的同时,单位却很少从如何关爱民警角度考虑问题,即便是在民警被恶意投诉之后,也很少会考虑民警的感受。很多时候民警要参与一些非警务活动,而这些非警务活动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冲突。在寻求不到解决渠道后,群众很容易把冲突的苗头对准民警,这时单位又往往无法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长期缺乏单位的后盾保障作用,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五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的特点。对于警察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或找人或借着亲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戚、朋友的名义来说情的大有来之,能办的还好说,办不了的,那以后也就不用再来往了,素质差点的还会在背后诬告、诽谤你。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属公安业务管辖的事也跑来找你,一旦民警说“不是我们管辖的,没办法”,他们的一句“你们出面还有什么办不了的,不就一句话吗”,弄得我们的民警左右不是人。有时候,一些来说情没办成事的人甚至把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到民警的家属身上,导致不仅是民警个人甚至影响了家人和亲戚间的关系。很多民警反映,现在一看到亲戚、朋友的电话就紧张,生怕又是说情或托办事的。有些民警甚至在帮人办事时垫付手续费后,因为怕对方误会还不敢向对方要。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六是实际困难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解决不好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从目前调查情况看,有的基层民警家属早已下岗待业,子女上学费用高,父母年老体弱,仅靠基层民警一人的工资支撑养活全家,生活十分拮据;有的基层民警亲人长期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昂贵,致使其负债累累;有的基层民警由于常年加班加点致使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素质差,产生心理问题。

  二、民警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身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基层民警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多样,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分析各方面原因,主要有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几点:

  (一)社会压力大。公安工作特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极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如严格执法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常使警察站到了某些群体的对立面;发生重大案件一时侦破不了,便遭到社会的责难。在我国,警察往往被“神化”,不能犯错。但是,过高的正面宣传,既增大了群众的期望值,也为民警树立了难于企及的榜样;而过多的负面报道,则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使民警自尊心受挫,警民之间产生隔阂。

  (二)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并存。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危险性高,在紧张的工作中,还要应付不确定的、难于预料的风险,加上近年来,治安形势严峻,各种专项打击活动经常不断,民警始终在疲惫中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节假日坚守岗位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交警、刑警、派出所等一线民警的工作强度更大,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矛盾纷争;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应付频繁的各种考核、检查;在疲惫不堪的工作中还得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经得起纪律监察、督察和随时随地的明查暗访。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人产生焦虑、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心理健康。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个体,警察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既有铁骨铮铮的威严,也有柔肠百转的内心。就危险紧张的工作性质而言,警察更时时刻刻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有一个放松身心的舒适的家。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调,妻儿入睡才归家,家人未醒又出门,想走的时候不能走,想留的时候不能留,普通人的天伦之乐成了警察的奢望。在调查中,许多民警表示,警察起的比别人早,干的比别人好,可挣的钱比别人少,该尽的义务尽不了,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氛围。久而久之,缺乏与家人必要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的消极家庭氛围。同时许多心理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随着工作压力的加重,心理消极现象的迁移效应及其在工作中的压力感、危机意识也会随之移入家庭生活环境。这就导致一些民警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难以融于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难以形成心理相容气氛。交警支队的一位老民警说,我在马路上站了一天,被太阳晒了一天,被汽车尾气熏了一天,被违章司机气了一天,回到家里,我什么也不想干,就是倒在床上,把两只已经麻木的脚垫的高高的,美美地睡上一觉。此外,家庭经济困难、无住房、家属下岗、子女就业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也是警察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

  (三)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执法环境并不十分良好的现实社会中,民警要承受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各种偏见、误解、不信任甚至遭受围观起哄、谩骂殴打,强烈损害着民警的心理健康。

  (四)民警自身因素。以管人者自居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但部分民警文化水平不高,角色转变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社会交际能力不高,导致心理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一些民警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各方面要求非常高、追求完美。但这些个性在塑造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兢兢业业的高素质人才时,往往使那些没有足够承受力的民警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自身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些民警在横比不平衡、纵比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自卑感、失落感等不健康心理也就悄然而生。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胆血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警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承担压力时的内心体验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敏感、易受暗示;有的人追求完美,时刻处于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状态;有的人缺乏自信,不能自我肯定,在受到批评或不被赞许时自我责难;有的人很固执,常常因错误的认识和偏颇的看法产生焦虑,在自我哀怨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敢正视困难和承担责任,并由此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和沮丧,增加自我心理压力和痛苦。

  (五)单位管理缺少人性化。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非常严格,自上而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从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到地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透着严谨的纪律要求。很多时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这些纪律要求像一把枷锁一样束缚着民警的生活。即便是在下班之后,脱下这身警服,很多人还是无法马上融入社会生活中。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指标、任务,提高打击实效,经常是这个指标还没完成下一个任务已经接踵而至,民警在应付这些任务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如若指标完成不了还要遭受领导的批评。一旦民警触犯了某一方面的纪律,处分、批评会随之而来,此时单位却很少从人性化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考虑民警的思想变化。“瞌睡送枕头,犯病推医院”,缺少人性化的管理僵化了民警与领导间、与同事间的关系。

  三、民警不健康的心理产生的危害

  焦虑、偏执、强迫、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症状是民警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对民警身心产生较大的危害,因而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的管理。

  (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心理的不健康将不同程度地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皮肤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甚至致命。心理学家谢尔登.科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恩1988年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例如与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不停地争吵,会将患病机会提升三至五倍。警察因焦虑、抑郁、心理应激而引起的躯体化症状比普通人群严重。

  (二)对民警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容易使警察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管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机则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如果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压力值就会增高,则心理防御手段会更强烈,心理障碍的患有率就大大上升;而心理障碍又常常导致个体行为偏离。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使警察产生一种心理定势——所有的陌生人都有违法的嫌疑,这种心理定势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形成心理暗示——对所有的陌生人不能太友好。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发生行为偏离,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滥用暴力如刑讯逼供等表现出来,有的甚至滥用权力,对公民的宪法权利构成严重侵害甚至剥夺。心理专家曾对河北霸州警察杜书贵枪杀无辜公民牛亚军一案做过研究。专家指出,杜书贵开枪杀人的整个过程让人很费解,很难想象一个心理完全正常的人在一般性的争吵中会草菅人命,掏枪致人死地。如果把问题的原因仅仅归结在特权思想,道德败坏以及自身素质上恐怕不能足以完全解释杜书贵事件,也许畸形的心理状态才是真正的凶手。

  (三)对民警生活的影响。过度心理压力,会造成民警缺乏耐心和不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情感上出现的偏差,轻者表现为喝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多,过度的抱怨发牢骚,因小事爱与人较劲争执;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四)对民警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进取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放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对群众耍特权、抖威风,态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度粗暴;工作效率底下,厌烦感和疲劳感增加;缺乏责任感,工作马虎应付;不愿承担新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质量不高;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公正评价。

  四、关怀民警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民警心理问题的诱因是复杂的,有的可以靠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有的则必须靠科学的心理学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民警自身要正确对待压力。专家提出,“21世纪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日益明显的隐性杀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乃至生命”。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来医。”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还要靠民警自己。首先要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公安工作是一种高危险、高应激性的工作,民警必然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负荷。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法律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必须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品德。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坦然面对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压力,在充分认识压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化逆境为顺境。同时,还要学会适时释放自身的压力。处于社会大群体中,每个民警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当自身无法更好地调适心情排解压力的时候,可以试着向家人、向朋友、向同事寻求心理支持,向他们倾诉我们内心的不满、困惑、忧虑。必要时,还可以向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切忌讳疾忌医,形成心理危机。

  (二)提高领导自身素质,加强领导水平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缓解民警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障碍。民警心理问题的存在,除了民警自身因素外,也有领导工作方法方面的原因。部分领导自身素质不高,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不善于运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技巧,一些不当的工作方式方法挫伤了民警的感情,恶化了民警的隐性工作环境。因此,领导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力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警务机制,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团结和谐、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政工干部要在日常中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警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观念,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神圣和不变的宗旨。如此,民警在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时才能做到荣辱不惊,坦然面对,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从优待警。从优待警是关系到公安队伍长远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做到“从优待警”要在思想上关心民警、在生活上帮助民警、在业务上指导民警、在困难上体贴民警。一是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对于民警来说,最大的需要则是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公安机关管理考核机制下,要想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民警上岗聘任制,建立和完善以晋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全面拓宽用人渠道,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干”的良好氛围,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使长期从事一线艰苦工作的民警能得到晋升的机遇,为民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宽松的空间,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二是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为民警提供释放心灵的休闲空间。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一久,很容易出现精神疲软。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使民警紧张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中得到休整和放松,净化心灵,舒缓压力。从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从优待警”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大民警维权力度,营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改善执法环境。在当前执法环境下,为了切实改善执法“软环境”,要积极建立和健全民警维权机制,当民警执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特别是对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非法行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强化民警的执法权威,消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对公安工作来说,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到目前,大部分公安机关还不善于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现实工作中,因为未能及时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导致我们在工作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时有发生。因此,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树立警察亲民形象,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使警察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切实改善民警执法“软环境”,真正从心理上缓解民警的压力。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警察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邀请心理治疗、咨询方面的专业人士,适时深入基层开展咨询、巡诊、面对面地为基层民警服务,定期为基层民警传授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同时,要从更新形式、丰富手段、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在心理咨询、日常保健和问题矫治方面主阵地作用,适时对基层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强化心理训练,不断增强基层民警社会心理能力,使之能够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正确地分析自我,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也可以通过办宣传板报、墙报,运用录音录像等有效载体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使基层民警保持健康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还可通过媒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信箱或专栏,切实开展心理咨询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进而提高基层民警心理适应能力。每个基层单位要选派政治工作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好的基层民警担任思想骨干小组长,让其发挥“酵母”和“辐射”作用。由于每个基层单位民警长期工作在一起,性格脾气相互了解,共同语言多,这就为民警之间开展心理互助提供了有利条件。思想骨干小组长要用模范行动带动人,用高度的责任感管理人,用自己的真诚感化人,用一片爱心帮助人,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要注重加强对思想骨干心理知识培训,真正使其成为既能做思想工作,又能做心理疏导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对难以解决的心理障碍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防止基层民警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和案件。

  总之,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警察心理压力的缓解也不仅仅靠制度管理就能达到,各级领导要与民警常沟通,充分认识到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要充分改善民警工作环境,真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要在民警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民警苦闷的时候聆听宣泄,帮助民警走出困境,重拾信心,驱走愁云,笑对人生。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come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篇十四: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一、民警心理问题现状

  公安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置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如个别民警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任务,心情本身已经很焦虑,在审讯中又遇到一些顽固不化、抵触情绪很强的犯人,这时焦虑情绪会达到顶点,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的情绪,失去理智,于是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甚至对犯罪嫌疑人的躯体产生伤害。

  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据调查,基层民警具有“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等三怕心理。一是怕投诉: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特别是那些受查处、受处罚的人抵触更大,往往出言不逊或为报复民警而捏造事实恶意投诉,大量的失实投诉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怕办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加之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各项审核扣分规定。办案民警普遍反映,现在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疏漏,害怕被扣分或通报批评。三是怕行动: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组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斗争和严打统一行动。因为工作量大,民警平时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一旦单位组织行动,基层民警更是通宵达旦,有些民警往往在行动期间连续一个星期回不了家,遇到案件多的时候,甚至有的吃住在单位达一两月,根本无暇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顾及家里。“三怕”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有些民警发出叹息:“就算是骆驼也有停下休息的时候,更何况人呢?”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使民警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和兴趣,很多民警逐渐产生了厌战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我们的民警却夹在“付出承诺却不能兑现”、“做不到又要逞能”的尴尬境地。很多民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对自己的追求都产生了困惑。同时,随着对提拔任用干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民警认为在公安机关想要升迁好比登天还难,奋斗了几十年仍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单位的同学一个个地变成科长、主任等。而且因为财政关系,警察的收入与付出差距甚大。基层民警既不能在政治发展上得到满足,又不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相比其他人,民警很容易产生自卑和不平衡心理。有的基层民警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了精心设计,什么时候入党,什么时候调入理想的警种工作,什么时候当科、所、队长,什么时候购房买车,什么时候有多少存款等,为自己规划了“近期目标”和“宏伟蓝图”。然而随着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普遍推行任职资格考试、公开提拔、竞争上岗等机制,当个人愿望难以实现时,便怨天尤人,万念俱灰,觉得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而感到自卑。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的民警,因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工作力不从心,也产生自卑。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民警出现自我否定,不断出现的自我否定感使得他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民警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和负担,干脆主动调离公安机关或辞职另谋高就。

  四是缺乏安全和归属感。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残酷,而因为各种原因,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民警在接受一些高危险的任务时,总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感,很多民警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感到极大的忧虑,缺少安全感。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单位,公安机关对内部管理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不管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非工作时间都是统一标准,如“五条禁令”等一些十分严格的规定时刻如影随形地束缚着民警的自由行动。在强化队伍管理的同时,单位却很少从如何关爱民警角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度考虑问题,即便是在民警被恶意投诉之后,也很少会考虑民警的感受。很多时候民警要参与一些非警务活动,而这些非警务活动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冲突。在寻求不到解决渠道后,群众很容易把冲突的苗头对准民警,这时单位又往往无法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长期缺乏单位的后盾保障作用,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五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的特点。对于警察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或找人或借着亲戚、朋友的名义来说情的大有来之,能办的还好说,办不了的,那以后也就不用再来往了,素质差点的还会在背后诬告、诽谤你。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属公安业务管辖的事也跑来找你,一旦民警说“不是我们管辖的,没办法”,他们的一句“你们出面还有什么办不了的,不就一句话吗”,弄得我们的民警左右不是人。有时候,一些来说情没办成事的人甚至把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到民警的家属身上,导致不仅是民警个人甚至影响了家人和亲戚间的关系。很多民警反映,现在一看到亲戚、朋友的电话就紧张,生怕又是说情或托办事的。有些民警甚至在帮人办事时垫付手续费后,因为怕对方误会还不敢向对方要。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六是实际困难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解决不好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从目前调查情况看,有的基层民警家属早已下岗待业,子女上学费用高,父母年老体弱,仅靠基层民警一人的工资支撑养活全家,生活十分拮据;有的基层民警亲人长期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昂贵,致使其负债累累;有的基层民警由于常年加班加点致使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素质差,产生心理问题。

  二、民警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身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基层民警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多样,有客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分析各方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压力大。公安工作特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极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如严格执法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常使警察站到了某些群体的对立面;发生重大案件一时侦破不了,便遭到社会的责难。在我国,警察往往被“神化”,不能犯错。但是,过高的正面宣传,既增大了群众的期望值,也为民警树立了难于企及的榜样;而过多的负面报道,则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使民警自尊心受挫,警民之间产生隔阂。

  (二)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并存。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危险性高,在紧张的工作中,还要应付不确定的、难于预料的风险,加上近年来,治安形势严峻,各种专项打击活动经常不断,民警始终在疲惫中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节假日坚守岗位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交警、刑警、派出所等一线民警的工作强度更大,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矛盾纷争;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应付频繁的各种考核、检查;在疲惫不堪的工作中还得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经得起纪律监察、督察和随时随地的明查暗访。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人产生焦虑、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心理健康。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个体,警察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既有铁骨铮铮的威严,也有柔肠百转的内心。就危险紧张的工作性质而言,警察更时时刻刻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有一个放松身心的舒适的家。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调,妻儿入睡才归家,家人未醒又出门,想走的时候不能走,想留的时候不能留,普通人的天伦之乐成了警察的奢望。在调查中,许多民警表示,警察起的比别人早,干的比别人好,可挣的钱比别人少,该尽的义务尽不了,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久而久之,缺乏与家人必要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的消极家庭氛围。同时许多心理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随着工作压力的加重,心理消极现象的迁移效应及其在工作中的压力感、危机意识也会随之移入家庭生活环境。这就导致一些民警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难以融于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难以形成心理相容气氛。交警支队的一位老民警说,我在马路上站了一天,被太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阳晒了一天,被汽车尾气熏了一天,被违章司机气了一天,回到家里,我什么也不想干,就是倒在床上,把两只已经麻木的脚垫的高高的,美美地睡上一觉。此外,家庭经济困难、无住房、家属下岗、子女就业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也是警察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

  (三)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在执法环境并不十分良好的现实社会中,民警要承受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各种偏见、误解、不信任甚至遭受围观起哄、谩骂殴打,强烈损害着民警的心理健康。

  (四)民警自身因素。以管人者自居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但部分民警文化水平不高,角色转变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社会交际能力不高,导致心理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一些民警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各方面要求非常高、追求完美。但这些个性在塑造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兢兢业业的高素质人才时,往往使那些没有足够承受力的民警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自身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些民警在横比不平衡、纵比不对等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自卑感、失落感等不健康心理也就悄然而生。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胆血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警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承担压力时的内心体验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敏感、易受暗示;有的人追求完美,时刻处于压力状态;有的人缺乏自信,不能自我肯定,在受到批评或不被赞许时自我责难;有的人很固执,常常因错误的认识和偏颇的看法产生焦虑,在自我哀怨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敢正视困难和承担责任,并由此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和沮丧,增加自我心理压力和痛苦。

  (五)单位管理缺少人性化。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非常严格,自上而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从公安部的“五条禁令”到地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透着严谨的纪律要求。很多时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这些纪律要求像一把枷锁一样束缚着民警的生活。即便是在下班之后,脱下这身警服,很多人还是无法马上融入社会生活中。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指标、任务,提高打击实效,经常是这个指标还没完成下一个任务已经接踵而至,民警在应付这些任务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如若指标完成不了还要遭受领导的批评。一旦民警触犯了某一方面的纪律,处分、批评会随之而来,此时单位却很少从人性化角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考虑民警的思想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变化。“瞌睡送枕头,犯病推医院”,缺少人性化的管理僵化了民警与领导间、与同事间的关系。

  三、民警不健康的心理产生的危害

  焦虑、偏执、强迫、抑郁、沮丧、易怒、疲惫、消沉和人际敏感等症状是民警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对民警身心产生较大的危害,因而直接影响着民警队伍的管理。

  (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心理的不健康将不同程度地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皮肤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甚至致命。心理学家谢尔登.科恩1988年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例如与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不停地争吵,会将患病机会提升三至五倍。警察因焦虑、抑郁、心理应激而引起的躯体化症状比普通人群严重。

  (二)对民警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容易使警察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管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机则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如果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压力值就会增高,则心理防御手段会更强烈,心理障碍的患有率就大大上升;而心理障碍又常常导致个体行为偏离。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使警察产生一种心理定势——所有的陌生人都有违法的嫌疑,这种心理定势同时不断地对自己形成心理暗示——对所有的陌生人不能太友好。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发生行为偏离,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滥用暴力如刑讯逼供等表现出来,有的甚至滥用权力,对公民的宪法权利构成严重侵害甚至剥夺。心理专家曾对河北霸州警察杜书贵枪杀无辜公民牛亚军一案做过研究。专家指出,杜书贵开枪杀人的整个过程让人很费解,很难想象一个心理完全正常的人在一般性的争吵中会草菅人命,掏枪致人死地。如果把问题的原因仅仅归结在特权思想,道德败坏以及自身素质上恐怕不能足以完全解释杜书贵事件,也许畸形的心理状态才是真正的凶手。

  (三)对民警生活的影响。过度心理压力,会造成民警缺乏耐心和不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情感上出现的偏差,轻者表现为喝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多,过度的抱怨发牢骚,因小事爱与人较劲争执;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四)对民警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进取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放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对群众耍特权、抖威风,态度粗暴;工作效率底下,厌烦感和疲劳感增加;缺乏责任感,工作马虎应付;不愿承担新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质量不高;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公正评价。

  四、关怀民警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民警心理问题的诱因是复杂的,有的可以靠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有的则必须靠科学的心理学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民警自身要正确对待压力。专家提出,“21世纪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日益明显的隐性杀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乃至生命”。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来医。”要从根本上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还要靠民警自己。首先要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公安工作是一种高危险、高应激性的工作,民警必然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负荷。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法律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必须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品德。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坦然面对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压力,在充分认识压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化逆境为顺境。同时,还要学会适时释放自身的压力。处于社会大群体中,每个民警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当自身无法更好地调适心情排解压力的时候,可以试着向家人、向朋友、向同事寻求心理支持,向他们倾诉我们内心的不满、困惑、忧虑。必要时,还可以向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切忌讳疾忌医,形成心理危机。

  (二)提高领导自身素质,加强领导水平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缓解民警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障碍。民警心理问题的存在,除了民警自身因素外,也有领导工作方法方面的原因。部分领导自身素质不高,又不善于运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技巧,一些不当的工作方式方法挫伤了民警的感情,恶化了民警的隐性工作环境。因此,领导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力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警务机制,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团结和谐、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政工干部要在日常中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警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观念,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神圣和不变的宗旨。如此,民警在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时才能做到荣辱不惊,坦然面对,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从优待警。从优待警是关系到公安队伍长远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做到“从优待警”要在思想上关心民警、在生活上帮助民警、在业务上指导民警、在困难上体贴民警。一是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对于民警来说,最大的需要则是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公安机关管理考核机制下,要想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民警上岗聘任制,建立和完善以晋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全面拓宽用人渠道,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干”的良好氛围,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使长期从事一线艰苦工作的民警能得到晋升的机遇,为民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宽松的空间,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二是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为民警提供释放心灵的休闲空间。基层民警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一久,很容易出现精神疲软。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民警紧张的心理在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中得到休整和放松,净化心灵,舒缓压力。从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从优待警”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大民警维权力度,营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改善执法环境。在当前执法环境下,为了切实改善执法“软环境”,要积极建立和健全民警维权机制,当民警执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特别是对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非法行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强化民警的执法权威,消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对公安工作来说,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到目前,大部分公安机关还不善于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现实工作中,因为未能及时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导致我们在工作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时有发生。因此,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树立警察亲民形象,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使警察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切实改善民警执法“软环境”,真正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从心理上缓解民警的压力。

  (五)建立和完善保障警察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邀请心理治疗、咨询方面的专业人士,适时深入基层开展咨询、巡诊、面对面地为基层民警服务,定期为基层民警传授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同时,要从更新形式、丰富手段、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在心理咨询、日常保健和问题矫治方面主阵地作用,适时对基层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强化心理训练,不断增强基层民警社会心理能力,使之能够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正确地分析自我,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也可以通过办宣传板报、墙报,运用录音录像等有效载体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使基层民警保持健康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还可通过媒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信箱或专栏,切实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而提高基层民警心理适应能力。每个基层单位要选派政治工作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好的基层民警担任思想骨干小组长,让其发挥“酵母”和“辐射”作用。由于每个基层单位民警长期工作在一起,性格脾气相互了解,共同语言多,这就为民警之间开展心理互助提供了有利条件。思想骨干小组长要用模范行动带动人,用高度的责任感管理人,用自己的真诚感化人,用一片爱心帮助人,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要注重加强对思想骨干心理知识培训,真正使其成为既能做思想工作,又能做心理疏导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对难以解决的心理障碍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防止基层民警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和案件。

  总之,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警察心理压力的缓解也不仅仅靠制度管理就能达到,各级领导要与民警常沟通,充分认识到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要充分改善民警工作环境,真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要在民警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民警苦闷的时候聆听宣泄,帮助民警走出困境,重拾信心,驱走愁云,笑对人生。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篇十五: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民警心理问题现状及调适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社区民警如何实现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王建华

  二级心理咨询师

  (开场白)

  1、选题的原因:“浪费他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在一个多小时内能够有所收获,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快乐工作、有利于健康生活。把社区工作方法以及户籍制度解读临时改为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社区民警工作指南》

  2、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重要程度;人是什么?-—“皮包骨头肉东西”?不然,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都有道理,一个侧重讲人的“肉皮囊”,一个侧重讲人的精神层面、社会属性。我认为,从健康方面来讲,人就分为生理和心理两部分。要讲健康,心理健康至少占一半。绝大部分人对生理健康非常重视,对各项指标很看重,但对心理健康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其实,大部分人在某些时候都会有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像感冒、拉肚子;严重心理问题就像胆囊炎、像肠胃炎;精神疾病就像癌症)3、资格问题:

  (正文)

  社区警务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程,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在社区民警,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民警队伍是当务之急。而决定民警战斗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警察的数量,另一个是每个警察的质量,通常称作警察素质。相对一定数量的警察队伍而言,其中每名警察的素质直接影响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水平.

  那么,警察素质包括些什么内容呢?主要由个体的政治思想状态、业务技能状态和生理心理状态组成。据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3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和感受的还要多得多。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

  数高居首位.上半年,省公安厅联合省心理学会专门对976名民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研,结果发现: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心理问题的比率高达66。5%。其中,5年警龄以内的民警心理问题最严重,占5年以内警龄民警总数的76%。调查显示,民警心理问题除了工作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外,还有人际关系、婚姻家庭、身体健康、外界危险等问题;民警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太缺乏

  问题一:工作焦虑

  调查民警心理问题58%表现为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比如任务完不成、值夜班、担心自己办的案子出问题等。

  问题二:婚姻家庭婚姻危机

  调查民警心理问题有19%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婚姻、家庭问题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妻子(丈夫)不能忍受对方无休止地工作、儿女的教育问题顾不上等。

  问题三:人际困惑

  调查民警在人际方面的困惑占到10%。

  问题四:身体健康

  调查民警的心理问题8%来自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不能按时吃饭按时下班、熬夜办案等情况,对民警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一、民警心理问题的普遍特性

  (一)自我情绪抑郁,对人心存敌意,并有强迫症状的心理障碍。

  有抑郁症状的民警平时情绪低落,没精打采,不愿社交,回避群众工作,得过且过地打发工作,甚至年龄不大,却自暴自弃的等待退休。

  有敌意症状的民警对周围的人甚至对自己没有好感,心存敌意。工作中表现为容易烦躁、激动,经常发脾气,耍态度,并有摔东西,打人的念头,因而群众关系紧张.

  有强迫症状的民警控制不住自己,总想着不该想不愿想的事情,或者做无意义的动作.譬如总是担心自己的警容风纪不正,总是感到难以完成任务,或者反复洗手、点数目以及触摸某些东西。这些民警忘记性大,注意力不集中,被某种强迫意识困扰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插入抑郁症相关内容)

  (二)性情偏执,心理焦虑,人际关系紧张。

  有偏执症状的民警对大多数人都不信任,总认为领导在监视自己,别人在算计自己,工作中取不合作态度,以防别人给自己添麻烦.

  有焦虑症状的民警平时忧心忡忡,提心吊胆,虽没有明确的恐惧对象和内容,却常常无缘由的烦躁冲动,有的还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胸闷、心慌、多汗。

  有人际关系过敏症状的民警总是猜疑或多心别人,常感到自己在与人交往中会受伤害,不敢与陌生人打交道,难以搞好同志关系、警民关系.

  (三)自觉健康情况下降,病痛增加,有的还出现轻微精神病症状。

  有躯体病症状的民警平时经常出现中等严重程度的头痛、头昏、肌肉酸痛或胃部不适,四肢疲软甚至呼吸困难的症状,从而影响精神面貌,工作热情。

  由此可见,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各级领导的面前,我们应该慎重的分析一下造成民警心理负重的原因,调控民警心理压力的对策以及广大基层民警心理援助的措施,防止民警队伍中心理隐患的扩散和恶化,从而保证警力的不断加强。

  二、民警心理隐患产生的原因

  俗话说“人没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积极性。但是。心理压力也是一柄双刃剑,过量的、没有调控的心理压力反而会扼杀人的工作热情,并产生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病.

  (一)超负工作产生的工作压力缺少调节与宣泄的渠道.

  我们的民警,尤其是基层第一线的民警,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心理上积压着日增月累的压力,由于得不到定期适当的调节,又缺少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的宣泄,在生理健康、性格脾气、情趣爱好等方面产生了不少不良的影响和变化。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基层民警都反映睡眠不足。因为日常的双休、公休经常得不到保证,在工作的间隙,只要有条件,首先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平时,民警的业余生活单调,较多的集中在抽烟,打牌或夜宵喝酒上,以便提神,或宣泄来解脱些许心理压力带来的不适.

  不少民警反映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除了吃饭、睡觉和工作,人生已没有其他内容”,有的民警说自己“对一切都兴趣减退,每天混着不出错就是了。”也有的民警觉得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坏,火气很大却无处发,“领导面前不敢发,同事面前不便发,家属面前不忍发,群众面前更不能发”.甚至有些民警百无聊赖的感叹自己“为了几张工资在拼命的工作,但工作以外却只想吃饭睡觉,钱对自己毫无意义,这种无聊的生活多想了会让人想自杀”。

  这些民警的反映,显然其中存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认识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由

  此意识到,因为心理压力得不到良好的调节和宣泄而产生的民警心理抑郁、焦虑、浮躁等,会给民警的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民警考核制度不完善产生的人际压力缺少沟通与化解的渠道。

  为了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对民警的各项目标考核越来越突出“从严治警”的特点,这是一条无可争议的原则。但是由于有些考核制度在理论机制或操作程序上还不尽完善,经常出现不能如实反映民警实绩的考评结果,挫伤了部分民警的积极性,也使许多民警感到无所适从,认为个人的评价并不取决于实际工作表现,而取决于人际关系,尤其是与领导的亲疏,由此而产生了人际关系过敏的心理压力。这些不完善导致许多民警常年担心出错,担心与领导、同事关系出问题,担心什么地方出乱子,这种恐惧梦魇般地压在这些民警的心头,影响他们正常的判断和处理人际关系,多疑、过敏、偏执,冷漠甚至仇恨扭曲了彼此之间的交际心理。

  现在经常听到民警们感叹现在缺少干群之间、民警之间推心置腹的谈心,缺乏真情实意的人情气氛,缺乏共娱共乐的宽松空间,缺乏鼓励个人发展的心理退路。干警之间、警民之间因为缺少沟通的渠道而变的关系过敏,由过敏而产生的关系紧张又缺少化解的渠道而积压为心理隐患。

  (三)民警抗诱屏障不健全产生的环境压力缺少转移和倾倒的渠道.

  警察工作的特点就是要经常接触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人或者事件,而这些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人或事件往往具有一定的诱惑力,能引起民警机体的生理、心理反应,并产生做出相应行为的心理冲动,但是这些行为大多为警察道德和警察纪律所不允许,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趋避冲突,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目前,对民警的抗诱屏障主要还是建立在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与处罚上,缺少一种帮助民警转移不良诱因注意力或倾倒长久积压的心理“垃圾”的渠道.正因为没有心理屏障,传统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愈强,有时反而会使某些民警的心理压力愈大。

  (四)媒体宣传不全面产生的舆论压力缺少疏导和安抚的渠道。

  近年来,媒体对公安的宣传侧重“热情服务”宗旨的报道,侧重“警方自我加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宣传,无形中已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舆论压力.而这种舆论压力在一些群众中演变为要求警察做大量繁杂的非警务工作,甚至在民警维护社会治安,处理违章时演变为部分对象的无理辱骂,伤害民警,民警由此而生的委屈心情、压抑心情和愤闷心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安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调查中,许多民警反映每天都会面临群众形形色色的非警务要求,这些事情占去了大

  量正常警务工作时间,影响完成工作指标,但如果不做又会引起群众的反感或投诉,特别是处警中,经常会遇见素质低下的市民动辄以“举报”相挟,乃致于拳脚相加,我们的民警虽然“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但心理上却投下了深深的阴影。民警们说:“并不是怕那些不实的投诉举报,而是怕次数多了影响上级的工作,也影响上级对自己的看法,甚至影响年终考评而排末位。”“虽说现在有一个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办,但目前也只是对受伤民警事后的一些慰问.”

  缺少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安抚,民警心中驱散不尽的阴影逐渐郁结成莫名的压力,压抑着工作的朝气和热情。

  (五)家属工作滞后产生的家庭压力缺少调解和援助的渠道。

  在相当一部分民警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家庭压力,并且逐渐沉重成包袱,束缚了手脚与灵魂。调查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基层民警对家属有欠债感,有的还导致自卑感、孤独感等不良情绪产生。一些民警这样袒露心里话“工作忙时回不了家,工作完了不敢回家,回到家不想说话,说起话来火气又大,还不如不回家。”民警面对家庭出现的危机,大多总感到理亏或愧疚,无力正常地解决矛盾。

  家庭压力是一种带有隐私性质的压力,因此大多数地民警都以默默承受的方式来消极对待,对这些民警如果没有及时帮助调解和给予心理援助,“沉默中的爆发”会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

  (六)业余生活单调产生的需求压力,缺少引导和满足的渠道。

  如前所述,目前基层民警的余暇时间比较少,而且大多用于饮食睡眠,或者看看电视、聊聊天。但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有一个逐步提高层次的发展趋势,虽然许多民警低层次的需求尚不能完全满足,但是一旦他们这类需求满足后,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却因为业余活动的单调,个人爱好的贫瘠以及警察文化的苍白而难以实现,由此在民警的心理上形成需求压力.

  在调查民警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业余创造活动时,很大一部分基层民警表示出无奈的遗憾,有的讲没有兴趣,有的告诉我们说本来曾有过一些个人爱好,但这几年来都荒废了、退化了.面对外面缤纷的世界,我们的民警常有种“脱节”的悲凉,承受着一种几乎饥渴的心理压力。

  近几年来,公安队伍的总体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补充了不少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因此,民警主体需求的层次也相应有所提高,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警察文化构建,警察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形成的心理压力也没有疏导渠道而易形成隐患.

  三、从组织的层面谈民警心理压力的缓解对策

  民警的心理压力既然来源于诸多方面,其缓解的的根本途径也必然是一个涉及个人、家庭、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所以对民警心理压力的缓解对策应考察到各个相关的辐射面.

  (一)为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民警的工作环境包括办公条件、人际关系和团队风气等方面,要努力营造令人愉快的,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相互帮助的亲和氛围.

  目前,民警的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凸显得情况下,可先着力于人际压力和舆论压力的降压措施。增加上下级之间和民警之间的心理沟通渠道,创造各种条件谈心、恳谈机会来缓和人际关系。对外加强民警严格执法,保护民警正当的执法权益的宣传,对内开展民警读报评报活动,正确认识各种传媒形成的舆论压力的利弊、从而调节对应心态.

  (二)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

  健康的警察文化是民警心理压力最有效的缓冲领域,为了维护民警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尽可能拓宽这个心理后方。

  注意引导和发展民警的个人兴趣爱好,并经常创造各种条件鼓励民警相互交流,各基层单位可设立民警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园地,支持民警的业余创造活动,使民警的各种心理压力有调节或升华的渠道。

  (三)与民警的家庭加强沟通

  民警的家庭工作是一项温馨工程,相对紧张的警务工作,这是一张一驰的警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民警的家庭工作做好了,什么样的心理压力都能软化。

  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家属联谊会、贤内助协会、警嫂求助信箱、家访联系册等,积极开发民警的家属资源,利用民警家属中的各种优势,为广大的民警打造一个能平息思想风暴的“心理港湾”。

  (四)在民警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心理卫生的普及宣传教育.

  使广大的干警认识到警察心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了解常见的警察心理问题,掌握一些警察心理降压的自助方法,加强民警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

  (五)针对民警不同的心理情况,开展心理服务.

  为民警提供一些常用的心理自救的方法。开设心理援助中心,接受民警咨询,应对疑难问题。要在合适的时候,着手培训分局兼职心理咨询员,并外聘的心理专家。兼职和外聘两者结合,来定期承担对民警的心理测试和心理调节辅导工作,做好对求助民警的心理咨询工作和

  对民警心理疾病的治疗工作。

  四、从民警个人自助的角度谈减压方法

  社区民警战斗在公安第一线,面对的困难越来越多,需要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无法变更的事实.“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要想生活得轻松快乐,就必须直面压力的挑战,用恰当的方法给自己减压.下面是能够自我减压的方法。

  一是搞清楚自己的事情。

  往往,让我们焦虑、晕头转向的,并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我们没有搞清楚自己有多少工作,该先做什么。在工作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能够使你感到“不那么累”了.从清理自己的办公桌开始,把桌上的其他纸张都清除掉,只留下你要处理的内容。

  (A\B\C理论)(时间管理坐标系理论)●第一象限-—紧急又重要的事

  诸如应付难缠的上访群众、准时完成工作、住院开刀、小孩受伤要包扎等。这是考验我们的经验与判断力的时刻,也是可以用心耕耘的园地。如果荒废了,很可能会变成行尸走肉。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很多重要的事都是因为一再拖延或事前准备不周,而变成迫在眉睫.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主要是与生活质量有关。其中包括长期的规划、透过读书与专业训练自我充实、思索如何帮助陷于困顿的子女、为重要的会议做准备、多花点时间倾听亲友、属下的心声等等。

  荒废这个领域将使第一象限益形扩大,使我们陷入更大的压力与危机中,疲于应付。

  反之,多投注一些时间在这个领域有助于提升实践能力,缩小第一象限的范围。做好事先的规划、准备与预防,很多急事将无从产生。这个部分的事情不会催促我们,所以必须主动去做。这也是发挥个人领导力的领域。

  如果想想那些事情是真正想做的事,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七类:改善人际关系、改善事先准备工夫、做更周详的规划与组织、善待自己、抓住新的机会、充实自我、增进能力.这些都属于第二象限,全都是重要的事。

  ●第三象限——不紧急不重要的事

  简而言之就是浪费生命,所以根本不值得花半点时间在这个象限。但我们往往在一、三象限间来回奔走,忙得焦头烂额,不得不“逃避”到第四象限,疗养一番再出发。这部分倒不见得都是休闲活动,因为真正有创造意义的休闲活动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像过度观看毫无内容的电视节目或在办公室偷闲瞎掰,都是在浪费生命.这样的休息不但不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反而是对身心的毁损。刚开始时也许有滋有味,到后来你就会发现其实是很空虚的。

  ●第四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看似第一象限,涵盖的是急迫但不重要的事。迫切的呼声会让人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错觉—实际上就算重要也只是对别人而言。

  电话、会议、突来的访客都属于这一类。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这个范围打转,自以为是在第一象限,其实不过是在满足别人的期望与标准。

  当你要把某项活动归为第一或第四象限时要特别小心,紧迫的事很容易被误认为重要的事.其实二者并不难区别,你只须问自己这件事是否有助于达成某种重要的目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应归入第四象限。

  我们观察发现多数人花在第一、四象限的时间最多.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是否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当你为急事忙得团团转时,是否忽略了要事,甚至是最重要的事?

  二是接受现实的自己。

  幸福指数=拥有的资源/欲望水平,”人的痛苦来源于欲望的不的满足";"知足常乐”.给自己增加许多额外要求和太大压力的人,常是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对自身极为苛刻,总是不能很好地悦纳自己.那么,从现在开始,转向自我接受。对自己并不完美的外貌、有些瑕疵的为人处世,以及并非尽善尽美的工作状态,都要努力赞赏。有时应当心安理得地承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样一定会让你感觉轻松很多。

  三是结交快乐的朋友。中国有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总是接触沉闷忧郁的人,久之你也会感到自己变得很压抑、很沉闷;如果你总是结交快乐、轻松的朋友,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变成一个快乐而热力四射的人。人的神情和态度就像麻疹一样,是有感染力的。那么,让快乐、轻松的朋友把快乐感染给你,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不那么沉重。

  四倾诉和释放.如果你愿意,可以向你信赖的朋友倾诉你的烦恼,告诉他所承担的一切和你的心情。如果你更愿意自己一个人来面对,那么就找一个寂静优美的地方,在落叶的最深处任凭情绪自由释放。哭泣,大声地呼喊,或者跑一跑、跳一跳,别想自己是不是够文雅,尽情地释放心头那种喘不过气的感觉.让自己在接下来的一轮挑战中轻装上阵。

  五是亲近大自然.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儿女。当你感到压力太重时,不妨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利用闲暇散散步,打打球,短程的旅游对于缓冲压力更不失为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有效方法。在绿树青山之间,在江河大海边,让一切压力都随风而去.如果实在抽不开身,在办公室里也可以“忙里偷闲”地让心灵回归自然。如每天工作三小时,放下工作,向窗外眺望三五分钟,视野尽量向开阔的远处伸展,在大脑和视觉疲劳减轻的同时,压力也会得到释放。

  六是来一点情趣.给自己一个空间,给自己一点时间,做一个“有趣”的人,用一种其他的活动或爱好(如读书、听音乐、烹饪、唱歌等等)来调动内心轻松、快乐的情绪,让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相互抵消,能够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

  七是膳食平衡.咖啡、浓茶并无益处,应遵循健康、平衡的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最佳健康状态,这是承担巨大压力挑战的生理基础。有的人为了方便省事,常用快餐食品来应付日常饮食,结果会导致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太少。热量摄入多会造成代谢物质在体内堆积,加重了身体器官的负担,会感到身体容易疲劳,耐负荷力也相应地变差。而且,有一些高负荷的人养成了靠浓咖啡和浓茶提神的习惯,以此缓解紧张情绪,应付睡眠的不足。事实上,疲劳是承担过度压力后的正常生理反应,最佳消除方式是睡眠,咖啡和浓茶只能起到暂时兴奋的作用,且会加速体能的消耗,对真正缓解疲劳和减轻压力并无益处。

  八是能与各种人愉快的相处。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退后一步自然宽”.九是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

  人的自我定位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合作与交流会让人找到自我,自信心的提高主要靠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优势却由于信心不足而望而却步的情况存在吗?如果存在,强迫自己在适当机会去做,不要考虑别人的想法,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跨出一步之后,你会突然发现,原来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非常简单。

  十一、具备胆识和勇气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胆识和勇气是个体意志过程中的果断性和具有积极主动性的个性心

  理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士气状态.胆小害羞的人往往因为胆怯而不敢与人交往,结果仅限于很小的朋友圈子,变得越来越孤僻、退缩。胆小退缩的人很少与人交往,并不是他们自恃清高,而是相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受欢迎的,别人不愿与之交往的。如果他们形成了这样消极的自我概念,即对自我的一种稳定的认识,那他们在行动上就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得让人很难接近,很难交往。

  其实当你认为自己是可爱的,被别人接受的时候,你就会表现的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爱的,人们愿意与之交往的,而交往的人越多,就越会增加他们的自信,从而在别人面前就不那么胆怯退缩了

  十二、尊重弱者

  我们今天的社会太缺少对人的尊重,我们的文化中太缺少对人的尊重,特别是对弱者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中也太缺少对这方面的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有尊严.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当你给别人以尊重的同时也获得了别人的尊重,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完整的人格尊严,才能更多的理解、宽容别人。

  十三、凡事量力而行,懂得放弃

  用心于选择,而忽略了放弃。有时侯执着是一种负重和伤害,默默地付出,苦苦地等待,到头来却是镜中花,水中月,过分的固执,不懂放弃甚至就是愚蠢,因为它会让你背负沉重压力,长期被痛苦困扰,还失去更多更好的机会.选择需要勇气,放弃又何尝不需要胆识和魄力呢?

  十四、偶尔放纵自己一下(不要过分)

  其实也可以偶尔放纵自己一下,不是堕落,不是颓废,而是敞开心扉,放开思想,解脱束缚。那一刻你会发现,很多事原来想做就可以去尝试.在这个世界上,快乐永远不会嫌多,只要能够让我们觉得轻松和美妙,带着一点豪放的气概,学会另一种模式的快乐,又有什么不好?

  十五、最后,别忘了多休息!祝大家: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篇十六: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摘要】中国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

  健康状态,这种状况与我国社会对警察提出的要求是不相适宜的。本文试图从对目

  前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的分析,探讨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分析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公安民警承担着巩固共产党

  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社会使命,正如周恩

  来总理所说的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然而,这一群体长年累月满负荷甚至超负

  荷工作,民警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压力大,导致他们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

  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国家法律赋予的较大

  的执法权与执法空间,若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排解、疏导,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队

  伍的战斗力。一方面,正在经历着时代急剧变革带来的心理影响。在当代社会中普

  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自我实现欲望过于强烈,内心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等

  问题在一些警察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另一方面,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政治稳

  定、治安稳定的神圣使命,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警察的工作往往与艰苦、紧

  张、危险等紧密相连。警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承受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心理负

  荷,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因此,正视警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

  表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矫治,对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本文结合我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研结果,就当前民警健康状况作一些分析,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能力,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联系公安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警察的心理,是多种心理

  健康是指警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因素的统一,表现为经常性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相一致。

  依据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可将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

  七要”标准:一要具

  有正常的智力。二要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自己。三要能协调和控制情绪

  保持良好心境。四要有坚强的意志,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心理健康的警察

  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五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六要有良好

  的适应能力,警察应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七要具有完整

  的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警察,其人格结构的各方面能够平衡发展,需要、兴趣、动

  机、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与外显行为保持和谐统一;人格的各个结构

  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

  心。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其心理状态由于自身或者

  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以致引发的某些

  反应与变化。下面我们来看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

  二、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缺陷的表现

  是在生理上。压力对人的身体能造成一连串的破坏,不仅会引起心脏等疾病,而且会干扰人的认知程度,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甚至致命。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姆斯做过这样的研究:他把心理压力按不同的程度编制工作生活中的事件量表,用不

  同的分值进行描述,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如果一个人一年内累积分在150-199之间,那

  么今后几个月发病的概率为37%,在200-299之间,那么,一年内的发病的概率为51%,若超过300分,发病率就会增加到79%。专家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开了那么多的警

  察英年早逝的谜底。那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怎样呢?江苏省的测试结果表明,心理

  压力让民警在躯体化的病变症状方面比社会一般群众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的民警有12.5%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心痛、头痛、,接受测试

  肌肉酸疼和心血管、呼吸系统、胃肠道不适。深圳市公安局的调查结果显示

  全局70%的同志患有各种疾病。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余新国说:深圳市的民警患

  有各类职业疾病的占70%,仅2001年以来,深圳市因患癌症等病症死亡的民警就有14人。

  二是在行为上。警察的心理压力,就其行为发生改变而言,轻者表现为饮酒、吸

  烟的频率明显增加,抱怨情绪严重,不遵守纪律,易与人争执等;重者表现为酗酒、嗜

  烟、事故频发、违纪违法等,有的人还会选择自杀或杀人来摆脱困境。例如,2004年

  11月10日,云南省砚山县发生一起枪杀事件,开枪者是该县维摩镇派出所的一名民

  警,死者系当地两位村民。事件的起因就是双方为一件生活小事引发争吵。

  2002年9月,《南方周末》报道某市两位青年民警在喝酒的时候聊生活,谈工作,两人都一致

  认为因工作苦了自己女友,于是,双方约定开枪互射求死,最后,一个当场被对方击中,另一个开枪自杀。

  三是在工作上。心理压力过大,在工作与事业上表现出厌烦疲劳感增加,缺乏激

  情与创造性,工作效率降低,情绪不稳定,无法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估,甚至会导致

  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现在公安机关的一些窗口单位和部门,群众意见大,认为门难

  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谈到原因,人们很习惯地结论为特权思想作怪,群众观

  念、服务意识差。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心理障碍。民警日复一日面对的是社会

  阴暗面,心理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心情不好,又怎能笑容满面?再如刑讯逼供问题,这是

  一个法律明令禁止并予以惩治的问题。公安部也花了很大的力气一直在抓。为何屡

  禁不绝?不能仅从治警不严的角度想对策,也不能单纯抱着特权思想、法纪观念淡

  薄”的本本主义来说教,还应结合民警的心态来分析:案子堆积,领导加压、嫌疑人狡

  辩,一系列的客观因素造成了民警的心理失衡,最终导致做出一些伤人害己的极端行

  为。

  四是在生活上。警察的职业决定了与家人聚少离多,不能对家人尽更多的责任

  和义务,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家庭不和、离婚率高、与子女亲人关系紧张。据江苏无

  锡市的调查,警察的离婚率居社会各种职业之首,深圳市公安局从2000年开始开通了

  公安民警心理咨询热线,有一半的咨询都涉及情感问题。

  三、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来自社会的压力

  良好执法环境的缺失

  《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

  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在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公安机关不仅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的任务,还肩负着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等任务。但是,现在民警的执法环境很不

  成熟,民警在执法的时候,一些人不理解,甚至谩骂民警、不服执法。近年来,公安民警

  在正当执法中遭遇无理取闹,被谩骂、殴打、恶意投诉甚至致伤致残的事件时有发

  生,且呈日渐增多之势。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对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由

  于现行的《人民警察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只对严重损害

  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而对无理取闹、辱骂、侮辱民警、揪打

  民警、撕坏民警衣服、警衔标志及诬告、诬陷民警的案件和事件没有做专门规定

  从而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对不法分子进行处罚,保证公安民警正当执法的权益。

  2、来自工作的压力一一公安工作任务的繁重

  超负荷工作是当前民警最主要的压力源,这种工作压力主要表现为各种专项行

  动、战役多,一个接一个,民警难得喘气;公安工作考核名目繁多、层出不穷,民警应

  接不暇;基层单位任务多,非警务活动多,民警长期处于疲劳作战状态得不到休整。由

  于过量压力产生了离职现象。对此,克瑞斯(1974和库坡(1982等人的调查研究结果

  均表明警察的长期工作负荷,是高居首位的工作压力。此外,公安不同系统、地区存

  在着严重的财力、物力、装备、待遇水平差别。较之其他行业,警察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环境危险,而装备、待遇却

  明显偏低。结合警察工作负担过重现象,这是现阶段影响和制约警察身心健康

  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有些民警自身对健康保护认识不够,一些民警长期吸烟、熬

  夜、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降低身体素质,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另一

  方面不合理的警力调动和不科学安排使一线民警经常加班加点,疲劳作战,缺乏规律

  性,致使民警身心疲惫。

  3、来自家庭的压力

  ——家庭生活环境紧张。

  由于警察的工作是全天候性质的,经常加班加点,不能与家人生活步调一致,散多

  聚少,因此常常遭受父母、妻儿的埋怨、误解,导致家庭不和,轻则吵架、分居,重则离

  婚分手;未婚的青年民警也往往因为没有时间约会而经常闹矛盾。结果使广大民警

  在承受繁重的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备受感情的折磨。

  其次,警察属公务员系列,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长期高居各行之首,但收入却与其

  他公务员相差无几,这无疑会挫伤警察的工作积极性。不少警察住房也比较紧张,有

  些单位由于办案经费紧张,民警出公差还得先垫付差旅费,因此,大多数民警都出现经

  济拮据的现象。而当奉献与索取的天平严重倾斜,警察的劳动价值没有被体现时,必

  定会使警察失去心理平衡,工作中也表现出消极态度,个别警察还有可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来弥补心理失衡和解决实际困难。

  此外,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态普遍存在。为了子女的入托、上学、就业,许多家长

  都是煞费苦心,警察也不例外。但由于警察基本上都是超负荷工作,多数一线民警存

  在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的情况,一线民警值班、加班频繁,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无法顾及,在实施对子女的教育的问题上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其

  子女不听话、学习成绩差、考学失败、就业难等,这些都会使警察因为没有尽到做

  父母的责任而产生愧疚感。

  4、来自个人的压力一一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许多公安民警身体、心理素质欠佳。而对于其他行业,公众对警察有着更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源于深层社会心理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

  5个

  层次(心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警

  察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在公众心目中,警察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代名词。因此,只要警察群体中出现一个负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在公众

  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警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高强度的工

  作量,如果民警身体素质不好,加之心理素质欠佳,使民警做事感到力不从心,加之无法

  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与应激的状态之下,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很自然

  便引发了心理问题。

  四、调适、缓解、消除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保持警察心理健康,不仅是警察自身的问题,而且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

  只有协调一致,才能促进警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果出现不协调现象就会破坏心理

  健康。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做好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保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

  开。

  1、社会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争取社会支持。各级公安机关应该大力加强警察公共

  关系建设。充分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宣传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颂扬人民警

  察队伍中涌现的英模人物,以强大的舆论弘扬人民警察的道德风范,使警察得到社会

  和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同时在民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整顿公安队伍,清除害群之

  马,纯洁公安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改善执法环境。改善执法环境最重要的是要以公正、文明的执法态度来密切警

  民关系,取信于民。具体地说,首先要转变执法观念,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观念。尽量

  减少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冲突,争取群众的理解、参与支持,在办案

  中慰问群众、关心群众,在采取强制措施上多考虑一下群众的利益,在处罚上多体谅

  一点群众的困难,只要事事

  注意群众利益的细节,就一定能够赢得民心,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执法环境,让民

  警获得心理上的稳定踏实感。其次,要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方略。一方

  面,全国广大公安民警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少数懒警、庸警、劣警,正

  败坏警察形象,现实中,此类不良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从严治警本身就是一种爱警、惜警的有效举措。为此,在执法实践中,彻底根除那些欺民、刮民、愚民、扰民、治

  民的现象,把执法行为拉回到法律的轨道上来。再次,争取民众和社会支持,为民警提

  供较好的执法环境。将部分警务活动公开化,让群众了解公安工作,从而理解民警工

  作的辛苦及办案难度,减少由于不理解公安工作而对公安干警产生的误解,让基层民

  警有一个合作的、宽松的办案环境。同时,公安政工部门应通过自己的工作消除多

  数人对警察

  仁作的成见,给予警察人员更多正面的回应与支持,避免媒体在对负面事

  件进行报道时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公安机关的领导一定要学会与媒体沟通

  的技巧,善于利用媒体为公安工作服务,在惩治败类、维护司法公正的同时。保护好

  民警的合法权利,维护警察的良好形象。

  2、公安机关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警察心理咨询工作。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

  或心理危机。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

  社会的阴暗面催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缺乏一个良好的防御机制或疏通渠道,各种

  心理问题就容易随之而生。随之在执行公务中,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有的警

  察甚至会因工作任务艰巨,产生职业倦怠而萌发自杀的念头;有的警察因不能及时缓

  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而采取过激行为。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援系

  统,仍然偏重于政治和业务素质教育,疏于专业心理方面的教育。因此,各级公安组织

  应该对在职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定期开展民警心

  理健康训练,提高广大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心理素质,加强

  民警心理咨询。

  其次,切实落实好警察休假等福利制度。基层一线民警的负担过重,一年到头,疲

  于奔命,十分辛苦。警察既是为人民服务的民警,同时,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父

  母需要孝顺,爱人渴望体谅,子女需要培养,他们自己也应该适度休息以保证身心健

  康。应该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让民警能真正地休息一下。

  此外,改进公安业务工作。目前,我国公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警务繁杂,警

  力不足,都给警察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上级机关制定的一些政策、措施

  不符合基层实际,政出多门,更是压得基层领导和民警抬不起头。这些都是公安机关

  本身的组织与管理因素造成的,是造成大部分警察压力问题的根源。在具体的机构

  设置上要贯彻精简、高效的原则,克服冗繁的办事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必须

  完善各种警务工作,如改善训练和装备的不足,增加招收新警察的心理和性格测试,改

  进招收、筛选和升迁人才的程序等。

  3、家庭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劝导必不可少。民警的家庭成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

  民警在保卫经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他们的贡献感到自豪,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慰问,让他们少一份心理压力、多一种工

  作动力。同时,基层一线民警的负担过重,一年到头,疲于奔命,不得喘息。警察既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警,同时,也是有家有业的自然人。父母需要关爱,妻子渴望体

  谅,子女需要培养,他们自己也应该适度休息以保证健康。应该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

  让警察能真正地休息一下。

  4、个人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从事各种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适应公安工作对心理产生的压力。体育锻

  炼可以促进多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增强;消除孤独、抑郁的不良性格,形成朝气蓬勃、开朗、乐观、愿与其他人交际的性格;可以锻炼人

  的意志品质,增强果断性、持久性、毅力等;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为警察提供

  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基础,为对付心理压力奠定良好生理基础。

  更新文化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减少承受心理压力的机会。目前,对业务能力的要

  求是民警心理压力形成为突出的原因之一。公安工作不只是打打杀杀,更重要的是

  具备与岗位相一致的业务技能,并能合理运用,工作才能得心应手而不至于力不从

  心、困难重重。

  自学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规避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系统学习心理科学

  知识,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且运用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普遍规

  律去

  预测和控制自身的心理问题发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养和提高心理品质和战

  斗力,形成压力免疫,提高规避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训练[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2005.[2]

  张振声.警察心理学[M].北京冲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3]

  朱起清.警察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4]

  徐玉明,张旭东.心理应激反应与警察身心健康探微[J].公安研究,2002,(2.⑸舒莹著.试论心理学在社会转型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公安研

  究,2002,(4.⑹包晓波,包延桥.怎样进行警察心理健康干预[J].人民公安,2002,(24.

推荐访问: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民警 心理问题 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