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15篇)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节 歌曲作品的体裁 问题导入:歌曲作品的体裁大致可分为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性歌曲、民歌改编曲、秧歌剧、影视歌曲、歌剧、清唱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1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节歌曲作品的体裁
问题导入:歌曲作品的体裁大致可分为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性歌曲、民歌改编曲、秧歌剧、影视歌曲、歌剧、清唱剧、音乐剧。每一种歌曲体裁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音乐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歌曲艺术属于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体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歌唱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宽范围。目前,一般认为,歌曲作品的体裁大致可分为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性歌曲、民歌改编曲、秧歌剧、影视歌曲、歌剧、清唱剧、音乐剧等种类。
一、民歌﹙Folksong﹚
民歌一般是来自于民间口头传唱,富于地方色彩的歌曲。民歌歌词通俗上口,旋律优美流畅,演唱采用各民族、各地区方言,体现其神韵和风格。各国民歌均表现出各个民族特有的感情,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社会生活风貌和习俗。
最早的民歌伴随着人们的语言和劳动而产生。我国广袤土地上的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劳动方式的不同,尤其是语言及各民族音调的区别,形成了斑斓多彩的个性风格。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及大量的说唱艺术都大量吸收了中国民歌的养分,并从中产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歌唱形式。从体裁形式上看,中国民歌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种类型。如陕西民歌《揽工调》,江苏民歌《长工苦》,浙江民歌《车水号子》,江南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
二、艺术歌曲﹙Artsong﹚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以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根据文学家的诗歌而创作的歌曲,是诗和曲的结合。艺术歌曲旨在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共同作用,激发出一种灵感和氛围,让听者能够透过某种语言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审美韵味。艺术歌曲通常在音乐会上表演,多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对于其它一些歌唱形式——如歌剧——而言,是难以达到的。与民歌相比,它无论歌词还是曲调都经过作者精心琢磨,并赋予技巧性的艺术构思,同时,艺术歌曲异常强调伴奏的艺术处理,因此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把伴奏的写作作为歌曲整体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艺术歌曲的名称不同,如德国称“Lied”,俄罗斯称“Romance”,法国称“Melodie”等。虽然名称不同,风格也不同,但在类型属性上,均属艺术歌曲范畴,是一种结构更精致、更完美的音乐会独唱歌曲。在欧洲音乐史上,意大利、德国、法国、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保持有崇高的艺术地位。
(一)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主要是指17至18世纪之间,意大利作曲家们的优秀作品,它虽然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始终是中外歌唱家们喜爱的演唱曲目及人们喜闻乐见的歌唱作品。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大部分音乐院校中,都将这些作品列为歌唱专业的基础课程,并视为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声音训练教材,正如一些声乐
教育家们认为的那样,声乐作品中对学生发声最有帮助的、能培养一种好的演唱基础的是早期的17、18世纪意大利声乐作品。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适合于歌唱初学者原因首先在语言方面。意大利语不像德语、法语有那么多的辅音群和一些对中国人来讲比较难发的音。意大利语只有“a、o、u、i、e”5个母音,并且大都是以单元音的形式出现。虽然也有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但他们的发音却非常规范,如“ia”、“ie”虽然是二合元音,但在演唱时它们的发音只是“i”和“a”、“i”和“e”的组合而已,其发音规律非常便于学习和掌握。并且这些元音的发音基本上都能在汉语元音的发音中找到与其相近或相似的发音。其次在旋律方面。17世纪至18世纪的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旋律进行上很少有戏剧性的跳进,旋律多平缓、优美,在演唱上要求具有控制性的音量、柔美抒情的音色和内敛含蓄的表现。另外,这些作品音域最高不超过g2,着重于以优美的中声区为主,宜于表现抒情、柔美的情绪。现在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歌唱教材中的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有《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阿玛丽莉》、《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紫罗兰》和《我亲爱的》等等。
(二)德国艺术歌曲
德国艺术歌曲的兴盛繁荣是在19世纪30年代左右的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和具有古典风格的作曲家勃拉姆斯成为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首先,德国艺术歌曲体现了音乐与诗歌的精致结合。作曲家大多采用18世纪中叶以大文学家、诗人的著名诗篇。这些诗歌激发作曲家的创作灵感,而作曲家则在歌曲中渗透自己人生的体验、感受和追求,并赋予原作以更深刻的内涵。舒伯特创作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和《魔王》都是根据歌德最著名的叙事诗篇创作的。其次,德国的艺术歌曲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成为德、奥艺术创作的源泉。德国民歌大都采用分节歌形式,旋律简洁,节奏单纯,注重朴实的风格。第三,舒伯特首创了为艺术歌曲的演唱采用钢琴伴奏的艺术形式。另外,通过调性、音色、音区和和声的色彩变化来刻画音乐形象,也是以舒伯特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法。现在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歌唱教材中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有《圣母颂》、《鳟鱼》、《献词》、《月夜》、《摇篮曲》、《徒然的小夜曲》、《五月之夜》等。
(三)法国艺术歌曲
法国艺术歌曲的兴盛时期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是一种结构精致、完善的音乐会独唱曲。法国艺术歌曲的主要特点首先是精致、优雅、细腻、而含蓄的感情表现方式。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来源于法国的民族性格特点:不喜欢过分夸张。法国艺术歌曲大多抒发作者内心朦脓、忧伤的感情,暗示多于直叙,很少浪漫主义奔放的激情表现。因此演唱上要求加强严格的声音控制,主张自然流畅,具有内在的激情。讲究清晰的乐句划分和结构层次。总体上,法国艺术歌曲从审美趣味到歌唱技巧,讲究有控制的抒情风格。其次是法国语言的具有丰富的音乐性色彩特点,是构成法国艺术歌曲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意大利语相比,法语元音更丰富,有15个元音和两个半元音。它突出特点是主音、重音不突出,为演唱中词与曲的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三,追求纯音乐的美感。歌曲演唱要求连贯、柔美的声音,追求艺术上的形式美。法国诗歌的音韵谐和,为诗和音乐的结合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取得成就的法国艺术家主要有福
雷、德彪西、拉威尔等。现在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歌唱教材中的法国古典艺术歌曲有《月光》、《曼多林》、《美好的歌曲》、《小夜曲》、《圣母颂》、《美丽的夜晚》、《星光之夜》、《佳节》等。
(四)俄罗斯艺术歌曲
俄罗斯艺术歌曲随俄罗斯民族乐派兴起和发展于19世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对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俄罗斯民族具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文学、历史,尤其是蕴藏在民间的丰富的歌谣,成为俄罗斯民族乐派丰厚的创作基础。俄罗斯音乐特有的忧郁和宽广深情的旋律特点,成为俄罗斯民族乐派歌曲的独特的风格。俄罗斯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曲家有格林卡、达尔戈梅斯基、“强力集团”、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现在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歌唱教材中的俄罗斯古典艺术歌曲有《云雀》、《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北方的星》、《老班长》、《小蛆虫》、《你什么也别说》、《吉普赛女郎之歌》、《一句话》、《春潮》、《这儿好》、《在静夜里》等。
(五)中国艺术歌曲
中国艺术歌曲最早产生在学堂乐歌时期。这些歌曲大都是当时的音乐家用外国歌曲填词而成,这就意味着它是中西方两种音乐文化融合的成果。通过学堂乐歌这个途径,西方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开始在中国得到传播。这为后来的专业音乐创作,尤其是艺术歌曲创作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品有李叔同的《送别》、《春游》。这些作品既为我国后来的艺术歌曲作了技术上的准备,也可称为我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萌芽。20年代前后以萧友梅、赵元任、青主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音乐人才留学欧美后纷纷回国,带回了西方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并将其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作出了既具欧美特征、又具中国韵味的中国艺术歌曲。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随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艺术歌曲,如贺禄汀的《嘉陵江上》、张寒晖词曲的《松花江上》、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和冼星海的《黄河怨》等。其内容直接反映了时代、社会和民族的呼声,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气息。其数量之多,题材之集中,创作速度之快,作品流传之广,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发展走向更深入的民族化、群众化。许多音乐家们辛勤的劳作,使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上不断兼容并兼、推陈出新,构成了中国艺术歌曲特有的艺术风格。他们创作的大量反映时代生活的艺术歌曲至今还在人民群众中传唱,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审美需求,成为了世纪精品。现在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歌唱教材中的中国艺术歌曲有《岩口滴水》、《我爱你,中国》、《海上女民兵》、《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为祖国献石油》、《在希望的田野上》、《乌苏里江》《祖国,慈祥的母亲》《我的祖国妈妈》等。
三、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是一种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歌唱艺术体裁。群众歌曲最早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为了将更多的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种集体参与的音乐歌唱体裁就应运而生。它不仅在战争中有效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而且也为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历史经验和纪录。音乐是人类行为过程的结果,它成形于某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的影响。因此,群众歌曲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于民族危难之际诞生,也是迎合当时政治需要的结果。群众歌曲大多数都是以大合唱,重唱和小组唱的形式来表演的。这些集体演唱形式使群众歌曲具有明显的群众性的特点,它使大量的群众加入到了音乐的表演和音乐的活动中。在“群众歌曲”的创作过程中,一些民间的俗语和生活用语被艺术化,诗歌化了。老百姓用他们最朴实,最真挚,最熟悉的语言表达着真实的革命主义情感。群众歌曲里被通俗化、简单化的歌词成为这种新的音乐形式的一个典型特点。群众歌曲的代表作品有麦新的《大刀进行曲》、聂耳的《毕业歌》、冼星海的《到敌人后方去》和贺绿汀的《游击队歌》等。
四、民歌改编曲
民歌改编曲是指在保留原有歌曲音乐旋律、风格精髓的基础上的大胆创新。民歌改编曲提高了歌唱者的演唱技术,增添了戏剧效果,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品有《蓝花花》、《小白菜》、《孟姜女》。其中改编曲《蓝花花》被称为新时期民歌改编的典范,广受演唱者的青睐。
作曲家在改编《兰花花》的许多段落的旋律中,创造性地非常巧妙地在关键字上添加了一些极富陕北音乐特色的装饰音,使得演唱者更加传神地表现人物情感,展现一种浓郁的西部民歌风韵。民歌改编曲《兰花花》在保留了原民歌音乐的主旋律、歌词和基本风貌的基础上,作曲家大胆运用现代作曲技术理论,在曲式结构、段落布局、润腔装饰等方面加以改进、创新,巧妙地将一些极富西北戏曲风韵的素材和西部民歌特有的吐字发声装饰音都吸收融合进来,从而使改编曲在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思想情感的深度挖掘、彰显故事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及艺术张力等方面,显示出了非凡的艺术修养和品格,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黄土高原上蓝花花这样一位美丽坚强、敢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刚烈女性的风采,塑造了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现实和浪漫主义艺术精品。这首改编曲无论在思想情感还是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原民歌,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的成功,无疑为古老传统民歌的改编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民歌改编曲还有《孟姜女》、《小白菜》、《绣荷包》、《龙船调》等。
五、秧歌剧
秧歌,原本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北方特别是陕北甘宁边区农村的一种大众化的民间艺术。这种民间艺术由于其载歌载舞的独特表演形式和质朴火辣的浓郁生活气息,在广大群众中颇有影响。我国的秧歌基本形成五大类系:即陕北秧歌、河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1942年至1945年间的解放区的秧歌剧共有169篇,有《开荒》、《开荒前后》、《兄妹开荒》等。著名秧歌剧《兄妹开荒》反映了边区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曲调具有浓郁的民间音乐特点,充满了劳动气息,既有载歌载舞的秧歌表演,又有鲜明的人物及动人的戏剧情节,成功地表现了边区农村青年蓬勃向上的新风尚、新面貌。同时还有反映边区民众的政治生活,配合当时的选举运动、反对迷信、减租减息运动而改编的《选举去》、《破
处迷信》、《减租》等秧歌剧。另外还有再现边区新型家庭关系,或其他涉及开荒、逃难、拜年、竞赛、识字、拥军等主题的秧歌,如秧歌剧《夫妻识字》、《买卖婚姻》、《一朵红花》等;还有描述军民关系的,如“鲁艺”排演的秧歌剧《拥军花鼓》、《牛永贵挂彩》、《红布条》、《刘顺清》、《大家好》等。
六、影视歌曲
影视歌曲,即电影电视中的主题歌或插曲。它能够起到揭示剧本主题、渲染剧情、烘托人物、升华剧本思想感情的作用,让观众在视听双重震撼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不少影视歌曲经过时间的考验都成为了艺术精华的沉淀,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我国的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是上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长期以来它鼓舞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在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勇往直前。今天,只要我们一听到它就肃然起敬,精神振奋,它永远是中国人民的战歌。《我的祖国》是影片《上甘岭》中的插曲,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歌曲既抒情甜美又激情澎湃、气势磅礴。今天只要一唱起这首歌,“美丽祖国”就浮现在眼前,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歌曲《我爱你,中国》是影片《海外赤子》插曲,抒情宽广、跌宕起伏,在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倾诉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令人难于忘怀的还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等影视爱情歌曲,它们就像沉浸着浪漫的红酒,让人回肠荡气。在影视儿童歌曲方面,《让我们荡起双桨》及《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优秀儿童歌曲,伴随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成长。这些歌曲都是影视艺术歌曲中的精品,也是我国音乐艺术中的瑰宝。
我国影视歌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上世纪20年代美声唱法传入我国,我们就有了土、洋两种唱法并存。30年代的影视歌曲一部分是纯粹的民间唱法,如影片《马路天使》插曲《天涯歌女》,这种唱法音域不宽、气息不深,难于胜任难度较高的歌曲;另一部分则完全应用西洋美声唱法,如电影歌曲《铁蹄下的歌女》,以及《松花江上》、《黄河怨》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电影歌曲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歌唱教学,因为这些优秀的电影歌曲一经随影片出现就进了高校歌唱教学的教材内容。如:影片《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思乡曲》、《春天来了》、《生活是这样美好》;影片《旋涡里的歌》插曲《船工号子》;电视连续剧《话说长江》主题歌《长江之歌》;电视片《百年恩来》主题歌《你是这样的人》等等。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努力终于形成了当前我国影视歌曲的美声、民族、民间、通俗、戏剧等多种唱法并存的繁荣局面。通俗唱法有韩红演唱的电视剧《天路》主题歌《青藏高原》,极富个性,让人震撼;戏曲唱法有老艺术家骆玉笙演唱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别有韵味,感人至深;美声唱法有杨洪基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跌宕起伏,充满豪气;民族唱法有***演唱的电视剧《江山》的主题歌《江山》,声情并茂,婉转悠扬。影视歌曲的风格正一步步地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必将大大地丰富我国的影视艺术表现力。
七、歌剧(Opera)
歌剧是一种融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为一体,以声乐和器乐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歌剧的种类很多,可根据其内容与规模之不同划分为大歌剧、正歌剧和轻歌剧。
(一)大歌剧
大歌剧一般指那些气势恢宏且场面浩大、音乐庄重且乐队庞大、角色众多且无对白的歌剧。其内容多为历史悲剧或史诗性题材。表演时,音乐始终不间断,由乐器演奏贯穿全剧,通常开幕有序曲或前奏曲,剧中由独唱、重唱、合唱组成,幕与幕之间用间奏曲来连接,根据剧情插入舞蹈。如比才的歌剧《卡门》与威尔弟的歌剧《茶花女》等。我国歌剧仅从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起步,但在借鉴欧洲歌剧与继承民族戏曲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发展很快。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中国民族歌剧。如《刘三姐》、《阿伊古丽》以及90年代的《苍原》等。
(二)正歌剧
正歌剧一般指出现在17、18世纪以神话即古代英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意大利歌剧,通常由三幕组成。音乐仅由独唱性的宣叙调和咏叹调连缀而成,很少使用重唱与合唱。正歌剧体裁后流传至西欧各国,18世纪中期后逐渐衰落。如德国的格鲁克所创作的《奥菲欧与犹丽狄茜》和《阿尔赛斯特》,法国的佩格莱西创作的《女仆作夫人》等。
(三)轻歌剧
轻歌剧涵义比较广泛,如小歌剧、喜歌剧和趣歌剧等。它与歌剧没有原则上的差别,只是题材多采用轻松愉快或讽刺趣味性较强的内容。歌曲通俗,歌唱轻松而夸张,往往带有较浓的民族风格。如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尔甫斯》等。
八、清唱剧
这是一种只唱不演、没有舞台动作和舞台背景,介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以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为表现形式,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十七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十八世纪以前,清唱剧所表现的内容基本上是《圣经》故事和世俗音乐两大类别。十九世纪以后,清唱剧的内容题材日益扩大,加入了爱情故事的内容,现代作曲家们已经用这种体裁来表现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题材。著名的清唱剧有亨德尔的《弥賽亚》、海顿的《创世纪》、《四季》和黄自的《长恨歌》等。
九、音乐剧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说:音乐喜剧,又名音乐剧。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由喜歌剧及小歌剧演变而成。它熔戏剧、音乐、歌舞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及喜剧色彩,音乐通俗易解。最早的一部作品,是英国S?琼斯的《快乐少女》(1893)。音乐喜剧盛行于纽约的百老汇,故又称百老汇音乐剧或美国歌舞剧。其
内容偏重于幽默风趣及谈情说爱,音乐轻松愉快。如J?克恩作曲的《戏船》、G?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R?罗杰斯的《音乐之声》。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立于舞台的音乐戏剧形式,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活跃于二十世纪世界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乐形式之一。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自身巨大的亲和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和喜爱。
音乐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目前,音乐理论界对其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按表演形式分类,可分为以剧情为主的叙事音乐剧(BookMusical)、音乐喜剧(MusicalCome-dy),如《音乐之声》、《天上人间》、《美女与野兽》、《巴黎圣母院》等;以及以秀场表演、视听享受为主的综艺秀(Vaudeville)与时事秀(Revue)两种,如《猫》、《弗斯》等。
(二)按表现手段分类,可分为戏剧导向的音乐剧、舞蹈导向的音乐剧和音乐导向的音乐剧三种。第一种多为小说或戏剧改编,剧中常以道白交代情节,在人物内心感情激荡、戏剧矛盾尖锐时即以歌曲或音乐及轻快优美的舞蹈代替语言,如《音乐之声》、《卖花女》等。第二种则以舞蹈居多,将舞蹈作为阐释主题、展示情节、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如《爱的接触》、《西区故事》、《猫》等。最后一种则对声乐要求较高,歌唱是全剧的重点,有的甚至没有对白,如《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
(三)按音乐剧流派划分,可分为科恩、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的古典音乐剧流派;勒纳和洛维的小歌剧流派;桑德海姆和普林斯的“概念音乐剧”流派;勋伯格和鲍伯利的史诗流派;韦伯和莱斯的现代流派音乐剧;吕克?普拉蒙登和理查德?科钱特的浪漫主义流派以及后现代流派音乐剧这七种。
(四)按音乐剧类型分类,可分为喜剧,如《设计生活》等;讽刺性音乐剧,如《百老汇大扫把》、《搞笑百老汇》等;恐怖音乐剧,如《完美罪行》等;悬念音乐剧,如《捕鼠器》等;以及另类音乐剧,如《蓝人小组:彩绘管子》、《大家一起飞》等。
时至今日,音乐剧已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一种跨越国家、地域、语言、民族等界限的歌唱艺术形式。非英美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剧,如日本的《李香兰》;台湾、香港地区的《雪狼湖》;澳大利亚的音乐剧《巧巧桑》等。它们在音乐剧艺术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和表现出来的独创性、对音乐剧发展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不容忽视。近些年来,以《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巴黎圣母院》等经典作品为先导,音乐剧逐步进入中国现代都市文化市场。人们对音乐剧这种舶来的艺术形式有了一定认识,而一些敏锐的艺术家也投入到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当中去,努力去开拓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韵味的音乐剧,如《芳草心》、《秧歌浪漫曲》、《四毛英雄传》、《日出》、《金沙》、《电影之歌》等。
第二节
歌曲演唱的形式
问题导入: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根据歌曲作品的内容来决定的,歌曲的演唱形式可分为哪几种?每一种有怎样的表演形式和风格特点?在歌唱中,中小学老师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去表现作品?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根据歌曲作品的内容来决定的,一般可分为独唱、重唱、对唱或问答唱、轮唱、齐唱、合唱等。其表演形式与风格又可分为音乐会(或歌舞晚会)与歌剧演唱两种。
一、独唱(Solo)
独自一人用歌声去塑造艺术形象,完成对歌曲作品的二度创作。常见的伴奏形式有钢琴、管弦乐队、民族乐队、小乐队及其他乐器。独唱在艺术歌唱中属于高层次的声乐表现,歌剧中能展示主要人物内心活动的咏叹调则被认为是最高水准的独唱。
二、重唱(Ensemble)
重唱是两人或更多的人同唱一首多声部歌曲作品,各自演唱规定的声部。重唱在艺术上讲究相互协作与整体调和。按声部的多少重唱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乃至六重唱;按声音分类又可分为女声二重唱、女声三重唱、男女声二重唱、三重唱和混声四重唱等。
重唱多用于歌剧、神剧和清唱剧中。例如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弄臣》第四幕中的四重唱《美慧女神的女儿啊!》与唐尼采蒂的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第二幕中的六重唱《是什么力量制止我复仇》等,均在同一首歌曲中,以不同的歌词与旋律唱出了不同角色的不同心境,而在音乐上又保持了协调一致的风格。
重唱中,经常以合唱为伴唱,使其气氛更为强烈。例如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的著名二重唱曲《饮酒歌》,不仅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的鲜明性格特征,同时还以群众场面的合唱伴唱为背景,成功地渲染了歌剧中的热烈气氛。
三、对唱或问答唱(Autiphon)
两人或两组人,分别独立演唱同一首歌曲中相同或不相同的旋律乐段。这种演唱形式在我国民歌、情歌、山歌、戏曲、曲艺中采用较多。对唱或问答唱大多只用小型乐队伴奏或没有伴奏。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著名《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唱《张老三我问你》和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对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等都是很具特色的对唱作品。
四、轮唱(Canon)
两组以上的歌者,以相等的节拍间隔,先后有次序地演唱同一旋律的歌唱形式叫轮唱。轮唱中不同声部此起彼伏,常常形成对位与复调的效果,这在作曲技法中称为卡农法。在巴赫的《创意曲》与亨德尔的《弥赛亚》等合唱中,都成功地运用了轮唱手法。
五、齐唱(Unisonchorus)
众人同唱某一歌曲叫齐唱。演唱特点雄壮有力、整齐划一。军歌、团歌、厂歌、校歌及一些富有时代感的群众歌曲,往往采用齐唱形式,合唱里有时也以齐唱来表现力量与整齐。
六、合唱(Charus)
合唱是由若干人分几个声部共同演唱一首多声部作品的歌唱形式。如果按旋律声部划分,可分为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按声音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与混声合唱等。在各种艺术合唱中,又以无伴奏合唱(A.Cappella)最为精美。它起源于16世纪欧洲教堂歌唱。几个世纪以来,这种歌唱形式通过人们不断地运用和发展,在内容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范围,被用来表现人们更广泛的社生活与思想感情。著名的无伴奏合唱有索可洛夫根据舒曼的原曲改编的《梦幻曲》、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中的终幕合唱、我国作曲家赵元任根据徐志摩的诗谱曲的《海韵》和蔡余文根据青海民歌改编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合唱的种类很多,这里仅对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和混声合唱加以介绍。
(一)女声合唱(Femalechoral)
女声合唱指两个或两个声部以上的女声合唱。以乐队、钢琴或手风琴伴奏,如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第一幕里,安东尼达出嫁前的女声合唱。
(二)男声合唱(Malechoral)
男声合唱指两个或两个声部以上的男声合唱。以乐队、钢琴或手风琴伴奏,例如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第二幕结尾的《海港之歌》,就是很好的男声合唱。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中的《渔阳鼓动地来》,也都是男声合唱的优秀作品。
(三)混声合唱(Mixchoral)
混声合唱是由两个以上的多声部和多声部种组成的合唱,像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中第一幕第一场中的《战胜敌人和风暴》的壮烈合唱,场面十分宏大。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怒吼吧!黄河!》和刘炽的《祖国颂》都是十分强烈的感人作品。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我们中国母亲河———黄河为内容,反映我们民族在危难之际那种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特别是其中的《保卫黄河》,歌曲根据河北民歌《小小的灯儿》写成。作者在创作中采用了铿锵有力的节奏,把原民歌的音调进行曲式化,使原民歌中那种柔弱、委婉的情调变成了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大气磅礴、雄浑激励的气质。切分音的运用使得全曲的运动性质更为突出,整个音符就如同一股洪流,奔腾向前,一泻千里。合唱在歌唱艺术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其艺术表现力不亚于独唱和重唱。
无伴奏合唱和无词歌同样也是合唱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无词歌是没有唱词的演唱,但有明确的标题和主题,或明确的感情倾向。无伴奏合唱是用其他声部为主旋律伴奏的一种演唱,是一种纯歌唱的表现手段。它在整个歌唱艺术中虽然十分精美,但仅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它常常受一定条件的限制而具有局限性。所以,这样的作品数量很少。
篇二: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音乐剧与歌剧的表演特点摘要
歌剧属于古典音乐的范畴,一般是指以管弦乐伴奏的歌唱,剧院的舞台布景,化妆和舞蹈动作,有时加独白,对话等。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各种艺术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设计,化妆,照明和其他成分。现代歌剧始于上世纪第十七年代初,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生产的各种类型,如n-opera,歌剧,轻歌剧,戏剧和音乐。不只是音乐表演的音乐伴奏。这不是歌剧或轻音乐喜剧,也不是杂耍,荒谬的或夜总会歌厅音乐剧。歌剧和音乐剧有他们的宗教音乐,起源地,实际上是一个音乐剧原是一部喜歌剧、轻歌剧,但最终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歌剧。
歌剧和音乐剧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在音乐形式、音乐结构、舞台表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歌剧和音乐剧在舞台表演方面的不同。在歌剧中,舞蹈只是作为一个穿插行的角色在歌剧中得到应用,而在音乐剧中就完全不同。在音乐剧中,除了对音乐很重视,对舞蹈也非常重视,很多时候,舞蹈和音乐在讲述故事情节的时候,起的作用,不分伯仲的。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表演
Abstract
Operabelongstothecategoryofclassicalmusic,generallyreferstotheorchestralaccompanimentofsinging,theaterstagesets,makeupanddancemoves,sometimesplusmonologue,dialogue.Operaisanintegratedarts,includingvariousartmusic,drama,poetry,dance,stagedesign,makeup,lighting,andotheringredients.Modernoperabeganintheearlyseventeenthcentury"s,afteralongdevelopmentandproductionofvarioustypes,suchasn-opera,opera,operetta,theaterandmusic.Notjustmusicmusicalaccompaniment.Thisisnottheoperaorlightcomedy,norisitjuggling,absurdornightclubCabaretmusical.Operasandmusicalshavetheirreligiousmusic,theorigin,isactuallyamusicalwasoriginallyacomicopera,operetta,buteventuallyformedadistinctivestyleandopera.Operasandmusicalsareverydifferent,verydifferentbothintermsofmusicalforms,musicalstructure,stageperformances.Suchasoperasandmusicalsintheatricalperformancesindifferentareas.Inopera,danceinterludeslinejustasacharacterintheoperahasbeenapplied,andinmusicalsisentirelydifferent.Inthemusical,inadditiontothemusicveryseriously,butalso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danceveryoften,danceandmusictellsthestory,whentheroleplayednoclearwinner.Keywords:Musical;opera;performances
目录
摘要........................................................................................................................1第1章
绪论..........................................................................................................41.1研究背景................................................................................................41.2选题的意义............................................................................................4第2章
音乐剧的表演特点及中国化现状..........................................................52.1音乐剧定义............................................................................................52.2起源决定其特性....................................................................................52.3音乐剧的表演特点................................................................................52.4音乐剧中国化现状................................................................................6第3章
歌剧的表演特点及在我国发展现状......................................................73.1歌剧的定义............................................................................................73.2歌剧的表演特点....................................................................................73.3我国歌剧发展现状................................................................................8第4章
音乐剧与歌剧的比较..............................................................................94.1音乐形式................................................................................................94.2音乐结构................................................................................................94.3舞台表演..............................................................................................10第5章
总结........................................................................................................11致谢......................................................................................................................12参考文献..............................................................................................................13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能欣赏到艺术类别也越来越多,包括:建筑、绘画、歌剧、音乐剧等。其中歌剧与音乐是最为突出的两个类别,影响也是最为广泛的,但是人们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它们的特点却很少有人完全知道。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明显改善,与之相对的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相对匮乏。如今,越来越多的走进剧场欣赏艺术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本文就歌剧与音乐剧之间的差别提出研究,使人们更易区分两者。
1.2选题的意义
歌剧和音乐剧,两者都是通过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艺术表现形式,两者有很大的渊源。从音乐剧到现在的短短1000年里,它就和歌剧产生了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然后对于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别,到底什么是音乐剧,什么是歌剧,哪些唱法属于音乐剧,那些属于歌剧,这些问题,很多有人研究。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发现有的学者对音乐剧和歌剧自身的特点都有很明确的研究,对两者的关联研究的不是很多。所以,我选择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别来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题目,主要想通过总结、整理相关前辈的研究成果,来对两者的区别做一个分析总结,为后人学习音乐或者研究音乐提供一点参考。
第2章
音乐剧的表演特点及中国化现状
2.1音乐剧定义
音乐剧近些年在我国非常受欢迎,已经是一门独立的现代整体戏剧美学系统,是戏剧、舞蹈、音乐三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整合。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把音乐剧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一方面说明了音乐剧本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音乐剧在我国越来越流行,已经得到了相关方面学者的注意,也有了研究的价值。
2.2起源决定其特性——娱乐性
最早的英国音乐剧,在当时往往被称为“音乐喜剧”或“音乐话剧”,其基本艺术特征是常常包含一个轻松、愉快、滑稽而又激情浪漫的松散剧情以及一组曲调通俗悦耳的歌曲与伴唱,色彩绚丽、赏心悦目的舞蹈。
寒春凌认为,音乐剧是综合的,它的综合性主要是说它由许多东西组成的,也就是说它的艺术构成很综合。商业性是它的包装运作方式;
居其宏在其《音乐剧:摩登艺术与中国市场》阐述:对观众而言,娱乐性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磁力。没有音乐剧的娱乐性品格,就没有音乐剧的观众,也就没有音乐剧。市场是音乐剧生存的沃土,只有按市场规律运作,音乐剧才有生存、发展的希望。总结起来:在音乐剧制作过程中应当切实体现“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2.3音乐剧的表演特点
音乐剧是综合的,它的综合性主要是说它由许多东西组成的,也就是说它的艺术构成很综合。音乐剧的主要构成部分有音乐、舞蹈、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等内容。音乐剧既有喜剧的诙谐幽默,又有歌剧的高雅享受,它能够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到一起,真正的做到雅俗共赏。音乐剧也因为这些优点,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已经成为大家非常热衷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
2.4音乐剧中国化现状
近年来,音乐剧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很多城市,一些年轻的人们,已经养成了去观看音乐剧的习惯。考虑到我国市场这么大,音乐剧的中国化课题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市场的。对于在中国,大力发展音乐剧,也是非常乐观的。然后,这个并不代表,音乐剧在我国没有其他的问题。音乐剧在我国引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居其宏在第三届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和全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理论研讨会会上就曾经开宗明义地申明了观点:产业化一定是中国音乐剧的必由之路,如果不走产业化之路,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欧美音乐剧的历史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其产业化之路,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中国同行借鉴,而中国音乐剧在市场探索方面,几乎没有成功经验。
关于观念创新问题,寒春凌有这样的看法,音乐剧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观念的问题。很多人对于音乐剧还不是很熟悉,这个时候会出现很多误解和歪曲。其次,需要最大的困难就是,音乐剧的创作和音乐剧的消费问题。音乐剧的创作和音乐剧的消费问题,对于音乐剧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没有音乐剧的创作,就不会有音乐剧的发展,同样,没有音乐剧的消费,也不能够刺激到音乐剧的创作,最终,还是会影响到音乐剧的长期稳定发展。
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票价问题,郭克俭这样认为,音乐剧的票价一定要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正相关。目前在我国,音乐剧的定价过高,很多时候,一张音乐剧的门票都要上百上千元,对于一些普通的想去观看音乐剧的人们来说,这样的定价确实难以接受。于是,音乐剧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变成了偶尔去解解馋的奢侈品。这样的价格定位,对于音乐剧在我国的普及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想音乐剧真正做到在我国落地生根发芽,就必须解决票价问题。很多时候,高昂的票价,成为了人们去看音乐剧的最大阻碍。如果设想,音乐剧的价格和电影票的价格相差不大,那么可能很多人会去选择这样的新兴的艺术方式来度过周末等时间。这对于音乐剧的中国化也是大有好处的。
第3章
歌剧的表演特点及在我国发展现状
3.1歌剧的定义
对于歌剧的定义,很多大家在具体表述上会有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一致的。歌剧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称歌剧。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西洋歌剧的故乡是意大利,第一部歌剧《达芙妮》(佛罗伦萨作曲家培里创作于1597年)在那里产生。其后法国(17世纪,奠基者吕利)、英国(17世纪、代表人物亨利.珀赛尔)、德国(17世纪,开创者序兹)等国家相继出现自己的歌剧,从而歌剧广泛传播至欧洲各地。按其性质特点及流传时、区的不同,分有正歌剧(严肃庄重,多取材于希腊神话或历史,无合唱及舞蹈场面。18世纪,意大利),大歌剧(辉煌华丽,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不用说白。19世纪20年代,法国)、轻歌剧(小巧、富喜剧性,通俗风格。18、19世纪,意大利)、乐剧(声乐、器乐并重,用音乐描写戏剧,强调声乐、器乐与剧情的有机结合,19世纪下半叶,瓦格纳所创)等类型。通常情况下,歌剧全剧由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道白、序曲、间奏曲、舞曲等因素构成。中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五四以后特别是延安时期,音乐工作者开始尝试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方式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3.2歌剧的表演特点
歌剧和音乐剧的表演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歌剧虽然也是通过音乐表讲述故事,但是,音乐只是它表现故事情节的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为了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歌剧一般都会在音乐表现手法,演唱技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这点是音乐剧没有办法想比较的。歌剧中的演员,一方面要具有出色的音乐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要有很高的表演才能,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出色的优秀的歌剧演员。
歌剧表演时候采用的音乐布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歌剧音乐布置的工作人
员,会根据歌剧情节法伤的年代,歌剧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等等,来分别布置不同的音乐背景。每个音乐背后的作曲家,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创作不同的音乐,配合整个歌剧表演的需要。
歌剧的表演特点还在于它采用的音乐演唱手法很多,不但有独唱、重唱还会引入合唱等演唱形式。这样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能够真正促进音乐在歌剧中的表现力,真正做到音乐为歌剧服务,帮助塑造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3我国歌剧发展现状
在我国,虽然没有明确的歌剧形成时间,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我国的元朝,出现了元曲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元曲,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说,都和西方的歌剧有很大的相同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歌剧的范畴。后来,我们又参考了西方的歌剧的一些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慢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在1945年,歌剧《白毛女》(1945)诞生,标志着我国新歌剧正式诞生。此后,不断涌现大量的优秀的歌剧,主要有有《王贵与李香香》(1950)、《小二黑结婚》(1952)、《刘胡兰》(1954)、《草原之歌》(1955)、《红霞》(1957)、《洪湖赤卫队》(1959)、《江姐》(1964)、《阿依古丽》(1966)等等,它们呆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音调和质朴的风貌,跻身于世界歌剧画廊之中。
第4章
音乐剧与歌剧的比较
李权发表在《新世纪剧坛》上的《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则就音乐剧中的独唱和歌剧的咏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音乐剧的独唱与歌剧的咏叹调在观众的情感中占据了不同的位置,在音乐剧中,它的曲调可以是感伤的,但在歌剧中,他一定是热情洋溢的:在歌词方面,音乐剧趋于表现饱经忧患的经历,例如“爱一无论你鞭打我,还是伤害我:欺负我,还是遗弃我,我都将永远是你的!”,歌剧则永远是表现欢欣和喜悦的诗一般的语言。
李鹏飞在其文章《百老汇音乐剧与歌剧的差异性》中,对两者的音乐运用,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在音乐剧中,音乐很重要,它同戏剧文学一起被列为音乐居的两大基本要素,但与歌剧中音乐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显然存在小同,在歌剧中,音乐几乎是铺天盖地,无处小在。比较之下,音乐剧中音乐成分要少得多。
4.1音乐形式
音乐剧和歌剧的不同,表现值爱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是两者的唱法。我们知道,歌剧为了表现自身的艺术性、故事情节的发展等,都会采用美声唱法,通过美声唱法来表现故事情节,通常会给我们带来庄重感。歌剧对于音乐的表现技巧和手法也是大大高于音乐剧以及一般的流行音乐的。我们知道,音乐剧也是属于流行音乐大范畴。采用的唱法和流行音乐也没有多少区别。这样的唱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容易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但是在唱法上确实不是很注重。音乐剧,主要是为了表现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对于演唱的手法等方面,确实不是很注重。这点是它和歌剧的区别所在。
4.2音乐结构
音乐剧和歌剧在音乐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歌剧一般采用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介唱等手法来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表现系统,而音乐剧就完全不同。音乐剧一般由几十首歌曲,配合几十首舞曲整合,舞曲和歌曲的表演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形象,包括情感等。只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情感,对于舞曲和歌曲的选择,演唱表演方法等,都不是最为看中的。当然,在音乐剧中,我们也会采用重唱和介唱的表现方法,然后演唱技巧和歌剧相比,就简单得多,此外,音乐剧和歌剧很大的不同还表现在旋律。通常来说,音乐剧的旋律都很亲切、平易近人,而和它形成对比的歌剧,则完全不是这样,很多歌剧都会在表现过程中,追求演唱的技巧、通过高超的演唱技巧来表现自己歌剧的艺术感、人物的性格、剧情的发展等等。
4.3舞台表演
歌剧和音乐剧在舞台表演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歌剧中,舞蹈只是作为一个穿插行的角色在歌剧中得到应用,而在音乐剧中就完全不同。在音乐剧中,除了对音乐很重视,对舞蹈也非常重视,很多时候,舞蹈和音乐在讲述故事情节的时候,起的作用,不分伯仲的。所以,在歌剧中,不过分依赖舞蹈的表演,在音乐剧中,舞蹈表演对于表现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很多优秀的音乐剧都有非常曙色的舞蹈表演内容。这和舞蹈对于故事的表现效果作用,是分不开的。
歌剧和音乐剧在舞台的布局方面来说,也是有很大区别的。通常意义上来说,歌剧属于高雅音乐表现形式,它的舞蹈也相对于音乐剧来说,显得高档奢华。而相比较而言,音乐剧的舞台布置,则显得寒酸地多。在歌剧中,很多时候,舞蹈都采用芭蕾舞、交际舞等形式来呈现,而在音乐剧中,舞蹈的形式则不大受约束,只要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的的舞蹈形式,都会被采用。观众对于音乐剧,很多时候是过分关注它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音乐的关注则相对来说,少点。
第5章
总结
音乐剧是一种音乐形式的歌剧,这是一个现代的传统古典戏曲艺术。音乐剧和歌剧的形式是相同的,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音乐剧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更可以说是形成现代音乐的歌剧。虽然它有一个综合的艺术,但它仍然是传统戏曲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仔细分析;如果你没有道白的戏剧,没有舞蹈的芭蕾,那我们当然不会把它称为一个戏剧和舞蹈,舞蹈由于各自的特点要求唯一的重要特征。然而,如果没有一个角色让音乐和舞蹈,它仍然是一个音乐,因为它属于歌剧的类型,这是歌剧中的文化特征,它不能没有音乐,生活不能没有唱歌。它只属于一个类别的戏剧。从歌剧,歌剧,歌剧,音乐剧歌剧充满音乐的色彩。它有一个非常纯正的血统。如果我们使用瓦格纳的歌剧硕士论文的音乐观点伟大的德国歌剧;即,“歌剧是音乐展开的戏剧”。所以,我们可以说,“音乐剧是音乐展开的戏剧。”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不同的音乐风格。总的来说,歌剧是比较严肃的,以歌为主;音乐剧则以剧为主,舞蹈伴随着歌曲为主要表现形式。歌剧和音乐剧既彼此有深厚联系和相似点,又有相当的区别。但艺术上有各自的特色,是艺术领域内不相上下。歌剧和音乐剧互相借鉴,相信通过这样歌剧和音乐剧能继续发展、完善、成熟。
致谢
经过几个月的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我整个大学期间学术的一个总结,为了完成这个非常重要的毕业论文,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泡图书馆、向师兄和我的老师XX教授请教。这份毕业论文的完成,不但是对我自己的工作的一个总结,也包含了我的老师XX教授,我的师兄们、同学们的心血。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教授。跟随XX教授做毕业设计,是我大学最后阶段最幸福的事情。XX教授,平易近人、治学严谨、为人热情。关于毕业论文方面的一些疑难,他都会细心、耐心地帮我解答。在一开始确定毕业论文方向的时候,他就给我推荐了很多相关的文献,让我深入阅读。我花了一段时间阅读后,确实感觉老师让我看的东西,和我的毕业论文有很大的关系,对我后期论文的撰写也确实有帮助。后期,我论文完成后,有的内容写的不是很贴合,老师也很认真地思考后,给了我专业的建议,对我最后论文的定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此,向可爱可敬的XX教授,说声谢谢。感谢XX教授在我毕业论文整个过程中为我做的一切。谢谢。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室友们。在我加班加点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可爱的室友们,在我不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会贴心地帮我打包,给我带吃的。有时候,我晚上熬夜写论文,开着灯、敲着键盘,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休息,但是他们都体谅我。有时候,我在毕业论文撰写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整个人非常烦躁的时候,他们也会给我安慰,给我信心,让我感觉有动力。再次谢谢,可爱的室友们。
最后,我要感谢含辛茹苦把我抚养长大的父亲和母亲。虽然他们对我在学校的学习和研究情况不是很懂,但是,这完全不影响他们对我的支持。我的父亲、母亲,经常给我打电话,嘱咐我多吃点,多穿点,注意健康。这些我一直深深地记在心理。再次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
最后,向在我毕业论文中提供过帮助的所有人,再次说声谢谢。我会一直记住你们的好。谢谢。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3]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4]黄定宇.音乐剧概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O1月版
[5]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04月版
[6]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04月版
[7]<英>艾略特(Eliot}T.S.).英汉双语剧本一(猫)[M].费元洪/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04月版
[8]<美>贝拉·依特金.表演学:准备排练演出.[M].潘桦/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O1月版
[9]张志瑛.论歌剧中的歌唱[[A].艺术百家.2003年第04期
[10]《美国音乐剧》“AmericanMusicalTheater”ByGeraldBordman,PublishedByOxfordUniversityPressIn1986.[11]《现代音乐: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ModernMusic:Theavant-grangesince1945,J.M.DentandSonsLtd.,London1981.
篇三: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音乐剧的类型有哪些音乐剧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
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音乐剧的类型有
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音乐剧的类型有哪些
百老汇音乐剧
像“好莱坞”与美国电影的关系一样,一提起“百老汇”人们便会很
自然地想到美国戏剧。“百老汇”是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条大街的名称。
在这条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的中心,因此“百老汇”就
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代名词了。百老汇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这是与
美国商业音乐剧的历史密切相联系的。百老汇音乐剧(BroadwayMusicals)的前身是黑人游艺表演、滑稽剧、歌舞杂剧等,比较多地受爵
士乐、摇摆乐的影响,其舞蹈有独创的百老汇风格。1904年,比特
尔·琼斯明确了音乐剧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剧目是
1927年的《演出
船》,它综合地把歌曲、舞蹈和故事情节、话剧表演结合起来。可以
说,是音乐剧把美国风格的爵士乐和与爵士乐配合得摇摆性很强的舞蹈
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平步青云》都是在
百老汇相继走红的重要音乐剧目。此外在百老汇经年不衰的音乐剧有:
《歌剧院幽灵》、《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美女与野兽》等。
黑人音乐剧
音乐剧表现手段从以欧洲为主移向以美国为主,就是因为黑人的褴褛时代爵士乐、灵魂音乐、游吟和忧伤蓝调的流行。再后来的摇摆乐
也有强烈的黑人音乐背景。著名的黑人音乐剧包括《演出船》、《波吉和
贝丝》、《天空小屋》、《圣路易斯的女人》、《花之房》(1954年)、《牙买
加》等等。
伦敦西区音乐剧
篇四: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表现一:[音乐表现]小学的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的最大特性就是必须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表现才能展现出来,这就为人们展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我们认为表现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表现使自己和他人获得愉悦的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才是表现的真谛。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同样没有交往合作,表现也就失去意义。那么从音乐教育中学会表现,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通过交往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就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这个问题。
一、音乐表现需要交往合作
l.这是由音乐表现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音乐表现本身蕴涵着交往、需要合作。体态律动是一种最基本的学校音乐表现活动;演唱、演奏是最主要的音乐表现实践活动;综合性艺术表演,如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音乐剧、简单的歌剧(戏剧、曲艺)片段表演等,是最复杂的合作性音乐表现活动。音乐表现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本身就是一种合作表现,需要每个参与活动者将自己看做群体中的一员而与其他人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
不仅需要学生的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当学生参与表现时,听到自己与同伴发出美妙的乐声,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听到受众热情的赞赏时,又会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同时又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去,这就是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给同学们带来的极大的乐趣和学习原动力。因此,群体性的音乐表现活动,对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形成与他人协作的态度、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2.这是由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新课程改革将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超越。教学中的交往,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包括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在教学中实践交往互动,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作为表现艺术的音乐,显然音乐表现是音乐学科的一大特色,音乐表现就是以音乐为媒介展示自我的过程。我们认为展示自我必须要有展示对象的存在,孤芳自赏不应该属于表现活动。因此音乐表现还应包括与受众(接受的对象)的多向互动交往,表现与交往不可分,没有交往,音乐表现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音乐也是交往的艺术。没有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没有交往的表现是假表现。所以音乐
表现更应该遵循教学新理念,应该强调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以实现音乐的社会交往价值。
3.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成功的阶梯。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社会共处不仅仅是人生的技巧,而且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音乐表现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音乐教学的领域之中,其价值还会对参与其间的每一位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产生影响。在日益强调个性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培养学生在踏上社会后与他人协调和谐地共存的素质与能力。而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合唱、合奏等音乐表现活动正能起到这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表现怎么交往合作
民主平等的氛围是进行良好交往合作的基础。从音乐表现的角度看,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主要是在表现者之间以及表现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协作。因为音乐表现的是美:美的节奏,美的旋律,美的舞姿,美的情感。所以同学们在相互欣赏的过程中,都喜欢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这是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的有利条件。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等充分发挥个人独特创造性的音乐表演形式,又有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音色、不同声部纵横交错相互协调的多声部合唱、合奏。如果说,独唱、独奏能使人充分感受到艺术表现的自由与无拘束的话,合唱、合奏则能在集体艺术表现中,使每一位参与表现者之间产生心灵的共振,使每一位参与表现者体验到只有集体合作才能实现的默契的审美愉悦感。久而久之,每一位参与表现者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是学生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交往合作的主要领域。在音乐表现活动中学习相互交往合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l.学会相互融洽
我们指出音乐表现中的交往合作还包括表现者与受众之间的多向互动,如他人的欣赏、反馈评价,即使个人在小组、班级表演中获得同学们的好评,也是一种默契的交流。那么音乐表现首先要与受众相融洽,才能实现良好的交流。因为如果表演者不顾当时的环境条件,脱离当时的情景,那么他的表演肯定缺乏感染力,不能引起同学的共鸣,也就达不到表演的目的。也许某个节日在学校舞台上表演一曲,全校的师生都知道你的名字了,这不是很好的交往吗?所以一方面要提高个人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从交往合作的高度认识自己的表现,使自己的表现贴近观众,以营造融洽的气氛,这是交往合作的精髓。
2.学会相互聆听
聆听他人是学会交往的基础。在合唱、合奏等群体表现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在表现过程中必须学会聆听同伴的唱奏,应该知道任何过分突出自我的做法都会影响集体表现的和谐性。因此,通过聆听音乐美妙的和声、感受同伴的协作,将大大增强交往合作的主动性,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心理基础。
3.学会相互烘托
在合唱、合奏中,每一位参与者可能属于某一声部,有时自己所参与的声部处于主要表现地位,有时处于陪衬地位。这种有主有次的合作表现,需要参与表现者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该大胆表现时就倾情表现,该做好陪衬时决不喧宾夺主。只有分清主次,才能互相烘托共同表现,这在一个乐队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乐于助人的交往合作品德。
4.学会相互激励
赞美他人是交往成功的诀窍。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单独表现行为与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激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意识。合唱、合奏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同样需要群体各成员相互间积极的互动。在实际合唱、合奏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如果合唱、合奏者中的大多数成员都精神饱满、全情投入,那么整个群体就会产生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艺术表现的质量会大大提高;反之就会精神萎靡,表现力低下。因此,学会合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在群体表现中全情投入,以自己的饱满情绪去激发同伴的情绪,同时又善于接受同伴的情绪激发。最终达到审美情感表现与审美情感体验的更高境界,学会欣赏自己又赞美他人。
音乐的织体层次丰富,学生通过合作表现的训练从中感受到“和”的美,领会合的力量,懂得个人与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重要性,还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之情。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音乐无须翻译,用音乐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有它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发挥这种优势,从音乐表现中学会交往合作,由此构筑生命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篇五: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析音乐剧的艺术形式与特征作者:卓淳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3期
【摘要】音乐剧是一种集合歌、舞等元素的极受大众喜爱的戏剧结构形式,在20世纪早期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舞台剧类型,逐渐成为美国舞台上的一种主要流行表演形式。这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区别于以台词、剧情为主的话剧和以演唱为主的歌剧,它通过“歌、舞、剧”三个核心的元素构成,进入了“载歌载舞、边唱边演”的新的表演领域,这种介于古典艺术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艺术形式,迎合了现代人对审美和时尚的需求,特别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给人们予娱乐休闲、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音乐剧;艺术形式;艺术特征
一、音乐剧的艺术形式
音乐剧(musical)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它囊括了所有艺术的种类,如声乐、舞蹈、戏剧、话剧、诗歌、美术,甚至电影、神话等。其最主要最基本的组合要素是音乐、舞蹈、舞美。通过这些元素讲述剧情、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根据剧情需要,这些元素在戏中的比重也有所不同。
(一)以剧情(bookmusical)为主的音乐剧
包括“音乐喜剧”、“音乐戏剧”。“bookmusical”指“以叙事为主的剧本音乐剧”,一般来说,“bookmusical”是音乐剧的中心主题,后两者是剧本音乐剧的音乐剧类型和与之相对应的音乐戏剧类型。这类音乐剧主要以剧情为主,剧情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剧中多以对白交代故事情节,音乐和舞蹈则是衬托润色剧情的发展。如音乐剧《窈窕淑女》,该剧剧情是以教授语言为线索,对处理音乐结构、歌唱与对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艰巨的创作过程,曲作者洛维以敏锐严谨的手法对每个重点任务、场景进行了形象的音乐创作,深入刻画了人物形象使曲折的剧情更加生动化。该剧的序曲是感慨激昂的戏剧气氛,其中有两首主要的歌曲,一首是艾丽萨学习之后快乐的边唱边舞《我能通宵跳舞》,另一首是贵族青年弗莱迪求爱的歌曲《在你居住的大街上》,这两个曲子贯穿着整部音乐剧,并且用乐队和语言语调以及歌唱音调作为剧情发展之间的连接手段,避免了纯粹的话剧加演唱的生硬套路,实现了对白与歌唱的自然结合与转换。在此剧中,艾丽萨这个人物贯穿始终,不断成长,在艾丽萨与希金斯教授的第一次相遇、枯燥的语言训练过程中,以及艾丽萨初尝“淑女”滋味的戏份中,作曲家都把音乐与戏剧场景充分融合,达到高度的统一。
(二)以音乐为主的音乐剧
篇六: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篇七: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成绩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
论文题目:
音乐剧浅谈
课程名称:音乐剧欣赏
任课教师:
宋赛
班
级:电信081学
号:080814022姓
名:
肖振鹏
【摘
要】
风靡全球的百老汇音乐剧同样点燃的无数中国观众的热情,也吸引的很多对音乐剧感兴趣的同学的关注,本文简明扼要的介绍了音乐剧的概念,特点和起源,演员选拔的条件,音乐剧当中具有代表性的《猫》等五大名剧的简介,著名音乐剧制作人、作曲家以及演员。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做一个音乐剧相关知识的普及。
【关
键
词】
音乐剧,发展,代表性,剧目
第一次接触到“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是在大学时,还是通过电视。当时,正值音乐剧《猫》即将进入中国演出,作为先前站,中央电视台将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通过《猫》展示给了广大观众,看过之后,我立马被它新颖、华丽的演出风格吸引住了,天哪,表演还可以有这种形式的!当时我想,为什么我早一点没有认识它呢?我相信各位同学第一次接触到音乐剧时,会和我有相似的感觉。今天,走进这间教室的,相信都是对音乐剧感兴趣的同学,让我们展开一段奇妙的音乐剧之旅吧!
一、音乐剧的概念以及特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元素的独特艺术形式,简言之,即以音乐唱腔和形体表演来演绎故事,推动情节。
旁白演唱是音乐剧的一个特色,可以是与故事完全无关的人的旁白,也可以是略有关系但仍以讲故事为主的旁白。例如;日常中我们遇见谁,口头话的打声招呼,在音乐剧中,这声招呼是有旋律有变化的,赋予感情的唱出来的,试试看吧!
二、音乐剧的起源
音乐剧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轻歌剧、喜剧和黑人剧。初期的音乐剧并没有固定剧本,甚至包含了杂技、马戏等等元素。自从1927年演艺船(画舫璇宫)开始着重语言文字创作之后,音乐剧开始踏入它的黄金岁月。这时期的音乐剧大多宣扬乐观思想,并经常以大团圆的喜剧结局。直至1960年代摇滚乐和电视普及之前,音乐剧一直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娱乐和演艺形式。20世纪以后,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演出蓬勃,已经追上百老汇的盛况。而随着英国和美国的音乐剧经常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音乐剧也开始在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流行。
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它首演于1728年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统治者和华丽的意大利式歌剧。
1750年,一个巡回演出团在美国北部首次上演了《乞丐的歌剧》,这便是美国人亲身体验音乐剧的开端。之后英国喜歌剧、洁国歌剧和维也纳轻歌剧也进行了一些类型尝试,可谓旱期音乐剧的雏形。
三、演员的选拔
音乐剧的演员可不简单,他们不是简单的歌手或者演员。“音乐剧之父”韦伯认为音乐剧演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唱歌要好,其次要有表演能力,还有就是会跳舞。”
这样的选拔条件是及其苛刻的,美国百老汇就有不少专门训练音乐剧演员的学校,学生们从很小开始就接受专业的音乐剧表演培训,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名家,比如朱莉亚?安德鲁丝,萨拉?布莱特曼都是自小接受训练,很早就登上了音乐剧的表演舞台。
四、音乐剧四大经典名剧的介绍
1.猫
说到音乐剧,不能不提的就是《猫》了。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作者是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本剧故事出自T.S.艾略特的儿童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经》,代表曲目为《回忆》。该剧持续演出16年,票房收入达16亿美元。该剧塑造了讲述了一群洁里珂猫家族的猫儿们有趣的生活故事,。
我认为《猫》剧的表演最能体现出音乐剧中歌舞剧表演的特点,演员们载歌载舞,塑造了一只只人性化的可爱猫儿。
2.悲惨世界
该剧根据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改编而来。由鲍伯利和勋伯格作词作曲。持续演出11年,票房收入达12亿美元
。《悲惨世界》以逃亡的冉·阿让与警探沙威周旋,终其一生逃避追捕迫害的故事为主线,多侧面表现冉·阿让舍己救人,给予苦难中的人们以同情和关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史诗般地反映了19世纪法国30年动荡历程中人间的悲欢离合和人民大众英勇抗争的业绩。《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贵在写实。其流动的舞台、巨大的转盘、丰富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推荐大家下课后欣赏。代表曲目《我曾有梦》。
3.歌剧院的幽灵
本剧同样是韦伯的作品。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音乐剧最高奖托尼奖的七项大奖,票房收入达10亿美元,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在全剧中,一首“AllIAskofYou”的旋律反复出现,罗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于女主角克莉丝汀不同的爱情,最后这一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
4.西贡小姐
该剧是著名音乐剧制作人鲍伯利的作品。可以称作为现代的《蝴蝶夫人》。持续演出6年,票房收入达9.77亿美元。1989年制作,是一部类似《蝴蝶夫人》故事的音乐剧。故事发生在越南战争中,讲述了一个战争时代的悲剧故事。代表曲目有本剧剧中较为著名的单有:"MovieInMyMind""TheLastNightOfTheWorld","IStillBelieve"等
五、音乐剧的著名音乐制作人和作曲家以及演员
1.安德鲁·韦伯
1948年3月22日生于英国南肯辛顿的音乐世家,祖父是优秀的男高音,父亲是英国伦敦音乐专校的校长、知名风琴演奏家,母亲是小提琴家,姨妈是剧院演员,弟弟是著名大提琴手,这位才华横溢、思智过人的世界级艺术大师,不足50岁便已写就了十余部出成功的音乐歌舞剧作品,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在百老汇和伦敦上演并且热潮不减。代表作有《猫》
《星光列车》
《歌剧魅影》《日落大道》
《微风轻哨》
等
2.卡麦隆·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是当今音乐剧界最负盛名的制作人,很少有制作人具有如此的非凡才能。1993年的美国杂志《戏剧周刊》称他是“戏剧制作的沙皇”。
他在世界各地制作过的音乐剧。它们包括6个《猫》的制作、20个《歌剧院的幽灵》的制作、12个《悲惨世界》的制作、7个《西贡小姐》的制作等等。
3.“月光女神”
莎拉-布莱曼
三岁开始学跳舞,参加了《猫》,?歌剧院幽灵?的表演并担任主要角色。1997年,专辑《永志不渝》与同名单曲《告别时刻》同时横扫全球唱片市场,创下超过250万张的惊人销售记录。
4.伊莲·佩姬
伊莲·佩姬的名字随着她魅力无穷的歌声和这些伟大的音乐剧传遍了全世界,她也成了世人公认的最具重量的音乐剧品牌,无数后来者难以逾越的高峰。1999年英国国家歌剧戏剧协会授予她终生成就奖,佩姬由此谱写了她在音乐剧世界中的辉煌篇章。
六、国外音乐剧流传度之高的主要原因
国外音乐剧的成功制作推广,有很多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在这里,我们只能做个简单的概括,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启发,一个轮廓。
1.综合性
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2.现代性
音乐剧不再应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式的踢踏舞,不单有了芭蕾舞的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它很多现代舞蹈语言。同时,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
3.多元性
音乐剧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音乐剧的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也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
4.灵活性
音乐剧的创作和表现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
参考文献:
[1]
文硕.音乐剧的文硕视野.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篇八: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例说中国音乐剧的三种不同的风格音乐剧是舶来品,这一点毫无疑义;中国要发展音乐剧,这一点也毫无疑义。于是引出第三个命题:在中国发展音乐剧,应当“原创”与“描红”并举,在引进欧美经典音乐剧剧目的基础上,把音乐剧这种外来的综合舞台戏剧样式充分本土化,使之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新型剧场艺术——这一点也同样毫无疑义。
新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探索存在很多问题,遇到的麻烦与困惑不少。最大的缺憾是至今尚未产生真正为中国观众由衷欢迎的、可与欧美经典音乐剧媲美的本土剧目。因此,本文拟从回顾2001—2004年以来我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历史入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问题,以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但我们的探索并非徒劳无功。越来越多的音乐剧创作者终于认识到,即便是欧美音乐剧,其风格样式也是多元多样的,从来就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的样式和风格;这本身就是音乐剧固有的特点之一。基于此,中国本土音乐剧在创演实践中同样遵循多元多样原则,出现了多种风格、多种样式互相映衬、各逞其技的可喜局面,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风格——即都市化风格、乡土化风格和综合化风格。
所谓“都市化风格”,简要言之,就是用国际流行的音乐剧形式来演绎当代中国人的都市生活。具体来说,这种国际化风格,在综合性艺术思维、舞台组合模式诸方面尽可能向欧美音乐剧靠拢,题材选择上一般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见长,音乐、舞蹈的语言和风格追求流行化、时尚化,与我国民间音乐、传统艺术没有特别明显的联系,二度创作通常以写实的生活化表演和通俗唱法为主,整体风格以载歌载舞的“歌舞型”音乐剧居多,也有少数“话剧加唱型”音乐剧(在欧美,业内人士将这种类型的音乐剧称之为Musicdrama,而瓦格纳也将自己的歌剧称为Musicdrama,前者可译为“音乐话剧”,后者国内通译为
“乐剧”,两者字面相同,但在艺术构成法则上差之千里,切不可混淆)。
这种都市化风格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流中,我国歌剧界探索歌剧艺术走现代化和市场化道路的一部分。当时,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传入和观念更新热潮的汹涌澎湃,也许还有对“**”前将“三化”口号绝对化的反拨,我国原创音乐剧的本土化探索主要走都市化和时尚化的路线,先后出现了《现在的年轻人》《风流年华》《搭错车》《芳草心》《山野里的游戏》《巴黎的火炬》《四毛英雄传》《夜半歌魂》等剧目,构成我国早期音乐剧本土化探索的主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陆续上演了《未来组合》《日出》《玉鸟兵站》《赤道雨》《我心飞翔》《香格里拉》《花木兰》《红海滩》以及修改后在2004年再度上演的《快乐推销员》和《中国蝴蝶》等剧,这些剧目多数均将自己的体裁定位于“音乐剧”,也有少数剧目(如《我心飞翔》和《红海滩》)却有意避开“音乐剧”概念,称自己是“轻歌剧”。但这些剧目的艺术风貌都具有音乐剧的基本特征,而且其制作理念都是沿着这种都市化路线继续前行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题材和艺术风格上出现了某些有意味的变化。
在上述剧目中,《香格里拉》《花木兰》与《中国蝴蝶》均不是现代都市题材,而是取材于传统民间传说或自创的现代神话;而《红海滩》则是一篇饱含当代寓意的成人童话。这就充分说明,都市化音乐剧的基本特征取决于作品的表现形态、舞台样式及其艺术语言与风格,而不是它的内容。
所谓“乡土化风格”,简要言之,就是把中国原有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主要是戏曲艺术,特别是像黄梅戏、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二人转等民间小戏)时尚化,以构建一种新型的现代民族歌舞剧。具体来说,这种乡土化风格,敢于借鉴欧美音乐剧的综合性艺术思维、舞台组合模式以及一切可用的表现手法,对各个不同的剧种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和舞蹈进行时尚化改造,使传统艺术转型为现代艺术,传统歌舞剧转型为现代歌舞剧,以适应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在题材选择上,这种民族化潮流通常善于表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其音乐、舞蹈语言和风格与民族民间艺术有深刻而明显的联系,在二度创作上每每显出写意性和写实性相融合的特征,程式化的表演有所削弱,生活化表演有所加强;在唱法上一般以民族唱法为主。
这类“乡土化”风格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较“都市化”风格为晚,其代表剧目,较早的有安徽的黄梅音乐喜剧《秋千架》,广西桂林的音乐剧《白莲》。进入新世纪以来,又陆续推出音乐剧《五姑娘》《蓝眼睛,黑眼睛》和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使得这种“乡土化”音乐剧令人刮目相看。
黄梅音乐喜剧《秋千架》,不但其故事取材于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女驸马》,而且它的音乐和舞蹈素材也来自黄梅戏。它与传统黄梅戏的最大不同,在于创作者们依据欧美音乐剧的思维和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在戏剧结构和戏剧节奏、音乐和舞蹈的语言与风格、舞台装置及灯光、服饰、化妆、造型诸方面对其加以时尚化的改造,因此是从传统黄梅戏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戏曲音乐剧”。
音乐剧《白莲》和《五姑娘》都是从当地民歌和民间舞蹈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分别叙述了两个凄美的民间传说。《白莲》对广西民间音乐(主要是短小轻灵的广西民歌)和舞蹈素材进行了大胆创编,使浓烈的地域风情时尚化,音乐清新可喜,舞蹈色彩斑斓;《五姑娘》的创意来自流传于江浙一带的同名叙事田歌,以音乐剧的综合舞台艺术手段演绎成一台现代歌舞剧,其音调素材大多取材于田歌和江浙一带的民间歌曲,但使用了专业化的发展技巧和时尚化的编配手段,因此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这两部音乐剧都可称之为“民歌音乐剧”。
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比较特别:它的创意来自于著名民歌《小河淌水》,并以这首有“东方小夜曲”美誉的民歌以及在全国群众中流传得同样广泛的民歌《赶马调》作为全剧的主要音乐主题,带有鲜明的“民歌音乐剧”特征;但其整体音乐风格、舞蹈语汇和二度创作班底均来自于云南花灯戏,又带有鲜明的“戏曲音乐剧”特征,因此在“乡土化”风格框架中,属于“民歌音乐剧”和“戏曲音乐剧”的综合形态。
所谓“综合化”风格,就是在艺术思维、表现手法、音乐舞蹈素材处理等方面广泛吸收欧美音乐剧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有益经验和形态特征,并根据剧目创作使命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和自由嫁接,因此在整体风格上兼具“都市化”和“乡土化”这两种特色。其代表剧目有《黑眼睛,蓝眼睛》《玉鸟兵站》《中国蝴蝶》(1999年首演版)、《快乐推销员》(2002年第二版)等。
以上三种风格,各有各的美学追求和市场定位,在具体的舞台体现和艺术处理上也各有各的长处和不足,不能简单地判断其孰优孰劣。但中国音乐剧艺术家已经从初期对于欧美音乐剧的舞台语汇和时尚概念的粗浅理解和单纯模仿中摆脱出来,开始注意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被我们吸纳的艺术元素并给以时尚化处理,尝试运用于当代音乐剧的创演实践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至于在融合过程中出现夹生、粗糙、幼稚、分寸失当等弊端,也是探索初期难以避免的,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不断改进,这一问题自当迎刃而解。
值得一提的是,本土音乐剧风格样式的多样化探索,还表现在其他诸多方面。
在组合形态方面,除了歌舞型音乐剧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之外,“话剧加唱型”音乐剧(即“音乐话剧”)和“歌剧型”音乐剧(如某些自称“轻歌剧”实为音乐剧的剧目)也以自己的组合特色在中国音乐剧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唱法方面,我国音乐剧界一直存在这样的看法——即:凡是音乐剧就必须是清一色的通俗唱法。这种看法有道理,但并不全面。以我们的视野所及,欧美经典音乐剧的确是以“有美声基础的通俗唱法”为主的,但也不尽然。例如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和韦伯的《歌剧魅影》,其唱法更接近美声。何况,“通俗唱法”本身就是一个集合概念,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歌唱方法和风格。音乐剧要在东方落户,就不能弃绝一切可用的艺术手段和资源。例如日本四季剧团的音乐剧《李香兰》,便不排斥美声唱法。而我国80年代末的音乐剧《请与我同行》是美声与通俗同台,90年代的音乐剧《夜半歌魂》则是美声与民族同台。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音乐剧的唱法依然以通俗唱法为主,但并
不排斥其他唱法。
我们肯定上述这些风格样式探索的积极意义,认为它们体现了中国音乐剧人在本土化探索过程中的自主思考和重要进展,为严寒的“隆冬”季节增添了些许春天的气息。正是在这一整体评价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
篇九: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论音乐剧的演唱风格特征音乐剧集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体裁,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化、特色化的音乐戏剧形式,成为了令人瞩目的艺术形象。音乐剧在进入中国之后,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关注,在中国的文化艺术市场不断升温,为了更好地解读音乐剧的艺术特征,我们需要着眼于音乐剧演唱的视角,对音乐剧的多元风格加以研读和分析。
1音乐剧独特的艺术特征与魅力
音乐剧以其独立的音乐戏剧形态在西方传播有百年之久,它源自于传统正歌剧中的喜歌剧、轻歌剧,并广泛吸纳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现代舞等流行音乐风格元素,逐渐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综合型舞台艺术形式,音乐剧在进入中国以来不断升温,并掀起了热潮,它突破了语言的藩篱,展示出魅影百态的独特艺术特征。具体来说,音乐剧的艺术特征包括以下内容:
1.1高度的综合性
由音乐剧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其高度的综合性特征。从广义而言,音乐剧以音乐为内核,并综合其他舞台表演元素,显现出风光迥异的风采和特色。从狭义而言,音乐剧由音乐喜剧和美国歌舞剧演变而来,在时代的发展下,融合戏剧、音乐和舞蹈艺术形式,以剧本、剧诗为主线,融合了包含文学、戏剧、诗歌、舞蹈、绘画等多元素,综合性地对剧情、人物、情感等加以表达和传递,从而使音乐剧展示出综合性、多元化、世界性的风貌。
1.2多元化的艺术表现特征
在音乐剧之中融合了歌舞和戏剧的特征,音乐和舞蹈在音乐剧中的比重和呈现方式不尽相同,例如,音乐剧《西区故事》《音乐之声》《悲惨世界》《魔术与表演》等。
音乐剧中不拘一格的悲喜剧是其多元化的又一特征,它并不是纯粹的悲喜,而植根于这些艺术体裁,使音乐剧的风格多樣化,通过时
空的转换拓展音乐剧的娱乐功能,从而深化音乐剧的艺术思想,提升音乐剧的艺术品位。
音乐剧中通俗与经典穿插、融合的特征是又一特色。它的通俗化主要表现在音乐之中,其音乐语言吸纳了流行音乐元素,诸如: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等,成为了音乐剧广为流传的法宝。这些音乐歌曲脍炙人口,创造出经典的音乐剧风格。例如,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多声部重唱与合唱《新的一天(OneDayMore)》堪称完美。
1.3贴近生活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艺术
音乐剧历经百年,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语言艺术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剧采用多样化的生活题材,以生活化的故事为基点,进行舞台形式的展示和再现,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对于音乐剧的热爱之情。例如,以乡村生活场景为素材的音乐剧《俄克拉荷马》,就选题于乡村生活,将纯朴、自然的乡村生活题材搬到戏剧艺术之中,用音乐的、舞蹈的、表演的艺术形式,揭示人们渴望自由与美好的心愿,表达出人们内心的向往与渴求。同时,音乐剧还可以选取文学作品题材内容,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搬入音乐剧之中,如:童话故事《美女与野兽》加以改编,可以创作成音乐剧作品,展示出通俗生活化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人们内心的声音。
2音乐剧的多元演唱风格特征
音乐剧在进入到普通民众的心中,首先是由于其流传甚广、动人心魄的唱段,如音乐剧《猫》中的唱段《回忆》、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唱段《雪绒花》等,这些扣人心弦的唱段唯美感人、细腻真切,极易渗入人们的心灵。然而,音乐剧的演唱风格并不是如这些代表性的歌曲一样,清浅易懂,而是表现出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和特征。例如,《耶稣巨星诞生记》中的摇滚风格金曲《我不知如何爱他》(Idon’tknowhowtolovehim);爵士风格的音乐剧《波吉与贝丝》中的《夏日时光》采用了爵士化的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有各类不同风格的超级巨星,这几位演员的演唱堪称榜样,如:音乐剧《剧院魅影》中的演员麦克波尔擅长驾驭各类风格的歌曲,可谓音乐剧的领军人物,他
的演唱技巧娴熟,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流行唱法、美声唱法。还有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歌曲《告别时刻》(TimetoSayGoodbye)之中,显现出深厚的演唱功底,她成为跨越传统和流行音乐界的歌唱天后。在音乐剧《猫》中的主题歌曲《回忆》,由依莲·佩姬演唱,她那略带沙哑而不失优美的嗓音,极强地感染了观众。
2.1音乐剧中的美声唱法风格特征
音乐剧的表现手法携带有深厚的歌剧艺术色彩,它借鉴歌剧的美声发声方法,如均匀流畅的气息、共鸣、自然发音、清晰的吐字等。例如,音乐剧《西区故事》中就运用了美声唱法,在玛利亚的独唱以及玛利亚与阿尼塔的对唱之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她的清新自然、连贯流畅的演唱风格,她运用的声音位置是高位置进行演唱,并以全身的整体共鸣为主,产生出轻盈飘逸的演唱效果。还有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卡纳娃演唱《Somewhere》的唱段之中,她讲究咽腔力度的控制以及全身的共鸣腔体,在高潮音时运用了厚实的美声唱法,显示出无穷的演唱韧性。
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并逐渐与流行唱法相融合,显现出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默契性特征,流露出由单一美声唱法向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合的趋势。可见,音乐剧的美声唱法有歌剧的演唱风格,并且在音乐剧的发展进程中显示出继承与发展并存的状态。
2.2音乐剧中的流行唱法风格特征
音乐剧除了美声唱法特征以外还有诸多的其他演唱风格,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声运用方式,其演唱风格变化多端,要求演唱者根据不同风格体裁、不同类型的音乐剧歌曲进行唱法和技巧上的调整与驾驭。音乐剧之中的流行音乐风格具有亲切自然的音色特点,这主要是它运用了本嗓的音色,并糅合了沙哑声音的独特化应用,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音乐剧《剧院魅影》中麦克·克劳福特和布莱德·里特尔,就运用了流行音乐的本嗓式的演唱方法,自如地进行音色的变换,达到了扣人心弦的演唱效果。又如,音乐剧《孤独的牧羊人》中就运用了真假声区跳跃式互换的演唱技巧,实现了对音乐剧的流行音乐的演绎。
大体而言,音乐剧中的流行唱法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乡村音乐风格为主,这类风格的音乐剧有《俄克拉荷马》《安妮,扛起你的枪》等,乡村音乐风格的音乐剧曲目演唱时追强调朴实、自然的声音,真声为主,鼻腔共鸣的运用相对较多,偶尔结合假声进行演唱,不需要太多装饰性的修饰,力求演唱及语言简单、真实。
(2)以摇滚音乐风格为主的音乐剧演唱风格,这类音乐剧曲目现代感较强,演唱时更接近使用最自然、最原始的演唱方式,不追求声音的细腻程度及音色,突出声音运用的力度,要求演员在良好的气息支持和较宽的音域条件下,增强声音的爆发力以渲染演员在通过演唱塑造人物过程中的情感。以摇滚音乐风格为主的经典音乐剧有《长发》《耶稣基督超级巨星》《油脂》等。
(3)以爵士乐风格为主的音乐剧演唱风格,在音乐剧之中大量运用了爵士乐风格的曲目演唱时要求音色浓郁醇厚、在高音部分又具有极强的张力,令人沉醉而回味。强调通过对节奏、旋律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无法捉摸的飘忽感和游移感。在音乐剧之中的爵士乐演唱成为了一种独有的音乐语言,这在音乐剧《芝加哥》之中就有直接而明顯的体现。还有在音乐剧《波吉和贝丝》之中,创作者格什温就大量吸收了黑人的爵士乐,它将黑人爵士音乐语汇与专业作曲技巧相融合,并加以美声演唱,开创了音乐剧的“交响味”的爵士风,其中的歌曲“夏日时光”和“波基我爱你”就以爵士乐的形式加以翻唱,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2.3音乐剧中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在音乐剧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个性化承载方式,它有其独特的韵律,当民族民间音乐风格融入音乐剧之时,它绽放出醒目的光华,成为大众文化的瑰宝。例如,韩国的音乐剧《乱打》就融入了韩国的民间艺术表达方式,其别致新颖的传统农乐节奏和曲调,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在传统农乐节奏与西方舞台表演相融合的过程
中,充分展示出韩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又如,我国浙江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也融入了民间的落秧歌、急急歌等民间曲调和唱法,为观众呈现出富于水乡风情的江南风俗画卷。还有新疆的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就将流行唱法与新疆民歌相糅合,在新疆特色化的鹰笛演奏与现代管弦乐、电子乐队的融合之下,显现出极强的韵律感。
3结语
音乐剧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显示出多元化的艺术特质,它在包涵多元演唱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了精湛的演唱技巧,内含丰富而深刻的音乐艺术思想,在融合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民间唱法、爵士唱法的过程中,音乐剧甚至生成了自己的“音乐剧唱法”,显现出自由化、多元化、兼收并蓄的演唱风格。
篇十: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音乐剧的人物表现与艺术表现手法》《音乐剧的人物表现与艺术表现手法》
上海光明中学
沈晓燕
背
景:
前两节课时分别欣赏了音乐剧《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的片段。
音乐剧《悲惨世界》:
赏析片段《我是谁》、《芳婷之死》、《你是否听到人民的歌声》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赏析片段《愚人庆典》、《美人》、《人世间何其不公》
第三课时
课
题:音乐剧的人物表现与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片段欣赏和对比,感受《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中蕴含的极为丰富的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
2、通过片段欣赏和对比,基本了解音乐剧的艺术表现手法及特征。
教学重点:通过《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的片段欣赏和对比,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寓意,了解掌握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区别所在。
教学难点:通过作品的欣赏比较,深切体会作品中的细节表2现,感悟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请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简单介绍音乐剧《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它们各自的创作背景。
二、中心部分:
1、赏析《悲惨世界》选段《只待明天》
(1)这首歌曲是编导把剧中每个人不同的表达组成了《只待明天》,请分别说出剧中音乐是怎样表现各个人物的观点和看法的?
(2)分析该片段的演唱风格,与合唱形式
2、赏析《巴黎圣母院》选段《解放》
(1)简单介绍该片短的情节大概。
(2)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请同学简单哼出?它是如何表现剧情的?
(3)该片段中舞台上巨大的墙,和不断向上攀爬的人群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着什么意义?
(4)分析该片段的演唱风格,与合唱形式。
三、小结部分:
欣赏音乐剧《猫》的片段,说明音乐剧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是只用《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就能完全表现的,这3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人物的刻画和艺术上的表现形式,还有更多更丰富更创新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看看这些优秀的作品,也可找些相关的资料,加深对音乐剧的了解。
教案设计说明:
前两节课中,已经让学生初步的感受并分析了一下音乐剧《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的片断。今天这节课是进一步的分析两部作品的人物、内涵、音乐和艺术表现形式,并自然的将其进行对比。整堂课分成三大块,首先让学生介绍他们找到的这两部作品的历史创作背景的资料,来引出这两部作品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不同感觉。之后就具体的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不同形式的合唱片段《只待明天》和《解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各抒己见。最后再欣赏《猫》的片段,让学生在开拓欣赏视野的基础上,引发更多的思考。
篇十一: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猫》、《西贡小姐》、《剧院魅影》、《悲惨世界》并称世界四大音乐剧。《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LloydWebber)根据T·S·艾略特(T.S.Eliot)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谱曲的音乐歌舞剧。《西贡小姐》是由Claude-MichelSchonberg与AlainBoublil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剧院魅影》,PhantomoftheOpera,是根据法国作家卡斯顿·勒胡(GastonLeroux)的小说《LeFantomDeL"opera》改编的。《悲惨世界》改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这四部音乐剧至今都享有盛誉。
柏辽兹三部舞曲:天鹅湖
胡桃夹子
睡美人
音乐剧的基本特点
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从以爵士音乐、舞蹈为主的音乐剧到摇滚音乐剧,再到类似有现代歌剧概念的欧洲音乐剧,音乐剧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保留着相当艺术水准的大众化演出形式。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综合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
音乐剧将这些不同美学范畴、不同审美方式、不同艺术魅力的艺术门类高度综合起来,它向观众所提供的,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听觉与视觉并重、表情与造型俱备的综合性剧场审美效应。
音乐剧的特点
一、综合性
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二、现代性
音乐剧不再应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因此,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乡村音乐的音乐剧等。总之,风格是非常现代的。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式的踢踏舞,不单有了芭蕾舞的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它很多现代舞蹈语言。同时,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
三、多元性
音乐剧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从其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可以看出来这一特点。音乐剧的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也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也有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舞蹈也是多种流派,异彩纷呈的。
四、灵活性
音乐剧的创作和表现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一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如:《歌剧院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五、高度的商业性
音乐剧是面向大众化的一种娱乐形式,她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如此之大的规模,都是靠优秀的商业化操作来实现的。音乐剧非常注意把音乐家、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音乐剧在对各种版权的处理方面是很突出的。音乐剧是不轻易出售舞台表演的映象制品的,演到一定程度才会被搬上银幕,在版权处理方面是精细分割且商业化的,在制作过程和雇佣演员时,都把经济效益摆在相当突出的地位。我想,这也是反映了观众的需要吧。
篇十二: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论音乐剧的艺术特征》摘要:音乐剧中的舞蹈创作,具有“撷英”、“集萃”之特征,它从不讲究什么传统规则和模式,而所注重的只是演出效果,舞台的灯光、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等统称为舞台美术,简称“舞美”,它们是音乐剧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戏剧内容、音乐演唱、舞蹈表演、舞美制作这四者构成了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从而也形成了音乐剧的基本艺术风格
自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音乐剧(Musicaltheater)之后,在西方社会音乐剧就以它独特的视、听感觉的完美结合与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娱乐性,深受观众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主流的大众文化现象。音乐剧自发端和发展以来,可谓是在世界近现代戏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音乐剧在它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之后,开始进入我国观众的视野,为人们所接受并喜爱。这是受国际上当代艺术表现形态的多元化、国际化、综合性之要求的影响。音乐剧是一朵耀眼夺目的、现代舞台戏剧表演的奇葩,随着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交流,它正以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自身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为了使更多喜爱音乐剧的观众了解音乐剧,笔者拟从音乐剧的艺术特征、审美理念、创作理念、结构的多样化和高度的综合性等方面进行剖析,以便大家能从本质上更进一步地认识它,继而在欣赏时更好的感受它。
西方社会认为:音乐剧发端于欧洲的浪漫派轻歌剧,诞生在英国的小剧场,发展壮大于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是欧洲工业文明的文化产物,是先进技术革命成果与舞台艺术的自然结合,它是社会学科走向综合性、多元化表现在舞台艺术上的必然结果。那么,究竟什么是音乐剧呢?要想有个确切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纵观世界各国、各时期的音乐剧,它大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风格各异,它的构成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艺术品种。从音乐剧的形态表现手法与风格等方面来看,它确实存在“多元化”的丰富体系,但这个“多”并不妨碍它遵循自己的审美理念、形成自己当代时尚艺术的特点。音乐剧“艺术时尚化”的审美理念,也决定了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艺术。它关注时下人们的欣赏动机和审美趣味;它追随时尚并引领时尚;它在实现艺术“时尚化”的同时,努力实现着时尚“艺术化”。从总体上讲,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主要来自戏剧内容、音乐演唱、舞台表演、舞美制作这四个方面。换言之,音乐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戏剧内容的综合性且时尚化的表演形式。
一、戏剧内容为核心
既然是音乐剧,就是要体现出戏剧的本质,它首先要以“剧”为本,歌唱、舞蹈、舞美都应为剧而存。只有反映出健康向上的主题思想、生动的情节事件、鲜明的人物形象、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才完整,内容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是音乐剧赖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没有.
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正是联系各个人物成为一体的纽带。音乐剧的创作理念是“以综合的艺术形式和方法将复杂的故事简单化、理想化。”所以,音乐剧的取材、结构和人物刻画都要求高度概括、凝练和集中。从内容上讲,音乐剧十分关注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情感,它追求人类理想生活,从来都有一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相伴随,从来都有一种幽默情怀、潇洒心态运化其中,它始终充溢着热烈的青春气息和活泼的生命力。
以世界著名的四大音乐剧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体现出的戏剧本色以及博大的人文精神与爱的永恒主题。《猫》剧是在倡导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这种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对应人类。猫的伶俐、乖张、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地吸引着人们,在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在它们梦幻般的生活中,人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我。《猫》剧,很好地引发了观众对“猫”的哲学思考。《歌剧魅影》讲述了19世纪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一个神秘而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美丽漂亮的女演员、神秘诡异的老师、英俊富有的子爵三人交织、互动与撞击的戏剧矛盾的描写,展示出任何一个时代人类都最为关注的重大命题——人性。那带有恐怖悬疑色彩的爱情主题与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那惊险刺激的情节与场景都迎合了当下观众的喜好和观赏心理,不愧是一部生动感人、催人泪下的悲剧代表作。至于《悲惨世界》,雨果本人“心灵比大海更宽广”这句名言可作为对该剧所反映内容的最好注解。该剧以爱与美的理想与人性本能之间的冲突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在“偷窃犯”、警察和牧师这些不同性格特征人物之间展示了人性的光芒与美丽。《西贡小姐》是一部反战剧,它将反思的目光锁定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它无情地批判和抨击了战争在善良人的身心上造成的严酷伤害以及对战后几代人酿就的悲剧命运。正是这个深刻的主题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与强烈共鸣。从上述四例可见,经典音乐剧都具有一个深刻的主题,一个严谨的戏剧结构,都具有激发人们情感的特点,这就是优秀音乐剧得以产生巨大影响的最基本要素。
二、音乐演唱为主体
既然是音乐剧,音乐应当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顾名思义,没有音乐也就不成其为音乐剧了。音乐剧中的音乐不同于其它音乐类别,它必须具有戏剧性与舞蹈性,它必须要把戏剧构思体现为鲜明的音乐形象,并为舞蹈提供内在的感情形象、动态性的节奏,能够塑造个性化的人物。音乐剧中的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风格,它不受任何音乐品种的约束,音乐素材变化发展的多样性使其音乐语言极为丰富。它既有古典音乐,又有摇滚、爵士等现代流行音乐;它既有交响乐下的美声咏叹调,又有电声乐队中通俗时尚的旋律。为了更好地表现剧情、表现丰富的声音层次,音.
乐剧都会将不同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与合唱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毫无疑问,音乐剧最让人难忘的则是其中的音乐唱段。
比如:《猫》剧中“魅力猫”演唱的“回忆Memory”,它是纯粹意义上的独唱,在剧中出现过四次,只有在第二幕是最完整的呈现,这伤感的情调和动人的旋律唱出了一个青春红颜不再的“女人”经历了各种艰难遭遇和人生痛苦并渴望亲人和回家的心境。这首感人至深的主题曲早已成为了《猫》剧的代表和象征,它以14种语言、42个版本、总销量超过200多万张,在全球备受人们喜爱。《歌剧魅影》中的“夜之旋律ThemusicoftheNight”、“歌剧魅影ThephantomoftheOpera”是该剧最著名的两首歌曲,自1985年上演以来至今广为流传。值得一提的是:主角扮演者莎拉·布莱曼美妙绝伦的声音、精彩细腻的演绎为该剧增添了许多光彩。同时,该剧也成就了这位既不是美声唱法,也不是流行唱法,而是两者兼备的与音乐剧十分吻合的、风味独特的“美通”歌唱家,并因该剧而一跃成为国际歌坛的巨星。还有《巴黎圣母院》中的“吉普赛女郎Bohemiagirl”、“心痛欲裂Heartbreak”;《日落大道》中的“只需一眼
Withonelook”;《艾维塔》中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Don’tcryofmeArgentina”等等。这些歌曲撼人心魄、脍炙人口,随着音乐剧的不断上演与现代传媒的进入,很快就风靡世界并成为全球最流行的音乐剧歌曲,即使那些没看过此剧的人听到它之后,也会产生一睹为快的期待感。音乐剧中音乐唱段的呈现,是整个艺术形成创作中相当重要的关键部分。试问,哪一部音乐剧没有几段突出的、通俗的、大众化的、动听上口的、让人听后难忘的音乐唱段,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这也是音乐剧创作的一种追求。可见,音乐唱段是音乐剧中的重中之重。
三、舞蹈表演为特色
在音乐剧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倍受观众喜爱与美仑美奂的舞蹈息息相关。无论是英国伦敦西区还是美国纽约百老汇,可以说在使音乐剧从歌舞杂耍、滑稽表演的娱乐品成为一种高级综合的表演艺术时,舞蹈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音乐剧和舞蹈的缘分,一直就得到观众的认同。舞蹈是音乐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剧中抒情、叙事的独特功能,是推动剧情发展与音乐联袂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音乐剧中的舞蹈能使音乐获得某种视觉印象并给音乐做出可见的解释,从而使音乐旋律的深邃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恰到好处的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的相互补充,使音乐、舞蹈这两门不同的艺术达到水乳交融的最高境界,以至获取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另外,音乐剧中的舞蹈可以使戏剧表演“轻松幽默”起来,轻松幽默地演戏原本就是音乐剧的文化品格之一。难怪有人说:舞蹈是现代舞台气氛最好的“渲染者”,它所传达给观众的视觉美感、营造出的场内气氛是任何一门艺术都不能替代的。音乐剧中的舞蹈创作,.
具有“撷英”、“集萃”之特征,它从不讲究什么传统规则和模式,而所注重的只是演出效果。这里既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又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隽永飘逸的现代舞等等,编导根据剧情是怎么好看怎么编舞,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为已所用。
如《猫》剧的编导,就利用不同的舞蹈表演来展示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猫。“纯白猫”开场跳的经典芭蕾,动作舒展大方,表现出晚辈纯真的天性和对家族的依恋;“魔术猫”则以带有爵士舞特点的芭蕾超高技术的大跳,让观众在领略他魔力的同时又从舞技中体会到愉悦;“小偷猫”滑稽的双人舞和“摇滚猫”狂放不羁的摇滚风格等都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再如《巴黎圣母院》,当爱斯米拉达一出场唱起“吉普赛女郎”时,在她身旁的舞者就跳起狂热欢快的弗拉门戈舞蹈,此时舞蹈出现比她的演唱更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她内心奔放的情绪;而当菲比斯演唱“心痛欲裂”时,他身边四位男舞者的背影舞蹈,又让人领略到他黑暗的内心和痛苦的抉择。还有,百看不厌的百老汇音乐剧《42街》的舞蹈编排更是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演出时大幕升起几十厘米,在节奏强劲的音乐中,上百只鲜艳的舞鞋使地板咔咔作响,随着幕布徐徐上升,舞动着的长腿、飞扬着的裙摆、花样繁多的脚步尽显无遗,此段美式踢踏舞可谓是该剧表演的最大亮点。不能不提的是:音乐剧迷们津津乐道的《西区故事》,它一开场几个小混混逛大街的“街舞”,着实令看惯美女玉腿的观众震撼不已,这段“街头游荡”的舞蹈,不仅表现了真实的环境、充满了社会生活气息,同时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剧情的铺垫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看来,只有充分融入了戏剧的舞蹈才能成为优秀的音乐剧舞蹈。音乐剧中的舞蹈如此精彩、恰如其分、自然自得,归根结底还在于舞蹈与音乐之间那割舍不断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的密切关系;在于音乐带给编导的丰富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在于编导以剧为本用音乐形象思维进行的精心设计。毋庸置疑,音乐剧中舞蹈与音乐的互动始终充盈着活泼无穷的变数。
四、舞美制作为时尚
音乐剧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艺术,其中舞美制作的因素功不可没。音乐剧不是单一的艺术品,因此,在创作中的全局意识、整体观念尤为重要。即使有了好的剧本、成功的音乐及优秀的舞蹈,如果没有舞美制作的加盟或是不讲究舞美的设计与制作,那么,所演出的音乐剧注定会是“苍白无力”的。舞台的灯光、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等统称为舞台美术,简称“舞美”,它们是音乐剧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舞美的作用是:模拟和再现特定的客观事物形象,营造舞台表演的时空,提供演出规定的场景,促进剧情的发展与完成。舞台上,除了演员的演唱、舞蹈表演与乐队的演奏外,所有的听觉、视觉效果都归于舞美制作的范畴。.
从当今音乐剧华丽精美的舞台来看,舞美制作确实体现出高科技美学观的一次变革,进而使之更具有观众所追求的时尚性。
如上世纪80年代最卖座的《歌剧魅影》,它浩大的布景,200多套的奢华服装、金碧辉煌的浮雕、两座高高耸立的塔楼以及地下湖泊蜿蜒游走的木舟与漂浮的上百支蜡烛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剧情所需要的那个场景。该剧几乎每五分钟换场景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盛大华丽。特别是当女主人与情人漫步时无意走进她老师的居所时的两个场景,那大手笔的舞美制作令观众深感震撼。情侣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则是通过一只船行驶在朦胧的云雾中来表现,整个舞台宛若一个虚幻缥缈的世界;而老师牢笼般的居所,则用巨大的铁栅来展现,透着阴森、冷暗与世隔绝的氛围。两个不同的场景,恰到好处地模拟、再现了剧中特定的环境,正是这环境的成功创造和艺术处理,为该剧人物塑造、情节描述增添了许多色彩,同时,也使观众能沉浸在这特定的气氛之中感受着舞美制作的艺术魅力。还有,《猫》剧的舞美制作让人拍案叫绝,为了建造一个猫的乐园,设计者对剧场进行了改造,使之变成了可旋转的三面舞台,甚至布景与前台部分已延伸到观众席中,很好地扩展了表演空间,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猫表演的舞台被定位在城市垃圾堆旁,根据猫的比例将人类生活废品放大了三倍呈现在舞台上,这里有丢弃的鞋子、杯子、帽子、牙膏皮、轮胎、沙发、旧家电等,再加上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若大垃圾场中,光怪陆离的舞台创造了梦幻般的效果,产生出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力。特别是在“人物”猫的形象设计上,设计者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至,全剧36只不同的猫,服装颜色、花纹、皮毛都甚为讲究,每只猫的脸谱化妆衣着打扮都力求与角色身份性格特征相吻合,完美夸张的舞美制作使这些形态迥异的猫栩栩如生。从上述两例可以得出:舞美制作的立意和所达到的效果都是与剧情内容、形象烘托、情感表达相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在剧中的张力,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可见,舞美制作也是一门独立的、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它对剧目的成功与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戏剧内容、音乐演唱、舞蹈表演、舞美制作这四者构成了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从而也形成了音乐剧的基本艺术风格。无论是从实践中还是从理论上讲,这四者在音乐剧中已化合为一个艺术整合体,它们原有的特性不是简单相加或随意混合,而是整合中相互渗透,使各自都有了质的、“音乐剧”化的异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正是有了这四者的整合,才使得音乐剧具有兼容性大、创造性强、涵盖面广的特点并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的最为时尚、最受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
.
篇十三: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当代音乐剧分类问题新世纪中国音乐剧分类可依据演出场所与风格进行。按演出场所可分为普通音乐剧(generalmusical)、小剧场音乐剧(chambermusical)与旅游音乐剧(或称景观剧spectacle-musical)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于普通剧场演出、小型剧场演出与旅游场所演出三种类型。按艺术风格源流可分为城市音乐剧(urbanmusical)、乡村音乐剧(countrymusical)、戏曲音乐剧(Xiqu-musical)三种类型。
一、当代音乐剧演出分类
普通音乐剧指在普通剧场演出的音乐剧,在国内舞台对应着不同题材与不同演出名称的多数音乐剧,不必特指、无须说明,从历史题材的《花木兰》到现代题材的《未来组合2008》,从军事题材的《赤道雨》到工业题材的《钢的琴》,从知识分子与工农交融题材的《三峡石》到城乡交融题材的《娘啊娘》,从民国江南艺人《二泉吟》到北京天桥艺人《爷儿们叁》,从抗战题材《国之当歌》到家国之情的《回家》,从儿童题材《三毛流浪记》到大学校园题材《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等等剧目。它们以音乐剧冠名且题材广泛、大中小型制作、歌舞戏俱全,难以用一种音乐风格概括,音乐剧特点鲜明。它们在普通音乐剧场演出可称为普通音乐剧,占据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半壁以上河山。
小剧场音乐剧音乐界也称室内音乐剧,以便与室内乐、室内歌剧的习惯称谓统一。此类音乐戏剧主要以城市小剧场演出为主,故有小剧场音乐剧的说法。其表演源于京、沪两地小剧场话剧的兴起,是新世纪崛起的一种城市小型戏剧新品种。通常以专业院团、院校及经费不多的文化公司与个体制作人承办,十来个人的小型剧组的小型制作,演职员不多、舞美简洁,在150~300座位置的小剧场演出,可有小型乐队,更多采取前期录音的伴奏形式。张广天的《风帝国》、林志颖的,ILoreyou、小柯的《凭什么我爱你》和赵光的《我是你的孤独》
等等为代表。近10年来在北京、上海等戏剧文化繁荣的大城市方兴未艾。
景观音乐剧也称实景剧、旅游音乐剧,用景观剧这个早期西方音乐戏剧已有词汇去命名比较准确,看戏看的是景观,中文英文不容易误会。这种音乐剧以地方旅游文化为资源,创制剧目、搭台唱戏。从广西《印象-刘三姐》到云南《丽江印象》,从四川《青城山》到湖南张家界《天山飞狐》,从海南《三亚千古情》到拉萨《文成公主》等等商业演出。这些旅游音乐剧以地方旅游景观为基础,编撰故事、打造人物,半戏半“秀”(show)、歌舞并重,音乐风格混杂,且具备一定地方特色。其中部分音乐剧故事完整、情节丰富、人物贯穿,戏剧品格完备,也适合城市剧场演出,比如《文成公主》《天山飞狐》等等。这些演出立项、创制通常有地方政府、大型文化旅游公司介入支持,以保障经费的大量投入,尤其是保障专门演出场所与景点打造的经费支持。此类剧目是伴随地方经济与旅游文化的发展,在新世纪崛起的一类音乐剧新类型。这是国家现代经济与旅游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文化产品。此类表演有从音乐戏剧到歌舞秀表演的多种层次。
以上分类提及的后两类音乐剧通常是专指、有说明,说某某音乐剧是普通音乐剧不用加“普通”,大家也心知肚明,仅仅因为它们在普通剧场演出。称谓一出音乐剧是景观音乐剧,说明它的演出是在露天剧场、景观剧场,或者旅游景点等专门制造景色的特殊剧场。说它是室内音乐剧说明它在小剧场内二三百人近距离小舞台里演出,演出创制成本小,票价很便宜。当然,这里分类跟音乐剧票价没有一毛钱关系。此种分类是一个演出场所的概念,并不直接指涉艺术风格与音乐语言。所以,按照艺术与音乐风格分类当代中国音乐剧,是另外的思路与标准,是艺术家、艺术学者与爱好者谈论艺术风格的一种思路与方式。
二、当代音乐剧风格分类
新世纪中国音乐剧按艺术风格音乐源流可分为城市音乐剧、乡村音乐剧、戏曲音樂剧三种类型。第一类不必特指、也无须说明。就像
音乐剧城里生、城里长,不必下乡巡回,也不必加上“城市”二字去哕嗦。按照音乐艺术风格划分的城市音乐剧泛指采用城市流行音乐与艺术音乐为音乐表演语言的音乐剧,包含了借鉴西方音乐剧各种演出样式,对应着国内舞台不同题材与演出名称的大多数音乐剧。它们的艺术风格与音乐语言容易追寻到相应的西方音乐剧相应类型的剧目,包含了中国原创音乐剧前面提及的普通音乐剧的大多数,不必赘述、加以过多说明。
而乡村音乐剧滋生于中国本土歌舞与民间歌曲,戏曲音乐剧脱胎于传统戏曲唱腔和表演形式。新世纪乡村音乐剧代表以花灯音乐剧《小河淌水》为起始,采用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与民间歌舞为主要元素展演戏剧;随后有浙江艺校《五姑娘》,启用浙江嘉善田歌为主要音乐语言展演戏剧,抒情叙事、塑造人物。近期有《黄四姐》,以湖北恩施地区民歌《黄四姐》为素材,大胆编撰故事,以土家族民歌传承为主旨打造音乐剧本,塑造民间歌手形象,载歌载舞表演戏剧。此类品种包含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贵州侗族音乐剧《嘎老》等一批采用少数民族歌舞元素表演的作品,继承了上世纪50年代以降《刘三姐》《阿诗玛》民歌剧开创的表演路子,续上了本土民间歌舞剧的香火。继续追溯,《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秧歌剧、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明清以降大量民间歌舞小戏,都是乡村音乐剧前辈渊源。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第三类戏曲音乐剧以黄梅戏《秋千架》两个版本为代表,有后续剧目黄梅音乐剧《长河》,越剧音乐剧《女人街》《梁祝》《红色娘子军》,京剧音乐剧《白雪公主》,国外剧目移植改编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等等。这些新编戏曲音乐剧在保持原有剧种唱腔基本特点,改造旧有戏曲表演创腔程式,以新的歌、舞、戏结合的样式表演故事,寻找音乐展演戏剧、塑造人物新的可能,显示出戏曲改革音乐剧化、音乐剧发展戏曲化的生命力,成为新世纪中国音乐剧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类音乐剧包括一大批没有采用音乐剧命名的戏曲新创剧目。这些新编戏曲舞台剧多由戏曲团体创演,不愿意打或不屑于用音乐剧
的招牌。除唱腔保留剧种特点、表演还有戏曲味道,重唱、合唱、舞蹈、话剧表演等大量音乐剧形式的融入,使其演出样式与风格与戏曲音乐剧十分近似。
以上所说三种风格分类并非整齐划一,没有交叉融汇;相反,城市音乐剧的流行音乐与艺术音乐风格可以在一个剧中混合,乡村音乐剧也可能混合有流行音乐的元素,戏曲音乐剧中也可能贯穿了流行音乐的风格,乡村音乐剧还可能混合了艺术音乐的方式。总而言之,因人而异、因戏而论风格不一定纯粹。中国城市音乐剧受民间音乐、戏曲风格影响的也不在少数。尤其在强调音乐剧中国特色的今天,表演形式的本土化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然,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剧目,通常有一个大概的、主流的风格类型。可以讨论定型、可以用三类音乐剧风格、三种演出样式或者混合去分析、描述,去分类、界定,去称谓命名,三言两语,说清楚一部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如果说小剧场音乐剧与景观音乐剧是新世纪伴随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带来音乐剧发展的新生事物,那么戏曲音乐剧与乡村音乐剧也是新世纪中国音乐剧发展的新趋势。此前,这些类型的音乐剧处于萌芽状态。当今小剧场戏剧的繁荣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增长,将继续为小剧场音乐剧与景观剧发展提供动力;国内戏曲艺术与民间歌舞的保护与发展,将继续推动戏曲音乐剧和乡村音乐剧的发展。同时,城市音乐剧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寻求本土化发展的动力。
三、音乐剧曲目分类
音乐剧曲目分类理念主要源自歌剧与歌曲,其音乐大体分为声乐与器乐曲两类。单纯的器乐曲可成为音乐剧的序曲(Overture)、间奏曲(Segue)、舞曲与对话表演的背景音乐;单纯的声乐曲称为歌曲。实际上音乐剧歌曲很少有脱离器乐伴奏的,音乐剧中的器乐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歌曲的伴奏;而歌曲也可以充当音乐剧之序曲、间奏曲、歌舞曲甚至背景音乐,加上音乐剧之序曲、间奏曲、舞曲与背景音乐多数来自歌曲旋律。所以,分类与研究音乐剧音乐,多数情况下
是在研究音乐剧歌曲及其伴奏。音乐剧歌曲及其伴奏构成了音乐剧音乐的主体部分,由此,西方音乐剧作曲家常常被称为歌曲作家(Song-writer)。歌曲写作于音乐剧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音乐剧剧目辞书、汇编与简介通常会将剧中重要歌曲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个名单,留待欣赏者、研究者查阅。
音乐剧歌曲可按抒情曲、叙事曲、进行曲、圆舞曲、颂歌等普通歌曲的理念进行,也可以按独唱、齐唱,重唱、合唱的表演形式划分,还可以按流行音乐爵士、蓝调、摇滚、说唱歌曲的风格类型分类。更可以简单地参照本人提出的音乐剧歌曲性质对立的两分法,分为抒情-叙事、咏叹-宣叙、悲剧-喜剧、戏剧-非戏剧、单曲-联曲五种不同的歌曲。抒情-叙事的两分法取决于歌曲的戏剧功能,咏叹-宣叙的两分法取决于歌曲的旋律性质,喜剧-悲剧两分法取决于歌曲的戏剧情感属性,戏剧-非戏剧的两分法取决于歌曲戏剧与音乐变化的程度,单曲-联曲取决于乐曲段落多少和相互关系。这种分类简单易行且满足中国音乐戏剧歌曲包括戏曲、歌剧唱段分类描述的需要,也能适应不同时期的西方音乐剧歌曲分类,是本人博士论文采用的一种专有的戏剧歌曲分类法。当然,采用百老汇歌曲Ballad(爱情歌)、Charmsong(迷你歌)和Comedysong(喜剧歌)三种音乐剧歌曲类型来分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最后,音乐剧曲目按照演出时间分类,还有开场曲(Opening)、终场曲(Finale)上半场终场曲、下半场开场曲,间奏曲、11点钟歌等等名称。以上这些音乐剧音乐分类,已有不少文章与著述介绍,容易理解,在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百老汇音乐剧歌曲分类中容易犯下的错误。通常是爱情歌、迷你歌、喜剧歌三种歌曲类型,我90年代的文章曾翻译为“抒情歌、赞美歌、喜剧歌”三种类型。现在看来喜剧歌翻译还是对的,抒情歌也基本靠谱,赞美歌的翻译显然就错了。因为“Charm”的英文,无论如何都不该译为“赞美”。
翻译错误的原因除自以为是,且精读原著不够仔细,未找到演出录像去认真分析英文原著引用的曲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早年阅读
到“Charmsong”这个词,同时也读到作者的解释,说明它是介于喜剧歌与爱情歌之间的一类歌曲,不像爱情歌那样对旋律的强调以及喜剧歌对歌词的强调,这类歌曲对词曲予以同等地位,其内容通常是乐观主义的。当然对待生活应该是一种肯定的态度,于是就引申出我的“赞美歌”义译。还自以为对此名词内涵有独到的理解。后来有机会找到书中举例提到的两部音乐剧录像,再细看细听《南太平洋》剧中的《幸福的谈话》、《屋顶上的小提琴手》剧中的《你爱我吗?》两首举例歌曲,才恍然大悟,明白直译“迷人、迷你歌”更为合适。这种歌曲的功能在于释放乐观主义歌词内容带给观众“会心的微笑”。两首歌仔细听来、分析起来趣味盈然,耐人寻味。显然的与喜剧歌曲完全的讽刺幽默、搞笑吟诵的戏剧功能不相同的。
这样一来,与我们习惯性理解的百老汇音乐剧“抒情”“叙事”“搞笑”歌曲三类型分类的概念就不相同了。这种分类或许用“情歌”“趣歌”“笑歌”三种歌曲名称来说明更为确切,由此带出音乐剧歌曲写作分类概念的转换。在此,作曲家不必思考抒情、叙事歌曲两分法写作的陈旧概念,没有意思的叙事歌曲根本不用写,说白就行了。词曲作家一提笔为音乐剧写歌,要么唱情、要么逗趣、要么搞笑,只此三种类型与功能。那些白开水宣叙调,流水账口水歌一律取缔。如此下去,对创作可能有利无弊。作词作曲免去寫作那些无趣无用、无情无戏的歌曲,歌曲质量可提高一档。
以此类推,前面提及的小剧场音乐剧与景观剧两个分类概念,也蕴含着新的创作理念与方法的改变。小剧场的小空间、近距离交流,小制作、小场面,简装舞美,少量演员,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方式与理念,也带出新的表演方式与表现理念,以及观赏音乐戏剧新的环境体验。与景观剧一样,观众得到了不同于普通剧场新的视听体验。而景观剧凸显视觉场景特点的重要性,将舞美空间设计摆放到音乐戏剧创作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也带来音乐剧创作与表演理念与方式的改变。当然,音乐戏剧风格作为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分类研究更是有益无害。
按照演出场所划分音乐剧类型简单易行,采用艺术音乐与流行音乐、戏曲音乐与乡村音乐去划分风格,是大家熟悉的音乐风格分类方法,利于理解、利于把握。这些分类方法无论普通观众采用、专家使用还是艺术家采用都不成问题,彼此间对话、交流也不存在障碍。而正确地使用音乐剧分类概念,便于音乐剧行业对话、学术讨论,教学研究、内外交流,三言两语能把一部音乐剧是个什么东西表述得清清楚楚,大大节省了交流时间与成本。
总之,音乐剧分类讨论与研究对表演、创作、教学是意义重大的。理论对于实践的影响常常始于概念。许多时候,艺术研究分类概念直接指导实践,影响表演、创作与教学工作的思路发展,而创作、表演、教学的理念与分类方法又直接决定创作、表演、教学的方向与发展,从而影响到音乐戏剧创作、表演、教学的质量与成绩,不可轻视。
以上分类讨论并未牵涉西方音乐剧当代与早期演出各种称谓与分类概念,是因为前面讲座已有专家涉及这个问题,且已有文献不少,感兴趣者不多,在此不做赘述。对西方早期音乐剧类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笔者《西方音乐剧沿革》②一文相关早期音乐剧的内容。
篇十四: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浅析音乐剧的艺术形式与特征一、音乐剧的艺术形式
音乐剧(musical)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它囊括了所有艺术的种类,如声乐、舞蹈、戏剧、话剧、诗歌、美术,甚至电影、神话等。其最主要最基本的组合要素是音乐、舞蹈、舞美。通过这些元素讲述剧情、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根据剧情需要,这些元素在戏中的比重也有所不同。
(一)以剧情(bookmusical)为主的音乐剧
包括“音乐喜剧”、“音乐戏剧”。“bookmusical”指“以叙事为主的剧本音乐剧”,一般来说,“bookmusical”是音乐剧的中心主题,后两者是剧本音乐剧的音乐剧类型和与之相对应的音乐戏剧类型。这类音乐剧主要以剧情为主,剧情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剧中多以对白交代故事情节,音乐和舞蹈则是衬托润色剧情的发展。如音乐剧《窈窕淑女》,该剧剧情是以教授语言为线索,对处理音乐结构、歌唱与对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艰巨的创作过程,曲作者洛维以敏锐严谨的手法对每个重点任务、场景进行了形象的音乐创作,深入刻画了人物形象使曲折的剧情更加生动化。该剧的序曲是感慨激昂的戏剧气氛,其中有两首主要的歌曲,一首是艾丽萨学习之后快乐的边唱边舞《我能通宵跳舞》,另一首是贵族青年弗莱迪求爱的歌曲《在你居住的大街上》,这两个曲子贯穿着整部音乐剧,并且用乐队和语言语调以及歌唱音调作为剧情发展之间的连接手段,避免了纯粹的话剧加演唱的生硬套路,实现了对白与歌唱的自然结合与转换。在此剧中,艾丽萨这个人物贯穿始终,不断成长,在艾丽萨与希金斯教授的第一次相遇、枯燥的语言训练过程中,以及艾丽萨初尝“淑女”滋味的戏份中,作曲家都把音乐与戏剧场景充分融合,达到高度的统一。
(二)以音乐为主的音乐剧
以音乐为主的音乐剧,几乎用音乐来表达剧情的发展和故事的讲
诉,这种音乐剧要求演唱者无论是运用何种唱法,都必须拥有深厚的演唱功底来驾驭多变的音乐风格,以及表演方面的重要性。做到唱、演均佳。在这些音乐剧中,流传下众多经典的独唱、重唱及合唱曲目,且经常被单独搬上音乐会的舞台。如《音乐之声》中有十余首歌曲,特别是《雪绒花》、《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广为传唱,在唱功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孤独的牧羊人》要求演唱者掌握“约德尔”唱法,即真假声的不断交替和特殊的润腔处理,歌曲曲词幽默诙谐,节奏鲜明,要求歌者演唱时富有活力、个性鲜明独特。
(三)以舞蹈为主的音乐剧
注重用舞蹈来诠释主题,推动剧情的发展,加强戏剧冲突性,刻画人物形象,如《猫》、《西区故事》、《歌舞青春》等。最典型的《猫》,此剧并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类似20世纪的歌舞杂耍表演,其吸引力更多来源于音乐和舞美的冲击力。在剧中,有各式各样的猫:白的、黑的、花的、老的、小的、丑的、美的、胖的、瘦的等等,打扮也都大不相同,舞蹈设计师吉莉安莱尼发现猫有孤僻、冷淡、多情、充满柔韧性与神秘感等特征,将其融入剧中,创作出属于每一只猫的性格以及充满其独特个性的舞蹈,在舞美方面费尽心思,打造各种大型的舞台场景,服装方面设计夸张、色彩各异,加上独具个性的舞蹈,使舞台呈现出饱满的视听享受。
(四)音乐剧创作手法的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生产的高度发达,音乐剧比以往更呈现出社会化、民族化。在音乐方面,不再是一成不变沿用轻歌剧的唱法,而是用符合现代观众需求、根据剧情风格需要改变唱法。创作者们都从各国的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现代歌舞中汲取养分,把音乐写得更优美动听并通俗易懂,便于流行,使唱法多变,有古典与流行结合,亦有全流行风格的演唱方式。20世纪50-70年代,甲壳虫、披头士、爵士乐、摇滚乐等风靡西方国家,音乐剧领域也随之出现这一类型风格的剧目来迎合观众。其次,在舞蹈方面,不止芭蕾舞这一艺术基础,各地传统的舞蹈类型和新兴的流行舞蹈也逐渐被加入音乐剧的剧情
表演当中。
(五)音乐剧主题表现形式
音乐剧相比于歌剧,更贴近生活,更体现现实。作曲家们结合时代背景,运用时代题材,用戏剧这种最具群众性的舞台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剧的主体表现形式,最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激发起人们的热烈反响。这是音乐剧中具有的深刻的主题与博大的人文精神。如50年代纽约西区青年团伙斗殴的热点话题,于是产生音乐剧《西区故事》等。
二、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纵观音乐剧的发展衍变,已然成为都市人享受生活的时尚文化。其重要特征体现在: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商业性。
(一)综合性
音乐剧集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且为大众易于接受与喜爱。在音乐剧中,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将他们整合于一体在舞台上呈现,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感。如《歌剧魅影》、《音乐之声》等剧目,都曾以影视、话剧的形式搬上银屏,当这些剧目以音乐剧方式呈现时,又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视听冲击,能现场体会角色感受情节欣赏音乐观赏舞蹈,这是一种艺术境界的最高追求,从而也证明这种艺术的综合性,证明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二)开放性
音乐剧的创作不会以单一的形式出现。题材多样化,从古代到现代、从喜剧到悲剧、从想象到现实、从科幻到神话。音乐创作更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艺术形式制约,有很强的包容性。音乐剧演唱方法更不局限于是美声还是流行,根据其角色及剧情的定位,随时进行风格乃至唱法的转变。如:表现形式有古典、传统音乐、爵士、摇滚、民谣、乡村音乐、黑人blus、也有大混合似的;有偏向歌剧的、或轻歌舞剧的等等。舞蹈形式从传统的芭蕾到踢踏舞、爵士舞、还有各种民族特色的民间舞及流行舞等。风格的包容性体现了音乐剧的开放性。如根据社会流行现象改编的由《艾薇塔》、《爱心王妃》、《波吉与贝丝》;
根据当时演艺界背景创编的有《歌剧魅影》;根据名著改编的有《窈窕淑女》、《悲惨世界》等。
(三)创新性
对音乐剧而言,创新是音乐剧赖以继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需在经典剧目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社会的音乐剧;借鉴西方音乐剧的创作手法,创作出符合我国本土的音乐剧,才能推动音乐剧的不断蓬勃发展。如国内近年较为成功的音乐剧有《星》,作曲家李小兵遵循国外经典音乐剧的创作手法,一开始就参与剧本的构思和创作,使音乐和剧情融合一体,达到高度的统一、不可分割。中文版《妈妈咪呀》打破老规矩,也是一种全新的演绎,整部剧翻译成中文演绎,给国人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通俗易懂,吸引更多的观众,增加票房收入。音乐剧必须全方位进行挖掘创新,特别在音乐剧刚起步的中国,未来的趋势将是蓬勃发展,不可阻挡的。
(四)商业性
德国哲学家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在40年代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所具有的大工业特性,并提出“文化工业”这一概念。①后来这一理论又被发展,通过这个理论,可以全面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商业性和操作性。盛行于我们生活中的畅销小说、流行音乐、休闲报刊等,都是这种文化的体现。而逐渐被人们了解、接受、喜爱的红透艺术界的音乐剧正是这种文化的代表。尽管它也是承载和表现着一副社会需求的面孔,但实际金钱才是其运转的枢纽和动力,同时也是它存在的目的和根源。因此,在这个文化大体系中,艺术家也要迎合观众的口味来创作,满足大众的需求,也就决定了音乐剧的商业性。如英国音乐剧代表《猫》,在伦敦,该剧8949场的盈利是1亿3千6百万英镑,观众达8百多万。《猫》在百老汇演出达7485场,盈利达3亿2千9百万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盈利超过22亿,观众多达5000余万。然而当后期《猫》的盈利无法如从前,也就让其无奈的落幕和停演。所以说,音乐剧的演出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以及丰厚的票房收入,才能支撑音乐剧的继续呈现及发展。
综上所述,音乐、戏剧、舞蹈这三者构成了音乐剧的主要艺术形式,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及商业性则构成音乐剧必不可少的艺术特征。从而形成音乐剧特有的音乐风格。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中,这些因素把音乐剧构成一个整体,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正是音乐剧的这些特点,使得音乐剧具有更大的兼容性、较强的创造性、较广的涵盖面,并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最为时尚、最受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
注释:
①《梦想与尘世—20世纪美国文化》黄明哲,等著.李鹏程主编
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244页.
篇十五:音乐剧三种表现形式
《猫》、《西贡小姐》、《剧院魅影》、《悲惨世界》并称世界四大音乐剧。《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LloydWebber)根据T·S·艾略特(T.S.Eliot)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谱曲的音乐歌舞剧。《西贡小姐》是由Claude-MichelSchonberg与AlainBoublil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剧院魅影》,PhantomoftheOpera,是根据法国作家卡斯顿·勒胡(GastonLeroux)的小说《LeFantomDeL"opera》改编的。《悲惨世界》改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这四部音乐剧至今都享有盛誉。
柏辽兹三部舞曲:天鹅湖
胡桃夹子
睡美人
音乐剧的基本特点
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从以爵士音乐、舞蹈为主的音乐剧到摇滚音乐剧,再到类似有现代歌剧概念的欧洲音乐剧,音乐剧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保留着相当艺术水准的大众化演出形式。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综合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
音乐剧将这些不同美学范畴、不同审美方式、不同艺术魅力的艺术门类高度综合起来,它向观众所提供的,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听觉与视觉并重、表情与造型俱备的综合性剧场审美效应。
音乐剧的特点
一、综合性
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二、现代性
音乐剧不再应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因此,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乡村音乐的音乐剧等。总之,风格是非常现代的。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式的踢踏舞,不单有了芭蕾舞的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它很多现代舞蹈语言。同时,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
三、多元性
音乐剧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从其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可以看出来这一特点。音乐剧的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也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也有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舞蹈也是多种流派,异彩纷呈的。
四、灵活性
音乐剧的创作和表现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一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如:《歌剧院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五、高度的商业性
音乐剧是面向大众化的一种娱乐形式,她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如此之大的规模,都是靠优秀的商业化操作来实现的。音乐剧非常注意把音乐家、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音乐剧在对各种版权的处理方面是很突出的。音乐剧是不轻易出售舞台表演的映象制品的,演到一定程度才会被搬上银幕,在版权处理方面是精细分割且商业化的,在制作过程和雇佣演员时,都把经济效益摆在相当突出的地位。我想,这也是反映了观众的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