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发言稿 主题教育 教案设计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20篇

时间:2022-12-22 18:50:02 来源:网友投稿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20篇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20篇,供大家参考。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20篇

篇一: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是说,礼制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他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

  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礼已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老子激烈抨击礼教的虚伪性,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礼义的作用,不过只是把礼义仁爱放到了他的“道德”思想之下,置列于次要的地位加以保留。

  老子提出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道论——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第一位思想家。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是上帝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犹如西方的中世纪***神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先起来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是老子。在天道观上,老子要比同时代的孔子和稍后的墨子进步很多。孔子要求人民要“知天命”、“畏天命”,并没有能最后冲出西周以来传统天命论的束缚。而战国前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仍然坚持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思想。就墨子承认天有意志这点讲,他的思想落后孔子。但墨子又不同意孔子的天命论而鼓吹“非命”,他对天命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天命论是古代暴君创制出来的,“非仁者之言”,并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命”是见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有的。可见,不论是孔子还是墨子以及他们的“天命”和“天志”论,都没有最后冲破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老子他大胆地向传统天命论进行了挑战,否定了天志说和天命说,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把天地一样都当作自然的东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的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看待。天地都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为进一步探求天地的起源和整个宇宙的本原问题,老子立足现实的宇宙万物的观察,由今而推至古,再从古以推演出今的思想方法,终于提出自己全新的宇宙观——即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在这一个新的宇宙起源说上,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

  1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两段话是一个意思,但前者是从今推古德思维方法,后者是从古推今的思维方式。古人要揭示宇宙起源的秘密,就必当先从现实的天地万物出发,然后推测到遥远的古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命题老子从现实存在的万物出发,认为宇宙有一个开端,一个起源,这个开端不能是有形有象的具体存在物“有”,只能是“有”的对立面无形无象的“无”。这就是老子思维的终极点。老子提出这个终极点后,反过来又从这个终极点推演出万物产生的途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设想“无”生“有”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和谐之气,才生养出各种万物。这就是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万物或“无”生“有”的整个过程。对于“道”的形象和性质,老子作了如下界说:道是无形无象的。“视之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夷、希、微三者都表示“道”是一种无形无象无任何行迹的东西。道是无为无欲的。“道法自然”,自然者无为也。无为即指无有目的、无有意志、无有欲望、无有作为,所以说道“常无欲、常无欲”,是自然存在的东西。道是柔弱的。“弱也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而正由于它的柔弱所以才能战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的性质与道的性质有相类似的地方。道是虚静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虚空的,永远不会充满。“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道是静止的,万物是运动的,万物都在生长壮大,但最后都要复归本原的道,复归到虚空静止的状态。道是无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任何一种名都有自己特指的对象,都有一定的限制。而道是无限的,没有任何规定性,也就不能用有限的名来称谓,所以只能是无名的。如果道也有限制,有一定的规定性,那就不能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道”原指道路,可引申为法则、原理、规律等。这里老子为什么要把宇宙的本原称为“道”呢?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把“道”更高度地抽象化,使之脱离具体事物的“道”,把“道”看作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总则。这样老子也就把“道”分成了两类:一是指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道,属于一定事物的法则,称作“非常道”,即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一是指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这样的“道”是“常道”,是永恒不变的道。非常道是离不开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而常道是抽象的,脱离了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因为是无形无象的。这样常道其实也就脱离了万物一种绝对的“理”(即法则)的存在。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理”还是“物”的存在呢?当他在强调道是“常道”,是脱离万物而存在时,道成了一种纯理的存在,但纯理有无法生出万物,所以当他强调道能生出万物时,又把道看成一种物,一种混成之物。就此来看,老子的哲学尚带有原始性与素朴性。二、德论——物性论高亨先生说:“德者万类之本性也”。也就是说,德论即无论性,是讨论万物本性的。老子讲“德”,归结起来至少包含这样几种涵义:1、宇宙本原的“道”的德性,一般称为“玄德”。2、体现了“道”的圣人之德性,亦称之为“玄德”。这是由于他的德性与“道”的德性一致的缘故。3、天地万物的德性,一般称之为德,如天之德、地之德、人之德等等。但这些具体事物的德性,老子也把它们称之为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等等。在这里,天道和天德、人道和人德都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德不仅有“玄德”与一般德性的差别,还有厚薄之分,上下不同,有德与无德的差异等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说,上德的人不表白自己有德,所以他实有德;下德的人总好表白自己没有失德,所以他实无德。

  

篇二: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全书以粗线条的手法勾勒出了渔父屠夫画师隐士射手儒生等等众多呼之欲出的形象描绘出了太空江海飞禽走兽音乐风云等大自然的奇观其意境之深邃玄妙构思之奇特险峻设喻之形象贴切抒情之浓郁强烈文意之飘逸飞动均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令后世多少文人墨客倾倒醉心发狂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辨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一章)的,“道”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的永恒意义。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又说“道常无名”“无名,天地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说明“道”的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的,这是人类认知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辩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四十章)的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的人生哲学。老子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的警句,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大巧若拙”、“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渭沼生辉,千古流传,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时代的局限,老于哲学思想不免带有原始、朴素的性质,包含着机械、片面的成分,如忽视事物对立面转化中的必要条件等等。

  《老子》还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社会观念,提出了反对剥削的平均主义思想,指出“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的“人之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并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端,揭示出了人民生活艰难的根本原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七十五章)认为“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的贵族们是十足的“盗竿”(强盗头子)(五十三章)。还描绘了一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国图画。但是,把“绝圣弃智”、“无为而治”作为到达理想国的途径却是消极的。至于老子反对智巧,倡导“寡欲”,鄙薄礼义,攻击仁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去等等,应该看成是他对当时杜会自私、欺诈、言行背离等丑恶现象的愤慨和呐喊。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代苏拭始,怀疑其中的一些篇目不是庄周所作,但至今未得信据。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天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从“道”的观念出发,认为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虽有差异,其本质却是同一的,所谓“通天下一气”(《知北游》),“万物一齐”(《私水》),“道通为一”(《齐物论》)。这就是事物的总体性、同一性。同时,庄子又认为各种事物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即“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秋水》),且事物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们,各自都向着相对立的方面转化,所以“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则阳》)。在事物的认知问题上,庄子十分强调认知的相对性,认为“知有所侍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大宗师》),而且“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这样就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导向不可知,并由此而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口的观点,得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同上)的片面结论。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局限性。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皙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邪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

  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筐》)的社会现实。为此,庄子提出了斥责仁义和圣贤、弃绝智巧和技艺的治世方针,主张退回到原始蒙昧的社会去,认为“绝圣弃知,天下大治”(《在宥》),因而主张无为而治,无为即是最大的作为。这固然是庄子明察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却又看不到出路的哀叹。庄子的社会观同老子简直如出一辙。庄子在人生哲学上倡导“无己”,忘掉自我,不追逐外物,不谴责是非曲直,这才“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才能凝神寂志,恬淡自适,达到顺应自然的境界。但过分强调顺应自然,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死生、存亡、穷达、贫富……命之行也”(《德充符》),这就走向了听天由命的宿命论。

  《庄子》可以说是一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论文汇编,然而却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庄子神妙无比的语言艺术。《庄子》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地创造性地用寓言来说理。庄子认为社会“沉浊”,“不可与庄语”,因此虚构夸张,嬉笑怒骂,“心如泉涌,意如飘风”,创造出数以百计的寓言故事,透过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庄子》语言艺术的又一特点是丰富奇特的想像力和体物入微的描绘。全书以粗线条的手法勾勒出了渔父、屠夫、画师、隐士、射手、儒生等等众多呼之欲出的形象,描绘出了太空、江海、飞禽、走兽、音乐、风云等大自然的奇观,其意境之深邃玄妙,构思之奇特险峻,设喻之形象贴切,抒情之浓郁强烈,文意之飘逸飞动,均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令后世多少文人墨客“倾倒,醉心,发狂”(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此外,《庄子》中的大量寓言故事及由此化来的大量成语,如“望洋兴叹”、“贻笑大方”、“邯郸学步”、“吐故纳新”、“东施效颦”、“庖丁解牛”、“痀偻承蜩”、“陷井之蛙”、“越俎代庖”等等,己成为汉语言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3

  

  

篇三: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个人收集整理-ZQ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地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地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地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地思想家,道家

  学派地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地史官.《老

  子》地成书经过了相当长地一段时间.老聃地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地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

  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地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地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地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

  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地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地总体认识.

  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地是充满着思辨哲理地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

  互依赖地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等对立统一地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地双方都在相互转化.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

  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

  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

  谓地“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地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地是作为哲学意义上地“道”.庄子把“道”

  视为宇宙地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

  生哲学地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地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地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

  来地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地,直接揭露了各种社会现象,

  探究出更为深刻地哲理.

  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地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地发

  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地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地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

  重要地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

  春秋时期地思想家,道家学派地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

  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地史官.《老子》地成书经过了相当长地一段时间.老聃地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地

  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地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

  老子地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地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地时代道家学派

  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地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地观点,认为宇宙间地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地,“道”不以人地意志而改变,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地永恒意义.因而,“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

  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又说“道

  常无名”“无名,天地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说明“道”地

  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地,这是人类认知史上地重要里

  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地是充满着思辩哲理地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

  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地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地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地双方都在相互转

  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四十章)地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地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地人生哲学.老子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地警句,

  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大巧若拙”、“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渭沼生辉,千古

  流传,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地精神财富.由于时代地局限,老于哲学思想不免带有原始、朴素地性质,

  包含着机械、片面地成分,如忽视事物对立面转化中地必要条件等等.

  《老子》还反映了作者鲜

  明地社会观念,提出了反对剥削地平均主义思想,指出“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地“人之

  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并以激烈地言辞抨击当时地社会弊端,揭示出了人民生活艰难地根本

  原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七十五章)认为“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地贵族

  们是十足地“盗竿”(强盗头子)(五十三章).还描绘了一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地理想

  国图画.但是,把“绝圣弃智”、“无为而治”作为到达理想国地途径却是消极地.至于老子反对智巧,倡导

  “寡欲”,鄙薄礼义,攻击仁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地原始社会去等等,应该看成是他对当时杜会自

  私、欺诈、言行背离等丑恶现象地愤慨和呐喊.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

  1/3

  个人收集整理-ZQ

  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代苏拭始,怀疑其中地一些篇目不是庄周所作,但至今未得信据.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地“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地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地是作为哲学意义上地“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地本原,能产生天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从“道”地观念出发,认为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虽有差异,其本质却是同一地,所谓“通天下一气”(《知北游》),“万物一齐”(《私水》),“道通为一”(《齐物论》).这就是事物地总体性、同一性.同时,庄子又认为各种事物总是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即“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秋水》),且事物变化地基本趋势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们,各自都向着相对立地方面转化,所以“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则阳》).在事物地认知问题上,庄子十分强调认知地相对性,认为“知有所侍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大宗师》),而且“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这样就夸大了事物地相对性,导向不可知,并由此而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口地观点,得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同上)地片面结论.这是庄子哲学思想地一个局限性.b5E2R。

  

篇四: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关于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

  老子的天道理论---生

  老子说:“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河图》对宇宙生成的文字表述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些就是宇宙生成论的“生”。

  “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阶段有始生、生长、生成。“有无相生”的“生”是物质变化,生成宇宙的物质和环境“以为天下母”。

  道之“生”,在于道提供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动力和程序,运行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过程,形成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结果。生成宇宙的是道的功能,“可以为天下母”的道作用于“以为天下母”的物质和物质环境,从而“无中生有”生成天地。

  在物质变化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性质的“生”的形式,宇宙无中生有的过程为“易生”,宇宙现世的万物之生命演化为“化生”,宇宙末世发生的变化为“变生”。生命尽在“生”中,“生”在道的主导之下,“生”是谓命。

  老子的道德理论----法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是原则,德是功用,道是根本。天地之间的“法”由“生”而来;道生宇宙天地,故天法道;天道运行生德,道生德,故德法道。由天道而下,德逐级体现为天道之德,阴阳之德,天的五气之德,地的五行之德,人的五行之德,德的层次是逐级效法的基础。法在天运生德时产生,德在道运德生时得法。

  世间万物秉德而生,依法而长,应法而妙。发现道的运行,发现德的作用,发现法的规律,加以提炼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就是老子天道哲学,老子哲学的性质就是法道。

  认识宇宙生成,得出道的运行原则,把道的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道德模式与治理原则,实现天地人合一,就是老子的天道哲学。

  老子的社会理论---同

  老子的社会理论,重点在天道之为,即无为。遵循天道的行为就是同于道。

  国家政治、社会原则同于道,社会就会公平与和谐。合道的社会原则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为无为,则无不治。”

  同于道,首先应该“治人”,应该遵循“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原则。以善人为师,以不善之人为资。社会事务上举低抑高,德善德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重为轻根”,百姓是天下的根本,百姓安稳天下才会稳,百姓达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无知无欲”,天下才会根基牢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类社会不会自然平衡,需要举低抑高,君主首先要做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和“不见可欲”,这才是以百姓之心为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五: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

  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

  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辨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

  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

  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

  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的征战,谴责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各种社

  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

  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

  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一章)的,“道”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的永恒意义。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又说“道常无名”“无名,天地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说明“道”的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的,这是人类认知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辩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四十章)的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的人生哲学。老子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的警句,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大巧若拙”、“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渭沼生辉,千古流传,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时代的局限,老于哲学思想不免带有原始、朴素的性质,包含着机械、片面的成分,如忽视事物对立面转化中的必要条件等等。

  《老子》还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社会观念,提出了反对剥削的平均主义思想,指出“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的“人之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并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端,揭示出了人民生活艰难的根本原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七十五章)认为“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的贵族们是十足的“盗竿”(强盗头子)(五十三章)。还描绘了一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国图画。但是,把“绝圣弃智”、“无为而治”作为到达理想国的途径却是消极的。至于老子反对智巧,倡导“寡欲”,鄙薄礼义,攻击仁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去等等,应该看成是他对当时杜会自私、欺诈、言行背离等丑恶现象的愤慨和呐喊。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代苏拭始,怀疑其中的一些篇目不是庄周所作,但至今未得信据。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天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从“道”的观念出发,认为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虽有差异,其本质却是同一的,所谓“通天下一气”(《知北游》),“万物一齐”(《私水》),“道通为一”(《齐物论》)。这就是事物的总体性、同一性。同时,庄子又认为各种事物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即“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秋水》),且事物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们,各自都向着相对立的方面转化,所以“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则阳》)。在事物的认知问题上,庄子十分强调认知的相对性,认为“知有所侍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大宗师》),而且“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这样就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导向不可知,并由此而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口的观点,得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同上)的片面结论。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局限性。

  “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皙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邪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

  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筐》)的社会现实。为此,庄子提出了斥责仁义和圣贤、弃绝智巧和技艺的治世方针,主张退回到原始蒙昧的社会去,认为“绝圣弃知,天下大治”(《在宥》),因而主张无为而治,无为即是最大的作为。这固然是庄子明察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却又看不到出路的哀叹。庄子的社会观同老子简直如出一辙。庄子在人生哲学上倡导“无己”,忘掉自我,不追逐外物,不谴责是非曲直,这才“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才能凝神寂志,恬淡自适,达到顺应自然的境界。但过分强调顺应自然,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死生、存亡、穷达、贫富……命之行也”(《德充符》),这就走向了听天由命的宿命论。

  《庄子》可以说是一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论文汇编,然而却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庄子神妙无比的语言艺术。《庄子》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地创造性地用寓言来说理。庄子认为社会“沉浊”,“不可与庄语”,因此虚构夸张,嬉笑怒骂,“心如泉涌,意如飘风”,创造出数以百计的寓言故事,透过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庄子》语言艺术的又一特点是丰富奇特的想像力和体物入微的描绘。全书以粗线条的手法勾勒出了渔父、屠夫、画师、隐士、射手、儒生等等众多呼之欲出的形象,描绘出了太空、江海、飞禽、走兽、音乐、风云等大自然的奇观,其意境之深邃玄妙,构思之奇特险峻,设喻之形象贴切,抒情之浓郁强烈,文意之飘逸飞动,均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令后世多少文人墨客“倾倒,醉心,发狂”(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此外,《庄子》中的大量寓言故事及由此化来的大量成语,如“望洋兴叹”、“贻笑大方”、“邯郸学步”、“吐故纳新”、“东施效颦”、“庖丁解牛”、“痀偻承蜩”、“陷井之蛙”、“越俎代庖”等等,己成为汉语言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篇六: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中国哲学史

  老子的哲学思想

  1、《老子》一书: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农民小私有者愿望。2、“治人事天莫若啬”——符合“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3、史官出生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看透了奴隶主阶级统治集团的腐朽内幕,又承认道奴隶制给农民小私有者带来的灾难,因此,他反对奴隶制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也攻击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上帝、鬼神宗教迷信思想。4、老子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5、春秋末期在哲学上主要围绕“天”是否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的问题展开。6、老子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打击了宗教迷信,促进了科学,动摇了奴隶制度的哲学思想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的成长。7、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天道无为。8、“道”比上帝更根本——“象帝之先”,“道”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取消了造物主上帝的地位。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因此“道”是“不可为”的;“道”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的构成世界万物,所以它又是“无为”的。“无为”以“无不为”做条件。“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1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之所以重要,“德”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让万物自己生长、发展,而不发号施令。11、老子反对天道有为的神秘主义思想提出“天道自然无为”这一唯物主义原则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意志,无所谓仁与不仁,它让万物自身自灭。13、“无为”是最高准则,人要像天道学习,也不能有为。14、庄子只讲自然无为,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15、战国末期的荀子,吸取了老子的天道自然的合理部分,在承认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主张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制天命而用之”16、“道”——人走的路(四通八达)——“方法”“途径”——规律性、普遍性17、老子将“天道”概括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1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的简明概括。19、恩格斯: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形成的东西。20、“道”是客观存在着,不停地运动着的物质实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的运行,周而复始,道、天、地、人这四者都重要,但道是最基本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以它自己本来的样子(自然)为根据。

  1

  中国哲学史

  道的内在原因决定了它的存在、运动。21、“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以此说明自然界的存在。22、老子认为”道“从一方面看是“无”(无名)【道常无名、道隐无名】(无形)【大象无形】。23、凡是有固定形象的东西就是有限性的,具体的、有名的东西,只能生出具体的、有名的东西。24、“无”是无限的混沌状态的原始物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黑暗、深远、混沌——一切变化的总门)。25、“道”不能使有限的东西,只能是无限,老子叫做“无极”。26、“道”虽然不具有具体事物的形象,但它是构成一切有形有象的东西的基础,因此在它原来就包含着形成各种各样的有形有象的东西的可能性,所以在它中间本来就是“有象”“有物”“有精”的,这样面,“道”又是“有”。27、“有”“无”的互相依存关系: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的作用;有了器皿中间空虚之处,才有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房子、车子、器皿中间空虚的部分,却使得房子、车子、器皿发挥关键的作用)(无比有更根本,作为构成宇宙万物最后根源的“无”,是无形、无象、无名,而不是空虚的虚无)。28、老子从“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得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无形无象的混沌状态的精气,只是浑然一体的存在,所以说道生一。道是最根本的的存在,分化为两种对抗势力,阴阳二气(在看不到的气中得到统一)。29、《洪范》:谁、火、木、金、土《管子·水地》:水《易经》:天、地、水、火、风、雷、山、泽30、老子的“道”具有5大特点:(1)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物质,它是“混成”的,其中“有精”“有象”。由这种混沌状态的原始物质剖判为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是最原始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实体,它“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3)道,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那样的性质,因而老子叫它做“无名”。“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名象,是谓惚恍”。一切具体的东西,光线照射到的上部就明亮一些(皦),光线照射不到的下面就黑暗一些(昧)。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无所谓上面下面,所以不能说明塔上面明亮、下面黑暗。它是没有相状的相状,没有形体的形象。它的形象不固定,所以叫做“恍惚”。由于它不同于一般物体的形象,又叫“大象”“大象无形”。(4)道不是肉眼或身体直接所能感触到的。对于道,“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说“有生于无”,不是从空无中产生万物,而是说从道产生万物。(5)道是物质,又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天之道”“人之道”“谓之不道”。31、春秋末期: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2

  中国哲学史

  32、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33、事物存在相互依存:美丑、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有无、损盈、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34、事情向反方发展:“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反者道之动”。35、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进取36、“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强梁者不得其死”“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柔弱胜刚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37、对待敌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38、老子脱离条件去看柔弱战胜刚强的原理,因而把柔弱刚强抽象化、绝对化。39、只有新生事物才可以由柔弱转化为强大,垂死的事物的柔弱,不但不能转化为强大,前途却只有死亡,老子未认识到这一差别,把强弱、胜败看做循环往复的过程,对=新生事物表示淡漠,采取“不敢为天下先”的保守态度。40、老子辩证法中的质与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难和易,大和细,是质的不同“多易必多难”41、经过发展阶段的事物比前一阶段的事物表面相似,但实质上提高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42、老子用婴儿的朴素天真的状态来描绘有德的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希望人们像婴儿那样淳朴。43、老子辩证法的缺点在于注重柔弱,反对进取,不敢迎接新事物;脱离了条件将变化,没有摆脱循环论的影响。过分强调,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性而忽视矛盾对立面的斗争性的一方面,因而包含有走向相对主义的可能。44、老子的认识论:认识事物,要根据事物的本来的面貌,不能有任何添加。45、“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46、恩格斯:唯物主义必须如实地去认识客观世界:唯物论的世界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47、认识一般事物“为学日益”——认识最高原理的道“涤除玄览”48、老子的错误在于排斥了感觉经验的地位,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摆脱“个别的实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去直接认识“物质和运动本身”(道)。49、“玄览”用思想而不是用感官去览,它有神秘的直观,排斥感官的意义——唯心主义50、认识开始于实践、经过感性、理性、再回到实践。51、毛泽东: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52、春秋时代,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内部被阶级斗争形势所迫,发生了分化(篡夺、叛乱、弑父、弑君)。

  3

  中国哲学史

  53、新兴势力:封建地主阶级没落势力:奴隶主阶级54、老子: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55、老子的哲学反应了农民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56、老子认为人民的生活中的灾难时由于统治者的过分剥削造成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生产上的灾荒是由于统治者吞食赋税过多的结果,人民是不怕死的,因此残暴的杀戮并不能使人民屈服。57、“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58、老子反对战争:兵者,不祥之器。59、老子反对商品经济:不贵难得之货60、老子提出反剥削的平均主义,认为“天之道”本来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确是“损不足以奉有余”。61、老子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2、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我无为,民心自然归化。我好静,民心自然匡正。我无事,我民自然富有。我无欲,我民自然纯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推而不厌”63、老子从私有者的利益出发,有力地攻击奴隶主贵族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64、“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圣人”治国,“非以明民,将以愚之”。65、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史历史前进的骨架;反剥削、反压迫的思想是古代民主思想的灵魂。66、只有工人阶级取得证政权后,农民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免于剥削和压迫。

  4

  

  

篇七: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哲学思想概述

  《老子》哲学思想概述

  高新民/文一、《老子》其书及其作者

  关于《老子》书及其作者,在历史上连司马迁也没能够说清楚,以至于成为中国学术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公案。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竹简《老子》本,才是这一公案基本上诉诸于解决。在历史上,关于《老子》一书及其作者,最权威的材料可首推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的记载。司马迁言: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之,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

  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衰,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詹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出焉。’或曰詹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道耶?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从汉代起,人们便对老子的事迹已不甚明了。司马迁一连说出了三个老子。但他的基本倾向是老子就是李耳,即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孔子曾向他问过礼,他教训了孔子一番,孔子非但不生气,且对其弟子言,他见老子犹见龙也。看来,老子比孔子年长。晚年,他见周衰,辞官而去。至函谷关,关令尹喜请他著书,无奈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即后来的《道德经》或《老子五千言》。但这里有两个重要疑点。一是老子长于孔子,孔子死后一百

  二十九年,老子出关见秦献公,此时已一百六十岁到二百岁,就连司马迁自己也觉得这是不大可能的。二是《老子》书到底是李耳老聃所著,还是太史詹所著?关于这两个问题的争论从北魏就开始了,到宋明清时代,疑古风气渐开,有的主张《老子》为李耳老聃所著,出于春秋末期;有的主张《老子》晚出,为战国时代的作品。特别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古思辩派发起疑古思潮,更助长了这一争论。主张《老子》书早出者有胡适等,认为《老子》书晚出者有冯友兰、郭沫若等。关于《老子》书的材料,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大概有三类。一是世传的《老子》本,又称《道德经》或《老子五千言》,由《道经》和《德经》组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历代多有注本。以汉严尊平《老子指归》、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注》、晋王弼《老子道德真经注》、唐傅奕《道德经古本编》、明清王夫子《老子衍》最为流行。尤以王弼《老子道德真经注》最甚。二是1973年长沙马王推汉墓出土之帛书《老子》(甲乙本),该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且在《德经》之前有约一万一千字,经学术界专家考订整理为《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篇。帛书《老子》与韩非子《解老》、《喻老》基本吻合。此为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文字最多的《老子》本。

  三是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之竹简本《老子》,分甲、乙、丙三册。该书与以上两种《老子》在文字上均有出入,而且文句数量远不及以上两种。然而,郭店楚墓从时间上来看,其所葬之主人毫无疑问应早于汉墓,当为战国时代人。而竹简《老子》的成书,也毫无疑问应早于其墓所葬之主人,应为战国初期,这就是说,竹简《老子》的成书要早于世传《老子》和帛书《老子》这就把《老子》的成书从时间上大大提前了。而且从竹简《老子》来看,其中有儒道两家都主张的“仁”。如言:“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混乱,安有忠臣。”如此等等。历来认为,儒家孔子重“仁”,道家老子绝“仁”,就连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说明,司马迁只看到过世本《老子》或帛书《老子》,而没有看见过竹简《老子》。以上所言,反映出竹简《老子》从成书时间上要早于世、帛《老子》。因此,我们可以说,竹简《老子》是我们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老子》本。鉴于此,我们对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就可以作出一个大概的说明。首先,老子有其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虽然没有肯定老子具体是谁,但他基本上倾向于老子就是李耳老聃。他之所以怀疑李耳又转为太史詹,是因为,如果老子就是李耳老聃,那么到出关已经有一百六十岁到二百余岁了,看来不大可能,

  所以又转向太史詹。但司马迁却肯定的讲了李耳与孔子同时代且年长于孔子,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孔子对老子非常尊重,见老子如见龙也。事实上,据史籍所载,孔子向老子问礼还不止一次。《孔子世家》言:昭公二十年,孔子适周,时年三十岁。《史记索引》又言: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又适周,时年三十四岁。另外,《庄子·天运》亦言:“孔子年五十一南沛见老聃。”这说明,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确有其事。而孔子也极有可能适周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一方面,尽管在当时西周已经衰落,但京师仍有大量珍贵之文化典籍,孔子不可能不到京师求学,问礼于掌管典籍的“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另方面,根据竹简《老子》的内容,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有相通处。诸如,孔子重仁,老子也重仁。如上所引:“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混乱,安有忠臣。”儒家讲“中庸”,老子也讲“守中”。如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至虚,横也;守中,笃也。”如此等等,因此,孔子不但向老子问礼,而且对老子十分赞赏。这说明,历史上确有老子李耳其人,他是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代且年长于孔子的学者。其次,《老子》的作者,竹简本可能为李耳所作,世、帛本则为太史詹所著。在历史上,太史詹为战国中期与秦献公同时人。太史詹离周见秦献公,《史记》多有记载。《周本记》言:“烈王二年,周太史詹见秦献公。”《秦本记》亦言:“献

  

篇八: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人是社会的人,又本是自然的人。在昔日有“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之说,今天开展的人体科学的研究,更加肯定了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老子却领先提出了这一法则,能不让人称叹其前识!何为“道法自然”?何又为“直觉”?先说“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它们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所使用或运用的是弱而不是强,是柔而不是刚)。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是混成的,绝对的(独立不改),是“有象、有情、有信”的物,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是“一”,是万物的根子。有生于无,无是宇宙万物滋生的元始因子。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事事物物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途经,有各自前进的路;所以说“夫道若大路然”。大、逝、远、反,是道周行的历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沿此历程循环往复,不可穷极,所以物质是不灭的。万物的历程是这样,人因物行事,又岂能改变那历程而不这样?只要掌握古已有之的道,来统率现有的种种事物,也就认识了自然的规律,认识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法自然《广雅-释诂》:“然,成也。”“道法自然”,即道法自成。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取法天然自然。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法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

  老子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其基础上,不仅形成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影响的道家一派,而且对后来各哲学派别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衍生出东汉的道教,被奉为“教主”,称其为“太上老君”。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的产生,也与老子有着内在的思想联系。《庄子·天下》盛赞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哉!”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所著《哲学史讲演录》中,称赞老子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道”又叫“无”。“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乃是听其自然的意思。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由于他生活在奴隶制没落、新兴封建势力成长时期,反映在思想领域中的是重民轻天思想的高涨,作为担任过周守藏史的老子,虽然一方面笃信天命鬼神,另一方面又以极大的勇气,废黜了天帝鬼神的神圣权威,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本体枣道。在他看来,“道”是“万物之宗”、“象帝之先”、“为天下母”,是第一性的,宇宙万物是从它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道于是取代了上帝,成了宇宙万物老祖宗。在老子看来,道是经常无为的,但它却能创造一切,统治者只要听其自然,无所作为,实行较为温和的政策,人民群众就会服服贴贴地服从统治,出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那样一种局面。显然,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实质,就是要维护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秩序,不愿看到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为了真正做到“无为而治”,老子一方面反对统治阶级“有为”而治,以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奉劝国君“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反对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另一方面又主张实行“愚民”政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所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只有实行“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才能收到“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的效果。他还鼓吹:“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就是说,民众只有成为愚昧无知的劳动工具,才便于统治者实行统治,这才是“圣人之治”。所以老子在教育问题上也是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说什么“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善人者”和“不善人者”是相对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复归于同一,这就无所谓教育不教育了。一方面是“使民无知无欲”,另一方面又“不贵其师”,这个社会“虽智大迷”,却得其“要妙”了。?老子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又进一步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蓝图。这样的社会,车、船、军队、武器、文字等等都被废止了,人们无知无欲,永不迁徙,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生而不有”(虽生产而不私有)、“为而不恃(虽劳动而不据有劳动成果)、“长而不宰”(虽有长者却不拥有权力),一句话,“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完全回到氏族制社会。可见,老子目睹现实,深为纷繁的社会关系所困扰,看不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原来结绳记事的时代中去,这与“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完全一致的。应该说,老子不满当时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残暴性与虚伪性,指斥他们为“盗竽”,是

  有进步性的,但他又看不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所作所为,鼓吹向后看开倒车,向往人类社会的开端,则是一种没落的阶级意识,完全是行不通的。老子的从“无为而治”到“寡国小民”社会的描绘,是他所处时代与现实环境的产物。除了春秋时代这一大历史背景给老子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外,老子的故乡陈国,地处中国,一直为楚国北上争霸及其他中原大国争夺的焦点,人们深受其害,统治者也惶惶不可终日。在这一特定环境氛围下,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厌战反战、“寡国小民”思想就不是偶然的了。老子的天道观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老子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看到客观世界变化无穷,认识到天地万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他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等等。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老子还进而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又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要想制服对方,自己则先让一步,以后发制人。无疑的,这一弱胜强思想,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兵家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性,老子对事物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如他认识到事物的转化,却无视事物转化的条件与质的区别,事物的发展和转化,只停留在循环往复上面,“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反者道之功”,最终导向了形而上学,为相对主义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他还强调“圣人不行而知”,隔绝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什么“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显然,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宇宙观的哲学家,且思想丰富,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在中外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姓名:宋燕班级:英语142学号:201410010234

  

  

篇九: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姓名:让么

  学号:************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中国哲学

  杨翰卿老师

  浅析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的辩证哲学思想

  摘要

  中国哲学里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集中阐释了无为而治、“道”等思想,其中大部分哲学思想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得以体现,以“道”和“德”为论点,从自然出发,联系客观事物,对世界的本源问题,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等的认识,老子有其自身的独到见解。

  本文就以老子著作《道德经》为例,对其中蕴含的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联系当前实际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辩证哲学思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来以孔子、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圣贤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并在当前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德国哲学为世人津津乐道,而中国哲学则更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对世界的本源,辩证的发展观等都有深刻体现出来,代表性人物老子在这方面深有研究,在其著作《道德经》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以“道”和“德”展开,全书短短5000多字,却有丰富的蕴意,全书“道”是中心点,对道进行论述,并阐释出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对辩证的发展观进行说明,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当前环境日益恶化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从整体出发,看到事物的本质,以此循序渐进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

  一、世界的本质是“道”的本源观

  哲学的一大问题,世界是本质是什么?从哪里是来?回到哪里去?是一直以来人们讨论的问题,并慢慢在争论研究中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继续往下分为其他门派,以此构成了哲学这个大系统。而早在笛卡尔、康德、费尔巴哈等为唯物唯心等哲学问题研究之前,老子就已经明确提出,世界的本质是“道”,“道”就是一切,“道”就是世界的来源。

  1.“道”即无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道”,而“道”是由有无构成并相生的,“道”可以是看得见,也看不见。而“道”的最开始就是无,就好比世界是从道来,世界

  是从无开始的,从无发展看来,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的世界。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阴阳结合,有无相存,好的一面也必然潜藏着不好的一面,道即无是从全面的看待世界这一本质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长名。”是说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这里说明了道的特殊性,不是用某个事物就可以具体代表的。

  而老子在《道德经》里对道的解释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那么,“道就可以理解为天下母,”1即万物的始祖,这样世界的本质是吻合的,当然对“道”的解释不是用一两个词就可以解释的,在老子看来,“道”包含的内容很多,却涉及到世界,物质,规律,包括德,故道与德相关。

  2.“道”法自然

  “道”是神秘的,是构成世界的来源,而“道”又是自然存在的,“道”也可以是自然,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而存在,自然存在的,这里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普遍有点类似,具有客观性,而“道”的自然又和法相关,“法”即自然之法,是自然的法则,规律也,自然存在本事就是法,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人为所不能改变的。“道”实际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按照自然而然的方式在运动变化发展,人类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道”,离不开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自然的状态,回到自然,人是渺小的,在自然面前处下,故不争,才无忧。老子喜水,也是因为水纯洁,不争,处下,却能滴水穿石,都是由低一级向高一级发展的,却又包含着辩证的关系,低的不一定就是差的,在这个状态下处下,回到另一个状态就处上,要辩证的看待。3.“道”生万物

  世界万物是怎么来的,达尔文在进化论里说万物就是进化而来的,是由细小的微生物慢慢发展而来,古代西方认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一切。老子认为“道”就是万物的来源,世界的本质是“道”,“道”也派出了万物,万物可以是从无开始到有,也可以发展为其他的事物,而这种事物的来源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自然之法的遵循下进行的。“所以,‘无’是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哲学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都可以追问。”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是“道”生万物,“道”是由阴和阳结合而成,构成一个实体,由这个实体循序地派生出万物来。

  而万物的产生又是与人密切相连在一起的,人生的状态就是在万物中运行开1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J]思想战线.第5期34卷.2008.第1页

  来,离不开自然的环境。因为道是离不开德的,人是离不开自然的,在论述人生的道理的时候,老子将其与自然万物相联系在一起。归根到底,自然状态的存在要靠人去认识去利用,人才是最终的实体。

  二、辩证的发展观,尊重规律

  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现着辩证的发展观,这在《道德经》里体现的极为明显,就像水一样,会一直源源不断的向前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就算是滴水,时间久了也会穿石。所以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而应该是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同时这种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发展,是有自身的遵循道理的,不是平白无故的变化。

  1.“道”与“德”结合成方圆

  “道”是世界的本源,“道”是一切,而“道”又不是独立的,它与世界上的其他的事物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道”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意向,光用语言表达显得玄虚不清,所以要通过“德”来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德”是“道”的实践者,所以二者是关系密切的。“道”单独存在就没有了其要发挥作用的价值,“德”单独存在则没有了一个指导的概念,老子说了道可道,非常道,而要看待这“道”,就要回到德中,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告诉人们什么才是属于真正的道德,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表现出来,是将事物具体化,形象化的。

  在《道德经》一书里面,老子也是将其二者分开而论,上篇论道经,下篇论德经,一个是重视世界物质的本源问题,一个重视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问题,任何事物无论其如何模糊不清,都要回到实践中去表现才能使人明白,老子很好地将认识与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并最终通过实践变现出来,最终回到人们的日常行为道德当中去,也体现出老子所追求的“和”的思想,要实现“和”就要使人们的道德认知提高,要每个人都能达到一定的道德素质,世界就真正的和平了。2.“无为”而治

  老子的哲学思想追求的是“无为”,“无为”可以有多种理解,可以认为是不作为,但不是消极的不作为,应是一种不去破坏,也可以认为是顺其自然,体现的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为无为’中的第一个‘为’,指尊重自然,循自然方向的作为。”3老子一直主张的也正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刻意去破坏它,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只有顺乎自然的发展,在自然里面生存才是大道,超乎

  自然,去破坏规律只会给我们自己带来灾难。老子的“无为”思想对我们当前的环境治理问题提醒了警钟,人们在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却是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最后造成环境恶化,就是没有尊重自然,没有遵从自然发展的规律。

  “无为”本身来说也就是一种“为”的思想,这种“为”是一种大为,正如老子思想里面的大智若愚一样,该这么样就应该怎么样,而不是去装作清高,显得自己很高大,这种所导致的反而会显得自己很愚笨,反而应该是以谦虚的眼光去看待,把自己看的渺小反而会有大作为。故在自然面前就要把我们自己看的渺小,才能在自然里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而不是试着去驾驭它。

  三、看到本质,从整体出发

  一个事物的表面不能真正的表现出事物内部包含的道理,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行,这也是老子的观点,任务事物不能被表面性的感观所欺骗,要走进事物的内部,看到本质。就好比人的舌头,是软的,这只是表面的,但舌头却能永存,而牙齿虽硬,到人老了就会掉光,所以终究没有舌头坚固,这也告诉我们别小看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就能发挥出它的威力来。眼睛往往看到的只是感官的东西,是不可靠的,而只有长时间的实践过程才能表现出其的作用来,通过实践来看到事物的真正的本质,并运用到指导人们的生活。

  而本质性的东西往往要从整体来把握,不能从单一方面或是简单的表面去看待,要从不同角度去把握事物所包含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维的眼光去看待,而要用多维的视角去认知。就像是“道”一样,包含的内容很多,也很大,就要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而不能局限在一个方面。

  1.“自然”即本质

  事物的真正本质是什么?老子认识就是“自然”,“自然”即本真,自然的东西才是最原始的,才是最美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4故老子所追求的“无为”也包含着自然的理论,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自然”可以是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也可以是之中状态,自然的存在,自然的发挥人的价值,不去干预,不去阻难。“自然”又是建立在“无”之上的自然,从没有到无,都要经历一段自然的发展历程。事物所保留的原有的状态或存在的方式也是自然的,本来就是那样,在经过多道手续加工,其本质的东西不会改变。

  就好比人,人天生下来就是无的,什么都没有,这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荀

  子的人性本恶都有差别,人性本无,从无到有,经历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人本来就是自然的状态,头脑一片空白,经过学习才会很多的东西,是具有发展性的。一直到人死了,就又回到无的状态,又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循环的过程,和道家的阴阳图是一样的道理,这也能解释道事物的产生过程,即理论的形成过程,一切事物最初的表现就是自然地状态,都是从无开始,自然而然的发生变化的过程。

  2.有无相生,矛盾丛生

  事物都是从“无”开始的,到“有”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者发展的过程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才行,不能用单一的眼光看待,而事物所表现出的和其所发生往往都存在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具有矛盾,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矛盾又是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事物之所以能发展就是因为不是单一的,有相反的阻挠的一面,在进步的同时,也会伴有阻挠的一些力量,这也可以用毛泽东的一句经典名言来表现: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终归会达到那个目标,但往往路上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

  在《道德经》里面类似于用矛盾的观点解释的例子有多,可以体现出老子看待事物都不是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的,是从反面,多面去看待的,老子善水也是,水看起来柔,感觉弱,却力量无穷,无孔不入,水至清,能无鱼,上善若水,人就应该这样。水也不是一直往前的,遇到阻碍会迂回,会从另一面进去,能避免矛盾是最好,有些事情能用避免解决矛盾,干嘛要去与之抗争呢?“夫唯不争,故无忧,”5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结语:

  老子的智慧哲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里面包含的深刻哲学具有辩证性,对于我们了解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人们的认识与实践观念,事物的认知与发展观念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道德经》一书更是对老子哲学思想进行了综合的论述,里面的包含着老子辩证的哲学思想,老子不光在其中论述了“道”的本源问题,更是将其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用“德”来表现出来,回到现实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在当前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社会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时候,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他的哲学思想对当前的理论研究及现实

  5程凯.《道德经全书》[M].西苑出版社.2010第44页

  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的价值,学习和研究其思想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J]思想战线.第5期34卷.2008.

  [2]程凯.《道德经全书》[M].西苑出版社.2010

  

篇十: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是说,礼制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他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

  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礼已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老子激烈抨击礼教的虚伪性,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礼义的作用,不过只是把礼义仁爱放到了他的“道德”思想之下,置列于次要的地位加以保留。

  老子提出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道论——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第一位思想家。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是上帝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犹如西方的中世纪***神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先起来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是老子。在天道观上,老子要比同时代的孔子和稍后的墨子进步很多。孔子要求人民要“知天命”、“畏天命”,并没有能最后冲出西周以来传统天命论的束缚。而战国前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仍然坚持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思想。就墨子承认天有意志这点讲,他的思想落后孔子。但墨子又不同意孔子的天命论而鼓吹“非命”,他对天命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天命论是古代暴君创制出来的,“非仁者之言”,并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命”是见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有的。可见,不论是孔子还是墨子以及他们的“天命”和“天志”论,都没有最后冲破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老子他大胆地向传统天命论进行了挑战,否定了天志说和天命说,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把天地一样都当作自然的东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的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看待。天地都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为进一步探求天地的起源和整个宇宙的本原问题,老子立足现实的宇宙万物的观察,由今而推至古,再从古以推演出今的思想方法,终于提出自己全新的宇宙观——即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在这一个新的宇宙起源说上,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

  1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两段话是一个意思,但前者是从今推古德思维方法,后者是从古推今的思维方式。古人要揭示宇宙起源的秘密,就必当先从现实的天地万物出发,然后推测到遥远的古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命题老子从现实存在的万物出发,认为宇宙有一个开端,一个起源,这个开端不能是有形有象的具体存在物“有”,只能是“有”的对立面无形无象的“无”。这就是老子思维的终极点。老子提出这个终极点后,反过来又从这个终极点推演出万物产生的途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设想“无”生“有”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和谐之气,才生养出各种万物。这就是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万物或“无”生“有”的整个过程。对于“道”的形象和性质,老子作了如下界说:道是无形无象的。“视之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夷、希、微三者都表示“道”是一种无形无象无任何行迹的东西。道是无为无欲的。“道法自然”,自然者无为也。无为即指无有目的、无有意志、无有欲望、无有作为,所以说道“常无欲、常无欲”,是自然存在的东西。道是柔弱的。“弱也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而正由于它的柔弱所以才能战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的性质与道的性质有相类似的地方。道是虚静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虚空的,永远不会充满。“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道是静止的,万物是运动的,万物都在生长壮大,但最后都要复归本原的道,复归到虚空静止的状态。道是无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任何一种名都有自己特指的对象,都有一定的限制。而道是无限的,没有任何规定性,也就不能用有限的名来称谓,所以只能是无名的。如果道也有限制,有一定的规定性,那就不能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道”原指道路,可引申为法则、原理、规律等。这里老子为什么要把宇宙的本原称为“道”呢?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把“道”更高度地抽象化,使之脱离具体事物的“道”,把“道”看作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总则。这样老子也就把“道”分成了两类:一是指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道,属于一定事物的法则,称作“非常道”,即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一是指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这样的“道”是“常道”,是永恒不变的道。非常道是离不开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而常道是抽象的,脱离了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因为是无形无象的。这样常道其实也就脱离了万物一种绝对的“理”(即法则)的存在。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理”还是“物”的存在呢?当他在强调道是“常道”,是脱离万物而存在时,道成了一种纯理的存在,但纯理有无法生出万物,所以当他强调道能生出万物时,又把道看成一种物,一种混成之物。就此来看,老子的哲学尚带有原始性与素朴性。二、德论——物性论高亨先生说:“德者万类之本性也”。也就是说,德论即无论性,是讨论万物本性的。老子讲“德”,归结起来至少包含这样几种涵义:1、宇宙本原的“道”的德性,一般称为“玄德”。2、体现了“道”的圣人之德性,亦称之为“玄德”。这是由于他的德性与“道”的德性一致的缘故。3、天地万物的德性,一般称之为德,如天之德、地之德、人之德等等。但这些具体事物的德性,老子也把它们称之为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等等。在这里,天道和天德、人道和人德都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德不仅有“玄德”与一般德性的差别,还有厚薄之分,上下不同,有德与无德的差异等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说,上德的人不表白自己有德,所以他实有德;下德的人总好表白自己没有失德,所以他实无德。

  2

  玄德与一般天地万物的德,其内容又是不一样的。天地万物各有各的德性,而玄德是道的或体现了道的圣人的德性则是同一的。至于玄德的内容,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指“道”的德性,是无为顺其自然的。“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就是说,用智慧来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智慧来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福德。常知治国的法则,就叫“玄德”。这里的玄德是指圣人的德性,圣人的德性就是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也就是顺应自然,所以圣人的德性也体现了道的德性。

  天地万物的德性,则与宇宙的本原——道的德性是有区别的。天地万物各有各的德性,然而虽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德性,但来源是共同的,即都是获得了宇宙的本原——道的结果。“德者,得也”。就是得“道”而形成自己的本性。违背了道,就会失去道,使自己缺失了德性。以此可以说,道是万物的德性。

  三、主静论——以静制动的动静论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道”的存在状态是静止的,道所产生的万物存在状态是运动的。道虽生养万物,却不宰制万物,随顺万物自然生长,所以道无需有所作为,永远保持着自己虚静的状态。这就是“道”微妙的德性。万物则与道相反,时刻处在运动中。“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也,又况与人乎?”万物处于千变万化之中,不可能永恒,所以万物是变动不息的。但万物的运动始终都有一个归宿的地方,“夫物芸芸同,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这就是说,万物众多而且生长茂盛,但各自都要复归到它的最后归宿,复归到静止的状态。复归到静止状态,就是复归到了性命之所在,也就回到了自然的状态。这里静是根本,是永恒的;动则是非根本,不是永恒的。这就是老子的主静说。老子还讨论了动与静的关系,认为动本身不能制止动,只能静才能制止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热,清静可以天下正”。用以说明,静能战胜急躁,静能战胜炎热,清静无为而治可以成为统治天下的君长。老子在动静关系上是主张以静制动的。在政治上他提出了君主无为的统治理论。四、无为论——圣王论无为思想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为是宇宙的本原——“道”的根本法则,是道的德性的主要内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无为”而言。所谓“无为”就是无目的、无意识、无作为、无欲望的,说“道”是无为顺应自然的。也因为道的无为,所以万物能自然生长,所以道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的德性是无为的,人间具有最高德性的圣人是体现了道的德性的,因此圣人也应当是无为的。老子所讲的圣人,是他理想中人间最高统治者。所以老子讲圣人无为而治就是讲君王的统治思想,后人常把老子的无为思想看作是“君人南面之术”是有道理的。“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上德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只有统治者自己实行清净无为而治,不扰乱下民,老百姓才能自己安定,归于素朴纯真,从而达到社会的治理,即达到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认为老百姓的智慧多就不好治理,统治者治理百姓也不能用智慧。不然,百姓会仿效统治者的智慧犯上作乱,只有“不以智治国”,才是“国之福”。“治大国若烹小鲜”,为此老子提出治理天下的最好原则莫如一个“啬”字。“啬”即是指爱惜精神,不用或少用智慧,实行无为而治的意思。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要求最高统治者什么事都不做,整日拱手静默。首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针对儒、墨、法诸家所提出的“有为”政治而发的。儒家崇尚礼治仁政;墨家重尚贤政治;法家推崇法治。老子认为这些都是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的认为政治。“不

  3

  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在这里,老子明确看到了智慧和文明带给人类社会祸害的一面,希望能反古还朴,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显然这又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无法实现,因为社会毕竟是前进的。其次,老子的无为而治,还包含一个重要原则。“江海所以能为百国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要统治者表示出谦虚的态度,坚持与人无争的思想,也就是所谓“不敢为先”而能“成其先”,“无为”而能“无不为”的道理。对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大国就像处于水的下流,对待小国应当自表谦下,这样才能得到小国的依附。反之,小国对待大国也只能谦逊,才能得到大国的宽容。再次,老子的无为学说中,包含了“有为”的方面。“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末有也,治之于其末乱也。”在这里老子的思想十分深刻,充满了辩证思想。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这种向往,毕竟是一种倒退的、保守的、反历史主义的空想。

  五、柔弱论——以柔克刚的策略论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脆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里是说,不论人体还是草木,坚强了反而会走向死亡,只有柔弱者,才真正具有生命力。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现象中,可以发现初生的婴儿,虽然柔弱,但却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初生的花草树木,虽然幼嫩,但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要求事物永远保持柔弱,不要发展壮大的思想,有违事物发展的规律。

  但是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则是解决社会斗争问题的一种策略和原则。为了实现少花或者不花力气就达到夺取和治理天下的目的,老子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斗争策略。

  1、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老子主张不论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都必须采取“后发制人”的原则,“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也是“以守为攻”的策略。同时老子引用古代兵家的话“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尺而退尺”,就是主张在战争中要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坚决反对情敌盲动的做法。“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的策略思想,运用在政治斗争中,他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应采取“后其身”的做法。认为圣人必须“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样才能统治好人民。这些都是老子为最高统治者提供的一套:君人南面之术。这种柔道政治,对于巩固君王统治,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老子要求统治者做到自谦,容人,做到“自知之明、不居功自傲、不自以为是”的建议,是十分有见地的。2、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认为要做到“柔弱胜刚强”,必须避免与敌人作硬拼的斗争,而应采取迂回的斗争策略。这里老子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哲理。3、曲则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主张弱者要战胜强者,还应采取以曲求全,以屈求伸的策略。这里老子深刻表达了“物极必反”的哲理。他认为,为防止事物向反面转化,避免走极端,须常常让自己处于虚曲的状态,有功成身退的思想准备。六、相反相成论——辨证论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辩证法大师,尤其他提出的治理社会国家的策略中,无为

  4

  而无不为的政治思想与以柔克刚的策略,表现尤为突出。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命题。

  首先老子认识到了相反的东西能相互转化的道理,对立的双方不是割裂的,而是互为存在条件的。如老子所说:“故有无相似,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等等。

  其次老子还进一步认识到矛盾双方能相互作用,是以其对立的方面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如老子所说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埔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等等。“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者之资。”这里老子把本来相互排斥、对立的两种人相互补充吸收的关系揭示了出来。就是说,善人可以成为不善人的老师,善人也可以不善人的教训来借鉴自己。

  “反者道之动”,老子不仅考察了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还看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法则。告诫大家要“知足”,不应过度追求,否则容易走极端而适得其反。

  七、涤除玄鉴——直觉认识论与主静思想相联系,老子在认识论上提出了静观的直觉主义思想。老子认为世界本原的道是无形无象绝对虚静的东西,不能通过感觉和理性思维来认识,所以对道的认识必须使自己的心境保持绝对虚静的状态,达到心与道合一的境地。而要达到虚静的心境,则要让自己处于无知无欲的境地。要做到无知无欲,不能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道,而是要清除一切思虑,舍弃一切思维活动,也就是所谓涤除玄鉴,让自己心保持虚静心理状态。八、素朴、谦下论——伦理价值论老子虽然反对儒家的礼乐仁义思想,但也宣扬“道”和“德”的伦理道德思想,即主张无为、无欲、质朴、谦下的思想。1、主张敦厚素朴,反对浮华轻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2、主张谦虚处下,反对骄傲自大“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认为,圣人应该谦虚谨慎,不能骄傲,也不能居功自傲。而是要让自己处于谦下的地位,不表现自己,永远保持自己谦和的美德。3、主张少私寡欲,反对自私多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认为,人的私心多了,欲望多了,就会产生社会的纷争。所以只有少私寡欲,才能被民众的认可和拥戴。

  5

  

  

篇十一: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老子》的人生哲学

  作者:赵慧萱来源:《祖国》2017年第15期

  摘要: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思想主要集中于《老子》一书。在《老子》一书中,老子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探讨人生在世的修身之道和处世之道,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个体修身之道和“守柔谦下、报怨以德”的处世之道,形成其独特的人生哲学,为人类生活提供指导。关键词:老子道修身处世一、引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是道教始祖,他创立的道家学说成为道教理论最为重要的渊源,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老子思想主要集中于《老子》一书,《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之作,全书只有五千余言,却是人类最伟大的经典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除《圣经》外,《老子》一书是被翻译成外文最多的文化著作,同《易经》、《论语》一起被认为是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最为重大而又深远的巨著。以当代的目光来看,《老子》一书的内容有其当时代的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但是抛开这些局限性,书中所蕴含的丰富而积极的人生智慧,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老子的人生哲学以“道法自然”为其理论基础,把形而上的大道落实到形而下的人生领域,探讨人生在世的修身之道和处世之道,为人类的现实生活提供指导。二、“道法自然”——《老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老子从“道”的高度来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以“道”为最高范畴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老子把“道”作为世界的本原和最高本体,正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作为世界本原的“道”首先是作为形而上的存在,它是浑然一体的,是超越时空之外的存在,相对于具体的时空之物,“道”无形无象、不可名状,不能被规定和把握,是永恒的、绝对的。但“道”又是真实的存在体,“道”虽无形无象,却创造出了有形有象的天地万物,它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根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创生万物之后,又内在地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只有凭恃“道”才得以存在,离开“道”,万物也无法继续存在,所谓“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然而“道”虽然是万物的最高本原,但是它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道”创造和成就万物不含有任何目的和意识,也不会想要将万物据为己有,从而宰制万物,更不会要求万物的回报,“道”在创生、养育万物的过程中,完全是任其自然、无为而为。因此“道”在处理与万物的关系时是以“自然”作为其最基本的法则。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也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自然”,“自然”不是常识中的自然界,而是对自然界自然秩序和状态的追求,是一种自然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然、自如其然的状态。因此“道法自然”,作为最高范畴的“道”取法于“自然”,以“自然”作为自己的本性和基本准则,则人、地、天等世间万物都要取法于自然,以“道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建立起包括作为个体的人、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和谐秩序。《老子》中的人生哲学就是“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在人生领域的具体化。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的修身之道人生哲学最重要的意义是要确立人生在世的价值、目标和意义,从而为人的现实生活提供指导,这种指导首先表现在对主体内部的道德要求和性情修养,即个人的修身之道。注重修身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不同于儒家以伦理为核心和目标的修身之道,老子则提出以“道法自然”为修身之道的最高的价值取向,把素朴看作个体的本质规定,倡导“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道德和性情修养。“见素抱朴”是老子修身之道的本质要求。素指未经染色的丝,朴指未经雕饰的木头,素朴引申为人之天然纯真的本性,所谓“见素抱朴”则是明自然之道,守自然之德。老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朴素自然的,这种朴素的本性是人少私寡欲的根基。如果失去了素朴,人就会贪得无厌、索求无度,而这种贪欲,正是社会动乱和道德低下的根源,因此,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老子经常用婴儿来生动形象地比喻人返朴归真的状态,即“复归于婴儿”,老子认为婴儿是人的生命中最自然本真的阶段,像一块没有雕琢的璞玉,自然纯净。但人不可能永远停留于婴儿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进入社会,与人进行交往,人逐渐远离婴儿本性,沉溺于对各种名利欲望的追求之中,而这些都有可能损害人的天性,玷污人的品格、因此,老子希望人不管是处于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阶段,都要在精神上永远保持婴儿心态,抽离出声名色利的社会,复归于婴儿,保持纯真、纯净、淳朴的本性。老子认为想要达到素朴自然的婴儿境界,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少私寡欲”。老子不是克己主义者,因此他不主张绝欲、去欲,他认为人之为人,有私欲是在所难免的,私欲是不可去除的。但是如果不对私欲加以控制,人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物欲名利,不但会危害社会,也会损害人的自然之性。因此,老子主张“少私寡欲”,把私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凡事要求适可而止,要像圣人一样自我节制,“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只有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修身之道,才可能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即归于自然的境界,亦即“道”的境界,这也是老子修身之道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四、“守柔谦下、报怨以德”——《老子》的处世之道人生哲学对人的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不仅表现为个人内在的修身之道,还表现为外在的处世之道。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人总是要在社会中生存,与他人发生交往和联系,因此,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应对社会,即如何处世则是《老子》的人生哲学所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老子的处世之道,也是以“道法自然”为其最基本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守柔谦下、报怨以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首先要“守柔谦下”。《吕氏春秋·不二》中指出:“老聃贵柔”,这比较准确了表达了老子人生哲学的处世之道。在老子看来,世间的一切纷争、敌对都是由于人们恃刚逞强、不肯退让而发生的,因此老子主张柔弱处世,即以柔弱的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从自然的生命现象中获得柔弱胜刚强的启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若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因此“守柔”,不是软弱、懦弱、遭受屈辱,老子主张“守柔谦下”,并不是让人在与人交往之时不顾原则的退让和以弱示人,而是主张用温和灵活的方式与人相处,善于圆融处世,不在相处过程中咄咄逼人。就社会中的个人来说,温和圆融的处世方式可以使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更快地适应社会,从而更顺利地达成个人的目的;就整个社会而言,社会的纷争、敌对正是由于恃刚逞强而引起的,“守柔”则可以减少纷争,有利于社会和平稳定地发展。在老子看来,“守柔”必然要求“谦下”,即谦恭处下、不与人争。正所谓“谦受益、满招损”,老子有见于大道“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所以人亦应当自谦,只有自谦,才能“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大、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都是老子对于“谦下”的要求,只有做到这几点要求,才能成其大,此则“谦受益”。只有谦卑内敛才能够避免祸端,保全自己,进而有效解决社会争端,实现社会和平,骄矜自满只能导致失败,引起争端。其次要“报怨以德”。人生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主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与人为善,不计较得失,不与人结怨,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与其等到有了积怨再去化解,不如在一开始就与人为善,不结怨,因为深重的怨恨即使经过化解,还是会有残留的嫌隙,“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与人为善的最高姿态,是要善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即“报怨以德”。“报怨以德”要求个人不但不能做伤害他人之事,而且对于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也不应计较和报复,��

  

篇十二: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

  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

  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

  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辨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

  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

  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

  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

  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

  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

  主张和人生哲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的征战,谴责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各种社

  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

  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

  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

  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

  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

  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

  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

  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

  二章)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

  一章)的,“道”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的永恒意义。

  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道

  之为物,惟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

  又说“道常无名”“无名,天地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

  说明“道”的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的,这是人类认知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辩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

  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四十章)的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的人生哲学。老子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的警句,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大巧若拙”、“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渭沼生辉,千古流传,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时代的局限,老于哲学思想不免带

  有原始、朴素的性质,包含着机械、片面的成分,如忽视事物对立面转化中的必要条件等等。

  《老

  子》还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社会观念,提出了反对剥削的平均主义思想,指出“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的“人之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并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端,揭示出了人民生活艰难的根本原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七十五章)认为“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的贵族们是十足的“盗竿”(强盗头子)(五十三章)。还描绘了一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国图画。但是,把“绝圣弃智”、“无为而治”作为到达理想国的途径却是消极的。至于老子反对智巧,倡导“寡欲”,鄙薄礼义,攻击仁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去等等,应该

  看成是他对当时杜会自私、欺诈、言行背离等丑恶现象的愤慨和呐喊。

  《庄子》又称

  1

  ***

  《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代苏拭始,怀疑其中的一些篇目不是庄周所作,但至今未得信据。《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天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从“道”的观念出发,认为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虽有差异,其本质却是同一的,所谓“通天下一气”(《知北游》),“万物一齐”(《私水》),“道通为一”(《齐物论》)。这就是事物的总体性、同一性。同时,庄子又认为各种事物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即“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秋水》),且事物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们,各自都向着相对立的方面转化,所以“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则阳》)。在事物的认知问题上,庄子十分强调认知的相对性,认为“知有所侍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大宗师》),而且“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这样就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导向不可知,并由此而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口的观点,得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同上)的片面结论。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局限性。“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皙学的概括。

  

篇十三: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2019国考申论积累:老子哲学思想

  为你收集了2019国考申论积累:老子哲学思想,希望能开拓大家眼界与思路,相关资讯请关注更新。

  2019国考申论积累:老子哲学思想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1.“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这里讲的“有”是指实的物体,“无”是指虚的空间。告诉我们,其实无和有是不能分离的,只有无和有适当的搭配才能起作用。2.“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

  过于此。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

  万物的过程。主要讲述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并不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篇十四: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哲学家,那么老子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老子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哲学是指从老子写的《老子道德经》中提取出来的哲学道理的总称。老子哲学顾名思义是老子所创办的哲学,在老子哲学中老子提出知识是没有单一性的。同时老子还不相信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考量总结出治理国家建设发展的规律,所以他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哲学在后世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例如汉朝时黄老学说就提出休养生息,治理国家。

  在老子哲学中老子主张“道”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因为它指的并不是一个实在存在的物体,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但为了更好地传播和思辨这一思想他只好将他命名为“道”。老子哲学中还有许多学说,比如元灵学。元灵学是认为,元灵深处人们身体里但却独立于人的身体。就像西方的灵魂说,元灵也可以脱离人的身体存在于宇宙之间。元灵不是人的器官和感觉,所以元灵是不会因为人的行为而改变的,一直都是纯正善良的是不为人的行为所支配的。也就是说元灵就是人们最纯净善良的一部分,当一个人一生行善的时候,元灵就会如实反映,这样当他死去时他就会随着他的元灵重生,而一个人一生的善行不足时,他的元灵就会脱离本体,

  1

  而他自己也就得不到重生。所以,道家文化强调人应向善,要多做善事这样可以在轮回之后元灵得到重生。

  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觉得即使和其他国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不过这一主张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群雄都是积极的开拓疆土,保家卫国,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受欢迎也很正常。

  而在权术上,老子主张物极必反。觉得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过于强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当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张远远超过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所以说,老子被后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很多主张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思想,难怪后世人会将老子神话,甚至连历代皇帝也会特意去祭拜。

  老子辩证法思想内容老子认为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客观事实。老子看待事物一般都从两面出发,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换。当然他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话,偏激的认为,如果对立的转化是不需要其他的条件。他认为福祸

  2

  都是相依的,对立的相互转换认为是循环的过程,这种片面的是形而上学的。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这是需要一种转换的。的确,正的相对面就是反,成功的相对面就是失败,就像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一样,这是需要积累的。

  老子的所有思想都体现了唯物的辩证主义思想。这种辩证思想在本质上是对的,但是存在着浓厚的时代主义发展特色。这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他所以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他的理想蓝图与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历史是不会倒退的。至于他所倡导的道法自然,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至少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演变。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老子的思想。至少在今天他的思想还是用很大作用,更不用说在两汉期间,无为而治的思想给文景之治的出现起了多大作用。

  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君主对百姓的剥削,在老子眼中,小国寡民才是最好的,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对那时的国家经济以及后世道家思想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3

  

  

篇十五: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上善若水,大道至简

  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2015年第1期

  文孙聚成

  函谷关上,不知名的野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寂寞而执着地等待东方圣者的到来。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一个要塞雄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这里群山蜿蜒,树木青葱,云蒸霞蔚,鸟语花香。

  公元前5l6年,即周敬王四年,函谷关迎来了一位重要过客:老子。那年,积弱已久的周王室又一次发生内乱,王子朝势孤无奈,与大臣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作为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被迫辞职。离宫归隐的老子,悠然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他国。

  老子(约前571年~前470年),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本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

  相传老子是异像奇人,他一出生就是白眉毛白胡子,大眼睛大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老聃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常常向大人们请教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面对日出日落,星转斗移,老聃总有无尽的疑问:“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无人回答!于是,老子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许多问题依然混沌未解。

  偶然机遇,老聃得有机会赴周之首都洛阳,并开始了求学和工作历程。他先入太学求学,后入守藏室为吏,并升任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声播海内。春秋时期把学识渊博者称为“子”,以示尊敬,所以,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离开周王朝洛阳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萧瑟,田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灰尘蔽日。目睹刀光剑影,战马嘶鸣,老聃心如刀绞,他对战争有了自己的认识:“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细看战火烽烟飘散,他对治国之道有了自己的判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擅观天文地理,爱读古籍经典,修养极为深厚。一日夜晚,他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关尹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这次可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阳光灿烂,光华四射,老子骑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关尹仰慕老子已久,见老子来到函谷关,便恳求老子说:圣人的智慧不只是圣人自己的,而是为天下人所有。先生你有那么大的学问,一旦退隐,便无人能知。请先生在函谷关多住几日,将你的圣智著为书作,为我留下一些教诲吧!”

  不写书就不放行出关,老子便在函谷关留了下来,以天下兴衰成败之道为镜,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追根溯源,写上、下两篇著作,合计五千言。上篇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起首,故人称《道经》,论述自然运行与国家治理之道;下篇以“上德不德,是以有

  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起首,故人称为《德经》,论述个人修行处事之哲理,合称《道德经》。

  《道德经》一经问世,老子的思想便如拂晓的清新阳光,唤醒了睡眼朦胧的世人,于懵懂之中,有了一份清醒,老子的言论如一泓清水,浇灌在干涸的中华大地,催绿了勃勃的智慧生机。

  《道德经》既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道德经》一书,流传几千年,解读版本汗牛充栋。但是,无论怎么注释,《道德经》的内涵和外延都无法穷尽。

  从幼时看星星月亮,到老年悟道有解,老子对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充满尊重。在《道德经》中,老子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老子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不强求改变,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老子强调大道至简,指出道的本质就是无为,无为不是无作为,而是尊重万物自然的变化法则而不加干涉,在社会生活方面,也不需要过度的限制和过分繁琐的规则。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周礼崩塌,社会混乱。作为博览群书的智者,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国家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并在《道德经》一书中,第一次以道的名义,给大千世界一个明确定位,成为治理国家的参考指南。“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脍炙人口的寥寥几字,影响深远,被后世誉为治国之名言。老子对统治者提出了郑重的告诫:“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认为天下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某些人占有,如果统治者采取占有和支配的姿态统治国家,把天下看作实现个人意志的对象,表现自己之“伟大”的场所,就非常危险,就会遭遇失败。

  《道德经》还以“道”和“德”为核心,贯穿老子思想的始终,他从天地宇宙到国家社会,并论及个人修养,提出了上善若水的精彩论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水是最温柔的,但是用之攻坚又有很大力量。在老子看来,一切生长着的、滋润着的生命是柔弱的,而一切死亡着的、枯萎着的生命是僵硬的。水,平静而和缓地从深山流出,润物无声,泽被遐迩,那是柔和的象征;然而水却能无坚不摧,可以载舟,可以覆舟,使巨石危岸崩塌,日星隐耀,山川变色。这里牵涉到老子的一个重要的哲理:柔性、谦退、收敛的状态,在老子看来不仅仅是做人的一种修养或手段,它还显示着生命的韧性与弹性,这是富于生命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才有持续发展的希望。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以对德的精妙论述,为后代留下了修行内心、为人处世的参照物,成为通向真理的钥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容易,自知难,故“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要求人们让自己走出盲区,进入自我明察中去,不断认识自我,磨练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进退有序,仰俯皆宽,知足常乐,安心为本,以达到身心和谐。

  

篇十六: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全书以粗线油条的手法勾勒出了渔父屠油夫画师隐士射手儒油生等等众多呼之欲出的形象油描绘出了太空江海飞油禽走兽音乐风云等大油自然的奇观其意境之深邃油玄妙构思之奇特险峻设油喻之形象贴切抒情之浓郁油强烈文意之飘逸飞动均油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令后油世多少文人墨客倾倒醉油心发狂闻一多古典油新义庄子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辨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一章)的,“道”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的永恒意义。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又说“道常无名”“无名,天地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说明“道”的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的,这是人类认知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辩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四十章)的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的人生哲学。老子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的警句,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大巧若拙”、“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渭沼生辉,千古流传,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时代的局限,老于哲学思想不免带有原始、朴素的性质,包含着机械、片面的成分,如忽视事物对立面转化中的必要条件等等。

  《老子》还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社会观念,提出了反对剥削的平均主义思想,指出“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当时的“人之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并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端,揭示出了人民生活艰难的根本原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七十五章)认为“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的贵族们是十足的“盗竿”(强盗头子)(五十三章)。还描绘了一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国图画。但是,把“绝圣弃智”、“无为而治”作为到达理想国的途径却是消极的。至于老子反对智巧,倡导“寡欲”,鄙薄礼义,攻击仁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去等等,应该看成是他对当时杜会自私、欺诈、言行背离等丑恶现象的愤慨和呐喊。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代苏拭始,怀疑其中的一些篇目不是庄周所作,但至今未得信据。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天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从“道”的观念出发,认为万物都源于气,各种事物虽有差异,其本质却是同一的,所谓“通天下一气”(《知北游》),“万物一齐”(《私水》),“道通为一”(《齐物论》)。这就是事物的总体性、同一性。同时,庄子又认为各种事物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即“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秋水》),且事物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们,各自都向着相对立的方面转化,所以“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则阳》)。在事物的认知问题上,庄子十分强调认知的相对性,认为“知有所侍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大宗师》),而且“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这样就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导向不可知,并由此而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口的观点,得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同上)的片面结论。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局限性。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皙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邪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

  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筐》)的社会现实。为此,庄子提出了斥责仁义和圣贤、弃绝智巧和技艺的治世方针,主张退回到原始蒙昧的社会去,认为“绝圣弃知,天下大治”(《在宥》),因而主张无为而治,无为即是最大的作为。这固然是庄子明察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却又看不到出路的哀叹。庄子的社会观同老子简直如出一辙。庄子在人生哲学上倡导“无己”,忘掉自我,不追逐外物,不谴责是非曲直,这才“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才能凝神寂志,恬淡自适,达到顺应自然的境界。但过分强调顺应自然,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死生、存亡、穷达、贫富……命之行也”(《德充符》),这就走向了听天由命的宿命论。

  《庄子》可以说是一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论文汇编,然而却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庄子神妙无比的语言艺术。《庄子》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地创造性地用寓言来说理。庄子认为社会“沉浊”,“不可与庄语”,因此虚构夸张,嬉笑怒骂,“心如泉涌,意如飘风”,创造出数以百计的寓言故事,透过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庄子》语言艺术的又一特点是丰富奇特的想像力和体物入微的描绘。全书以粗线条的手法勾勒出了渔父、屠夫、画师、隐士、射手、儒生等等众多呼之欲出的形象,描绘出了太空、江海、飞禽、走兽、音乐、风云等大自然的奇观,其意境之深邃玄妙,构思之奇特险峻,设喻之形象贴切,抒情之浓郁强烈,文意之飘逸飞动,均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令后世多少文人墨客“倾倒,醉心,发狂”(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此外,《庄子》中的大量寓言故事及由此化来的大量成语,如“望洋兴叹”、“贻笑大方”、“邯郸学步”、“吐故纳新”、“东施效颦”、“庖丁解牛”、“痀偻承蜩”、“陷井之蛙”、“越俎代庖”等等,己成为汉语言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3

  

  

篇十七: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

  老子哲学建立了天道一元体系,通过道的体系把天地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运行原则主导宇宙的运行,宇宙的运行原则主导人和社会的生存原则,人和社会的生存原则顺从道的运行原则。

  1.老子的天道理论---生老子说:“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河图》对宇宙生成的文字表述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些就是宇宙生成论的“生”。“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阶段有始生、生长、生成。“有无相生”的“生”是物质变化,生成宇宙的物质和环境“以为天下母”。道之“生”,在于道提供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动力和程序,运行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过程,形成了宇宙和生命发生的结果。生成宇宙的是道的功能,“可以为天下母”的道作用于“以为天下母”的物质和物质环境,从而“无中生有”生成天地。在物质变化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性质的“生”的形式,宇宙无中生有的过程为“易生”,宇宙现世的万物之生命演化为“化生”,宇宙末世发生的变化为“变生”。生命尽在“生”中,“生”在道的主导之下,“生”是谓命。2.老子的道德理论----法“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是原则,德是功用,道是根本。天地之间的“法”由“生”而来;道生宇宙天地,故天法道;天道运行生德,道生德,故德法道。由天道而下,德逐级体现为天道之德,阴阳之德,天的五气之德,地的五行之德,人的五行之德,德的层次是逐级效法的基础。法在天运生德时产生,德在道运德生时得法。世间万物秉德而生,依法而长,应法而妙。发现道的运行,发现德的作用,发现法的规律,加以提炼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就是老子天道哲学,老子哲学的性质就是法道。

  1

  认识宇宙生成,得出道的运行原则,把道的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道德模式与治理原则,实现天地人合一,就是老子的天道哲学。

  3.老子的社会理论---同老子的社会理论,重点在天道之为,即无为。遵循天道的行为就是同于道。国家政治、社会原则同于道,社会就会公平与和谐。合道的社会原则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为无为,则无不治。”同于道,首先应该“治人”,应该遵循“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原则。以善人为师,以不善之人为资。社会事务上举低抑高,德善德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重为轻根”,百姓是天下的根本,百姓安稳天下才会稳,百姓达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无知无欲”,天下才会根基牢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类社会不会自然平衡,需要举低抑高,君主首先要做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和“不见可欲”,这才是以百姓之心为心。

  2

  

  

篇十八: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当代价值2010-10-1910:36吴坤宏[博客]11504字,阅读1159,评论0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道德经》一书涵盖了其诸多思想。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老子其人。本部分简单介绍老子的历史地位。第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特点。这一部分分别叙述老子的“无为而

  一、

  老子其人老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

  从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作的一个简单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聘,又自号老阳子,相传为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也有人说他是陈国相人。苦县和相其实是一个地方,原本属于陈国,后来楚兵灭陈,陈归属楚国。老子长寿,卒年不知,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老子。“老”是年高德重之意,“子”在古代是对美男子的尊称。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且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老子在哲学思想上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道”,又称为“大”,以取代商周以来的人格神——天的至上权威。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由此,“道”便构成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第一性的,世间万物皆由“道”而来,是第二性的。所以他说“道”是“万物之宗”。老子心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物,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不断演变,演变出天地万物,并形成了人和人类社会。即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道”的思想相适应,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顺其自然之意。同时,他在政治上“不尚贤”,这实质上是企图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为此,老子主张实行“愚民”政策。所谓“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他认为应当“绝仁弃义”,使民“无知无欲”。他主张“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理想的社会是“至治之极”的“小国寡民”的世界,“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他的梦想。由此可见,老子所向往的并不是一幅未来理想社会的图景,而是早已在历史上消逝的、经过他的美化、保留有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制社会。这其实是一种消极没落的思想。《道德经》之精华是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它揭示出世界上的事物都包含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美与丑、难与易、长与短、高于下、前与后、有与无、祸与福、强与弱、刚与柔、多与少、实与虚、智与愚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相反而又相成。他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老子认为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他却极力否认对立面的斗争,夸大对立面的统一,并力图从内心精神世界消解现实的矛盾。但是,老子提出的对立面之间的转化,既无视事物转化的条件,又看不到新旧质的区别,而仅把对立面的转化看做循环往复的无尽过程,所以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最后却导向了形而上学。总而观之,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美1

  国《纽约时报》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他的不朽之作《道德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该书以其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军事学、医学等诸多领域,对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被誉为“万经之王”。老子思想超越时空,不仅影响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特点《道德经》是老子留给后人的唯一著作,该书涵盖了老子的诸多思想。下面将着力探讨老子的几种思想及其特点。(一)“无为而治”《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道德经》开篇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这里,老子为“无”和“有”的阐释立下了的原则。“无”和“有”分别指“道”的两种特性:“无”指道无形而不可见,“有”是指道虽无形而实存。“无”这里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没有”和“不”,而要从道的角度去体察。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宇宙,也指事物的本体和万物之源,同时还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之意,我们要通过“无”和“有”去观察和领悟“道”的深远奥妙。有无相生,有生于无,无生于有,有与无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产生,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有三层意思。一是顺应自然不妄为。“道法自然”是“无为”思想的根基。一年四季交替轮回,万物自生自长。“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第51章)老子认为这是天道的“无为”,人道也应效法天道的“无为”,遵循自然的规律,让百姓自作自息。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去为。老子并不是要我们无所作为,他在《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这样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有为”。第三,“无为”是老子根据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设计的治国方法。“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第11章)无形的作为能够带来利益,是有形的作为发挥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老子的“无为”思想虽然重要,但体会其特点才是关键。从上我们可以概括出老子“无为”思想的特点:(一)“无为”并不是要我们“无所作为”。那些把“无为”等同于“无所作为”的认识是错误的。(二)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生存和斗争策略。他是想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和“以退为进”有异曲同工之妙。(三)我们不但要明白“无为”不是要我们“无所作为”,同时我们还要学会适时、适地地去“为”,做到“为而不争”,以求达到“无所不为”的效果。老子的“无为”思想中,“无为而治”最具有代表性。“无为而治”,要求我们无私心,处理事情时不以个人意愿为依据;“无为而无所不为”是指做事处处以“公”为依归。“为而不争”,每个人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谐共处,平稳发展。这是管理现代企业、治人治国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二)辩证法思想《道德经》一书不仅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且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首先,老子认识到,具体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他们都是有始有终,经常变动的。老子说:“故物或2

  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3](第29章)老子又认识到: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第2章)他认为矛盾着的事物都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有”与“无”、“长”与“短”等等,都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旧日中国常说的“相反相成”即由此而来。老子还认识到:对立面可以经常相互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岂无善?善复为妖。”[5](第58章)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变成它的反面。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就是这个意思。“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这些对立面都能相互转化,并且这种转化的过程没有穷尽。所以说“孰知其极?”。这方面,《老子》中讲的很多。“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6](第22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7](第30章)不难发现,“物极必反”是贯穿于《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一个原则。老子又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8](第64章)老子还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9](第63章)容易的事情,发展下去,可以引起质的变化,成为难的事情。小的事情,积累下去,同样会出现质的变化,发展成为重大的事情。在问题还处于萌芽状态时,立即着手去处理;在事情刚出现时,立即着手去解决。老子的这些话似乎有见于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些现象,但他没有,也不可能将之总结为一个规律。老子感觉到,他所说的这些道理是跟一般人的常识相违背的。他说:“正言若反。”[10](第78章)他还感觉到,这些道理不易为一般人所接受。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11](第41章)但老子却害怕斗争,不讲斗争。因此,他所认识的转化是循环反复的,而不是上升的。这其实和老子所提倡的“复”是一致的。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2](第16章)“复”也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复”即循环、倒退之意。老子还想出了一些掩护、保存自己力量的办法,主要表现在不要暴露自己,要极力隐蔽自己。他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3](第45章)又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4](第41章)老子又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15](第6章)由此观之,老子较早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事物包含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可以相互转化。但我们若是认真揣摩,其中还有相当多的地方不尽如人意。首先,老子过分强调矛盾对立面的统一,却忽视了对立面还存在相互斗争的一面,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种属性,绝不可偏废其一。另外,老子认为任何事物始终处于周而复始的循环中,看不到事物可以发生质变,成为另一种新事物。即老子提倡“复”。这是和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相背的。所以,老子对辩证法虽有一定认识,但这些认识在他看来并不能作为新兴阶级的战斗工具,而只是当时没落3

  阶级用以对付新兴势力和聊以自慰的手段。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6](第78章)这些话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没落阶级的代言人,这些话也仅能看作是对自己的解嘲,对敌人的诅咒。(三)养生思想与气功老子不仅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他还对养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大致说来,老子的养生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清心寡欲。养生家认为,要健康长寿,除了注意身体外,也要关注精神。明代养生家高濂说:“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只知爱身,不知爱神。殊不知形者载神之车也,神去人即死,车败马即奔也。”由此可见,要健康,既要讲究饮食、睡眠、生活环境等物质条件,也要重视人的思想和情绪等精神条件。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7](第46章)灾祸莫过于不知足,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人若是见什么就想要什么,就会“罪”“祸”临头。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8](第44章)你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贪得无厌必然会使人身心精力消耗过度,从而有损健康。老子反复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求我们内心淳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不贵难得之货”,他认为稀有商品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应朝“为而不争”的方向努力,避免精神紧张,危害身体。坚持守中。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多必行不通,保持适中最好。还有“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这和儒家所倡导的“中庸”思想有相通的地方。老子认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他要求做到“方而不剖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方正而却又不显得生硬勉强,有棱边而不至于把人划伤,正直而又不无所顾忌,明亮但不要有刺眼的光芒。做任何事情只有把握好“度“,自己才不会遭受损失。老子的养生学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养生家所继承发展。南朝大养生家陶弘景说:“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儒家董仲舒也提倡:“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静以养生。他提倡“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这成了后世养生家们经常引用的最古老、最经典的练功诀窍。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有精甚真,其中有信。”[19](第21章)“道”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非常恍惚,但恍惚之中却有形象;深远冥昧,但深远冥昧中却含有极细微的精气,并且这极细微的精气最具体,最真实。老子把练功入静后的美妙感觉,描述得无以复加。他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0](第1章)人们经常可以从无形处看到万物的微妙,经常可以从有形处看到万物的终极,这两者(有形和无形)各不同,实出一源,都很深远,是一切微妙的总门。只有通过“专气致柔”(专心守气、致力柔松)和“涤除玄览”(消除杂念、深入静观)才能体察到这些奥妙。老子不仅对静功深有体会,他也提出了一套练静功的方法。他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21]4

  (第3章)要人们消除杂念,意守腹部,削弱欲望,强筋健骨。但如果要把这种主张推广到治国治民,让人人都如此(“常使民无知无欲”),则很难实现,但在做静功时则能做到,所以历来为修炼者所重视。老子认为通过“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才能“入静”。这是中国气功消除杂念,引导入静最古老的诀窍。综上所述:老子的养生学说具有以下特点:(一)降低内心欲望,尽量减少甚至消除自己的私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人们努力的目标。(二)做到“守中”。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也不行。只有把握好“分寸”和“度”,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种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很有市场,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三)强调“入静”。这其实谈的是人们的心态问题。我们要做到坚持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经常严格约束和要求自己,不断历练自己,从内心深处提升自己的素养和人格魅力。中国历代养生家,如庄子、抱扑子,甚至一些文学大家如苏东坡、白居易、陆游等都曾坚持练静功。由此可见,老子养生学说影响的深远。我们在学习老子养生学说的同时,体会其特点最重要,尽量按照老子的要求规范自己,使自己日趋完美。三、老子思想的当代价值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叙述了老子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辩证法和养生学说,这些思想虽然距我们已很遥远,但其当代价值却不容忽视。我们首先来探讨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无为”不仅是道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能体现管理内容的智慧结晶。不难发现,老子的“无为”思想其实包含着广泛而又深刻的管理内涵,并非玄之又玄的空泛理论,而是中华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老子的“无为”思想实际上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管理的模式。“无为”通过“有为”来体现,以实现“无不为”,即“为—不为—无不为”,这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在今天,我们也不得不为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揭示出的管理奥妙所折服。可见,老子“无为”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方面,表现如下:(1)确立了管理的原则:“无为”。具体到当今,比如说现代企业管理,“无为”其实暗含着管理者应顺其自然,不依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不强求,不向下属施加压力,“下放权力”,效法天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2)提出了管理的方式。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2](第57章)如果管理者能按照上述要求去做,运筹于心而不强作妄为,这样员工的积极主动性自会提高,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3)强调管理者应注重自身修养。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23](第2章)由此可见,老子很看重管理者的修身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管理者,应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传,不以私据有,自谦而不居功。老子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称为“三宝”,作为修身之原则。这其实是要求管理者慈爱不偏心,一视同仁,将自身的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先人后己。(4)讲求管理的艺术。“无为”思想讲求“不争”和“守柔”之智。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4](第66章)运用在管理方面,则是将自己处于柔弱的位置,充分发掘潜力,扬长避短,后发制人,便能攻无不克,无往不胜。有关资料表明:“无为”管理思想在古今中外的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富有成效的验证。如我国古代有汉初运用“无为”思想治国的黄老政治;现代则有美国纽约的贝尔实验室以“无为”思想指导科研,收效甚丰;在国内有近年来在企业界异军突起的成都恩威集团,其总裁将“无为”思想用于本企业的管理实践,使该企业迅猛发展。因此,我5

  们可以肯定地说:运用“无为”思想管理现代企业必将大有作为。再者,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同样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有两个历史渊源:一个是儒家传统的《周易》,另一个是道家传统的《老子》。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即对立统一学说。老子的辨证法思想非常丰富,概而言之主要有两点:一是“有无相生”,二是“反也者,道之动也”。老子的这些思想对我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老子养生思想的当代价值更是不可低估。老子不但提出了“无为”、“虚静”两个养生的原则,同时还提出了很多养生的具体方法。首先,他认为人的养生应该淡泊无为,少私寡欲,返璞归真。他说“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25](第19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咳。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26](第20章)老子认为,最好的生活是淡泊无为,少私寡欲,纯朴自然,人们应“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27](第80章)同时,老子要求我们“致虚极、守静笃”,以虚静之道来养生,具体方法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28](第2章)在老子看来,养生应清除心中的各种欲念妄想,使心神安守于内,否则欲念妄起致心神不宁,导致健康受损害。所以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位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29](第12章)人如果能够安守于内,调和精气,做到形顺神安,就可长生久视。老子描述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30](第6章)就是很好的证明。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洛克曾说:“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健康的精神。”在这里,洛克不仅强调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健康包括身体和精神(心理)两大方面。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反应良好和道德的健康。这就是说,21世纪人类的健康应该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在这一新概念中,健康水平与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其中生理健康是物质基础,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在生理健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反过来促进生理的健康,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现代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老子的养生思想,争取“健康每一天,为祖国工作50年”!结语老子的故里为河南省鹿邑县。2008·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将于5月20日至5月21日在周口市鹿邑县举办。此次活动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尊道贵德、和谐发展”为主体,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弘扬老子文化的决心。上世纪末,德国、法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老子热,纷纷出版《道德经》,使《老子》一书成为世界文化名著中发行量最大的经典之一,成为当今时代流行书籍。我相信: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智慧积累,一定有助于在21世纪使人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新阶段。《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一章,请大家谨记!6

  注释[1][2][3]…………[30]均出自老子《道德经》参考文献【1】柴华.中国文化典籍精华:史记[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陈鼓应等.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7【3】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4】杨鸿儒.无为自化—重读老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5】刘韶军,陈业新.道家逸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6】王德友.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7】罗伟国.永远的老子:《老子》现代版[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8】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9】柴华.中国文化典籍精华:道德经[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0】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增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蒋国军,郑小华.道的妙用[G].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12】叶舟.老子的智慧[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3】唐突生.老子哲学与人生智慧[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14】张金光.老子的人生艺术[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

  7

  

  

篇十九: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五章

  道家始祖——老子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礼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这成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道教尊其为“太上老君”,老子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老子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主要著作《道德经》,也直接称《老子》。享有“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中国哲学之父”的美誉。

  《老子》一书,代表了当时中国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其写作基础及背景,主要有三点:第一,老子静思好学,为他打下了渊博的知识基础。老子自幼聪颖,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他的学识远近闻名。第二,超脱的环境和明智的境界为他提供了记录和评议时事的条件。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末期,经历了时事的严酷动乱与变迁,他作为周朝的守藏史,身在朝廷,洞察时弊,凭借超然的环境,远见卓识的才能,卓尔不群的境界,旷古之智与气魄,关爱民生和关切世事的胸襟,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1-

  第三,共同的志向成就了彪炳千秋的著作《道德经》。函谷关守关关令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他早闻老子大名,他的远大志向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①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称《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

  ②《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展示了他的辩证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③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课本中所选的《〈老子〉五章》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的内核和精华。

  《〈老子〉五章》体现了老子的宇宙观、价值观和政治观。他认为天地万物皆源自“道”,

  “道”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同时他还提出治国方针“无为而治”,使民

  心淳朴,天下大治。但又主张社会回复到“结绳记事”“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这是一种

  消极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面还在于提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哲学。

  章次

  内容

  第一章

  本章提出老子的最高哲学概念——道。旨在说明:①“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②“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

  老子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强调人要去创建,去发挥

  第二章主观能动性,但对于人类努力所得的成果,不必擅自据为己有,即“功成而

  弗居”

  第十九章

  老子阐述的治国主张。首先讲应抛弃智慧、聪明、仁义、学问,会有利于人民。然后从正面主张“见素抱朴”

  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本质上强调“圣人”第七十八章

  应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

  第八十章描述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即“小国寡民”

  -2-

  道可道,非常道;名

  可名,

  可以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可以被命名的名称,

  非常

  名。道:第一、三个“道”,指的是自然规律、自然

  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称。法则。第二个“道”是名词作动词,言说、

  说出。名:第一、三个“名”字是名词,名称、称呼。第二个“名”字是名词作动词,叫出。非常:古今异义词,古义:不是永恒不变的;今义:①特殊的,②十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

  无:天地万物发生的最原始状

  故常无,

  态。有:天地万物发生的根子。天地万物发生的最原始状态是永恒的,

  欲以

  观其

  妙;

  所以说“常无”,从它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万物从根子萌

  常

  有,

  欲以观其徼。

  发成形,这也是永恒的,所以说“常有”,由此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故:相当于后世的发语词“夫”,无义。欲以之观其妙:本句省略代词“之”,代“常无”。妙:形容词作名词,微妙的地方。徼: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

  常无和常有,同出一源,只是名称不同罢了,本质是一样的,

  谓之玄。玄之

  又玄,众妙

  都是玄妙的道理。从道理中探求更深一层次的道理,这是探求

  一之切奥妙的门门。径。玄道:理深。远众,妙指:的一是切宇奥宙妙最。博门大:精门深径的。(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就知道丑了;都知道

  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善的东西是善的,就知道恶了。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相反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相成,长和短互相映衬,高和下互相充实,音和声互相呼应,

  前后相随。之:放在句中,调谐音节,无实在意义。斯:则,就。前和后互相随从。恶:指丑。故:所以。相倾:相向、相对。声:简单的

  发音。音:声组合起来,形成一定是以圣人处无为组织和节奏就叫音。和hè:应和。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

  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不刻意去做,顺应自然施行教化,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万物自然生长而不为其始原,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起了推动作用却

  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以为恩泽在己,万物兴旺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因此

  不去。是以:因此,所以。处无为之事:指顺应自然的规才永远不会失去。律来做事,不刻意去做。行不言之教:顺应自然施

  -3-

  始:创行始教,化倡,导不。强有行:制占定有违。背夫自:然发规语律词的,指无令义。。作居::生居长功、。兴去起:。失去。(二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绝一切智慧、聪明,人民才会有百倍的利益;废弃仁

  弃义,民

  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义,百姓才能回复孝慈;废弃机巧和私利,才会没有盗贼。

  绝:弃绝,废弃。圣:通达,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聪明。复:回复,回归。这三点,光作为原则提出是不够的,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所以还要使百姓有所依从:保持纯朴,减少私欲,抛弃学问,

  无忧。才会没有忧虑。

  文:原则。属:依从。见:显露、表现。素:未染色的丝。少:形容词用作动词,减少。绝学:古今异义词,

  古的义学:问抛,②弃高学明问而;独今到义的:学①问失。传(十九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坚强的东西,什么

  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天下莫

  也不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柔弱的本性。柔弱于

  水:即“天下莫于水柔弱”,状语后置句。莫,没有什么,代词。莫之能胜:即“莫能胜之”,为宾语前置句。无以:没有用来……的。易:改变。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弱能够胜强,柔能够胜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这个道理的,

  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但却没有人照此去做。所以圣人说:承受得起国家耻辱的人,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才能做一国之君;承受得起国家灾难的人,才能做天下之王。

  正

  言

  若

  反。

  这些是至理名言,但会被世俗误解,听起来倒像是反话了。

  谓是:以称:作因。此是、:所这以样。,受代:词承。担不、祥承:受灾。祸垢。:若耻:辱像。。(七十八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

  国家范围要小,百姓人口要少。拥有各式各样的器具

  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而不使用,使百姓对死亡看得很重而不愿迁移。即使有船

  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和车,去没有人去乘坐;虽然有各种兵器,却没有人去使用。

  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少。什伯之器:各式各样的器具。一说,

  -4-

  兵器。重: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徙:迁使民移。虽:虽然。舆:车。陈:陈列,引申为“使用”。使百姓

  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回复到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满意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服装,安于他们的居处,高兴他们的习俗。毗邻的国家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互相望见,鸡狗的叫声能相互听到,百姓直到老死不相往来。

  结绳:古代没有文字,用结绳的办法记录事情、传递信息。甘、美、安、乐: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甘、使……美、使……安、使……乐。

  (八十章)

  对应学生用书P10

  诵读第一、二章,完成以下各题。[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道.①可道.②,非.常.③道①(自然规律、自然法则)②(言说)③(古今异义词,不是永恒不变的)(2)常有,欲以观其徼.(边界)(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①已.②①(丑)②(通“矣”)(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因此)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名可名,非常名。译文:可以被命名的名称,就不是永恒的名称。句式:判断句,属于否定判断句。以“非”为判断标志。(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从道理中探求更深一层次的道理,这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句式:判断句,没有判断标志,从句意可以推知。(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译文:(圣人)使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却不以恩泽在己,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句式:省略句,省略主语“圣人”。

  -5-

  [要义探究]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意是什么?你怎样理解《老子》中的“道”?[明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已成为老子的代表名句。老子的思想也以此为出发点,因此他的“道”的含义也非常广泛。可以说出的道理,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道理了,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道”又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的事物又都遵循着“道”的规律。不管多么玄妙的道理,其本质是一样的,从“道”上来探究更深一层的道理。老子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影响。4.怎样理解第二章中老子的思想?[明确]这一章的前半部分,着重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老子用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的相互关系说明: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在相反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是运用辩证法思想指导社会生活。他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依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作为,而不主观地强作妄为,以有功自居。他所说的“圣人”,是指有智慧、懂得自然规律、品格高尚的理想人物。有时也指理想的统治者。

  诵读第十九章、七十八章和八十章,完成以下各题。[突破词句]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绝.①圣.②弃智,民利百倍①(弃绝,废弃)②(通达,聪明)(2)此三者,以.为.①文.②不足①(把……作为)②(原则)(3)少.私寡欲(形容词作动词,减少)(4)故令有所属.(依从)(5)其无.以.①易.②之①(没有用来……的)②(改变)(6)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①,是谓社.稷.②主①(耻辱)②(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合称则代指国家)(7)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陈列,引申为“使用”)(8)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9)甘.①其食,美.②其服,安.③其居,乐.④其俗①(使……甘)②(使……美)③(使……安)④(使……乐)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6-

  (1)天下莫柔弱于水。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于水”这一介词短语作“柔弱”的状语,应放在“柔弱”前。(2)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译文:而攻克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它。句式: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之”为宾语,代水。(3)其无以易之。译文: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柔弱的本性。句式:固定句式句,无以:没有用来……的。

  [要义探究]7.《老子》第十九章中提出了怎样的改造社会的主张?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明确](1)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2)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3)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为无执,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老子的主张显然是片面的。时代要前进,社会要发展,人类聪明才智总要提高,这是主流。当然,聪明才智在某些人物身上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从自私自利到智慧犯罪,但这绝不是知识、智慧本身的罪过。老子关心并希望社会稳定,希望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有积极作用,但作为给社会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8.《老子》第七十八章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对“社稷主”“天下王”提出了什么要求?[明确](1)以水虽柔弱却能攻坚强为例,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胜刚的道理。(2)对“社稷主”“天下王”提出了“受国之垢”“受国不祥”的要求。9.你是如何看待老子在第八十章中表达的“小国寡民”思想的?[明确](1)有积极的方面。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出发点在于追求淳朴的民风。他向往一种美好的境界:没有军队和战争,没有贵族和国王,社会有条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这种思想显然有着积极的因素。(2)有消极的方面。要求社会退回“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人们“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显然是荒唐可笑的。这种思想反映了没落贵族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洪流和新生事物面前消极退缩的心情。

  -7-

  对应学生用书P101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可道.,非常道

  道:言说,说出

  B.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万物的极限

  C.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文:文章

  D.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垢:耻辱

  解析:文:法则。

  答案:C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②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天下莫柔弱于.水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解析:①助词,的;②代词,代“水”;③④均为介词,表比较,比。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道可道,非.常.道C.虽有甲.兵.,无所陈之D.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解析:B项,非常:古义为“不是永恒的”,今义为“特殊的、十分”。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小.国寡民B.使民重.死而不远徙C.此两者,同出而异名.D.甘其食,美.其服解析: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答案:C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8-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成而弗居。(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常有欲以观其徼(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4)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2)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不刻意去做,顺应自然施行教化,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3)国家小,人口少,拥有各种各样的器具而不使用,使百姓对死亡看得很重而不愿迁移。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9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老子“无为而治”观点的一项是()①长短相形,高下相倾②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④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⑤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甘其食,美其

  -9-

  服,安其居,乐其俗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

  解析:①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④说明怎样表现绝弃圣智、仁义、巧

  利。排除这两句即可。

  答案:C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第二章中,阐述了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它们

  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B.老子认为是圣贤、智慧、仁义、技巧、利益等造成了社会的混乱,理想社会应该

  “绝”“弃”掉这些东西。

  C.老子还认为,人生的忧患来自对仁义道德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绝学”,才可以真正

  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D.“小国寡民”“安居乐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面对当时社

  会的保守得出的深刻认识。

  解析:D项,理解分析错误,这是老子的理想社会,不是对当时社会的保守的认识。

  答案:D

  9.《老子》第八十章里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复古式的“小国寡民”的构想,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

  想。在这样的寡民小国里,没有强取和暴力,没有狡诈和欺骗,民风淳朴敦厚,生活恬淡安

  定,即使是望得见邻近的国家,甚至听得到邻国的鸡鸣狗吠之声,人们从出生到老死也不互

  相往来。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10-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

  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七十七章)

  (选自《老子》)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几:接近

  B.夫唯不争,故无尤.

  尤:尤其

  C.强.为之名曰大

  强:勉强

  D.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弊:衰败

  解析:B项的“尤”的意思是“怨恨”,“怨天尤人”的“尤”即为此义。

  答案:B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②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B.①夫唯不争,故.无尤②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C.①可以为.天地母②清静为.天下正

  D.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②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解析:A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B项,“故”都是连词,表因果关系。C项,

  “为”,①动词,作为,当做;②判断词,是。D项,“其”,代词,它的。

  答案:C

  1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准确表现老子与世无争思想的一项是()

  ①上善若水②居善地,心善渊③有物混成,失天地生④天法道,道法自然⑤清

  静为天下正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⑥

  解析:③④⑥是阐述“道”的特点的,排除这三句即可。

  -11-

  答案:C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认为,最高的境界就是身处下位,这样内心才能像水那样有容纳百川的深广与浩大,也才是接近“道”。B.关于“道”是什么,老子认为,它先于天地而生,却不容易为之命名,它超越一切万物之外,悄然自立。C.老子认为,太圆满的看起来就好像不完满的,太过正直的,往往好像枉屈;真正的技巧看起来好像是迂拙。D.关于“天之道”,老子用弯弓作比喻,太高太弯的时候,就把它调低,太低时就调高。这也是“人之道”的特点。解析:D项,“这也是‘人之道’的特点”,说法错误,原文说“人之道,则不然”。答案:D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最主要,而人的价值占了其中之一。(2)人类的行为则刚好相反,很多人是夺取弱小不足的资源,去供奉已经强大的(人)享用。参考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善于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在众人都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的人)行事像水那样善于自处安于卑下,心地像水那样有容纳百川的深沉宽广浩大,与人相处像水那样亲近仁爱,言语像(潮)水那样准则有信,为政像水那样有条有理持平正衡,办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无所不能,行为像水那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伺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正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不会招致怨恨。(八章)浑然一体的道,先于天地而存在。道清虚寂静,广阔无边,没有形象声色可寻,永远看不见、摸不着。超越于一切万物之外,悄然自立,不动声色,不因外界的变化、生灭而变化、生灭。它无所不在,永远无穷,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实在很难用一般世间的语言文字来形容),姑且叫它做“道”,或者勉强叫“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最主要,而人的价值占了其中之一。人取法大

  -12-

  地,大地则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依归它本身运行。(二十五章)最完善的事物和行为(看起来)好像有缺憾,使它的效用却不会破败;最圆满的事物和行

  为(看起来)好像是不完满的,但它的效用却是无穷竭的。太过正直,往往好像枉屈;真正的技巧是不设不施,至妙无机,所以好像迂拙;真正的雄辩是实事求是,唯恐虚妄,所以好像口笨的样子。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中和是天下的正道。(四十五章)

  天地运行的道理,不就好像弯弓一般吗?弓体太高太弯的时候,就把它调低,太低时就调高。弦太长了,则剪去;弦太短了,则加以增补。天地运行的道理,是取多余的去补给不足的。人类的行为则刚好相反,很多人是夺取弱小不足的资源,去供奉已经强大的(人)享用。有谁能把多余的资源供施给不足的百姓呢?只有得道的人做得到!所以圣人做成了什么(事)也不会把它作为(侵占财物的)的依恃(而是把它们施与需要的人),办事成功而不自居,不愿意故意凸显自己的贤能。(七十七章)

  三、语言表达15.请根据文意写出结论性的句子。《老子》中说:“江海所以能以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论语》中说:“无求备于一人。”《书经》中说:“有容德乃大。”《晋书》中说:“人有不及,可以情恕。”它们都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胸怀博大者方能成就大事。(宽容他人,包容一切)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结构模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是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解析:从冒号可看出,第一空为总结句,联系前一句“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可见该空要说出表达的主体“人的思维模拟”,并要总结性地指出“两条道路”或“两个要点”“两种方法”。第二空承上启下,分别勾联下句的“类人脑”和上句的“结构”这两个关键词,以此推出该空应填“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类似的语句。第三空既要通过前边的分号看出该空与前文的“一是结构模拟”形成的分点对应关系,又要点出该层次内容的表述主体“功能模拟”。参考答案:①对人的思维模拟可从两条道路进行②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③二是功能模拟17.

  -13-

  右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全民阅读”特种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图形由翻开的书、门、阶梯、打开的窗、抽象的树状图形组成。寓意为一本立起翻开的书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和一扇智慧之窗;知识树不断从书本中吸收各类有益的知识养分,茁壮成长。

  老子道学思想在推动世界文化新模式的革命进程中的九大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具有引导哲学革命的意义。20世纪国学泰斗、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先生说:“老子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先天地生’的‘道’的观念,从而打破了自古以来以‘天’为最高最大的观点,于是开创了哲学本体论。今天我们研究哲学,必须首先了解先秦诸子的学说。这是确然无疑的。现代科学家重视老庄哲学正是这种向辩证思维复归的明显表现。道家老庄哲学所以受到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家的推崇,正是由于老庄哲学富于辩证思维。”

  启示之二:具有引导科学革命的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说,道家是“内在的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实际上,老子大道科学是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只不过难以被我们认识。因此,老子深叹“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贵矣”。庄子也浩叹“万世之后,而遇一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启示之三:具有引导宗教革命的意义。当今时代,宗教异化严重,宗教迷信盛行,包括天主教、***、佛教、道教等。包括中国道教学会的许多有识之士汇入宗教改革的洪流,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复归其宗教之为宗教的本来面目。而老子之“道”的思想、“象帝之先”

  -14-

  (《老子》第4章)等等论述,实在是具备了引导宗教革命的能力。哲学本体论决定哲学诸论,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论、宗教观……从而使宗教学走上真正意义上的理性自觉。

  启示之四:具有引导生态革命的意义。为什么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忽视“生态的马克思”,并致力于建构道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桥梁?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思想,又是一个具有非常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老子的“天人合一”观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老子的思路是:“道法自然”基础之上的“辅其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实现“大顺自然”的理想境界。

  启示之五:具有引导医学革命的意义。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万物都是阴阳相匹配的,有阴必然有阳,有阳必然有阴,阴阳互抱而成为和气,树立从道的角度看待身心平衡和谐问题,会使我们有全新的发现,从而建构大道医学思想体系。

  启示之六:具有引导人生革命的意义。司马迁说“老子修道德养寿”(《史记》),按司马迁的观点,老子活了160多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和无比之喜悦,证之以现代科学,这个数字是完全可信的。

  启示之七:探索实践“无为而治”的意义。当今之中国,尤其需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天人合一”的规律性上把握安邦治国之道,这就是无为而治的本来意义。老子说,“自胜者,强也”、“强行者,有志也”,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道法自然的旗帜下,“辅其自然”,从而实现“大顺自然”的理想境界。历史上道学双峰(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就是无为而治、安邦治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好的现实例子。

  启示之八: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意义。“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第4章)、“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新成”(第15章)的不断创新思想,可以给我们以巨大的启示。

  启示之九:具有引导宇宙革命的意义。他站得高,看得深远,认为人生不是孤立的,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属于自然界的,但同时又是属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而整个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修道不能孤立地进行。他突破了天地这个大圈子,将人类的思考范围,从人生扩展到整个宇宙。

  -15-

  

  

篇二十: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老子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它不单单涵盖了古老的哲学思想更是我们现代人在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调剂自己的心态和心情的一方良剂多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老子的主要思想解读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道家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在他

  的着作?道德经?中,其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道的问题

  道到

  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开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这

  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老子哲学思想

  体系的总根源。老子曾经说过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大到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

  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即所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的,它存在于万事万物当中。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顶峰时期、思想开展最辉煌的时期,所谓"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人的发现,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

  那么,老子的"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之前是没

  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只有"道";的出现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

  现。

  二、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

  "

  福祸相倚";的道理,我们现代人也会引以为戒。在老子看来,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难就没有易,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

  化的。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真正的绝对,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并且实物

  永远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所谓"合抱之木";的就讲的是这样的道理。

  三、"无为而

  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不单单是统

  治者用于借鉴的政治理论,它更多的时候也会我们普通人看作是为人处事柔弱胜坚强的生存

  智慧。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上善假设水";"天下莫柔于水";,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但是它无孔不人,无处不在,因此才能成为"克坚强者莫之能胜";,至刚至强者,莫过于水。

  四、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

  这个思想是在前者思想的根底上演化而来的。老子认为,

  因为统治者想要管理百姓,太想有所作为了。太有为,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因此

  这里的无为其实是"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堰苗助长?就讲的是这个道理。这种思想也适用于孩子的教育。在老子看来,清心寡欲,一切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吃什

  么、住哪里都满足,最后到达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其实,这样的思想是

  一种不太符合现实生活的主张,现代人需要交流,完全不必要去借鉴老子的这种思想。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假设烹小鲜,意思就是

  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不要胡乱翻鱼,对待老百姓的治理,也要像煎鱼一样,

  在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文景之治";时期,就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在统治社会方面取得的显着

  成效,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老子讨厌繁文褥节和形式主义,特别对儒家的礼义很不以为然。

  他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认为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

  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

  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

  独到的见解。

  老子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它不单单涵盖了古老的哲学

  思想,更是我们现代人在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剧烈的社会里,调剂自己的心态和心情的

  一方良剂,多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时机,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推荐访问: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哲学著作 体现在 老子 著作